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培训讲学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培训讲学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培训讲学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人员招聘的程序与信息发布

第一单元人员招聘的基本程序与补充来源

(X)人员招聘的定义一、

是企业为了弥补岗位的空缺而进行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总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

(选择题)节,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人员配置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的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岗得其人、人得其位、适才适

所的原则,实现人力资源与其他物力、财力资源的有效结合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从广义上讲,人员招聘包括招聘准备、招聘实施和招聘评估三个阶段;狭义的招聘即指招聘的实施阶段,其中主要包括招募、筛选(或称选拔、选择、选挑、甄选)、录用三个具体步骤。

(X)二、企业人员补充的来源企业人员的补充有内部补充和外部补充两个方面的来源。

1.内部招募的优势与局限

内部招募是指通过内部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等方法,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储备

中选拔出合适的人员补充到空缺或新增的岗位上去的活动。

①优点:(1)准确性高。(2)适应较快。(3)激励性强。(四)费用较低

②缺点:(1)银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个人原因,可能会在组织中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的影响。(2)容易教程“近亲繁殖”。

(3)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如多数是从基层逐步晋升的,管理层的年龄就会偏高,不利于冒险和创

新精神的发扬。

2.外部招募的优点与局限

①优点:(1)带来新思想、新方法。(2)有利于招到一流人才。(3)树立形象的作用。

②缺点:(1)筛选难度大,时间长。(2)进入角色慢。(3)招募成本大。(4)决策风险大。

(X)选择题三、竞聘上岗从企业人员招聘的内部来源来看,竞聘上岗也是企业从内部劳动力市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竞争性和科学性,充分体现了公平、公开和公正的人事原则。

竞聘上岗的理论基础是能岗匹配原理。竞聘上岗是采用科学的选拔方法,对企业内部应聘人员经

过层层筛选,由专家小组集体做出评判,从应聘者当中选拔出较为合格人员的活动过程。(X)四、人员招聘的基本程序1.准备阶段

①进行人员招聘的需求分析,明确哪些岗位需要补充人员。

②确掌握需要补充人员的工作岗位的性质、特征和要求。

③定各类人员的招聘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人员招聘策略。

2.实施阶段

招聘工作的实施是整个招聘活动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一环,经历了招募、筛选、录用三个步骤。

3.评估阶段

进行招聘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有利于及时调整有关计划并为下次招聘提供经验教训。

(X)五、人员招聘来源的选择选择招聘来源的方法与主要步骤:

①析岗位的招聘要求。

②分析招聘人员的特点。

(内部、外部、学校或社会?)确定适当的招聘来源。③.

④选择适当的招聘方法。(广告、借助中介、上门招聘?)

(X)六、内外部招募具体来源的甄选1.内部招募来源的选择

内部招募作为一个总体,还可以细分为内部提拔、工作调换、工作轮换、重新聘用、公开招募五

个来源。

①内部提拔。这种做法给员工以升职的机会,会使员工感到有发展的机会,对于激励员工非常有利。

②工作调换。也叫“平调”,是在内部寻找合适人选的一种基本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填补空缺。作用:使内部员工了解企业内其他部门的工作,与本企业更多的人员有深入的接触、了解。有利于员工今后的提拔,同时也可以使上级对下级的能力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③工作轮换。区别:

(1)工作调换从时间上来讲往往较长,而工作轮换则通常是短期的,有时间界限的。

(2)工作调换往往是单独的、临时的,而工作轮换往往是两人以上,有计划地进行的。

作用:工作轮换可以使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或普通人员有机会了解企业内部的不同工作,给那些有潜力的人员提供以后可能晋升的机会,也可以减少部分人员由于长期从事某项工作而带来的烦躁和厌倦等感觉。

④重新聘用。主要针对一批由于某些原因不在位的员工,如下岗人员、长期休假人员(如曾因病长期休假,现已康复但由于无位置还在休假),已在其他地方工作但关系还在本企业的人员(如停薪留职)。他们中有的人素质较高,对他们的冲品会使他们有再为企业尽力的机会,企业使用这些人员可以使他们尽快上岗,减少了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⑤公开招募。是面向企业全体人员的,其做法通常是企业在内部公开空缺岗位,吸引员工应聘。

2.外部招募来源的选择

①学校招聘。(校园招聘)P110

优势:学生的可塑性强;选择余地大;候选人专业多样化,可满足企业多方面需求;招募成本较低;有助于宣传企业形象等。

学校通常又被分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专院校两类。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聘办事员和其他初级操作性员工的主要渠道。

大专院校:发现大批年轻、具有较高素质的、潜在的专业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主要场所。

设立奖学金(与学校横向联合)--资助优秀贫困学生,借此吸引学生毕业后去该企业工作;

提供实习机会和暑假工作机会—以期日后确定长久的雇佣关系。

③争对手与其他单位。针对需要相关专业工作经验的岗位。

④下岗失业者。

⑤退伍军人。有利于提高单位的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且可以和当地政府建立融洽的关系。

⑥退休人员。

(X)简答题七、竞聘上岗的程序和步骤1.必须事先公布竞聘上岗的岗位,要特别强调聘任的公开性。

2.为保证竞聘上岗的公正、公开、公平,必须成立竞聘上岗领导小组。

3.所有竞聘岗位无一例外地不能有选定对象。

4.竞聘岗位均要有科学完整的工作说明书。

5.要确保应聘岗位合理的候选人数。一般不应低于1:6的比例。

6.企业组织竞聘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按以下步骤进行。(P77)

(Y)八、注意事项.

