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教研方法

中小学教育教研方法
中小学教育教研方法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讲座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愿意和大家谈一谈教育研究的方法问题,重点谈一谈研究型老师如何有效参与教育科研方法。所谓研究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研究就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运用一定方法和手段,按照一定的研究方案设计去达成未知规律的未知规律探索过程。教育研究就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对于研究的概念,老师们不会陌生,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护额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的变革,这会对教师发展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有效的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效参与教育科研是一个必要选择。

今天我愿意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教师如何有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首先,教育的发展对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提出来必然要求。第二点,从方法论的角度谈一谈如何认识、如何正确使用教育科研方法。第三点,具体谈一谈相关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在现实中,我认为有这样一句话可以与老师们共鸣,我认为,没有研究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人类活动始于五千年以前,当人类从猿猴步入文明社会开始,教育活动就开始了。只不过几千年以前的教育活动更带有自发的盲目的心里,其实在动物界,我们也发现,老鹰教小鹰在天空飞翔,这种活动就是教育,只不过这只是出于一种本能,而我们人类他是有意识进行教育,传承文明,直到自己的后代能自己迎接挑战。有了教育就有了对教育活动的反思,这种反思就是一种研究,所以,研究就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不足或未知的领域进行探索,所以我认为,没有研究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作为老师,要想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必须有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小课题或者中端课题,也可以参与到一些研究课题中去。如何正确认识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目前社会发展正在进行非常快的变化,现在老师们都知道,信息革命、学习革命、教学革命等等这些时髦词初次在我们的事业中,信息革命的标准就是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的出现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最近有一个数据,说一条光缆传播的信息量将绕一条数字光缆光缆的传播得效率的变化,1988年时,一条数字光缆只能传播三千字节,到1996年达到一千五百万个字节,到两千年到一千万个字节,到了2003年,现在每条数字光缆每秒传送的信息量比1997年全球互联网一个月传输的总和还要多。

这就说明,人类的信息量在呈几何数增长,这是信息革命的出现,信息革命带来了教育革命,老师们都知道,目前我们的教育正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各省市课程改革的推进,都是教育革命的一个前奏,或者说是教育革命发生的一个标志。谈到教学革命,课程的变化对老师的教学出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既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适应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所以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外一点,社会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教育成了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领域,比如说,家长社会公众对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指责,比如说,教育的腐败问题,然后中小学的择校问题,对寒假暑假期间的学生的补习班问题,以及教育公平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社会公众指责或者关注的方面,社会公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不见一致,但是,从一个点上来说,就是社会,包括家庭、社区,包括政府部门对学校教育,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育部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教育,另外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施加了更强烈的影响,在信息革命的时代影响下,学校成为信息海洋里的一条小船,可以说是,学校不断的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应付的影响有些事一致的,有些是完全矛盾的,所以学校在社会各方面的这种相互交织、相互矛盾的这种信息的影响下,变得比较脆弱,学校的这种稳定性和权威性正在受到挑战。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教师的权威教育影响也在弱化,影响强度在降低,以上调查表明,在新世纪以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五六十年代相比,明显降低,这说明,在信息革命的影响下,原来所谓的师道尊严的地位受到挑战,孩子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他的信息源不仅来自于学校、教师,还来自于父母,来自社区,来自网吧,互联网信息对于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

尤其是一些电视剧也都是孩子的信息来源,这些都对孩子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孩子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教育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现在社会跨文化的这种交流和碰撞非常厉害,文化的侵略,文化的霸权,腐朽的文化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复杂,有一句歌词中说,“你已经变得不再是你,可我依然是我”,这是《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句歌词,我认为,这句话可以这么改,改成“你已经变得不再是你,我也已经不再是我”,这说明,学生变了,老师也发生了变化,老师作为社会中一个公民,每天去学校教书,但是实际上,他也该承担各种角色,在学校是一个老师,在家里是父亲和母亲或者是儿子和女儿,在社会上是一个普通公民,他要承担社会的各种压力,所以教师的角色在进行多种变化,尤其是社会公众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决定了我们的教师的内心会发生很多变化,教师需要人文关怀,最近有一个词非常时髦,就是教育腐败问题,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我认为教师在倍受指责的同时,或是倍受高度关注时同时,更应该受到人文关怀。这是教师变得比较复杂,教师的复杂决定了教师必须理清自己的思路,为众多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必须有效的提高自己专业化发

展的水平,专业化发展就必然涉及到教育研究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中国大陆地区有一本书非常流行,叫《学习的革命》,这本书是美国人[美国]珍尼特·沃斯和[新西兰]戈登·德莱顿两个专家合著的,这本书2000年前后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量超过一千万本,《学习的革命》这本书在全世界已经再版多次,在中国的发行量是最大的,几乎占据了全球总发行量的90%以上,为什么这本书在中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革命对学习革命的一个呼唤,或者是教育革命对学习革命引发的一种需求。

戈登·德莱顿2003年10月在北京讲学,与我们国家的专家和老师进行讨论,这本书确实值得各位老师认真拜读,不知道咱们老师中有多少人买过这本书,有多少老师认真阅读过这本书,我认为一个新时代的老师应该认真阅读这本书,并且有自己的思考,学习的革命对于目前信息时代、对教育、对学生、对学习的影响进行了非常深刻的阐述,提出了教育如何变革,如何能够适应信息革命这种需要,《学习革命》中的经典话语我觉得愿意和老师们分享,我们完全可能在任何地方使学习过程加快5至20倍,这句话点到了我们现在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教学效率,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很沉重,经常在家里做作业做到十点,甚至十一点。

中小学生的课外布置的作业量,远远超过国家育部明确规定量,除去课本上的作业外,另外都有配套练习、强化训练的辅导资料,个别家长为了一味的拔高自己的孩子,还另外报补习班,做名校的资料。在学校,一些非基础学科,为了应付会考、抽考,在课外也布置作业,由于作业量大,学生大都不能按时睡觉,长时间睡眠不足;考试次数过多目前各学校考试形式有:单元测验;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班还有强化考试,是家常便饭。有的中小学教师为适应中考和高考,从全国各地订购模拟试题,以强化训练。甚至小学毕业班从外地或书店买来成本的全国初中招生试题,成套翻印,实行两天一考(即前一天考,第二天讲评)。中学考试次数则更多,千题百练,真正形成了题海战;复习资料泛滥,练习册成灾。有与教材配套的,学校强订的,有个别老师推荐的,有的家长为了关心孩子,给学生都配备了教师专用的教学参考书。复习资料太多,学生学习做不过来,不光造成经济浪费,而且对正常教学冲击很大。

另外,思考我们的教学效率问题,我们的教学效率是通过孩子写作业来实现吗?这本书中的一句话值得我们大家思考:我们是不是能够使我们的教学效率提高5至20倍,使我们孩子的学习效果提高5至20倍。书中还讲到,每个儿童出生时就有的智能比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智能还要大得多,这讲了我们的孩子刚出生时,他的智慧抵一个非常有名的科学家运用过的智慧总和还要多,这说明那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非常大的潜能,在现实中,我觉得我们的很多孩子的智力和潜能远远没有得到发挥,我曾和小学一年级的老师交流,在小学一年级时,学习就有了分化,到了三四年级时,这种分化就更加明显,我把这种分化界定为学习分化动荡期,这是第一个分化期;到了初中阶段,是第二个分化期;第三个分化期是高二阶段,研究发现,第二个阶段的分化期的学生基本上就是第一个阶段的分化的学生,这就说明,学习困难它的发生是延续的,当然,有些孩子他前期的分化经过自身努力或者家长及老师的帮助,在后来得到解决,但是总体上讲,凡是在小学阶段出现比较明显学习困难的孩子到了初高阶段都是学习困难的主要的学生,这一点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认可。这说明我们的孩子,他的智能,他的潜能远没有得到开发。

《学习的革命》中还一段话说的很好,他讲到,我们阅读的东西只能记10%,我们听到的东西只能记住15%,我们进行体验经历的东西能够记住80%,这句话就概括出来了儿童对未知世界的认知规律,现在在很多学校正在进行一些教学改革,一些老师也尝试用一些新的方法,但是同时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以背诵、记忆被动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仍然是我们不少学校教学的主流,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或者从儿童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是进一步增强孩子进行体验学习的机会,因为如果不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得到提高。这是关于《学习的革命》这本书,我认为对老师们是有很大的启发的。

这本书能够提出,老师们如何从研究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教育,来思考我的教学,从而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还有一本书更值得向老师们推荐,这本书比《学习的革命》发行量更大,叫《教学的革命》,这本书在全球的发行量是两千多万册。可以说是深刻影响了全球许多中小学教师,《教学的革命》这本书是美国资深教育家梅丽尔·哈明专为第一线教师而写的教学策略工具书。从信息革命的角度提出教学如何进行变革,这本书也值得老师们进行学习,这两本书如果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学习,并且有自己独到的思考,那我相信自己的教学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教学的革命》中有很多经典的话语,那么有一条老师们咱们一起来共享,书中讲到,“在新的时代,师生共为学习者”,我认为这句话对我们的老师应该有一定的启发,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学校,老师是传授知识的人,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人,老师教,学生学,在我们国家几千年来是一个定势,但是这本书中讲到,在新的时代,师生共为学习者,老师和学生都是学生,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的一个课堂,而不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课堂,老师和学生共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值得老师们思考。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到,这个“师道尊严”,比如说韩愈在学习中讲到“师者传道授惑解惑也”,这句话界定了我们中国古代老师是干什么的,但是在新的时代,老师也是学习者,《教学的革命》这本书

非常值得老师们学习和思考,《教学的革命》这本书的核心概念我认为就是改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的革命》这本书和《学习的革命》这本书它的目的是一致的,前者是讲我们要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学的革命》这本书是讲我们要提高教学的效率,只有教学的效率提高,学习的效率才会提高,所以这两本书我认为是教师成优秀教师的非常好教学工具书。

