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训练的策略

浅谈作文训练的策略
浅谈作文训练的策略

浅谈作文训练的策略

三棵树小学王瑞

人类社会进入新纪元,素质教育已像春天的花朵,遍地开放。随着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要求作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与创新。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良好土壤,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广阔空间。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与之矛盾的是,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我们训练方法的陈旧、单调,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关于作文训练的形式,我觉的有以下几点:

一、扩大阅读面,注重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厚积而博发。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教师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

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等这些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1、教给学生编写制作"好书推介卡"。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以及部分精彩语句的摘录,编写在带孔的卡片上,最后标上推荐人的姓名,还可以画上装饰性的花边图案。卡片制做好后,挂在教室的图书角或板报一角,供同学们参阅、交流。"好书推介卡"人人制做,定期更换,不断为同学提供好书信息。学期末由学生自己评选出"最佳推介奖"和"优秀推介奖"。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制做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以及鉴赏、选择好书的能力,推动了读书活动的开展,体现出作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2、结合课文内容,多方面搜集信息,补充知识,编写制做"百科知识卡"。

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可见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靠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百科知识卡"就体现了这样的结合。很多学生在对课文学习后并不满足于课文中有限的知识提供,他们的头脑中还有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搜集获取相关信息来弥补课堂教学与课内阅读的不足,为作文做积累的准备。比如,学生在学完《太阳》一课后,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在阅览室、图书馆中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把感兴趣的问题,如太阳黑子的活动、太阳能的利用、太阳对人类不利的方面等摘写在卡片上,并用简短的

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人类如何克服不利因素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最后标明信息来源、制卡人姓名,还可以粘贴图片,绘画插图以配合知识内容,图文并茂。"百科知识卡"可布置在教室的知识角,随课文的进程而更换。它给同学们开辟了一个补充知识更新知识的新天地。学期末把同学们制做的知识卡分类,串绳成册,加上封面,命名为"小百科知识全书"。全班同学都是作者,编者。"全书"既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评选"精彩之页"和"最佳制卡人"。

"双卡制做"的活动把阅读、收集、摘抄、写作、绘画等多方面结合在一起,大大开扩了学生的视野,日积月累,为作文做好语言和素材的准备,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作文训练的多样化和综合性,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口头作文与即兴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叶圣陶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教学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即使是高年级,口头作文仍是一个重要训练点。说、写不应分家,由说到写,说说写写,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许多教师在作文课经常安排先说后写的训练步骤。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借鉴别人的长处,并从中受到启发。而口头表达中暴露的问题通过师生及时点评,大家可以共同吸取教训,避免同类问题在作文中重复出现。事实证明,口头作文的训练是必要的、有效的。然而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中挤出时间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也难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表达,既不能满足说的需要,也不能满足

听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另辟蹊径,抓住时机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

1、两分钟演讲。从每天的语文课中或从早读、晨检的时间内挤出几分钟,给学生"两分钟"演讲的机会,每天安排1-2人,轮流进行。两分钟演讲没有内容限制,要求不超时,表达完整,用词准确,语句连贯,有一个中心意思,最好能摆明自己的观点或讲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的表现欲和自尊心都很强,他们绝不会让一个毫无准备、语无伦次的自己展示在大家面前,他们一定会为自己的演讲做充分的准备,尽管那只有短短的两分钟。能力强的孩子事先会在头脑中确定内容、组织语言,然后练说一、两遍;能力差一些的也许会先做笔头的准备,拟定演讲稿,然后反复练说。无论哪一种准备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而后一种学生更是自觉地把说与写结合在一起,因为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简短、没有任何负担的训练形式,他们期待演讲中老师欣赏的目光与同学们热情的掌声。

2、即兴作文的安排。口头作文的训练时机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为主,也可以在"计划外"产生。好的教师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巧妙安排学生口头作文的训练。因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突发事件中,学生有感而发,他们会不轻意地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更有激情的一面,甚至脱口而出几句绝妙精彩的词句。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引导学生即兴作文,开拓写作思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创造力。例如:在一次语文课上,狂风乍起,本来就很昏黄的天气,骤然变得更加昏暗。狂风带着沙尘席卷而来,发出奇怪的吼声,窗外一片浑沌的世界。学生们望着窗外,表情各异:有的好奇,有的惊讶、有的害怕,思路无法回到课文中。于是教师放下课本,索性让学生走到窗前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然后让学生交流、议论,谈不同感受。稍做准备后,引