在组织内部招聘与选拔时,应当掌握以下几点要求:

1.避免长官意志的影响。

2.不要求全责备。

3.不要将人才固定化。

4.全方位地发现人才。

第二单元招聘信息的收集与整理(Y)

一、招聘信息的收集

1.招聘需求信息的产生

(选择题)招聘工作一般是从招聘需求的提出和确定开始的。当用人部门提出招聘需求时,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负责人和用人部门的上级主管首先需要对招聘需求进行分析和判断,招聘需求信息的产生有如下

几种:

①织人力资源自然减员。

②组织业务量的变化使得现有人员无法满足需要。

③现有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不合理。

2.招聘信息的收集

招聘需求信息的收集主要是从用人部门收集有关空缺职务的所有信息。人员招聘信息主要有:

①缺岗位。

②工作描述。包括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权限以及工作条件。

③任职资格。

(Y)二、招聘需求信息的整理对招聘需求信息进行分类、记录、保存、打印、报送、审批。

第三单元招聘信息发布与广告设计(X)

一、招聘广告的一般特点

是企业单位补充各类岗位的空缺人员,应用最为普遍、最为广泛的人员招募方法之一。

公司的招募广告不仅具有传输人员招聘信息的基本功能,还代表着公司的形象,需要认真实施。

优点:1.工作岗位空缺的信息发布迅速,能够在一两天之内就传达给外界。

2.同许多其他吸引方式相比,广告渠道的成本比较低。

3.在广告中可以同时发布多种类别工作岗位的招募信息。

4.广告发布方式可以给企业留出足够的时间、机会和空间,挑选公司多需要的各类人才。

5.对于招募初级、中级水平的一班员工来说,分类广告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招聘手段。

6.企业还可以利用广告渠道发布遮蔽广告(遮蔽广告即是在招募广告中不出现招聘企业名称的广告,这种广告通常要求申请人将自己的求职信和简历寄到一个特定的邮箱。原因:企业不愿意暴露自己的业务区域扩展计划,不想让竞争对手过早地发现自己在某一个地区开始招聘人才;企业不愿意让在职员工发现,公司正在试图由外部来补充某些岗位的人员空缺。)

缺点:正在工作并且安于现状的人不会去看,这就意味着广告只能被一部分适合工作岗位的人员看到。

使用招聘广告时要注意广告媒体的选择取决于招聘工作岗位的类型。一般来说,低层次岗位可以

(选择题)选择地方性报纸,高层次或专业化程度高的岗位则选择全国性或专业性的报刊。

二、招聘广告的设计原则

必须遵循:注意—兴趣—愿望—行动的思想基本原则

1.引起读者的注意。招聘广告引人注目的方法包括醒目的自提、与众不同的色彩、显眼的位置等,最醒目的内容应是单位最具吸引力之处,例如单位的名称、标识、招聘的岗位、待遇条件、工作地点等。

2.激发读者的兴趣。

3.创造求职的愿望。

4.促使求职的行动。

三、招聘广告的基本结构.

招聘广告应当向受众传输有关公司概况、发展前景、工作地点、岗位职务、工作责任、任职资格、

工资水平、福利待遇,以及对应聘者的相关经历、个人素质、工作前景等多方面信息。

四、招聘信息发布渠道的选择

发布招聘广告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可以采用的广告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

网等。

1.报纸。发行量大,能够迅速将信息传达给读者,同时广告的大小可以灵活选择。

适合于在某个特定地区的招聘、适合候选人数量较大的岗位、适合流失率较高的行业或职业。

2.杂志。杂志接触目标群体的概率比较大,便于保存,纸质和印刷质量比报纸好。

适合于岗位候选人相对集中在某个专业领域内的情况、适合空缺岗位并非迫切需要补充且地区分布较广的情况。

3.广播电视。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广告的时间较短,且不便保留,费用也较高。

适合于当单位迅速扩大影响、需要招聘大量人员时,以及用于引起求职者关注、将单位形象的宣传与人员招聘同时进行的情况。

4.网上招聘。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时间周期长、联系快捷方便,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网络招聘以其招聘范围广、信息量大、可挑选余地大、应聘人员素质高、招聘效果好、费用低,

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单位的认可。

5.其他印刷品。海报、公告、招贴、传单、宣传旗帜、小册子、直接邮寄等都是在特殊场合有特殊效果的方法。

总之,单位在选择时,要综合考虑空缺岗位、广告价格、潜在应聘者所在的地域、工作特性等因素。

五、选择报纸刊登招聘广告的程序和方法

报纸广告的覆盖面比较广,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在一次招聘人员比较多、岗位层级的跨度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报纸刊登招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公司成立初期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其好处包括:一是为公司作了广告宣传,树立了公司的形象;而是可以在本地区范围内广泛地招纳人才。

1.选择报纸发布招聘信息的基本程序

①选择刊登广告的报纸。

②决定刊登广告的时间。

③编制刊登广告的费用预算,并向上级提出申请。

④广告文稿的拟定、修改与审批。

2.办理刊登广告的手续P83

3.跟踪广告刊登结果并存档(日后评估材料)

4.刊登广告的费用

(简答题、选择题)刊登报纸广告时的招聘周期5.从准备到新人就职,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六、招聘广告的设计

1.招聘广告的内容

①单位情况简介。单位情况简介最好以简洁的语言介绍。

②岗位情况介绍。招聘广告中的岗位情况介绍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以读者能够理解和感兴趣为主,切不可照搬岗位说明书。

④岗位任职资格要求。招聘广告中,还必须对应聘者的基本任职条件提出要求,包括专业范围、工作经验。应聘者的准备工作。⑥应聘的联系方式。⑤.

2.招聘广告设计和撰写的注意事项

①真实②合法③简洁

第四单元招聘申请表设计

(X)一、招聘申请表的特点招聘申请表是由单位设计,包含了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信息,并用标准化的格式表示出来的一种初级筛选表,其目的是筛选出那些背景和潜质都与职务规范所需的条件相当的候选人,并从合格的应聘者中选出参加后续选拔的人员。一般来说,招聘申请表有以下特点:

1.节省时间。

2.准确了解。

3.提供后续选择的参考。

(Y)P90 二、招聘申请表的内容招聘申请表作为应聘者所填写的由单位提供的统一表格,其目的要着眼于对应聘者初步的了解,主要收集关于应聘者背景和现在情况的信息,以平价应聘者是否能满足最起码的工作需求。通过对招聘申请表的审核,剔除一些明显的不合格者。

招聘申请表的内容要根据职务说明书来设计,每个栏目均有一定的目的。

同时,设计申请表时,要符合当地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要求。

(X)三、招聘申请表的设计是应聘者提供个人履历和资料的基本形式,是企业人员进行初步挑选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它一般由招聘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设计,硬盘呢人员在求职时自己填写,因此,招聘申请表又有求(选择题)职申请表、应聘申请表等多种说法。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当注意达到以下要求:

1.申请表要从申请者角度出发设计。

2.申请表的设计应考虑企业的目标,便于人员招聘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3.申请表应采取多种形式,按不同人员类型分别设计。

在设计应聘申请表时,还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内容的设计要根据职务说明书来确定,考虑本企业的招聘目标以及欲招聘的岗位,按不同岗位要求、不同应聘人员的层次分别进行设计。

