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竞赛辅导练习电解质溶液

i.已知同温同浓度时①H

CO3比H2S电离度大,②H2S比HCO3-电离度大,则下列反应不

2

正确的是

A Na2CO3+H2S=NaHCO3+NaHS

B Na2S+H2O+CO2=NaHS+NaHCO3

C 2NaHCO3+H2S=Na2S+2H2O+2CO2

D 2NaHS+H2O+CO2=Na2CO3+2H2S

ii.向NaCN的水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NaCN水解程度增大的是

①NaOH ②NaCN ③NH4Cl ④Na2CO3⑤H2O ⑥HCN ⑦HCl

A ①②③

B ①⑤⑥

C ①③⑤

D ③⑤⑦

iii.物质的的浓度、体积都相同的NaF和NaCN溶液中,离子总数的关系正确的是(已知HF 比HCN易电离)

A NaF=NaCN

B NaF>NaCN

C NaF<NaCN

D 无法确定

iv.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升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的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A KCl

B Mg(OH)2

C Na2CO3

D MgSO4

v.等体积的下列溶液,阴离子的总浓度最大的是

A 0.2mol/L K2S

B 0.1mol/L Ba(OH)2

C 0.2mol/L NaCl

D 0.2mol/L (NH4)2SO4

vi.0.01mol/L的Na 2HPO4溶液中存在如下的平衡:HPO42-H++PO43-,且溶液的pH 值大于7,现欲使溶液中的HPO42-、H+、PO43-的浓度均减小,则加入下列物质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加盐酸

B 加石灰

C 加烧碱

D 加水稀释

vii.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并维持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的pH值增大

B 溶液的pH值减小

C 溶液中的Ca2+总数减少

D 溶液中的Ca2+总数增加

viii.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晶体析出②[Ca(OH)2]增大③pH不变

④[H+][OH-]的积不变⑤[H+]一定增大

A ①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⑤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给出质子后变成碱,碱接受质子后成酸,酸=碱+质子,此式中右边的碱是左边的酸的共轭碱,左边的酸是右边的碱的共轭酸。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两性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传递反应。超酸是指酸性比普通无机酸强106~1010倍的酸。魔酸(HSO3F—SbF5)是已知最强的超酸,它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许多物质(如H2SO4)在魔酸中可获得质子(即质子化)。

ix.NH3的共轭酸是

A NH4+

B NH2-

C HCONH2

D -NH2

x.下列物质中不具有两性的是

A NH3

B NaHCO3

C H2O

D Na3PO4

xi.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NH3+H2O

B NaHCO3+HCl

C H2+CuO

D (NH4)2S+NaOH(产生气体)

xii.对H2SO4溶于魔酸中所表现出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表现出强酸性

B 表现出弱酸性

C 表现出碱性

D 1mol H2SO4可电离出2mol H+

xiii.根据酸碱的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这个理论,下列微粒:

①HS-,②CO32-,③HPO42-,④NH3,⑤OH-,⑥H2O,⑦HCO3-,⑧HAc,⑨KHSO4 (1)只属于碱的微粒是:;

(2)只属于酸的微粒是:;

(3)属于两性的微粒是:。(填编号)。

xiv.如何证明CH

COOH是一种弱酸?

3

xv.酸的强弱除与本性有关外,还与溶剂有关,如HAc和HF在水溶液为弱酸,且酸性HAc <HF;若在液氨中两者皆为强酸,这种效应称为拉平效应。

(1)HAc、HF在液氨中呈强酸性的原因是。

(2)某些溶剂对酸有区分效应,为区分HCl、HClO4、H2SO4、HNO3的酸性强弱,应选用下列何种溶剂?

A H2O

B 液氮

C 冰醋酸

D 乙二胺

上述四种酸在你所选用的试剂中,酸性最强的是。

(3)在液氨中,NaAc+HCl=NaCl+HAc这一反应能否发生?为什么?

xvi.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BrF3溶剂中,BrF2AsF6属于哪类物质?试说明之。

(2)纯硫酸具有高沸点、高粘度,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一般离子在纯硫酸中的迁移速度很慢,试推测什么样的离子在纯硫酸中的迁移速度特别快,并解释你的推测。

(3)H3PO3与碱反应仅形成两种类型的盐,这说明H3PO3是几元酸?画出其结构式并写出固体H3PO3加热时的分解方程式。

(4)当SbF5加到氟磺酸中,获得一种超酸(superacid),试写出有关反应式来说明超酸的形成。超酸体系能否在水溶液中形成?试说明你的结论(注:超酸的酸性比强酸如HNO3、H2SO4的浓水溶液大106~1010倍)。

xvii.在测定液态BrF

电导时发现,20℃时导电性很强,说明该化合物在液态时发生了电离,

3

存在阴、阳离子。其他众多实验证实,存在一系列明显离子化合物倾向的盐类,如KBrF4、(BrF2)2SnF、ClF3·BrF3等。由此推断液态BrF3电离时的阴阳离子是

xviii.0.1mol/L的NaHCO3溶液的pH值为8,相同浓度的NaAlO2溶液的pH值为11,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和,可能发生的现象是,其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xix.三份质量相同的氢氧化钠,第一份用赶掉二氧化碳的蒸馏水配制后立即用盐酸滴定,

所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1,第二份用未赶掉二氧化碳的蒸馏水配制,再用盐酸滴定,消耗盐酸体积为V2,第三份用蒸馏水配制成溶液后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再用盐酸滴定,消耗盐酸体积为V3,三次滴定所用盐酸浓度相同,试判断:

(1)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V1、V2、V3的关系是;

(2)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则V1、V2、V3的关系是。xx.CuCl

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黄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在CuCl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

2

平衡:[Cu(H 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

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黄绿色或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

①,②。xxi.到化合物SOCl

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在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小心地

2

滴加8~10滴SOCl2,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大量白雾,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滴有品红试液的滤纸褪色。轻轻振荡锥形瓶,等白雾消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凝乳状白色沉淀产生。

(1)根据上述实验,写出SOCl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Cl3溶液蒸干得不到AlCl3的无水物,而用SOCl2与AlCl3·6H2O混合共热,则可制得无水AlCl3,其原因是。

(3)若将Al2(SO4)3溶液加热蒸干,情况又怎样?

xxii.经测定,H

O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弱,它在碱性溶液中极不稳定,易分解生成

2

H2O和O2。若向Na2O2中通入干燥的CO2气体,Na2O2与CO2并不起反应。

(1)写出H2O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2O2和潮湿的CO2气体反应的过程。

xxiii.向少量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铵溶液,结果固体完全溶解。

分析可能的原因,并设计一个实验,使用一种试剂验证你的观点

Ⅰ、实验步骤:;

Ⅱ、实验结论:;

xxiv.把(NH

)2CO3浓溶液逐滴滴入AgNO3稀溶液中,开始时出现浑浊,其后逐渐成为无色

4

透明溶液。试回答:

(1)试述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2)若向得到的透明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试述发生的现象,并写出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xxv.将食盐晶体与浓磷酸共热可得磷酸二氢钠与氯化氢气体;在磷酸二氢钠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又可得磷酸与氯化钠。上述两反应是否矛盾?若不矛盾,试以平衡移动原理解释。xxvi.现将

PbCl2于1.00mol/L HCl溶解度最小,请说出可能原因。

xxvii.参照水溶液化学反应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液态BrF3中用KBrF4滴定Br2PbF10,过程中出现电导最低点。写出有关反应式。xxviii.指出下列物质在液氨中的酸碱行为:CH

