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科学课8)在自主的动手中追寻探究的意义

(例说科学课8)在自主的动手中追寻探究的意义
(例说科学课8)在自主的动手中追寻探究的意义

在自主的探究中追求科学的意义

曾宝俊

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认识上,很多教师对此是比较赞同的。但在行为上,我们往往还处于困惑状态: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呢?本文愿结合案例谈一点粗浅的想法,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起点在哪?

【案例1】《月相的观察》教学片段

A教学

师:你们看过月亮吗?

生:看过。

师:(出示一个满月)你们知道这是几号的月亮吗?

生:这是15号的月亮。

生:这是8月15的月亮

师:(出示一个半月)对,这个月亮是几号的呢?

生1:半个月亮是10号。

生2:不对,应该是……

生3:没有这个月亮!

师:看来我们对月亮还不太了解,月相的形状有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用观察的方法来了解月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月相的观察。

……

B教学

教师农历二十五日布置观察任务:回家观察月亮,为上课做准备。大部分学生认为一到晚上就能看到月亮,然而到了晚上,天空中没有出现月亮。

于是第二天早上,月亮成了大家谈论的话题。

师:说说你们昨天晚看到的月亮。

生:昨天晚上我没有看到月亮。

师:没有?昨天晚上是阴天吗?”

生:不是,还有星星呢!

师:可是为什么没有看到月亮呢?有人看到月亮了吗?

这时候,有个学生说:“今天早上,我看到了细细的月亮。”

其他学生感到困惑:“哦?当真?”

老师趁机要求:“明天早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好!

二十七日早上。

教师要求学生:“说一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的月亮,月亮是什么形状?这次看到的月亮和以往看到的月亮有何不同?”

学生就像初次看到月亮似的,对月亮充满了好奇。因为以往学生看到的月亮都是满月、半月、新月等,但从来没有在早晨这么仔细地看过这样淡淡的月亮。当然,学生也没有想过

各种月亮的后面存在着什么规律。

教师让第一天就看到月亮的学生说一说:26日早晨的月亮和27日的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关心今后月亮的形状如何变化。)

28日和29日,学生在伙伴的召唤下投入到新的观察中。

我们的教学,不能总是“零起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努力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已有知识状况展现出来。让他们在面对新知时,自己主动去回忆、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新知产生构想。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启发和激励,享受已有知识给自己带来的自豪感,并在对新知构想的过程中,产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案例2】《折形状》的教学片段

A教学

导入环节。

师:今天的课上,老师要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PPT图片展示)郁郁葱葱的树木是最常见的,它们的树干是什么形状的呢?

(学生回答略。)

师:这里还有很多诱人的果实呢?你们看,草莓是什么形状的呢?杨梅是什么形状的呢?还有这里的西瓜又是什么形状的呢?(方形西瓜。)

(学生回答略。)

师:(出示PPT课件)人们对我们周围的物体进行了仔细观察后,发现大多数物体都是由圆柱体、圆锥体、正方体、球体以及薄的板(出示板)这5种简单形状构成的,而有些复杂的物体是由圆柱体、圆锥体、正方体、球体以及它们的分割体组合而成的。(PPT课件出示:台灯、仙人柱、乌龟)同学们,你们能说出下面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吗?

(学生回答略。)

师:乌龟壳是由什么形状构成的呢?是板吗?

生:是板。

师:这个板怎么不是平的呢?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略。)

师:乌龟壳长成这种弯曲的拱形真的是很坚固吗?你们想不想来研究研究?

B教学

课始。老师出示一根竹子的茎,让学生观察、思考:竹子的茎为什么是圆的?圆形的茎有什么好处?

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老师不作评价。

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做一个有趣的研究——老师这儿有一张白纸,谁有办法让这张白纸能够支撑住一支圆珠笔?

(学生操作,教师将学生的改变形状后的白纸侧面画在黑板上。)

师:这张白纸的形状改变之后,它的支撑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增大。(板书:增大)

师:还可以折成什么形状也可以增大这张纸的支撑力?(按照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形状)这么多形状中哪一种的形状承受力最大?

我们总是希望精心设计好情境导入,企图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连接点,把学生已有的旧知慢慢地调动出来。但是孩子们长大后,他会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吗?要让学生很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就要让他们直接面对问题情景,去进行大胆尝试。只有在实际的尝试运用中,学生才会真正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和“想做什么”。

空间多大?

【案例3】《折形状》教学片段

A教学

教师提问:实验怎么做?请大家看投影:

固定两个小木块之间的距离(8厘米),每次实验都不能改变;

把铁圈放在纸梁的正中央,以保证受力均衡;

每次轻轻地放一个铁圈,一个一个的加;

纸梁坍塌之后,数一数纸梁上得铁圈,减去一个就是纸梁的承受力;

纸梁坍塌之后,重新做实验必须更换纸梁。

教师谈话:看清楚了吗?请大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如果有不按照要求操作的,将取消他的实验资格……

B教学

教师提问:

实验怎么做?

每次实验,两小木块之间的距离应怎样?

铁圈放在纸梁的什么位置?

铁圈怎么放?

