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及考试

对联知识及考试
对联知识及考试

对联知识及考试

对联知识及考试

关于对偶的法则

律诗(又称近体诗)的中间两联需使用对仗,俗称对联,语法中称对偶句。对偶句常被用到词、曲中。

对联在今日已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雅称楹联。它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对偶句这一特定句型,施展才华,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它的语法规则(建议命名为《王力定律》)是:

一,句型性质:

句型相同的句子可以造对偶句。如:

旧国云山在,新年风景馀。(李颀《送人归》)

句型不同的句子也可以造对偶句。如:

江流横万里,天柱插三峰。(桂林南溪山刘仙岩古联—石刻)

(下联是倒置句:三峰像天柱似插入云霄)

高山耕棘石,昃路响牛铃。(胡自立自勉联)

(上联是省略句:在高山之上耕于棘石之间)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

(上联是兼语式,下联是连动式)

两句单句可以造对偶句。如:

绿林行客少,赤壁住人稀。(刘长卿《送和州》)

一句复句可以造对偶句:如:

犹悲堕汨碣,尚想卧龙图。(陈子昂《岘山怀古》)

二句复句可以造对偶句。如:

云影遥临盖,花气近熏衣。(陈子良《游侠篇》)

甚至一副对联仅是一个单句。如: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白居易《客中守岁》)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十字句)

此联为流水对。

流水对的句型是多样的。如: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贪。(白居易《客中守岁》)(单句)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冬云》)(递进复

句)

犹悲堕汨碣,尚想卧龙图。(陈子昂《岘山怀古》)(多重复句)

龙城但苦战,燕颔会封侯。(骆宾王《夕次蒲类津》)(条件复句)

……。

因此,对偶句要语言结构相同,假若语言结构形式不相同,就不能造

对偶句。的理论是错误的。

王力先生指出: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名成八阵图》)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

句型不同的句子可以造对偶句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究其原因,有二方面的。其一,律诗由于受五言、七言限制(五、七言句式也是楹联的主要句式),又有平仄和格律的规定,诗、联在创作时必须使用省略和词移动(倒置)的方法。其二,跟汉语的词、词组和句子固有的特点有关。具体体现在:

(1),汉语的词具有多功能性。我们知道占实词量最多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各种成分时,具有多功能。如,名词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表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可以做状语、介词与名词结合成介宾结构可以做状语(表处所和时间的还可以做补语)。这样名词对名词,就有可能形成不同句子的成分相对。如,做状语的名词就可以和做主语的名词对仗。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出句的句义是:常建清晨入古寺。

对句的句义是:初日照射着高山上的树林。

时间名词清晨是出句的状语与对句的主语初日相对。

(2),汉语句子的成分不具备单一性。我们在做句子的分析和辨认时都知道,一个谓语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主语(联合结构做主语)。也有,一个主语有两个以上谓语的(连动式、联合结构式)。在兼语句中,一个名词既是第一动词的宾语,又是第二个动词主语。还有一些结构(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也可以充当句子的成分。此外,定语、状语具有多重性。一个句子有两个主语时,其中一个主语完全可以与另一个句子的定语相对。例: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祖咏《望蓟门》)

出句中,沙场是烽火的定语,组成定中关系(偏正词组)做句子的主语。

对句中,海畔和云山是联合词组做句子的主语。因而沙场和海畔相对是定语和主语相对。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这一对偶句下面的语言事实:偏正词组沙场烽火与联合词组海畔云山是结构不同的词组作对仗。

二,对偶句的语音节奏与语义节奏规律:

对联的上下联的语音节奏与语义节奏有对应一致的,并且占绝大多数。如:

欲归—鸟乱,未去—小童催。(杜甫《晚晴》)

也有,上下联的语音节奏与语义节奏不同的。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王维《酬比部》)

对联的语音节奏是固有的,是由平仄相间决定。以五言为例,节奏是2 —2 —1的。但语义节奏是多变的。一副对联的语义节奏可以和语音节奏相同,也可以不同。如:花密—藏—难见,枝高—听—新。(杜甫《百舌》)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杜甫《梅雨》)

色—因林—向背,行—逐地—高卑。(李颀《篱笋》)

门—看五柳—识,年—算六身—知。(王维《慕容承》)

云—薄—翠微寺,天—清—黄子坡。(杜甫《重过何氏》)

玩雪—劳相访,看山—正独呤。(刘长卿《酬张夏》)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王维《辋川闲居》)

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元稹《遣行》)

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杜甫《茅堂检校》)

一副对联仅是一个单句时,可以说是无语义节奏相对的对联。如: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白居易《客中守岁》)

节奏上的差异更能显示对联的艺术美和汉语的文字特点。对联的艺术美是自然美,它包孕有对称美,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对称美的成分更多些,纯粹对称美是错误的、是唯心主

义的。

三,词(词组)的对仗规则

语素(字)、词、词组(短语)、句子是语法单位。在研究词和词组的对仗规则时,在理论上有区分语素、词和词组的必要。

利用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这一定义可以把词与语素、词组区别开来。即词以独立运用这一性质区别于语素,以最小的这一性质区别于词组。有时词与词组的界限不十分清楚。语法学家建议用扩展法区分。如过客中间可插进别的语言成分(即扩展)为过江之客而语义不变,是词组。而大军中不可能插进别的语言成分,使意义不变,是词。过客对大军就是词组与词相对。

