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经济开发区简介

一、白城经济开发区简介

白城经济开发区是1998年2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以科、工、贸为重点,二、三产业共同开发建设的省级开发区。位于繁华的幸福南大街以西,纯阳路以南的城区和白洮经济走廊出口的黄金地带,被洮白一级公路、图乌公路、洮儿河运河所环绕,是白城市城市规划的重点发展新区。

开发区内共规划了3个发展区:一是工业区。二是商贸区。三是生活区。“让客商发财,求自己发展”是开发区建设的宗旨,“以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招商引资是开发区对投资者的承诺。来吧!国内外的商家富贾、有识之士,白城经济开发区是一块未开垦的沃土,潜力无穷,是您投资的理想之地。

白城经济开发区目前已有美国德尔福派克电气公司、吉林省道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多邦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恒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百琦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泰合源药业有限公司、白城天福元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金鹏齿轮有限公司、白城裕丰精制米业公司、鑫波缫丝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入住,并成为白城经济开发区的骨干企业未来五年,要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及总装产业;大力发展以中药现代化为主的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精细加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化信息服务业与区域商贸中心城建设相配套的市场流通产业。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必保25%,力争实现30%的增速。

白城经济开发区视投资者为上帝,竭诚为入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法律支持和科技支持,白城经济开发区愿与国内外投资者共创美好明天。

二、大安经济开发区简介

吉林大安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位于嫩江明珠大安市区北部,控制面积13.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5.23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05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人。是长白、通让铁路和图乌公路的交汇处,区内有闻名遐尔的大安港,是吉林省最大内河港口,国家一级开放港口。大安开发区可辅射至黑、吉、辽、内蒙三省一区的很多城市,具有生产、销售的广阔市场。

吉林大安经济开发区是投入产出的高级区。这里水资源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适宜食品、饮料产业的发展;这里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农特产品品质十分优良,适宜绿色农特产品的精深加工;这里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畜牧业占农业比重较大,适宜肉类、油脂化工及相关轻工项目发展;这里劳动力资源丰富,电力充足,企业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客商创业发展。

吉林大安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备,软环境建设令投资者赞叹。目前区内已实现“七通一平”服务功能齐备,这里服务质量优、办事效率高。区内机构健全,职能到位,实行开放运行、封闭管理的运行机制。对投资项目提供包办式的全程服务,只有客商提出投资要求,所有前期手续由开发区包办。

吉林大安经济开发区经过几年的建设,依托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在这里发展各类产

业。已经入区的中谷集团大安粮食储备库、吉祥米业有限公司、化工燃料有限公司、大安明胶有限公司、大安橡胶有限公司、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等已成为大安经济开发区的骨干企业。

吉林大安经济开发区视投资者为上帝,竭诚为入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法律支持和科技支持。我们真诚邀请各界有识之士来这里做客、投资,大安开发区愿与投资者齐心协力,携手并肩,共创美好明天。

三、白城工业园区简介

白城工业园区始建于2005年1月,是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以发展白城市工业项目,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为主。地点位于白城市东南部近郊区,长白公路以东,图乌公路以北,兴海街以西,松江路以南。园区启动区面积22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118平方公里。可集中摆放工业项目,承接产业群,打造园中园。

白城工业园区的母体——白城市,是吉林省西部的地级市,辖5个县(市区),200万人口,是一个有独特比较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其地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的优势区位,其丰富的风能、石油、煤炭、土地、草原等资源,其能源、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其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特色杂粮杂豆、油料糖料、畜产品主要产区的重要位置,及其日益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都为白城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园区经济以工业为主体,其它产业均为园区工业生产运营及区内居民生活服务的项目,工业项目建设围绕《白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规划纲要》,重点建设六大产业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工业;建材工业;汽车配套工业;纺织服装工业、医药工业。园区政策稳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保持长期不变,并执行国家及省市新出台的有利于招

商引资的新政策。

面向世界和未来,白城工业园区总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是:打造成为招商引资的一流平台,项目建设的最大载体,白城21世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科学发展、兴工富市的希望工程,建设成为工业项目聚集区、兴工富市带动区、二次创业崛起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四、洮南工业集中区简介

洮南工业集中区是着眼建设中等城市目标、立足解决工业用地不足、扩充经济发展空间和增强吸纳承载发展要素功能面打造的集约型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新区。

洮南工业集中区位于洮南市城区东部,以长白过境路为轴线,铁路沿线以东3公里、洮儿河城市防洪堤以南8公里,总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按照产业集中、功能明确、特色明显、建设新城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洮南工业集中区划分成工业区、贸易物流区、管理服务区和生活区四个区。

----工业区规划占地面积14平方公里,重点规划7个工业园,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园,皮革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医药保健品工业园、纺织服装工业园、建材加工园和综合工业园。其中皮革工业园规划占地39.5万平方米,已有洮安皮革有限公司入驻,通过引进、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皮革、皮毛、皮化生产项目,建设成为吉林省皮革发展基地。

----贸易物流区规划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农产品贸易网点和专业批发市场。利用五年时间建设标准化前店后厂式经营管理贸易网点600户,建设绿豆、杂粮、辣椒、粉条、西瓜、芝麻和牲畜交易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现代贸易物流。

----管理服务区和生活区规划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以开发区管委会为依托,按照建设具有现代特征、顺应时代潮