如果放到第2个,纸梁塌了,那这个纸梁的承受力是多大呢?

纸梁塌下去一次,能再做一次实验吗?为什么?

(学生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回答。)

教师谈话:同学们想得很周到,老师还要提醒大家一点,我们要把每次实验结果及时记录下来。实验全部做完后,请每小组派一个代表,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公布到上面来,听清楚了吗?好,开始实验!

【案例4】《食物链》教学片段

A教学

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了一套卡片,卡片上标注了 1.青草、2.昆虫、3.鸡、4.狐狸、5.老虎,并且卡片上标注了序号。然后让学生排序,并轮流根据需要站起来报自己的名称、吃谁和被谁吃。

B教学

教师在5个学生的背后贴了卡纸,要求班上同学将这5个人根据吃和被吃的关系排序。而被贴卡纸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位序,猜自己可能是什么动物。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背后贴的是什么动物呢?通过讨论——

生1:2号和3号都要吃我,看来我就是一个被吃的草或菜。4号、5号对我不感兴趣,说明我不是荤菜。

生2:我可以吃1号,但是又被3号吃掉,而4号和5号不吃我,说明我是碟小菜,我是一种吃草的虫子。

生3:我吃1号和2号,又被4号和5号吃,其实挺公平的,我是一种吃虫的动物。

生4:我吃3号,被4号吃,我是一种小型动物。

生5:我是大王,没有谁能够吃我。不是老虎就是狮子。

给学生进行铺垫,看似明确了思维指向,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实质上是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孩子探究的空间,这只能勉强地说学生“学会”了,但离学生“会学”还是很有距离的。

【案例5】《化冰比赛》的教学片段

教师:“现在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怎样让一杯热水很快地变冷,有谁能告诉老师?”

学生们唧唧喳喳,踊跃举手发言。

“放到冰箱里!”

“用扇子扇!”

“放在电风扇下吹!”

“放在冷水里!”

……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非常满意,学生每回答对一个,他都会从自己准备好的教学资料中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相应卡片贴到黑板上。

在整个教学看似很热闹的情况下,一个学生突然回答说:“可以放到空调下面吹。”老师愣了一下,因为这个答案他预先并没有想到,自然也没有相应的漂亮卡片贴到黑板上了。面对这个没有预料到的答案,原先兴奋自信的教师只有挥挥手让这个学生坐下了。

这时,一个学生又举手站起来,在他说出答案前他先胆怯地问老师:“老师,我也可以说你卡片上没有写出来的方法吗?”

【案例6】《简单电路》教学片段

A教学

教师出示一节电池。

师:增加一节电池一定能够增加小灯泡的亮度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并联电路不能增加小灯泡的亮度。

师:能把电池接入电路并且增加灯泡的亮度吗?

生:能。

师:怎么连接?

生:让电池串联在电路中。

师:怎样将这两节电池串联呢?

……

B教学

教师出示一节电池。

师:将这一节电池连入电路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每个同学先试试看。

(学生尝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

(学生描述自己的做法,师生对这种电池的不同连接方法相互交流和评价。)

师:谁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

还给孩子自主探究的空间,首先要摈弃一种“打乒乓式”的问答。在琐碎的、一对一式的问答中,学生的思考永远是被动的,永远是被老师牵着在走。如同“猜谜”,学生只会不

断地猜测老师的意图。

效果如何?

【案例6】《玩放大镜》教学片段

A教学

关于凸透镜作用研究的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你们平时在玩放大镜的时候还发现其他有趣的现象吗?

生:有,我把放大镜对着太阳,在地上会出现很亮的圆点,把火柴棒放在亮点上,过一会火柴头就开始冒烟,后来就“哧”的一声,火柴被点燃了。

生:(齐声)对。

生:我也玩过,不过用的是我爷爷的老花镜。

生:老花镜的镜片就是凸透镜。

生:我还用它烧过地上的蚂蚁呢!

生:我也是,还用它烧过纸头。

师:同学们玩放大镜方法可真多,在科学上把你们所说的这种现象叫做聚光,也就是说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让我们带上放大镜,走出教室到阳光下,亲自动手来试一试,认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学生室外活动。)

B教学

探究放大镜成像的教学环节。

师:现在老师把时间留给同学们,大家拿着你们的放大镜到四周观察一下,看看还能有什么发现?现在开始。

生:我在放大镜中看到了×××的影子。

师:你能描述一下×××的影子吗?

生:是一个倒着的影子。

师:很好,还有吗?

生:我在看黑板上的字时老师正好走过去,结果老师是倒的,而且在放大镜中走的方向也和老师实际走的方向是反的。

师:是吗?观察的真仔细,还有吗?

生:我看到了教室的窗户还有对面楼的阳台在放大镜中的影子都是倒的,而且非常清楚。

师:你能具体说说这些影子清楚到什么程度吗?

生:就是塑钢的白窗框、玻璃、对面阳台的绿窗格,还有窗台上的芦荟都看得非常清楚,就是缩小了几十倍。

师:他说得非常好。同学们都能用放大镜看到大家的倒影,对吗?而且这些你都有同感吗?