(1),对联基本上要遵守相对词(词组)的词性相同原则,是名词的还要兼顾门、类划分标准,原则上词性是对仗规则的参照物。

(2)词(词组)可以与非词(词组)相对。这时,只是词(词组)的组成单位相对,但要求其组成单位的语法性质相同,这叫做字面相对。如: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词防与放眼的一个成分相对。词眼与肠断的一个成分相对。词量与肠断的一个成分相等。

(3)词也可以与词组相对。如:

(明)顾宪成所撰的著名的东林书院联,就是词与词组相对,当然更不能认定为句式相同了。录联语如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天下是一个词,复音节单纯词。读书是词组(短语)。

过客北,大军居在西。(储光羲《留别》)

过客是词组,大军是词。

(4)词组可以与非词组相对。如: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

牢骚太盛是词组,风物长宜无结构可言。

特别提醒:我们决不能认为在诗、联的句子中,相邻词之间一定存在语言结构关系。(结构相同论者在给出的结构分析中就是这样认定的,这种认定,使人永远也读不懂古人的诗,更妨碍今人之创作。)录王力先生一段话如下(胡自立对原文作了如下处理:补出被省略之词,句序作了倒置):

大漠(的)孤烟直不能认为与春浪(方生)棹声遂急同类。

秋虫(的)声不去不能认为与微风(徐播),(清)韵可听同类。

烟尘犯雪岭不能认为与江阁(久凭),嫌津柳(之碍目)同类。

巢由不见尧不能认为与勋业(尚赊),频看镜(以自惕)同类。

山月照弹琴不能认为与池水(静涵),(籍)观为政(之术)同类。

鸟影渡寒塘不能认为与泉声咽危石(是危石阻水泉声咽的倒置)同类。

以上六对句子,在作句型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前面的句子是简单句,相邻词之间存在结构关系。而后面的句子,是复杂句,相邻词之间无结构可言。结构相同论往往忽视后者,这样一来诗、联的句子在他们眼中都变成了简单句。

(5),词(词组)的语法功能与其构成成分的语法性质并不总是一致的。如:名词学问的组成成分学、问均是动词性的。动词栽树,栽是动词性的,树是名词性的。

在作对仗时,大多数的情况是词(词组)互为对仗,它不但要求所用词(词组)的性质相同,还要求其组成成分的语法性质相同并兼顾词性的活用。古人只重视词(词组)的组成

成分的语法性质形式,不大理会词(词组)的结构。如:伏枕(病)古人只重视它是动+名式的名词,并不理会它是动宾结构。悲笳古人只重视它是形+名式的名词,并不理会它是偏正结构。伏枕对悲笳就是动宾结构对偏正结构。

这是一个句型相同造对偶句与句型不同造对偶句都适用的对仗标准。

(6)词性与词的结构类型无关,结构相同也只能是在词性相同的前题下才能相对。

如:缺德(形)、过年(动)、除夕(名)。这三个词都是动宾结构。但词性不同,不能对仗。

过年对除夕属词性失对。

信息对埋藏属词性失对。

(7)王力先生认为:古人在名词构词法上有下面词性活用规则。如:

青钱买野竹,白帻岸江皋。(杜甫《北邻》)

野竹对江皋中,野是形容词,江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孤烟对落日中,孤是形容词,落是动词活用为形容词。

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杜甫《送何侍御》)

霜鬓对绣衣中,名词霜与动词绣都活用为形容词。

(8)同义词的使用不是合掌的判定标准。虚词相对不算错,使用一对同义词也是可以的。由于使用借代修辞格,一些原来不同义的词在对偶句中成了同义词也是常有的。

合掌是指联语的对偶意义相同。合掌是因为对同一事物的描写面雷同造成的。如: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洪秀全《吟剑》)

对不同事物的描写如果选择的描写面相同,有可能形成正对(事异义同),正对也是要尽量被免的。如:

国共和谈兄弟笑,宋胡聚会手足情。国共与宋胡虽有差别,由于和谈与聚会属描写面相同,此联归于事异义同,正对为劣之范畴。

狭义、部分、异位合掌是错误理论,因为至今无人给出一个科学的定义,是一种偷换概念类的无定义概念。

独有英雄驱虎豺,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冬云》)

英雄与豪杰是同义词,但两联句义不同,认定为部分(狭义)合掌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美玉无瑕珍蕴色,昆山琢石喜逢缘。(胡自立为某玉店撰联)

美玉与琢石是同义词,上、下联句义完全不同,认定为异位合掌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9),对联按名词的门类,掌握宽严,分为工对、邻对和宽对。此项分类与句型无关。楹联(包括春联、喜联、挽联)原则上需用工对(但也允许有突破)。诗联在要求上低于楹联。

(10)句子的成分按下面的定义式(对担当句子成分的小句和结构也按此规定进行划分):

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定语+中心语

主谓述宾

中心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是修饰成分。

主语和谓语相对待,没有主语,也就没有谓语,反之亦然。述语和宾语相对待,没有宾语也就没有述语;定语、状语、补语合称为附加语,附加语和中心语相对待,没有附加语,也就没有中心语。

此定义式,不能理解为诗、联的句子是一个个词连接起来的线性序列。无论诗、联的句子还是散文的句子,词(词组)与词(词组)的连接是有层次的,对律诗和楹联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可使用层次分析法。使用现代语法的层次分析法分析诗、联时,要注意诗、联句型

与散文句型的处别。

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可借鉴语法学家研究古代汉语的指导思想:寻求古代汉语语法的大同或者说古代汉语语法的特点,我们设定的参照对象是现代汉语。我们的目的是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比较中发掘并把握古代汉语的特点,从而学好古代汉语。

