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学整理

饲料学整理
饲料学整理

饲料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为满足某动物营养需要,通过有目的的劳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成果。包括能直接饲喂的全价饲料和各种半成品(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精料补充料)。

饲料学一门研究饲料物质结构、化学特性和营养价值的科学,其任务在于阐明饲料的种类、化学组成、营养特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饲料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和原理、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第四章饲料分类

国际饲料分类法: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

中国饲料分类法:青绿多汁类饲料、树叶类饲料、青贮饲料、块根、块茎、瓜果类饲料、干草类饲料、农副产品类饲料、谷实类饲料、糠麸类饲料豆类饲料、饼粕类饲料、糟渣类饲料、草籽树实类饲料、动物性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油脂类饲料及其他

第五章青绿饲料

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

水分含量高

蛋白质含量较高、品质较优

粗纤维含量较低

钙磷比例适宜

维生素含量丰富

主要青绿饲料

天然牧草

栽培牧草

青饲作物

叶菜类

非淀粉质根茎瓜类饲料

水生饲料

树叶类

第六章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将新鲜的青饲料切短装入密封容器里,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制成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

保存青饲料的一种良好方法

一、常规青贮

青贮饲料的特点

1.青贮饲料能够保存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

2.可以四季供给家畜青绿多汁饲料

3.消化性强,适口性好

4.青贮饲料单位容积内贮量大

5.青贮饲料调制方便,可以扩大饲料资源

青贮原理:在密闭的环境中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作用,使饲料的pH下降,创造条件促使乳酸菌大量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保存饲料。

青贮过程中的微生物:乳酸菌丁酸菌腐败菌醋酸菌酵母菌霉菌

乳酸菌:厌氧菌,少量为微需氧菌。分解碳水化合物,不分解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乳酸。最重要的是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

乳酸菌在发酵后产生乳酸

作用:为乳酸菌自身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其他微生物死亡(腐败菌、酪酸菌)

当乳酸大量产生后,酸度增加,乳酸菌的生长被抑制。

青贮发酵过程

?好氧性菌活动阶段:关键是尽可能缩短此阶段时间,通过及时青贮和切短压紧密封

来实现

?乳酸菌发酵阶段:

?稳定阶段:玉米、高粱等青贮后20-30d,豆科牧草需要3个月以上。

调制优良青贮应具备的条件

?青贮原料应有适当的含糖量:最低需要含糖量:乳酸菌形成乳酸,使pH值达4.2时所需要的原料含糖量。正青贮糖差、负青贮糖差。饲料最低需要含糖量(%)=饲料缓冲度×1.7 根据含糖量分为:易青贮原料、不易青贮原料

?青贮原料应有适宜的含水量:一般原料适宜的含水量为65~75%。豆科牧草60~70%为宜,柔嫩的原料可低为60%。

?创造厌氧环境:原料切短、压实、密封;适宜温度30℃左右

一、青贮设备

青贮窖:地上、地下、半地下

青贮壕: 长20~40m,上宽5.5~6m,

下宽4.5~5.5m,深2.5~3.5m。

青贮塔:

青贮袋:无毒聚乙烯双幅塑料薄膜,膜厚0.8~1.0mm,每袋装100~150Kg青贮原料塑料薄膜:1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地面上堆贮。规模可20~50t不等。

青贮的步骤和方法

(1)原料的适时收割:玉米在蜡熟期,豆科牧草在现蕾期至开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在孕穗至抽穗期收割,甘薯藤、马铃薯茎叶在收薯前1~2d或霜前收割

(2)切短:原料切碎程度关系到压实和动物采食

(3)装填压紧:原料随切随装,每装填15~20cm,压实一次,注意窖边或四角要特别踩实。

(4)密封:先在上面盖一层切短秸秆或软草(厚20~30cm)或铺塑料薄膜,再用土拍实,厚约30~50cm,做成馒头形,利于排水。为防止雨水渗入窖内,距离四周约1m处应挖排水沟。以后应经常检查,防止雨水渗入。

二、特种青贮(了解)

概念:采用普通青贮方法难以青贮的饲料,必须进行适当处理,或添加某些添加物。

特种青贮处理,对青贮发酵的作用:

1.促进乳酸发酵:如添加各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接种乳酸菌,加酶制剂等青贮,可迅速产生大量乳酸,使pH值很快达到3.8~4.2;

2.抑制不良发酵:如添加各种酸类、抑菌剂、凋萎或半干青贮,可防止腐败菌和酪酸菌的生长;

3.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物质:如添加尿素、氨化物等,可增加粗蛋白质含量。

特种青贮:低水分青贮(半干青贮)、添加剂青贮

(一)半干青贮

?定义:亦称为低水分青贮,它是指青贮原料收获后,经风干晾晒至水分为45%~ 55%时,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长期保持青绿多汁饲草营养特性的一种加工处理方法。

?用于不易青贮的含糖量低的原料。

?原理:它主要是利用植物水分降45%~55%时,植物细胞液变浓,细胞质的渗透压增高,可高达50~60 个大气压,在这样的条件下,腐败菌、丁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接近于生理干燥状态而被抑制,不能生殖、发酵,从而使养分保存下来。

?半干青贮比一般干草青贮能保留较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干物质损失也少。

?在青贮过程中,微生物发酵微弱,蛋白质不被分解,有机酸形成数量少。

?半干青贮特点:味不酸或微酸,有果香味,不含酪酸,pH 值为4.8 ~ 5.2,有机酸含量为5.5%左右。适口性好,呈湿润状态,深绿色,有清香味,结构完好。

?半干青贮的优点:

(1)扩大了青贮饲料的原料品种

(2)保存养分多

(3)饲喂效果好

?半干青贮的缺点:制作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较大

半干青贮的调制方法:(1)饲料原理刈割(2)凉晒(3)切短(4)装填(5)封窖

常规青贮与半干青贮的比较

(1)两种方法青贮原理比较

(2)从收割到贮藏前比较

?常规青贮:直接贮藏,无凉晒过程,养分损失少,其养分损失主要在贮藏过程中。

?半干青贮:要经过凉晒过程,此过程养分损失较大,而贮藏过程养分损失少。

(二)添加剂青贮

1.添加添加剂目的和作用:

(1)抑制不良发酵——特别是腐败菌的活动;

(2)促进乳酸发酵,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损失,防止适口性下降;

(3)提高粗饲料的利用价值等。

2.常用添加剂种类

(1)发酵促进剂:促进乳酸发酵,增加乳酸含量。常用菌种:德氏乳酸杆菌。

(2)发酵抑制剂:抑制杂菌,防止青贮过程中的霉变。常用甲醛。

(3)营养性添加剂:改善营养价值。有非蛋白氮、矿物质、酶制剂三类。

营养性添加剂

?非蛋白氮:给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提供氮源,提高青贮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常用物:尿素或氨水。常用量:尿素为青贮鲜料的0.3%~ 0.5%,氨水用量应低于1.7%。。

?矿物质:用量:硫酸镁2.3 g/t,硫酸铜2.5 kg/t,硫酸锰5.0 g/t,硫酸锌2.0 g/t,氯化钴1.0 g/t,碘化钾0.1 g/t。将其溶解于3 kg/t 的苯甲酸溶液,喷洒于青贮原料上。

?酶制剂:由纤维酶、木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等组成。因成本较高,生产中不易操作,故较少采用。

添加剂青贮法:1.加无机酸 2.加有机酸青贮 3.添加尿素青贮 4.添加甲醛青贮

5.添加乳酸菌青贮

6.添加酶制剂青贮

7.湿谷物的青贮

青贮过程中养分的损失

?田间损失、氧化损失、发酵损失、流出液损失

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化学成份:差别很大。青贮料中粗蛋白质主要由非蛋白氮组成。而无氮浸出物中,青贮料中糖分极少,乳酸与醋酸则相当多

?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无明显差别。蛋白质被用于增加动物体内氮素的沉积效率则低于原料

?动物对青贮的随意采食量:比原料低些。影响因素:青贮酸度、酪酸菌发酵、青贮料中干物质含量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

