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常见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常见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一、胶质瘤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颅脑肿瘤的40%-50 %。

星形细胞瘤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40%),占颅内肿瘤的17%。

成人多见于幕上,儿童多见于小脑。

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区,传统的柯氏(Kernohan) 分类法将星形细胞瘤分为I-Ⅳ级:

I 级呈良性;Ⅲ、Ⅳ级呈恶性;Ⅱ级是一种良恶交界性肿瘤。

另一种为三类法,即“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其中I、Ⅱ级相当于“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

Ⅲ级相当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

“良性”或低度恶性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各占星形细胞瘤的25%-3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青年人,成人好发于幕上,儿童好发于小脑。

胶质母细胞瘤占星形细胞瘤的40%-50%,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位于幕上。

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是本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经常在后期。【影像学表现】

1.CT:

(1)幕上I、Ⅱ级星形细胞瘤:

大多数表现为脑内低密度病灶,少数为混合密度灶,部分病人瘤内可见钙化。

肿瘤边界不清晰,瘤周水肿少见且较轻。

增强后扫描常无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肿瘤或囊壁和囊内间隔的稍微强化,有的有壁结节甚至花环状强化。

(2)幕上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病灶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或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最多。

肿瘤内的高密度常为出血。低密度为肿瘤的坏死或囊变区。肿瘤多有脑水肿。

增强扫描几乎所有的肿瘤均有强化,可呈不规则的环状或者花环状强化,在环壁上还可见强化不一的瘤结节。若沿胼胝向对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占位征象明显。

(3)小脑星形细胞瘤:

囊性者平扫为均匀水样低密度,边界清晰,囊壁可有钙化,

增强扫描囊壁结节不规则强化。壁结节较大,在1 cm 以上。

实性者平扫为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多数有坏死囊变区,肿瘤实性部分变化可有明显强化。

多有水肿,第四脑室受压移位、闭塞,上位脑室扩大,脑干受压前移,桥脑小脑角池闭塞。2.MRI:

(1)幕上星形细胞瘤:

T1WI 略低信号,T2WI 高信号。

肿瘤的信号常不均匀,与其坏死、出血、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有关。

肿瘤内出血多数在T1WI、T2WI 像上均为高信号。

钙化在T1WI、T2WI 像上均为低信号,但其敏感性不如CT。

Gd—DTPA增强扫描:

偏良性的肿瘤多无增强;

偏恶性的肿瘤多有增强,表现多种多样,可呈均匀一致性增强,亦可呈不均匀或花环状增强。

肿瘤四周水肿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因肿瘤强化明显,可区别水肿与肿瘤。

(2)小脑星形细胞瘤:

小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较多见(29床孙其豪),其囊变率高,水肿较轻,边界相对清晰。

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囊变区T1WI 信号更低。

注射Gd—DTPA 后,肿瘤实质部分可明显强化,亦可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

星形细胞瘤需与无钙化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单发转移瘤、近期发病的脑梗死、脑脓肿、淋巴瘤等鉴别;小脑星形细胞瘤尚需与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及血管母细胞瘤鉴别。

二、髓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胚胎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6%。

主要见于儿童,75%发生在15 岁以下,是儿童最常见的后颅窝肿瘤。

几乎全部发生在小脑,主要在小脑蚓部。

此瘤最好发生脑脊液转移,并广泛种植于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椎管。

囊变、钙化、出血均少见。

临床常见躯体平衡障碍,共济运动差,高颅压征象。

对放射线敏感。

【影像学表现】

1.CT显示肿瘤位于后颅窝中线区,边界清晰。

平扫呈略高或等密度,约半数的肿瘤四周有水肿。

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增强.肿瘤阻塞第四脑室致使幕上脑室扩大。肿瘤可通过脑脊液循环

至幕上脑凸面或脑室系统。

2.MRI 示肿瘤常位于小脑蚓部,突入第四脑室

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等信号或者高信号。常见有中度或重度脑积水。

【鉴别诊断】

需与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鉴别。

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与硬脑膜相连。

多见于成年人。

居脑实质外,多为球形,包膜完整,可有钙化或骨化,质地坚硬,少有囊变、坏死和卒中。

肿瘤生长缓慢,血供丰富。

多紧邻颅骨,易引起颅骨增厚、破坏或变薄,甚至穿破颅骨向外生长。

【影像学表现】

1.X线

头颅平片常出现颅内压增高、松果体钙斑移位及骨质改变。骨质变化包括增生、破坏或同时存在。2.CT

肿瘤呈圆形或分叶状,以宽基靠近颅骨或者硬脑膜。

平扫大部分为高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晰。

大部分肿瘤有轻度瘤周水肿。

瘤内钙化占10%-20%,出血、坏死或囊变少见。

增强扫描呈均匀一致的显著强化,边界锐利。

可有局部颅骨增厚等征象。

3.MRI

T1WI等信号,T2WI多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内部信号可不均匀。

四周水肿在T1WI 上为低信号,T2WI 上为高信号。

钙化在MRI呈低信号,因肿瘤血管丰富,其内尚可见流空血管影。

有时在脑膜瘤与水肿之间可见低信号环。

注射Gd—DTPA,肿瘤出现明显均匀强化,可显示肿瘤邻近区脑膜尾征。

【鉴别诊断】

位于大脑凸面的脑膜瘤需与胶质瘤鉴别;

