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射弩运动形成背景及其特点

布朗族射弩运动形成背景及其特点
布朗族射弩运动形成背景及其特点

布朗族射弩运动形成背景及其特点

起源于狩猎活动的射弩,是一项多个少数民族共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开展得较为普遍.一般说来,狩猎在民族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较大,其社会形态相对较低,并且都是聚居山区,诸如独龙族、怒族、傈僳族、景颇族、佤族、布朗族、哈尼族等等.山区蕴藏着丰富的禽兽资源,给狩猎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但如英国学者雅克布·布洛诺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像人这样行动缓慢的动物,只有依靠集体合作,才能潜步追寻、发现和堵截在茫茫荒原上奔跑着的庞大动物.狩猎需要语言有意识地制定计划和安排,需要特殊的武器.”射弩是古老的祖先为了猎杀动物和生存,千方百计地创造出来的狩猎设备.但由于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

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而在同样的传统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特质则完全不同.

1 布朗族射弩运动的成因

1.1 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使生产工具的所有者在不同的区

域分化,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民长期生活在

一个特定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中,并将逐步显现出一些地区

的特征.

地区民族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民族文化

的趋势,也反映了地理因素的巨大差异.

布朗族是云南省特有的 15 个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便在云南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主要分布在滇西南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两侧,西部有高黎贡山、哀牢山,东部有碧罗雪山、无量山.

布朗族村寨一般分布在低纬度高海拔的半山区,绝大多数分布在北纬 25 度以南地区,海拔在 1500-2300 米之间.

传说从前布朗族极怕水鬼,所以山寨一般都距水源较远,吃水大多困难.解放以后,布朗族不少村民都从深山里迁出来,选择临近泉水的河谷居住,打破了过去那种僻居深山的老习惯.

1.2 历史因素的影响

每个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活动都与民族的发展历史有

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射弩的发展、传承同样如此.自古以来,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布朗族先民“性勇健,髻插弩箭,兵不离身,以采猎为务”、“入山林采草木及动物而食”、“扑

子蛮……善用泊箕竹弓,深林间射飞鼠,发无不中”、“蒲蛮……恒居,刀耕火种,好渔猎,住山寨茅屋中”等记载.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布朗族提供了良好的采集和渔猎条件.即使是在进入定耕农业后,部分地区

的布朗族仍处在半农耕半狩猎的经济状态中. 尤其是生产

力的低下,旱地农业不能充分的保障他们生活的需要,使得人们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依赖性很大,特别是在荒月缺粮、缺菜或天灾而导致颗粒无收的时候,采集和渔猎仍然是人们维持日常生活的一种补充手段.此外,由于居住环境的限制,历史上的布朗族既无种菜的条件,更无此习惯,居家一日三餐的蔬菜需求只能到山上采集.布朗族人民为了生存的需要,必须从事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

布朗族男子都喜爱打猎,一般在秋后初冬时节或农闲时便开始进行狩猎活动,分个体打猎和集体围猎两种.狩猎对

象主要是虎、豹、马鹿、麂子、野猪、野熊、豪猪、山狸、松鼠、竹鼠等.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布朗族男子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掌握了多种狩猎方法.布朗族男子进行狩猎活动

的最初用于训练和远距离杀伤的武器就是弩. 关于弩的起源,文献中说法不一.又由于古代弓弩是用竹、木、筋等材

料制作,很难考证何时发明.苗族的男子从小就开始射弩,

一般 10 岁左右练 " 娃娃弩 " 可射 10 米内的目标.他们

托石块,或用绳子捆上砖头等重物吊在手腕上,以增强臂力.

他们还瞄准从山上滚下来的圆木轱辘进行移动目标射击,待掌握一定技术后,就参加射野兔、野猪等活动.春节期间和跳花场时,往往要举行射驽比赛,比赛的姿势有立势、跪势两种,比赛时用粑粑和肉片当靶子,谁射中了,粑粑和肉片就归谁,射得粑粑和肉片最多的就是最好的射手,往往还能获得其他奖励.平时,苗族习惯把习射、比试与狩猎、采集结合起来,射弩好手和制作精良弩箭的能工巧匠往往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射弩不仅在苗族人民中十分盛行,在僳僳族、苦聪人、黎族人民中也都有射弩的传统.明景泰《云南图经书志》记载:僳僳人“居山林……常带药弓弩,猎取禽兽,其归人则了草木之根以给日食”.弩弓和箭是僳僳男子的标志,外出时,都肩扛弩弓,腰挂箭包,并且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僳僳村寨都要举行射弩比赛,比赛时把两支竹箭交叉在地上,在几十米外射中箭叉下的三角形为胜.弩为狩猎、防身工具,亦可作装束和定亲信物,它由弩批、弩床、弩弦组成.射时,横持弩,臵箭于弩槽内,将弩弦拉入镶口,扣动板机,箭即飞出.汉代以后弩有发展,如三国时代诸亮改进的“连弩”,“使之能一弩十矢俱发”.明代《武备志》中有“连弩”的详细图解,与抗战前北京的连珠弩构造相同,只不过连珠弩是发射弹丸的,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射弩运动在很多少数民族中都得到了广泛开展.