?感官评定:色泽、气味、质地

?化学分析鉴定: pH值(酸碱度)、氨态氮、有机酸含量

青贮饲料的品质评定

等级可

气味酸且臭,刺鼻有强丁酸臭

颜色色发暗,褐色或黑绿色

结构质地叶片软、变形结构不分明

pH值 5.1-6.0

等级劣

气味霉烂腐臭有氨味

颜色严重变色,暗黑褐色或烂草色

结构质地叶片嫩枝霉烂腐败粘成泥状

pH值〉6.0

青贮饲料的应用

(一)开窖

?封窖30d即可。

?窖顶盖塑料布等,便于逐层取用;

?长型窖、壕从一端开始,逐段取,逐段清除盖土;

?袋装青贮用完一袋再开下一袋,未用完应扎紧袋口。尽量减少与空气接触;

?注意:防雨淋,防止二次发酵。

(二)青贮的饲喂

1.使用动物:主要是反刍动物。

2.方法:(1)喂量由少到多,或混合等法诱食,逐渐适应;(2)适量:青贮料中游离酸浓度较高,对胃肠、子宫等有一定刺激,妊娠后期母畜控制喂量;

(3)高产奶牛使用量大时需加缓冲剂。

第七章粗饲料

粗饲料: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 %,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主要包括干草类,农副产品类(壳、荚、秸、秧、藤)、树叶、糟渣类等。

青干草调制原理与方法

?青干草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规律

⒈牧草干燥水分散失的规律

第一阶段:也称凋萎期

从牧草植物体内散发的是游离于细胞间隙的自由水,散失水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大气含水量和空气流速

第二阶段:是植物细胞酶解作用为主的过程。

水分散失较慢,这是由于水分的散失由第一阶段的蒸腾作用为主,转为以角质层蒸发为主,而角质层有蜡质,阻挡了水分的散失。使牧草含水量由40 %~55 %降到18 %~20 %,需1~2 d。

⒉晒制过程中其它养分的变化:

植物体内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

3.青干草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a.植物体生物化学变化引起的损失。

b.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失。

c.阳光的照射与漂白作用的损失

d.雨水的淋洗作用造成的损失

青干草调制的方法

?田间干燥法

?草架干燥法

?化学制剂干燥法

?人工干燥法

青干草的营养价值

?青干草的营养价值与原料种类、生长阶段、调制方法有关。

?营养价值高低还与干草的利用有关

?第三节粗饲料的加工调制

加工调制的主要途径:物理加工、化学处理、生物学处理

物理加工

?机械加工:铡碎、粉碎、揉碎

?热加工:蒸煮、膨化、高压蒸汽裂解

?盐化:用1 %的食盐水,与等重量的秸秆充分搅拌后,放入容器内或在水泥地面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放置12~24 h,使其自然软化

化学处理

?碱化处理:NaOH处理、石灰水处理

?氨化处理:液氨、尿素、碳酸氢铵

?酸处理:使用硫酸、盐酸、磷酸和甲酸处理秸秆饲料称为酸处理(acidize),成本太高?氨-碱复合处理

生物学处理

主要指微生物的处理。原理是利用某些有益微生物,在适宜培养的条件下,分解秸秆中难以被家畜利用的纤维素或木质素,并增加菌体蛋白、维生素等有益物质,软化秸秆,改善味道,从而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乳酸菌、纤维分解菌和某些真菌。

?粗饲料发酵法

?粗饲料人工瘤胃发酵

第八章能量饲料

能量饲料:以干物质计,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粗纤维含量低于18%,每千克干物质含有消化能10.46 MJ以上的一类饲料

主要包括谷实类、糠麸类、脱水块根、块茎及其加工副产品、动植物油脂以及乳清粉等。

一、玉米——有“饲料之王”的美称

玉米的营养特点

碳水化合物在70%以上,主要是淀粉,单糖和二糖较少,粗纤维含量也较少。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9%,其品质较差。粗脂肪含量为3%~4%,但高油玉米中粗脂肪含量可达8%以上;其粗脂肪主要是甘油三脂,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玉米为高能量饲料,其消化能(猪)为14.27MJ/kg,代谢能(鸡)为13.56MJ/kg,产奶净能(奶牛)为7.70MJ/kg。粗灰分较少,其中钙少磷多,但磷多以植酸盐形式存在,对单胃动物的有效性低。其他矿物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很少。维生素含量较少,但维生素E含量较多。黄玉米胚乳中含有较多的色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

玉米的饲用价值

a.玉米对育肥猪的饲用效果虽好,但应避免过多饲用,否则猪背膘增厚,瘦肉率下降,甚至产生“黄膘肉”

b. 对鸡的饲用价值很高。黄玉米由于富含色素,对鸡的皮肤、脚、喙等以及蛋黄的着色有良好的效果。应避免在鸡饲粮中过量使用玉米,否则肉鸡腹腔内过量蓄积脂肪而使屠体品质下降。

c.玉米用作牛、羊饲料时不应粉碎过细,宜磨碎或破碎

d.用玉米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饲料时,效果不佳。

小麦——营养特点:

?有效能值高

?粗蛋白质含量居谷实类之首位,一般达12% 以上,但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不足,因而小麦蛋白质品质较差。

?无氮浸出物多,在其干物质中可达75%以上。粗脂肪含量低(约1.7%),这是小麦能值低于玉米的主要原因

?矿物质含量一般都高于其他谷实,磷、钾等含量较多,但半数以上的磷为无效态的植酸磷。

?小麦中非淀粉多糖(NSP)含量较多,可达小麦干重6%以上,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

?小麦次粉是以小麦为原料磨制各种面粉后获得的副产品之一,比小麦麸营养价值高。

小麦的饲用价值

?对猪的适口性好,添加以阿拉伯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可作猪的能量饲料,不仅能减少饲粮中蛋白质饲料的用量,而且可提高肉质,小麦的消化能值低于玉米。

?小麦用作育肥猪饲料时,宜磨碎;小麦用作仔猪饲料时,宜粉碎。

?小麦对鸡的饲用价值约为玉米的90%。若用小麦和玉米作鸡的能量饲料时,可使用相应的酶,并在饲粮中使两者的比例为1:2 。小麦作鸡的饲料时,不宜粉碎过细。

第二节糠麸饲料

?谷实经加工后形成的一些副产品,即为糠麸类

?包括:米糠、小麦麸、大麦麸、玉米糠、高梁糠、谷糠等。糠麸主要由果种皮、外胚乳、糊粉层、胚芽、颖稃纤维残渣等组成。

小麦麸的营养特点

?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2%~17%,氨基酸组成较佳,但蛋氨酸含量少。

?无氮浸出物(60%左右)较少,但粗纤维含量高得多,多达10%,甚至更高。

?有效能较低。灰分较多,所含灰分中钙少磷多,Ca、P比例(约1:8)极不平衡,但其中磷多为(约75%)植酸磷。另外,小麦麸中铁、锰、锌较多。B族维生素含量很高

?容积大,对于调节鱼铒料比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小麦麸还具有轻泻性,可通便润肠,是母畜饲粮的良好原料。

小麦麸的饲用价值

?粗纤维多,难消化,不宜用作仔猪的饲料。

?生长育肥猪可用小麦麸,一般控制在饲粮15%~25%以内

?有效能值较低,在肉鸡饲粮中用量一般为5%以内,在种鸡和产蛋鸡饲粮中用量为5%~10%。若需控制后备种鸡体重,可在其饲粮中加15%~20%小麦麸。

?牛、羊、马、兔等的良好饲料。用量可占其饲粮的25%~30%,甚至更高。在泌乳母牛混合精料中用量25%~30%时,有助于其泌乳。在马属动物饲粮中用量可达50%,但不能再高,否则有诱发肠结石的危险

米糠的营养特点

?米糠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约为13%,氨基酸的含量与一般谷物相似或稍高于谷物,但其赖氨酸含量高。脂肪含量高达10%~17%。

?粗纤维含量较多,质地疏松,容重较轻。无氮浸出物含量在50%以下。米糠中有效能较高,脱脂后的米糠能值下降。

?所含矿物质中钙少磷多,钙、磷比例极不平衡(1:20),但80%以上的磷为植酸磷。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丰富

?含多种抗营养因子。植酸含量高,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阿拉伯木聚糖、果胶、

β-(1.3)、(1.4)D-葡聚糖等非淀粉多糖;含有生长抑制因子

米糠的饲用价值

?米糠中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生长抑制因子,加热可破坏这些抗营养因子,米糠宜熟喂或制成脱脂米糠后饲喂