2.设计时还要注意有关法律和政策,不要将设计国家机密的内容列入申请表的调查项目。

3.设计申请表时还要考虑申请表的存储、检索等问题,尤其是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

4.审查已有的申请表。

第五单元公司简介的编写

(X)一、公司简介的功能公司简介亦称公司概览或公司工作预览。从广义上说,它是企业为了使社会公众了解自己的经营理念、服务宗旨、营业范围、内部组织、历史以及未来发展,专门设计编制的图文并茂的公关文件。

通过编制和发放公司简介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价值观)公司传达其价值观,展示真实的公司概况和工作情景可以使应聘者首先进行一 1.次自我筛选,判断自己与这家公司的要求是否匹配。

(期望)公司简介可以使应聘者清楚地知道什么事可以在这个组织中期望的,什么是不可 2.以期望的。(信赖)公司应向应聘者全面、真实地介绍公司概况及工作情景会使应聘者感到公司是真 3.诚的,值得信赖的。

(准备)公司简介所呈现出的工作概况以及对具体环境和条件的描述,可以使应聘者对未 4. 来发展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X)多项题二、编写公司简介的原则1.感召性 2.真实性 3.详细性 4.全面性 5.可信性6.重点性

(Y)三、编写公司简介的步骤1.正确选择公司简介的形式

不同规模的公司会选用不同的形式来编写公司简介。录像、光盘、广告、宣传手册、展板等

2.收集整理公司的相关资料。

3.确定公司简介的基本内容。

4.公司简介的制作。

第二节企业应聘人员的选拔

第一单元人员初步选拔的步骤和方法(X)

(X)聘人员选拔的意义一、应1.保证组织得到高额的回报

组织对员工的投入能否收回、何时收回、能得到多大的回报,则取决于员工的劳动态度、劳动积

极性与其劳动生产率,前两者取决于他对工作的满意度,而后者则取决于

他的劳动技能、掌握的知识、具有的经验。

2.降低员工的辞退率与辞职率

3.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二、简历与申请表的差异性

简历的好处在于,它能使应聘者以展示其书面交流能力的方式申明自己的资历和经历。与标准申请表相比,简历存在的问题是应聘者自己掌握些什么,不写什么,而申请表则是由组织决定填写哪些与其需要有关的信息。

简历与申请表的优缺点分析

(X)三、人员选拔的主要步骤是指从应聘者中选出企业所需要的人员的过程,包括资格审查、背景调查、初选、面试、其他测试、体检、个人资料核实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主要步骤如下:

1.简历筛选

2.招聘申请表筛选

3.笔试

4.面试

5.情景模拟测试

6.心理测试

7.背景调查与体检等内容。

四、材料筛选法

材料筛选法就是通过一些材料信息来考察和选拔人才的方法。(申请表、履历分析、证明材料、

推荐信、背景调查等都是材料筛选法的具体形式。)

1.招聘申请表

审核应聘人员填写的申请表,可以说是企业对应聘人员初步选拔过程的第一步。申请表比较客观,

易审核,成本低,所以它在选拔人才过程中被普遍使用。

2.个人简历分析

即个人履历分析,是指根据简历或档案中记载的事实,了解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工作业绩,从而对其人格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优点:成本费用低,依据较为客观。

缺点:如简历填写的真实性、简历分析的预测效度、简历项目的选择以及评定权重设计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等。

采用加权招聘申请表的方式进行简历分析,基本上可以弥补传统方法在人员初选方面的不足。

3.应聘者的推荐材料

应聘者的推荐材料既可以用于证明应聘者在求职申请表中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也可以说明其过去的经历,以及目前的现状,乃至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大部分人认为电话推荐比书面推荐更可信,因为电话推荐可以更直接地进行交流和更坦率地评价。

第二单元应聘者的背景调查与体检

(X)一、背景调查的必要性背景调查通常是用人单位通过第三者对应聘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和验证。这里的“第三者”主要是指应聘者原来的雇主、同时以及其他了解应聘者的人员,或是能够验证应聘者提供资料准确性的机构和个人。

(X)二、背景调查的内容背景调查内容应以简明、实用为原则。

内容简明是为了控制背景调查的工作量,降低调查成本,缩短调查时间,以免延误上岗时间而导致用人部门人力紧张,影响业务开张。

内容实用是指调查的项目必须与拟任职位需求高度相关,以避免查非所用,用者未查。

调查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通用项目,如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真实性、任职资格证书的有

效性;二是与职位说明书要求相关的工作经验、技能和业绩,不必面面俱到。

应聘者的背景调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学历调查。

2.个人资质调查。

3.个人资信调查。个人资信调查时对求职者个人品行、成长经历、家庭情况、个人爱好、资产及信用的调查。

4.员工忠诚度调查。是对应聘者过去有无严重损害企业利益、违反劳动合同等方面情况的调查。

(X)三、背景调查的原则1.只调查与工作有关的情况,并以书面形式记录,以证明将来的录用或拒绝是有依据的。

2.重视客观内容的调查核实,忽略应聘者的性格等方面的主观评价。

3.慎重选择“第三者”。要求对方尽可能使用公开记录来评价员工的工作情况,避免偏见的影响。

4.估计调查材料的可靠程度。一班来说,应聘者的直接上司的评价要比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评价更为可信。

5.利用结构化的表格,确保不会遗漏重要问题。

(X)四、背景调查的方法建议根据调查内容把目标部门分为三类,分头进行调查:

1.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查阅应聘者的教育情况)

2.曾经就职过的公司。

3.档案管理部门。一般而言,从原始档案里可以得到比较系统、原始的资料。

背景调查的方法包括打电话、访谈、要求提供推荐信等。

(Y)五、背景调查的时机把握背景调查最好安排在面试结束后与上岗前的间隙。

(Y)六、假文凭的识别(多选题)识别假文凭的方法:1.观察法 2.提问法3.核实法 4.网上查询(如为电脑查询是错误的)

(Y)七、应聘者的体检包括健康检查、身体运动能力测试。

体检通常放在所有筛选方法使用之后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费用。体检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应聘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适应工作的要求,特别是能否满足工作队应聘者身体素质的特殊要求,体检还可以降低缺勤率和事故,发现员工可能不知道的传染病。

第三节校园招聘的准备与实施

(Y)一、校园招聘的概念通常是指企业直接从应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也包括少数专科生)中招聘企业所需的人才。它是一种两点式招聘,即在学校与企业两点间进行。

二、选择学校的考虑因素

1.在本企业关键技术领域的学术水平;

