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认识和评价

对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认识和评价
对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认识和评价

对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认识和评价

姓名:陈岑

学号:201203140202

班级:2012级2班

摘要:正如很多人所说的及很多人云亦云的人所认为的:“叔本华所持的是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是最悲观的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似乎注定被扣上悲观的帽子。但是,一般说来被扣上的帽子都不为人真正地认可和属实。他的人生观在悲观之处体现着通达,让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得一种恍然大悟。在孤独之处透着智慧的光芒。而他的哲学也似乎总处于一种尴尬的被边缘化的地位。但真如他本人怀着的“流传久远和发迹迟晚成正比”的自信一样,他的思想的深刻性并不体现在他的哲学地位上。那么到底什么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为什么他的哲学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地位,我们又应当怎样认识和对待叔本华所持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态度。从这些方面的探索中,能否找到一条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人生观?这还有待分析斟酌推敲。

关键字: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通达孤独被边缘化深刻思想

一、我所了解的叔本华

“我很庆幸我认识的第一位哲学家不是黑格尔之流,而是叔本华”,记不清这是出自谁人之口,但难免让我也不得不那样认为,虽然我对黑格尔了解甚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了解叔本华多少。对叔本华是一种超越阶级超越情感的共鸣。奇怪的是我并不像他那么有钱,也没有像他一样从小周游列国,从一开始接受的不是纯书本上的知识,更没有和母亲相处不愉快,也没有像他对女人一样深恶痛绝地对男人深恶痛绝,更没有像他一样拥有与生俱来的超群的智慧。但他跟我不一样的一点是于他十八岁时父亲自杀,于我20岁时父亲意外身亡。如此看来,他似乎比我更加不幸。但我实际上是比他不幸的。“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不幸哪能比较?一个人的思想观点与他的人生经历相关密切。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不同的观点,相似的人生经历中和不同已达到共鸣。我想能与叔本华有所共鸣,有所分歧的原因也在这里。

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初见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人生就是痛苦”。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生存意志,就是生存欲望,为了生存不得不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产生欺诈残暴,产生一切痛苦。人的欲望与生俱来,没完没了,当一定的欲求得到满足后,新的欲望又随之产生。即使欲望得到了暂时的满足,那么可

怕的空虚和无聊又会袭击而来。“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①人生就是痛苦,只是痛苦的形态不一样。

针对这个叔本华认为的在这个前提下世人都想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从痛苦中解脱。既然人生就是痛苦,那么如果想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痛快点,该如何?叔本华认为就是要彻底否认自己的生存意志。意志即叔本华从康德那里拿来的“自在之物”——物自身,而生存意志就是生存本身——生存欲望。生存意志的否定,在叔本华看来,是一种“彻底的清心寡欲或神圣性的东西”。“具体来讲有三种方法:第一,从事哲学创造。哲学是理性活动可以镇静欲望,但这只能缓解痛苦不能解决痛苦;第二,从事艺术创造,痴迷于艺术创造会让人忘了世俗的欲望烦恼,但这只有少数的天才才能达到,并不适用与每一个人;第三,信仰宗教,这是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叔本华认为佛教不是以理智分析事物而是凭直觉融合事物。因此能彻底地解脱痛苦。”②

就这个大的方法论来说,叔本华没有想到的是在若干年后人们并不推从他所说的人生就是痛苦这个命题,先不管是否与人们的智力有限不能感悟到他这个思想的深刻性有关。人们就是不赞同这个观点,所以自然没有如何解脱痛苦这个问题的出现。有的人并不认为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即使他

们的生活无聊空虚,他们也会很快地找到乐子填满空虚,即使之后还是会空虚,他们又会找新的乐子,其实这和欲望—欲望满足——新的欲望是一个道理。所以人们以前一种形式掩盖了后一种形式上的痛苦,他们正如苏格拉底那样自认自己无知一样自认为自己很快乐。

抛开这个大前提不说,这三个具体的解脱痛苦的方法并不能像叔本华的初衷那样达到效果。第一,从事哲学创造正如他所说的并不能消除痛苦,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痛苦。很多哲学家的一生都是痛苦的。他们在专注地思考某个问题的时候,他们或许不是痛苦的或是没那么痛苦,但是当他们看着无知的大众并且深知他们无药可救的时候,当他们看着这个社会无药可救的时候,当他们直面人性和世界的肮脏丑陋的时候,我想他们的痛苦不言而喻。连哲学家们都不能解脱痛苦,更何况大众。况且怎能要求每个人只要想从痛苦中解脱的人都从事哲学创造呢?毕竟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总会不一样,例如智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事哲学创造。这个方法并不能普遍适用。第二,从事艺术创造。正如叔本华所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艺术天才能够专注于艺术世界无法自拔没有闲暇理会周遭的一切包括他自身的生存欲望——无欲无求。这也不是能够普遍适用的方法。第三,叔本华认为的信仰宗教是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他忽视了人们在信教的时候心里往往是对宗教怀着一种欲求,或解脱、

或赎罪,这种欲求本身注定了人们并不能通过信仰宗教来解脱痛苦,解脱痛苦也是种欲望。我不觉得用一种欲求可以达到另一种欲望。

三、对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修正

“人生就是痛苦”,在你很痛苦的时候你或许能赞许这种观点,或是在你对人生的本质有所思考过后也许会觉得的确如此。就像我们有购物的欲望,没有克制住自己的冲动,在超市在天猫狂购了之后,有短暂的满足感。当你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时,你会问自己:“这些东西买了又怎样”?于是空虚和无聊席卷而来。你知道一切都怪自己没忍住,而你不知道的是人生注定无聊和痛苦。因为你心里空落落的感觉正是由于你的生存意志得到满足之后带来的。而我们的生存意志从理论上来说是应该被满足的。如果你吃穿住的生存欲望都无法得以满足,又何来人这个说法。在你失去亲人时这种人生就是痛苦的感觉倍加强烈。都说时间能够治愈伤口。可是当很长一段时间过去后,你会发现自己还是会为亲人朋友的永远离去而悲伤痛苦。时间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能治愈伤口,伤口永远都在。有时候人们都在说的话越是值得商榷。伤口不能被治愈,痛苦会一直存在,人生就是没完没了的痛苦。