在 1982 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云南、广西选手表演了精彩的射弩.1986 年 8 月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将其列为竞赛项目.

1.3 相邻民族的文化交流因素的影响

历史和现代科学证明,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的借用,可以减少人类的重复劳动,促进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由于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每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都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而加强了相互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使了他们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快速进步.很早以来,布朗族就与汉、傣、哈尼、拉祜、佤、彝等民族杂居相处,在长期的友好交往过程中,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布朗族对其他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吸收借用和融合了其他民族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尽管这样的借用是双向的和不平衡的,但却导致了布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

布朗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与契丹的文化交流是较为特殊的,这也是导致对布朗族族源探讨出现重大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元 1125 年,契丹被女真灭亡之后,一部分契丹人向西越过沙漠,在西域建立了西辽;而大部分契丹人仍留居原地成为金的属民;同时,也有一部分契丹人在天

祚皇帝的八弟阿育的率领下转战至川黔和云南一带,取辽太祖阿保机的首字,改姓阿.至元朝,一部分契丹人移居顺宁.阿育的后代因协助朝廷平定云南有功,被封都元帅.明朝时,契丹人起兵造反,遭到残酷镇压,被迫四处逃散,其中一部分逃至施甸、昌宁等地,不敢承认自己是契丹人,而改称“本人”和“蒲人”,随后即与当地土着居民蒲满———布朗族先民融合在一起.尽管如此,这部分融入当地蒲满的契丹人,仍在族谱、墓志等中保留了其祖先为阿保机的记载.契丹源于鲜卑,为鲜卑宇文部的一支,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善骑射.与契丹的交流融合,丰富了布朗族的射弩活动.

2 布朗族射弩运动的特点

射弩是人类使用历史最为悠久的工具之一.云南的傈僳族、怒族、布朗族、苗族,四川的彝族,广西、贵州的瑶族,至今仍用弩狩猎.目前,射弩是多个少数民族所共有的传统体育活动,但由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特色,民族心理

和民族意识,在相同的传统体育活动中,将展示不同的民族

特色. 所有民族传统体育和审美情趣等民族体育文化现象,主要是在广泛的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作用下形成的.

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

力是有限的,所谓“北人善马,南人善舟”之说,反映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民族体育

文化的异质性.布朗族的射弩运动因其相对成因不同,呈现

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特质.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布朗族提供了良好的采集和渔猎条件.布朗族的射弩运动较为简单,不受场地和人数的限制,一般是用树叶做靶子.先把树叶放

在距人 15 米左右的地方,然后把箭装在弓弩上,瞄准目标练习射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射弩运动也逐渐成为一项

民族体育比赛项目,比赛分男女并有立姿和跪姿,靶子同于射击所使用的,射中红心为 10 环,总环数高的为获胜者.

布朗族人民在进行射弩时,要求弩击发无声,射击精准度较高,而且可以就地取材、制作简单,可以用来打猎和射鱼,还可作防身的武器.射弩时,身法、步法、呼吸调节、

心理状况等均很讲究.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布朗民族学会了种植

农作物,弩的作用正在逐步向社会和文化以及装饰艺术方向

转型.

参考文献:

…1?赵瑛.布朗族文化史[M].贵州: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赵静冬.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M].贵州: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3?崔凤祥.原始时代狩猎活动的民族体育文化意蕴与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6).

…4?陈青.论区域民族体育文化的相对性成因[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5?张涛.东北采集狩猎型民族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2).

…6?杨霞.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欣赏研究———以射弩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一二九运动策划方案3篇(最新版)

一二九运动策划方案3篇 一二九运动策划方案3篇 为隆重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80周年,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青年学生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此开展纪念一二九运动 80周年系列活动,制定本次活动方案, 一二九运动策划方案一: 一.活动主题活动主题 弘扬一二九精神,践行爱国理想。 二.活动背景活动背景 1935 年 12 月 9 日上午 10 时,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一群血气方刚,充满爱国豪情的青年齐聚当时的北平新华门前请愿,随后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日本侵略华北,攘反对外先安内的错误方针,宣传抗日救亡精神。它的伟大意义注定会成为可与五四运动比肩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生运动。为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一二九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我校青年学生热爱祖国,心系天下的豪情。特举办一二九运动纪念活动。 三.活动意义活动意义 通过活动让同学们重温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激发爱国建国的热情,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光荣传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振奋师生精神。 四.活动时间活动时间 2016-12-06~~2016-12-09 五.活动对象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六.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本活动由中北大学校团委主办,校学生委员会承办,各学院学生会协办。 七.活动内容活动内容 1)纪念一二九运动红歌会 2) 爱国主题演讲 3) 爱国主题讲座