位于鞍结节者需与垂体腺瘤、脑动脉瘤鉴别;

四、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8%。成年人多见。泌乳素瘤多见于女性。按肿瘤的大小分为

垂体微腺瘤:限于鞍内,直径不超过l cm;

垂体大腺瘤,直径大于 1 cm 且突破鞍隔。

按肿瘤分泌功能分为

有分泌激素功能: 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性腺激素腺瘤等。

无分泌激素功能

垂体腺瘤属脑外肿瘤,包膜完整。

②内分泌亢进的症状,如泌乳素(PRL)腺瘤出现闭经、泌乳,

生长激素(HGH)腺瘤出现肢端肥大,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出现库欣综合征等。

【影像学表现】

1.X 线平片

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破坏,鞍底下陷。

2.CT:

(1)垂体微腺瘤:

CT需采用冠状位薄层扫描。CT 主要表现为:

①垂体高度异常,正常垂体一般在8 mm 以下,高于8 mm 者为异常;

②垂体内密度异常,多为低密度;

③垂体上缘膨隆,尤其是局限性不对称性上凸;

④垂体柄偏移;

⑤鞍底骨质变薄、凹陷或侵蚀。

(2)垂体大腺瘤:

肿瘤多呈圆形,冠状扫描显示肿瘤呈哑铃状。

平扫大多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增强扫描大多数强化均匀,

坏死、液化区不强化。

肿瘤向上压迫室间孔,向下可突入蝶窦,

向旁侧侵犯海绵窦,延伸至颅中窝,可将明显强化的颈内动脉推移向外甚至包裹。3.MRI:

(1)垂体微腺瘤:

T1WI 呈低信号,多位于垂体一侧,伴出血时为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等信号。

垂体高度增加,上缘膨隆,垂体柄偏斜与CT 所见相同。

Gd—DTPA动态增强后,肿瘤信号早期低于垂体,后期可高于垂体。

(2)垂体大腺瘤:

鞍内肿瘤向鞍上生长,冠状面呈葫芦状。

信号强度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

鞍上池受压变形、闭塞。

肿瘤向鞍旁生长,影响颈内动脉和WIllis环。

【鉴别诊断】

微腺瘤需与空蝶鞍鉴别。

大腺瘤需与颅胭管瘤、脑膜瘤、动脉瘤等鉴别,能否见到正常垂体为其主要鉴别点之一。

四颅胭管瘤

占颅内肿瘤的2%-4 %,占鞍上肿瘤的50%

常见于儿童,20岁以前发病接近半数

多位于鞍上。

肿瘤可分为囊性和实性,囊性多见,占83.7%

囊壁和肿瘤实性部分多有钙化

临床表现:儿童以发育障碍、颅压增高为主;

成人以视力视野障碍、精神异常及垂体功能低下为主。

【影像学表现】

1.CT

鞍上圆形或类圆形肿块,以囊性和部分囊性为多,

呈低、等、高或混杂密度,

大多数病例在实体部位与囊壁可出现钙化,可呈囊壁壳组称化或实体肿瘤内点状、不规则形钙化增强扫描:2/3 的病人有强化,囊性者呈环状或多环状囊壁强化,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化。

若室间孔阻塞则会出现脑积水。

2.MRI

颅胭管瘤MRI信号变化多。

T1WI高、等、低信号或混杂信号。与病灶内蛋白、胆固醇、正铁血红蛋白、钙质的含量多少有关。T2WI以高信号多见,但钙化可为低信号。

注射Gd—DTPA 后,肿瘤实质部分呈现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囊性肿瘤呈环状增强。

【鉴别诊断】

囊性颅胭管瘤需与囊性垂体瘤、上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鉴别。

实性颅胭管瘤需与脑膜瘤、垂体瘤、巨大动脉瘤、生殖细胞瘤等鉴别。

六、听神经瘤:

脑神经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颅内肿瘤的8%- 10%,占后颅窝肿瘤的40%,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

好发于中年人。

早期位于内耳道内,生长缓慢,可长入桥小脑角。

肿瘤长大可囊变,内听道扩大。

多为单侧,偶可累及两侧,可与神经纤维瘤或脑膜瘤并发。

临床主要表现为桥脑小脑角综合征,即病侧听神经、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受损以及小脑症状。