但是,我认为“人生就是痛苦”这个观点的提法太过于绝对和偏激。大抵伟大的哲学家都会过于绝对,片面得深刻。

联系我们实际来看,我觉得“人生会有没完没了的痛苦”这个提法更符合我们这种并没有超群智慧的小人物的内心。但是毕竟叔本华也只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在他的充满智慧的聪明的大脑里孕育的深刻的思想并不是为了取悦我们,他只是在表达他自己。“人生会有没玩没了的痛苦”包含了我们对人生中会有痛苦的认识,但并不片面的认为人生就是痛苦,没有一点其他的东西,例如快乐幸福平淡等人生体验。我们在一生中会有除了痛苦之外的情感体验。这其中的转折意味能够帮助我们在实际的生活中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不去一味的怨天尤人,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这或许也是我们往往成不了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的原因,因为我们总是苛求全面以至于全面得庸俗。但我们这种小人物并没有拥有哲学家门所拥有的超群的智慧和经历和他们一模一样的经历,所以不可求能有建立在人生经历基础上的思想观点的一致性。

在人生会有没完没了的痛苦这个小人物的哲学命题上我认为作为人并不能摆脱痛苦,我们的要求就是尽量不活得那么痛苦。那么减轻痛苦的办法有哪些呢?其实叔本华可能也曾想到过不是人人都能像他一样思想深刻到要去追求解脱痛苦,所以他在著作《人生的智慧》里有很多能使人尽量称心、快乐地度过一生的艺术,但其中方法也不是普遍适用的。因为世间本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毕竟个体千差万别。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节制,克制欲望。我们的

欲望会带来痛苦。欲望无穷无尽,痛苦就会没完没了。欲望若被节制,痛苦减轻。节制欲望所带来的孤独便是另一个重要的方法。

孤独不是为了达成孤独的状态而去可以模仿别人,逼迫自己,不要为了孤独而孤独,伪装成孤独的样子。孤独是一种你乐意的、想要从中获得在人群中无法获得的自由满足的状态。有的人生而孤独,因为他们智慧超群,没有人能够与他们交流。而禁欲是通向孤独的道路。如果你愿意选择孤独而不是庸俗的话不妨通过禁欲来达成。不大鱼大肉、禁止辛辣油炸食品、戒烟戒酒戒聚会、尽量自己和自己在一起、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人的思想思维和人的基体、人的味觉等都是密不可分的。当欲望都被你成功节制养成一些好习惯后,自然而然与周遭的人格格不入,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唏嘘、指点、排挤——视你如异类般,当你与他们大多数人不一样时,你自然就孤独了,恰好与你想要的一致。这是种微妙的一致:你想要什么并且你恰好就得到你想要的。于是我们嘲笑这个社会总是试图把每个人都变得一样。一样地听老师的话,一样地成为会考试的机器,一样地阿谀奉承,一样地墨守成规,一样地死气沉沉,一样地庸俗,一样地不敢反叛,一样地不想思考,不会思考。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能忍受孤独。也许叔本华的哲学被边缘化的尴尬的地位原因之一就在这里。因为既不能引起人们

的共鸣——人们大都选择庸俗会根本不用选择就是庸俗的,又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际上的利益——因为人们都觉得只有能跟自己带来利益的东西才是好东西。“世上大部分人,把最坏的视为最好的”,③反过来也容易把最好的视为最坏的。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娱乐场所灯红酒绿的地方人满为患,饭桌公交车上盯着手机的人们,一没事可做就会拿着手上或身边的东西摆弄的人们……他们都不能忍受孤独。孤独之于他们就像热锅之于蚂蚁,痛苦难耐。幸好这恶心的运动着的世界可以为他们提供各式各样的乐子。乐子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却又轻而易举。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大多不费周章得到的东西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没有他们所认为的那样重要。至少对叔本华来说,不重要。在乐子中我们虚度年华,突然想到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每当看见那些囊中羞涩的年轻职员们在橱窗之前徜徉,捱到晚饭时间形影相吊地去餐厅填肚子,我知道他们也深有同感——我们这些薄暮中的年轻职员啊,正在虚度一生中最灿烂的年华、一夜中最美好的时辰”。④这是我才真正明白虚度年华指的是什么。它并不是指在二十多岁的年华里我们为了做青春该做的事,例如谈恋爱、旅游、逛街买衣服等浪费的时间,而是指在这个智力日益成熟的年纪我们没有继续开发智力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做一些真正有利于人类事业的可以称之为没有虚度年华的事,例如看书、写作、思考等。

四、正确对待叔本华人生观的态度

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观里的合理成分是可取的。节制欲望能减少痛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尝试独处,孤独也是种能力。只有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成为你自己。久而久之,你会习惯一个人的世界,开始厌烦有无知的欢声笑语的无聊的浪费时间的聚餐以及餐桌上非但不营养健康反而对健康有害的但能满足人们味蕾对刺激的欲望的食物。所谓的聚餐聚会就是把你不想吃的东西,你根本与之无法交流的人一股脑的抛到你眼前。你会开始想做一个深居简出、早睡早起锻炼身体的仿佛墨守陈规实际上很能节制自己的人。你会关掉电脑,关掉手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说画画、手工制作、跳舞、写作这些能陶冶情操锻炼大脑的事情。而且你明白你所做的这些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也不是为了卖弄才华,只是单纯地利用为数不多的能独处的时间去做一些能取悦自己的事。如果你有与生俱来的非凡的智慧,这些想必是你认可并喜欢做的,但如果你并不是一个聪慧得拥有深刻思想的人,就更要去做了。毕竟,世界上平凡的人太多,需要更多具有深刻思想,也许深刻得有点自负、恃才傲物且不留余地的人。

这个社会所教给我们的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叫我们不要悲观。可是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乐观的对立面就一定是悲观,为什么悲观就一定不可取。人们都说遇到坎坷要乐观积

