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导论

“国际关系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的艺术和科学。如果人类文明在未来30年横遭扼杀的话,凶手不是饥荒,也不是瘟疫,而是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

——(美)卡尔2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专业素养

国际关系学:学理论

国际关系史:学历史

国际关系现状研究:关注现实

一、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意义

总结往昔

指导现实

思考未来

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外交史

国际关系史是一门以国家之间的互动为着眼、以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关系体系和格局的发展变化为主线,以大国兴衰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演进为主要考察对象的交叉学科。

1、国际关系行为体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体。

state actors

non-state actors

国家关系体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

Non-state Actors

政府间组织IGOs

非政府组织NGOs

跨国公司TNCs

恐怖组织Terrorist

2、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

国际体系——用来描述国际关系整体状况的一个概念,强调的是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难以割裂的联系性与整体性。

国际格局——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

国际体系——星光灿烂的夜空宏观层次

国际格局——遍布夜空的星座中观层次

国家——无数的星星微观层次

三、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地理大发现

四、国际关系史的历史分期

国际体系演变的线索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近代国际关系史——1648年结束“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现代国际关系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当代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

1、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

3、德意志帝国兴起后的俾斯麦体系

4、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两极体系

全球性国际关系逐步形成期(1640-1871年)

1、第一阶段:1648-1700年

主要矛盾: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2、第二阶段:1701-1814年

主要矛盾:英法争霸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1701-1714)

七年战争(1756-1763)

拿破仑战争(1789-1814)

3、第三阶段(1814-1871)

主要矛盾:英俄矛盾

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最终形成期(1871-1918年)1、第一阶段:1871-1900年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期

2、第二阶段:1898-1905年

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

3、第三阶段:1914-1918年

主要矛盾:英德矛盾

德、奥、意同盟和英、法、俄协约两大集团

五、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

1、国际政治关系

2、国际经济关系

3、国际文化关系

4、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5、均势外交与遏制强权的关系

6、影响国际关系的新因素:环境、资源等

六、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特点

1、欧洲是国际政治的中心。

(1)面积小,国家多,人口多。

(2)民族构成复杂。

(3)宗教色彩浓厚。

(4)资本主义发祥地。

2 、频繁的大国冲突和战争。

主要冲突: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次要冲突:奥土战争、北方大战、奥地利继承战争、俄土战争、土埃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

边缘冲突:美国独立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巴尔干战争。

3 、战争-和约-秩序的循环。

七、参考书目

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共十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2.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约瑟夫2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和历史》

6.张芝联主编:《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国地质出版社,2002年版。

7.克拉克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罗伯特等著:《西方文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9.布鲁斯2拉西特等:《世界政治:供选择的菜单》

10.(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保罗2肯尼迪著,蒋葆英等译:《大国的兴衰》

12.亨利2基辛格著,顾淑卿,林添贵译:《大外交》

13.约翰2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

影视推荐

《茜茜公主》《亨利四世》《铁面人》

《三个火枪手》《剑侠雄心》《二十年后》

《茶花女》《巴黎圣母院》

《拿破仑全面战争》

《决战时刻》《乱世佳人》

《战争与和平》

导论

一、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地理大发现

二、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

四分法:

1、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

3、德意志帝国兴起后的俾斯麦体系

4、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两极体系

两分法:

(一)全球性国际关系逐步形成期

(16世纪末17世纪初-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

1、第一阶段:16世纪末17世纪初到17世纪末;

2、第二阶段:从 17世纪末到1814年拿破仑战争结束

3、第三阶段:从1814年到1871年

(二)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最终形成期

(1871-1918年)

1、第一阶段:19世纪最后30年;

2、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3、第三阶段:1914-1918年

三、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特点

1、欧洲是国际政治的中心。

欧洲的特点:

(1)面积小,国家多,人口多。

(2)民族构成复杂。

(3)宗教色彩浓厚。

(4)资本主义发祥地。

随着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基督教文明的扩展,作为区域性国际关系的欧洲国家间关系逐渐超越于其他区域性国家间关系之上而成为“国际性”的国际关系准则和思想。

2 、频繁的大国冲突和战争。

主要冲突: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次要冲突:奥土战争、北方大战、奥地利继承战争、俄土战争、土埃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

边缘冲突:美国独立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巴尔干战争。

3 、战争-和约-秩序的循环。

4、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工业革命、技术革命、非欧洲的美日崛起和亚非拉反殖民主义斗争共同促进国际关系体系全球化的形成。

第一章前威斯特伐利亚世界

①公元1400年前,人类认识的世界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②欧洲人最初认识哪几个大洲?

③托勒密绘制的世界地图有什么特点,与今天我们见到的世界地图有什么不同?

④人类最早的地球仪是什么时候制成的?与今天的地球仪相比,有什么不同?

第一节 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

特点: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

World of Isolated Regions to1500

一、东亚封贡体系

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中国是这一体系的中心。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

以封贡制度为交往模式的天朝大国与藩属国的封建关系。中国封建王朝利用这种制度维护其“天朝至尊”的地位,诸小国处于依附地位。

随着西方殖民国家向东方的扩张和殖民,东亚封贡体系不断受到冲击,随着中国的衰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逐渐疏远和中断,东亚封贡体系也随之崩溃。

(一)背景

1、中国的实力地位

2、儒家文化的影响

(二)特点:

不干涉内政

厚往薄来

和平往来

繁琐的礼节

统一性和内聚性

(三)意义:

政治上,中华正朔得到了东亚诸国的承认

经济上,东亚诸国从富庶的中国那里获取了贸易的实惠。

文化上,在儒家文化的教化下,东亚诸国纷纷从奴隶制国家进入封建制国家的序列。

二、穆斯林世界

如果当初火星上有一位观察者,在观察约1500年前后的世界,那么,给他印象更深的将是穆斯林世界而不是基督教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L.S.Stavrianos:A Global History)

1500年前后

穆斯林世界的三大帝国:

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

波斯的萨菲帝国

印度的莫卧儿帝国

特征:

政治上:四分五裂

经济上:贫困

军事上:落后

思想上:信奉基督教

三种体系的关系:

东亚封贡体系相对独立和隔绝

穆斯林世界与基督教世界之间以战争为主

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

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1199年),又名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

历史的回声

这场反恐十字军战争是要花时间的

美国向伊斯兰世界发起了十字军战争。我们要重现撒拉丁手提利剑,异教徒的鲜血从剑锋滴落的情景。

思考:

为什么当时最不发达最默默无闻的欧洲而不是阿拉伯人或中国人将世界各大洲联系在一起?成为主导现代国际关系的中心?