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有的学生口头描述了沙尘暴的可怕景象,有的学生着重表达自己的心情感受,还有的学生对引起沙尘暴现象的环境污染问题加以议论。在这个过程中,描述、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不同的表达方式都得以训练。事后,再让学生把口头即兴作文整理成《沙尘暴来了》的笔头作文。由于抓住了最佳训练时机,学生们情动而辞发,争相发言,语言生动、富有个性。这样的训练既引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使之更加敏捷、灵活。

三、作文应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作文教学中应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把作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从作文即生活的意义上说,学习作文也是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培养他们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不仅是学习作文所需要的,更是养成学生健康开朗的个性心理,形成较强的生活能力所需要的。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在过去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已有不少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如日记、书信、请假条、表扬稿、读书笔记等,但我们这里强调的实际应用应该比这些范围更广、更实际、更生活化、更具交际性。当学生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教给他写一篇充分感情的"寻物启示"。当学生面临困境而得到他人热情帮助时,鼓励他们制做抒写"谢意卡",送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以表达真诚的谢意。当自己做错了事,得罪了别人,伤害了友情时,建议他们制做抒写"歉意卡",表达自己的愧疚,争取别人的谅解,鼓励他们直视自己的缺点,分析自己的不足。当学生对班级建设有许多新的良好的建议时,教给他们写建议书。当学生对干部、同学、老师有意见时,教给他们写意见信……作文还可以与活动结合起来:

新年快到了,鼓励学生为联欢会编写话剧、小品的剧本,也可以设计贺年卡,编写新年祝词;建议每个学生为少先队活动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运动会上,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写新闻报导;可以开展"电影评论""行家评球"等活动,给学生评说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自创游戏,制定编写游戏规则;在"我的拿手菜"活动中,让学生总结烹调方法和劳动心得……这多种多样、别致、有趣的训练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兴趣中写作,在写作中尽兴,而且把作文与生活,作文与活动,作文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了作文的综合能力。

四、自评自改与互判互评也是作文训练的有效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不必死守教师指导、评改的传统形式,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修改与评判的活动中。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完全可以让他们自评、自改与互判、互评。当然,这里所说的"放手"绝不是让教师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学生,而是教师在认真评判、分析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自我完善、客观评价与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教师应教给学生自评、自改的方法与互判、互评的原则。在自评、自改中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掌握评判依据。看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合理,标点是否正确,遣词造句是否恰当,重点段落是否具体。学生在完成自我评判后找出问题所在,再着手进行修改。要注意培养学生反复修改的习惯。

互判、互评是指同学之间依据评改要求,互改作文,边评边改,交换意见,共同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评判应以两面性为原则,即无论是优秀作文,还是差生作文,都要从优点和不足两

方面去评判。评论优秀作文时,既要让同学们学习优秀作文的长处,也要鼓励学生大胆"挑刺",找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评论差生作文时,让同学用"放大镜"找"闪光点"。一个准确的词语,一句精彩的句子,都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在这样的评论中,可以对后进生产生极大的鼓励,增强他们作文的兴趣和信心。评判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集体评判、小组评判、同桌互评;可以口头评判或书面评判;可以对一篇作文评判,也可以把几篇作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共同的优点和集中的问题。评判的内容可以有多种意见并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五、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的训练。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种做法即为仿写。小学生作文必须通过模仿才能逐渐发展并有所创造。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情真意切,文质兼美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值得我们借鉴。在训练中借助典型课文或片断,可以让学生仿写运用了某种修辞方法的句子,亦可以仿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除了仿写,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用现代语言把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或从景物方面加以描绘,或从人物动作、神态方面展开想象,具体描写,或者充分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如《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借景抒情,指导学生把老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用具体抒情的文字充分表达出来。由于表达的需要,课文中有的情节写得较简单概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扩写。把那些比较简要的句子或片断加以扩充、拓展,使之具体详尽。例如写《桑娜拉开帐子……》,学完《晏子使楚》后,可以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当晏子出