极向上,好像我们从一出生就被告知悲观是只大灰狼,我们一定要乐观,什么乐观能克服困难,终能在风雨过后见到彩虹。我忍不住想问:“什么是乐观以及为什么要乐观,是否因为我们所接受的乐观主义人生观教育让我们一味的盲目乐观从而造成了许多从一开始就能避免的灾难困难。就像小孩子认为自己大便后会有大人来替他擦屁股一个道理一样。难道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就只是为了弥补因为它而产生的困难灾难和不幸吗?如果我们从小能接受一点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态度教育的话,人们是不是在行为之前就会想到这样做了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后果,是不是就能减少被困难烦扰呢?如果我们有一点悲观主义人生观的知识,就不会一味的相信人生总会是一帆风顺的,世上的事的态势也并不总是乐观可解决的,就不会盲目乐观,从前的天朝上国导致的闭关锁国,后来的中国的地大物博现在的中国人口多资源枯竭的尴尬情况,现在还有什么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盲目乐观的为时过早的提法。不管是对个人的定位,还是对一个国家经济形势、世界地位、军事实力的定位都是要谨言慎行的。我们大概知道言语的力量有多大,也大概知道话说得太早所带来的尴尬甚至是损失的感觉。所以,不妨用悲观主义来中和一下,这不是中庸,这是一种慎重。这样,就不会在面对因为乐观主义的人生观指导下毫无节制的生活所带来的烦恼、所导致的痛苦时束手无策,或者说根本不会有

让我们束手无措的情况的出现。因为它们已经被克制了,被抗争了。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之所以在历史上以至于现在都处于一种尴尬的被边缘化的状态,我想与人们对他的悲观主义的不理解、不赞同有关。人们之所以不信奉他的人生观,只因无法达到共鸣,无法禁止克制自己,人们的欲望总是太多。在欲望带来的痛苦之下他们不但不能理解人生就是痛苦这个些许有点偏激不留余地的命题反而责怪嘲笑别人的悲观,于是他们可怜叔本华,于是他们为了为了减轻痛苦寻找乐子,甘于沦为下一轮痛苦的俘虏。到底谁才是真正被视为应该被怜悯的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叔本华的悲观之处自有出路,然而他自己没有出路,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出口。毕竟我们的思想没达到他的高度,根本无法达到吧。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是出路的对他来说仍是一条死胡同。这是他生命的最终也没有走出来的死胡同。

参考文献:

①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

②马抗美,胡明等:《现代西方哲学评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47页

③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

④弗朗西斯.司各特.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55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后感1000字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后感1000字 哲学书我一直看的很少,因为觉得全是大白话,道理翻来覆去的说。初看,哇,好有道理,自己想想,又觉得貌似什么也没说,因为哲学在逻辑上的论述,都是可以合理解释的,最后的选择还是需要自己做判断。 最近马马虎虎地看完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我对叔本华并不了解,是看到了有推荐这本书的,正好想看书了,就决定看一看。 这本书内容很少,但是精炼,有深意。对于人生的智慧,叔本华到没有直接去说,只是围绕着“人”来讲一些道理,讲到了人,幸福、不同层次的需要、别人眼中的人,人的一生幼青老阶段以及延伸出来的一些作者的看法和人生建议。对“人”从里到外,从以前到现在,从内窥自身到外审整体,从财产、技术到精神、幸福都谈论到了。基于目前的阅历,我能得到的思考可能不多,但文中有两处内容,让我很有感触。 “我们幸福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之内,而非自身之外。” 这句话,咋一看其实就是一句白话,更像是一晚陈年鸡汤。我们或许会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你没有那么重的攀比心,就是幸福的,

各自有各自的幸福。我们或许会说,你总拿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相比,又怎么会感到幸福呢。这些话我也拿来去安慰过朋友,宽慰过自己,但始终没有说服自己,因为一段时间后,我又会陷入不自觉的比较、难过、不幸福的感觉中。叔本华的想法是说服了我。他说“如果没有精神上的追求,就不会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外在的感官享受的幸福,那么感官麻痹后就需要更具刺激性的事物去刺激感官。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某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会对这个领域的内容感到非常兴奋,那么他对于其他人或者事所表现的不感兴趣甚至是漠视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最终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层面的东西。我并不觉得追求精神或者追求物质有不同或者高低之分,只是真正明白了内心深处了想法,才会明白怎样满足自己,怎样提高幸福指数。 “如果一个人缺少符合他年龄的神韵,那么他就会拥有他那个年龄特有的各种不幸,我们终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现时此刻。” 以前的我,总是希望事情尽善尽美,多听一些意见,多做一些考虑,多做一些及计划,多尽量避开一些“坑”,甚至想过,我要记录下来,以后告诉我的孩子,怎样去避免掉这些。但同时,我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万一我的孩子不愿意听我的,执意为之,我是要坚持,还是要放下。现在,我想我会放手,我会给孩子建议,让他明白任何事情是立体的,多面的,不是填空题而是多选题,但是最终判断在他,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思想汇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敬爱的党组织: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有理想的人,有了远大的理想,我们的人生追求才能更高,人生步履才能更坚实,人生价值才能更美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那什么是理想呢?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来说,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如果把人生比作在茫茫大海中航行,那么,理想就是前进的灯塔。有了崇高的理想,我们才能志存高远,心地宽广,跳出个人的小圈子,摆脱种种忧虑和烦恼,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扬帆远航。理想又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在奋斗进取的征程中,谁都不可能万事如意,一帆风顺。伟大的目标才能激发起忘我献身热情和无穷的拼搏勇气,崇高的追求才能带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理想还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愉悦,更需要有崇高的精神寄托。有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在种种诱惑和压力面前,矢志不渝,不改初衷,始终保持坚贞气节和献身精神。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进入社会主义新世纪新阶段,许多英雄模范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可歌可泣的业绩,为亿万人民所敬仰、效仿,就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有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鸿鹄之志”。事实证明,理想绝不是人生旅途中可有可无的装饰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理想,力量就会散乱,生机就会衰退;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满脑子个人小算盘,思想就会空虚,精神就会瓦解。我们大学生应该有远大的追求和抱负,做有理想的一代新人。 那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树立的崇高理想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我们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崇高的奋斗目标。按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描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社会,社会在自己的旗帜上写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八个大字。这样的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不懈奋斗。我们年青人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实践者,不能因为目标遥远,就放松今日的努力。要牢记这个大目标,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工作,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自己毕生的光和热。 二、要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摆脱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走向民主,抛弃愚昧走向文明,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不断追求和奋斗的夙愿。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它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旗帜,是实现共产主义最理想的必经阶段。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已经构成了我们