4)纪念一二九运动长跑活动 5)纪念一二九运动签名活动 八.活动流程活动流程 1. 红歌会 1)红歌会参赛对象为全体师生。 2)歌会分为海选和主场晚会两部分。各学院学生会组织院内海选,教职工由校学生会组织海选,具体选拔人数依报名人数便宜从事。主场晚会由校学生会组织于 12 月 9 日在科艺苑举行,经评委打分决出前三名颁奖。 3)选手所唱歌曲必须符合红色主题方可参加。 2. 爱国主题演讲 1)参赛对象为全校学生。 2)演讲分为海选和决赛两部分。先由各学院进行院内海选,然后报校学生会进行决赛。 3)演讲材料需原创且符合主题。 3. 爱国主题讲座讲座由校学生会组织进行,邀请一到两名嘉宾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主讲,各学院学生会组织同学参加即可。 4. 纪念一二九运动长跑活动 1)长跑以院为单位参加,每院出一支代表队,10 男 2 女。 2)前期由宣传部负责赛前宣传工作,学习部整理一些纪念一二九运动的知识问答题目。比赛由体育部组织进行,比赛秩序由安检部负责,生活部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3)比赛以接力方式进行,每人跑一圈,共 12 圈。接力棒即为各院院旗,队员举旗跑完比赛,以最后一名成员完成比赛的时间为准。每圈的交接区为 20 米,接棒前需回答问题,接棒区即答题区,答对题目方可接棒,题目可由队员合作完成。 4)比赛要求:文明参赛,文明观赛;杜绝替跑,抄近道跑。 5)比赛奖励:设冠亚季军各一队,根据比赛成绩而定。精神文明奖 4 队,优秀组织奖 4 队,团委及校学生会根据各学院对比赛的宣传组织情况、参与人数、拉拉队和参赛队员的文明观参赛情况、比赛气势、口号等综合评定。由团委老师颁发证书和奖品。 6)比赛流程:①开场:校领导及活动负责人讲话。②比赛开始。③比赛结束后进行颁奖仪式。 7)注意事项①开幕式要求全员参加。②各接力区注意适当疏松拥挤。③安全第一。 5. 纪念一二九运动签名活动由校学生会组织,在食堂门前拉开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

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研究 摘要: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随着本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本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服饰对现代服饰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回溯历史现代服饰 正文: 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上起史前,下至明清,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在世界服饰上有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在各个朝代、各个领域、各民族、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中国服装款式的发展和演变,面料和色彩的选用和搭配,着装的特定场合和等级规定,反映着特定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民俗风情,也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等,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可谓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各

展风采;源远流长,连续不断;随时升华,大放光芒。中国民族服装服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独特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与自然生态和谐的象征,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人类社会历经数千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人群的衣着装饰,也是由低到高,由遮体保暖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发展变化着的。各个民族的先民们遵循本民族的发展脉络而传承,在服装服饰上,有的民族在质和形上都与其他民族无区别,但细品确也有某些相异之处。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服装服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这样才能把“穿在身上的民族历史”解释清楚,通过服装服饰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中国完整的服饰制度虽在汉朝确立,但其得到重大发展的阶段却在唐朝和清朝。服饰基本包括帽子、上衣、下衣三个主要部分,所以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研究。 首先是帽子,古代服饰里的帽子包括冠、巾、帽三种。最初以保暖御寒为目的。后来冠服制度被纳入“礼制”的范畴,从形式、材质上区分等级,辨别尊卑。所以冒得基本功能是使用和美化,除还有标 致身份地位的作用。 冠,通常是指“礼冠”。古代男子成年后,士人加冠,庶人裹头巾。冠是“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戴冠者等级和身份不同,要佩戴不同形制的冠。最初,巾是用来擦汗的布,后来用于裹头,一物两用,称帻。帽(不同于首服的总称“帽”)也是古代的一种头衣,是

