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85学前卫生学第六章

00385学前卫生学第六章
00385学前卫生学第六章

第六章

一、填空

1、饮食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平衡膳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关键,热能是维持生命或的动力

2、6大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水

3、蛋白质占人体总量16%左右,是人体排位第二多的营养素

4、蛋白质需要量受年龄、活动量、劳动强度等因素影响

5、脂肪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中性脂肪和类脂质

6、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纤维素等,具有产热快,经济等特点

7、铁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参与机体能力代谢、促进抗体产生

8、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9、产热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

10、1千卡=4.185千焦耳;1千焦耳=0.239千卡

11、食物选择应遵循安全性、营养性和多样性原则

12、托幼园所食谱知道基本要求是食物品种丰富、三餐热量分布合理、食物制作方法安全卫生

13、早餐占热能的25%—30%;午餐占热能的30%—35%;晚餐占25%—30%;餐点占10%

二、名词解释

1、平衡膳食:指饮食中提供的各种营养素与人体的需要保持供需一致,既不过多也不会不足(P158)

2、营养素:指食物中能够维持机体基本生理活动,提供活动所需热能,具有构建、维护和修复组织等功能的化学成分(P159)

3、饮食行为:指受食物和健康观念支配的人们的设施活动,包括食物的选择和购买,食用食物的种类和频度,食用的时间、地点、如何食用、和谁一起食用等(P178)

三、简答题

1、蛋白质的主要功能(P159)

1)合成细胞与组织

2)调节生理功能

3)合成抗体

4)提供热能

2、蛋白质过剩或摄入不足的影响(P160)

过剩:会导致肥胖,同时也会造成浪费,加重学前儿童胃肠道和肝肾等器官的工作

不足:将直接影响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出现生长发育缓慢、消瘦或水肿、易感染患病等

3、蛋白质的食物来源(P160)

优质蛋白:禽、蛋、奶、鱼、虾、各种肉类、大豆及其制品等(即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

半完全蛋白质:植物性食物(粮食作物和蔬菜)

4、脂肪的主要功能(P160~161)

1)参加细胞和组织构成

2)保护机体

3)供给热能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5、脂肪的利弊(P161)

利:1)参加细胞和组织构成2)保护机体

3)供给热能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弊:脂肪是高产热食物,过量摄入的多余脂肪常以脂肪组织的形式沉淀到皮

下及内脏表面,出现肥胖;同时,脂肪摄入过量也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糖尿病等疾病。其发病机理:1)脂肪摄入过量,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血液变稠→血液流动减缓,容易发生凝血形成血栓→血栓从血管壁脱落进入血循环,顺血液流动到达小血管→发生堵塞,出现脑栓塞或心肌梗塞。2)脂肪摄入过量,导致血液胆固醇浓度增高→部分胆固醇沉积在动脉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动脉血管壁弹性下降,血流通过时压力增加→发生高血压或冠心病

6、脂肪的食物来源(P161)

1)烹调油2)肉类3)坚果类

植物性脂肪: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油菜籽油、玉米油、茶籽油、橄榄油等

动物性脂肪:(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鱼油、奶油等),以及蛋、肉、动物内脏中所含脂肪

7、糖类的主要功能(P162)

1)提供热能2)参与细胞和组织的构成

3)节约蛋白质4)增强肠道功能

5)预防酸中毒

8、糖类的食物来源(P162)

1)来源于米面等粮食类食物,以及红薯、土豆、山药等根茎类食物

2)蔬菜、水果及粗粮、杂粮是纤维素、果胶的主要来源,另外,各种含糖食物

9、膳食纤维的主要功能(P163)

1)降胆固醇、降血脂2)调节血糖

3)防止便秘,预防结肠癌4)控制体重,防治肥胖

10、钙的主要功能(P163)

1)构成骨骼和牙齿2)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

3)参与凝血

11、钙的代谢与补充(P164)

代谢:人体骨骼就像一个“钙库”,不断有新的钙沉积到骨组织中,而骨骼的钙又不断溶解流出,维持着动态平衡。学前儿童骨骼每1~2年更新一次,成年人10~12年,中老年时期处于负平衡

补充:1~4岁儿童每日补钙推荐量为600毫克,4~7岁儿童为800毫克,学前儿童每日饮用牛奶在500毫升左右

12、钙的食物来源(P164)

1)蔬菜2)粮食3)茶叶4)脂肪5)水果6)奶和奶制品

13、影响铁吸收的主要因素(P164)

1)食物中的阴离子2)铁的化学价

14、铁的食物来源(P164)

1)蔬菜、水果、粮食等植物性食物

2)动物血、肝、瘦肉等动物性食物

15、碘的功能及来源(P165)

功能: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调节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来源: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海产品中

16、锌的功能及来源(P165)

功能: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又是多种酶的激活剂

来源:存在于各种食品中

17、维生素A的功能与来源(P166)

功能:1)保护视力,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

2)促进上层细胞分泌,保护皮肤和粘膜

3)促进骨组织生长

来源: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18、维生素D的功能与来源(P167)

功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一方面维生素D可加大肠道对钙的吸收,并快速将血液中的钙沉积到骨组织形成骨骼。另一方面,维生素D促进肾脏增加对磷的重吸收,体改磷酸盐的再利用

来源:来自食物和晒太阳

19、维生素B1的功能与来源(P167)

功能:是糖类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它促进葡萄糖转为能量,对维持神经、肌肉、消化、循环等系统的正常活动有重要作用

来源:在动物肝、瘦肉、蛋、以及小米、玉米、大米等粗粮杂粮中

20、维生素B2的功能与来源(P167)

功能:在体内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参与代谢,促进能量的转化,参与维生素B ⒍及烟酸的代谢等

来源:在动植物食物中分布较广,其来源于维生素B⒈相似,动物肝、蛋黄、乳类、豆类、新鲜蔬菜等

21、水的功能与来源(P168)

功能:1)构成细胞、组织2)提供媒介

3)调节体温4)润滑作用

来源:饮水、喝饮料、食入饭菜、水果

22、热能消耗的途径(P169)

1)基本代谢2)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3)活动4)生长发育

23、三大产热营养素占产能的比例与饮食结构中的比例(P170)

成人:蛋白质:10%~14%脂肪:16%~20%碳水化合物:60%~70%

儿童:蛋白质:12%~15%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55%~60%

24、七大类食物的营养特点(P170~172)

