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泡沫的阻燃研究

聚氨酯泡沫的阻燃研究
聚氨酯泡沫的阻燃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聚氨酯泡沫的阻燃研究

作者:孙付宇, 秦泽云, 张美, Fuyu Sun, Zeyun Qin, Mei Zhang

作者单位:孙付宇,秦泽云,Fuyu Sun,Zeyun Qin(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张美,Mei Zhang(中北大学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刊名:

化工中间体

英文刊名:CHEMICAL INTERMEDIATE

年,卷(期):2011,08(5)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27条)

1.刘益军;柏松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期刊论文]-塑料工业 2003(10)

2.袁开军;江治;李疏芬聚氨酯的阻燃性机理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5)

3.于永忠;吴启鸿;葛世成阻燃材料手册 1990

4.胡源;范维澄;王清安磷腈改性聚氨酯燃烧过程气相中长寿命自由基的研究[期刊论文]-自然科学进展 1999(01)

5.金军聚氨酯硬质泡沫阻燃技术研究及趋势[期刊论文]-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07(04)

6.钟柳;刘治国;欧育湘-种新型含氯的磷-膦酸酯阻燃聚氨酯的阻燃性能 2007(04)

7.欧育湘;韩廷解阻燃塑料手册 2008

8.陈鹤;罗运军;柴春鹏阻燃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6)

9.赵哲;张鹏;夏祖西阻燃聚氨酯软泡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应用化工 2008(05)

10.王升文;秋银香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2008(01)

11.孟现燕;唐建华;叶玲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8(5)

12.杨伟平;戴震;许戈文聚氨酯阻燃的研究进展 2010

13.张理平;王俏不同阻燃剂对聚氨酯软泡阻燃性能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6(03)

14.史以俊;罗振扬;何明含磷阻燃剂对聚氨酯硬泡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聚氨酯工业 2009(05)

15.T.C.Chang;Y.S.Chiu;H.B.Chen Degradation of phosphorus-containing polyurethanes 1995

16.张蕾;吴晓青;张文才聚氨酯树脂在环保方面的应用与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胶粘剂 2008(02)

17.郝冬梅;刘彦明;林倬仕无卤膨胀性阻燃剂ANTI-2阻燃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 2008

18.W.Wei;X.Peng Preparation of aqueous polyurethane flameretardant[期刊论文]-Textile Auxiliaries 2004(05)

19.刘斌;杨小燕聚氨酯材料的阻燃与防火[期刊论文]-江苏化工 2003(06)

20.陈雷;高增明三(-缩二丙二醐亚磷酸酯阻燃剂的应用 1991(04)

21.韦玮;王建明新型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研究 1998(01)

22.高明;王涛;吴发超氨基树脂型膨胀阻燃剂处理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1)

23.罗振扬;史以俊;何明匀泡剂对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塑料 2009(01)

24.付步芳;魏建国;刘洁琪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技术[期刊论文]-材料开发与应用 1998(04)

25.张骥红;陈峰聚氨酯泡沫阻燃剂浅谈[期刊论文]-聚氨酯工业 2001(4)

26.张田林;李再峰纳米氢氧化镁补强阻燃聚氨酯弹性体[期刊论文]-弹性体 2004(05)

27.K.Kuleszal;K.Pielichowski;Z.Kowalski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NaH2PO4/NaHSO4 flame retardant system for polyurethane foams[外文期刊] 2006(02)

本文读者也读过(3条)

1.Sergei V.Levchik.刘结聚氨酯泡沫用商品化阻燃剂[会议论文]-2007

2.迈图高新材料携全新产品高调亮相2011亚洲聚氨酯展览会[期刊论文]-上海化工2011,36(10)

3.陈勇军.李斌.刘岚.何燕岭.杨正高.罗远芳.贾德民.Chen Yongjun.Li Bin.Liu Lan.He Yanling.Yang Zhenggao .Luo Yuanfang.Jia Demin阻燃型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塑料科技2012,40(3)

引证文献(1条)

1.李艳伟.王桂兴.叶建.李阳咪唑型离子液体对聚氨酯硬泡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期刊论文]-聚氨酯工业 2012(3)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022339034.html,/Periodical_hgzjt20110501

2.aspx

聚氨酯泡沫的阻燃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聚氨酯泡沫的阻燃研究 作者:孙付宇, 秦泽云, 张美, Fuyu Sun, Zeyun Qin, Mei Zhang 作者单位:孙付宇,秦泽云,Fuyu Sun,Zeyun Qin(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张美,Mei Zhang(中北大学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刊名: 化工中间体 英文刊名:CHEMICAL INTERMEDIATE 年,卷(期):2011,08(5)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27条) 1.刘益军;柏松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期刊论文]-塑料工业 2003(10) 2.袁开军;江治;李疏芬聚氨酯的阻燃性机理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5) 3.于永忠;吴启鸿;葛世成阻燃材料手册 1990 4.胡源;范维澄;王清安磷腈改性聚氨酯燃烧过程气相中长寿命自由基的研究[期刊论文]-自然科学进展 1999(01) 5.金军聚氨酯硬质泡沫阻燃技术研究及趋势[期刊论文]-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07(04) 6.钟柳;刘治国;欧育湘-种新型含氯的磷-膦酸酯阻燃聚氨酯的阻燃性能 2007(04) 7.欧育湘;韩廷解阻燃塑料手册 2008 8.陈鹤;罗运军;柴春鹏阻燃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6) 9.赵哲;张鹏;夏祖西阻燃聚氨酯软泡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应用化工 2008(05) 10.王升文;秋银香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2008(01) 11.孟现燕;唐建华;叶玲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8(5) 12.杨伟平;戴震;许戈文聚氨酯阻燃的研究进展 2010 13.张理平;王俏不同阻燃剂对聚氨酯软泡阻燃性能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6(03) 14.史以俊;罗振扬;何明含磷阻燃剂对聚氨酯硬泡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聚氨酯工业 2009(05) 15.T.C.Chang;Y.S.Chiu;H.B.Chen Degradation of phosphorus-containing polyurethanes 1995 16.张蕾;吴晓青;张文才聚氨酯树脂在环保方面的应用与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胶粘剂 2008(02) 17.郝冬梅;刘彦明;林倬仕无卤膨胀性阻燃剂ANTI-2阻燃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 2008 18.W.Wei;X.Peng Preparation of aqueous polyurethane flameretardant[期刊论文]-Textile Auxiliaries 2004(05) 19.刘斌;杨小燕聚氨酯材料的阻燃与防火[期刊论文]-江苏化工 2003(06) 20.陈雷;高增明三(-缩二丙二醐亚磷酸酯阻燃剂的应用 1991(04) 21.韦玮;王建明新型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研究 1998(01) 22.高明;王涛;吴发超氨基树脂型膨胀阻燃剂处理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1) 23.罗振扬;史以俊;何明匀泡剂对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塑料 2009(01) 24.付步芳;魏建国;刘洁琪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技术[期刊论文]-材料开发与应用 1998(04) 25.张骥红;陈峰聚氨酯泡沫阻燃剂浅谈[期刊论文]-聚氨酯工业 2001(4) 26.张田林;李再峰纳米氢氧化镁补强阻燃聚氨酯弹性体[期刊论文]-弹性体 2004(05) 27.K.Kuleszal;K.Pielichowski;Z.Kowalski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NaH2PO4/NaHSO4 flame retardant system for polyurethane foams[外文期刊] 2006(02)