布朗族祝酒歌词

一:施甸布朗祝酒歌 一:酒歌联唱部分 1.布朗三杯酒 闹筹,打开了陈年的酒缸,倒一杯陈年的老酒,敬给远方来的阿哥阿妹,第一杯是迎客的酒。 迎来了雪山的甘醇,酿一壶香醇的美酒,敬给远方来的有情啊哥,第二杯是开怀的酒。阿哥阿妹喝下这杯酒,愿我们友谊长久,斟满了浓浓的情意,第三杯是祝福的酒。喝酒哟喝酒哟,阿表你喝酒哟,喝酒哟喝酒哟,阿表你喝酒哟,喝酒哟喝酒哟,阿表你喝酒哟,阿表你喝酒哟!朋友请喝了这杯酒,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闹筹 2.布朗祝酒歌 哎,唢呐吹起来了,三弦弹起来了,酒歌唱起来啰,布朗乐开怀啰,酒歌唱起来啰,布朗乐开怀啰,酒歌唱起来啰,酒杯举起来啰,有缘才相会啰,喝不够就不能走啰,嘿,酒歌唱起来啰,酒杯举起来啰,有缘才相会啰,喝不够就不能走啰,喝不够就不能走啰,闹筹、闹筹、闹筹闹筹闹筹闹筹、闹筹! 3.远方的客人欧徊徊 远方的客人欧徊徊,欢迎你们欧徊徊,施甸的山歌为你唱啰,施甸的百花等你来,一杯香茶把你敬,一坛老酒为你开,矣撒 远方的客人欧徊徊,欢迎你们欧徊徊,施甸的山水等你走啰,施甸的风景等你踩,,一杯香茶把你敬,一坛老酒为你开,矣撒 4.天南地北朋友兄弟 天南地北朋友兄弟,今日相聚难逢难遇,木老液酒,南地琼浆,粗茶淡饭不成敬意。天南地北朋友兄弟,今日相聚满心欢喜,好酒好菜,相邀四海,好情好意,珍藏心里,好酒好菜,相邀四海,好情好意,珍藏心里,闹筹 5.布朗生活赛蜜甜 弹起三弦芦笙响,矣噻啰噻啰噻啰噻,布朗人民喜洋洋,矣噻啰噻啰噻啰噻,小伙子穿满了花草鞋啰,姑娘换上新衣裳啰,噻啰哩噻啰,噻啰哩噻,大莽绳呀,小莽绳,你我甩歌笑满坝,阿哥阿妹,手拉手,打歌打到大天亮。 山寨一片篝火火,矣噻啰噻啰噻啰噻,家家户户芦笙响,矣噻啰噻啰噻啰噻,山歌、唱歌、串山歌啰,唢呐奏来粮满仓啰,噻啰哩噻啰,噻啰哩噻,包谷酒…呀,羊肉香,男女老少心欢畅,如今党的政策好,布朗生活赛蜜糖,噻啰噻,噻啰噻! 6.阿妹十七,哥十八 木瓜开花哎呦,刺又多哎呦矣哟,茄子开花哎呦,倒挂着矣哟哟,哟矣哟。去年就说哎呦,做姐妹哎哟,矣哟,今年还是哎哟朝过着,矣哟哟哟矣哟,九条大河哎哟,汇大江哎哟矣哟,妹在江中哎哟洗衣裳,矣哟哟哟矣哟,只要阿哥哎哟,合妹意,哎哟矣哟,一步两步哎哟跨过江哎哟矣哟,哟矣哟……

扶贫攻坚信息第79期施甸县布朗族整族帮扶项目实施进展顺利

扶贫攻坚信息第79期:施甸县布朗族整族帮扶项目实施进展顺利 施甸县布朗族整乡推进整村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在省委领导关心指导、云南中烟公司的大力扶持、省委办公厅的全力帮扶、县委、县政府的领导、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布朗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 项目的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等7大工程建设实施有序推进。到2018年8月 31日,云南中烟帮扶资金已经到位57890万元,其中:2015年度19000万元,2016年度19000万元,2017年度19890万元;共支出44300万元,其中:2015年度19000万元,2016年度19000万元,2017年度6300万元。 到2018年8月31日,完成项目建设投资68846.46万元(中 烟资金36531.29万元,部门整合9291.63万元,信贷资金2676.12万元,群众自筹20347.43万元)。其中:安居工程39063.36万元(中烟资金13821.30万元,部门整合5041.42万元,信贷资金1411.12万元,群众自筹18789.53万元);产业发展8373.08万元(中烟资金6119.57万元,部门整合1326.76万元,群众自筹926.75万元);基础设施11929.69万元(中烟资金8475.69万元,部门整合2239.00万元,信贷资金1215.00万元);社会事业保障 7391.16万元(中烟资金7271.16万元,部门整合120.00万元);素质提升637.84万元(中烟资金49.49万元,部门整合83万元,群众自筹505.35万元);生态环境保护837.70万元(中烟资金399.27万元,部门整合351.45万元,群众自筹86.98万元);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613.64万元(中烟资金394.82万元,部门整合130.00万元,信贷资金50万元,群众自筹38.82 万元)。 (一)安居工程:实施拆除重建已完工496户;修缮改造完工1324户;建设安置点8个,8个集中安置点已开工建设,已完工586幢;确定搬迁到县城的有 16户;搬迁至乡内保障房有2户;特困户住房建设28户,目前已完成5户。 (二)产业发展工程:盐肤木已移栽1485亩,两青作物2000亩,苹果400亩,石榴875亩,蓝莓20亩;树头菜23.9亩,羊角洋芋430.03亩,工业辣54.5亩,长寿豆1140亩,黑木耳共接种菌棒12.67万棒,大黄已种植748.7亩,种植白芷、续断等中药材657亩,蔬菜种植489.3亩,木老元、哈寨冻库已完工。实施养殖肉牛1573头,肉羊1591只,良种母猪1164头,15个林下养鸡放养 场建设已完成,发放鸡苗17.62万(5.3272+6.0024+5.04)羽、毛驴80头;翻

服饰与文化的研究

服饰与文化的研究 在服饰上可以看出一段时期的文化,这个时期人民的思想!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 意。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几乎是从 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 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 涵。本文章将从中国历代服饰的介绍,探讨服饰文化体现的本色品味的经典 风情和人类智慧的相通、相容性以及阶级观念在服装上的体现。 原始社会服饰 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 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 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中华服饰文化史由 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 较多的民 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粗型。新石 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 商周服饰 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 度逐步 确立的时期。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 “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 冠服制 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从周代 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 制。 春秋战国服饰 石器时 有1枚 此发端'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工艺 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 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 格象征。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春秋战国时 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 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 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 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 秦汉服饰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 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别在 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 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西汉建元三年、元狩四年,张骞奉命两次出 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 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 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 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 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 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 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 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 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 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 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 款式取而代之。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 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 20 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 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 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 20 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 而不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 此外流行过军便装, 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 连衣裙风靡城市, 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 但在农村,现代服饰(1912年以来) 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特 秦 辛亥革命结束了 2000多年