一.粮食类:1)含糖类丰富

2)含B族维生素较丰富

3)蛋白质含量高

4)脂肪含量低但营养价值高5

5)含一定量的宏量矿物质,如钙,磷、镁、钠等

二.动物类食物:1)含大量优质蛋白质(平均15%~23%),是学前儿童补充优质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2)脂肪含量高,多为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低,尤其猪肉、鸡皮含脂肪量高

3)矿物质含量丰富

4)动物内脏含B族维生素丰富

5)动物类食品几乎不含糖类和纤维素

三.蔬菜类食物:1)含水量高

2)维生素C、胡萝卜素含量丰富

3)纤维素含量高

4)根茎类和瓜果类蔬菜含淀粉丰富

5)绿叶蔬菜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但大部分蔬菜几乎不含蛋白质和脂肪

四.大豆及其制品:1)蛋白质含量丰富(占35%~40%),质量好,属优质蛋白质

2)脂肪含量中等(占15%~20%),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含量高

3)淀粉含量较高(占25%~30%),属糖类含量丰富的食物

4)矿物质含量丰富(占4.5%~5%),含钙、铁、铜、锌等多种矿物质

5)B族维生素(B⒈、B⒉、烟酸),维生素E含量丰富,但黄豆不含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

五.奶类及其制品:1)母乳、牛奶、羊奶等液态奶含水分高占80%~89%

2)所含蛋白质含量高,易消化吸收,是优质蛋白的首选食品

3)脂肪和矿物质含量丰富,是补钙的首选食品

4)奶含糖类,铁较低,不含维生素

六.坚果类食物:1)脂肪含量高(40%~70%),含大量必须脂肪酸,特别是卵磷脂含量丰富,具有补脑健脑作用

2)蛋白质含量较丰富,多数坚果的蛋白质含量达15%~30%,接近大豆类食品

3)坚果是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4)含铁、锌、锰、铜等矿物质较多

七.油脂类食品:1)玉米油、葵花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80%~85%),并含丰富的亚油酸等必需脂肪,维生素E丰富,属营养价值比较高的油类、橄榄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所有使用植物油中最高的。有一定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5、学前儿童进食需求(P173)

1)从营养需求来看,维持学前儿童身体健康所需营养素的种类与成人完全相同,儿童每天需要摄入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水

2)从营养来源来看,学前儿童所需营养主要通过“杂食”获取

3)从进食量来看,学前儿童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比2岁前的儿童要少(按单位体重计算)

26、进食调节机制(P174)

当机体血糖浓度下降,或胃内空物排空,或食物呈现出诱人的色香味时,下丘脑摄食中枢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出现食欲;而随着摄食后血糖浓度增高或胃内装满食物时,摄食中枢被抑制,饱食中枢受到刺激,产生兴奋

27、学前儿童进食的心理特点(P175)

1)自主进食行为表现强烈

2)对事物表现出不同喜好

3)对饮食变化有不同喜好

4)对进餐量有喜好

5)进餐过程易受干扰

28、学前儿童膳食指南与金字塔(P176~178)

指南: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4)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5)膳食清淡少盐,争取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6)食量与体力活动要配合,保证正常体重增高

7)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8)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每日膳食中,谷类食物(180~260克)所占比例最大,位于宝塔的底层;蔬菜水果位于第二层,每天蔬菜的摄入量为200~250克,水果是150~300克;鱼虾类、禽畜肉类、蛋类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分别因摄入40~50克,30~40克,60克;奶类及奶制品、大肉类及豆制品位于第四层,因分别摄入200~300克,25克;最顶层是烹调油,每天不超过25~30克

29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方法(P180)

1)养成自主进餐的习惯

2)养成有规律进餐的习惯

3)养成不挑剔食物,喜欢吃健康零食的习惯

4)养成吃健康食品的习惯

5)培养礼貌就餐的习惯

30、零食的利弊与选择(P180)

利:可以补充热能和营养素,缓解儿童两餐间的饥饿感,满足儿童的生理和情感需要起到调节情绪,增添生活乐趣的作用

弊:过多吃零食会影响食欲,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某些不健康零食(高脂肪、高热量、高色素、高添加剂)

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奶类、果蔬类、坚果类等食物

31、幼儿园膳食安排(P178)

根据学前儿童膳食金字塔指导为幼儿选择和搭配食物,使用时应注意:首先,宝塔中建议的每人每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是指一类食物的总量,而不是某一种具体食物的重量。其次,宝塔中的建议摄入量适用于3~6岁的健康儿童,但它只是一个平均摄入值,不一定适合每个儿童。总之,在给学前儿童进行食物选择时应遵循安全性、营养性和多样性的选食原则

32、幼儿园班级进餐管理(P182~183)

1)餐点安排

2)进餐管理

3)餐后管理

应用题

1、如何理解饮食是一把双刃剑(P158,自己进行扩写)

一旦饮食中营养素含量不足,将影响学前儿童身体的建构与功能发挥,导致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相反,如果饮食过两个,人体摄入的营养素高于机体的消耗,

同样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哪些食物是优质蛋白质食物(P160,自己进行扩写)

禽、蛋、奶、鱼、虾,各种肉类。大豆及其制品

3、高糖类饮食的危害(P163,自己进行扩写)

如果糖类摄入大于消耗,多余的糖类部分转化为糖原储在肝脏和肌肉中,其它的都转化为脂肪组织在皮下或内脏表面储存,使人长胖

4、适量吃粗粮和杂粮的好吃(P162,自己进行扩写)

具有缓慢吸收,调控血糖和胰岛素的作用

5、利用学前儿童进食特点,改正幼儿不好好吃饭的缺点(P179)

1)养成自主进餐的习惯:要有意识的让学前儿童独立吃饭,保护独立进食的积极性,使儿童进餐过程中获得成就,并将吃饭看作愉快的事

2)养成有规律进餐的习惯:首先,要求婴幼儿一日三餐进餐时间要相对固定,不得随意调整,尤其是家中三餐进餐时间要固定;其次,尽量固定进餐地点和座位;最后,引导学前儿童有节制的进食,不暴饮暴食

3)养成不挑剔食物,喜欢吃健康食品的习惯:首先,当婴儿六个月大开始添加其他食品时,家长应有意识的让孩子接受各种健康食品,形成对不同种类的食物赶兴趣,喜欢食物的自然味道;其次,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长和幼儿园要有意识的进行食物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再次,当幼儿挑食,偏食时,成人要理智面对

4)养成吃健康零食的习惯:培养儿童吃新鲜天然易消化的奶类、果蔬类、坚果类等食物

5)培养礼貌就餐的习惯:成人应有意识的培养儿童学习掌握就餐礼仪

6、预防和矫正学前儿童挑食偏食习惯(P179)

