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跳频算法.

蓝牙跳频算法.
蓝牙跳频算法.

蓝牙跳频算法

1. 引言

“蓝牙”,英文名称为“Bluetooth”,是一种开放性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其宗旨是提供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传输应用技术。它同IEEE802.11b一样,使用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跳频是蓝牙的关键技术,对应于单时隙分组,蓝牙的跳频速率为1600跳/秒;对应于多时隙分组,跳频速率有所降低;但在建立链接时则提高为3200跳/秒。以2.45GHz为中心频率,来得到79个1MHz带宽的信道。在发射带宽为1MHz时,其有效数据速率为721kbps。蓝牙跳频技术,是实现蓝牙扩谱的关键技术。由于2.4GHz ISM频段是对所有无线电系统都开放的频段,而蓝牙系统不是工作在该频段的第一个系统,大多数无线局域网、某些无绳电话以及某些军用或民用通信都在使用该频段,微波炉、高压钠灯的无线电波也在此频率范围之内,所以ISM频谱已变得相当拥挤而嘈杂,使用ISM频段的任何系统都会遇到干扰。蓝牙技术通过使用扩频的方式,使得系统所传输的信号工作在一个很宽的频带上,传统的窄带干扰只能影响到扩频信号的一小部分,这就使得信号不容易受到电磁噪声和其他干扰信号的影响,从而更加稳定。同时,蓝牙以跳频技术作为频率调制手段,如果在一个频道上遇到干扰,就可以迅速跳到可能没有干扰的另一个频道上工作;如果在一个频道传送的信号因受到干扰而出现了差错,就可以跳到另一个频道上重发,从而加强了信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蓝牙跳频算法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受伪随机变化码的控制而随机跳变。从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来说,“跳频”是一种用码序列进行多个频率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码控载频跳变的通信系统。从时域上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频移键控信号;从频域上来看,跳频信号的频谱是一个在很宽频带上以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其中,跳频控制器为核心部件,包括跳频图案产生、同步、自适应控制等功能;频合器在跳频控制器的控制下合成所需频率。

2.1 蓝牙跳频序列标准

蓝牙基带标准共定义了10种类型跳频序列,其中79跳系统和23跳系统各有5种类型(欧洲/美国使用的是79条系统,日本/法国/西班牙使用的是23跳系统)。呼叫(paging)跳频序列为32(16)个不同唤醒频率(不同的系统对应的频点数不同),均匀分布在79(23)MHz范围内,周期为32(16)。呼叫响应序列为32(16)个不同响应频率,与当前呼叫频率序列一一对应,主,从单元使用不同规则得到该序列。查询(inquire)跳频序列为32(16)个不同唤醒频率,均匀分

布在79(23)MHz范围内,周期为32(16)。查询响应序列为32(16)个不同响应频率,与当前查询跳频序列一一对应。信道跳频序列,具有较长的周期,一段时间内跳频图案不出现重复,并且频点均匀分布在79(23)MHz范围内。2.2 蓝牙选频方案

选频方案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一定的跳频算法选择跳频图案。二是将跳频图案映射到跳频的频率值上。(2.402GHz----2.480GHz),每个跳频点之间的间隔为1MHz。蓝牙跳频算法的初始条件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主时钟的值。本地时钟与偏移量的值相加等于主时钟(CLK)。在蓝牙主设备中,本地时钟和主时钟的偏移量为0。二是地址位的输入,它由28位组成。不同状态下使用的地址不同。下图1,为蓝牙选频内核,其中,各个输入信号在不同的跳频系统或不同的状态下表示的含义不同。例如,79位的跳频系统在连接状态下,输入信号X表示主时钟的第2到6位,A表示主设备地址的23到27位,E表示主设备地址的第1,3,5,7,9,11,13位,Y1表示主时钟的第1位,B表示主设备地址的第19到22位,F值为0,Y2的值为32乘以主时钟的第一位,C表示主设备地址的第0,2,4,6,8位,D表示主设备地址的10到15位。

图1 蓝牙选择内核

如上图所示,跳频选择包括首次相加,异或运算,换位操作,二次相加,最后输出为7位并行信号组成的二进制序列,其值经过MOD79的操作,对寄存器操作,进行频率选择。在选择内核中,PERM表示换位操作。换位操作涉及从5位输入信号到5位输出信号间的交换位置(79条系统),或者是从4位输入信号到4位输出信号间交换位置(23条系统),交换方式由控制字控制。该操作包括七步蝶形操作。蝶形控制信号为Px其中P0-8对应上图的D0-8信号,Pi+9对应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题目: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姓名: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系:通信工程系 专业: 年级: 学号: 教师: 2012年7月10日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摘要 扩频技术是一种信息传送技术,它利用伪随机码对被传输信号进行频谱扩展,使之占有远远超过被传送信息所需的最小带宽。而跳频技术以其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衰落性及较低的信号被截获概率,成为战术通信领域应用最广的一种抗干扰手段。本文在介绍跳频通信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并借助计算机仿真工具Matlab /Simulink 搭建仿真模型,得到了在多径信道下的误码率-信噪比曲线,从而分析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关键字:跳频、Simulink 仿真、多径、抗干扰 一.引言 跳频通信时现代通信中采用的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基本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与定频通信相比,由于发送的信号调制在多个伪随机跳变的频率上,敌方不容易捕获到所发送的信息,有利于信号的隐藏,可以有效躲避干扰。因此,跳频技术在通信对抗尤其是卫星通信中处于特别有利的位置。扩频技术正在取代常规通信技术成为军事通信的一种主要抗干扰通信技术。因此,对扩频通信的研究,成为通信对抗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Matlab 软件仿真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过程,在多径信道下分析其抗干扰能力。 二.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系统是一种信息处理传输系统,这种系统是利用伪随机码对被传输信号进行频谱扩展,使之占有远远超过被传输信息所必需的最小带宽。在接收机中利用同一码对接收信号进行同步相关处理以解扩和恢复数据。现有的扩频系统可分为: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以及上述几种方式的组合。其中跳频系统是如今使用最多的扩频技术。 跳频扩频的调制方式可以为二进制或M 进制的FSK(MFSK)。如果采用二进制FSK ,调制器选择两个频率中的一个,设为0f 或1f ,对应于待传输的信号0或1.得到的二进制FSK 信号是由PN 码生成器输出序列输出觉得的频率平移量,选择

蓝牙跳频算法.

