家具制造业职业健康分级管控

家具制造业职业健康分级管控
家具制造业职业健康分级管控

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责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和持续性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木质家具制造厂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的分级与管控,木材加工和木制品企业、其他家具制造企业可作为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2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23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

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AQ 4211 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XXX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3术语和定义

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3.1

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occupational hazard classification

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通过核实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

3.2

职业病危害管控control to work action

为防止、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而采取的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措施。

3.3

木质家具制造业wooden furniture manufacture

使用天然木材或木制人造板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辅料(如油漆、贴面材料、玻璃、五金配件)制作的,具有坐卧、凭倚、储藏、间隔、展示等功能,可用于住宅、旅馆、办公室、学校、参观、医院、剧场、工艺、船舰、飞机、机动车等任何场所的各种家具的生产行业。

4职责要求

4.1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4.2应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4.3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应急救援设施,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GB/T 50087、GBZ 1、GBZ/T 194、AQ 4211的规定。

4.4必须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应按GB 2626和GB/T 11651的要求选用和配备。

4.5应按照GBZ 188的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实施职业健康监护。

4.6应对工作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还应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4.7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4.7.1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明确职业卫生负责人。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4.7.2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醒目位置设公布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等。

4.7.3应及时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

4.7.4应建立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对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4.7.5对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原料及产品必须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应符合GBZ 158的要求。

4.7.6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及其管理制度,档案内容和管理应符合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

5工作程序和内容

5.1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分析

5.1.1 木质家具制造的主要生产工艺

木质家具因其类别、款式、装饰效果的不同生产工艺也不尽相同,但生产原理相差不大,基本工艺是木材的切、铣、刨、钻、磨、组装、油漆饰面等。生产工艺主要可分为备料、机加工、组装、涂装、包装等五个工艺流程。

——备料是木制家具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运用机械设备和工具对家具毛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操作,用来供应生产所需。备料包括选料、断料、开料(裁板/压板/贴皮/封边)、平刨、压刨、拼板、弯矩成型等工序;

——机加工是通过机械及手工工具将产品各部件从毛料加工厂图纸所要求的尺

寸和形状的加工过程。机加工包括镂铣、开榫、精切、雕刻、钻孔、打磨等工序;

——组装是使用胶黏剂、钉子、螺丝等将多个部件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组成产品的过程。以柜类产品为例,其工艺可分为组装横档、组装抽屉、组装门、组装矿体、组装木线、修整等;

——涂装是木质家具生产加工中的一道装饰性工序,能起到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涂装工序包括检砂、批灰、灰磨、检修、擦色、底油涂装、油磨、修色、面油涂装等工艺流程;

——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方法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总体过程。

典型木质家具制造工艺流程图见附录A。

5.1.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5.1.2.1备料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开料、刨料过程产生木粉尘和噪声,工人操作锯、刨机等设备时会接触手传振动;

——拼板、贴皮、封边工序涂胶过程胶黏剂会挥发出化学有毒物质如甲醛、苯酚、TDI(二异氰酸甲苯酯)、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高频拼板过程会产生高频电磁场。

5.1.2.2机加工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铣锣机、打卯机、开榫机、推台锯、雕刻机、钻孔机/钻床等机加工设备运行时产生木粉尘和噪声,工人操作铣锣机、雕刻机时会接触手传振动;

——砂光过程产生木粉尘和噪声,手工打磨过程产生木粉尘、噪声和手传振动。

5.1.2.3组装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使用胶黏剂组装过程产生胶黏剂挥发物(以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为主);——使用钉枪组装过程产生噪声,工人手持钉枪操作时会接触手传振动。

5.1.2.4涂装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调漆、喷漆、擦色、修色、烘干过程,油漆、稀释剂、固化剂中含有的有机成分挥发出来,产生苯、甲醛、苯胺、异氰酸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丙烯酸、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二氯丙烷、乙苯、丁酮、苯乙烯、甲醇等化学有毒物质;