预防:首先,当婴儿六个月大开始添加其他食品时,家长应有意识的让孩子

接受各种健康食品,形成对不同种类的食物赶兴趣,喜欢食物的自然味道;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为儿童树立好榜样,家长不挑食偏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长和幼儿园要有意识的进行食物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再次,当幼儿挑食,偏食时,成人要理智面对

矫正:鼓励孩子尝试,但不强迫,让幼儿逐渐接受

7、幼儿教师在幼儿进餐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及应遵循的基本行为(P182~183)

任务:1)餐点安排2)进餐管理:餐前管理,餐中管理3)餐后管理

基本行为:1)不鼓励幼儿进餐比赛,不催促幼儿快吃,如看谁吃得快,吃得多等

2)不要求幼儿必须将碗中的食物吃干净,不剩饭,将是否吃饱和吃多少放权给孩子

3)不在吃饭过程中批评,职责幼儿,如出现吃饭玩耍,挑食偏食,进餐速度过慢等问题可适当提醒,餐后再通过教育活动指出

4)不将吃饭或食物作为奖励工具,如谁先吃完或吃饭表现好让谁玩玩具等

5)进餐时教师不在一旁聊天或聊饭菜

6)从容面对挑食偏食幼儿,当幼儿坚强不吃某种事物时,教师不必坚持让幼儿吃下去,不要期望幼儿什么都喜欢,一段时间不喜欢吃某些食品都是正常现象

7)鼓励儿童独立进餐

教师应遵循的黄金法则:由你决定给孩子吃什么,什么时候吃、什么地方给他吃;由孩子决定是否吃以及吃多少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练习题

绪论 、单项选择题1、关于幼儿卫生学研究的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研究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 B 研究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C 研究婴幼儿的营养 D 研究婴幼儿的卫生保健 2、关于幼儿卫生学的主要任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研究婴幼儿的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B 探寻影响婴幼儿健康的因素 C 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D 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 3、关于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身心发展平稳 B 身心不成熟 C 对外界适应能力强 D 对疾病抵抗力强 4、关于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卫生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婴幼儿身体发展特点的需要 B 是家庭、社会对婴幼儿的期望的需要 C 是婴幼儿教师职责的需要 D 以上说法都对 5、对于如何学好幼儿卫生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掌握幼儿卫生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用科学的卫生知识指导实践 C 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以上说法都不对 、简答题: 1、幼儿卫生学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卫生学

精选文档第一节: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第一课时 、单项选择题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下列不属于运动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A骨B骨骼肌C骨连接D骨髓 3、关于婴幼儿骨骼特点及保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婴幼儿的骨骼生长较慢B婴幼儿的骨骼较软C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D婴幼儿皮肤娇嫩,不易多做户外运动 4、为促进婴幼儿骨骼健康成长,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多吃含钙、磷丰富的食品B适当补充维生素 C少做户外运动D少接受阳光照晒 5、关于婴幼儿肌肉特点及保育的正确叙述是( A婴幼儿精力充沛,肌肉不易疲劳B小肌肉发育早, 大肌肉发育晚 C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间要长D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6、关于婴幼儿关节和韧带的特点及保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婴幼儿肘关节较松B勿用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C脚底的肌肉、韧带较结实D为促进脚弓的形成应进行适度的运动 7、下列不属于呼吸系统的是( A肺B气管C支气管 &发声是什么器官的功能(A咽B喉C气管D肺 9、关于婴幼儿呼吸系统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呼吸频率慢B声带不够坚韧 C鼻咽部的细菌不易侵入中耳D声带坚韧 10、针对婴幼儿的呼吸系统的特点,我们应采取的保育措施错误的是( A多组织户外活动B教会幼儿擤鼻涕C保护嗓子D大声喊叫,锻炼嗓 子11、关于保护婴幼儿嗓子的做法正确的是( A教孩子唱大人的歌B顶着寒风唱歌C夏天玩的大汗淋漓马上吃冷食D 得了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 12、婴幼儿易得中耳炎的原因及保育措施正确的是( A声带不够坚韧B多组织户外活动C教会幼儿擤鼻涕D保护嗓子、简答题1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学前卫生学00385学习资料

学前卫生学00385

一、名词解释: 1.婴儿抚触—“皮肤饥渴”不解除,新生儿会有烦躁不 安,睡眠不稳,体重增长缓慢等现象。 2.头尾规律—在体格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发育的比例 是不同的。即从胎儿时一八大的头颅(占身长的1/2),较长的躯干和短小的双腿,发育到成人时较小的头颅(占 1/8),较短的躯干和较长的双腿,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部只增大了一倍,而躯干却增大了两倍,上肢增长了三倍,下肢增长了四倍。 3.同化作用—机体从外界不断地摄取各种营养,如糖、脂 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同时吸入氧气,构成自身的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4.异化作用—机体不断分解这些营养物质,并且释放能 量,供各种生物活动所需,并把分解后的终产物派出体外。 5.微量元素—略 6.弱视—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戴娇正镜片后视力仍不能 达到正常。 7.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因食物过敏,如 牛奶、羊奶、鱼、虾、蛋、等,可因灰尘、羊毛、化纤等引起。 8.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是具有的免疫功能,是人类在 种系进化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完善的一种生理功

9.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 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10.基础免疫—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的疫苗, 在短期内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 11.加强免疫—进行基础免疫后,机体获得相当强的免疫 力;经过一定时间免疫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重复接触一次就和容易使免疫力再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叫加强免疫。 12.传染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除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又 侵入他人人体内所经过的途径。 13.易感者—指体内缺乏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或免疫力较 弱,病原体侵入后可能发病的人。 14.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卫生或心理卫生,是研究关于保护 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15.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天生的行 为方式” 16.移情教育—移情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17.心理评估—是运用心理学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表现进行评定的方法。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大] [中] [小]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A.牛奶 B.羊奶 C.鲜果汁 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出齐。 A.1岁半左右 B.2岁左右 C.2岁半左右 D.3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A.铁 B.锌 C.碘 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维生素C又名() A.硫胺素 B.胡萝卜素 C.抗坏血酸 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应立即就诊。 A.肛门裂 B.细菌性痢疾 C.肠套叠 D.消化道出血 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这是婴儿孤独症的()障碍。 A.行为 B.语言 C.社会交往 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A.心身疾病 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 D.遗传性疾病 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A.冷水擦身 B.冷水盥洗 C.冷水冲淋 D.冷水洗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________关”。 2.婴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__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家长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可观察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保健

