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行业

味精行业
味精行业

资料来源: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渤海证券研究部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阜丰集团有限公司(0546.HK) 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国际化生物制品公司。主要致力于生物发酵产品的生产、经营和研发,是全球第一大味精和谷氨酸生产商、全球第一大黄原胶生产商。目前集团下辖企业: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阜丰集团研发中心和阜丰进出口公司等多家实体。主要产品及年生产能力为:味精640,000吨,黄原胶44,000吨,淀粉甜味剂140,000吨,肥料685,000吨,玉米油35,000吨,鸡精10,000吨以及冬虫夏草胶囊、灵芝菌粉、云芝菌胶囊、云芝胞内糖肽、猴头菌、天麻蜜环菌、金针菇粉、姬松茸菌粉、枸杞多糖、猴菇多糖等50多种生物保健品系列品种。集团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MP认证以及美国Kosher认证和Halal认证。主导产品谷氨酸、味精、黄原胶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味精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国家发改委发布轻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09-2011年)

味精有限公司环评报告.doc

上海天厨味精食品有限公司 味精综合废水 处理方案

1. 概述 上海天厨味精食品有限公司建于1923年。公司地址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西郊,北界云岭东路,南滨苏州河,东西两上侧为工厂企业。占地面积为8.5公顷,已有建筑面积440,924m2。公司固定资产原值6,22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3,836万元。有职工80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3人。该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味精制造工厂主要产品为佛手牌味精。年生产味精总量为19,782吨,佛手牌味精总销售量为19,055吨。除味精产品外,还生产氨基酸,矿泉水,酵母调味料等产品。该公司97年总产值27,23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6,896元/人。销售收入25,559万元。创汇119万美元。 该公司年耗新鲜水量为1,375,938吨。排水为合流制。排放废水以有机物为主。其中公司每天排出的200吨高浓度废水已进行了预处理;采用蒸发浓缩离心分离干燥工艺生产动物饲料。 公司考虑新项目建成后尚有综合废水5000t/d (地面冲洗水,设备冲洗水,包括生活污水)尚未处理,经处理后的废水纳入苏州河合流污水截流管。公司要求处理后除COD Cr应达到300mg\L以下,其余均应达到DB31/199-1997表4中二级行业标准。 2. 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污水水质,水量等基础资料;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3)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199-1997);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6)沪环保开(1994)第262号文。 3. 设计原则 (1)采用成熟、可靠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处理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上海市的有关排放标准及厂方要求的指标;

中国味精市场现状分析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目录 中国味精市场现状分析 (2) 第一节2011-2016年9月中国味精产量分析 (2) 第二节2011-2016年9月中国味精价格分析 (2) 第三节味精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 第四节2016-2021年味精市场走势预测 (4) 1

2 中国味精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1-2016年9月中国味精产量分析 中国是全球味精的定价中心,国内味精龙头企业阜丰集团、梅花生物具备定价能力。21世纪味精行业经过3轮的行业整合,目前中国味精产能占世界的75%,供给量占全球的60% 以上,是全球最大的味精生产国和味精出口国。 图表- 1:2011-2016年9月中国味精产量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 第二节 2011-2016年9月中国味精价格分析 在高集中度、市占率相近、没有新进入者以及需求稳定的背景下,未来味精两大龙头之间有望出现合作性竞争的理性格局,推动味精价格上涨。2007年以来国内味精行业经历了一个荣衰完整周期,8000元/吨左右的味精价格处于该周期的底部左右,又由于味精在下游客户成本中占比很小,因此认为两巨头有望通过形成理性的合作竞争推动味精价格上涨,有望涨至9000-10000元/吨。 自2014年11月以来,味精市场价已先后四次上调,拉动出厂价水涨船高。2015年7月初味精均价已达8500元/吨-9000元/吨,2015年7月阜丰大包装味精再度上调200元/吨,流通市场小晶达9200元/吨价格,该价格较2014年行业均价上涨20%。

梅花生物公司近两年每年累计涨幅都在千元,预计两三年还将保持这个涨幅,2017年价格预期将达12000元/吨以上,届时公司年利润可达30亿。 味精需求是在不断增长的,近年来出现的周期性价格走势是由于供给端不断洗牌带来的,实际上味精在下游商家的成本占比中较低,因此下游行业对于价格并不敏感,需求端并无议价能力。2013年洗牌以后行业形成了三家独大的格局,拥有绝对的议价权。 据了解,自2014年11月以来,味精行业已连续四次提价,每次调价200至400元/吨,目前大厂家依然处于满负荷开工状态,行业总体供需紧张,未来市场较为乐观。 第三节味精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味精价格仍有可能随着生产成本而波动。味精制造成本最大的两块是玉米和煤。 玉米是影响后期味精走势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其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关系到阜丰、梅花等大企业与山东味精企业竞争态势。 目前,华北地区由于玉米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价格大幅上涨,后期粮源主要来自东北,因此,东北与华北的玉米价格趋于合理。在此情况下,山东味精没有竞争优势,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产量必然萎缩。 但是9、10月份华北玉米上市后,新玉米具有价格优势,山东企业将恢复生产,市场竞争将激烈。 从目前味精成本分析,味精行业利润相当可观,吨利润在600元左右,在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下,高位运行态势难以维持。 3