生:是。

师:那么我们还能把放大镜里的这些“影子”叫做影子吗?平日里,我们的影子有色彩吗?

生:那不叫影子叫什么?

师:问得好!在放大镜中的应该叫做“像”。(板书:成像)那么,这些人和物是怎样在放大镜中成像的,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师:那我们做个实验来研究一下,(出示实验材料)蜡烛代表物体,画报纸是一个屏,加上必要的放大镜,材料员先上来领材料。这个实验同学们想怎样做?大家拿到材料先在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我们组想把放大镜放在蜡烛和屏之间移动,总会有一个合适的距离能在屏上产生蜡烛的倒像,这样就能证明这个距离是保证放大镜能成像的距离。

师:想法不错,但还有点细节问题要解决,其他组同学有没有想法?

生:我们想不会很巧一下就放好了屏、蜡烛的距离,所以移动放大镜时,如果总也不能成清晰的像,是不是要移动屏?

师:为什么移动屏,不移动蜡烛呢?

生:屏好动,蜡烛如果倒了着火怎么办?

生:我反对,如果屏是一堵墙,要把墙搬走吗?蜡烛有托盘托着,小心一点不会倒的,所以应该移蜡烛。

师:非常好,你说得对。如果总也不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就要移动蜡烛,调整屏和蜡烛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移动放大镜。还有要注意的问题吗?

生:屏应该朝哪边摆呢?

生:当然是朝墙了,刚才阳光直接射在芦荟上,用放大镜看就成了一个倒像,我想屏不能挡光。

师:这个可不对,屏要尽量放在靠窗的一侧,至于为什么,大家在实验时自己来体会,可以迎光实验一次,背光实验一次,看看有什么不同,好吗?实验中一定注意调整放大镜和蜡烛的位置,如果没有问题,各组开始实验。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在实验时,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在移动放大镜时,屏上有时会成一个清晰的倒火苗的像,有时会成一个不清晰的正火苗的像。

师:能说说成这两个“像”时,放大镜、蜡烛、屏三者的距离是多少吗?

生:成倒像时,放大镜距离蜡烛大概是放大镜距离屏的两倍;成正像时,放大镜距离屏大概是放大镜距离蜡烛的两倍。

师:都同意吗?

生:差不多。

师:这就是放大镜成像的规律,当它成正像时,就离蜡烛近;当它成清晰的倒像时,就离屏近,具体的距离,要看我们的实验情况。

……

很显然,A教师的教学环节只是重复学生原有的经验,而B教师则引导学生在超越自己。当学习材料缺乏思维的挑战性,研究的目标是显而易见的时候,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动力就不会太强。探究的活动必须适应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激发起学生的挑战欲,让学生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让探究成为一种需要时,学习的效果才会是好的。改被动地观察为主动地探究,让学生在“创造”科学的过程中“体验”科学,而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7】《大脑》的教学片段

课始。

教师A:这节课咱们学习有关大脑的内容。什么是大脑呢?请同学们看书上……

教师B:这几天,大家已经收集了很多关于人脑的知识材料。这节课,咱们就来个交流,好吗?

课末。

教师A: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咱们知道了人脑的结构,以及人脑的基本功能。现在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

教师B:这节课大家交流得非常好!大脑的知识,除了我们今天交流的这些以外,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关注。老师建议,大家可以用这些知识,办个小报,开辟一个网站,和我们全校的小朋友进行交流,向全校的同学介绍大脑的保健和开发的相关知识……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老师在课的最后让孩子自己介绍一下学习的效果,其实,那是一个虚幻的环节,无非是让孩子说一说今天没有白上课。其实,孩子在课堂上学习的效果不能局限于了解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是怎样了解的。自主探究的空间,也不能局限于课内。课堂之外的自主探究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是科学教育应孜孜以求的目标。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怎样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系(部):教科系班级:12科教603班 学号:10610260331 姓名:刘孟昱 摘要: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学中,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这类目标学生不可能通过简单地记忆、模仿性的操练而达到,而必须是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的结果。 关键词:科学课:课堂教学:动手能力:看法 在小学中科目的门类是比较多的,在以往,大家注重的是语、数、外这三门。而科学课却是常常被忽视的一门科目,虽然它并不是学校课程中引人注目的部分,但是现当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都明白创新能力等一些能力开始受到重视,我们的人才绝不是只是会背书的书呆子,我们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学子。而科学课恰恰是一门能让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是当前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为其关注重点,是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是面对人类生存的一系列问题的挑战。现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作为素质教育思想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能力培养又被赋予了更新更广泛的意义。《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学中,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这类目标学生不可能通过简单地记忆、模仿性的操练而达到,而必须是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的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好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在活动中,只要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参与了,那么这些学习内容不再仅仅是大人们所说的道理,而是伴随他们经历的美