聚氨酯的燃烧和阻燃

聚氨酯的燃烧和阻燃 聚氨酯材料是由碳—碳键为基本结构组成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属于可燃物质。用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各类产品与制品,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随处可见。由于它们处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之中,引发火灾的几率较高。由各种引火源引发聚氨酯材料的燃烧以及伴随燃烧产生的烟雾毒性,已成为消防安全密切关注的重点之一,对有关聚氨酯产品及生产制定了日益严格的阻燃标准和法规。 同时,聚氨酯产品的生产所使用的大量原料多属于有机化合物和聚合物,也同属于可燃物之列,而在生产中使用的许多原料助剂,如有机溶剂及其配置的涂料、脱模剂等,因闪点、着火点较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燃烧隐患;此外,在大型软质聚氨酯块泡的生产中,由于使用高水量配方生产低密度泡沫体产生的热量多而泡沫体的散热性差,因此在贮存过程中,由泡沫体产生自燃而引发的火灾也曾有发生。 由聚氨酯泡沫体等燃烧产生的火灾危害,不仅来源于燃烧本身产生的大量热辐射而引发的火焰的蔓延和扩大,同时还来源于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和分解释放出来的诸多有毒气体。许多火灾报告指出:由燃烧烟雾和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伤亡的比例远远高于真正燃烧本身造成的伤亡人数。因此,为保证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防火安全,必须系统地研究该类产品的燃烧机理、检测方法以及阻燃办法,制定产品的生产、使用安全标准和法规。下面,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将就聚氨酯泡沫的燃烧机理以及阻燃方法这两方面为大家进行简单介绍。 一、燃烧机理 在聚氨酯产品中,由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质量轻、体积大且传热系数低、最易发生燃烧,因此将它作为燃烧行为的研究对象最具有代表性。 一般物质的燃烧行为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物质引燃和火焰蔓延的初期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物质的完全燃烧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则为火焰衰减、燃烧熄灭的最终阶段。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这里告诉大家,物质引燃的难易程度是物质燃烧行为的第一表征,它与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组成、传导能力、热分解温度以及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和液滴的助燃程度等因素有关。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闪点和着火点,闪点和着火点越低的物质越容易燃烧。

聚氨酯阻燃剂的特性和行业分类应用简介

和其他大多数高分子材料一样,聚氨酯不耐热,容易被点燃,产生毒性气体,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所以,一般通过各种方法,使聚氨酯制品具有一定的阻燃性。添加阻燃剂是最常用的方法,阻燃剂是聚氨酯材料的重要助剂。 一、卤代磷酸酯 卤代磷酸酯类化合物是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一大类添加型有机阻燃剂。多数卤代磷酸酯常温下有液态,使用方便,与多元醇有良好的相容性,且价格适中。卤代磷酸酯阻燃剂的品种非常多,我们就对常用的几种分别作一下介绍。 1、三(2-氯乙基)磷酸酯 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是一种添加型阻燃剂,在聚氨酯软泡、硬泡生产中都能使用。但以用于硬泡效果更好,这是因为硬泡的闭孔率高,透气性小,阻燃剂挥发较困难,阻燃效果维持的比较长久。它的缺点是用量较大,如果用量超过15%时,泡沫塑料的物性则有下降现象。 TCEP广泛用于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在聚氨酯硬泡或半硬泡中添加10%TCEP可获得显著的效果。使用TCEP降低硬泡的脆性,而不削弱泡沫的抗蚀性。当TCEP用于聚氨酯软泡,例如阻燃改性高回弹泡沫,TCEP可与三聚氰胺结合使用。TCEP可作为一个单独组分在发泡过程中直接注入混合头,也可在发泡前与聚醚多元醇混合,同时可降低多元醇组分黏度。 TCEP是应用最早、最广也是最便宜的阻燃剂,它具有较好的抗水解性和较高的阻燃效率,但容易挥发损失,阻燃持久性较差。 生产厂家:美国雅保(Antiblaze 100),德国科莱恩,美国康普顿集团公司,江都大江,江苏雅克等。 2、三(2-氯丙基)磷酸酯 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是一种添加型阻燃剂,兼具有良好的增塑作用。由于分子内同时含有磷、氯两种元素,阻燃性能显著,同时还有增塑、防潮、抗静电等作用。因为磷氯含量比TCEP低,因此它的阻燃效果也相对减弱。 TCPP主要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剂。一般较多的用于聚氨酯硬泡及PIR硬泡中,也用于聚氨酯软泡。用于聚氨酯软泡时持久性不好,但不会使泡沫发生焦烧现象。 生产厂家:美国雅保(Antiblaze TMCP及Antiblaze 80),德国科莱恩,德国拜耳(Levagard PP),江都大江,江苏雅克,张家港常余等。 二、磷酸酯类阻燃剂 磷酸酯的品种较多,许多磷酸酯可用作聚氨酯的阻燃剂。但磷酸酯同时具有增塑效应,