学前卫生学精准自考00385完美小抄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 1.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b )A.1天 B.3~5天 C.10天 D.30天 2.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A.以胸式呼吸为主 B.以腹式呼吸为主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3.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围,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b )A.6个月左右 B.1岁左右 C.1岁半左右 D.2岁左右 4.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c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C.身高和体重 D.头围和胸围 5.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c )A.蛋白质 B.脂类 C.碳水化合物 D.水 6.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d ) A.食品被污染 B.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C.有毒化学物质被加入食品之中 D.食用致敏食物 7.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d)A.面色苍黄 B.肝、脾、淋巴结肿大C.表情呆滞、嗜睡 D.恶心 8.“常规遮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c )A.远视 B.近视 C.弱视 D.散光 9.丙种球蛋白是(b)A.自动免疫制剂B.被动免疫制剂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 10.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a )A.蛔虫病 B.蛲虫病C.钩虫病 D.鞭虫病 11.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c )A.37℃以下 B.36℃以下 C.35℃以下 D.34℃以下 12.儿童梦魇现象属于(a )A.睡眠障碍B.情绪障碍 C.品行障碍 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13.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a)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负强化法 D.消退法 14.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25%的餐点是(a )A.早餐 B.午餐 C.午点 D.晚餐 15.一般情况下,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a )A.固定 B.冷敷 C.止血 D.把伤者移到担架上 16.给婴幼儿测量体温的合适情境是(d ) A.哭闹 B.饭后 C.运动后 D.安静后 1.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A.30厘米 B.34厘米 C.38厘米 D.42厘米 17.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发烧的度数是(d )A.35℃ B.36℃C.37℃ D.38℃ 18.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a )A.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B.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C.时常忽快、忽慢 D.时常停止 19.在整个童年期基本没有什么发展的器官系统是(c )A.神经系统 B.淋巴系统 C.生殖系统 D.运动系统 20.具有保护和固定内脏器官功能的营养素是(a )A.脂类 B.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D.微量元素 21.富含钙的食物是(a )A.虾皮B.猪肝 C.胡萝卜 D.西红柿 22.患有“夜盲症”的人可能是体内缺乏维生素(a )A.A B.B1C.C D.D 23.口服补液盐主要用于治疗(a )A.腹泻 B.感冒 C.脑膜炎 D.扁桃体炎 24.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的种类很多,其中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的是(b )A.菌苗 B.免疫血清C.疫苗D.类毒素 25.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一般流行于(b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 26.滴鼻药水时,应让小儿仰卧,肩下垫上枕头,使头后仰,鼻孔向上。或坐在椅上,背靠椅背,头尽量后仰。滴药后应保持原姿势(c)A.10~15分钟 B.5~10分钟C.3~5分钟 D.2~3分钟 27.儿童做噩梦并伴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弹,以致从梦中惊醒、哭闹。醒后仍有短暂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这是(d) A.癫痫发作 B.夜惊 C.梦游症 D.梦魇 28.儿童恐怖症、儿童焦虑症等属于(b) A.情绪障碍 B.神经症性障碍 C.一般行为偏异 D.心理疾患 29.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品行障碍之一,属于(c)A.情绪障碍 B.神经症性障碍 C.一般行为偏异 D.心理疾患 30.幼儿膳食计划应力求各营养素之间有合理的比值,其中蛋白质所提供的热能占总热量的( a ) A.12%~15% B.15%~20%C.20%~30% D.50%~60% 32.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c )A.10次B.20次C.40次D.50次33.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用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是(a )A.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34.季节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其中儿童身高增长较快的季节是( a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5.不属于儿童视力异常表现的是(a ) A.对小玩具不感兴趣B.看东西时喜 欢歪头偏脸看C.看图书过近D.遇强 光瞳孔放大 36.儿童所特有的热能消耗是指其(b) A.基础代谢所需B.生长发育所需 C.活动所需D.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所需 37.具有促进胶元合成、使铁还原作用的 维生素是(c )A.维生素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D 38.因母乳不足或母亲不能按时给婴儿喂 奶,须加喂牛奶或其他乳品,这属于(a ) A.混合喂养B.人工喂养C.母乳喂 养D.辅助喂养 39.卡介苗是(a )A.自动免疫制剂 B.被动免疫制剂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死菌苗自动免疫制剂 40.患病期间表现出低烧、乏力、烦躁、 恐水等症状的患儿所患传染病为(d ) 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带状疱 疹D.狂犬病 41.自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出现症状的这段 时间称作(a)A.潜伏期B.前驱期 C.表现期D.正常期 42.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的屏气 发作现象属于( b )A.睡眠障碍B.情 绪障碍C.品行障碍D.心理机能发 展迟缓 44.婴幼儿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其主要致 病因素是(c )A.学校教育因素B.社 会环境因素C.生物学因素D.饮食 因素 45.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20%~ 30%的营养素是(b )A.蛋白质B.脂 肪C.碳水化合物D.水 46.给婴幼儿滴(涂)眼药水(膏)时, 合适的滴(涂)药位置是(b)A.上眼 皮内B.下眼皮内C.眼角膜上D.眼 外眦 47.不适宜用于幼儿衣服被褥消毒的方法 是(d )A.日光暴晒B.煮沸C.来 苏水浸泡D.漂白粉熏蒸 1.新生儿每分钟心跳次数为。(a)A.140 次左右B.120次左右C.100次左右 D.90次左右 2.新生儿护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他们。 (a)A.抚触B.定时哺乳C.身体清 洁D.身体的保暖 3.儿童腕骨全部钙化,约在。(b)A.12 岁左右B.10岁左右C.8岁左右D.6 岁左右 4.婴幼儿生理性远视一般发生在。(b) A.3岁前B.5岁前C.7岁前D.10 岁前 5.儿童脑细胞的耗氧量约为全身耗氧量 的。( c )A.30% B.40%C.50% D.60% 6.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宜采用垂直线 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d)A.0.16 米B.0.15米C.0.14米D.0.11米 7.属于虫媒传播的疾病是。(d)A.百 日咳B.乙型肝炎C.麻疹D.流行性 乙型脑炎 8.含有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是。(a) A.动物肝脏B.豆制品C.米、面D.绿 色蔬菜 9.克汀病的发生是由于缺乏。(d)A.钙 B.铁C.磷D.碘 10.属于情绪障碍的行为是。(b)A.夜 惊B.屏气发作C.梦游D.拒绝上幼 儿园 11.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发育一直处于领先 的系统是。(d)A.骨骼系统B.呼吸 系统C.消化系统D.神经系统 12.一般来说,1-3岁儿童定期体格检查 每次间隔的时间为。(c)A.3个月B.5 个月C.6个月D.12个月 13.属于行为疗法的是。(a)A.阳性 强化法B.练习法C.操作法D.示范 法 14.幼儿园每班活动室面积最小为。(d) A.40平方米B.45平方米C.50平方 米D.60平方米 15.3-6岁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有。 (b)A.1小时B.2小时C.2-3小 时D.3-4小时 16.幼儿每日需食牛奶或豆浆。(a) A.250-500克B.200克C.100-150克 D.100克 1.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 “折而不断”的现象,小儿的这种现象称 为(b) A.粉碎性骨折 B.青枝骨折 C. 脱臼D.开放性骨折 2.蛔虫病的最佳驱虫时期为(c)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免疫时间很短,可多次感染的传染病为 (a) A.流感B.水痘 C.麻疹D.风疹 4.小儿疖肿初起时,一般用(a)A.热敷 B.冷敷 C.酒精擦拭 D.药物降温 5.免疫器官中,于青春期发育到高峰的是 胸腺和(b )A.脾脏B.淋巴结及扁桃体 C. 肝胆D.胰腺 6.肥胖症病因中不包括(d )A.多食少动 B.心理因素 C.内分泌疾病D母乳喂养 7.通过甲状腺素来实现其生理功能的无机 盐是(b ) A.铁B.碘 C.钙D.锌 8.“脚气病”的产生是因为缺乏(b )A. 维生素AB.维生素B1 C.维生素CD.维生 素D 9.人体的质量称为(c )A.体格B.体能C. 体质D.适应能力 10.有利于钙吸收的维生素是(d )A.维 生素AB.维生素B C.维生素CD维生素D 11.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景产生过分激烈 的情感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影响正常 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对到了某个年龄本 该不再怕的事,仍表现惧怕。这就是(a ) A.儿童期恐惧 B.儿童期恐怖症 C.多种恐 惧症D.特殊恐惧症 12.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长达(b )A.16~ 18小时B.18~20小时 C.20~22小时 D.22~24小时 13.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地组织活动,符合 了大脑皮质活动的(b ) A.优势原则B. 镶嵌式原则 C.动力定型规律D.抑制原则 14.人体对血糖含量十分敏感,这是因为中 枢神经系统利用的能量,只能来自于(a) A.碳水化合物 B.脂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15.小儿大脑皮质尚未完全形成控制排尿 的机制,出现无控制排尿的年龄为(c ) A.1~2岁前 B.2~3岁前 C.3~4岁前 D.4~5岁前 16.人体热能的主要食物来源为(b )A. 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 C.脂肪D.无机盐 1.1.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到(B)A.生后 12天B.生后28天C.生后3月D.生 后100天 1.2.凡胎龄满37~42周,体重(B),为“足 月正常体重儿”,这样的新生儿适应环 境的能力较强。A.不足2500g;B.等 于或大于2500g;C.等于或大于 4000g;D.等于或大于5000g 1.3.出生时,新生儿头围和胸围的关系为 (A)A.头围比胸围大1~2cmB.头围比 胸围小1~2cmC.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 D.头围比胸围小2~3cm 1.4.胎儿时期,身体各部位发育顺序为 (C)A.躯干——脑——四肢B.脑—— 四肢——躯干C.脑——躯干——四肢 D.四肢——躯干——脑 1.5.新生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为(D)A.40 次左右B.100次左右C.120次左右 D.140次左右 1.6.有的男婴和女婴出生数日出现乳房肿 胀,这时应(D)A.按摩乳房B.挤压乳 房C.找医生治疗D.顺其自然 1.7.