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莽人归属布朗族

金平莽人归属布朗族
金平莽人归属布朗族

金平县莽人归属布朗族

李增耀冉柳明

一、解放初期关于莽人社会经济的调查

1957年2月,金平县组织了18人的苦聪访问团,由县委委员、副县长刘天德为团长,访问团与解放军边防部队民族工作队配合深入到苦聪人居住的森林中,寻访慰问苦聪人,动员帮助苦聪人走出森林定居,与此同时还深入到莽人村寨进行慰问。访问团在寻访慰问的同时,对苦聪人及莽人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基本上掌握了苦聪人和莽人的社会经济状况。访问团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努力于当年6月底完成了访问活动。根据苦聪访问团的调查,形成了“苦聪地区社会经济情况的初步调查并今后工作意见”,1957年8月1日,中共金平县委向省边委、省民委、地委、边工委,军分区呈报了《金平县委关于“苦聪地区社会经济情况的初步调查并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报告中对苦聪人、莽人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民俗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是迄今为止,关于金平县苦聪人和莽人在解放初期的第一手调查资料。报告中将莽人称为“岔满”。

在苦聪访问团调查的基础上,1959年为了拍摄《苦聪人》社会科学记录影片和1960年为配合民族识别工作,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调查组和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对金平县苦聪人及莽人进行了调查,并于1963年7月编印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苦聪人社会经济调查(附:插满人社会经济调查)之一》,这一调查报告专门附了一份插满人社会经济调查材料,标题为:“金平县第3区普角乡插满人社会经济调查”,调查人署名:宋恩常、李老腰,整理:宋恩常。调查中将莽人称为“芒人”。调查中谈到:“芒人的自称和他称:插满自称‘芒’,插满是当地傣族对芒人的称呼。‘插’傣语含义是高山,意思是住在高山上的芒人。可见这一称呼是生活在河谷的傣族就芒人生活的地理环境特点而起的。”此后,莽人便一直称“芒人”。

二、解放初期莽人的社会经济基本状况

根据宋恩常和李老腰于1960年4月14日至25日的调查,1960年初金平县第3区普角乡聚居或者杂居的莽人共有64户,312人,其中男150人,女162人。分布情况是:雷公打牛12户、坪河下寨12户、坪河中寨15户、南科19户、草果坪6户。南科是莽人与瑶族、苗族杂居的村落,草果坪是莽人与拉祜族杂居的村落。

金平县境内的莽人都散居在第3区普角乡中越边境的高山林区,解放前几十户莽人散居在8处,即梅阿得汉得雷(雷公打牛)、宾河(坪河)、南木科(南科)、温布旺(龙树河)、米麻夏黑(管木寨)、屋梅西(那西)、典得(边界寨)、民那木(薄乌寨)等。在近似居留地的村落,少的一处仅有四五户,多的不超过15户。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帮助莽人改变分散居住的状况,并村定居,到1959年止,已由12个居留地并村4处。这次并居不仅改变了分散居住的状况,而且形成了与其它民族杂居的情况,改变了解放前当地各个民族多居一处的状态。

莽人生活地区的地理特点是高山林区,沿着河水发源地的河头,或者有溪水的山谷居住,森林和刀耕火种是其生产生活条件。

莽人社会早已进入铁器时期,但在生产和生活中还广泛使用竹器,竹器和芭蕉叶在生活中仍是重要的盛装器和炊具。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包谷,用本棒打穴点播,同时少量种植糯旱稻,糯旱稻主要是祭祀祖先的祭品。莽人生活的地区,虽然有种植水稻的条件,但还不会种水稻,直到1957年

才有个别人家种植水稻。

莽人善于竹篾编织,编织篾箱,篾凳、篾桌等,拿到勐拉街出售,赶一次勐拉街需要往返3天。有时到越南的勐梭和巴登去赶街。

1958年底至1959年初,并村定居后,莽人的生活状况逐步改善,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跨入了社会主义。

三、“芒人”正名

“芒人”或是“莽人”早已引起有关单位及民族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调查研究。

1990年11月,红河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莽人简报》中谈到:“……越南境内有莽和芒两个族群,不能混用。我国金平县境内只有莽人,而无芒人。”

1994年,云南民族研究所编《民族学调查研究》1994年第4期刊登了王敬骝教授的文章《莽村调查报告》,文中说:“金平县有4个莽人寨子。莽人自称‘man’,当地傣族则称之为‘岔莽’。”(转引自杨六金《莽人的过去和现在》,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48页)

