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检定证书

千分尺检定证书
千分尺检定证书

***************有限公司

检定证书

证书编号:号

送检单位

计量器具名称

型号/ 规格

出厂编号

制造单位

检定依据JJG 21-2008《千分尺》

检定结论

批准人

核验员

检定员

检定日期年月日

有效期至年月日

检定所使用的计量标准:

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不确定度/准确度证书编号

检定地点及其环境条件:

地点:

温度:℃相对湿度:% 其他:/

限制使用条件和测量范围:/

检定结果

序号检定项目检定结果

1 外观

2 各部分相互作用

3 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

4 测力

5 微分筒锥面的断面和固定套筒毫米刻线的相互位置

6 测量面的平面度

7 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重复性

8 数显外径千分尺任意位置时数值漂移

9 两测量面的平行度

10 示值误差

11 数显外径千分尺细分误差

12 校对用量杆

检定依据:JJG 21-2008《千分尺检定规程》

外径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机械式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1、机械外径千分尺的简介: 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 测量仪器,常见的机械千分尺如下图所示。它的量程为0~25mm ,分度值是。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 2、外径千分尺刻度及分度值说明: 1) 固定套管上的水平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 1mm 的刻度线,上侧刻 度线在下侧二相邻刻度 线中间。 2) 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 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 平线,它是作旋转运动 尺测测 微固旋测力锁隔 水刻

②不重合时的处理方法:先旋转旋钮, 至螺杆快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 置,当螺杆刚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 喀喀声,停止转动确认是否重全合。 如仍不重合,送(品管)计测室处 理。 4、外径千分尺的测量方法: 步骤一:将被测物擦干 净,千分尺使用时轻 拿轻放; 步骤二:松开千分尺锁 紧装置,校准零位,转动旋钮,使 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的距离略大于 被测物体; 步骤三:一只手拿千分尺的尺架,将待测物 置于测砧与测微螺杆的端面之间, 另一只手转动旋钮,当螺杆要接近 物体时,改旋测力装置直至听到喀 喀声后再轻轻转动~1圈; 步骤四:旋紧锁紧装置(防止移动千分尺时 螺杆转动),即可读数。 5、外径千分尺的读数: 1)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 2)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

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度的十分之一,即; 3)如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 4)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 6、外径千分尺零误差的判定: 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接触后,可动刻主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 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下图1所示; 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 ——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 机械式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千分尺校准规程

千分尺校准规程 1、目的:通过对外径千分尺进行校准,执行量值传递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内0-300㎜范围、分度值为0.01㎜的外径千分尺的校准指导。 3、环境要求:室内温度要求控制在20±5℃,湿度控制在60±15 RH%。 4、校准方法/步骤: 4-1、外观: 4-1-1、要求:千分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及出厂编号,使用中及修理后的千分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1-2、方法:目视 4-2、各部份相互作用: 4-2-1、要求: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可换或可调测砧的装卸或调整应顺畅,其作用可靠,锁紧装置应切实有效,测微螺杆无明显的轴向窜动与径向摆动。 4-2-2、方法:手感 4-3、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的距离: 4-3-1、要求:对准零位时,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允许压线不大于0.05㎜,离线不大于0.10

4-3-2、方法:调整好千分尺的零位,转动微分筒使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相切,并按微分筒读出零刻线相对于固定套管纵刻线的偏移量,该数值即为离线、压线的数值。 4-4、示值误差: 4-4-1、要求:千分尺的示值误差不超过下表一的规定: 4-4-2、方法:以5等或2级或相应等级量块,依下表一规定之受检点进行校准。 4-5、校对量杆的尺寸误差 4-5-1、要求:校对量杆尺寸误差不超过下表一的规定:4-5-2、方法:校对量杆尺寸误差在三座标上进行校准。 表一:单位mm

5、校准周期为12个月 2016年10月

千分尺检校规程

千分尺检校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千分尺的内部检定。 2 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件: GB/T 1216-2004 外径千分尺 GB/T 20919-2007 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JJG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 3 概述 千分尺是由尺架、测砧、测微螺杆、测力装置、锁紧装置和读数装置等组成。如图1,2,3所示。千分尺是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一种量具,主要用来测试各种外尺寸。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 4.1.1 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锈蚀、碰伤、带磁或其他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4.1.2 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或等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校对量杆应有隔热装置。 4.1.3 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4.1.4 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 各部分相互作用 4.2.1 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4.2.2 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4.2.3 带有表盘的千分尺,表针移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4.2.4 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4.3 各部分相对位置 4.3.1 微分筒锥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4mm。 4.3.2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 当测量下限调整正确后,微分筒上的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时,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右边缘应相切,如不相切,压线不大于0.05mm,离线不大于0.1mm。 4.3.3 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重复性应不大于1μm。 4.3.4 数显外径千分尺任意位置时的数值偏移应不大于1μm/h。 4.3.5 示值误差 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表1规定。 壁厚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8μm。 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表2规定。

