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2002211227收到,2003202220收到修改稿

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2314资助

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635190成果,参加工作的有北京大学王绍武、朱锦红、蔡静宁、陈振华和国家气候中心赵振国、陈国珍、徐良炎等.

第28卷第2期

2004年3月大气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 128 No 12Mar 1 2004

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郭其蕴1) 蔡静宁2) 邵雪梅1) 沙万英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 根据英国的海平面气压(SL P )资料计算了1873~195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I SM )

与用NCEP 的SL P 资料计算的1951~2000年I SM 衔接,构成128年的I SM 序列。用功率谱

及子波变换方法分析了I SM 的变化,指出80年周期最突出,其次尚有40年周期,8~10年周

期及准2年周期。分析表明,夏季风弱时中国东部夏季气温低,降水自北向南为负、正、负分

布。夏季风强时,气温偏高,降水异常为正、负、正分布。对年际变化而言,降水与夏季风的

关系要复杂一些,至少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对降水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

文章编号 100629895(2004)022*******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季风是影响中国气候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甚至人们认为中国气候是季风气候,也就是说气候有着显著的季风色彩。比如夏季雨带的位置的变化即受控于夏季风的活动[1]。为了描述夏季风的总体强度,过去曾采用陆(110°E )海(160°E )气压差作指标,建立了1951~1980年夏季风指数(I SM )序列[2]。分析表明这个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后来,不同作者引用并延长了I SM 序列[3~6]。这些研究表明,1951年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处于强夏季风时期,以后夏季风减弱,1976年之后夏季风强度再次减弱,以至在此后的20多年中没有再出现强夏季风年[7]。并且发现夏季风的这种年代际变化在中国东部降水变化中有明显的反映。近20多年华北的持续性干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8,9]。

美国NCEP 的再分析资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料体系[10],有1948~2000年的SL P 资料,我们根据这份资料建立了1951~2000年的I SM 序列[11]。然而,仅仅利用1951年以后的SL P 资料,不可能知道近40~50年夏季风的减弱是一种长期趋势,还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也不可能知道如果是周期性变化,其时间尺度如何?英国整理了1873年以来逐月北半球SL P 资料[12],据此,我们建立了1951年以前的I SM 序列,与1951年以后用NCEP 资料建立的序列同化,组成一个统一的128年I SM 序列。又利用1880年以来季降水量及气温距平图①,研究了I SM 与中国夏季气候的关系。

2 128年夏季风指数(I SM )序列的建立

这里仍然用110~160°E 气压差(ΔP )来定义夏季风指数:取每10°纬度ΔP ≤-5hPa

的累计和(∑ΔP )表示夏季风强度。一般取4月到9月20~50°N 之间出现ΔP ≤-5

hPa 的值。这样用NCEP 的SL P 资料,重新计算了1951~2000年的指数。这个指数是

把每年的∑

ΔP 被1951~2000年50年平均的∑ΔP 除,由此得到的是一个大部分情况变化于0150~1150之间的值(用I N 表示)。但是,1951年之前只有英国的SL P 资料可以向前追溯到1873年,并且向后延续到2000年。根据这份资料,完全按照上边的方法计算出夏季风指数(I H )。发现I H 指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中间有一些缺测,自1873年到1950年期间,1916~1920年以及1938~1948年期间共计16年或在某一个纬圈或在几个纬圈上有缺测。有时连续几个月均有缺测,有时则只有1个月缺测。但是,绘制了纬度—月份110~160°E 气压差值分布图之后,不难根据相邻纬度或相邻月内插来补足。二是在1980年以后,与用NCEP 资料得到的结果I N 有分歧,I H 在后20年显著偏高。根

据《中国气象灾害分布图集》[3]中的夏季风指数(I G ),1981~1990年平均比1971~1980

年平均低15%。中国气象局曾按文献[2]中的方法计算了夏季风指数[6],1981~1990年平均比1971~1980年低17%。而且,根据灾害图集[3],20世纪80年代中国东部雨涝范围也显著低于前10年。凡此种种证据表明,I N 所反映的这20年的夏季风强度的减弱是可信的,所以,1951~2000年全部采用了NCEP 的SL P 资料计算夏季风指数。不过这里与文献[2]不同的是,不再计算4~9月的指数而改用6~8月,这是为了可以与夏季(6~8月)气候变化直接比较。1951年之前则采用英国的SL P 资料。

但是,NCEP 的SL P 资料与英国SL P 资料之间有系统误差,用后者计算的∑

ΔP 系统偏低。所以不能直接把1951年之前用英国资料计算的∑

ΔP 与1951年以后用NCEP 资料计算的∑

ΔP 衔接。幸好在1951~1970年期间,英国资料与NCEP 资料有较高的相关(0165)。所以,就用这一段时间进行归一化处理。我们已经知道用NCEP 资料计算的夏季风指数在1951~1970年的20年中平均为1127。因此,只要使在同一时间用英国资

料计算的夏季风指数平均也达到1127就可以了。这20年用英国资料得到的平均∑

ΔP 为-8511。如果直接用这个值去除每一年,得到的夏季风指数显然平均为1100而不是1127。所以,先把-8511被1127除,得到-6711,再用-6711去除每一年英国资料所得

的∑

ΔP 。这样用英国资料计算的夏季风指数,在这20年间平均也达到1127。同样用这个值去除1873~1950年每一年的∑

ΔP ,就得到与NCEP 归一化的夏季风指数。再与用NCEP 资料计算的1951~2000年的指数连接,就得到1873~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序列。

但是,计算1951~2000年指数时,用于计算指数的平均∑

ΔP 是对1951~2000年的平均,这样得到的夏季风指数在1900~1999年期间平均为1114。所以,把原序列再除以1114,就得到了一个新序列,这个序列在1900~1999年期间平均为1100。这就是最后的序列,称为I SM1,从1873到2000年共计128年。

北京大学曾绘制了1873年到1980年50°S ~70°N 的海平面气压图,但是只有1月、4月、7月、10月。这份图尽管夏季只有7月,无法判断整个夏季(6月~8月)的情况,却是与文献[12]完全独立建立的SL P 资料。因此,用这个资料建立夏季风指数序列可以提供