我州民族学者杨金六,对莽人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莽人”和“芒人”两个族群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金平境内只有莽人,而无芒人的结论”。并且为“芒人”正名奔走疾呼,终于将“芒人”称为“莽人”。杨六金经过长达16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写出了《莽人的过去和现在》专著,书中介绍了他为芒人正名的经过:“1980年后,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到我国境内的莽人村寨和越南境内的莽人村寨进行民族学田野调查后,将他们的历史、语言、服饰、宗教、习俗等加以综合分析,认为居住在我国金平县境内的‘莽人’和越南清河、孟德等县境内的‘莽人’是同一族群。2000年春节期间,笔者在越南境内的马鹿塘口岸村村长家过年,偶遇两位越南安沛做生意的芒人,我一边喝酒,一边询问了他们芒人的语言、习俗、宗教等情况,得知我国的莽人的语言、习俗、宗教完全不同于越南芒人的语言、习俗和宗教。说明两者不是一个族群,因此,笔者为纠正莽人的称谓,于2001年初,把金平‘莽人’与‘芒人’的论证报告一文寄送红河州人大、州政协、金平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单位,同时委托政协红河州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张佩芝老师提出提案,引起了红河州政协和金平县政府的重视。2001年5月11日,红河州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红河州民族研究所、金平县政协民族文史联络委员会在南科村委会召开座谈会,参会人员有村委会总支书记王自荣、文书白平、坪河中寨村民小组长陈元(莽人)、龙凤村村民小组长罗正高(莽人)等。会上,陈元和罗正高说:‘我们自称‘mang’(莽)。傣族叫我们‘tshamang’(插满)。我们和越南清河、孟德等县的‘mang’(莽)是一个民族,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都一样。而居住在越南坝子里的芒人,叫我们‘mang’(莽),我们叫他们‘dzeio’‘long55’(就弄)。我们和他们说话、穿衣、习俗等都不一样。’我国的莽人与越南的莽人不仅地域相连,而且语言、服饰、习俗等都一样。特别是两者均同源于古代‘百濮’族群。现在两者来往也较密切。笔者认为金平县境内只有莽人,而无芒人。

2002年金平县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县长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原来尚未确定族称的‘芒人’正式写为‘莽人’。同年4月1日《金平报》刊载标题为《金平县尚未确定族称的并非芒人》一文(正文略),其‘编者案’全文如下:

众所周知,我县境内的世居民族有苗族、瑶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汉族、壮族、拉祜族及一种尚未确定族称的人。但由于用字不规范,造成了既有‘莽人’,又有‘芒人’的混乱。国内一些专家、学者来电来信询问,金平县是否有两种尚未确定族称的人。州政协委员两次提案,要求对金平尚未确定族称的人群进行调查,是‘莽人’?还是‘芒人’?或两者都有?通过调查终于有了答案,金平县尚未确定族称的一种人是‘莽人’,而不是‘芒人’。从此以后,金平县境内的报刊和有关官方用语及统计资料中正式使用了‘莽人’这一称谓”。(杨六金著《莽人的过去和现在》,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49-50页)

四、莽人综合扶贫

解放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莽人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莽人尚未彻底摆脱贫困状态。莽人贫困的情况反映到中央,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08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批示:“请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扶持措施,帮助其尽快摆脱贫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批示:“请扶贫办商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政策措施,下决心解决莽人、克木人的生产生活问题。”中央及省州县各级党委和政府迅速贯彻落实,4月,《金平莽人2008-2010年发展总体规划》启动实施。规划用3年的时间使莽人地区实现“四通五有三到达”。四通: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五有:有房住、有学上、有病可医、有水喝、有产业;三达到:通过3年综合扶贫开发,使莽人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纯收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综合扶贫开发工作纲要和“两基”攻坚计划提出的要求。计划总投资7758.56万元。通过3年的实施,各项规划项目得到了落实,“四通五有三达到”的目标基本上实现。至2010年底,实际完成总投资8984.78万元。莽人地区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产业扶贫打下了基础。166户833人(含部分其他民族)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救助对象,并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校中小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彻底告别了茅草房,雷公打牛整村易地搬迁到田房上寨附近牛场坪安置,坪河中寨与坪河下寨整村易地搬到水龙岩安置,龙凤村就地改造房屋安置。居住房屋焕然一新,新建安居房166幢,(其中莽人126户、苗族31户、彝族9户)每户住房建筑面积80平方米,畜圈30平方米。统一配备了木床、被褥、炊具等生活用品。每户安装一个电表,便于管理。村容村貌及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五、莽人归属布朗族

至2008年,金平县有莽人126户681人,居住在金水河镇南科新寨、坪河中寨、坪河下寨、雷公打牛4个村寨。

红河州州、县两级非常重视莽人归族问题,1997年3月,红河州民委组织州民研所、金平县民委、县民政局、金水河镇镇政府、4个莽人村寨代表共14人到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海县考察,并到克木人村寨,莽人代表与克木人座谈,涉及内容有语言、历史传说、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现所对比的100个常用莽语和克木语词汇中5%语词相同,40%语音相近。同时,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有许多相同之处,特别是在婚姻习俗、丧葬礼仪、宗教信仰、禁忌等方面,更有相同之处。1997年5月16日,考察组组织4个莽人村寨的代表就归族问题进行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莽人可以归布朗族,其文化、习俗及语言都与布朗族相似,同意将其归布朗族。

2005年12月,金平县委政府又组织莽人村代表一行17人到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芒罗村(布朗族),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陈昂村考察、座谈、比较,有20%语音相同,40%语音相近。考察回来后对4个莽人村寨的18岁以上村民328人发放征求意见表,同意归布朗族的占98.8%。

2008年5月又对18岁以上村民383人发征求意见表,100%的村民同意归为布朗族,保留莽人称谓。金平县、县委政府研究后上报州政府。州政府于5月15日,组织召开红河州莽人归族评审会,与会专家学者和领导一致同意莽人归为布朗族,保留莽人称谓。红河州政府呈报省政府关于金平县莽人归族问题的请示。

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8)24号文,批复同意将莽人归属为布朗族。2009年5月13日,红河州人民政府红政复(2009)50号批复金平县人民政府“同意将莽人归属为布朗族”。从此,莽人正式归属布朗族。