聚氨酯泡沫阻燃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阻燃原理 一般,通过添加阻燃剂提高泡沫塑料的阻燃性,以延缓燃烧、阻烟甚至使着火部位自熄。也可采用含阻燃元素的多元醇(即反应型阻燃剂)为泡沫原料。阻燃剂必须具有以下一种或数种功能:能在着火温度或接近着火温度下吸热分解成不可燃物质;能与泡沫燃烧产物反应生成不易燃物质;可分解出能终止泡沫自由基氧化反应的物质。 在聚氨酯泡沫中,含磷阻燃剂主要在凝聚相发挥作用,磷化物可以消耗泡沫塑料燃烧时分解出的可燃气体,使其转化成不易燃烧的炭化物,泡沫体中磷(P)含量达1.5%左右时即可获得较佳的阻燃效果。 含卤素阻燃剂主要在气相中发挥作用,卤素是泡沫塑料燃烧反应的链终止剂,在塑料燃烧时生成卤化氢而抑制燃烧反应。据有关资料,为使泡沫获得较满意的阻燃性能,泡沫体中溴(Br)质量分数应达12%~14%,或氯(Cl)质量分数达18%~20%。当磷-卤联用时,由于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故0.5%P+(4%~5%)Br或1%P+(8%~12%)Cl即可使聚氨酯泡沫具有自熄性。 典型的磷-氮阻燃体系可由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等组成,在泡沫受热初期,阻燃剂分解产生磷酸等,它与多羟基化合物形成具有阻燃作用的磷酸酯并释放水蒸气;在高温下泡沫中的阻燃剂气化产生不燃性气体,使熔融的泡沫炭化形成疏松的多孔性阻燃层。 氢氧化铝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水(质量分数可高达34%),结晶水在泡沫塑料生产过程中很稳定,但在泡沫塑料燃烧温度时将快速分解,吸收燃烧热,并在火源和泡沫间形成不燃性的屏障,从而起到阻燃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烟气抑制剂。 添加阻燃剂制备阻燃泡沫塑料 人们发现,含磷、氮、卤素、锑、铝、硼等元素的塑料制品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一般可通过在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时在发泡配方中添加阻燃剂,使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选择阻燃剂,除了要考虑它对制品的阻燃效果(包括长期阻燃效果、遇火时的烟雾性等),还需考虑加入阻燃剂对发泡工艺的影响,以及对制品物性的影响。 一用于聚氨酯的阻燃剂有非反应性添加型阻燃剂及反应型阻燃剂两类。 A 添加非反应性阻燃剂 聚氨酯泡沫的阻燃剂以液态阻燃剂为主。液体阻燃剂主要是含磷、氯、溴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如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二氯丙基)磷酸酯(TDCPP)、四(2-氯乙基)亚乙基二磷酸酯、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多溴二苯醚,等等。固态阻燃剂如三聚氰胺、三氧化锑、氢氧化铝、硼酸盐、聚磷酸铵、三(2,3-二溴丙基)异三聚氰胺酯等也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B添加液态有机阻燃剂 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应用最早而且成本经济的品种是TCEP。它容易迁移和挥发,阻燃持久性较差。为了减少挥发损失,可选用多氯化(多)磷酸酯和高分子量的齐聚磷酸酯,如三(二氯丙基)磷酸酯和卤代双磷酸酯。在硬泡配方中加入20%以内的三(2,3-二氯丙基)磷酸酯,可使硬泡的氧指数达26;添加15%该阻燃剂可使软泡的阻燃性能达到UL94 HF-1或ASTM D1692阻燃要求。 卤代双磷酸酯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常用的液态低挥发阻燃剂,耐水解性和热稳定性较好,尤其适用于聚氨酯软泡的阻燃。典型的产品有:四(2-氯乙基)二亚乙基醚二磷酸酯,含磷12%、氯27%,日本进口产品牌号CR505;四(2-氯乙基)亚乙基二磷酸酯,含磷13%、氯30.5%,美国进口产品牌号Thermolin101。其它产品如四(1,3-二氯-2-丙基)-2,2-二(氯甲基)-1,3-亚丙基二磷酸酯、四(1,3-二氯-2-丙基)-亚乙基二磷酸酯、四(2,3-二溴丙基)-1,2-亚乙基二磷酸

聚氨酯泡沫材料及成型方法总结

聚氨酯泡沫材料 一、概况 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凡是在高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NHCOO-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聚氨基甲酸酯。一般聚氨酯系由二元或多元有机异氰酸酯(通常为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与多元醇化合物(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相互作用而得。由于聚氨酯的结构不同,性能也不一样。利用这种性质,聚氨酯类聚合物可以分别制成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等。近二十年来,聚氨酯在这几个方面的应用都发展很快,特别是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橡胶、聚氨酯涂料发展更加迅速。 泡沫塑料是聚氨酯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多孔性,因而相对密度较小,质轻,隔热隔音,比强度高,减振等优异特性。根据所用原料不同和配方的变化,可制成软质、半硬质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几种。 图1 聚氨酯泡沫合成主要原料 聚氨酯泡沫形成的化学机理 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生成聚氨酯的反应,是所有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备中都存在的反应。发泡过程中的“凝胶反应”一般即指氨基甲酸酯的形成反应。因为泡沫原料采用多官能度原料,得到的是交联网络,这使得发泡体系能够迅速凝胶。基团反应如下: —NCO+—OH→—NHCOO— 在有水存在的发泡体系中,例如聚氨酯软泡发泡体系、水发泡聚氨酯硬泡体系,多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不仅生成脲的交联(凝胶反应),而且是重要的产气发泡,