2.符合本企业所需专业的毕业生人数;

3.该校王姐毕业生在本企业的业绩和服务年限;

4.在本企业关键技术领域的师资水平;

5.该校毕业生过去录用数量与实际报道数量的比率;

6.学生的质量;

7.学校的地理位置

(X)三、校园招聘的方式1.企业到校园招聘。(通常在每年2月至6月间进行)

2.学生提前到企业实习。

3.企业和学校联手培养。(这种方式通常指某些特殊专业的专门人才,同时学生每年有1-2个月

时间到企业实习,毕业后全部学生进入该企业工作)

四、校园招聘的特点

(多选题)1.针对性强;2.选择面大;3.层次清晰;4.战略性强;5.人才单纯;6.优点:成功率高;7.认可度高。

缺点:1.校园招聘要和学校事先商议时间安排,要考虑学生毕业期间的时间安排,并且要印制宣传品,还要做面谈记录,费钱费时。

2.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可塑性强,年轻且责任心较弱,因此可能造成企业实际运作中的不顺

畅;

3.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企业要投入的培训成本高。

4.刚毕业的学生常有眼高手低、对工作期望值过高的缺点,因此一年内跳槽的几率高,造成企业招聘成本高的现象。

5.如果培养、任用不善,迎接毕业生可能不认可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影响企业的团队建设。

五、校园招聘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P112

1.企业在组织校园招聘时,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领导不重视。②招聘人员的错误观念。③.招聘人员素质不高。

2.筛选应聘人员相关材料时,应注意避免出现以下三种问题:

①汰大多数投档者。②过分看重专业、分数及学历。③可能出现的某种歧视,主要有性别歧视、生源歧视。

3.在校园招聘中组织笔试时,应当注意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①简单地把笔试成绩作为筛选依据。②笔试题目的难度把握不准。

4.在校园招聘中进行面试时,应当注意防止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

①招聘人员无法胜任面谈工作。②面试内容不确定。(招聘面试者应根据岗位的资格要求多提

一些有关行为描述式的问题。)③滥用压力式面试。④不切实际地自夸。

(Y)六、校园招聘的流程1.准备工作

①编制、印刷介绍公司概况及此次校园招聘情况的手册。

②择学校和专业。

③组成招聘小组的方式。

(单选题、多选题)招聘小组人员的组成,应包括: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④控制招聘流程,安排细节;需求人才部门的主管人员,着重于考察应聘者的能力,解疑等;了解学校情况的人,能对人才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2.校园面试考题的准备

3.考核招聘

(Z)P114七、编写校园招聘记录表

第四节员工录用管理

第一单元新员工的录用与培训

(X)人员录用的原则一、一般来说,员工的岗位均是按照招聘的要求和应聘者的应聘医院来安排的。为实现用人之所长、学用一致、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目的,人员录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因事择人原则

就是以事业的需要、岗位的空缺为出发点,根据岗位对任职者的资格要求来选择人员。

2.任人唯贤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大贤大用、小贤小用,不贤不用。能否做到任人唯贤,是衡量管理人员是否

称职的标准之一。

3.用人不疑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管理者对员工要给予充分的信任与尊重。

4.严爱相济原则

员工在试用期间,管理者必须为其制定工作标准与绩效目标,对其进行必要的考核。考核可从几个方面进行:能力及能力的提高、工作成绩、行为模式及行为模式的改进等;对试用的员工在生

活上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怀,尽可能地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在工作上要指导帮助员工取得进步,

用情感吸引他们留在组织中。

二、人员录用

是人员招聘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主要涉及在对应聘人员进行挑选之后,对候选人进行录取、任用

等一系列具体事宜。

(Y) 1.通知录用者①公布录用名单

好处:接受社会监督,切实落实招聘政策,可防止招聘中的不正之风,也可纠正招聘过程中的弄虚作假。

②办理录用手续

(1)通知应聘者

A.通知被录用者

在通知被录用者方面,最重要的原则是及时。对于被录用者,应该用相同的方法通知他们被录用。

B.回绝应聘者

应该采用同样的方式通知所有你未录用的应聘者。最好是以新的形式来通知。

(2).关注拒聘者

(Y)签订合同2.

①员工安排与试用(一班试用期是3—6个月)

安置工作的原则是用人所长,人适其岗,使人与事的多种差异因素得到最佳配合。

②正式录用

员工的正式录用即我们通常所称的“转正”,是指试用期满,且试用合格的员工正式成为该单位成员的过程。

3.新员工的培训P119

①上岗前的集中训练②上岗后的分散训练(现场演练法或录像观摩法)

第二单元员工信息管理

(X)一、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一般来说,一套典型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从功能结构上应当分为三个层面:基础数据层、业务(选择题)处理层和决策支持层。

1.基础数据层。包含的是变动很小的静态数据,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员工个人属性数据,又称为员工信息管理,它是任何人力资源系统必备的功能,包括员工个人基本信息、员工工作分配的信息、家庭和社会关系、合同和档案信息、员工各种证件和证书信息等。另一类是单位数据,如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工资级别、管理制度等。是整个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

2.业务处理层。这些数据将成为企业掌握人力资源状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以及提供决策支持的主要数据来源。

3.决策支持层。简历在基础数据与大量业务数据组成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基础之上。这不仅能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而且便于单位高层从总体上把握人力资源状况。

(Y)二、员工信息管理的作用员工信息管理是指记述和保存员工在社会活动中的经历和德才表现等发面信息的管理。

员工信息以员工个人为单元,是个人经历、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等情况的真实记录,客观地反映了一个员工的真实情况。

员工信息管理具有如下的作用:

①工信息管理师单位全方位考察员工的必要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②员工信息管理为单位处理员工的有关问题提供了依据和凭证。

③员工信息管理为单位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等政策,以及人才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原始资料。(Y)多选题P121三、员工信息管理的内容1.反映员工历史状况的信息。

2.反映员工现状的信息。

3.反映员工个性与潜能的信息。

(Y)四、新招聘人员信息的收集一般来说新招聘员工信息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新员工的历史材料。具体包括新员工在进入本单位之前的工作经历与表现。

2.新员工的招聘材料。

①求职申请表;②新员工求职时递交的简历;③新员工的笔试、面试材料;④在选拔时对新员工进行的评价,录用的理由;录用通知以及相关材料。

3.新员工进入单位后的材料。

①试用期的工作表现;②工作业绩考核结果;③所在部门对其表现的反馈信息

4.新员工个人资料。

①新员工的个人简介(姓名、性别、个人特长、受教育程度、专业技能等)

现任岗位名称;③薪酬及相关收入;④职业生涯规划②.