布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与思考——以“布朗族弹唱”为例

第二十八卷第一期楚雄师范学院学报V01.28No.1 2013年1月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Jan.2013 布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以“布朗族弹唱”为例 黄彩文子志月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031;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布朗族是云南省的特有民族、跨境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为我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布朗族弹唱”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在重大节庆或仪式活动中以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进行演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蕴含着深厚的布朗族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布朗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及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布朗族弹唱”的保护传承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关键词:布朗族弹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K892.36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406(2013)ol一0063—07 布朗族是云南省的特有民族、跨境民不可替代的贡献。近年来,面对全球化和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自称“阿佤”或现代化的冲击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阿娃”,历史上有“蒲满”、“乌”、“翁布朗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拱”、“蒲人”、“朴子蛮”等诸多他称。中这一方面带来了布朗族群众价值观念的深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刻变化,另一方面也给布朗族非物质文化称为布朗族。史学界一般认为布朗族源自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古老的濮曼族群,与佤族和德昂族有着族此,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国家级属渊源关系,语言上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朗族弹唱”保护情况族佤德昂语支。现有人口约10万人,主要的考察,探讨布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勐腊、护传承问题。景洪,临沧市的双江、永德、镇康、云县、 耿马,保山市的施甸、昌宁及普洱市的澜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特征沧、墨江,红河州的金平县等地的山区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半山区,少数散居或杂居在坝区。在长期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布朗要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组族创造并承续了大量内容丰富的民族传统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人类社会得文化,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以延续的文化命脉。但是,今天已经广为 基金项目:云南高校民族文化资源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开放基金项目《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资源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以布朗族为例》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2—12—09 作者简介:黄彩文(1970一),男,云南永胜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跨境民族文化和宗教人类学。 ·63·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万方数据

129运动背景资料

129运动背景资料 一二九运动背景资料 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935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常青抵北平,建立由彭涛等组成的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指定周小舟负责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工作。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1935年11月18日,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随后,学联决定以请愿的方式,发动一次抗日救国行动。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宣布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动员全国对敌抵抗,切实开放人民言论、结社、集会自由。这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

北平学联党团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抗日救国请愿。12月7日,北平学联召开各校代表会议,议定请愿游行的集合时间、行动路线和口号等。会后,各校学生自治会紧张地进行动员和准备工作。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 各校临时推举董毓华、宋黎、于刚等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一、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类似组织;二、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三、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 四、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五、不得任意逮捕人民;六、立即释放被捕学生。何应钦避而不见。请愿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队伍由新

浅谈古代服饰文化与发展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的变化与发展摘要: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服饰发展变化多样,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服饰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关键词:中国古代服饰服饰与社会服饰等级差别服饰发展变化 郭沫若同志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①这把服饰与文化的关系说得十分透彻。事实证明,世界各名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尺,也是这个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以及民族历史意识和民族世代意识的体现。因此,服饰问题具有突出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上古时代 上古传说把衣服的发明归功于黄帝。《易经》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实际上,衣服的出现要早得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已知缝衣,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文化遗存中曾发掘出骨针。以发型为例,大地湾文化中有剪短的披发,马家窑文化中有后垂的编发,大汶口文化中有用猪獠牙制成的发箍,龙山文化中则用骨笄束发,陕西龙山文化之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头顶有髻,可能就是用笄束发的反映。骨笄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的二里头类型与东下冯类型诸遗址中均曾出土,形制与商代的同类器物相同。因此得知束发为髻在远古时已是华夏族服装的特征②。 夏商时代 夏商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时期。阶级对立、等级制度在

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

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 杨民康,男,白族,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民族音乐学)博士。曾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助理、民族音乐研究室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兼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 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三峡大学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上海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云南大学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校客座/ 兼职教授。对中国民歌及歌舞音乐,傣族和南亚语系民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传统音乐,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传统仪式(基督教、道教、南传佛教、民间信仰)音乐及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志理论有较深入研究。曾赴欧洲、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及大陆各省市参加民族音乐学、文化人类学学术会议和进行学术交流。著作有《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中国民间歌舞音乐》《云南瑶族道教科仪音乐》《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本土化与现代性: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研究》《一维两阈一一布朗族音乐文化志》等 10 余部,获第三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第二