对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认识和评价

对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认识和评价 姓名:陈岑 学号:201203140202 班级:2012级2班 摘要:正如很多人所说的及很多人云亦云的人所认为的:“叔本华所持的是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是最悲观的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似乎注定被扣上悲观的帽子。但是,一般说来被扣上的帽子都不为人真正地认可和属实。他的人生观在悲观之处体现着通达,让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得一种恍然大悟。在孤独之处透着智慧的光芒。而他的哲学也似乎总处于一种尴尬的被边缘化的地位。但真如他本人怀着的“流传久远和发迹迟晚成正比”的自信一样,他的思想的深刻性并不体现在他的哲学地位上。那么到底什么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为什么他的哲学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地位,我们又应当怎样认识和对待叔本华所持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态度。从这些方面的探索中,能否找到一条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人生观?这还有待分析斟酌推敲。 关键字: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通达孤独被边缘化深刻思想

一、我所了解的叔本华 “我很庆幸我认识的第一位哲学家不是黑格尔之流,而是叔本华”,记不清这是出自谁人之口,但难免让我也不得不那样认为,虽然我对黑格尔了解甚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了解叔本华多少。对叔本华是一种超越阶级超越情感的共鸣。奇怪的是我并不像他那么有钱,也没有像他一样从小周游列国,从一开始接受的不是纯书本上的知识,更没有和母亲相处不愉快,也没有像他对女人一样深恶痛绝地对男人深恶痛绝,更没有像他一样拥有与生俱来的超群的智慧。但他跟我不一样的一点是于他十八岁时父亲自杀,于我20岁时父亲意外身亡。如此看来,他似乎比我更加不幸。但我实际上是比他不幸的。“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不幸哪能比较?一个人的思想观点与他的人生经历相关密切。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不同的观点,相似的人生经历中和不同已达到共鸣。我想能与叔本华有所共鸣,有所分歧的原因也在这里。 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初见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人生就是痛苦”。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生存意志,就是生存欲望,为了生存不得不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产生欺诈残暴,产生一切痛苦。人的欲望与生俱来,没完没了,当一定的欲求得到满足后,新的欲望又随之产生。即使欲望得到了暂时的满足,那么可

我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资料

我的人生观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认识世界的那时候开始,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共同的人生挑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它因你们的追求而各不相同。有的人,思想非常统一,人生观很早形成并且在几十年里变化不大。而有的人,思想冲突剧烈、频繁,人生观一次又一次地改变。好的人生观能够带领我们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反之能会把我们引向孤岛。因此,我们要为自己人生的每一段行程都选择好的航向,对于不能胜任的选择,要坚决地撤换,以使自己换个航向。 我们看到,每一个人的人生观是不相同的。那么什么样的人生观才是正确的呢?我们的人生观是否正确呢?虚无缥缈的想法,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在一生中可能会屡次对自己的人生观做出重大调整。可是有一点是基本的,改变人生观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为了在实现自我的道路上向前迈进。 现实中,我们讲的一切要从现实出发,尊重自我,自我就是最大的现实,人生的目的是实现自我,而不是毁灭自我。对于那些已失去了自我的人,他们应该认识到,宁可失去全世界,也一定要换回自我。对于那些怀疑自我,否定自我,并准备抛弃自我的人,应该让他们懂得:一个人的最大悲哀,莫过于不懂得自己存在的价值。从小学里学习的思想品德课一直到大学里接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应该被扫进垃圾箱里,因为它们没有首先教育学生如何尊重自己,没有引导人们尊重自己所拥有的生命、健康、青春、人格、事业、爱情等等东西。人生的目的是实现自我,而不是实现别人。

实现自我的具体目标和具体道路是因人而异的,千差万别的。理想和现实相一致的人是幸运的,理想和现实相对抗的人是不幸的,而我们大多数人都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作出某种权衡或是抉择。稚嫩的思想往往不懂得有舍才有得的道理,不懂得“智慧在于学会忽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是那些卓有成就的人也能感觉到这一点,所以我们要集中精力,突破一点,而不要四面出击。有人认为一切似乎真的是冥冥中自有天注定。但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人。大一入学以来,在同学的分数中,我的成绩不好,但是第一学期考试,我在全班37个人中考了大概14名。第二学期进入了前10名,刚过去的这学期我更是进入到前3名,我更应该头悬梁、锥刺骨,直到现在。 经历是人生真正的财富。我们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要把自己变成赚钱的机器或思考的工具。我们要从对自己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生命是无价的,所以,生命不能用来挥霍,更不能用来践踏。吃饭是为了生活,生活不是为了吃饭。我们要感谢并珍惜人类社会的存在,它的一生一灭之间为我们每一个个体提供的生存空间,我们要在这里谱下生命的美好篇章。 我的人生观 人生观,首先,我希望自己是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可以有很多的自由,但是这个和现实的冲突过于剧烈。我不在乎别人的是非,我很想作一个很纯粹的自己,很野性和不羁的自己,但是根本做不到,只有用面具,可这个不是我本来的自己,面具带了很久之后,就忘了

