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下话回归—浅议香港的前世今生

紫荆花下话回归—浅议香港的前世今生
紫荆花下话回归—浅议香港的前世今生

紫荆花下话回归—浅议香港的前世今生

摘要:自1997年起,香港回归至今已有13年,她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文化优势,不断打拼,使自己从一个人烟稀少的渔村发展蜕变为如今繁华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一颗耀眼的东方之珠。在中央“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指导下,香港既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又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本文希望从香港回归前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演变小议一下香港的前世今生,展望一下未来。

关键词:中国香港回归发展

一、前世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在香港居住。在新界和大屿山不少地方曾经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的遗址。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唐朝开元廿四年,香港属于循州。公元1514年(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达并攻占屯门,遂于1521年(正德十六年)中葡战争爆发,但明军大获全胜。清代,香港属新安县管辖。

香港在明末清初是一片不毛之地,清朝为了对付台湾郑氏,颁布了迁海令,香港成了一片不毛之地,是一些海盗,胥民的落脚地。整个香港荒芜人烟。直到台湾收复,香港才慢慢有了渔民聚集,成了一个小渔村。

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大英帝国打败,并于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连同邻近的鸭脷洲割让与英国。1860年清廷再败于英法联军,被逼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经常对香港岛扰乱治安的地区连同邻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通过与清廷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将新界(即九龙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的地域,及235个岛屿)租借给英国,为期99年。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让,形成了今日香港的边界。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国民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条约。无奈国力不继,北伐的事情使国家政府无闲考虑取回香港的主权。

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在1938年登陆广东,并迅速占领与香港为邻的广州及附近地区并派间谍潜入香港调查英军的布防位置。香港的华人支持抗战,出钱出力。抗战胜利后,香港殖民地最后的一面旗帜,由英国蓝旗和代表香港的殖民地徽所组成。 1945年香港重光(重见光明的意思)后,在中环和平纪念碑前升起中华民国及英国国旗抗战胜利以后,米字旗同时在香港港督府前升起。1950年,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而后来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鲜战争与西方世界交恶,被西方国家禁运,使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转运物资、征集资金、收集情况的唯一窗口。(1)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研究建国后的大政方针时,决定把香港、澳门一类问题作为历史遗留问题,留待时机成熟时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面对严峻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审时度势,提出对香港要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

随着香港“新界”租期届满之日逐渐接近,中国政府确定: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恢复行使主权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1982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规

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1984年12月19日,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到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成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两国之间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就此圆满解决。香港特别行政区独特的法律地位可以概括为:没有殖民主义,保留资本主义,直辖于中央,实行高度自治。“一国两制”的方针将造就一个新的、更加繁荣稳定的香港。(2)

二、今生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全球经济放缓、非典疫情等一次次的冲击。但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香港人发扬了百折不挠、愈挫愈强的“打拼”精神,顺利地度过一个个难关,并继续保持了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连续多年获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和组织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营商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香港自八十年代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关系愈来愈密切,尤其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整合。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是一个经济大都会形成和发展过程,而并非传统的对外投资或经济共同体。简单来说,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大都会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一个市场导向、渐进的都市扩张过程。未来的持续发展,两地应互相配合,而不是互相竞争;两地在各自考虑发展战略时,应考虑相互的分工合作,最好能无分彼此;在态度上,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居民一定不能坚持本位主义。两地的经济形态是分工合作,而不是哪个地方比较进步。(3)

回归后的香港无疑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中介,直接承担着使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种市场经济体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发展阶段的经济形态结合起来,加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在21世纪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任。

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是亚洲最多国际公司设立地区办事处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欢迎的旅游地点之一,也是举办国际会议及展览的热门地方。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北美洲与欧洲时差的桥梁,与内地和其他东南亚经济体系联系紧密,又与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讯网络,因此能够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务出口地。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

香港的确令人目眩神迷,它饱经沧桑的历史,经济腾飞的奇迹,像是希腊神话中的两面神难以琢磨。尽管没有北京的长城、罗马的废墟、巴黎的艺术,但香港有东西合壁的创新文化。它是人类全球化信仰和多元意识形态交融和谐共进的产物。对于香港文化的回归,很多国学大师提到一个词“文化沙漠”,市民依旧是英语加粤语,普通话不灵光;提及中国文学,有答鲁迅和高尔基是地产商,马克思是银行家;更让人汗颜的是,还以为庄子是日本人……

香港文化诞生于东西方文明的近代深度撞击,这个带着原罪的混血婴儿,先天身份认同缺失;经历欧风美雨的洗礼和中华文化突围的抗争,它的顽强生命力和叛逆性格并行锻造,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先说港大校友孙中山,作为国父和民主的先行者,他一生致力推翻封建帝制,堪称民族骄傲。其二,”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成功实施,这是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首创,是全球化浪潮和主权国家架构协调的中国智慧。香港人有着为中华文明崛起而勇于牺

牲的精神、富于社会正义感和同情心,这也是香港主流文化传统。香港作为“一国两制”的对外窗口,回归十年,几经风雨,乘风破浪,与祖国内地携手稳步前进、共同繁荣。(4)

10年之前,西方曾悲观预言:“香港之死”。

10年之后,预言并未发生。

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英国的米字旗从香港湾仔会展中心新翼会议大厅的旗杆上徐徐下降。

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英国对这块近1000平方公里面积维持了100多年的殖民统治结束了,香港开始踏入了另一个时代。