流的城市新区的标准,重点建设电子信息服务中心、网上交易平台、综合办公楼、发展各类服务业,包括建设星级宾馆、写字楼和餐饮、医疗、购物、文化活动中心及居民生活小区。

洮南工业集中区按照高目标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速度发展的总体目标,力求打造中国北方县域工业集中区规划最完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最高的现代化新兴工业园,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新城、突出特色、产业支撑、滚动发展、良性循环、”原则,2006年已启动实施工业集中区一期工程,完成6.05平方公里的道路、供水、供热、供气、供电、排水、通讯、绿化、工业用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区和招商引资的平台,我们制定了《入区项目管理办法》并同步实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一流的基础设施条件,特别优惠的引资政策,使得域外客商纷纷看好这里,已有新加坡来宝集团、吉林名门集团、四川希望集团、长春天福实业集团、长春环宇生物有限公司、韩国三亚商事会社等域外知名企业签约和入驻工业集中区。依据洮南的资源和产业优势,计划3-5年时间再引进超亿元项目10个,超千万项目20个,逐步形成农产品加工、医药保健品生产、皮革加工、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工业集中区正全方位对外招商,欢迎域外有识之士到工业集中区考察项目,到工业集中区投资、兴业、发展。洮南工业集中区热忱欢迎来自八方的客商。

五、白城民营经济开发区简介

白城民营经济开发区是2001年6月白城市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决定组建的,2001年10月正式成立。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立足以民营经济为主、以招商引资为主,以资源性产业为主,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四为主”的办区方针,边启动、边招商、边建设、边发展,不断克服各种矛盾和困难,自我加压,真抓实干,使“白手起家”的民营经济开发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汽展业、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民营开发区初步规划范围为北起洮白公铁立交桥,南至洮儿河一号桥,西至平齐铁路,东到1000米的带状区域,规划为三个功能园区,即工业生态园区(规划面积8.9平方公里)、农业生态园区(规划面积15.7平方公里)、商贸旅游生态园区(规划面积15.3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39.7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2平方公里。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小块起步、滚动发展的办法逐步把民营区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商贸流通配送枢纽、生态环保旅游胜地、汽车展销维修中心、重点发展四大产业。一是资源加工业。发展稻米深加工、食品加工、中草材加工、精饲料加工;二是现代化物流业。建立汽车展销维修中心、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仓储运输调度中心;三是效益型农业。依托城郊优势,发展效益农业,使之成为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城市绿化的苗木基地,家居美化的花卉苗圃。四是生态旅游业。以人工运河、阳山节制闸、双塔、古城等自然人文景观为基础,大力改善域内环境,开发生态游、考古游。

六、镇赉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简介

镇赉经济开发区位于镇赉县城中心区的东北部,集中布置在平齐铁路以南,团结东路以北,工农街以东,满良屯以西区域。规划占地11.52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为3.7平方公里。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开发建设,坚持以工业项目建设为中心,以创造最优的项目建设条件和招商引资环境为重点,以建设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优质产业的规模效益、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和总体规划为目的,依托资源优势,推动工业快速崛起,集中力量建设成一个以摆布工业项目为主体的区域,面向国内外市场,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创新理念,形成特色,努力实现一年设施配套好,三年招商掀热潮,五年变成黄金角的目标,在城市规模、工业产值、工业税收三个方面再造一个新镇赉。

按照产业集聚、前沿开放、技术创新、体制创新、辐射带动和提升城市的发展方向,立足镇赉特有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区位优势和潜在优势,面向域外,特别是面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构筑招商引资和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平台,把镇赉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工业项目的集聚区、资源转化的辐射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招商引资的带动区、县域突破的示范区、财政收入的支柱区、商饮文化的新都区、体制创新的服务区等多功能综合性的经济特区。

根据经济开发区地位位置、资源优势、环境保护等因

素,将经济开发区划分为6个小区,即:农畜产品加工区、建材加工区、轻工业产品加工区、食品加工区、机械加工区、纸业加工区。同时,辅之以商贸物流、饮服文化、房地产业、公益事业等综合配套产业,形成镇赉经济开发区特有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新的产业格局。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坚持以工业项目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区内规划布局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融合统一,积极走大建设、大开发、大招商、大发展、大跨越之路,努力建设成为精品开发区。

七、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简介

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是吉林省人民政府2002年11月29日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吉政函[2002]126号)。开发区位于白城市西北部40公里的岭下镇。四至范围是东起内蒙古跃进靶场,南至洮北区平安镇红光村,西起洮南市瓦房镇林海村和道岭村,北至岭下镇石头井子村。开发区下辖原洮北区岭下镇、镇西林场、查干浩特旅游区和团结湖水库,规划面积171.86平方公里。

开发区成立后依据省政府对开发区规划面积、四至范围的批复和岭下镇的城镇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了修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依据了岭下镇经济发展现状、原有规划和开发区未来发展的构想,本着近期详规、远期展望的原则,确立了3年打基础、5年大发展、10年大变样的基本规划思路,并对2011-2020年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构思。同时,把这一规划思想融汇到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中,达到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查干浩特旅游区按照“一岛九园”的布局,建设了“五园”,即:民族风情园、欧陆风情园、浴畔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动物园。“一岛”,即:吉鹤娱乐岛。铺装了总长19.8公里环湖公路,建造了独具特色的跑马场、豪华游船,并完善了游客接待中心,使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目前,旅游区已成以旅游、度假、观光为