702 2期郭其蕴等: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独立的信息。为了与前面得到的序列区别,这个序列称为I SM2。由于这份SL P 图为手绘等压线读数,所以没有缺测与十分奇异的数值。不过文献[5]中发表的1960年数值过低,检查发现是原始SL P 的误差造成的,这次作了订正。并用NCEP 1981~2000年7月的SL P 资料续补,用上面谈到的类似方法做归一化处理,就得到了7月的夏季风指数,这个指数在1900~1999年的100年平均亦为1100。I SM2与I SM1的128年序列相关系数达到了0152。图1a 、b 给出1873年~2000年的I SM1及I SM2,它们所反映的夏季风活动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差别。不过两个曲线反映的总趋势是一致的。由于I SM1是用6~8月资料计算的,所以以下分析只用I SM1,不再用I SM2,为了简便只称为I SM 。

3 1873年以来夏季风强度的变化

图1给出东亚夏季风指数,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后半期夏季风强度的减弱,从更长时间看并非直线趋势,而是一种长周期的波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也有一个夏季风强度较弱的时期。图2和图3

(见图版)分别给出I SM 的功率谱和子波分析。图2、3与图1配合即可对I SM 的变化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图1 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

(a )I SM1;(b )I SM2

首先,功率谱分析(图2)表明最主要的周期长度在80年左右。20世纪10年代到60年代为强夏季风阶段,10年代之前及60年代以后为弱夏季风阶段。朱锦红等[14]发现530年华北的夏季旱涝有80年的周期性变化,同时长江下游也有类似的变化,但是北京的旱涝与南京的旱涝变化位相相反。竺可桢[15]早在30年代就指出东亚夏季风与华北及长江下游降水变化的相反关系。这样近128年的I SM 的80年周期,得到了530年旱涝资料证明。这说明80年周期有一定的稳定性。

分析图3,发现I SM 还有约40年的周期。近128年中夏季风在这个谱段的峰值在

802 大 气 科 学28卷 

图2 1873~2000年I SM 功率谱分析1880年之前,1910~1925年、1955~1965年及

1995之后,当然,由于子波分析的边缘效应,

图3两端特别在低频部分可靠性不大。但是大

体上有这4个夏季风相对强的阶段问题是不大

的。这几个峰值在图1中也可以看出来。实际

上这在中国降水的变化上也有反映[16]。在《中

国气候灾害分布图集》[3]中就指出东亚夏季风指

数与全国春、夏、秋三季合计的雨涝面积有较

高的相关,夏季风强时雨涝范围较大。根据中

国东部35个站的降水量序列[16],20世纪10年

代及50年代降水偏多。19世纪末与20世纪末

降水亦有增加趋势,大体上与夏季风40年周期

中的强季风阶段相吻合。当然,夏季风80年周

期可能更强一些。从图3也可看出,1960年前后的强季风在80年周期与40年周期是一致的,所以反映就突出一些。对华北降水量变化的分析[9]也表明这是一个华北明显的多雨期。但1910~1925年在40年周期为强季风而80年周期为弱季风,所以,除了在20世纪10年代前期降水有所增加外,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降水才又有增加。但是,上海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及60年代降水是比较少的[17]。近来,华北地区的持续干旱[18]则与夏季风的持续偏弱有关。由此看来,东亚夏季风在过去128年中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其主要特征为大约80年的周期变化,也还有约40年的周期变化,这些变化在中国东部的降水变化上有清楚的反映。

由于图的比例关系,图3a 显示不出高频变化的细节。因此,图3b 给出2年到10年谱段的子波分析。可以看出高频变化集中在两个谱段:8年~10年及2年左右。8年~10年的准周期性变化,由于周期长度不稳定,因此功率谱图上看不出来。从功率谱图(图2)可见在2135年有一个微弱的峰值。

4 东亚夏季风对中国气候影响

为了说明夏季风长期变化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我们作了1881~1910年、1911~1940年、1941~1970年及1971~2000年4个30年中国东部夏季(6~8月)平均气温及季降水量距平,所有的距平均对1900~1999年平均计算(图4)。用30年平均作为一个时间单位,是为了与国际上气候值用30年平均一致。这4个30年的I SM 平均值分别为0192、1117、1112、0172。1881~1910年和1971~2000年两个30年是弱季风时期,中国东部气温偏低。1911~1940年和1941~1970年两个30年是强季风时期,中国东部气温以偏高为主,不过由于大气环流,如副热带高压等系统的影响,高温出现地区有所不同。两个弱夏季风的30年中国东部降水自北向南为负、正、负分布,而两

902 2期郭其蕴等: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012 大 气 科 学28卷 

112 2期郭其蕴等: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个强夏季风的30年,则呈正、负、正分布。夏季风强时中国北方多雨,且容易出现两个雨带;夏季风弱时,江淮多雨。

至于东亚夏季风与中国气候年际变化之间的关系,则要比年代际变化复杂得多。以中国夏季降水为例,除了南面的夏季风之外,东面的副热带高压、北部的中纬度冷空气、西部的高原上空环流均有影响[6]。这里以季风与副高的影响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设计了三个描述副热带高压活动的指标,即副高强度、西伸脊点及北界,分别反映副热带高压强度、东西位置及南北位置[6]。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变化与夏季风活动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除了季风强时副高多偏北、季风弱时副高多偏南这一关系之外,副高强度及东西位置与夏季风指数相关很小[2]。而副高强度及其东西位置也是影响中国夏季雨带的重要因子,因此,需要同时用夏季风指数和副高来描述中国的降水分布。