眨眼之间,香港走进新时代已经10年。对生活在这近1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700万居民来说,这10年是极不平凡的10年,历尽沧桑。(5) 10年沧桑,10年巨变,一国两制,不变的是制度,变的是现状。不管如何,弹丸之地依然流光溢彩,依然如明珠般在南中国的海边上烁烁发光,令人回味,令人遐想。曾荫权曾经这样说:“从1997年政权交接那一瞬间开始,香港这10年走过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细数10年得失,最让我感动的,是走在路上,的士司机摇下车窗对我说的一句话:‘曾生,我支持你。’听了这个,我由心里甜到脚趾。就任特首两年来,我发线后移、白发增多,有时难免感到疲累。但我信心十足。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可以做得来!”“背靠祖国,面向世界,香港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应该说,回归的十年是中华文化在香港全面复兴的十年。十年发展,香港走出地理意义上的岛,成为全球化文明的全息缩影,它包含了更多世界文化基因。紫荆花恰似兄弟亲情,敦睦和谐,凝聚在中华五千年民族文化的涵盖之下,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崛起的和风拂柳的春天里,必然姹紫嫣红,繁花似锦。

参考文献

1 张文元《40年代末期香港社会见闻》. 见鲁言等著:《香港掌故》第6辑.香港:广角镜出版社出版.1983

2 余绳武、刘存宽《香港问题的历史回顾》. 见《光明日报》1997.6.17

3 苏耀昌、赵永佳《区域性动力与香港的发展模式》. 载于罗金义、王章伟编:《奇迹背后:解构东亚现代化》.牛津大学,1997

4张承民《正是紫荆花开时》. 中评网,2007.6.27

5 于单《香港回归十周年十年心归紫荆花艳》. 黑龙江日报,2007.2

香港历史资料

香港历史资料 香港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称HKSAR),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0年代,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 香港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曾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 香港全境的三个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分别来源于不同时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新界的租借,让当时香港的面积扩大了十倍之多。

关于描写紫荆花的句子

关于描写紫荆花的句子 关于描写紫荆花的句子 一阵微风吹来,紫荆花随风飘扬,仿佛下着紫色的雨,我们的世界也变成了紫色的,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位公主,在紫色的雨中漫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把烦恼抛在后头,把快乐握在手心,现在的我们是快乐的,无忧无虑,漫步在快乐的时间中。 紫荆花的茎是黑褐色的,犹如一位苗条的淑女穿上黑褐色的长纱裙,美极了,加上那十几片绿莹莹的叶子,更给她添加了几分大自然的生气。她的花瓣有五片,越往里颜色越深,中间白色的花蕊犹如她白皙无瑕的脸庞,阵阵微风吹过,她迎风摆动起来,像是在跳一曲优美的华尔兹,真是美极了。 紫荆花虽然不大,但,其花之多,是其它花所不能及的。那些小而艳丽的花朵,密密层层地,爬满了整棵树的每个枝条。更为壮观的是,有几株紫荆树,看上去你找不到几片叶,而眼眸所及的,尽是满树的嫣然。每每路过有紫荆树的地方总忍不住抬头看那树上开得正烂漫的紫荆花。紫红色的花瓣中泛着一抹白。那是一种怎样的紫红色,淡一点则太娇柔,深一分则太粗俗。阳光被树上的花朵和枝条撕成一缕一缕,斑驳地洒在地上,星星点点的阳光刺痛了我的双眼,眼前似乎出现了我小时候和幼儿园的小伙伴在紫荆树下嬉戏的身影。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百花当中,良多人都偏爱玫瑰,因为那是浪漫恋情的象征,我却例外,并不是我不向往浪漫的爱

情,而是因为它——我敬爱的紫荆花早已盘踞了我的心,一直以来我对它都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怀!绿叶守红花,红花托绿叶,交相照映。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颤着,随风飘动,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草地上,零落成泥的花瓣早已失去了往昔的娇艳跟颜色,一片苍白。正如杜甫在《得舍弟新闻》中所描写的“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紫荆花的叶子有一种韧性,无论风吹雨打,那叶子从不轻易飘落,在风雪中挺立,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阳春三月,当春风吹度杂树生花时,开累了的紫荆花也感觉不到疲惫,仿佛不知道还会有凋谢,它仍在不停地开,满枝的花,满树的花。紫荆花由绯红转为淡红,继而桃花似的淡淡的粉……我对紫荆花不太了解,也不知道它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但我只想停留在这盛开的紫荆树下,喜欢流连在这辉煌的紫色中,仿佛这种紫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荆花的走道,一棵一棵的紫荆花树,一朵一朵的紫荆花朵,立在走道的两旁,特别有情趣、浪漫。紫荆花,怒放着,绚丽多彩。在叶片的衬托下,光彩夺目。在阳光的照射下,翠绿欲滴的紫荆树叶间盛开的紫荆花,像挂在树上的玛瑙一般。一阵春风拂来,飘来阵阵花香,沁人心脾。紫荆花不像牡丹那样娇艳,也不像茶花那样火红,更不像水仙花那样娇嫩。在万紫千红的花海中,显得朴素,大方,让人喜爱。紫荆花的叶子很青翠,小一点的叶子像一颗子弹的形状,显得坚忍不拔,中等的树叶像一个绿色的爱心,格外别致,稍大一点的树叶像一把小扇子,为人们送去清凉,紫荆花的叶子在阳光的沐浴下绿得耀眼,绿得发亮,使人一见就生