色地完成外交任务回到齐国后,齐王和齐国的大臣们是怎么夸赞晏子的?齐国的百姓是怎么议论的?等等。这些与阅读紧密结合的作文训练方法,不仅拓展了语言文字的训练面,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潜在的创造力。

总之,作文教学可以培养、训练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完成作文这个载体来实现的。如果教师能以多样性的训练形式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帮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和厌烦作文的情绪,学生将自觉主动地视作文为需要,视作文为乐趣。作文教学就真正达到了目的。

浅谈作文训练的策略

浅谈作文训练的策略 三棵树小学王瑞 人类社会进入新纪元,素质教育已像春天的花朵,遍地开放。随着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要求作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与创新。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良好土壤,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广阔空间。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与之矛盾的是,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我们训练方法的陈旧、单调,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关于作文训练的形式,我觉的有以下几点: 一、扩大阅读面,注重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厚积而博发。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教师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

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等这些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1、教给学生编写制作"好书推介卡"。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以及部分精彩语句的摘录,编写在带孔的卡片上,最后标上推荐人的姓名,还可以画上装饰性的花边图案。卡片制做好后,挂在教室的图书角或板报一角,供同学们参阅、交流。"好书推介卡"人人制做,定期更换,不断为同学提供好书信息。学期末由学生自己评选出"最佳推介奖"和"优秀推介奖"。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制做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以及鉴赏、选择好书的能力,推动了读书活动的开展,体现出作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2、结合课文内容,多方面搜集信息,补充知识,编写制做"百科知识卡"。 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可见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靠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百科知识卡"就体现了这样的结合。很多学生在对课文学习后并不满足于课文中有限的知识提供,他们的头脑中还有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搜集获取相关信息来弥补课堂教学与课内阅读的不足,为作文做积累的准备。比如,学生在学完《太阳》一课后,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在阅览室、图书馆中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把感兴趣的问题,如太阳黑子的活动、太阳能的利用、太阳对人类不利的方面等摘写在卡片上,并用简短的

浅谈小学作文训练的侧重点

浅谈小学作文训练的侧重点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但如能将难点进行化解,采取各个突破的方法,亦能使作文教学轻松愉快。针对小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将小学的作文教学划分 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侧重训练一个方面,这样化解了难度,学生掌握也容易。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侧重点 作文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一篇作文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学生作文能 力的基本结构由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修改能力等基本要素构成。而小学 生的作文往往由“形式”与“内容”两部分构成。所谓“形式”指的是格式或者是体裁;而“内容”则 指的是叙述的语言。“形式”和“内容”都要靠文字来体现。所以说要写好作文,需要围绕文字 进行一系列的训练。这个训练,必须因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水平而定,这是一个十分复杂 的内容,虽然不说面面俱到,但必须要有侧重点。否则就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这种训练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具体体现为:低段为“说”,中段为“写”,高段为“读”。 1.说 小学低段的学生往往识字不多,很多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还没有养成,对作文更是一筹莫展。这时的训练主要为奠基训练,除了识字、组词、造句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口头作文训练,即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也就是“说”。因为从语言的发展来看,先有口头语言,后有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先导和基础。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来看,“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说”可以检查思考的结果,起到组织语言的作用,同时又能促进积极思考,有利于书面语言 的提高。“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锻炼 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低段的学生动手写有一定的困难,这是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的最佳时候。 1.1培养学生自信心,让他们敢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第一步是让学生敢于说。学生中 尤其是农村学生普遍存在开口难的现象。有的是怕说错;有的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还有的则 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教育孩子不要在外面乱说话);还有的是由于性格内向……总之一句话:就是缺乏胆量!针对这种情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首先是帮助学生克服心 理障碍,树立信心和勇气。其次是平常多与学生交流,建立平等和睦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 觉得当着老师的面也是什么话都可以说的。第三是搞好学生之间的团结,要让学生觉得每一 个同学都是可以倾诉的对象。第四是要给学生建立说话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可说。 1.2提出说话要求,有的放矢。口头表达必须做到:口齿清楚,有实在的内容,能在规定 的时间内实现说话的要求。农村学生往往口头表达中会出现方言,尽管方言是一个地方的特色,但对初学作文的孩子来说,过多的方言往往会使他们养成习惯,以至于对书面语言的接 受感到困难。这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说普通话,事实证明用普通话说有些方言是说不出来的,说不出来之后,“强迫”他们接受书面语言,也使今后他们的作文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就像 一些方言剧,尽管演得再好,它的观众也只有能听懂这种方言的人。有的学生可能会发音不准,教师可以加强拼音训练,也可以要求学生多听广播,还可以让班上发音较好的学生进行 示范或进行朗读比赛。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1.3多开展活动让学生有话可说。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活动也可以 为学生提供说的“素材”。如:演讲活动、辩论活动都可以培养“说”的能力。但在活动之前教 师必须有意识地提出要求。比如:比赛活动就可以提出让学生注意活动的过程;参观活动则 可以要求学生注意参观的路线和周围的事物;观察一个人就可以要求学生注意人物的神态、 动作、语言等。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让学生沉溺于玩耍中,要时刻明白自己的“任务”。 鉴于低段学生的有意记忆较差,所以活动结束后尽快让学生说。这时的学生可能还处于活动 的兴奋之中,说的勇气也更足一些。教师可以鼓励其他的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再适当点拨, 使其更加完整和生动。