主,以接待大、中型会议、各种培训和庆典活动为辅的集吃、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胜地。

为进一步发展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平台作用,不断地提高旅游开发区经济总量,我们立足生态观光旅游,打造一流观光胜地,已建设了一流的基础设施条件,制定了特别优惠的引资政策。欢迎域外有识之士到工业集中区考察项目,到工业集中区投资、兴业、发展。

八、通榆工业集中区简介

建设通榆经济开发区是通榆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南资北移和省委、省政府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三重机遇,为打造通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平台,加快工业富县进程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通榆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造福全县35万人民的历史性工程。

通榆经济开发区紧邻城区,总面积11.71平方公里,具有优越的综合条件:区内土地实行政府一级垄断,统一管理,征用土地难度小、成本低;发展空间大,不仅便于集中摆放工业项目,而且能够保证20年发展需求;优惠政策力度大,投资准入门槛低;区内地势平坦开阔,供电、供水、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便利。2005年投资完成3平方公里起步区的“七通一平”建设,为入驻企业创造了优良的投资环境。同时,经济开发区还规划设计了迎新、于家沟和胡家店三个“园外园”工业区,为更多企业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用地条件。站在通榆百年历史的新起点,抢抓加快发展的新机遇,开发区将建设成为通榆南资北移的承接区、工业项目的聚集区、资源转化的辐射区、招商引资的带动区、工业富县的支撑区、商业文化的新兴区、体制创新的服务区等多功能综合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将以大跨越的气势、大发展的魄力、大开发的精神、大建设的拼劲,走以引进域外投资为主,引进农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引进大集团、大品牌为主,打造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的“三个为主、一个基地”发展之路,全力打造

通榆起点最高、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环境最优、效益最佳的精品工程。

通榆县委、县政府热忱欢迎一切投资者到通榆经济开发区投资兴业!

通榆经济开发区将为您开通成功之路,使您逾越事业巅峰!

白城市简介

白城市简介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吉、黑、蒙三省(区)交界处,1993年撤地设市,辖一区(洮北)、两市(大安、洮南)、两县(镇赉、通榆),各类开发区8个,其中省级开发区5个。全市幅员面积2.6万平方公里,人口210万。 白城特色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市,现有耕地面积1278万亩。草原、宜林地、水面、芦苇面积和光热资源都居全省首位。境内有嫩江、洮儿河等8条江河,“引嫩入白”、吉林西部土地整理等大型水利工程相继竣工,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白城是杂粮杂豆、油料的重要产区,蓖麻和绿豆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5%和40%。畜牧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奶牛、肉牛、肉羊、鹅鸭、狐貉等饲养量都居全省前列。白城交通比较便捷。长白铁路、平齐铁路在境内通过,珲乌高速公路白城段已建成通车,嫩丹高速公路已正式开工,白城民航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有望2012年开工建设,白城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加快开成。白城能源产业发展较快。风力、石油资源和可借助利用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风电装机容量可达2280万千瓦。目前全市装机规模突破300万千瓦,并网发电200万千瓦。引进15户风机装备制造企业,国内六大电力央企集团均已进入白城开发风电。已探明石油储量4亿吨,石油年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总装机容量532万千瓦的中电投

白城发电公司一期2×66万千瓦工程已并网发电。白城旅游优势独特。境内有通榆向海和镇赉莫莫格2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向海舞鹤”名列吉林八景三甲,嫩江湾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镇赉白鹤节通过国家级旅游节评审,“嫩水韵白”获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白城市第五次党代会描绘了加快做大做强吉林西部特色经济区,实现富民强市历史性跨越的宏伟蓝图。确定了实施环境立市、兴工强市、创业富市“三大战略”,深入推进“五大基地”和开发区“二次创业”,全力打造新型工业经济主导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特色精品农业拓展区、区域经济聚集中心区、生态环境整治样板区、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区“六大功能区”的发展思路。白城已经进入全面彰显后发优势,加快富民强市的崭新发展时期。 今日白城,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参观园区学习心得体会