资料主要来源:

1、金平县档案馆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调查组编《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苦聪人社会经济调查(附:插满人社会经济调查)之一》。

2、杨六金著:《莽人的过去和现在》,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

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研究 摘要: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随着本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本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服饰对现代服饰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回溯历史现代服饰 正文: 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上起史前,下至明清,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在世界服饰上有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在各个朝代、各个领域、各民族、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中国服装款式的发展和演变,面料和色彩的选用和搭配,着装的特定场合和等级规定,反映着特定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民俗风情,也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等,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可谓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各

展风采;源远流长,连续不断;随时升华,大放光芒。中国民族服装服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独特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与自然生态和谐的象征,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人类社会历经数千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人群的衣着装饰,也是由低到高,由遮体保暖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发展变化着的。各个民族的先民们遵循本民族的发展脉络而传承,在服装服饰上,有的民族在质和形上都与其他民族无区别,但细品确也有某些相异之处。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服装服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这样才能把“穿在身上的民族历史”解释清楚,通过服装服饰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中国完整的服饰制度虽在汉朝确立,但其得到重大发展的阶段却在唐朝和清朝。服饰基本包括帽子、上衣、下衣三个主要部分,所以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研究。 首先是帽子,古代服饰里的帽子包括冠、巾、帽三种。最初以保暖御寒为目的。后来冠服制度被纳入“礼制”的范畴,从形式、材质上区分等级,辨别尊卑。所以冒得基本功能是使用和美化,除还有标 致身份地位的作用。 冠,通常是指“礼冠”。古代男子成年后,士人加冠,庶人裹头巾。冠是“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戴冠者等级和身份不同,要佩戴不同形制的冠。最初,巾是用来擦汗的布,后来用于裹头,一物两用,称帻。帽(不同于首服的总称“帽”)也是古代的一种头衣,是

布朗族祝酒歌词

一:施甸布朗祝酒歌 一:酒歌联唱部分 1.布朗三杯酒 闹筹,打开了陈年的酒缸,倒一杯陈年的老酒,敬给远方来的阿哥阿妹,第一杯是迎客的酒。 迎来了雪山的甘醇,酿一壶香醇的美酒,敬给远方来的有情啊哥,第二杯是开怀的酒。阿哥阿妹喝下这杯酒,愿我们友谊长久,斟满了浓浓的情意,第三杯是祝福的酒。喝酒哟喝酒哟,阿表你喝酒哟,喝酒哟喝酒哟,阿表你喝酒哟,喝酒哟喝酒哟,阿表你喝酒哟,阿表你喝酒哟!朋友请喝了这杯酒,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闹筹 2.布朗祝酒歌 哎,唢呐吹起来了,三弦弹起来了,酒歌唱起来啰,布朗乐开怀啰,酒歌唱起来啰,布朗乐开怀啰,酒歌唱起来啰,酒杯举起来啰,有缘才相会啰,喝不够就不能走啰,嘿,酒歌唱起来啰,酒杯举起来啰,有缘才相会啰,喝不够就不能走啰,喝不够就不能走啰,闹筹、闹筹、闹筹闹筹闹筹闹筹、闹筹! 3.远方的客人欧徊徊 远方的客人欧徊徊,欢迎你们欧徊徊,施甸的山歌为你唱啰,施甸的百花等你来,一杯香茶把你敬,一坛老酒为你开,矣撒 远方的客人欧徊徊,欢迎你们欧徊徊,施甸的山水等你走啰,施甸的风景等你踩,,一杯香茶把你敬,一坛老酒为你开,矣撒 4.天南地北朋友兄弟 天南地北朋友兄弟,今日相聚难逢难遇,木老液酒,南地琼浆,粗茶淡饭不成敬意。天南地北朋友兄弟,今日相聚满心欢喜,好酒好菜,相邀四海,好情好意,珍藏心里,好酒好菜,相邀四海,好情好意,珍藏心里,闹筹 5.布朗生活赛蜜甜 弹起三弦芦笙响,矣噻啰噻啰噻啰噻,布朗人民喜洋洋,矣噻啰噻啰噻啰噻,小伙子穿满了花草鞋啰,姑娘换上新衣裳啰,噻啰哩噻啰,噻啰哩噻,大莽绳呀,小莽绳,你我甩歌笑满坝,阿哥阿妹,手拉手,打歌打到大天亮。 山寨一片篝火火,矣噻啰噻啰噻啰噻,家家户户芦笙响,矣噻啰噻啰噻啰噻,山歌、唱歌、串山歌啰,唢呐奏来粮满仓啰,噻啰哩噻啰,噻啰哩噻,包谷酒…呀,羊肉香,男女老少心欢畅,如今党的政策好,布朗生活赛蜜糖,噻啰噻,噻啰噻! 6.阿妹十七,哥十八 木瓜开花哎呦,刺又多哎呦矣哟,茄子开花哎呦,倒挂着矣哟哟,哟矣哟。去年就说哎呦,做姐妹哎哟,矣哟,今年还是哎哟朝过着,矣哟哟哟矣哟,九条大河哎哟,汇大江哎哟矣哟,妹在江中哎哟洗衣裳,矣哟哟哟矣哟,只要阿哥哎哟,合妹意,哎哟矣哟,一步两步哎哟跨过江哎哟矣哟,哟矣哟……

