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案例

绩效审计案例
绩效审计案例

绩效审计案例: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基于案例的视角

政府绩效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部门、其他组织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查和评价。目前,绩效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的主要发展趋向,在欧美发达国家绩效审计一般占政府审计总量的40%以上,在美国绩效审计已占政府审计总量的80%之多。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对开展绩效审计十分重视,为了积极推动绩效审计的开展,《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实现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牛左右。”时至今日,时间已经过半,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如何,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哪些差距,还有哪些需要完善或改进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中美两国政府审计机关执行的部分绩效审计案例的比较分析,探讨上述问题,以期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有所裨益。

一、美国政府绩效审计

美国最高审计机关GAO在绩效审计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经验对其他国家的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影响巨大。2004财政年度,美国共进行了66个绩效审计项目,以下是我们从中筛选的三个典型案例。

(一)美国政府电子化项目

1.背景和缘由。近年来,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政府实现电子化的能力。通常这些政府电子化动议并没有直接的拨款,而是依赖于多种资金来源,包括合作机构的货币投入,GAO被要求复核在2003和2004财政年度,机构是否按计划额度投入资金以及投入的及时性。

2.目标、范围及方法。审计目标是:(1)审计在2003和2004财政年度联邦机构是否按计划数额对10个依赖这些投入的政府电子化动议进行了投入;(2)审计这些投入的及时性以及在每个财政年度投入迟缓的原因。

审计人员在管理者和资金合作机构那里获得详细的资金数据和支持性文件,分析后与一些机构的官员进行了讨论,并且从机构官员那里获得有关差异的解释。

审计人员在判断合作机构投入的及时性时,采用的是比较财政年度要求的时间与管理者和资金合作机构签署的正式谅解备;忘录和机构间协议的日期。他们同日寸从机构官员那里获得资金在财政年度投入迟缓的主要原因。

3.审计发现。大部分的联邦机构在2003和2004财政年度按初始的计划投入了资金。但是,在2003财政年度10个动议中有6个动议以及在2004年度10个动议中有9个动议并没有按资金计划进行充足的投入。机构对投入小于计划的解释是:(1)类似资源作为资金替代物进行了投入;(2)没有从政府管理预算办公室(OMB)那里获得反映资金计划数额的预算指南;(3)不能获得批准以从其他账户获取资金;(4)在2003财政年度进行了组织重组。

4.审计建议。为了避免错误并更好地帮助管理机构获得资金以支持政府电子化动议,审计人员建议OMB的主任应采取措施以使OMB对合作机构的预算指南能正确地反映每个动议的资金计划。

5.对审计建议的反馈。审计人员从OMB政府电子化办公室代表那里获得了本报告的口头评论,这些代表一般同意报告内容和建议以及提供的技术评论。

(二)合同管理一空军应该在购买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AWACS)时作出改进

1.背景。从2001年以来,空军购买副翼和整流罩的价格从1986年最后一次购买以来分别增长了442%和354%。购买保护罩的价格从2001年9月到2003年9月,单价几乎翻了一番。

2.审计缘由和审计目标。2003年3月,GAO收到一份认定,说空军在购买AWACS 备件时向波音公司进行了过多的支付。GAO要识别备件的价格增长情况并且确定空军是否获得并评价了充分的信息以保证价格是公平合理的,同时GAO也考察在采购备件的竞争程度。

3.范围和方法。审计人员复核了空军的合同文件,并和空军中涉及每项交易的成员进行了讨论,包括订约官员、谈判者以及价格分析师。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审计人员对飞机

备件价格进行了调整。

为了决定空军订约官员是否获得并评价了足够信息以保证波音公司的价格是公平合理的,同时也为了确定在购买备件时的竞争程度,审计人员与国防部合同管理局(DCMA)代表进行了讨论,并且获得了由DCMA和国防部合同审计局(DCAA)准备的报告和分析。审计人员复核了空军合同文件,和涉及购买备件的订约官员、谈判者和价格分析师进行了讨论,同波音公司的代表进行讨论并参观了波音的生产设施。

审计人员在2003年8月到2004年12月间根据公认政府审计准则进行了复核。

4.审计结果。审计人员发现空军订约官员没有获得和评价适当的价格信息,而这是在购买备件时获得公平合理价格的基础。而且空军没有充分考虑国防部合同审汁局(DCAA)和国防部合同管理局(DCMA)对这些购买的分析,这些分析显示更低的价格才是合适的。相反,订约官员依靠波音的判断分析来支持波音建议的价格。

在认定中提及的对备件的购买都没有通过竞争进厅。根据空军文件,波音是这些备件的唯一提供者。然而DCMA的分析建议副翼的购买可以是竞争性的.

5.建议。建议国防部长应该指导空军部长:(1)保证订约官员获得并评价可用信息,包括DCAA和DCMA提供的分析,以及其他需要的以获得公平合理价格的数据;(2)如果可行的话,在AWACS备件的购买中,建立一个促进竞争的战略;(3)搞清楚空军获得AWACS图样和技术数据的途径,包括空军和波音公司对数据的权利。国防部评论,同意GAO的建议,并且建立计划以实施这些建议。

(三)财政管理——在满足《不适当付款信息》法案要求对面临的挑战

1.背景。2001年发布的总统管理议事日程(PMA)把不适当付款领域作为一个可以改进的方向。PMA包括五个政府动议,其中之一是改进财政管理,它把不适当付款作为优先项目。2004年8月,联邦机构把消除不适当付款作为一项具体的方案动议。

2.GAO审计的缘由。2004财政年度是联邦机构应《2002不适当付款信息法案》(1PIA)要求报告不适当付款信息的第一年。在过去几年中增加的报告范围显示,在联邦机构中不适当付款是一个重要且广泛存在的问题。因为众议院对不适当付款问题的关注,要求GAO报告机构在易于进行重大不适当付款的方案和活动方面执行评估要求的程度以及由机构估计

的每年的不适当付款额。

3.范围和方法。审计人员复核了对于美国合并财政报表重要的35个机构中的29个机构2004财政年度的绩效责任报告,以获得关于法案以及相关的管理与预算制度的执行情况。又复核了相关的机构文件,包括战略计划、机构。业绩计划和报告、机构审计·报告以及机构方案合作者的报告等。审计人员完成了2004财政年度70个关键项目的复核,并和机构取得联系搞清楚回复、要求的额外信息并且更新最初的回复。审计工作的依据是美国公认政府审计准则。