OOH、CH3CH2OH、H2NCONH2、NaH。

3

xxix.指出下列物质在100% H

SO4中的酸碱行为,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2

CH3COOH、HClO4、H2NCONH2、SO3

xxx.将SO

晶体溶解在硝酸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

xxxi.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方程式。

(1)在液氨中,氨基钾与苯胺作用。

(2)往浓H2SO4-HNO3体系中通入HCl气体,生成NO2Cl。

xxxii.非水滴定下列物质,哪些宜用酸性溶剂,哪些宜用碱性溶剂?并说明依据。

醋酸钠、乳酸钠、苯甲酸、苯酚、吡啶、水杨酸

xxxiii.超分子化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材料、生化、催化

剂等领域得到很高重视。不久前,美国Texas A&M 大学的

研究人员发现:将已知的路易斯酸——三聚(邻四氟代苯基)

汞溶入沸腾的苯中,冷却后析出的晶体是苯和该路易斯酸的

超分子,由苯分子夹在两路易斯酸分子之间堆砌而成。俯视

如右图(氟原子和氢原子未列出)。

(1)路易斯酸是对酸的电子定义:凡容易接受电子的为酸,

凡容易给出电子的为碱。下列微粒中,为路易斯酸的有:

A Al3+

B I—

C BF3

D NH3()

(2)画出邻四氟代苯基的结构式和三聚(邻四氟代苯基)汞的结构式:

(3)该超分子如同夹心饼干(维夫饼干),俯视图化学式为__________,超分子的路易斯碱部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xxxiv.美国Riverside加洲大学教授C.A.Reed发现,用超酸H(CB11H6X6,X=Cl,Br)将C60质子化为HC60+,后者在溶液和固态都是很稳定的。研究者获得该超酸的方法是:在低温下液态HCl 作用于固态(C2H5)3Si(CB11H6X6),随后在真空状态下蒸馏除去挥发性的副产物(C2H5)3SiCl。该超酸与C60在溶液中反应得到纯净的固体样品[HC60]+[CB11H6X6]-。解答如下问题:

(1)常见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超酸H(CB11H6X6,X=Cl,Br)将C60质子化的反应很相似。

(2)C60,C70,金刚石和石墨四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有机溶剂中(如乙醇)溶解性较好的是_____和______。

(3)副产物(C2H5)3SiCl名称是,该物质易水解,产物是和_________,请分析SiCl4在空气中产生的现象和反应方程式:

(4)比较下列三种物质的酸性强弱:H(CB11H6X6,X=Cl,Br),[HC60]+[CB11H6X6]-,盐酸(5)CH3CH=CH2的水化,通常需要质子性催化剂,其原理与HC60+相似。常见的几种酸中: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等,适于作丙烯水化催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

(6)上述阴离子[CB11H6X6]-(X=Cl,Br)的结构可以跟下左图的硼二十面体相比拟,也是一个闭合的纳米笼,而且,[CB11H6X6]-离子有如下结构特征:它有一根轴穿过笼心,依据这根轴旋转360°/5的度数,不能察觉是否旋转过。

①写出满足条件的全部阴离子的化学式:

②请在下右图右边的图上添加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和短线(表示化学键)画出任一一个阴离子的结构,这样的阴离子共有个(其中与碳原子相连的是氢原子而不是X原子)。

计算

xxxv.双指示法可用来测定由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和物的含量。具体做法是:向待测液中加入酚酞,用标准盐酸滴定,当红色褪去,此时NaOH 被完全中和,且Na2CO3转化为NaHCO3,消耗盐酸V1mL,然后者加甲基橙指示剂,用同一种盐酸继续滴定,当黄色变为橙色时,被转化为NaCl,消耗盐酸V2mL。

12

则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是多少?

xxxvi.将8.8gFeS固体置于200mL2.0mol/L的盐酸中,以制备H2S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H2S的浓度为0.10mol/L,假定溶液体积不变,试计算:

(1)收集到的H2S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2)溶液中Fe2+和H+的物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xxxvii.试计算0.1mol/L Na

CO3溶液的pH和水解度。

2

xxxviii.把0.10mol CH

COONa加到1.0L 0.10mol/L CH3COOH溶液中(设加CH3COONa溶

3

液体积不变),求溶液的pH(CH3COONa是强电解质,0.10mol溶成1.0L,[CH3COO-]=0.10mol/L,且已知pKa=4.74)。

xxxix.在90mL HAc-NaAc缓冲溶液(二者浓度均为0.1mol/L)中加入10mL 0.01mol/L HCl,求溶液的pH。(已知pKα=4.76)

xl.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定物质的克数,通常用T[M

/M2]表示,如:

1

T[H2SO4/NaOH]=0.04g/mL,表示每毫升某标准H2SO4溶液恰好中和0.04g NaOH。

(1)若要使某标准盐酸对CaO的滴定变为T[HCI/CaO]=0.0056g/mL,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上述盐酸对NaOH的滴定度是多少?

(3)若与1g含杂质的NaOH样品完全反应消耗上述盐酸a mL(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则滴定每毫升该盐酸相当于样品的纯度是多少?整个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4)若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b mL上述盐酸,且NaOH样品的纯度恰好为b%,则样品的质量应取多少g?

xli.用0.200mol/L NaOH滴定一份含有H

PO4与NaH2PO4的混合酸溶液,当加入5.00mL NaOH

3

时测得溶液pH为2.16,而当滴加至15.00mL NaOH时测得溶液pH为4.68。试求:

(1)原混合酸溶液中,H3PO4与NaH2PO4的含量各多少毫mol?

(2)为达到第二计量点,所需NaOH总体积多少mL?(已知H3PO4的Ka1=6.9×10-3Ka2=6.3×10-8Ka3=4.8×10-13)

xlii.与[H+][OH-]=K

类似,FeS饱和溶液中[Fe2+][S2-]=K sp,常温下K sp=8.1×10-17

W

(1)理论上FeS溶解度为g,而事实上其浓度远大于这个数值,其原因是:;

(2)FeS达到[H+]2[S2-]=1.0×10-22,为了使溶液里[Fe2+]达到1mol/L,现将适量FeS投入其饱和溶液中,应调节溶液中的[H+]至mol/L。

xliii.计算室温下饱和CO

水溶液(约0.04mol/L)中的[H+]、[HCO3-]、[CO32-]、[OH-](已

2

知Kα1=4.3×10-7Kα2=5.6×10-1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 CaCl2溶液,通过计算回答能否生成CaCO3沉淀?(CaCO3:K sp=2.9×10-9)

xliv .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存在着溶解平衡,例如:AgCl (固)Ag ++Cl -

;Ag 2CrO 4(固)

2Ag ++CrO

42-。在一定温度下,难溶化合物饱和溶液的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这个常数用Ksp 表示。

已知:Ksp(AgCl)=[Ag +][Cl -]=1.8×10-10;Ksp(Ag 2CrO 4)=[Ag +]2[CrO 42-]=1.9×10-12

现有0.001mol/LAgNO 3溶液滴定0.001mol/LKCl 和0.001mol/L 的K 2CrO 4的混和溶液,试通过计算回答:

(1)Cl -和CrO 42-中哪种先沉淀?