洮北工业园区参观心得体会 9月30日,区组织部全体人员到洮北工业园区参观调研,作为一名借调人员有幸参加,深感激动和喜悦。整个过程让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浅。 一声声施工的马达萦绕耳畔,一句句真诚的喝彩沁人心脾。洮北经济开发区遵循高起点站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四高目标,将开发区打造成发展工业的最佳场所。今年以来,洮北经济开发区全力以赴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成框架、三年出形象、四年大发展、五年大跨越”的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紧创新招商机制方式,激发招商内生动力,为洮北经济开发区起好步、开好头奠定坚实基础。这块位于白城市区东部,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的地域,在不久的将来,将为我区的工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个小时的时间是短暂的,回想起这60分钟,令人回味让人收获更使我难忘。难忘出发前的集会,难忘途中的目不暇接,难忘洮北蒸蒸日上的活力。人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时间愈短暂,经历愈宝贵。我相信这次的参观调研不仅仅对我是一段特殊的经历,更是是一种深刻的历练。篇二:参观师工业园区的心得体会 参观师工业园区的心得体会 丛秀芬 4月17日下午,师党委党校组织我们参观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师分区和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区。通过参观考察对我师工园区有了深入了解。 感想一:工业园区优势明显 一是投资环境好。共享首府区位优势。园区地处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西南,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连接南北疆的重要枢纽区域 二是显著市域空间优势。从市域范围来看,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腹地。按照乌鲁木齐市城市北扩西延的统一规划,乌鲁木齐市工业未来空间布局将主要集聚在市中心的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 三是内外交通联络便捷。北部有105省道、南部有101省道,东部与216国道相邻,西部有八钢公路和即将新建的西绕城高速。 感想二:工业园区发展迅速 一是组建情况:2007年,我师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共同合作开面积为15.1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正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发。 2009年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工业园区十二师合作区;2010年8月,根据兵发改函〔2010〕221号文件批准建设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南距市区18公里处。规划总面积为31.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建设12.71平方公里。建成后的工业园区的管理由十二师独立完成。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期核心区12.71平方公里的基设施建设自2011年全面开始,截至到2012年12月已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10.13亿元,完成园区道路建设55.4公里,完成管线长度253.18公里。 三是经济发展状况:截止2012年底,“一园两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约69亿元,建成区32.21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十二师土地出让金回笼6亿元,税收分成2亿元。2012年,工业产值达到54亿元,工业增加值14亿元。六年多来,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合作开发、互利共赢的原则,先后在“一园两区”推行了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并按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和运作,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十二师的开发区像小荷才露尖尖角,破茧而出,占到了全师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 四是招商引资情况:2012年,经过四次项目审核领导小组会议批准32个项目入驻园区,总投资额66亿元,计划

白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白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白城市是吉林省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不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加速,这里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发展数字经济的热门之地。在本篇报告中,将会介绍白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 一、白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1.数字经济产业的定义 在现代社会,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概念。简而言之,它是总结了由信息技术所驱动的现代经济的一种形式。数字经济包含了利用数字技术来进行生产、分销和交易的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产业代表了基于数字经济的产业的总体。 2.白城市数字经济产业的特点 白城市因为历史原因,其经济发展一直以农产品生产和海南农技实验中心的研发为主。近年来,这里也逐渐开始涉足数字经济产业这个领域。白城市数字经济产业的特点如下: (1)以电子商务为主要领域。近年来,白城市加大了对电子 商务的扶持力度。白城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鼓励电商企业来白城发展。 (2)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动力。白城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把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推动白城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现在,白城市已经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3)以人工智能为新兴领域。在未来的数字经济发展中,人工智能是一个重要的领域。白城市正着力打造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制造业发展模式。 3.白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目前,白城市数字经济产业的规模还不是很大,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但是,近年来,白城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势头比较明显。白城市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下: (1)电子商务业务量逐年增长。2019年,白城市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19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15%。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是白城市电商发展的重要领域。 (2)数字经济产业成为白城市的新兴产业。在2019年,白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已经成为了白城市地区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 (3)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白城市开始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引进了一些人工智能企业。目前,这里已经建成了第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制造业发展模式。 二、白城市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可行性研究 1.政策支持 (1)产业扶持方面 白城市政府准备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的契机,打造一批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形成数字经济新支柱;推动跨行业融合和产业链延

开发区简析

开发区简析 1. 什么是开发区 开发区,也称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而设立的特殊经济区域。开发区通常具有较为宽松的法律、行政和税收制度,为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吸引外商投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2. 开发区的类型 开发区按照功能可以分为综合类开发区、产业类开发区和功能类开发区。 2.1 综合类开发区 综合类开发区是最常见的一种开发区类型,通常涵盖多个产业领域,包括工业、物流、商贸、科技等。综合类开发区通常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能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帮助企业迅速落地,实现快速发展。 2.2 产业类开发区 产业类开发区侧重发展某个特定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汽车产业开发区等。这种开发区通常集聚了一批在特定领域有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产业链和集群效应,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2.3 功能类开发区 功能类开发区是指专门为特定的功能需求而设立的区域,如港口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这种开发区主要通过提供便利的条件和服务,促进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推动跨境贸易和国际合作。 3. 开发区的优势 开发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利用一些地区的优势资源,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发展。以下是开发区的一些优势: 3.1 市场开放度高 开发区通常采取较为宽松的法律、行政和税收制度,为外国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在开发区内,外商可以享受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政策支持,有更多的机会开展业务,并且可以更加灵活地运营企业。

3.2 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开发区通常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此外,开发区还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如医疗、教育、商业等,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3 人才优势 开发区通常位于大城市或研究型大学周边,具有较高的人才集聚度。这种区位优势可以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加入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4 政策支持 为了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区通常享有特殊的政策支持。这些政策涵盖了税收优惠、土地供应、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4. 开发区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开发区,通过开发区的方式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 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经济发展。目前,中国的开发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4.1 经济增长 中国的开发区在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推动产业升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发区的设立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外资和技术不断流入,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当地就业的增加。 4.2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调整 中国的开发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通过开发区的设立,可以帮助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促进内陆地区的发展,减轻沿海地区的发展压力。 4.3 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 中国的开发区在推动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发区带动了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推动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5. 开发区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虽然开发区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未来,开发区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录 截至2021年7月,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录共有218个。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开发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总面积101.97平方公里。北京经开区是北京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集聚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 2.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简称张江园区)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总建筑面积约27.5平方公里。张江园区是上海市的科技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汇集了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中心,是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聚集地之一。 3.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1980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之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也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园区内集聚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心。 4.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杭州经开区)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总面积112平方公里。