主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作对仗时,词性要求从严。如: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上急湍。(杜甫《小寒食》)

戏蝶、轻鸥是名词,都作主语中心语。同词性相对。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杜甫《东楼》》

战骨、征魂是名词,都作句子宾语中心语。同词性相对。

谓语(或述语)中心语相对时,形容词可以与动词相对。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杜甫《房兵曹》)

摘、呼同是动词,做句子谓语中心语。同词性相对。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始新。(杜甫《喜达行在》)

睹动词、新形谷词。词性不同都作谓语中心语。

(11)词性对仗标准与句子成分之关系:

附加语与中心语相对时,词性要求相同。否则视为词性不甚合。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出句的句义是:口衔细山石。

对句的句义是:心里希望海波变得平静。

海波平是主谓结构(也有称小句的)做句子的宾语。形容词平是小句的谓语,而形容词细是出句的定语,它们组成对仗,词性相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出句的句义是:常建清晨入古寺。对句的句义是:初日照射着高山上的树林。

时间名词清晨是出句的(附加语)状语与对句的主语初日相对。词性相同。

下面几例就不同了,因词性不同被视为词性不甚合者。

云嶂宽江左,春耕破瀼西。(杜甫《卜居》)

动词破是对句的述语。

出句的述语宽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意思是云嶂使江左变宽(这是一个兼语句)。虽然宽活用为动词,仍被视为词性不甚合。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梁。(杜甫《重过何氏》)

动词移是出句的述语。家才足稻梁是家才有足够的稻梁。的省略。足是形容词做稻梁的定语。动词与形容词相对被视为词性不甚合。

眼穿看落日,心死着寒衣。(杜甫《喜达行在》)

落日是日落的倒置。形容词寒是衣的修饰语。动词落处在结构日落的谓语位置。动词与形容词相对被视为词性不甚合。

(12)例外:

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王维《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

疑问代词谁(主语)与副词空(状语)的对仗视为合律。

附加语与附加语相对时词性要求可宽。

绵水细不见,峦江清可怜。(苏轼《初发嘉州》)

不见是动词、可怜是形容词。都挡当句子的补语。

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储光羲《官庄池》)

先后是形容词、去来是动词。都是句子的定语。

****深更白,松竹远微青。(杜甫《泊松滋》)(更是副词,微是形容词)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杜甫《陪李七》)(老是形容词,才是副词。都在状语位置。).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夫。(杜甫《喜达行在》)(犹是副词,喜是动词。都在状语位置。)对联知识及考试

对联考查的十种变式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在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上闪亮登场,并获得了一致好评。然而七套涉及对联的高考试卷如出一辙,都采用了给出上联要求对出下联的命题方式,这未免过于单一。

近一年来,历经各地高考命题专家的潜心摸索,对联考查题型出现了全新的变化。

现撮举十种变式,作一简述,以期能为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据事对句式

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个背景事件,并根据背景事件提供上联,要求考生根据背景事件写出下联。

例1

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

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

下联:

参考示例佳音传神州,世界震惊梦想越环宇,神州沸腾

功德圆天外,人间欢舞

二、诗文对句式

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将某一诗文名句作为上联,要求考生从指定的诗文篇目中找出一个既意蕴相通又对仗工整的句子来作对。它具有考查考生的修辞能力和名句名篇识记的双重考查效能。

例2

杨振宁曾赞《国文》课本中一副酒馆的楹联为绝对,其上联为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请从李白的《将进酒》中遴选出一句作为下联。

答:

参考示例与尔同销万古愁

三、限定整合式

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将一副对联的上联或下联的结构打乱,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上联或下联的结构特点,重新整合被打乱的上联或下联,使整副对联对仗工整。

例3

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下联内容: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绿树池边此间有舜日尧天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

参考示例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四、自由整合式

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将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的结构全部打乱,要求考生根据对联意蕴和修辞的要求,重新整合被打乱的上联和下联,使整副对联对仗工整。

例4下面的词句是清末某文学家为武侯祠撰写的对联的组成部分,请把它们整合成上下

两联,并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六出七擒取西蜀定南蛮中军帐里点四十九盏明灯

水面偏能用火攻收二川排八阵五丈原前东和北拒变金木土革爻卦一心只为酬三顾上联:

下联:

参考示例上联:下联:

五、缘旨拟写式

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指定一个主旨,要求考生自主拟写出一副切合主旨的对联。它既有主旨上的限制性,又有选材、结构上的开放性。

例5

请撰写一副励志(自勉)联,表明自己的做人原则或处世态度。如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陶行知冷眼看天下,赤心报国家。(提示:不要简单机械地模仿例联,可放开思维)

答:

参考示例

择友须求三益,克己宜守四箴。读书作文最忌心猿意马,为人处世力求问心无愧。

六、据事拟写式

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个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特点,拟写出一副符合对象、身份、场合等情境特点的对联。

例6根据下面的提示语,写对联。

春节要到了,还在戍守边防的战士小强写信回来请你帮他家写副对联,你作为小强的好友自然欣然答应。思考了一下,你就写下了一副对联。

答:

参考示例

常备不懈苦练过硬本领,紧握钢枪守卫大好河山。保家卫国全民有责,当兵服役满院增光。

七、字词修改式

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副在个别字词上不符合对仗要求的对联,要求考生对其作出修改。

例7下面一副对联有一点毛病,请按要求改正。

一位高三的同学为街道电视室写了一副对联:收四海风云,居斗室尽知天下事;看百朝世态,坐片时通晓古今情。总体不错,但细细推敲,应将上联的天下改为。

参考示例中外(与古今相对,都由反义词素构成)