(2)当CrO 42-以Ag 2CrO 4形式沉淀时,溶液中的Cl -离子浓度是多少?CrO 42-与Cl -能否达

到有效的分离?(设当一种离子开始沉淀时,另一种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 时,则认为可

以达到有效分离)

xlv .某溶液中同时含有Fe 2+和Fe 3+,它们的浓度均为0.05mol/L 。如果要求Fe 3+沉淀完全(即

[Fe 3+]<10-5mol/L =而Fe 2+不生成Fe(OH)2沉淀,如何控制溶液的pH 值?(已知:Fe(OH)3

的K sp =1.1×10-36,Fe(OH)2的K sp =1.64×10-14)

xlvi .将含有13.9g 的FeSO 4·7H 2O 和1.58g KMnO 4的混合物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入适

量硫酸酸化,再稀释成1L 溶液。如果要使此溶液中的Fe 3+完全沉淀,而Mn 2+不沉淀,溶

液的pH 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说明;①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6mol/L 时,认为沉淀完全;②假定所加试剂不影响原

溶液体积;③K sp 为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的离子积,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已知Fe(OH)3

的K sp =[Fe 3+][OH -]3=1.1×10-36;Mn(OH)2的K sp =[Mn 2+][OH -]2=4.0×10-16)

C 组

xlvii .用适当的公式,通过计算,解释下列事实(要求:必须用数据证明你的每个结论是合

理的。假定(a )所谓溶解一词,是指298K 时在1L 溶液中溶解0.1mol 硫化物;(b )Cu 2

+(aq )不与Cl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1)Tl 2S 可溶解在浓度为1mol/L 的无络合性、无氧化性的一元强酸中。

(2)CuS 不溶于1mol/L 盐酸。

有关常数:pK α(H 2S )=7,pK α(HS -)=13。

溶解积:K sp (Tl 2S )=10-20,K sp (CuS )=10-35

xlviii .痛风是以关节炎反复发作及产生肾结石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关节炎的原因归结于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反应式如下:

+H 2O+H3O+①

尿酸:HUr(水溶液)尿酸根离子:Ur-(水溶液)pKa=54(37℃)

Ur-(aq)+Na+(aq)NaUr(s)②

(1)37℃时1.0L水中可溶解8.0mmol尿酸钠,计算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2)第一次关节炎发作大都在脚趾和手指的关节处,这说明温度对反应②平衡常数影响如何?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3)37℃时1.0L水中仅能溶解0.5mmol的尿酸,通过计算说明尿酸在血清(Ph=7.4,[Na +]=130rnmol/L)中沉淀与关节炎的发作无关。

(4)痛风病人常患肾结石,肾结石是由尿酸晶体所组成。形成它的原因是病人尿的尿酸盐浓度过高。若病人尿中尿酸与尿酸盐的总浓度为2.0mmol/L,计算尿的pH值为何值时,病人的尿中会形成尿酸结石。

xlix.已知:K SP=[A]n·[B]m,此处[A]和[B]为饱和溶液中离子A和B的平衡浓度(mol/L);水的离子积K SP=[H+]·[OH-]=10-14;铝的羟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稳=[Al(OH)n3-n]/([Al3+]·[OH-]n),其数为108.9(n=1),1017.8(n=2),1026(n=3),1033(n=4)。

(1)试用K SP的概念说明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条件。

(2)室温时氢氧化镁的溶度积等于 6.8×10-12,求此化合物在指定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mol/L或g/L)。在何pH值时,由10%的氯化镁溶液(密度为1.07g/mL中开始析出氢氧化镁沉淀?

(3)若氢氧化铝的K SP=3.2×10-34,它的溶解度是多少?

(4)计算氢氧化铝在0.lmol/L KOH溶液中的溶解度.计算时认为生成四烃基合铝酸盐离子。(5)溶解0.39g的氢氧化铝,需要多大起始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100mL?

(6)溶解1g氢氧化铝,需要0.01mol/L NaOH溶液多少体积?

l.已知碘的碘化钾水溶液里存在如下的化学平衡:I 2十I-I3-

其平衡常数为:Kβ=[I3-]/[I2][I-]。式中的方括号均表示各物质的平衡浓度;而碘的总浓度C I2=[I2]+[I3-]。

在碘的碘化钾水溶液里加入四氯化碳,碘将分配于水和四氯化碳两种液相中,达平衡时平衡常数:K D=[I2]CCl4/[I2]H2O。式中的方括号分别表示碘在四氯化碳和水中的平衡浓度,而C I2(CCl4)/ C I2(H2O)=D,则称为分配比。

(1)通常测定水溶液中的碘的方法是用已知浓度的Na2S2O3水溶液滴定,因为下面的反应是定量进行的,并可用淀粉作为指示剂:2Na2S2O3+I2==Na2S4O6+2NaI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测定碘在水和四氯化碳中的浓度(不要求写出实验的细节)。

(2)写出用你的实验测得的碘的浓度来计算K D值的数学关系式。

i C 、D ii D iii B iv C v A

vi B

vii C

viii D

ix A

x D

xi C

xii C

xiii (1)②④⑤ (2)⑧⑨ (3)①③④⑦

xiv ①取一定量冰醋酸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比如0.01mol/L ),再测得溶液的pH 值,若pH

>2,说明CH 3COOH 是弱酸。②假设CH 3COOH 是弱酸,则其强碱弱酸盐必显碱性。我们只要取一定量的CH 3COONa 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再测得溶液的pH 值,若pH 值>7,则反证得CH 3COOH 必为弱酸。

xv (1)NH 3促使HAc 、HF 完全电离 (2)C HClO 4 (3)不能,因为液氨中HAc 、

HF 皆为强酸(液氨中Ac -的碱性比NH 3弱)

xvi (1)2BrF

3BrF 2++BrF 4-;BrF 2AsF 6BrF 2++AsF 6- BrF 2AsF 6在BrF 3中是酸

(溶剂酸)。 (2)HSO 4-和H 3SO 4+两种离子在纯H 2SO 4中迁移速度特别快,这是因

为H 2SO 4分子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成网状,在外电场作用下,HSO 4-和H 3SO 4+在网上迁移,所以HSO 4-和H 3SO 4+在纯H 2SO 4中迁移速度特别快。 (3)H 3PO 3是二元酸

4H 3PO 43H 3PO 4+PH 3↑ (4)

超酸体系不能在水

溶液中形成,因为在任何水溶液体系中,其酸度都被存在于水溶液中的H 3O +所限定,即使最强的酸在水溶液中也只能是H 3O +,达不到超酸的酸性。

xvii BrF 2+、BrF 4-

xviii 产生白色沉淀 AlO 2-+HCO 3-+H 2O =Al(OH)3↓+CO 32-

xix (1)V 1=V 2=V 3 (2)V 1>V 2>V 3

xx ①加水稀释 ②加入适量AgNO 3溶液

xxi (1)SOCl 2+H 2O =SO 2↑+2HCl ↑ (2)AlCl 3·6H 2O +6SOCl 2AlCl 3+6SO 2↑+12HCl

↑ (3)由于硫酸是难挥发性酸,故可获无水物Al 2(SO 4)3。

xxii (1)H 2O 2=H ++HO 2-,HO 2-=H ++O 22- (2)Na 2O 2+H 2O +CO 2=Na 2CO 3+H 2O 2,

2H 2O 2??

→?-

OH 2H 2O +O 2↑

xxiii (1)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醋酸铵NH 4Ac 溶液,振荡,观察Mg(OH)2是否溶解; (2)若Mg(OH)2溶解,则乙同学的解释正确;若Mg(OH)2不溶解,则甲同学的解释正确。