——打磨作业产生漆尘,刮腻子产生腻子粉尘,同时漆尘、腻子粉尘中含有的易挥发成分甲醛等;

——烘干工序采用微波干燥、UV固化、蒸汽干燥相应产生产生微波辐射、紫外辐射、高温等。

5.1.2.5包装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使用气动工具包装时产生噪声和手传振动。

5.1.2.6检维修及附属设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手弧焊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电焊烟尘、锰烟尘(含锰焊条)、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氟化氢(碱性焊条)、噪声、紫外辐射、高温;

——检修工具过程可能产生的噪声、手传振动,砂轮打磨过程产生砂轮磨尘、噪声、手传振动;

——配电室内电器设备运行产生工频电磁场、噪声。

5.2风险点确定

5.2.1风险点确定原则

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以下简称接害)的作业岗位及其工作范围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部位、场所或区域总和确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点。

5.2.2风险点划分

5.2.2.1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备料、机加工、涂装、组装、包装、检维修及附属设施单元。

5.2.2.2 按照单元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工种)及其工作内容、接害环节(工作地点或设备设施)、接害种类、接害方式和时间、可能发生的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

5.2.2.3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及其危险源(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区域,形成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木质家具制造厂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参见附录B。

5.3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

5.3.1评价方法

5.3.1.1 通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的检测,结合危害因素的危害特性和作业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按照DBXXX计算G值并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5.3.1.2对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指数(G)、接触人数、采取的防护措施和职业病或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赋值,按照DBXXX计算T值并进行作业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5.3.2重大风险确定

将风险值(T)大于32的作业岗位和可能接触苯、甲醛的作业岗位及其工作范围内存在或产生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地点或设备设施确定为重大风险。

5.4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措施

5.4.1风险管控措施类别

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分为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和管理措施。

5.4.2风险管控措施

根据职业病危害风险形成的工程特征和作业工人的接害方式和水平,针对风险点采取相应的现场管控措施。木质家具制造厂职业病危害风险现场管控措施参见附录C;

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结果按照4职责要求采取相应的基础管控措施。

5.4.3重大风险管控措施

分析重大风险的形成原因,针对性地采取现场管控措施,对有可能发生急性健康损伤的重大风险应设置应急救援设施、配备应急救援用品等应急处置措施。木质家具制造厂重大风险及应急处置措施参见附录D。

5.5职业病危害风险告知

用人单位应根据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内容编制风险告知卡并进行告知,风险告知卡举例参见附录E。

6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

6.1文件管理

用人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分级报告、风险点及其管控清单。

6.2持续改进

用人单位应结合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doc

17.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1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健康,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公司监督、部门负责、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机构设置及职责管理 1机构设置 公司成立职业卫生健康管理领导小组,分管副总裁黄斗星任组长,以生产部经理李德祥及行政部副经理王伟任副组长,各部门、科室、车间的主要负责人为组员;行政部为职业卫生健康的日常管理机构。 2职责 2.1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职责: 2.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1.2审定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并定期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关系协调、所需资金落实等问题。 2.2行政部职责:

2.2.1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5.2.2确定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协助工业卫生监测机构对危害因素监测点进行监测,并监测结果进行公示;对超标场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监督整改。 2.2.3负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负责企业劳动卫生档案的建立工作; 2.2.4负责组织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查体和应急时的健康检查工作;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职工办理《职业健康监护证》; 2.2.5负责组织进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2.6 负责在职员工职业病档案的归档工作。 2.2.7会同人力资源部联合开展职业卫生教育工作,普及和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3人力资源部 2.3.1负责新入厂员工上岗前的健康查体和员工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查体工作。 2.3.2负责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2.4各单位(各部门、科室、车间、)职责 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预防工作。