4.审计结果。作为对新的IPIA要求的遵守,联邦机构总体上在识别易于进行的不适当付款方面取得了进步。在收到报告的29个中有23个对所有的方案和行动进行了风险评估。但尽管有新法案强调的对不适当付款的报告要求,仍有一些机构没有对所有方案进行风险评估。

政府的不适当付款的数量仍然未知,除了没有评估所有的项目外,机构并没有准备他们所认定的所有敏感项目的重大不适当付款数额。

5.结论。衡量不适当付款以及设计和实施行动以减少或消除它们是不容易的任务。政府降低不适当付款努力的最终成功,部分地取决于各联邦机构持续的勤奋和对完全遵守法案和相关OMB指南的承诺。每个机构、政府、国会对实施法案的认识将决定总体的效果和机构降低不适当付款的水平,并且保证联邦资金有效的使用和用于预期的目的。

6.建议。建议政府管理预算办公室(OMB)主任:(1)要求那些没有遵守IPIA要求的机构或没有对所有方案和活动进行风险评估的机构设立时间框架,并且识别在履行风险评估和满足报告要求时需要的资源;(2)建立一个计划以向那些没有执行风险评估或没有满足报告要求的机构提供资源;(3)作为程序的一部分,考虑对于任何OMB认为没有遵守IPIA 要求严重的或落后的机构建立惩罚措施的可行性。

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

尽管我国目前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小,但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如广东省深圳市、山东省青岛市等,地方政府审计机关已经开始积极地探索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道路,实施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审计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下

是我们选取三个典型案例。

(一)深圳市卫生系统医疗设备采购及大型医疗设备使用和管理情况的绩效审计

1.选择项目。在确定审计项目时,首先考虑了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在2002年3月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代表们对某医院购置价值4000万元的核磁共振设备预算提出质疑,认为目前不必再添置此类设备,这项预算被暂缓安排。这引起了审计局的注意,于是审计局研究决定2002年对市卫生系统医疗设备采购及大型医疗设备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绩效审计。审计人员在收集该项审计的背景资料后,经与主管部门商讨,建立了该项绩效审计的考核指标,并编制了取证表格,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审计方案。

2.实施审计。2002年8月至11月,审计人员对深圳市人民医院等12家市属医院及卫生局的有关事项进行了深入调查。审计组先选点进行制度测试,试用考核指标。根据实际发现的问题,适当修正审计目标和评价标准,调整审计方案,进一步明确审计内容和工作步骤。

对审计中确定的重点设备和部门,加强现场观测和实地调查,同时注意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以各种方式征询他们的意见。现场工作完成后,对审计取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综合和分析,从中找出影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问题和制度执行上的薄弱环节。经与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专家交换意见,初步形成审计结果。

3.审计结果。(1)财政资金用于购置医疗设备并无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基本上是由医院各自申请纳入预算,对申请项目没有建立评价制度,加上财政局同卫生局之间缺乏沟通,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分配不合理;(2)医疗设备从申请到招标,耗费时间长,一般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不利于及时满足医院诊断和治疗的需要;(3)大部分医院没有进行设备考核和效益分析,同时主管部门也未制定效益考核的具体办法和指标,对各医院报送资料没能及时统计分析并充分利用;(4)部分大型医疗设备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利用率偏低,重购置、轻管理,对使用效益关注不够。

4.审计建议:(1)改变各医院多头申购医疗设备的状况,建立统一的医疗设备申购制度和配置规划;(2)加强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医疗设备管理数据库;(3)建立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及效益考核的专家评审制度;(4)主管部门下达考核指标,严格管理规

章,各医院切实做好基础工作;(5)对现存利用效益不高的设备,研究解决办法,统筹安排使用。

5.报告结果。被审计单位认为审计结果客观公正,所提建议适当可行,并已采取具体措施改进有关工作;市人大预算委员会对审计局的绩效审计工作给予厂充分肯定。

(二)青岛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工程效益审计

1.选择项目。该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项目是青岛市完善城市排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97年市政府重点办好的15件实事之一。该项目概算总投资1.74亿元,资金来源主要由国债专项和财政投资两部分组成。

2.审计目标。从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个方面,对项目的投资效益做出客观评价,分析投资、预算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投资效益。

3.审计标准。审计标准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资金使用、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国家审计准则;行业主管部门制订的工程定额及施工规范;被审计单位财务、工程管理执行和程序手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概算、计划批复文件及审查意见;工程设计资料、批复文件及审查意见等;评价项目效果的指标是评价海水水质污染状况的四个主要污染指标。

4.审计方法。除常用的审计方法外,大量使用询问、统计分析、访谈等许多方法。比如调查时,发现某总进水闸门和溢流口之间设计不当,导致差不多每隔一个月就要发生污水溢流。

5.审计结果和评价。项目效果:(1)该项目的实施基本改变了前海一带雨水污水混流的现象,前海一带的污染状况比过去有明显改善。从评价海水水质状况的4个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看,均有比较明显的降低;(2)该项目的实施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和国家环境标准,起到了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作用。

但是也存在一些主要问题:(1)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不严,施工单位高估冒算,提高了建设成本;(2)超概算、超标准建设办公场所,投资不经济:(3)设计决策不科学,造成设备损坏停用。经现场盘点,12台除砂机中已有8台损坏停用。

(三)威海市威海公园项目绩效审计

1.背景。威海市威海公园建设项目于2001年竣工后,社会各界对其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一项“民心工程”,有的则认为是一项“政绩工程”。公园建设到底花了多少钱,到底取得了多大的效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

在2003年年初,威海市审计局将威海公园投资效益审计列入了审计计划,对参建单位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和2000至2002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对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建成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调查。

2.审计目标。(1)对管理部门及参建单位进行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借此摸清全市市政建设的管理状况、财务状况和投资控制情况,分析项目本身的管理体制对政府投资效益的影响;(2)对公园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审计调查和客观评价;(3)对三个参建单位市政公司、园林处和路灯处2000至2002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

3.审计过程。从建设项目的立项人手,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前期准备工作、工程指挥部的成立及运作、设计施工监理采购的招投标、工程资金的落实和使用、工程进度质量的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审计调查。

