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游戏阶段计划.详解

表演游戏阶段计划.详解
表演游戏阶段计划.详解

磁灶镇张林中心幼儿园2015年春大一班表演游戏阶段计划

指导教师:林琼珠情况分析:

经过了两学年的表演游戏,我们班的孩子逐渐懂得了按照每个故事的出场顺序进行表演,对于故事的内容也是比较熟悉,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够适当的做出相应的动作,但是就是缺乏自己的创新。在幼儿游戏时我通常都是在旁观看没有过多的去干涉他们的游戏,这学期中,但我班幼儿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在活动中还不能够注意到角色间相互配合,还有组织游戏。也有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会模仿扮演角色,并做出相应的动作,但缺乏合作意识,这学期幼儿的各方面都有待加强和提高

游戏预设时间:

第一阶段(9月4号——10月31日)

游戏主题:《三只小猪》《爱美的小鸡》

第一阶段游戏目标:

1、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通过游戏发展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做游戏。

物质准备:

头饰与胸饰:爱美的小鸡各种角色胸饰、三只小猪各种表演道具、金色房子各种角色胸饰

知识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故事内容,会说出主要的对话。

游戏指导:

第一阶段第一次指导:(9月4日星期五下午)

一、教师与幼儿谈话,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师:我们上学期表演的主题你们最喜欢哪些角色呢?为什么啊?

二、教师总结上学期游戏情况:

1、表演的时候有些幼儿在争抢道具和和头饰,没有爱护游戏材料。

2、各个角色没有相互配合好。

三、提出游戏要求

1、在舞台上表演的幼儿要认真,要与同伴合作配合;观看的幼儿也要认真做评委。

2、要爱护游戏材料和道具,游戏结束后要帮忙收拾完整。

四、评价活动:

教师表扬表演好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第一阶段第二次指导:(9月11日星期五下午)

一、针对上一次游戏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师:如何表演改编《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或角色对话?

二、提出游戏要求:游戏前事先与同伴协商如何改编故事情节。

三、幼儿自由组合,教师以观众身份指导幼儿较合理地改编故事。

四、幼儿游戏,教师帮助幼儿协调故事与故事间,小组与小组间的交换,着重观察幼儿的创编情况。

五、评价:表扬在情节上有所创新的幼儿。

第一阶段第三次指导:(9月18日星期五下午)

一、播放视频,观看表演,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刚才表演的叫什么?小熊请了谁到它家做客?

2、表演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3、各种小动物都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说各只动物的对话)

二、引出本节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表演主题。

三、幼儿分大组表演,教师指导。

1、提醒扮演小动物们的幼儿按照顺序出场。

2、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大胆表现各角色。

四、活动评价

1、请个别幼儿起来说说今天表演的角色,感觉自己哪里表演得比较好,哪里有困难的。

2、教师讲评在游戏中出现问题让幼儿讨论如何解决。

第一阶段第四次指导:(9月25日星期五下午)

一、引起回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上次,我们看了什么表演?

二、回忆上次游戏时出现的情况。

1、个别角色的扮演者未能按顺序出场。

2、表演时不够大胆,各角色的性格特征表现的不够突出。

三、学习用各种手段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1、音色、语调

(1)小熊:声音粗、憨厚、速度慢、声音低。

(2)狐狸:声音尖、圆滑、骗人的语调。

2、动作

(1)小动物们高兴、害怕、紧张、胜利的动作。

(2)狐狸的动作。狡猾、眼珠转、斜看人等动作。

四、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

1、运用多种手法表现各种角色的性格特征。

2、能和同伴合作、协商分小组进行表演。

3、爱护游戏材料,不影响同伴。

五、幼儿分小组游戏,教师指导。

1、重点引导幼儿在语气、声调上表现角色的特征。

2、提醒已表演完的幼儿交换头饰再次表演。

4、提醒个别幼儿等没轮到自己应等待不影响同伴表演。

六、评价及小结。

1、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

2、教师小结。

10月2日星期四下午国庆放假

第一阶段第五次指导:(10月9日星期五下午)

一、交代任务,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师:我们要表演的主题有《小熊请客》《三只小猪》《狼和小羊》

二、回忆上次幼儿的不足,提出本次游戏要求。

1、能运用补助材料布置游戏场景后开展游戏。

2、能大胆的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角色的特征。如:语气、声调等。

3、与同伴协商分配游戏角色。

三、幼儿布置游戏场景开展游戏,教师指导。

1、自由结组协商分配角色,每组选择一个负责人。

2、共同协商并分工布置游戏场景。

3、没轮到表演的演员要在一旁等候,不影响他人。

四、活动评价。

重点评价幼儿布置场景及表演情况进行评价。

第一阶段第六次指导:(10月16日星期五下午)

一、提出上次游戏中幼儿对《小熊请客》中狐狸角色的表演不够生动、形象的问题,师幼共同讨论。

师:狐狸天性比较狡猾我们应该用什么声音?谁来学一学?

二、提出游戏的要求:

1、要先共同布置游戏场景。

2、在表演时用好听,生动的声音。

3、本组的成员在协商分配角色请使用礼貌用语。

三、幼儿分组表演,教师观察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运用生动的语言、动作及不同的语调表现角色特征,及时表扬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的幼儿。

四、整理游戏场地,分类收拾游戏材料,交流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场地,分类收拾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师提问:今天游戏中你认为谁表演的最好?好在哪里?表演中你遇到困难了?是怎么解决的?下次游戏你认为可以添加些什么呢?

阶段小结:

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同讨论选材是《小熊请客》,因为《小熊请客》中的角色都是小朋友比较熟悉的,故事内容也是比较有趣的,我们班的幼儿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在平时的课余时间里也在熟悉故事内容,在表演游戏中,大家都想去小熊请客这个表演主题了,在本节阶段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出场顺序,通过幼儿游戏时进

行指导和在评价中主要讲评幼儿的出场顺序。经过这阶段的指导幼儿对出场顺序都懂得哪边进哪边出,但是幼儿的对话是没有太多的感情,倾听和观看别人表演也有待加强。

游戏预设时间:

第二阶段(10月23号——11月31日)

游戏主题:《小熊拔牙》《小熊请客》《狼和小羊》

第二阶段游戏目标:

1、继续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对故事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发展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扮演角色,加深幼儿对角色的认识,学习角色的优良品德。

物质准备:

头饰与胸饰:小熊拔牙各种角色胸饰、小熊请客各种表演道具、狼和小羊各种角色胸饰、小蛋糕、桌布、各种自制食物、房子

知识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故事内容,会说出主要的对话。

第二阶段第一次指导:(10月23日星期五下午)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入活动,

1、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蛀牙?为什么会蛀牙?蛀牙后该怎么办?