杭州经开区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主导产业,聚集了众多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和软件开发企业。 5.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武汉经开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总面积94.6平方公里。武汉经开区是湖北省的重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汽车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具有较强的产业集聚优势。 以上仅是部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代表,还有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高新西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这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信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吉林白城城市历史简介

吉林白城城市历史简介 吉林白城是中国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松花江上游北岸,北邻哈尔滨,东接长春,西接辽源,南界通化。白城市总面积23,70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40万人。 白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在早期历史时期,这一地区是狩猎采集经济的部落聚居地。公元前3世纪至5世纪,白城地区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氏族聚居地。公元7世纪至10世纪,这一地区逐渐融入了唐朝的疆域,并成为唐朝的边陲要塞之一。 在辽代时期,白城地区成为契丹族的活动中心。辽朝时期,白城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较为繁荣的经济。金朝时期,白城地区成为了辽东路的重要军事据点,金朝政权在这里建立了辽东路经略使司,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明朝时期,白城地区隶属吉林卫。清朝时期,白城地区属于吉林将军管辖的长白山保卫司。19世纪末,白城地区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势力范围,成为了中俄边境的重要地带。20世纪初,中俄两国在白城地区进行了多次边界划定和交涉,最终确定了现今的边界线。 1945年,二战结束后,白城地区回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城地区成为吉林省的一部分。1952年,白城地区成立了白城专区,1958年改设为白城地区。

1983年,白城地区升格为地级市,成为吉林省的一个地级行政单位。 近年来,白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白城市在农业、制造业、能源和矿产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农业方面,白城市拥有大片的耕地和丰富的水资源,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水果等农产品。制造业方面,白城市的机械、化工、纺织等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能源和矿产资源方面,白城市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经济发展,白城市还注重城市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白城市先后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事业方面,白城市加大了文化场馆和图书馆的建设力度,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总的来说,白城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边界的变动。如今,白城市正朝着现代化、繁荣富强的目标不断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创业环境。

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的汇报

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 台建设项目的汇报 一、建设背景 为进一步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安全保障水平,根据《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联原〔2021〕220号》、《“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2021]27号》、《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结合园区产业结构、产业链特点、安全风险类型等实际情况,在智慧园区项目建设基础上,以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目标,突出安全基础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等基本功能,进一步强化园区感知、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信息共享、上下贯通,实现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协同联动,助力化工园区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现状 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园区一期项目充分运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已完成园区基础配套工程建设、“一张图”展现系统、智慧安全系统、封闭园区管理系统、敏捷应急系统、智慧环保系统、智慧能源系统、移动应用平台等建设,建立园区感知预警体系,建立了从运营状态可视、业务分析预警、辅助决策执行的能力,并融合园区应用,实现了园区的可视、可管、可控,实现了园区管理的数字化运营目标。 三、建设目标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指导,贯彻落实《化工园区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试行)》,以智慧园区建设成果为基础,整合现有业务系统,查漏补缺,提升决策分析,强化物联感知等基础设施配套,扩大园区重点企业数据接入,增强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能力,实现精准监管、智能监管,推动安全管

吉林省区域划分

吉林省:简称吉,因境内吉林城而得名。位于东北地区中部,省会长春市。吉林省东界俄罗斯(界线长232.7千米),东南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界线长1206千米),南连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邻黑龙江省。 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女真语(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1907年建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幅员面积为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管辖二个副省级城市,一个是少数民族自治州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另一个是省会长春和吉林、四平、通化、白山、辽源、白城、松原7个地级市。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734.21万人。 1、长春,吉林省省会,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东北地区中部最大的中心城市,地处东北平原中央,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总面积2060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4906平方千米。现辖6个区(朝阳区、南关区、二道区、宽城区、绿园区、双阳区);代管县级市,榆树市、九台市、德惠市、农安县。 截至2008年5月,长春地区总人口868.72万。长春六大主城区、四大开发区总人口487.6万(四环路以内),四环内实际居住人口超过500万,其中外来和流动人口约为120万。区内居住着大约30万的国际友人。 2、吉林市 别名:北国江城,位于吉林省中部略偏东,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东北第五大城市(市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总面积:27722平方公里;市区