五、员工信息管理

步骤和方法:

1.员工信息的收集。员工信息资料的收集是由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将有关人员历史上形成的和近期形成的认识材料收集而成,尤其是对新招聘员工信息资料的收集。

2.员工信息的整理。

3.员工信息的保管。主要包括:员工信息的编号、存放;员工信息的接受、转移及等级;员工(选择题)信息的检查和保密工作等。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培训讲学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人员招聘的程序与信息发布 第一单元人员招聘的基本程序与补充来源 (X)人员招聘的定义一、 是企业为了弥补岗位的空缺而进行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总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 (选择题)节,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人员配置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的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岗得其人、人得其位、适才适 所的原则,实现人力资源与其他物力、财力资源的有效结合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从广义上讲,人员招聘包括招聘准备、招聘实施和招聘评估三个阶段;狭义的招聘即指招聘的实施阶段,其中主要包括招募、筛选(或称选拔、选择、选挑、甄选)、录用三个具体步骤。 (X)二、企业人员补充的来源企业人员的补充有内部补充和外部补充两个方面的来源。 1.内部招募的优势与局限 内部招募是指通过内部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等方法,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储备 中选拔出合适的人员补充到空缺或新增的岗位上去的活动。 ①优点:(1)准确性高。(2)适应较快。(3)激励性强。(四)费用较低 ②缺点:(1)银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个人原因,可能会在组织中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的影响。(2)容易教程“近亲繁殖”。 (3)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如多数是从基层逐步晋升的,管理层的年龄就会偏高,不利于冒险和创 新精神的发扬。 2.外部招募的优点与局限 ①优点:(1)带来新思想、新方法。(2)有利于招到一流人才。(3)树立形象的作用。 ②缺点:(1)筛选难度大,时间长。(2)进入角色慢。(3)招募成本大。(4)决策风险大。 (X)选择题三、竞聘上岗从企业人员招聘的内部来源来看,竞聘上岗也是企业从内部劳动力市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竞争性和科学性,充分体现了公平、公开和公正的人事原则。 竞聘上岗的理论基础是能岗匹配原理。竞聘上岗是采用科学的选拔方法,对企业内部应聘人员经 过层层筛选,由专家小组集体做出评判,从应聘者当中选拔出较为合格人员的活动过程。(X)四、人员招聘的基本程序1.准备阶段 ①进行人员招聘的需求分析,明确哪些岗位需要补充人员。 ②确掌握需要补充人员的工作岗位的性质、特征和要求。 ③定各类人员的招聘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人员招聘策略。 2.实施阶段 招聘工作的实施是整个招聘活动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一环,经历了招募、筛选、录用三个步骤。 3.评估阶段 进行招聘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有利于及时调整有关计划并为下次招聘提供经验教训。 (X)五、人员招聘来源的选择选择招聘来源的方法与主要步骤: ①析岗位的招聘要求。 ②分析招聘人员的特点。 (内部、外部、学校或社会?)确定适当的招聘来源。③. ④选择适当的招聘方法。(广告、借助中介、上门招聘?) (X)六、内外部招募具体来源的甄选1.内部招募来源的选择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教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教材 课后题参考答案――商英HR051全体贡献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说明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答:基本原则:准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程序:一.调研准备阶段.1.初步情况分析;2.非正式调研;3.确定调研目标; 二.正式调研阶段:1.相关信息的来源,2.选择抽样方法,设计调查问卷;3.实地调查; 方法:1.档案记录法;2.调查研究法。 2,说明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结构图的制作方法。 答:一,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 二,制作方法:1.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计算,其上画一层,其下画两层,用框图表示。 2.功能、职责、权限相同机构(岗位或职务)的框图大小应一致,并列在同一水平线上。 3.表示接受命令指挥系统的线,从上一层垂下来与框图中间或左端横向引出线相接。 4.命令指挥系统用实践,彼此有协作服务关系的用虚线。 5.具用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的框图,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 ★3,简述工作岗位写实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答:步骤:一,岗位写实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岗位写实的目的确认写实的对象; 2.进行初步岗位调查; 3.制定出写实工作计划,规定好具体的写实程序和步骤,设计出写实调查表,做好书写板、计时器等所需仪器的准备工 作,明确规定划分工作事项的标准,以及各类工时消耗的代号、编码,以便于登记记录数据资料。 4.培训写实人员,使其熟练掌握岗位写实的技术技巧。 5.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要求向被调查者解释清楚,使其积极配合,全力协助写实人员完成信息的采集工作。 二,实地观察记录; 三,写实资料的整理汇总。 4.简述作业测时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答案:(一)测时前的准备 1)根据测时的目的选择测时对象。测时对象确定后,调查人员要将测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向员工解释清楚,以便取得员工的配合,共同把测时工作做好。 2)了解被测对象和加工作业方面的情况。 3)根据实际情况,将工序划分为操作或操作组。划分的原则是: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要分开;机动时间、手动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要分开。在划分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定时点,作为区分上下操作的界限,以保证每次观察记录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4)测时最好在上班1~2小时后,待生产稳定后进行。 (二)实地测时观察。 (三)测时资料的整理、分析 (1.根据测时的记录,删去不正常的数值,以便求出在正常条件下操作的延续时间。 (2. 计算有效的观察次数,求出每一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 (3. 计算稳定系数,检验每一项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的准确和可靠程度。 (4.由每个操作平均延续时间,计算出工序的作业时间,再经过工时评定,得到符合定额水平的时间值,作为制定时间定额的依据。 5.简述岗位抽样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第一章重点整理第三版2018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图的绘制 一、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 广义: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 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中期计划(1~5年)和短期计划(≤1年)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战略规划(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 组织规划(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 制度规划(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人员规划; 费用规划