xxiv (1)(NH 4)2CO 3量少时,CO 32-与Ag +结合成Ag 2CO 3沉淀出现浑浊,(NH 4)2CO 3量多

时,水解生成的NH 3·H 2O 与Ag 2CO 3生成Ag(NH 3)2+而变澄清 (2)产生白色沉淀,

并逸出无色气体 [Ag(NH 3)2]++2H ++Cl -=AgCl ↓+2NH 4+ CO 32-+2H +=CO 2↑+

H 2O

xxv 不矛盾,因为前者反应时,H 3PO 4为难挥发性酸,而HCl 具有挥发性,所以有HCl 气

体逸出,平衡右移。后者反应时,水溶液中HCl 是强酸,H 3PO 4是中强酸(弱电解质),故反应时平衡向生成弱电解质方向移动。

xxvi 当HCl 浓度较小时,由于同离子效应占优势,使PbCl 2溶解度减小;当HCl 浓度较大

时,由于盐效应特别是形成H 2[PbCl 4]而使PbCl 2溶解度增大。1.00mol/L HCl 正好是一分界点,因而PbCl 2溶解度最小。

xxvii 2KBrF 4+(BrF 2)2PbF 6=K 2PbF 6+4BrF 3

xxviii 根据溶剂体系理论,液氨作为一种碱性溶剂,碱性比水大,某些物质在氨中的酸碱行

为也明显地不同于水。CH 3COOH 在水中是弱酸,在液氨中变为强酸:CH 3COOH +NH 3

=NH 4++CH 3COO -,而CH 3CH 2OH 、H 2NCONH 2这些在水中根本不显酸性的分子,也

可以在液氨中表现为弱酸:CH 3CH 2OH +NH 3CH 3CH 2O -+NH 4+;H 2NCONH 2+

NH 3H 2NCONH -+NH 4+。大部分在水中被认为是碱的物种,在氨中或者不溶解,

或者表现为弱碱,只有极强的碱才能表现为强碱:H -+NH 3=NH 2+H 2↑。

xxix CH 3COOH +H 2SO 4HSO 4-+CH 3COOH 2+ 碱 HClO 4+H 2SO 4H 3SO 4++

ClO 4- 酸 H 2NCONH 2+H 2SO 4H 2NCONN 3++HSO 4- 碱 SO 3+H 2SO 4=H 2S 2O 7,

H 2S 2O 7+H 2SO 4H 3SO 4++HS 2O 7- 酸

xxx SO 3+H 2O =H 2SO 4;2H 2SO 4+HONO 22HSO 4-+NO 2++H 3O +;SO 3+HNO 3=NO 2

+HSO 4-;SO 3+2HNO 3=(NO 2)2SO 4+H 2O ;2SO 3+HNO 3=NO 2HS 2O 7;2SO 3+2HNO 3=(NO 2)2S 2O 7+H 2O

xxxi (1)KNH 2+C 6H 5NH 2??→?液氨

C 6H 5NHK +NH 3 (2)2H 2SO 4+HNO 32HSO 4

-+NO 2++H 3O + 2HCl +NO 2++2HSO 4-+H 3O +=NO 2Cl +2H 2SO 4+H 3OCl

xxxii 弱酸在非水滴定时,溶剂的固有酸度越小,滴定反应越完全,故选择碱性溶剂(或情

性溶剂),而弱碱在非水滴定时,溶剂的碱性越弱,越有利于反应,故选择酸性溶剂(或情性溶剂)。本题中,醋酸钠、乳酸钠、吡啶在非水滴定时,应选择酸性溶剂,而苯甲酸、苯酚、水杨酸则应选择碱性溶剂 xxxiii AC (BF 3的硼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为缺电子原子) (2)

(3)C 42H 6F 24Hg 6 C 6H 6

xxxiv (1)HCl/HNO/H 2SO 4与NH 3 (2)同素异形体;C 60和C 70 (3)三乙基氯甲硅烷

(C 2H 5)3SiOH HCl 白色烟雾(白烟H 4SiO 4,雾HCl +H 2O ) SiCl 4+4H 2O =Si(OH)4

+4HCl (4)从强到弱:盐酸,H(CB 11H 6X 6,X =Cl,Br),[HC 60]+[CB 11H 6X 6]- (5)

稀硫酸和磷酸(需要一定的强度;副反应和副产物少) (6)(1)

CB 11H 6Cl 6、CB 11H 6Br 6、CB 11H 6Cl 5Br 、CB 11H 6ClBr 5 (2)B

H

8个(每个离子结构中5H 和5X 可互换)

xxxv (1)NaOH NaHCO 3 NaOH 与Na 2CO 3 Na 2CO 3与NaHCO 3 (2)NaOH =40%

Na 2CO 3=21.2% 杂质=38.8%

xxxvi (1)1.8升 ? (2)Fe 2+浓度为0.5摩/升 H +浓度为1.0摩/升

xxxvii pH =11.62 h =4.22%

xxxviii 4.74

xxxix 4.75

xl (1)0.2mol/L (2)0.008g/mL (3)0.8% 0.8a% (4)0.8g

xli (1)1.00mmol 1.00mmol (2)35.0mL

xlii (1)7.92×10-8 因Fe 2++2H 2O Fe(OH)2+2H +,S 2-+H 2O HS -+OH -,HS

-+H 2O H 2S +OH - 使FeS (s )Fe 2++S 2- 正向移动 (2)1.11×10-3mol/L

xliii 不会生成CaCO 3沉淀 Q sp =2.9×10-9

xliv (1)AgCl 饱和所需Ag +浓度[Ag +

]1=310

101108.1--??=1.8×10-7摩/升;Ag 2CrO 4饱和所需Ag +浓度[Ag +

]2=001

.0109.112

-?=4.36×10-5摩/升;[Ag +]1<[Ag +]2,Cl -先沉淀。(2)Ag 2CrO 4开始沉淀时[Cl -]=510

1036.4108.1--??=4.13×10-6<10-5,所以能有效地分离。 xlv 3.68<pH <7.76

xlvi 4<pH <7.3

xlvii (1)题目中给出的溶解标准,可推知各离子的起始浓度:即c (Tl +)=0.2mol/L c (S 2

-)=0.1mol/L 。在1mol/L 的一元强酸中,c (H +)=1mol/L 。c (S 2-)≈1021mol/L 。c 2

(Tl +)c (S 2-)=4×10-23<K sp (Tl 2S ) (2)Cu 2+不与Cl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c (Cu 2+)c (S 2-)=10-22>K sp (CuS ),所以 CuS 不溶于1mol/L 盐酸中。

xlviii (1)K =15625 (2)由于脚趾、手指等处温度低于体内温度,在这些地方易于结晶

而发病,说明温度降低,有利于NaUr 结晶,则反应②的K 增大。温度降低平衡常数增

大,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3)此时溶液中[Hur]的浓度(4.9×10-6mol/L )小于其

饱和溶液浓度0.5mmol/L ,故没有尿酸析出,即关节炎的发作与尿酸在血清中沉淀无关。

(4)pH =5.9

xlix (1)若溶液中[A]a ·[B]b >K sp ,沉淀生成;[A]a ·[B]b <K sp ,沉淀溶解; (2)6.90

×10-3mol/L pH =8.39 (3)3.2×10-13mol/L (4)0.024mol/L (5)0.21mol/L (6)

5.38L

l (1)取V 体积的I 2-KI 水溶液用Na 2S 2O 3水溶液滴定,测得C 1=C I 2(H 2O)。再取V 体积的

I 2—KI 水溶液,加入V 体积的CCl 4,达分配平衡后用分液漏斗将CCl 4相分开,然后用Na 2S 2O 3水溶液滴定,得C 2,因此,C I 2(CCl 4

)=C 1-C 2,该值应是几轮结果的平均值。 (2)K D =(1+K β[I -])D =(1+K β[I -])(C 1-

(完整word版)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一)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 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 (1) Λ∞,1<Λ∞,2<Λ∞,3<Λ∞,4 (2)κ1=κ2=κ3=κ4 (3)Λ∞,1=Λ∞,2=Λ∞,3=Λ∞,4 (4)Λm,1=Λm,2=Λm,3=Λm,4 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1.对于BaCl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1) a = γb/b0;(2) a = a+·a - ; (3) γ± = γ+·γ - 2; (4) b = b+·b-;(5) b±3 = b+·b-2; (6) b± = 4b3。 12.若a(CaF2) = 0.5,则a(Ca2+) = 0.5 ,a(F-) = 1。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l水溶液;(B) 0.001M HCl水溶液; (C) 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 (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 (A) CuSO4 ;(B) H2SO4 ; (C) NaCl ;(D) HCl 。 6.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 m的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④电极材料、 ⑤离子电荷。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③④⑤;(D) ②③⑤。 7.科尔劳施的电解质溶液经验公式Λ=Λ∞-Ac1/2,这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溶液;(B) 强电解质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D) 浓度为1mol·dm-3的溶液。 8.已知298K,?CuSO4、CuCl2、Na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a、b、c(单位为S·m2·mol-1),那么Λ∞(Na2SO4)是: (A) c+a-b;(B) 2a-b+2c; (C) 2c-2a+b; (D) 2a-b+c。 9.已知298K时,(NH4)2SO4、NaOH、Na2SO4的Λ∝分别为3.064×10-2、2.451×10-2、 2.598×10-2 S·m2· mol-1,则NH4OH的Λ∝为:(单位S·m2·mol-1) (A) 1.474×10-2;(B) 2.684×10-2; (C) 2.949×10-2;(D) 5.428×10-2。 10.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KCl、CdCl2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l-离子的淌度相同; (B) Cl-离子的迁移数都相同; (C) 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都相同; (D) Cl-离子的迁移速率不一定相同。 11.某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κ = 3.8×10-6 S·m-1,已知该温度下,H+、OH-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3.5×10-2与2.0×10-2S·m2·mol-1,那么该水的K w是多少(单