2、引出活动的新主题《小熊拔牙》,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二、介绍表演活动的主题

1、师:今天我们表演的主题有《小熊拔牙》《小熊请客》《狼和小羊》

2、师:你们想要扮演哪个角色?你要怎么扮演这个

3、出示动物胸饰介绍相关的道具。

三、提要求,

1、先将场地布置好,再来拿道具

2、角色要轮流扮演。

四、幼儿分组表演,教师在旁指导

重点指导《小熊拔牙》角色的出场顺序。

五、评价

针对新故事《小熊请客》的出场顺序进行评价。

第二阶段第二次指导:(10月27日星期五下午)

一、出示头饰及道具,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师:“看,这是什么?猜猜我们今天要表演什么游戏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语气来表现各种动物的不同形象。

二、介绍提供的游戏材料,商讨游戏程序。

1、介绍提供的材料及各组游戏的场地、主要游戏内容。

2、明确游戏的程序。

师:小朋友要先选择小组,同一组的孩子要取材料一起布置游戏场景;接着商量分配角色,共同交换角色游戏;最后收拾好玩具。

三、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提出本次游戏要求。

(1)要根据故事中的材料,一起合作协商布置场景和装扮角色。

(2)布置场景时,缺少的道具小朋友可以开动脑筋寻找合适的东西代替。(3)爱护游戏材料,游戏结束后,要一起收拾。

2、幼儿分剧场选择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教师参与游戏,重点指导每组游戏中场地的布置及角色的对话出场。

四、交流分享、讲评。

师:“今天游戏,你们是怎样一起布置游戏场景?”“你扮演了故事里的哪个角色?你是怎么扮演的呢?”

第二阶段第三次指导:(11月6日星期五下午)

一、出示各种表演的道具,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师:“看,今天老师把所有表演的材料放一个箱子,里面都有各种道具,那你们想表演什么呢?要怎么表演?

一、幼儿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师:你们想想今天要表演什么角色?和小朋友一同协商。

二、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提出本次游戏要求。

(1)《狼和小羊》中的狼知道每次都用这个办法对付,所以狼已经不在上当了,那动物们应该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2)布置场景时,缺少的道具小朋友可以开动脑筋寻找合适的东西代替。(3)幼儿分剧场选择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教师参与游戏,重点指导狼和小羊中故事情节的创编。

四、交流分享、讲评。

师:“今天游戏中狼和小羊都用了什么办法?狼有没有吃到羊?羊用什么办法才没有被狼吃到的呢?

第二阶段第四次指导:(11月13日星期五下午)

一、根据上周出现不一样情景引入,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师:在上周表演游戏的时候,我看到了小熊拔牙1和小熊拔牙2这两组他们都有哪些布置呢?

小结:小熊拔牙1中的小朋友利用小椅子摆出一张小床让人来看病。而小熊拔牙2他们利用纸砖来建三个细菌的家。那在故事里兔医生都只是帮小熊看牙齿吗?兔医生还可以帮谁看病?它是怎么看病的?

二、幼儿针对故事情节变化进行讨论

师:《狼和小羊》这组的小朋友讨论,狼现在都知道这些对付它的办法了,那小动物们可以利用什么办法来对付狼呢?《小熊拔牙》这两组的小朋友讨论,我们除了吃东西,切蛋糕,我们还可以玩什么?怎么玩的?《小熊拔牙》这两组讨论,细菌除了让人牙齿疼,还可以让人哪个地方疼呢?可以怎么表演?

三、幼儿游戏,教师在旁指导

重点指导故事情节的创编。

四、评价:

1、请有针对故事情节进行创编的幼儿上来表演。

2、引导幼儿针对这个创编的故事进行评价

师:你喜欢谁的表演?如果让你来表演你会怎么演?

第二阶段第五次指导:(11月20日星期五下午)

一、以谈话形式引入活动

师:上周我们讨论《小熊请客》中出现大家都是送奶粉,那除了送奶粉,我们还

可以送什么?今天你准备送什么礼物给小熊呢?我们在小熊家做什么游戏呢?小结:有的要送花、有的要送肉、有的要送可乐,那等会你们自己去百宝箱里拿吧。

二、幼儿讨论角色的安排

师:你们和小朋友说说你准备表演什么角色?

三、提要求:

1、在游戏时,声音不要太大声。

2、要根据故事中需要的材料,一起合作商量布置。

四、幼儿游戏,教师在旁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对故事内容创编情节。

五、评价

1、请个别幼儿起来说那组谁表演的得好,好在哪里?

2、教师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与幼儿讨论。

第二阶段第六次指导:(11月27日星期五下午)

一、回忆上次中幼儿进行创编的情节,通过讨论进行整改

师:《小熊请客》中之前有小朋友创编出帮小熊过生日后多加了一些节目,那你们说除了放烟花,表演跳舞的节目,还可以在加哪些节目呢?

二、提出本次活动要求:

1、能大胆地创编故事情节。

2、在创编的过程中也要按每个角色出场顺序进行。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创编故事情节。

四、游戏结束,并评价。

教师针对创编故事后每个角色的出场顺序进行评价

第二阶段第七次指导:(12月4日星期五下午)

一、回忆上次游戏出现的问题,师幼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

师:上次游戏中,老师发现,小朋友们表演时经常台词还没说完,人就跑掉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提出游戏要求。

在游戏时一定要将对话说完整。

三、幼儿分组表演,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指导幼儿运用完整的语言和不同的表情创造性地表演的情况。

2、观察幼儿轮流协商表演的情况。

五、整理游戏场景,收拾游戏材料,交流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场景,归类收拾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师:你们再表演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需要大家帮忙解决?

阶段小结:

经过这阶段的游戏,大部分幼儿表演时都能合理地创编故事情节,在自制幼儿材料时许多幼儿能开动脑筋,找来许多游戏中玩具代替。但是幼儿对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得不是很好,在表演的技巧上没有很大的突破例如运用不同语气和动作去表现各种角色。幼儿对于反面角色——狐狸,幼儿都不愿意表演,因此我就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幼儿创编狐狸变好的形象。在老师的督促下,幼儿都能合理的布置场地。

游戏预设时间:

第三阶段:(12月11日——1月)

游戏主题:《三打白骨精》《小熊拔牙》《小熊请客》

第三阶段游戏目标:

1、通过欣赏别人表演或自己表演,提高表演欣赏能力和表现力,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2、懂得做客的礼节,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的情感。

3、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发挥想象,创新性地表演角色。

4、会根据故事情节布置表演场景。

5、正确处理游戏中的纠纷,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质准备:

头饰与胸饰:小熊拔牙各种角色胸饰、小熊请客各种表演道具、金箍棒、紧箍圈、袈裟、僧帽、禅杖、猪鼻子、猪耳朵、帽子、钉耙、头箍、佛链、降妖仗、披风、皇冠、篮子、瓶瓶罐罐、头布、自制假发、拐杖、可带胡须

知识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故事内容,会说出主要的对话。

游戏指导:

第三阶段第一次指导:(2015年12月11日星期五下午)

一、以出示《三打白骨精》的道具,直接引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我们表演《三打白骨精》的道具,那里面有谁?他们各自需要什么道具呢?

二、学习各种手段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1、音色、语调

(1)唐僧:声音低、速度慢、憨厚

(2)孙悟空:声音大、速度快

2、动作

(1)猪八戒肚子饿想吃东西的

(2)白骨精的动作

三、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

1、运用多种手法表现各种角色的性格特征

2、能和同伴合作、协商分小组进行表演

四、幼儿分组游戏,教师指导

重点引导幼儿在语气、声调上表现角色的特征

五、评价及小结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游戏情况

2、教师小结

第三阶段第二次指导:(2015年12月16日星期三下午)

一、以谈话形式引入活动

师:上周表演《小熊请客》游戏中小朋友创编一个新的节目就是小熊开车带大家去万达唱歌、看电影。那我们去万达除了唱歌、看电影还可以在玩什么?

小结:我们可以去大玩家玩跳舞机、钓鱼、坐电动小车等,那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呢?就像上次小熊利用彩笔当话筒完再当蜡烛,这样一物多用。

二、幼儿针对故事情节变化进行讨论

师:在上周《小熊拔牙》这组的小朋友讨论小熊把牙齿拔掉了,说以后再也不吃糖了不刷牙,今天小猪带着巧克力来看望小熊,那你们说小熊会怎么做啊?小猪又会怎么做呢?