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心得体会 2017年12月20日我非常荣幸参加了闻喜县“国培计划2017”—送教下乡小学科学的培训。听了李云老师、高海霞老师以及张海军老师的科学课和张海军老师讲座,收获很大,感受很深,现在我谈谈自己对这次科学课堂教学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上午第一节课是李云老师上的《电磁铁的磁力》,第二节课是高海霞老师的《我们的小缆车》这两节课,下午还有幸听了张海军老师的《白醋和小苏打》以及张海军老师关于“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的的讲座。 从李云和高海霞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受到两教师的课前准备是相当充分的。特别是教具的准备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心是强的。从导入新课、新授、到课外拓展,每一个步骤,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实验等学习方式,较好的获取知识。掌握教法,基本上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在教学观念上能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做到了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知识规律。在基本功、技能方面,展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强,处理突发问题适当合理。从而达到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得到顺利完成。 而下午听完张海军老师的课后,给我带来的是震撼,更是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同样是科学课,张老师能亲力亲为的去做研究,可以说是在研究科学,包括科学的课标变化,整个小学科学所要达到的培养的重点,以及教师应如何让学生得到应有的科学学习的素养等等。这些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的是张海军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他能一心扑到教育工作中,并乐在其中。这样的精神令我敬佩,值得每一位老师去学习。

(例说科学课8)在自主的动手中追寻探究的意义

在自主的探究中追求科学的意义 曾宝俊 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认识上,很多教师对此是比较赞同的。但在行为上,我们往往还处于困惑状态: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呢?本文愿结合案例谈一点粗浅的想法,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起点在哪? 【案例1】《月相的观察》教学片段 A教学 师:你们看过月亮吗? 生:看过。 师:(出示一个满月)你们知道这是几号的月亮吗? 生:这是15号的月亮。 生:这是8月15的月亮 师:(出示一个半月)对,这个月亮是几号的呢? 生1:半个月亮是10号。 生2:不对,应该是…… 生3:没有这个月亮! 师:看来我们对月亮还不太了解,月相的形状有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用观察的方法来了解月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月相的观察。 …… B教学 教师农历二十五日布置观察任务:回家观察月亮,为上课做准备。大部分学生认为一到晚上就能看到月亮,然而到了晚上,天空中没有出现月亮。 于是第二天早上,月亮成了大家谈论的话题。 师:说说你们昨天晚看到的月亮。 生:昨天晚上我没有看到月亮。 师:没有?昨天晚上是阴天吗?” 生:不是,还有星星呢! 师:可是为什么没有看到月亮呢?有人看到月亮了吗? 这时候,有个学生说:“今天早上,我看到了细细的月亮。” 其他学生感到困惑:“哦?当真?” 老师趁机要求:“明天早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好! 二十七日早上。 教师要求学生:“说一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的月亮,月亮是什么形状?这次看到的月亮和以往看到的月亮有何不同?” 学生就像初次看到月亮似的,对月亮充满了好奇。因为以往学生看到的月亮都是满月、半月、新月等,但从来没有在早晨这么仔细地看过这样淡淡的月亮。当然,学生也没有想过

【科学实验观摩心得体会】科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科学实验观摩心得体会】科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科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广南县20XX年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观摩课心得体会 珠街镇中心学校: 唐修妲 20XX年11月3日--6日,我有幸参加了广南县教育局组织的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观摩活动,在这4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广南县18个乡镇26位老师的科学课堂教学竞赛课。课赛结束后,接着听了教育局教研室张祖明主任与评委组组长严福老师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谈谈自己对参加本次活动后的一点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喜欢做游戏吗?或是放一段动听的音乐等活动,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

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科学,不同的人在科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特别是莲城镇中心学校的何家富老师所上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这一课,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洪亮,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教学方法得当,介入适时,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激励学生的方法多样,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与学生一起活动,他的肢体教学能够大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北宁中心学校吴强老师的课件设计,彰显一个老师的现代教育设备使用能力;还有就是广南一小的朱智楠老师的课前资料收集整理非常到位,体现教师的敬业精神与工作态度等等,在他的《听听声音》这节课中,课件制作得很完美,板书设计特别好,具有艺术美感,课间对学生鼓励及时,指导有方,师生互动良好,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渠道无比畅通,不但学生的智力因素得到培养,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优秀教师的楷模力量触动着我的思想,让我反思这些教学火花源于哪里?是为了表演、比赛、展示??,我想不是,应该是对科学课的热爱,是对职业的热爱,所谓“爱岗敬业”应该就这样体现吧!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充满着科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科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科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发现科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科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

在科学课上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利用科学课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永兴中心小学陆国春 在小学各门学科中,科学课是一门能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细心观察机会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细心观察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学中,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科学课上可以做许多有趣的实验,学生可以自己用动手操作,完成实验,可以亲历实验的全过程,仔细观察到现象的发生、发展、生成和结果,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所以我们一定要上好实验课,利用好现有的教具、学具,通过科学实验来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本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一、创造性的用活教材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 我们在科学教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用语言和粉笔代替了实验,要千方百计的加强科学课探究实验的教学指导,竭尽所能的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操作,用心去观察。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在实验教学中增长科学知识和技能。但是在操作前教师自己要先认真研读科学教学大纲,了解各册教材中的实验安排的目的,分清哪些实验需要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的,哪些实验可以由老师进行演示性的操作。根据科学课教学,积极去探索、开发。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条件,教学内容