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A)季。A.冬 B.秋C.夏D.春 1.8.(B)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品。A.牛 奶B.母乳C.奶粉D.葡萄糖 1.9.提高母乳成功率的新措施是(C)A.早 开奶和按时喂哺B.晚开奶和按时喂哺 C.早开奶和按需喂哺D.晚开奶和按 需喂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 填、不填均无分。 48.母乳中含有丰富的__牛磺酸 _________,是促使新生儿脑细胞发育的 重要物质。 49.幼儿的__音域_________窄,不宜唱大 人的歌曲。 51.营养学中常用的热能单位千卡与千焦 耳的换算公式是:1千卡 =__4.184________千焦耳。 52.婴幼儿食欲不振的常见原因包括_____ 缺锌______、饮食习惯不良、疾病所致三 个方面。 53.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在全球消 灭的第一种传染病是___________。 54.婴幼儿心理评估的方法包括自由交谈、 __智力测验_________、观察、筛选检查、 诊断测验。 55.引发儿童哮喘的原因主要有过敏体质、 致敏源和__心理因素_________三个因 素。 56.儿童不正常行为的表现类型包括行为 不足、___行为过度________和不适当行 为。 58.在乙型传染性肝炎病人及带病毒者的 血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原称“澳 抗”)为阳性,可藉此与__甲肝____相区 别。 59.数脉搏常选用较表浅的动脉,手腕部靠 拇指侧的__桡动脉____是最常采用的部 位。 60.鼻腔“易出血区”的部位大多位于接近 鼻孔的鼻中隔上_ _____,该处鼻粘膜菲 薄、血管密集成网。 61.幼儿吮吸手指,多因生活环境单调,或 缺少_爱抚_____,以吮吸手指自慰。 62.对健康儿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_体格 检查_____,称为健康检查。 63.新生儿触觉灵敏,适当的抚触可以解除 _皮肤饥渴_____。 64.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__肺____组成。 65.幼儿6岁左右,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 一恒磨牙”,又称__六龄齿____。 66.矿物质是_常量元素_____和微量元素 两部分的总称。 67.化脓性细菌侵入中耳后所导致的炎症 为_化脓性_____中耳炎。 68.从出生到生后___28____天,为新生 儿期。 69.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新措施是早开 奶和__按需喂哺_____。 70.婴儿一般在___6-7____个月时萌出乳 牙。 71.食物脂肪从来源上分为动物脂肪和__ 植物脂肪_____。 72.婴儿的生理性流涎一般发生在出生 __6-7_____个月后。 73.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在全球 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是_______。 74.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_生 物______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大 类。 75.幼儿在__5_____岁以上仍不能控制排 尿,可称为“遗尿症”。 76.哮喘、癫痫、肥胖症等都属于常见的 儿童__心身疾病_____。 77.幼儿园晨检步骤包括一问、二摸、____ 三看___、四查。 17.新生儿出生时__头围________大于胸 围。 18.鹅口疮是由霉菌引起的__口腔黏膜 ________感染。 19.咽是呼吸和_____消化_____系统的共 同通道。 20.预防动脉硬化要从___儿童_______时 期开始。 21.桔黄色尿:尿色加深呈桔黄色或棕绿 色,可见于_肝、胆_________疾病。 22.传染源是被病原体感染的__人 ________或动物。 24.能引起别人对立和争斗的行为称为 ____攻击性行为______。 25.不正常行为的表现类型有行为不足、 _行为过度_________和不适当行为。 26.健康检查是指对健康儿童定期或不定 期地进行_体格检查_________。 17.6个月以下乳儿降温采用___物理 ________降温法最为安全。 18.维生素A中毒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厌 食、头发脱落和___骨头________疼等。 19.病人隔离后,对他原来的活动场所进行 一次彻底的消毒称为____终末_______消 毒。 20.保护易感者的措施有两条,一是非特异 性措施,二是__特异性_________措施。 21.食物中补充某些缺乏的或特别需要的 营养素,称为___营养强化________食品。 22.婴幼儿的______腕_____骨没钙化好, 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小。 23.能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的维生素是 ___c________,它有利于铁的吸收,可用 于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治疗。 24.新生儿牙龈上有一些灰白色的小颗粒, 俗称马牙___________,它不防碍新生 儿吸吮,不需要处理。 25.新生儿血液多集中于躯干和内脏,四肢 较少,所以四肢容易_____发凉______或 青紫。 26.学龄前期的心理卫生首要的是培养孩 子的____角色意识_______。 1.1.有的神经细胞轴突的外面尚无髓鞘, 所以刺激传导容易(泛化)。 1.2.新生儿的血流多集中在(躯干和内 脏)。 1.3.婴幼儿的呼吸为(腹式呼吸)。 1.4.婴儿护理中可以解决“皮肤饥渴”的 重要环节是(抚触)。 1.5.(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意外伤害。 1.6.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新措施是(早 开奶和按需喂哺)。 2.1.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条件是(营养 和阳光)。 2.2.婴幼儿的年龄越小,呼吸越(快),心 率越(快)。 三、判断改错题 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 的打“×”并在题下空处改正。 78.新生儿出生时头发的粗细、稀密、长短 程度反映了新生儿体质的强弱。(×) 79.婴幼儿的皮肤保护功能和调节体温的 功能差,但渗透作用强。(√) 80.儿童骨骼系统发育受遗传因素影响较 大,体重却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81.预防动脉硬化要从青年时期开始。(×) 82.化脓性中耳炎会发生传音性耳聋。 (√) 83.婴幼儿若患钩虫病,或缺锌、缺铁可致 异嗜癖。(√) 84.人体感染流行性感冒后所获免疫力相 当持久。(×) 85.使用胸外心脏挤压法救助婴幼儿时,要 垂直向下用力。(√) 86.攻击性行为、说谎、拒绝上幼儿园都是 儿童品行障碍的表现。(√) 87.给儿童制定食谱时要注意季节变化,冬 季多用高热量食物。(×) 88.孕妇应避免接触风疹病人,以防被传 染。尤其是怀孕早期更应注意。(√) 89.猩红热和水痘、麻疹一样,都属于病毒 性呼吸道传染病。(×) 90.若发现小儿将异物塞进一侧鼻孔,可压 住另一侧鼻孔擤鼻,若不能排出异物,可 用镊子将异物夹出。(×) 91.晨间检查的步骤包括一闻、二摸、三看、 四查。(×) 92.麻疹接触者观察期为医学观察7日,如 接受过被动免疫则延长至28日。(×) 93.新生儿的头发反映其体质的强弱。 (×) 95.身高是常用来考察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的生理功能指标之一。(√) 96.维生素C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植物性食 物中的胡萝卜素。(×) 97.某些智力低下儿,口腔不能充分合闭, 常垂涎口外,称为“生理性流涎”。(×) 98.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越重越好。(×) 99.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脚弓形成,但过量 运动会造成“扁平足”。(√) 100.幼儿膳食中,蛋白质供给热能应占 总热能的20%~30%。(×) 101.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比 例越接近人体所需的“模式”,营养价值 越高。(√) 102.婴幼儿由于眼球的生理特点,可以 出现生理性远视,这一情况一般出现在3 岁以前。(×) 103.引发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有生命的微 生物。(×) 10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播途径是水 源传播。(×) 105.使用人工呼吸时,不仅救护者呼出 的氧气具有救助效果,而且二氧化碳也有 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106.男孩发生夜惊的现象比女孩多。 (√) 107.婴幼儿年龄越小则睡眠时间越长、 次数越多。(√) 27.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意外伤害。 (√) 28.婴儿胃容积小,故喂奶后容易漾奶。 (×) 29.儿童体格发育的速度不是直线上升 的,而是呈波浪式,有时快些,有时慢些。 (√) 30.必需氨基酸是指必须由膳食蛋白质供 给的氨基酸。(√) 31.自动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2.麻疹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染。(×) 33.对6个月以下的乳儿发热时采用药物 降温较为安全。(×) 34.口吃的发生与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 (√) 35.终末消毒是指病人隔离后,对他原来 的活动场所进行消毒。(×) 36.儿童经检查有皮肤出血点或瘀斑,可 能患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某些血液病。 (√) 27.肺炎是三岁以下小儿夏秋季节的常见 病。(×) 28.口服补液盐不应用滚开水冲化。(√) 29.断奶后,就应该添加各类辅助食品,以 保证婴幼儿正常发育。(×) 30.幼儿年龄小,所需热能相对比成人要 少。(×) 31.骨折的现场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 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以减轻疼 痛。(√) 32.像动脉粥样硬化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 不会发生在童年。(√) 33.解除幼儿的心理紧张是矫治口吃的首 要方法。(√) 34.一切学习和习惯的养成都是建立非条 件反射的过程。(×) 35.为新生儿拍照用闪光灯易使新生儿晶 状体灼伤。(×) 36.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越重越好。(×) 37.对新生儿的抚触宜在喂奶后马上进 行。(×) 对新生儿的抚触宜在喂奶后一个 小时进行。 38.新生儿的板牙会自然消失,不需要处 理。(√) 39.新生儿体温不升是指体温低于36℃, 不属于疾病。(×)新生儿体温不升属于疾 病。 40.“生理性腹泻”不是病,不需要用药。 (√) 41.适当的运动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 42.观察婴幼儿的呼吸次数,要观察腹部 的起伏。(√) 43.预防动脉硬化要始于婴幼儿。(√) 四、简答题) 108.简述婴儿乳牙的生理功能。 答:1、咀嚼食物帮助消化2与小儿的音 容笑貌有关,发育正常能使小儿面容端 正、和谐、自然。3、发育正常的乳牙有 助于小儿正常发音,口齿伶俐。4、对恒 牙顺利萌出有重要作用,如乳牙过早缺 失,易导致恒牙牙列不齐。 1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D) A.牛奶B.羊奶C.鲜果汁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C)出齐。 A.1岁半左右B.2岁左右C.2岁半左右D.3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D)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B)原则。 A.优势兴奋B.镶嵌式活动C.建立动力定型D.保护性抑制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B)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C) A.铁B.锌C.碘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B) A.2种B.3种C.4种D.5种 8.维生素C又名(C) A.硫胺素B.胡萝卜素C.抗坏血酸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B) A.钙B.氟C.磷D.维生素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D),应立即就诊。A.肛门裂B.细菌性痢疾C.肠套叠D.消化道出血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A) A.斜视B.弱视C.近视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C) 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13.(D)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B.细菌性痢疾C.甲型肝炎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这是婴儿孤独症的(C)障碍。 A.行为B.语言C.社会交往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A ) A.心身疾病B.营养性疾病C.消化道疾病D.遗传性疾病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B ) A.冷水擦身B.冷水盥洗C.冷水冲淋D.冷水洗手 二、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并写出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碰一下新生儿的手,会引起他的全身运动,这是神经纤维尚未髓鞘化,刺激传导引起的分化现象。((×)改“分化”为“泛化”)