例如,1986、1983年的I SM分别为0156、0159,都是夏季风很弱的年,但是前者干旱,后者长江多雨,按旱涝型的研究[19]分属5型及1b型①。分析发现,这两年降水的差异与副高的异常有关。1986年副高异常弱而偏东,1983年则强而偏西。从128年的I SM序列中,选出12个季风强的年及12个季风弱的年,可以看出无论是弱季风年还是强季风年中国东部的降水异常分布仍有分歧。弱季风组内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1b 型,另一类为4型或5型。慕巧珍等[20]用统计方法及气候模拟,重建了1880年以来的副热带高压指数序列,因此有可能研究包括1951年以前的副热带高压与季风对中国降水的共同影响。表1及表2给出弱季风的10年作为例子,这10年分为两类:弱季风弱副高,弱季风强副高。同样,强季风年也分为两类:表3为强季风强副高,表4为强季风弱副高。这里,副热带高压均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所使用的单位:强度为点数的加权平均,西界为经度,正偏东、负偏西,北界为纬度,正偏北、负偏南。图5a~d分别给出这4种组合时的降水量距平。图5a表明弱季风、副高弱且偏东时,中国东部长江及其以南均少雨;华北北部这时可能受中纬度西风带影响多雨,但正距平微弱。图5b为弱季风、强副高,这时副高多偏西,长江流域多雨,华北及华南少雨。图5c为强季风、强副高,这时副高多偏西偏北,中国东部常有两个雨带,一个在华北,一个在中国东南部,这时长江流域往往少雨,属于旱涝型中的3型。图5d为强季风、弱副高,这时副高又多偏东,因此与图5c相比,华北的雨带不见了,但东南的多雨区仍保留。

表1 夏季风、副热带高压指数与旱涝型

(弱季风弱副高)

I SM副高强度西伸脊点副高北界旱涝型1895年0150-11191717-3194 1902年0161-212217-1155 1967年0184-1719711-1134 1978年0173-12167140103 1986年0156-12161417-2135

平均0165-1114919-118

表2 夏季风、副热带高压指数与旱涝型

(弱季风强副高)

I SM副高强度西伸脊点副高北界旱涝型1896年01651212-310-0111b 1980年01472817-12190171b 1983年01593214-1716-0161b 1987年01632117-1413-1101b 1998年01835211-24130101a 平均01632914-1414-012

212 大 气 科 学28卷 ①1a型中国东部多雨,1b型长江多雨,2型南多北少,3型长江少雨,4型北多南少,5型中国东部少雨。

312 2期郭其蕴等: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表3 夏季风、副热带高压指数与旱涝型

(强季风强副高)

I SM副高强度西伸脊点副高北界旱涝型1901年11211217-519-0131a 1932年11371116-7161103 1937年11231712-9133113 1961年1146414-10193143 1963年1141617-4162144

平均11341015-717119

表4 夏季风、副热带高压指数与旱涝型

(强季风弱副高)

I SM副高强度西伸脊点副高北界旱涝型1880年1129-3192118-2182 1919年1141-15191112-0172 1920年1132-41122815-1172 1948年1139-5165180132 1950年1118-11171610-2103

平均1132-15171617-114

综合分析图5与表1~4,可见夏季风与副高的强弱组合成四类:弱季风、弱副高,

旱涝型为4型或5型,即降水北多南少,以少为主;弱季风、强副高,旱涝型为1b型

或1a型;强季风、强副高,旱涝型为3型,两个雨带;强季风、弱副高,旱涝型以2

型为主,降水南多北少。当然,这并不是说中纬度西风带及高原环流对中国夏季降水

分布没有影响,同时季风与副高也不是年年都有同样的重要性,有时异常较大影响可

能就大,有时异常不大,则其他因子的影响就突出了。不过,无论如何夏季风是影响

中国夏季降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子,这是没有疑问的。

5 结论

(1)分析1873~2000年的东亚夏季风指数(I SM)序列表明,夏季风有约80年的

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弱夏季风阶段。

(2)I SM序列还有40年、8~10年以及准2年的周期性变化,但影响均不如80周

期明显。

(3)1881~1910年、1911~1940年、1941~1970年及1971~2000年4个30年平

均I SM为0192、1117、1112及0172。1881~1910年和1971~2000年两个30年为弱季风,1911~1940年和1941~1970年为强季风。

(4)1881~1910年和1971~2000年两个30年,中国东部气温低,降水自北向南

为负、正、负分布;1911~1940年和1941~1970年两个30年,中国东部气温高,降

水自北向南为正、负、正分布。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变率反映了夏季风年际变化的影响。

(5)夏季风是影响中国夏季降水分布的重要因子,但不是唯一的因子。这在夏季

风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关系上反映最明显。夏季风弱(强)时,因副热带高压的弱(强)

而可以造成4类不同的降水分布。

参考文献

1 高由禧、徐淑英,东亚季风进退与雨季的起迄,见:高由禧等著,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2,78~871

2 郭其蕴,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地理学报,1983,38(3),207~2171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国家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候灾害分布图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103pp1

4 赵汉光、张先恭,1996,东亚夏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气象,1996,22(4),8~121

5 Guo Qiyun,The East Asia monsoon and the southern oscillation,1871-1980,Eds1Ye Duzheng et al1,The Cli mate 412 大 气 科 学28卷 

of Chi na and Global Cli mate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Spinger 2Verlag ,1987,249~2551

6 赵振国主编,中国夏季旱涝与环流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297pp 1

7 郭其蕴,东亚夏季风在60年代中期的突变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见:施雅风等著,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研

究进展,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43~441

8 黄荣辉、徐予红、周连童,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高原气象,1999,18(4),465~

4751

9 张庆云,1880年以来华北降水及水资源变化,高原气象,1999,18(4),486~4951

10 Kalnay ,E 1,M 1Kanamitsu ,R 1K istker et al 1,The NCEP/NCAR 40-year reanalysis project ,B ull 1A mer 1Mete 2

or 1Soc 1,1996,77,437~4711

11 郭其蕴、蔡静宁、邵雪梅等,东亚季风的年代际变率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地理学报,2003,58(4),569~576112 Basnett ,T 1A 1,and D 1E 1Parker ,Development of G lobal Mean Sea Level Pressure Data Set GMSL P2,Climatic Re 2

search Technical Note ,Bracknell ,U K ,Hadley Centre ,Meteorological Office ,1997,No 1791

13 王绍武,近90年大气环流的振动(上),气象学报,1994,34(4),486~5061

14 Zhu Jinhong ,and Wang Shaowu ,80a -oscillation of summer rainfall over the east part of China and East 2Asian sum 2

mer monsoon ,A dv 1A t mos 1Sci 1,2001,18(5),1043~10511

15 竺可桢,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283~297.