一般是指有水参加的反应。反应。所谓“发泡反应” —NCO+HO+OCN—→—NHCONH—+CO↑22上述几个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可促使反应体系温度迅速增加,是发泡反应在短时间内完成。并且,反应热为物理发泡剂(辅助发泡剂)的气化发泡提供了能量 二、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软泡)是指具有一定弹性的一类柔软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它是用量最大的一种聚氨酯产品。聚氨酯软泡的泡孔结构多为开孔的。一般具有密度低、抗氧化老化、耐油耐溶剂、弹性回复好、吸音、透气、保温性能,主要用作家具垫材、交通工具座椅垫材、各种软性衬垫层压复合材料,工业和民用上也把软泡用作过滤材料、隔音材料、防震材料、装饰材料、包装材料及隔热保温材料 发泡原理及工艺 预聚体法发泡工艺原理 预聚体法发泡工艺通常应用于聚醚型泡沫塑料。而聚酯型泡沫塑料因聚酯本身粘度较大,生成预聚体后粘度更大,在发泡时不易操作,一般都不用此法。 预聚体法发泡工艺既是将聚醚多元醇和而异氰酸酯先制成预聚体,然后在预聚体中加入水、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其他添加剂,载高速搅拌下混合进行发泡。固化后在一定温度下熟化即软质泡沫塑料。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聚醚多元醇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分子量为2 000~4 000,密度为16~192kgPm3。它是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与聚醚多元醇缩聚反应而合成,全称是聚胺基甲酯,俗称海绵。由于其密度小,弹性好,隔音防震,乘坐安全舒适,成型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特点,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在家具、床具、运输、冷藏、建筑、绝热等行业使用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由二元或多元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生产过程中多为放热反应,很容易产生自燃引起火灾,并在燃烧过程中能放出一氧化碳、氰化物、甲醛等有毒气体,易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由于人们缺乏了解、掌握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成型过程中的危险特性及其预防措施,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曾发生过屡似多次的重大火灾案例,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教训十分深刻。 2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反应基于两个主要化学组分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同时加入其它组分,包括水、一氟三氯甲烷、泡沫稳定剂、催化剂,这些物料在瞬间剧烈高速混合、反应,同时形成泡沫,这个过程放出大量热量。泡沫塑料是一种多孔性材料,比表面积很大,泡沫边缘部分热量尚可发散出去,而中心部分的热量,由于泡沫保温效果较好,则较难移出,在正常反应中,它们放出的热量使泡沫块中心升到一定温度而达到熟化的目的。 然而,当原料不纯、含水量高,配方设计不合理,投料量不准确,在配料过程中,多加了水或活性催化剂,配比失调,或者搅拌不均等都会导致温度急剧升高而发生自燃。其次,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熟化过程中,由于尚未完全反应的物料仍在继续放热,倘若车间内没有一定的排风装置,通风不良,会使泡沫塑料聚热不散,产生自燃。别外,成型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摆放相互紧贴,没有距离,也会散热不良,容易造成泡沫块中心焦化,甚至酿成火灾。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docx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绝热防腐高分子合成材料,用作防腐保温保冷层,它导热系数低、密度小、强度高、吸水性小、绝热、绝缘、隔音效果好、化学稳定性能好,作为一种绝热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运输、建筑、日常生活等领域,如输油和辅热水管道、油库、贮罐、冷库、空调、冰箱、集中供热供汽管道等设施的保温保冷。有数据显示,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的管道比传统的管道可减少热损失35%,节约了大量能源,减少了维修费用。另外,它还具有优良的防水防腐性脂,可直接埋入地下或水中,使用寿命可达20~30年以上,使用温度-190~120℃。 聚氨酯泡沫塑料有聚酯与聚醚型之分。通常聚酯在强度、耐温性能等方面较聚醚型为好,但因聚酯原料成本高,所以在应用上受到限制。1.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主要性能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1000℃火焰温度下燃烧5 s后离火,在1~2s内自熄。耐浓度小于10%的无机酸,不耐高浓度的无机酸;耐中等浓度的碱液;耐汽油、机油,耐酮、耐酯,不耐醇。 各种绝热材料性能对比见表5—1。 表5-1 各种绝热材料性能 项目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玻璃聚氯乙然泡沫软木 密度/kg·m -3 50 50 160~190 60~70 240~250

导热系数/W·(m·K) -1 0.023~0.026 0.043 0.055~0.060 0.043 0.058 耐热度/℃+130 +75 +400 +80 +100 耐寒度/℃-110 -80 -270 -35 吸水率体积/%0.2 0.4 <0.2 0.3 压缩强度/MPa ≥0.2 0.18 >0.5 0.18 自熄性自熄易燃不燃易燃燃烧 2.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料的性质、规格与选择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以多元羟基化合物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发泡剂的作用下,经加成聚合发泡而成。主要反应力异氰酸酯与多元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反应生成聚氨酯。催化剂主要有叔胺和有机锡等。发袍反应为异氰酸酯与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脲。反应产物脲及叔胺等物对此反应有催化作用。反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被用来发泡。但水发泡的最大缺点是耗费昂贵的异氰酸酯。也常用低沸点氟氯烷化合物(即F-113等),利用聚合过程中的反应热汽化,使物料在逐步固化前形成泡沫,发泡剂用量可根据所需泡沫体密度来决定。 (1)聚酯。硬质泡沫聚氨酯所用的聚酯,其羟值通常控制在300~500 之间。456聚酯指标如下。 (2)Ⅲ型阻火聚醚:是三羟基含磷含氯阻火聚醚。由于分子结构中引入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刘益军柏松 (江苏省化工研究所南京210024) 摘要:简要介绍了对多孔性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的重要性,并对各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以及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研究领域的技术进展进行了介绍。较全面地综述了改善软质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的方法,包括:各种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的特点及使用效果,不同阻燃剂的协同作用,引入异氰脲酸酯基团对硬泡阻燃性能提高,采用阻燃剂溶液浸渍开孔泡沫塑料等。 关键词: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剂;阻燃 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于含可燃的碳氢链段、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未经阻燃处理的聚氨酯是可燃物,遇火会燃烧并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烟雾,给灭火带来困难。特别是聚氨酯软泡开孔率较高,可燃成分多,燃烧时由于较高的空气流通性而源源不断地供给氧气,易燃且不易自熄。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许多应用领域如建筑材料、床垫、家具、保温材料、汽车座垫及内饰材料等,都有阻燃要求。国外对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阻燃相当重视,颁布了许多有关阻燃的法规和阻燃标准。在我国,对用于飞机、轮船、铁路车辆、汽车、其它重要场所及设施的聚氨酯泡沫,先后都提出了阻燃要求,且很多已采用了阻燃级聚氨酯泡沫[1]。 所谓阻燃,实际上指达到某种规范或某种试验方法的一个具体标准,塑料的“阻燃”或“难燃”一般只是对于小火而言,在大火中仍能燃烧。不过阻燃性能好的泡沫塑料遇小火年自熄,不易引起火灾;在火灾中,由于燃烧性能的降低,可降低火灾蔓延及产生刺激性有毒烟雾的危险。 已有大量的文献综述阻燃剂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应用[1~3],现根据部分文献数据,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技术作一简单的综述。