这本书中还讲到什么是“以学生为本”,我们国家“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概念用的非常多,那什么是“以人为本”呢,书中讲到,有以下五点是“以学生为本”的概念,我认为讲的有道理,老师咱们是不是可以来参考一下,他讲到,有五个指标衡量我们是否做到了在教学中做到了“以人为本”,第一点就是培养学生充满自信和发奋好学的“尊严”,就是能否那样孩子学习的尊严感;第二点是诱发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学习,参与教学,提高教学的“活力”;第三点是造就学生自负其责,自作选择的“自我管理”能力;第四点,培养学生团结、发展、写作的“集体感”;第五点,开启学生洞察世界的聪颖“意识”;这五点的解释可能和我们老师现实中听到的解释不太一样,我们可以给老师提供一些启发,就是孩子这种独立的意识、学习能力、,培养孩子的尊严,我认为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一个核心概念。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目前的教育处在一个不得不变革的时代,信息革命是一日千里,经济全球化你中有我,文化多元化,观念碰撞激荡,利益多元化诱惑多多,学习懂深化,不学则倒退,学生变得复杂化,深受多从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要超越平凡,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但是那我们的教师的许多观念或是教育思维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最近那北京就可以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两位研究员搞了一项调查,这个调查主要是对这学校老师进行的,就问到老师,说您认为现在的教师应该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培训,老师进行的回答,发现认为应该对老师进行课程标准和教材方面的培训的超过50%,认为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及考试方式与评价这方面的培训的也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对信息技术革命在教育中的影响这方面的培训比重最小,而对老师如何参与教学科研、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这方面的培训老师们没有涉及,这是值得老师们反思的,还有一项,老师们喜欢什么样的培训方式?,经过调查发现,老师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录像观摩课,占55.2%,49%的老师喜欢听讲座,最不喜欢的方式是讨论交流,喜欢讨论交流的老师只占8.7%。

这个结果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刚才的这个调查结果,我认为是不是有下面值得咱们老师共同思考的地方:第一,我们的老师仍然喜欢被动接纳信息,对主动参与、主动交流信心不足,常常被动接纳信息;第二,老师们的合作研究意识不强,老师们对交流讨论不喜欢,甚至反感,这和老师们的交流合作是不相容的,当然这也与讨论交流的效率不高有关;第三,老师们对课程教材和考试过分关注,这也反映了应试教育对老师的深刻影响和消极影响,而老师对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途径关注不足或者认识不足,老师在调查中写到:社会如何帮助老师实现专业化发展,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指导,现在老师们的需求不太强烈或者是没有反映出来,我认为从这角度讲,这项调查了我们的老师在面对教育变革的这个背景下,自身的一些观念、想法与这些变革还不太合适,有个成语叫“刻舟求剑”,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应像这个船已经走了,可我们的老师有些观念停留在那个剑所掉的地方,这样的话就容易出现脱节和背离。

另外,我们还发现老师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和这种良性因素的互动不足,还有对自我的这种探索不足,自我封闭比较强,对外界的一些资源的利用还不足,凡是在教学中有成就的教师都是与外方的老师、专家的合作有关,北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老师叫吴正宪,她原先是一个北京的小学数学老师,后来成为北京的有名特级教师,上海教育部门曾经在2004年专门就吴正宪的教学思想举办了一个全国的研讨会,吴正宪在北京、在全国非常的有名,她的成长非常值得老师们思考,她曾说,她的成长得益于一些名师的指点,她在当老师的时候曾经和一个有名的特级教师进行交谈,当时那个老师搞了一项课题研究叫《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辩证思维问题》,她就参与了这个课题研究,从此她的教学就发生了变化,吴正宪老师的课,老师们有的可能听过,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智慧。吴正宪老师已经50岁左右了,但是她一旦回到课堂,就仿佛自己年轻了许多,仿佛自己变成了孩子,吴正宪老师的成长我认为与她较早从事课题研究有关,她从一个教师变成崇文区的一个教研员,又倍被北京市教委发现,调到北京市教研部门,现在成为一个市级教研员,成为一个在北京市和全国有影响的教研员,这都与她及早参与科研,及早整合或者是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这对她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没有这些很难想象,她能通过自身的摸索这么快就成为一个名师。

所以,对调查结果的反思就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老师应该进行这种变革,对自身专业化发展进行思考,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目前老师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专业的一个行家,或是教学某个学科的一个专家,但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研究的思路是不可分割的,我认为,如果一个老师不参与科研,他很难实现专业化发展。

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学与研究的有效结合,现在就讲优秀教师的诞生,我们国家最近推行了新课程改革,目前,新课程改革应该说是推动我们国家的教学发展,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多争论,争论也很激烈,比如说有两派,给老师们做简单介绍,第一派是以北方北师大著名教授王册番为主,叫“中国传统学派”;第二派是以南方华东师大著名教授钟启全为主,这一派叫西洋派,他们更多的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

目前这两派进行着激烈的争论,这个争论从某种角度上讲是有意的,“百家齐放,百花争鸣”,有利于教学思想上的大讨论,能够促进思想的碰撞,从而通过我们国家教学层次的提高,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么大的专家在课程改革方面出现这么强烈的争论,也给很多中小学老师带来了困惑,我们的课程改革究竟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争论,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的老师在研究中应该思考的,老师在参与课程改革的时候,不应该人云亦云,应该通过研究来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研究来确定自己的优势,寻找自己的成长点,教育是充满问题的海洋,教育是心灵的碰撞和交流。

德国有个教育家叫雅斯佩尔斯,他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觉得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他概括了教育是师生间的心灵碰撞,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教育是在创造,儿童在学习就是一种创造,相对学生来讲,他任何学习的进步都是未知世界的认识和提高。教育也问她的不断发现,搞研究都要有课题,从专业角度讲,每个老师要想承担课题我认为是可能的,目前老师们参与课题的机会也是很多的。那什么是课题呢?

课题就是问题,疑问之题。

就是我们的老师在研究的时候,首先要想到,我在教学中有没有什么自己不明白地方,或者是有什么地方没有解决,这是对搞研究的一个起点,对未知问题的关注和需求,没有关注和需求就没有课题。

第二点,所谓课题是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问题。因为没有任何创新价值、创新意义,这个课题就不值得我们去研究,同时,课题研究应该是推动教育改善、推动教育发展的问题。不管是专业研究者也好,我们的教师也好,搞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教育过程,推动教育发展,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只不过专业研究者关注的是一个长远的问题,我们的老师关注的是眼前或者比较近的时期内我们的教学的发展,我们孩子的发展。但是,这都是为了改善教育的过程。

第四,课题要是老师感兴趣的课题。现在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但是,老师参与课题首先需要自己感兴趣,被动的搞研究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效率的。现在很多老师在从事研究是被动的参与,这样是不好的。

最后一点,课题是研究者能力之内的问题。任何课题都有边界,老师选择的问题应该是自己能力之内的问题。

这是关于什么是课题,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

善于提出问题是一种“高级研究能力”。或者说是第一种的科研方法。今天我跟老师们提的是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方法分很多种,在一些具体方法之前,我认为正确选题,或者是善于选题,是一种最为重要的方法,这个方法如果掌握了,其他的方法才有意义。如果选题是无效的或低价值得,对方法的运用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善于提问、善于选题是一种高级研究能力。现在许多教师在参与教育科研,目前。我们国家参与科研的教师的数量没有进行过认真的统计,但估计也有数百万之多,现在许多省市的学校都成立了教科室,有的学校还成立了教科所,这说明参与科研课题的教师越来越多,而能否提出自己的问题,这应该是老师们要解决的。

现在学校,还存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不能提出一个新颖的、有价值的问题是很多老师面临的一个困惑。在研究中,很多老师提不出问题或者提的问题都一样。给自己提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个话,他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可能是一种技术方法而已,而提出问题却是一种创造,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一半。这句话我引述的不一定完整,但这说明善于提问比解决问题可能更重要,提问是研究的开始。

我们国家教育部部长周记最近对我们国家教育的科研情况有一个讲话,这个讲话目前是内部性的,周记讲,我们国家最近十年来高校出版的专著一万多部,发表的论文一百多万篇,他认为这些专著,这些论文绝大部分都是低水平的重复。周济部长这句话是比较深刻的,点到了目前我们国家科学研究的低水平重复问题,或者是抄袭。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源在哪里,一和我们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偏低有关,同时也和专家学者的选题质量不高有关。选题的重复,选题的低价值决定了这些成果在出版之后是低水平的。

所以,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选题的时候,务必要慎重,选题要选好了,工作研究就有价值,选题是没有意义的,是重复的,那我们把握的精力就会浪费掉。这个也是我自己的一些深刻的反思。

老师们苦于提不出问题,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于他对相关领域的这个研究进展把握不够。因为不知道本人在研究什么,或不知道这个领域进展到什么程度了,他就很难知道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老师要想提比较好的问题,必须要关注自己学科的前沿,要有文献研究的能力。关于提出问题的方面,老师们要关注,这比掌握某种方法更重要。现在一些专家给老师进行培训的时候,直接讲,要掌握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等,我认为那是重要的,但是有一种方法老师必须掌握,就是善于选题,这比掌握方法更重要,老师们可以思考,您的选题是不是做到了这些。

问题究竟分哪些方面(问题的类型)?我认为对问题的内涵进行认识,有助于老师们进行选题。课题的类型与研究的方法密切相关,根据研究的类型来分,课题或问题分为以下几种(课题类型的划分):

A、现状的分析:调查研究

B、假设的验证:实验研究

C、差异的鉴别:比较研究

D、对象的跟踪:个案研究

E、现象的观察:观察研究

F、工作的总结:经验的研究

G、历史的反思:文献的研究

第一种是对现状的研究,这种研究多以调查法研究,比如说,《目前孩子的学习状况调查》,或者是《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的调查》、《教师的心理问题的调查》等等,这都是一些现状调查,就是问题对现状的把握。

第二种,假设验证,我们包括专业研究者也好,老师也好,我们心中会有一些理念,有些假设,有些想法,想法是否正确或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这是一些问题,所以它是以实验法来进行。

