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包水钻井液稳定性研究

油包水钻井液稳定性研究
油包水钻井液稳定性研究

油基钻井液稳定机理研究

油基钻井液在钻深井和超深井时的使用效果很不错,但目前对其中乳化剂作用机理、各种处理剂之间协同作用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通过宏观实验研究和处理剂微观结构表征来加深对油包水钻井液稳定性机理的认识,找出油基钻井液的稳定机理,并对新油包水钻井液处理剂做出相应的评价。

1.乳化剂对油基钻井液乳状液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及影响:

乳化剂作用机理: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形成坚固的界面膜;增加外相(油相)粘度。

考虑到乳化剂以上的作用机理,在选则乳化剂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HLB值为3-6;②非极性基团的截面直径必须大于极性基团的截面直径;③如果选择盐类或皂类,那么应选用高价金属盐;④与油的亲和力要强;⑤能较大幅度降低界面张力;

⑥抗温性能好,在高温下不降解,解吸不明显;⑦无毒或低毒。

1)HLB值影响

每种乳化剂都有特定的HLB值,单一乳化剂往往很难满足由多组分组成体系的乳化要求。通常将多种具有不同HLB值的乳化剂混合使用,构成混合乳化剂,既可以满足复杂体系的要求,又可以大大增进乳化效果。综合考虑破乳电压值、乳化率和分水率得出当乳化剂的HLB值为3-4、含量不小于3%时,油包水乳化体系稳定性较高。

2)界面张力影响

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由于两亲的性质可运移到油水界面上,在油水界面上定向吸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亲水基团在水相中与极性水分子间有较大的范德华力,亲水基团周围形成水溶剂化层;非极亲油基团在油相中与非极性油类有较大的范德华力,亲油基团周围形成油溶剂化层。乳化剂在油水界面上形成一个表面活性剂分子定向排列的吸附层:此吸附层的水相一侧存在一个水溶剂化层,油相一侧则有油溶剂化层;吸附层及两端的溶剂化层形成有一定强度的界面层。由定向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紧密排列形成的界面吸附膜可减弱由于布朗运动引起的液珠之间的碰撞,在界面层防止液滴聚结合并、油水分层,大幅度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

3)主乳加量影响

主乳化剂和被乳化油水两相的亲和力直接影响着乳状液的稳定性,主乳的加入不仅能稳定地乳化分散液滴,还会增加油相甚至整个钻井液体系的粘度,阻碍了液滴的聚并。但过量主乳会使得体系中复合乳化剂的HLB值过低,导致体系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下降。

4)辅乳加量影响

随着辅乳化剂量的增加,体系性能体现为以下特点:体系中塑性粘度PV值变化不大,高温高压滤失量有所降低,破乳电压值差别不大,最主要的是动塑比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当辅乳化剂的加量为1.5%时,体系表现出较好的切力。

5)复合乳化剂影响

配伍性和亲和性较好的主辅乳形成的复合表面活性剂使油水界面张力大大降低,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上排列更加紧密,复合界面膜的强度、韧性都有所增加,乳化液滴不易聚结破乳。

2. 基液对油基钻井液乳状液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及影响

1)基础油相影响

芳烃含量较多的油(如柴油)因其与乳化剂非极性基团之间存在亲和力而较易于被乳化,形成的乳状液相比芳烃含少、无的油形成的乳状液较稳定。但其产生的环境污染也较大。在油包水钻井液体系中,塑性粘度随基油粘度升高而增加,基油粘度升高则使乳化液滴聚结的难度加大,所以体系更稳定,同时高温高压滤失量有所下降。5#白油配置的油基钻井液塑性粘度、破乳电压值最高,电稳定性好,形成的乳状液较气制油和柴油更为稳定。柴油和气制油的高温高压滤失量都较大。不同基油配制成的油基钻井液的流变性在常压状态下受温度的影响也不同,其中以柴油配制的钻井液降幅较大,其他两者受温度影响幅度较小,更能适应深井钻井的要求。对于气制油油基钻并液,其自身过高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广泛的应用,同时用气制油作为基油的钻井液需加入大量的乳化剂,会导致岩石表面发生润湿反转,造成储层不可逆转的损害。

2)水相不同盐类影响

乳状液内相中盐类对稳定性评价实验结论:二价无机盐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大于一价无机盐,远大于一价有机盐。无机盐的阳离子水合离子半径和离子价态都对乳状液有影响,水相中高价金属离子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程度要小于低价金属离子。离子价态越高,越易形成w/o乳状液,同时乳状液稳定性也有一定提高。

3)无机盐浓度对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稳定性的影响

活度平衡:加NaCl可获得最小的活度值为0.759,如果钻遇地层只要某些层位其活度值若小于0.759,就必须使用CaCl2才能达到控制活度的目的。使用CaCl2配制成的盐水可获1.0-0.4活度值,使用NaCl可获得最小的活度值为0.75。而两种有机盐使蒸馏水的活度降低幅度不大,且其成本较高,故一般不用有机盐。上述两种不同无机盐溶液其活度没有累加性,即把饱和NaCl和饱和CaC12溶液混合不会获得更低的活度,因为两种无机盐的溶解度不同,相混后便会出现NaCl结晶沉淀。若钻井中存在着不同层不同活度的页岩时,则先测定活度最低的那个层段页岩,再加入足够的无机盐来平衡活度最低的,这时会出现活度高的层段页岩中的自由水将会转移到钻井液中,若页岩中的自由水的这种”损失”是一个非常慢的过程,一般影响不大,但若这个过程过快时,井眼亦会出现剥落坍塌掉块的迹象。由于活度控制在实际中未被广泛推广普及,因此,要想真正做到保持活度平衡,必须在现场定时监测页岩和钻井液的活度值。水相中无机盐浓度的增加能降低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体系活度,在理想状况下使体系与地层泥页岩达到活度平衡状态,有利于维持钻井过程中井壁稳定。

水相密度影响:乳化剂、有机土等其他处理剂的加入,其分散介质粘度的增加都能减缓或者阻止水珠的絮凝和聚并,使乳状液的动力学稳定性增加。而油水相的密度差直接影响到乳状液的动力学稳定性,密度差增加,直接导致水珠间的平均间距缩小,水珠聚并速率的增大。加上在重力的作用下,也会促进乳状液内上下水珠的聚并,最后使乳状液完全破乳。因此水相中无机盐的存在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影响极大,乳状液由于在高速搅拌的作用带上了一定的电荷,无机盐的强电解特性会压缩水珠的界面双电层厚度,界面膜上的电荷密度会因正负离子中和而大量减少,进而液珠之间的排斥力降低,增加了它们之间接触、絮凝和聚并的机会,导致乳状液破乳。无机盐的加入,使得油水两相的极

性差异增加,乳化两者的难度增大。无机盐浓度越大,油水两相的密度差越大,乳化效果呈现下降趋势。

4)油水比影响

油水比是指乳状液中油水之间的比例关系,油水比越高,水相所占的比例就越小,乳状液中分散液滴的密度更小,液珠碰撞聚结的几率下降。乳化剂加量相同的前提条件下,油水比较高的乳状液中,表面活性剂分子平均吸附到到油相与水珠之间的界面层的量就会更大,在油水界面膜上排列的更紧密,更坚固,有利于形成更为稳定的乳状液。油水比增大,乳状液体系的电稳定性和乳化率都逐渐上升。

3.有机土对油基钻井液乳状液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及影响

1)有机土作用机理

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体系中,乳化液滴、有机土和降滤失剂等在油相中高度分散,有机土等处理剂相互粘附聚集成一种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胶体分子,这种胶体构建了油基钻井液体系的粘度和切力。由于膨润土颗粒不可能百分百的完全改性,在晶体层面上可能还会显示出亲水性,所以粘土颗粒还能和乳化液滴有一定程度上的结合力,使得乳化液滴紧密吸附在粘土颗粒表面,这样使得空间网架结构更加稳固,体系的粘度和动切力因此也会增加。同时有机土颗粒形成的空间结构可以在过滤介质的孔隙中起到一定填充、封堵作用,降低了油包水乳状液体系的滤失量。

2)有机土加量影响

随着有机土加量的增加,体系的性能逐步提升,油基泥浆的电稳定值增大,乳状液的稳定性都有所增强,塑性粘度都有一定的提高,动塑比的增幅较为明显,有机土加量为3%时,体系显示出良好的流变性,有着较好的滤失量控制。