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之浅议人类意志自由

9.浅议人类意志自由 皇家科学院提出的问题是:人类意志的自由,能从自我意识得到证明吗? 这是一个重要、严肃而困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它同中世纪和近代全部哲学的一个主要问题有关系。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当然要作详细的探讨,对此问题中出现的那些主要概念,当然也要加以分析。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会发现这一概念是一个消极的概念。通过这一概念,我们想到的只是一切障碍的消除;而在这一切障碍表现力量的时候,它们必然是积极的。自由的概念,相应于这一切障碍可能具有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完全不同的类型:自然的自由、智力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 自然的自由。就是各种物质障碍的不存在。由此我们可说:自由的天空,自由的眺望,自由的空气,自由的田野,自由的场所,自由的热,自由的电,河流不再受水闸的阻挡而自由流动,等等。连自由的居所、自由的膳食、自由的印刷、不付邮资的信件,都表明令人讨厌的条件的不存在,这些条件作为享受的障碍物,总是和居所、膳食等东西相伴随。但在我们的思想中,自由的概念总是动物的宾词,其特征是,动物的运动是源于它们的意志,是随心所欲的,只有在没有物质障碍才能称之为自由。由于这种障碍可能差别甚大,而受阻碍的又总是意志,因此,为简便起见,人们总是从积极方面来理解自由的概念,并因而总是指那一切只是受其意志推动的或只是遵循其意志而行动的东西。从根本上来讲,不论概念发生什么变化,内容都没有变。

就自然意义上的概念而言,动物和人只有在既没有束缚又没有监狱、也不麻痹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没有自然的、物质的障碍妨碍它们的运动以及它们的运动是循着自己的意志的时候,才能说它们是自由的。 这种自然意义上的自由概念,特别是在作为动物的宾词时,是原始的、直接的,因而是最经常的。因此,这种意义上的自由概念是毋庸臵疑的,是无需讨论的,而其现实性也始终能从经验中得到证实。动物只是按照其意志在行动,在此意义上也就是自由的,无需考虑会有什么东西能影响它的意志本身。在这种原始、直接因而是普遍意义上的自由的概念只同阻碍它行动的自然障碍的消除有关。因此人们可以说:空气中的鸟是自由的,森林中的野兽是自由的,自然的人是自由的。只有自由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们说一个民族也是自由的,其含义是:这个民族是按照它自己制定的法律来治理的,只有这样,它才始终遵循自己的意志。由此,政治的自由也属于自然意义上的自由。 但只要我们离开了这种自然的自由,并考察另两种自由时,我们就和这一概念的普通意义无关,而同这其哲学意义发生关系了。这会带来许多困难,它分裂为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自由,即智力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 智力的自由也就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就思维而言是自愿的,还是不自愿的。我在这里提到这种自由,只是为了划分概念的完整性。在这之前,我将对它所使用的概念进行论述,最后只需对它简略论述一下就可以了。但在划分自由的三种类型时,由于它和自然的自由贴近,就必须把它放在自然的自由之后。

作文素材:叔本华50句智慧名言

作文素材:叔本华50句智慧名言 01,在这世界上生存,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纷争和吵闹。——叔本华 02,那些难以放松自己心情的人,必须以命运论的观点安慰自己,因为命运论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必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叔本华 03,我们不应该在犯下明显的错误以后为自己开脱责任,淡化或者粉饰错误,就像我们经常做的那样。我们应该坦白承认错误,清楚明白这些错误的严重性,这样,我们才可以下定决心在以后避免重蹈覆辙。——叔本华 04,真实不虚的友谊有着这样的一个前提:对朋友的痛苦、不幸抱有一种强烈的、纯客观的和完全脱离利害关系的同情。——叔本华 05,智慧不仅标示了理论上的完善,而且,还包括实践中的圆满。——叔本华 06,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叔本华 07,要求读书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就像要求一个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储存在体内是一样的荒谬。人靠进食维持物质生活,又通过阅读过着精神生活。然而身体只吸收能够同化的食物,同样,读者也只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符合他的思想体系或生活目标的东西。——叔本华 08,一个成熟的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所能获得的,就是摆脱偏见。——叔本华 09,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 10,同在一个舞台上,有的人是帝王,有的人是阁员,有的人是将军、士兵或仆人和其他等等,他们彼此的不同只不过是外在的不同而已,但各种角色内层核心的实在性却是相同的。大家都是可怜的演员,对自己的命运充满着渴望与焦虑。在人类的生命中就正是这种情况。——叔本华 11,只有当人挣脱了所有各种可能的期望,从而返回赤裸和冰冷的存在本身,人才能领会到精神上的安宁,而精神的安宁却是幸福的构成基础。——叔本华 12,在这世上,除了极稀少的例外,我们其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叔本华 13,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叔本华 14,谁要是在早年就能适应独处,并且喜欢独处,那他就不啻获得了一个金矿。——叔本华 15,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叔本华 16,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叔本华 17,学者是成天阅读、研究书本的人。而思想家、天才,以及那些照亮世界、推动人类发展的人,则是直接运用世界这本大书的人。——叔本华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每个人的价值观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首先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突破,一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只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认识规律,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 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 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当前面临着人生发展的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我们不仅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不够的,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助于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主观世界。但这种改造是通过主观努力、刻苦学习来完成的。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助于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每个劳动者而言,都是需要知识和技能的,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只能是从学习中得来。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助于增强更新知识结构的紧迫感。今天,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令人目不暇接,人类知识总量

浅谈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浅谈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叔本华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他创立了一个以现象主义知识论为前提,以唯意志主义本体论为核心,以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人生观为归宿的完整的哲学体系。这种主观体验虽然从哲学家本人来说是个体性的,带有非常明显的个性色彩,但事实上都是其个人对社会和自身经历的独特认识和感受。叔本华之所以会得出生存意志痛苦的悲观主义结论,就在于他对当时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给社会带来的恶果,以及他个人缺乏爱和被爱一生的不幸经历的独特感受和深刻休验的结果。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实际上就是一场悲剧,只是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性质。既然人生就是无尽的欲望,不尽的痛苦,是一场悲剧。他的哲学是悲观主义的,因为他认为人的本质决定了人是痛苦的,同时他还提出如何解除这些痛苦和悲剧。一叔本华的哲学体系叔本华以他的意志主义哲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先河,而其理论目标和中心环节是其悲观主义的伦理学,即关于生存意志痛苦的理论。叔本华自称他的哲学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他提出了他著名的命题“世界是我的表象”。认为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人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并且,要是人真的这样做了,那么,