各类作文写作方法

各类作文写作方法: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游记 写人作文、写事作文、写景作文、状物作文、游记作文......作为小学作文训练的常见类型,掌握这些作文的写作方法对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1 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写人的时候,要抓住典型事例来写。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 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对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 ●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学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肖像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不分主次,从头写到尾和千人一面的写法。 2. 语言描写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论文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本文提出了7点建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听、说、读、写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树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努力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给学生,解决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要丰富学生学活、开拓写作源泉。①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深入观察、教会学生摄取写作材料。②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教会学生积累写作材料。③教师灵活命题,切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写作材料。 其次,要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学生不能事事实践,通过

阅读掌握间接实践的材料是主要的、大量的。读写结合,读是前提,是写的源泉之一。读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也是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过程,理解和借鉴表达方法的过程。 2、重视积累,丰富语言素材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积累习作素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经常有计划地结合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如:在校内开展打篮球、拔河、跳绳等比赛;在法定节假日,引导学生在旅游、扫墓、公益宣传等活动中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并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等。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习作时,学生就会有话想写,有话可写。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积累本,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摘抄下来,并要求熟读或背诵。这样做,一些语言文字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写作时,一些佳词好句自然涌上笔端。 3、勤练笔,在实践中提高 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外活动及学生积累为习作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就像是盖楼打好了地基,但“砌楼”的方法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学生多练笔。仿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模仿是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是

快速作文训练五步

快速作文训练五步 (一)素质训练,也叫基础训练快速作文训练的中心是“快”,这种训练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写作素质太差,就没法进行快速训练。 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 2.积累写作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 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材料越充足,写作速度就越快。 3.丰富写作语言如果语言贫乏,写作时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词汇不丰富,写到中途某个字不会写或者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写作就会“卡壳”。方法,加强阅读,书读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会越通顺,语言就会有文采,不会老说口水话。学

习生动活泼的语言,克服官腔官调。积累名词名句。 (二)思维训练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快速思维则要求学生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思维活动应具有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一见到作文题能立即做出反应,要求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全过程不超过五分钟。抓好快速作文思维训练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加强抽象思维训练 3.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三)写作速度训练 第一步素质训练是基础,第二步思维训练是关键,这第三步的速度训练则是目的。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写作。如果第一、二步训练都抓得扎实,速度训练就会见效。基本做法是严格要求,限时作文。为了提高速度,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个课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当堂完卷。要求学生做到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谋篇,快速写作,快速修改。总之,一切都要立足于一个“快"字。40分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作文训练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作文训练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 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语文的能力和习 惯。所以,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范文“奠基”,指导写作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只要教师注重发挥教材的示范功能,以读导写,就能使学生的写作技巧得到提高。阅读《桂林山水》一文时,我采用了“三步”教学法。第一步:指导学生看图并读文,让他们初步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和作者的观察方法。此文的结构是总述一分述一总述,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即先山水后其他)进行观察的。第二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将观察到的景象有条理、有重点地描述的。以第二段内容为例,首先让学生边读边划出重点词,接着教师提问,文章写的是桂林的水,作者为什么先写大海、西湖?通过读、议,使学