第三种,对于一些差异的鉴别,比如儿童之间有什么不同的个性特点,这是比较研究法,用比较研究法来进行。

第四种,对象的跟踪和帮助,对研究对象的跟踪和帮助一般是个案研究法。

第五点是现象的观察,对现象、教育现象,对学生、对老师进行观察,看看这些对象发生的变化,他的特点,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样能改变这些变化,这些一般是以观察法为主。

还有一点就是,对经验的总结,对已有的工作经验,或是对工作中的教训进行总结的问题,这些方法是经验总结法。

最后就是对历史的反思,对已有学科进展现状的反思,这些方法是文献研究法。

所以,问题分为这么几种方面,我们老师在进行选题的时候,要想到,你是研究现状问题,还是对历史的研究,就是对文献综述的研究;是研究学生的差异还是研究一个孩子他的发展过程等等。你把这些分清了,你的选题就容易有特点,就不会模糊。所以,对于问题的类型,大家要掌握清楚。

总之,我们的老师应该树立一个理念,就是没有人甘愿平庸,老师应该成为一个非常老师。现在,美国有一个新的词,叫“非常老师”,就是我们不应该成为一个平庸的、一个常态老师,都应该成为一个卓越的老师,而要想成为一个非常老师、卓越老师,就必须参与课题研究。每个老师应该都培养有研究的习惯。老师在教学中容易遇到一些障碍,这些障碍表现在:第一点,“师道尊严”的长期的影响,认为老师无所不能,老师没有不太懂的,这些观念可能在一些老师中是有影响的;第二,老师对孩子的好恶感。老师对孩子是有好恶感的,这是人的本能。第三点,由于长期在课堂上和孩子打交道,尤其是班主任每天和孩子打交道,时间长了对教育的一些问题就容易麻木不仁或者熟视无睹。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的职业枯竭问题,老师是一个人,老师每天面对很多压力,这个压力如果得不到解决,得不到缓解,教师的激情就会丧失,就会面临职业枯竭问题。所以,如果一个老师,他没有激情,他很难从事研究。我们的老师面临着这么多障碍,克服这些障碍,一是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培养研究的习惯,同时那要真正参与课题研究,以研究来克服这些障碍。

那么,教师如何养成一种研究的习惯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来把握,第一我们用研究的心态来看待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出现一些学习问题或心理问题,或是孩子出现了一些冲突,对这些问题如果仅仅用工作的角度来解决,可能有时候就会比较烦,老师从一个角度去看待可能就不那么烦了,或者是这种解决会更有效果,如何说我们从零的心态来结局会更好呢?我认为这么来解决,比如说我们要明确或者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这些问题的表现特征寻找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总结这些方法的不足,最后根据反馈的效果继续研究。

如果老师们用这样的一种工作方式,就比仅仅是出了矛盾就去解决矛盾,就去救火,老当救火队员这样比较被动,而主动的干预、主动的研究,就会使自己不至于那么的被动。我曾接触过一个老师,他跟我讲,他面对孩子不像以前那么急了,他总是先让自己冷却一下,然后再去解决这些问题,他想反思一下,这些问题的产生究竟是教育教学的问题,还是儿童的本事问题,我觉得这个老师就具备了研究的意识。

教学问题的来源,我认为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很多学习问题产生的根源。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使人口的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非常的问题,就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我个人有关观点,不知道合不合适,我认为计划生育的政策使我们国家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这个政策换来的是人口数量的减少,但是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人际关系的交往等等一个很大的冲击,我们现在可能还意识不到,独生子女他面临很多非常不利的因素,我用这个民族牺牲来概括独生子女问题,而家庭教育目前实际上很多问题源于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于这一个孩子的态度,就是溺爱,溺爱

孩子,溺爱使他走向极端甚至抛弃、被歧视,等等,都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家庭教育的问题是很多问题的来源。

再者就是学校教育,好多问题也来源于学校。我们研究一下孩子的分化问题,通过研究就发现,好多孩子在一年级刚刚上学的时候实际上就出现了学习分化问题,这个分化为什么会产生,我认为和早期的家庭教育有关,和儿童的这种天生的这种遗传基因有关,父母的优生优育这个问题或者是遗传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很多孩子一出生就处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

现在有一句话叫“站在同一起跑线”,实际上,我们老师可以反思一下,可以想一想,你们班的学生,他们的起跑线是一样的吗,可想而知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一出生他的智力就出现问题,或者是身体有残疾,这是明显的不在起跑线上;有些孩子智力基本上是正常,但是他们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北京,同在蓝天下,但是我们就会发现,有些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这些孩子他有的很聪明,但是他和城区的孩子受的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一个老师到外来务工的子弟校去教课,但时他发现那里的环境极差,教室是如此的破落,孩子是如此的可怜,而这个学校就处在四环以内,当时这个老师的心情很沉重,他给孩子讲课时说:“孩子们,学习可以改变命运,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认为自己目前处境不好就抱怨,就放弃。”

但是,这个老师心里也在反思,这些孩子都在京城首都都市,但是他们的起跑线如此不一样,虽然这些孩子中可能会有些孩子逆境奋起,靠自己的创造、自身的努力能够取得成功,但是这些孩子应该说是少数,许多孩子因为条件不良,因为处境不利,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分化,就会提前步入社会,就会辍学失学。最近几年,我们国家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我认为好多孩子为什么那么早就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和他在起跑线上落伍有关系。所以说,从家庭教育来讲,从学校教育来讲,我们都有关注“起跑线”问题。

学校教育能不能有效地解决家庭带来的问题,我认为是一个考验,因为有些老师就抱怨孩子,抱怨家长,孩子一出问题就把家长叫来了,我认为这些有的是有道理的。家长应该对孩子的问题负责,但是,我们老师是不是应该想一想,学校是干嘛的,学校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学校,而不是把责任推还给家长,推还给家庭。

我曾经和一些家长进行过接触,他们讲,一有问题就把我们叫去了,对我们进行指责,要你们学校有什么用,我认为,这些家长的看法也是有道理的,学校应该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解决之道,应该有效解决,或者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学校应该能探索出一种方法,使家庭和学校能够结合起来,而不是推卸责任。

所以好多问题我认为也来源于学校,就是学校,我们的教师未能有效履行自己的职责。现在有一个词叫“师源性伤害”或是“师源性影响”,就是学困生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可能也来自于老师。有些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调查表明,占相当多的比例来源于教师的不当的措施。所以,学校教育也是我们好多问题的一个来源。

第三就是社区教育,任何学校都处在一个社区内,离开社区的影响,学校是不存在的。在什么样社区的学校影响是不一样的,那么有这样的一个学校,这个学校的周围有好多的监狱,有很多劳改所,这个学校的孩子有些是监狱和劳改所的工作人员的子弟,也有些是犯罪人员的子女,那这个社区对孩子对学校的影响,就相对的不利,在监狱在劳改所工作的人员,他每天面对罪犯的态度肯定会使他的教育观产生影响,他对孩子、对学校的态度都不一样,当然这些人也都需要关心。那我们想,这样的社区它对学校的影响是什么。

再比如,另外一个学校地处学府地带,周围全是高校,这些子女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高校的老师,那这样的学校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氛围,所以,不同的社区对学校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所以好多问题产生于社区。老师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社区附近有许多网吧,您可以想您的孩子或者是这些学生他肯定会受到这些网吧、游戏厅的影响。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讨论孩子突然就失学了,家里找不着了,跑哪去了,最后在网吧找到了,连续24小时几天几夜不回家,我曾经认识这样一个母亲,她的儿子18岁上高二,结果突然间就失踪了,失踪之后,他母亲非常着急,最后来现他已经长期去网吧,已经被网吧所迷惑,网吧里有不断升级的游戏,他经常去,因为去网吧需要钱,就多次跟父母要钱,这个母亲不给他钱,就和母亲发生冲突,最后打这个母亲,这个妈妈很痛苦,就找教育专家帮助解决,教育专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但遗憾的是,这个孩子错过了关键期,他已经18岁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深受网吧的影响多年,这种教育已经很被动了。

所以我们老师们应该想到,一个孩子在学校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到了17、18岁之后再去教育就很难,所以,学校教育要早期干预社区教育。好多问题来源于家庭,来源于社区,但是我们必须进行干预,如果学校只是被动的存在于社区,被动的来接受来自家庭和社区的问题,那么,可以想象,我们的教学效果是不行的。

第四点,好多问题来源于网络教育,来源于网路。现在这个网路对于我们人的影响达到了深刻的冲突。

各位老师们都上过网,老师们可以想象,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网路对孩子的影响、对成人的影响都越来越大,好多问题来源于网路,这是一个新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老师们平时从事课题研究的一些选择的课题。

另外,老师们在研究的时候,要选择一些有创意的问题,就是老师们要多思考,多反思,多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有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古代专家就讲,“一日三省吾身”;国外专家讲,“我思故我在”。所以我们的老师们确实应该反思古希腊大教学家巴图曾提出“要认识你自己”。在新的条件下,老师们应该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提高自己,同时,也是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同时,找到自己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很多有创意的问题来源于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实际上,现在有很多问题的研究,比如,课程研究问题,教材问题,老师们在使用新教材的时候应该是一种主动的教学态度,不应该是被动的来使用这个教材。新教材有优势,也有很多问题。老师们应该有自己的观点,比如,这个教材和过去的相比有什么新的地方,有什么优势,但是它有不足,有什么问题,老师们应该以研究的态度来看到教材,不是一个被动的使用者,给我什么我就使用什么,我就是个教书匠。

还比如,目前的家庭教育问题,我们的老师应该关注家庭教育,《学习的革命》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不是学校,是家庭,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我们的老师应该关注家庭教育,如果一个老师能够正确的指导家庭教育,他会使很问题得到解决,就不至于那么被动,把好多问题解决在家庭,学校相对就会轻松一些。所以,一个出色的老师,或者一个高明老师,他是一个特别善于和家庭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的老师。

那我们在选择课题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那些“指导家庭、指导父母、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提高父母的教育素养”等,在这方面搞一些研究。比如,“小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差异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在学校和在家庭的表现是比一样的,通过调查分析,为什么会不一样?那么这样的课题就非常的好。这是关于家庭教育。