(三)人力资源规划与其它企业规划的关系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统的关系 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 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 二、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 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 整个组织机构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由经营决策者、风险承担者和收益分享者构成经营主体和规定其相互关系的经营制度所组成的企业高层组织,即经营体制。 第二层是由负责筹集和优化资源的配置、产品研发、生产等与日常管理职能的机构与其相关的制度,即职能体制。 管理单位之间形成的管理层次,是有形部分,即为“体”;管理制度是无形部分,即为“制”。 三、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六项)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吸收(选择性)臭氧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四、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真题.pdf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真题 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C)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A)经济规律(B)经济交替(C)经济周期(D)经济变动 2、面对劳动力市场,人们的身份不包括(B)。 (A)就业者(B)劳动力(C)失业者(D)非劳动力 3、以下关于实际工资描述正确的是(D)。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A)工人单位时问的货币所得(B)商品价格与实际工资里正向变动 (C)精确地反映了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D)是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 4、以下关于社会保险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社会保险不具有强制性 (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项目 (C)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 (D)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5、(C)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 (A)法官法(B)判例法(C)习惯法(D)成文法 6、以下关于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它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全部内容 (B)它规定了劳动关系的运行规则 (C)它规定了劳动关系的调整规则 (D)它规定了实现和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实施的手段 7、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是(D)。 (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存在现实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8、企业(A)机会是指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竞争优势的市场机会。 (A)营销(B)竞争(C)优势(D)实践 9、市场营销计划的控制不包括(C)。 (A)盈利能力控制(B)战略控制(C)季度计划控制(D)效率控制 10、顾客力量分析是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不包括(B) (A)顾客购买动机分析(C)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B)顾客年龄结构分析(D)产品消费群体分析 11、阿伦和梅耶提出的组织承诺不包括(D)。 (A)感情承诺(B)继续承诺(C)规范承诺(D)口头承诺 12、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C)。 (A)弗洛姆(B)莱文泽尔(C)爱德华?桑代克(D)赫兹伯格 13、个体的沟通风格不包括(A)。 (A)自我实践型(C)自我暴露型(B)自我保护型(D)自我实现型 14、(B)是指一个测验的结果与被测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标准化 15、基于“经济人”假说的管理是运用(A)来凋动人的积极性。 (A)物质刺激(C)内部激励 (B)满足社会需要(D)搞好人际关系

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绩效管理重点整理-人力资源管理-毙考题

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绩效管理重点整理-人力资源管 理 1.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与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 2.绩效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3.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由于涉及的工作对象和内容不同,可分为管理的总流程设计和具体考评程序设计两部分。 4.绩效管理制度设计与绩效管理程序设计,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5.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应当充分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和策略的要求 6.国内认为绩效管理包括四个环节:目标设计、过程指导、考核反馈、激励发展 7.国外:成功的绩效管理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指导,激励,控制,奖励 8.绩效管理总流程的设计见手写稿 9.绩效面谈的总类 1)绩效计划面谈2)绩效指导面谈3)绩效考评面谈4)绩效总结面谈 10.按绩效面谈的具体过程及特点分为 1)单向劝导式面谈(要求主管具备劝服员工改变自我的能力) 2)双向倾听式面谈(要求参加者事先准备一些问题,而且要掌握提问和聆听的时机)) 3)解决问题式面谈(需要组织相关培训,以提高考评者的管理水平) 4)综合式绩效面谈(如单向式劝导面谈适用于评估绩效计划目标的实现程度,解决问题式面谈更适用于促进员工潜能开发和全面发展,将两者结合) 11.绩效管理遇到的问题 1)系统故障2)考评者以及被考评者,对系统的认知和理解上的故障 12.提高绩效面谈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绩效面谈的准备工作 1拟定面谈计划:明确目的,内容,要求,面谈的方式,需准备的资料等,提前1~2周书面通知被考评者,详细说明情况,并再次亲自通知 2收集各种与绩效相关的信息资料 2)提高绩效面谈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1采取有效的信息反馈方式(并达到以下要求针对性,真实性,及时性,主动性,适应性)2薪酬,提升,激励,惩罚等 13.绩效改进的方法与策略 1)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目标比较法,水平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2)查明产生差距的原因(外部环境:资源、市场、客户、对手、机遇、挑战,内部因素:资源、组织、文化、人力资源制度,个人因素) 3)制定改进工作绩效的策略 1预防性和制止性策略2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策略(保证激励策略的有效应具备的原则:及时性,同一性,预告性,开发性)3组织变革策略与人事调整策略(劳动组织的调整,岗位人员的调动,其他非常措施如解雇,除名,开除等) 14.绩效管理中的矛盾冲突与解决方法 1.员工自我矛盾 2.主管自我矛盾 3.组织目标矛盾解决方法 1绩效面谈中,以行为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诱导为手段,本着事实求

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① 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CaCO 3的分解等。 ②C +CO 22CO 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 点拔: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NH 4Cl 与Ba(OH)2·8H 2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 力、煤、石油、天然气等、 △ △ 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Zn-2e-=Zn2+ 】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2H++2e-=H2↑】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总反应方程式: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Zn + 2 H+ = Zn2+ + H ↑】 2(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③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重要知识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工作岗位分析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3、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 1、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及环境进行系统研究。 2、界定工作范围和内容后,提出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员工资格条件。 3、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 4、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人员奠定了基础。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的重要步骤。 5、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总结分析阶段。 6、岗位规范—即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7、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8、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区别: 1、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事”和“物”为中心,而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和说明广泛得多,只是其有些内容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 2、所突出的主题不同。岗位说明书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的问题;工作说明书不仅要解决岗位说明书的问题,还要回答“该岗位是一个什么岗位?这个岗位做什么?在什么地点和环境条件下做?” 3、具体的结构形式不同。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可繁可简,结构形式多样化;岗位规范一般由企业职能部门按企业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发布执行的。 9、工作岗位设计的原则:因事设岗。 10、工作岗位设计的方法: 1、岗位设置的数目是否符合最低数量原则。 2、所有岗位是否实现了有效配合,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目标、总任务的实现。 3、每个岗位是否在组织中发挥了积极效应,它与上下左右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 4、组织中的所有岗位是否体现了经济、科学、合理、系统化的原则。 11、企业定员的作用:1、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 4、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12、企业定员的原则: 1、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2、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3、各类人员的比便关系要协调; 4、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大纲(打印版)

国家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大纲: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工作岗位分析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 1、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及环境进行系统研究。 2、界定工作范围和内容后,提出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员工资格条件。 3、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 四、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人员奠定了基础。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的重要步骤。 五、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总结分析阶段。 六、岗位规范—即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七、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八、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区别:

1、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事”和“物”为中心,而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和说明广泛得多,只是其有些内容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 2、所突出的主题不同。岗位说明书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的问题;工作说明书不仅要解决岗位说明书的问题,还要回答“该岗位是一个什么岗位?这个岗位做什么?在什么地点和环境条件下做?” 3、具体的结构形式不同。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可繁可简,结构形式多样化;岗位规范一般由企业职能部门按企业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发布执行的。 九、工作岗位设计的原则:因事设岗。 十、工作岗位设计的方法: 1、岗位设置的数目是否符合最低数量原则。 2、所有岗位是否实现了有效配合,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目标、总任务的实现。 3、每个岗位是否在组织中发挥了积极效应,它与上下左右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 4、组织中的所有岗位是否体现了经济、科学、合理、系统化的原则。 十一、企业定员的作用:1、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十二、企业定员的原则: 1、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3、各类人员的比便关系要协调; 2、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4、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6、定员标准适时修订。 十三、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某类岗位用人数量=某类岗位制度时间内计划工作任务总量/某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 (1)按劳动效率定员: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X出勤率)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第三版第六章重点整理总结2018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企业民主管理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性质 是由企业职工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组织形式上看,上述组织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劳动关系双方共同组成的劳资委员会或工厂委员会,主要起协商沟通咨询的作用;另一类是由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单方组成的,主要对工资、福利、劳动安全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参与决策。 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与民主协商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两种主要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民主管理的组织参与的具体表现。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享有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利。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特点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的形式: 1.组织参与。职工通过一定的代表性机构参与企业管理,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2.岗位参与。职工通过在本岗位的工作和自治实现对管理的参与,如质量管理小组、班组自我管理、各类岗位责任制; 3.个人参与。职工通过其个人的行为参与企业管理,如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等。 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与合同规范协调劳动关系运行的制度比较: 1、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由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各自的单方行为所构成,表现为职工意志对企业意志的影响、制约与渗透,企业意志对职工意志的吸收和体现。合同则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双方行为,他们的意志协调表现为经平等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各自均应遵守的合同规范。 2、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管理关系中的纵向协调,而合同规范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则属于当事人之间的横向协调。 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功能比较: 1.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一种自我协调或内部协调方式;劳动争议仲裁则是是一种外部协调方式;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是一种群众自治的活动。 2.职工民主管理是在劳动关系运行中的自行协调和事前协调,预防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处理是事后协调,其目的是解决劳动争议。 (三)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的职权 1、审议建议权; 2、审议通过权; 3、审议决定权; 4、评议监督权; 5、推荐选举权 职工大会行使上述职权,必须注意权力行使的度,包括职权的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 在劳动关系的运行中,资本与劳动存在的下述两个矛盾:其一,企业目标与劳动者目标的差异。其二、存在着管理权威与职工参与的矛盾。 职工民主参与适度与否,可以考虑两个标准,即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是否协调,以及管理过程是否实现高效率低成本。 (四)职工代表的构成 职工代表包括个人、技术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在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各级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简答真题(实操)及答案

1、筒述绩效考评数据处理的步骤。 (1 )表格的设计与发放;考评 数据的统计; (4)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存; 2、简述基本社会保险缴费的内容。(1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 (3)失业保险缴费; 费(5)生育保险缴费。 (12 分) (2)收集考评数据记录; (3) (5)考评数据的保 (6)文档的保管。 (10 分) (2)基本医疗保险缴费;(4)工 3、简述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 劳动关系主要有哪几种调整方式? 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劳动关系的调整方 式主要有: (1)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2)劳动合同规范的调整; (3)集体合同规范的调整;(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的调整;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7)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等。 l 、某公司于2006年6月11日成立,在职员工人数为80 人,6 月份以后至7 月份没有出现人员变动; 8 月1 日,该公司正式聘用20 人;8月20日,有5 名员工离职。请计算:该公司6、7、8月份的月平均人数各是多少?(12 分) (1)6 月份每天实际人数之和月份月平均人数(人)月份的日历日数 (2)由于未出现人员变动,因此7 月份的月平均人数为80 人 (3)8 月份每天实际人数之和月份月平均人数(人)月份的日历日数 2、某员工的岗位工资标准是3480元/月(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10 月份该员工在 国庆节期间休假7天,周末休息时间为6天,平时加班12 小时,因病缺勤l 天。 请计算: (1)该企业10 月份的制度工时数。(3 分) (2)该员工10 月份的实际工作工时数。(3 分) (3)如果不考虑扣个人所得税和各项保险, 企业应支付该员工多少工资?(8 分) (1)10月份的制度工时数=(31-7-6 )X 8= 144 (小时) (2)10月份该员工实际工时数= (31-7-6-1 )X 8 + 12= 148(小时) (3)小时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月计薪天数X 8)= 3480/ (21.75 X 8)= 20元/小 时 因此,应付该员工的工资= 3480-20X8+20X12X150%=3480-160+360=3680 (元) 1 、A 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2004 年开始实施竞聘上岗。在实施过程中,一位候选人因是公司副总裁的亲属,在面试前一个月就拿到了全部试题,由于一不小心泄了密,公司尽人皆知。最后,竞聘上岗不了了之,对公司领导也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第二年,由于领导重视,竞聘上岗试行办法准备工作充分,实施程序相当规范。结果,参加竞聘的人不论最后结果如何都表示很满意,因为他们都得到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许多新闻媒体也对此作了报道,并大加赞赏。请问: (1)2004 年A 公司竟聘上岗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人力资源三级重点整理完整版考试必备