4.审计发现了一些问题:(1)参建单位财务核算中的弄虚作假、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计2.5亿元;(2)市政建设存在行业垄断现象;(3)建设项目管理部门不明确,缺乏统一管理和统一核算;(4)参建单位具有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双重身份;项目概算编制不实、控制不力;(5)工程结算不实,部分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不严。

5.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1)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品牌价值;(2)整体上改善了市区的投资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3)拉动了周边房地产业的发展;(4)对旅游业拉动作用明显;(5)改善了市区交通格局;(6)改善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

6.建议:(1)建立多元化的市政建设的投融资渠道;(2)放开市政设施经营市场;(3)改革市政建设管理体制;(4)进一步加强市政建设的项目管理;(5)加强建设项目的财务监督管理。

三、中美政府绩效审计的差异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比较早的国家,在理论研究、审计规范和实务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刚刚起步。分析以上审计案例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政府绩效审计实践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差异:

(一)选择项目方面。美国最高审计机关GAO选择绩效审计的范围非常广泛,具有计划性和经常性特点。在2004财政年度所选的审计项目中,包括了三个方面:人们的福利与财务安全、安全威胁的变化与全球化挑战和转变联邦政府职能。我国审计机关选择项目范围比较狭窄,过于注重项目的代表性、影响力,缺少计划性和经常性,属于被动的反应型审汁,主要集中,在公共工程和专项资金方面。

(二)确定审计目标和内容方面,美国每个项口确定的审计目标和内容比较唯一、具体、针对性强,而且主要是评价相关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或程序的恰当性,一般不包括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目标。我国绩效审计每个项目的目标比较抽象、也比较多。既有财政财务收支台规性方面的目标,又包括效益性目标,而效益性目标又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因此,不易于操作。

(三)确定审计标准方面。美国绩效审计标准也包括采用预算、计划等标准,但是,由于审计比较成熟,各个项目的评价标准比较明确。由于我国绩效审计在探索阶段,在确定评价标准方面难度比较大,审计人员往往需要和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地沟通、协商。

(四)建议与措施。美国绩效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比较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被审计人等相关各方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审计建议的反映在报告中叙述的比较详细。

我国许多绩效审计报告的建议比较概括、抽象,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对相关单位的反应的描述更是简单,往往用“采取丁一定的整改措施”或“提出了整改措施”等模糊语言一笔带过。

四、对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建议

尽管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刚刚起步,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为进一步开展绩效审计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审计程序。根据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借鉴国外绩效审计经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公共工程项目和专项资金可能是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合适的切入点。本文选

取的我国三个政府绩效审计的案例和关于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统计表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选择基本上集中在政府公共工程项目或专项资金项目上。形成这样的状况,可能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我们刚刚开始尝试这种审计形式,缺乏足够的绩效审计经验,公共工程和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相对比较容易;二是它们有一定的代表性、重要性和影响力。当前,在我国政府审计资源有限,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政府投资项目或政府专项资金开展绩效审计是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走向完善和成熟的必由之路。我国今后仍应该把公共工程和专项资金作为绩效审计的重点。与此同时积极尝试开展单位或部门绩效审计以及财政收支的全面绩效审计。

(二)在开展延伸性绩效审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单一目标的绩效审计。从已经公布的典型绩效审计案例看,都是在检查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评价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多目标的审计,或者说是从合法性审计延伸到绩效审计,还不是专门的绩效审计,因此,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单一目标的绩效审计,以便于绩效审计更加深入的开展。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标准。选择评价标准是绩效审计中的关键,其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审计结论的正确性。从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国绩效审计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审计标准。多数项目制订的评价标准主要参考与项目相关的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环境保护、资金使用、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行业主管部门制订的工程定额及施工规范;被审计单位财务、工程管理执行和程序手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批复文件及审查意见;工程设计资料、批复文件及审查意见、同类项目的先进性指标或平均指标等。国外的实践也证明,审计标准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有关的计划、相关案例和相关法案的要求等。

(四)审计目标和内容应明确、具体。从我国已有的绩效审计案例来看,绩效审计的目标多为效益性,包括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比较笼统和抽象,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增加了绩效审计的难度。从美国绩效审计案例来看,其目标则比较明确和具体。比如在美国政府电子化项目审计中,其确定的目标为:(1)审计在2003和2004财政年度联邦机构是否按计划的数额对10个依赖这些投入的政府电子化动议进行了投入;(2)审计这些投人的。及时性以及在每个财政年度投入迟缓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借鉴这一经

验,在确定绩效审计目标时应该具体、可行,增强绩效审计的针对性。从具体评价目标和内容上来看,不一定是某一项目的全面的绩效评价,可就某一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价,比如只评价经济性或效果性等,这样更易于操作,更适合我国目前的绩效审计状况。

(五)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指导性规范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国审计机关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套具有一定规范性的审计程序,这一点在深圳市卫生系统医疗设备采购及大型医疗设备使用和管理情况的绩效审计、青岛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工程效益审计项目中非常清晰。我国的绩效审计一般执行如下程序:(1)选择审计项目;(2)项目背景调查;(3)确定审计目标;(3)选择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4)制订审计方案;(5)实施审计;(6)评价和形成审计报告。应该说上述程序对规范绩效审计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应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绩效审计指导规范,以有效指导绩效审计工作更好地开展。

(资料来源:张继勋,杨明增,刘成立:《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2期)请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中美政府绩效审计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分析目前中国实行政府绩效审计具备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绩效审计案例

绩效审计案例: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基于案例的视角 政府绩效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部门、其他组织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查和评价。目前,绩效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的主要发展趋向,在欧美发达国家绩效审计一般占政府审计总量的40%以上,在美国绩效审计已占政府审计总量的80%之多。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对开展绩效审计十分重视,为了积极推动绩效审计的开展,《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实现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牛左右。”时至今日,时间已经过半,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如何,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哪些差距,还有哪些需要完善或改进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中美两国政府审计机关执行的部分绩效审计案例的比较分析,探讨上述问题,以期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有所裨益。 一、美国政府绩效审计 美国最高审计机关GAO在绩效审计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经验对其他国家的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影响巨大。2004财政年度,美国共进行了66个绩效审计项目,以下是我们从中筛选的三个典型案例。 (一)美国政府电子化项目 1.背景和缘由。近年来,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政府实现电子化的能力。通常这些政府电子化动议并没有直接的拨款,而是依赖于多种资金来源,包括合作机构的货币投入,GAO被要求复核在2003和2004财政年度,机构是否按计划额度投入资金以及投入的及时性。 2.目标、范围及方法。审计目标是:(1)审计在2003和2004财政年度联邦机构是否按计划数额对10个依赖这些投入的政府电子化动议进行了投入;(2)审计这些投入的及时性以及在每个财政年度投入迟缓的原因。