香港十大文化符号

香港十大文化符号 香港是一座五光十色的城市,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有人说,香港是购物天堂和超级市场,让人流连其间,各取所需;也有人说,香港是一个文化沙漠,物欲横流,纸醉金迷;但更有人说,香港是怀旧的所在,市井草根,历史遗韵,历历在目。每一帧,每一景,都记录着香港的前世今生,都讲述着香港的人情风韵,透过一个个符号,我们窥见的是香港的历史变迁和人文魅力。 1、紫荆花 见紫荆如见香港。韦应物有诗云: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传说当年港人抗英,劫变过后,村民在桂角山合葬牺牲的英雄,后来山上长出紫红色花朵的树,开遍了新界山坡,清明前后,花期犹盛,像是对烈士的缅怀,从此即被名为紫荆花,后来成为了香港的市花,并在1997年香港回归后出现在特区的旗帜上。它象征着港人强劲的生命力,更体现了港人曾经的乡土情怀。 2、麦兜 麦兜是一只没有脖子、胖乎乎又“死蠢”的小猪,但就是这样一个卡通形象,却成为了香港人心目中香港精神的化身。麦兜的故事由他的出生、上幼稚园、中学以至长大后负资产的一路说来,失败、失望,一个接一个,但资质平平、单纯乐观的麦兜却还是凭着他正直善良的“死蠢”精神,创造了属于他的美丽世界。而这正是和港人不服输的奋斗精神不谋而合的。无论如何,明天会更好,这是麦兜所坚信的,也是港人所坚信的。 3、叮当车 在香港人的心目中,它叫“丁当”。两层高,晃晃悠悠,缓缓驶过,仿佛一件古老的文物呈现在一座现代的街市中。古老香港的节奏,在挤满各式招牌的狭隘街道,已经响了100多年,至今仍驰骋在它自己的轨道上,响彻在拥挤繁华的香港

街头,周而复始地走着相同的路线。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风云变幻,只迈着自己固有的缓慢步伐。老式的方向盘,油漆斑驳的投币盒子,木质的门窗、座椅和楼梯,油漆早褪,却依然结实乾净,有的还在额头上印着“1903”。叮当车就如同一位老人,向人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变幻。 4、赛马 这是一座对赛马拥有无限热情的城市,600万人中,就有200多万是马迷,。说人为马狂,实不为过。香港的马匹在赛马场上奔跑了100多年,除了二战的炮火,不曾因其他原因停止过。香港马匹“精英大师”曾因17连胜扬威国际,被港人冠以“传奇”、“永不言败”等名词。“舞照跳,马照跑”,这句出自邓小平的承诺,如今仍是港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成为外界观察和检验香港是否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一个视角。 5、茶餐厅 这是一个香港人一生中都会无数次经过的地方。从《阿飞正传》的皇后餐厅到《2046》的金雀餐厅,从《古惑仔》到《无间道》,茶餐厅都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个源自英式咖啡快餐厅的概念慢慢演变成为香港人的“大众食堂”,成为香港最草根、最本土的饮食场所。多年的历史和深深的香港印记,见证了香港大半个世纪的变迁和浓浓的平民气氛。点杯丝袜奶茶,吃个菠萝包,看着伙计与客人谈天说笑,人生百态,尽在此中。 6、维多利亚港 一个维多利亚湾,把港岛和九龙隔在了两岸,白天一张脸,夜晚一张脸,却同样让人陶醉。日出日落之间,你可看到那一艘艘天星小轮繁忙地穿梭于南北两岸,还有周围的渔船、邮轮、观光船、甚至万吨巨轮,一起交织出一幅繁华的海上景致。而当夜幕降临,维港两岸,各式摩天大楼闪耀着亮丽的光芒,幻彩辉煌、璀璨灯光,香江东流,熠熠生辉。 7、香港小姐

香港为何在97年7月1日回归

香港为何在97年7月1日回归? 这个问题,我以为多数人知道。后来发现我错了。因为很多人居然说:那是中英两国激烈斗争的结果,英国政府被迫放弃香港。 先看香港是怎么割让出去的。这牵涉到3个条约。 第一个条约,1843年的《南京条约》。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1843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其中一项是“把香港岛给予英国”。 第2个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当时清军败于英法联军,签下《北京条约》,将九龙南部割让给英国。 第3个条约, 1898年的中英签署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以及一系列租借条款中,将九龙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方及附近二百多个离岛(新界)租借给英国。 说了这3个条约的内容,接下来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要知道3个条约的时效。前两个条约,都没有约定时期,可以理解为永久割让。第3个条约,明确了日期,99年,1997年到期。 然后要知道,这3个条约割让的领土分别是多少呢?可以这样比照一下:第3次条约的租借地陆地面积376平方英里,其中大陆286平方英里,岛屿90平方英里,较原香港行政区陆地面积扩大了约11倍,租借地水域较前扩大近50倍。 也就是说,1997年收回95%的陆地、岛屿、水域,是履约。1997年收回主权,是清政府当年与英国人商量好的。对此,英国人没有任何疑义。 问题在于早先割让的那5%的面积。英国为什么要放弃这5%?他没办法不放弃。当年弄了这么一大片土地,99年后归还,英国人一想,那都下辈子的事了,他们根本没有想那么远。香港整体没有因3条约而特别分开发展。1990年代,曾经有英国人想保留那5%,但是显然不现实。他根本无法自给自足,食物、淡水都靠大陆供应,加上殖民地的军费支出庞大,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中国。 不管怎么说,能把5%那部分收回来,是中国共产党政府的功劳,这个是要承认的。