【影像学表现】

1.X线头颅平片

常表现为内耳道、内耳道口的扩大和邻近骨质破坏。

2.CT

肿瘤居岩骨后缘,以内听道为中央,内耳道漏斗状扩大。

肿瘤多为类圆形。

平扫多呈等密度,也可为低密度、高密度和混合密度,易发生囊性改变。

半数肿瘤四周有水肿但较轻。

桥小脑角池闭塞,而相邻脑池扩大。肿瘤增大可压迫脑干、小脑及第四脑室,形成阻塞性脑积水。

增强扫描肿瘤有明显强化,未强化区为囊性坏死。

3.MRI

肿瘤位于桥小脑角,与硬脑膜呈“D”字相交,

不均匀长T1、长T2 信号。

多有囊变,囊变区在T1WI 上显示为明显低信号,在T2WI 则显示为高信号

Gd—DTPA 增强检查,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增强,囊变部分无强化。

当听神经瘤较大时可出现明显的脑外占位征象。

管内微小听神经瘤T1WI仅表现为双侧听神经不对称,T2WI 略高于正常听神经,

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表现为听神经束增粗且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

当听神经瘤不典型或肿瘤较大时,需与桥小脑角脑膜瘤、胆脂瘤及三叉神经瘤鉴别。

七、血管母细胞瘤:

又称成血管细胞瘤或血管网状细胞瘤,是真性血管性肿瘤

占颅内肿瘤的1%-2%

该瘤90%发生于小脑半球

多见于20-40 岁中青年人

分囊性和实性两种。

在小脑多呈囊性,常有小的壁结节。

【影像学表现】

1.CT:

大多数在后颅窝出现边界清晰的囊性低密度区,

壁结节较小,多为等密度,突人囊内。

增强扫描,壁结节明显增强,囊壁可呈细条、不连续的强化。

实性肿瘤中间坏死,呈不规则环形强化。

实性肿瘤四周可有轻度或中度脑水肿。

四脑室受压移位,幕上梗阻性脑积水。

2.MRI:

T1WI低信号囊性肿块,囊壁上可见较小等信号壁结节,

T2WI囊肿表现为高信号,壁结节为等信号。

病灶外常有一根或数根较粗大血管伸人病灶。

用Gd—DTPA增强扫描,壁结节强化明显,囊壁不增强或仅有稍微增强。

【鉴别诊断】

囊性血管母细胞瘤需与小脑囊性星形细胞瘤、蛛网膜囊肿、小脑单纯性囊肿等鉴别。

血管母细胞瘤呈环形强化需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脑脓肿鉴别。

八、脑转移瘤:

较常见,占颅内肿瘤的3%-13%,

CT证明的颅内肿瘤中约15%-30%为转移瘤,

多见于中老年人,

原发肿瘤男性以肺癌转移最多,女性以乳腺癌转移最多。

临床上lO%-15%查不到原发肿瘤。

转移瘤多位于皮质髓质交界区。

转移途径以血行转移最多见。

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乳头水肿等。

5%-12%的病人无神经系统症状。

【影像学表现】

1.CT

平扫肿瘤高、等、低、混杂密度均有。

60%-70%的病例为多发,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区,

肿瘤小者为实性结节,大者中间多有坏死,呈不规则环状。

小肿瘤大水肿为转移瘤的特征,但 4 mm 以下小结节常无水肿。

增强扫描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环壁较厚,不规则。

2.MRI

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

肿瘤四周水肿广泛,占位效应明显。

注射Gd—DTPA 后,肿瘤有明显强化。

转移瘤强化形态多种多样,如结节状、环形、花环状,有时内部还有不规则小结节。

有出血的转移瘤,提示来自黑色素瘤、绒癌、甲状腺癌和肺癌等。

【鉴别诊断】

多发性病灶需与多发脑脓肿及淋巴瘤、多中央性胶质瘤、多发性结核瘤鉴别

单发大的转移瘤需与星形细胞胶质瘤及脑梗死等

常见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一、胶质瘤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颅脑肿瘤的40%-50 %。 星形细胞瘤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40%),占颅内肿瘤的17%。 成人多见于幕上,儿童多见于小脑。 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区,传统的柯氏(Kernohan) 分类法将星形细胞瘤分为I-Ⅳ级: I 级呈良性;Ⅲ、Ⅳ级呈恶性;Ⅱ级是一种良恶交界性肿瘤。 另一种为三类法,即“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其中I、Ⅱ级相当于“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 Ⅲ级相当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 “良性”或低度恶性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各占星形细胞瘤的25%-3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青年人,成人好发于幕上,儿童好发于小脑。 胶质母细胞瘤占星形细胞瘤的40%-50%,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位于幕上。 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是本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经常在后期。【影像学表现】 1.CT: (1)幕上I、Ⅱ级星形细胞瘤: 大多数表现为脑内低密度病灶,少数为混合密度灶,部分病人瘤内可见钙化。 肿瘤边界不清晰,瘤周水肿少见且较轻。 增强后扫描常无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肿瘤或囊壁和囊内间隔的稍微强化,有的有壁结节甚至花环状强化。 (2)幕上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病灶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或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最多。 肿瘤内的高密度常为出血。低密度为肿瘤的坏死或囊变区。肿瘤多有脑水肿。 增强扫描几乎所有的肿瘤均有强化,可呈不规则的环状或者花环状强化,在环壁上还可见强化不一的瘤结节。若沿胼胝向对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占位征象明显。 (3)小脑星形细胞瘤: 囊性者平扫为均匀水样低密度,边界清晰,囊壁可有钙化, 增强扫描囊壁结节不规则强化。壁结节较大,在1 cm 以上。 实性者平扫为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多数有坏死囊变区,肿瘤实性部分变化可有明显强化。 多有水肿,第四脑室受压移位、闭塞,上位脑室扩大,脑干受压前移,桥脑小脑角池闭塞。2.MRI: (1)幕上星形细胞瘤: T1WI 略低信号,T2WI 高信号。 肿瘤的信号常不均匀,与其坏死、出血、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有关。 肿瘤内出血多数在T1WI、T2WI 像上均为高信号。 钙化在T1WI、T2WI 像上均为低信号,但其敏感性不如CT。 Gd—DTPA增强扫描: 偏良性的肿瘤多无增强; 偏恶性的肿瘤多有增强,表现多种多样,可呈均匀一致性增强,亦可呈不均匀或花环状增强。 肿瘤四周水肿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因肿瘤强化明显,可区别水肿与肿瘤。 (2)小脑星形细胞瘤: 小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较多见(29床孙其豪),其囊变率高,水肿较轻,边界相对清晰。

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摘要】目的:研究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的X线和CT资料。结果:13例中手术证实中央型肺癌6例,周围型肺癌5例,隐匿型肺癌2例。病理类型鳞癌5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6例。13例均有呼吸道症状。单侧,外缘分叶、毛刺,与纵隔锐角相交,内缘脂肪线影,支气管以及肺内继发性改变,淋巴结肿大以中纵隔和肺门多见,是纵隔型肺癌多见的影像表现。结论:纵隔型肺癌有一定的特点,CT在鉴别中更有价值。 【关键词】纵隔型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纵隔型肺癌是生长在特殊位置上的肺癌,影像诊断上极易误诊为纵隔占位,对其正确诊断对合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的13例纵隔型肺癌,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对今后的诊断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间病例13例中,男10例,女3例,年龄42岁~74岁,平均年龄58岁。患者均有咳嗽、咳痰,伴有胸痛3例,血痰者6例,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1例,声嘶2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3例,1例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1.2 检查方法全部患者均行正侧位胸片及CT平扫检查。CT检查用GE bright speed16螺旋CT机,胸部常规螺旋扫描,层厚5 mm~10 mm,螺距1.0,部分病灶处行HRCT扫描,其中12例行CT增强扫描,非离子型造影剂Ioverl Injection 75 ml肘静脉注射,延时45 s~80 s,速率 2.5 ml/s~ 3.0 ml/s。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2.1.1 X线表现正位片13例均表现为单侧性上纵隔增宽,与纵隔无界线,局部弧形膨出8例,3例伴肺门增大,边缘光滑6例,边缘毛糙不清2例。肿块状突出8例,其中外缘有毛刺4例,浅分叶2例,光滑3例,肿块影与纵隔夹角为锐角9例,钝角4例。伴有阻塞性肺炎2例,代偿性肺气肿4例,气管向对侧移位3例,膈肌上移3例,胸腔积液2例。侧位呈条带状或不规则块状高密度影,其中5例位于中纵隔,8例位于前上纵隔,3例伴肺门增大,9例主动脉窗观察不清。 2.1.2 CT表现平扫13例为纵隔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与纵隔间无肺组织,其中4例可见与纵隔间有脂肪影存在,9例无脂肪且横跨纵隔内外;肺窗边缘光滑3例,毛刺6例,毛糙5例,分叶2例。3例可见支气狭窄或截断并伴体积明显减小的上叶肺组织,12例可见伴发淋巴结肿大,多位于中纵隔、肺门和右气管旁,9例融合成团块状。肿块包绕肺动脉4例,包绕上腔静脉1例。增强后软组织肿块不同程度强化,肿大淋巴结多边缘强化。1例见胸椎椎体溶骨性转移。 2.2 手术和病理 13例中手术证实中央型肺癌6例,周围型肺癌5例,隐匿型肺癌2例。病理类型鳞癌5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6例。 3 讨论 3.1 形成机制纵隔型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最初在X线上,原发性肺癌形成的肿物位于纵隔旁,与纵隔无界线,极似纵隔肿瘤而得名。综合文献[1~3],其形成机制有以下几点: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紧贴纵隔,并完全包裹肺门肿块和肿大的淋巴结;纵隔胸膜下的肺癌同时向肺内和纵隔发展;从大支气管发生的中央型肺癌向纵隔发展,或尚在纵隔内走行的大的支气管发生的肺癌;原发性肺癌恶性程度高,较早有纵隔淋巴结转移、融合,使纵隔增宽,而病灶观察不到。本组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均符合以上机制解释。根据以上机制,其影像学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隐匿型。多数文献认为纵隔型肺癌以小细胞癌