浅谈布朗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浅谈布朗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6-24T14:43:45.263Z 来源:《成功》2019年第5期作者:李亚娟[导读] 布朗族是一支古老的土著名族,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时代繁衍生息,创造了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对施甸布朗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走访调查研究,发现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可以应用到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结合我园课题《金布朗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本人大胆尝试将布朗族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 施甸县仁和幼儿园云南保山 678201 布朗族是一支古老的土著名族,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时代繁衍生息,创造了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对施甸布朗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走访调查研究,发现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可以应用到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结合我园课题《金布朗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本人大胆尝试将布朗族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 一、布朗族传统文化和幼儿园美术的联系 (一)对幼儿园美术领域的认识分析 1.幼儿园美术活动重在激发幼儿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艺术领域的教育核心价值是培养幼儿的创作意识与创作能力和培养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想象力及审美感受能力。以幼儿对艺术的积极态度也就是兴趣,幼儿艺术能力也就是感受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为目标。“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及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三个喜欢明确了对幼儿艺术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我们强调的是幼儿的兴趣,让孩子成为主导者,发现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喜欢的活动,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让教育成为一种享受。 2.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表现形式。幼儿美术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绘画、手工、欣赏等表现形式。 绘画多以水彩笔、记号笔、油画棒等等各种材料进行创作;手工以泥塑、剪贴、折叠、编织等手段运用丰富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欣赏是以图片、视频等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创作,都是幼儿对事物的一个了解的一个过程,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对事物及情感的一种表现力。 (二)布朗族传统文化蕴藏的“美”对幼儿美术的影响布朗族传统文化资源到处渗透着“美”,运用到幼儿美术活动中不仅可以丰富活动内容,同时也让幼儿了解了家乡民族传统文化的美,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布朗族的服装,草鞋,首饰,民居和当地的风景,无不渗透着“美”。布朗族的服装样式和颜色都很有特点,足以激发幼儿对其的兴趣,装饰的绒球、银纽扣、布纽扣等等对幼儿都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布朗族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创造了他们多彩的名族文化。虽然经过历时的洗礼,但这个古老的民族,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他们的山他们的水;他们的传统工艺;他们美丽的服饰;他们神秘的音乐。都是最纯净的资源。 二、布朗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美术领域的应用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相应的美术活动小班上学期幼儿多以感受为主,我们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欣赏。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欣赏让幼儿产生对色彩的认识。如:《美丽的花草鞋》让幼儿通过对花草鞋图片的以及实物的欣赏,通过草鞋上的颜色让幼儿对色彩产生兴趣,认识更多的颜色。 小班下学期幼儿可以对熟悉的布朗族服装和工具进行添色,动手操作以涂色为主,布朗族服装的色彩及装饰物,足以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如:《花鞋垫》可以让幼儿为已经图案的“鞋垫”进行涂色。 中、大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比小班强一些,可以通过手工活动制作“草鞋”,以拓印的形式用布朗族当地的植物叶子制作拓印画等等,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布朗族人民的打歌场景,激发幼儿的表现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等等。 中、大班幼儿还可以在已有的绘画经验上尝试设计布朗族服饰,花鞋垫的花纹和图案等。如:《美丽的花围腰》中班幼儿用已有的经验在“围腰”上进行装饰并涂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班《美丽的花围腰》则是给幼儿更多的创作空,通过情境创设间让幼儿自由创作,画出不一样的“花围腰”。 (二)对布朗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组织指导布朗族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现,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布朗族民俗文化的相关内容有机的应用到美术领域的课程中,通过实践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活动内容及形式。收集的图片资料,风景、服饰、首饰、各种集会热闹场景等等应用到幼儿美术领域,通过欣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从中发现美,有表现的欲望。 (三)结合幼儿园活动主题,创设区域活动幼儿园开展的美术活动不仅仅局限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结合幼儿园“家乡美”的主题创设了美工区,为幼儿提供草帽、稻草、颜料、树叶、鹅卵石、彩色卡纸、彩泥等材料,让幼儿在这里自由创作。孩子们可以结合教学活动的内容借助投放的材料进行创作,结合“迎新年”主题用提供的稻草编扎 “草龙”进行舞龙游戏感受布朗族的节日气氛,还可以用稻草编制草鞋;利用卡纸进行拼贴创作《美丽的布朗裙子》、《花鞋垫》等;用彩泥制作《布朗娃》;用鹅卵石和颜料绘制布朗《广阔的牧场》、《茂密的芭蕉林》等;用颜料和卡纸对草帽进行装饰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总之,所有的活动都要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把布朗族民俗文化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实践以及深入的研究。具有可实施性和可发展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施甸县志》. [2]《施甸县民族宗教志(1963--2015)》.