历史学的本体论:

1、人本主义:

(1)强调领袖、精英人物的精神决定历史的进程。

代表人物:[英]柯林武德、兰克学派

(2)强调群体的、大众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

代表人物:[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科学主义:

(1)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美]帕森斯

(2)长时段理论。代表人物:[法]年鉴学派

3、多元折中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学

第二节欧洲走出中世纪

一、“无序”的欧洲孕育了近现代民族国家和国际关系体系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做了思想上、文化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2、民族君主国的兴起为西欧的扩张提供了政治组织上的准备。

3、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将整个世界联成一个整体,也开始了西欧的霸权时代。

二、欧洲人应对国际秩序的挑战

1、马基雅弗利(意大利)

近代西方国家学说奠基人

2、让?博丹(国家主权论创始人)

“主权是最高的、永恒的、绝对的和排他的。”

3、国际法始祖:格劳秀斯

(“国际法就是要避免战争、追求和平”)

4、黎塞留(1585—1642)

法国近代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三、近代中国人看世界

“清末怪杰”辜鸿铭

李鸿章:中国近代外交先行者

本章重点

名词解释:

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

马基雅弗利、格劳秀斯

论述题:

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

第二章维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一节三十年战争

Your Subtopics Go Here

一、三十年战争的背景

(一)德意志内部各种力量的斗争

It was a war over Catholic-Protestant Issues, and it was a war between the Hapsburg empire and the various German states.

1、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之间的斗争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同德意志新教诸侯缔结的和约。查理五世长期镇压新教,新教诸侯于1531年2月组成士马尔卡登同盟,与皇帝及天主教诸侯对抗。经长期谈判,于1555年9月25日在奥格斯堡缔结和约。

和约规定,帝国各邦均不得以宗教理由挑起战争;承认新旧两教的信仰自由,路德教和天主教同权平等;根据“教随国定”原则,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决定本人及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1552年以前被新教诸侯所占的教产,可由其继续占有。

和约结束了天主教在德意志的一统局面,是新教同天主教在德意志平等存在的法律根据。

2、各邦与帝国皇帝之间的斗争

德意志帝国皇帝不甘心有名无实的元首地位,积极推行中央集权政策,削弱诸侯权利。

各邦诸侯都致力于扩大自己的独立地位并加强自己在邦内的君主权力, 反对皇帝的中央集权。

哈布斯堡家族

(House of Habsburg)为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其主要分支在奥地利,亦称奥地利家族。11世纪初,由于该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维尔纳建立哈布斯堡,其家族即以哈布斯堡为名。

统治时期从1282年起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统治地域最广的封建家族。

除了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外,还统治过过西班牙、波西米亚、匈牙利等国。

“新教联盟”与“天主教联盟”的成立:

1608年5月14日,巴拉丁、符腾堡、巴登、黑森、勃兰登堡等新教诸侯在法兰克尼亚的安豪森集会,决定成立以巴拉丁选侯弗里德里希为首领的“新教联盟”,宣布互通情报和一方受到攻击时互相支援。

对此,天主教方面迅速作出反应。1609年7月10日,天主教诸侯在慕尼黑召开会议,成立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为首的“天主教联盟”。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罗马教廷和西班牙的支持。(二)欧洲各国的利益纷争

Various countries from outside the region interfered or actively fought in the war.

西班牙和波兰贵族支持哈布斯堡王朝与天主教诸侯同盟。

一些国家支持新教联盟:

荷兰和英国都是新教国家,也都积极争夺欧洲霸权;

丹麦、瑞典早已觊觎波罗的海的控制权;

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力图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实力,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因而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

结语:

三十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17世纪上半叶罗马教廷和罗马帝国相结合的神权政治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教力量日益壮大,它开始否认教廷的正统地位。同时, 国家和主权至上的观念已应运而生。

在此背景下, 宗教矛盾、德意志内部矛盾、诸强国争夺地区性霸权的矛盾,以及封建王朝同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等因素交互作用,终于酿成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

二、三十年战争的经过

(一)导火索:掷出窗外事件(布拉格起义)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在捷克(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愤怒的布拉格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The war begins with the Defenestration of Prague, a very famous story! (1618)

The two Catholic emissaries were thrown out the window, when the Bohemian Protestants questioned their motives.

Defenester: To throw out window

First Defenestration occurred when supporters of martyred Jan Huss threw out members of the council onto barbed pikes below. Several were killed. (1417)

(二)过程:

1、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4年),

2、丹麦阶段(1625—1629年),

3、瑞典阶段(1630—1635年),

4、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年)。

1、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4年)

1619年7月,波西米亚代表在布拉格举行会议,重申罢黜斐迪南和使捷克独立的决心,通过相应的独立纲领(100条),并于8月19日选举德国新教联盟首领腓特烈五世为捷克国王。

1620年9月,天主教联盟军队2.4万人,在约翰2蒂利伯爵率领下,并与波兰骑兵配合,于11月8日在白山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很快占领布拉格。腓特烈五世带着老婆仓皇出逃。

2、丹麦阶段(1625—1629年)

丹麦国王克里斯廷四世,打着援助德国新教徒的旗号,派兵侵入下萨克森的明登和卢特(Lutter)

城。英国与荷兰、丹麦正式组成反哈布斯堡同盟,战争国际化。

1626年4月,帝国将军瓦伦斯坦率领军队在卢特之战中击败丹麦军队,丹麦国王惊慌逃跑。

1629年7月7日,丹麦被迫签订《卢卑克和约》,赔款并退出所占德国土地,保证不再干涉德国事务,勉强保住领土和王位。

1629年3月6日,皇帝颁布“归还敕令”,要求1555年以来被侵占的教会领地一律归还给天主教会。

3、瑞典阶段(1630—1635年)

1630年7月6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2阿道夫带兵15000人悍然在奥得河口的乌泽多姆岛登陆,很快占领什切青一带,三十年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1631年9月17日,阿道夫率瑞典——萨克森联军近5万人,在莱比锡以北之布莱登菲尔德全歼蒂利军约4万人,从北德打到南德。

皇帝1632年4月重新起用瓦伦斯坦,1632年,11月16日晨,双方在莱比锡以西之吕岑遭遇。身患重病的瓦伦斯坦无法骑马坚持乘车指挥,终于击毙阿道夫。魏玛公爵伯恩哈德指挥瑞典军继续战斗,毙伤瓦伦斯坦军约6000人,迫使其撤离萨克森。 1634年9月6日,皇帝在西班牙军队支援下,瑞典溃不成军,无力再战。

Wallenstein is assassinated by one of his own men.