16 王绍武、龚道溢、叶瑾琳等,1880年以来中国东部四季降水量序列及其变率,地理学报,2000,55(3),281

~292.

17 朱锦红、王绍武,年代际气候变率,见:王绍武主编,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365.

18 陈烈庭,华北各区夏季降水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地域性特征,高原气象,1999,18(4),477~485.19 王绍武、赵宗慈,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地理学报,1979,34(4),329~341.

20 慕巧珍、王绍武、朱锦红等,近百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大气科学,2001,25(6),787~797.Studies on the V ariations of E ast 2Asian Summer Monsoon during

A D 1873~2000

Guo Qiyun 1),Cai Jingning 2),Shao Xuemei 1),and Sha Wanying 1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 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2)(Depart ment of A t mospheric Sciences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 niversity ,Beijing 100871)Abstract Summer monsoon indices (I SM )for the period of 1873-2000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sea level pressure (SL P )data set provided by Meteorological Office of the United K ingdom and NCEP.Variability of I SM is examined by using of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and wavelet transformation.It indicates that 802a period 2icity predominates over the whole period studied ,but 40a ,8210a and quasi 2biennial oscillation can also be found in some time interval.Present time is being in the weak monsoon period.Summer temperature and pre 2cipitation anomaly maps for the period of 1881-1910,1911-1940,1941-1970and 1971-2000show that temperature was in general higher (lower )in east China ,and precipitation was more (les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while less (more )in the middle China when I SM was stronger (weaker )than the normal.On interannu 2al time scale subtropical high can also influence on the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over east China.

K ey w ords :East 2Asian summer monsoon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512 2期郭其蕴等: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2002211227收到,2003202220收到修改稿 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2314资助 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635190成果,参加工作的有北京大学王绍武、朱锦红、蔡静宁、陈振华和国家气候中心赵振国、陈国珍、徐良炎等. 第28卷第2期 2004年3月大气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 128 No 12Mar 1 2004 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郭其蕴1) 蔡静宁2) 邵雪梅1) 沙万英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 根据英国的海平面气压(SL P )资料计算了1873~195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I SM ) 与用NCEP 的SL P 资料计算的1951~2000年I SM 衔接,构成128年的I SM 序列。用功率谱 及子波变换方法分析了I SM 的变化,指出80年周期最突出,其次尚有40年周期,8~10年周 期及准2年周期。分析表明,夏季风弱时中国东部夏季气温低,降水自北向南为负、正、负分 布。夏季风强时,气温偏高,降水异常为正、负、正分布。对年际变化而言,降水与夏季风的 关系要复杂一些,至少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对降水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 文章编号 100629895(2004)022*******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季风是影响中国气候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甚至人们认为中国气候是季风气候,也就是说气候有着显著的季风色彩。比如夏季雨带的位置的变化即受控于夏季风的活动[1]。为了描述夏季风的总体强度,过去曾采用陆(110°E )海(160°E )气压差作指标,建立了1951~1980年夏季风指数(I SM )序列[2]。分析表明这个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后来,不同作者引用并延长了I SM 序列[3~6]。这些研究表明,1951年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处于强夏季风时期,以后夏季风减弱,1976年之后夏季风强度再次减弱,以至在此后的20多年中没有再出现强夏季风年[7]。并且发现夏季风的这种年代际变化在中国东部降水变化中有明显的反映。近20多年华北的持续性干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8,9]。 美国NCEP 的再分析资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料体系[10],有1948~2000年的SL P 资料,我们根据这份资料建立了1951~2000年的I SM 序列[11]。然而,仅仅利用1951年以后的SL P 资料,不可能知道近40~50年夏季风的减弱是一种长期趋势,还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也不可能知道如果是周期性变化,其时间尺度如何?英国整理了1873年以来逐月北半球SL P 资料[12],据此,我们建立了1951年以前的I SM 序列,与1951年以后用NCEP 资料建立的序列同化,组成一个统一的128年I SM 序列。又利用1880年以来季降水量及气温距平图①,研究了I SM 与中国夏季气候的关系。

澳大利亚亚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的特殊性

澳大利亚亚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的特殊性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澳大利亚亚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的特殊性 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热带草原气候②东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草原景观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又属亚热带草原气候)。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其中澳大利亚南、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特殊: 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类似热带季风气候,但典型性不足,中学未采用,仍归属热带草原气候。 澳大利亚南部气候干湿季变化,成因类似地中海气候,由于西南部和东南部沿海降水较多,形成地中海气候,往内陆由于降水减少,从而形成草原,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归属热带草原气候(也有表示为亚热带草原气候的),显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关于热带草原气候的总结: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以内,它是怎么影响控制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归纳为:一、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着。 1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S至2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 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二、热带锋型 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着,且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但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冬季,两地分别受单一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形成干季。 三、副高型 1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

风的好处和坏处(总结10篇)

风的好处和坏处(总结10篇) 风的好处和坏处(总结10篇) 风的好处和坏处(一): 风对人类的好处: 在你劳累一天的时候,迎面吹来的阵阵凉风能够缓解你的疲劳。 天气热时,微风吹来,我们感到很舒服。 风还帮我们把湿衣服出吹干。 风能发电,风还能够把风筝吹上天。 风,又推动风车旋转,使帆船加速行驶 人类不能没有风。如果没有风,靠风力传播花粉的植物就无法传播、繁殖;污染的大气得不到稀释;帆船将无法在水上航行;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会如同一潭死水,污浊不堪;许多生物将难以生存。 风对人类的危害: 风能吹翻海上的船,吹走肥沃的土壤,吹倒庄稼、大树、房屋。 风的好处和坏处(二): 风是一种自然能源,它能促使干冷和暖湿空气发生交换。很早以前,人类就学会制造风车,借风力吹动风车来抽水和加工粮食,此刻人们还利用风车来发电。 墨西哥湾暖流的构成就是风的杰作。在暖流的影响下,加拿大东海岸,冬天冷到-20°C而与此纬度相同的欧洲西北部温度却在0°C以上,沿岸的海水常年不冻。