(完整版)幼儿卫生学第一章练习题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幼儿卫生学研究的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 研究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 B 研究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C 研究婴幼儿的营养 D 研究婴幼儿的卫生保健 2、关于幼儿卫生学的主要任务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 研究婴幼儿的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B 探寻影响婴幼儿健康的因素 C 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D 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 3、关于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身心发展平稳 B 身心不成熟 C 对外界适应能力强 D 对疾病抵抗力强 4、关于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卫生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是婴幼儿身体发展特点的需要 B 是家庭、社会对婴幼儿的期望的需要 C 是婴幼儿教师职责的需要D以上说法都对 5、对于如何学好幼儿卫生学的说法,错误的是(D) A 掌握幼儿卫生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B 用科学的卫生知识指导实践 C 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简答题: 1、幼儿卫生学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卫生学 第一节: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第一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2、下列不属于运动系统组成部分的是(D ) A 骨 B 骨骼肌 C 骨连接 D 骨髓 3、关于婴幼儿骨骼特点及保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婴幼儿的骨骼生长较慢 B 婴幼儿的骨骼较软 C 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 D 婴幼儿皮肤娇嫩,不易多做户外运动 4、为促进婴幼儿骨骼健康成长,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A 多吃含钙、磷丰富的食品 B 适当补充维生素C C 少做户外运动 D 少接受阳光照晒 5、关于婴幼儿肌肉特点及保育的正确叙述是( D )