Gustavus Adolphus remains a great historical figure and a Swedish National Hero.

4、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年)。

1635年10月27日,法国与荷兰、瑞典结盟,介入德国的战争。1636年3月,德皇向法国宣战。瑞典军队乘机卷土重来。

至1648年,法军瑞典军连连得手,形成钳形攻势。皇帝无力再战,被迫求和。

战争的结束

1648年10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缔结了两个和约——《奥斯纳布鲁克条约》与《闵斯特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至此三十年战争完全结束。

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

(一)领土问题

Political Provisions:

Fr. received. most of the Ger-speaking province of Alsace.

Sweden got lands in No. Ger. on the Baltic & Black Sea coasts.

The United Provinces [Dutch Neths.] became officially independent

Switzerland became totally independent of the HR Emperor (一)领土问题

法国得到洛林的3个主教区(梅林、图尔、凡尔登)和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

瑞典得到西波美拉尼亚和不来梅、费尔登两个主教辖区,控制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重要港口;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独立。

曾与法国、瑞典结盟的德国新教诸侯获得新的领土。

获益最多的是勃兰登堡,得到东波美拉尼亚以及马德堡大主教辖区的大部,成为仅次于哈布斯堡家族的强大诸侯,奠定了日后普鲁士崛起的根基。

萨克森得到鲁沙提亚。

(二)宗教问题

Religious Provisions:

Calvinists would have the same privileges as the Lutherans had in the Peace of Augsburg. The ruler of each state could determine its official religion, BUT [except in the hereditary lands of the Habsburgs], he must permit freedom of private worship.

(二)宗教问题

和约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继续有效,承认德意志境内新旧教地位平等。

加尔文教取得与路德教的同等权利。

(三)德意志国家体制问题

德国皇帝未经诸侯同意仍然无权决定任何重大问题,如宣战,媾和、课税和征兵。

帝国境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邦诸侯的领地大体恢复到战前的状况,诸侯在领地内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

Each Ger. prince became free from any kind of control by the HR Emperor.

四、三十年战争的性质:

三十年战争是打着宗教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和

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这两个庞大的强国集团为了争夺欧洲霸权而进行的一次全欧性国际战争。

The result was wide spread devastation and destruction—the most destructive war prior to the Napoleonic Wars.

Germany was physically devastated

The Holy Roman Empire dissolves

States of Germany now have stronger individual rights: Germany remains weak and divided. Germany’s separate states will hinder trade and progress for many years. I t will not fully unite until 1870.

England, Holland, and France will take the lead in European trade, culture and politics (一)改变了欧洲权力分配和政治格局德意志分裂:由于德意志是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且战后内部分裂变成不可逆转。

西班牙衰落:西班牙在战争中不论陆战还是海战均告失利,并从此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

荷瑞独立:这场战争后,荷兰与瑞士的独立受到保障,而荷兰更为新的海上霸主。

法国兴起: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阿尔萨斯与洛林,并获得了欧洲霸主的地位。

瑞典兴起:瑞典取得了德意志的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从此一跃成为北欧强国。

总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初步确立了多国并存的国际均势格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实际上是欧洲主权国家以‘均势’的名义讨伐哈布斯堡王朝的一次大规模联合行动。”

——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

欧洲五强的崛起

(二)开创了现代国际关系的诸多原则

1、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2、确定了国际关系中的主权原则,建立了由主权民族国家构成的国际社会。以主权平等和独立

的民族君主国组成的欧洲国际社会代替了中世纪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

3、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对违约国可实施集体制裁(collective sanctions)的案例。

4、开始确立现代外交制度,建立常驻使节。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标志欧洲近代国际社会的形成,也表现了欧洲统一性内涵的近代特征。

第一,几乎整个欧洲都统一在了一个由主权国家作为行为体的国际体系之中,这是真正近代化的政治体系。

相对于基督教或神圣罗马帝国的“统一”而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似乎使欧洲的政治分散性增强了,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多样的统一不失为更高层次的综合与一致。这是欧洲统一性内涵近代化的必然进程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可以说,并末中断欧洲统一性内涵的延伸。

本节重点

名词解释:

哈布斯堡家族、奥格斯堡和约、黎塞留、

掷出窗外事件、古斯塔夫二世、瓦伦斯坦

简答题:

1、三十年战争的历史背景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影响

逝去的博丹,

逝不去的“主权”

海湾战争:

科索沃战争: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欧洲国关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分期

1640-1642年议会斗争时期

1642-1649内战时期

1649- 1653年,共和国时期

1653- 1660年,克伦威尔“护国主”统治时期

1660- 1688年斯图亚特封建王朝复辟时期

1688年光荣革命

一、内战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

特征:二元性

议会:力求与欧洲国家保持良好关系,阻止欧洲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援,避免它们对英国内部事务的干涉。

国王:寄希望于同荷兰奥伦治的威廉二世、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姻亲关系,寻求它们的支持与援助。

欧洲各国对英国内战的态度:

法国:暗中支持英国国王

西班牙:削弱、分治

荷兰:从商业利益出发,不愿看到英国的强大,希望从英国的革命中捞取更多的实惠,

沙皇俄国:对英国的专制政权抱同情态度

丹麦:支持英国国王,并为之输送了大批装备。

瑞典:对英国议会表示支持。

教皇:支持英国国王,而目的是利用英王的困难处境试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的地位。

二、共和国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

(一)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对外政策:

由防御转为进攻,支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争夺海外殖民地。

英国的殖民地商业利益和当时的国际矛盾,决定了英吉利共和国在未来将同两个主要敌对国家(西班牙与荷兰)发生冲突。

为准备未来的战争,英国加紧建设海军

Rise of English Sea Power

Mid-1500’s - England begins to develop a standing fighting fleet under Henry VIII. Designated Royal Navy in 1660 by King Charles II.

Sea power vital to English (British) victory in a series of conflicts with other European powers:

Spain (1567-1604)

Holland (1652-1674)

France (1689-1815)

English Navy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to the defense of England and its growing overseas empire.

England (including Wales) and Scotland form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in 1707 and add Ireland in 1801.

British Empire continues to grow overseas.