家具制造业职业健康分级管控

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责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和持续性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木质家具制造厂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的分级与管控,木材加工和木制品企业、其他家具制造企业可作为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2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23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 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AQ 4211 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XXX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3 术语和定义 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 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occupational hazard classification 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通过核实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 ? 职业病危害管控control to work action 为防止、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而采取的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措施。 ? 木质家具制造业wooden furniture manufacture 使用天然木材或木制人造板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辅料(如油漆、贴面材料、玻璃、五金配件)制作的,具有坐卧、凭倚、储藏、间隔、展示等功能,可用于住宅、旅馆、办公室、学校、参观、医院、剧场、工艺、船舰、飞机、机动车等任何场所的各种家具的生产行业。 4 职责要求 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应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应急救援设施,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GB/T 50087、GBZ 1、GBZ/T 194、AQ 4211的规定。 必须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应按GB 2626和GB/T 11651的要求选用和配备。 应按照GBZ 188的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实施职业健康监护。 应对工作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还应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汇编

兰考汇工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版本号: HT-ZYWS-201607(A/O) 编制单位:安全环保部 审核:睿伟山 审批:战涛 2016年7月10日编制2016年7月15日实施

目录 第一章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 第二章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6) 第三章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分级管理规定 (11) 第四章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 (15) 第五章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1) 第六章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30) 第七章职业危害监测及评价制度 (34) 第八章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37) 第九章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39) 第十章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及设置管理制度 (42) 第十一章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 (52) 第十二章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55) 第十三章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58) 第十四章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制度 (61) 第十五章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65) 第十六章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72)

第一章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贯彻《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控制作业环境的职业危害因素,特制定本制度。 2围 适用于汇工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 3术语 3.1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从业人员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3.2职业禁忌症(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禁忌症。 3.3危险因素(hazardous 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3.4有害因素(harmful factors):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通常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二者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3.5有尘作业(dusty work):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作业。 3.6有毒作业(toxic work)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作业。

家具制造业职业健康分级管控

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责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和持续性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木质家具制造厂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的分级与管控,木材加工和木制品企业、其他家具制造企业可作为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2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23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 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AQ 4211 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XXX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3术语和定义

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3.1 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occupational hazard classification 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通过核实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 3.2 职业病危害管控control to work action 为防止、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而采取的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措施。 3.3 木质家具制造业wooden furniture manufacture 使用天然木材或木制人造板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辅料(如油漆、贴面材料、玻璃、五金配件)制作的,具有坐卧、凭倚、储藏、间隔、展示等功能,可用于住宅、旅馆、办公室、学校、参观、医院、剧场、工艺、船舰、飞机、机动车等任何场所的各种家具的生产行业。 4职责要求 4.1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4.2应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4.3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应急救援设施,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GB/T 50087、GBZ 1、GBZ/T 194、AQ 4211的规定。 4.4必须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应按GB 2626和GB/T 11651的要求选用和配备。 4.5应按照GBZ 188的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实施职业健康监护。 4.6应对工作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还应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本公司是家具的加工销售公司,目前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对现场数据的检测,情况如下: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G) (1)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 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规定,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的技术依据包括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等要素的权重数。分级指数G按式(1)计算: G= WM×WB×WL (1) 式中:G-分级指数; WM-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 WB-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L-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的分级和权重数(WM)取值列于表1

注释:石棉及石棉纤维、木粉尘等GBZ2.1中标识为确定人类致癌物(G1)的粉尘,WM取值列入M>80%一类。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B)分级和权重数(WB)取值列于表2。 注释:接触比值为接触每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相应的接触限值的比值(即:B=粉尘浓度检测值/接触限值,当粉尘浓度检测值为未检出时,以最低检出浓度的二分之一作为检测值计算B值),生产性粉尘应分别计算PC-TWA和超限倍数比值,选择最大值作为某类粉尘比值取值;对于GBZ2.1中同时具有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接触限值的粉尘,优先使用呼吸性粉尘的检测数据;若同一作业岗位同时接触两种及以上的粉尘时,应选择危害重、接触限值低的粉尘进行计算。 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权重数(WL)取值列于表3。