我国多数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风使沿海地区雨量丰富。加上温度高、日照充足,使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良好地生长。夏季风还深入到大陆内部。使那里不致成为浩瀚的沙漠,大部地区仍然是农牧业生产的好地方。 风能使大范围的热量和水汽混合、均衡,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能把云雨送到遥远的地方,使地球上的水分循环得以完成。 风能传播花粉还能将有些植物的种子吹送到远方,让它们在新的环境里生长发育。 但风也经常给人类带来灾害,暴风、台风、飓风会使农田淹没、房屋倒塌、水电中断。龙卷风能摧毁大面积建筑物,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并且风还会带起沙尘,构成沙尘暴,危害人体,还会带动沙漠移动造成荒漠。 风的好处和坏处(三): 风的好处 1、风可传播植物花粉、种子,帮忙植物授粉和繁殖。比如最常见的例子是蒲公英的种子就是靠风来传播的。 2、风能是分布广泛、用之不竭的能源。利用风能发电,能够减少了化石能源的利用,保护了环境。 3、风在农业中对改善农田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风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热量等进行输送和交换,为农作物的成长创造了条件。风是农业生产的环境因子之一.风速适度对改善农田环境条件起着重要作用. 近地层热量交换、农田蒸散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等输送过程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加快或加强.风可传播植物花粉、种子,帮忙植物授粉和繁殖.风能是分布广泛、用之不竭的能源.中国盛行季风,对作物生长有利.

李南美洲气候澳大利亚气候特点和原因

南美洲气候澳大利亚气候特点和原因 5.南美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特点:(1)温暖湿润的大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3)气候类型结构具有独特性(东西分异明显,与北美相似) 成因:(1)位置: A.纬度位置:56oS~12oN。 B.海陆位置:西为太平洋,东为大西洋,北为加勒比海,西北与中美地峡相连。(2)大陆轮廓: A.北宽南窄,在40oS以南收缩为半岛,热带区域所占经重较大,大部分在10oN~30oS范围内。 B.海岸线平直(比非洲曲折),沿海缺少海湾,半岛很少,深入大陆的海湾只有西北部的马拉开波湾。 (3)地形: A.安弟斯山脉分布在南美西部贯穿南北,阻挡东西气流(包括东北、东南信风),起到屏障的作用。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有明显差异。 B.高原和平原分布在东部,地势低,使气流可直入大陆。 (4)大气环流: A.大陆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半永久性的副热带高压中心。 B.北部: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 C.南部常年受西风环流影响。 (5)洋流:东为巴西暖流,西为秘鲁寒流。 6.澳大利亚气候特点和原因? 特点:(1)气候的分布呈开口向西的半环形分布。 (2)干旱面积大 (3)降水量呈半环状分布 (4)普遍暖热 成因: (1)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 A.大陆轮廓:南北窄,东西宽。 B.海陆位置:西为印度洋,东为太平洋。 (2)地形:山地在东部沿海,中、西部缺少高大山地,使其不受大地形的屏障作用影响,气候带呈纬向分布。东部的在分水岭对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有屏障作用,使气流不能向西深入内陆,同时使山地的东坡降水较多(3)洋流:东部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西部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减温减湿。(4)大气环流: A.高穿过大陆中部,使气压带控制大陆的范围增大,因副高下沉气流控制,使澳大利亚气候干燥炎热。 B.东南信风来自南太平洋,气流暖湿。 7.南极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特点:严寒的冰原气候,风速很大,全年均温<0oC。 成因:纬度高,地势高。

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的联系

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的联系本文利用日本气象厅次表层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象中心160站降水、温度资料,分析了东亚夏季风区气候年际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东亚夏季风与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之间的联系,探讨年代际背景下次表层海温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及其可能影响途径。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东亚夏季风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强夏季风年,西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场偏低,副热带高压偏弱,30。N以南的热带西北太平洋,包括我国华南沿海为异常的气旋型环流,我国北方、朝鲜半岛到日本为反气旋型环流,有利于夏季风向北推进,对于弱夏季风年,反之亦然。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气温与东亚夏季风强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强夏季风年易导致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夏季气温普遍偏高,而对于弱夏季风年,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夏季气温偏低。(2)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季节EOF第一模态是ENSO循环在次表层的体现,反映了ENSO事件发展、演变的过程,而第二模态时间序列是超前Nino3.4指数的前期信号。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与东亚夏季风指数有很好的超前相关,前期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异常海温的东传引起的类ENSO事件衰减是次年夏季风强弱的显著信号,当前期秋冬季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偏暖(冷)并有明显向东传播的趋势,它将使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暖)海温变暖(冷),当年东亚夏季风偏强(弱)。 (3)次表层海温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1970年代末期的年代际突变,不同年代际背景下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发生了明显改变,气候突变之后,东亚夏季风与次表层海温之间的存在显著相关。冬季次表层海温呈现类El Nino 分布型时,夏季副热带高压偏强,西北太平洋地区受反气旋型环流控制,能将大量

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掌握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认识主要地形区及特有动植物。 3.结合地形图、气候图和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农牧业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读图认识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分布特点。 2.分析澳大利亚气候形成原因。 3.分析澳大利亚的动植物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原因。 3.读图分析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观念。 重难点 重点:气候的成因、农牧业的特点。 难点:气候的成因,动植物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原因。 教学策略与方法

读图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观赏几幅图片,你认识它们吗?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个国家的特色?(澳大利亚)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澳大利亚。 二、学习新课: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读图和说出澳大利亚在世界上的地位。 半球位置:南半球(赤道以南)东半球(110°E~150°E) 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小部分位于南温带。 海陆位置:位于大洋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从地理位置上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读图说出澳大利亚的领土组成。 生答: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海域的岛屿组成。陆地面积769万多平方千米。由此得出结论: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承接:地理位置影响自然环境,接下来我们看看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大家知道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吗?(地形、气候、河湖、生物等)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⑴、读图找出澳大利亚的地形类型及三大地形区。 山地:大分水岭 平原:中部平原 高原:西部高原 ⑵、观察这些地形是怎么分布的,得出地形分布特点是:明显分为三部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⑶、读图看看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东部: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焦群。 中部:着名的大自流盆地。出示大自流盆地示意图,想一想:大自流盆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找学生作答教师指导。 2、?气候 ⑴读图说出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 半环状核心:热带沙漠气候