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教程文件

1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味精的生产一般分为制糖、谷氨酸发酵、中和提取及精制 等4个主要工序。 1.1液化和糖化 因为大米涨价,目前大多数味精厂都使用淀粉作为原材 料。淀粉先要经过液化阶段。然后在与B一淀粉酶作用进入糖 化阶段。首先利用一淀粉酶将淀粉浆液化,降低淀粉粘度并 将其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应为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原来 的大米,所以经过液化的混合液可直接加入糖化酶进入糖化阶 段,而不用像以大米为原材料那样液化后需经过板筐压滤机滤 去大量蛋白质沉淀。液化过程中除了加淀粉酶还要加氯化钙, 整个液化时间约30min。一定温度下液化后的糊精及低聚糖在 糖化罐内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 温至60℃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糖化温度控制在60℃左右,PH值4.5,糖化时间18-32h。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 85℃,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经过压滤 机后进行油水分离(一冷分离,二冷分离),再经过滤后连续消 毒后进入发酵罐。 1.2谷氨酸发酵发酵 谷氨酸发酵过程消毒后的谷氨酸培养液在流量监控下进入谷氨酸发酵罐,经过罐内冷却蛇管将温度冷却至32℃,置入 菌种,氯化钾、硫酸锰、消泡剂及维生素等,通入消毒空气,经一

段时间适应后,发酵过程即开始缓慢进行。谷氨酸发酵是一个 复杂的微生物生长过程,谷氨酸菌摄取原料的营养,并通过体 内特定的酶进行复杂的生化反应。培养液中的反应物透过细胞 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将反应物转化为谷氨酸产物。整个 发酵过程一般要经历3个时期,即适应期、对数增长期和衰亡期。每个时期对培养液浓度、温度、PH值及供风量都有不同的 要求。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为菌体的生长代谢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经过大约34小时的培养,当产酸、残糖、光密度等指标均达到一定要求时即可放罐。 1.3 谷氨酸提取与谷氨酸钠生产工艺 该过程在提取罐中进行。利用氨基酸两性的性质,谷氨酸 的等电点在为pH3.0处,谷氨酸在此酸碱度时溶解度最低,可经长时间的沉淀得到谷氨酸。粗得的官司谷氨酸经过于燥后分 装成袋保存。 1.4谷氨酸钠的精制 谷氨酸钠溶液经过活性碳脱色及离子交换柱除去C a 、 Mg 、F e 离子,即可得到高纯度的谷氨酸钠溶液。将纯净的 谷氨酸钠溶液导入结晶罐,进行减压蒸发,当波美度达到295 时放入晶种,进入育晶阶段,根据结晶罐内溶液的饱和度和结 晶情况实时控制谷氨酸钠溶液输入量及进水量。经过十几小时 的蒸发结晶,当结晶形体达到一定要求、物料积累到80%高度时,将料液放至助晶槽,结晶长成后分离出味精,送去干燥和筛

清洁生产标准--味精工业(word版)

HJ444-2008 清洁生产标准味精工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味精工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五类,即生产技术特征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味精(以玉米为原料)工业的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1914-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7478-87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取水量 从各种水源取得的水量,用于供给企业用水的源水水量。 各种水源包括取自地表水、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从市场购得的蒸汽等水的产品,但不包括企业自取的海水和苦咸水。 3.3 循环用水量 指在确定的系统内,生产过程中已用过的水,无需处理或经过处理再用于系统代替取水量利用。 4 规范性技术要求 4.1 指标分级 味精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分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 指标要求 味精工业的清洁生产指标要求见表1。 表1 味精工业的清洁生产指标要求

味精行业发展与现状

中国的味精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 摘要:随着我国味精行业的逐步发展,味精的各方面指标深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不仅对它的定义和理化性质作了详细的讲解,还总结了味精的发展史,生产工艺以 及生产味精后的一些环保处理,同时要求了设备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谷氨酸钠生产工艺发展史 1.1 定义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是人们熟悉的调味剂, 是L—谷氨酸单钠盐(Mono sodium glutamate)的一种化合物(HOOC—CH 2CH(NH 2 ) —COONa●H 2 O,具有旋光性,有D-型和 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 1.2 理化性质 注意的是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谷氨酸钠会转变成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焦谷氨酸钠。由于炒菜时油温在150-200℃,这会使味精变成有毒性的焦化谷氨酸钠,所以,对于加入味精的半成品配菜的烹饪,应以蒸煮为妥。还有如果在碱性环境中,味精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谷氨酸二钠的物质,所以要适当的使用和存放。 1.3 味精的发现 尽管味精广泛存在于日常食品中,但谷氨酸以及其它氨基酸对于增强食物鲜味的作用,在20世纪早期才被人们科学地认识到。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发现了一种昆布(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色晶体,即谷氨酸。这些晶体尝起来有一种难以描述但很不错的味道。这种味道,池田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踪迹,尤其是在海带中。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鲜味”。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 1、4味精的行业现状 味精是以粮食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谷氨酸提取、精制等工序制得,在谷氨酸发酵制取过程中只有约3/5的原料转化为味精及副产品,而2/5的原料进入废液中,从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原料利用率低,发酵废液干固形物含量达10%-12%,废水指标CODCr高达35000-40000mg/l,从而造成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严重、治理难度较大等行业突出问题。