服饰与文化的研究

服饰与文化的研究 在服饰上可以看出一段时期的文化,这个时期人民的思想!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 意。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几乎是从 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 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 涵。本文章将从中国历代服饰的介绍,探讨服饰文化体现的本色品味的经典 风情和人类智慧的相通、相容性以及阶级观念在服装上的体现。 原始社会服饰 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 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 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中华服饰文化史由 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 较多的民 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粗型。新石 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 商周服饰 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 度逐步 确立的时期。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 “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 冠服制 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从周代 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 制。 春秋战国服饰 石器时 有1枚 此发端'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工艺 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 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 格象征。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春秋战国时 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 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 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 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 秦汉服饰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 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别在 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 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西汉建元三年、元狩四年,张骞奉命两次出 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 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 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 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 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 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 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 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 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 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 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 款式取而代之。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 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 20 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 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 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 20 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 而不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 此外流行过军便装, 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 连衣裙风靡城市, 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 但在农村,现代服饰(1912年以来) 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特 秦 辛亥革命结束了 2000多年

布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与思考——以“布朗族弹唱”为例

第二十八卷第一期楚雄师范学院学报V01.28No.1 2013年1月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Jan.2013 布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以“布朗族弹唱”为例 黄彩文子志月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031;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布朗族是云南省的特有民族、跨境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为我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布朗族弹唱”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在重大节庆或仪式活动中以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进行演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蕴含着深厚的布朗族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布朗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及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布朗族弹唱”的保护传承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关键词:布朗族弹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K892.36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406(2013)ol一0063—07 布朗族是云南省的特有民族、跨境民不可替代的贡献。近年来,面对全球化和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自称“阿佤”或现代化的冲击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阿娃”,历史上有“蒲满”、“乌”、“翁布朗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拱”、“蒲人”、“朴子蛮”等诸多他称。中这一方面带来了布朗族群众价值观念的深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刻变化,另一方面也给布朗族非物质文化称为布朗族。史学界一般认为布朗族源自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古老的濮曼族群,与佤族和德昂族有着族此,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国家级属渊源关系,语言上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朗族弹唱”保护情况族佤德昂语支。现有人口约10万人,主要的考察,探讨布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勐腊、护传承问题。景洪,临沧市的双江、永德、镇康、云县、 耿马,保山市的施甸、昌宁及普洱市的澜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特征沧、墨江,红河州的金平县等地的山区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半山区,少数散居或杂居在坝区。在长期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布朗要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组族创造并承续了大量内容丰富的民族传统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人类社会得文化,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以延续的文化命脉。但是,今天已经广为 基金项目:云南高校民族文化资源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开放基金项目《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资源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以布朗族为例》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2—12—09 作者简介:黄彩文(1970一),男,云南永胜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跨境民族文化和宗教人类学。 ·63·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万方数据

布朗族

布朗族 文章点击数:1306 创建时间:2013年01月29日来源:云南民族网【打印文章】 布朗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截止2011年底,布朗族有11.75万人,占云南省人口总数的0.25%(摘自《云南统计年鉴2012》)。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打洛、西定和八达等山区,其余散居于临沧、思茅地区。布朗族主要聚居地群山连绵起伏,茶山郁郁葱葱,是闻名世界的普洱茶的故乡。 布朗族是云南省的古老民族之一,布朗族有文献可考的历史是从汉代开始。布朗族的族源与距今3000年历史的“濮人”有密切联系。据汉文史籍记载,永昌一带是云南古代“濮人”聚居区,他们很早以来,就生息、繁衍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山区。但由于群体众多,分布很广所处环境不同,其社会发展不平衡。西晋惠帝元康末年(297—299年)在所谓“南夷作乱”的相互混乱中,永昌“濮人”中一部分濮人南迁,开始分化。其中,些濮人群体迁移至永寿(今永德、镇康)一带;而另一些濮人群体沿澜沧江南下,迁移至双江、耿马澜沧、勐海等地;而另一些濮人则在原地停留下。以上这些濮人就发展成为今天的布朗族。 布朗族自称为“本人”、“蒲满”、“乌”、“阿娃”、“依娃”、“翁拱”、“波朗”、“波巴朗”等。别的民族称布朗族为“腊”、“达米腊”、“满”、“卡坡”、“阿别”等。新中国成立后,该民族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棉语族的布朗语支,与佤语和崩龙语有亲属关系。由于布朗人居住分散、形成了地区间语言上的差异性,但大体上可分为西双版纳布朗

语,和镇康的“乌语”两种。与汉族、傣族、佤族相邻近的布朗人,一般都兼通他族语言。布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常使用傣文和汉文。 西双版纳和双江等地布朗族信仰小乘佛教,宗教的一切活动完全接受了傣族的一套仪式,佛寺的形式、佛经、法器同傣族的一样。 布朗人信奉原始的宗教、崇拜自然神灵。山川树木、水火雷电在布朗人心中都有特定的神灵。树木给山民们带来肥源、水源,给野禽野兽以栖身之所,而村寨周围的参天古树又是优美的风景线和抵御风暴的天然屏障,因而树木成为了人们的崇拜对象。村寨附近的林木绝不允许任何人砍伐。每年各寨还有祭龙树(神树)活动,祈求龙树保佑庄稼丰收,人畜平安。 与许多山地民族不同的是布朗族的图腾并不是虎、豹等凶猛的野兽,而是竹鼠和癞蛤蟆等小动物。布朗山老曼峨一带崇拜竹鼠,他们认为竹鼠代表祖先的灵魂,它爬出洞来都不能打,要远远地避开它,否则认为亲人会死掉。但是后来又发生了变化,如果是从土洞中挖出来的竹鼠,还是可以吃的,但要举行特殊仪式。 布朗人有祖先崇拜。布朗人首先崇拜的祖先是古老的氏族长“代袜么”和“代袜那”。“代袜么”是女性,“代袜那”是男性。此外,各村社内的各氏族都有一个氏族神,这是母系氏族分布后的氏族神,这种氏族敬奉的氏族神没名字,以“哼而戛滚”为标志。 布朗族的口头文学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形式有神话、故事、诗歌、谚语、谜语等等。另外,由于布朗族信仰小乘佛教,因此,其传统文学有较浓的宗教色彩。布朗族文学与傣族文学关系密切,布朗族每年从傣族大量购买或借抄经书和唱