蓝牙跳频算法 1. 引言 “蓝牙”,英文名称为“Bluetooth”,是一种开放性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其宗旨是提供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传输应用技术。它同IEEE802.11b一样,使用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跳频是蓝牙的关键技术,对应于单时隙分组,蓝牙的跳频速率为1600跳/秒;对应于多时隙分组,跳频速率有所降低;但在建立链接时则提高为3200跳/秒。以2.45GHz为中心频率,来得到79个1MHz带宽的信道。在发射带宽为1MHz时,其有效数据速率为721kbps。蓝牙跳频技术,是实现蓝牙扩谱的关键技术。由于2.4GHz ISM频段是对所有无线电系统都开放的频段,而蓝牙系统不是工作在该频段的第一个系统,大多数无线局域网、某些无绳电话以及某些军用或民用通信都在使用该频段,微波炉、高压钠灯的无线电波也在此频率范围之内,所以ISM频谱已变得相当拥挤而嘈杂,使用ISM频段的任何系统都会遇到干扰。蓝牙技术通过使用扩频的方式,使得系统所传输的信号工作在一个很宽的频带上,传统的窄带干扰只能影响到扩频信号的一小部分,这就使得信号不容易受到电磁噪声和其他干扰信号的影响,从而更加稳定。同时,蓝牙以跳频技术作为频率调制手段,如果在一个频道上遇到干扰,就可以迅速跳到可能没有干扰的另一个频道上工作;如果在一个频道传送的信号因受到干扰而出现了差错,就可以跳到另一个频道上重发,从而加强了信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蓝牙跳频算法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受伪随机变化码的控制而随机跳变。从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来说,“跳频”是一种用码序列进行多个频率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码控载频跳变的通信系统。从时域上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频移键控信号;从频域上来看,跳频信号的频谱是一个在很宽频带上以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其中,跳频控制器为核心部件,包括跳频图案产生、同步、自适应控制等功能;频合器在跳频控制器的控制下合成所需频率。 2.1 蓝牙跳频序列标准 蓝牙基带标准共定义了10种类型跳频序列,其中79跳系统和23跳系统各有5种类型(欧洲/美国使用的是79条系统,日本/法国/西班牙使用的是23跳系统)。呼叫(paging)跳频序列为32(16)个不同唤醒频率(不同的系统对应的频点数不同),均匀分布在79(23)MHz范围内,周期为32(16)。呼叫响应序列为32(16)个不同响应频率,与当前呼叫频率序列一一对应,主,从单元使用不同规则得到该序列。查询(inquire)跳频序列为32(16)个不同唤醒频率,均匀分

跳频详述

一、跳频概述 1.1 跳频序列设计FH sequences design ; 1. 作用:(1)控制频率跳变以实现频谱扩展;(2) 跳频组网时作为地址码主要设计 2. 总体限制:汉明相关特性 (1) 汉明自相关最大旁瓣,影响性能:系统抗多径能力和同步性能(同步引导序列) (2) 汉明互相关性能峰值,影响性能:多址组网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3. 序列分为:素数序列,m/M 跳频序列,RS 码跳频序列,bent 序列,混沌映射序列构造序列族。 宽间隔跳频的意义:(游程) (a)对抗单频窄带干扰和部分频带干扰; (b)对抗跟踪式干扰,跳频跨度大,敌方干扰机的搜索时间长,调谐时间也长; (c)抗多径衰落:当直射波和折射波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机,只要跳频时隙小于其的时延差,。当折射波到达接收机时,工作频率已经跳到另一个频率上,多径可以排除;条件:相邻时隙的载波频率之差大于信道的相关带宽。 跳频频段的的间隔特性有利于宽间隔调频序列的设计,目前有(连续性)中间频带法[1983],对偶频带法[1985], 梅文华有较多探索[1994][1997][2001],国外的基本没见到。

1.2 跳频频率合成器frequency hopping synthesizer ; 跳频系统对频率合成器的要求:频率转换速度快,频率稳定度高及纯度高,频率数目多,能在编码控制下跳变。 工作频段:覆盖系数max min /f f 大于2到3时,可以划为几个分频段。 频率合成器;直接频率合成法(倍分频法,快,复杂)、间接频率合成法(锁相,慢),直接数字合成法DDS(简单快速,切换ns 级,杂散抑制差) DDS 工作原理: 一般信号形式 00()cos(2)S t U f t πθ=+ 通过变换 *00()22()s t f t f nT n n θπ πθθ====?? 其中,0022/s s f T f f θππ?== (0f 对应输出,s f 对应参考频率) 表示连续两次采样之间的相位增量,控制θ?可以控制合成信号频率 把2π分成q 等分,最小相位增量为2/q δπ= 若每次的相位增量是δ的R 倍,则有:

跳频扩频通信技术资料整理

3.1.3 自适应跳频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 在WIA-PA超帧簇通信阶段的每个时隙,根据实际的信道状况更换通信信道。 3.1.20 跳频frequency hopping 收发信道切换方法,目的为抗干扰和减少信号衰落。 3.1.40 时隙跳频timeslot hopping 为了避免干扰和衰减,按照一定规律,在每个时隙改变收发频率。 AFH 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 自适应跳频 AFS Adaptive Frequency Switch 自适应频率切换 FH Frequency Hopping 跳频 TH Timeslot Hopping 时隙跳频 WIA-PA 数据链路层支持基于时隙的跳频机制、重传机制、时分多路访问(TDMA)和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混合信道访问机制,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 8.4.3 时隙通信