同时我们的老师应该关注自身问题的研究,多关心自身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老师们不知是否都知道这个词,叫“职业枯竭”。任何职业都有一个职业枯竭问题。什么叫“职业枯竭”问题?就是一个人对此事的职业逐渐丧失热情,丧失激情,丧失信心。那我们老师从事的职业,你的激情是否一直保持着,一直兴趣盎然,一直充满活力?我认为这是值得思考的。

调查表明,我们国家很多的老师有五分之一以上的老师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更多的是和职业枯竭有关,老师们是不是研究过这个问题,目前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从专业研究角度讲,研究的很少,老师研究的更少。专业研究者从宏观上,从理论上进行研究,老师们可以从自身这种心理变化的情况、个案的状况来进行研究,这样能丰富我们国家对这方面的研究。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关注职业枯竭问题,是一个有价值的领域,会逐渐受到国家的关注。

这个问题在国外,比如说在美国、在英国已经出了很多成果,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干预模式,而我们国家才刚刚起步。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发展方面也得关注很多方面,关注教师,走进教师的心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措施。老师们在选题的时候不妨就职业枯竭问题进行研究,等等,还有很多问题,像教学是搜集的海洋,问题很多,我们老师都可以进行选题。

刚才讲到,选题是老师开展科研的一个首要方法,这个方法不掌握,研究就无从谈起,需要强调的是,选题的时候,老师们要注意几个陷阱,防止效率不高,苦于无门。

选题时容易遇到的“陷阱”:

如果选择问题出现偏差,会枉费心机。要小心以下选题“陷阱”:

一、缺乏个性,千篇一律(看别人搞什么自己也搞)

二、选题陈旧,聊无新意(别人研究多年了,还要研究一遍,这样就没有什么价值。)

三、外延宽广,无从下手(题目太大,一个老师研究地区的发展战略问题,也可以研究,但难度太大,

离自己的教学比较远。)

四、脱离实际、空洞无用

五、战线过长,事倍功半

六、指向茫然,不知所云(目的不清楚)

所以,选题的时候要注意这六个方面,前面我也多次强调,老师务必重视选题,这是从事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法。这比掌握那些具体的方法我认为要重要十倍。这个观念不一定合适,供大家参考。这是关于选题问题。

下面给老师讲一讲一些关于科研方法,第二个大问题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跟老师们进行一些探讨。

单讲方法,选题是一种方法,现在我们国家教育研究方法已经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咱们探讨一些方法论的问题,我想对提高科研方法的认识,正确运用教研方法会有好处。方法论就是论方法。就是对教育研究的方法的研究。

老师应该掌握什么方法呢?老师在一线教学,和专业研究员是有区别的。我们老师应该掌握一些有助于我们改善教学的方法,应该掌握以下几种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个案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这几种研究方法是老师们从事科学研究经常运用而且也易掌握并且能有效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一种方法,老师们不妨重点来掌握这几种方法。

下面,我从这几种方法,角度和老师们谈一谈如何认识这些方法,如何来运用这些方法,我分别结合一个案例来和老师们谈一谈这些方法的运用。

第一种方法是观察法。

观察法是老师最容易运用的方法。观察法就是直接以感知的方式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获取教育对象的有关信息,并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实用。因为老师经常在学校,每天接触孩子,可以说在天天观察孩子。如果没有研究意识,那可能对孩子好多问题会熟视无睹,如果你以研究的心态看待孩子,用观察的方法来研究问题,那么你对孩子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有句话叫不是没有美,是我们没有缺乏一个发现美得眼睛;那我们还可以这样说,不是没有问题,是我们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

观察法——引导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研究。

观察法有程序,首先,是直接感知。就是我们观察者(研究者)要直接感知,要看孩子,直接面对孩子,看孩子在发生什么变化?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记录孩子的变化。一定要把这些孩子的变化情况通过录像的方式,或者通过笔记的方式给它客观的纪录下来。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分析这些孩子变化的结果。观察的目的就是来分析得到的资料,第四个阶段根据分析的结果来改善教学。这四个阶段是观察法所进行的阶段。在观察法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老师们要有非常专业的观察的工具,就是纪录孩子的信息要专业,不同的观察者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有没有时候这个课题的观察的工具和方法决定了这个观察法的成败。现在很多老师在进行这个方法的运用时,不太善于观察,困惑在哪里,就是他没有观察的表格或者观察的工具。

我在基层学校听课时,在一个小学,我那发现,这个儿童在课堂的表现是有差异的,就是好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明显不同,这个状况老师们都知道,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些差异究竟是什么,差异到什么程度,在哪些指标上有差异,我发现研究的比较少。我搞了一个题,叫《小学生小学学习优差生课堂表现差异的研究》,我设计了一个观察表格,比如,孩子在课堂上打哈欠的次数,主动举手的次数,和同学交头接耳的次数,玩小东西的次数,设计了这几个指标,设在表格上,然后选择一个班级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六个孩子和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六个孩子,进行连续的跟踪和观察,观察大概持续了两个星期,每次的观察都略有不同,都略有差异,最后求了一个平均值,最后发现,学困生在打哈欠的次数、玩小动作的次数、和同学交头接耳的次数都明显的高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而主动举手的次数远远的低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很多孩子上课几乎不举手,学困生常常游离于教学之外,而老师对这些问题并没有觉察到,他还按他的教学去讲,后来,他根据观察的结果写出了报告,他这个报告用的就是观察法,这个报告后来发表并被上海等许多地方引用。这个问题就很好的印证了,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正确的运用观察法,是可以发现问题的。

还比如,有一个老师叫吴凯,他是北京教科院的一个老专家,在北京和全国都很有名。他曾运用观察法搞了一个课题,课题叫《小学生行为礼貌问题的研究》。现在一般搞这样的研究,我们国家很多老师就用调查法,问孩子:你行为礼貌怎么样?问卷调查有他的好处,但是某些方面有些不足,什么不足呢,就是问卷调查得到的信息有的可能是真的或者是有差异的,因为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的是抵触情绪,有的可能正确错误,从这个角度来回答问题,这样一来就使好多问题的获得的结果的可靠性值得怀疑。观察法的有一个好处,是在真实的观察下进行的,这样就容易规避或消除一些虚假的信息。吴凯老师就用了观察法来研究《小学生的行为礼貌问题》,他进到一个班,对孩子说,现在在二楼教导处有一个老师在等着你们,同学们去的时候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孩子们并不知道正在研究他们的礼貌行为问题,而吴凯老师就坐在这个屋,设计好了一个表格,这个表格分几个指标:第一,这个孩子站在门口是否喊报告;第二个指标,是否主动敲门;第三个指标,是否问老师好;第四个指标,是否咋回答问题后说老师再见;第五个指标,是否主动轻轻把门关上。这就是五个指标,孩子就一个一个到这个办公室回答问题,孩子就想,我要回答问题,我要回答什么问题呢?他就关心这个事,他对这五个指标就不太注意,而这五个指标就是在

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它容易饿出结论。通过这五个指标,就可以看出来,孩子在学校的养成教育如何,我们看,这个观察利用的非常好。

这个研究者就比较高明,就把一些信息归并了,可以想象,如果把这五个指标用问卷形式,他得到的孩子的结果肯定和用观察法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是观察法的运用,这两个案例老师们可以参考。

在进行观察法的时候,老师们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点就是,老师一定不要干扰被观察的对象,就是不要给孩子任何暗示,老师要有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来观察孩子。千万不要这么想,我要观察这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的差别,我希望或者我期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的表现或者指标要高于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来进行暗示,千万不能这么做,就然孩子保持真实状态,老师在记录这些指标时一定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要实事求是,使记录的结果要真实,使记录的误差降到最低。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观察者在进行观察的时候,不要对孩子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产生影响。观察者在课堂或者在操场观察的时候一定要低调,一定要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对孩子的学习的干扰要降到最低。有的观察者他就坐在最显眼的位置,孩子一看这人在观察自己,这样不行。孩子明显及不一样了,所以老师观察的时候一般坐在孩子稍后面的位置比较好,让孩子意识不到老师在观察他,这样他就处在一种真实的状态中。你要是坐在孩子的面前,拿个本,拿个笔,他一动你就记,他一动你就记,你想这些孩子他肯定会受到影响。

第三点,老师在观察孩子的时候,记录本或是表格一定要专业,老师们可以先有自己的设计,比如你要观察什么,怎么观察,我建议你设计好之后,可以请老教师或是请经验丰富的教师给提供一些参考,让他们提提意见,这样观察是不是合适,这个工具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如果记录表格是专业的,那你的数据就会很得当,也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效果的改进。

我认为这三点是老师们在进行观察法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当然,在观察法正式实施之前要一些意欲观察法,就是对自己的观察方案进行一个验证、调整,比如发现开始先试验一遍,看观察是不是合适,之后对这个方案和工具进行调整,如果观察对象比较多,可以结合老师同时观察,进行简单的培训。总之,在观察之前应该有寓意的观察,这样可以给自己调整的空间,使这个误差降低最低。

观察法的运用应该说是非常有效果的,比方说,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他就观察她的孩子,他的孩子起名叫“一鸣”,他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观察这个孩子,一直观察的第808天,就是两岁多,每天她就观察这些孩子哭啼的变化,并详细记录,第808天她就停止了,然后她对这些记录进行了连续的分析,他写一本书叫《儿童心理之研究》,这本书是我们国家非常早期的一个非常有权威的书,对儿童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陈鹤琴老师就给我们提供了运用观察法来进行研究的一个范例。我们是不是有这种心态呢?是不是应该也连续的这么观察孩子,老师们可以参考一下。这是关于第一种方法,观察法的运用。

第二种方法我们讨论一下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也是我们老师们应该熟练掌握的一种方法。

“个案”通常又被称为“案例”,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及特定范围的具体对象。具体到教育研究领域来说,这个对象既可以是一个人、一种课程、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一个事件或一个过程等。

个案研究就是广泛搜集个例的资料,彻底了解个例现状及发展历程,对单一研究对象的典型特征进行深入而缜密的全面研究分析,确定问题症结,进而提出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通常也被称为个案法、案例研究法。