[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二)]

[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二)] 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26、水族 水族男子过去多穿对襟上衣,戴马尾帽或遮阳帽。现多穿大襟长衫,长裤,青布包头,穿草鞋或布鞋。妇女过去多穿圆领宽袖的对襟上衣,饰以银扣、下配百褶裙,打绑腿,穿翘尖绣花鞋。现在多穿圆领大襟蓝色的宽大半长衫、长裤,系青色绣花围腰,绾发,头缠青布或白布帕,穿绣花鞋,盛装时戴各种银饰。水族的纺织和印染技术有相当高的水平。闻名遐迩的“水家布”,质地细腻,纺织均匀,染工技艺纯熟,洗、磨都不褪色。布的纹样有平纹、人字纹、斜纹、方格纹等多种纹样。”豆浆印染”是水族七百年前发明的工序复杂的独特技艺。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27、纳西族 纳西族过去是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为衣料,青壮年喜穿白色,老年人喜欢黑色,以表现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现在妇女服饰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永宁的纳西族女子喜欢穿红、蓝、紫色且用彩色布镶边、钉双排扣子的上衣,浅蓝或白色衫里的双层百褶长裙,用丝线绣五彩花边。腰束红、黄色彩带,脚穿青布绣花鞋。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

肩”,它是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的体现,蕴含着纳西族丰富的历史和思想内涵。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28、土族 土族男子现在冬天穿斜襟光板皮袄和羊毛褐衫,其它季节穿小领、斜襟长袍或白色高领短褂,外套黑色或紫色的大襟坎肩,下穿长裤,系腰带、围肚。头戴白毡帽,脚穿绣花布鞋。男服习惯绣花,镶黑、红边饰。妇女服饰五彩斑斓。坎肩多以黑、紫或镶边的蓝色衣料缝制,腰系花纹彩带。下穿绯红色镶白边的百褶裙,套镶白布裤筒,未婚妇女着红色,已婚妇女穿蓝色或黑色。足蹬彩云绣花长筒鞋。姑娘梳三根发辫,已婚妇女梳双辫,末梢缀珊瑚、松石,外面戴织锦毡帽。土族妇女的传统头饰最讲究的是用五色瓷珠把银耳环串在一起,长长地垂在胸前。妇女的传统手工艺为刺绣、盘线。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29、羌族 羌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女皆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羊皮坎肩两面穿用,晴天毛朝内,雨天毛朝外,防寒遮雨。男子长衫过膝,梳辫包帕,腰带和绑腿多用麻布或羊毛织成,一般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喜欢在腰带上佩挂镶

浅谈古代服饰文化与发展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的变化与发展摘要: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服饰发展变化多样,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服饰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关键词:中国古代服饰服饰与社会服饰等级差别服饰发展变化 郭沫若同志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①这把服饰与文化的关系说得十分透彻。事实证明,世界各名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尺,也是这个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以及民族历史意识和民族世代意识的体现。因此,服饰问题具有突出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上古时代 上古传说把衣服的发明归功于黄帝。《易经》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实际上,衣服的出现要早得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已知缝衣,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文化遗存中曾发掘出骨针。以发型为例,大地湾文化中有剪短的披发,马家窑文化中有后垂的编发,大汶口文化中有用猪獠牙制成的发箍,龙山文化中则用骨笄束发,陕西龙山文化之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头顶有髻,可能就是用笄束发的反映。骨笄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的二里头类型与东下冯类型诸遗址中均曾出土,形制与商代的同类器物相同。因此得知束发为髻在远古时已是华夏族服装的特征②。 夏商时代 夏商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时期。阶级对立、等级制度在

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

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 杨民康,男,白族,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民族音乐学)博士。曾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助理、民族音乐研究室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兼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 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三峡大学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上海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云南大学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校客座/ 兼职教授。对中国民歌及歌舞音乐,傣族和南亚语系民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传统音乐,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传统仪式(基督教、道教、南传佛教、民间信仰)音乐及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志理论有较深入研究。曾赴欧洲、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及大陆各省市参加民族音乐学、文化人类学学术会议和进行学术交流。著作有《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中国民间歌舞音乐》《云南瑶族道教科仪音乐》《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本土化与现代性: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研究》《一维两阈一一布朗族音乐文化志》等 10 余部,获第三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第二