8.4.5 信道跳频 WIA-PA 支持跳频通信方式,跳频序列由网络管理者指定。 WIA-PA 支持以下3 种跳频机制:——自适应频率切换(AFS):在WIA-PA 超帧中,信标Beacon、CAP 和CFP 段在同一个超帧周期使用相同的信道,在不同的超帧周期根据信道状况切换信道。信道质量差时,即丢包率高于“PLRThreshold”时设备改变通信信道。参数“PLRThreshold”的容详见6.9.1.2.1;——自适应跳频(AFH):在WIA-PA 超帧的每个时隙,根据信道状况更换通信信道。信道状况通过重传次数进行评价。信道质量差时,如果发送端统计的重传次数达到了“ChannelThreshold”,则从可用信道“IntraChanel[ ]”中按顺序选择下一信道,同时在下一重传时隙利用主信道通知所在簇的接收端(通知过程详见图43)。如果接收端没有接收到信道切换通知,继续统计接收端的重传次数,达到“ChannelThreshold”时从可用信道“IntraChanel[ ] ”中按顺序选择下一信道在第(ChannelThreshold+2)个重传时隙进行通信。如果接收端接收到信道切换通知,则更换通信信道,且返回确认信息ACK。如果发送端没有收到确认信息ACK,则不更换信道,仍然采用主信道重传数据。如果发送端达到重传上限值“macMaxFrameRetries”,则丢弃当前包,且利用主信道发送下一个包。如果接收端在切换信道后仍然没有接收到发送端的包,则认为切换信道失败,返回主信道进行通信。如果发送端在达到重传上限值“macMaxFrameRetries”前与接收端在备选信道上通信成功,则发送端选用备选信道发送下一个包。非活动期的簇通信段采用AFH 跳频机制。

蓝牙跳频解决方案

蓝牙跳频解决方案 Bluetooth无线传输系统是一种自组网络系统,网络中不存在固定的基站或者网络中心来建立连接并维持网络同步。网络中各个设备地位是平等的,网络连接不需要管理员或用户的干预,可由各Bluetooth设备自动完成。传统的自组网络一般是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一个包含所有成员的网络,而Bluetooth可以在同一范围内同时建立几个甚至几十个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同步和联系的网络(在Bluetooth中称之为微微网,即Piconet)。这些Piconet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干扰。另外,蓝牙使用的频段是2.4 GHz的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2 400~2 483.5 MHz),是全球通用的免费频段,该频段中的各个部分都有可能遇到不可预测的干扰源(如微波炉、某些照明设备等),其它使用该频段的无线电系统(如802.11无线局域网等)也会引入比较严重的干扰,再加上不同Bluetooth微微网之间的相互干扰,Bluetooth的无线传输环境可以说相当恶劣。? 避开干扰的一个方法是通过某种自适应算法找到ISM频段中未被严重干扰的部分,另一个就是采用扩频技术。Bluetooth技术采用的是跳频扩频技术,即FH-CDMA。在Bluetooth中,ISM 频段被划分为79个带宽1 MHz的频道,载频间距1 MHz,彼此之间正交。跳频系统载频受伪随机码控制,不断随机跳变,可以看成载波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多频频移键控(MFSK)。从总体上总体上看,信号被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但在任一时刻只有一小段频段被使用,这样ISM 频段的大部分干扰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躲避。Bluetooth的各微微网的跳频序列彼此之间不正交,会产生短时干扰。Bluetooth之所以不采用正交跳频序列,一方面是因为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不允许在ISM频段采用正交跳频序列,另一方面是各Piconet之间彼此没有联系,因而不可能同步。Bluetooth的跳频系统发送端如下图所示。 ? Bluetooth信道采用的是跳频/时分复用方案,信道分为若干个625 μs时隙,每一个时隙对应不同的频率。正常的跳频速率为1 600跳/秒,每一个时隙可以传送一个单时隙数据包。传送3时隙和5时隙数据包时,跳频序列不变(即每时隙对应的载频与单时隙包相同),但在传送一个数据包的过程中载频不变,都使用和第一个时隙相对应的频道。? Bluetooth技术规范共定义了10种跳频选择方案,其中5种对应于79跳系统。跳频算法的主要指标如下:跳频序列由Bluetooth设备标志(主设备Bluetooth地址低位部分28 bit)决定,每个时隙的载频由该时隙的相位(即时隙号)决定。Bluetooth设备标志共28位,可以区分228个跳频序列,数量非常巨大。时隙号(相位)是27位的主设备CLK,一个完整的跳频序列持续的时间为227×625μs≈23 h。跳频序列中任意32个连续载频覆盖的范围至少达64 MHz,每个频率的访问机会都是相同的。可见Bluetooth跳频序列数量巨大,而且每个序列都有较好的随机性。更为重要的是,任意时刻的载频完全由Bluetooth设备标志和时钟决定,可以用组合逻辑电路实现,不需要进行存储,因此跳频序列实现简单。当Bluetooth设备标志和时钟切