绩效审计

引言 2008年7月,审计署终于提出了实现绩效审计(效益审计)的日程表,发布《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规划》提出,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在强调继续“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审计署逐步将绩效审计评价写入审计报告。先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进行绩效评价,然后是农业、金融、财政等专业审计领域引入绩效审计评价。 回首我国首次提出“绩效审计”的概念是在1991年全国审计会议上,而深圳是我国最先开始深圳是我国最先开始试点绩效审计的城市,全国首例绩效审计案例是由深圳审计局发起。早在2003年时,审计署就开始探索绩效审计路径。时任审计长李金华指出,虽然“审计风暴”给审计部门带来了很大荣誉,但是从国家审计理论演进角度来说,中国还是要探索自己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为何绩效审计被采纳并付诸实践呢?因为绩效审计和传统财务收支审计侧重点不一样,绩效审计的范围更宽,审计内容更多,审计人员素质成了难题,传统的审计只要求审计人员懂法规、懂财经,进行“查账本”;而绩效审计,是审计被审计单位履行职责情况、对国家财经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制度效率、政府管理效能、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用等情况,涉及金融、投资、环保等各方面。这就有利于建立高效廉洁政府,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更能维护人民的利益。

一、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 (一)绩效审计的概念 绩效审计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3E”审计。其中经济性是指以相对较低的费用取得有一定质量保证的资源;效率性是指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性是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 (二)绩效审计的范围 我国绩效审计的范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大类: 1.财政性资金支出。主要包括:(1)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2)国家投资建设项目。(3)其他各种专项公共资金的使用。(4)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 2.国有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 (三)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 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有两个,分别是鉴证和评价。绩效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手段同样具有一定的监督的职能,但是监督职能并不是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这是因为绩效审计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止弊端,而是为了分清责任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中鉴证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的鉴别和证明,证明结果的真实性;评价是对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的数量和质量做出的合理性鉴定与评判。 (四)绩效审计的作用 绩效审计的作用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作用也是建立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真实的经济运行过程和单位的真实的情况的基础上的。 二、我国绩效审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绩效审计的现状 (1)从时间上看起步较晚 我国首次提出绩效审计这一概念是在1991年的全国审计会议上,而直到2003年,我国审计署才开始探究绩效审计的路径,所以我国的绩效审计从起步上就落后了西方发达国家一大截。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何滨(江苏省扬州市审计局) 2009年03月17日 <摘要>我国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其独特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本文通过回顾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并提出八点对策,以更好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服务。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制约因素模式 一、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发展 (一)绩效审计的定义 世界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审计。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又称3E审计,是经济审计、效率审计和效果审计的合称。 (二)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政府绩效审计对我国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绩效审计这个概念随着审计署的诞生被引进我国,前后发展不过二十余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增强,人民不仅要求一切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而且要求必须经济有效的用之于民,否则政府仍要负责,同时为了促进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公共支出成倍增加,公营部门大批涌现,促使人们要求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的经济责任,所以,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速,这二十多年以来,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已经取得了以下成就:在专项资金投资项目的审计方面逐步注入了绩效审计的内容,在外资投资领域,明确提出其审计目标是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二、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 我国的审计事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建设的,不可避免的带有传统观念的影响,绩效审计是近些年才被逐渐被人们提起的一个新兴的概念,这种认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才会产生经济效益,而政府等非盈利性组织则没有效益可言,因而也就没必要进行绩效审计的传统观念深深制约着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经济建设就无人来协调,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得以高效、健康地发展。事实上,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的活动就体现了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交通绩效审计的案例

略论交通工程建设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也称“3E”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绩效审计的目的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促进资源的管理者或经营者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交通工程建设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本文仅结合工作实践就交通工程建设绩效审计谈几点浅见。 为了搞好交通工程建设绩效审计,必须将交通工程资金审计、项目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住交通工程建设决策、建设管理、资金使用、建设效果等四个环节,来评价该项交通工程建设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逐步解决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工程建设决策审计 交通工程建设决策的审计包括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计、施工设计文件的审计、资金来源及其落实情况的审计等。 (一)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计。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上级交通部门审批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和前期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审计的重点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再评审。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再评审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审查对所提出的交通工程项目建设背景是否真实,公路(航道)、项目用地、规划等建设条件能否落实,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齐全,涉

及的桥梁、船闸等能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并满足设计需要。 二是审查承担该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单位是否具备一定的资格和资质,可行性研究的审核批准是否符合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三是审查该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技术论证、经济论证、财务建设方案是否切实可行。 通过审计对该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作出的结论进行评价,为交通主管部门建设决策提供审计信息,以便在项目决策阶段更好地体现项目建设的明智性、效益性。 (二)交通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的审计。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主要包括设计概算、工程量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的合规、正确及执行,关系着一个建设项目能否节约建设,能否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应审查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概预算文件编制(概算调整)的合规性、合法性、真实性。包括概预算文件的组成内容是否完整;编制概预算文件所依据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做到了符合实际;是否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概预算定额与概算指标是否符合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专业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标准;材料与设备供应方式、市场价格与预算价格是否正确;工程量的计算、概预算定额和指标的套用是否合规等。 其次应审查概预算的执行情况。包括审查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是否按照批准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完成,查明是否存在着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课件