三、游戏提要求:

1、表演游戏要根据故事中需要的材料,一起合作商量布置。

2、表演时要注意按故事里的出场顺序出场

3、要大胆地表现出各角色的表情动作

4、要学会耐心等待,没轮到自己要在一旁等待,不影响他人表演

四、幼儿游戏,教师在旁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创新性的表演游戏。

五、评价

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今天表演的时候有哪些新趣事,你们是怎么表演的?

第三阶段第三次指导:(2015年12月25日星期三下午)

一、以谈话的形式,直接引入

师:小朋友,我们《三打白骨精》中谁先出场说话的是谁呢?那没有说对话的小朋友要怎么办呢?

二、利用各种手段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1、音色、语调

(1)女儿:声音细、速度慢、狡猾

(2)老奶奶:声音小、伤心

2、动作

(3)老爷爷一手拿拐杖,背弯弯

(4)沙和尚挑着篓

四、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

1、知道每个角色的出场顺序

2、能和同伴合作、协商分小组进行表演

五、幼儿分组游戏,教师指导

重点引导幼儿在语气、声调上表现角色的特征

六、评价及小结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游戏情况

2、教师小结

第三阶段第四次指导:(2016年1月8日星期三下午)

一、以回忆上周表演游戏情况,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师:上周你表演了什么游戏?在游戏中你扮演了什么角色

二、幼儿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师:你们想想今天要表演什么角色?和小朋友一同协商。

三、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提出本次游戏要求。

(1)《小熊请客》中的他们是怎么去小熊家做客的?应该按顺序去出场。(2)布置场景时,缺少的道具小朋友可以开动脑筋寻找合适的东西代替。(3)幼儿分剧场选择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2、教师扮演角色和幼儿一同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对故事角色的出场顺序。

四、交流分享、讲评。

师:“今天的游戏你们觉得谁表演得最好?好在哪里?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扮演?”

第三阶段第五次指导:(2016年1月15日星期三下午)

一、出示上次活动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些是我们上次游戏时,老师拍下来的照片,从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呢?

师:还发现了什么我们应该注意的?

二、出示破损的道具,引导幼儿爱护道具

师: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在收玩具时,可以爱惜我们的材料,如果我们的头饰的发生坏掉的现象,最后会怎么样

三、要求

1、一同布置场地,场地布置好马上表演

2、如果有要改变故事的内容的,在每次的表演之前应该先和其他人商量好了再来做

3、听到音乐响起,请小朋友将材料放回原来的位置

四、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

重点引导幼儿能够大方的进行表演,注意对话的衔接性,能够完成的有表情的对话,

五、结束小评

师:小组长觉得今天你们那组表现怎么样?你喜欢你们那组谁的表演?

期末总结:

在这学期中的表演游戏我们把方针指向幼儿自制性游戏让幼儿也参与准备表演角色中需要的一些材料,充分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活动的时间充裕了,活动的场地也比以前宽阔而且有隔区每个主题的幼儿都不会出现到处走动的现象,针对上学期班内存在的问题,开学初,我们制订了相关的计划,做到每周有侧重点,并注重了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的有机结合,现将具体情况做法总结如下:

一:增添趣味性的游戏成品、半成品,吸引幼儿参与创造性游戏。

表演故事里内容丰富多彩,制作的《三打白骨精》的服装道具,幼儿用了又用,戴了又戴,使用率非常高,表演能力提高了。在《小熊请客》中通过引导幼儿懂得一物多用,可以寻找各种替代物,而这些替代物都是幼儿自发的。幼儿新增添了游戏道具,丰富了游戏材料,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去。这样一来有助于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游戏的导入及评价活动,增强游戏过程的指导。

为了突破游戏流于形式,也为了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我们在游戏活动中注意游戏的导入,活动来得趣、来得实在。它对幼儿参与整个活动有很大的激励。所以,在每次活动前,我们都会精心设计游戏的导入部分,使之更好地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以导游的形式引入主题,以突发事件作为线索引入主题,以拍照、表演等活动展开。一方面在激趣的同时进行新授游戏的讲解,指导玩法。另一方面,便于解决问题所在。

三: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在大班下学期中,幼儿表演角色游戏活动,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与提高,特别是谦让意识、卫生习惯明显提高。游戏过程中,教师间接调控游戏的作用非常大,教师应该常会扮演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巧妙指导游戏,引导幼儿创设游戏情节,协调偶尔发生的矛盾及各类问题,及时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为评价及下次活

动的开展埋下伏笔,而这确实我这学期存在的问题,将在下学期进行改进的地方。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及反思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 学期目标: 1、让幼儿积极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 2、能按意愿选择提出、选择游戏的主题,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鼓励他们积极用语言进行交往。 3、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游戏内容。学习用语言、动作来进行交流。 4、增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让其感受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5、让幼儿学会以物代物或一物多用地进行游戏,由此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礼貌待人、爱护玩具、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7、巩固原有常规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遵守新的游戏常规。 情况分析: 小班第一学期幼儿已玩过娃娃家、超市、公共汽车等主题的游戏,幼儿能借助教师提供的玩具及启发性语言,提出游戏主题和按意愿选择角色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身份明确,并能履行简单的角色职责,但是游戏中反应的内容简单,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 第一阶段:(3月) 游戏主题:幼儿园、娃娃家、公共汽车 游戏目标: 1、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初步学习扮演幼儿园老师,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3、初步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4、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幼儿园师生及有关人员的常见物品:桌椅,铃鼓,纸笔,书,教、玩具,录音机等等 2、知识经验准备: 让幼儿了解教师等幼儿园有关人员的工作情况。 游戏指导: 第一次活动:

1、布置“幼儿园”,以小娃娃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为题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幼儿园里都有谁?”“他们是怎么样工作的?” 3、教师介绍幼儿园的游戏材料,提出游戏要求: 1)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2)做到不争强玩具。 3)能够遵守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岗位。 4、幼儿分组游戏,教师以“园长”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游戏,表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5、教师以角色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引导幼儿丰富玩法及语言。 6、以表扬的形式评价幼儿参加游戏的情况。 观察推进: 幼儿对幼儿园有一定的认识,幼儿园也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角游之一,幼儿玩的很尽兴,他们会模仿教师生活“教育”幼儿,但形式较枯燥,有的幼儿会随便离开角色。 第二次活动: 1、对上次游戏中,扮演小朋友的幼儿到幼儿园后没有经过老师的同意,随便离开幼儿园的现象,设计情景表演《娃娃不见了》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1)小娃娃为什么会不见了? 2)怎么样做才是好老师和好宝宝呢? 3、幼儿游戏,教师以娃娃和老师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行指导。 4、游戏结束,请幼儿收拾玩具,并将玩具归类放好。 5、讲评。 1)游戏清洁及角色扮演情况。 2)玩“娃娃家”“开汽车”“幼儿园”等游戏的幼儿之间的交往情况。 观察推进: 教师增设娃娃家、公共汽车,以这些角色带动幼儿园的游戏发展,幼儿会扮演爸爸妈妈带幼儿上幼儿园等,游戏进行较活跃。 第三次活动: 1、表扬上次游戏中认真扮演角色,履行简单角色职责较好的幼儿,鼓励 向他们学习。 2、了解幼儿本次游戏的意愿 3、针对幼儿游戏中,许多人等着轮流当老师及说话提高嗓门的现象组织幼