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第三、六、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专著《中国南传佛教音乐文化》2015 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发表论文150 余篇,获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首届优秀论文评奖一等奖、北京市文联文艺评论奖一、二、三等奖,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二、三等奖。 音乐时空:据了解,您是从作曲专业转向少数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这是出于个人兴趣吗? 杨民康教授:这里面有个人兴趣的原因,但也有必然的因素在起作用。我来自云南,本身又是白族人,因此原先作曲主要也是集中在少数民族音乐创作领域,采风时接触到很多民间音乐。当然,起初采风主要是以作曲为目的。我1986 年撰写和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涉及了布朗族的民歌研究,所采用基本材料就是1983年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采风4 个月的部分成果。后来,随着采风活动和手中掌握的民间音乐资料越来越多,很自然地就逐渐转向民族音乐学研究。事实上,在当时不少国内民族音乐学者都有从表演、作曲实践升华至理论研究的过程和经历。从我的老师田联韬先生到我们这一代都是这样,这是一种符合文化和艺术实践规律的,必然的发展过程。它和今天大学里盛行的学生转学生,课堂到书本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很不一样,当然我个人的主观兴趣也是十分关键的。 音乐时空:同时也请您谈谈当时国内的民族音乐研究生的培养状况。以及您是怎样由此踏上民族音乐学研究道路的呢? 杨民康教授:在我对民族音乐研究开始感兴趣之后,便有了考

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背景

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背景 、准备、经过、全国响应简明资料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发起的一场学生要求政府抗日的游行示威活动。 它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背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犯,1935年 6、7月间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建立傀儡政权(“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国民党政府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侵略者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对应这一局势,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 准备11月18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代表即召开联席会议,秘密成立北平学联。 选举郭明秋为执行主席,共产党派黄敬、姚依林等人参与对学联的领导。 12月3日北平学联召开会议,决定联络各大中学校,发起大规模请愿。 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动员全国对敌抵抗,提出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华北为核心的9项政治纲领,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团结全国各界民众,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 此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于是学联决定将请愿定于12月9日经过12月9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 凌晨,军警包围了不少大中学校,并关闭了西直门,请愿的学生群情激愤,纷纷冲破封锁。

于上午10时30分,到达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所在地中南海新华门门前,向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请愿。 愤怒的学生振臂高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打倒汉奸卖国贼!”“立即停止内战!”请愿群众代表向国民政府提出6项要求: (1)反对华北自治及其类似组织;(2)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3)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4)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5)不得任意逮捕人民;(6)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何应钦的代表和学生进行了对话,拒绝了学生打开西直门让清华,燕京学生进程的要求。 学生随即开始大规模游行,队伍经过各学校时,不断有学生冲破封锁加入队伍,人数扩大到六七千人。 队伍西单和东长安街时遭到军警木棍、鞭子、水龙、大刀的攻击,百余人受伤,30多人被捕。 被阻挡在西直门外清华、燕京两校学生,辗转阜成门西便门,但因所有城门关闭未能入城,便在凛冽朔风中坚持终日,含泪向围观市民控诉日军在东北的暴行,指责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学生无畏的抗日救亡运动使得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 全国响应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 各大城市的爱国学生均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 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工友起来抗议出卖华北与屠杀、逮捕爱国学生。

服饰与文化的研究

服装与文化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从伏羲氏化蚕丝为穗帛,古埃及人利用亚麻织物制作围裙以及苏美尔人采用羊毛织物包缠在人体上,形成服装开始,似乎就暗示了东西方服装的发展历程,风貌形态将会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 东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别,东方服装文化就是一种单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与东方的巫觋与礼乐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注重形的内涵,具有浓厚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在其发展进程中,因袭、守旧,继承性与连续性远大于变异性与创新性。西方服装文化就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将服装视作一门特殊的人体艺术,注重形式,认为形式即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时代特征明显,风格变化昭然。变异与创新性远大于继承与连续性。 中国服饰文化 一、原始服饰文化: 《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因此,上古时期人类的服饰在原始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人们以毛皮围系于下腹部,或许为了御寒、或许为了遮羞与装饰。不论处于何种原因,原始服装已经开始出现。由此,揭开了中国服装史的序幕。 二、夏商周服饰 夏商周时期的服饰,一般就是上衣下裳的配套,或襦裤深衣下裳配套;后者裳穿于襦裤深衣之外。裤为不加连裆的套裤,两只裤脚管套在胫上,也称胫衣,穿这种服装款式行动不便,尤其不能适应战争骑射。 周朝:始于商代的上衣下裳就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

就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就是黄色。上玄下黄的服制就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 到了周代,中国的冠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从此,衣冠等级在服饰中有了严格的区分。根据《周礼》等书的记载,夏商周时代把“礼”分为五大类,分为祭服、朝服、军服、婚丧之服等。 三、春秋战国服饰文化: 春秋战国之际,又出现一种服装,将上衣下裳合并为一体,连为一件,这种服装被称为深衣。深衣就是一种上下连属的服装,制作时上下分裁,然后在腰间缝合,衣式采用短领,衣长到跟,续衽钩边。随着诸侯国那时“百家争鸣”导致到列国服饰异俗。胡服第一次被汉族人民所接受,就是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吸收东湖族及搂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 当时裤裆不缝缀的称为“穷绔”或“绲裆绔”;将两裆缝合的称为裈,即裆裤,用了尺不裁成的短裤,称为犊鼻裈。这类合裆裤能保护大腿与臀部肌肉皮肤在骑马时少受摩擦,且不用再在裤外加裳即可外出,在服装功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也采用了胡服的腰带形式,即以皮革制成,在皮带上扎有小孔,扣,并缀有扣针,使用时将皮带穿过环扣,收紧之后以扣针固定,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十分牢固,称之为“师比”。这就是华夏主体服饰文化吸收融合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进一步提高发展的重要史例,史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四、秦汉服饰文化: 秦代服饰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中国服饰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 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秦汉时代,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 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就是这种曲裾服饰。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就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普洱地区布朗族民歌的思想内容