生明白作者是以大海、西湖同漓江作比较来强调漓江独特的美。讲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时,重点引导学生弄清三个句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即句式相同,写法有别:说静,从感觉的角度写;说清,从视觉的角度写;说绿,从联想的角度写。第三步:回归全文,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并通过朗读,仔细品味,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给学生布置了作文题目并提出了写作要求:描写一处景物,要突出重点,并加上合理的联想。这次作文指导课,由于阅读教学和习作紧密结合,例文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可模仿的优秀范例,学生写得比较成功;同时,通过作文练习,使学生将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进一步巩固。 二、随机观察,指导写作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随时随地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观察和写作的习惯,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写好作文。在讲授《第一场雪》这篇文章时,教室外面恰巧飘起了雪花。我想这不正是观察的好时机吗?随即停止讲课文,让学生观察、体验雪的美景。下午,雪停了,我和学生一起来到操场堆雪人、打雪仗,操场上不时传来学生的欢声笑语。玩耍过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以《雪》为题写篇作文。学生兴趣盎然,有?可说、有景可写、有情可抒,写作兴致极高。大多数学生写出了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三、提供素材,指导写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习作时之所以感到困难,关键在于无东西可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提供写作素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规划方案.docx

......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方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强调 " 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 ,思考 ,表达 ,评价的能力 ".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是 "要求学生说真话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社会 ,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 "标准 "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 ,体现了淡化文体意识 ,注重语言运用能力 ,淡化理论讲解 ,注重实际操作 ,淡化名词术语 ,注重实例比较启发的精神 . 语文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 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也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 要. 2.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目的就是要使学生 "能具体明确 ,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从而 "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 ",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 ,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 3.农村高中作文教学效益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 ,作文教学对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漠然置之 .如何关注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激发他们充沛的写作内驱力如果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 另外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 "半壁江山 ",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 .但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作文,我校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其一 ,作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 ,写作知识教学成为主要任务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非主动性地位 ; 其二 ,不正确的评价机制 (如以作文篇数及批阅篇数考核语文教师的单纯的作文终结 性定量评价机制 )使教师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作文批改之中 ,无暇于作文教学方法

初中材料作文指导及训练

初中材料作文指导及训练 【写作策略】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如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题的材料为: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关键词是“边边角角”,要注意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可以去除的一些东西,可以是行为、习惯、语言、穿着等等。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显然是跑题了。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浅谈作文训练方法

浅谈作文训练方法 【内容摘要】: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即使在初三学生中,写不出一篇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的一般水平作文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了针对性和有序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勤于练笔;二要让学生从"仿写"起步,消除畏难情绪;三要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关键词】:作文训练阅读练笔仿写激发兴趣 正文: 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大多数学生提起作文,都感到苦恼头疼,一拿到作文题,往往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考试作文也是紧挤牙膏、绞尽脑汁,刻意为之,终难成良篇佳作。老师在作文批改中往往是感叹学生作文杂乱无章,不知所云。即使在初三学生中,写不出一篇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的一般水平作文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由此也反映出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存在着严重缺陷。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了针对性和有序性。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对作文训练有了较深刻的体会,我将自己多年来的做法归结为三点:一、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勤于练笔。二、让学生从“仿写”起步,消除畏难情绪。三、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 发学生写作兴趣。