?全脂米糠不能久存。脱脂米糠储存期可适当延长,但仍不能久存。

?米糠粗纤维含量较多,在畜禽饲粮中要控量使用

?在成年鸡饲粮中占10%以下,在雏鸡饲粮中占5%

?生长猪饲粮中不宜超过20%。生长育肥猪长期饲用米糠,可使其脂质变软,肉质下降。仔猪宜少用或不用米糠

?米糠适于作牛、羊、马、兔等动物的饲料,用量可达20%~30%。

?全脂米糠是鱼类尤其是草食性鱼类饲粮的重要原料。可提供鱼类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米糠中肌醇丰富,肌醇是鱼类的重要维生素)等。用量一般控制在15%以下。

块根、块茎及其加工副产品

?主要包括薯类(甘薯、马铃薯、木薯)、糖蜜、甜菜渣等。

?这类饲料干物质中主要是无氮浸出物,而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较少或贫乏。

第九章蛋白质饲料

定义: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

分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饲料、非蛋白氮饲料。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特点:

●蛋白质含量高,且蛋白质质量较好

●粗脂肪含量变化大

●粗纤维含量一般不高

●矿物质中钙少磷多,且主要是植酸磷

●维生素含量与谷实相似,B族维生素较丰富,而维生素A、维生素D较缺乏

●大多数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

大豆营养特性:

蛋白质含量为32%~40%。氨基酸组成良好,赖氨酸含量较高,但含硫氨酸含量不足。

大豆脂肪含量高,达17%~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脂肪的代谢能约比牛油高出29%。

大豆碳水化合物含量不高。无氮浸出物仅26%左右。

矿物质中钾、磷、钠较多,但60%磷为植酸磷。铁含量较高。维生素与谷实类相似,维生素B族多而维生素A、维生素D少。

生大豆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其中加热可被破坏者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抗维生素因子、植酸十二钠、脲酶等。

加热无法被破坏者包括皂苷、雌情素、胃肠胀气因子等。

此外大豆还含有大豆抗原蛋白,该物质能够引起仔猪肠道过敏,损伤,进而腹泻。大豆的饲用价值

生大豆饲喂畜禽可导致腹泻和生产性能的下降,加热处理后的全脂大豆对各种畜禽有良好的饲喂效果。

在肉鸡料中,因全脂大豆比重低,用于肉鸡粉状料宜10%以下,否则影响采食量,造成增重降低,而颗粒料无此虑

以颗粒料饲喂时,添加全脂大豆与豆粕+豆油相比可更多的提高肉鸡的代谢能和肉鸡对饲料脂肪的消化率。

加工全脂大豆在蛋鸡料中能完全取代豆粕,可提高蛋重,并明显改变蛋黄中脂肪酸组成,从而提高鸡蛋的营养价值。

在猪饲粮中应用生大豆作为唯一蛋白质来源,对猪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与大豆粕相比,会增加仔猪腹泻率、降低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母猪生产性能,而加热处理的全脂大豆在养猪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全脂大豆因其蛋白质和能量水平都较高,是配制仔猪全价料的理想原料。

用全脂大豆饲喂生长肥育猪,比用大豆粕能获得更高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其添加比例一般为10%~15%。

用全脂大豆饲喂母猪,可以产生高脂初乳和乳汁,提高母猪产奶量,增加仔猪糖原储备,可获得更多的断奶仔猪,提高仔猪断奶体重。

牛饲料中可使用生大豆,但不宜超过精料的50%,且需配合胡萝卜素含量高的粗料使用,否则会降低维生素A的利用率,造成牛乳中维生素A含量剧减,生大豆也不宜与尿素同用。

肉牛饲料中使用过高会影响采食量,且有软脂倾向;全脂大豆嗜口性高于生黄豆,并具有较高的瘤胃蛋白质非降解率。

在鱼饲料中应用可以部分代替鱼粉,达到比豆粕更高的营养价值。全脂大豆中的高油脂含量减少了鱼类自身能量的分解,这对冷水鱼很有意义。

大豆饼粕

营养特性

粗蛋白含量高,在40%~50%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合理。赖氨酸含量在饼粕类中最高,约2.4%~2.8%,赖氨酸与精氨酸比约为100:130,比例较为恰当。ILE 含量最高,约 2.39%,是异亮氨酸与缬氨酸比例最好的一种。大豆饼粕色氨酸、苏氨酸含量也很高,与谷实类饲料配合可起到互补作用。

蛋氨酸含量不足,在玉米一大豆饼粕为主的日粮中,要额外添加蛋氨酸才能满足畜禽营养需求。

大豆饼粕粗纤维含量较低,主要来自大豆皮。淀粉含量低。

大豆饼粕中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硫胺素含量少,烟酸和泛酸含量较多,胆碱含量丰富,VE在脂肪残量高的饼粕中含量较高。矿物质中钙少磷多,硒含量低。

大豆饼粕色泽佳、风味好,加工适当的大豆饼粕仅含微量抗营养因子,不易变质,使用上无用量限制。

大豆粕和大豆饼相比,具有较低的脂肪含量,而蛋白质含量较高,且质量较稳定。

大豆在加工过程中先经去皮而加工获得的粕称去皮大豆粕,粗纤维含量低,一般在

3.3%以下,蛋白质含量为48%~50%,营养价值较高。

?评定指标主要为抗胰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水溶性氮指数、维生素B1含量、蛋白质溶解度等。

饲用价值

大豆饼粕适当加热后添加蛋氨酸,即为养鸡最好的蛋白质来源,适用任何阶段的家禽,幼雏效果更好。

含有未知营养因子,可代替鱼粉应用于家禽饲料。加热不足的大豆饼粕能引起家禽胰脏肿大,发育受阻。

是猪的优质蛋白质原料,适口性好,应防止过食。在人工代乳料中,应对大豆饼粕的用量加以限制,以小于10%为宜,否则易引起下痢。乳猪宜饲喂熟化的脱皮大豆粕,育肥猪,无用量限制。

大豆饼粕也是奶牛、肉牛的优质蛋白质原料,各阶段牛饲料中均可使用,适口性好。

采食过多会有软便现象,但不会下痢。牛可有效利用未经加热处理的大豆饼粕,含油脂较多的豆饼对奶牛有催乳效果,在人工代乳料和开食料中应加以限制。

草食鱼及杂食鱼对大豆粕中蛋白质利用率很好,可达90%左右,能够取代部分鱼粉作为蛋白质主要来源。肉食鱼对大豆粕利用率低,尽量少用。

菜籽饼粕:含有硫葡萄糖甙、芥子碱、植酸、单宁等抗营养因子

棉籽饼粕抗营养因子:主要为棉酚、环丙烯脂肪酸、单宁和植酸。。

芝麻饼粕

营养特性:

蛋白质含量约40%,氨基酸组成中蛋氨酸、色氨酸含量丰富,尤其蛋氨酸高达0.8%以上,为饼粕类之首。赖氨酸缺乏,精氨酸极高,赖氨酸与精氨酸之比为100:420,比例严重失衡。

矿物质中钙、磷较多,但多为植酸盐形式存在,故钙、磷、锌的吸收均受到抑制。

芝麻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为植酸和草酸

饲用价值

芝麻饼粕是一种略带苦味的优质蛋白质饲料。

使用效果不如大豆饼粕,在鸡饲料中用量不宜超过10%,雏鸡禁用。因含有较多植酸,用量过高会引起脚软和生长抑制等。

仔猪尽可能避免使用,对育肥猪用量宜小于10%,且须补充赖氨酸。采食过多会使体脂变软。芝麻饼粕还有一定轻泄作用。

是牛良好的蛋白质来源,可使被毛光泽良好,但过量采食可降低乳脂率,使体脂和乳脂变软,宜与其它蛋白质饲料配合使用。对肉牛和绵羊也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主要营养特点

蛋白质含量高(40%~85%),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并含有促进动物生长的动物性蛋白因子

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不含粗纤维。

粗灰分含量高,钙、磷含量丰富,比例适宜。

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

脂肪含量较高,虽然能值含量高,但脂肪易氧化酸败,不宜长时间贮藏。

鱼粉的营养特性

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氨基酸组成齐全、而且平衡,尤其是主要氨基酸与猪、鸡体组织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

钙、磷含量高,比例适宜。微量元素中碘、硒含量高。富含维生素B12、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未知生长因子。但其营养成分因原料质量不同,变异较大。