八、词序修改式

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副对仗不工整的对联,要求考生通过调整词语顺序的办法对其作出修改。

例8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修改后的对联:

参考示例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

九、内容概括式

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段背景材料,要求考生用一副对联对其主要内容进行概

括。它具有考查考生压缩语段能力和修辞能力的双重考查效能。

例9下面是一则新闻,读后用对联的形式概括其主要内容。

法新社雅典8月27日电在8月27日进行的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中,中国的刘翔旋风般赢得了胜利,从而重新划定了男子短跑赛场的势力范围。

刘翔,这个21岁的上海大学生,成为第一个登上男子110米跨栏****台的中国人,并因此被载入史册。决赛中,自始至终一路领先的刘翔使对手落下了2米多,这种差距在奥运水平的此类比赛中是少见的。

历史上,田径赛场上的短跑项目——100米、110米和200米——始终是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的势力范围。但在今天的110米栏决赛中,刘翔既战胜了非洲裔选手特拉梅尔(美国籍),又击败了非洲——加勒比裔选手加西亚(古巴籍),从而打破了他们对短跑项目的垄断,让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这一向来被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视为私有领地的项目中占得了一席之地。作为所有中国人和亚洲人的骄傲,刘翔目前已把目光投向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想在自己的家门口卫冕成功。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似乎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答:

参考示例

刘翔超越非洲选手,短跑刮起中国旋风。刘翔打破跨栏垄断,奥运划定短跑格局。

十、鉴赏分析式

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副对联,要求考生对其对错、高下、妙拙作出一定的分析和鉴赏。它具有考查考生修辞能力和赏析能力的双重考查效能。

例10

下面是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给出的对联,对此,很多网友提出了不同意见,请参照意见,回答下面的问题。

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网友点评:山东人恭维了山西的关公一下,山西人又吹捧了山东的泰山一回。此联总体比较工整,下联中泰山观日和壶口飞瀑,一天一地,没错。不过壶口烟这种说法生硬,改为壶口瀑如何?

请运用对联知识,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

答:

请你点评一下春节联欢晚会的另一副对联。

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观天下园林

答:

参考示例

不可,不符合同句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反的原则。烟应是平声,因为义是仄声,如果改为瀑那就成了仄对仄了。可从词性、结构、平仄等对仗要求和意蕴方面进行点评,能将某一点答到位即可:从词性看,上联中的饮品和下联中的登观均为动词;上联中的龙井茶江南丝竹和下联中的虎丘塔天下园林均为名词;从结构上看,上联中的饮龙井茶和下联中的登虎丘塔均为动宾结构,上联中的品江南丝竹和下联中的观天下园林均为动宾结构,龙井茶和虎丘塔"均为偏正式专有名词,江南丝竹和天下园林均为偏正式名词短语;从平仄上看,上联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下联为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整体上符合同句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反的原则,但江南丝竹和天下园林

对联基础知识

对联基础知识 对联的格律 对联的格律,简称为联格或联律,就是对联在内容、词性和声律三个方面的规则,实质上涵盖了对联的所有六个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意境相容,用当前时髦的方式来概括,叫“六相”。本节将着重介绍对联格律中的一条基本规则,即对联中平声仄声的排列规律,简称声律或声韵。 在讲解平仄声律之前,我想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种格律分类的观点。这种观点把对联的格律分为正格联、变格联和无格联三种格律形式。所谓正格联,即以对联尾字的平仄作为基准,凡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的,都称之为正格联。在正格联中,又分为律联、组合律、宽律三种形式(限于篇幅,恕不赘述,)。变格联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与传统的正格联不同,上联可以平收,下联可以仄收。变格联如是五字和七字的,也可遵诗联。所谓无格,也就是对联时根本不讲究平仄,随心所欲,只讲究词与意思的对仗,而不考虑平仄,这种联多见于技巧联。 这种分类方法是否科学,大家尽可以见仁见智。不过,个人倾向于接受之。理由:从古到今,虽然绝大多数对联是仄起平收,但是也有不少的联作并不遵循这种规则而我们仍然能够接受甚至欣赏。这种分类法可以比较合理的解释这种现象。 从对联最基础的内容讲起,已经掌握平仄的联友就权当复习一下。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当然是正格联的联律了。为了不至于误导,俺将

严格按照正格联的声律规则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尾字平仄规则、句中平仄规则、句脚平仄规则。 一、尾字平仄规则 一副对联,上下联收尾的各一个尾字,合共两个尾字,必须是一平一仄。在正格联中,这个原则是铁定的,不能更改.一般要求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当然,正如前面所讲,有些变格联,如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则是平起仄收的,不过这在浩若烟海的古今楹联中,却是为数不多的。 二、句中平仄规则句中平仄,指的是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一般规律是,同一联句当中,每两个或三个字要互换平仄。(平仄交替规则)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平仄对立规则)公式如下:(以下所举的,皆是正格,变格不计在内) 1、一言联格律。 上联:仄下联:平 例如虎雨画墨 龙风诗泉 2、二言联格律。 上联:仄仄下联:平平 例如上海彩凤绿叶良友 宁波金龙红花好书 3、三言联格律。三言联格律有两种: A上联:平仄仄,下联:仄平平。

对联专题复习训练学案(教师版)