常见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修订稿

常见颅内肿瘤的影像学 表现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胶质瘤 二、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少突胶质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颅脑肿瘤的40%-50%。 星形细胞瘤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40%),占颅内肿瘤的17%。 成人多见于幕上,儿童多见于。 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区,传统的柯氏(Kernohan)分类法将星形细胞瘤分为I-Ⅳ级:I级呈良性;Ⅲ、Ⅳ级呈恶性;Ⅱ级是一种良恶交界性肿瘤。 另一种为三类法,即“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其中I、Ⅱ级相当于“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 Ⅲ级相当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 “良性”或低度恶性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各占星形细胞瘤的25%-3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青年人,成人好发于幕上,儿童好发于小脑。 胶质母细胞瘤占星形细胞瘤的40%-50%,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位于幕上。 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是本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经常在后期。 【影像学表现】 1.CT: (1)幕上I、Ⅱ级星形细胞瘤: 大多数表现为脑内低密度病灶,少数为混合密度灶,部分病人瘤内可见钙化。 肿瘤边界不清晰,瘤周少见且较轻。

增强后扫描常无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肿瘤或囊壁和囊内间隔的稍微强化,有的有壁结节甚至花环状强化。 (2)幕上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病灶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或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最多。 肿瘤内的高密度常为出血。低密度为肿瘤的坏死或囊变区。肿瘤多有脑水肿。 增强扫描几乎所有的肿瘤均有强化,可呈不规则的环状或者花环状强化,在环壁上还可见强化不一的瘤结节。若沿向对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占位征象明显。 (3)小脑星形细胞瘤: 囊性者平扫为均匀水样低密度,边界清晰,囊壁可有钙化, 增强扫描囊壁结节不规则强化。壁结节较大,在1cm以上。 实性者平扫为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多数有坏死囊变区,肿瘤实性部分变化可有明显强化。 多有水肿,第四脑室受压移位、闭塞,上位脑室扩大,受压前移,桥脑小脑角池闭塞。 2.MRI: (1)幕上星形细胞瘤: T1WI略低信号,T2WI高信号。 肿瘤的信号常不均匀,与其坏死、出血、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有关。 肿瘤内出血多数在T1WI、T2WI像上均为高信号。 钙化在T1WI、T2WI像上均为低信号,但其敏感性不如CT。 Gd—增强扫描: 偏良性的肿瘤多无增强;

常见颅内肿瘤鉴别诊断要点

常见颅内肿瘤鉴别诊断要点 幕上肿瘤鉴别诊断 1.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多发生在髓质。CT密度、MRI信号不均匀,增强扫 描呈不规则强化或不规则环形强化,并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递增,其强化程度不如脑膜瘤明显,且不均一,不直接与脑膜相连,也不出现颅骨骨质改变。 2.少突胶质细胞瘤:CT示不规则混合密度影,病灶内条状或片状钙化是其特 征表现。 3.室管膜瘤:源于脑实质或源于侧脑室而突入脑实质的室管膜瘤呈分叶状,肿 瘤内斑点状细小钙化;而星形胶质细胞瘤多呈圆形,钙化较大呈片状或弧形。 4.脑膜瘤:脑实质外良性肿瘤,影像学示脑外占位征象。CT示圆形或类圆形 稍高或明显高密度影,增强明显强化,瘤内可见囊变或钙化,瘤周多伴水肿,以广基与硬膜相连,多伴有附着处骨质改变。MRI肿瘤信号与灰质相似,T1等信号,T2高或等信号。肿瘤边缘清楚,可见包膜、引流静脉及颅骨改变。 5.转移瘤:既往有肿瘤病史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局限定位体征,首先考虑 转移瘤。无肿瘤病史,40岁以上人群短期内病情进展迅速,在脑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出现圆形病灶,单发或多发,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示环形强化,可伴有颅骨转移,为破坏性,也应考虑转移瘤。其与脑内病灶有一定距离。 多发性转移瘤应与多发性脑脓肿、结核球、淋巴瘤、多发性硬化以及多中心胶质瘤相鉴别。单发转移瘤与胶质瘤、淋巴瘤、脑脓肿鉴别。 6.淋巴瘤:CT不均匀略高密度,增强后均匀强化,但边缘不如脑膜瘤锐利, 强化亦不如脑膜瘤明显,且不与脑膜相连,亦无骨质改变。 7.脑脓肿:CT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影,增强后明显环形增强,其病灶增 强环多规则而连续,厚薄相对均匀,边界清楚,周围脑组织低密度水肿带明显。多发囊性转移瘤和脑脓肿在CT上常难以区分,但脑脓肿有感染源或发热史,抗感染治疗后病灶缩小或消失。 8.脑梗塞:与脑血管分布区相吻合,CT复查病灶密度进行性下降,边界清楚, 占位征象消失,并可出现局灶性脑萎缩。 9.动静脉畸形:CT示不规则混合密度,无占位效应,钙化明显,可伴有局限 性脑萎缩。MRI常见血管流空影。DSA可明确诊断。 鞍区肿瘤鉴别诊断: 1.垂体腺瘤:大多见于15岁以后患者,常有典型的双颞侧偏盲,视神经萎缩 及内分泌改变。X线检查示蝶鞍扩大,鞍底破坏,钙化少见,肿瘤位于鞍内。 CT呈等或高密度肿块影,边缘清楚,呈分叶状,瘤内出血为高密度,无钙化,增强不如脑膜瘤明显,但囊变机会多。MRI示等T1、等T2信号,并发出血示T1高信号。微腺瘤尚未强化呈低信号。垂体上缘膨隆,垂体柄移位,是诊断垂体瘤的间接征象。