跳频扩频系统

跳频扩频系统 一、定义及原理 跳频扩频系统: 采用码序列控制信号的载波,使之在多个频率上跳变而产生扩频信号。接收端产生一个与信号载波频率变化相同移频信号,用它作变频参考,再把信号恢复到原来的频带。调频系统可随机选取的频率数通常是几百个或更多。 跳频系统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控制,不断地、随机地跳变,因此跳频系统可视作载频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多频频移键控(MFSK)。与直扩系统不同,跳频系统中的伪随机序列并不直接传输,而是用来选择信道。跳频系统主要由PN码产生器和频率合成器两部分组成,快速响应的频率合成器是频率跳变系统的关键部件。频率跳变系统的发射机在一个预定的频率集中,由PN码序列控制频率合成器,使发射频率能随机地由一个跳到另一个。接收机中的频率合成器也按相同的顺序跳变,产生一个与发射频率只差一个中频的本振频率,经混频后得到固定的中频信号,该中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到解调器,恢复传送的信息。此处,混频器实际上担当了解调器角色,只要收发双方同步,就可将频率跳变信号转换为一个固定频率的信号。 二、跳频系统的结构

三、跳频系统的波形 发送端的波形

接收端的波形 四、跳频系统的优点 跳频扩频技术的优点如下: (1)抗单频干扰,部分带宽干扰能力强 跳频系统的抗干扰原理和直扩系统不同,直扩是靠频谱的扩展和解扩处理来提高信噪比的;跳频是靠躲避干扰,来达到提高信噪比的。虽然不能像直扩系统那样,但由于载波频率是跳变的,减少了单频干扰和窄带干扰进入接收机的概率。故调频系统具有抗单频及部分带宽干扰的能力。当跳频的概率数目足够多、跳频的带宽足够宽时,其抗干扰能力是很强的。 (2)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 利用载波频率的快速跳变,具有频率分集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系统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3)便于实现多址通信 应用跳频通信可以很容易地组建一个多址网络,网络内的各

跳频信号的侦察技术研究

跳频信号的侦察技术研究 跳频通信因其良好的抗干扰性、低截获概率及组网能力,在军事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向通信侦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开展对跳频信号侦察的研究,寻求截获、估计、分选跳频信号的方法,已成为当前通信侦察领域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之一。论文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跳频信号侦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跳频信号的检测、参数估计和信号分选三部分内容。首先,将各种时频表示应用于跳频信号的检测,仿真其性能,在时频聚焦性和抑制交叉项两项指标上定性和定量比较了各种时频表示的优劣,寻求综合性能较好的时频表示。建立了跳频信号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跳频信号各种参数的定义;重点研究了各种线性时频表示、二次时频分布、重排类时频分布、组合时频分布在跳频信号检测中的应用;利用信息熵,定量评价了各类时频分布的性能,并估算了几种典型时频分布的计算复杂度,给出了各类时频分布的综合评价。其次,针对单天线宽带数字接收系统,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下基于时频分析的跳频信号参数盲估计算法。针对跳频信号侦察,提出了“复合信息熵”的定量评估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电磁环境中的信号类型数、跳频信号数目、跳速和信道使用情况,由类型熵、密度熵和分布熵三部分组成;基于信道化门限和时频分析完成了去噪和信号预选;基于谱图对单个跳频信号的跳周期、跳时和载频进行了盲估计;基于组合时频分析(SP&SPWVD),对多个跳频信号的跳周期、跳时、载频和幅度参数进行了盲估计,并给出了各参数估计的仿真性能。再次,基于时频分析、空间谱估计,结合数字信道化、时频聚焦等技术对FH

信号、FH/DS信号进行空时频测向,实现了欠定条件下的高精度测向。根据传统的空时阵列模型,结合信号的时频分析,建立了空时频分布 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空时频测向能获得时频增益的原因,研究了增益 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利用空时频分析实现了多个跳频信号的DOA估计,提出了适合无“频率碰撞”情况下的线性空时频DOA估计算法; 虽然利用空时频技术能够实现欠定条件的多信号测向,但在N /M值较大情况因为信号之间的互扰较大使测向性能欠佳,故再结合数字信道 化技术,解决了N /M值较大情况信号之间互扰很大的问题,实现了多 个跳频信号的高精度测向;将空时频分析和宽带信号测向方法,实现 了欠定条件下多FH/DS信号的DOA高精度估计。最后对跳频信号分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提出了相应的分选算法。提出了一种适应于环境中仅存在异步组网电台的实时分选方法,该方 法计算量少,便于实时分选,适合应用于快速、高速跳频信号的侦察; 提出了一种类数目K值的估计和优选初始聚类中心的改进K-Means算法;初始聚类中心优选能使聚类迭代次数大为减少,并能避免聚类过 程中陷入局部最小,增强了聚类的鲁棒性;利用改进K-Means聚类算 法对HDW集合进行了聚类分选;针对高斯核参数σ的优选问题,提出 了粗搜索和精估计相结合的改进方法,在得到精确的σopt同时减少 了总搜索次数;利用密度分布图和领域半径、门限参数实现了KKM算 法中类数目K的估计和初始聚类中心的优选;利用基于高斯核函数的 K-Means对跳速和到达角均时变的跳频信号进行聚类分选,分选效果 良好。

蓝牙技术原理及应用

蓝牙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学院:****姓名:**** 班级:*** 学号:**** 产生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随时随地提供信息服务的移动计算机和宽带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迫切。以人为本、个性化、智能化的移动计算机,以其方便、快捷的无线接人、无线互联的新产品,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之而来的便携式终端和无线通信相关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其中短距离的无线通讯技术更是百花齐放、目不暇接。蓝牙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蓝牙技术的起源 1998年5月,爱立信、IBM、Intel、Nokia和东芝五家公司联合成立T蓝牙特别利益集团(Bluetoothspeeial Interest Group—BSIG),并制订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蓝牙技术。旨在利用微波取代传统网络中错综复杂的电缆,使家庭或办公场所的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键盘、耳机及其它手持设备实现无线互连互通。它的命名借用了一千多年前一位丹麦皇帝哈拉德·布鲁斯(Harald Bluetooth)的名字。 所谓蓝牙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和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的短程无线电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了道路。它具有无线性、开放性、低功耗等特点。因此,蓝牙技术已经引起了全球通信业界和广泛用户的密切关注。 蓝牙技术的特点 蓝牙技术具有许多优越的技术性能,主要有蓝牙特性、TDMA结构、使用跳频技术、蓝牙设备的组网、软件的层次结构等,下面详细介绍其特点。 蓝牙设备的工作频段选在全球通用的2.4GHz的ISM(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这样用户不必经过申请便可以在2400~2500MHz范围内选用适当的蓝牙无线电收发器频段。频道采用23个或79个,频道间隔均为1MHz,采用时分双工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