35000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资料讲解

35000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

武汉轻工大学 《发酵(制药)工厂设计》课程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年产35000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 姓名 学号 10021 院 (系)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指导教师陶兴无 2014 年 1月 10 日 35000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 xxx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430023)

摘要: 味精,学名“谷氨酸钠(C5H8NO4Na)”。谷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我们每天吃的食盐用水冲淡400 倍,已感觉不出咸味,普通蔗糖用水冲淡200 倍,也感觉不出甜味了,但谷氨酸钠,用于水稀释3000倍,仍能感觉到鲜味,因而得名“味精”。味精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由粮食制成的现代调味品。本设计为年产味精厂35000吨味精工艺设计;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水解生成葡萄糖、利用谷氨酸生产细菌进行碳代谢、生物合成谷氨酸、谷氨酸与碱作用生成谷氨酸钠即味精为主体工艺,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水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并绘制了发酵车间连续消毒工序流程图以及设备布置图。 关键词:味精,发酵车间,连消工序,工艺设计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n annual output of 40000 tons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for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 ,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water balance calculation and the selection calculation of fermentor, process design; To hydrolysis of corn starch as raw materials to generate glucose, glutamic acid producing bacteria to use carbon metabolism, biosynthesis of glutamic acid , glutamic acid and alkali to form a sodium glutamate or MSG is the main process, for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 ,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water balance calculation and the selection calculation of fermentor, and mapped the structure of fermentation tank,fermentation process with control point map, the factory floor plan ,saccharification process map and the process map o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 Key words: MSG, fermentation workshop, continuous disinfection processes,process design

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二

附件三: 《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二○○八年四月

目 录 1.任务来源 (1) 2.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1) 2.1 国家提出污染物减排的具体目标 (1) 2.2 适应味精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 2.3 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 (3) 3.修订原则及总体思路 (4) 3.1 修订原则 (4) 3.2 总体思路 (4) 3.3 制定方法 (4) 3.4 技术路线 (5) 4.行业基本情况 (5) 5.生产工艺 (7) 6.废水治理工艺分析 (8) 6.1 废水来源和特点 (8) 6.2 废水治理工艺分析 (10) 7.控制项目设置及排放限值的确定 (13) 7.1 时间分段 (13) 7.2 控制项目设置 (13) 7.3 排放限值的确定 (13) 7.4 特别排放限值 (14) 7.5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14) 7.6 环境监测要求 (15) 8.与国内外排放标准的比较 (15) 8.1 新标准与国外相关标准对比 (15) 8.2 与GB19431-2004的对比 (16) 9.标准实施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17)

1.任务来源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的实施,对控制味精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推动味精工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GB19431-2004颁布实施之后,国家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划、技术政策,对“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期间,我国味精工业污染防治技术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味精工业作为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行业,对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GB19431-2004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2008年1月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达了《关于下达太湖等环境敏感地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环办函〔2008〕14号),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参加开展《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工作。2.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2.1国家提出污染物减排的具体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对按规定应予淘汰的落后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产能(包括:落后企业、落生产线、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置),采取措施促其淘汰。2005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限制使用传统工艺、技术的味精生产线。 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综合各地提报和行业产能布局情況,《2006~2010年各地淘汰落后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产能计划》要求味精行业主要淘汰年产3万吨以下生产企业。其总体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造纸产能650万吨,落后酒精产能160万吨,落后味精产能20万吨,落后柠檬酸产能8万吨;实现减排化学需氧量(COD)124.2万吨。 2003年2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中列出了“味精发酵液除菌体生产高蛋白质饲料,浓缩等电点提取谷氨酸,浓缩废母液生产有机复合肥技术”。技术主要内容为“避免菌体及其破裂后的残片释放的胶蛋白、核蛋白和核糖核酸影响谷氨酸的提取与精制;