描写紫荆花的段落

描写紫荆花的段落 描写紫荆花的段落 1、那里长着几棵粗壮的紫荆树,繁茂的枝叶挡住了午后的阳光。我们就在那片浓密的树影里,寻找落下的紫荆花,撕成细细的条,玩办家家,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手里沾着紫荆花汁液的淡紫。有时,我们也会寻找树上飘落的叶子,那种有点像心形又有点像长着圆翅膀的蝴蝶的叶子。比赛谁的叶子最大最美…… 2、我家附近花园里有一棵3米多高的紫荆花树。它的树干碗口粗,上下长了许多树枝,树枝上的叶长得十分茂盛,像一把大伞撑在花园中央。 3、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曳曳,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你看,它跟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枝杈,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犹如巨龙正欲腾云驾雾;还有那细嫩的纸条,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生长着……多么酷似蛟龙那威严的胡须呀! 4、紫荆花的走道,一棵一棵的紫荆花树,一朵一朵的紫荆花朵,立在走道的两旁,特别有情趣、浪漫。紫荆花,怒放着,绚丽多彩。在叶片的衬托下,光彩夺目。 5、每每路过有紫荆树的地方总忍不住抬头看那树上开得正烂漫的紫荆花。紫红色的花瓣中泛着一抹白。那是一种怎样的紫红色,淡

一点则太娇柔,深一分则太粗俗。阳光被树上的花朵和枝条撕成一缕一缕,斑驳地洒在地上,星星点点的阳光刺痛了我的双眼,眼前似乎出现了我小时候和幼儿园的小伙伴在紫荆树下嬉戏的身影。 6、紫荆花的茎是黑褐色的,犹如一位苗条的淑女穿上黑褐色的长纱裙,美极了,加上那十几片绿莹莹的叶子,更给她添加了几分大自然的生气。她的花瓣有五片,越往里颜色越深,中间白色的花蕊犹如她白皙无瑕的脸庞,阵阵微风吹过,她迎风摆动起来,像是在跳一曲优美的华尔兹,真是美极了。 7、紫荆花的叶子有一种韧性,无论风吹雨打,那叶子从不轻易飘落,在风雪中挺立,有着傲雪斗霜的性格,从来没有在寒冷中退缩,难道我们的学习不该有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吗?绿叶虽然没有紫荆花的芬芳,但却默默无闻地为花输送养料,吸收阳光雨露,衬托那美丽的花朵,使其更加芬芳,我们做人不该有绿叶这样的奉献精神么? 8、紫荆花有粉红色的,也有深红色的,一个花苞开出五朵美丽的小花,这些小花摸上去软软的,很光滑,发出暗淡的清香,使你陶醉在这花香中,花苞里的花蕊足足有二三十多根呢!花苞中心有一根细细的小吸管,风一吹,紫荆花纷纷飘落下来,像一个个小伞兵,从天而降,飘飘洒洒,仿佛下了一场花雨,时不时引来几只勤劳的小蜜蜂,飘下的花朵在地上铺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地毯,阵阵袭来的芬芳使你不由得驻足细细品味,流连忘返…… 9、紫荆花虽然不大,但,其花之多,是其它花所不能及的。那些小而艳丽的花朵,密密层层地,爬满了整棵树的每个枝条。更为壮

紫荆花下话回归—浅议香港的前世今生

紫荆花下话回归—浅议香港的前世今生 摘要:自1997年起,香港回归至今已有13年,她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文化优势,不断打拼,使自己从一个人烟稀少的渔村发展蜕变为如今繁华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一颗耀眼的东方之珠。在中央“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指导下,香港既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又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本文希望从香港回归前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演变小议一下香港的前世今生,展望一下未来。 关键词:中国香港回归发展 一、前世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在香港居住。在新界和大屿山不少地方曾经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的遗址。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唐朝开元廿四年,香港属于循州。公元1514年(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达并攻占屯门,遂于1521年(正德十六年)中葡战争爆发,但明军大获全胜。清代,香港属新安县管辖。 香港在明末清初是一片不毛之地,清朝为了对付台湾郑氏,颁布了迁海令,香港成了一片不毛之地,是一些海盗,胥民的落脚地。整个香港荒芜人烟。直到台湾收复,香港才慢慢有了渔民聚集,成了一个小渔村。 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大英帝国打败,并于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连同邻近的鸭脷洲割让与英国。1860年清廷再败于英法联军,被逼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经常对香港岛扰乱治安的地区连同邻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通过与清廷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将新界(即九龙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的地域,及235个岛屿)租借给英国,为期99年。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让,形成了今日香港的边界。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国民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条约。无奈国力不继,北伐的事情使国家政府无闲考虑取回香港的主权。 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在1938年登陆广东,并迅速占领与香港为邻的广州及附近地区并派间谍潜入香港调查英军的布防位置。香港的华人支持抗战,出钱出力。抗战胜利后,香港殖民地最后的一面旗帜,由英国蓝旗和代表香港的殖民地徽所组成。 1945年香港重光(重见光明的意思)后,在中环和平纪念碑前升起中华民国及英国国旗抗战胜利以后,米字旗同时在香港港督府前升起。1950年,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而后来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鲜战争与西方世界交恶,被西方国家禁运,使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转运物资、征集资金、收集情况的唯一窗口。(1)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研究建国后的大政方针时,决定把香港、澳门一类问题作为历史遗留问题,留待时机成熟时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面对严峻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审时度势,提出对香港要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 随着香港“新界”租期届满之日逐渐接近,中国政府确定: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恢复行使主权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1982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规