总的来说:改性有机土在油相中的成胶效果因其自身种类、阳离子覆盖量、层间电荷密度、pH值和温度等外界条件决定。

4.其他处理剂及外界条件对油基钻井液乳状液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及影响

1)润湿剂影响

作用机理:润湿反转剂能够改变固体表面润湿性使其能稳定悬浮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体系中。理想条件下的润湿剂是能改变加重材料表面润湿接触角,使其尽可能接近于90,那么固相将处于中间润湿状态,固相就能尽可能多的稳定处于油水界面层上,形成的固相界面层紧密包围乳化液滴,乳化液滴之间接近时排斥力加大,乳状液的稳定性提高。

润湿剂加量影响:当润湿剂的加达到0.5%时,润湿剂对钻井液的流变性影响不大,主要对高温高压滤失量的影响较为显著,随着加量的增加,其电稳定性有一定增强。固相润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滤饼质量,从而影响着滤失量的大小。

2)降滤失剂影响

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中所需的滤失控制剂应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在油中具有良好的分

散性,大部分以胶体形式存在最好(2)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不会对体系流变性产生较大的影响(3)具有一定的抗温能力(4)具有无毒或低毒、并且不造成环境污染(5)原料来源广,产品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加工生产。

沥青中胶质含量越高,其软化点越低,在空气中加热氧化可使胶质转化成沥青质,提高沥青的软化点和沥青质含量。软化点低,氧化程度低的沥青,其中焦油含量大。焦油可溶解沥青,因而很难得到胶态沥青质分散物。所以,低软化点或氧化程度低的沥青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中难以起到良好的降滤失作用。一般选用软化点为120 °C -160℃范围内的氧化沥青效果较好。

油溶性沥青类降滤失剂加入乳状液后能快速地吸附到油水界面上,由沥青颗粒形成的高粘度薄层覆盖在油水界面膜之上,提升了界面膜的厚度、强度和粘弹性,起到了一种辅助乳化分散液滴的作用。

3)碱度调节剂影响

油基泥浆中的碱度调节剂一般使用石灰(Ca0),泥浆体系中碱度的测定其实就是测定其中石灰的剩余量。一般要求体系中碱度POM值须保持在1.5-2.5m1范围内,它能使钻井液体系的pH值保持在8.5-10.5左右,有利于发挥乳状液作用;有利于有机膨润土在油相中充分分散;清除H2S, CO2等酸性气体对油基泥浆体系的污染;在CaCl2水相体系中,还有利于防止CaC12的水解沉淀。随着井底温度的增加钻井液体系碱度的调节变得更加关键,Ca0的加入使体系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保持分散相水相的pH值在碱性范围内,使乳化剂和各处理剂在碱性范围内获得最佳性能,还能有利于防止钻具受到腐蚀侵害;(2)体系若维持合适碱度的结果,能够实现油包水乳化体系的高温稳定性;(3)油基泥浆钻井时可能碰到的酸性气体H2S和CO2会降低水相的pH值而污染油基泥浆,改变乳化剂在体系中的溶解度,乳化稳定性易遭到破坏,继而体系流变性也会变差。通过测量体系的碱度迅速消耗,石灰即可作为酸化气体污染钻井液的指示剂,还可作为消除这种污染的方法;(4)由于使用的CaCl2这种电解质具有电离性质,Ca0加到体系中可保持碱度以防止电离的发生。石灰有促进水润湿作用的趋势,因此过量的石灰是有害的,过高的碱度也会引起流变性数值的增加。石灰随着循环时间和温度而消耗,在新的和不稳定的体系中消耗十分迅速,体系稳定时消耗趋于减缓。因而进行碱度测定并维持在合适范围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4)加重材料影响

钻井液体系中常用的加重材料主要有重晶石粉BaS04、CaCO粉末和赤铁矿粉。如果把赤铁矿粉作为加重材料,由于赤铁矿粉易导电,所以在加入初期乳状液的电稳定性略微下降,随着量的加大,体系整体粘度上升较快,电稳定性呈增强的态势。重晶石粉是惰性材料,乳状液电稳定性增加幅度较赤铁矿粉大。同时加重材料的量不宜过大,过多时固相颗粒聚集在乳化液滴间,导致乳状液的流变性变差,形成的滤饼松散且较厚,高温高压滤失量较大。

加重材料在油水界面上会形成一个界面膜,这层膜的机械强度较大,能抗击分散水珠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对液珠的聚并起到了阻碍作用。润湿剂使得固相颗粒的亲油性增强,这也使得体系更易形成W/0型乳状液。

4)沥青颗粒、有机土颗粒和乳化液滴协同降低滤失量

三者可堆积在滤饼孔喉处,因贾敏效应阻止滤液向地层中渗透,降低滤失量。

5)温度影响

温度升高不仅加剧乳化液滴的布朗运动,还极易使乳化剂分子从界面层上脱离,造成乳状液的破乳分层。所以选择的乳化剂不仅应具有极强的乳化能力,其热稳定性能也要作为考虑优选乳化剂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乳化剂抵抗高温热滚后的能力,抗高温解吸附的能力越强,在井底长时间高温作用下,其乳化效果就仍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其次是乳化剂在高温下的吸附量越大,在井底高温下稳定乳状液的能力就越好。一种比较合格的抗高温乳化剂必须在高温条件下同时具有稳定乳状液的作用和能长时间的抵抗高温的作用。

5.小结

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

1)与水相有关:二价无机盐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大于一价无机盐,远大于一价有机盐。水相中高价金属离子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程度要小于低价金属离子。水相中无机盐浓度的增加能降低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体系活度,在理想状况下使体系与地层泥页岩达到活度平衡状态,有利于维持钻井过程中井壁稳定。但是无机盐浓度越大,油水两相的密度差越大,乳化效果呈现下降趋势。所以选择合适的无机盐浓度很重要。

2)与油相有关:芳烃含量较多的油形成的乳状液相比芳烃含少、无的油形成的乳状液较稳定。但其产生的环境污染也较大。5#白油配置的油基钻井液塑性粘度、破乳电压值最高,电稳定性好,形成的乳状液较气制油和柴油更为稳定。柴油和气制油的高温高压滤失量都较大。

3)与油水比有关:油水比增大,乳状液体系的电稳定性和乳化率都逐渐上升。

4)与乳化液滴运动有关

降低液滴碰撞聚结几率的因素:

①乳化剂能增加油相甚至整个钻井液体系的粘度,阻碍液滴的聚并。

②高粘度基油能提高钻井液塑性粘度,乳化液滴聚结的难度加大。

③油水比越高,水相所占的比例就越小,乳状液中分散液滴的密度更小,液珠碰撞聚

结的几率下降。

④有机土等处理剂相互粘附聚集成一种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胶体分子,增加了油相粘

度,同时有机土颗粒还能和乳化液滴有一定程度上的结合力,使得乳化液滴紧密吸附在粘土颗粒表面,降低了液珠碰撞聚结的几率。

⑤乳化剂加量多,液滴分散越细小,引力降低,降低了液珠碰撞聚结的几率

增大液滴碰撞聚结几率的因素:

①无机盐浓度越大,油水两相的密度差越大,同时无机盐压缩乳化液滴的界面双电层

厚度,使得乳化液滴斥力减小,更易聚结破乳。

②温度升高加剧乳化液滴的布朗运动,乳化液滴更易聚结破乳。

5)与界面膜强度有关

增大界面膜强度的因素:

①乳化剂在油水界面上形成定向排列的吸附层:此吸附层的水相一侧存在一个水溶剂

化层,油相一侧则有油溶剂化层;吸附层及两端的溶剂化层形成有一定强度的界面层,提高了界面膜强度。

②复合乳化剂分子在界面上排列更加紧密,形成复合界面层,提高了界面膜强度。

③油水比较高的乳状液中,乳化剂在油水界面膜上排列的更紧密,更坚固,提高了界

面膜强度。

④润湿剂使固相接近中间润湿状态,那么固相就能尽可能多的稳定处于油水界面层上,

形成的固相界面层紧密包围乳化液滴,提高了界面膜强度。

⑤加入的沥青颗粒形成的高粘度薄层覆盖在油水界面膜之上,提高了界面膜的厚度、

强度和粘弹性。

⑥加重材料在油水界面上的固体颗粒层会形成一个界面膜,这层膜的机械强度较大,

提高了界面膜强度。

⑦乳化剂的HLB值为3-4、含量不小于3%时,油包水乳化体系稳定性较高,界面膜强

度较高。

降低界面膜强度的因素:

①水相中的无机盐的强电解特性会压缩乳化液滴的界面双电层厚度,降低了界面膜强

度。

②剪切速率越大,界面膜破坏的几率越大。

6.建议

应根据以下标准配置油包水钻井液:

1)乳化剂的选择:主乳化剂和辅乳化剂的配伍性、亲和性,复合乳化剂的HLB值是影响油包水乳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建议使用主乳(不宜过多或过少)和辅乳(1.5%)组成复合乳化剂,其HLB值为3-4、含量不小于3%,同时高温稳定性要好(温度升高,乳化液滴运动加剧,碰撞次数剧增。乳化剂分子也易于从界面层脱离而进入外相,所以选择乳化剂需着重考虑其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并且无毒或低毒。

2)基液选择:油水两相本体的粘度越高,形成的乳状液越稳定。

油相:柴油芳烃含量较多,油相易于被乳化,但环境污染也更严重,5#白油配置的油基钻井液塑性粘度、破乳电压值最高,电稳定性好,形成的乳状液较气制油和柴油更为稳定。柴油和气制油的高温高压滤失量都较大。不同基油配制成的油基钻井液的流变性在常压状态下受温度的影响也不同,其中以柴油配制的钻井液降幅较大,其他两者受温度影响幅度较小,更能适应深井钻井的要求。对于气制油油基钻并液,其自身过高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广泛的应用,同时用气制油作为基油的钻井液需加入大量的乳化剂,会导致岩石表面发生润湿反转,造成储层不可逆转的损害。具体使用应酌情考虑。

水相:使用二价无机盐(含有高价金属离子)配置较易形成w/o乳状液,同时乳状液稳定性也有一定提高。同时水相中无机盐的加入能调节油包水乳状液的活度使其和地层活度到达理想动态平衡,减少相互渗透带来的油水比变化,但无机盐浓度的增加会加大油水密度差,改变乳化液滴的沉降稳定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无机盐浓度很重要。

油水比:油水应尽量大(乳状液体系的电稳定性和乳化率都随之提高)。

3)有机土:适当添加有机土,能提高钻井液的性能(改性良好的有机土能够提升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的整体粘度,细微的乳化液滴能紧密吸附在分散的有机土颗粒表面,形成的空间交叉网状结构有效阻碍乳化液滴的聚结)。

4)润湿反转剂选择:优选润湿反转剂要考虑其在油包水乳化体系中配伍性、润湿性和悬浮固相能力。理想状况是使固相处于中间润湿状态,润湿接触角接近于90度,在油水界面层外包围一固相层,稳定乳化液滴。

5)降滤失剂选择: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中所需的滤失控制剂应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在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大部分以胶体形式存在最好(2)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不会对体系流变性产生较大的影响(3)具有一定的抗温能力(4)具有无毒或低毒、并且不造成环境污染(5)原料来源广,产品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加工生产。

实际一般选用软化点为120°C-160℃范围内的氧化沥青(沥青类降滤失剂分散的颗粒能形成的高粘度薄层覆盖在油水界面膜之上,极大地增强了界面膜的粘弹性和强度。其与有机土颗粒、乳化液滴胶粘堆积阻止滤液向地层渗透)。

6)碱度调节剂选择:油基泥浆中的碱度调节剂一般使用石灰(Ca0)。石灰有促进水润湿作用的趋势,因此过量的石灰是有害的,过高的碱度也会引起流变性数值的增加。石灰随着循环时间和温度而消耗,在新的和不稳定的体系中消耗十分迅速,体系稳定时消耗趋于减缓。因而进行碱度测定并维持在合适范围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7)加重材料选择:

①赤铁矿粉:少量赤铁矿粉由于导电所以会影响油包水乳状液电稳定性,加量增大后体系粘度提升较快,稳定性继而上升。

②重晶石粉:适量惰性材料重晶石粉的加入能平稳提升乳状液稳定性,过量则对体系流变性的影响较大。

加重材料在油水界面上会形成一个界面膜,这层膜的机械强度较大,能抗击分散水珠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对液珠的聚并起到了阻碍作用。润湿剂使得固相颗粒的亲油性增强,这也使得体系更易形成W/0型乳状液。

(整理)乳化剂类型分类介绍

乳化剂类型分类介绍 乳化剂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品两大类。而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乳化体系性质又可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两类。 衡量乳化性能最常用的指标是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HLB值低表示乳化剂的亲油性强,易形成油包水(W/O)型体系;HLB值高则表示亲水性强,易形成水包油(O/W)型体系。因此HLB值有一定的加和性,利用这一特性,可制备出不同HLB值系列的乳液。 乳化剂类型 乳化剂分子中有亲水和亲油两个部分。根据它们的亲水部分的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负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负离子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如羧酸盐、硫酸盐和磺酸盐等。这类乳化剂最常用,产量最大,常见的商品有:肥皂(C15~17H31~35CO2Na)、硬脂酸钠盐(C17H35CO2Na)、十二烷基硫酸钠盐(C12H25OSO3N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盐(结构式如)等。负离子型乳化剂要求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不能在酸性条件下使用。在使用多种乳化剂配制乳液时,负离子型乳化剂可以互相混合使用,也可与非离子型乳化剂混配使用。负离子型和正离子型乳化剂不能同时使用在一个乳状液中,如果混合使用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 正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正离子亲水基团。这类乳化剂的品种较少,都是胺的衍生物,例如 N-十二烷

基二甲胺,可用于聚合反应。 非离子型乳化剂为一类新型的乳化剂,其特点是在水中不电离。它的亲水部分是各种极性基团,常见的有聚氧乙烯醚类和聚氧丙烯醚类。它的亲油部分(烷基或芳基)直接与氧乙烯醚键结合。典型的产品有对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结构式如)。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聚醚链上的氧原子可以与水产生氢键缔合,因而可以溶解在水中。它既可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也可在碱性条件下使用,而且乳化效果很好,广泛用于化工、纺织、农药、石油和乳胶等的生产。 乳化剂的种类 第一大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醚类非离子助剂 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 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系列、农乳100号 110 120 130 140 壬基酚/环氧乙烷质量比 1:1 1:2 1:3 1:4 EO平均摩尔数 4-5 9-10 14-15 19-20 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OP系列、磷辛10号(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 3)双、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 (C4H9)- -O(EO)nH 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乳化剂11号(旅顺化工厂) 5)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2号(旅顺化工厂) 2、苄基酚聚氧乙烯醚 1)二、三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P、梧乳BP,浊点65-70℃

乳化液膜分离技术

摘要 液膜分离技术的节能、高选择性、高效等优点,使得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很多领域。在分离金属离子的众多方法中液膜分离技术是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含铬废水的处理现状,以及液膜技术的应用情况,同时简要介绍了用以描述液膜动力学过程的几种数学模型。 关键词:乳化液膜,Cr(III),模型

Abstract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many fields. A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way of separating metal 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treatments of chromium(Ш) waste wate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s.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 Key words: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Cr(III),mathematical models