普洱地区布朗族民歌的思想内容 普洱地区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澜沧、墨江、景谷、思茅、景东等县,他们的村寨大多数分布于海拔1500米至2300米左右的山岳地带。布朗族是“濮人”的后裔,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所以在布朗族没有自己成文的历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布朗族无文字,也没有自己成文的历史。由于历史上与傣族有较多的接触,普洱地区的布朗族文化受傣族文化影响较大,信奉原始宗教的同时信奉小乘佛教。傣族的神话传说,诗歌和原始宗教都给予布朗族诸多的影响。在历史的变迁中,他们虽不断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却又保持着自身的气质与文化要素。他们往往与茶林相伴,因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布朗族文化。 一、布朗族民歌的分类及概况 普洱地区布朗族的民歌主要包括历史传说歌、礼俗歌、劳动歌、情歌。 历史传说歌主要记叙了布朗族祖先叭岩冷[ 澜沧县布朗族地方史《奔闷》典籍记载,叭岩(读ai2)冷是布朗族千余年前率领部族在芒景一带定居的首领,娶傣族领主女儿为妻,被傣族领主封为管理布朗族的“叭”(基层官衔)。]的事迹和后人对先祖的追念。如《岩冷的遗言》:“我留下什么给你们呢?留下金银,你们会花光;留下牛马,它们会跑丢;留下鸡猪,也会得瘟病。留下‘皎诺帕[ 皎诺帕:即透明的宝石。民间传说:艾棱的继承人从艾棱留传的“皎诺帕”里看见一棵树。由此找来茶秧栽种,景迈成了茶山。]’,世世代代不缺吃”。《帕雅岩冷》则是布朗族人民对祖先艰苦创业的赞美。 礼俗歌反映了布朗人在生活中各种节俗、礼仪、庆典、祭祀活动时在仪式上所念诵的歌谣,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礼俗风貌。如《贺新房歌》:“好啊好,今天是最好的一天。太阳出来放光华,哪天的阳光都没有今天璀璨。……。我们这些头人来祝贺主人建成新房”,是写布朗

纪念一二九运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纪念一二九运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九(3、9)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为了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弘扬爱国精神,珍惜美好生活,展现新时代棠中学子"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面貌,特举办以"弘扬爱国精神,珍惜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班会地方:多媒体室 主持人:颜钰瑛陈吉鸿 甲:十二月的阳光格外温暖;十二月的大地格外显耀。 乙:十二月的激情格外充实;十二月的心灵格外纯洁。 甲:同学们,今天是一二九运动主题班会。我们齐聚一堂,为的是共话峥嵘历史岁月,缅怀先辈的爱国情怀,共同纪念红色血液中磅礴的激情,并思考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乙:下面请王娜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过程及意义: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北平学生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活动,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苏区各界民众集会声援全国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各业、各厂的男女工友起来召集群众会议,发表宣言和通电,抗议汉奸卖国贼出卖华北与屠杀、逮捕爱国学生。12月21日,上海市总工会通电声援北平学生,呼吁全国同胞一致兴起,集合民族整个的力量,反对任何伪组织之存在,以维护主权而保国土。广州铁路工人、上海邮务、铁路工人举行集会,发通电,要求对日宣战。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课件播放一二九运动的纪实照片和音乐】 甲:当岁月的年轮盘旋转了六十多个轮回,我们依旧不忘那些充满爱国热情的学生们奋力呼喊的爱国口号:当阳光的指针转动了六万余圈,那些跳动着的生命激情的红色高歌依旧饶梁。乙:是的,我们忘不了那感人的的一幕幕。有一位哲人曾说:"革命是最大的勇气,革命者是坚强的勇士。"这句话道出了革命二字的深刻内涵. 甲:朋友们,当时间的车轮碾到今天的时候,当挂历上赫然显示12月9好的时候,身为青年的我们,我相信,我们中的没一个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十二月九日十二月九日一个一般但不平凡的日子时间倒流回溯到一九三五年阳光依旧懒懒散散冬日依旧严寒凄清但空气却急速的流动因为在北平--历史的故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件--为反对投降和压迫掀起了学生总运动到处是挂满的标语到处是飘舞的纸单到处是舞动的小旗到处是怒吼的口号到处是浴血沸腾的青年这一天白云为之翻涌大海为之咆哮黄河长江为之怒吼中华… 【课件播放视频-一二九运动】

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服饰文化的结合初探

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服饰文化的结合初探摘要:在服装设计中如何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也一直强调现代服装设计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一个设计界年来频频探讨的话题。起初,我们提倡继承传统文化,大多出于一种对民族、对传统自发的、本性的关爱。因此在那个年代,设计者选择了旗袍、选择了中国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然而既然是“秉承”和“结合”,那一定不是简单的剪切与粘贴的关系,纯形式的结合是不具备说服力,而是要“秉承”和“结合”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论文关键词:现代服装设计,传统文化,民族服饰,结合 一、设计,不能没有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立足本民族,并与国际接轨,创造出多元的中国服饰文化。 当我们学会从更宽广的视角去如何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现代服装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之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旗袍与龙仅好似中国传统文化浩瀚海洋中的一朵浪花;当我们的市场渴望看到更丰富的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设计时,我们不得不陷入沉思。这种沉思让我们体味到问题的复杂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