大纲: 第一部分:绩效审计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企业绩效审计 第三部分:案例介绍与分析 第一部分:绩效审计理论基础 一、绩效审计的含义 “绩效审计”概念于1932年由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员罗斯(T.Gross)在其写的《管理审计学》 (The Management Audit)一书中首次提出,他认为:“应将企业划分为若干个职责不同的部门,建立用效率来衡量管理的技术程序”。管理者应能像会计师审查会计记录那样,来审查评价每一个职能部门的效率和成绩。绩效审计,不同国家的名称不尽相同。如加拿大称为“综合审计”,英国为“现金价值审计”,瑞典称“效果审计”,澳大利亚称之为“效率审计”,中国香港则称“衡工量值审计”,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称“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一词是最早由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1986年于澳大利亚召开的第12届大会上决定采用的。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中,明确将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和效果性审计称之为绩效审计。它包括:一是根据健全的管理原则以及管理政策,审计管理活动的经济性;二是针对被审计单位,审计其人财物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根据被审单位目标的完成情况,审计其经营效益,并根据原来预期的影响,审计其活动的真实影响。 美国审计总署(GAO)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审计人员对照客观标准,客观地、系统地收集和评价证据,对项目的绩效和管理进行独立的评价,对一前瞻性的问题进行评估或对有关最佳实务的综合信息或某一深层次问题进行的评估”,并规定,绩效审计要为负责监督和采

取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在改正项目经营和决策以及加强公共责任方面提供信息。 英国1983年颁布的《国家审计法》明确绩效审计的定义是:“检查某一组织为履行其职能而运用其资源的经济性、效率及效益性”。英国审计署(NAO)在其20世纪80年代后期公布的指南中指出:“国家审计法并不讲审计师仅限于检查关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保证安排方面。他们可以直接检查和报告某一工程、计划和其他行为所达到的效果”。 加拿大的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综合审计是以系统的方式检查和报告责任及管理人员为完成其职责所采取的活动、系统及控制”。综合审计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对财务系统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测试,以便能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二是检查管理人员为达到现金价值是否建立了系统和程序。这里所说的现金价值是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公款支出时,经济性、效率性如何;二是有关项目达到其目标的效果如何。 综上表述,绩效审计主要是对资源投入的经济性、管理的效率性和工作的效果性的审计。这一观点尽管在世界各国表达的方式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其表达的基本内容和主旨却是相似的。从现阶段发展来看,“3E”审计已发展至“5E”审计(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环境性environment、适当性equity)。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绩效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通过收集、分析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境性和适当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绩效、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监督和评价活动。 因为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绩效审计的三个要素。下面将对这三个概念加以解释,以便更好地把握绩效审计的基本轮廓。 经济性是指以最低的资源耗费获得一定的产出效果,即投入或支出最低。在保证相应质量的基础上,使得获取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

绩效审计思路和方法

绩效审计的思路和方法 绩效审计是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立“务实、高效、公正、廉洁”政府的需要,是光明而宽阔的审计领域,准确理解和推行政府绩效审计,对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政府效能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绩效和政府绩效的概念 (一)绩效是“执行、履行、表现、成绩”的意思。从字面上看,绩效就是业绩与效率;从管理学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绩效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从社会学角度看,绩效是社会成员按社会分工所承担的职责。绩效分个人绩效、部门绩效、组织绩效三个层次;有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三个特征。实践中,对绩效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管理的重点和思路,有关绩效的理解有结果绩效观、行为绩效观、战略绩效观和能力绩效观;结果绩效观认为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行为绩效观认为绩效是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战略绩效观认为,对绩效的评价,要关注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两个方面。 (二)政府绩效是评判政府治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依据之一,是政府扣除成本后的透支或盈余,其原则是公共、公正、公平, 政府绩效不单纯是一个政绩层的概念,还包括政府成本、政府效

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就框架而言,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考察经济绩效利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信贷规模、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等经济指标;社会绩效是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包括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幸福指数,基尼系数等;政治绩效经常表现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由国情决定,一般通过党和国家意志来体现,是政府绩效的中枢和核心,依法行政是政治绩效对政府的要求,且要求各部门、单位能将党和国家的政策贯彻好、执行好;地方政府绩效是对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度等进行的分析和评价,是部门绩效的汇总,讲发展,就是要完成财政预算收入,争取项目资金。 二、绩效指标的设定原则 (一) 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指标本身的提取和指标目标值的设置。在一定的发展国策下,它源自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设计应有层次性,其设计要与发展导向相一致,使发展目标可同时满足社会,组织、个人;更要符合实际,从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角度看,有人曾提出了一个盈利性指标的设计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将指标相关于决策的九个作用(包括评估、检查、识别、最大化、最优化、改善、定量、监督、评价)与决策过程相联系,以确定指标内容,当然,这里理论的成分是多了些;总之,政府绩效指标的设计,要有利于全面考核、系统评价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时所占有和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论文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政 府政务公开的趋势下,对政府绩效的评估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和现存问题,提出改善客观环境,完善法律法规,改革审计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期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 [论文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体现我国审计与国际审计的接轨,也体现我国审计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 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70年代。不同国家对绩效审计的称谓不尽相同,在英国,是指“货币价值审计”;在加拿大,是指“综合审计”;在澳大利亚,是指“效率审计”;在瑞典,是指“效益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

1986 年第12届国际会议上,建议以“绩效审计”统一名称。 国家审计署副署长刘家义根据我国的 国情把政府绩效审计表述为:“绩效审计,是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和人们认知的共同标準,对政府履行公共责任,配置、管理、利用经济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进行的审查、考量、分析和评价,其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高效、持续地发展”。 二、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助于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教育和引导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克服形式主义和浮 夸虚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助于提高政府执 行力和公信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充分听取群众对政府工

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困难及对策

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中国特色绩效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不够、缺乏系统理论指导;面向社会宣传不够、缺乏一定审计环境;法律法规依据不够、缺乏具体指导细则;专业审计力量不够、缺乏相关从审经验;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缺乏统一衡量标准;相关制度完善不够、缺乏审计结果运用等六个方面剖析了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上述困难的对策。可资同仁借鉴参考。 关键词: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困难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切实把握审计工作发展规律,通过预防、揭露、抵御三方面,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要求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但不容置疑的是,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之路并非平坦。本文拟对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主要困难进行剖析,并探求解困途径和对策。 一、主要困难 (一)、基础理论研究不够,缺乏系统理论指导 对于绩效审计,国外研究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很多方面未能取得广泛一致,我们自然不能照搬照套。国内学者和研究人员对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但都十分零散,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主流观点,无以深刻影响我国绩效审计理论、观念和实践的格局。因此,在缺乏比较系统的理论指导前提下,要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实践活动是比较困难的。 (二)、面向社会宣传不够,缺乏一定审计环境