一、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勤于练笔。 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 的成功之路。 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取和贮存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向学生推荐《语文学习报》、《初中语文阅读》、《读者文摘》、《故事会》等杂志书籍,广泛开展“每日一读”,“文学晚餐”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 文章的积极性。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只有多写了,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9-04-08T11:26:50.863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作者:权宗荣 [导读] 写作的内容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源于生活,但同时也高于生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生活积累是写作的一部分,没有生活的沉淀就难有令人满意的佳作。当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角度,使学生有东西写,乐于写,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权宗荣宁强县安乐河镇中心小学 724406 【摘要】写作的内容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源于生活,但同时也高于生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生活积累是写作的一部分,没有生活的沉淀就难有令人满意的佳作。当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角度,使学生有东西写,乐于写,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思维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164-01 写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加强对学生思维训练的一个过程,在写作期间,能促使学生在借助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和理解,和自身思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一种文字的方式来表达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 一、创新作文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小学生的作文实践活动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大自然或者开展社会考察等活动,通过作文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灵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可以开展作文欣赏和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交流写作感悟,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写作的技巧。在秋天收获的季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果园中采摘水果,体会秋收的乐趣,并能够在快乐的体验中找到写作的灵感,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融入了小学生的真实情感。在春天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内或者校园周围的公园中寻找春天,让学生找出只有春天特有的景色,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总之,教师要多多开展作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融入自己的情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注重思维发散的技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一定要将思维发散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称得上是掌握了写作的技巧。一般而言,思维发散有如下两种技巧:由大到小、由小到大。以下对这两种技巧做出展开说明。 “由大到小”指的是学生通过抽象的、范围更大的事物想到具体的、范围小的事物。由大到小是一种很灵活的思维方式,它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联想能力,其对学生的筛选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因而这种思维发散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由小到大”指的是学生通过具体的、范围更小的事物想到抽象的、范围大的事物。就笔者的经验,由小到大的思维方式更适合小学生。一方面,小的方面往往更具有生活性,其更容易被提炼出来。另一方面,这也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由小到大”的思维引导上,这种教育方法方能更有成效。为了能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思维发散,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做积累,这样在写作时才能够想到更多的内容。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让其记下自己身上发生的小事,还可以开展话题讨论会,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回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等等。 三、联系实际生活,提高作文教学的实践性 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时,老师不要将课堂局限于教室,老师合理设计教学,将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开放作文写作内容,提高作文教学的实践性,使得学生学有所用。作文素材大多源于生活实际,老师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导学生根据作文主题适当的将生活元素融入作文写作中,这样不仅可以挖掘作文素材,增加作文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加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为了更好的将作文写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老师还可以结合具体写作范围和内容,组织学生收集材料,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比如开展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一的关于“家乡的景物”的作文教学活动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近家乡的生活,仔细看看家乡的景物,了解家乡的美景,发现并挖掘家乡的美,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能更好的将真实感受写入到作文中,让写作内容不再空洞乏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体现生活,比如采取演示、情境创设等形式,恰当的将生活中的画面呈现出来,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认识生活,了解生活,深刻感受生活的乐趣,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更有效的训练思维。 四、开拓学生的写作思维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开拓学生的写作思维,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单一和老套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避免学生的思维被禁锢,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激情。以往作文教学中都是教师占据主动地位,所以学生的写作思维才会被禁锢,导致学生缺乏写作主动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和教师交流沟通,让学生融入自己更多的思考,不断开拓学生的写作思维,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有内涵的作文。例如,在上作文课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开拓的思维,教师可以给出学生几个词语,让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词语来编一个故事,让学生展开想象,同时开拓思维。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新颖,学生也更加感兴趣,最主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关注的是学生的思考,给学生提供动脑的空间,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 总之,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时,老师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活动,切实联系实际生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红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创新思考[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10. [2]丁国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4):31.