(完整版)味精的生产工艺说明

味精的生产工艺说明 一、味精及其生理作用 1. 味精的种类 按谷氨酸的含量分类:99%、95%、90%、80%四种 按外观形状分类:结晶味精、粉末味精 2.味精的生理作用和安全性 (1)参与人体代谢活动:合成氨基酸 (2)作为能源 (3)解氨毒 味精的毒性试验表明是安全的。 二、味精的生产方法 味精的生产方法:水解法、发酵法、合成法和提取法。 1、水解 原理:蛋白质原料经酸水解生成谷氨酸,利用谷氨酸盐酸盐在盐酸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性质,将谷氨酸分离提取出来,再经 中和处理制成味精。 生产上常用的蛋白质原料——面筋、大豆及玉米等。 水解中和,提取 蛋白质原料——谷氨酸————味精 2、发酵法 原理: 淀粉质原料水解生成葡萄糖,或直接以糖蜜或醋酸为 原料,利用谷氨酸生产菌生物合成谷氨酸,然后中和、提取 制得味精。 淀粉质原料—→糖液—→谷氨酸发酵—→中和—→味精

3、合成法 原理:石油裂解气丙烯氧化氨化生成丙烯腈,通过羰化、 氰氨化、水解等反应生成消旋谷氨酸,再经分割制成L-谷氨酸, 然后制成味精。 丙烯→氧化、氨化→丙烯睛→谷氨酸→味精 4、提取法 原理:以废糖蜜为原料,先将废糖蜜中的蔗糖回收,再将废液用碱法水解浓缩,提取谷氨酸,然后制得味精。 水解、浓缩中和,提取 废糖蜜————→谷氨酸————→味精 二、味精的生产工艺图 三、原料来源

谷氨酸发酵以糖蜜和淀粉为主要原料。 糖蜜:是制糖工厂的副产物,分为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两大类。 淀粉:来自薯类、玉米、小麦、大米等 1、淀粉的预处理 (1)淀粉的水解 原料→粉碎→加水→液化→糖化→淀粉水解糖 (2)淀粉的液化 在 -淀粉酶的作用将淀粉水解生成糊精和低聚糖。 (3)淀粉的糖化 在糖化酶(如曲霉菌糖化剂)的作用下将糊精和低聚糖水解成葡萄糖。 喷射液化器出口温度控制在100-105℃,层流罐温度维持在95-100 ℃,液化时间约1h,然后进行高温灭酶。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温至60 ℃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糖化温度控制在60 ℃左右,pH值4.0-4.4,糖化时间48h.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85 ℃,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

年产一万吨味精发酵工厂设计讲课教案

年产一万吨味精发酵工厂设计 摘要:味精是一种家常调味品,它采用面筋或淀粉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制成。别名又叫:味素、味粉、谷氨酸钠。味精又称味素,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一.设计的任务及主要设计内容 1.生产工艺阶段 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3).谷氨酸的提取(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 2.设计内容 主要设计内容包括(1).工艺流程设计(2).物料衡算(3).设备的设计与选型(4).车间布置设计及物料管道设计 二.工艺流程设计

三.物料衡算 1.计算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1)主要原材料质量指标 淀粉原料的淀粉含量为80%。含水14% (2)二级种子培养基(g/L ):水解糖50m ,糖蜜20,磷酸二铵钾1.0,硫酸镁0.6,玉米浆8,泡敌0.6,生物素0.02mg ,硫酸锰2mg/L ,硫酸亚铁2mg/L 。 (3)发酵初始培养基(g/L ):水解糖150,糖蜜4,硫酸镁0.6,氯化钾 0.8,磷酸0.2,生物素2μg ,泡敌1.0,接种量为8%。 2.物料衡算 首先计算生产1000Kg 纯度为100%的味精需耗用的原材料及其他物料量。 (1)设发酵初糖和流加高浓糖最终发酵液总糖浓度为220kg/m 3,则发酵液量为: 31 6.55m 122% 99.8%95%60%2201000 v =????= (2)发酵液配置需水解糖量 以纯糖计算:)(1441220m 11kg V == (3)二级种液量)(312m 0.5248%v v ==

(4)二级种子培养液所需水解糖总量)(kg 26.250v m 22== (5)生产1000kg 味精需水解糖总量)(kg 1467.2m m m 21=+= (6)耗用淀粉原料量 理论上,100kg 淀粉转化生成葡萄糖量为111kg ,故耗用淀粉量为: ) (淀粉kg 1529.9111% 108%80%1467.2 m =??= (7)液氨耗用量 发酵过程用液氨调pH 和补充氮源,耗用260-280kg ;此外,提取过程耗用160-170kg ,合计每吨味精消耗420-450kg 。 (8)甘蔗糖蜜耗用量 二级种液耗用糖蜜量为:)(kg 10.4820v 2= 发酵培养基耗糖蜜量为:)(kg 26.24v 1= 合计耗糖蜜36.68kg (9)氯化钾耗量)(24.58.0m 1k cl kg v == (10)磷酸镁用量)(kg 0.5241.0V m 23== (11)硫酸镁用量)()(kg 4.24v v 0.621=+ (12)消泡剂(泡敌)耗用量)(kg 6.551.0V 1= (13)玉米浆耗用量(8g/L ))(kg 4.198V m 24== (14)生物素耗用量)(g 0.02360.002V 0.02V m 125=+= (15)硫酸锰耗用量)(g 1.0480.002V m 26== (16)硫酸亚铁耗用量)(g 1.0480.002V m 27==