鱼粉中一般含有6%~12%的脂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极易被氧化产生异味。质量较好的是秘鲁鱼粉及白鱼鱼粉,粗蛋白质含量可达60%以上。含硫氨基酸

约比国产鱼粉高1倍,赖氨酸也明显高于国产鱼粉。

鱼粉的饲用价值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并具有鱼腥味,故在饲粮中使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导致畜产品异味。在鸡饲粮中用量应控制在10%以下。火鸡宰前8周应停喂鱼粉。

肉猪饲粮中鱼粉用量应控制在8%以下,否则会使体脂变软、肉带鱼腥味。幼龄畜禽饲粮中添加量应小于10%,成年畜禽小于5%。为降低成本,猪育肥后期可不添加鱼

粉。

鱼粉应贮藏在干燥、低温、通风、避光的地方,防止发生变质。鱼粉不新鲜时,会释放出硫胺素酶,在使用劣质鱼粉时应考虑提高硫胺素的添加量。当加工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或运输、贮藏过程中发生自燃,会使鱼粉产生过多的肌胃糜烂素,这是鱼

粉中的组胺(组胺酸的衍生物)与赖氨酸反应生成的一种化合物

血粉的饲用价值

血粉适口性差,氨基酸组成不平衡,并具粘性,过量添加易引起腹泻

不同种类动物的血源及新鲜度是影响血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血粉自身的氨基酸利用率不高,氨基酸组成不理想,应科学利用血粉的营养特性,在设计饲料配方时尽可能与异亮氨酸含量高和缬氨酸较低饲料配伍。

水解羽毛粉饲用价值

羽毛粉水解蛋白的合理利用:

水解羽毛粉在饲料中的的适宜用量: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SCP):是单细胞或具有简单构造的多细胞生物的菌体蛋白的统称

单细胞蛋白的种类

酵母菌类:饲料酵母利用的最多。石油酵母:粗蛋白质含量约60%左右,水分5%~8%,粗脂肪8%~10%。赖氨酸含量接近优质鱼粉,但蛋氨酸含量很低。矿物质中铁

高、碘低。维生素B12不足

工业废液酵母:

单细胞藻类

真菌类和非致病细菌类

营养特性

由于原料及生产工艺不同,其营养成分组成变化较大,一般风干制品中含粗蛋白质在50%以上。富含B族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组成和利用率与优质豆饼相似。微量元

素中富含有铁、锌、硒。

非蛋白氮饲料:凡含氮的非蛋白可饲物质均可称为非蛋白氮饲料(Nonprotein Nitrogen NPN)

NPN包括饲料用的尿素、双缩脲、氨、铵盐及其它合成的简单含氮化合物。

第十章矿物质饲料

常量矿物质饲料:钙源性饲料、磷源性饲料、食盐、含硫饲料、含镁饲料

钙源性饲料:石灰石粉、贝壳粉、蛋壳粉、石膏

磷源性饲料:磷酸钙类

⒈磷酸一钙又称磷酸二氢钙或过磷酸钙

2. 磷酸二钙也叫磷酸氢钙

3. 磷酸三钙又称磷酸钙

钠源性饲料:氯化钠、碳酸氢钠、硫酸钠(又名芒硝)

第十一章饲料添加剂

狭义的饲料添加剂概念:系指各种用于强化畜禽饲料效果和有利于配合饲料生产和贮存的一类非营养性微量成分,如各种防霉剂、抗氧化剂、保健剂、粘结剂、分散剂、着色剂、增味剂、益生素与酶制剂等。

广义的饲料添加剂概念:指在天然饲料的加工、调剂、贮存或饲喂等过程中,人工另外加入的各种微量物质的总称。

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提高饲料利用率

改善饲料适口性

促进畜禽生长发育

改善饲料加工性能

改善畜产品品质

合理利用饲料资源

1.营养性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氨基酸添加剂(成年畜禽共同的必需氨基酸有8种)、非蛋白氮添加剂

2. 非营养性添加剂

生长促进剂: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益生素、激素及类激素

驱虫保健添加剂:驱蠕虫剂、抗球虫剂

饲料保存剂:抗氧化剂、防霉剂、青贮添加剂

生物活性制剂:酶制剂、寡糖、酵母及酵母培养物

其他添加剂:酸化剂、饲料风味剂、中草药制剂

第十二章饲料卫生

饲料源性有毒有害物质

?生物碱

?甙类:氰甙、硫葡萄糖甙和皂甙

皂甙的生物活性和毒害作用

降胆固醇作用

溶血作用

臌气作用

?毒鱼作用

?非蛋白氨基酸

?毒肽和毒蛋白:植物红细胞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剂和尿酶(生大豆含量高、其活性判定大豆加热程度)

?酚类衍生物:棉酚和单宁

?有机酸:草酸、植酸和环丙烯类脂肪酸

?非淀粉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多糖

?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胃肠胀气因子、抗维生素因子

第十五章配合饲料与配方设计

配合饲料:把多种单一饲料,依一定比例、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均匀混合而生产出的营养价值全面的能满足动物各种实际需求的饲料。

配合饲料的种类和结构

●全价配合饲料

●混合饲料

●浓缩饲料

●精料补充料

●预混合饲料:单项预混合饲料、复合预混合饲料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饲料品质、饲料体积、饲料适口性

经济性和市场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安全性与合法性原则

逐级预混原则

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步骤

明确目标

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量

选择饲料原料

饲料配方

配方质量评定

配合饲粮时必须掌握的资料

动物的品种、生产阶段及相应的营养需要量

拥有的饲料原料种类、质量规格,所用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及其用量限制

饲料的价格与成本

掌握预期的采食量

饲粮配合的方法

手工计算:交叉法、方程组法、试差法

计算机规划法:线性规划、模糊规划、概率模型、灵敏度分析、多配方技术

饲料添加剂预混料配方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根据饲养标准和添加剂的使用指南确定各种原料用量

?原料选择

?商品原料计算

?确定载体用量

?生产配方

饲料学复习题汇总

《饲料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1.“双低”油菜 2.菜籽饼粕的饲喂价值 3.常见青绿饲料类型及其营养特性 4.粗饲料 5.粗饲料化学处理 6.粗饲料生物学处理 7.粗饲料物理加工处理 8.大豆饼粕的饲喂价值 9.大豆饼粕的营养价值及其特性 10.单细胞蛋白质 11.蛋白质饲料 12.低水分青贮 13.调制干草过程中的养分损失 14.调制优质青贮饲料应具备的条件 15.豆科植物的特性 16.非蛋白质氮饲料 17.非淀粉多糖 18.钙源性饲料 19.干草调制过程中,豆科牧草营养物质的损失 20.藁秕饲料

21.国际饲料分类法 22.混合饲料 23.简述调制优质青贮饲料应具备的条件 24.简述非蛋白氮尿素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5.简述配合饲料的概念及其类型。 26.简述配合饲料设计配方的原则。 27.简述青贮过程中饲料养分的损失 28.简述日粮配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9.简述饲料添加剂的合理利用 30.简述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31.简述影响青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 32.简述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 33.简述在饲粮中添加油脂的目的 34.简述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性。 35.秸秆饲料 36.精料补充料 37.糠麸类饲料 38.抗营养因子 39.可消化养分 40.马铃薯中含有的有毒物质 41.美拉德反应 42.棉籽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

43.能量饲料 44.浓缩饲料 45.配合饲料 46.青干草 47.青绿饲料 48.青绿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49.青贮饲料 50.请设计肉用仔鸡浓缩饲料的配方 51.日粮配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2.肉骨粉 53.生大豆的抗营养作用 54.生大豆与抗营养因子 55.使用尿素的注意事项 56.使用肉骨粉的注意事项 57.适合我国南方各省区种植的牧草 58.瘦肉精 59.饲粮中添加油脂的目的 60.饲料 61.饲料氨化处理的作用 62.饲料净能 63.饲料配方 64.饲料添加剂

《饲料学》教学大纲要点

《饲料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各种方法间的关系,掌握常见评定方法和饲料营养价值表的使用;了解各类饲料的营养价值特点,熟悉每类饲料中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加工调制方法以、饲用价值和利用注意事