颅内肿瘤分类

颅内肿瘤分类 命名法联合组织病理和分子特征的诊断需要 尽可能使用标准化的诊断术语。总的来说,2016 CNS WHO 标准参照血液/淋巴系统诊断体系。CNS诊断包含组织病理诊断加基因特征,如:弥漫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和髓母细胞瘤,WNT激活型。具有超过一个表型者,在名称中加上表型: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和1p/19q联合缺失。如果肿瘤缺乏基因突变,则描述为野生型,如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缺乏突变检测应该被诊断为NOS分类。一些特殊的基因型中,“阳性”表明这种分子表性存在,如室管膜瘤RELA融合阳性。缺乏分子诊断测试被定义为NOS(非其它分类)。NOS分类表明没有足够的证据分到其它特定的诊断。在本文中,NOS多数指肿瘤没有充分的检测相关基因参数,但是其它一些较少的情况也包括肿瘤经过检测,但是并没有发现诊断相关的基因型选项。换句话说,NOS并不是限定一个整体:而是指不能分类进入任何限定的肿瘤分类组中。因此,NOS分类代表一类我们没有足够的病理学、基因学和临床特征的诊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细化其分类。对于格式和字体。斜体字被用来指示基因符号(ATRX),但是不包括基因家族(IDH,H3)。最后,WHO分级用罗马字(I, II, III 和IV)而不是阿

拉伯数字。弥漫型胶质瘤在弥漫型胶质瘤中,疾病分类的改变基于表型和基因型(图1)。最显著的变化是,过去所有星形细胞瘤归于一类,而新的分类将所有弥漫浸润性胶质瘤(无论是星形细胞还是少突胶质细胞)归于一组,这样分类不仅仅是基于生长方式和行为表现,更多的是基于IDH1和IDH2基因共同的驱动突变。从发病机制角度看,这提供了一种基于表型和基因型的动态分类;从预后的角度,将具有相似预后标志物的肿瘤归为一组;从病人管理角度,新的分类将对生物学和基因学相似的肿瘤指导治疗(传统的或者靶向的)。在新分类,弥漫型胶质瘤包括WHO分级II级和III级的星形细胞瘤,II级和III级的少突胶质细胞瘤,IV级的胶质母细胞瘤,以及儿童相关的弥漫型胶质瘤(详见下文)。这种分类使得那些具有局限生长方式的、缺乏IDH 基因家族突变以及频繁伴随BRAF突变(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或TSC1/TSC2突变(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者显著区分于弥漫型胶质瘤。换句话说,弥漫型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在疾病分类上比弥漫型 星形细胞瘤和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之间更类似;疾病的谱系图已经改写。弥漫型星形细胞瘤和间变型星形细胞瘤WHO II级弥漫型星形细胞瘤和WHO III级间变型星形细胞瘤现在都各自分为IDH突变型,IDH野生型和NOS三类。对于II级和III级肿瘤,如果检测IDH,绝大部分都属于IDH