他那儿就出现了哲学的思考。从主体出发,叔本华得出了“世界是我的表象”的结论后,他又认为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真实意义在于认识“自在之物”。即表象背后的本质。要认识“自在之物”,则必进一步深人到主观世界领域,从外面的世界表象的世界得不到任何答案。“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从外面的意志是无处不在的,不仅人类有意志,动物、植物也有意志,甚至无机物也有意志。世界万物尽管在现象上各不相同,而在其内在本质上是同一东西,这东西就是意志。不同的是,意志的客休化程度有高低大小之分,它们形成不同的级别,而人类身上的意志是最完善、最发达、最鲜明的。意志本身又是自由的,是没有什么法度的,是完全独立和绝对自由的。意志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是没有目的,没有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叔本华在得出意志便是欲求后,又进而认为欲求就是痛苦。作为世界的本质的意志是一种“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是一种无目的、无止境的永不满足的欲望,所以一切生命在本质上即是痛苦。因为欲望、冲动是无穷无尽的,而它的满足却总是暂时的、有限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便是痛苦;而一种欲望得到了满足,新的欲望就会继之而起,永不满足,亦是痛苦;纵然欲望得到了完全的满足,所带来的就是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同样也不免于痛苦。另一方面,意志现象愈完善,痛苦也就愈显著。植物是没有痛感的。最低等动物的痛感很微弱。脊椎动物因

论文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的人生价值观 有歌曲唱“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节奏和旋律;生活是一条路延伸着人生的足迹和希望;生活是一杯酒,包含着人生的情醇与忧愁;生活是一团麻,交织着人生的烦恼与快乐;生活是一幅画,描绘着人生经历的红绿蓝;生活是一团火,燃烧着人生的憧憬和梦想”。我今天的论文题目是——我的人生价值观。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现在常常听到普世价值观,这一般是指美国《独立宣言》中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这似乎距我们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或者说还需要一些更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这虽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觉得这些基本的东西应该是差不多一样的。 那么,我个人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对我而言,以前并没有特别地去总结自己的价值观,也只是常常对自己说,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善良的人、勤奋的人、公正的人,等等。但这几年来,我的确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去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几个很美的词语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来表述。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个人一生中所拥有的一对孪生姐妹,有一个积极向上、正确的人生观就必定会有重要的价值观的体现。每个人的一生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人一生下来就身价万千,有的人还在为每日温饱发愁着。我很庆幸我不是后者,却与前者

相差甚远。且不说小时候,就说刚刚工作时期,就是钱,钱;钱。有钱了可以让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可以让父母亲生的好一点。后来成家了,扶养小孩和照顾家人。现在我作为基层一线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基层干部来说,要始终记得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客户装在心中、把事业进行到底。 简单地把我的人生价值观表述为三句话、九个字:诚信,负责任,创造价值。这不仅要敢于说出来,还要一丝不苟地去践行,活出自己的价值观来。 第一,要诚信。我觉得,无论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或能力大小,诚实和有信用是最最重要的,对我也是如此。我不敢说长大成人以后从来没说过不真实的话,但在这方面确实是越来越对自己有更苛刻的要求,非但不敢说一句大话,甚至所谓“善意的谎言”我都尽可能少想和少说。我前些天在坐火车的时候,偶尔看到郭东临演过的一个小品——《一句话的事》,说的就是生活中随从可见的说谎的事情,请问这样的事情是否也在我们身上发生过?无论怎么看,“诚信”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行要求,这在西方国家就是一个人人皆有的品质,在我们这里居然成立“奇货可居”的品行,甚至我也把它列为首要的,这多少有些悲哀,但我们必须学会从悲哀中做起,做真正有诚信的人! 第二,要负责任。一个人可以没有能力,可以推脱一些做不到或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但说到就要做到,承诺了就必须完成;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必须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而不能逃避现实、推卸责任。不敢承担责任的就一定不是个好男人!凡是能成就一点事情的

叔本华论说文集读书报告

孤独的叔本华 ——《叔本华论述文集》读书报告 有人说,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我说,毋宁说他是孤独主义者。 字里行间,我可以看见他的孤独——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孤独。或许是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所以只能学会平淡,学会不计较。正因如此,我深深体会到他的无奈:拒绝人群才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真相。为了探寻世界的本质,天才选择背离人群,而把别人用以寻欢作乐的时间用来思考人生。他是一刻不停地思考,用这种方式来麻痹、掩盖自己的孤独。 一.热爱独处 叔本华曾坦言: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我想,因为独处才能提供人的闲暇,即享受人的理智平静的宝贵机会。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诚然,现实中的叔本华并不否定适度地参与某些志同道合者的聚会,但无疑那是以不违背理智能力为前提而言的,对于玩牌等低劣的而有时难以避免的社交娱乐,他是深恶痛绝的。从他笔下的哲学体系来看,叔本华更爱独处。显然我们有理由认为叔本华接纳独处、咀嚼独处、享受独处。 叔本华的孤独并不是令人费解的个例。纵观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极其普遍的规律: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 叔本华甚至曾写道:“跟与己不同的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会扰乱心神,并被夺走自我,而真正受到损害的他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凡夫俗子难以觉察,而敏感的天才却将其视为一种理性的伤害和痛苦,因为正如叔本华所承认的那样,天才的感受性远比普通人来的强。 “在泛泛和平庸的社交聚会中,充满思想见识的谈话绝不会比低级的调笑来得受人们欢迎。所以,在这种社交场合要取悦他人,就绝对有必要把自己变得平庸和狭窄。”而叔本华拒绝为大众平庸的审美而拉低自己理智的能力,因此,他转而把空暇留给思索,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叔本华不能容忍这些不协调,于是他必然孤独,而且他还批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友谊、爱情和荣誉紧紧地把人们联结在一起,但归根到底人只能老老实实地寄望于自己,顶多寄望于他们的孩子。”在这方面,他或许是太过严苛了,眼里连小小一颗沙子也无法容下。 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从一切事物当中体会到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妙的人。