项;了解我国目前配合饲料的发展现状、产品形式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为饲料配方技术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主要内容: 1.饲料学的基本内容、学习目的和意义 2.饲料学与动物营养学的联系 3.饲料与畜牧生产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习题:饲料学的概念、饲料在畜牧业生产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重点:饲料学与动物营养学的联系,饲料与畜牧生产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教学要求:阐述饲料学的基本内容、地位与作用。饲料学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体系 1.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概念和意义 2.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发展史

3.各种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间的关系 4.我国当前采用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体系的组成 习题: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概念和意义,各种评定方法的关系。 本章重点:突出各种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建立起总体的印象。 教学要求:阐述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概念及重要性;评定体系的组成及评定方法间的关系。 第二章饲料养分化学含量和总能的评定 第一节饲料常规成分分析 1.概略养分的内容和测定方法 2.牧草洗涤剂体系的内容与测定方法 3.饲料总能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饲料纯养分含量的测定 第三节养分含量分析结果的综合评价 1.粗蛋白含量与氨基酸总含量的比较 2.粗纤维含量与非淀粉多糖含量的比较 3.必需氨基酸指数和蛋白质的化学评分 习题:饲料的概略养分、NDF、ADF、总能概念。不同基础条件下养分的换算方法。纯养分测定的意义。

饲料学整理

饲料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为满足某动物营养需要,通过有目的的劳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成果。包括能直接饲喂的全价饲料和各种半成品(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精料补充料)。 饲料学一门研究饲料物质结构、化学特性和营养价值的科学,其任务在于阐明饲料的种类、化学组成、营养特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饲料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和原理、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第四章饲料分类 国际饲料分类法: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 中国饲料分类法:青绿多汁类饲料、树叶类饲料、青贮饲料、块根、块茎、瓜果类饲料、干草类饲料、农副产品类饲料、谷实类饲料、糠麸类饲料豆类饲料、饼粕类饲料、糟渣类饲料、草籽树实类饲料、动物性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油脂类饲料及其他 第五章青绿饲料 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 水分含量高 蛋白质含量较高、品质较优 粗纤维含量较低 钙磷比例适宜 维生素含量丰富 主要青绿饲料 天然牧草 栽培牧草 青饲作物 叶菜类 非淀粉质根茎瓜类饲料 水生饲料 树叶类 第六章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将新鲜的青饲料切短装入密封容器里,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制成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 保存青饲料的一种良好方法 一、常规青贮 青贮饲料的特点 1.青贮饲料能够保存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 2.可以四季供给家畜青绿多汁饲料 3.消化性强,适口性好 4.青贮饲料单位容积内贮量大 5.青贮饲料调制方便,可以扩大饲料资源

青贮原理:在密闭的环境中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作用,使饲料的pH下降,创造条件促使乳酸菌大量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保存饲料。 青贮过程中的微生物:乳酸菌丁酸菌腐败菌醋酸菌酵母菌霉菌 乳酸菌:厌氧菌,少量为微需氧菌。分解碳水化合物,不分解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乳酸。最重要的是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 乳酸菌在发酵后产生乳酸 作用:为乳酸菌自身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其他微生物死亡(腐败菌、酪酸菌) 当乳酸大量产生后,酸度增加,乳酸菌的生长被抑制。 青贮发酵过程 ?好氧性菌活动阶段:关键是尽可能缩短此阶段时间,通过及时青贮和切短压紧密封 来实现 ?乳酸菌发酵阶段: ?稳定阶段:玉米、高粱等青贮后20-30d,豆科牧草需要3个月以上。 调制优良青贮应具备的条件 ?青贮原料应有适当的含糖量:最低需要含糖量:乳酸菌形成乳酸,使pH值达4.2时所需要的原料含糖量。正青贮糖差、负青贮糖差。饲料最低需要含糖量(%)=饲料缓冲度×1.7 根据含糖量分为:易青贮原料、不易青贮原料 ?青贮原料应有适宜的含水量:一般原料适宜的含水量为65~75%。豆科牧草60~70%为宜,柔嫩的原料可低为60%。 ?创造厌氧环境:原料切短、压实、密封;适宜温度30℃左右 一、青贮设备 青贮窖:地上、地下、半地下 青贮壕: 长20~40m,上宽5.5~6m, 下宽4.5~5.5m,深2.5~3.5m。 青贮塔: 青贮袋:无毒聚乙烯双幅塑料薄膜,膜厚0.8~1.0mm,每袋装100~150Kg青贮原料塑料薄膜:1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地面上堆贮。规模可20~50t不等。 青贮的步骤和方法 (1)原料的适时收割:玉米在蜡熟期,豆科牧草在现蕾期至开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在孕穗至抽穗期收割,甘薯藤、马铃薯茎叶在收薯前1~2d或霜前收割 (2)切短:原料切碎程度关系到压实和动物采食 (3)装填压紧:原料随切随装,每装填15~20cm,压实一次,注意窖边或四角要特别踩实。 (4)密封:先在上面盖一层切短秸秆或软草(厚20~30cm)或铺塑料薄膜,再用土拍实,厚约30~50cm,做成馒头形,利于排水。为防止雨水渗入窖内,距离四周约1m处应挖排水沟。以后应经常检查,防止雨水渗入。 二、特种青贮(了解) 概念:采用普通青贮方法难以青贮的饲料,必须进行适当处理,或添加某些添加物。 特种青贮处理,对青贮发酵的作用: 1.促进乳酸发酵:如添加各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接种乳酸菌,加酶制剂等青贮,可迅速产生大量乳酸,使pH值很快达到3.8~4.2; 2.抑制不良发酵:如添加各种酸类、抑菌剂、凋萎或半干青贮,可防止腐败菌和酪酸菌的生长; 3.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物质:如添加尿素、氨化物等,可增加粗蛋白质含量。

饲料学考试复习资料

饲料学 饲料是指凡能被动物采食又能提供给动物某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物质,人们称之为饲料,从广义上讲,能强化饲养效果的某些非营养物质如各种添加剂也归为饲料之列。 第一章能量饲料(energy feeds) 能量饲料是一类在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含有较高能量的一类饲料。主要包括禾本科植物的籽实,籽实加工副产品,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块根、块茎、瓜果类及液体能量饲料等。 第一节谷物的籽实类饲料 一、籽实类饲料营养概述 (一)籽实的结构 籽实是动物所采食的饲料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通常在饲料配方中占50%左右,是重要的饲料原料。 谷物籽实也称为“种子”,其外形有球形、卵圆形、纺锤形或扁椭圆形不等。各种谷类籽实由外向内均可分为4个部分,依次为:种皮、糊粉层、胚乳和胚。在籽实的成熟过程中,4种组织的功能不同,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也不同。 (二)籽实的营养特点 1、可利用能值高 籽实类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平均含量在70%以上,并且粗纤维含量较低,平均粗纤维含量在5%以下,只有带壳麦类在10%左右。所以籽实类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较高,可利用能值较高,这是籽实类饲料最突出的特点。 2、蛋白质含量低,品质差 籽实类饲料蛋白质含量平均仅在10%左右,与其所含有的能值相比,蛋白质含量较低,难以满足动物对蛋白质的要求。但是由于该类饲料是全价配合饲料的主体,所以其蛋白质含量和品质对全价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质和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籽实类饲料其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只有50%~7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几乎都是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也较少。 3、矿物质含量不平衡 矿物质含量普遍较低,缺钙。虽然表面磷的含量较高,但主要是植酸磷,其利用率较低,同时由于它的存在还可以干扰其他矿物质元素的利用,所以有效磷的含量也不高,在实际饲喂过程中要注意补充钙、磷等矿物质。 4、维生素含量不平衡 一般来说,籽实类饲料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 l、烟酸、维生素E。而较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D和维生素A。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本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和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发展与鱼类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化学、有机化学、组织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水产动物的营养原理、饲料及饲料原料的种类、化学组成、特性、营养价值评定方法、质量标准、合理利用途径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进行水产动物饲料加工与生产,将所学的大量基础理论和知识运用于水产饲料工业实践中。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及其所需配合饲料的科学,它所研究的对象涵盖了人工养殖的水产动物。主要内容包括:(1)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2)水产养殖动物营养实验的研究方法;(3)水产动物的摄食与消化吸收;(4)渔用配合饲料原料及添加剂;(5)饲料配方的设计与加工;(6)渔用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评价;(7)投饲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生理和营养需求,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用,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了解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消化吸收和物质代谢过程,熟悉常用饲料原料的性质、特点、选用注意事项及其加工贮存方法,熟悉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饲料配方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了解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机械设备;学会配合饲料的品质管理与评价方法。 四、学时分配