个案研究,是对案例的研究,对个别情况的事物的研究,对改变问题或者个别学生,个别的一些行为、方式、现象的研究,个案研究目前在老师的研究中用的是比较多,也是比较有成效的,我向老师们建议不妨多开展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比较好掌握的,分为以下几个程序:

第一,要摸清个案的问题所在;第二,要对原因进行分析;第三,要采取应对措施;第四,要对效果进行分析。这是搞个案研究要把握的四个程序。

案例:

有一老师搞了这么一个个案:就是他发现他们班有一个孩子特别的脏,吃饭穿衣特别的脏,而且行为习惯特别的差,但这个孩子很聪明,不像笨的孩子,老师就觉得很可怜这个孩子,她就首先关心这个孩子,给他洗手、洗脸,吃饭前关心他,这个孩子逐渐就转变态度,心想,我这么脏,老师还这么喜欢我,给我洗脸,还给我洗手,给我提供好吃的,这个孩子就逐渐转变了他的态度,老师有进一步理解孩子的背景,发现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城管队员,城管队员就是每天比较忙碌,比较辛苦,在家里对孩子的教养就不够,孩子那对父母也有意见,父母对孩子关心不够,孩子每天自己上学下学,孩子就缺少父母的关心。

所以,这个老师就提醒父母多关心这个孩子,然后自己主动的帮助孩子,这个孩子进步进步很快。突然有一天,这孩子给老师送来一盒巧克力,跟老师说,“这盒巧克力是我专门给您的,您不要让别人吃”,老师听到这就非常的感动,留下了眼泪,觉得这孩子非常的董事。这个老师就把对孩子的这种帮助的过程、效果就写出来了,写了个案研究报告并发表了。那么,这个个案非常的感动,也很有启发意义:教育是很

平常的,但老师必须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平常的工作不平常。

像那个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说有很多非常难的地方,有很多苦处和辛酸,但是,通过探索老师就改变这些问题,最后实现孩子的进步。

所以,老师们搞个案研究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非常好的帮助,而不是说是这孩子有问题,给贴个标签,他是有问题的孩子,我研究他,怎么怎么着,不是这样的。凡是老师进行个案研究的对象实际上都是老师进行关心帮助的对象,这些孩子应该感到这是一种福音,家长也应该感谢老师,老师如此关注我的孩子,这么连续的帮助孩子。

老师们不妨想一想,你们班里是否有这样的孩子。你能不能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他进行连续的跟踪和研究,积累相关的资料,我相信如果这些资料,你能积累的很完整,保留下来,这孩子长大了,成为一个合适的公民了,他怎么感谢老师当初对他的关心和帮助,这些档案是多么的有价值。所以,我提倡老师们多从事个案研究,多积累一些这些孩子的小时候的档案和资料,将来是很有价值的,对孩子是很有帮助的。所以,个案研究是最适合老师掌握,也最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老师们不妨试一试。

这是关于个案研究法,就简单说这些。

第三种方法是教育调查法。

调查法老师们很不陌生,很熟悉。有这样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这个方法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老师应该学会运用调查法。

什么叫调查?调查就是老师在观察、实验等等那些方法之外,了解现状,摸清事物的内在规律,探求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而改善教学的一种方法。借助一种手段来采集信息,分析信息的一种方法。简而言之,调查法就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老师们进行调查法应该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比如有个案,有访谈法,有观察法,有问卷法,统计分析法等等。所以调查法是一种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获取研究对象信息的方法。

调查法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是对现状的研究,对对象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对不同对象关系的研究,或者对每个事物、事情的原因的研究等等。

所以根据目的的不同,调查法可以分成现状调查,发展调查,关系调查,比较调查这几种。

根据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成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这三种情况,我想老师们都用过。

这很好理解,就不多做解释了。

按范围分是分三种,按内容分,分为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比如,我们搞一项调查,要获取一些事实,哈尔滨市高中教师学历状况调查,或者是通河县小学生性别、年龄比例调查,这些都是事实调查,就是把一些真实情况摸清楚,这是事实调查。

第二种是征询意见调查。咱们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一结束,中央电视台就向全国进行调查,调查大家对晚会是喜欢那,是比较喜欢那,还是不喜欢,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调查就是意见分析调查。今年春节晚会大家都看了,不知道印象怎么样,然后晚会一结束,中央电视台就组织调查人员立即对全国进行状况调查,结果90%以上的人认为晚会办的好和比较好。但是,新浪网也进行了一个调查,它的内容也是咨询现状调查,新浪网通过网路,通过观众随机的调查,结果新浪网的调查只有40%左右的观众认为晚会办的好和比较好。那这两个调查的结果就反差很大,咱先不说这两个结果那个对那个错,这那反映出不同的调查就有不同的误差,这可能是因为哪项内容差距太大导致误差,但这两种都是征询意见调查。

调查方法按方式分类,调查法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验调查、成品分析调查。

前三种很容易理解,成品分析法指的是对某一个相对完整的对象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析和调查。这四种方法是根据调查方式的不同分的。关于调查法很好理解和掌握运用,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下面一个方法是教育实验法。

所谓教育实验法就是揭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实验法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但是老师们在日常的课题研究中,用这个方法比较少,因为实验法对老师们的要求比较高。什么叫“实验法”?所谓“实验法”就是在调查和观察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造一定的假设情景,然后探求变量、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在一定的假设指导下,要控制变量,以期达到因变量,最后来探究一些事物的因果关系。教育实验法在我们国家的教学实践改革中运用的不少,有些实验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教育实验法按条件来分,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应该说是比较少的,比如在心理学方面的实验,北师大心理学院有一个心理实验室,他们定期请一些中小学学生和一些高校的学生到这个实验室去完成一些实验,这些就是实验室实验;通常用的是现场实验,比如,学校要搞一个课题,要在教室进行,要在学校进行就不可能把学生拉到实验室去,这个实验就是现场实验。

教师还可以从以下两角度来理解,实验还分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实验。什么是“单因素试验”,就是对某个问题,某个因素进行研究,措施也是单一的,因素的分析也是单一的。比如,我们老师们可以进行

一个班的实验,一个学校的实验,或者是采取一种的措施,改变孩子的一种行为,只分析这孩子在某个方面的变化,这个实验就是单一因素试验。

第二种多因素试验带有全局性。对孩子的成绩情况,对学校的成绩情况进行实验。

比如,有一个课题,是我们国家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进行的,叫《小学生整体改革实验》,通过研究分析,学校的发展如果仅仅从某个学科开始,虽然能去的一定的效果,但是它在一定阶段之后,效果就不明显了,为了是教育改革取得成功,他们认为,应该对学校的所有方面进行改革,而不仅仅是在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某个班级中进行,就需要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他们提出一种假设,认为,只有从学校的整体出发,才能改革,才能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然后,做出整体设计,围绕这个设计进行了好几轮的实验,学校也通过这个实践获得了发展。

这个课题就是一个多因素试验。它就是把学校众多因素都考虑进来,然后围绕这些,进行了发展,进行了研究,最后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在运用实验法的时候,老师们有一个地方不能忽视,就是一定要设计好自己的研究假设。对实验假设不要模糊表述,对因变量、自变量、约束变量一定要表述清楚。

实验假设就是老师一定要有理念,我能够怎么着就能够怎么着,这样的表述才是实验假设,而不是说很长一段话,给人感觉你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对于老师说,必须要设计好实验假设。如果实验假设太空泛,这个实验就没有价值。

教育实验要求很高,所以,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一个老师搞实验难度是比较大的,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学校来进行,或者是专业研究者来领衔,来进行。

由于教育是一个关于人的这样一个教育,而人是一个有思维活动的高智能动物,人有很多不可控制因素,所以,搞教育实验要注意它的教育性、人文性。

经验总结法:目前是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老师们可以不会别的方法,但是老师们一般都会运用经验总结法,只不过这种经验总结法可能在水平上,在总结的高度上要不同。大部分教师的论文都是按照经验总结法来进行的,只不过老师们没有意识到经验总结也是一种方法。所以,在写论文的时候,提炼的很不够。

什么是经验总结法?就是对自身新近教学经验或者是教训进行总结、反思、提炼的一种方法。经验总结法的核心点是对自己的新近教学经验,或者叫自己的一些比较闪光的理念,实践做法进行总结。这个方法,老师利用的是比较普遍的。

经验总结的特点是先进性,表现在

第一,要有时代性,任何时候的经验都带有时代烙印。

第二,经验是可推广的。如果不能推广就没有必要进行总结。不能运用,不能推广的经验就不是经验。

第三,经验是最优化的经验。所谓最优化经验就是,这个经验应该是高效率的。别人运用之后能够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工作效率。

老师在进行经验总结的时候,也可以灵活的运用多种方法。现在老师们在经验总结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总结的方法不当,对自身经验的认识不足,提炼高度不够,总是讲一个事,事情讲完了,寥寥几句收尾,这不是经验。

所谓经验,就是对自身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成功的做法,这个做法成功在那些方面,它的效果怎么样,为什么会成功,从这些方面进行总结,这些做法是怎么做的,在某些方面应该去这么操作,对这些要有一个比较高的提炼。

好的经验总结要有好的标题,标题非常醒目,概括的非常强。概念表述非常清楚,文字非常优美。好的经验总结必须对自己的标题进行设计。老师在进行经验总结的时候,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提炼,不要太拘于一些小事,不要就事论事,应该事情为经验服务。这是关于经验总结法,做了简单介绍。

最后一个方法是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目前是许多学校老师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

行动研究法,就是将科研研究者与实际研究者的智慧有效结合在一起的有效研究法。对研究者既是这个教学活动的操作者,又是研究者,集研究者与实践者一体的研究法。等同于实际反复研究,就是对自身的实践不断的进行总结,然后提出改进措施,在根据效果再进行改进,这样不断反复的过程。

行动研究法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确定行动方案。(针对问题确定方案,然后执行方案,通过反馈信息检验方案有没有效果,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最后再改进方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行动研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以改进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目标是为了改进我们的教学质量)