作文技巧专项训练

审题立意 一、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5分) 1.审题就是分析题目,理解题意。如《课余生活的乐趣》,先要弄清“乐趣”是使人感到快乐的趣味。题目是说课余生活带来了快乐,写作时就要着重写课余生活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快乐。( ) 2.《假如我是孙悟空》是一篇写实作文。( ) 3.《傍晚的农贸市场》可以写傍晚时分农贸市场热闹繁忙的景象。( ) 4.《意料之外》是一篇写人作文。( ) 5.《哈哈,想起这件事我就乐》可以写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也可以写一件有趣的事,还可以写一件让自己后悔的事。( ) 二、连一连。(25分) 《游西湖》应用文 《我最喜欢的玩具》写景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叙事 《让我后悔的一件事》写人 《给亲友的一封信》写物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15分) 1.关于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具体事例写出“我”为什么喜欢这位老师。 B.事例可以写一件,也可以写几件。 C.可以写两位、三位老师。 2.关于作文《变形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可以写想象“我”变成另一种物体之后的奇妙经历。 B.写这篇作文,可以写“我”变成神仙,如玉皇大帝、二郎神等。 C.“我”可以变成一只蚂蚁,一棵树,也可以变成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等。 3.关于习作“倡议书”,下面的题目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关于保护校园环境的倡议书》 B.《关于小区垃圾处理的倡议书》 C.《给市长的一封信》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5分)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①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常常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成为我们一生中闪亮的灯塔,影响着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②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上放羊,山坡下有一块地,炎热的天气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棵扎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树,都像在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调皮地瞪着我,如果我能抱着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好啊。 ③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头扎进瓜地里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西瓜就跑,虽然他的大喝带给我极大的恐惧,但当我抱着西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我抱着西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他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 ④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追赶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着。我跑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耳边的风,吹过我的头发,像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轻柔而舒适。我的奔跑将深藏于绿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了,野鸡、麻雀、鸽子也从草地上飞起来了。整个田野更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⑤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⑥在夏日的阳光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身上。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赶着。看得出来,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他丢失的不是一个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里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个追赶者。 ⑦我开始困惑了,他要追赶到什么时候才算是个头呢?但有一点我很明白,只要他不放弃,他就会追上我的,一定会追上我的! ⑧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的云彩投下的阴影笼罩着我,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方案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方案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方案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体现了淡化文体意识,注重语言运用能力,淡化理论讲解,注重实际操作,淡化名词术语,注重实例比较启发的精神. 语文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也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2.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从而"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农村高中作文教学效益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对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漠然置之.如何关注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激发他们充沛的写作内驱力如果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但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作文,我校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作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写作知识教学成为主要任务,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非主动性地位; 其二,不正确的评价机制(如以作文篇数及批阅篇数考核语文教师的单纯的作文

快速作文的五步四法两课题

快速作文的“五步四法两课题” 快速作文教学的方法,简单地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五步四法两课题”。 一、快速作文教学的五个步骤是: 第一步,基础训练。基础训练也叫写作基本素质训练。快速作文训练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写作基础太差,就无法进行快速作文。因此,从常规入手,强化基础训练,是快速作文训练的第一步。基本做法是多读多定,读写结合。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写作闪趣,二是积累写作材料,三是丰富写作语言,四是提高书定能力。 第二步,思维训练。快速作文的关键就在于强化思维训练,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和定作的全过程中,思维高度活跃,思想高度集中,一见到作文题,就能立即进入最付佳思维状态,从而做到意到笔随,一挥而就。思维训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优化思维环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创造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思维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是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过程中,思维具备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创造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优良品质。三是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思维是无形的文章,文章即有形的思维。因此,必须把思维训练这根红线贯穿于快速作文教学的始终。 第三步,技巧训练。技巧训练是伴随思维训练完成的。基本做法是专题指导、讲练结合。首先按照写作的自然程序,分怎样快速审题立意,怎样快速构思,怎样快速行文,怎样快速修改等几个专题进行指导,然后再从怎样快速写记叙文、怎样快速写抒情散文、怎样快速写说明文,怎样快速写议论文等方面进行训练,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快速应付写作中随时出现铁卡壳现象,诸如走题、空洞、松散、结构混乱、辞不达意、字不会写等毛病的纠正和意外情况的处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常规写作方法中支筛选、总结和提炼出快速写作的方法,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进行摸索和创造。我总结和创造了100种快速作文的具体方法,其中有快速审题15法,快速构思10法,