的需要利用好现有的教具,还要大力开发利用好地方教具,自制教具。给学生有更多的探索、操作、观察的机会。 二、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在小学阶段学生“玩”的兴趣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上的实验活动其实有许多是学生认为很好玩才去做的,这样的活动必然带有盲目性,这种纯粹被玩的意识支配的实验活动是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的。所以在做每个探究实验前,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全面的讨论,让每位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明什么问题,实验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在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怎样才能让实验更准确,怎样才能让我们加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等等。然后再进行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动手操作,用心观察创设良好的氛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前提,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为根本,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中吸收知识,获得创造性技能和思维,养成科学的创新方法和态度。兴趣是创新产生的必要条件,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三、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础途径,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实验教学中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启发学生想象力。可以通过巧设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发现;教师演示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了解操作方法,实验要求;引导学生观察了解事物本质,特点等。并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先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的教育。从中使学生懂得做科学实验很有趣但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实验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

科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科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李秀玲 今天,我有幸在实验二小领略了两位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此次观摩,让我对新课改和科学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使我认识到了真正一堂好课应该脱掉花俏的外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有效地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且学有所获。在上《风的形成》一课的时候,能够做到细致认真,在备课时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获取,通过实验验证——解释现象——分析总结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完成整个教学环节。学生能够真正懂得了风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在这方面表现的很充分,达到了科学知识方面的教学目的。此次的优质课让我深刻感受到什么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到底如何才能真正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两位老师的课件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美观,但非常的实在、实用。他们的导入简单明了,用时短,但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感到他们并不是花很多精力来对课进行外在的包装,而是如何挖深教材,讲透教材。 他们巧妙的引导与实验设计,我再次认识到科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联系得越紧密越巧妙,学生感受亦越深,越能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科学离不开科学探究,但之前听课很多老师是为了在课堂上有探究而设计探究,显得形式而无真正效果。学生既动手动脑,又准确地落实了知识。 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智慧,只有闪烁着智慧,充满着创意,课的内容才会生动、深刻。两位老师几乎每个实验设计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每个创新都成了本堂课的闪光点,也是最值得听课者学习的亮点。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要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

小学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浅谈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浅谈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科学课是一门让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学中,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科学课上可以做许多有趣的实验,可以参加一个个的探究活动学生很开心,这也成为学生越来越喜欢上科学课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科学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实验教学可以说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本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一.创建动手实践的条件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有必要加强科学课探究实验的教学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增长科学知识,在操作前教师自己要先认真研读科学教学大纲,了解各册教材中的实验安排的目的,分清哪些实验需要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的,哪些实验可以由老师进行演示性的操作。根据科学课教学,积极去探索、开发。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条件,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教具。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在小学阶段学生“玩”的兴趣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上的

实验活动其实有许多是学生认为很好玩才去做的,这样的活动必然带有盲目性,这种纯粹被玩的意识支配的实验活动是很难收到成效的。所以在做每个探究实验前,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一番讨论,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明什么问题,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怎样才能让实验更准确,怎样才能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现象等等。在学生的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前提,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为根本,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中吸收知识,获得创造性技能和思维,养成科学的创造态度。兴趣是创新产生的必要条件,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础途径,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教学中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启发学生想象力。如通过巧设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发现;教师演示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了解操作方法,实验要求;引导学生观察了解事物本质,特点等。并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先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的教育。从中使学生懂得做科学实验很有趣但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实验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活动。作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 四.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 创造能力的获得最终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学生虽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但如缺乏动手,还是不会有所创造。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中,通过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科学教学鼓励学生自由探

小学科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携带着对教好小学科学这门课的渴望,12月8日我非常荣幸参加了由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的友善用脑学习活动。听了这些老师的科学课后,收获颇多,感受颇多,现在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师讲课的特点: 第一堂课是张骏老师的《认识金属》,这是小三科学的内容。张老师在导入时首先出示电水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电水壶用金属制作,然后启示学生思考作答并顺势导入课题。在新授时,教师带来许多物品,让学生设计这些物品怎么研究,研究什么,然后学生分组完成试验,最后得出结论和总结。在整个过程中,除了老师的备课和常规教学环节、课件等准备的非常好之外,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师的鼓励性语言;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张老师一直贯穿鼓励性语言。比如说:真好!、真的好棒!、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等,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就是一种激励和赏,学生会感受到强大的推动力,这就是教学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学习、学会用这种方法,而不应每每都是严词措句,整天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老师有高兴的时候。老师在讲学的过程中的很大优势就是他的亲和力,对小孩来说是很重要的,无形之中他觉得很愿意去接近你。张老师在授课时就注意了这一点,他始终面带微笑。体现出了他的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的沉稳和从容。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在评课时,有的老师就说: 张老师就是我崇拜的偶像!最后一节课是黄小军老师的小四科学《我们的食物安全吗》,她通过谜语导入,心情,唱歌等各个方面感