白城市的介绍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边陲,宛如一棵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举世闻名、风光如画的科尔沁草原上,绚丽多姿,光彩夺目。东南部与吉林省松原市相连,西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东部、东北部与黑龙江省隔江相望。位于东经121度38秒至124度22分,北纬44度13分57秒至46度18分。全市南北长230公里,东西宽211公里,辖洮南市、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和洮北区,设有白城经济开发区、民营经济开发区、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全市幅员25767平方公里,人口200多万。 白城市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蒙、满、回、朝、锡伯等29个少数民族116822人,占人口总数的5.85%。 白城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升温比较快;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变温快、温差大;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年平均日照时数2906小时,平均气温4--5℃。年降水量在400至50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七、八两月。 白城地处三省(区)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便捷。白城市是联合开发计划署酝酿设计的第四条欧亚大陆桥的主要枢纽城市之一。有长(长春)白(白城)、白(白城)齐(齐齐哈尔)、图(图们)乌(乌兰浩特)等高等级公路交汇通过,乡镇通油路率居全省之首。铁路四通八达,平齐线、通让线纵贯南北,长白线横跨东西,可直达北京、长春、吉林、哈尔滨、沈阳、大连等大城市,白阿线一直通往北疆边陲伊尔施。水运有省内最大的内河港口----大安港,逆流而上可达齐齐哈尔,顺流而下可达哈尔滨、佳木斯,还可进入第二松花江到达吉林港,又可进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抵达俄罗斯的伯力等港口。 白城有悠久的历史。关于“白城”的由来,就一直流传着诸多神话般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一个隆冬的季节,天色骤然大变,狂风卷着大雪,遮天盖地,刹那间羊群和雪滚成一团,整个草原混混沌沌,在羊群和人将被狂风暴雪卷走的危机时刻,突然,人们看见一道高大的雪岭环绕在草原深处,形成一座浩大的雪城,雪墙从天而降,把人、畜紧紧围在城中,幸免了一场大灾难。从此,游牧的蒙古人把这个地方视为祥瑞之地,取名“查干浩特”,并年年来此祭祀,歌颂这座白色的城。每当朝阳冉冉升起,或黄昏将至,居高临下,极目远眺,这里就出现了奇异的幻景,整个街道辉映着一片银白色,光洁夺目,“白城”因此而得名。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晚期,距今1.2万年至8000年前后,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时期白城东部生活着秽貊族先世,西部生活着东胡族先民。人们多依山傍水而居,过着以狩猎、捕捞为主的原始生活。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白城大地上的主人是鲜卑人。辽朝初期,在白城设置了历史上第一个州级政权机构——泰州,就是位于洮儿河北岸的白城市洮北区德顺乡的城四家于古城遗址。辽金泰州隶属上京道临潢府所辖,是辽控扼北方地区的军政重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白城地区是东北军兴安屯垦军的军事禁区,屯垦军督办公署驻地在白城。日军参谋部为刺探军事情报,于1931年5月秘密派遣现役军人大尉中村震太郎等5人以“游历旅行”为幌子,到白城地区进行间谍活