1含铬废水的处理现状 从20世纪90代开始,我国皮革业开始迅猛发展,全国各地建立起大大小小上万家皮革厂。目前皮革行业每年向环境排放的废水量达8000~12000万t,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0.3%。这些排放的废水中含铬离子约3500t,悬浮物120万t,COD为180万t,BOD7万t[1]。由于在制革中需要加入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加脂剂、染料等物质,使得制革废水拥有PH值较高、悬浮物及有机物多、色度大而颜色变化不定、生化性好等特点,十分难处理[2]。 铬是能够诱发变异、导致畸形以及致癌的一种元素[3-6]。Cr(III) 对人体有毒,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吸入氧化铬浓度达到0.015~0.033 mg/m3时会引起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甚至肺癌[7]。世界各国对含铬废水的排放都进行了限制,我国就在GB8978—1996标准中明确规定:废液中铬离子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5 mg/L。但是现阶段很多化工企业排放的污水中的实际铬离子浓度都超过了这个值,他们通常采用稀释污水的方法使之达标,铬的污染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当代社会面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危机,众所周知,重金属是不可再生的,持续地排放而不回收不仅给环境造成污染,危害自身健康,同时也浪费资源。工业废水成分复杂且含有大量可利用资源,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同时也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流失。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处理含铬废水是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 制革废水中铬离子主要Cr(III) 的形式存在,虽然Cr(III) 对人体的危害并没有六价铬离子那么大,但是它能在生物体内富集,造成长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从废水中提取铬离子,国内为专家做了很多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8]。 (1)碱沉淀法,该法是先向废水中加入碱,然后从中回收Cr(OH)3,再将铬泥酸解后回收使用。此方法操作简单,易于见效,国内较多使用。但它易出现沉淀不彻底,分离不彻底,酸化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回收的铬泥的纯度不高。 (2)离子交换法,该法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效地除去废水中的Cr(III) 及其他金属离子。离子交换法的优点是处理后出水水质好,水和铬酸溶液可以回收利用。但一次投资大,操作管理复杂,树脂再的问题有待解决。 (3)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作为分离介质,利用膜两侧产生的某种或某些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点位差等)的作用,使得特定的组分能通过膜而其他组分不能通过,从而达到分离有害组分、回收有用组分的作用。目前,工业上应用较成熟的工艺有:电渗析、反渗透、超滤、液膜分离四种分离方法[8]。 电渗析法是在直流电场中利用电位差的推动作用以及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废水得到净化。反渗透法是指溶剂在一定的外加压力下进行扩散,从而达到分离净化

油包水钻井液稳定性研究

油基钻井液稳定机理研究 油基钻井液在钻深井和超深井时的使用效果很不错,但目前对其中乳化剂作用机理、各种处理剂之间协同作用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通过宏观实验研究和处理剂微观结构表征来加深对油包水钻井液稳定性机理的认识,找出油基钻井液的稳定机理,并对新油包水钻井液处理剂做出相应的评价。 1.乳化剂对油基钻井液乳状液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及影响: 乳化剂作用机理: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形成坚固的界面膜;增加外相(油相)粘度。 考虑到乳化剂以上的作用机理,在选则乳化剂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HLB值为3-6;②非极性基团的截面直径必须大于极性基团的截面直径;③如果选择盐类或皂类,那么应选用高价金属盐;④与油的亲和力要强;⑤能较大幅度降低界面张力; ⑥抗温性能好,在高温下不降解,解吸不明显;⑦无毒或低毒。 1)HLB值影响 每种乳化剂都有特定的HLB值,单一乳化剂往往很难满足由多组分组成体系的乳化要求。通常将多种具有不同HLB值的乳化剂混合使用,构成混合乳化剂,既可以满足复杂体系的要求,又可以大大增进乳化效果。综合考虑破乳电压值、乳化率和分水率得出当乳化剂的HLB值为3-4、含量不小于3%时,油包水乳化体系稳定性较高。 2)界面张力影响 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由于两亲的性质可运移到油水界面上,在油水界面上定向吸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亲水基团在水相中与极性水分子间有较大的范德华力,亲水基团周围形成水溶剂化层;非极亲油基团在油相中与非极性油类有较大的范德华力,亲油基团周围形成油溶剂化层。乳化剂在油水界面上形成一个表面活性剂分子定向排列的吸附层:此吸附层的水相一侧存在一个水溶剂化层,油相一侧则有油溶剂化层;吸附层及两端的溶剂化层形成有一定强度的界面层。由定向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紧密排列形成的界面吸附膜可减弱由于布朗运动引起的液珠之间的碰撞,在界面层防止液滴聚结合并、油水分层,大幅度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 3)主乳加量影响 主乳化剂和被乳化油水两相的亲和力直接影响着乳状液的稳定性,主乳的加入不仅能稳定地乳化分散液滴,还会增加油相甚至整个钻井液体系的粘度,阻碍了液滴的聚并。但过量主乳会使得体系中复合乳化剂的HLB值过低,导致体系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下降。 4)辅乳加量影响 随着辅乳化剂量的增加,体系性能体现为以下特点:体系中塑性粘度PV值变化不大,高温高压滤失量有所降低,破乳电压值差别不大,最主要的是动塑比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当辅乳化剂的加量为1.5%时,体系表现出较好的切力。 5)复合乳化剂影响

食品乳化剂的特性及在油脂乳化中的应用

食品乳化剂的特性及在油脂乳化中的应用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在传统追求色、香、味的同时,更加重视食品的功能化、特性化和多样性,无论怎样更新,食品的营养性和安全性是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前提。所以要达到上述目标,正确和科学使用食品乳化剂尤为重要,基于此,我们技术工作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研发、生产、推荐使用优质、规范的食品乳化剂,勇担食品安全之重任。 二、食品乳化剂的特性及乳化机理 食品乳化剂是一类能使两种或两种互不相容构成相(如:油和水)均匀地形成分散或乳状(乳浊)体的活性物质。其特性取决于乳化剂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而HLB值的大小取决于乳化剂的分子构成,乳化剂分子亲水基团数量多(如:-OH基),表现出强的亲水性,即HLB值偏高,形成水包油(O/W)型乳化剂;若乳化剂分子中碳氢链越长(如:CH3—CH2—CH2—……),亲油基团大,则亲油性强,HLB值偏低,形成油包水(W/O)型乳化剂,人们规定亲水性100%乳化剂,HLB值为20(以油酸钾为代表),亲油性100%,HLB 值为零(以石蜡为代表)期间分成20等分,如图一所示: HLB值1~6易形成W/O型乳化体系,其中1~3为消泡剂,3.5~6为油包水型乳化剂。6~20易形成O/W型乳化体系,其中7~8为润湿剂,8~18为油/水型乳化剂,13~15为洗涤剂,15~18为去污、加溶剂。截止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我国已批准使用的食品乳化剂为36种,主要为阴离子和非离子,极少量两性离子,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目前年用量4万吨左右,其中单甘酯2万吨左右。现将主要品种及特性列于表一。 表一乳化剂主要品种及特性 单甘酯(GMS DGMS)特性: 乳化、分散、抗淀粉老化 硬脂酰乳酸钠(SSL)特性: 增筋、乳化、防老化、保鲜、增大面包、馒头体积、改善组织结构 硬脂酰乳酸钙-钠(CSL-SSL) 特性: 增筋、乳化、防老化、保鲜、增大面包、馒头体积、改善组织结构.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PGFE)特性: 较强的乳化性,保湿、柔软性、防止淀粉回生老化 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DATEM)特性: 乳化、增加面团弹性、韧性和持气性,增大面包、馒头体积,防止老化. 月桂酸/辛酸单甘酯(GML/GMC)特性: 乳化、分散、防腐、保鲜. 斯盘、吐温系列(S-60 、T-60等)特性: 良好乳化、稳定、分散、