1 阻燃原理 一般,通过添加阻燃剂提高泡沫塑料的阻燃性,以延缓燃烧、阻烟甚至使着火部位自熄。也可采用含阻燃元素的多元醇(即反应型阻燃剂)为泡沫原料。阻燃剂必须具有以下一种或数种功能:能在着火温度或接近着火温度下吸热分解成不可燃物质;能与泡沫燃烧产物反应生成不易燃物质;可分解出能终止泡沫自由基氧化反应的物质。 在聚氨酯泡沫中,含磷阻燃剂主要在凝聚相发挥作用,磷化物可以消耗泡沫塑料燃烧时分解出的可燃气体,使其转化成不易燃烧的炭化物,泡沫体中磷(P)含量达1.5%左右时即可获得较佳的阻燃效果。 含卤素阻燃剂主要在气相中发挥作用,卤素是泡沫塑料燃烧反应的链终止剂,在塑料燃烧时生成卤化氢而抑制燃烧反应。据有关资料,为使泡沫获得较满意的阻燃性能,泡沫体中溴(Br)质量分数应达12%~14%,或氯(Cl)质量分数达18%~20%。当磷-卤联用时,由于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故0.5%P+(4%~5%)Br或1%P+(8%~12%)Cl即可使聚氨酯泡沫具有自熄性[1]。 典型的磷-氮阻燃体系可由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等组成,在泡沫受热初期,阻燃剂分解产生磷酸等,它与多羟基化合物形成具有阻燃作用的磷酸酯并释放水蒸气;在高温下泡沫中的阻燃剂气化产生不燃性气体,使熔融的泡沫炭化形成疏松的多孔性阻燃层。 氢氧化铝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水(质量分数可高达34%),结晶水在泡沫塑料生产过程中很稳定,但在泡沫塑料燃烧温度时将快速分解,吸收燃烧热,并在火源和泡沫间形成不燃性的屏障,从而起到阻燃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烟气抑制剂。 2 添加阻燃剂制备阻燃泡沫塑料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编号:SY-AQ-06349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Rigid polyurethane foam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绝热防腐高分子合成材料,用作防腐保温保冷层,它导热系数低、密度小、强度高、吸水性小、绝热、绝缘、隔音效果好、化学稳定性能好,作为一种绝热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运输、建筑、日常生活等领域,如输油和辅热水管道、油库、贮罐、冷库、空调、冰箱、集中供热供汽管道等设施的保温保冷。有数据显示,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的管道比传统的管道可减少热损失35%,节约了大量能源,减少了维修费用。另外,它还具有优良的防水防腐性脂,可直接埋入地下或水中,使用寿命可达20~30年以上,使用温度-190~120℃。 聚氨酯泡沫塑料有聚酯与聚醚型之分。通常聚酯在强度、耐温性能等方面较聚醚型为好,但因聚酯原料成本高,所以在应用上受到限制。 1.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主要性能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1000℃火焰温度下燃烧5s后离火,在1~2s内自熄。耐浓度小于10%的无机酸,不耐高浓度的无机酸;耐中等浓度的碱液;耐汽油、机油,耐酮、耐酯,不耐醇。 各种绝热材料性能对比见表5—1。 表5-1各种绝热材料性能 项目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 聚苯乙烯 泡沫玻璃 聚氯乙然泡沫 软木 密度/kg·m-3 50 50 160~190 60~70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17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 及防火对策(正式版)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 (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火灾危险性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用这种材料做 成的泡沫塑料具有优越的绝缘、保温和隔音性能。聚 氨酯泡沫塑料,俗名海绵塑料(以下简称聚氨酯泡 沫),是生产、生活中广泛利用的畅销制品。聚氨酯 泡沫成品是多孔性的固体,导热性极差,容易造成热 量积聚。硬质泡沫塑料的闪点为310℃,自燃温度为 416℃,每燃烧1千摩尔泡沫塑料可放出3073.53KJ 的热量。未经阻燃处理的成品,氧指数为20左右;经 阻燃处理的在23~27之间,个别也可达30左右。在