颅内常见肿瘤

垂体瘤: 主诉;双眼视物模糊/颞侧偏盲/停经泌乳/肢端肥大/多饮多尿?年 发生于垂体前叶得良性肿瘤,颅内肿瘤得10%,以20-50岁多见。以内分泌改变症状与视力视野等神经功能症状改变为首发、 辅助检查:蝶鞍平片:可见蝶鞍呈球形扩大,鞍底呈双边,后床突及鞍背骨质吸收,变薄、垂体冠状位CT:鞍底骨质吸收变薄,下陷甚至破坏、颅脑MR:可显示鞍内鞍上占位灶,与颈内动脉,海绵窦,视神经,视交叉等周围脑组织得关系,正常垂体无法查瞧,可见垂体柄受肿瘤牵拉移位,有典型得束腰征表现。 鉴别诊断:颅咽管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肿瘤常发生在鞍上,向第三脑室、鞍旁、鞍后等处发展。临床表现为下丘脑、垂体功能损害症状如尿崩,发育迟缓等,视野改变多不规则,常有颅内压增高。蝶鞍可正常或扩大,有时后床突破坏,附近骨质侵蚀,鞍内或鞍上有钙化斑块。CT检查可见鞍上囊性低密度病灶,囊壁呈蛋壳样钙化,实体肿瘤为高密度表现,可有强化、MR可见鞍区囊性占位,鞍内可见正常垂体、脑膜瘤:可发生于鞍结节、鞍旁、海绵窦、蝶骨嵴等处,多见于成年人,常有视力视野改变,头痛。内分泌改变不明显.蝶鞍大小改变不明显。C T为均匀高密度病灶,增强明显。MR示T1相为等信号,T2相为高信号,增强后可见有典型脑膜尾征。异位松果体瘤:多发生于儿童及青春期,尿崩为首发,有时出现性早熟、发育停滞及视神经受损表现,蝶鞍大小正常。CT病变为类圆形高密度灶,边界清,内有散在钙化点,病变可有明显均匀增强、MR病变为长T1长T2信号、脊索瘤:多见于成年人,位于颅底斜坡,向鞍区侵犯,出现头痛视力视野改变及多组颅神经麻痹症状,内分泌症状不明显,头颅X线平片及CT可见斜坡、蝶鞍以及临近蝶骨体骨质破坏、鞍区动脉瘤:一般在鞍旁或鞍上,可有视力视野及蝶鞍改变,病史中常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发病多突然,脑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治疗:1、泌乳素性小腺瘤可予多巴胺促效剂治疗,动态影像学检查 2.经额下、翼点或颞下入路开颅肿瘤切除 3.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肿瘤切除 手术谈话:1、肿瘤不能全切,术后复发,术后需放疗。肿瘤性质以术后病理诊断为准 2.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死亡 3。术中术后大出血 4.视力视野障碍及停经泌乳等内分泌功能障碍不能恢复,甚至双目失明 5.术后垂体功能低下,畏寒乏力等,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6.术后多饮多尿,尿崩电解质紊乱或下丘脑损伤高热昏迷死亡 7、鼻中隔穿孔,鼻黏膜干燥出血,嗅觉减退 8.心脑血管意外 颅咽管瘤 主诉;双眼视物模糊/多饮多尿/头痛,恶心呕吐?年 就是儿童最常见得先天性肿瘤,多发于6-16岁儿童。以颅内压增高症状、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功能低下、下丘脑损害表现及临近颅神经受压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头颅X线平片:常见肿瘤钙化,位于鞍内或鞍上,囊壁钙化呈弧线状或蛋壳状。蝶鞍盆形或球形扩大或破坏,后床突与鞍背可变尖,脱钙或消失。CT:病变位于鞍内边界清,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实质性肿瘤表现为高密度或等密度影像、可有典型得蛋壳样钙化或囊性变。MR:典型颅咽管瘤在T1相为高、等或低信号,在T2相表现为高信号。信号可不均匀,可见正常垂体。 鉴别诊断:垂体瘤:以内分泌症状与视力视野障碍为主要表现,常有双颞侧偏盲,眼底可有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一般无颅内压增高症状,无生长发育迟缓。MR示肿瘤囊性变少,多可均匀强化。正常垂体不可见。鞍结节脑膜瘤:早期可有头痛、视力障碍,一般无内分泌障碍,晚期