表 3 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和取值 注释:对于曾经检出职业性尘肺的作业岗位应提高一个危害级别 (2)接触化学物作业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有毒作业分级的依据包括化学物的危害程度、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三个要素的权重数。分级指数G按式(2)计算: G=WD×WB×WL (2) 式中:G-分级指数; WD-化学物的危害程度的权重数; WB-工作场所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L-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 其中WD取值严格按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进行。该标准是在GB5044-1985基础上,依据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及标记协调制度(GHS)、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等进行了修订的最新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标准以毒物的急性毒性、扩散性、蓄积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刺激及腐蚀性、实际后果与预后等9项指标为基础,分为4大类,每项指标均按照危害程度分为5个等级并分别赋分,计算化学物危害指数(THI)。计算的具体要求及细则见GBZ230-2010。 WD取值见表5。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告知牌.doc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示牌 序号风险风险等管控导致事区域 监控时间控制措施 责任名称描述级层级故类型位置人 施工 2017.2-201 1、编制专项方案并论证; 1 深基 基坑深 12 米Ⅰ公司坍塌 现场8.12 2、第三方监测; 坑东边3、专人负责,每日巡查; 坡4、每周开展内部监测。 2017.5-201 1、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起重现场需用汽车吊配起重伤施工 8.12 2、起重机司机及信号工必须持证上 2 Ⅱ项目部岗 吊装合塔吊进行吊装害现场 3、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 4、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2017.3-201 1、生活区限时限功率供电 3 生活 活动板房 70 间Ⅱ项目部 火灾、8.12 2、宿舍内配备烟感报警器区触电3、设置消防喷淋系统 4、加强日常安全检查 2017.1-201 1、车辆启动前检查制动装置。 车辆伤 8.12 2、驾驶员应取得相应驾驶证。 生活3、遵守场内行车规定。 4泵车臂架式汽车泵Ⅲ班组害、倾 区4、支设时检查地坪是否符合支设条 覆 件。 5、作业人员佩戴耳塞 施工施工现场电钻、电触电事施工 2017.3-201 1、工具上的接零或接地要齐全有效, 5 Ⅳ岗位8.12 随机漏电开关灵敏、安全有效 机具焊机等故现场 2、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或站在

绝缘垫板上 3、对操作人员进行工具使用三级安 全培训教育 场内 现场各种翻斗车、 车辆伤 施工 2017.3-201 1、项目部安全员定期检查制动装置; 8.12 2、司机持证上岗 6 混凝土罐车等 Ⅳ 现场 车辆 害 3、对司机进行日常安全教育 2017.3-201 1、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保证 办公 箱式板房 22 间 火灾、 8.12 合格有效 7 Ⅳ 2、加强人员教育,不私拉乱接,养 区 触电 成人走电源关闭的习惯 青岛港 ( 安置楼 ) 项目

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 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350-68 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近两年来,我矿职业安全健康形式总体趋稳,粉尘等职业危害事故整体下降。但是职业安全卫生形式仍不容乐观。为了保障我矿一线职工作业场所职工健康安全,减少粉尘、瓦斯等事故发生,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安监总办〔2010〕139号文件精神,在结合我矿实际的基础上,特制定我矿的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办法。各单位在接到通知后,应认真学习,严格按本制度开展工作。 一、广泛普及《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作业规程》、《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采掘一线职工的法律宣传教育力度,加强从业人员上岗前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普及职业安全健康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职工职业病防治观念,