初中生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选

初中生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人生观被认为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之中,他们热情奔放、精力充沛、善于思考、求知欲强,此时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正当其时。 因中学生年轻、好奇,对有些事物还缺乏科学的鉴别能力,一些不良的思潮会冲击中学生的意志和行动,导致形成一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相吻合的言行,在一部分中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厌学。表现为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和压力,不思进取,厌学情绪严重; 二是价值观念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受社会集体的束缚,个人主义泛滥; 三是贪图享乐,金钱至上,拜金主义严重;四是急功近利,实用主义。这些都从反面说明了加强中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十分迫切和尤为重要。 针对上述情况,到底如何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里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是要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客观地看待问题,就是说要实事求是。这一点好像很容易做到,但其实人从一开始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同样的事物,对于一个人的认识价值和意义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客观地、中性地看待事物,不先入为主,不唯我独尊,也不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对事物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必要的冷静和理智是一个人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要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学会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老祖宗早就说过:“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成天想着算计别人的人,他必定成天想着如何防止他人算计,因此,他的人生之旅一定是“苦海无边”,暗无天日;一个正直、善良、真诚的人,多数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尽管我们不能保证他永远不会受伤,但在多数时候,他是幸福的、快乐的、无忧的。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勤奋,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踏实和勤奋便是最起码的美德,学会勤奋,就是拒绝好逸恶劳,就是学会自食其力。

对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的一点认识与评价

对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的一点认识与评价 XXX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南充 摘要:叔本华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一切事物都经常维系着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他把意志看成是世界的本质,认为意志是自由的,是不可抑制永不满足的欲望的冲动,因其欲望无法完全满足,所以人生是痛苦和无聊的。当然,他对人的认识在某一程度上却有着现实且符合实际的一面,这对人看清自己、发展自己有着很强的指示作用,特别是对于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中的社会人来说,具有不可小觑的引导力。因此,对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思想,我们应科学的从中吸取其精华部分,扬弃不合理成分,最终为我们人生的发展抛砖引玉,力求人生的最佳完美。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欲望痛苦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指出“人生是痛苦的,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而意志是一种‘不能遏制的盲目冲动’,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欲望因其某些原因是不能完全满足的,所以一旦人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就容易产生痛苦心理。追求欲望时,人生就

是一部惨剧,一个悲剧,人生就是痛苦的”。根据他的这些思想,我们不难看出,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就是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着喜剧的影子。比如说,若按照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思想来看待当今高校的大学生,我们充满着太多的欲望,如好的工作、好的成绩、好的证书,包括好的恋爱等等,言之不尽,但在追求这些欲望的同时,总有人会成为牺牲品或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基于这种情况,在叔本华看来,高校的大学生的人生就是痛苦的,是充满着悲伤的人生旅程。快乐只是暂时的欲望的部分,一旦快乐之后,欲望随之放大,人生就充满了烦恼与不快,人生也就有了缺陷。快乐是要以牺牲痛苦为代价的,快乐之间意味着烦恼、痛苦随之而来,从而打破欲望的暂时的部分满足。 叔本华认为人们消除痛苦的最好的捷径是实行禁欲,对人们的欲望进行禁止,尤其是对个人的爱情、名利、权力、财富的欲望。这种思想如果消除了欲望又显得无聊,随之而来的便是无聊滋生出痛苦,因此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他竭力反对乐观主义,认为乐观主义是对人生不完美的解释。在此,那人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对于这个问题,叔本华揭示了人生存在的价值以及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现实原则。所以,这对于我们运用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去认识现实生活,使我们更能够客观的认识人生、享受人生、批判人生注入了新的元素。 另一方面,叔本华也认为,人生还是利己的。人类为了利益,为了自己生存的需要或幸福,凡是阻碍欲望满足的因素,人类就

谈谈我的人生价值观

精心整理 谈谈我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如今,80后的我们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对人生的价值观已经有了一个较成熟的概念,年少时,我们认为及时行乐是生活的一种极致,现在,我们认为勇于承担、敢于追求,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何谓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就是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具体可分为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 观,同时确实按照这个价值观过其人生。人生要过得快乐,就一定要按照自己最高的价值标准过日子,每当你能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内心就会充满欢乐。 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 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 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人的一生是否幸福快乐,最终取决于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活着干什么等。一个人只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要在生活中有做为,就不会感到无聊,无聊最大的起因便是无所事事,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充实自己的人生,让生活更丰富多彩一些。 生活是人的实在的生活流逝过程,是人们每日每刻活着的内容;而人生则是人们对这实在生活流程的主观感受,是人们对活着的内容的主观评价,因此,人人皆是先有生活而后有人生,人们活着是生活之事,而人们活得怎样则是人生大事。对于生活,我们有选择权,我们能够选择、改变平庸的生活。 张爱玲曾说生命就像一袭华丽的旗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看到旗袍的华丽,更要看到虱子的丑态,这样才能时刻鞭策着自己往正确的人生方向上行走,也只有这样,才能越走越远。 人生就是一场未知的旅行,有些人为了目标而拼命奋斗,而忽略了路上的风景,有些人由于太留恋路上的风景而止步不前,我们应该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这样才不至于行走跑偏。如今,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必须从现在 精心整理

叔本华幸福哲学观及其启示

叔本华幸福哲学观及其启示 2013-11-21 16:55 来源:人民论坛作者:包德敏【摘要】叔本华认为人生幸福应从人自身的拥有和内在的素质去寻找而不是外在财富与名声,要降低对幸福的期望值,减少欲望,学会简单生活和享受孤独。确立价值理性至上、追寻精神世界的丰盈,拥有健康的身体、学会简约自由的生活,寻找适合自己个性的职业来发展,这是叔本华开给世人的幸福秘笈。 【关键词】叔本华幸福观启示 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著名的唯意志论哲学家,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和现代人本主义开创者。叔本华的幸福哲学观可以为今天茫然向外追寻人生幸福的世人提供了一种返回本心的独特思考角度。 叔本华的幸福哲学观 幸福的根本是内在素质而不是身外之物。作为唯意志论哲学思潮的开创者,叔本华主张:“‘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条适用于一切有生命、能认识的生物的真理。”即人所认识到的一切事物并不是本身就存在的东西,而是呈现于人的表象、即意识中的东西。也就是说,主体与客体比较起来,