五、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 由于专业课课时少内容多,本课程时间全为课堂讲授。每章教学完毕布置思考题,课程结束要求学生交一篇课程论文,引导和充分调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巩固和拓宽所学知识内容。 六、课程考核办法 课程结束安排考试,卷面得分为考试成绩。课程总评成绩中30%来源于平时成绩和70%来源于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由上课秩序、上课积极思考、上课听讲记笔记情况和完成思考题、课程论文质量等评定。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李爱杰主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主要参考书目: 1、吴普强主编《动物营养学》、安徽科学出版社、1999年 2、胡坚主编《动物营养学》、吉林科技出版社、1999年

饲料学1

饲料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全价配合饲料:除水分外,能完全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饲料配方:配合饲料中各种原料的组成和比例。 饲料系数:生产单位水(畜)产品所需的饲料数量 饲料效率: 饲料:能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或修补组织、调节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称为饲料。 稀释剂:与高浓度组分混合以降低其浓度的可饲物质。 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低于18%,粗蛋白低于20%的一类饲料。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大于或等于20%以上的饲料。 阻害成分: 色素:使有机体具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物质。天然色素都是由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组成的。所谓发色基团是指有机分子在紫外光及可见光区域内(200~700nm)有吸收峰的基团。 投饲率 HUFA(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HACCP: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PUFA: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 NSP:(非淀粉多糖:)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

粉组成。可分为不溶性NSP和可溶性NSP。 载体:能够承载活性物质,改善其分散性,并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可饲物质。 水分活度:指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游离程度)。水分活度值越高,结合程度越低;水分活度值越低,结合程度越高。 皂化值:完全皂化1g油脂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抗营养因子: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以及使人和动物产生不良生理反应的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 1、饲料配方的类型。351 A、配合饲料按营养成分和作用可分为:全价配合饲料、混和饲料、 浓缩饲料、精料混合料、预混合饲料等。 B、按物理性状分为:粉状饲料、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硬颗粒 饲料、膨化塑=饲料)、微粒饲料(微胶囊饲料、微粘饲料、微膜饲料) 2、蛋白质饲料19 3、能量饲料原料包含的种类。 蛋白质饲料包含的种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和非蛋白质氮饲料。 能量饲料原料包含的种类:谷实类、糠麸类、脱水块根、块茎及其加工副产品、动植物油脂类、乳清粉等。 3、主要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的抗营养因子: 豆类籽实: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植酸十二钠、抗维生素因子、尿酶、皂甙、雌激素、胀气因子以及大豆抗原蛋白等。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题库--饲料部分2012汇总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题库 名词解释: 1初水分:=(鲜样重—风干样重)/鲜样重×100% 22风干样本:不含游离水,仅含吸附水,且吸附水含量在15%以下的饲料样本。 36表观消化率:被消化的养分占食入养分的百分比为消化率。 42淀粉价:又称淀粉当量,以1千克可消化淀粉在阉牛体内沉积248克脂肪,或2356千卡产脂净能作为一个淀粉价。 43饲养试验:是通过给予动物已知营养物质含量的日粮或饲料,观察其体重、体尺、产蛋、泌乳等的变化和缺乏症的产生,产品与饲料消耗的关系,从而测定动物对某养分的需要量,比较饲料或日粮营养价值高低、饲养管理方式的优劣以及不同动物生产性能的差异等。 44粗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 45干草:是指青草(或其它青绿饲料作物)在未结子实之前,刈割后干制而成的饲料。 46青绿饲料: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新鲜饲草及以放牧形式饲喂的人工种植牧草,草原牧草等。47能量饲料:以饲料DM中CF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CP含量小于20%的饲料。 48蛋白质饲料:以DM中CF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而CP含量大于等于20%的饲料。 49抗营养因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害的物质,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影响饲料营养价值利用效率的物质。 50青贮饲料:以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为原料,以青贮的方式调制成的饲料。 51半干青贮:是将原料青草风干到含水量为40—55%,然后装入青贮窖中进行青贮。 52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 53综合法:即笼统计量为一目的或数目的某一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而不剖析构成此需要量的组分。 54析因法:通过剖析构成总需要量的各个组分,分别计算各个生理活动对营养物质的绝对需要量,然后相加即为总需要量。 55代谢体重:自然体重的0.75次方。 56基础代谢:是指体况良好的动物在理想条件下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57维持:维持是指动物体重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体内各种养分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 58维持需要:动物处于维持状态下的需要,称为维持需要。 59短期优饲:即在配种前的较短时期内(1—20天)提高饲粮能量水平(至少给母畜以高于维持50—100%的能量),以提高其排卵数。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2、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3、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4、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5、中性洗涤纤维:指饲料通过中性洗涤剂浸泡后所提出的纤维。 6、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 7、非必需氨基酸: 8、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对饲料中的EAA有其特定的要求,各种EAA之间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饲料中某一中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称这一缺乏的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缺少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的互补效应: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10、氨基酸拮抗作用: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这就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11、氨基酸中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症,但不能完全消除。在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最容易发生。 12、氨基酸平衡:若某种饲粮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 13、理想蛋白:氨基酸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14、瘤胃降解蛋白:进入瘤胃的且能被降解的蛋白质。 、 15、瘤胃未降解蛋白: 16、非淀粉多糖(NSP):指饲料中除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 17、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的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18、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9、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20、代谢能: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 ME = DE - (UE+ Eg) = GE - FE - UE – Eg 21、真代谢能: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即TME = GE-(FE-FmE)-(UE-UeE)-Eg TME=AME+FmE+UeE "

《饲料学》

饲料学(2780)自学考试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饲料与饲养学是紧密围绕动物生产又直接为养殖业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 主要特点:基本概论较广、基本理论较深,前半部分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理论较强,饲料分类部分知识面比较广,日粮配合及动物饲养实践实践应用性较强。学习时必须循序渐进,先掌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基本理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去了解饲料的营养特性,最后结合动物的饲养标准和动物饲养实践配合饲料。通过各个章节的学习,逐步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最后融会贯通。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饲料与饲养学是动物医学与动物科学的专业课程,只有在学好此课程的基础上,才能学好“养猪学”,“养羊学”等其它专业课程。其任务是阐述饲料的种类来源及其营养价值;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和评定方法;针对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科学而又经济地用各种饲料组成饲粮;为饲料工业提供配合饲料的科学配方;论述不同饲料和饲草的加工处理方法。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总的要求是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了解各饲料的主要特性,饲料评定的基本方法及饲料配合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饲料与饲养学的先行课程是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和动物营养学。在这些学科阐明的动物消化、代谢和营养需要的基本原理之上,进一步解决如何由饲料提供营养物质全面满足动物生产的各方面要求,饲料与饲养学还涉及有关学科的应用知识,如分析化学、微生物学和计算数学。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基基础知识是:1、普通化学;2、生物化学;3、动物营养学; 4、有机化学 重点:1、概略养分分析方案;2、消化试验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3、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3、各种饲料的基本营养特性;4、日粮配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饲养技术难点:1、Van Soest 饲草分析方案;2、消化试验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3、饲料能值的评定;3、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4、饲料配方 疑点:动物性饮料与植物性饲料营养成分的异同点 –1–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 绪 论 1、营养、营养学、动物营养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4、论述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 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5、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 2、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 3、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 4、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 水的营养 1、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2、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 3、简述动物的需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 第四章 蛋白质的营养 1、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RDP、UDP、可利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真可利用氨基酸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 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5、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6、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7、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 8、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9、简述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10、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1、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 2、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 3、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5、NSP的概念。 6、简述NSP的营养特性。 7、简述NSP的负面营养特性及克服措施。 第六章 脂类的营养 1、必需脂肪酸、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 2、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哪几种? 3、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4、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 5、何谓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简述其可能的机制。 第七章 能量代谢 1、热增耗(HI)、TMEn的概念 2、DE、ME、NE的定义或计算 3、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平均燃烧热分别为多少? 4、描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5、简述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6、简述能量的作用及来源。 第八章 矿物质营养 1、必需微量元素、白肌病、皮肤不完全角化症、滑腱症的概念。 2、各种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及其机理。 3、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点。 4、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饲料学复习题