油包水乳化剂一般的HLB

油包水乳化剂一般的HLB 在3~8的范围内,而目前国内以及国外市场上常见的又以5~6为主,在不同的涂抹感观要求下,HLB可有相应的调整。目前常见的油包水乳化剂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脂肪酸的二价或三价碱土金属盐,聚氧乙烷和聚氧丙烷共聚体,失山梨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脂肪醇醚,聚甘油脂肪酸酯等等。如硬脂酸镁,硬脂酸锌,硬脂酸铝,失水山梨醇棕榈酸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聚氧乙烯硬脂醇醚,聚氧乙烯油醇醚,聚氧乙烯蜂蜡,聚氧乙烯蓖麻油,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异硬脂酸单甘油酯等等。还有部分的聚硅氧烷结构的硅油包水乳化剂,在市场上也有很广的应用。主要成分是以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聚氧乙烷聚氧丙烷的共聚体,以及其在挥发性硅油或二甲基硅油的分散液为主。 油包水的乳化剂,主体除了从结构种类上分类,其分子量的大小也是非常关键的选择参数,一般来讲,分子量越大,乳化剂在界面层上形成的界面膜的强度和刚度也就越大,体系就跟容易稳定,但同时,也会在涂抹感上略有下降。而小分子量的油包水的乳化剂,在涂膜感上会略有提升,但整体的相对稳定性能则有下降。因此,通常选用不同分子量油包水的乳化剂进行复配,即会增加体系的稳定性,也会增加体系的涂摸感。但是,也并非是乳化剂的分子量越大,体系就越稳定,乳化剂的分子量越小,体系涂抹的肤感就轻盈。乳化剂分子的亲油亲水分界端的截面积非常关键。这将直接影响到界面层的致密性。如果乳化剂中有多个亲水和亲油的端面,很形象的就像“锚‘一样,将使得界面层的稳定性,致密性,以及强度都会有极大的提升。如三梨醇倍半硬脂酸酯,聚氧乙烯30聚羟基硬脂酸酯,二聚甘油三异硬脂酸制等等。除了乳化剂中多个亲油亲水平衡点可以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外,乳化体系HLB的选择也非常有助于体系的稳定和提升。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油包水主乳化剂的HLB选择范围控制在5~6之间,助乳化剂的范围可能更广些,如HLB在2~8的范围内选者。由于HLB值是随着温度的变化和体系中反活性基团的含量多少而发生变化的。通常升高温度,体系的HLB值会下降,降低温度,体系HLB值会上升。如经常经过由低温到常温的温度变化,油包水的体系发生油水分层进而完全转相的情形,就属于这样的范畴。那么在不影响体系乳化能力的情形下,适当的添加低HLB的油包水乳化剂,如HLB 在3~5之间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不仅可以降低配方的成本,增强涂抹的轻盈的感觉,而且将对体系耐寒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油包水乳化剂中,聚氧乙烯30聚羟基硬脂酸酯的乳化能力和抗极性油脂非常强,要远远的优异于其他类型的乳化剂。除了本身的较高的分子量,双“锚“式界面定型,其较长的聚氧乙烯链式非常关键的。由于乳化剂要在体系中稳定,必须具有强烈的双亲性,对于任

影响油包水乳化体系的稳定的因素

影响油包水乳化体系的稳定的因素较多,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油包水乳化剂的选择, 2、乳化体系油脂的选择, 3、油包水含固体颗粒粉末的选择, 4、乳化体系黏度的控制, 5、油包水生产工艺的选择等主要方面 乳化剂的选择 油包水乳化剂一般的HLB 在3~8的范围内,而目前国内以及国外市场上常见的又以5~6为主,在不同的涂抹感观要求下,HLB可有相应的调整。根据其种类的不同,又可分为二价金属碱盐和脂肪酸盐,聚氧乙烷和聚氧丙烷共聚体,失山梨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甘油脂肪酸酯等等。而硅油包水乳化剂常见则以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聚氧乙烷聚氧丙烷的共聚体以及其分散体为主。 通常乳化剂分子聚集在油水相界面上,亲水基伸入水中,亲油基伸入油中,使水-油界面的界面张力下降而使乳化系统得以稳定。因而乳化剂对乳状体系的稳定性非常关键,我们可以通过考察乳化剂及乳化助剂在界面层的排布和相互作用,来分析乳化剂的选择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界面层的致密性性由于乳化剂分子在液滴表面上可形成紧密的吸附层,并在界面层成定向楔的界面,故而乳化剂分子的结构以及空间排布对稳定性的影响比较关键。乳化剂分子的空间构型主要指分子中极性基团截面积的相对大小,若两种基团的截面积不同,在乳化剂分子象两头大小不一的楔子,在油水界面上形成紧密排列的吸附层。截面积小的一头总指向分散相,截面积大的一头总指向分散介质,形成定向楔的界面。因此选择油包水乳化剂时尽可能选择亲油端较大的乳化剂作为主乳化剂,这样乳化体系相对较难发生转相,但同时要考虑到空间位阻,可适当的选配不同分子量的油包水乳化剂作为复合乳化剂,来填充不同分子量乳化剂之间的空隙。 界面膜的强度乳化过程也可看作乳化剂在分散相液滴表面形成一保护膜的过程。界面膜的厚度尤其是其强度和韧性对乳状体系的稳定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混合乳化剂形成的复合膜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因而界面膜不易破裂,其形成的乳化体系更趋于稳定。在选择乳化剂组成混合乳化剂时,要注意各组份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要强,且能在界面相中紧密排列。如果能选择分子结构相近且不同分子量的乳化对作为乳化剂,乳化效能和稳定性会有更大的提升。 助乳化剂的选择助乳化剂通常可作为乳化剂的增效剂。对于两亲的乳化剂,以溶解度较大的相为外形,因此,要增加乳化体系的稳定性,需要增强油包水乳化剂在油相的溶解度。通常在水相添加0.5~2%的无机盐,可以很好的降低乳化剂在水相的溶解度。其原因主要是无机盐在水合时,是通过离子键,其键能要远远大于油包水乳化剂亲水端水合时形成的氢键和共价键,因而在类似于“盐析“效应的影响下,乳化剂在油相得到了更大的溶解值。 另外,无机盐可以使乳化颗粒带电,形成扩散双电层。大部分稳定的乳状体系因电离或者吸附会产生电荷,这些属性和胶体有类似的性能。由于乳化剂常带有极性基团,故吸附与电离常同时发生。一般介电常数较高的物质常带正电,介电常数低的物质常带负电。故在O /W型乳状液中油滴常带负电荷;在W/O型乳状液中,水滴常带正电荷。由于液滴带电而形成双电层,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提高了分散体的稳定性,尤其对于黏度较低的油包水乳化体系更显得重要。 另外,作为常见的山梨醇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以及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等油包水乳化剂,可针对性地在水相添加山梨醇,甘油,聚乙二醇等对应的亲水性多元醇。由于相应的多元醇在一定的温度下在水相都有一定的溶积值,在水相添加适量的多元醇也可以增加对应的乳化剂在油相的溶解值,而通常在水相添加无机盐和多元醇,这样的方式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固体粉末的稳定和助乳化作用许多小粒径固体粉末,请注意是小粒径,当它们处在内外两相界面上时,也能起到良好的乳化作用。细小改性的固体颗粒,由于本身与界面接触角的原因,会很好的吸附在分散相界面,并对内相有一定的包裹作用,故而是性能不错的助乳化剂,对提高体系的稳定性帮助很大。如常见的硬脂酸镁,锌,铝等二价或三价碱土金属盐,气相二氧化硅等。而一些常见的固体颗粒,需经过特定的表面处理及改性后,才具有助乳化作用。

油包水乳化剂一般的HLB

油包水乳化剂一般的 H L B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油包水乳化剂一般的HLB在3~8的范围内,而目前国内以及国外市场上常见的又以5~6为主,在不同的涂抹感观要求下,HLB可有相应的调整。目前常见的油包水乳化剂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脂肪酸的二价或三价碱土金属盐,聚氧乙烷和聚氧丙烷共聚体,失山梨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脂肪醇醚,聚甘油脂肪酸酯等等。如硬脂酸镁,硬脂酸锌,硬脂酸铝,失水山梨醇棕榈酸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聚氧乙烯硬脂醇醚,聚氧乙烯油醇醚,聚氧乙烯蜂蜡,聚氧乙烯蓖麻油,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异硬脂酸单甘油酯等等。还有部分的聚硅氧烷结构的硅油包水乳化剂,在市场上也有很广的应用。主要成分是以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聚氧乙烷聚氧丙烷的共聚体,以及其在挥发性硅油或二甲基硅油的分散液为主。? 油包水的乳化剂,主体除了从结构种类上分类,其分子量的大小也是非常关键的选择参数,一般来讲,分子量越大,乳化剂在界面层上形成的界面膜的强度和刚度也就越大,体系就跟容易稳定,但同时,也会在涂抹感上略有下降。而小分子量的油包水的乳化剂,在涂膜感上会略有提升,但整体的相对稳定性能则有下降。因此,通常选用不同分子量油包水的乳化剂进行复配,即会增加体系的稳定性,也会增加体系的涂摸感。但是,也并非是乳化剂的分子量越大,体系就越稳定,乳化剂的分子量越小,体系涂抹的肤感就轻盈。乳化剂分子的亲油亲水分界端的截面积非常关键。这将直接影响到界面层的致密性。如果乳化剂中有多个亲水和亲油的端面,很形象的就像“锚‘一样,将使得界面层的稳定性,致密性,以及强度都会有极大的提升。如三梨醇倍半硬脂酸酯,聚氧乙烯30聚羟基硬脂