合成树脂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合成树脂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内合成树脂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明确了风险点划分、风险判定、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分级管控等具体原则,确定合成树脂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典型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合成树脂企业(包括合成树脂加工和废合成树脂回收再加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017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3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2016、DB37/T****-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合成树脂 synthetic resin 人工合成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依据其受热后的行为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两大类合成树脂。其中:热塑性合成树脂为粘稠液体或加热可软化的固体,受热时熔融或软化,在外力作用下呈塑性流动状态;热固性合成树脂为加热、加压下或者在固化剂、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最终交联固化为不溶、不熔的合成树脂,受热时不熔融或软化。 常见合成树脂种类参见附录A。 3.2合成树脂企业 synthetic resinindustry 以低分子化合物——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聚合反应结合成大分子的方式生产合成树脂的企业,或者以普通合成树脂为原料,采用改性等方法生产新的合成树脂产品的工业。或者以废合成树脂为原料,通过再生的方法生产新的合成树脂或合成树脂制品的企业。 4基本要求 4.1成立组织机构 合成树脂企业要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风险分级管控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应有熟悉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工艺流程、技术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 合成树脂企业应充分发动现场员工参与,对规模较大,风险较高的活动或场所评价活动可以班组为单位进行。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业病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及作业管理,作业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职责。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职业卫生管理的部门。 第三条公司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职工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职 工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四条公司任何部门或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向公司领导、安全管理小组检举、报告。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公司各级主管在各自工作范围和管理权限内负责本部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公司安全生产小组对全公司职业卫生工作进行指导、决策及监督管理。安全环保部代表公司安管组行使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能。各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有权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群众 监督。 第六条人事部全面负责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检测及公司安管组布置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七条人事部负责职业健康监护,主要负责职业健康 体检和医疗。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

担,我公司仅以此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执行政策。第八条涉及职业病第三章作业管理 第九条认真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管理规定。一、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在拟定生产建设项目时,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尽量选择无毒、无害的先进生产工 艺。 二、职业卫生设施的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并严格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及有关行业标准、规定。 三、对职业卫生有特殊要求的(如有毒、有害、有放射性)危害性较大的设计项目,必须经安环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后才能实施。 四、后勤部门要对职工安全卫生设施工程质量负责;采购部门要对所购进设施、设备、防护器材的质量负责;人事部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设施实行监督管理。 五、职业安全卫生设施竣工验收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必须有项目主管部门、安管组人员参加,验收合 格后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六、生产设备检修时,安全卫生设施必须同时列入计 划,同步检修,同步投入生产。 第十条尘毒作业部门必须依据《国务院关于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及有关标准、规范加强尘毒作业管 理。 一、尘毒作业现场操作尽量选择隔离化、遥控化、密 封化等非直接接触作业方式。 二、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尘毒作业操作规程及有关管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一、管理职责: 1、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2、为保证各参建职工的安全,项目分部统一购置职业防护用品,保障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免受职业危害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对机体暴露在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的部位,采用相应的防护用品进行保护。 3、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4、对参建人员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5、施工人员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经所在地同级监管部门确认,并在职业健康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6、对施工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用品。 二、防护用品使用: 1、防护用品分类:根据防护用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功能和作用,用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以下五类: (1)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类; (2)眼、面防护用品类; (3)听觉器官防护用品类; (4)皮肤保护用品类; (5)其他用品类。 2、各分部在使用防护用品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选用的防护用品应当能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 (2)向劳动者配发足够数量的防护用品; (3)当与劳动者签订防护用品使用责任书。 三、职业健康事故: 1、事故报告: (1)发生职业健康事故时,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职业健康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DB37T-2973—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ICS13.100 C 6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2973—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 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Implementary provisions for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risk and its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n employer 2017-06-23发布2017-07-23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 (2)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2) 6 文件管理 (6) 7 建设成果和效果 (6) 8 持续改进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正确使用说明 (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内容 (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 (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举例 (25) 附录E(资料性附录)风险告知卡示例 (2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瑞、张海东、张士怀、邵华、王红国、陈明、赵俊峰。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全)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管理目的 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健康保护的权利,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职业病防治管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二、职业卫生领导机构 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 管理人员:*** 员工:***、***、*** 三、机构人员责任及义务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公司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