第二,强调行动与研究的结合。(行动是在研究的掌控下进行的,研究是对行动的研究)比如,我们要搞一个课题,对“学习困难生的应对策略”,那我们就要不断的采取措施来改进这个孩子的学习,同时,老师还要研究你这个策略是不是得当,是不是合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措施,最后促进孩子的发

展。这个就是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如果仅仅是行动,效果怎么样,不进行分析改进,那就是行动与研究的脱离。

第三,行动研究者要求实践者充分参与这个过程之中,而且,实践者应该是研究的主角。这是行动研究的本质要求。

第四,行动研究法是要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就是保持一种正常的教学环境,不要认为的创造一种不自然的环境。行动研究法的要求是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进行,比如在你的班级,在学校正常进行,不必要刻意创造一种有别于常态的教学环境,只有在常态之下,才能进行研究。)

第五,行动研究法要以解决问题,改进现状为衡量指标。一个行动研究法是否成功了,就要看研究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果没有解决,很说它是成功的。

第六,行动研究法要有计划性。这个问题要设计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方案的设计非常重要。没有好的方案,研究可以不进行,错误的方案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所以,研究者在进行行动研究法的时候一定要设计好方案。这是关于行动研究法,我就介绍到这儿。

总之,现在的时代是一个教育变革的时代,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一个大的趋势。一个老师,以前参加科研是可有可无的选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老师参与课题研究是不得以的选择,或者是应该成为一个主动的选择,主动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选好一个有价值的题目,运用多种方法开展研究,我认为是老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也好提高教学质量,也会更加履行好自己的教育职责。

以上是我对教育科研方法问题谈的一些看法,不同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研究方法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16 学时 学分:1学分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开课学期:第3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 《纲要》从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标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决心彻底扭转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为己任,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明示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对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特性和内容,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类型和步骤,生物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以及案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使学生能够掌握如何进行教育研究并在实践中运用。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对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特性和内容,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类型和步骤,生物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使学生能够掌握如何进行教育研究并在实践中运用。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 1.教学方法:讲授及案例法 2.课程考核方法:考查 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五、大纲正文 概述(4学时) 【目的要求】 1.使学生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学重点】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的意义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学内容】 1.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3)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 4)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2.高中新课标阐述 第一讲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特性和内容(4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科学研究活动的一般规范和原则 2.掌握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特性和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科学研究活动的一般规范和原则 2.掌握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特性和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1.科学研究的特性 2.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特性 3.生物学教育研究的内容 第二讲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类型和基本步骤(4学时) 【目的要求】 1.区别生物学教育研究的主要类型 2.掌握生物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教学重点】 生物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学专业主干课,它从教育过程出发,研究教育研究的设计和方法的学科课程。学习该课程能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原理以及其研究方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帮助他们在教育研究工作中正确应用各种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使他们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做到:1、了解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2、掌握学校教育的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研究技能和能力。3、能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和学术论文的撰写。本课程的前继课程是教育学原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系统科学等。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与这些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一要明确这些相关课程是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和前提,二要保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避免容的简单重复。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正确认识该课程的性质、任务,全面了解该课程的体系和结构; 2、牢固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3、把握学校教育研究过程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 4、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课题论证及撰写文章 三、教学容及要求 第1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2课时) 1、容提要主要讲述研究与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与教育研究方法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型。 2、教育目的通过本章教学梳理教育研究概念及教育研究的类型,促进学生掌握教育研究的方法及方法论,为后续各章提供认识上的前提。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育研究概念 难点教育研究方法论 第2章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考察(2课时) 1、容提要专门介绍教育研究方法经历的四大阶段:注重思辨;强化实证;定性研究的兴盛;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 2、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教育研究发展经历的4个不同阶段,并对

中国中小学八大常用的教学原则

中国中小学八大常用的教学原则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内容已由我国教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结合我国的教学实践有所发展,并补充了一些新的原则。特别应当指出,这一原则体系是针对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学采用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例如活动课程),则这一原则体系并不适用。 (一)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如前所述,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间接认识,学生在教学中是以学习前人经验即书本知识为主的。这些书本知识的真理性固然毋庸置疑,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和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存在相当的差距,有些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而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完全没有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做基础和支撑,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纯粹理论知识的。由于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距离,学生们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直观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 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进行的,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儿童生活中比较生疏的内容时,实物直观能够最为真实有效和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理解、掌握所必需的感性经验。 2.模像直观。模像直观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实物直观虽然具有真实有效的特点,但往往由于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使用;模像直观则能够有效地弥补实物直观的缺憾,特别是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模像直观的范围更加广阔,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结构,都能够借助某种技术手段达到直观的效果。 3.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效果。与前两种直观相比,语言直观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语言直观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学科不同,教学任务不同,学生年龄特征不同,所需要的直观手段也不同。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地说,在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比较生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为直观而直观,只能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 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直观给予学生的是感性经验,而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运用直观时注意指导,比如通过提问和解释鼓励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启发学生区分主次轻重,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和本质及原因和结果等。 (二)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有领导的认识”是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小学生是不可能自行达到社会对于他们的要求的,教师对于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和教学效果的优劣都负有主要责任。然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离开了这一点,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真正掌握、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态度感情的成熟和提高都是不可能的。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启发性原则,对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的启发应当能够激起学生紧张、活泼的智力活动,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锻炼发展。因此,启发应当选择那些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但又是他们通过自觉积极的思考能够得到基本正确结果的问题来进行。简单的事实和记忆性的知识,即使顺利地“启发”出结果,价值也是有限的。

中小学教育教研方法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讲座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愿意和大家谈一谈教育研究的方法问题,重点谈一谈研究型老师如何有效参与教育科研方法。所谓研究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研究就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运用一定方法和手段,按照一定的研究方案设计去达成未知规律的未知规律探索过程。教育研究就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对于研究的概念,老师们不会陌生,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护额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的变革,这会对教师发展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有效的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效参与教育科研是一个必要选择。 今天我愿意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教师如何有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首先,教育的发展对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提出来必然要求。第二点,从方法论的角度谈一谈如何认识、如何正确使用教育科研方法。第三点,具体谈一谈相关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在现实中,我认为有这样一句话可以与老师们共鸣,我认为,没有研究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人类活动始于五千年以前,当人类从猿猴步入文明社会开始,教育活动就开始了。只不过几千年以前的教育活动更带有自发的盲目的心里,其实在动物界,我们也发现,老鹰教小鹰在天空飞翔,这种活动就是教育,只不过这只是出于一种本能,而我们人类他是有意识进行教育,传承文明,直到自己的后代能自己迎接挑战。有了教育就有了对教育活动的反思,这种反思就是一种研究,所以,研究就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不足或未知的领域进行探索,所以我认为,没有研究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作为老师,要想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必须有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小课题或者中端课题,也可以参与到一些研究课题中去。如何正确认识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目前社会发展正在进行非常快的变化,现在老师们都知道,信息革命、学习革命、教学革命等等这些时髦词初次在我们的事业中,信息革命的标准就是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的出现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最近有一个数据,说一条光缆传播的信息量将绕一条数字光缆光缆的传播得效率的变化,1988年时,一条数字光缆只能传播三千字节,到1996年达到一千五百万个字节,到两千年到一千万个字节,到了2003年,现在每条数字光缆每秒传送的信息量比1997年全球互联网一个月传输的总和还要多。 这就说明,人类的信息量在呈几何数增长,这是信息革命的出现,信息革命带来了教育革命,老师们都知道,目前我们的教育正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各省市课程改革的推进,都是教育革命的一个前奏,或者说是教育革命发生的一个标志。谈到教学革命,课程的变化对老师的教学出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既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适应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所以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外一点,社会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教育成了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领域,比如说,家长社会公众对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指责,比如说,教育的腐败问题,然后中小学的择校问题,对寒假暑假期间的学生的补习班问题,以及教育公平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社会公众指责或者关注的方面,社会公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不见一致,但是,从一个点上来说,就是社会,包括家庭、社区,包括政府部门对学校教育,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育部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教育,另外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施加了更强烈的影响,在信息革命的时代影响下,学校成为信息海洋里的一条小船,可以说是,学校不断的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应付的影响有些事一致的,有些是完全矛盾的,所以学校在社会各方面的这种相互交织、相互矛盾的这种信息的影响下,变得比较脆弱,学校的这种稳定性和权威性正在受到挑战。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教师的权威教育影响也在弱化,影响强度在降低,以上调查表明,在新世纪以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五六十年代相比,明显降低,这说明,在信息革命的影响下,原来所谓的师道尊严的地位受到挑战,孩子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他的信息源不仅来自于学校、教师,还来自于父母,来自社区,来自网吧,互联网信息对于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 尤其是一些电视剧也都是孩子的信息来源,这些都对孩子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孩子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教育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现在社会跨文化的这种交流和碰撞非常厉害,文化的侵略,文化的霸权,腐朽的文化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复杂,有一句歌词中说,“你已经变得不再是你,可我依然是我”,这是《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句歌词,我认为,这句话可以这么改,改成“你已经变得不再是你,我也已经不再是我”,这说明,学生变了,老师也发生了变化,老师作为社会中一个公民,每天去学校教书,但是实际上,他也该承担各种角色,在学校是一个老师,在家里是父亲和母亲或者是儿子和女儿,在社会上是一个普通公民,他要承担社会的各种压力,所以教师的角色在进行多种变化,尤其是社会公众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决定了我们的教师的内心会发生很多变化,教师需要人文关怀,最近有一个词非常时髦,就是教育腐败问题,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我认为教师在倍受指责的同时,或是倍受高度关注时同时,更应该受到人文关怀。这是教师变得比较复杂,教师的复杂决定了教师必须理清自己的思路,为众多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必须有效的提高自己专业化发

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

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 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 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真题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小学教育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5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荅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奋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诮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管理的内容具有 A.教育性 B.主体性 C.复杂性 D.互动性 2、科学管理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者和代表人物是 A.泰勒 B.卡斯特 C.德鲁克 D.梅奥 3、被称为"一般管理理论的奠基人"的是 A.马斯洛 B.法约尔 C.赫兹伯格 D.韦伯 4、将组织分为疏远型组织、精打细算型组织、道德涵养型组织的依椐是 A.组织对其成员控制的方式 B.组织的规范化程度