受食物的安全,感受饮食卫生的重要。完成分组试验等等。这是准备的非常非常充分的一堂课,特别是课件的制作更是下了相当大的功夫。总体说来,这两节课有以下特色: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 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特别是教具的准备相当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心是强的。 2.教学过程精致: 从两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从导入新课、新授、到课外拓展,每一个步骤,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的获取知识,掌握教法,基本上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3.教师的基本素质高: 两位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是很高的。在教学观念上能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灵活、面向全体。在基础知识的处理上,做到了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知识规律。在基本功、技能方面,展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强,处理突发问题适当合理,从而达到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提高的目的。 二、通过听课使我对科学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解析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小学科学课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经历对身边科学事物和科学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在小学科学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科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激励、启发、引导下,尽可能地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小学科学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深钻教材,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基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根据科学探究过程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充分准备教学材料,优化教学方法。 一、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一般过程: 1、教与学的过程: 教:设疑激趣、启发思考、组织研讨、联系实际 学: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研讨问题、实践运用 2、课堂教学模式解析: (一)设疑激趣、提出问题。 1、用问题调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并正面鼓励。 2、设置认知矛盾。有三种方式: A、暴露学生间的认知矛盾; B、设置认知对象与已有认知间的矛盾; C、呈现事实对象间的矛盾。 3、明确认知矛盾,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4、整理和选择探究问题。 (二)启发思考、探究问题。 1、确定探究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出猜想和假设。 2、激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研究问题,并顺应学生的认知引导制订合适的研究方案,提出观察实验等相关要求。 3、提供器材,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探究活动,并观察、倾听、参与、及时了解探究活动的进程与效果。 4、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引导收集整理事实证据。

小学科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3篇

小学科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3篇科学素养的概念由来已久并不断充实发展,下面是带来的小学科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小学科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在20XX年5月85月9日,于临沂第四小学和胜利小学,参加了《山东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听课学习,会议听取了十四节省级讲课比赛课,并听取了专家的简单点评,使我受益匪浅。 会议听取了《骨骼》,《肌肉》,《玩镜子》,《飞旋的陀螺》,《光与我们的生活》,《心脏和血管》,《种辣椒》,《潜望镜的秘密》,等省级科学比赛课,它们各有千秋,有的以逻辑推理为主线,有的以观察、实验为主线,有的以查阅资料为主线,但是,不论是哪种课型,都注重了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思考得出结论的过程,注重了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有的课学生和老师的水平发挥到极致,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指导浑然一体,水到渠成。 问题情景的创设,要和我们教学内容相吻合,不能仅仅是为了引出课题,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展开科学探究。像〈骨骼〉一课,聊城的孟老师创设的非常好,课堂一开始先展示了一个魔术,不光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就连台下的老师也都瞪大了眼睛,都想看这究竟。从而引出老师的手可以变魔术,咱们的手可以干很多事,关于人体的骨,你想知道哪些事问题出来了,使这一课的科学探究顺利进行,水到渠成。老师风趣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科学实验的设计一定要科学,能够说明一定的科学道理。不能是似是而非的。如说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平衡尺的两端等距离处分别用线悬挂着两个倒扣的纸杯,平衡尺平衡了。在其中一个纸杯底部用酒精灯加热,纸杯上升,两边倾斜了。说明热空气会上升,热空气比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科学性原则: 必须是科学的,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体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活动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有利于学生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过程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的体验创新性原则应当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创新,重视创造出一些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法 在教师指导下,向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此方法的只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小组讨论法: 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的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方法。角色扮演法: 是运用模拟、小品等形式进行活动的一种方法。在角色扮演中,首先要创设一种情境,有一部分学生担任角色并进行表演,另一部分学生观看,认真注意与活动 目的有关的具体行为。表演结束后,讨论在表演中的体验和表现出的行为。这种活

动形式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活动过程艺术化、生活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获得对过程的体验。 作品制作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使用工具、设备,通过模仿或重新设计,加工制作作品,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由于制作活动符合儿童喜欢动手、爱玩的天性,具有玩玩做做的特点。 信息搜集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某个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综合,从而认识事物的活动方法。通过信息搜集,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搜集法的基本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搜集、处理、交流、应用、评价信息的能力。 信息搜集法的运用不仅在于让学生通过信息搜集获得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搜集、整理、分析、交流信息的过程,学习运用搜集信息开展研究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我对小学科学课自主探究学习的认识 自贡市大安区大安小学: 李华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开设不久的课程,它包含着科学概念,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的方法和技能等丰富的内容,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科学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对小学科学课进行综合性学习和研讨,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学习科学课心得体会.doc

学习科学课心得体会 篇一:再读《小学科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再读《小学科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印江实验小学:任凤萍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读一本好书胜过一顿丰盛的晚餐。在学生时代枕头下时时几本喜欢的书放着,每晚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看几页书,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睡前就看书了,每天总是做完事情倒床就睡着了。前段时间学校组织全民阅读再加上参加科学优质课竞赛的准备,我第一次认真完整的学习了科学新课程标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科学的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是和伴关系,老师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这样才会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因为多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学习的动力,所以他们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是不合常理的。教师要打破常规,千万不能怕课堂纪律“乱”而过多地限制他们,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活起来,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质疑,还可以随时发表个人的见解。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当然会感到新鲜、很刺激。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真理的能量就会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说到课堂纪律“乱”我是深有体会的,以前好几次都是试着放开课堂,但是一发不可收拾,一个接着另一个问题就下课了,课堂气氛达到了但是课程内容没有完成。