00385学前卫生学第六章

第六章 一、填空 1、饮食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平衡膳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关键,热能是维持生命或的动力 2、6大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水 3、蛋白质占人体总量16%左右,是人体排位第二多的营养素 4、蛋白质需要量受年龄、活动量、劳动强度等因素影响 5、脂肪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中性脂肪和类脂质 6、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纤维素等,具有产热快,经济等特点 7、铁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参与机体能力代谢、促进抗体产生 8、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9、产热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 10、1千卡=4.185千焦耳;1千焦耳=0.239千卡 11、食物选择应遵循安全性、营养性和多样性原则 12、托幼园所食谱知道基本要求是食物品种丰富、三餐热量分布合理、食物制作方法安全卫生 13、早餐占热能的25%—30%;午餐占热能的30%—35%;晚餐占25%—30%;餐点占10% 二、名词解释 1、平衡膳食:指饮食中提供的各种营养素与人体的需要保持供需一致,既不过多也不会不足(P158) 2、营养素:指食物中能够维持机体基本生理活动,提供活动所需热能,具有构建、维护和修复组织等功能的化学成分(P159) 3、饮食行为:指受食物和健康观念支配的人们的设施活动,包括食物的选择和购买,食用食物的种类和频度,食用的时间、地点、如何食用、和谁一起食用等(P178)

三、简答题 1、蛋白质的主要功能(P159) 1)合成细胞与组织 2)调节生理功能 3)合成抗体 4)提供热能 2、蛋白质过剩或摄入不足的影响(P160) 过剩:会导致肥胖,同时也会造成浪费,加重学前儿童胃肠道和肝肾等器官的工作 不足:将直接影响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出现生长发育缓慢、消瘦或水肿、易感染患病等 3、蛋白质的食物来源(P160) 优质蛋白:禽、蛋、奶、鱼、虾、各种肉类、大豆及其制品等(即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 半完全蛋白质:植物性食物(粮食作物和蔬菜) 4、脂肪的主要功能(P160~161) 1)参加细胞和组织构成 2)保护机体 3)供给热能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5、脂肪的利弊(P161) 利:1)参加细胞和组织构成2)保护机体 3)供给热能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弊:脂肪是高产热食物,过量摄入的多余脂肪常以脂肪组织的形式沉淀到皮

全国2016年4月自学考试00385学前卫生学试题及详细答案(具体到页数)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卫生学试卷 课程代码:0038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分析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A 解析: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或预设情境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P24 2.鉴于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其健康标准通常只包括()。 A.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B.生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 C.身体健康和道德健康 D.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 答案:A 解析:鉴于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其健康标准通常只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P30 3.不同类型的组织经发育分化,相互结合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答案:C

解析:不同类型的组织经发育分化,相互结合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器官,如心、肝、肺、胃、肠、大脑等。P45 4.学前儿童骨骼弹性大、柔韧性好、可塑性强,但硬度小的原因主要是()。 A.骨骼中有机物含量少 B.骨骼中无机盐含量多 C.骨骼中营养成分不足 D.骨骼中有机物含量高 答案:D 解析:学前儿童因骨组织中有机物含量高,骨骼弹性大、柔韧性好、可塑性强,但硬度小。P48 5.人体血液中负责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是()。 A.血红蛋白 B.血浆 C.白细胞 D.血小板 答案:A 解析:血细胞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负责携带氧和二氧化碳。P56 6.影响学前儿童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和准确性的是()。 A.脑细胞的分裂 B.神经纤维突起增多 C.神经纤维髓鞘化 D.脑细胞体积增大 答案:C 解析:儿童神经纤维一旦完成髓鞘化,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和准确性将大大提高。P67 7.临床医学称之为肥胖的是超过儿童标准体重的()。