味精的生产工艺

谷氨酸钠的生产工艺 学生:张欣舒,指导教师:李永丽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中国自1965年以来已全部采用糖质或淀粉原料生产谷氨酸,然后经等电点结晶沉淀、离子交换或锌盐法精制等方法提取谷氨酸,再经脱色、脱铁、蒸发、结晶等工序制成谷氨酸钠结晶。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的,味精的加工规模、设备等也向着大型化发展。本文论述了味精生产的发展过程、生产设备与生产配料选择等内容。 关键词:谷氨酸;发展过程;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配料选择

引言 1861年,德国的一位教授从小麦的面筋当中,第一次提取出味精的组成成分谷氨酸。1908年,日本池田菊苗教授采用水提取和结晶的 方法,从海带中分离出谷氨酸,制成一种新型的调味品,并将其味道命名为umami(鲜味),即谷氨酸钠,申请了专利并起名“味之素”。日本的味之素传入中国后,引起一位名叫吴蕴初的化学工程师的兴趣,买了一瓶来研究,后来他独立发明出一种生产谷氨酸钠的方法,称之为味精。在小麦麸皮(面筋)中,谷氨酸的含量可达40%,他先用34%的盐酸加压水解面筋,得到一种黑色的水解物,经过活性炭脱色,真空浓缩,就得到白色结晶的谷氨酸。再把谷氨酸同氢氧化钠反应,加以浓缩、烘干,就得到了谷氨酸钠。他是世界上最早用水解法来生产味精的人[1]。用水解法生产味精很不经济,因为这种方法要耗用很多粮食,每生产1吨味精,至少要花费40吨的小麦。而且,在提取 谷氨酸钠时要放出许多味道不好的气体,使用的盐酸也易腐蚀机器设备,还会产生许多有害污水。因此,味精公司不得不继续进行研究工作,以便用更好的方法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来[2]。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宣布,发现找到了短杆菌。谷氨酸钠的发酵法生产就此诞生。科学家们用糖、水分和尿素等配制成培养液,再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将那些杂菌统统杀死,然后把培育好的纯种短杆菌在最有利的环境下接种进去,让它们繁衍后代。短杆菌把绝大部分的糖和尿素转变为谷氨

2015-2016年味精行业分析报告

2015-2016年味精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09月】

中国是全球味精的定价中心,国内味精龙头企业阜丰集团、梅花生物具备定价能力。21 世纪味精行业经过3 轮的行业整合,目前中国味精产能占世界的75%,供给量占全球的6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味精生产国和味精出口国。目前阜丰、梅花产能全球占比分别为33%、25%(含伊品),市场价由阜丰和梅花主导。 味精行业整合之后,新产能投放从资金、政策来看难以介入,淘汰的产能在没有较好利润的情况之下难以重新开启。味精工厂生产对规模、配套装置有要求,需要的资金成本较高,要重新介入味精行业并取得一席之地我们保守估计需要10 亿的现金流。由于行业挣钱主要挣”配套的钱”,没有电厂配套的公司一吨味精生产成本比有配套的工厂要高300 元/吨,电厂建设审批成为了入行的头道坎,环保对味精工厂的要求成为行业的紧箍咒。 国内需求维持5%的增速。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是拉动味精需求的第一动力,食品工业维持10%的增速可期;餐饮业受反腐影响13-14 年增速放缓,维持5%的增速预判;家庭消费对鸡精提出了更多的诉求,鸡精消费2008-2012 年间年均增速超过20%,由于鸡精的成分中含味精40%,鸡精消费对味精替代的同时增加了味精的需求,国内需求总体维持5%增长的预判。

出口维持10%的增长预判,欧美反倾销政策是影响出口的风险事件。2008-2014 年味精出口由17.8万吨增长至34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欧美出口占中国味精出口总量的50%,2008 年12 月欧盟对华味精反倾销终裁征收33.8%-39.7%的从价反倾销税;2014 年9 约 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中国厂商的味精征收8.30%-8.32%的反倾销税。欧美的反倾销政策一度损害我国的味精厂出口的积极性,但年度数据表明,我国味精出口量依旧保持较好的势头,味精出口的增速可以继续保持在10%以上。 目前行业总体处于紧平衡状态。国内现有产能236 万吨,国内需求与净出口合计195 万吨,扣除掉闲置产能20 万吨,负荷总体维持90%以上才能满足需求。目前龙头企业阜丰、梅花开工率维持在满负荷水平,供需紧平衡的格局有助于龙头企业的提价。看好味精行业未来3 年持续提价趋势,推荐行业龙头阜丰集团和梅花生物。 味精行业逐渐摆脱成本因素的制约,通过控制毛利来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玉米、动力煤价格上涨助推味精龙头企业的销售业绩。经过产业的整合之后行业总体处于紧平衡,国内龙头企业通过控制毛利来规避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玉米价格由国家收储托底,