通过这次的学习有了新的方法正在实践之中。 其次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充分观察思考。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认知活动。它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大量的感性认识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应把科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机会。鼓励、引导他们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参与到知识形式的过程中去,使他们不仅仅看到了结论本身, 重要的是看到了结论形成的来龙去脉。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新课标就像科学教育的指南针,我们科学教师的向导。从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指导,使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进行落实。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诱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求异。让他们自由地、充分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如果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小学科学不再是必须统考科目;不再用孩子们的分数来衡量他们的收获;也不再用孩子的分数来评价一个教师能力;我们会更好的把新课标落实到课堂中区;科学书不再是循环教科书。相信孩子们会更加的喜欢科学。这是我读了新课标和参加优质课竞赛后的最大感受,也是我此时的最大期望。 2016年5月10日 篇二:小学科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浅谈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浅谈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科学课是一门让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学中,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科学课上可以做许多有趣的实验,可以参加一个个的探究活动学生很开心,这也成为学生越来越喜欢上科学课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科学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实验教学可以说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本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一.创建动手实践的条件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有必要加强科学课探究实验的教学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增长科学知识,在操作前教师自己要先认真研读科学教学大纲,了解各册教材中的实验安排的目的,分清哪些实验需要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的,哪些实验可以由老师进行演示性 的操作。根据科学课教学,积极去探索、开发。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条件,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教具。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在小学阶段学生“玩”的兴趣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上的 实验活动其实有许多是学生认为很好玩才去做的,这样的活动必然带有

盲目性,这种纯粹被玩的意识支配的实验活动是很难收到成效的。所以在做每个探究实验前,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一番讨论,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明什么问题,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怎样才能让实验更准确,怎样才能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现象等等。在学生的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前提,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为根本,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中吸收知识,获得创造性技能和思维,养成科学的创造态度。兴趣是创新产生的必要条件,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础途径,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教学中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启发学生想象力。如通过巧设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发现;教师演示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了解操作方法,实验要求;引导学生观察了解事物本质,特点等。并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先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的教育。从中使学生懂得做科学实验很有趣但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实验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活动。作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 四.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 创造能力的获得最终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学生虽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但如缺乏动手,还是不会有所创造。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中,通过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科学教学鼓励学生自由探究,鼓励他们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学生可以获得准确的科学知

开放课听课心得体会3篇

开放课听课心得体会3篇 开放课听课结束,受益良多。本文是开放课听课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开放课听课心得体会一: xx年x月x号,我有幸去xx二中,听取了李xx与于x两位老师的课,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需要注意的问题太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首先,每一堂优质课都凸显了新课改的理念。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思品学习中来。像:设置悬念,讲故事,谈话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教学游戏,情景资料等等。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表现出高超的教学艺术。本次活动,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教学风格也很独特。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拓宽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两位老师的共同点是: 1.善于利用多媒体,特别是第一位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记者报道,小组活动,讨论,知识竞赛,小品表演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同学们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2.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每一堂精彩的课都流畅自然,没有造作的表演痕迹。 3.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作后盾,课堂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充实,既传授了知识,又教会了做人。 4.善于引导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好,课堂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是种快乐而不是负担。 第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的使用体现了教者的创新精神。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两位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_通用版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用版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开端,被称为启蒙教育,是一个人教育文化发展的开始。此时的教育就相当于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能否发芽,直接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否有效,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是否感兴趣,如果在这一时期,学生对学习完全没有积极进取的心理,甚至是产生了厌恶和惧怕的心理,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教育发展和未来的学习态度。在这里,笔者就根据自身有限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科学的教学方式给出一些实用性的教学建议。 一、删繁就简,由易到难 要想完成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首先要考虑到的一点就是:要选择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合适的课题。在任何一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千万不能用成人化思想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前的仔细备课,既要考虑到课堂的趣味性,更要考虑到教学深度的问题。不能进行过分的拓展,也不能只是一味地读课文原有内容,这个度就要求教师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在讲授三年级《动物》这一课的时候,课本上的要求是希望学生能通过各种动物之间的比较来认识动物,掌握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基本习性,最终要培养孩子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美好品质。我们都知道,在实际观察动物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比如,我们没办法确认蚂蚁就一定不会咬到学生,再比如我们没办法保证学生就一定不会伤害甚至是致死动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变通教学方式。在让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就可以设置一个塑料罩或玻璃笼子,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小组同学互相交换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待大家的讨论几乎把动物全部的特性说出来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亲身的接触。这里的接触就要求学生一个一个来,教师亲自监督,更重要的是每个动物只能让几个同学进行接触,大家轮换,这样既能保证动物不因人类的过分打扰引起动物愤怒进行攻击行为,也能使动物不受学生的侵害。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基本是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大小成正比的。学生