对联专题复习训练学案(教师版) 山东沂水一中魏继国编制 写对联可看作是句式仿写、句式变换或句子排序等题型的又一新形式,既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修辞知识及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使考生在写对联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深入而广泛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因此 1.字数相等 虽说对联的篇幅可长可短,但上下联的字数相等。如果字数不等,那就对不起来,联不起来。请看对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老师出);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郭沫若对)。”很明显,上下联字数相等,都是11字。 2.词性相同 上下联的词性要一致。不仅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而且最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如此等等。如下面的对联:“万砖千瓦百工造成千佛寺,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平桥。”很显然“万、千、百”和“一、二、三”是数词对数词,“造成”和“摇过”是动词对动词,“砖、瓦、工”和“篙、橹、人”、“千佛寺”和“四平桥”都是名词对名词。 3.结构相称 要想对仗工整,除了字数、词性的要求外,还要求上下联的结构对称一致。具体来说,就是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并列对并列。下面对联的结构就非常对称:“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显然,“三七岁月”和“一度春秋”是偏正对偏正,“花甲重逢”和“古稀双庆”是主谓对主谓,“增加三七岁月”和“更多一度春秋”是动宾对动宾。 4.内容相应 这是指上下联不仅意义要相联,而且所涉及的事物也要相对或相关。常见的是天文类对天文类,地理类对地理类,花木类对花木类,禽兽类对禽兽类,节令类对节令类,数目类对数目类等。 此外,上下联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字,否则,就犯了对联的大忌。比如“科学能致富,诚信能纳财”就犯了对联的大忌,因为上下联都有“能”字。还有就是意思不能雷同,如下面对联的意思就有些重复:“春晖盈大地,朝霞满山川。”贴对 (三、四声)起平(一、二声)收。 一、对联衔接训练 (一)选择题

2019初三中考冲刺对联知识点总结

2019初三中考冲刺对联知识点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技法点拨】 一、对联常识储备 ⑴对句和出句字数要相等。⑵对句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⑶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⑷停顿也需对应。⑸一般情况下是仄起平收。 二、备考答题技巧 使用“拆合法”对对联最有效。 所谓“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如①句“扫千年旧习”,就可拆为“扫——千年——旧习”三段分别对之。我们一看就知“扫”为动词,可以迅速地对出“除、革、扬、去、建”等一大串;“千年”为数量词,我们可以对出“百

岁、万载、一代、四时、三秋”等;“旧习”为偏正词,可以对之“新风、恶俗、丑行、陋风”等。从中选出一些组合成“除——百岁——恶俗”、“革——万载——陋风”、“展——一代——新风”等等。又如,“祖国——江山——好”,可以对之:“家乡——风景——美”、“社会——政策——新”等。 当然,以上“拆合法”是对答做题时所具体使用的方法,那么,平时如何练就对对子的功夫呢?我想还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读多记名言警句。 其实,名言警句,很多都是对句工整的句子,读得多,记得多,这难道不是一种对联的练习吗?同学们随口就有的,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等。

二、多关注一些对联高手的佳联、妙对。 像王勃的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后你不能不叹服! 三、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 【真题例析】 一、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属对环节。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青山外早莺争树, 下联: 。 【解析】运用上面所讲方法,把“青山外早莺争树”,切分为“青山~外~早莺~争~树”五节五个词语,然后分别作对,即可以最快的速度对出下联。 【参考答案】示例:①绿水旁游鱼跳波。②绿村旁蜻蜓点水。③绿园里粉蝶戏春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对联的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

对联的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 梧桐树群与月之故乡群的朋友们都正在习作对联,为提高大家的写作技巧与兴趣受梧桐树管理员丽丽与冰心的委托,找简凡老师为我们进行一次基础知识辅导讲课。简凡(村落草民)老师在百忙中为我们查找有关资料,并从对联的基本知识入手深入浅出地编写了这份教材。望有兴趣的朋友转载并学习,在今后的对联写作中能有所帮助。老牛已代大家对简凡老师的辛苦及对我们的支持表示了真诚的感谢了! 对联的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 (简凡) 对联简称对,俗叫对子或联语,一般上联叫出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母或对尾。 一、对联的特点: 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与谐:传统习惯就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就是名

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二、对联的分类: 从内容广泛来分类 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例: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 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例: 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 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例: 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 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 修身处世。例: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 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例: 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 三、对联的形式: 1、正对:就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就是并列关

中考语文知识点之仿句联句:对联题

中考语文知识点之仿句联句:对联题导读:中考语文知识点之仿句联句:对联题 【考点阐述】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能够运用得“连贯、得体”。此外,在学习名著的要求中,也要求了解名著所涉及的文化常识,其中就包括对对联的了解,不仅要求阅读对联,还要求能够模仿拟写。受高考题的影响,中考题中也出现了对联考题,尤其是近两年来,对联考题普遍在中考题中出现。如2011年,就有数十套中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对联考题。这种对联考题难不难呢,应该如何有效而快速地应对呢,这些都是我们即将参加中考的广大考生非常关心的。下面,我们先以中考真题引路,研究、琢磨应对的最佳方法,以便更好地备战今年的此类中考题。 【技法点拨】 一、对联常识储备 ⑴对句和出句字数要相等。⑵对句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⑶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⑷停顿也需对应。 ⑸一般情况下是仄起平收。 二、备考答题技巧 使用“拆合法”对对联最有效。 所谓“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如①句“扫千年旧习”,就可拆为“扫——千年——旧习”三段分别对之。我们一看就知“扫”为动词,可以迅