跳频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受伪随机变化码的控制而随机跳变。从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来说,“跳频”是一种用码序列进行多频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码控载频跳变的通信系统。从时域上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频移键控信号;从频域上来看,跳频信号的频谱是一个在很宽频带上以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其中:跳频控制器为核心部件,包括跳频图案产生、同步、自适应控制等功能;频合器在跳频控制器的控制下合成所需频率;数据终端包含对数据进行差错控制。 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只要对方不清楚载频跳变的规律,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同时,跳频通信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即使有部分频点被干扰,仍能在其他未被干扰的频点上进行正常的通信。由于跳频通信系统是瞬时窄带系统,它易于与其他的窄带通信系统兼容,也就是说,跳频电台可以与常规的窄带电台互通,有利于设备的更新。 通信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是事先约好的,同步地按照跳频图案进行跳变。这种跳频方式称为常规跳频(Normal FH)。随着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越演越烈,在常规跳频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适应跳频。它增加了频率自适应控制和功率自适应控制两方面。 在跳频通信中,跳频图案反映了通信双方的信号载波频率的规律,保证了通信方发送频率有规律可循,但又不易被对方所发现。常用的跳频码序列是基于m序列、M序列、RS码等设计的伪随机序列。这些伪随机码序列通过移位寄存器加反馈结构来实现,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较快实现同步。它们可以实现较长的周期,汉明相关特性也比较好,但是当存在人为的故意干扰(如预测码序列后进行的跟踪干扰)时,这些序列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在90年代初,出现了基于模糊(Fuzzy)规则的跳频图案产生器。在这种系统中,由模糊规则、初始条件以及采样模式共同来决定系统的输出序列。只要窃听者不知道模糊规则、初始条件、采样模式三者的任何一个,就无法预测到系统的输出频率,由此就提高了系统的抗窃听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模糊跳频给出的跳频码序列与传统的跳频码序列相比更加均匀,也更难预测。 90年代末有人提出了混沌(chaotic)跳频序列。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混沌系统的符号序列来生成跳频序列。在这个混沌系统中要确定一个非线性的映射关系、初始条件和混沌规则,三者唯一确定一个输出序列。由此确定的混沌跳频序列体现了良好的均匀性,低截获概率,良好的汉明相关特性以及具有理想的线性范围。 与一般的数字通信系统一样,跳频系统要求实现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此外,由于跳频系统的载频按伪随机序列变化,为了实现电台间的正常通信,收发信机必须在同一时间跳变到同一频率,因此跳频系统还要求实现跳频图案同步。跳频系统对同步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同步速度快,二是同步能力强。目前跳频电台的同步方法有精确时钟法、同步字头法、自同步法、FFT捕获法、自回归谱估计法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同步方案常常综合使用多种同步方法。例如战术跳频系统中常用扫描驻留同步法,综合使用了精确时钟法、同步字头法、自同步法三种同步方法,分成扫描和驻留两个阶段进行。扫描阶段完成同步头频率的捕获,驻留阶段从同步头中提取同步信息,从而完成收发双方的同步。

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技术研究

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技术研究 作者:李娜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第01期 摘要:同步技术是跳频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的要求,采用同步字头与时间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跳频同步。首先研究了跳频同步方法、同步信息格式和初始同步等问题,最后对同步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跳频通信系统的同步时间短、捕获概率高、虚警概率低。 关键词:跳频通信;同步字头; 时间信息TOD; 同步方案;同步性能 中图分类号:TN914.41-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1)01-0095-02 Technology of Synchronization in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LI Na (Beijing HAIGE SHENZHOU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s Group,Beijng 100070, China) Abstract: Synchronizati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FH communication. The synchronization of frequency hopping is achieved by adopting synchronization head and time of da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FH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method of frequency-hopping synchronization, the format of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capture of synchronization are studi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ynchronization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H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synchronization time, high capture probability and low false probability. Keywords: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synchronization head; TOD; synchronization scheme; synchronization performance 0 引言 跳频通信是现代通信领域中一种有效的抗干扰通信手段,其独特的抗干扰性能使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定时时钟相对误差、传输信道的多普勒频移等因素,跳频通信系统存在时间和频率的不确定性,为保证正常工作,建立和实现准确的跳频同步是关键[1]。 1 跳频同步方法的研究

跳频系统概述

6.1 跳频系统概述 6.1.1 为什么要跳频 通常我们所接触到的无线通信系统都是载波频率固定的通信系统,如无线 对讲机,汽车移动电话等,都是在指定的频率上进行通信,所以也称作定频通信。这种定频通信系统,一旦受到干扰就将使通信质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使通信中断。 例如:电台的广播节目,一般是一个发射频率发送一套节目,不同的节目占用不同的发射频率。有时为了让听众能很好地收听一套节目,电台同时用几个发射频率发送同一套节目。这样,如果在某个频率上受到了严重干扰,听众还可以选择最清晰的频道来收听节目,从而起到了抗干扰的效果。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需要很多额谱资源才能传送一套节目。如果在不断变换的几个载波频率上传送一套广播节目,而听众的收音机也跟随着不断地在这几个频率上调谐接收,这样,即使某个频率上受到了干扰,也能很好地收听到这套节目。这就变成了一个跳频系统。 另外在敌我双方的通信对抗中,敌方企图发现我方的通信频率,以便于截获所传送的信息内容,或者发现我方通信机所在的方位,以便于引导炮火摧毁。定频通信系统容易暴露目标且易于被截获,这时,采用跳频通信就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因为跳频通信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通信策略、使敌方不易发现通信使用的频率,一旦被敌方发现,通信的频率也已经“转移”到另外一个频率上了。当敌方摸不清“转移规律”时,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 因此,跳频通信具有抗干扰、抗截获的能力,并能作到频谱资源共享。所以在当前现代化的电子战中跳频通信已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另外,跳频通信也应用到民用通信中以抗衰落、抗多径、抗网间干扰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6.1.2 什么是跳频图案? 为了不让敌方知道我们通信使用的频率,需要经常改变载波频率,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似地对载波频率进行跳变,跳频通信中载波频率改变的规律,叫作跳频图案。