吉林省白城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变化

吉林省白城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变化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东经121度38秒至124度22分,北纬44度13分57秒至46度18分。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辖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洮南市、洮北区、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查干浩特旅游开发区、白城市民营经济开发区九个县(市、区),有汉、蒙、回等多个民族,200多万人口。东、东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接壤;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长岭县毗邻。西、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北、东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隔江相望。全市南北长230公里,东西宽211公里,总面积25 685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西北部为大兴安岭东麓褶皱地带,分布着丘陵和低山,海拔300-662.6米;东北、东南部为平原,海拔130-140米;西南部广泛分布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大小沙丘、沙垄,海拔150-180米,是潜化沙漠区。最高山峰敖牛山,海拔662.6米;最低地区为镇赉县和大安市境内的月亮湖地区,海拔一般为130米左右。 白城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919.4小时,年均气温4.9°C,无霜期157天,满足了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光热条件优越于全省其他地区。年均降水量407.9毫米,分布不均,秋冬雨雪少,春季降雨少。大风日数多,年均8级以上大风24天。冰雹出现5-9月。 白城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水面、芦苇、光热资源在全省第一多。现有在册耕地827万亩,占全省在册耕地面积的13.4%;实有耕地1198万亩,居全省第2位。草原辽阔,可利用草场面积1359万亩,人均8.4亩,正常年景产草40万吨。现有林地面积754万亩,宜林地面积186万亩,立木蓄积量898立方米,全省1000多万亩人工林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水面星罗棋布,境内有嫩江、洮儿河等6条主要江河,流径总长700多公里。共有水库12座,大小泡沼300多个。可养殖水面138.3万亩,占全省的34.4%;水产品年产量3万吨左右,居全省首位。地下水资源也十分丰富,地下水储量21亿立方米,现仅开采3亿多立方米,水质好。芦苇是我市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是全国五大重点产苇区之一,就面积而言位居全国第二位。日照积温高,年积温累计达3276.5℃。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煤、石灰石等20多种,已探明的煤储量为1亿吨。草原野生经济植物达720种,其中药用植物444种。野生兽类50余种,鸟类240种。人称“鹤乡”的A级自然保护区――向海,位于通榆县西部,总面积1055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丹顶鹤、白鹤、中华秋鸭、天鹅等珍稀飞禽的栖息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位于镇赉县东部,总面积454平方公里,是多种鸟类的繁殖地。多种生物区系互相渗透,构成了奇特的生态环境。在白城,春可见辽阔草原骏马奔腾,夏可观蓝天碧水仙鹤飞舞,秋可听茫茫苇荡百鸟啼鸣,冬可赏千里雪原冰上捕鱼。 动植物资源 白城市属吉林省西部地区,区内有国家级的保护区2个,多年来的保护使全区各种动植类在逐年扩繁增大,据调查,目前,全区野生动物种类有山鸡、山兔、狼、狐狸、雉鹑、白枕鹤、野鸭、大鸨、貉子、灰鹤、孢子、丹顶鹤、白鹳等400种。其中丹顶鹤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每年3-4月份迁来吉林省,10-11月份飞到南方越冬。它姿态优美,步履轻盈,鸣声嘹亮,深受人们喜爱,是极为重要的观赏鸟。大鸨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是典型的大型草原鸟类,素有“亚洲驼鸟”之称。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吉林省白城、四平、长春地区均有分布,属夏候鸟。 野生植物有东方香薄、慈茹、槐叶萍、芦苇、水葱、黑三梭、角果藻等724种。 历史沿革 点击率:54 白城市历史悠久,经考古调查和历史文献记载,在旧时期晚期,12000多年前境内已有人类生活。商周至秦时期为东胡游牧之地。汉、南北朝时期,为鲜卑、夫余所居。隋唐时,为契丹族游牧之地。辽时,在这里设长春州,治所在今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城四家子古城。长春州是辽朝皇帝圣宗、兴宗、道宗、天祚帝等四位皇帝的行宫,是辽朝春季的政治中心,是辽代东北路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金朝时期,长春州沿用继续至金天德二年(1150年),后降为长春县,隶肇州(前郭县塔虎城)管辖。金承安三年(1198年)又在此复设泰州,城址仍在城四家子古城。蒙元时期,先属成吉思汗四弟斡赤斤封地,后属辽阳行省泰宁路、泰宁府,治所仍在城四家子古城。明朝时期,隶属奴尔干都司所辖泰宁卫。清朝时期,属蒙古科尔沁部。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批准放荒招垦。光绪三十年(1904年)设洮南府,隶属盛京将军。同年设开通县、靖安县,隶属洮南府。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设大赉厅,隶属黑龙江将军。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安广县,隶属洮南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撤将军,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洮南府、开通县、靖安县、安广县隶属奉天省,大赉厅隶属黑龙江省。宣统二年(1910年),设镇东县,隶属奉天省。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厅,存道、县,境内各县隶属奉天省洮昌道和黑龙江省龙江道。民国四年(1915年),设瞻榆县,隶属奉天省洮昌道。东北沦陷时期,境内各县隶属伪龙江省。 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后,境内各县隶属嫩江省。1946年,先后隶属吉江行政主任公署、嫩江省、辽吉区行政公署。1947年,隶属辽北省。1949年,隶属黑龙江省。1954年,划归吉林省。 1954年8月,吉林省白城子区专员公署成立,辖洮南、白城、镇赉、安广、大赉、开通、瞻榆、乾安县。1955年,改称吉林省白城专员公署(简称白城专署)。1956年,长岭、双辽县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划归白城专署。1958年10月,白城镇与部分郊区合并,设白城市(县级);白城县余部20个乡镇与洮南县合并为洮安县;大赉、安广县合并为大安县;开通、瞻榆县合并为通榆县。同年11月,扶余县划归为白城专署,双辽县划归四平专署。1968年8月,成立白城专区革命委员会。1969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白城专区(1979年7月,复归内蒙古自治区)。1973年7月,白城专区革命委员会改称白城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1月,改称白城地区行政公署。1987年7月、1988年11月,洮安县、大安县先后改设洮南市(县级)、大安市(县级)。1991年3月,前扶经济开发管理区成立,地、厅级建制,隶属吉林省人民政府,扶余市和前郭县划归前扶经济开发管理区。1992年6月,设立松原市(地级),长岭、乾安县划归松原市。1993年8月,撤销白城地区行政公署,设立白城市(地级)。撤销白城市(县级),设立洮北区。白城市辖镇赉县、通榆县、洮北区,代管大安、洮南市。 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点击率:81 白城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科尔沁草原东端。地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是黑龙江西南、内蒙古东北入关的必经之地。1993年撤地设市,辖一区(洮北)、两市(大安、洮南)、两县(镇赉、通榆),三个省级开发区(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五个工业集中区(白城工业园区,民营经济开发区,通榆、镇赉、洮南工业集中区),人口202.9万。 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保增长、增投资、抓转变、促和谐的总体部署,全面构建吉林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粮食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区域商品集散地和生态产业基地“五大基地”,强化大能源、大园区、大通道、大生态、大环境、大民生“六大建设”,实施开发区“二次创业”,推进白城快发展大发展。 一、经济总量保持强势增长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5亿元,同比增长(下称增长)17.5%,完成年度计划96%。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5%、19.5%和19.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亿元,增长33.5%,超出省下达任务14亿元。全市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23.2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2.6亿元,增长15.8%。城镇居民收入达到14800元,增长9.5%。农村居民纯收入3490元,同比略有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 二、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2009年,全市工业经济出现逐步上行和均衡增长态势。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0亿元,增长18%,完成年计划的109%;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实现7亿元,增长12%,完成年计划的102.1%。工业技术改造项目投资预计完成81亿元,增长35%,完成年计划的135%。加快创业基地建设,恒达机械公司、世恒木业加工、赛德装璜公司、百特科技公司等17户企业相继入驻。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22亿元,增长23.2%。工业园区(集中区)快速发展。特别是白城工业园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2009年预计完成GDP 7.2亿元,增长70.2%;工业增加值实现6.7亿元,增长79.7%。 三、农村经济和各项工作富有成效 2009年,全市粮食产量50.3亿斤,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预计实现90亿元,增长28.6%。全市泥草房改造完成53032户,超额完成9089户。启动建设农业科技园区23个,占年初计划的115%。畜牧业产值、牧业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5亿元、1540元,完成年度计划。扶贫开发全年实现脱贫人口3.2万人,超额完成4600人。全面启动实施“百镇建设工程”。我市有11个小城镇入选全省“百镇建设工程”试点镇。 四、商贸服务业健康发展 2009年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31.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服务业从业人员达34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40%。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试点和“双建市场工程”等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家电下乡”工作,完成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备案289户。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6亿元,增长19%。外贸出口完成6100万美元,同比下降41.5%,进口完成1400万美元,增长29.3%。全年预计实现旅游收入11.8亿元,增长27.4%。 五、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白城经济开发区简介