学前卫生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儿童卫生学》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与成人相比,学前儿童骨组织中无机盐的成分()。 A、比成人多 B、比成人少 C、与成人骨骼中无机盐成分近似 D、无机盐约占总成分的三分之一 2、在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A、唾液腺 B、胰腺 C、肝脏 D、胃腺 3、学前儿童的咽鼓管相对较短,当鼻咽腔和咽部感染时,细菌容易上行引起()。 A、细菌性鼻炎 B、咽炎 C、中耳炎 D、上呼吸道感染 4、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大概有()小时。 A、10 B、12 C、15 D、20 5、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哪种疾病。() A、智力下降 B、夜盲症 C、坏血病 D、脚气病 6、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会因素 D、ABC共同作用 7、以下哪项不属于儿童恐怖症的主要内容。() A、对身体损伤的恐怖 B、对自然事件的恐怖 C、对意外伤害的恐怖 D、社交性恐怖 8、家长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的“移情教育”方法,可有效减少儿童的()行为。 A、攻击性行为 B、说谎行为 C、强迫症 D、多动症 9、儿童恐怖症、儿童焦虑症等属于()。 A、神经症样症状 B、一般行为偏异 C、严重行为偏异 D、心理疾患 10、对幼儿习惯性阴部摩擦解释正确的是()。 A、习惯性阴部摩擦运动是幼儿的一种不良行为习惯 B、习惯性阴部摩擦运动是幼儿的手淫 C、习惯性阴部摩擦运动是幼儿性意识的表现

D、习惯性阴部摩擦运动是幼儿性早熟的表现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有些儿童身上,不良情绪在心理变态中起核心作用。_______往往是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先兆。 2、儿童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情绪消沉、、躯体不适。 3、学前儿童的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夜惊、、梦游症三种。 4、反射可以分为和非条件反射。 5、新生儿的关节不够牢固,收到较为强大的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越重越好。 ()2、新生儿的骨骼有206块。 ()3、三胚层时期,外胚层能发育成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 ()4、关于女婴外阴部的护理,擦屁股时要从后往前,免得尿路感染。 ()5、脑损伤或疾病是造成学前儿童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6、恐怖症多是由于先天气质因素影响而造成的。 ()7、抑郁症的成因与遗传因素无关。 ()8、梦魇在儿童中很常见,多见于1-3岁儿童。 ()9、在我国,4-5岁女孩比同龄男孩的社交退缩现象严重。 ()10、抗体是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产生的。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儿童焦虑症: 2、条件反射: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免疫系统的功能。 2、简述如何对儿童的听觉器官进行保健。 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4、简述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儿童的声带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嗓子? 2、为什么要从小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体姿?

自考学前卫生学00385复习总结资料

学前卫生学00385一、名词解释: 1.婴儿抚触—“皮肤饥渴”不解除,新生儿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体重增长缓慢等现象。 2.头尾规律—在体格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发育的比例是不同的。即从胎儿时一个大的头颅(占身长的1/2),较长的 躯干和短小的双腿,发育到成人时较小的头颅(占1/8),较短的躯干和较长的双腿,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部只增大了一倍,而躯干却增大了两倍,上肢增长了三倍,下肢增长了四倍。 3.同化作用—机体从外界不断地摄取各种营养,如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同时吸入氧气,构成自身的 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4.异化作用—机体不断分解这些营养物质,并且释放能量,供各种生物活动所需,并把分解后的终产物派出体外。 5.微量元素—略 6.弱视—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戴娇正镜片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 7.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因食物过敏,如牛奶、羊奶、鱼、虾、蛋、等,可因灰尘、羊毛、化纤等引起。 8.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是具有的免疫功能,是人类在种系进化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完善的一种生理功 能。 9.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 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10.基础免疫—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的疫苗,在短期内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 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 11.加强免疫—进行基础免疫后,机体获得相当强的免疫力;经过一定时间免疫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重复 接触一次就和容易使免疫力再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叫加强免疫。 12.传染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除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又侵入他人人体内所经过的途径。 13.易感者—指体内缺乏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病原体侵入后可能发病的人。 14.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卫生或心理卫生,是研究关于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15.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天生的行为方式”。 16.移情教育—移情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17.心理评估—是运用心理学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进行评定的方法。 18.功能性遗尿症—是指以排除了各种躯体疾病的遗尿症功能性遗尿症主要由大脑皮质功能失调所质。 19.儿童恐怖症—指儿童过分恐惧,而其所惧怕的对象或情景,在事实上并不具有危险性或者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 儿童所表现出的恐惧大大超过了客观存在的危险程度。 20.心身疾病—指一些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躯体疾病。 21.健康检查—对健康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体格检查。 22.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即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机能上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3.体格—指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发展状况。 24.体能—即人体在从事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25.适应能力—指人体在适应内、外界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 26.日光浴—指利用适当的日光照射身体裸露部分的锻炼方法。 27.传染病接触者—与传染源有密切接触的健康人和正处于疾病潜伏期的人。 28.终末消毒—病人隔离后,对他原来的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29.反射—是指在中神经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30.体格发育的形态指标—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31.生理指标—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变。 32.营养素—指食物中所含的,能够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33.营养素所需—指每人每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货物劳动能力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最低数量,低于这个数量将对机 体产生s不利影响。 34、动力定型: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不定期的时间,一定的顺序,先后出现,当重复多次后,这种顺序和时间 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有了规律。 35、优势原则: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与有关的大脑皮质区域是否处干“优势兴奋”状态有关。 36、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体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体 内平衡和稳定。 37、必需氨基酸:对人体来说,并非每种氨基酸都需要由食物提供,只有8种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 必须由蟮食蛋白质供给,称必需氨基酸。 38、非必须氨基酸:在人体内可以合成或可由别的氨基酸转化而成。称非必须氨基酸。 39、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谷类与豆类或其他食物混食后,使必须需氨基酸得以互相补充,从而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 价值。 40、强化食品:食品中补充某些缺乏成特别需要的营养素。 二、简答题: 1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答:1.维生素A 与正常视觉有密切关系;2.维生素A与上皮细胞繁荣正常形成有关;3.维生素A能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 2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哪些内容? 答:1.按时定位进食,食前有准备;2.饮食定量,控制零食。3.不偏食;4.注意饮食卫生和就餐与礼貌。 3食物中毒分类? 答:1.细菌性食物中毒;2.有毒动植无中毒;3.有毒化学物质中毒;4.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 4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 答:食物中毒多因食品被污染所致,食品从生产加工直到销售的过程中均可能使食品受到有还物质的无污染,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