军用跳频电台

军用跳频电台 军用跳频电台大多是短波或超短波电台。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受伪随机变化码的控制而随机跳变。从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来说,“跳频”是一种用码序列进行多频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码控载频跳变的通信系统。从时域上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频移键控信号;从频域上来看,跳频信号的频谱是一个在很宽频带上以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其中:跳频控制器为核心部件,包括跳频图案产生、同步、自适应控制等功能;频合器在跳频控制器的控制下合成所需频率;数据终端包含对数据进行差错控制。 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只要对方不清楚载频跳变的规律,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同时,跳频通信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即使有部分频点被干扰,仍能在其他未被干扰的频点上进行正常的通信。由于跳频通信系统是瞬时窄带系统,它易于与其他的窄带通信系统兼容,也就是说,跳频电台可以与常规的窄带电台互通,有利于设备的更新。 通信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是事先约好的,同步地按照跳频图案进行跳变。这种跳频方式称为常规跳频( Normal FH)。随着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越演越烈,在常规跳频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适应跳频。它增加了频率自适应控制和功率自适应控制两方面。 在跳频通信中,跳频图案反映了通信双方的信号载波频率的规律,保证了通信方发送频率有规律可循,但又不易被对方所发现。常用的跳频码序列是基于m序列、M序列、RS码等设计的伪随机序列。这些伪随机码序列通过移位寄存器加反馈结构来实现,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较快实现同步。它们可以实现较长的周期,汉明相关特性也比较好,但是当存在人为的故意干扰(如预测码序列后进行的跟踪干扰)时,这些序列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在90年代初,出现了基于模糊(Fuzzy)规则的跳频图案产生器。在这种系统中,由模糊规则、初始条件以及采样模式共同来决定系统的输出序列。只要窃听者不知道模糊规则、初始条件、采样模式三者的任何一个,就无法预测到系统的输出频率,由此就提高了系统的抗窃听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模糊跳频给出的跳频码序列与传统的跳频码序列相比更加均匀,也更难预测。 90年代末有人提出了混沌(chaotic)跳频序列。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混沌系统的符号序列来生成跳频序列。在这个混沌系统中要确定一个非线性的映射关系、初始条件和混沌规则,三者唯一确定一个输出序列。由此确定的混沌跳频序列体现了良好的均匀性,低截获概率,良好的汉明相关特性以及具有理想的线性范围。 与一般的数字通信系统一样,跳频系统要求实现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此外,由于跳频系统的载频按伪随机序列变化,为了实现电台间的正常通信,收发信机必须在同一时间跳变到同一频率,因此跳频系统还要求实现跳频图案同步。跳频系统对同步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同步速度快,二是同步能力强。目前跳频电台的同步方法有精确时钟法、同步字头法、自同步法、FFT捕获法、自回归谱估计法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同步方案常常综合使用多种同步方法。例如战术跳频系统中常用扫描驻留同步法,综合使用了精确时钟法、同步字头法、自同步法三种同步方法,分成扫描和驻留两个阶段进行。扫描阶段完成同步头频率的捕获,驻留阶段从同步头中提取同步信息,从而完成收发双方的同步。 在自适应跳频中,同步还包括收发双方频率集更新的同步,保证双方同步地实现坏频点替代,否则会使收发双方频率表不一致,导致通信失败。 频合器是跳频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分,目前大多数跳频电台中使用的频率合成器采用的是锁相环(PLL)频率合成技术,但是该技术的频率转换速度已经接近其极限,要进一步改善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分辨率较低。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跳频速率,提出了直接式数字频合器(DDS)。它采用全数字技术,具有频率分辨率高,频率转换时间快,输出频率可以很高而且稳定性好,相位噪声低等优点,可满足快速跳频电台对频率合成器的要求。例如在美国的JTIDS中,跳速达到每秒35800跳,只有采用直接数字频合器才能实现。但是DDS的价格昂贵,复杂度大,直接用于战术跳频电台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DDS+PLL的方法,结合两者的长处,可以获得单一技术难以达到的效果。 在跳频系统中,即使在信道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在少数跳中出现错误,因此有必要进行差错控制。差错控制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自动请求重发纠错(ARQ)技术;二是采用前向纠错(FEC)技术。 ARQ技术可以很好的对付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它要求有反馈电路,当信道条件不好时,需要频繁的重发,最终可能导致通信失败。 FEC技术不需要反馈电路,但是需要大量的信号冗余度以实现优良的纠错,从而会降低信道效率。由于纠错码对突发错误的纠错能力较差,而通过交织技术可以使信道中的错误随机化,因此,经常采用编码与交织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来获得良好的纠错性能。 在跳频系统中常用的纠错编码技术有汉明码、BCH码、trellis码、RS码、Golay码、卷积码和硬判决译码、软判决译码等。1993年提出了TURBO码,其信噪比接近于Shannon极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与RS码等常用的跳频编码相比, TURBO码在跳频系统中显示了极大的应用潜能。此外,还可以把不同的编码方法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进行联合编码。在快跳频方式下,还可以运用重发大数判决来克服跳频频段内的快衰落。 跳频电台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要组成跳频通信网,以实现网中的任何两个通信终端均能够做到点到点的正常通信。组网除了要避免近端对远端的干扰、码间干扰、电磁干扰等其它干扰以及由系统引起的热噪声等噪声干扰以外,还要注意避免由组网引起的同道干扰、邻道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等。采用跳频的多址通信网具有很多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低截获概率,低检测概率,对频率选择性衰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等等。但是,与常用的DS/CDMA系统相比,跳频网的最大用户数相对较小。 跳频通信网可以分为同步通信网和异步通信网。跳频通信网有多种组网方式,如分频段跳频组网方式、全频段正交跳频组网方式等。在分频段跳频组网方式中,系统把整个频段分成若干个子频段,不同的通信链路采用不同的子频段进行通信,从而有效地防止同一通信网间的干扰。全频段正交跳频组网方式仅用于同步跳频通信网中,也就是说整个通信网中只有一个基准时钟,通过设计在某一相同时刻t的N个相互正交的跳频频率序列来进行组网,这样尽管各个终端间的通信均使用相同频段,但是由于瞬时的跳频频率点不相同,因此可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出现同频道干扰。自适应跳频通信系统中,由于在通信过程中会去除那些通信条件恶劣的信道,因此频率更新后可能会出现同频道干扰现象,故必须设计一种良好的频点更新算法,保证更新后的跳频序列之间依然是正交的,否则可能会使各通信节点之间频繁出现频率碰撞,导致无法正常通信。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把以上两种组网方式结合进行。例如英国Recal-Tacticom公司的Jaguar系列电台在组网中就同时采用了这两种组网方式,可组网数目达到200—300个。 除了以上这些关键技术以外,调制解调方法在跳频系统中也很重要,可以采用FSK、QAM、QPSK、QASK、DPSK、QPR、数字chirp调制等多种调制方式。 自适应跳频系统是在常规跳频系统的基础上,实时地去除固定或半固定干扰,从而自适应地自动选择优良信道集,进行跳频通信,使通信系统保持良好的通信状态。也就是说,它除了要实现常规跳频系统的功能之外,还要实现实时的自适应频率控制和自适应功率控制功能,因此就需要一个反向信道以传输频率控制和功率控制信息。 通过可靠的信道质量评估算法,发现了干扰频点后,应当在收发双方的频率表中将其删除,并以好的频点对它们进行替换,以维持频率表的固定大小。这种检测和替换是实时进行的。为增加跳频信号的隐蔽性和抗破译能力,跳频图案除具有很好的伪随机性、长周期外,各频率出现次数在长时间内应具有很好的均匀性。在引入自适应频率替换算法对频率表进行实时更新后,为保障系统性能,仍然要求跳频图案具有很好的均匀性,所以应当依次用不同的质量较好的频点来分别替换被干扰的频点。 收端频率表的更新会导致收发频率表的不一致性。为了使收发频率表同步更新,必须通过反馈信道将收端的频率更新信息通知发方。这种信息的相互交换是一种闭环控制过程,需要制定相应的信息交换协议来保证频表可靠的同步更新。衡量协议有效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便是频点去除的速度。在检测出干扰频点后,干扰频点去除的速度越快,对通信的影响越小。 信道质量评估的另一个作用是进行自适应功率控制。功率控制就是要把有限的发送功率最好地分配给各个跳频信道,使得各个信道都能够以最小发射机功率实现正常通信,从而提高跳频信号的隐蔽性和抗截获能力。在自适应跳频系统中,系统检测每个信道的通信状况,并通过信道质量评估单元中的功率控制算法对每个跳频信道单独进行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算法可以基于两种原则:一是比特误码率最小原则,算法为各个跳频信道选择适当的功率,