中班表演游戏阶段教学计划(上学期)

中班表演游戏阶段教学计划(上学期) 1、能够参与表演游戏活动,认真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运用不同的语调、表情、动作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发展表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愿意与同伴共同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游戏。 4、通过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认识,培养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5、培养爱惜玩具材料的良好习惯,玩后会加以整理。 6、遵守游戏规则,初步会布置场景,制作简单的表演道具,会正确使用和寻找替代游戏材料。 第一学期

情况分析: 经过小班一年的培养,幼儿已初步能按意愿选择角色,较完整地表演文学作品。表演的故事内容较简单,情节变化不大,语句较短,角色的扮演以模仿为主。但幼儿还不会与同伴协商角色、争抢角色,道具的现象时有发生,且不能安静观看同伴的表演。 第一阶段:9.1—9.30 一、游戏目的: 1、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 2、初步学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 3、能较完整地进行表演。 二、游戏主题(预定) 1、《小兔乖乖》

2、《三只蝴蝶》 三、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头饰:小兔、兔妈妈、大灰狼、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的头饰和服饰 道具:尾巴、篮子、棍子、红花、黄花、白花、太阳、乌云、草地、小指偶(三只蝴蝶)一套。 2、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对《小兔乖乖》、《三只蝴蝶》的故事内容、主要情节已较熟悉,能复述故事。 3、事先请大班幼儿排练好情境表演。 四、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三只蝴蝶》(一) 1、教师事先布置好表演场景,划分好场地。 2、通过整体表演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容、练习对话。 3、教师提出表演的要求,与同伴友好协商角色。 4、幼儿分组表演,教师参与表演,指导幼儿将整个故事串演下来,重点观察幼儿协商角色的情况。 5、评价:表演能大胆认真参与表演的幼儿。 第二次指导:《三只蝴蝶》(二) 1、组织幼儿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让幼儿懂得如何友好协商角色。 2、提出游戏要求:用商量的口吻协商角色。 3、幼儿分组表演,教师参与幼儿的协商或以建议的口吻

开展表演游戏的一些反思

开展表演游戏的一些反思 轻轻杨柳风586 从小班到现在,我们的表演游戏开展过多个表演主题。小朋友非常喜欢表演游戏,但是由于场地及班生数等问题,在开展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如《拔萝卜》是我们最早学的一个表演主题,小朋友很喜欢,但是到中班的时候由于场地限制小朋友只能在走廊上表演,我总以为小朋友对这个故事表演的熟悉度较高,在开展的时候我总是比较注重指导在活动室里表演的的几个主题,其实不然,小朋友虽然喜欢,但是有几个调皮的小朋友在“拔萝卜”的时候太用劲“拔”,经常“拔”到一半整个队伍就摔倒在地上或是表演还没结束“萝卜”就被早早的拔起来了,而且经常出现哄抢头饰的情况。 如《唱歌比赛》这个主题,主题里面角色较多,小朋友表演时等待的时间较长,刚开始小朋友还能好好表演,随着角色的增多就越来就越没兴趣了,都没有心思表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轮到自己上场。 《三只蝴蝶》小朋友不仅喜欢而且也表演得较顺利,但是经常出现有的角色抢着当,而有的角色却无人问津,而且要在老师的帮忙下才能开始表演。 根据这些情况在近期开展表演游戏时我进行了一些调整: 1.调整表演主题。 选择内容是表演游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暂时停止表演《拔萝卜》和《唱歌比赛》,增加《小兔乖乖》及《小猪变干净了》两个主题,《小兔乖乖》有孩子们常见的、较为熟悉的小兔子,故事中小兔子、大灰狼动作性强,都生动有趣,,容易用动作表演出来,适合幼儿爱动的特点。《小猪变干净了》角色个性鲜明、情节简单,拥有趣味、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同样较适合中班幼儿表演。 2.调整表演方式及场地 以往都是带着头饰分成若干组表演,老师一个人要平行的指导每个组经常指导不过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调整为两组持棍偶围着桌子在室内表演;还有两组带着头饰利用各种大型道具分别在走廊上及室内进行表演,表演时除了老师还请阿姨帮忙指导。

小班第二学期游戏计划范本

Clear objectives, matters, methods and record progress, so as to make planning direction consistent, action coordinated and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小班第二学期游戏计划

编号:FS-DY-36992 小班第二学期游戏计划 一、表演游戏目标: 1.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自创地进行表演故事或音乐活动情节。 2.加深幼儿对所学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养成具有对周围事物的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听故事、童话的表演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作品的主题,并把角色具有的良好行为习惯及思考和解决问题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通过角色游戏的表演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5.在表演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6.在表演过程中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二、表演游戏的要求: 1.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结合本班的教育任务,选择思想健康、有教育意义、内容活泼,并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作品。

2.表演性童话、故事要易于为幼儿掌握和表演,有一定的戏剧成分,有适当的表演动作。 3.有趣的的情节、节奏要快,变化明显,重点突出。 4.角色的对话易于用动作来表演在《小兔乖乖》中,兔妈妈对小白兔的交待,大灰狼和小兔的对话,都生动有趣,容易用动作表演出来。 三、具体实施: 1.教师根据幼儿平时喜爱听的、又适合表演的故事,来吸引幼儿参加表演游戏,游戏区交投放一些吸引幼儿头饰、服饰、布景及道具;鼓励他们大胆表演。 2.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自然、生动地表演: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往往以参加表演为满足,不以有无观众为表演条件。教师应当利用这种游戏,吸引更多的幼儿参加游戏,使他们自然地、出自心愿地表演,以使自己受到锻炼。但教师要注意和幼儿一起商量分配角色。游戏的主角需要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开始教师可以用语言进行引导、组织,然后过渡到让能力强的幼儿担任,以后应轮流担任主角。也可以有意让某个幼儿担任某一角色,以使他得到锻炼。但都

幼儿园小班户外游戏活动反思

小班户外游戏活动反思 一、因地制宜,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运动环境 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小乐园,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渡过的。首先,根据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决定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例如:大盈幼儿园的老师用几个很大的纸箱做成了山洞,小班的孩子各个钻得乐开了花;谁知不一会儿这几个看似无用的纸箱又变成了捉迷藏的游乐场,顿时场地上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看来器材不需要“多”,而是需要“精”,一物多用靠的是老师们的聪明才智。 其次,可以适当添置户外体育活动的各种玩具器材。就如大盈幼儿园的老师们为孩子们的户外运动准备了许多自制材料:小木马、机器人、山洞、果子等……同时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的需要,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动器械。如:小班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简单、可爱的玩具材料。也许一个纸板箱孩子也玩得很开心。中、大班孩子好奇心重,喜欢新奇、刺激的。用报纸制作投掷的子弹、农村的草盖、草垫子也派上了用场…… 再次,因地制宜,创设游戏情景。园里的大树也是孩子们的游乐设施,大班的孩子比赛攀梯摘果子;还有的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运送着稻草,忙得不亦乐乎。不管是否真会找到宝藏,也不理谁摘的果子多,这些贴近生活的活动是让孩子享受户外劳动活动的快乐过程。当游戏设施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时,孩子们会以更自然更放松的状态投入到游戏中。 二、角色扮演,增加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开展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根据天气情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动静交替原则,有时也在户外穿插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小的游戏,如角色游戏。这种游戏类型可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如:观摩时看到的游戏《寻宝》,在活动前老师给孩子们化了妆-——穿上雨鞋,背上箩筐,拿上铲子,寻宝地是沙地,那里埋藏着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宝藏,游戏目的是让孩子们练习翻、铲、挖的动作以及耐心。整个游戏中,孩子们动作有模有样,有的还把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成人的铲土动作也用上了,有的孩子组成团队,大家一起来寻找,孩子对活动形式、过程很感兴趣。通过游戏不仅有助于孩子形成顽强、自信的品质,更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团结友爱和集体荣誉感。 三、因人而异,引导孩子快乐游戏 教师尽力站在孩子的立场上,透过孩子的行动去把握孩子内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独特的感受方式,同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孩子,或动作笨拙的孩子,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对于需要帮助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 例如:孩子在跨跳活动中,我们把障碍物的高度设计得有高、有低,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高的地方一跃而过,能力差的可以在低的地方跨过而不会踌躇不前,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障碍物,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自己也加入了游戏队伍,玩得不亦乐乎。这样不仅让水平高低的孩子各有选择,同时又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孩子,达到了活动的最佳效果。 四、自由活动,给孩子更多的探索 在户外自由活动中,老师除了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外,还应给孩子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如组织幼儿玩大型玩具时,可以与其他班级的幼儿一起玩,这种打破年龄、班级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孩子在活动中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老师在孩子们活动时要认真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积极性,既要引导又不要干预过多。也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器械,自由结伴,让孩子能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进行与人交流和分享自己发现到的信息。使儿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孩子更好的去实践和探索。 总之,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使孩子从狭小的空间走出来,充分发挥户外体育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孩子就能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学习是短暂的,可带给自己的思考是长久的。我们在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学会不断反思,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去引导每一位孩子,和可爱的孩子们同成长,共发展! 1