1、17世纪荷兰崛起的主要表现:

(1)17世纪前期,荷兰人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贸易。

(2)17世纪前期的荷兰也占据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2、英荷矛盾的尖锐化

(1)在印度尼西亚,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全部的香料贸易。

(2)在波罗的海,荷兰人几乎封闭了英国与波罗的海沿岸各国通商的道路,英国人得不到欧洲大陆的木材、树脂和大麻,严重阻碍英国造船业的发展。

(3)在北美殖民地,荷兰商人到处排挤英国商人,直接威胁英国在殖民地的利益。

(4)荷兰的船队在英国的沿海渔场大量捕鱼,直接破坏英国的捕鱼业。

(5)荷兰在英国内战时期支持国王查理一世,也是两国交恶的原因之一。

4、英荷海上霸权的争夺Anglo-Dutch Wars

1、英荷战争Ⅰ(1652-1654):《威斯敏斯特和约》。

2、英荷战争Ⅱ(1665-1667):《布雷达和约》。

3、英荷战争Ⅲ(1672-1674):《多佛尔和约》。

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基本上接受了航海条例,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退出了霸权竞争舞台。而英国由于航海条例的推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到17世纪末,经济实力与荷兰相比已占压倒优势,荷兰不再是英国的有力竞争者。此后,英国的竞争对手变成了法国。

探究:

英荷战争中英胜荷败的原因。

经济上:英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以及较为发达的农业,使之具有充足的粮食补给和船只补充;而荷兰被封锁后粮食、鱼类供应中断,导致食品价格飞涨,人民不满。

军事上:英国加紧建设海军力量,而荷兰长期忽视海军建设。

三、护国主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

(一)英、法、西三角关系

英西友好关系趋向破裂:

(1)在殖民地方面,西班牙控制欧洲和西半球大量殖民地,不许英国商人到西属殖民地进行贸易。(2)在宗教问题上,信奉清教的英国同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势不两立,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包括英国清教徒在内的新教教徒。

(3)在内政问题上,克伦威尔认为西班牙支持英国的复辟势力,在英国内部寻找支柱。

因此,准备对西班牙的战争,成为英国护国主时期对外政策的总方针。

2、英法紧张关系转向和解

(1)英国准备对西班牙进行战争;

(2)法国投石党运动败局已定;

(3)法国全力对西班牙作战;

(4)法国商人推动政府同英国达成协议。

3、英国和法国对西班牙的战争

1655年10月24日,英西断交;25日,英国对西班牙正式宣战。英西战争迅即从西印度群岛转到欧洲地区展开。

11月 3日,英法签订和平与贸易条约。

1657年5月9日,英法签订《法王路易十四和英国护国主奥利弗?克伦威尔条约》,巩固了英法同盟,扭转了欧洲大陆的战争局面。

英国取得对西班牙战争的胜利,不仅占领了牙买加,而且在欧洲大陆取得战略据点敦刻尔克,这是克伦威尔在取得英荷战争之后的又一次胜利。

1659年11月7日,法西签订《比利牛斯条约》,英西战争随之结束。

四、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的英国对外政策

在保皇将军和长老会派的支持下,1660年5月1日,立宪协商会议宣布查理为英国国王,称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顺应资本主义发展,坚持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继续推行《航海条例》,进一步打击荷兰,扩大在海外的商业利益。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完全取代了荷兰在美洲的转口贸易。

2、政治和财政上进一步依附于法国

“斯图亚特王朝为了自己和宫廷贵族的利益,毫不在乎把所有英国工商业利益出卖给法国政府,即卖给当时唯一能在竞争中威胁英国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胜利的国家的政府……”

——马克思

五、光荣革命与英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1、光荣革命的政治背景:

(1)对内政策上,斯图亚特王朝企图恢复天主教,肆意逮捕与反对派有联系的人,加剧对非国教教徒的迫害,与资产阶级贵族的矛盾加剧

(2)对外政策上,查理二世继续屈从于法国。议会要求改变国家的对外政策方针,坚决主张同法国开战,而同荷兰及其他新教国家结盟。

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选读性书目

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选读性书目 1、《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全两册),[古希腊]修昔底德著,徐松岩、黄贤全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王绳祖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5、《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俞正梁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国际政治学理论》,梁守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国际关系研究使用方法》,阎学通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西方国际政治学》,王逸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国际政治理论》,[美]肯尼思·华尔兹著,苏长和、信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权力与相互依赖》,[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新规范、新格局、新趋势》,时殷宏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4、《大棋局》,[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美]汉斯·摩根索著,卢明华、时殷宏、林勇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16、《国际关系分析》,[美]卡尔·多伊奇著,周启鹏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7、《大国的兴衰》,[美]保罗·肯尼迪著,蒋葆英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18、《国际法》,王铁崖主编,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19、《外交学概论》,鲁毅等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20、《外交理论与实践》,杨公素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1、《西方外交思想史》,陈乐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熊志勇、苏浩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23、《外交智慧与谋略——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原则》,谢益显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4、《中国外交50年》,曲星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26、《外交外事知识和技能》,黄金褀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27、《中国十大外交家》,石源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8、《外国著名外交家列传》,张立平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29、《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寻求新的视角和解释》,王逸舟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30、《中国国家利益分析》,阎学通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1、《首脑外交》,[美]埃尔默·普利斯科著,周启鹏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32、《多轨外交——通向和平的多体系途径》(外交学译丛),[美]路易丝·戴蒙德、约翰·麦克唐纳著,李永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48-1918年均势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1648-1918年均势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摘要:均势理论(Balance of Power)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均势思想(历史传统)的形成早于均势理论(分析传统)的形成。它是统领近代欧洲史的灵魂支柱。它曾带给欧洲百年的和平,留给欧洲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兴起的稳定的空间。但它同时也被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均势”到底为何物?它如何在欧洲得以形成与发展。本文将就如下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均势、同盟、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基辛格 正文: 一.何谓“均势”? “均势”(Balance of power)的思想源于古典欧洲政治,在马基雅弗利时代,它只是一个被用来描述维持城邦之间和平局面的政治术语。 基辛格是历史上极力推崇“均势”思想的现代大外交家之一,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尔累与和平问题,1812-1822年》中已经清晰可见他对均势思想的认知。他说,“当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把和平(其概念为避免战争)作为首要目标的时候,国际体系就处在国际社会中那个最霸道的成员的摆布之下。而每当国际秩序认识到即使为了和平也不能牺牲某些原则的情况时,至少还可以设想求得在力量均衡基础上得稳定。这种稳定有赖于“一种能普遍接受的合法性”,有赖于“有关各种切实可行的安排的性质以及外交政策所容许的目标与方法”的国际协议。稳定的局面通常不是从谋求和平,而是由普遍接受正统而产生的。这里所指的‘正统’,不应该与公正混同起来。它只是意味着具有行得通的安排的性质和在外交政策上能够容许的目标于方法上的一种国际协议。它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就是所有主要强国都能接受国际秩序的基本安排,至少是没有一个国家对它感到如此不满,像凡尔赛和约以后的德国那样。” 小约瑟夫·奈教授给均势这个词赋予的第三种用法是,它被用来描述历史上的多极体系。均势要求几个国家遵循一套被普遍认可的游戏规则。⑺如描述18世纪的“经典的均势”的欧洲体系(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19世纪被称为温和的多极均势体系模式(the model of a maderate multipolar balance of power)的欧洲. 二、“均势”的形成与变迁 关于“均势体系”的形成,也可以套用小约瑟夫·奈教授的关于三个分析层次的结构来构架,即大时代背景层面、体系内的层面和体系中个人发挥的作用。 (一)均势思想的起源