蓝牙手机测试方法

蓝牙手机测试方法: 现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蓝牙技术不断日异月新,蓝牙手机也广泛用于大家手中。但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怎么测试自己的手机蓝牙功能。现我将我公司的测方法上传给大家分享与点评! 蓝牙整机包括音频和文件测试两个部分 蓝牙音频通讯测试: 使用蓝牙耳机来进行测试 (注意:这种方法只能验证蓝牙工作是否正常) 器材: 好的蓝牙耳机一个 测试方法: 使用金机确认音质确保周围15米范围内没有其他蓝牙设备干扰,插上白卡开机进入菜单->附加功能->蓝牙,首先激活蓝牙,如果蓝牙没有被激活的话,然后点击我的装置以便找到蓝牙耳机(如果这个时候蓝牙设备多的话,这里会有很多个,你要根据地址选到你的蓝牙耳机),然后拨112,从蓝牙耳机中听取声音,以声音清晰的蓝牙耳机为准。 开始测试 确保周围15米范围内没有其他蓝牙设备干扰,使用刚刚挑选好的蓝牙耳机,插上白卡开机进入菜单->附加功能->蓝牙,首先激活蓝牙,如果蓝牙没有被激活的话,然后点击我的装置以便找到蓝牙耳机(如果这个时候蓝牙设备多的话,这里会有很多个,你要根据地址选到你的蓝牙耳机),然后拨112,从蓝牙耳机中听取声音,如果声音非常嘈杂,判断为FAIL。 最后,重新进入附加功能->蓝牙,并把刚刚找到的蓝牙设备删除。这一步一定要做,因为手机不会自动删除刚刚找到的这些设备。 注意:确保测试完后要删除已经找到的蓝牙设备。 可以进入附加功能->蓝牙->我的装置->点击选项->删除,把找到过的蓝牙设备删除 蓝牙文件通讯测试: 测试设备: 带有蓝牙适配器的电脑或者同类型的手机一台 T卡(用来存放文件) 实网卡 测试方法: 1、被测试蓝牙手机装好实网卡和T卡,开机,进入菜单->附加功能->蓝牙->激活蓝牙,确保蓝牙设备已经打开。蓝牙设备如果打开会在菜单条上有一个提示打开。 2、然后重新退出,进入文档管理菜单,选择任意一个文件,点击发送菜单->通过蓝牙,这时手机会找寻蓝牙装置,选择你要发送到的设备,这时文件就会进行发送了。 注意: 用来接收的蓝牙设备一定进入菜单附加功能->蓝牙->设置->文件传输设置->目录权限->可自由存取。 并且用来接收的蓝牙设备最好通过附加功能->蓝牙->设置->认证需求,把认证需求关闭。确保测试完后要删除已经找到的蓝牙设备。 可以进入附加功能->蓝牙->我的装置->点击选项->删除,把找到过的蓝牙设备删除