阻燃液压油说明书

大成全合成酯类低温防火液压油 一、产品核心理念 对环境负责——可生物降解 绿色循环可再生和安全高性能 二、同类概况 液压油是润滑油的主要产品之一,它的研制和生产是液压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液压设备的性能和延长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产品按组成可分为矿物油型、合成型和水合型三大类。矿物油型和合成型液压油为非抗燃液压油,适合在低温或常温条件下使用,具有具有良好的抗磨、抗氧化及防腐性等,但其在环境中很难被生物降解,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液压系统的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水合型液压油又分为水包油型乳化液、油包水型乳化液、磷酸酯无水合成液、化学水溶液、含聚合物水溶液,水包油型乳化液:有抗燃性但润滑性较差,使用温度限于50度以下;化学水溶液:含水量在80%以上,粘度低,在低温条件下流动性差;油包水型乳化液:抗磨性不及矿物型液压油;磷酸酯无水合成液:水解安定性差,对各种有机物(如涂料、漆等)具有极强的溶解性,对系统配套密封材料等有特殊要求;含聚合物水溶液中的水-乙二醇液压液的防锈及抗氧化性能差。 三、未来发展方向 高低温条件下都具有较强的抗磨、抗氧化及防锈等性能; 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动性和阻燃性能; 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 低成本。

四、新产品——大成全合成酯类低温防火液压油特性 大成全合成酯类低温防火液压油具备较强的抗磨、抗氧化及防锈等性能;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动性和阻燃性能;闪点和自燃温度高;倾点低;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价格低廉。它主要由植物秸秆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而得来,它的成分构成主要是碳、氢、氧,因此在自然界中极易被细菌分解,转变成植物营养,真正形成来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它可以安全地替换工业和家庭使用的石油基产品,同时大幅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排放。 大成全合成酯类低温防火液压油 VS. 传统液压油 环境友好的对环境有毒害 可持续的、可再生的、植物基不可再生 减少对环境影响消耗自然资源 节能的,减少石油依赖高成本的清除管理 减少有害废物的产生非生物基 对周围的人、动物、水更安全环境毒害问题 可最终生物降解不可降解 防火阻燃,闪点和自燃温度高闪点和自燃温度低 倾点低,低温表现出色低温流动性差 五、大成全合成酯类低温防火液压油规格 根据GB/T7631.2-2003/ISO 6743:1999要求,大成全合成酯类低温 防火液压油产品符号为HEES,即合成酯类,有效含量大于70%以上。 产品根据粘度分为32、46、68号。 六、大成全合成酯类低温防火液压油应用领域 大成全合成酯类低温防火液压油是一种高性能的低温阻燃液压液。它适用于工作在非常恶劣条件下的液压系统(高温200℃低温-50℃), 非常适用于可能发生火险或食品安全的液压系统,如钢铁工业及铝业中 的连铸单元和热轧单元、淬火作业中的热处理炉、干燥炉,加热炉的调 节液压循环以及地下工程、剧院、采矿业、食品厂等有火灾危险和食品 安全地方。也可应用到包括机床、注模机、压榨机、切削机、机械工具

油包水体系总结

油包水体系的总结: 影响稳定性的一些因素: 1、乳化剂: 乳化剂对油包水体系的稳定性影响最大,乳化剂(这里所提的乳化剂都为油包水乳化剂)的选取与所用油脂有关,极性油脂多的话一般选用P135(就我目前来说),极性油脂较多的体系相对来说比较难做稳定,在油包水体系中,非极性油脂使用频率较高,易做稳定; 乳化剂的复配对体系影响也很大,降低水相的界面张力,更有利于形成细小的水滴,因此也更容易被包裹,形成的体系更稳定,故一般体系中会加入适量的高HLB乳化剂,如Tween 20、Amphisol K等等,此外脂肪酸的二价、三价的金属盐; 乳化剂的用量对体系也有一定影响(资料上看到的, ),用量过少不能形成致密的界面膜,用量太多,一方面,过量的乳化剂在界面层会异常活跃,通过对界面层的吸引和穿透,反而使的界面层的强度下降;另一方面,用量过多,会有空间位阻效应,同时油包水乳化剂形成油性胶束的能力较低,从而影响稳定性; 目前常用的乳化剂有这几类:常规乳化剂:如Span系列、TGI、PGPH等等,较特殊的一类乳化剂(结构较特殊):P135、Prisorine 3700、3793、GI-34等等,聚硅烷醚类:EM 90、DC5200、5225C、SF1328、BY 11-030、FZ 2233、BM-12等等; 在冷冻过程中,降温会严重影响乳化剂的HLB值,从而会导致体系恢复室温后,出现破乳现象。一般建议在体系中加入一些低HLB的乳化剂。 2、油脂: 高极性的油脂用量较多时,体系较难做稳定,需要使用特殊的一类乳化剂;此外油脂的相容性对体系的影响也很大,作为外相的油脂,若不能完全相容,则体系不易做稳定,如硅油、高极性油脂(防晒剂)与常规的油脂相容性较差,做配方是要非常注意。 3、粉对体系的影响: 合适的粉体(粉体的大小和表面是否处理)有利于体系稳定性的提高,适量的粉能够提高体系界面膜的强度,此外,体系中含粉能够增加油相的黏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4、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对体系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乳化过程中,一般在乳化过程都是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体系中,在次过程中,水相加入体系中的速度不易过快,否则有可能会破乳,乳化完成后进行10分钟左右的均质,当体系降至室温后,再进行适当时间的均质,此时的均质有利于提高体系的稠度,从而有利于稳定性的提高。 5、其他: 如电解质(具体影响还没有研究)、水相的黏度、防腐剂、油水相的比例等等,实验证明,提高水相的黏度可以提高稳定性,如在水相加入适量的汉生胶、透明质酸以及丙烯酰胺类增稠剂(能维持体系的稠度不变,一般油包水体系放置时间长了会变稀); 不同防腐剂也有不同的影响,phenoxetol加入体系中会降低体系的稳定性;油水相的比例对稳定性也有很大影响,总之把体系做成乳霜状,能提高体系的稳定性。 更详细的研究结果见《油包水乳化体系的配方设计及生产工艺研究》 影响肤感的因素: 1、乳化剂:大多数油包水乳化剂都比较粘腻,因为这些乳化剂的分子量都特别大,结构较 特殊,因此在体系中,乳化剂用量越多,体系越粘腻;

液压油

液压油MSDS 液压油的分类 国际标准ISO 6743/4 将液压油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以矿物油为基础的液压油,另一类为抗燃液压液。而抗燃液压液的分类如下: 抗燃液压液的使用场合: 工业中有许多液压系统与高温的设备相邻,如果液压系统中的管路或液压件突然发生故障而导致液压液泄漏,泄 漏出的液压液如果碰到高温的机件,或碰到明火,就有燃烧的危险,产生火灾,危害到人和财产安全,并导致昂 贵的停产。

为减小上述的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需要有许多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使用抗燃液压液。 产品简介 Unisyn HFD137合成抗燃液压液是是一种不含水的合成油,属于CETOP分类中的HFD 类。它采用优质的磷酸酯,加 入氧化抑制剂、抗泡沫剂和有色金属减活剂配制而成。 主要性能与优点 ?良好的抗腐蚀、防锈性能、抗泡性、破乳化性和空气释放性?粘度指数高 ?闪点和燃点高 ?良好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适应性 ?液体稳定性好 符合规格和标准 Unisyn HFD137合成液压液符合或超过如下性能规格或标准:?ISO HFD 用途 Unisyn HFD137产品适用于苛刻条件下工作的冶金、钢厂、汽车制造、发电、

涡轮发电机组等连铸生产线转包、炉 门等各种液压系统和压模铸造业等;同时还适用于当发生漏洞时有燃烧危险的液压系统,以及由于温度限制或其 它原因而不适用水基液压液的场合等。 Unisyn HFD137在液压系统的正常操作温度下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并能防止油泥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典型数据

(此处典型数据为平均值,仅供参考,具体数值可能会因每次试验条件或客户要求而有 所变化) 包装:200L 注意事项 磷酸酯的理化性能和矿物油不同,生产厂家适用的油漆、油封、软管和过滤器应与磷酸酯相容。请特别注意以下 几点。 油漆 油漆应能抵抗磷酸酯的溶解作用,例如使用环氧树脂漆。 油封和软管 通常情况下,与矿物油相容的油封和软管与磷酸酯不相容,推荐使用的材料有丁基、硅橡胶、乙烯丙烯、特氟隆 及合成橡胶。 过滤器 普通的纤维过滤器不适合,应改用金属过滤器。