表演游戏阶段计划.详解

磁灶镇张林中心幼儿园2015年春大一班表演游戏阶段计划 指导教师:林琼珠情况分析: 经过了两学年的表演游戏,我们班的孩子逐渐懂得了按照每个故事的出场顺序进行表演,对于故事的内容也是比较熟悉,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够适当的做出相应的动作,但是就是缺乏自己的创新。在幼儿游戏时我通常都是在旁观看没有过多的去干涉他们的游戏,这学期中,但我班幼儿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在活动中还不能够注意到角色间相互配合,还有组织游戏。也有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会模仿扮演角色,并做出相应的动作,但缺乏合作意识,这学期幼儿的各方面都有待加强和提高 游戏预设时间: 第一阶段(9月4号——10月31日) 游戏主题:《三只小猪》《爱美的小鸡》 第一阶段游戏目标: 1、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通过游戏发展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做游戏。 物质准备: 头饰与胸饰:爱美的小鸡各种角色胸饰、三只小猪各种表演道具、金色房子各种角色胸饰 知识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故事内容,会说出主要的对话。 游戏指导: 第一阶段第一次指导:(9月4日星期五下午) 一、教师与幼儿谈话,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师:我们上学期表演的主题你们最喜欢哪些角色呢?为什么啊? 二、教师总结上学期游戏情况: 1、表演的时候有些幼儿在争抢道具和和头饰,没有爱护游戏材料。

2、各个角色没有相互配合好。 三、提出游戏要求 1、在舞台上表演的幼儿要认真,要与同伴合作配合;观看的幼儿也要认真做评委。 2、要爱护游戏材料和道具,游戏结束后要帮忙收拾完整。 四、评价活动: 教师表扬表演好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第一阶段第二次指导:(9月11日星期五下午) 一、针对上一次游戏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师:如何表演改编《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或角色对话? 二、提出游戏要求:游戏前事先与同伴协商如何改编故事情节。 三、幼儿自由组合,教师以观众身份指导幼儿较合理地改编故事。 四、幼儿游戏,教师帮助幼儿协调故事与故事间,小组与小组间的交换,着重观察幼儿的创编情况。 五、评价:表扬在情节上有所创新的幼儿。 第一阶段第三次指导:(9月18日星期五下午) 一、播放视频,观看表演,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刚才表演的叫什么?小熊请了谁到它家做客? 2、表演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3、各种小动物都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说各只动物的对话) 二、引出本节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表演主题。 三、幼儿分大组表演,教师指导。 1、提醒扮演小动物们的幼儿按照顺序出场。 2、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大胆表现各角色。 四、活动评价 1、请个别幼儿起来说说今天表演的角色,感觉自己哪里表演得比较好,哪里有困难的。 2、教师讲评在游戏中出现问题让幼儿讨论如何解决。 第一阶段第四次指导:(9月25日星期五下午)

大班上学期表演游戏计划及反思推进

大一班表演游戏计划 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对表演游戏的目的较明确,对游戏的兴趣也很浓,知道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对扮演其中的角色有极强的兴趣。在游戏中,能注意到角色的语言并适当的搭配动作和表情,但我班幼儿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在活动中还不能够注意到角色间相互配合,还有组织游戏。也有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会模仿扮演角色,并做出相应的动作,但缺乏合作意识,这学期幼儿的各方面都有待加强和提高。 第一阶段: 游戏目的:1、让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做游戏。 第一段(9月) 游戏主题:小羊和狼 活动目标: 1、记住故事名称,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2、模仿和想象各种角色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动作去表现。 3、能制作简单表演道具,布置场景。 活动准备: 1、动物的头饰(小羊、小猫、小黄狗、白马、大象、老狼)。 2、布景:小羊家,家附近有一棵大树,一条小河,小羊家里有一 只火炉。 3、熟悉故事,掌握角色对话和几种动物形象化动作。 活动指导: 第一次指导: 1、引导幼儿认真听故事,帮助幼儿分出故事情节发展的三个部分:(1)狼要吃小羊,动物们来安慰小羊; (2)大家一起商量了对付狼的好办法; (3)大家齐心协力把老狼扔下河,老狼淹死了。

2、组织幼儿讨论:小动物们为什么会战胜凶狠的老狼呢? 3、使幼儿理解团结力量大,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同 伴间要互相帮助。 4、情境表演:请能力强的幼儿上来表演给小朋友看。 5、游戏结束,教师和幼儿一起作简单的评价。 观察与推进: 通过手偶表演让幼儿熟悉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里的各角色,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活动中,小朋友们对故事很感兴趣。围绕着动物们怎样关心和帮助小羊战胜大灰狼。孩子们对此讨论得非常热烈。他们自由交流:有的认为大灰狼非常凶狠、狡猾,有锋利的牙齿,它会一口吃掉小羊的;有的认为小羊很聪明,有坚硬的羊角,它不怕大灰狼。它会和小动物们想出对付大灰狼的好办法,把大灰狼消灭掉。 第二次指导: 1、复习故事内容,幼儿练习角色对话。学习用不同的语调表现各种动物。 1、指导幼儿分段表演。 着重引导幼儿表演第二段——动物们一起商量对付老狼的办法。 3、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表演。 a)分组表演时选一个能力强的幼儿组织同伴协商角色、布置场 景。 b)鼓励幼儿利用替代物或自制一些简单道具。 c)启发幼儿模仿和想象各种角色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动作 去表现。如:小羊的性格是善良的、胆小的,因此语音、语调 要高些,音量要小些;老狼是凶恶、霸道的,因此语音、语调 应低沉、嘶哑些,音量要大些。 4、游戏结束,着重评价幼儿扮演不同性格特征角色的能力。 观察与推进: 幼儿熟悉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根据情节进行对话表演,但是游戏的表情和语气表现得不够,这个要作为下阶段的重点指导方向。在游戏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进行表演。幼儿在商量角色,