由于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相对缺乏,有的地方绩效审计实践近乎空白,审计机关也没有将绩效审计纳入审计宣传的范围等诸因素的影响,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知之甚少,广大民众也对缺乏了解,社会关注度极低。致使中国特色绩效审计远在绝大多数人的视线之外。因此,开展绩效审计缺乏一定的审计环境。 (三)、法律法规依据不够,缺乏具体指导细则 修订后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效益”二字,很宏观很笼统,不足以支撑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开展。除此之外,目前尚无其它法律法规规定。同时,指导绩效审计的具体实施细则也未出台。因而,有的地方试行绩效审计,只能在不规范、低水平的状态下进行。绩效审计的法律依据不充实,成为制约绩效审计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专业审计力量不够,缺乏相关从审经验 绩效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审计目标的全面性、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及审计评价标准艰难性等多因素的组合,要求从审人员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尽管我国审计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这类专业审计人员仍十分缺乏。加之绩效审计实践活动很少,绝大部分审计人员无绩效审计从审经历和从审经验,这势必影响广大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信心。 (五)、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缺乏统一衡量标准 各项资金的绩效实现过程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因此绩效审计的

案例分析--公共绩效管理

1.思考政府为什么要引入绩效管理方法? 案例主体 案例分析 65个部门接受考核评价结果2月揭晓 65个省政府部门1月12日被要求撰写绩效管理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作出说明,并交由相关各方考核评价。这是四川省在省政府部门首次推行绩效管理。 从目标管理转向绩效管理,是政府部门管理考核方式的重大突破。12日在成都召开的省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工作部署会议对此作出详细安排。根据计划,对2009年的部门绩效管理评价结果将于2月中旬揭晓。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管理理念和方法,绩效管理的目标在于公共产出最大化、公共服务最优化。据透露,在社会公众评价环节,省政府绩效办将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服务对象参加。届时,代表、委员的参评人选将不局限在省一级,尤其是厅长等“官员代表”可能被有意“屏蔽”,以保证评价结果更客观公正。 会议强调,省政府各部门、绩效委办公室和绩效委员会成员,都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政府自身建设工作。要客观公正进行评价,部门自评报告和评价部门意见要在政府网站公布;要正确对待绩效结果,对绩效考评反馈的问题,要认真研究,积极回应,不断提升绩效考评水平;要优化管理工作,尽快建立健全与绩效管理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本部门、本系统绩效管理具体工作流程和工作规定,推动绩效管理向下级部门、向内部延伸,促进部门绩效整体提升。省级各部门要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 65个省政府部门试行绩效管理,全新指标体系评价部门表现—— ◆从1月中旬到2月上旬,四川省将对65个省政府部门2009年的工作情况试行绩效管理。这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做法 ◆四川省实施的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其考评标准和指标体系源于2009年11月2日开始施行的《四川省人民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与目标管理相比,绩效管理管理主体、管理范围大大拓展,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绩效评价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三级指标全方位锁定部门表现 从四川省政府部门的层级特点出发,《管理办法》设置三级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4项,分别为职能职责、行政效能、服务质量和自身建设; 二级指标12项,包括职责任务、依法行政、政令畅通、效能建设、成本效益、应急管理、服务群众、接受监督、协作配合、党组织建设、政风行风和廉政建设。 三级指标在一、二级指标基础上,结合部门实际和年度任务量身定制。 记者从四川省政府绩效办获悉,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引领部门更加全面充分地履行职责、提高效能、搞好服务。 引入公众评价体现科学性开放性 《管理办法》引入多元的评价主体,明确绩效管理在部门自我评价基础上,采取政府领导评价、绩效组织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绩效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绩效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时间:2007-11-21 16:00:00 来源:作者:|打印加入收藏夹 【摘要】《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每年投入绩效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到2010年初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浙江省审计厅2005年11月也适时出台了《关于积极探索绩效审计模式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本文也试着从实践的角度探索绩效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字】绩效审计程序方法 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绩效审计的原理与传统审计的原理是相同的,即搜集某一经济活动及其相关陈述事项的数据,与既定标准相比较,将结论传递给有关各方的一个系统的过程。因此,在审计程序和方法上与传统审计具有相似性。但由于绩效审计的目标主要侧重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也就决定了绩效审计有其独特的程序和方法。 一、西方发达国家绩效审计程序的有益借鉴 从世界范围来看,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大部分国家政府审计的主流,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专门的绩效审计制度,较具代表性的国家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其绩效审计已分别占政府审计工作量的85%和50%以上,并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审计程序。 美国绩效审计程序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初步调查,收集项目实施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资料,了解相关背景;二是审查监督管理系统,测试与审计项目相关的项目实施单位管理监督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并取得相关的证据,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和初步审计目标;三是编制审计计划,确定审计范围,提示风险领域;四是实施详细检查,按照审计目标收集足够的相关、重要、充分的证据,以审查项目执行者是否按照项目规划的目标来组织实施,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结果;五是生成审计报告,提出审计结论,汇报管理层,实施跟踪审计。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程序则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在准备阶段,要求审计人员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信息、审计的目的和规模、预估所需要的审计资源、评价审计风险。在计划阶段,要对审计项目的可审性进行充分评估,审计人员要对“找谁了解什么情况?需要查看什么资料?在何种范围进行管理测试”等问题均要在审计工作手册中做出回答。在实施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制定适合绩效审计评估的标准,并做出专业判断。报告阶段出具建设性的绩效审计报告,揭示发现的问题及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 综合比较两国绩效审计程序发现,两国均十分重视绩效审计项目的遴选工作,将选项作为整个审计程序的关键步骤。美国通过审前调查,充分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信息和管理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澳大利亚则通过回答审计工作手册的问题,不断验证项目的可审性。其次,两国均将制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作为审计程序的核心步骤,这是绩效审计成败的关键。澳大利亚审计署和美国审计总署均要求审计人员从现有法律、法规中选择合适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进行整理并使之系统化,注重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立我国的绩效审计程序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

吉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初探 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王继红 职称副教授 二○一四年四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

摘要 自从绩效审计随着中国审计署应运而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绩效审计的内容也逐渐由“3E”发展为“5E",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保性和公平性。尽管我国的绩效审计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在绩效审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先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特点,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中出现的机关职能定位不明确、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深入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国内外绩效审计的实践启示,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改进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比如完善我国相关领域法律法规、重视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等,以期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发展。 【关键词】政府审计绩效审计研究