200℃时发生热降解,放出CO和醇类等低分子物。 对于软质聚氨酯泡沫,根据火险参数差热分析的测定结果,其初始分解温度为260℃以上,激烈分解温度为280℃,自燃温度在330℃以上,极易造成自燃和分解性燃烧。燃烧后,会分解产生氰化氢、一氧化碳等剧毒性气体,使人吸入后几秒钟就中毒身亡,且燃烧产生大量烟气,降低空间能见度,使人失去逃生能力。 二、火灾特性 聚氨酯泡沫火灾与其他可燃固体火灾相比,存在有不同的独特个性。主要表现在: 1、易产生阴燃 实验证明,某些标准规格的聚氨酯泡沫,即使在单独存放的情况下,也可发生阴燃。软质聚氨酯泡沫在静止空气中,产生阴燃的最高温度不超过400℃,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完整版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 及防火对策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 一、火灾危险性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用这种材料做成的具有优越的绝缘、保温和隔音性能。聚氨酯,俗名海绵(以下简称聚氨酯泡沫),是生产、生活中广泛利用的畅销制品。聚氨酯泡沫成品是多孔性的固体,导热性极差,容易造成热量积聚。硬质的闪点为310℃,自燃温度为416℃,每燃烧1千摩尔泡沫可放出3073.53KJ的热量。未经阻燃处理的成品,氧指数为20左右;经阻燃处理的在23~27之间,个别也可达30左右。在200℃时发生热降解,放出CO和醇类等低分子物。 对于软质聚氨酯泡沫,根据火险参数差热分析的测定结果,其初始分解温度为260℃以上,激烈分解温度为280℃,自燃温度在330℃以上,极易造成自燃和分解性燃烧。燃烧后,会分解产生氰化氢、一氧化碳等剧毒性气体,使人吸入后几秒钟就中毒身亡,且燃烧产生大量烟气,降低空间能见度,使人失去逃生能力。 二、火灾特性 聚氨酯泡沫火灾与其他可燃固体火灾相比,存在有不同的独特个性。主要表现在: 1、易产生阴燃 实验证明,某些标准规格的聚氨酯泡沫,即使在单独存放的情况下,也可发生阴燃。软质聚氨酯泡沫在静止空气中,产生阴燃的最高温度不超过400℃,而且阴燃的时间能持续数个小时。硬质聚氨酯泡沫的阴燃只发生在表面上,阴燃的最高温度约500℃左右。 2、燃烧速度极快,火焰温度高 在实验中采用150×50×15mm规格的聚氨酯泡沫试样测定,燃烧速度为1.5~2.0mm/s;燃烧中辐射热极强,经测试火焰温度高达2000℃左右,热值为28~23MJ/kg,根据消防部队战斗经验表明,500公斤聚氨酯泡沫堆积引燃后,战斗还未展开、水枪还没出水就全部燃尽了,可见其燃烧的猛烈程度。 分析认为,聚氨酯泡沫燃烧速度快、温度高,主要是因为聚氨酯泡沫在温度作用下,具有急剧分解的特性。分解出的多种小分子可燃气体,当其温度达到燃点,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燃性的全面猛烈燃烧,使燃烧进入“轰燃”状态。 3、烟雾大,毒性强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现场发泡

硬质聚氨酯现场发泡施工方案 本工程内天井三层以上外墙设计为30厚硬质聚氨酯发泡保温层,所选用做法为L06J202外墙18做法,根据工作联系单002上部分要求,取消聚氨酯防潮底漆,直接在现3,导热系数为30kg/m0.027W/m.k。在的砼和加气砼砌块墙面喷涂,要求表观密度大于等于施工时对于窗洞口四周侧面不做喷涂,只施工大面即可。 一、施工准备 1、现场发泡施工所用材料的技术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相应材料规范和产品标准。 2、要求做见证送检试样,复试结果合格,满足设计要求的指标。 3、外墙基体进行浮浆,粘接、孔洞及杂物清理,并做灰饼,控制发泡的平整度。 二、作业条件 1、基层已通过检查验收,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同时基层表面温度不能过低、也不能有水份。 2、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已按计划进入现场,并经验收。 3、配合比已确认并经过现场验证。 4、禁止在雨天、和五级风及其五级风以上的环境中施工作业。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将影响发泡施工质量,不利于施工操作。 5、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现场发泡施工必须在专业技术人员监督指导下进行。 三、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现场发泡施工操作要领2 A、清扫基层,使基层表面无水、无杂物,过分光滑的部位刷明矾水处理。、按已确定的现场实际配合比例正确秤量,先将甲组份中六种材料置于甲组料容器均B 匀混合,通过水浴调节物料温度在+25℃左右。、乙组份“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同样调节在+25℃、加入已混合均匀的甲组料,用手C 20s15提电动搅拌器混合~,即注入分隔仓内发泡成型。 D、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现场发泡施工的参考配合比见下表。 E、发泡材料每次搅拌、灌注时控制在1~2Kg料的范围内,以免每次料层过厚影响散热。

聚氨酯硬泡阻燃标准

聚氨酯硬泡阻燃标准 2009-3-9 10:25:21 来源:中国塑料改性技术咨询网 [摘要]:聚氨酯硬泡大很多应用场合都是阻燃要求的,20年来中国相应的材料阻燃标准在不断修订,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对以往研究工作的总结,本文就聚氨酯硬泡在实施《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2006)后应向什么方向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1聚氨酯硬泡20余年执行的相关阻燃标准 1.1《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1997)对于PU硬泡B1等级的严格要求 近20年来,我国聚氨酯工业发展很快。由于该产品具有非常低的导热系数及透水蒸汽性,质轻、比强度高,加之其与纸、金属、木材、水泥板、砖墙塑料板、沥青毡等具有很强的粘接性,不需另加其它粘合剂等优点,已为众多的工业及民用部门所采用。但是,聚氨酯与其它有机高分子材料一样是一种可燃性较强的聚合物。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密度小,绝热性能好,与外界的暴露面比其它材料大,因此更容易燃烧。随着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广泛运用,其材料的耐燃、防火等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由于不慎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而导致火灾的事件时有发生,给聚氨酯泡沫的应用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国外许多专家甚至认为这个问题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今后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因此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耐燃性、安全性,已成为能否用于建筑材料的重要技术指标。许多国家的建筑立法机构都制定了一系列难燃法规,与此同时又相应的制定了一系列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性能的测试方法。 我国从1980年开始制定了4项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即氧指数法(GB2406-1980)、炽热棒法(GB2407-1980)、水平燃烧法(GB2408-1980)、垂直燃烧法(GB2409-1980),特别是氧指数法(GB2406-1980)是我国适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性试验的第1个国家标准。1984年上海市公安局颁布了《关于生产、销售、使用高分子建筑材料的管理规定》,其中明确指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使用在建筑上,氧指数不得小于26%。相当多的省市部门及公安消防机构参照此规定陆续颁布了各地方和部门的法规。研制氧指数大于26%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也引起了国内相关研究部门的普遍重视。国家科委在“六五”、“七五”期间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氧指数大于26%的指标列为国家攻关课题,并在“七五”攻关成功。这对安全使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减少和消除火灾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生产、使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有关单位和公安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逐渐认识到,其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即使氧指数达到