小班表演游戏小兔乖乖次版

小班表演游戏小兔乖乖 次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一、活动由来: 许多孩子对故事似乎永远是最喜欢的、百听不厌的,故事“小兔乖乖”是一个非常古老、传统的故事,流传已久,一般在家里,家长都会给孩子讲述这个故事,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基本上有一定了解,且故事情节有趣,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本作品具有较强的动态感、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角色扮演,让幼儿进入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所以预设了这个游戏活动,以满足孩子的游戏欲望,并在游戏过程中观察了解孩子游戏情况,适时适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以充分发挥表演游戏的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发展。 二、预设活动总目标: 1、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和玩表演游戏的兴趣。 2、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能按文学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对话、动作开展表演游戏。 3、通过与同伴共同玩表演游戏,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4、学习并遵守游戏规则,学会收拾表演用具。 5、让孩子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表演游戏: 小兔乖乖(一)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熟悉故事情节。 2、初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 3、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了解孩子对故事“小兔乖乖”中故事情节和对话的熟悉程度。 2、故事的图片、磁带等。 三、活动指导: 1、以孩子比较熟悉的“小兔乖乖”的旋律引出故事“小兔乖乖”。 2、欣赏故事“小兔乖乖”,通过图片让孩子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提问,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4、引导孩子想想、学学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对话应该是什么样的? 四、观察与反思: 孩子们对故事“小兔乖乖”的情节比较熟悉,知道故事中有几个角色,老师在讲述故事时孩子们能很专心地听着,呼应着,有的孩子还不时地做出开心、害怕的表情,听到兔妈妈回来一边敲门一边唱歌时,会高兴地唱起“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听到大灰狼来敲门时,会用粗粗的声调来表示;还会学小兔拒绝开门的歌声:“不开不开我不

2020年小班表演游戏活动反思2篇

2020年小班表演游戏活动反思2篇 2020年小班表演游戏活动反思2篇01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合作。在玄武湖亲子游开展过程中,家长们在参与中体会到了不止是亲子活动的`快乐,更是对幼儿园活动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使他们更乐于参与、支持、配合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也得到发展。看得出,孩子们在真真实实的情景中操作、体验,满足了幼儿自我操作的需要。 在本次活动设计过程中,我园始终以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融入集体生活。在物质上为幼儿做了充分的准备,实实在在的为家长们提供一个与幼儿合作的平台,并很好的促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增进了教师、幼儿、家长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因此家长们参加完本活动后还念念不忘,兴趣浓厚,并希望在幼儿园多开展这样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不足之处:一部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比较弱,有待进一步加强。幼儿体智能操表演和亲子互动游戏时,场地安排不够合理,使得效果不佳。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中明确指出:“家

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园家长工作形式多样,亲子活动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今后,幼儿园将多举办一些这样的亲子活动,希望通过亲子活动大大增进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家庭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让家长不仅体会到了亲子活动带给家庭的益处,更是对班级工作的热情大大提高,配合更积极、密切。02 一、活动目标: 1、能运用语气、动作、表情表现角色特征,并完整地进行表演。 2、会复述主要角色的对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认真大胆表演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熟悉故事内容《下雨的时候》、《小兔乖乖》 2、物质准备: 《下雨的时候》:小兔、小鸡、小猫、太阳、花等头饰两份,叶子若干。《小兔乖乖》:兔妈妈、红眼睛、短尾巴、长耳朵、大灰狼、大树等头饰、道具两份。 三、活动过程:

大班表演游戏计划

大班表演游戏计划 大班表演游戏计划一:大班表演游戏计划 由于大班幼儿通过对小班、中班的表演游戏的学习,对表演游戏的目的相对于比较明确了,兴趣也就会更浓了。能注意角色的语言并简单的适当的搭配动作和表情,会有选择地扮演某一角色,并愿意通过协商选择角色或轮流扮演角色。现在本班幼儿已有近三十位小朋友。为了能让小朋友们更有兴趣的参加活动,应从幼儿的兴趣点、行为习惯中着手。 主题名称:小猴卖"○"游戏目的: 1、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激发幼儿对表演的愿望和自信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扮演角色,使用物品、场地的游戏规则,培养规则意识。 2、学习运用语言表现手段和非语言表现手段较完整地进行表演。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有关的商品:救生圈、圆镜子、蛋

糕、铁环、球。提供小猴、小鸭、小猫、小狗、小老虎、小兔的头饰。 2、知识准备:熟悉故事情节,掌握角色对话,对生活中像"○"的物品展开想象。 活动过程:(第一次指导): 1、复习故事内容,让幼儿掌握"我要买什么","我用圆圈做什么"两个句型。 2、引导幼儿讨论游戏规则。 3、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师幼评价,鼓励幼儿表演时采用不同的动作、语句。 4、分组表演,让能力强的幼儿在各组中担任猴子角色,鼓励语言能力较差的幼儿模仿录音旁白。 第二次指导: 1、组织幼儿进行故事的复述,强调故事中各角色的出

场次序。 2、请幼儿模仿故事中角色对话。 3、总结上次游戏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有的小动物还不知道自己买什么东西? 4、教师帮助幼儿进行分组、分配角色进行游戏。 5、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 第三次指导: 1、教师总结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幼儿在进行角色对话时要有表情有动作,就象你们平常讲话那样自然。 2、鼓励幼儿相互协商分配角色,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小班游戏活动反思

小班游戏活动反思 今天我们两位老师组织了幼儿玩游戏(爬暗道)对于这个游戏总的来说孩子们是非常的开心投入的,因为可以让他们在这个活动区尽兴的爬,体验不同环境不同的爬法。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的锻炼是活动重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两位老师在游戏之前就对幼儿进行辅导。 活动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桌椅游戏进一步锻炼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2、通过桌椅游戏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幼儿大胆勇敢的品质。 活动需要准备桌椅、垫子、网、牛奶盒。 玩法:将教室中的课桌椅组合成一个暗道幼儿从起点出发在暗道中钻爬最后到终点。 过程:在游戏进行前先让孩子们明白这个游戏的规则(分三组进行游戏,可以自己选择,必须从起点出发)。整个活动分三个区域,引导幼儿根据不同区域在避让障碍物的同时尝试不同的爬法,第一个是利用牛奶盒做的拱形障碍物,需要幼儿身体完全趴在地上前进。第二个是利用小椅子背对背放上面放了一层网,幼儿可以跪着爬也可以趴下爬。第三个是利用桌子拼在一起让幼儿在桌子上进

行爬行。游戏开始时,孩子们很开心参与性很高,可游戏刚开始有的小朋友已经忘记老师刚说的游戏规则(必须从起点出发),我们两位老师只好喊停,又从新讲述了游戏规则,再进行游戏时,幼儿明白了这个规则,但不久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孩子们玩着玩着就全部都凑在一起了,要不就全部在桌子爬,要不就全在椅子下爬。看到这种情况我又再次重新组织了幼儿,把区域也调整了,把之前的三个区域变成一个区域,只有一个起点,孩子们从起点出发一个跟着一个挨着爬,渐渐地孩子们全部进入状态,玩的不亦乐乎。 在这次游戏活动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游戏开始之前我并没有很好的跟幼儿讲清楚游戏规则导致第一次游戏失败,还有我的观察、分析、特别是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应该加强。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创游小班表演游戏计划