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课题实施方案 庙滩镇黄畈中心小学户光照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科学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深感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实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研究,让学生熟悉人生生活的常识,掌握科学创新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综合多项目的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意义十分重大。 新课程强调,小学生要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形成个性特征,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自主探究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催化剂与调节剂,如何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成为我校科技教育深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1、研究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在课堂教学渗透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培养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综合实践,让学生亲身接触科学创造,领悟科学的神奇和博大,懂得欣赏劳动人民的伟大。通过观察和实践,领悟自己的生活与科学知识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质量与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加深珍惜、尊重劳动成果的情感,熟悉亲身动手实践的常识,掌握基本的实践的技能,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一些具体而简单的问题,养成科学创新、动手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新型的实用型现代人材,促进经济沿着持续高效的道路向前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培养学生

科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科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听课可以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多作探索,力争为乐安的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以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由XX学习心得体会为您精心提供,欢迎大家参考。 在我园领导的安排下。十一月份一起听了几节示范课、在这次听课中,我又看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听的第一节示范课是大班张老师的科学《热水变冷水》在整个活动中,教师除了提供大量材料以外,更多的是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大胆尝试,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关注、引导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现“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热水冷得快些”,从而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更多的科学知识。虽然活动中用到了温度计,但教师又没有将目标落实到知识点上,而是突出“做中学”的精神,让幼儿通过活动需要来了解、使用温度计,与此同时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记录,充分表达自己的实验经验事实。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多种材料,使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过程、方法,从中获得相关科学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 接下来是缪老师的《好玩的纸》此活动缪老师选材新颖,贴近生活,幼儿的参与性很高,认幼儿认识的纤维走向,这

堂课不仅是让幼儿还有老师都感到我们身边的面巾纸居然这么好玩。 最后我听了周老师的《有趣的三角架》和杨老师的语言《我喜欢》周洁老师在活动中教态自然大方,引导性强,组织能力、都比较好,从导入到内容、试验到最后,整个过程轻松自如,从容不迫。能让孩子们充分进行探索活动,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清楚,有序。此活动的目标达成度很好。杨老师的语言课一开始出示图书让幼儿猜测是谁的大嘴巴时,一下子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利用教师自制的图书,根据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完整讲述“我喜欢……”在最近一环节中幼儿对制作图书的兴趣很深厚,教师提供的贴纸材料可多一些,色彩也可鲜艳一点。在活动中体现了教师的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沉稳和从容。 在听了几位教师的课后,我感到她们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学中玩,玩中学,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大胆的发言,探索,教师语言流畅、教师思路清晰,小结到位。整个教学活动步骤清楚,每个段落,层次结束后,教师都清晰的语言进行归纳小结。总之,我听完这几节课后触动很大,我想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学习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尽心竭力把科学教学工作做的更好一些。 心得体会推荐链接: 心得体会的范文汇总

三年级科学自主课程实施方案

三年级科学自主课程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为了使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受到科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开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活动,能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努力建构良好的教材结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让学生越学越能体会到科学的博大精深,逐步挖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在验证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发挥,尽情地表现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工作和主要目标,向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我校科普发展,特制定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二、活动重点 1、培养学生探究性和不断钻研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学生对失败有承受力,有顽强拼搏精神。 3、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建立科学的信念,培养创新意识。

4、通过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和运用科学的客观标准和准则,学会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社交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工作能力;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通过小实验和各种研究活动,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三、活动方式 科技兴趣小组主要以“小制作”、“阅读科技书籍”、“科技小发明”、“讲科学家及科学发明的故事”和“科技实验”等方式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后填写“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四、活动时间及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活动时间为:周四下午第二节课。 五、活动地点 科技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地点为:教室、学校科学实验室、操场等。 六、完成措施 1、科技小制做, 根据学习科学课本的知识,运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物,廉价物制作自己喜欢的活动用具或者教具或者生活用品。 2、成果展示 .学生将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制作成果在实验室内充交流,并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方案。

小学科学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课程培训心得体会XX年8月15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黔东南州小学科学学科培训活动,在这10天的培训活动中收获很多,获益匪浅。 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解决……作为一位科学老师和实验管理员,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使我对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又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我以后学习的动力。 在这次科学学科课程培训过程中经授课专家形象而又深入的解析,让我对科学课的特点、理念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更深入的认识,授课专家丰富的知识经验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曾经在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决。 通过培训使我感受到对科学研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三敢精神。 一、要树立三敢的意识敢想是要求学生敢于推测、敢于设计、敢

于怀疑、敢于想象;敢说是要求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实践、敢于示众、敢于创造。 这里突出的一个敢字,因为只有敢才有可能创新。 我认为儿童在上学前敢想、敢问,提出的问题最多,上学后提的问题就越来越少,甚至不问或不敢问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专家们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慢慢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教师所扮演的权威角色使学生逐渐习惯于认真听讲了!这种状况,决不是素质教育所期望的,更不是创新教育所期望的,必须彻底予以改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必须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树立三敢意识。 二、要营造发展三敢的环境学习需要宽松、民主的环境,这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堂科学课,要使学生活跃在宽松、民主的环境里,使他们有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与权威角色决裂,像学生一样参与他们学习的全过程。 (2)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 (3)保障学生自行探究的时间。 (4)倾听、观察并鼓励,决不轻视任何一个学生。 (5)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能根据学生活动情况灵活调整教学。 用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无拘无束,大胆发言。 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比作种子的话,那么这样宽松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