国际法课程参考书目

国际法参考资料 1、詹宁斯瓦茨修订:《奥本海国际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年 2、王铁崖著:《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 3、杨泽伟《宏观国际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4、路易斯·亨金《国际法:政治与价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5、程晓霞著:《国际法的理论问题》,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 6、李浩培《条约法》法律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3年 7、梁西《国际组织法》武大出版社,02年第5版(83年第1版) 8、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9、徐显明《国际人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 10、朱文奇《国际人道法》人大出版社,2007年 11、国际法资料:王铁崖、田如萱主编:《国际法资料选编》及其《续编》,法律出版社,1982 和1993 白桂梅李红云《国际法参考资料》北大出版社2004年 中国国际法学会主编:《中国国际法年刊》,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2、国际法案例:朱文奇《国际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人大出版社,2006年 陈致中、李斐南编:《国际法案例选》,法律出版社,1986年 梁淑英《国际法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13、国际法教材:梁淑英主编:《国际公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 白桂梅朱利江《国际法》人大出版社 2004年 周鲠生著:《国际法》,世界知识出版社,1976年 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1版,05年第19次印刷 端木正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慕亚平、周建海、吴慧著:《当代国际法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14、杂志、资料。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专业介绍,考研经验,录取汇总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专业介绍,考研经验,录取汇总 学科概况 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是研究的内容,国际关系就是研究国家之间互动的规律。包括国家之间的政治性的关系,国家之间交往,国家之间进行谈判,进行合作,或者说进行对立,他们之间有无规律,而这些规律往往会对世界政治、世界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 培养目标 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培养具有深厚的国际问题理论功底和擅长进行学术研究、科技开发及跨国经营的文理复合型人才。要求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基础,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有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对当代重大的国际政治现实和理论问题比较熟悉,能正确运用相关理论观点和方法对一般国际关系问题、地区问题、国别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的相关工作以及外事和涉外机构的工作。 就业方向 文科就业难是一个普遍现象。从未来国家发展的趋势来看,国际关系方面的人才还是需要的,中国的崛起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提供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来作为知识支撑。特别是如果国家政策有所变化,扶持各种非官方研究、调整外交外事人员知识结构的话,将需要大量的人才补充。但由于目前看不到这方面变动的迹象,可以判断今后几年国际关系专业就业形势仍将趋紧。实际上,与其他那些基础性学科,如哲学、历史相比,国际关系的情况实际上还是要好一些的。而且,需求有限并不是没有需求,其中更大的含义是竞争在提高、要求在提高,如果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仍然能够找到一席之地。 就业职位 1、外交外事系统; 2、各种教学、研究机构; 3、各种新闻出版单位负责国际版的编辑、记者、评论员; 考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张锐:备考2016年人大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张锐:备考2016年人大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了一年一度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了。首先明确,从2009年开始,人大考研所有科目都不指定参考书,所以,现在是没有官方的、权威的一个名录。 那么,如何确定考研书目呢? 原则一,根据以前开出的书目,遵循历史沿袭; 原则二,根据考试命题的范围和重点,尊重客观规律:即人大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研专业课是两门构成的,一门是政治学原理,一门是国际类综合,涵盖三门课程: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 原则四,人大老师们的教材。 那么,根据2008年报考人大国关?国政国关外交三个专业的书目,官方开出的是下面这个名单: 序号书名主编出版社年版备注 1 《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政治学原理》景跃进、张小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国际关系史——17世纪中叶-1945年》王绳祖法律出版社1986年 4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李宝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7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8 《国际政治经济专业英语》刘文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9 《国际政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近年 10 《中国外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近年 面对十本书,大家最初都会有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不少同学准备拿出愚公移山的气势,准备把十本书全部搞掂。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教案.doc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国际政治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政治 课程简介:《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政治专业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外部动态发展的历史,着重从横向方面剖析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国家间和国际组织的外部关系,阐释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的兴衰流变、联系交融及其对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牵制和影响。 课程总学时:54 授课教材: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 [1]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6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朱瀛泉著:《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8](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9](英)爱德华?卡尔著:《二十年危机(1919-1939)》,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0](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3] Hans Mou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Knopf, Inc., 1978. [14] 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aglewood Cliffs, 1978. 二、课程教育目标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高等学校中国际政治专业的主干课程。它以国家之间的政治和外交关系、整个国际社会的矛盾和斗争及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同时也注意研究国际经济、军事、文化等关系。课程的主要内容反应该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特点,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分化和重新组合,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17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17世纪后半期和18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把国王和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3、德意志 4、西班牙 5、北欧 瑞典脱离丹麦独立。控制波罗的海航海权,成为北欧首强,新教国家。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促进工商业发展,与瑞典争胜。丹麦、瑞典争夺波罗的海霸权,并都与北德意志诸侯有矛盾。 6、东欧 俄国与波兰、立陶宛、瑞典争夺波罗的海东岸地区和商道。1569年,波兰、立陶宛大公国合并。16世纪呈上升趋势,17世纪中期后衰落。 二、“三十年战争” 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

浅析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浅析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作者:陈鑫彬导师:王德春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广东,潮州,521041)An Shallow Analysis of Reasons For Chamberlain Appeasement Policy Author : Chen XinBin Tutor: Wang DeChun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 Chaozhou , Guangdong, 521041) 摘要: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崛起于欧洲,大规模重整军备,国际局势日趋紧张,大战危险与日俱进。张伯伦担任首相后,推行绥靖政策,力图避免战争。我认为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有:和平主义思潮泛滥;英国自身实力的削弱;英苏互相猜忌;对苏联实力的怀疑;英国统治阶级内部政见不一,英联邦各自治领的支持;张伯伦低估纳粹野心及一心追求和平;重整军备不力,过分依赖外交。 关键词:张伯伦;绥靖政策 Abstract:In 1930s Nazi Germany rose in Europe and revived arms massively. The international condition beca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risk of war was increasing with time elapsed .Chamberlain assumed office of prime minister and carried out appeasement policy to prevent the war. I think there are seven reasons for his policy: the pour of peace thought; the decline of Britain’s power; the suspicion between Britain and Soviet Union; the doubt of Soviet Union’s strength; the division of government and the autonomous region’s support; Chamberlain underestimated Nazi Germany’s ambition and he was thirsty for peace; the week army force and rely on diplomacy excessively.