速地对出“除、革、扬、去、建”等一大串;“千年”为数量词,我们可以对出“百岁、万载、一代、四时、三秋”等;“旧习”为偏正词,可以对之“新风、恶俗、丑行、陋风”等。从中选出一些组合成“除——百岁——恶俗”、“革——万载——陋风”、“展——一代——新风”等等。又如,“祖国——江山——好”,可以对之:“家乡——风景——美”、“社会——政策——新”等。 当然,以上“拆合法”是对答做题时所具体使用的方法,那么,平时如何练就对对子的功夫呢?我想还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读多记名言警句。其实,名言警句,很多都是对句工整的句子,读得多,记得多,这难道不是一种对联的练习吗?同学们随口就有的,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等。 二、多关注一些对联高手的佳联、妙对。像王勃的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后你不能不叹服! 三、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 【真题例析】 一、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属对环节。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2011年吉林省第8题)

对联知识介绍

对联知识介绍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具史料记载,后蜀广正二十七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我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了统一的要求,固定的格式。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门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的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另外,对联在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但也有例外。 对联的类型: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春联、楹联、婚联、挽联、寿联等。春联: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例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大的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称婚联。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挽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谓之挽联。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寿联: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一九四一年时马老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周恩来、董必武和邓颖超联名赠送了一幅寿联: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对联的要求:对联,如果是五字或七字式,那就与五言、七言律诗中的颔联(三、四句)或颈联(五、六句)完全相同。对联作为一种独立成文的文学体裁,它的主要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表现一

小学六年级语文对联知识练习与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对联知识练习及答案 一、对联知识: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基本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内容(相关)。 按用处分,基本类型有:春联、楹联、婚联、挽联、兽联、居室联、题赠连、名胜联。 二、对联积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春回大地,(福满人间) 丑去寅来千里锦(牛奔虎啸九州春)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三、对联知识拓展 1、我国最早的春联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2、新学期开始了,教室的墙上要贴一副对联,你建议用那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爷爷马上要八十大寿,我要为他写副对联:(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我的书房里摆设很多,但是总觉得缺点书香味,不如贴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3、“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

对联专项练习题

对联专项练习题 写对联:一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二词性相同,结构一致;三仄起平收,节奏相应;四前后语序,符合事理.这是作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一、根据对联知识选择上、下联: 1、2014年北京高考题,上联为“冬尽梅花点点”,下联为() A万户春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2、2014年江苏高考题,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数峰无语立斜阳 B水面风回聚落花 C蝉曳残声过别枝 D楼上春容带雨来 3、2009年湖南,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二、根据对联知识及要求组合对联 4、2014年山东,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 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 春节: 端午节: 5、2009年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 千里绿春绣锦万山金座凝香 新春联上联:下联: 教师办公室上联:下联: 三、根据对象确定对联归属 6、2010天津.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 7、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韩愈②班固③屈原④苏轼 B.①韩愈②司马迁③屈原④李清照 C.①欧阳修②司马迁③贾谊④苏轼 D.①欧阳修②班固③贾谊④李清照 8、2009年浙江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小学生对联基础知识zong练习

小学生对联基础知识练习 一、名联欣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二、对联基础知识歌谣 天文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朝对暮,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国号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杰。 食馔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 炮羊对鲙鱼,煮笋对餐英。 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三、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在下面画一条横线: 1.剪刀对布匹 锯子对(1)水泥(2)木材(3)椅子(4)砖头 2、花卉对公园 化石对(1)商店(2)礼堂(3)博物院(4)图书馆 3、鸟蛋对雏鸟 种子对(1)树木(2)花朵(3)幼芽(4)树根4、声音对耳朵 味道对(1)香甜(2)口腔(3)牙齿(4)舌头5、绿色对颜色 铅笔对(1)文具(2)钢笔(3)木头(4)铅笔盒6、工人对机器 战士对(1)坦克(2)大炮(3)机枪(4)武器

7、良药对苦口 忠言对(1)顺耳(2)刺耳(3)逆耳(4)悦耳8、成果对努力 收获对(1)除草(2)播种(3)施肥(4)耕耘四、在括号里填出相对应的词语。 1、早晨对朝阳正如黄昏对() 2、雨天对潮湿正如晴天对() 3、失败对痛苦正如成功对() 4、开始对结束正如元旦对() 5、陌生对熟悉正如随便对() 6、豺狼对残忍正如羔羊对() 7、热闹对城市正如安静对() 8、()对白天正如黑暗对夜晚 9、节约对光荣正如浪费对() 10、()对秋天正如温暖对春天 11、清澈对泉水正如混浊对()12、寒冷对冬天正如()对夏天 13、喧闹对大街正如僻静对() 14、勤劳对丰收正如懒惰对() 15、团结对安定正如分裂对() 16、信任对朋友正如怀疑对() 17、批评对缺点正如表扬对() 18、马对牲畜正如鸡对() 19、宽阔对马路正如狭窄对() 20、高耸对山峰正如低陷对() 21、凶猛对老虎正如柔弱对() 22、铁对矿藏正如蜘蛛对() 四.对对子。 桃红对()亲朋对()天涯对()荒滩对()高山对()晚霞对()清山对()粗壮对()花前对()龙飞对()花好对()电闪对()欢天对()冰天对()成功对()稀疏对()细雨对()生根对()铺路对() 五、巧对对联 蚕吐丝——(蜂酿蜜)辞旧岁——(迎新年)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宽)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对联练习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石头城”对“燕子叽”、“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对________ “莫愁湖”对________ “总统府”对__________ 2、下面加“ ”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 “月送花香浮小院” 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

对联知识与训练(中考必备—学生版)