实验八电解质溶液微型实验

实验八电解质溶液(微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可溶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 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离解平衡及其移动。 3.了解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及其移动。 4.学习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微型仪器的使用以及pH试纸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5.加深对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等概念的理解,并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及性质检验。 二、实验原理 根据测定溶液pH,可确定溶液的酸碱性。pH>7的溶液显碱性,pH<7的溶液显酸性,pH=7的溶液显中性。 往弱电解质的解离子平衡系统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则解离子平衡向生成弱电解质的方向移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这个效应叫做同离子效应。根据同离子效应,解离理论认为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所组成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酸或外来碱起缓冲作用,即当加入少量酸或碱时,此混合溶液的PH基本上保持不变,这种溶液叫缓冲溶液。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固体与溶解后形成的离子间存在着多相离子平衡。如果设法降低上述平衡中某一离子的浓度,使离子浓度的乘积小于其浓度积,则沉淀就溶解。反之,如果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由于同离子效应,会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 如果溶液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都能与加入的某种试剂(沉淀剂)反应。生成难溶电解质,沉淀的先后次序取决于沉淀剂浓度的大小。所需沉淀剂离子浓度较小的先沉淀,较大的后沉淀。这种先后沉淀的现象叫做分步沉淀。只有对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可按它们的溶度积大小直接判断沉淀生成的先后次序;对于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生成沉淀的先后次序需计算出它们所需沉淀剂离子浓度的大小来确定。利用此原理。可将某些混合离子分离提纯。 使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更难溶电解质,即把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过程,叫做沉淀的转化。因此,可以把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即溶解度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电解质溶液 1.(202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 【解析】A 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则有10-a V 1=10-(14-b)V 210142 1-+=? 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 【答案】D 【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计算等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 (2020全国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电导滴定实验报告doc

电导滴定实验报告 篇一:《电导滴定分析法测定未知酸》实验报告 实验五电导滴定分析法测定未知酸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电导率仪结构和测定溶液电导值的基本操作; 2.了解电导电极的结构和使用; 3.掌握电导滴定的基本原理和判断终点的办法。 二.实验原理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采用指示剂来判断滴定终点,但是稀溶液的滴定终点突跃甚小,而有色溶液的颜色会影响对指示剂在终点时颜色变化的判断,因此在稀溶液和有色溶液的滴定分析中,无法采用指示剂来判断终点。 本实验借助于滴定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而引起的电导值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这种方法称为电导滴定。NaOH溶液与HCL溶液的滴定中,在滴定开始时,由于氢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值较大,测定的溶液电导值也较大;随着滴定进行,H+和OH-离子不断结合生成不导电的水,在H+浓度不断下降的同时增加同等量的Na+离子,但是Na+离子导电能力小于H+离子,因此溶液的电导值也是不断下降的;在化学计量点以后,随着过量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溶液中增加了具有较强导电能力的OH-离子,因而溶液的电导值又会不断增加。由此可以判断,溶液具有最小电导值时所对应的滴定剂体积

即为滴定终点。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DDS-307型电导率仪 2.DJS-1C型电导电极 3.85-1磁力搅拌器一台 4.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 5.未知浓度HCL溶液 6.10ml移液管1只 7.100ml玻璃烧杯1个 四.实验步骤 1.滴定前准备 按照滴定分析基本要求洗涤,润洗滴定管,装入0.1000mol/L的NaOH标准溶液,调节滴定液面至“0.00ml”处。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00ml未知浓度HCL溶液于100ml 玻璃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稀释被测溶液,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放入搅拌珠。 按照要求将电导电极插入被测溶液;调节仪器“常数”旋钮至1.004;将仪器的“量程”旋钮旋至检查档;将“校准”旋钮旋至100;调节“温度”旋钮至室温21℃;将“量程”旋钮置于合适的量程范围。即可开始测量。 2.滴定过程中溶液电导值测定 按照下表依次滴加0.1000mol/L的NaOH标准溶液,读取并记录电导率仪上的电导值。

高一化学必修一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2B.盐酸 C.BaSO4 D.C2H5OH 解析:判断某物质是否是电解质的要点有:是否是化合物,是否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CO2和C2H5OH是非电解质,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答案:C[来源:学*科*网] 2.下列物质中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 A.氯化钠晶体 B.熔化的氯化钾 C.氯酸钾溶液D.液态氯化氢 解析:氯化氢只有在水中溶解时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液态氯化氢不能电离。氯酸钾溶于水虽能电离,但不产生自由移动的氯离子,产生的是氯酸根离子(ClO-3)。氯化钠晶体中存在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当加热氯化钾时,热能破坏了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使离子自由移动,即发生电离。综上所述:除氯化氢不存在离子,氯化钠、氯化钾、氯酸钾本身都存在离子,但NaCl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KClO3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不是Cl-。只有熔化的氯化钾能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氯离子。 答案: B 3.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 E.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F.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盐 解析:A、B说法与定义不符,E中NaHSO4电离的阳离子除H+外还有Na+,因此不属于酸,NaHSO4应属于酸式盐。非金属元素也能形成盐,例如铵盐。故正确答案为CD。答案:CD 4.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Na++H++CO2-3 B.NaHSO4===Na++H++SO2-4 C.CH3COOH CH3COO-+H+ D.Na2SO4===2Na++SO2-4 解析:A项HCO-3不能拆开写;B项正确,NaHSO4是强酸酸式盐,可完全电离;C项CH3COOH是弱酸,部分电离,用可逆号,正确;D项是强酸强碱盐,溶于水完全电离,正确。 答案:https://www.360docs.net/doc/008943299.html, 5.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于水之后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双选)() A.NaCl B.CH3CH2OH(酒精)w w w .x k b 1.c o m C.H2SO4 D.NH4HCO3 解析:酒精属于非电解质,B项不符合题意;NaCl、H2SO4、NH4HCO3均为电解质,NaCl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NH4HCO3、H2SO4溶于水均导电,但H2SO4在液态时难导电,NH4HCO3受热易分解,无熔融状态,故C、D符合题意。 答案:CD 6.已知溶液中存在下列离子,试判断该溶液的溶质并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实验二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定及其应用