旧城改造的前世今生

旧城改造的前世今生 “所有的城市都是疯狂的,然而是华丽的疯狂。所有的城市都是美丽的,然而是冷酷的美丽。”——克?达?莫利 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水平总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的生产方式相适应。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科学技术高度进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急剧变化、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旧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土地利用率低下,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地表现,城市老化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对城市旧城进行有计划的改造。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本文对旧城改造的原因、主体、作用机制展开了研究,即为什么要进行旧城改造?改造的三个主体(政府、房地产企业和居民)遵循什么样的行动逻辑?三者间的博弈怎样进行并对社会空间重构会产生何种影响?第一个问题解释了不同利益主体为旧城改造寻找理由的不同角度;第二个问题是三个参与主体对旧城改造目标的不同认定;第三个问题是三者为实现各自目标,在博弈过程中采取的行动策略、取得的效果及这些效果在社会空间重构中的体现形式。 一、改造的理由:旧城之“旧”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旧”字的解释为:“过去的,过时的,跟‘新’相对”。由此可以看出,“旧”是与“新”相对应而言的,因为有了“新”所以凸显了“旧”。那么,旧城也仅仅是与新城相对的一个概念吗?旧城之所以为“旧”,是处于怎样的“过时”状态呢? 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和塔内尔?厄奇在《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一书中这样描述: “任何一座建筑或一个区域过时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过时’是一个与最终状态相对的概念,因为‘作废’可能从来也不会发生。举例来说,除非一座建筑是专门为了一个特殊的目的而设计的(如核电站),否则很难想象它不具有潜在的可变性而且无法转变其使用方式。因此,一座建筑极少会达到完全的过时状态。同样,过时也很少是绝对的,不管是一座建筑或一个地区,充其量是或多或少地比它的竞争对手过时一些。” 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物质性角度和功能性角度两个方面看待旧城地区的过时问题: 1、物质性过时 旧城地区物质性过时是指旧城地区的房屋质量、建筑风貌与城市环境处于一种残损衰败的状态,是从建筑与旧城环境本身的衰变角度与新城地区相比而言的过时。 (1)房屋质量的过时 正常的使用损耗、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甚至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因素都会使旧城地区的房屋建筑质量不断下降。同时,得不到及时的修缮与维护,旧城地区的许多房屋都严重损坏。因此,旧城地区往往也是危旧房集中的地区。针对这种房屋质量的物质性过时,旧城改造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2)建筑标准的过时

香港割让过程

一、香港割让过程 香港是由三个地方组成的:香港岛、九龙、新界。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可以说是中国屈辱的历史,香港沦为殖民地“三部曲”: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中,《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英国强租新界。至此整个香港完全落入英国之手,详见下图。 二、香港回归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开始与英国谈判香港的问题。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式提出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经过多轮谈判,1984年,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确定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零点,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宣誓就职。 三、香港回归20周年成就: 香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得到维护与发展。到2004年,香港连续七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

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也是香港第10次获得此一殊荣。香港自由经济体制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维持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与商务服务中心地位。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不断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效率,使得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世界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集中香港;香港股市是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八大股市。香港的集装箱装卸量继续维持世界第一宝座,香港新机场自1998年营运以来的航空货运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这一切充分显示,香港回归后依然具有活力与发展潜力。香港与内地经济的联系不断增强,在香港企业加大内地投资与经贸合作的同时,内地企业纷纷赴港上市筹资,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目前,内地在港公司达2000多家,资产总额达到2200亿美元。这些内地企业与资本已成为香港经济繁荣的另一支撑力量。 1、GDP年增长4.5% 人均GDP全球第七 2、贸易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3、自由经济体20连冠 4、位列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金融体系 5、基本实现“全民就业” 6、持续吸引外资魅力不减 7、人均寿命全球第一 8、最大成就是“一国两制” 四、新中国的成就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首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替中华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82年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通车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1999年至2008年神一至神七(载人,无人,出仓)先后成功发射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国际化。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2005年10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2006年沈阳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2007年10月24日18时许在西昌发射“嫦娥一号(CE-1)”发射成功。 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同年9月6日至9月16日残奥会在 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FTA(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紫荆花阅读短文及答案

紫荆花阅读短文及答案 短文: 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1) 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权,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还有那细嫩的枝条,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花冠是整个盆景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守红花,红花托绿叶,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平整,有的弯曲,形态各异。它的花朵真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个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来一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花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含苞欲放,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朵中钻出,花骨朵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2) 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颤着,随风飞舞,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一方窨,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爱抚下成长着……{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3) 感叹之余又多了一份惆怅,叹息它短暂的一生,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地孕育、诞生,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 望着这一切,我醉了,沉醉在一派迷人的秋色中…

智慧树知到中国城市发展之前世今生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城市发展之前世今生》章节测试答案绪论 1、世界古文明中还在延续发展的文明是()。 A:埃及古文明 B:印度古文明 C:中华文明 D:苏美尔古文明 E:玛雅古文明 正确答案:中华文明 第一章 1、原始聚落的布局特点有哪些? A:聚居区 B:生产区 C:壕沟 D:葬墓区 E:休闲区 正确答案:聚居区,生产区,壕沟,葬墓区 2、龙山聚落群分类中已经出现中心式聚落群的组织形式。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按照《周礼·考工记》,都城城门应按几个来设置?