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第三、六、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专著《中国南传佛教音乐文化》2015 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发表论文150 余篇,获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首届优秀论文评奖一等奖、北京市文联文艺评论奖一、二、三等奖,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二、三等奖。 音乐时空:据了解,您是从作曲专业转向少数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这是出于个人兴趣吗? 杨民康教授:这里面有个人兴趣的原因,但也有必然的因素在起作用。我来自云南,本身又是白族人,因此原先作曲主要也是集中在少数民族音乐创作领域,采风时接触到很多民间音乐。当然,起初采风主要是以作曲为目的。我1986 年撰写和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涉及了布朗族的民歌研究,所采用基本材料就是1983年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采风4 个月的部分成果。后来,随着采风活动和手中掌握的民间音乐资料越来越多,很自然地就逐渐转向民族音乐学研究。事实上,在当时不少国内民族音乐学者都有从表演、作曲实践升华至理论研究的过程和经历。从我的老师田联韬先生到我们这一代都是这样,这是一种符合文化和艺术实践规律的,必然的发展过程。它和今天大学里盛行的学生转学生,课堂到书本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很不一样,当然我个人的主观兴趣也是十分关键的。 音乐时空:同时也请您谈谈当时国内的民族音乐研究生的培养状况。以及您是怎样由此踏上民族音乐学研究道路的呢? 杨民康教授:在我对民族音乐研究开始感兴趣之后,便有了考

中国56个民族中部分民族的服饰及生活习惯

中国56个民族中部分民族的服饰及生活习惯 陈怡诺收整官方统计的数字是56个,他们分别是:汉族和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56个民族,但其实远远不止这个数。仅一个云南省就报了100多个, 我是汉族的,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阿昌族

服饰与文化的研究

服装与文化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从伏羲氏化蚕丝为穗帛,古埃及人利用亚麻织物制作围裙以及苏美尔人采用羊毛织物包缠在人体上,形成服装开始,似乎就暗示了东西方服装的发展历程,风貌形态将会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 东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别,东方服装文化就是一种单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与东方的巫觋与礼乐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注重形的内涵,具有浓厚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在其发展进程中,因袭、守旧,继承性与连续性远大于变异性与创新性。西方服装文化就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将服装视作一门特殊的人体艺术,注重形式,认为形式即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时代特征明显,风格变化昭然。变异与创新性远大于继承与连续性。 中国服饰文化 一、原始服饰文化: 《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因此,上古时期人类的服饰在原始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人们以毛皮围系于下腹部,或许为了御寒、或许为了遮羞与装饰。不论处于何种原因,原始服装已经开始出现。由此,揭开了中国服装史的序幕。 二、夏商周服饰 夏商周时期的服饰,一般就是上衣下裳的配套,或襦裤深衣下裳配套;后者裳穿于襦裤深衣之外。裤为不加连裆的套裤,两只裤脚管套在胫上,也称胫衣,穿这种服装款式行动不便,尤其不能适应战争骑射。 周朝:始于商代的上衣下裳就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

就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就是黄色。上玄下黄的服制就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 到了周代,中国的冠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从此,衣冠等级在服饰中有了严格的区分。根据《周礼》等书的记载,夏商周时代把“礼”分为五大类,分为祭服、朝服、军服、婚丧之服等。 三、春秋战国服饰文化: 春秋战国之际,又出现一种服装,将上衣下裳合并为一体,连为一件,这种服装被称为深衣。深衣就是一种上下连属的服装,制作时上下分裁,然后在腰间缝合,衣式采用短领,衣长到跟,续衽钩边。随着诸侯国那时“百家争鸣”导致到列国服饰异俗。胡服第一次被汉族人民所接受,就是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吸收东湖族及搂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 当时裤裆不缝缀的称为“穷绔”或“绲裆绔”;将两裆缝合的称为裈,即裆裤,用了尺不裁成的短裤,称为犊鼻裈。这类合裆裤能保护大腿与臀部肌肉皮肤在骑马时少受摩擦,且不用再在裤外加裳即可外出,在服装功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也采用了胡服的腰带形式,即以皮革制成,在皮带上扎有小孔,扣,并缀有扣针,使用时将皮带穿过环扣,收紧之后以扣针固定,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十分牢固,称之为“师比”。这就是华夏主体服饰文化吸收融合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进一步提高发展的重要史例,史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四、秦汉服饰文化: 秦代服饰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中国服饰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 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秦汉时代,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 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就是这种曲裾服饰。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就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普洱地区布朗族民歌的思想内容

普洱地区布朗族民歌的思想内容 普洱地区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澜沧、墨江、景谷、思茅、景东等县,他们的村寨大多数分布于海拔1500米至2300米左右的山岳地带。布朗族是“濮人”的后裔,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所以在布朗族没有自己成文的历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布朗族无文字,也没有自己成文的历史。由于历史上与傣族有较多的接触,普洱地区的布朗族文化受傣族文化影响较大,信奉原始宗教的同时信奉小乘佛教。傣族的神话传说,诗歌和原始宗教都给予布朗族诸多的影响。在历史的变迁中,他们虽不断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却又保持着自身的气质与文化要素。他们往往与茶林相伴,因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布朗族文化。 一、布朗族民歌的分类及概况 普洱地区布朗族的民歌主要包括历史传说歌、礼俗歌、劳动歌、情歌。 历史传说歌主要记叙了布朗族祖先叭岩冷[ 澜沧县布朗族地方史《奔闷》典籍记载,叭岩(读ai2)冷是布朗族千余年前率领部族在芒景一带定居的首领,娶傣族领主女儿为妻,被傣族领主封为管理布朗族的“叭”(基层官衔)。]的事迹和后人对先祖的追念。如《岩冷的遗言》:“我留下什么给你们呢?留下金银,你们会花光;留下牛马,它们会跑丢;留下鸡猪,也会得瘟病。留下‘皎诺帕[ 皎诺帕:即透明的宝石。民间传说:艾棱的继承人从艾棱留传的“皎诺帕”里看见一棵树。由此找来茶秧栽种,景迈成了茶山。]’,世世代代不缺吃”。《帕雅岩冷》则是布朗族人民对祖先艰苦创业的赞美。 礼俗歌反映了布朗人在生活中各种节俗、礼仪、庆典、祭祀活动时在仪式上所念诵的歌谣,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礼俗风貌。如《贺新房歌》:“好啊好,今天是最好的一天。太阳出来放光华,哪天的阳光都没有今天璀璨。……。我们这些头人来祝贺主人建成新房”,是写布朗