《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二○○八年四月

目 录 1.任务来源 (1) 2.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1) 2.1 国家提出污染物减排的具体目标 (1) 2.2 适应味精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 2.3 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 (3) 3.修订原则及总体思路 (4) 3.1 修订原则 (4) 3.2 总体思路 (4) 3.3 制定方法 (4) 3.4 技术路线 (5) 4.行业基本情况 (5) 5.生产工艺 (7) 6.废水治理工艺分析 (8) 6.1 废水来源和特点 (8) 6.2 废水治理工艺分析 (10) 7.控制项目设置及排放限值的确定 (13) 7.1 时间分段 (13) 7.2 控制项目设置 (13) 7.3 排放限值的确定 (13) 7.4 特别排放限值 (14) 7.5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14) 7.6 环境监测要求 (15) 8.与国内外排放标准的比较 (15) 8.1 新标准与国外相关标准对比 (15) 8.2 与GB19431-2004的对比 (16) 9.标准实施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17)

1.任务来源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的实施,对控制味精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推动味精工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GB19431-2004颁布实施之后,国家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划、技术政策,对“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期间,我国味精工业污染防治技术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味精工业作为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行业,对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GB19431-2004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2008年1月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达了《关于下达太湖等环境敏感地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环办函〔2008〕14号),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参加开展《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工作。2.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2.1国家提出污染物减排的具体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对按规定应予淘汰的落后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产能(包括:落后企业、落生产线、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置),采取措施促其淘汰。2005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限制使用传统工艺、技术的味精生产线。 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综合各地提报和行业产能布局情況,《2006~2010年各地淘汰落后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产能计划》要求味精行业主要淘汰年产3万吨以下生产企业。其总体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造纸产能650万吨,落后酒精产能160万吨,落后味精产能20万吨,落后柠檬酸产能8万吨;实现减排化学需氧量(COD)124.2万吨。 2003年2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中列出了“味精发酵液除菌体生产高蛋白质饲料,浓缩等电点提取谷氨酸,浓缩废母液生产有机复合肥技术”。技术主要内容为“避免菌体及其破裂后的残片释放的胶蛋白、核蛋白和核糖核酸影响谷氨酸的提取与精制;

2020年【味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模板)

2020年【味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模板) 2020年2月

目录 1. 味精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6) 1.1 味精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6) 1.2 味精行业结构分析 (6) 1.3 味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7) 1.4 味精行业PEST分析 (8) 1.5 味精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10) 1.6 味精行业特征分析 (11) 2. 味精行业驱动 (11) 2.1 市场驱动分析 (12) 2.2 人口红利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13) 2.3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4) 2.4 宏观环境下味精行业的定位 (14) 2.5 “十三五”期间味精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5) 3. 味精产业发展前景 (15) 3.1 中国味精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5) 3.2 味精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7) 3.3 中国味精行业市场增长点 (17) 3.4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8) 3.5 味精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18) 3.6 味精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19) 3.7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0)

3.8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1) 3.9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1) 4. 味精行业竞争分析 (23) 4.1 味精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23) 4.2 中国味精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5) 4.3 中国味精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5) 4.4 初创公司大独角兽领衔 (26) 4.5 上市公司双雄深耕多年 (27) 4.6 互联网巨头综合优势明显 (27) 5. 味精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9) 5.1 基础工作薄弱 (29) 5.2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29) 5.3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29) 5.4 技术相对落后 (29) 5.5 隐私安全问题 (30) 5.6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30) 5.7 管理效率低 (31) 5.8 盈利点单一 (32) 5.9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32) 5.10 法律风险 (32) 5.11 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33) 5.12 人才问题 (33)