A:4个 B:8个 C:10个 D:12个 正确答案:12个 4、秦代的大型国家级基础设施包括哪些? A:长城 B:运河 C:驿道 D:官道 正确答案:长城,驿道 5、汉长安城的空间格局中体现了官民不相渗的特点。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曹魏邺城已经出现了南北城市中轴线的传统空间格局特点。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二章 1、五胡十六国期间,国家的城市发展呈现的特点是 ( )。A: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 C:南少北多 D:东少西多 正确答案:南多北少 2、隋唐时期全国城市分布的格局是 ( )。 A:一横一纵 B:二横一纵 C:一横二纵 D:三横一纵 正确答案:一横二纵 3、唐长安城市肆分布的空间特点是 ( )。 A:在皇城内 B:在外城 C:集中布局 D:开放式管理 呈带状分布E: 正确答案:在外城 )、宋代城市建设中的最大特点是( 4 A:坊市开放 坊市封闭B: 道路规模扩大C: D:去除城市管理机构 正确答案:坊市开放 5、元大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特点之一是 ( )。A:设置祭坛 B:中心阁的出现 C:坊市扩大

和弦前世今生

1.大调(以C大调为例) 1、C-Am-F-G,这是80-90年代老歌喜欢用的和弦进行(美国人称之为「50年代进行」),典型《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如果现在用,会有复古的感觉; 2、C-G-Am-F,和第一个用的同样四个和弦,顺序一调换,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国外歌曲较常用(美国人称其为「流行朋克进行(Pop-punk progression)」),中国歌曲较少用; 3、C-G-Am-(G,Em,C/G)-F-(C,Em)-(F,Dm)-G,括号表示可以相互替代。没错!这就是卡农使用的「黄金八和弦」!在现在的中国乐坛里面被用烂的一种!话说那个视频【玩死曲婉婷_视频在线观看】就是用来吐槽这个和弦进行的; 4、F-G-Em-Am-(F,Dm)-G-C-(C,C7),连续四度进行的变体,其在目前的中国乐坛的滥用程度仅次于上一个的卡农和弦进行。更有甚者,会直接连续用这两种和弦进行,或者轮着用,典型《突然好想你》。其实周董的《青花瓷》的和弦进行也是基于这两者的; 5、C-G-Am-Em-F-G-C-C,卡农进行的变体,只是把终止式提前了而已。把这个和弦进行从头用到尾的如《稻香》 6、C-F-C-G,三个骨架和弦也会有自己的一份天空。 2.小调(以a小调为例) 1、Am-Em-F-C-Dm-Am-(Bdim,Dm,F)-(E,G),其实就是卡农和弦进行,只不过改成小调的而已。小调的口水歌多用这种进行。 2、(Am-)Dm-G-C-F-Bdim-E-Am(-A7),连续四度进行,典型《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3、Am-Em-F-C-Dm-E-Am-Am,大调里面第5种的小调版本。 4、 4、Am-G-F-(Em,E)-Dm-C-(Bdim,Dm,F)-E,根音连续下行,从头到尾用这个的如《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5、Am-C-F-G,虽然是小调,但用的大调和弦比较多,有一种调性模糊的感觉。国外音乐用这种比较多。 6、Am-F-C-G,类似上一个,典型如《晴天》的主歌和导歌。