基于matlab的跳频通信系统的仿真

摘要 跳频通信系统是一种典型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它在军事通信、移动通信、计算机无线数据传输和无线局域网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短波保密通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从跳频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跳频通信系统的解跳和解调等方面阐述了跳频通信基本原理,并对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及其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和理论分析。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其组成部分包括信号生成部分、发送部分、接收部分、判决部分、跳频子系统模块五个部分,并以2FSK系统为例,给出了上述通信干扰样式下的误码率理论分析结果,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系统实现跳频系统的仿真和分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跳频系统; 扩频通信; Matlab; Simulink仿真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概述 (2) 1.2 跳频通信简介 (1) 1.2.1 跳频通信系统概述 (1) 1.2.2 跳频技术的应用背景和发展趋势 (2) 1.3 MATLAB简介 (3)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3) 第2章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4) 2.1 跳频通信系统的结构组成 (4) 2.1.1 跳频系统的发送部分 (4) 2.1.2 跳频系统的接收部分 (5) 2.2 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6) 2.3 跳频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 (7) 2.4 频率合成器 (8) 2.5 跳频信号的解跳与解调 (8) 2.5.1 跳频信号的解跳 (8) 2.5.2 跳频信号的解调 (9) 第3章跳频通信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10)

ISM频段上蓝牙与802.11b的共存机制

ISM频段上蓝牙与802.11b的共存机制 姓名:刘凯学号:08120094 班级:08研通1 前言 蓝牙和802.11b无线局域网近年来应用的十分广泛,两者共用ISM频段,势必产生互相干扰的问题,研究两者的共存性机制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共存性的两种机制:协作性共存和非协作性共存机制,并着重阐述了IEEE 802.15 Task Group 2所采纳的非协作性的自适应跳频(AFH)机制。 一、概述 蓝牙技术是实现WPAN的重要手段,而IEEE 802.1lb则是构建WLAN 的标准之一,两者均工作于2400-2483.5MHz ISM频段(如图1所示),且应用方式和使用对象存在相辅和互补的趋势,IEEE802.11b比较适合于企业无线网络,而蓝牙技术则可以应用于任何可以用无线方式替代线缆的场合,随着无线局域网设备的日益普及和蓝牙技术的飞速发展,双方的相互干扰不可避免。 图1 Bluetooth与IEEE802.11b在2.4GHz ISM频段上的使用 不同系统在无线传输过程中在时间和频率上的重叠就造成冲撞,即所谓的共信道干扰。如图2所示,其中任一时隙占据1MHz带宽的蓝牙跳频系统的信号和占据22MHz信道宽度的WLAN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信号间有可能因冲突而造成数据丢失,这与蓝牙系统的跳频方式及两系统的业务分布(Traffic Distribution)有关。

图2 Bluetooth与IEEE802.11b的共信道干扰 两种设备在较近范围内运行时传输性能可以接受,这是由于协议自身的保护能力和纠错控制机制的作用,且在环境不极端恶劣,对数据传输速率和质量要求不高的条件下。如果在一个小范围内存在多个蓝牙及WIFI设备,且需要实时数据传输的蓝牙HID,Headset,A V 等服务时,这种干扰造成的影响是绝不能被接受的。大量基于理论分析WLAN和蓝牙在时间和频率上的冲撞造成双方的通信吞吐量(Throughput)下降,分组出错率(PER)升高。因此,必须使用一定方法实现两种技术的共存,并且稳定地工作。 二、共存机制 针对干扰而引出的共存问题,蓝牙SIG成立了共存研究小组,IEEE设立了IEEE 802.15 WPAN Task Group 2 (TG2)。业界的公司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TG2定义的共存机制是:Coexistence is defined by TG2 as the ability of one system to perform a task in a given (shared) environment where other systems may or may not be using the same set of rules。 根据蓝牙设备和WLAN设备之间能否互通信息(exchange information),有以下两类共存机制:协作机制(Collaborative)和非协作机制(Non-Collaborative)。协作机制依据的是IEEE 802.11b和蓝牙的信息沟通,共存的实现是通过在时域的正交性传输即分时传输。这种先置的条件通常需要两种系统模块集成在相同的物理单元,如在同一个PC或PDA。非协作机制运行不需要IEEE 802.11b和蓝牙两个模块间的任何预先的沟通,比如配备Headset的移动电话和内嵌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它们通过两种基本的处理来取得共存:信道分类和自适应控制。信道分类是估计信道条件,发现附近是否有干扰源的过程,所有的非协作机制为此过程共享一些通用的目的和方法,比如BER (Bit Error Rate),FER (Frame Error Rate)。以得到的信道分类结果为基础,自适应控制会相应采取合适的冲突避免措施。通常,这些建议的共存机制都只需在蓝牙方面实现来改善WLAN系统的存在和介入带来的影响。 协作机制主要基于MAC层的时序安排(Scheduling),IEEE802.15提交的建议方案是Mobilian’s META(MAC Enhanced Temporal Algorithm)+Symbol’s TDMA(Time Divi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