风是怎样形成的实验-风的形成实验步骤

风是怎样形成的实验:风的形成实验步骤 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称为风能。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那么风是怎样形成的?小编在此整理了风是怎样形成的实验,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风是怎样形成的实验介绍 ①用剪刀剪一个纸螺旋圈,并在圈的中心扎一个小孔,穿过一根细线,线端打结。 ②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使螺旋圈自然下垂。 ③点燃蜡烛,把它放在螺旋圈的下面,观察有什么现象。 ④移走蜡烛,过一会再放回原位,观察螺旋圈会怎样。 一、探究让风车转动的原因 1、蜡烛“吹”风车实验: a、要求学生观察钟罩上的风车有无转动,说明什么?学生简单回答. b、介绍实验步骤和要求: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钟罩里,观察现象.学生分组实验.待各组都观察到风车转动后,要求学生停止实验. c、问:让风车转动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认识到是流动的空气推动了风车转动,而实验中流动的空气是被蜡烛加热了的热空气,因此是热空气推动了风车转动.至此,就可以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 说明:由于学生回答此类问题往往很主观,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因此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教师不应直接否定学生的错误的答案,应该先将学生的答案归类,再引导学生一起来分析哪个答案有道理.比如:学生如果回答:“是蜡烛的烟推动风车转动.”,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日常的经验思考:是烟随风动,还是风随烟动,搞清主动与被动关系,学生就容易抓住问题的核心。 二、热空气会上升实验: a、说明因为热空气会上升所以能推动风车转动,然后做“热气球”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三、探究空气的流动路线: a、问:我们知道蜡烛火焰上方的热空气是上升的,那么火焰周围的空气会不会流动呢?怎样流动呢?要求学生讨论并画出自己的猜测.小组讨论,绘制空气流动图.教师展示学生的图画,并归类. b、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哪个观点是正确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将学生提出的方法归类,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方法,从中筛选出有道理、可操作的方法. c、要求每个实验小组,选取一个实验方法,研究讨论实施实验的具体方案.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补充或意见.经过交流使每个小组都能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实验目的、步骤,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 d、分发实验材料、分组实验.实验毕,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要求学生对照实验前的猜测,明确空气流动的路线.小结: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就会留过来形成风. 说明: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是根据教师设计好的实验来学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就流过来补充”的知识.所以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烟和烟为什么要放在指定的位置,学生并不一定理解.因此学生即便是看到实验的现象,也不能保证其真正理解风的产生过程.而上面的教学设计先要学生提出假设,再想办法验证自己的假设,学生对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就搞清楚了.实践证明,学生对火焰周围的空气流动路线的猜测是有分歧的.另外学生提出验证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当然其中一些是不正确或难以操作的.但经过分析和讨论,学生是可以找出可行的实验方法.接下来要求学生把实验方法具体化为实验方案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法常常是很粗略的,很少有学生在一开始就能提出完善详细的实验方案.所以学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的过程不仅可以

[全]高中地理(夏季风、冬季风、季风环流、世界气候)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夏季风、冬季风、季风环流、世界气候)考点详解 ?1、夏季风、冬季风 我国夏季主要为东南风和西南风,冬季主要为东北风和西北风。风向的季节性差异,主要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具体的成因如下:(1)夏季:西南季风+东南季风 ①在夏季,印度北部为低压中心,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为高压中心(南半球为冬季); ②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即从澳大利亚吹向印度(东南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变为西南季风; ③此时太平洋中部为夏威夷高压,风由太平洋吹向亚洲,同时向右偏转,即为东南季风。 ④夏季风从印度洋和太平洋吹拂而来,携带着大量的海洋水汽,为我国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2)冬季: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①在冬季,亚洲中部发育着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北部为阿留申低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向右偏转,因此形成了西北季风;

②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为低压中心(南半球为夏季),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向右偏转,便形成了东北季风; ③冬季风由寒冷干燥的西伯利亚吹来,水汽较少,为我国带来了大风降温天气。 图1 夏季风与冬季风的风向 ?2、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受冬季风、夏季风的影响,印度洋北部的洋流方向也会随着季节变化,具体的变化规律为:冬逆夏顺。 ①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印度洋北部的洋流方向为逆时针,索马里东侧为暖流; ②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印度洋北部的洋流方向为顺时针,索马里东侧为寒流。

图2 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例题 图3 例题

答案:A、D 精讲精析:(1)分析洋流的流向。①从经纬线及大陆轮廓可以看出,该岛屿位于索马里半岛以东、也门以西,位于印度洋的西侧;②印度洋北部为季风环流,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在季风的吹拂下,印度洋北部的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因此该岛屿东侧的油污,将会顺着洋流向东流动,可能会漂向印度西海岸。(2)分析该地的气候特征。①从地理位置上可以推断,该地可能为热带沙漠气候。因为该地西侧的索马里半岛、北侧的也门都为热带沙漠气候;②从该地植被可以看出,多刺、硬叶,说明气候炎热且降水少。综合这两点,该岛屿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干燥。 总结 ?世界气候的分布 本节例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的阅读、洋流的流向和世界气候的分布。其中世界上主要分布着11种气候,气候的分布和成因与多种因素有关: ①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光热条件越好,水汽蒸发旺盛,容易成云致雨。因此低纬度地区一般气温较高、降水较多,例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②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较近的地区,海洋水汽充足,降水更丰沛。例如我国北方的东部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西部地区距海较远,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澳大利亚气候成因