颅内常见肿瘤

垂体瘤: 主诉;双眼视物模糊/颞侧偏盲/停经泌乳/肢端肥大/多饮多尿?年 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颅内肿瘤的10%,以20-50岁多见.以内分泌改变症状和视力视野等神经功能症状改变为首发. 辅助检查:蝶鞍平片:可见蝶鞍呈球形扩大,鞍底呈双边,后床突及鞍背骨质吸收,变薄.垂体冠状位CT:鞍底骨质吸收变薄,下陷甚至破坏.颅脑MR:可显示鞍内鞍上占位灶,与颈内动脉,海绵窦,视神经,视交叉等周围脑组织的关系,正常垂体无法查看,可见垂体柄受肿瘤牵拉移位,有典型的束腰征表现。 鉴别诊断:颅咽管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肿瘤常发生在鞍上,向第三脑室、鞍旁、鞍后等处发展.临床表现为下丘脑、垂体功能损害症状如尿崩,发育迟缓等,视野改变多不规则,常有颅内压增高.蝶鞍可正常或扩大,有时后床突破坏,附近骨质侵蚀,鞍内或鞍上有钙化斑块.CT 检查可见鞍上囊性低密度病灶,囊壁呈蛋壳样钙化,实体肿瘤为高密度表现,可有强化.MR可见鞍区囊性占位,鞍内可见正常垂体.脑膜瘤:可发生于鞍结节、鞍旁、海绵窦、蝶骨嵴等处,多见于成年人,常有视力视野改变,头痛.内分泌改变不明显.蝶鞍大小改变不明显.CT为均匀高密度病灶,增强明显.MR示T1相为等信号,T2相为高信号,增强后可见有典型脑膜尾征.异位松果体瘤:多发生于儿童及青春期,尿崩为首发,有时出现性早熟、发育停滞及视神经受损表现,蝶鞍大小正常.CT病变为类圆形高密度灶,边界清,内有散在钙化点,病变可有明显均匀增强.MR病变为长T1长T2信号.脊索瘤:多见于成年人,位于颅底斜坡,向鞍区侵犯,出现头痛视力视野改变及多组颅神经麻痹症状,内分泌症状不明显,头颅X线平片及CT可见斜坡、蝶鞍以及临近蝶骨体骨质破坏。鞍区动脉瘤:一般在鞍旁或鞍上,可有视力视野及蝶鞍改变,病史中常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发病多突然,脑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治疗:1.泌乳素性小腺瘤可予多巴胺促效剂治疗,动态影像学检查 2.经额下、翼点或颞下入路开颅肿瘤切除 3.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肿瘤切除 手术谈话:1.肿瘤不能全切,术后复发,术后需放疗。肿瘤性质以术后病理诊断为准 2.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死亡 3.术中术后大出血 4.视力视野障碍及停经泌乳等内分泌功能障碍不能恢复,甚至双目失明 5.术后垂体功能低下,畏寒乏力等,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6.术后多饮多尿,尿崩电解质紊乱或下丘脑损伤高热昏迷死亡 7.鼻中隔穿孔,鼻黏膜干燥出血,嗅觉减退 8.心脑血管意外 颅咽管瘤 主诉;双眼视物模糊/多饮多尿/头痛,恶心呕吐?年 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多发于6-16岁儿童。以颅内压增高症状、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功能低下、下丘脑损害表现及临近颅神经受压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头颅X线平片:常见肿瘤钙化,位于鞍内或鞍上,囊壁钙化呈弧线状或蛋壳状。蝶鞍盆形或球形扩大或破坏,后床突与鞍背可变尖,脱钙或消失。CT:病变位于鞍内边界清,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实质性肿瘤表现为高密度或等密度影像。可有典型的蛋壳样钙化或囊性变。MR:典型颅咽管瘤在T1相为高、等或低信号,在T2相表现为高信号。信号可不均匀,可见正常垂体。 鉴别诊断:垂体瘤:以内分泌症状和视力视野障碍为主要表现,常有双颞侧偏盲,眼底可有

常见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一、胶质瘤?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少突胶质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颅脑肿瘤的40%-50 %。 星形细胞瘤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 40%),占颅内肿瘤的 17%。 成人多见于幕上,儿童多见于。 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区,传统的柯氏(Kernohan) 分类法将星形细胞瘤分为I-Ⅳ级:I 级呈良性;Ⅲ、Ⅳ级呈恶性;Ⅱ级是一种良恶交界性肿瘤。 另一种为三类法,即“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其中 I、Ⅱ级相当于“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 Ⅲ级相当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 “良性”或低度恶性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各占星形细胞瘤的 25%-3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青年人,成人好发于幕上,儿童好发于小脑。 胶质母细胞瘤占星形细胞瘤的 40%-50%,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位于幕上。 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是本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经常在后期。 【影像学表现】? 1.CT:? (1)幕上 I、Ⅱ级星形细胞瘤: 大多数表现为脑内低密度病灶,少数为混合密度灶,部分病人瘤内可见钙化。

肿瘤边界不清晰,瘤周少见且较轻。 增强后扫描常无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肿瘤或囊壁和囊内间隔的稍微强化,有的有壁结节甚至花环状强化。 (2)幕上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病灶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或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最多。 肿瘤内的高密度常为出血。低密度为肿瘤的坏死或囊变区。肿瘤多有脑水肿。 增强扫描几乎所有的肿瘤均有强化,可呈不规则的环状或者花环状强化,在环壁上还可见强化不一的瘤结节。若沿向对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占位征象明显。? (3)小脑星形细胞瘤: 囊性者平扫为均匀水样低密度,边界清晰,囊壁可有钙化, 增强扫描囊壁结节不规则强化。壁结节较大,在1 cm 以上。 实性者平扫为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多数有坏死囊变区,肿瘤实性部分变化可有明显强化。 多有水肿,第四脑室受压移位、闭塞,上位脑室扩大,受压前移,桥脑小脑角池闭塞。?2.MRI:? (1)幕上星形细胞瘤: T1WI 略低信号,T2WI 高信号。 肿瘤的信号常不均匀,与其坏死、出血、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有关。 肿瘤内出血多数在 T1WI、T2WI 像上均为高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