饲料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部分 饲料添加剂、酸化剂、全价配合饲料、预混料、能量饲料、国际分类法、浓缩饲料、配合饲料、青贮饲料、半干青贮、酶制剂、蛋白质饲料、粗饲料、饲料氨化。 填空题部分 青饲料含________ 低,含________ 丰富,________ 较全面。 棉仁饼粕因含________ 而有毒,在________ 日粮中应少用或不用。 常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矿物质饲料补钙。 ________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夏季青绿饲料有效保存的方法之一,是确保家畜常年均衡供应饲料的有效措施。 高粱、棉粕、菜粕、亚麻饼及木薯中含有有害物质分别为、、 、、。 在干物质中,粗纤维低于%、粗蛋白质低于%的饲料为能量饲料。 在干物质中,粗纤维低于%、粗蛋白质等于大于 制作饲料配方时要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原则。 抗菌药物添加到畜禽日粮中可起到、等作用,这类添加剂主要被添加到类动物日粮中。 蛋白质饲料包括、、、四种类型。 良好的青贮饲料pH一般为。微贮的原理是让细菌处于生理干燥状态,这时的水分含量一般是。 常见的饼粕类蛋白饲料中、和中赖氨酸和精氨酸比例严重失衡。豆粕质量受到加工过程中加热程度的不同而质量出现差异,现在一般用指标来衡量豆粕加热不足,用指标来衡量加热过度。 鱼粉加工过程中易产生肌胃糜烂素,这是由于加热过度的情况下和反应产

生的。 小麦中含有抗营养因子,使得其能量利用率下降。 在饼粕类饲料中,豆粕含最高;芝麻饼含最高;花生粕含最高。 在动、植物蛋白质饲料中,血粉含最高;羽毛粉含(粕)中含有有害物质、、 和。 制做高水分青贮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和。 单项选择题部分 1、青刈玉米因为而容易青贮。 A. 易切碎 B. 易密封 C. 含糖分高 D. 含粗蛋白高 2、青绿饲料的水分含量 A 大于等于45% B 小于45% C大于等于20% D 小于20% 3、在优质配合饲料中鱼粉不可替代,是因为。 A.鱼粉含有对动物生长有利的未知因子 B.鱼粉含盐分高 C.鱼粉中赖氨酸等重要氨基酸含量高 D.鱼粉中不含粗纤维 4、等维生素能明显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C C. 生物素 D. 维生素K 5、可以进行饲料更换的生理阶段为 A 生长发育期 B 产蛋高峰期 C 产奶高峰期 D 幼龄期 6、下列饲料是蛋白质饲料。 A. 小麦麸皮 B. 甘薯 C. 菜子粕 D. 玉米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标准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课程标准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适用专业:畜牧兽医 学时数: 72学时学分:2 先修课程: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物化学、应用化学 后续课程:畜禽养殖技术 2.课程性质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是畜牧兽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教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该门课程以《生物化学》、《解剖生理》为学习基础,为后续课程《畜禽养殖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将动物与饲料作为统一研究对象,将动物生产性能与饲料生产效益作为统一的研究目的。通过学习动物营养和饲料相关基础知识,能针对动物的具体生理阶段合理运用和调制饲料,并将动物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饲养实践,从而推动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3.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21世纪高级畜牧兽医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奠定基础;同时注意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和创新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及敬业精神,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其具备分析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饲料营养物质的基本知识、基本营养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饲料营养物质在动物体的转化途径及缺乏症; 熟悉动物营养需要特点及饲养标准; 掌握不同种类饲料的营养特点及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技术; 了解配合饲料生产工艺及管理措施。 能力目标 能识别各种营养素的缺乏症及中毒症,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熟练掌握常用饲料及其类别、营养特性及品质鉴定。 掌握饲料的常用加工调制技术、配合饲料加工工艺及加工质量控制技术。 掌握动物日粮配合的基本技能。 能开展动物饲养试验方案设计和饲养效果检查。 熟练查阅和灵活运用饲养标准。 素质目标 具有热爱科学、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创业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4.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 课程的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训交替,技能驱动”为工作项目设置。其总体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牲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突出了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入了工作过程的要求。课程设计以畜牧兽医专业相关的多个岗位的典型的工作过程需要为线索来进行。

饲料学(卢裕整理版)汇总

1、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是在豆饼粕中最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所以测定大豆饼粕中TI活性是评价大豆饼粕质量最为可靠的化学方法。 2、脲酶活性测定方法包括:1国际标准法;2 pH增值法;3扩散法;4酚红法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方法为国际标准法和pH增值法。 3、棉籽饼粕中含有少量单宁和植酸,对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利用以及生产性能均有影响。 4、棉籽饼粕的脱毒处理:1硫酸亚铁法2 碱处理法3加热处理法4微生物发酵法 5、恶唑烷硫酮是菜籽饼粕中的主要有毒成分,主要毒害作用是阻碍甲状腺素的合成 6、异硫氰酸酯有辛辣味,严重影响菜籽饼粕的适口性 7菜籽饼粕的脱毒:热处理法水浸法醇类水溶液处理法氨、碱处理法发酵法 8、玉米蛋白粉的主要特点为蛋氨酸含量高,是所有植物蛋白质饲料中最高者 9、鱼粉:1普通鱼粉、2全鱼粉、3粗鱼粉就其质量而言:全鱼粉>普通鱼粉>粗鱼粉 10、限制鱼粉使用的主要因素为成本 鱼粉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肌胃糜烂素 12、我国规定含钙量超过10%为肉骨粉 13、微生物蛋白质饲料是指由细菌、酵母或藻类等单细胞蛋白构成的饲料。具有如下特点:1原料来源广泛2工业化生产3生产周期快、效率高4 单细胞蛋白营养丰富 14、生产酵母所用原料包括淀粉、酿酒、制糖、味精制造业的废液废渣,所用菌种包括酿酒酵母、曲霉属酵母和白地霉等 15、影响尿素利用效果的因素:1、日粮蛋白质水平和氨浓度: 2、碳水化合物的种类与数量3、矿物元素与维生素 16、淀粉的特性:糊化、老化、胶化。 17、淀粉一般由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组成. 18、一般直链淀粉易老化,而支链淀粉易胶化 19、可溶性NSP: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 20、脂肪氧化型酸败:引发期、增殖期、终止期 21、纯纤维素、半纤维素较易分解而被动物利用,而天然存在的因含有木质素和难溶果胶而不易消化。 22、按脂类的化学组成:单纯脂质、复合脂质、衍生脂质 23、对于畜禽营养来说,亚油酸是唯一的EFA 24、所有饲料中CP的测定,几乎都是用凯氏定N法测定,该法不能区分PP和NPN 25、一般结构蛋白的EAA较平衡,品质优于贮藏蛋白。 26、动物营养上主要有三种重要的双糖:蔗糖、乳糖、麦牙糖 27、从动物营养的角度看,青绿饲料是一种相对平衡的饲料 28、苷草:紫花苷草、黄花苷草 29、浓缩苜蓿叶蛋白粉最大的特点是CP含量、叶黄素含量很高,其限制在猪鸡 30、日粮中利用的因素是皂苷含量 31、青贮方法:常规青贮、特种青贮 32、饲料配方的方法:方块法、试差法、线性方程组法

饲料学期末复习资料

名称解释: 1.饲料 2.粗蛋白 3.粗饲料 4.青贮饲料 5.能量饲料 6.饲料添加剂 7.配合饲料 8.浓缩料 9.饲料学 10.结合水 11.风干(半干)状态(基础) 12.粗纤维 13.青干饲料 14.青绿饲料 15.矿物质饲料 简答题: 1.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2.能量饲料的涵义、类别与作用。 3.何谓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非蛋白氮饲料。 4.粗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主要有那些?物理加工有什么作用? 5.反刍行为。 6.饲料学的学习目的。 7.我国饲料分类法的原则、编码系统。 8.范氏粗纤维分析方案。 9.常规青贮饲料制作的原理。