味精的生产工艺

味精的生产工艺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味精的发现、谷氨酸的生物合成以及由谷氨酸制得味精的工艺流程。谷氨酸与适量的碱进行中和反应,生成谷氨酸一钠,其溶液经过脱色、除铁、除去部分杂质,最后通过减压浓缩、结晶及分离得到谷氨酸钠。谷氨酸钠俗称味精,是重要的鲜味剂,对香味具有增强作用。 【关键字】味精、谷氨酸、发酵、氨基酸 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世界第一大谷氨酸生产商——中国阜丰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2006年3月,坐落于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南区。阜丰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国际化生物制品公司。主要致力于生物发酵产品的生产、经营和研发,是全球第三大黄原胶生产商。公司目前下辖谷氨酸、味精、淀粉、葡萄糖、复混肥、热电、黄原胶、新型建材厂等多个分厂。主要产品及年产量为谷氨酸20万吨,味精10万吨,淀粉80万吨,结晶葡萄糖15万吨,复混肥30万吨,黄原胶2万吨。主导产品谷氨酸、味精、黄原胶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并出口到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味精简介 味精,又名“味之素”,学名“谷氨酸钠”。成品为白色柱状结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和食盐。我们每天吃的食盐用水冲淡400倍,已感觉不出咸味,普通蔗糖用水冲淡200 倍,也感觉不出甜味了,但谷氨酸钠盐,用于水稀释3000倍,仍能感觉到鲜味,因而得名“味精”。 2.味精的发现 1908年的一天,日本东京大学教授Ikeda做完一天的实验后,回到家中。妻子端上做好的晚饭,早已饥肠辘辘的教授吃得特别香,尤其是汤,尽管汤里只有几片黄瓜和海带,却异常鲜美。黄瓜绝不会这么鲜美,教授心想,这个奥妙一定出自海带。于是教授决定揭示其中的秘密。通过对海带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提取研究后,Ikeda终于发现海带里含有一种叫“谷氨酸钠”的物质。它非常鲜美,放进汤里,能使汤的味道更佳。池田菊苗教授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味之素”。从此开始了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历史。在此后的近50年中,谷氨酸的生产都是以大豆或面筋蛋白为原料,采用酸水解后分离提取的方法。1957年日本科学家Kinoshita等人发现,在培养某些微生物,如谷氨酸棒杆菌(Corynbacterium glutamicam)时会产生谷氨酸的积累,从此揭开了用微生物发酵方法生产氨基酸

年产一万吨味精发酵工厂设计

年产一万吨味精发酵工厂设计摘要:味精是一种家常调味品,它采用面筋或淀粉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制 成。别名又叫:味素、味粉、谷氨酸钠。味精又称味素,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一.设计的任务及主要设计内容 1.生产工艺阶段 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3).谷氨酸的提取(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 2.设计内容 主要设计内容包括(1).工艺流程设计(2).物料衡算(3).设备的设计与选型(4).车间布置设计及物料管道设计 二.工艺流程设计

三.物料衡算 1.计算指标 (2)二级种子培养基(g/L ):水解糖50m ,糖蜜20,磷酸二铵钾1.0,硫酸镁0.6,玉米浆8,泡敌0.6,生物素0.02mg ,硫酸锰2mg/L ,硫酸亚铁2mg/L 。 (3)发酵初始培养基(g/L ):水解糖150,糖蜜4,硫酸镁0.6,氯化钾0.8,磷酸0.2,生物素2μg ,泡敌1.0,接种量为8%。 2.物料衡算 首先计算生产1000Kg 纯度为100%的味精需耗用的原材料及其他物料量。 (1)设发酵初糖和流加高浓糖最终发酵液总糖浓度为220kg/m 3,则发酵液量为: 31 6.55m 122% 99.8%95%60%2201000 v =????= (2)发酵液配置需水解糖量 以纯糖计算:)(1441220m 11kg V == (3)二级种液量) (312m 0.5248%v v == (4)二级种子培养液所需水解糖总量)(kg 26.250v m 22== (5)生产1000kg 味精需水解糖总量) (kg 1467.2m m m 21=+= (6)耗用淀粉原料量 理论上,100kg 淀粉转化生成葡萄糖量为111kg ,故耗用淀粉量为: )(淀粉kg 1529.9111% 108%80%1467.2 m =??= (7)液氨耗用量 发酵过程用液氨调pH 和补充氮源,耗用260-280kg ;此外,提取过程耗用160-170kg ,合计每吨味精消耗420-450kg 。 (8)甘蔗糖蜜耗用量 二级种液耗用糖蜜量为:)(kg 10.4820v 2= 发酵培养基耗糖蜜量为:) (kg 26.24v 1=