浅析光辉孤立政策对英国发展的利弊

浅析“光辉孤立”政策对英国发展的利弊 摘要“光辉孤立”是近代英国长期奉行的重要方外交政策之一, 也是英国维护欧陆均势的重要的外交手段。对“光辉孤立”政策的坚守,既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英国的利益,保障了英国的和平和独立自主,使英国专注于自身的建设以及对殖民地的扩张与统治。然而,另一方面,“光辉孤立”政策也削弱了英国在欧洲的地位及影响,并且从本质上来说,“光辉孤立”政策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关键词英国;光辉孤立;外交政策;发展;益处;弊端;局限性。 “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指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英国政府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光辉孤立”一词由财政部长福斯特于1896年就英国外交政策发表演说时提出。其涵义是,英国在和平时期为维持欧洲大国之间的均势,不愿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以保持行动自由,扮演一个均势平衡者的角色。其目的是牵制大陆各强国,为英国的海外霸权扩张创造条件。 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英国凭借纺织业、采煤业、炼铁业、机器制造业和海运业确立了它的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号强国。此后的20年间,英国经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英国的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国强大的国力决定了“光辉孤立”的外交政策。然而,本文希望探求一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即对这一外交政策的坚持,究竟给英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它对英国真的只有益处吗?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个浅析。 一、“光辉孤立”政策对英国发展的有利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说,奉行“光辉独立”政策为英国创造了有利于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使得英国能够专心于国内事件,避免卷入欧洲事务,把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国内建设和发展上,从而保障了英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国家利益。其次,从战略安全利益的角度看,使英国长时间内未曾介入与任何一个欧洲大国的冲突,使英国避免陷入旷日持久的大陆战争得享珍贵的和平。因此,“光辉孤立”政策确实维护了英国的国家利益,也为英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和平条件。 1.从英国的殖民扩张来谈 19世纪最后30年的殖民扩张成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在这场空前的殖民扩张中,英国不仅先后获得了北部非洲的埃及和苏丹,还得到非洲西部的尼日利亚和南非的贝专纳(博茨瓦纳),东非得桑给巴尔岛、乌干达和肯尼亚,中非的南、北罗得西亚,亚洲的缅甸、俾路支、塞浦路斯、斐济等,并将对香港岛的

政治学和国际关系考研资料

政治学和国际关系考研资料 ——详情请咨询QQ1556079061 本人2015届考生,本科为普通二本院校,考研初试专业课242分,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备考期间系统整理了大量笔记,现愿有偿为广大有志于政治学与国际关系专业的考生提供本人所用全部资料! 本套资料全部为本人备考期间整理所得,参考书目数十本,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是经过反复取舍之后手写而成,历时数月,共计三十余万字,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所幸最终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所以,肯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全套包括:政治学概论、国际关系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等科目笔记、清华大学政治学/国际关系2014和2015年考研真题及各名校历年真题等,此外还有大量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相关资料电子档相赠(资料详情见《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考研资料目录》)。 一、政治学概论(上、下两册,单册300元,两册500元) 《政治学概论笔记》以景跃进、张小劲老师主编的《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为基础和主线,以安德鲁·海伍德的《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为主要补充,同时参考了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多部专业书籍。 《政治学概论笔记》(上)主要内容为“政治系统的硬件”,如民族、国家和国家机关的设置及其理论,(下)主要内容为“政治系统的软件”,如意识形态、政治文化、政治沟通、政治参与等等。具体内容见《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考研资料目录》 注:考研不易,考研资料的选取是一件需要十分谨慎的事情,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资料实属不易,为了不给广大考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特此提醒:政治学概论内容繁杂,请报考政治学/国际关系的考生一定要仔细研读学校给的参考书,如果您所报考的院校参考书目不在前文列举的书目范围内,建议至少不要将本笔记作为最后复习和背诵的资料,以免偏离所报考院校的考试方向,但作为学习政治学的入门和辅导资料还是很不错的。 二、国际关系史(1500—1939,1939至今两册,单册300元,两册500元) 《国际关系史笔记》(1500—1939,1939至今)以刘德斌老师主编的《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为基础和主线,同时参考了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大部头巨作,但不建议考研期间研读,原因很简单:内容太细致,工程量太大,得不偿失)、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袁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及黄日涵《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史笔记》采用了刘德斌老师的框架结构,涵盖了从1500年至今的主要历史事件及相关背景、起因、经过、结果、影响及评价等,主要历史事件均按照名词解释的方式整理出来,条理清晰,详简得当,可以直接背诵。 三、中国政治制度史(200元) 《中国政治制度史笔记》主要参考了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在此基础上将相关知识归纳为八个章节,即中央中枢行政系统、中央行政体制一般政务系统、地方行政体制、选官制、人事行政(官编、考课、致仕)、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上学期元月调考考试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上学期元月调考考试历史试卷 1.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是在晋陕大峡谷东岸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史前石城聚落遗址,城内遗存面积达75万平方米。4000多年前的碧村先民们以种植粟为主、黍为次的小米类农业为生,并养殖猪、牛、羊等。碧村遗址还出土了大量鬲、斝、蛋形瓮、高领罐等黑色陶器。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 A.母系氏族社会的风貌B.龙山文化的社会特征 C.黄河流域文明的起源D.古老城市国家的出现 2. 西周以前图书属于国家秘藏,春秋以后士阶层的私人藏书日益普遍,“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墨子也以藏书丰富而闻名,纵横家苏秦游说秦国,“负书担橐”以便随时使用。这一现象的出现() A.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兴起B.反映了宗法分封制的解体 C.推动了封建官学日益衰落D.使古代藏书体系日益完善 3. 下图所示为东汉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董永孝亲》,“永父”手拄鸠杖,安坐鹿车,董永正在劳作,空中飘来一位仙女。西汉刘向《孝子图》载:“(董永)父亡,无以葬。从人贷钱一万……毕将往为(钱主)奴,于路逢一妇人(织女)求为永妻。”据此可知() A.汉代社会生活深受儒学影响 B.文艺创作无法反映社会现实 C.画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佐证 D.董永孝亲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4. “票拟”是明代内阁的基本职权。明朝中后期,皇帝或司礼监秉笔太监对奏章批示后,奏章被送至内阁,或由宦官口述,内阁按既定格式成文,而后司礼监朱笔照抄,六科签发,即“红本到阁,内阁票拟”。这反映出明朝中后期() A.宰相权力日益萎缩B.行政运行程序失范 C.宦官专权不断加剧D.内阁成为虚职机构 5. 1876年,沈葆桢在中国台湾创立基隆煤矿,矿务局盲目抬高煤价,致使上海市场为日本廉价煤所夺。局方还一味坚持原价,宁可“坐视上等之煤渐化为次等,次等之煤再化为下等,下等之煤,一火自焚,不值一钱”。此事例可用来说明洋务企业()