C.个体参与组织活动的程度 D.组织的结构与层级 5、学校管理者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并根据教育规律适时调整学校发展战略,创造性地设计学校的发展蓝图。这是学校管理的 A.效益性原则 B.动态性原则 C.前瞻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6、教师在自然情境下,用自己的感官和相关的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现象进行考察的方法是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研究法 7、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要求,结合校情分析和设计的,有一定目标导向的,学校全面改革发展和持续改进的行动计划,称为 A.学校目标 B.学校前景 C.学校架构 D.学校规划 8、人们在沟通过程中,以书写文字的方式交流或传递信息从而达到共识的沟通方式属于 A.言语沟通 B.身体沟通 C.非言语沟通 D.情感沟通 9、对学校效能内涵的理解,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关注学生,另一类关注 A.教师 B.学校 C.班级 D.家庭 10、科迪安尼和威尔伯认为效能学校构成的关键因素有:行政领导、学校气氛、基本技巧、高度期望、不断评估及 A.投入与产出 B. 目标的达成 C.坏境的适应 D.教职员的发展 11、任期制规定校长的任期年限,每届一般为 A. 1~2 年 B.3~5 年 C.5~8 年 D.8~10年 12、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部门是

中小学课外辅导班目前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小学课外辅导班目前现状分析及对策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小学课外辅导班目前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小学课外辅导班目前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中小学课外辅导班成明显扩张之势。这一现象的发生,反映了民众对教育有着十分强烈的需要。这种现象事实上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明确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为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小学课外辅导班现状分析对策 教育事业总是和社会一样,不断有新的现象出现。如果说这几年与教育有关的现象最集中是什么,中小学校外培训算得上是一个明显的现象。 一、中小学课外辅导班的现状 (一)国内中小学课外辅导班现状 1、北京中小学课外辅导班现状 为了了解北京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外培训现状,笔者通过随机的方式进行了调查。 人大附中是北京最好的一所中学,要参观交流过程中,该校一位领导回答笔者有关问题时认为,他们学校约有八成左右的学生参加了课外补习班! 北京另一所重点中学——101中学,笔者课间随机问了3名初一学生,他们都有参加了课外辅导班!而且是不少于2门。 北京105中初二(6)班一男同学参加物理和数学辅导班,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科的成绩。一学期费用在4000多元,折算单价为120元/小时。 北京市育鸿学校初三(1)班某男同学参加了5门课的辅导班。学费更是高达每节课200多元。该同学还说,他们班还有一位同学根本不来学校上课,每天就在辅导班上课。学校党支部书记、前任校长对于学生参加辅导班持反对意见。她认为教师应当把学生教好。为什么你不能把自己的学生教好不,这是老师的责任所在。她还认为,参加辅导班家长也是不理性的表现,迷信上辅导班的作用。然而,该校一名校领导的女儿曾经请过作文家教,请了一位专家上课。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领导的儿子也一直在上各种辅导班。该院一名研究教育的副教授的幼儿园孩子也在老婆的直接掌控下上了几门兴趣班。 到底北京的中小学校外培训市场如何笔者还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进行了了解。

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研究方法简述 马海峰(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邮编: 210019,邮箱:37090127@https://www.360docs.net/doc/004997890.html,) 现在的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阶段过渡。教育新观念,新思想不断涌现。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钻在故纸堆”中的人,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的教育发展需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具备必要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外,还要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此外还要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尤其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 在我们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首先需要弄清作为研究依据的教学理论体现了怎样的价值观和目的论;其次需要弄清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课程、教材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之间的从属关系;另外,还需要建立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思想,将任何一个研究的课题纳入教育教学的大系统之中,探明解决这一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控制的办法。除上述三点之外,还有一条原则是需要特别强调的,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着客观教育现象,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实际现象之间的差别,从而找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至于具体的教学研究方法,目前惯用的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目前世界各国运用最多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是指对先进教育教学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研究方法。这里的经验一般是指来自教学实践的直接经验,在经过、准确、真实、足量的记录,认真筛选、核实、验证,以及理论化后的教学经验。所以,教育经验总结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以发生过的教育事实为依据,通过现场观察、访问和调查来搜集经验性材料,对经验现象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获得比较深刻、比较系统的教育知识的研究活动。 二、调查法观察法 调查法是指为了达到预设的目的,按照一定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调查对象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从而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调查法的研究目的既可以是为了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 调查法既可以采用访谈法,电话调查法,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大范围做情况调查的时候往往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通过收集资料,然后作定量或定性的研究分析,归纳出调查结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时,根据需要确定调查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设立各种明确的问题,作全面摸底了解。问卷有开放型问卷和封闭型问卷(也叫结构型问卷)。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实验选题,实验设计和实验实

谈谈中国与英国中小学教育的不同

谈谈中国与英国中小学教育的不同 2008/7/25/18:06 来源:现代教育报作者:荣学工 在江苏省教育厅的精心组织下,以小学校长为主体的52人组成的“学校管理者赴英学习访问团”于2008年5月25日从上海启程,到达享有“工业革命故乡”之称的英国曼彻斯特市,开始了为期三周的学习考察。 在苏曼教育国际发展中心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把整个英国社会当作大的课堂,对该国的人文风俗、社会状况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我们还重点地对英国的教育,特别是英国的小学教育进行了比较具体的考察学习。 在英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曼彻斯特市的一些小学,听了曼彻斯特市教育官员、小学校长以及有关教育专家给我们作的专题讲座,还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三周的考察学习,我们都感到收获很大,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考察学习活动不仅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今后做好学校工作的信心。以下是本人对英国中小学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从学校规模上来看。英国学校的规模比国内的学校要小得多,大部分学校都在200人左右,三四百个学生的学校就算较大的了,七百人以上的学校就是凤毛麟角的了。 英国学校实行的都是小班化,每班不超过30人。这样的规模和班额,一有利于学校管理,一般学校只有一名校长和一位副校长或校长助理;二有利教学师生互动,有利于面向每一个学生,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从教育理念上讲。(1)奉行“每个学生都同等重要”的理念。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幼儿班开始,建立成长记录袋,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疏导,对学习不理想的学生有助教和义工进行单独辅导等等,无不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2)奉行“让教育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享受”的理念。参观曼城的每一所学校,我们都有深切的感受,在英国,孩子们的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压力,一方面,国家教学大纲对小学生学业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不是很高,尤其是他们对知识性学习内容方面的要求,英国五年级的孩子在计算方面的要求跟我们二年级的学生没有多大的差别;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非常注重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始终带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活动,这是英国老师课堂教学给我们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第三,英国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普遍不太关心,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期望值也不是很高。(3)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学生下午3:30放学以后,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供学生参加,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活动,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试题(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试题 (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045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荅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奋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诮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管理的内容具有 A.教育性 B.主体性 C.复杂性 D.互动性 2、科学管理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者和代表人物是 A.泰勒 B.卡斯特 C.德鲁克 D.梅奥 3、被称为"一般管理理论的奠基人"的是 A.马斯洛 B.法约尔 C.赫兹伯格 D.韦伯 4、将组织分为疏远型组织、精打细算型组织、道德涵养型组织的依椐是 A.组织对其成员控制的方式 B.组织的规范化程度 C.个体参与组织活动的程度 D.组织的结构与层级

5、学校管理者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并根据教育规律适时调整学校发展战略,创造性地设计学校的发展蓝图。这是学校管理的 A.效益性原则 B.动态性原则 C.前瞻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6、教师在自然情境下,用自己的感官和相关的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现象进行考察的方法是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研究法 7、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要求,结合校情分析和设计的,有一定目标导向的,学校全面改革发展和持续改进的行动计划,称为 A.学校目标 B.学校前景 C.学校架构 D.学校规划 8、人们在沟通过程中,以书写文字的方式交流或传递信息从而达到共识的沟通方式属于 A.言语沟通 B.身体沟通 C.非言语沟通 D.情感沟通 9、对学校效能内涵的理解,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关注学生,另一类关注 A.教师 B.学校 C.班级 D.家庭 10、科迪安尼和威尔伯认为效能学校构成的关键因素有:行政领导、学校气氛、基本技巧、高度期望、不断评估及 A.投入与产出 B. 目标的达成 C.坏境的适应 D.教职员的发展 11、任期制规定校长的任期年限,每届一般为 A. 1~2 年 B.3~5 年 C.5~8 年 D.8~10年 12、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部门是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中央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3、对学校物质财富的计划组织、使用保管的活动,称为

(完整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实践教学大纲 (含研究性学习) 课程代码: 学时数:70 理论环节学时数:50 实践环节学时数:22 学分:4 适用专业: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美术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去探讨教育领域内的各种关系、现象并揭示其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应用性学科,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未知、创建教育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工具性学科。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掌握适合小学教育实际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下称PBL)是一门试验性课程。以科学的方法去带领学生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自我生活中自主发现选择研究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体验的一门学科。 《PBL》是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 1、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过程与基本原则 2、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术语、概念和观念 3、掌握小学教育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4、理解教材中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5、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别人的研究成果 6、能从教育实践中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7、能独立设计并完成一项简单的实证性研究 8、能按规范格式独立撰写实证性研究报告 9、初步形成研究意识和方法意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部分) 1、了解PBL的意义、过程与基本原则 2、理解PBL的主要术语、概念和观念 3、掌握小学教育PBL的基本方法 4、理解PBL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 实 践 作 业

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一、*******(一级标题,宋体加粗,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一)(二级标题,黑体,小四,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 ⒈(三级标题,黑体,五号。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非单独成行则同正文) 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图、表标题采用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一、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 按照研究目的分类,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三大类型: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 1、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的一种研究方式,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类型。它是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因此,它属于主观定性研究,设计简单,形式自由,调查样本小。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常常用于更正式的调研之前以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取更多的有关资料。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没有什么结构。例如,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样本量一般较小,也没有什么代表性。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暂时性的,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始。 探索性研究的方式可以区分为次级资料研究、专家访问、相似案例分析、深度访谈等四种(Patton,1990)。 进行这种类型的研究主要面对的挑战是:由于缺乏前人研究经验,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也不太清楚,且缺乏理论根据,所以若进行精细研究,常出现顾此失彼或以偏概全的情况,而且这种类型的研究费时、耗力、经费高。 2、描述性研究