英国强行割占香港岛

英国强行割占香港岛 作者:余绳武文章来源:《人民日报》1996年4月12日第10版更新时间:2009年10月13日 近世以来,英国倚仗坚船利炮,在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不断夺占别国岛屿,作为海军基地或通商据点。 在中国,英国人很早便有夺占海岛的打算。1637年英国海军上校威德尔率武装船队来华贸易,回国后在报告书中写道,为了发展对华贸易,英国应该占据海南岛。1792年英国政府派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向清廷提出多项通商要求,并要求把舟山附近一个海岛和广州附近的一地让给英国人作为居留地,被乾隆皇帝拒绝。 珠江口外的香港也是英国人觊觎的目标。从1806年起,东印度公司派水文地理学家霍斯伯格连续多年在香港等处水域进行勘测,搜集了大量情报。1833年8月,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律劳卑致函本国外交部,要求派遣海军“占领珠江东部入口处的香港岛,它令人赞叹地适合各种用途”。律劳卑的后任罗宾逊也于1835年向英国政府提出类似的建议。 更可注意的是,香港岛与九龙间的尖沙咀洋面(英国割占香港后改称维多利亚港),自1821年起即已成为英国对华鸦片走私的重要据点之一;大批鸦片船每年冬季停泊在伶仃洋一带,台风季节移泊金星门和香港水域,从事贩卖毒品活动。1839年春林则徐收缴鸦片时,共有22艘英国鸦片船停泊在虎门口外,其中有16艘停泊在尖沙咀洋面。林则徐没收的二万多箱鸦片,大部分来自香港水域的鸦片船上。 英国政府获悉中国禁烟后,竟声称这是对英国的侮辱,悍然决定发动侵华战争,其根本目的是要强迫开放华东各口岸对英通商,并攫取与此相关的各种特权。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则是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因此称为鸦片战争;这个绝妙的名称据说是1840年4月25日《泰晤士报》首先使用的。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攻占舟山群岛定海城,8月来到白河口投递公文,指责禁烟“亵渎大英国家威仪”,要求赔偿烟价和割让岛屿等等。清廷派直隶总督琦善负责对英交涉。琦善向英国侵略者暗示赔偿烟价问题不难解决,建议将谈判改在广东进行。白河口泥沙淤塞,英国舰队不能驶入;相反它们沿珠江可以直趋虎门,便于在谈判中实行武力威胁。因此,英国人欣然同意琦善的建议。 同年12月,英国代表义律与琦善在广东继续谈判。关于赔偿烟价,琦善顺从侵略者的勒索,同意付给600万元。义律又要求除了广州之外,在华东增开两个通商口岸,琦善只允增开一个,没有达成一致意见。12月29日,义律撇开增开口岸问题,进一步要求“在外洋割让一个适当的地方(指香港岛———引者),英国国旗可以在该处飘扬,就像葡萄牙国旗在澳门飘扬一样。”琦善断然拒绝了这一割地要求。 英国侵略者在谈判桌上未遂所欲,便悍然使用武力,于1841年1月7日攻占大角和沙角炮台,并以永据沙角相要挟,企图迫使琦善就范。琦善出于无奈,允许将义律的要求代奏皇帝,由道光帝定夺。不言而喻,允许代奏并不等于琦善本人允割香港,何况他根本没有擅自割地的权力。但义律歪曲事实,竟于1月20日向旅华英侨发布公告,声称他已与琦善“达成初步协议”,“把香港岛和海港割让给英国”。义律捏造这个“初步协议”(后来有些历史著作以讹传讹,称之为“穿鼻草约”),其目的是为了给吞并香港制造“条约根据”。上述的公告颁布后不到一周,英军先头部队便于1841年1月25日在港岛北部大笪地(今上环水坑口街附近)登陆。第二天舰队到达,海军陆战队在大笪地公然升起米字旗。

第一课:紫荆花的奥秘(教案)

第一课紫荆花的奥秘 一、活动目标 1.观察学校紫荆花的特征,了解紫荆花的生物属性 2.能在众多植物中识别紫荆花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激发对身边事物的学习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活动准备 1.观察学校紫荆花的特征,并做好记录 2.学生采集紫荆花 3.教师准备一些学校紫荆花的照片 三、活动设计 (一)看一看,记一记 1.情景引入 欣赏美丽的紫荆花,提出问题:紫荆花虽然好看,但你了解它的生物属性吗? 通过欣赏紫荆花的美丽图案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活动目标。 2.小组交流 4—6人为一个小组,小组长组织成员在小组内分享课前观察的紫荆花的特征,并分别对紫荆花树、紫荆花叶、紫荆花的特征做好记录,交流后推选一名组员向全班展示小组交流成果。

“紫荆花”形态特征观察记录表 通过小组交流,对自己观察的紫荆花形态特征进行整理和记录,培养学生小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可从树、叶、花三个部分观察植物的特征。 (二)看一看,学一学:了解学校“紫荆花”的生物属性 教师对学生整理出的紫荆花特征进行总结,并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紫荆花的生物属性,从生物属性了解“紫荆花”的特征。 1.教师展示紫荆花树的图片,学生观察紫荆花树,感受树高,知道紫荆花树是乔木,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感知乔木和灌木的区别。树皮中含有单宁,可作为染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采集的紫荆花叶,量一量紫荆花叶的长和宽;观察叶子的形状,了解“羊蹄甲属”,所以应称为“红花羊蹄甲”;组织学生观察紫荆花叶序和叶脉,了解紫荆花叶是叶革质。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采集的“紫荆花”,量一量花的长和宽,并与叶的大小做比较;观察“紫荆花”的形状,了解花瓣的分列;观察紫荆花颜色,欣赏红花羊蹄甲的美。 学生通过观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教师以图片为例,形象地向学生讲解红花羊蹄甲的生物特征,能在众多植物中识别红花羊蹄甲。 (三)说一说,理一理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并提出问题:我还想了解紫荆花的哪些特征?

Izwdlg小议香港前世今生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紫荆花下话回归—小议香港前世今生 香港简介 香港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称HKSAR)。香港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与深圳市毗邻,面积1068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离岛四部分,香港岛的面积为78平方公里,占香港陆地面积的7%,新界的面积约有980平方公里,占香港陆地面积的91%。香港属于亚热带气候,每年有近半年时间气候温和,仲夏之后是台风季节,夏季天气炎热潮湿,间中有骤雨和雷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 古时的香港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在香港居住。在新界和大屿山不少地方曾经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的遗址。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唐朝开元廿四年,香港属于循州。香港自唐朝至清朝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止,香港的沥源,大奚山沙螺湾的土壤适合牙香树生长,所以种香及产香也慢慢发展起来。公元1514年(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达并攻占屯门,遂于1521年(正德十六年)中葡战争爆发,但明军大获全胜。清代,香港属新安县管辖。 早期统治