澳大利亚气候成因 从大气环流来看,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气压带南移,大陆北部为热低压中心,南回归高压带位于大陆南部,故北部吹西北季风,炎热而多雨;大陆中部和南部都吹东南信风,炎热而干旱;只有大陆东部山地东坡为迎风坡,有较多的降水。冬季气压带北移,与陆上冷高压相结合,高压中心位于大陆北部内陆,大陆上大部分地区为高气压所笼罩,风从高压中心向外吹,所以干燥少雨,只有大陆西南角和东南角吹海上来的西风,多气旋,天气湿润多雨。东部山地东坡仍为迎风坡,有较多降水。塔斯马尼亚岛因位于南纬40°以南,终年吹西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从年降水量的分布来看,就成了北、东、南三面多雨,向内陆和西部逐渐减少的图式。 1、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 (1)沿140°E经线,澳大利亚最北和最南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 ___ 气候和____ ______ 气候。 (2)试从大气环流、洋流、地形方面,简要说明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热带沙漠气候的主要成因。 (3)结合澳大利亚北部的气候特征,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两方面分析完成下表。 (4)只从澳大利亚地理特征方面分析,为什么澳大利亚东部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我国东部典型?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地图 (1)图中A—C—B剖面线上,可开采承压地下水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承压水的补给来源在_______________。(2)西部沿海有荒漠分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处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E两处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一种经验模式预报东亚夏季风

An empirical seasonal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using ENSO and NAO Zhiwei Wu,1,2Bin Wang,2Jianping Li,1and Fei-Fei Jin2 Received8January2009;revised2July2009;accepted13July2009;published29September2009. [1]How to predict the year-to-year varia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EASM)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and important tasks in climate prediction.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the EASM variations are intimately but not exclusively link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decay of El Nin?o or La Nin?a.Here we present observed evidence and numerical experiment results to show that anomalous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in spring(April–May)can induce a tripol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pattern in the North Atlantic that persists into ensuing summer and excite downstream development of subpolar teleconnections across the northern Eurasia,which raises(or lowers)the pressure over the Ural Mountain and the Okhotsk Sea.The latter strengthens(or weakens)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front(Meiyu-Baiu-Changma),leading to a strong(or weak)EASM. An empir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EASM strength by combination of the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and spring NAO.Hindcast is performed for the 1979–2006period,which shows a hindcast prediction skill that is comparable to the 14state-of-the-art multimodel ensemble hindcast.Since all these predictors can be readily monitored in real time,this empirical model provides a real time forecast tool. Citation:Wu,Z.,B.Wang,J.Li,and F.-F.Jin(2009),An empirical seasonal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using ENSO and NAO,J.Geophys.Res.,114,D18120,doi:10.1029/2009JD011733. 1.Introduction [2]The poor simulation of the Indian monsoon was noted by many previous studies[e.g.,Sperber and Palmer,1996; Gadgil and Sajani,1998;Wang et al.,2004],yet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EASM)has only recently been revealed as a major challenge in numerical simulation[Kang et al.,2002;Wang et al.,2004]and seasonal prediction [e.g.,Chang,2004;Wang et al.,2005;Wu and Li,2008]. The multimodel ensemble(MME)is generally better than any single model prediction[Doblas-Reyes et al.,2000; Palmer et al.,2000;Krishnamurti et al.,1999],providing an effective way to aggregate and synthesize multimodel forecasts[Wang et al.,2008a].However,examination of the ensemble of five state-of-the-art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AGCMs)20-year(1979–1998)hindcast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e ensemble skill of these models remains very low in forecasting the EASM[Wang et al., 2005].Therefore,determination of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EASM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sources of predictability are of central importance to seasonal prediction of the EASM and associated uncertainties[Wang et al.,2008b]. [3]It has been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the EASM experiences strong interannual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e.g.,Fu and Teng,1988;Weng et al.,1999,Wang et al.,2000,2008c; Chang et al.,2000a,2000b;Yang and Lau,2006].In the last30years,the dominant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mode indicates that an enhanced east Asian subtropical front and abundant Meiyu occur during the summer when El Nin?o decays[Wang et al.,2008c].Why is there a ‘‘delayed’’response of the EASM to ENSO in the ensuing summer whe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anomalies disappear in the tropical eastern central Pacific?Wang et al.[2000]pointed out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ff-equatorial moist atmospheric Rossby waves and the under-lying SST anomali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region can‘‘prolong’’the impacts of ENSO from its mature phase to decaying phase and causes a‘‘delayed’’response of the EASM to ENSO.Nevertheless,since the EASM has complex spatial and temporal structures that encompass tropics,subtropics,and midlatitudes,its variability is influ-enced not only by the variations originated from the tropics (i.e.,ENSO)[e.g.,Chen and Chang,1980;Huang and Lu, 1989;Wu et al.,2000;Ding,2004;Ninomiya,2004;Wu et al.,2006],but also by those from the midlatitudes to high latitudes[e.g.,Enomoto et al.,2003;Wu et al.,2006;He et al.,2006;Ding and Wang,2007]. [4]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is a large-scale seesaw in atmospheric mass between the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 polar low[e.g.,Walker and Bliss,1932;Bjerknes, 1964;van Loon and Rogers,1978;Wallace and Gutzler, 1981;Barnston and Livezey,1987;Li and Wang,2003]. Trenberth et al.[2005]suggested that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nual mode and associated NAO is the third mos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VOL.114,D18120,doi:10.1029/2009JD011733,2009 Click Here for Full Article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China. 2Department of Meteorology and IPRC,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 a noa,Honolulu,Hawaii,USA. Copyright2009by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0148-0227/09/2009JD011733$09.00

澳大利亚气候特征

1.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夏半年,受到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盛行 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半年,因位于大分水岭 的东侧,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 湿, 故澳大利亚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2.澳大利亚东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成 因? 地处25°S~35°S 的大分水岭的东侧迎 风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东 南季风,降水较多,冬季吹西北季风,降水少。 太平洋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 湿,降水较多。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地处中纬地区,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终年温和湿润。 4.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地处30°S 以南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5.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①夏半年,受南移的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且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北季风,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降水。 ②冬半年,受北移的东南信风带的控制,降水少。 6.澳大利亚东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属森林和草原过度) ①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 ②位于大分水岭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 ③东南信风越过大分水岭后下沉,形成焚风效应。 7.澳大利亚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①冬半年受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②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8.澳大利亚中西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少; ②西岸有寒流流经,降水少,沙漠直逼海岸, 所以中西部成为干热的热带沙漠气候。 9.澳大利亚南回归线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原因? 西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东部:受季风、东南信风以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风的形成