实验二 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定及其应用 一、目 的 (1)通过测定弱电解质醋酸溶液的电导率,计算其解离度a 和标准解离常数K 。 (2)通过测定强电解质稀盐酸溶液的电导率,计算其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m Λ∞ 。 二、原理 电解质溶液为第二类导体,它与通过电子运动而导电的第一类导体有所不同,是通过正、负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而导电的。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导 G 来衡量,电导 G 即溶液电阻 R 的倒数: G = 1/R (2.2.1) 电导的单位为西门子,简称西,用符号S 表示,1S=1Ω-1。 在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个平行电极,电极间距离为l ,电极面积为A ,则: G = 1/R = κ A / l 或 κ = G l /A (2.2.2) 式中κ为电导率(即为电阻率ρ的倒数),单位为 S·m -1。当电极的截面积 A =1m 2,距离 l =1m 时,测得的溶液电导即为电导率。 实验时,所用的两个平行电极(通常为金属铂片)用塑料封装在一起,称为电导电极。电导电极的面积及电极间的距离均为常数,其比值 K cell =l /A (2.2.3) 称为电导池常数,单位为m -1。电导池常数K cell 不易直接精确测量,一般是通过测定已知电导率κ的标准溶液的电导G , 再利用式(2.2.4)进行计算。 κ = G K cell (2.2.4) 根据式(2.2.4),使用同一个电导电极测量其它溶液的电导,便可确定它们的电导率,这就是电导仪或电导率仪的测量原理。实验时,应根据溶液电导率的测量精度和变化范围选择电导池常数不同的电导电极,同时选择不同浓度的KCl 标准溶液(见数据表4.21)标定电导池常数。 当两电极间的溶液含有 1mol 电解质、电极间距 1m 时,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称摩尔电导率,记作Λm 。摩尔电导率Λm 与电导率 κ 之间的关系为: Λm = κ / c (2.2.5) 式中 c 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 mol .m -3。显然,摩尔电导率的单位为S .m 2.mol -1。 Λm 的大小与浓度有关,但是其变化规律对于强、弱电解质是不同的。对于强电解质的 稀溶液(如 HCl 、NaAc 等): m m ΛΛ∞ =- (2.2.6) 式中m Λ∞ 为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A 为常数。 以m Λ作图,将其直线外推至 c =0 处,截距即为m Λ∞。 对于弱电解质,式(2.2.6)不成立。若要求其m Λ∞ ,可用科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m m,+m,-v v ΛΛΛ∞∞∞ +-=+ (2.2.7) 式中v +、v -分别为正、负离子的化学计量数;m,+Λ∞ 、m,-Λ∞分别为无限稀释时正、负离子的摩 尔电导率。也就是说,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彼此独立运动,互不影响,因而每种离子

电解质溶液知识题解答

第八章 习题解答 1、在300K 和100kPa 压力下,用惰性电极电解水以制备氢气。设所用直流电的强度为5A ,电流效率为100%。来电解稀H 2SO 4溶液,如欲获得1m 3氢气,须通电多少时间?如欲获得1m 3氧气,须通电多少时间?已知在该温度下水的饱合蒸气压为3565Pa 。 解 电解时放出气体的压力为 p=(100000-3565)Pa=96435Pa 1m 3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311 (96435)(1) /()38.6637(8.314)(300) Pa m n pV RT mol J K mol K --?===??? 氢气在阴极放出,电极反应为 2H ++2e -→H 2(g) 根据法拉第定律,It=ξzF=(Δn B /νB )·zF , t=(Δn B /νB I)·zF 放氢时,12 =H ν,z=2,1 1 (38.6637)2(96500)1492418.821(5) mol t C mol s C s --= ???=??。 氧气在阳极放出,电极反应为 2H 2O-4e -→O 2(g)+4H + 放氧时,12 =O ν,z=4,1 1 (38.6637)4(96500)2984837.641(5) mol t C mol s C s --= ???=??。 2、用电解NaCl 水溶液的方法制备NaOH ,在通电一段时间后,得到了浓度为1.0mol ·dm -3的NaOH 溶液0.6dm 3,在与之串联的铜库仑计中析出了30.4g 的Cu(s)。试计算该电解池的电流效率。 解 析出Cu(s)的反应为Cu 2++2e -→Cu 电解NaCl 水溶液制备NaOH 的反应为 阴极上的反应 2H 2O+2e -→2OH -+H 2(g) 阳极上的反应 2Cl --2e -→Cl 2(g) 电解总反应为 2H 2O+2NaCl →Cl 2(g)+H 2(g)+ 2NaOH 即铜库仑计中若析出1molCu(s),则理论上在电解池中可得到 2 mol 的NaOH 。30.4g/63.54g ·mol -1=0.478mol ,理论上可得到0.956 mol 的NaOH ,实际只得到了0.6mol 的NaOH ,所以电流效率为

高中化学 电解质水溶液的电解规律选修4

电解质水溶液的电解规律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物质(方括号内),不能使溶液与原来溶液一样的是 A.CuCl2[CuCl2] B.NaOH[H2O] C.NaCl[HCl] D.CuSO4[Cu(OH)2] 【参考答案】D 1.电解时的放电顺序与电极产物的判断 (1)基本思路 (2)离子放电顺序 ①阴离子的放电顺序:

S2->I->Br->Cl->OH->含氧酸根>F-。 ②阳离子放电顺序: 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2.以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类型 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实例电解对象 电解质 浓度 pH 电解质溶液 复原 电解水型阴:4H++4e- ===2H2↑ 阳:4OH--4e- ===2H2O+O2↑ NaOH 水增大增大加水 H2SO4水增大减小加水 Na2SO4水增大不变加水 电解电解质型电解质电离出的阴、 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 电 HCl 电解质减小增大通氯化氢 CuCl2电解质减小—加氯化铜 放H2生碱型阴极:H2O放H2生碱 阳极:电解质阴离子 放电 NaCl 电解 质和 水 生成 新电 解质 增大通氯化氢 放O2生酸型阴极:电解质阳离子 放电 阳极:H2O放O2生酸 CuSO4 电解质和 水 生成 新电 解质 减小加氧化铜 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时,在阳极无气体放出的是 A.AgNO3B.CuCl2 C.NaOH D.Na2S 2.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发现两极只有H2和O2生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与电解前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该溶液的pH可能增大;②该溶液的pH可能减小;③该溶液的pH可能不变;④该溶 液的浓度可能增大;⑤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⑥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减小 A.仅①②③ B.仅①②③④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MgCl2晶体 B.NaCl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的KOH 2.下面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 3.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石墨棒 B.盐酸溶液 C.熔融的氢氧化钠 D.固体氯化钾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乙酸 B.酒精 C.食盐 D.氨气 5.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下列各项中,应使等式两边相等的是( ) ①离子数目相等②粒子总数相等③原子数目相等④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跟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⑤分子数目相等⑥各元素原子数目相等 A.只有①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③⑥ D.只有④⑥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 ) A.由弱变强 B.由强变弱 C.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弱 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相互间不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Mg2+、Cl-、OH- B.H+、Ca2+、CO32-、NO3- C.Cu2+、K+、SO42-、NO3- D.Na+、HCO3-、OH-、Ca2+ 8.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当电解质紊乱时,人体就