水包油和油包水的区别Word版

水包油和油包水的区别 在乳化技术方面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大家对于乳化技术的了解太少,水包油和油包水是针对乳化技术来说的,很多不明白的朋友可能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帮助大家更好认识乳化术,下面的文章内容主要介绍的就是水包油和油包水的区别,希望文章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家有利! ★油包水和水包油就是不同乳化剂的区别 1、油包水------见过空气球吧?气球可以装空气,当然也可以装水了,我们就称它为气球包水吧;若将气球皮改成“油膜”做的,水装在其内,它就是油包水了。不过在微乳化技术中,包水的“油膜”是表面活性剂做的。 2、水包油-----用气球装油也可以吧,将气球皮改成“水膜”做的,油装在其内,我们就称它为水包油了。同样,在微乳化技术中,这“水膜”也是用表面活性剂做的。 3、

“油膜”和“水膜”在学者们笔下常称之为胶球、胶囊、胶束等,用胶束一词最多,也有更简单叫“壳”的。 4、在微乳化技术中,油包水又叫做反胶束,水包油则叫做正胶束。 5、油包水的“壳”外层亲油,故可与油相混,水包油的“壳”外层亲水,故可与水相混,这是它们间的区别。 6、以上所述仅在微乳化技术中所用,而乳化技术中的油多于水时,我认为叫做W/O型(或称之O分之W型)为好,水多于油时应叫做O/W型(或称之W分之O型)为好,这也是为了与微乳化技术不相冲突。 护肤品分油包水和水包油两种,补水时要选择水包油的 乳液好不好吸收?一杯水真的就能知道。简易测试法

水测试乳液类型。简单地说,可区分为水包油或是油包水两种剂型,水包油型较易被吸收且较清爽,油包水型则不好吸收。

★工具一杯水 操作:将乳液或是乳霜取绿豆般大小放入水中,通常水包油型会浮在水面上,而且稍微搅拌就会慢慢溶解变成乳白色。相反的,大部分油包水型的乳液或乳霜会沉于水面下,且不易溶于水中。

集输工高级3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集输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满分80分。) 1. 加强通风,可降低形成爆炸混合物的( ),达到防爆的目的。 A 、物理反应 B 、化学反应 C 、浓度 D 、燃烧 2. 《防火应急预案》是指生产场所发生( )时采取的应急处理方案。 A 、爆炸 B 、事故 C 、火灾 D 、伤害 3. 岗位员工必须熟练掌握重点部位的( )。 A 、危险性 B 、危害性 C 、风险 D 、检查点 4. 电压等级为10kV 及以下,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为( )m。 A 、0.35 B 、0.50 C 、0.70 D 、0.1 5. 化学泡沫灭火器每次更换化学泡沫灭火剂或使用( )后,应对筒体同筒盖一起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A 、两年 B 、半年 C 、一年 D 、两年半 6. 空气泡沫灭火器适宜的环境温度为( )℃。 A 、-4~10 B 、-4~20 C 、-4~30 D 、-4~40 7. 二氧化碳灭火器放置的环境温度在( )℃。 A 、-5~15 B 、-5~45 C 、-5~35 D 、-5~25 8. 干粉灭火器应放置在( )的场合,并方便取出。 A 、高温 B 、潮湿 C 、干燥、通风 D 、腐蚀 9. 压力式温度计是根据液体膨胀原理和( )原理制造的。 A 、气体温度变化 B 、气体压力变化 C 、液体温度变化 D 、液体压力变化 10. 交流电的( )和周期成倒数关系。 A 、开关 B 、频率 C 、负载 D 、保险 11. 三相交流电路是交流电路中应用最多的动力电路,电路中有( )。 A 、三根火线 B 、三根火线与一根零线 C 、二根火线与一根零线 D 、一根火线与一根零线 12. 在电工常用仪表中,表示仪表绝缘等级符号的是( )。 A 、∩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油包水型乳化液破乳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第28卷 第2期2010年3月 石化技术与应用 Petr oche m ical Technol ogy&App licati on  Vol.28 No.2 Mar.2010 专论与综述(159~163) 油包水型乳化液破乳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张贤明,吴峰平,陈彬,潘诗浪,王立存 (重庆工商大学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0067) 摘要:主要针对油包水(W/O)型两相分散体系,从乳化液破乳方法的机理出发,综述了化学破乳法、生物破乳法和物理破乳法的最新发展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W/O型乳化液破乳方法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乳化液;油包水型乳化液;破乳方法;破乳机理;化学破乳;生物破乳;物理破乳 中图分类号:T Q314.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45(2010)02-0159-05 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滴(微粒或液晶)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与之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构成的具有相当稳定度的多相分散体系。由于它们外观往往呈乳状,故称为乳状液。分散相的液滴大小通常在10-7~10-5m。油水乳化液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以油为分散相,水作为连续相,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以O/W型表示;另一种是以水为分散相,油作为连续相,称为油包水型乳状液,以W/O型表示。从热力学观点看,乳状液是不稳定体系,即使最稳定的乳状液其最终的平衡都应是两相分离,破乳是必然结果,只是存在方式和时间的差别而已[1]。 乳状液的存在造成大量的油品损失,特别是W/O型油品损失更为严重。为了回收油品,减少排放量,很多研究人员都致力于乳状液破乳研究。目前所研究出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化学破乳法、生物破乳法和各种各样的物理破乳法。 1 化学破乳法① 化学破乳过程的实质是破乳剂渗入并黏附在乳化液滴的界面上取代天然乳化剂并破坏表面膜,膜内包覆的水珠被释放出来,并互相聚结形成大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到底部,从而达到油水两相分离的目的。化学破乳剂最大的特点是专一性强,可以针对不同性质的乳化液,设计和合成不同结构的破乳剂,其中以非离子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性,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复配、扩链、交联、改头、换尾、加骨和接枝等。在这些方法中,复配及扩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 破乳剂复配是利用破乳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将2种或2种以上的破乳剂进行复配。这种方法可以成倍地增加破乳剂的品种数量,因而成为开发高效破乳剂的方法之一。刘佐才等[2]针对胜利滨南一矿含水稠油,分别用10种单剂进行二元复配破乳实验,其复配比例均为1∶1,结果表明,这些复配破乳剂的脱水率均比单剂中脱水率最好的F341高;F341与其他破乳剂复配,有5组脱水率超过了90%。 在扩链方面,张志庆等[3]以酚胺树脂为起始剂,将合成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二嵌段共聚物再用水溶性交联剂扩链得到一种低温高效、快速的破乳剂。同时进一步合成了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聚苯醚/聚氧化乙烯(PP O/PE O)组成比的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结果发现该三嵌段共聚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范围,随着PP O/PEO组成比的增加,临界胶束浓度范围变宽。破乳实验表明,随着聚环氧乙烷含量的减 ①收稿日期:2009-08-15;修回日期:2009-12-05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技资助项目(KJ ZH08212; KJ080727;KJ090704)。 作者简介:张贤明(1955—),男,重庆人,研究员,硕导。主要从事工业废油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专利1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开发体会--油包水粉底的开发

