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字电路》课堂的探索

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字电路》课堂的探索
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字电路》课堂的探索

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字电路》课堂的探索

文/崔艳

【摘 要】【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在专业基础理论的教育方面非常扎实,但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方面却略显不足。本文探索了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将思政教育通过教学内容设计融入到《数字电路》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期刊名称】《决策探索》

【年(卷),期】2019(000)016

【总页数】1

【关键词】【关键词】数字电路;思政教育;教学内容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通过隐性渗透、寓思政教育于各门专业课程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全过程,把思政教育融入《数字电路》课程教学的相关知识点中,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发掘在课堂中的育人功能,利用课堂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

一、《数字电路》课程简介

《数字电路》是电气类、电子类等本科专业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数制和码制、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数模与模数转换器以及数字系统设计基础。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用数字电路进行信号处理的优势也更加突出。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为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电路在信号处理上的强大功能,这种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的所谓“数字化”浪潮已经席卷了电子技术几乎所有的应用领域。在理论讲授中增加思政教学,可以从不同的哲学角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深入挖掘专业知识蕴含的德育元素,可切实提高新工科人才的质量,培养其工匠精神。

二、教学内容设计与思政思想的结合

(一)数制和码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