要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 A.Mg2+ B.Ca2+ C.Fe3+ D.Na+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混和:SO42-+Ba2+=BaSO4↓ 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铜与硫酸混和:Cu2++SO42-=CuSO4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能导电,所以NaOH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KCl不导电,但KCl是电解质 C.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 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二、填空题 11.在下列条件下能否发生离子反应?对能发生的写出离子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理由 (1)CH3COONa溶液与HCl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OH)2的澄清溶液与Na2SO4稀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Ca(OH)2的澄悬浊液与Na2SO4浓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Cu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报告.doc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测量KCl水溶液的电导率,求算它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2、用电导法测量醋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常数。 3、掌握恒温水槽及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电导G可表示为:(1) 式中,k为电导率,电极间距离为l,电极面积为A,l/A为电导池常数Kcell,单位为m-1。 本实验是用一种已知电导率值的溶液先求出Kcell,然后把欲测溶液放入该电导池测出其电导值G,根据(1)式求出电导率k。 摩尔电导率与电导率的关系:(2) 式中C为该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m-3。 2、总是随着溶液的浓度降低而增大的。 对强电解质稀溶液,(3) 式中是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极限摩尔电导率。A为常数,故将对c作图得到的直线外推至C=0处,可求得。 3、对弱电解质溶液,(4) 式中、分别表示正、负离子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在弱电解质的稀薄溶液中,解离度与摩尔电导率的关系为:(5) 对于HAc,(6) HAc的可通过下式求得: 把(4)代入(1)得:或 以C对作图,其直线的斜率为,如知道值,就可算出K o 三、实验仪器、试剂 仪器:梅特勒326电导率仪1台,电导电极1台,量杯(50ml)2只,移液管(25ml)3只,洗瓶1只,洗耳球1只 试剂:10.00(mol·m-3)KCl溶液,100.0(mol·m-3)HAc溶液,电导水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电导率仪开关,预热5min。 2、KCl溶液电导率测定: ⑴用移液管准确移取10.00(mol·m-3)KCl溶液25.00 ml于洁净、干燥的量杯中,测定其电导率3次,取平均值。 ⑵再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 ml电导水,置于上述量杯中;搅拌均匀后,测定其电导率3次,取平均值。 ⑶用移液管准确移出25.00 ml上述量杯中的溶液,弃去;再准确移入25.00 ml电导水,只于上述量杯中;搅拌均匀后,测定其电导率3次,取平均值。 ⑷重复⑶的步骤2次。 ⑸倾去电导池中的KCl溶液,用电导水洗净量杯和电极,量杯放回烘箱,电极用滤纸吸干 3、HAc溶液和电导水的电导率测定: ⑴用移液管准确移入100.0(mol·m-3)HAc溶液25.00 ml,置于洁净、干燥的量杯中,测定其电导率3次,取平均值。 ⑵再用移液管移入25.00 ml已恒温的电导水,置于量杯中,搅拌均匀后,测定其电导率3次,取平均值。 ⑶用移液管准确移出25.00 ml上述量杯中的溶液,弃去;再移入25.00 ml电导水,搅拌均匀,测定其电导率3次,取平均值。 ⑷再用移液管准确移入25.00 ml电导水,置于量杯中,搅拌均匀,测定其电导率3次,取平均值。 ⑸倾去电导池中的HAc溶液,用电导水洗净量杯和电极;然后注入电导水,测定电导水的电导率3次,取平均值。 ⑹倾去电导池中的电导水,量杯放回烘箱,电极用滤纸吸干,关闭电源。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大气压:102.08kPa 室温:17.5℃实验温度:25℃ 已知:25℃时10.00(mol·m-3)KCl溶液k=0.1413S·m-1;25℃时无限稀释的HAc水溶液的摩尔电导率=3.907*10-2(S·m2·m-1) ⑴测定KCl溶液的电导率: ⑵测定HAc溶液的电导率: 电导水的电导率k(H2O)/ (S·m-1):7 *10-4S·m-1

电解质溶液习题答案

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 1. 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共轭碱:H 2O 、H 3O +、H 2CO 3、HCO - 3、NH + 4、NH + 3CH 2COO -、 H 2S 、HS -。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共轭酸:H 2O 、NH 3、HPO 2- 4、NH - 2、[Al(H 2O)5OH]2+ 、CO 2- 3、 NH + 3CH 2COO -。 答:(1) 酸 H 2O H 3O + H 2CO 3 HCO 3- NH 4+ NH 3+CH 2COO - H 2S HS - 共轭碱 OH - H 2O HCO 3- CO 32- NH 3 NH 2CH 2COO - HS - S 2- (2) 碱 H 2O NH 3 HPO 42- NH 2- [Al(H 2O) 5OH] 2+ CO 32- NH 3+CHCOO - 共轭酸 H 3O + NH 4+ H 2PO 4- NH 3 [Al(H 2O) 6] 3+ HCO 3- NH 3+CH 2COOH 2. 在溶液导电性试验中,若分别用HAc 和NH 3·H 2O 作电解质溶液,灯泡亮度很差,而两溶液混合则灯泡亮度增强,其原因是什么? 答:HAc 和NH 3·H 2O 为弱电解质溶液,解离程度很小;混合后反应形成NH 4Ac 为强电解质,完全解离,导电性增强。 3. 说明: (1) H 3PO 4溶液中存在着哪几种离子?请按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出顺序。其中H 3O +浓度是否为 PO 3- 4浓度的3倍? (2) NaHCO 3和NaH 2PO 4均为两性物质,为什么前者的水溶液呈弱碱性而后者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答:(1) 若c (H 3PO 4)=O.10mol·L -1,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 离子 H + H 2PO 4- HPO 42- OH - PO 43- 浓度/mol·L -1 2.4×10-2 2.4×10-2 6.2×10-8 4.2×10-13 5.7×10-19 其中H +浓度并不是PO 43-浓度的3倍。 (2) 当溶液的cK a2>20K w ,且c >20K a1 NaHCO 3:pH=2 1 (p K a1 + p K a2)= 2 1(6.37+10.25)=8.31 碱性 NaH 2PO 4: pH= 2 1 (p K a1 + p K a2) = 2 1(2.12+7.21)=4.66 酸性 4. 下列化学组合中,哪些可用来配制缓冲溶液?

实验四---电解质溶液

实验四 电解质溶液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并验证同离子效应对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影响; 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验证其缓冲作用; 3.掌握并验证浓度、温度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4. 了解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条件以及沉淀的转化。 二、实验原理 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另一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解离程度降低,这种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当将其稀释或在其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时,溶液的pH 值改变很少,这种溶液称作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pH 值(以HAc 和NaAc 为例)可用下式计算: ) Ac ()HAc (lg p )()(lg p pH θa θa --=-=c c K c c K 盐酸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的难溶容电解质和溶液中相应的离子之间建立了多相离子平衡。例如在PbI 2饱和溶液中,建立了如下平衡: PbI 2 (固) Pb 2+ + 2I - 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θsp K = c (Pb 2+) · c (I -)2,称为溶度积。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当将Pb(Ac)2和KI 两种溶液混合时 如果: c (Pb 2+)· c (I -)2 >θ sp K 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c (Pb 2+)· c (I -)2 =θsp K 饱和溶液。 c (Pb 2+)· c (I -)2<θsp K 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 使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电解质,即把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过程称为沉淀的转化,对于同一种类型的沉淀,溶度积大的难溶电解质易转化为溶度积小的难溶电解质。对于不同类型的沉淀,能否进行转化,要具体计算溶解度。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离心试管,小烧杯(100mL 或50mL ),量筒(10mL ),洗瓶,点滴板,玻璃棒,酒精灯(或水浴锅),离心机(公用)。

高中化学的电解质溶液练习题和答案.doc

高中化学的电解质溶液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的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1 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粉末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晶体析出②c[Ca(OH)2]增大③pH不变 ④c(H+) c(OH-)的积不变⑤c(H+)一定增大 A.①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⑤ 答案:D 点拨: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的同时会放热,在绝热容器中热量不损失,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减小。由于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增大。溶液中Ca(OH)2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溶液中的OH-的浓度减小,因此H+的浓度增大,①⑤正确。 2.(2011 石家庄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大小排序是:c(CH3COO-) c(Na+) c(H+) c(OH-),则该溶液的溶质一定是CH3COONa和CH3COOH B.CH3COOH与NaOH的混合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排序一定为:c(Na+) c(CH3COO-) c(OH-) c(H+) C.常温下,a mol/L的CH3COOH溶液与b mol/L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则一定有a=b D.常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

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一定等于7 答案:A 点拨:B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也可能为c(Na+) c(OH-) c(CH3COO-) c(H+)或c(Na+) c(CH3COO-)=c(OH-) c(H+);C项,若a=b,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CH3COONa溶液,pH D项,CH3COOH为弱酸,等体积混合时,醋酸的物质的量远大于NaOH,即醋酸过量,所得溶液显酸性。 3.(2011 皖南八校三模)将20 mL 0.1 mol L-1的氨水与10 mL 0.1 mol L-1的盐酸混合,所得到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 A.c(NH4+)+c(H+)=c(OH-)+c(Cl-) B.c(NH4+)+c(NH3 H2O)=2c(Cl-) C.2c(OH-)-2c(H+)=c(NH4+)-c(NH3 H2O) D.c(H+)=c(NH3 H2O)+c(OH-) 答案:D 点拨:混合后溶液中存在NH4Cl与NH3 H2O,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A项,电荷守恒,正确。B项,物料守恒,正确。C项,质子守恒,可由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进行相应的运算而得。D项,当溶液中只有NH4Cl时,该式成立。 4.(2011 全国)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答案:D 点拨:等浓度的溶液,酸性越强,pH越小。酸性:乙酸碳酸苯酚,乙醇呈中性,可知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①③②④,