Abstract Since the performance audit as the audit since China emerged, despite our initial performance audit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our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in the performance audit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erefore, this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emerging problem,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 revelation of performance audit practice, which made the improvement of our performance audit of governme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development. Keywords: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Strategies

绩效审计参考书籍

绩效审计参考书籍 1. 袁军等译.政府绩效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2 2.北京:鲍国明.国外绩效审计方法与案例[M].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3.审计署外事司.国外绩效审计简介[M].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4.邢俊芳等.最新国外效益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5.陈华等.最新国外绩效审计(上、下) [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6.蔡春.绩效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7. 罗美富等.英国绩效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8.曾寿喜等.效益审计基础[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9.彭华彰.政府效益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10.陈志刚.深圳绩效审计案例选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11.董大胜.政府效益审计案例选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12.中国审计学会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4-2005)[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13.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6-2007)[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14.谢力群.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模式实例[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15.韩明升.结合型绩效审计实务[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 16.祁敦芳,叶鹏飞,叶忠明,王冠英.政府绩效审计[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17. 课题组编译.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 18.赵耿毅.绩效审计指南[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1 19.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审计研究报告》《审计研究简报》《国外审计动态》2003-2010 推荐人:陈希晖 2011年11月5日星期六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分析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分析 论文摘要: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一直是其他国家的榜样,但是他们的绩效审计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我们向审计总署学习的同时,也要了解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历史,了解他们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背景以及解决问题的答案。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想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这就涉及到一国的各国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各国对于绩效审计都有不同的定义,尽管各国对绩效审计的定义不尽相同,绩效审计的实践也大相径庭,但对于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却基本一致。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对于绩效审计的定义:“3E”即经济审计(economy audit),主要审计各项经济资源的利用是否节约,是否合理,效率审计(efficiency audit),主要审计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效果审计(effectiveness audit),主要审核项目或方案的预期效果能否实现。绩效审计最先用于企业,后来也被引用到了政府审计。因为政府部门的资金属于公共资金,根据“搭便车”的思想,政府的资金最容易被滥用,故效率最低,实际上,政府的绩效审计就是源于政府公营的企业。 20世纪初,美国的公营企业缺乏财务控制和使用国家资源效率、效果差的问题明显地暴露出来。公营的企业的产出太低,以致联邦政府每年都白白损失几千万美元。1945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的季羡林也回忆道:“在占领德国的美英苏法的军队中,美国的军队最为奢侈,给汽车加汽油的油桶里的油还剩半桶时就会被一脚踢到一旁,任由汽油流到地上,部队撤退时通话电缆也懒得带走,乱七八糟的扔在地上,部队的伙食也是一应俱全,巧克力、咖啡、口香糖、雪茄烟、啤酒等几乎是无应有尽有,牛肉、鸡肉、面包等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 对于公共资金如此的浪费,美国政府早就考虑如何建立一个绩效审计机制来限制那些藐视公共资金使用的人。虽然各国都有这种情况,但是美国是最早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国家。 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步入正轨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萌芽时期(1887年—1960年),政府的效率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一些专门研究政府绩效的组织和学术团体把绩效审计引入政府审计;第二是绩效预算期(1960年—1970年),这一时期的政府审计主要目标转向绩效审计;第三是审计总署转变审计观念(1980年—至今),增加审计的知识含量,通过审计创造价值。 早在1887年,行政学鼻祖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财会月刊· 全国优秀经济期刊一、数据采集和研究思路 本文按期刊检索方法,对中国期刊数据库,分别以“绩效审计”和“效益审计”为篇名,对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期刊《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1990~2011年发表的文章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精确检索,其中《会计研究》以“绩效审计”为篇名检索到2条,以“效益审计”为篇名检索到0条;《审计研究》以“绩效审计”为篇名检索到37条,以“效益审计”为篇名检索到104条;《审计与经济研究》以“绩效审计”为篇名检索到35条,以“效益审计”为篇名检索到32条,另外包括少量其他期刊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性成果,数据采集情况如表1:以上述检索到的文献为样本,本文采用文献档案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力图探求绩效审计的一般规律。 数据采集过程中显现出一种现象,对于政府审计研究国内存在两种概念:绩效审计与效益审计。绩效审计多用于理论研究界,研究力量多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学者、教授,而效益审计多用于审计实务界,研究群体多为审计实务人员和审计机构人员。窥豹一斑,从一个侧面可以发现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还没有很好的衔接,不能给审计实务以强有力的支撑,这与目前绩效审计研究滞后于绩效审计实践的总体状况是一致的。在研究方法上,规范分析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实证研究几乎没有出现。规范分析方法多采用一般的逻辑演绎思路,描述现象或建立理论基础,分析成因、研究问题,给出建议或研究方向,多属于译介性、叙述性及描述性方式,而对于绩效审计理论体系本身的构建研究较少,特别是绩效审计核心部分,评价标准体系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少有突出的研究成果。 1990~2011年21年间合计发表210余篇论文,平均每年约十篇,与其他研究领域相比,绩效审计研究关注程度不高,投入研究力量相对较少,人们对绩效审计的了解才刚刚开始。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其成果已滞后于绩效审计实践,难以为绩效审计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从总体上看,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可分为几个部分:绩效审计理论基础研究,对中美之间、西方国家之间的绩效审计比较研究,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绩效审计的问题与困境研究,另外一部分是针对具体审计对象和案例的审计实务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保资金、公共工程投资、军队、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等领域。 二、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动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从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开始,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且影响深远的政府改革运动,主要针对政府治理中的经济停滞、财政危机、效率低下、资源耗费严重等问题,进而寻求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益、高效率、重服务、重效果的政府管理,这场运动被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对政府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实合规性审计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境性、公平性的政府审计日益成为发展的重点,政府绩效审计随之产生。 雷达(2004)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和绩效审计有密切的联系,从根本上都强调了对绩效和责任的关注。新公共管理为绩效审计创造了政治环境,解决了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问题;新公共管理为绩效审计创造了管理环境,解决了绩效审计可能性问题。 陈骏(2006)则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对绩效审计产生的理论实践影响,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存在四个误区:理性经济人假设、市场导向、顾客(公众)导向、任务导向和结果导向的误区。有利影响归纳为:使政府审计的重点从合规性审计转向绩效审计,健全了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机制,完善了政府绩效审计的问责机制和改进机制,形成了独立的绩效审计机构。 邝必清(2009)也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政府公共管理 □·82· .下旬 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田冠军 潘松剑 (400050) 【摘要】在国家审计领域,绩效审计蓬勃发展,渐趋潮流,逐步替代传统的财务审计。本文对国内绩效审计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按照研究文献的内容,从理论动因、比较研究、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并着力分析绩效审计研究中的问题与方向,力图梳理出绩效审计的一般规律,为绩效审计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动因公共管理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2556019.html,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云洋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1期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对策。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 (一)缺少政府绩效审计依据和执业准则 综观西方各国,出台有关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前提。如美国 上世纪70年代就颁布了《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标准》,明确规定了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与执业准则。1993年国会又通过了《政府工作绩效与结果法案》,使政府 绩效审计的立法工作得以完成。澳大利亚《审计法》有对绩效审计的明确规定。但是,在我们既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专门法律规定,也没有绩效审计执业准则可循,国家现行的国家审计准则中,没有任何有关政府绩效审计的标准,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方法、评价指标体系更是无从谈起,使得我国审计机关面对绩效审计工作任务只有摸索着尝试。当前,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缺乏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文件,致使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难以深入,陷入尴尬境地。 (二)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人员配备相对薄弱 我国现有审计人员在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与绩效审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1.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审计机关人员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大多数是财务会计人员以及财经院校会计、审计专业的毕业生,其专业知识趋同、结构单一,缺乏必要的法律、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统计分析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2.知识老化,缺乏开展绩效审计的知识和技能。审计人员普遍缺乏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不甚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3.对绩效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审计人员存在畏难心理,认为绩效审计范围广、内容复杂,感到力不从心进而对其持消极态度。 (三)绩效审计需求与供给矛盾较为突出 多年来,我国政府各项资金是否花的省、花的值、花的好等问题,无人问津。由于“绩效审计”的缺失,使得一些领导头脑发热,“形象工程”屡见不鲜,政府的预算资金往往被低效使用。长此以往,造成了政府财力吃紧,对政府形象的塑造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究其根源,在