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公司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公司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分管负责人职责 在领导的带领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公司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职业健康会议纪要

沾化瑜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病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会议纪要 时间:2016年5月25日 地点:二楼会议室 主持人:尚立涛 参加人:领导小组成员和车间副主任 记录人:杨磊 会议内容: 5月25日16时,尚立涛总经理召集各单位负责人召开了5月份职业病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会议,对近期开展职业病分级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下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安排;会议结合近期安全工工作重点,对本月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并对未整改隐患进行了督促落实。 会议纪要: 一、通过观看职业健康等相关职业病视频,简直是触目惊心,令人发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责任不落实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各单位应组织员工全面反思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尤其是对存在的不佩戴防护用品和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和整改,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确保年度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公司危化品管理存在漏洞,各级管理者安全意识淡漠。加氢车间和制氢防爆区域,燃气探头工作状态不清楚,报警参数不清,各级管理者工作原理不掌握,静电释放柱接地不规范,易燃气体浓度超标未有相关安

全管理规程,操作人员和管理者无知无畏,违章操作,安全意识淡漠。六月份开始各部门重点加强危化品的检查和监督工作。 三、近期六月份,天气开始高温,苯车间生产任务较重,部分新员工的上岗,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较大压力。设备部要认真安排组织检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设备进行全面维护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各部门要做好新员工的车间层面及班组层面安全职业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岗位安全培训,使新员工初步树立起“安全第一,防治结合”安全意识,能够安全上岗,是新员工素质符合岗位要求,各单位做好培训记录、考核及建档工作,安环部对新员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四、职业病管理制度已经发布实施,各单位要按照文件精神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并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7月底前完成对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险因素的辨识工作,要以班组、岗位为单元,认真组织,将各班组、岗位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统计、汇总、筛选,并针对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编写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此项工作于8月底完成。 五、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重点做好以下三点:一是要结合上级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依据法定职业病,辨识各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二是对从事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岗位作业的人员进行统计,按要求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并按要求对岗位存在的危害进行告知;三是要重点检查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的领用和使用情况,确保防护用品发放到个人并能正确规范使用;四是完善存在职业危害的场所告知规范,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六、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要主动深入现场,指导和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排查现场存在的隐患及三违,安环部要按制度进行考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告知牌课件.doc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示牌 序号风险 名称 风险 描述 等 级 管控 层级 导致事 故类型 区域 位置 监控时间控制措施 责任 人 1 深基坑基坑深1 2 米Ⅰ公司坍塌施工现 场东边 坡 2017.2-2018.1 2 1、编制专项方案并论证; 2、第三方监测; 3、专人负责,每日巡查; 4、每周开展内部监测。 2017.5-2018.1 1、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 起重吊 装 现场需用汽车吊配合塔 吊进行吊装 Ⅱ项目部起重伤害 施工现 场 22、起重机司机及信号工必须持证上岗 3、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 4、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2017.3-2018.1 1、生活区限时限功率供电 3 生活区活动板房70 间Ⅱ 项目部火灾、触 电 22、宿舍内配备烟感报警器 3、设置消防喷淋系统 4、加强日常安全检查 2017.1-2018.1 1、车辆启动前检查制动装置。 4 泵车臂架式汽车泵Ⅲ班组 车辆伤 害、倾覆 生活区 22、驾驶员应取得相应驾驶证。 3、遵守场内行车规定。 4、支设时检查地坪是否符合支设条件。 5、作业人员佩戴耳塞 2017.3-2018.1 1、工具上的接零或接地要齐全有效,随机漏电开 5 施工机 具 施工现场电钻、电焊机等Ⅳ岗位触电事故 施工现 场 2关灵敏、安全有效 2、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或站在绝缘垫板上 3、对操作人员进行工具使用三级安全培训教 育 6 场内 车辆 现场各种翻斗车、混凝土 罐车等 Ⅳ车辆伤害 施工 现场 2017.3-2018.1 2 1、项目部安全员定期检查制动装置; 2、司机持证上岗 3、对司机进行日常安全教育 7 办公区箱式板房22 间Ⅳ火灾、触 电 2017.3-2018.1 2 1、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保证合格有效 2、加强人员教育,不私拉乱接,养成人走电源关 闭的习惯 青岛港( 安置楼) 项目