湄州第一中心妈祖幼儿园 表 演 游 戏 教 案 班级:小(1)班 教师:张俊兰 林能 2012——2013学年(下)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经过一学期的游戏,对表演游戏十分感兴趣,会模仿简单的角色动作和语言,但不大方。不会自己组织游戏,往往只注意满足自己扮演角色的愿望,分配角色,还会出现争抢某个角色的现象。 根据以上的特点,本学期将重点培养培养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学习倾听别人的对话,鼓励他们大胆、清楚地用普通话表达思想。学习按情节和人物对话及动作表演游戏,并能通过游戏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行为品德。 第一阶段:2013.3.7—2013.3.14 第一次游戏:(2013、 3、7 星期四下午第二周) 游戏名称:《拔萝卜》《小兔乖乖》 游戏目标: 1、初步学习按意愿选择并扮演角色,激发幼儿对表演艺游戏的兴趣。 2、在游戏中能用普通话进行表演,学习作品中角色的良好品质。 3、初步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游戏准备: 1、材料准备: (1)小兔、兔妈妈、大灰狼头饰、篮子、棍子。 (2)头饰(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耗子)、萝卜等道具。 2、经验准备: 幼儿能初步复述故事,幼儿已经有玩过《拔萝卜》《小兔乖乖》游戏. 指导要点:

1、请全班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 2、集体练习各自角色动作。 3、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学习角色的语言、动作。 4、评价:表扬能按自己所选择的角色表演的幼儿。 游戏反思: 这是我班幼儿本学期第一次进行表演游戏,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幼儿游戏中能用普通话进行表演。不能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时有些幼儿还是很依赖老师,而且幼儿还不会自己分组游戏。也发现一些幼儿不够大方,在表演中不能配上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幼儿对角色的理解还停留在语言上,每个角色该怎样表演,他们是怎样走路的?经验不足使幼儿不知道该怎样表演。那么,如何让幼儿大胆地学习用动作表演不同的角色呢?我们将通过下阶段游戏中,观察、模仿等活动,丰富幼儿的肢体动作,为幼儿的表演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 第二次游戏:(2013、3、 14 星期四下午第三周) 游戏名称:《拔萝卜》《小兔乖乖》 游戏目标: 1、进一步学习按意愿选择并扮演角色,激发幼儿对表演艺游戏的兴趣。 2、在游戏中能用普通话进行表演,学习作品中角色的良好品质。 3、基本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游戏准备: 1、材料准备: (1)小兔、兔妈妈、大灰狼头饰、篮子、棍子。 (2)头饰(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耗子)、萝卜等道

小班体育游戏反思

小班体育游戏反思 小班体育游戏反思一:小班体育游戏教案与反思 设计背景 我根据本班幼儿年龄小、爱动这一特点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体育活动。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准备材料,制作大萝卜、小路,还有路边的小花,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是小班幼儿,所以这次体育课我采用了游戏化的情景导入方式,再现小兔子们快乐的一天:从早上做早操到晚上太阳落山。在活动中,通过看望小马、拔萝卜、躲避大灰狼、学习本领等动静交替的环节,鼓励幼儿入境,积极投入,发展其平衡能力。 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知识:初步练习走平衡木。 能力、技能:培养和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及身体协调性。 难点:教会幼儿正确走平衡木的方法。

活动准备 塑料矮平衡木、纸制作的“小路”(50cmx18cm),一封信,玩具马一个,小兔子头饰、“小花”和“大萝卜(用布缝制的)”若干。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自然站队做从头到脚的热身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境。老师扮兔妈妈。兔妈妈早上起来收到了一封信,信上说好朋友小马生病了。兔妈妈要带着孩子们去看望小马。可是,通过小马家只有一条小路。兔妈妈要求孩子们,走路的时候要小心,不能踩到两边的小花。 2、走“小路”。兔妈妈带着小兔子们去看小马,一个跟着一个走(走纸制作的小路),边走边说:“小小路,窄又长,花儿开在路两旁。小兔子,走小路,整整齐齐排成行。”到了小马家后,询问它的病情,并说一句祝福的话,然后再按照原来的路走回来。 3、过“小桥”。小兔子从小马家回来后,特别高兴。兔妈妈说:“家里的萝卜不多了,我们去拔萝卜吧。”拔萝卜要到河的对岸,需要过一座“小桥”,兔妈妈教小兔子们怎

2019年小班表演游戏阶段计划

2019年小班表演游戏阶段计划小班表演游戏阶段计划篇一 1、让幼儿学会按意愿选择并扮演角色,培养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 2、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有关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的谈话,学习大胆、清楚地用普通话表达思想。 4、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表演的兴趣,通过游戏学会与同伴友好的相处。 5、在教师的提示下,学习按情节和人物对话及动作表演游戏。 6、学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表演游戏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经过一学期的表演游戏,对表游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能按照故事内容进行游戏,但对于创编角色,添加游戏内容大多幼儿仍处于无知阶段,只有个别幼儿会稍做创编。 第一阶段:(3月)游戏主题:《三只蝴蝶》游戏目标: 1、通过表演,培养幼儿对表演游戏产生兴趣。 2、通过参与表演,让幼儿学习初步分配角色,选择角色,增强幼儿的独立能力。 3、通过表演,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大胆的表达。 4、熟悉作品三只蝴蝶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5、幼儿与同伴相亲相爱地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故事三只蝴蝶,熟悉故事人物形象。

2、物质准备:三只蝴蝶、三朵花、云、太阳头饰。 第一次指导 1、请幼儿第一次观看中班哥哥姐姐表演《三只蝴蝶》。 2、看后请幼儿简单讲述故事情节、人物。 3、再次观看哥哥姐姐表演,对故事进一步熟悉。 4、提问:故事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些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5、示头饰,巩固幼儿对人物的熟悉,引起幼儿带上头饰表演的兴 趣。6、初次分组全班集体表演。观察与推进: 通过第一次的指导,幼儿对本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表演也有很浓的兴趣。但是幼儿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把握还是不够熟练,因此在下一次指导中,应该加强他们对故事中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的把握,和熟练程度的控制。 第二次指导 1、出示头饰、道具,引起幼儿对表演的兴趣。 2、集体分组表演,复习上次表演情况。 3、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让幼儿初步了解表演程序。 4、教师指导分配表演角色,其余幼儿根据意愿自由选择游戏区。 5、教师重点表演区,巡回指导其他各区活动。 6、游戏结束,根据游戏情况进行总结。观察与推进: 经过第二次的重点指导,幼儿在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熟悉上 有了很大的进步,幼儿能在教师的简单提示下用故事内的语言说出。 但是小朋友表演的语言、表情生动性上面还不够,幼儿还不能很好的 协商角色的分工,因此在下一段指导时还应该和幼儿共同提出这问题。 观察与推进:

小班下学期表演游戏计划及推进反思

小班表演游戏下学期目标 1、让幼儿学会按意愿选择并扮演角色,培养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 2、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有关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的谈话,学习大胆、清楚地用普通话表达思想。 4、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表演的兴趣,通过游戏学会与同伴友好的相处。 5、在教师的提示下,学习按情节和人物对话及动作表演游戏。 6、学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表演游戏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经过一学期的表演游戏,对表游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能按照故事内容进行游戏,但对于创编角色,添加游戏内容大多幼儿仍处于无知阶段,只有个别幼儿会稍做创编。 第一阶段:(3月) 游戏主题:《三只蝴蝶》 游戏目标: 1、通过表演,培养幼儿对表演游戏产生兴趣。 2、通过参与表演,让幼儿学习初步分配角色,选择角色,增强幼儿的独立能力。 3、通过表演,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大胆的表达。 4、熟悉作品三只蝴蝶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5、幼儿与同伴相亲相爱地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故事三只蝴蝶,熟悉故事人物形象。 2、物质准备:三只蝴蝶、三朵花、云、太阳头饰。 第一次指导 1、请幼儿第一次观看中班哥哥姐姐表演《三只蝴蝶》。 2、看后请幼儿简单讲述故事情节、人物。