一般油包水粉底的开发体会 每个事物都有它的优缺点,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对于一个产品如是,对于一个原料亦如此。对不完美的事物,扬长避短最大化彰显使用其优点才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一般油包水粉底产品,基本配方架构如下:油包水乳化剂,油脂,粉体分散悬浮剂,粉基料,多元醇,无机盐,水,香精及防腐剂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乳化剂,乳化剂的类型决定了油脂,粉基料以及多元醇的选择。 乳化剂对油脂的乳化能力,尤其是对极性油脂及硅油的乳化能力,对油包水粉底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后肤感有着较大的影响。粉基料的选择,一般选用亲油处理的粉或者没有进行过亲油亲水处理过的粉。选择与乳化剂相对应的多元醇来降低水的冰点可以增加体系的低温稳定性。至于无机盐的选择,一般使用的较多的是氯化钠和硫酸镁,无机盐对稳定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降低乳化剂在水相的溶解度以及使乳化颗粒带电,形成扩散双电层,从而提高了乳化颗粒之间的稳定性。 市面上常用的油包水粉底产品的乳化剂主要有:禾大的P135(聚乙二醇(30)二聚羟基硬酯酸酯)、Crill43(倍半油酸失水山梨醇酯),科宁的TGI(聚甘油-3-二硬脂酸酯)、PGPH (聚甘油-2-二聚羟基硬脂酸酯),上海得高的A-83(聚甘油-2油酸酯和甘油异硬脂酸酯)、A-87(聚甘油-2油酸酯和甘油异硬脂酸酯)等等。对于乳化剂的评价,更多是应用在配方中的效果,而对一个粉底的评价,更多是体现在稳定性,肤感以及成本上。所以配方的开发基点,应该是对乳化剂有个较为全面的认知,而不是局限于某原料供应商提供的一纸说明书。以上海得高的A-83和A-87为例。这两个油包水乳化剂都是由聚甘油-2油酸酯和甘油异硬脂酸酯优化复配而成,具备高效的乳化能力和稳定效果,能有效分散和稳定无机粉类颗粒,制造具有迷人的光亮外观的膏霜或者粉底类产品。两者的说明书看起来没有太大区别,但使用性方面却各具特色。 A-83体系做出来的产品的油感较为厚重,比较适合做中等油分(油脂组分≤30%)的粉底产品,若使用油份含量过高时,体系的高低温粘稠度变化较大。且A-83对硅油的乳化能力比较弱,所以在A-83做乳化剂的配方中,硅油的含量不宜过多,以小于3%为宜。 A-87的配方中,因为A-87体系的产品具有假塑性,机械力对其粘稠度的影响较大,某些配方体系的制品刚出锅的时候粘稠度很大,但经过一段时间装瓶放置,发现原来靠机械力增稠的膏体便会慢慢变稀,但是除粘稠度降低这一现象出现,该体系不会出现分层或者破乳等其他质量问题。所以如果采用A-87粉底产品的体系,建议通过调整配方以满足膏体合适的粘稠度,而不是通过强机械力来达到增加膏体粘稠度的目的,提高体系的各方面的稳定性。A-87适合在较低油份(油份在10-15%)的体系中,无需均质经过高速搅拌,可以做出稳定的产品,所以建议A-87用在粉底蜜的配方中,或者用在出水粉底霜配方中。相对A-83来说,A-87对硅油的乳化能力较强,复配硅油包水助乳化剂OS1001可以做出具有轻盈肤感的类硅油包水的粉底。 贴三个配方为例,对如何选用A-83和A-87将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思路。 配方一: A-83粉底霜(W/O) 相组分% w/w 备注 A 蜂蜡(块状)0.5 动物蜡 26#白油10.0 白矿油 1#粉基料 5.0 粉基料 A-83(乳化剂) 3.5 聚甘油-2 油酸酯和甘油异硬脂酸酯 凡士林 2.0 矿物油脂 GTCC 2.0 辛酸癸酸三甘油酯

油包水乳化剂一般的HLB

油包水乳化剂一般的HLB?在3~8的范围内,而目前国内以及国外市场上常见的又以5~6为主,在不同的涂抹感观要求下,HLB可有相应的调整。目前常见的油包水乳化剂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脂肪酸的二价或三价碱土金属盐,聚氧乙烷和聚氧丙烷共聚体,失山梨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脂肪醇醚,聚甘油脂肪酸酯等等。如硬脂酸镁,硬脂酸锌,硬脂酸铝,失水山梨醇棕榈酸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聚氧乙烯硬脂醇醚,聚氧乙烯油醇醚,聚氧乙烯蜂蜡,聚氧乙烯蓖麻油,甲基 在市 ???? 这 ‘一样,30 水主乳化剂的HLB选择范围控制在5~6之间,助乳化剂的范围可能更广些,如HLB在2~8的范围内选者。由于HLB值是随着温度的变化和体系中反活性基团的含量多少而发生变化的。通常升高温度,体系的HLB值会下降,降低温度,体系HLB值会上升。如经常经过由低温到常温的温度变化,油包水的体系发生油水分层进而完全转相的情形,就属于这样的范畴。那么在不影响体系乳化能力的情形下,适当的添加低HLB的油包水乳化剂,如HLB在3~5之间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不仅可以降低配方的成本,增强涂抹的轻盈的感觉,而且将对体系耐寒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油包水乳化剂中,聚氧乙烯30聚羟基硬脂酸酯的乳化能力和抗极性油脂非常强,要远远的优异

于其他类型的乳化剂。除了本身的较高的分子量,双“锚“式界面定型,其较长的聚氧乙烯链式非常关键的。由于乳化剂要在体系中稳定,必须具有强烈的双亲性,对于任何一相,过弱或过强度不利于体系的稳定。由于聚氧乙烯30聚羟基硬脂酸酯因为含有30个聚氧乙烯基团,同比于其他的油包水乳化剂,能够承受的极性油脂的能力和强度要高的多(见下文油脂的极性对配方体系的影响),但并非是无限制的增长。虽然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聚氧乙烷丙烷的共聚体也有较高的聚氧乙烯基团,但是由于反向的亲油基团很弱,过而对极性油脂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正是这样的原因,在油脂极性和乳化剂乳化能力的平衡中(极性油脂很容易降低乳化体系的黏度),聚氧乙烯30聚羟 另外, 加 是通过离子键,其键能要远远大于油包水乳化剂亲水端水合时形成的氢键和共价键,因而在类似于“盐析“效应的影响下,乳化剂在油相得到了更大的溶解值。 另外,无机盐可以使乳化颗粒带电,形成扩散双电层。大部分稳定的乳状体系因电离或者吸附会产生电荷,这些属性和胶体有类似的性能。由于乳化剂常带有极性基团,故吸附与电离常同时发生。一般介电常数较高的物质常带正电,介电常数低的物质常带负电。故在O/W型乳状液中油滴常带负电荷;在W/O型乳状液中,水滴常带正电荷。由于液滴带电而形成双电层,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提高了分散体的稳定性,尤其对于黏度较低的油包水乳化体系更显得重要。 作为常见的山梨醇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以及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等油包水乳化剂,可针对

原油含水率现状综述

作者张乃禄薛朝妹徐竟天张家田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原油含水率直接影响到原油的开采、脱水、集输、计量、销售、炼化等,因此,在油田原油生产和储运的过程中,都要求检测原油含水率。原油含水率的在线检测,对于确定油井出水、出油层位,估计原油产量,预测油井的开发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准确及时的原油含水率在线检测数据,能够反映出油井的工作状态,对管理部门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实现油田自动化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先后开发出多种不同形式的原油含水率测试仪,投入油田使用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工艺和技术水平原因,其稳定性、准确性、实时性、可靠性及成本情况,难以适应我国高含水油田生产实际的要求。 因此,针对我国原油生产的特点,研究原油含水率的测量技术,研制新型传感器,开发高品质的仪表,使我国原油含水率测量技术迈入一个新的台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原油含水率测量技术的现状 1人工测量 我国石油行业原油的生产、储运、加工等环节的原油含水率的测量方法很多,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取样,采用蒸馏法和电脱法测定原油含水率。 电脱法虽操作简单;但误差较大。蒸馏法测量精度高;但存在许多缺点,

主要表现在 1 代表性差。每口井的取样量和油井产液量相比非常小,因此,取样的代表性差。 2人工取样所得到的流体,不能代表油井的全部流体组分。 3连续性差。目前人工取样通常是对正常生产的油井4~7天取一个样,对非正常生产的油井采取加密取样的方式,这就造成了非连续性变化。 4耗时。测量操作需要取样、稀释、缓慢加热等程序;分析一个样品约耗2小时。 因此,传统的人工方法取样的随机性大,取样不及时,不能及时反映原油含水率的变化,而且在油井较为分散或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化验的劳动强度更大。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人工测量法无法进行在线精确测量,不能满足油田生产自动化管理的需要。 2在线测量 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技术发展,原油含水率在线测量技术在油田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单位先后开发出了各种形式的在线检测仪表。在线检测仪表投入使用后,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速度,使油田自动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常用的在线检测方法有密度计法、射线法、电容法、射频法、短波法及微波法等。 (1)密度计法。原油含水率不同,其密度也不同。当确定了含水原油的密度值后,可根据纯油密度和纯水密度,计算出含水原油的含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