对联 1.对联,也称“楹(yíng)联”“对子”,是一种由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对联的特点: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2.对联的形式 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如“春到崤山风送缦”下联:第二句,叫对句,也叫压联。如“花开函谷雨飘香” 横额:也门横批。如“福星高照”。 (多分句组成的对联种,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上下联各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3.对联的写法与贴法。 对联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对联竖写或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上下联各有一句,则上联通常标逗号,下联通常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下联联脚通常标句号。 4.对联的几个要素 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如“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各个词语一一对应。 ③结构相应,句式一致。对,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对,动补对动补。 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均为主谓结构。 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含意须互相衔接,但不能重复,比较常见的有关系,关系,关系。 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内容,两者不照应、贯通,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 ⑤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平仄是指中国诗词格律中用字的声调。一般讲,上联末字用声,下联末字用声,即通常所说“”。其他的字,七言讲究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明(所谓分明,是指上下联平仄相对声,本句平仄相间);其他字数的对联可参照斟酌,但上联结尾不能出现三字连仄,下联结尾不能出现三字连平。 如“漏网之鱼,世间时有;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5.对联的分类 按使用目的分: 春联:通常在春节时粘贴在门外,用以庆祝新年的对联,被人们称为春联。比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属于节令联,与节日、时令有关的对联。“日临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风起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包含了:端午、清明、重阳、大寒、霜降、小雪六个节令名。) 寿联:通常指用以祝寿的对联。比如:福如东海深寿比南山高 术精业亦精,名士名医随客唤;人寿己也寿,仙桃仙李逐年载。 婚联:通常指用以祝贺结婚的对联。比如: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大圆小圆同心圆心心相印,阴电阳电异性电性性互吸。 挽联:通常指为了悼念已经过世的人的对联比如: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 乔迁联:用于祝贺乔迁之喜用的对联。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对联的有关常识,会欣赏对联; 能力目标: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参与竞争的欲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意识,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2.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1.提问法。通过互动提问了解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白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2.讨论法。本文拟写对联,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小组达成共识,推出佳对。 3.竞赛法。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编拟对联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教具准备: 相关对联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讲解课) 一.导入: 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大惊失色。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二、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提问,检查预习) 1.何谓对联? 对联,常张贴、悬挂在或镌刻于门上、柱子上。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2、对联的历史? 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载,五代后蜀主孟昶题有:“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1 3、第一副对联 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对联基础知识--词、词性和结构

对联基础知识--词、词性和结构 对联的两个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基础要素) 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声律要素) 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语法要素),也就是词、词性和结构在对联中的应用。 这是对联格律的语法要素,而且是对联格律最关键的要素。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对联的核心要素。因为在网络上有2种门派,一是沿袭旧的词性分类,即古代的分类。一种是按照现在新的也就是现代汉语词性分类。我倾向于后者,因为根据《楹联通则》第五条规定:原则上按现代汉语语法学体系的词性分类属对。所以我们还是以了解现代汉语词性分类等有关的知识为基础。这是需要相当的汉语词学基础。而且由于中国的词汇词性在具体的句子里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应该是形容词,但在这句里却是动词,而且成了诗眼,很生动。所以这第三个要素知识性很强。 一、词性相当 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具体说来,就是每个词的词性应属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要对仗得好,就必须要明确以下几点,或者说具有以下的常识。一、现代汉语词性分类:首先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1、实词:意义比较具体的词。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 2、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大类。 二、词组、句式结构对应规则。 词组按语法结构共分为五类:主谓、并列(也称联合)、偏正、动宾(也称述宾)、动补(也称述补)。各类词组举例: 主谓结构:前边词素或词如同主语,后边词素或词如同谓语;前者是被陈述的对象,后者是陈述的对象。如 : 面熟、性急、地震、祖传、你来、我往、水流、虎啸、胆怯、年轻、春风得意、鸟兽飞腾等。并列结构:一般是由同义(包括近义)或反义的词素或词所构成。如:声音、朋友、飞腾、歌唱、甘苦、好歹、土地、学习、攻击、贫穷、美丽、天地、恩怨、兴亡、难易、山欢水笑、山明水秀、红男绿女、沉浮高低等。 偏正结构:前一个词素或词修饰后一个词素或词。前是偏义,后是正义。前也叫修饰词、后也叫中心词。如:铁路、春风、晴空、狂欢、微笑、雪白、桃红、炎黄子孙、艰苦创业、大江、佛门、疾弛等。动宾结构:又称支配式。前后词素或词组间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宾语。如:司令、革命、联系实际、治国、恨谁等等。 动补:又称补充式。一前偏后正的偏正结构比较而言,也叫前正后偏式前后词素或词间有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经常

通用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专项复习 专题一 基础知识 对联练习

专题一基础知识对联练习一、名联欣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二、对联基础知识歌谣 天文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朝对暮,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国号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杰。 食馔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 炮羊对鲙鱼,煮笋对餐英。 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三、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在下面画一条横线: 1.剪刀对布匹 锯子对(1)水泥(2)木材(3)椅子(4)砖头 2、花卉对公园 化石对(1)商店(2)礼堂(3)博物院(4)图书馆 3、鸟蛋对雏鸟 种子对(1)树木(2)花朵(3)幼芽(4)树根4、声音对耳朵 味道对(1)香甜(2)口腔(3)牙齿(4)舌头5、绿色对颜色 铅笔对(1)文具(2)钢笔(3)木头(4)铅笔盒6、工人对机器 战士对(1)坦克(2)大炮(3)机枪(4)武器7、良药对苦口 忠言对(1)顺耳(2)刺耳(3)逆耳(4)悦耳8、成果对努力 收获对(1)除草(2)播种(3)施肥(4)耕耘 四、在括号里填出相对应的词语。 1、早晨对朝阳正如黄昏对()