阻燃剂对聚氨酯氧指数测定的影响

阻燃剂对聚氨酯氧指数测定的影响 阻燃剂作为聚氨酯泡沫中一种价格昂贵的添加剂, 其作用非常重要, 阻燃剂添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还要考虑阻燃剂的添加量对泡沫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鉴于成本、安全、满足阻燃技术指标和泡沫物理机械性能等因素的考虑, 应该优化使用适当的阻燃剂使其发挥最大作用。阻燃剂添加量与氧指数关系见图1。 阻燃剂添加量的影响:数据表明, 对于TDCPP阻燃剂,以聚醚多元醇为基计, 10Phr的TDCPP可使PUF的氧指数于23%, PUF的氧指数随着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高,但是TDCPP用量大于15Phr以后,再增加TDCPP的用量, 试样的氧指数提高的十分有限。 不同阻燃剂的影响:由图1可以看出,不同的阻燃剂在聚氨酯泡沫中的阻燃作用各不相同, 随阻燃剂含量的变化,阻燃作用变化规律也不一样,这主要是受阻燃剂的种类差异以及阻燃剂与聚氨酯泡沫相容性的影响。 按照阻燃机理, 磷能在燃烧过程中与聚合物或周围环境的氧相互作用生成磷酸、偏磷酸和聚偏磷酸等一系列衍生物, 这些玻璃状的液态衍生物热稳定性高,可在高聚物的表面形成一层隔离膜。它的形成, 既可以阻挡火焰区热量传入使高聚物分解,又可阻挡分解出的可燃气进入火焰区, 况且高聚物分解和可燃气燃烧往往是相互促进的或相互消弱的,所以这一液膜覆盖层的形成,必然促进阻燃作用的大幅度提高。

TDCPP是一种不具有反应活性, 但具有阻燃作用的添加型阻燃剂。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 阻燃性能也随之上升, 但在添加量为20%以上时, 阻燃性能的提高并不明显, 而且阻燃剂与组合聚醚混合后会释放出一些酸性物质, 在泡沫中还具有一定的增塑作用,会导致泡沫强度的下降,所以阻燃剂的添加量在15%左右为宜。 三聚氰胺的阻燃作用主要是它能催化形成结炭固体覆盖层,氢氧化铝的阻燃作用在于它一方面能形成三氧化二铝固态保护层,在火源和泡沫间形成不燃性的屏障,从而起到阻燃作用;另一方面含有大量的结晶水,在泡沫生产过程中很稳定,但在泡沫燃烧时将快速分解,吸热降温。 阻燃剂的加入会影响聚氨酯泡沫的泡体结构, 产品生产商增加样品中阻燃成分的含量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阻燃剂对泡沫基本性能、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尽量选择经济、环保、高效的泡沫阻燃剂。

飞机座椅垫用聚氨酯软质泡沫发展现状及适航标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飞机座椅垫用聚氨酯软质泡沫发展现状及适航标准 作者:李秉海, 欧育湘, Li Binghai, Ou Yuxiang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业阻燃实验室,100081 刊名: 聚氨酯工业 英文刊名:POLYURETHANE INDUSTRY 年,卷(期):2007,22(4) 参考文献(7条) 1.欧育湘;王传广;徐永江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PUF)[期刊论文]-塑料科技 1996(06) 2.Federal Aviation Regulations (FAR) Part 25 Airworthiness Standards:Transport Category Airplanes.Section 853 (a) & (b) 1984 3.朱吕民;刘益军聚氨酯泡沫塑料 2005 4.刘益军;柏松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期刊论文]-塑料工业 2003(10) 5.朱吕民;钱文浩;郭琦纳米级难燃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02 6.欧育湘无卤、低烟、低毒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 2000(09) 7.Airbus Industrie:smoke and toxicity requirements,Material Test Specification.ABD 0031 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2条) 1.马栋梁.Ma Dongliang浅谈聚氨酯软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期刊论文]-广东化工2010,37(7) 2.朱丽叶 E 斯道特.旦尼尔 路希聚氨酯混合头技术和最新进展[会议论文]-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022339034.html,/Periodical_jazgy200704002.aspx

聚氨酯泡沫阻燃剂浅谈 (1)