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地位及其作用

绪论 联合国是接受1945年在旧金山会议上签订的联合国宪章所载之义务的国家所组成的世界性组织。它是一个在集体安全原则基础上维持国家和平与安全的非常广泛的一般政治性组织,是一个当今最具有普遍性、最有影响和最大的国际组织。 一联合国的建立 1 联合国的创立经过了大国反复的酝酿,最后终于建成了一个机构庞杂面向世界的组织。 (一)联合国及其机构 1.联合国的建立。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际联盟,通常可以认为是联合国的前身。联合国对所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以及履行这些义务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开放。到现在为止,联合国共有193个成员国。 联合国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凯歌声中。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1942年1月1日,正在对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作战的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6月16 日,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后又有波兰补签。同年 10月24日,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和其他多数签字国递交了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定,10月24 日为联合国日。1946年1月10日至2月14日,第一届联合国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伦敦举行。51 个创始会员国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联合国组织系统正式开始运作。 2.联合国的主要机构。联合国原来有6个主要机构,即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2005年底和2006年5月联合国分别成立了新机构建设和平委员会和人权理事会(47国组成)。在需要时,联合国还可以成立专门机构。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执行机构,是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现由美、英、法、中、俄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它做出的决议,全体会员国应该接受并履行。常任理事国对任何非程序问题拥有否决权。 (二)联合国的职能 联合国是为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人类进步和发展的目的而诞生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联合国的成立,是战后世界历史进步的重要标志,它适应了时代进步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各国人民渴望消除战争劫难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人类要求有一个和平、平等、合作和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理想。联合国的成立是国际关系

略析七年战争

略析七年战争 摘要:七年战争在18世纪的欧洲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把它称之为欧洲列强的“第一次世界性的战争”,对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目前学界对其研究还很宽泛,在其影响方面着重笔墨,但对其原因及长远影响等方面研究力度还不够,本文着眼于此,在七年战争的原因、结果及影响方面进行系统了的分析。 关键词:七年战争国际关系原因影响 地理大发现之后,西班牙、葡萄牙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但是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荷兰、法国和英国相继也走上了殖民扩张的路途,它们不但取代了西、葡两国的地位,而且相互争夺海上霸权,英国打败荷兰之后,与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战争,其间发生了四次大的战役:圣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9—1697),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2—1713),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及七年战争(1756—1763),通过这几次战争,特别是七年战争,法国损失惨重,英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七年战争在这一时期的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把它称之为欧洲列强的“第一次世界性的战争”,对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目前学界对其研究还很宽泛,在其影响方面着重笔墨,但对其原因及长远影响等方面研究力度还不够,本文着眼于此,在七年战争的原因、结果及影响方面进行系统了的分析。 一、七年战争的原因 众所周知,一件事情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的,它可能是由一件极小的事情而引发出来,但是其背后的原因绝对不是一句两句就可以倒得完的。七年战争表面上就是由于法国要夺取英国的塞米诺卡,而向英国挑战引起的,好像是一件很不起眼的事情,可是深究这件事情的原因,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关系很复杂。那么七年战争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 第一,七年战争是英法在十八世纪为争夺海上和殖民地霸权而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其焦点是对殖民地的争夺,那么应该说只要了解了他们争夺殖民地的原因,也就解决了发生战争的大部分原因。 对殖民地的争夺,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的就是他们对财富的渴求,他们相信通过赋税和贸易,殖民地将会给母国增加权利和财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争霸战争也可以称为一场商业战争。例如,西班牙从它的殖民地可以得到黄金和白银。英国从它的殖民地能得到皮毛、鱼类、木材、棉花、大麻、烟草和它所需要的其他供应物品,以交换它需要出售的制成品。每个君主国都企图垄断自己对殖民地的贸易,于是西班牙下令只有西班牙人可以与西班牙殖民地通商,而英国早在1645年就通过各种航海条例,其中规定有运往或来自英国殖民地运出的货物只能用英船运载。他们通过贸易从殖民地获得金银或者其他可以换取金银的货物,就是说,不必用金银来支付。而当时金银被看做是财产的唯一形式,各国都努力争取更多的金银,认为一个国家金银越多,国家就越富,国力就越强,因此必须努力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促进外国金银流向本国,这就是所谓的重商主义。靠卖多买少,一个国家将不断地增加金银的储存,殖民地和商业被认为是确保这种贸易差额所必需的。欧洲各国普遍采用这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卜婷 (兰州大学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兰州730000) 摘要:英国是历史上一直被视为奉行“均势外交”的典型国家,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步入了相对衰落的历史发展时期,逐步放弃了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光荣孤立”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引起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调整。本文旨在论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与法国、德国和苏俄的外交政策上的一系列变化和调整。 关键词: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外交政策;变化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环境的产物,随着国际环境和一个国家自身利益、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发展变化,这一国家的对外政策和目标、原则、重点以及实施的方法与手段都需要不断的调整与变革,以此来适应国内外现实情况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西方近代外交是与欧洲资本主义的诞生同步发展的,或者可以说是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相伴而行的。英国早在17 世纪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同时又是产业革命的发祥地,是欧洲最早形成的民族国家之一。英国外交历史久远,经验丰富,被认为是一个奉行“均势外交”政策的典型国家。三十年战争以及之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因此进入了威斯特伐利亚时代。《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人们一般认为英国现代均势外交发端于15 世纪末16 世纪初都铎王朝早期的对欧关系,经过300多年的征战和外交实践,英国逐步形成了均势外交传统。 1914 年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和开拔的士兵高唱《马赛曲》、《在故乡》或《蒂珀蕾里》等歌曲开始的。1918 年11 月11 日,一战西线战场实现了停火。这场战争历时4 年零3 个月,涉及到三十个主权国家,推翻了四个帝国,产生了七个新的国家,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 亿美元。这次导致俄、土、奥、匈四大帝国垮台、使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的战争,最终以英法为核心的协约国集团取得胜利而告终。但是,战争的胜利并不能代表和平的出现。战后初期,欧洲局势仍具有不可预测性。德国虽为战败国,但是其包括人口在内的各种资源和潜在的复兴思潮令人不可小视;俄国因为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而被排斥于国际政治之外,意识形态的差异给国际关系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复杂性。利益权衡和对国际力量的估计也极大影响了英国外交政策的取向。作为一个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岛国,英国历来采取一种“扶弱抑强”的均势外交政策,力图使国际力量处于平衡状态,从而有利于其把持欧洲事务。 1919 年以来,英国的整个外交战略可以被形容为“和平即国家利益”,它是由公共舆