对联知识及训练(中考必备—教师版)

对联知识及训练(中考必备—教师版)

对联 1.对联,也称“楹(yíng)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对联的特点: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2.对联的形式 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如“春到崤山风送缦” 下联:第二句,叫对句,也叫压联。如“花开函谷雨飘香” 横额:也门横批。如“福星高照”。 (多分句组成的对联种,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上下联各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3.对联的写法与贴法。 对联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对联竖写或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上下联各有一句,则上联通常标逗号,下联通常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下联联脚通常标句号。 4.对联的几个要素 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如“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各个词语一一对应。 ③结构相应,句式一致。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均为主谓结构。 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含意须互相衔接,但不能重复,比较常见的有互补关系,对立关系,承接关系。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失去,两者不照应、贯通,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 ⑤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平仄是指中国诗词格律中用字的声调。一般讲,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即通常所说“仄起平收”。其他的字,七言讲究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明(所谓分明,是指上下联平仄相对声,本句平仄相间);其他字数的对联可参照斟酌,但上联结尾不能出现三字连仄,下联结尾不能出现三字连平。 如“漏网之鱼,世间时有;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仄仄平平,仄通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5.对联的分类 按使用目的分: 春联:通常在春节时粘贴在门外,用以庆祝新年的对联,被人们称为春联。比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完整版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

对联探究活动 一、对联简史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 “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 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 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 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二、对联的特点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 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三、对联的基本规则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 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 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 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 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四、对联赏析 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注解:上联忘八,谐音王八,下联打无耻 2、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乾隆讲书、侍读,时间长了,不免思念起河间老家来。乾隆看出纪晓岚的心事,便说:“我看你是: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纪晓岚立刻跪下说:“如准给假省亲,我便: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 ?乾隆圣心大悦,恩准假期,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风出扇,扇动风生 下联祝枝山对。 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君王” 3、上联:风扇扇风, 注解:上联唐伯虎出。 数字联:4、上联: 下联苏东坡对。 上联:花甲重开, 4 、 5 、 外加三七岁月 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纪晓岚) 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上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上联: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 6 、 下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下联: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注解:上联苏小妹出。 下联: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下联: 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下联: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五 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141岁生日联) (乾隆 下联: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这联写的哪个人)9、 蒲松龄落第自勉 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为激励自己,书一联刻于铜镇尺上“有 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0猜字联上联: 下联:炉熄火尽 11、春联:横批:天马行空 上联:跃马迎春春风扑面 12、喜联:上联:长天欢翔比翼鸟 13、挽联:上联:伟绩丰功垂青史上 联:如松如柏三尺讲台绿四季 上联:千秋功史,不忍魂去; 14、寿联:上联:半百光阴人未老 上联:甲子重新如山如阜 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 务把意马牢栓 上联谜底:秃 下联谜底:驴。 下联:抬头见喜喜气盈门 下联:大地喜结连理枝。(比翼双飞)下联:高 风亮节励后人 下联:似灯似炬一身正气耀春秋(悼念季羡林先生) 寸草春晖,难报恩来。(挽周恩来) 一世风霜志更坚 春秋不老大德大年 [小试牛刀] 1?、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2?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 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 ?半入江风半入云 B ?一味清凉上月时 C ?二分明月万梅花 D ?三月细雨春妩媚 6、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提问时说:“中国 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

对联入门知识

对联知识 一、对联的特点 对联,又叫对子,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联就有两个特点,一是声律,二是对仗。 二、声律基本知识 中国声律分有四声,平、上、入、去、而对联要用的声律就只需要平仄,仄就是非平,所以除平声之外的“上、入、去”就是仄声。 按照现在来看有分古声律,和今声律, 1今声律是指普通话,普通话的四声为: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例如:妈ma1(阴平),麻ma2(阳平),马ma3(上声),骂ma4(去声) 2古声 有时候联友看到一些古人作的对联,平仄不对,其实他们用的是古声,而中国的方言众多,他们使用的古声又不同,所以现代人欣赏时,往往会认为他们平仄不对。 现在指的古声保留得最好的是粤语,古音大多数与粤语差不多,湖南地区的方言的声律也是与古声差不多。 如何分辨古声,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使用诗词网站查询,但是由于现在的人多数用普通话的声律来作对联,已经很少人用古声作对联。

这是采用当代诗人黄莽的《一天学会格律诗》的教程中节选出来,用普通话分辨古声的办法。 ————————区分入声字 (一)凡b、d、g、j、zh、z六声母的第二声字(鼻属于去声四寘除外),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b:拔跋白帛薄荸别蹩脖舶伯百勃渤博驳。 d:答达得德笛敌嫡觌翟跌迭叠碟牒独读牍渎毒夺铎掇。 g:格阁蛤胳革隔葛国虢。 j:及级极吉急击棘即脊疾集籍夹夹嚼洁结劫杰杰竭截局菊掬橘决诀掘角厥橛脚镢觉爵绝。 zh:札扎扎铡宅择翟着折折蜇轴竹妯竺烛筑逐浊镯琢濯啄拙直值殖质执侄职。 z:杂凿则择责贼足卒族昨。 (二)凡d、t、l、z、c、s等六声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de:得德。 te:特忒慝螣。 le:勒肋泐乐埒垃。 ze:则择泽责啧赜笮迮窄舴贼仄昃。 ce:侧测厕策策册。 se:瑟色塞啬穑濇涩圾。 另外he:大都是入声 e:大都是入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