聚氨酯泡沫阻燃剂浅谈 张骥红 陈 峰 (江苏省化工研究所 南京210024) 摘 要:介绍了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常用的阻燃剂,包括反应型阻燃剂和添加型阻燃剂。着重对市场上部分卤代磷酸酯阻燃剂的类型进行了介绍。简要介绍了阻燃剂的阻燃机理、聚氨酯泡沫塑料用阻燃剂的研究开发,对我国聚氨酯用阻燃剂的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剂;卤代磷酸酯;反应型阻燃剂 聚氨酯(PU)泡沫塑料系目前最常用的塑料品种之一,据估计全球年需求量在500万t 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聚氨酯软泡和硬泡。聚氨酯软泡广泛用于家具和汽车、座垫等行业,聚氨酯硬泡广泛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管道和设备制造行业的隔热材料。而PU 泡沫材料在空气中极易燃烧,而且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及烟尘。因此,国外对PU 泡沫材料的阻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颁布了许多有关阻燃的法规和阻燃标准。在我国,虽然还没有建立关于PU 泡沫阻燃的规定,但实际上,对用于飞机、轮船、铁路车辆、汽车、其他重要行业部件、设备及某些场所的聚氨酯泡沫,近年来都提出了阻燃要求,且很多已采用了阻燃级PU 泡沫。 赋予PU 以阻燃性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对其进行结构改性,如将异氰脲酸酯结构引入PU 链中,以提高材料的炭化倾向而降低其可燃性,但这种方法的应用目前是很有限的,一般仅适合于制备硬质泡沫塑料;另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在P U 配方中加入反应型或添加型阻燃剂。我国阻燃剂生产厂家有50多家,品种近50余种,但专用阻燃剂不多,常用品种20~30种。用于PU 的阻燃剂除了要满足阻燃剂的一般要求外,还应与P U 配方中各组分相容,在多元醇中溶解性好,不引起泡沫体焦化 烧芯 ,且最好是粘度较低的液体,以免造成加工工艺上的困难。1 聚氨酯阻燃技术及机理 目前高分子材料获得阻燃性的技术途径主要有抑制降解及氧化技术、催化阻燃技术、消烟技术、气相阻燃技术、隔热炭化层技术、接枝及交联改性技 术、冷却降温技术等。其阻燃机理主要包括气相阻 燃机理、凝聚相阻燃机理和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在聚氨酯泡沫中,含磷阻燃剂主要在凝聚相发挥作用,属于催化成炭阻燃技术,泡沫体中磷的质量分数达1.5%左右时即可获得较佳的阻燃效果[1]。含卤素阻燃剂主要在气相中发挥作用,属气相阻燃技术,阻燃效果与阻燃剂的化学结构有关,为使泡沫获得较满意的阻燃性能,泡沫体中溴元素质量分数应达12%~14%,或氯质量分数达18%~20%。当磷 卤联用时,由于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故含0.5%的磷和4%~5%的溴或含1%的磷和8%~12%的氯即可使聚氨酯泡沫具有自熄性。2 常用阻燃剂2.1 反应型阻燃剂 聚氨酯所用的反应型阻燃剂多为各种液态及固态的含磷、氮或(和)卤素的阻燃多元醇及含磷异氰酸酯等。反应型阻燃剂以多元醇为主,如二乙二醇双(2 氯乙基)磷酸酯、三(聚氧化烯烃)磷酸酯、三(聚氧化烯烃)亚磷酸酯等。反应型阻燃剂作为一种反应成分参与反应,使P U 本身含有阻燃成分,具有对材料性能影响小、稳定等特点。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俗称P430)属于反应型阻燃剂,能和TDI 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链,阻燃剂不会逸出,聚氨酯制品可长期维持阻燃性能。在软泡中添加2~4份P430,即可满足火焰复合对软泡阻燃性的要求[2]。有论文介绍了两种含磷含氮反应型阻燃剂的合成方法[3]。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密胺、甲醛、三氯氧磷和氧化乙烯类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合成 6 聚氨酯工业POLYURE THANE INDUSTRY 2001年第16卷第4期 2001.Vol.16No.4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编号:SM-ZD-94660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燃原因及预 防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分子量为2 000~4 000,密度为16~192kgPm3。它是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与聚醚多元醇缩聚反应而合成,全称是聚胺基甲酯,俗称海绵。由于其密度小,弹性好,隔音防震,乘坐安全舒适,成型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特点,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在家具、床具、运输、冷藏、建筑、绝热等行业使用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由二元或多元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生产过程中多为放热反应,很容易产生自燃引起火灾,并在燃烧过程中能放出一氧化碳、氰化物、甲醛等有毒气体,易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由于人们缺乏了解、掌握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成型过程中的危险特性

冷库中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_PU_)保温工程施工规程

冷库中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 )保温工程施工规程(试行) 第一章一般说明 第一条:以聚酯树脂或聚醚树酯为主要原料与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 MDI )或聚次甲基聚苯基异酸脂( PA-PI )按一定比例加入发泡剂、催化剂、泡沫稳定剂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经混合搅拌进行发泡所制成的泡沫塑料即为聚氨酯泡沫塑料。 第二条:聚氨酯泡沫塑料可分硬质、软质两种。冷库中主要采用机械喷涂或机械灌注成型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料(以下简称泡塑)。 机械喷涂一般用于传统土建冷库中现场进行发泡作业。灌注成型一般用于冷库的特殊需要部位或由工厂生产成复合保温板用以制造装配式冷库围护结构。 第三条:软质聚氨酯一般用于人造革、制鞋等其它工业门类、冷库中原则上不使用。 第四条:泡塑适用于冷库地坪、墙体、屋面和搁楼层的保温工程。同时也适用于冷库中系统管道、调节站、低压贮液器等部分的保温工程。 第五条:泡塑可自粘于金属、木材、水泥或其它非金属材料。用于喷涂时,其粘结度即为喷涂强度。 第六条:本施工规程主要用于冷库现场喷涂聚氨酯的施工作业,对于灌注成型作为仅供参考。 第七条: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原材料选择十分重要。所用原材料应采用国内外知名厂家产品并应具备详细产地、产品批号、产品说明书、产品性能等介绍。 第八条:大批量喷涂的用料应采用未打开的由标准商用集装箱直接运至施工现场的原料。 第九条:使用前不应打开桶盖并应避免不必要的摇动。 第十条:散装运至现场的喷涂用料必须带有生产厂家原始标签,其内容应含: 1 、生产厂家名称; 2 、货物名称; 3 、堆号或批号; 4 、净重; 5 、推荐贮存范围; 6 、标明贮存及安全操作说明的警示牌; 7 、混料说明。 第十一条;在产品质量保证期内,施工单位应保存厂家的标签及收货记录。 第三章施工队伍 第十二条:根据原商业部副食品局 1992 年全国冷库建设“广州会议”精神,承担冷库泡塑保温工程的施工单位应用进行过冷库保温施工实践,并须具有国家相应主管单位(如化工部、航天部等)认可的定点厂家。 第十三条:施工中的防火对策应是选择施工队伍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十四条:在招标过程中,应选择二个以上的施工单位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现场喷涂实测。实测内容为产品外观,泡塑厚度,表面平整度、喷涂质量及喷涂强度、(粘接度)五项指标。 第十五条:中标单位应保留实测合格的样品作为施工全过程的产品标准。 第十六条:进行施工操作的喷涂工必须是从事此项地专业泡沫喷涂工作合格的技术工人。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及有关规定进行泡塑的原料贮存、保管、运输、配制及操作。 第四章隔汽防潮 第十八条:泡塑表层并非是密实结膜,严禁作为隔汽层使用。 第十九条:目前国内传统土建冷库,其隔汽层一般为二毡三油(二毡三油隔汽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