最新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保障我公司职工、驾驶员在工作及车辆驾驶过程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业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规定了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及作业管理,健康管理等职责,适用于本公司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工作。 三、公司监管办公室为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酒泉市防疫站为职工、驾驶员健康指定检查机构。 四、办公室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职工、驾驶员对职业病的防治观念,提高职工、驾驶员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二章管理职责 一、公司监管办公室人员在各自工作范围和管理权限内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公司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对本公司职业健康工作进行指导、决策及监督管理。二、酒泉市防疫站为职业健康体检和医疗的指定机构。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我公司仅以此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执行政策。 第三章健康预防管理 一、根据相关资料,驾驶员岗位的职业病范畴有:1.前列腺疾病;2.腰、颈椎病;3.胃肠道疾病;4.振动病;5.噪声性耳聋;6.视力疲劳综合症;7.脂肪肝;8.肛肠疾病。管理人员的职业病范畴有:腰、颈椎病。 二、公司监管办公室应利用安全生产例会宣传,或者开展预防职业病专题会议,对公司驾驶员开展《预防职业病》专题教育,通过讲解职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方法,使驾驶员具备职业病的预防意识。 三、公司监管办公室、网络中心应积极倡导和提醒驾驶员利用空闲时间进行锻炼,合理调节时间,避免疲劳驾驶,力求达到预防目的。 第四章健康管理 一、安全及经营行为管理员应要求市防疫站严格按照国家及卫生部门有关职业健康管理标准对我公司接触噪声、振动等岗位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检查结果交公司主要负责人。 二、实行就业前、在岗和特殊健康检查、职业病人离退后复查。检查结果必须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健康监护档

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一、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进一步规范劳保用品的使用、保管、使用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发放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一种预防性辅助措施,不是生活福利待遇。根据公司安全生产。防止职业性伤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给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范围和原则: 1、发放的对象:公司在岗员工,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发放。 2、劳保种类:工作服、手套、口罩、耳塞、护目镜。 3、发放形式及领取程序:根据领用周期长短分为由个人单独领取和各车间、部门集体通一代领两种形式。领取时必须先到公司主管负责人审批后,到仓库领取,仓库按照发放标准和劳保用品发放台账,核对无误后,方可办理。 4、员工按其所从事的岗位(工种)领取劳动保护用品,员工岗位(工种)变动后劳动防护用品按新岗位(工种)标准发放。 (三)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要求:

1、采购劳保用品由公司采购部门负责;仓库员每月25日前,根据仓库库存情况和劳保用品发放标准编制劳保用品采购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进行采购。 2、劳保用品的发放: (1)、发放标准:工作服、护目镜:每两年发放一身;耳塞:每年发放一次;手套:每月发放一次;口罩:每月发放一次。发放给员工个人的劳保用品,员工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必须按要求正确使用。 (2)、仓库管理员与每月1前通知各部门、车间开领料单领用劳保用品; (3)、劳保用品的发放严格按照发放标准进行发放。 (4)、仓库管理员每次发放完劳保用品后,必须登记好发放台账,以备核查。(四)劳保用品对于生产中是必不可少的,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并保证质量。验收时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不合格的、失效的一律不准验收、发放和使用。严格要求员工必须正确佩带和使用;员工必须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按照规定和要求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让劳动防护用品真正发挥作用。 二、职业健康工作管理机构 负责人:XX 组员:XX、XX、XXX、 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胜利钢管(德州)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胜利钢管(德州)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控制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公司办公室作为职业卫生的管理机构,现有职业卫生兼职管理人2名,分别由生产车间副主任和质检所副所长担任。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和分布