3、再次观看哥哥姐姐表演,对故事进一步熟悉。 4、提问:故事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些谁? 发生了什么事情? 5、示头饰,巩固幼儿对人物的熟悉,引起幼儿带上头饰表演的兴趣。 6、初次分组全班集体表演。 观察与推进: 通过第一次的指导,幼儿对本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表演也有很浓的兴趣。但是幼儿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把握还是不够熟练,因此在下一次指导中,应该加强他们对故事中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的把握,和熟练程度的控制。 第二次指导 1、出示头饰、道具,引起幼儿对表演的兴趣。 2、集体分组表演,复习上次表演情况。 3、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让幼儿初步了解表演程序。 4、教师指导分配表演角色,其余幼儿根据意愿自由选择游戏区。 5、教师重点表演区,巡回指导其他各区活动。 6、游戏结束,根据游戏情况进行总结。 观察与推进: 经过第二次的重点指导,幼儿在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熟悉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幼儿能在教师的简单提示下用故事内的语言说出。但是小朋友表演的语言、表情生动性上面还不够,幼儿还不能很好的协商角色的分工,因此在下一段指导时还应该和幼儿共同提出这问题。 第三次指导 1、针对本班幼儿角色容易混淆情况,再次强调,帮助幼儿们共同提升。 2、将本班分成几组,共同表演,加强幼儿对语言的熟悉,提高幼儿语言的连贯性、生动性。 3、儿根据意愿自选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表演游戏区:①在角色的分配上, 进行协商指导。②在表演方位上,帮助幼儿安排合适的位置。③请能力

小班游戏圈圈乐教案反思

小班游戏圈圈乐教案反思 小班游戏圈圈乐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探索圈的不同玩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及初步的合作意识,练习钻、跳、平衡等基本技能,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圈圈乐教案吧。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玩圈很感兴趣,为了让孩子们玩出新花样,孩子们通过一物多玩,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通过有趣的圈圈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技能,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体验在集体游戏中花样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探索圈的不同玩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及初步的合作意识。 2、练习钻、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的小圈、沙包若干、平衡木、小椅子、纸箱。 2、欢快的背景音乐磁带。 活动重难点 练习钻、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幼共同做圈操,活动身体各关节,做活动前准备。 (听音乐入场)“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宝贝,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下啊! 幼儿:(想)出示圈,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儿:(圈)“天我们就和圈来活动一下我们的身体吧!”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圈。听着音乐一起来活动。” 二、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教师提示:“小朋友们,刚刚老师带你们做的是圈操,这个圈除了做圈操以外,圈还可以怎么玩?现在找个空点的地方和你的朋友一起去玩玩。”看看和别的朋友玩得有什么不一样。” 2、小朋友发现了这么多玩法,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

小班下表演游戏.计划与反思

小班下表演游戏.计划与反思

小二班第一周表演游戏计划 时间:2014年2月17日星期一执教者:肖艳琴预设主题 复习《小兔乖乖》、《拔萝卜》、《三只羊》《小猪变干净了》 内容 阶段目标1.熟悉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掌握人物对话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乐趣,并能主动大胆的上来表演。 观察分析 在上学期的活动中幼儿对表演的故事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所以能够比较好地吧故事表演出来,但是在后面的分组表演中幼儿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容易被其他组的表演所吸引,可以在之后的活动中延长分组表演的时间,让幼儿有更多自主选择表演的空间。 活动准备 小羊、中羊、大羊、小猪、小鹅、小兔、大灰狼、老爷爷、老奶奶等的头饰若干。故事磁带、故事挂图。 指导思路1.教师结合表演道具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2.激发幼儿利用表演道具进行表演。 (1)鼓励幼儿发挥想象依次模仿、表演各角色的动作、语言(个别表演——集体表演——个别表 演) (2)请4位能力强的幼儿在教师事先布置好的游戏场地中示范表演。 (3)引导幼儿评价同伴的表演。“你觉的他们表演的怎样,为什么?” 3.学习分组 (1)教师事先将场地划分、布置好)引导幼儿讨论分组表演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教师指导。(重点观察幼儿分组常规情况、 与同伴合作表演情况、故事情节表现情况) 4.评价 小二班第二周表演游戏计划 时间: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执教者:肖艳琴预设主题 小猪变干净了(四) 阶段目标1.懂得爱干净才能让人喜欢,教育幼儿常洗澡、常剪指甲、爱卫生。 2.能在相应的场地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并能与教师一起布置游戏场地。 3.能主动收拾,将玩具归类收放好。 观察分析 孩子对故事都很感性趣,部分幼儿能大胆地表演故事,可难度还是有的。我将故事从易到难进行指导,在指导中以观看大班幼儿表演故事、手偶表演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对表演游戏有了浓厚的兴趣还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表演游戏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活动的四次指导中每次都有自己的小目标,这样循序渐近,现在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参与表演。但是在表演中,孩子还不能用语态和动作来区分角色,在下个阶段中将在这方面继续加

大班下学期表演游戏计划及反思

大一班第二学期表演游戏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开朗、大方,语言表达能力强,喜欢参加表演游戏。在表演中,能用生动的表情、语气表现文学作品的情节,会寻找现成的废旧材料布置场景,游戏后能分类收拾玩具,大部份幼儿能处理游戏中的纠纷,积极投入游戏,但个别男孩子在表演时不够投入,不能很好的表现角色的情绪和对话。幼儿在表演过程中,缺少对角色对话的创新和对故事情节的扩展。本学期将加强对个别能力弱的幼儿的指导和启发幼儿扩展故事情节,丰富故事表演内容。 二、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事动脑筋,想方法的良好品质。 2、能正确处理解决游戏中的纠纷,会较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3、继续培养幼儿运用不同的语调、表情、动作表现不同的角色特征,并在情节方面有所创新。 4、通过作品的理解,能在角色对话、动作、表情等方面有所创新,积极地参与表演。 5、学习自制游戏材料,游戏后自觉收拾玩具。 第一阶段:(3月) 预定游戏主题:小熊请客等 游戏目的: 通过欣赏别人表演或自己表演,提高戏剧欣赏能力或表现力,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懂得做客的礼节,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的情感。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幼儿对戏剧表演活动兴趣,体验表演的乐趣。提高戏剧欣赏能力及表现力。 能根据不同角色的不同性格特点处理好台词的表现风格。表现出童话剧诙谐幽默的特点。 游戏准备: 故事挂图,故事中各人物的布偶、纸偶等材料。 小熊、狐狸、小狗、小猫、小鸡等头饰,礼品盒3个,小鱼、小虫子、肉骨头3盘等。 场景树、房子等等。 游戏过程: 第一次活动指导: 幼儿欣赏故事《小熊请客》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与内容。 出示挂图,教师再次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人物说话的不同语气。 观察与推进: 幼儿对故事内容很感兴趣但在对话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大部分幼儿对话语的理解掌握不好的。谁也不愿意演。 第二次活动指导: 材料补充:小桌子、小椅子等。 师生一同回顾故事内容,随着教师复述故事内容。 听录音,请幼儿来分辨谁在说话? 鼓励幼儿示范生动的角色语言。 请几位能力强的幼儿分别来模仿故事中的不同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