浅析商业银行绩效审计

浅析商业银行绩效审计 [摘要]商业银行绩效审计越来越受到提倡,而这也给商业银行经营产生了影响。面对新形势下的审计形势,如何做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包括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银行绩效审计在银行业的产生发展,分析银行绩效审计对于上市银行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对于如何在银行绩效审计的趋势下做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审计 一、关于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概念问题 商业银行绩效审计是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相对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更注重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商业银行绩效审计必须围绕三要素进行。这三个要素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经济性就是在适当考虑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获得或使用资源的成本。效率性是指商品、服务和其他结果及其所用资源之间的关系,即一定的投人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或一定的产出所需的最少投入。效果性是指项目、计划或其他活动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商品、服务或其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以及其他预期效果。 二、开展商业银行绩效审计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们对开展和深化银行绩效审计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从审计实践看,作为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运用有关技术方法对被审计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检查、评价,目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人员的银行绩效审计理念尚未完全树立 内部审计人员对银行绩效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与常规项目审计上,大都满足于对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性的审查与判断,对被审计项目审查和评价投入的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得到经济合理利用,支出是否讲究效率以及项目的计划、方案的执行结果之类的问题考虑较少,对如何提高经济绩效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二)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难以满足银行绩效审计标准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 1.知识单一,内部审计人员以信贷业务审计知识为主,专业知识缺乏,行业缺点了解的少,宏观意识不强;对银行绩效审计缺乏理论和感性认识,缺乏对问题分析的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思路不清晰,概念不明,经验不足,难以运用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去评价绩效。 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差异和主观随意性会引发对同一事实认定的结果不同的审计风险。在具体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时,受审计人员的个体素质和主观随意性的影响较大。同一个审计人员在不同审计项目中发现同一类问题会因环境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审计结论;或不同审计人员对同一项目的审计得出不同的审计结论等。这种差异和随意性问题会给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本人带来很大的审计风险。

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是我国审计制度融入世界审计主流的重要条件,也是促使我国走向审计现代化的重要一步。西方审计学家认为,在政府审计史上,能否不失时机地选择并接受绩效审计,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府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之一[1].美国是最早将绩效审计注入政府审计的国家,其绩效审计发展成熟。本文拟对中美政府绩效审计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提供借鉴。 一、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一)20世纪90年代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解在美国审计总署(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GAO)1994年的《政府审计准则》中对绩效审计的定义如下:“绩效审计就是客观地系统地检查证据,以实现对政府组织、项目、活动和功能进行独立地评价的目的,以便为改善公共责任性,为实施监督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进行决策提供信息。”绩效审计包括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以及项目审计。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包括确定机构是否经济地和高效地取得、保护和使用它的资源;低效率和不经济情况产生的原因;机构是否遵循了与经济和效率性有关的法律和规章。项目审计包括确定达到立法部门和其他权威机构所确定的预期成果或收益的程度;组织、项目、活动和功能的有效性;机构是否遵循了与项目有关的法律和规章[2]. (二)本世纪初对政府绩效审计的

理解在2003年新修订的美国《政府审计准则》中,关于绩效审计的描述是:“基于客观的评价标准以及提供一个预期的焦点或在一些最佳实践中或交叉问题上合成信息的评价,为了对一个项目的绩效和管理做出独立的评价,绩效审计需要做一种客观的、系统的证据检查,为项目更好地运作、为实施监督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进行决策和改善公共责任性提供信息。绩效审计围绕着一系列的目标进行,包括评价项目的效果性的目标;经济性和效率性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与法律或其他条款符合的目标和提供预期分析、引导或简要信息的目标等。绩效审计在负担大范围的工作,抑或是小范围的工作时会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对不同层次的分析、研究或评估;通常还会提供调查研究的结果、结论和一些建议;以及出具一份报告。”从前后十年对绩效审计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尽管两次都还很强调对“3E”的审计,但是在2003年的定义中将对项目的效果性(Effectiveness & Results)审计提到了经济性(Economy)和效率性(Efficiency)审计之前,还特别说明“项目的效果性审计目标和经济效率审计目标两者相互联系,并且会出现在同一项绩效审计中”。另外,2003年的绩效审计的描述中,还提到了内部控制的审计及其审计目标,合规性审计及其审计目标。总的来说,2003年的绩效审计在审计思路、审计范围、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