三、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 1、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 操作岗位1、2# G=Wm*Wb*Wl G=1*0.5*1 G=0.5 补焊岗 G=Wm*Wb*Wl G=1*1*1 G=1 打磨岗 G=Wm*Wb*Wl G=1*0.8*1 G=0.8 综合以上3项粉尘浓度检测结果,考虑到最大保护原则,取粉尘作业分级指数1.0,属于相对无害作业。 2、接触高温作业危害分级 WBGT=90*1=90 根据高温作业分级表可得到高温作业岗位为轻度危害作业。 3、接触噪声作业危害分级

综合以上4项噪声检测结果,考虑到最大保护原则,噪声等效声级Lex,8h 为84.7dB(A),属于非噪声作业岗位。 4、接触电离辐射作业危害分级 我公司IV 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者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综上所述,胜利钢管(德州)有限公司各作业岗位危害分级指数为 1、操作工1#、2#、电焊工岗位危害指数 T=∑P C *i =(3+1)*2=8 2、 修磨工岗位危害指数为 T=∑P C *i =(2+1)*2=6 胜利钢管(德州)有限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 Z= N T N n ∑=i i Z=(8+4)/4=3 经初步评估,胜利钢管(德州)有限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为稍有风险(Z5)。 四、公司职业卫生管理状况 胜利钢管(德州)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先后建立了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最新版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采取有效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职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场所,设置醒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 4、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5、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实行专人管理,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6、每年对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卫生培训。 7、每两年对从事职业危害因素岗位的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并进行建档管理。 8、女职工在月经期、已婚怀孕准备期、怀孕期、哺乳期,由于生理特性,在劳动和工作中遇到特殊困难,应给予特殊劳动保护。 9、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二、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执行国家职业危害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政策方针,履行职业危害因素告知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1、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载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待遇,不得隐瞒或欺骗。 2、职工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发生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作业的,应与职工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手续。 3、按规定组织职工进行岗前、岗中、离岗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和建议及时如实告知职工。 4、在本单位醒目地点设立公示栏,公布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公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监测、评价结果。 5、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设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应急处理措施。 6、组织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 制度 1

第一章总则 1 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订本制度。 2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员工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消除和减少各种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3 项目部经理饶文举对本项目部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各部门主要领导对本部门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4 安质部是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的主管部门,协调各部门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1 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由下列成员组成: 组长:李泽辉 副组长:李伟明李超明陈晓天马伟星梁咏梅陈家铨 成员:林志强甄科明林艺良容仪俏覃志梅黎立俊余梦国谭健斌钟锦豪伍仲行肖剑彪邓国强黄强波伍日华 2 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职责: 2.1分管领导要掌握全线整体职业病防治工作,及时处理请示报告。

2.2制定和修改经理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审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 3 技安处负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提出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目标,推进和监督管理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并处理日常对外报表工作。监督《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护预案》的实施。 4 人力资源部负责各项防尘防毒技术措施的具体落实,统一调度指挥突发性泄漏、中毒等事项的应急救护工作。 5 人力资源部负责《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护预案》的建立及落实,内容包含: 第一部份:应急预案制度、现场急救箱管理制度、急救站工作制度; 第二部份:化学毒物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及指挥现场; 第三部份:急性职业中毒诊疗常规。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改进。负责完成职工健康监护定期体检工作,建立完善职工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并将体检结果告知职工。 6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各个够本工段岗位的“三废治理”及达标排放的管理,对所有职业危害因素定时、定点进行监测,建立监测数据档案(含外来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月末报技安处。 7 工会负责宣传、维护职工及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的合法权利,收集职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女工四期保护、女工结婚、分娩、计划生育等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