10.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11.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方法 12.开发饲料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13.作为饲料添加剂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4.何谓饲料添加剂?常用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主要有那些 15.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饲料添加剂 16.常用的钙源性饲料、磷源性饲料主要有那些 17.各类蛋白质饲料应用注意事项、抗营养因子及其处理方法 18.调制优良的青贮饲料应具备那些条件? 19.特种青贮有那些? 20.影响干草及产品的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21.简述消化试验的基本要求 22.氨基酸有效性的评定方法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论述题: 1.制作青贮饲料依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怎样材料制作品质优良的青贮料? 2.如何科学合理利用棉籽饼粕、菜籽饼粕、花生饼粕等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 3.在设计奶牛配方时需要考虑那些因素?叙述具体的设计过程。 4.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饲料添加剂? 5.畜禽养殖业中有机微量元素为什么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6.中国饲料资源有那些特点?怎样合理利用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畜牧业的需要? 7.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青绿饲料的使用注意事项和饲喂价值 8.粗饲料氨化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实际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9.玉米在猪、禽饲粮中用量过多时,会导致瘦肉率下降、体脂变软。为什么? 10.小麦通常被作为鱼类能量饲料的首选原料。为什么? 11.根据鱼粉的营养特性和饲用价值,谈谈在单胃动物的饲料中如何科学合理的应用。

饲料学

名词解释 饲粮: 配合饲料:是根据畜禽不同品种、性别、年龄、体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生产方式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将多种饲料原料按科学比例配制而成的饲料。 日粮:满足一头动物一昼夜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而采食的各种饲料总量称为日粮 非营养性添加剂:对那些天然饲料中所没有的物质,为达到防止饲料品质劣化,提高饲料适口性,促进动物健康生长和发育,或提高动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等同的人为添加的一些物质,又叫添加剂。 营养性添加剂:又称补充料,人们为了满足营养需要,对天然饲料中已经有的营养物质再另外加入起补充或强化作用的一类物质。 蛋白质补充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而粗单边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 能量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同时粗蛋白含量小于20%的饲料。 添加型预混料:是由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加入适量载体,按照畜禽不同均匀配制成的一种饲料半成品。 饲粮配方:单一饲料原料营养不平衡,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为了合理利用各种饲料原料,提高饲料养分消化率,有必要将各种饲料进行科学合理搭配,进行配方设计,以最经济的方式,使动物对养分的需要量和各种饲料原料中养分供给量相匹配。 中性洗涤纤维:NDF,是将饲粮样品在中性洗涤溶液中煮沸1h,然后过滤。滤渣由纤维性的、不易消化的饲料成分组成,称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不溶于酸性洗涤剂的滤渣称ADF。 概略养分分析:把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分为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 抗营养因子: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以及使人和动物产生不良生理反应的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 浓缩饲料:是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饲料。 非淀粉多糖:谷物籽实中的结构多糖。 益生素:可以直接饲喂动物并通过调节动物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养物。 功能性寡糖:不被人和动物肠道吸收,能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有益于肠道健康的一类寡糖。 蛋白质饲料: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大于或等于20%,消化能含量超过

饲料学复习

饲料学(Feed Science): 研究饲料化学组成及其规律、饲料化学组成与动物营养需要关系的科学。 Feed:含有单一饲料、日粮或饲粮。 Feedstuff(饲料):指可配合在饲粮中的有营养价值的所有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物质和产品。饲料生产学:研究生产动物饲料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组织的科学。 饲料添加剂(Feed additive):在日粮中配进一些非营养性的物质,用来增加动物产量、提高效率、提供一定风味、增加颜色、提高适口性和保护饲料的物质。 目前我国约有饲料厂12000家,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9800万吨,是世界第二饲料生产大国。饲料工业在国家统计分类41个行业中排第20位,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大饲料工业集团如四川希望集团、辽宁禾丰牧业、四川通威等。 饲料添加剂是饲料工业核心 目前,国内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约170种,进口产品约占1/3;年产量约20万吨,其中60%以上是磷酸氢钙和氯化胆碱。 农业部批准使用防病促生长饲料添加剂共30余种,进口产品占15种以上。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饲料添加剂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饲料添加剂研究水平和生产技术落后,制约了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发展。 国饲料机械工业整体水平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1)国产设备可靠性、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2)中、小型饲料加工设备的系列化、通用化和 标准化水平较低。 (3)大型成套设备(时产20吨以上)还不能生产。 (4)油脂添加和膨化等配套设备生产水平低。 (5)有关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设备缺乏,定 型产品少,未形成批量生产。 饲料工业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1 、饲料原料短缺,开发不足 2.基础薄弱,发展滞后 3.科技水平低,成果储备少 (1)基础性研究薄弱 高层次创新型研究人才缺乏 研究经费投入不足 总体科技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10-15年 (2)科研成果储备少 饲料工业领域前沿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成果储备少; 营养物质基础研究和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落后 4.支持体系不健全,监督检测力量弱

1330072《饲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饲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中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和饲料中化学组成与动物需要之间的关系。《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动 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饲料学》和《动物营养学》一样,同属于动物 营养的两大主干课程,《饲料学》的最终目的是阐明如何用适宜饲料满足动物所需要的 营养素,解决供给问题。饲料占动物生产成本的50~80%以上,是饲料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饲料学》是现代养殖生产和现代饲料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后盾,起到 重要的指导、推动和技术储备的作用。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饲料学》和《动物营养学》一样,同属于动物营养的两大主干课程,是一门研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中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和饲料中化学组成与动物需要之间的关系。饲料占动物生产成本的50~80%以上,是饲料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饲料学》是现代养殖生产和现代饲料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后盾,起到重要的指导、推动和技术储备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饲料的种类、化学组成及其营养特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饲料分类和饲料的合理利用途径。同时介绍了我国饲料资源开发状况及无公害饲料的生产,揭示了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以及与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饲料学的概念、分类、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各种饲料的特性、饲料质量控制以及饲料法规,了解我国饲料资源和饲料工业的发展状况。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各种动物的营养需求,科学、经济地设计饲料配方;对饲料将有

饲料学复习题

饲料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部分 1、饲料添加剂:是指添加到饲粮中能保护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调节机体代谢、增进动物健康,从而改善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提高动物生产水平、改进动物产品品质的物质的总称。 2酸化剂:能使饲料酸化的物质叫酸化剂。 3、全价配合饲料:完全严格按照营养需要或饲料标准配合成的饲料,可以全面满足饲喂对象和营养需要用户不必另外添加任何营养性饲用物质而直接饲喂动物。 4、预混料:指由一种或多种的添加剂原料(或单体)与载体或稀释剂搅拌均匀的混合物,又称添加剂预混料或预混料。 5、能量饲料:以干物质计算,粗蛋白含量低于20%,粗纤维含量低于18%的一类饲料叫能量饲料。 6、国际分类法:是以各种饲料干物质中的主要营养特性为基础,将饲料分为甘草和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编号系统:给每种饲料一个标准的编号,由6位数字组成,分为3节。节之间以“-”连接。第一位数(代表8大类的编号),第二节2位数,三节3位数(此5位数代表某饲料的编号顺序)共799992种饲料编号。 7、浓缩饲料:又称平衡用配合饲料浓缩饲料主要由三部分原料构成,即蛋白质饲料、常量矿物质饲料(钙、磷、食盐)、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通常为全价饲料中除去能量饲料的剩余部分。 8、配合饲料:是指按照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和饲料等营养价值把多种单一饲料,依一定比例、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均匀混合而生产出的营养价值全面的能满足动物各种实际需求的饲料,有事亦称全价饲料。 9、青贮饲料:青储饲料是指将新鲜的青饲料切断装入密闭容器里,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制成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 10、半干青贮:见课本133。低水分青贮也叫半干青贮。青饲料刈割后,经风干水分含量降到45%-55%时,植物细胞的渗透压达到5573-6080kPa。这种条件造成多种微生物的生理干燥状态,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这种饲料制作方式叫做半干青贮。 11、酶制剂: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蛋白质。饲用酶制剂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或从动植物体内提取的酶。饲用酶制剂按其特性及作用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酶制剂。 12、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大于或等于20%、粗纤维含量小于18%的饲料。 15、粗饲料:是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等于18%、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 13、粗饲料:是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等于18%、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 14、饲料氨化:是指秸秆饲料蛋白质含量低,当与氨相遇时,其有机物与氨发生氨解反应,破坏木质素与多糖链间的酯键结合,并形成铵盐,成为牛、羊瘤胃微生物的氨源叫做饲料氨化。 二、填空题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