日本中小学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一、日本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 1、日本小学和初中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上课的时间从上午8:30到下午2:30。我认识一名日本华人,他的爱人就是日本的小学老师,她给我介绍说:日本的小学从一年纪到六年纪,都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如在大火、地震中如何有效地逃生,以及学习日常生活的一般技能。 钢琴、绘画、舞蹈等课程日本都是在学校学习,家长不需要请家庭老师。德育课程的内容类似于中国现在提倡的“八荣八耻”,教师从最细微处着手,要求学生保护环境,互相帮助,互相团结。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也讲德育的经典故事,有时候小朋友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2、学生中午必须在学校享受政府提供高质量营养中餐,下午2:30下课,回家的路上一般是半个小时。到家后,家庭作业语文和数学各一张纸,大概40分钟的时间可以完成,其余的时间是由学生自我支配,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玩个痛快! 3、日本学生从三岁开始要求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是要交费的。但是缴费的多少?实行的是弹性收费标准,也就是说学费是由父母收入多少决定,父母收入高交费就高;收入少交费就少,如果父母没有工作,享受的是低保待遇,幼儿园的教育费用是由国家支付的。 4、日本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实行的是义务教育。所有的学生地位一律平等,没有贵贱之分。 首先,日本所有的学生统一穿政府发放的校服。更奇特是在每件校服的左胸刺绣上学生的名字,如“三田、左左木、小栗慧子”等。衣服上绣上名字的好处是对学生有较强的约束力,如学生在校,或者在社会上违反校规,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学校的学生。在我国我听过一个笑话:在职业高中,几个学生违反校规,校长去管,学生粗鲁地用土话辱骂校长后,转身就跑,但校长始终查不出这些学生是几年级,是哪个班的。 其次,日本从小学到高中穿戴打扮一致,男生全部是板栗头(也就是小平头),看上去格外的精神,女生一律短发,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任何人不能穿奇装异服。从小学到初中,中午由国家提供午餐料理,食物有:半个鸡蛋、一块肉饼、两块海鱼、一碟生菜(日本的许多蔬菜都是生吃,就连包菜也是生吃,但我实在是吃不惯)、一碟酱,半碗酱汤,一碗米饭(日本的大米比泰国的还要好吃,颗粒饱满、松软可口,一嚼满口生津,绝对是绿色产品)一块MHA补脑深海鱼油。 最后,从小学到高中,日本的学生上学、放学都是徒步,或者乘公交车,从来没有看过家长用车接送孩子,在各个学校的门口,看不见家长的身影。 二、日籍华人教育后代的烦恼 日本的日籍华人和持长期居留证的中国公民(在美国成为绿卡),最大的烦恼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日本的小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文化知识是次要的,考试基本上是

全国十大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介绍

全国十大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介绍 卓越教育 中国中小学课辅大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京,卓越教育是为数不多发源于京城以为的大机构之一。南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承诺班”教学力量雄厚。与广州公办教育体制关系紧密。对广州中小学各类考试把握较好。稳扎稳打,虽然历史久远,但扩张稳健。中小学课辅机构受地域影响很大,强劲如学大也不能确保到哪里都能教学好,卓越获得风投,走出广东,教学质量能否一如既往,尚存疑问。 学大教育 国内首度把“个性化教育”理念与中小学课辅结合将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第一次统一在“个性化教育”大旗下的的教育机构, 美国上市公司, 第一个把传统家教炒成“一对一”概念并转化成巨大市场能量的教育机构。国内几乎所有个性化教育机构都受益学大教育为提升个性化教育机构地位所做出的努力。不足是做市场大于做教研教学,盲目扩张,不善整合,聚集了大批各行业营销人员,真正教学教研人员在公司没有影响力。总部在北京。 学而思教育 国内第一家真正的有自己教育产品的教育机构(其早期的管理者和老师皆为名校出身,靠天才的力量开发自己的教育产品,逆天而行)。教研教学力量全行业第一。其成功经验无法复制。学大模式更好模仿,更容易更快出效益,学而思模式需要练内功,空前绝后。国内第一家靠理念引导推进公司前进的中小学课辅机构。奥数英语小班教学水平全行业第一。 精上教育 精上教育是国内中小学一对一课外辅导行业的一股新力量,师资力量及其雄厚,其主张“公开、无门槛、有根有据做承诺”,通过多年的1对1个性化教学研究独创的“TPT考点教学法”风靡一时,受到教育辅导界的资深教研专家的一致肯定。精上教育推出“4个1”辅导模式:1位学习规划师、1套个性化学习方案、1位精英学科教师、1位专职班主任,针对性、目标性更强!精上教育在“1对1”辅导目标承诺上的出色成绩更让其备受学生家长们的信赖。精上教育被誉为“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 新东方优能教育 依托新东方教育雄厚的资金实力进入中小学课辅。但新东方做外语培训有一套,做中小学课辅只能学“学大”。个性化教育由于得到的国家教育资源有限(国家各级教学教研管理机构不管个性化教育机构,给个性化教育机构在教学教研上的扶持也少),课外辅导效果评判主要在在公办学校,所以个性化教育机构很难建立自己完全独立的校本课程、教研体系。实力雄厚如新东方,在教学教研上能做的不多,只能跟学大学销售、做市场,难以动摇学大中小学课辅老大地位。

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平台

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平台 1、进入平台后,在哪个栏目做作业? 答:使用学生帐号登入平台后,点击右上角我的作业。我的作业里会帮你罗列好学生需要完成的所有作业。 2、部分作业显示“已结束,可学习,但不记录数据”,是什么 意思? 答:专题、专项活动的开展有时间限制。过了截止时间再去完成,只能学习内容,但不记录完成情况。 3、在哪里可以看到班上其他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 答:技能作业学生只能看到本人的完成情况。只有大型的主题、专项活动可以看到班上其他人是否完成,可以在活动页面,查看完 成情况栏目可以看到本班其他孩子是否完成此项作业。 4、作业都已完成,为何没有分数显示? 答:学生页面不统计分数或成绩,只显示某项作业是否完成。 5、学生的作业有完成时间限制吗? 答:技能训练作业需要在本学期内完成,专题、专项活动需要在页面显示的开展时间段内完成。 近年来,一些犯罪嫌疑人借助网络等媒介实施各种诈骗活动,对群众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警方温馨提醒广大网民朋友提高防 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不要轻信他人,在网络上涉及金钱往来 时要慎之又慎,不给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机。 1、网络中奖诈骗。

网上中奖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QQ用户、手 机用户等发布中奖提示信息,当事主按照指定的“网页”或“电话”进行咨询查证时,犯罪嫌疑人以中奖缴税、缴纳保证金等各种理由 让事主一次次汇款,直到失去联系事主才发觉被骗。当您QQ信息或 手机中收到一些来历不明的中奖提示,不管内容有多么逼真诱人, 请您千万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 否则您将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如有类似事情发生,可通过114查 询官方电话号码进行电话询问或直接报警。 典型案例: 二、网络兼职诈骗。 典型案例: 2013年4月10日中午,洪泽居民朱某在家登陆互联网浏览网页 时发现一则招聘兼职的广告后,通过QQ与对方联系。对方要求其完 成代购手机充值卡任务,将会返回购买金及佣金。后朱某通过网银 购买价值一千余元的充值卡并将卡号密码发给对方后,再也无法与 对方联系上。 三、网络购物诈骗。 典型案例: 2013年4月1日上午,洪泽居民赵某通过百度找到一家卖打火 机的网页,后与在线客服谈好要购买3900元的打火机并通过网银向 对方账号内汇款1900元作为订金,对方称尽快安排发货。2013年4 月7日下午,赵某接到对方电话,对方自称是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称打火机已经到朱坝,要求赵某付清后取货,赵某又用网银向对方 的账户内汇款2000元。付款后,赵某发现对方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才知道上当。 四、利用网络游戏装备及游戏币交易进行诈骗。 典型案例: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学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 当前有效教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从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中发现,很多新课程教师在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给处在迷茫中的新课程教师提供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和有效指导,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新课程改革进程。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冯小兵 2012115148 城环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学习和工作经历,从教育学的角度上审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结果能不能实现我国的所确定的教育目的?能不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寻找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形成的过程,提出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目的;教育目标;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传统中,虽然没有科学教育(专指自然科学教育)的提法,但实际的科学教育活动始终存在着。我们都是从中小学中走出来的,我们的中小学与以前以私塾为形式、以四书五经为内容的传统教育大有不同,传统教育我们知道没有自然科学,只有人文科学。中小学现行教学计划和大纲所规定的自然、物理、化学、生物、环境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等课程,都是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渠道。科学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科技素质、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国外的做法相比,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明显存在着质量差、效益低、内容陈旧、方法落后、不受重视、教育的不公平(城乡、区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缺乏融合、教育者的科学素养、学校管理者的极端功利等问题,原因在于完全将教育的目的曲解,或者完全相悖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现将存在的问题陈列如下: 一、对科学教育的内涵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科学教育目标 1.中小学的教育者对科学教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自然科学的层面上,缺乏对其深层次的认识。所谓科学教育顾名思义是指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教育。这里所说的科学素养并不是单指自然科学,它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更强调的是一种统筹、协调的方法。然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者完全将其理解为单一的自然科学教育,所以他们强调的标准答案,强调的是题海战术,他们强调的是权威。在权威这方面向上看齐,在九十年代末,刮起了一股黄冈热,都向黄冈中学的教育看齐,买资料、买书只要是黄冈中学出版的或者是黄冈中学的老师出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拥而上,但是只是形式而已,在根本上仍是老的一套。这样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家庭的经济负担等问题。然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却没有任何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