风的形成 空气的运动是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空气的力除重力之外,尚有由于气压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气压梯度力,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由于空气层之间、空气与地面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摩擦力,由于空气作曲线运动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些力在水平分量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大气水平运动。而微团的水平运动对于风形成、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1作用于空气的力 1.1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两等压面间的气压差(△P)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N),用下式表达: 观测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值很小,一般为1—3hPa/赤道度,而垂直气压梯度在大气低层可达1/10m 左右,即相当于水平气压梯度的10 万倍,因而气压梯度的方向几乎与垂直气压梯度方向一致,等压面近似水平。 气压梯度不仅表示气压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而且还表示了由于气压分布不均而作用在单位体积空气上的压力。为了阐明这个问题,在气柱的P 和P+δP 间取一小块立方体流体(图4·15),其体积是δV=δXδYδZ,Y 轴平行于地面等压线,X 轴指向较高气压方向,Z 轴垂直向上,并与地面重力作用线平行。 经推导,在X方向周围空气作用于立方体静压力之和为: 同理Y和Z方向也可求的,三个向量之和为 上式除以体积(δV)后,即得气压梯度△P,所以气压梯度是作用于单位体积空气上的力。

实际大气中,由于空气密度分布的不均匀,单位体积空气块质量也是不等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相同的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对于密度不同的空气所产生的运动加速度是不同的,密度小的空气所产生的运动加速度比较大,密度大的空气所产生的运动加速度比较小。因此,用气压梯度难以比较各地空气运动的速度。在气象上讨论空气水平运动时,通常取单位质量的空气作为讨论对象,并把在气压梯度存在时,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力称为气压梯度。 在大气中气压梯度力垂直分量比水平分量大得多,但是重力与Gz 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因而在垂直方向上一般不会造成强大的垂直加速度。而水平气压梯度力虽小,由于没有其它实质力与它相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却能造成较大的空气水平运动。气压梯度力是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1.2地转偏向力 空气是在转动着的地球上运动着,当运动的空气质点依其惯性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时,对于站在地球表面的观察者看来,空气质点却受着一个使其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的作用,这种因地球绕自身轴转动而产生的非惯性力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或科里奥利力。 在大尺度的空气运动中,地转偏向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地球不停地绕地轴以角速度ω从西向东自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和上述圆盘上的人很相似会很自然地以转动的地表作为衡量物体运动的标准,所不同的是转动的球体表面更为复杂。然而圆盘非常相似地球极点的地平面。在北极,地平面绕其垂直轴(地轴)的角速度恰好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 度ω。转动方向也是逆时针的。因而在北极,单位质量空气受到的水平地转偏向力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并指向它的右方,大小等于2Vω。在赤道,地球自转轴与地表面的垂直轴正交,表明赤道上的地平面不随地球自转而旋转,因而赤道上没有水平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的其它纬度上,地球自转轴与地平面垂直轴的交角小于90°,因而任何一地的地平面都有绕地轴转动的角速度。见图4·17,图上ω表示绕地轴转动的角速度,AC 表示A 点地平面的垂直轴。由于∠AOD=φ,所以∠ABC=φ,ω在地平面垂直轴方向的分量为ω1(ωsinφ)。根据圆盘转动速度所得的公式α=2Vω,可以得出任何纬度上作用于单位质量运动空气上的偏向力为:A=2Vωsinφ 在南半球,由于地平面绕地轴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因而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物体的左方,其大小与北半球同纬度上的地转偏向力相等。地转偏向力只是在空气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及应用教案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及应用》的教案 【课标解读】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对此知识点没有识记和原理理解上的具体要求,只是作为认识大气运动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和体验,但热力环流作为大气运动中最重要的基本原理,是理解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移动的基础知识,教材上亦有详尽表述,所以将此部分作为重点和难点知识组织教学。 【设计思想】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应用,是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理解大气运动的基础知识,而大气运动的直接结果,在世界各地形成了迥异的气候类型,进而影响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大气运动的抽象性及其复杂性,使学生理解掌握该知识点的难度较大,如何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预设有效地教学过程以化解难点,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乃至教学思想的反映。 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如何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运动再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其过程,然后配合准确精炼的语言,细致到位的分析,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随后的环节不再是知识的再现,而是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重视知识的运用,以课堂提升和合作探究的形式分析海陆风的形成,对海陆风延伸到海陆之间的冬夏季节环流,主要为后续学习做铺垫,最后安排讨论城市热岛环流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城市布局相关问题,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用学到的地理学原理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2、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和思考身边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具备一定的地理思考能力,并对他人的观点有一定的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现实问题的提出引出学生对热力环流的思考和兴趣。 2、运用板图分析,学生能够说出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及气压变化情况,进而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3、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的形成,学生能学以致用,画出热力循环图。 4、通过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加深学生的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培养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 2、通过探究大气环境中的实际问题,激发求知欲,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教学难点热力环流中大气水平方向的气压变化

澳大利亚气候成因分析

澳大利亚气候成因分析 1.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夏半年,受到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半年,因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故澳大利亚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2.澳大利亚东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成因? 地处25°S~35°S的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东南季风,降水较多,冬季吹西北季风,降水少。太平洋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地处中纬地区,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终年温和湿润。 4.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地处30°S以南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5.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①夏半年,受南移的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且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北季风,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降水。 ②冬半年,受北移的东南信风带的控制,降水少。 6.澳大利亚东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属森林和草原过度) ①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 ②位于大分水岭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 ③东南信风越过大分水岭后下沉,形成焚风效应。 7.澳大利亚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①冬半年受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②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8.澳大利亚中西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少; ②西岸有寒流流经,降水少,沙漠直逼海岸,所以中西部成为干热的热带沙漠气候。 9.澳大利亚南回归线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原因? 西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东部:受季风、东南信风以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