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都需要不断的尝试与反复的验证。 二、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由于地域分布、自然环境的差异,生产方式的不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其形制多样,色彩缤纷,图案丰富,更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文化意蕴。每个民族的服饰都包含了无穷的文化魅力,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不仅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有别,草原民族与山区民族异样,就是同一个地区的民族也各不相同,甚至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也各有特点。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保存有如此丰富的民族服饰。中国民族服饰以其丰富的色彩,独特的造型,精湛的织、绣、染技艺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从形式到内容,从创意到工艺制作都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于我们的服装设计师来说,那应该是无尽的宝藏,而这宝藏正是我们进入世界服装先进行列的文化根基。 传统的民族服饰的显著特点在于它是民族的标志,在很多体现民族文化的重要场合,人们会身着民族服装,使它从生活用品转变为表征民族的符号。同时,它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于没有文字的民族尤其如此。它不仅记述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着这个民族的风情民俗、寄寓着这个民族的精神向往,也是各民族妇女倾其心血,去绣去染精心创造出的服饰艺术,其价值远远超出了实用与装饰的作用。民族服饰制作费工费时,装饰繁复。苗族女子盛装时往往要穿三四十条

布朗族

布朗族 文章点击数:1306 创建时间:2013年01月29日来源:云南民族网【打印文章】 布朗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截止2011年底,布朗族有11.75万人,占云南省人口总数的0.25%(摘自《云南统计年鉴2012》)。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打洛、西定和八达等山区,其余散居于临沧、思茅地区。布朗族主要聚居地群山连绵起伏,茶山郁郁葱葱,是闻名世界的普洱茶的故乡。 布朗族是云南省的古老民族之一,布朗族有文献可考的历史是从汉代开始。布朗族的族源与距今3000年历史的“濮人”有密切联系。据汉文史籍记载,永昌一带是云南古代“濮人”聚居区,他们很早以来,就生息、繁衍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山区。但由于群体众多,分布很广所处环境不同,其社会发展不平衡。西晋惠帝元康末年(297—299年)在所谓“南夷作乱”的相互混乱中,永昌“濮人”中一部分濮人南迁,开始分化。其中,些濮人群体迁移至永寿(今永德、镇康)一带;而另一些濮人群体沿澜沧江南下,迁移至双江、耿马澜沧、勐海等地;而另一些濮人则在原地停留下。以上这些濮人就发展成为今天的布朗族。 布朗族自称为“本人”、“蒲满”、“乌”、“阿娃”、“依娃”、“翁拱”、“波朗”、“波巴朗”等。别的民族称布朗族为“腊”、“达米腊”、“满”、“卡坡”、“阿别”等。新中国成立后,该民族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棉语族的布朗语支,与佤语和崩龙语有亲属关系。由于布朗人居住分散、形成了地区间语言上的差异性,但大体上可分为西双版纳布朗

语,和镇康的“乌语”两种。与汉族、傣族、佤族相邻近的布朗人,一般都兼通他族语言。布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常使用傣文和汉文。 西双版纳和双江等地布朗族信仰小乘佛教,宗教的一切活动完全接受了傣族的一套仪式,佛寺的形式、佛经、法器同傣族的一样。 布朗人信奉原始的宗教、崇拜自然神灵。山川树木、水火雷电在布朗人心中都有特定的神灵。树木给山民们带来肥源、水源,给野禽野兽以栖身之所,而村寨周围的参天古树又是优美的风景线和抵御风暴的天然屏障,因而树木成为了人们的崇拜对象。村寨附近的林木绝不允许任何人砍伐。每年各寨还有祭龙树(神树)活动,祈求龙树保佑庄稼丰收,人畜平安。 与许多山地民族不同的是布朗族的图腾并不是虎、豹等凶猛的野兽,而是竹鼠和癞蛤蟆等小动物。布朗山老曼峨一带崇拜竹鼠,他们认为竹鼠代表祖先的灵魂,它爬出洞来都不能打,要远远地避开它,否则认为亲人会死掉。但是后来又发生了变化,如果是从土洞中挖出来的竹鼠,还是可以吃的,但要举行特殊仪式。 布朗人有祖先崇拜。布朗人首先崇拜的祖先是古老的氏族长“代袜么”和“代袜那”。“代袜么”是女性,“代袜那”是男性。此外,各村社内的各氏族都有一个氏族神,这是母系氏族分布后的氏族神,这种氏族敬奉的氏族神没名字,以“哼而戛滚”为标志。 布朗族的口头文学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形式有神话、故事、诗歌、谚语、谜语等等。另外,由于布朗族信仰小乘佛教,因此,其传统文学有较浓的宗教色彩。布朗族文学与傣族文学关系密切,布朗族每年从傣族大量购买或借抄经书和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