浅谈如何进行高中作文训练

浅谈如何进行高中作文训练 发表时间:2012-12-11T10:07:57.983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2年12期供稿作者:李媛[导读]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水平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即可成功,而重在日积月累地不断锤炼。李媛河北省故城县河北郑口中学 古人云:“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水平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即可成功,而重在日积月累地不断锤炼。那种不重视平时练笔,临考前胡乱背几篇范文以应付考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引导他们做到“四多”,即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坚持作文训练三部曲——摘抄、积材、仿写三结合。从高一开始就要求摘抄,高二开始积累写作素材,高三训练仿写,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作文训练。 一、坚持摘抄,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高中生学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而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以丰富的词汇和充实的素材为前提,语文学科在“环境恶劣,空间狭小”的生存状态下,如何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如何实现学生平时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就成了困扰我的一块“心病”。因此,我的作文训练第一步就是“摘抄”,每周一篇。 1、摘抄美句、美段、美文。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在每一个艺术家的身上都有一颗勇敢的种子,没有它,就不能设想会有才能。”我要求学生阅读的名家名段,大都来自阅历深、见识广、语言驾驭能力强的作者之手;作品的内涵也必然大于学生的阅历、见识和语言驾驭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会受到一种无形的陶冶,有时它比获得“技巧”更为重要。文章是人格的表现。读、记这样的文章是一种人格上的熏陶、情感上的操练。 2、指导学生浏览报刊杂志上的各类文章。通过阅读报刊杂志上的各类文章,达到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及时掌握当今世界的各类信息,使思想观点处于世界前沿的目的。这类文章范围宽广,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素养,为进行专题性阅读搜集线索。鲁迅也强调“不要专门看文学”。他说,专看文学书,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要“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我引导学生要善于广泛地浏览各种有益书籍,从中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来丰富充实自己。 3、引导学生多写读后感。高一第一学期我要求学生单纯地摘抄,第二学期就要求在摘抄的文段后,写下自己的感想,可多可少,一般会鼓励学生多写一些自己对文段的感悟。通过写读后感,学生把所想所感记下来,不仅理清了千头万绪,锻炼了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了思考、写作的习惯;而且还能够逐步加深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也能锤炼自己的思想和提高认识生活的敏感度。 二、坚持素材积累,丰富人生感悟 材料和生活的积累就是作文的根本,也是作文的泉源。积累写作的材料,并非一天两天所能够办好的事情,是一项要靠学生自觉的、长期性的语文活动才可以做好的艰巨工作。在这方面我分两个方面来抓: 1、每两周记一件有意思、有意义或是有感悟的小事。 从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就能看出,写作要求已经回归到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特别是对身边小事的感悟。因此,我在在引导学生搜集写作材料时,特别提醒他们注意身边的“小事”。让学生明白:写作文,未必写人人皆知的大事才是好文章,只要写出有意义,对自己或别人能构成一定影响的事情就可以啦。事件虽小,但反映的问题,揭示的道理并不小,就达到了写作目的。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有启发、有教育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用简练的文字记录下来,就是最真诚的写作素材。同时,只有细致地观察了生活,精细地体验了生活,深刻地思索了生活,所得的素材才丰富、深刻、系统。 2、根据主题词,每两周搜集事例和名人名言各3个。 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材料的运用不够准确,尤其是在议论文当中。如一次让学生写一篇主题为“忍让”的议论文,但是在评改时发现,不少学生所引用的材料竟然是“忍耐”!由此,我发现只是让学生盲目的积累素材还远远不够,素材的积累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我每两周安排一个主题词,如“自律”、“自省”、“合作”、“机遇”等,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按要求搜集事例和名人名言,并评选出最好的材料一起学习、积累。 三、坚持仿写,有目标地提高写作技巧 仿写的本质是“创造”而不是“复制”。它要以学生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运用联想、想象、记忆、迁移等思想规律,实现对新知识的认识,并拓展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仿写的意义,是它能迅速使学生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实仿写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格言警句仿写、叙述仿写、描写仿写(心理、行为、行动、外貌、语言细节侧面场面)议论仿写等;从篇幅上区分为句仿、段仿、篇仿等。“旧瓶装新酒”,是仿照别人文章的表现形式、构思特点、行文风格去进行写作实践的一种做法,而不是对全文或整段的照搬照抄。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仿照范文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写作技巧等特点去作文。 传统的范文教学虽然有不少的缺点,但是也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上的可取之处。如“范文引路”、“模拟训练”,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只是要求教师在教这些范文之前,应作好写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数,学者学有目标。在评析范文时,教师应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等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仿写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范文之选择材料、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原文。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碍”就得到了解决,作文“冷场”的局面将会消失。 写作水平的提高,绝非三五日就可做到。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同样如此。一篇文章,即使有再好的立意和构思,如果没有典型而有力的材料作为支撑,也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宋人朱熹曾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没有捷径,只有抱着诚实的态度,以正确的方法扎扎实实地不断练习,才能写出好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