一、白城经济开发区简介 白城经济开发区是1998年2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以科、工、贸为重点,二、三产业共同开发建设的省级开发区。位于繁华的幸福南大街以西,纯阳路以南的城区和白洮经济走廊出口的黄金地带,被洮白一级公路、图乌公路、洮儿河运河所环绕,是白城市城市规划的重点发展新区。 开发区内共规划了3个发展区:一是工业区。二是商贸区。三是生活区。“让客商发财,求自己发展”是开发区建设的宗旨,“以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招商引资是开发区对投资者的承诺。来吧!国内外的商家富贾、有识之士,白城经济开发区是一块未开垦的沃土,潜力无穷,是您投资的理想之地。 白城经济开发区目前已有美国德尔福派克电气公司、吉林省道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多邦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恒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百琦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泰合源药业有限公司、白城天福元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金鹏齿轮有限公司、白城裕丰精制米业公司、鑫波缫丝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入住,并成为白城经济开发区的骨干企业未来五年,要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及总装产业;大力发展以中药现代化为主的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精细加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化信息服务业与区域商贸中心城建设相配套的市场流通产业。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必保25%,力争实现30%的增速。

白城经济开发区视投资者为上帝,竭诚为入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法律支持和科技支持,白城经济开发区愿与国内外投资者共创美好明天。

二、大安经济开发区简介 吉林大安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位于嫩江明珠大安市区北部,控制面积13.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5.23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05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人。是长白、通让铁路和图乌公路的交汇处,区内有闻名遐尔的大安港,是吉林省最大内河港口,国家一级开放港口。大安开发区可辅射至黑、吉、辽、内蒙三省一区的很多城市,具有生产、销售的广阔市场。 吉林大安经济开发区是投入产出的高级区。这里水资源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适宜食品、饮料产业的发展;这里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农特产品品质十分优良,适宜绿色农特产品的精深加工;这里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畜牧业占农业比重较大,适宜肉类、油脂化工及相关轻工项目发展;这里劳动力资源丰富,电力充足,企业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客商创业发展。 吉林大安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备,软环境建设令投资者赞叹。目前区内已实现“七通一平”服务功能齐备,这里服务质量优、办事效率高。区内机构健全,职能到位,实行开放运行、封闭管理的运行机制。对投资项目提供包办式的全程服务,只有客商提出投资要求,所有前期手续由开发区包办。 吉林大安经济开发区经过几年的建设,依托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在这里发展各类产

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地区综合实力、彻底改变落后面貌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亿元,完成“十一五”计划107.5%,年均增长2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90亿元,年均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年均增长 2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100元,完成“十一五”计划1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累计完成1425.9亿元,是“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的5.86倍,完成“十一五”计划167.7%,年均增长45%。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2.8亿元,完成“十一五”计划156.2%,年均增长18.7%。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0年末,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期的 32.8∶31.2∶36.0调整为19∶44∶37。一产比重明显下降,二产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形成一批能源、农产品加工、汽车配件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通过西部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三大生态产业工程以及荒漠化治理、举市三年大造林等工程的实施,全市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完成造林240万亩,完成生态草建设118.8万亩,治理轻中度盐碱化草场近50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由“十一五”初期的9.9%和28%分别提升到11.6%和35%。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清洁能源产业、生态旅游业等也迅猛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五年来,重点实施了引嫩入白、大安灌区、洮儿河灌区、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廉租房建设、泥草房改造、珲乌线高速公路大安至石头井子段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和项目。长白快速铁路、白阿铁路复线、白城站扩能改造、市区金辉公铁立交桥、白城长安机场和白城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开发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引进域外资金1068.5亿元,年均增长36.7%。白城工业园区入园项目已达103个,其中55个项目已投产;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白城经济开发区成立十余年,工贸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7亿元,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25.15亿元,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亿元。益海嘉里集团、飞鹤乳业集团、中电投资集团、兰州石化集团和华锐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大型央企来我市投资兴业。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实施了农民健身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百校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建设等一大批建设工程。白城金鹿国际电影城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白城市中心医院和白城市中医院易

云南省境内的工业园区简介

50个工业园区简介(jiǎn jiè) 1、云南曲靖经济(jīngjì)技术开发区简介 云南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开发区于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pī zhǔn)成立,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划管理面积157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达6.2平方公里,按“一区(yī qū)三园”空间布局。20年来,开发区依托曲靖的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发展形成了有色金属、光伏电子、汽车及装备制造、轻工和生物五大优势产业,已成为曲靖重要的工业聚集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水、电、路、燃气、通讯和生活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截止2011年,入区企业总数(zǒngshù)913户,其中工业企业1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另有个体工商户3216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90.34亿元,增长45.02%;工业增加值87.02亿元,增长38.5%;固定资产投资80.12亿元,增长31.75%;主营业务收入283.95亿元,增长45.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5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2亿元,增长2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7元,增长16.1%。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30%的增速。 开发区已进入了经济社会加速、提质、增效的跨越发展新阶段,“十二五”期间,以打造“百亿产业、千亿园区、和谐新城”为目标,将全力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努力推动开发区跨越发展的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2、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城东部,成立于1992年,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增设出口加工区,是云南省唯一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