主体比客体更重要,没有主体就不成其为世界。因此,叔本华认为:“对于一个人的幸福,甚至对于他的整个生存,明显首要的东西就是这个人的内在素质,它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内心的幸福,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抑或内心痛苦基本上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的幸福都只发挥间接的影响。”所以,在叔本华看来主体决定了幸福的程度,主体的内在素质远比外在客体显得更加重要。 在认同和强调人的自身、内在拥有是人生幸福根本的同时,叔本华对身外之物诸如财富、地位、名誉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叔本华看来,财富的价值是当今世界所公认的,财富可以视为抵御众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祸的城墙,而不是任由我们寻欢作乐和花天酒地的凭证,众人应学会节约投资而不是挥霍浪费。过多的财富也并不意味着幸福,现实中为什么很多有钱人不幸福呢?主要是因为人自身内在的贫乏,缺乏真正精神方面的熏陶和修养,没有见识,缺少精神情趣。而名誉、名望、地位则是一种相当飘渺的东西,人们可以努力去争取,但只有少数人能够如愿。如果把这些看得过分重要,则是不明智的。因此叔本华认为:“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课稿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 进性 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首先必须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明确强调,共产党员“要提高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曾庆红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广大党员把科学理论运用于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深刻检查、认真反思,端正自己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深处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把它贯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就是它的先进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一个先进的政党,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要由全体党员来执行;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必须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体现。作为一个党员,要具备这种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少数党员干部经不住利欲诱惑,堕落成腐败分子,就是动摇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必然要求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只有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正确看待各种事物,改造主观世界有力的思想武器。在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把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要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对照检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点,真正解决好在对待权力、地位、政绩、利益等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理论上透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在工作实践中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实要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核心是“公”字;执政为民,核心是“民”字。共产党员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态度,时刻不忘人民群众,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才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时刻不忘群众利益,努力实现群众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从维护人民、民族、国家大局利益出发,科学地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地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准确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叔本华虚无主义解读——取消其哲学的悲观主义意味

叔本华虚无主义解读——取消其哲学的悲 观主义意味 文化纵横谈 叔本华虚无主义解读 —— 取消其哲学的悲观主义意味 ■张>---7~ "这个时代再没有荣誉的桂冠可以送人了,它的赞美是猥 滥的,它的责备也没有什么意思." 叔本华说,"人生没有任何价值,只是由'需求'和'迷幻' 所支使活动.这种活动一旦停止,生存绝对荒芜和空虚便表现 出来."在这梦幻般的现实中,我们,阿童尼一般"没有死,也 没有睡,他不过是从生之迷梦中苏醒",活人迷于恶梦,像尸身 一 样在腐蚀着.我们没有所悲正如我们没有所喜,这一切,归 结至此,而或它还将延伸,也不过是一场虚无. 那么叔本华如何被合理的推崇为悲观主义的代表人物之 一 呢? 一 ,关于意志的论述 在继"世界是我的表象"之后叔本华指出了"世界的本质 是意志",而意志实际上就是意欲,是一种生存意志,生命意 志,在第四篇中叔本华做出了其间必要的转换:"意志既然是 自在之物,是这世界内在的涵蕴和本质的东西;而生命,这可 见的世界,现象,又都只是反映意志的镜子;那么现象就会不

可分离地伴随着意志,如影不离形;并且!t~JL有意志,!I~JL就会有生命,有世界.所以就生命意志来说,它确是拿稳了生命的;"作为处于主客体形式之外的意志,它不服从于必然的根据律,而正是这同一个意志,它又在不停地分裂,"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意志便是欲求,欲求 就是痛苦."一切追求挣扎都是由于缺陷,由于对自己状况的不满而产生的,一天得不到满足,就要痛苦一天,况且没有一次满足是持久的,每一次满足反而只是又一新的追求的起点…… 追求挣扎没有最后的目标,所以痛苦也是无法衡量的,没 有终止的."如果相反,人因为他易于获得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我们在叔本华的着作里,丝毫看不到半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只能感到人生的痛苦,无休止的烦恼,生存空虚, 以及没有任何希望的未来. 这是因为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所以也就是处于缺乏,所 以也就是处于痛苦. 正如叔本华所讲,"归根结底,这都是由于意志必须以自身饱自己的馋吻而产生的,因为除意志之外,再没有什么存在的东西了",而它呢,却是一个饥饿的意志.人世的追逐,焦虑和苦 难都是从这里来的这意志便决定了苦痛的人生. 二,人生哲学 现在我们都已认识到自己的现象的本质就是自己的意 志,我们的现象既是由于我们的行为,又是由于这行为的不变底本,意志虽不是行为的原因,然而意志却决定着行为,于是, 我们也不得不同叔本华一样认为:人生本质上是痛苦的.这是因为,生存意志本身就意味着欲求和渴望,"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却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要追求一种欲望并得到满足,就会遭遇种种烦恼和痛苦.一种愿望与欲求得到实现与满12

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

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修论文: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 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中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讲述的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系,也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给了我深刻的感触。接下来是我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要有正确的理解就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价值观。下面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般定义了。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定义,不难看出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是紧密、不可分割的。它们就像两个连体婴儿,一生都是形影相伴的。 而且,古往今来人都没有停止过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探求的脚步。实践证明,科学价值观教育对人的成长作用重大。我们不能用事实真理取代价值真理,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仅有智慧和技能并不能给人带来尊严和幸福,人类有理由相信、完全可以把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传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下,已经把价值观教育摆到重要地位,各方面都在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