浅谈味精工业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19392632.html, 浅谈味精工业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 作者:张可潘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5年第09期 摘要:1965年以后,我国味精工业采用以粮食为原料(玉米淀粉、大米、小麦淀粉、甘薯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生产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谷氨酸钠即味精以来,味精成为为市场上一种安全又富有营养的主要调味品之一,人们对味精的需求也日趋上升,味精进入了大规模的生产销售阶段。随着味精销售的高速发展,味精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在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大打价格战、环保门槛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全国几百家小型味精厂家退出市场,味精发展进入整合重组阶段,形成了以莲花、梅花等几家知名厂家占主要市场份额的市场局面。但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味精销售逐年萎缩,味精工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和寻找新的发展出路,本文拟从味精销售内外部环境入手,浅谈影响味精销售的主要因素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味精工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产业升级;创新营销 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味精大战”大洗牌之后,味精行业逐步结束了价格混乱、产品层次不齐的历史局面,在市场这只无形手的调节下,味精行业步入了有序、良性的竞争阶段,迎来味精行业的销售黄金期。在1992年,中国味精销售成为世界第一。然而近几年,味精销售走上了“下坡路”,味精市场逐年萎缩,味精行业内也是变得索然无味,很多企业黯然退出了市场,以莲花、梅花为代表的行业大头的年销售额也逐渐下滑,味精行业将如何突破现状,实现持续发展,这是味精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味精目前发展现状浅谈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一、味精工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味精原料产地迁至中西部偏远地区,南方和沿海地带原料生产基本没有,据调查得知影响味精原料加工地转移的原因主要是原料、能源、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味精原料产地的远迁,使得味精原料运输成本增加,在迁移的过程中也有部分厂家由于各种因素不愿意搬迁而被迫关闭,味精原料生产厂家的减少也导致原材料的供不应求和价格上涨。此外市场、环境污染、经济形势变化、鸡精的崛起等外部因素以及企业内部产能、结构、技术落后等内部因素也制约着味精工业的发展。 1.原料供应不便,生产成本上升。99%的味精主要成分是L-谷氨酸钠——水化合物,以碳水化合物(淀粉、大米、糖蜜等糖质)为原料,味精生产流程分为淀粉的制备、淀粉水解糖的制备、谷氨酸发酵、谷氨酸的提取、谷氨酸制味精等流程。我国大部分味精生产企业都是以玉米作为主要生产原料,而玉米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北方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由于原料分布的地域性特征,造成了味精生产企业也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同时味精生产过程中原料的分解、提炼、发酵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以煤炭为燃料的能源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此外由于生产

中国的味精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的味精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味精的化学名称谷氨酸钠,又叫麸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在强碱溶液中,能生成谷氨酸二钠,鲜味就没有了。如果将水溶液加热到120℃,能使部分谷氨酸钠失水而生成焦谷氨酸钠,就更没有鲜味了。据研究;味精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提高人体对其他各种食物的吸收能力,对人体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因为味精里含有大量的谷氨酸,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氨基酸,96%能被人体吸收,形成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它还能与血氨结合,形成对机体无害的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的毒性作用。又能参与脑蛋白质代谢和糖代谢,促进氧化过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起良好的作用。1909 年味精作为商品问世以来已有近100 年的历史,我国味精生产始于1923 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味精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06 年的总产量已达170 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5%,位居世界第一位,并出口到50 多个国家,该年销售收入近180 亿元;利润亦不错,近15 亿元。目前,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味精是以粮食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谷氨酸提取、精制等工序制得,在谷氨酸发酵制取过程中只有约3/5 的原料转化为味精及副产品,而2/5 的原料进入废液中,从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原料利用率低,发酵废液干固形物含量达10%-12%,废水指标CODCr高达35000-40000mg/l,从而造成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严重、治理难度较大等行业突出问题。虽然,目前在各生产企业的先后投资建设治污工程后,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但大部分采用的是末端治理技术,不仅投资大、治理费用高,也严重束缚了味精行业的自身健康发展,而且废水中有用物质得不到利用,难以符合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味精行业的环保问题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高污染行业而加以重点监控,有关味精企业污染环境的报道也不时见诸媒体。基于我国目前味精生产工艺技术及技术水平对照国外先进水平,我们主要应从设备的产能、生产工艺的连续等方面有所突破,实现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消耗,提高国际竞争力。1.谷氨酸发酵:应采用高生物素发酵工艺,其工艺特点:营养丰富、种量大、风量高。在保持一定发酵转化率基础上,要千方百计提高产酸率和缩短发酵周期,即提高发酵强度。产酸10%,周期34hr,与产酸15%,周期30hr 比较,单位产量提高60%左右。发酵产能的提高,可节省固定资产投入,能耗下降,并可降低工资及管理费用,达到降低成本目的。亚适量生物素工艺有一定局限性,只有大种量高生物素发酵方法才能提高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产酸量,控制上可采用添加青霉素、表面活性剂或温度敏感型菌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利用现有菌种通过工艺的变革实现,或者筛选温度敏感菌株实现。2.谷氨酸提取和废水治理应采用浓缩等电点及废水制造肥料的工艺。目前国内普遍是等电点离交工艺,虽然提取收率高(高于浓缩等电),但酸、氨消耗高,废水量大,处理难度大,成本高。随着环保排放的严控,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提取工艺,要追求最佳提取与环保综合效益。工艺特点:发酵液浓缩。连续中和,粗谷氨酸再提纯。废水治理:味精生产废水COD、BOD、N-NH3、SO4-高,难处理,目前的处理方法有:生化处理法,适宜于中浓度废水,工程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可作为辅助处理方法,培养饲料酵母,作为饲料添加剂,仍有二次排污需要处理;制造肥料法:一种是先提取谷氨酸后母液蒸发浓缩成硫酸肥料(闭路循环)另一种是发酵液先浓缩提,取谷氨酸,母液再浓缩制复合肥料。随着发酵产酸提高,浓缩比降低,能耗下降,且复合肥料市场量较大,治理相对彻底,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个人认为提取走浓缩等电废水治理制复合肥是较为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法,是企业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