中南大学物化课后习题答案-8--章-电解质溶液

第8章电解质溶液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As 2S 3 (s)+HNO 3 (浓)→H 3 AsO 4 + H 2 SO 4 + NO 2 + H 2 O FeS 2(s) + O 2 →Fe 2 O 3 (s) + SO 2 Cr 2O 3 (s) + Na 2 O 2 (s)→Na 2 CrO 4 (s) + Na 2 O(s) S + H 2SO 4 (浓)→SO 2 + H 2 O 2.用铂电极电解氯化铜CuCl 2 溶液,通过的电流为st1:chmetcnv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20" UnitName="a">20A,经过15分钟后,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克铜?在阳极上能析出多少dm3的300.15K,101.325kPa的氯气? (答案:2.297 dm3) 解:(1)在阴极 Cu2++ 2e → Cu 析出铜 (2) 在阳极 2Cl-→Cl 2 (g) + 2e 析出氯 3.一电导池中装入0.02mol·dm-3的KCl水溶液,298.15K时测得其电阻为453Ω。已知298.15K0.02mol·dm-3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S·m-1。在同一电导池中 装入同样体积的浓度为0.55g·dm-3的CaCl 2 溶液,测得电阻为1050Ω。计算电 导池常数、该CaCl 2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Λ m (1/2CaCl 2 )。(答案:125.4 m-1, 0.1194 S·m-1,0.02388 S·m2·mol-1)

解:(1)电导池常数G (2)CaCl 2 的电导率 (3) 摩尔电导率 4.在298K,H+ 和HCO- 3 的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H+ =3.4982×10-2S·m2·mol-1,λ HCO - 3 = 4.45×10-3S·m2·mol-1。在同温度下测得0.0275mol·dm-3H 2 CO 3 溶液的电导 率κ=3.86×10-3S·m-1,求H2CO3离解为H + 和HCO-3的离解度。(答案:α= 3.56×10-3) 解: 5.已知291K时NaCl ,NaOH及NH 4 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1.086×10-2, 2.172×10-2及1.298×10-2S·m2·mol-1,291K时0.1及0.01mol·dm-3NH 3·H 2 O的 摩尔电导率λm分别为3.09和9.62S·cm2·mol-1,利用上述实测数据求0.1及 0.01mol·dm-3NH 3·H 2 O的离解常数K。(答案:K = 1.7×10-5)

实验四 电解质溶液

实验四电解质溶液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强弱电解质电离的差别及同离子效应。 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其性质。 3.熟悉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原理的应用。 4.学习离心机、酸度计、pH试纸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同离子效应 对于弱酸或弱碱AB,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AB A++B-,各物质浓度关系满足K? = [A+]·[B-]/[ AB],K?为电离平衡常数。在此平衡体系中,若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即增加A+或B-离子的浓度,则平衡向生成AB分子的方向移动,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这种效应叫做同离子效应。 2.缓冲溶液 由弱酸及其盐(如HAc-NaAc)或弱碱及其盐(如NH3·H2O-NH4Cl)组成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外加的少量酸、碱或水的稀释作用,而本身的pH值变化不大,这种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3.盐类的水解反应 盐类的水解反应是由组成盐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离子作用,生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水解反应往往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如:弱酸强碱盐(碱性)、强酸弱碱盐(酸性)、弱酸弱碱盐(由生成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而定)。通常加热能促进水解,浓度、酸度、稀释等也会影响水解。 4.沉淀平衡 (1)溶度积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及溶解的离子间存在着多相平衡,即沉淀平衡。K sp?表示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以其化学计量数为幂指数)的乘积,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根据溶度积规则可以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若以Q表示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以其系数为指数)的乘积,那么,溶液中Q>K sp?有沉淀析出或溶液过饱和;Q=K sp?溶液恰好饱和或达到沉淀平衡;Q

高中化学 实验三电解质溶液

实验三 电解质溶液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同离子效应; 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验证其性质; 3、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及影响水解过程的主要因素; 4、学习离心分离和pH 试纸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二、预习提问 1、 什么叫同离子效应? 答:因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而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生成分子的方向移动,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这种现象叫同离子效应。 2、 什么叫缓冲溶液? 答:能够抵抗外来少量酸、碱或稀释而保持本身pH 值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溶液叫缓冲溶液。 3、 缓冲溶液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对于弱酸及其盐公式为pH=pk a -lg b a C C 对于弱碱及其盐公式为pOH=pk b -lg a b C C 4、 Na 2CO 3和Al 2(SO 4)3溶液能反应的原因何在? 答:双水解。Al 3++3H 2O ?Al (OH )3+3H + CO 32-+2H 2O ?H 2CO 3+2OH - 三、实验原理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同离子效应: AB ?A + + B — 平衡时,A +和B —、AB 同时存在,且C(A +)C(B -)/C(AB)=K i (电离常数)——电离平衡 增加C(A +)或C(B -)离子浓度则平衡向生成AB 分子的方向移动,使弱电解质AB 的电离度降低——同离子效应。 2、缓冲溶液: 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对外来酸或碱起缓冲作用。即当再加入少量酸、碱或稀释时,体系的pH 值变化不大,这种溶液称为缓冲溶液,按盐和酸(或碱)的不同比值配制溶液,就可以得到不同pH 值的缓冲溶液。如果是弱酸及盐组成的缓冲系,它的pH 值可由下式求得: pH=pk a -lg b a C C 该式说明,缓冲溶液的pH 主要取决于pka 及盐和酸浓度的比值。若配制缓冲溶液所用盐和

3电解质溶液习题库解读

章后习题解答 [TOP] 习题 1.解 用浓度计算: π=icRT =2×0.0050 ×8.314 ×298 =25 kPa 用活度计算: π’=i γc RT =2×0.0050×0.92×8.314×298 =23 kPa 2. 酸 H 2O H 3O + H 2CO 3 - 3HCO +4NH + 3 NH CH 2COO - H 2S HS - 共轭碱 OH - H 2O - 3 HCO - 23 CO NH 3 NH 2CH 2COO - HS - S 2- 3. 碱 H 2O NH 3 - 24HPO -2NH [Al(H 2O)5OH]2+ - 23CO + 3 NH CH 2COO - 共轭酸 H 3O + +4NH -4 2PO H NH 3 [Al(H 2O)6]3+ - 3HCO + 3 NH CH 2COOH 4. (1) 在H 3PO 4溶液中存在下列质子转移平衡: H 3PO 4 (aq) + H 2O(l) -42PO H (aq) + H 3O +(aq) -42PO H (aq) + H 2O(l) -24HPO (aq) + H 3O +(aq) - 24HPO (aq) + H 2O(l) -34PO (aq) + H 3O +(aq) H 2O(l) + H 2O(l)H 3O +(aq) + OH -(aq) 由于K a1>>K a2>>K a3,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H 3O +]≈[-4 2PO H ]>[-24HPO ]>[OH -]> [-34PO ]。其中H 3O +浓度并不是- 34PO 浓度的3倍。 (2) NaHCO 3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质子转移平衡: -3HCO (aq) + H 2O(l) - 23CO (aq)+ H 3O +(aq) K a (- 3HCO )=K a2(H 2CO 3)=4.7×10-11 - 3HCO (aq) + H 2O(l) H 2CO 3(aq) + OH -(aq) K b (- 3HCO )=K w /K a1(H 2CO 3)=1.0×10-14/(4.5×10-7)=2.2×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