人力资源三级重点整理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广义: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 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长期规划(5年以上)中期规划(1年到5年)短期规划(少于1年)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对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组织信息,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组织机构,组织调查,诊断,评价)3)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4)人员规划: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供需平衡)5)费用规划: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预算,核算,审算,结算,费用控制) 3.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 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4.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名称,工作条件,地点,范围,对象,资料) 1)科学界定时间,空间范围。系统分析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逐一比较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2)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里素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3)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5.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只制度的重要步骤 6.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 1)书面资料(现职人员的资料记录和岗位责任说明) 2)任职者的报告(访谈、工作日志) 3)同事的报告(上级、下属)4)直接观察下属,顾客,用户 7.岗位规范的概念 岗位规范也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8.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1)岗位劳动规则(时间,组织,岗位,协作,行为) 2)定员定额标准(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时间定额, 产量定额,双重定额标准) 3)岗位培训规范(对本岗位员工 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所作的具 体规定) 4)岗位员工规范(任职资格,知 识水平,工作经验,文化程度, 专业技能,心理素质,胜任能力 等做统一规定) 9.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格式) 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 知识,能力,经历) 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 ○1指导性培训计划:总体性规 划(培训目的、对象、时间、项 目、课程的设置与课时分配、培 训方式、考核方式) ○2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 材:大纲要明确教学目的,内容, 要求,教学方式,方法,推荐教 材讲求针对和实用 ○3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 范:传统的国有企业使用的统一 劳动规应知范。(应知,应会,工 作实例) ○4生产岗位操作规范(岗位的 职责和主要任务、岗位各项任务 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完成期 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 方法、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程 度、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如管理 岗位考核,生产岗位考核) 10.工作说明书的概念 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 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 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 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 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11.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基本资料,岗位职责,监督与岗 位关系,工作内容和要求,工作 权限,劳动条件和环境,工作时 间,资历,身体条件,心理品质 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绩效考 评。 12.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 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 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 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 案。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 象和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确定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确定调查 的时间、地点、方法。3)做要员 工思想工作,使有关员工对岗位 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 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 以便逐项完成。5)组织有关人 员,学习并掌握调查内容,熟悉 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 二、调查阶段三、总结阶段 13.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 体步骤 1)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起草工 作说明初稿 2)分析专家(各部门经理,主管 及相关管理人员)分别召开有关 工作说明的专题研讨会,对工作 说明书进行订正,修改提出具体 意见 14.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 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合理 分工协作的原则,责权利相对应 的原则 15.设置岗位时应考虑并处理好 的 1.根据企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 的要求 2.在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机构设 置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所有岗位 工作责任和目标是否具体、明 确?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任务 和总目标的实现 3.岗位设置的总数目是否符合最 低数量的要求 4.站在组织总体系统的高度上俯 视每个岗位,观察各个岗位之间 的关系是否协调是否发货积极作 用5.对每个岗位进行剖析,是否 体现了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 16.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 工作扩大化:横向扩大化, 纵向扩大化,增加任务扩大岗位 任务结构,是完成任务的内容, 形式,手段发生变更工作丰富 化:充实工作内容,增加岗位技 术和技能含量。考虑5个方面 的内容: 1)任务的多样化实现一专多 能2)明确任务意义3)任务的整 体性4)赋予必要的自主权5)注 重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岗位工作的满负荷:每个岗 位的工作量应该饱满,有限的劳 动时间应当得到充分利用。这是 进行岗位设计的一项最基本的原 则和要求。岗位的工时制度:对 企业它影响工时利用的状况,劳 动生产率,整体经济效益,对员 工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地安 排员工的工作轮班和作业时 间。劳动环境的优化: 物质因素:1)工作地的组织 2)照明与色彩3)设备、仪表的 操纵器的配置 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 度,噪声,厂区绿化(生理,心 理,人体工程,工效,环境学等 知识) 17.改进工作岗位设计的意义 1)企业劳动分工与写作的需要 2)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 产出的需要3)劳动者在安全, 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劳动活 动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 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 才适所,人事相宜” 18.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 1)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实证方 法)检测和消除岗位员工费时费 力的操作,克服停工,等待工时 浪费的现象,有效促进岗位工作 的满负荷。 步骤:1)选择研究对象2)直接 观察方法记录全部事实3)分析 观察事物的事实4)通过分析, 研究实用经济有效的新方法5) 贯彻新方法 方法研究具体应用的技术: 1)程序分析:将人力物力耗费降 到最低限度,以提高岗位工作的 综合的方法 作业程序图:能全面显示出在 生产过程中原料投入,检验及全 部作业的顺序。 作用:○1为剔除、合并、简化、 重排操作程序提供依据○2可用 于核算半成品、在制品的单位成 本○3为原材料、配件、半成品 的购进,供应,保管提供了依据 ○4可为岗位劳动定额标准的制 定提供依据流程图:更详细, 常被用于分析研究某种产品,某 一零部件或一项工作任务的加工 制作过程。单柱型、多栏型线 图:充分揭示了产品的实际制作 过程,能清晰显示出物料流动的 轨迹人-机程序图 多作业程序图:研究多个岗位 分工与写作关系 操作人程序图:适用于工作地 固定,操作重复性强,加工批量 大的工作程序,不受工作地点变 更的影响,随时 采用,简便可靠,可用于测时写 实,制定时间定额标准,促进手 工操作合理化,制定作业指导书 提供依据。 2)动作研究:动作经济原理:1) 人体的利用2)工作地布置和工 作条件的改善3)有关工具和设 备的设计现代工效学的方法:人 -机-环境 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最具现实 意义的是工业工程所阐明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方法IE的功能的具 体功能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 创新 19.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在一定 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 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 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企业制定用人标准要加强企业定 编,定岗,定员,定额工作,促 进企业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人员 编制按照社会实体单位的性质和 特点可分为:行政编制,企业编 制,军事编制 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区别:内 涵相同(数量质量界限)计量单 位不同(只有量的差别)实施和 应用范围不同 企业定员制定方法:1)按劳动效 率定员2)按设备定员3)按岗位 定员–与劳动定额有直接联系 4)按比例定5)按组织机构 ----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 20.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 科学标准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 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科学合理的定员是企业内部各 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 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 队伍的素质。 21企业定员的原则 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 标位依据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 效,节约为目标3)各类人员比例 关系要协调4)要做到人尽其才, 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 准的良好环境6)定员标准适时 修订 计算看手写稿 22.零基定员法:确定二、三线人 员定员人数。 改变了按比例定员的传统方法, 以岗位劳动量为依据,一切从零 点开始,按工作负荷量和岗位负 荷标准决定岗位设置。对工作量 不饱和的岗位实行并岗或者由于 一人兼职兼岗,使定员水平趋于 合理。 23.劳动定员标准作为劳动定额 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 劳动定额工作标准,即人力消耗, 占用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具有劳动定额标准的“科学 性,技术性,先进性,可行性, 法定性,统一性”等特征。 24.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国家, 行业,地方,企业定员标准 25.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类: 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单项 (详细)综合(概略)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效率, 设备,岗位,比例,职责分工定 员标准 26.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 企业定员标准根据生产规模,加 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类型和 性能,岗位工作内容,职责范围 等生产技术,劳动组织条件,明 确规定出各类人员的数量和比 例,并提出各个工序,设备或工 作岗位具体的用人标准。 行业定员标准还应对不同类型企 业的机构设置,管理层次,轮休 轮班组织形式,作业率,出勤率, 以及设备开动率等提出原则性要 求。 27.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确保先 进性,技术性,科学性,可行性) 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 合理2)依据要科学3)方法要先 进4)计算要统一5)形式要简化 6)内容要协调 28.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法规, 条例,规定,实施细则 29.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