2021年湖南省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2021年湖南省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如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墨四家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据此可知,这 些主张() 学派论述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大力宣扬为民谋利。 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才能达到至德的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在实法家 行耕战的国策中实现民众的利益。 从“法自然”的高度,反对战争,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道家 无为政治。 主张在“天”面前,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让有才能的人参政、议政,珍墨家 惜民力。 A.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B. 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 C.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D. 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2.自汉武帝以来,在“通经致任”制度下,大批儒士逐渐走上政治舞台,实现与皇权 的紧密结合,并日益发展成一支庞大的政治力量。这一现象() A. 反映出人伦对朝政的影响扩大 B. 体现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 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 表明儒士已经掌握了朝政 3.《史记•滑稽列传》中载;“(战国时期)州阀之会, 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魏 晋时期的画像砖(如图)亦有此种宴乐场景的描绘。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 民众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 社会风气逐步走向开放 C. 宴乐游戏成为民众娱乐选择 D. 文人意趣影响市井风情 4.如图所示为洛阳含嘉仓遗址出土的铭刻砖。史载,含嘉 仓始建于隋代,唐代和北宋时都在沿用,“东西长约六

百余米,南北长约七百余米。仓城内东西成行,密集排列着四百多个粮窖……可藏粮一万几千石以上”。该记载可用来说明,隋唐至宋() A. 粮食生产得到持续增长 B. 全国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 国家对粮食储备的重视 5.宋太祖下令各州的死刑案件都必须上报朝廷,由刑部复查审核。随后,又令各州上 报的案卷均由刑部和大理寺会同裁决,再将结果上报皇帝。973年,朝廷又委派经科举入仕的文官担任各州管理司法的官员,并恢复了各县负责社会治安的县尉的设置。宋初的司法举措() A. 提高了司法审判的效率 B. 杜绝了司法舞弊的行为 C. 完善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D. 增强了司法机构的权威 6.明万历时期(1572~1620年),传教士罗明坚、金尼阁等携带了“七千西书入中 国”,然而这些来自异域的书籍只是“对于相当敏感的士人”产生了“压迫感”和“异样感”。“中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那些曾经挑战并震撼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传统经济模式难以撼动 B. 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C. 科举制度禁锢人们思想 D. 西方思想受到士人排斥 7.如表所示为1871~1911年中国各港口在对外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单位:%)。 由此可知,晚清时期() A. 上海掌握了外贸主导权 B. 广州城市经济不断衰落 C. 列强经济掠夺方式改变 D. 中国开放程度有所提升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针对“现代化是否导致西方化”的问题,美国国际政治理论家亨廷顿认为,希腊和罗马古典文明的遗产、天主教和新教、欧洲语言、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的分离(或称政教分离)法治、社会多元主义、代议机构、个人主义等西方文明核心的体制、实践和信念方面是西方文明包含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不是其他的文明具备的。下列对亨廷顿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必然会导致西方化 B.平等、开放、包容是各国文明的共同特征 C.各国的发展道路依附于本国的历史传统 D.西方文明的价值在于其发展的普遍性 2.明弘治四年,邱浚入阁为文渊阁大学士,此前他是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入阁时加太子太保,从一品。邱浚入阁,开了六部尚书入阁的先例。这说明 A.内阁成为法定行政机构 B.六部尚书的权力大为削弱 C.内阁地位已经高于六部 D.六部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1854年6月,清政府与英、美、法等国达成协议,约定由三国各推一人帮办关税事务,从而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这一体制 A.表明中国海关主权开始丧失 B.反映了清政府已经失去民心 C.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4.如图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是一座观音庙和—栋五层的镇海楼。据此可以看出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唐贤兴

导论 “国际关系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的艺术和科学。如果人类文明在未来30年横遭扼杀的话,凶手不是饥荒,也不是瘟疫,而是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 ——(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专业素养 国际关系学:学理论 国际关系史:学历史 国际关系现状研究:关注现实 一、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意义 总结往昔 •指导现实 •思考未来 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外交史 国际关系史是一门以国家之间的互动为着眼、以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关系体系和格局的发展变化为主线,以大国兴衰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演进为主要考察对象的交叉学科。 1、国际关系行为体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体。 •state actors •non-state actors 国家关系体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 Non-state Actors •政府间组织IGOs •非政府组织NGOs •跨国公司TNCs •恐怖组织Terrorist 2、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 •国际体系——用来描述国际关系整体状况的一个概念,强调的是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难以割裂的联系性与整体性。 •国际格局——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 国际体系——星光灿烂的夜空宏观层次 国际格局——遍布夜空的星座中观层次 国家——无数的星星微观层次 三、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地理大发现

四、国际关系史的历史分期 国际体系演变的线索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近代国际关系史——1648年结束“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现代国际关系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当代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 1、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 3、德意志帝国兴起后的俾斯麦体系 4、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两极体系 全球性国际关系逐步形成期(1640-1871年) 1、第一阶段:1648-1700年 主要矛盾: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2、第二阶段:1701-1814年 主要矛盾:英法争霸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1701-1714) 七年战争(1756-1763) 拿破仑战争(1789-1814) 3、第三阶段(1814-1871) 主要矛盾:英俄矛盾 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最终形成期(1871-1918年) 1、第一阶段:1871-1900年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期 2、第二阶段:1898-1905年 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 3、第三阶段:1914-1918年 主要矛盾:英德矛盾 德、奥、意同盟和英、法、俄协约两大集团 五、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 1、国际政治关系 2、国际经济关系 3、国际文化关系 4、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5、均势外交与遏制强权的关系 6、影响国际关系的新因素:环境、资源等 六、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特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