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大英帝国打败,并于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连同邻近的鸭脷洲割让与英国。1860年清廷再败于英法联军,被逼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经常对香港岛扰乱治安的地区连同邻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通过与清廷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让,形成了今日香港的边界。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国民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条约。无奈国力不继,北伐的事情使国家政府无闲考虑取回香港的主权。 抗日期间 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在1938年登陆广东,并迅速占领与香港为邻的广州及附近地区并派间谍潜入香港调查英军的布防位置。香港的华人支持抗战,出钱出力。抗战胜利后,香港殖民地最后的一面旗帜,由英国蓝旗和代表香港的殖民地徽所组成。1945年香港重光(重见光明的意思)后,在中环和平纪念碑前升起中华民国及英国国旗抗战胜利以后,米字旗同时在香港港督府前升起。1950年,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而后来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鲜战争与西方世界交恶,被西方国家禁运,使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转运物资、征集资金、收集情况的唯一窗口。 中英谈判 1982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规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于1984

从1842年割让香港到1997年香港回归

从1842年割让香港到1997年香港回归,145年沧桑见证了中国从衰败到复兴的历史。 香港现在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深圳市之南,分为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面积1095平方公里,人口690万。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英国又强迫中国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地区,称为“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为收复失地,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1982至1984年间,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举行了一系列谈判,最终签订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英国把香港归还中国。中国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颁布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除外交和国防事务之外,其他事务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决定。香港原有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不变,法律不变。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走向衰败的开始。依仗船坚炮利,英国打破了大清帝国脆弱的东南沿海防线,一直打到南京,逼迫道光皇帝签订了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南京条约》。接着,列强纷纷效仿,采取威胁讹诈和军事进攻两手,逼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设立租界,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中国由此进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时期。香港被英国占领之后的100多年,是中国灾难深重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自强自救的时期。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加深加剧,英法联军侵华、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日甲午战争、五卅惨案、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把中国人民推向灾难和战争的深渊!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在时代先驱的鼓舞和率领下,为祖国的独立和统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寻求政治出路的戊戌变法、推翻千年帝制的辛亥革命、给封建军阀最后一击的大革命、全民奋起的抗日战争、推翻蒋介石独裁统治的解放战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终于取得祖国的完全独立。 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国倡导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事件,是将中国推向强盛、复兴的几个关键。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早于欧战,从1937年7 月7日就开始了,直到1945年9月3日日本签订中国战区投降协议书为止。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牺牲达3500万,财产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在反侵略战争中取得全面胜利,被日本抢占半个世纪的宝岛台湾也得以收复。中国以作出重大贡献的战胜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赢得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尊崇地位。当时中国政府希望借此机会收复香港,但终因国力所限,被日本占领三年多的香港重又被英国接管。 1946年,中国爆发了史称“解放战争”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最终战胜了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一喜讯。中国至此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的魔掌,实现了真正的独立和解放。新中国在经历了百年侵略的国土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进而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发动于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形成十年动乱,使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受到极大的冲击、破坏和损失。从1978年起,伟大的政治家***领导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取得空前的成功,他本人也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还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构想,并亲自领导、参与了和英国关于香港回归的谈判。中英双方共同商定,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于1997年7月1日归还中国。继香港回归之后,被葡萄牙占领400多年的澳门也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成为又一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被割让的历史回归历程回归后的繁荣

香港被割让的历史 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大英帝国打败,并于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连同邻近的鸭脷洲割让与英国。1860年清廷再败于英法联军,被逼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经常对香港岛扰乱治安的地区连同邻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让给英国。当时在九龙半岛上的新边界只用矮矮的铁丝网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国通过与清廷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租借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的两百多个离岛但九龙砦城除外,租期99年。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中国向英国共赔偿二千一百万西班牙银元 4.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5.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6.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7.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 8. 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其的基本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呈圆形,徽面由红色环形窄边、文字区外圈、红色内圆及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所组成。紫荆花图案为白色,由5片花瓣组成,每片花瓣中均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及一条红色花蕊镶在其间。各片花瓣环绕徽面中。已点顺时针均匀排列。文字区外圈位于红色环形窄边与红色内圆之间,为白底红字。外圈上方均匀排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字样,外圈下方均匀排列着英文“香港”字样。中英文字样之间分别镶有一颗红色五角星。中间的五颗星动态紫荆花图案的构思和寓意与区旗相同,也是以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澳门特区区旗(简称澳门区旗)底色为绿色,图案包括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五星代表中国,表示澳门已经回归中国而成为其中一个特区。莲花是澳门的象征,白色莲花有纯洁清廉的意思,代表澳门是一个清廉的城市。当中三片花瓣代表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这三个组成澳门特区的地方。大桥和海水代表澳门的自然环境。另外,澳门区旗上的绿色在色板上是没有的,要特别调出来。因此这种绿色称为澳门绿。和香港区旗一样,澳门区旗也曾出现错体。错体区旗为澳门基本法于一九九三年公布时的图样。而到了一九九八、九九年左右,有关当局为澳门区旗、区徽进行标准化工作时,修改成了现在的样子。修改后的区旗,主要把莲花底部和大桥原来的直线变成更圆滑流线的圆弧设计,并加强了海水线条距离远近的粗细变化。旧版的区旗区徽可容易地在网络上找到且极少人注意此错体现象。澳门特区区旗为五星莲花绿旗。底色象征着和平与安宁,五颗呈弧形排列的五角星,象征着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莲花、大桥和海水,则象征着澳门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三朵莲花象征特区是由三个岛组成的吉祥之地),寓意澳门四周是中国的领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