布朗族

布朗族 布朗族简介: 布朗族是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的土著少数民族。属南亚语系,无文字,习汉文,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布朗族总人口为9.19万人(。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保山等地区。主要从事农业。有本民族语言,西双版纳、思茅等地的布朗族兼通傣语,多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保山市的布朗族有8500多人,主要分布在施甸县和昌宁县。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会汉文、傣文。 1.民族历史:布朗族是云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先民最早居住在澜沧江西岸的保山一带,因不服哀牢人(傣族先民)的统治,逐步向南迁徙到镇康、凤庆、临仓一带的深山中。布朗族先民曾被中原王朝称为"朴子蛮"、"扑子"、"朴子"、"扑"、"蒲满"、"蒲人"等名称,其分布更为广阔。唐宋时期,"扑人"受南诏、大理政权统治;明朝设顺宁府,以蒲人头人充任土知府。后来原居于云南南部的部分蒲人发展为如今的布朗族。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布朗族。解放前生活在布朗山上的布朗族人还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残余;在平坝地区生活的布朗族人,由于受经济文化发展比较快的汉族、傣族人的影响,己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布朗族人生活的地区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植茶树,是著名的普洱茶的产地。布朗山的布朗族人实行母子连名制。小孩出生3天拴线命名,将母亲的名字连在孩子的名字之后。 2.人口状况: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布朗族总人口为9.19万人。其中:男性4.75万人,女性4.44万人;性别比为107.18。增长率为11.51%,平均年增长率1.05%。 在布朗族人口中,城镇人口有0.55万人,占总人口的5.97%;乡村人口8.64万人,占总人口的94.03%。与10年前相比,布朗族城镇人口比率提高了3.64个百分点。 布朗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云南省,共有9.04万人,占布朗族总人口的98.37%。另外,布朗族人口在其它地区均不足300人。 布朗族0-14岁的人口比重为29.93%,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重为65.15%,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4.92%,与1990年相比,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了8.88个百分点。 布朗族15岁及以上人口有6.44万人,在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比率为23.43%,与1990年相比,下降了36.36%。 布朗族总和生育率为2.00。出生性别比为118.84。 3.宗教信仰: 解放前,布朗人由于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人们在大自然各种灾害面前的软弱无力,对于人间的祸与福、生与死,对自然界的风雷电等这些千变万化的现象都感到不可理解,甚至感到恐怖而无能为力。这样就在人们头脑中逐渐产生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虚幻的错误的观念,即原始的宗教观念。布朗人除信仰原始宗教外,近代以来因受傣族强烈的影响而信仰了小乘佛教。布朗族既信仰原始宗教,也信奉小乘佛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几者并行发展,互不相悖。

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服饰文化的结合初探

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服饰文化的结合初探摘要:在服装设计中如何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也一直强调现代服装设计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一个设计界年来频频探讨的话题。起初,我们提倡继承传统文化,大多出于一种对民族、对传统自发的、本性的关爱。因此在那个年代,设计者选择了旗袍、选择了中国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然而既然是“秉承”和“结合”,那一定不是简单的剪切与粘贴的关系,纯形式的结合是不具备说服力,而是要“秉承”和“结合”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论文关键词:现代服装设计,传统文化,民族服饰,结合 一、设计,不能没有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立足本民族,并与国际接轨,创造出多元的中国服饰文化。 当我们学会从更宽广的视角去如何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现代服装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之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旗袍与龙仅好似中国传统文化浩瀚海洋中的一朵浪花;当我们的市场渴望看到更丰富的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设计时,我们不得不陷入沉思。这种沉思让我们体味到问题的复杂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

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都需要不断的尝试与反复的验证。 二、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由于地域分布、自然环境的差异,生产方式的不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其形制多样,色彩缤纷,图案丰富,更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文化意蕴。每个民族的服饰都包含了无穷的文化魅力,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不仅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有别,草原民族与山区民族异样,就是同一个地区的民族也各不相同,甚至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也各有特点。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保存有如此丰富的民族服饰。中国民族服饰以其丰富的色彩,独特的造型,精湛的织、绣、染技艺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从形式到内容,从创意到工艺制作都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于我们的服装设计师来说,那应该是无尽的宝藏,而这宝藏正是我们进入世界服装先进行列的文化根基。 传统的民族服饰的显著特点在于它是民族的标志,在很多体现民族文化的重要场合,人们会身着民族服装,使它从生活用品转变为表征民族的符号。同时,它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于没有文字的民族尤其如此。它不仅记述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着这个民族的风情民俗、寄寓着这个民族的精神向往,也是各民族妇女倾其心血,去绣去染精心创造出的服饰艺术,其价值远远超出了实用与装饰的作用。民族服饰制作费工费时,装饰繁复。苗族女子盛装时往往要穿三四十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