千分尺使用方法

千分尺使用方法 时间:地点:量具室 指导老师:马老师 量具名称:千分尺 千分尺的分类: ①按测量部位:内径② 精确程度:直接读数③ 读数方式:读数外径估读数显量程范围:0- 25mm、25-50mm、50-75mm、75-100mm、100-125mm、125-150mm、150-175mm、175-200mm 操作步骤: ①将被测物体放在表面平整的平面上,选择合适量程的千分尺。 ②当千分尺的两个测量面与被测表面快接触时,就停止旋转微分筒,而改旋转测力装置,使两接触面 与被测面相接触,等到发出“咔咔”的三声后,即可进行读数。 ③千分尺测量轴的中心线要与工件被测长度方向相一致,不要歪斜。 ④将千分尺固定开始读数。 读数时注意: 外径:I 0-25mm、25-50mm 50-75mm 75-100mm千分尺 ①读出固定套筒上露出刻度线的毫米数和半毫米数。一格为0.5mm,如果读数在 -19mm之间,切记读数后面的0.5mm,将读数记下来,这是第一个读数; ②读出活动套筒上与固定套筒上基准线对齐的读数,并估读不足半毫米的数字,这是第二个 读数; ③固定套筒上侧有十条横刻度线,活动套筒的刻度线和固定套筒上侧刻度线对齐的那条刻度线 即为第三个读数; ④把三个读数加起来即为测得的尺寸。 n 100-125mm、125-150mm 150-175mm 175-200mm 千分尺 125-150mm 千分尺主尺从25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 150-175mm 千分尺主尺从50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 175-200mm 千分尺主尺从75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 这三种卡尺都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第三位为估读。 外径:I 100-125mm、125-150mm 150-175mm 175-200mm 千分尺 ①同0-25mm 25-50mm千分尺读数①; ②同0-25mm 25-50mm千分尺读数②; ③当固定套上的刻度线与活动套筒刻度线对齐时,则第三位读数为0, 若固定套上的刻度线在活动套筒两刻度线之间时,则第三位读数估读; ④将三个读数相加再加上100mm即为测得的尺寸。内径:测量方法同外径测量方法,最终测量尺寸直接显示在屏幕上,读出结果即可。千分尺的校验: 校验步骤同千分尺读数操作步骤。若千分尺不精确用标准块校验时固定套上的刻度线与活动套筒上的“ 0”刻度线不齐。 则用校正工具将两条线对齐。 切记:校正时不要用力过度,防止精密测微螺杆变形。

外径千分尺校准方法

外径千分尺校准方法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修订状态: B0 分发号: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会签与修订页:

1 目的 为了在公司内部开展校准工作,进行量值传递保证测量准确有效。

2 适用范围 本校准方法适用于分度值为0.01mm,测量上限为500mm的外径千分尺;以及分辨率为0.001mm,0.0001mm,测量上限至500mm的数显外径千分尺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的检验 3 依据 3.1 JJG 21-2008 千分尺计量检定规程 3.2 JJF 1088-2002 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500mm~3000mm)校准规范 4 职责 4.1 计量中心负责外径千分尺校准方法的制定和修订。 4.2 计量人员负责按照规定进行外径千分尺的校准和作出判定并做好相应记录与标识。 5 工作程序 5.1环境条件 5.1.1 校准的环境要求:温度:20±4℃;湿度:≤70% 5.1.2 校准前应将被检仪器及标准检具同时置于平板上让其在平衡温度放置足够长的 时间。 5.2校准项目 5.2.1 外观各部分相互作用检查 5.2.2 示值最大误差校准 5.3 千分尺的校准方法 5.3.1 外观用目视的方法检查,千分尺测微螺杆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或其 它缺陷;微分筒上的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楚,完整,数字 无跳动。各部分相互作用通过手动实验及观察检查各部分配合有无明显松动,微 分筒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测力装置应完好等。 5.3.2 示值最大误差校准方法;用千分尺专用2级量块或相应的专用量块检定,各受检 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个校准点上,各校准点上的最大示值误差均不应超 过相应规定。测量上限大于100mm的千分尺,将专用量块依次研合在相当于千分 尺测量范围下限的量块上依次进行校准;对于测量上限大于300mm的千分尺在其 他计量性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用专用量块和专用检具只校准测微头的示值 误差。 5.4 判定要求: 5.4.1对于测量上限大于300mm的千分尺可只校准测微头示值误差,测微头各点相对于 零点的示值最大误差不超过±3umm 5.4.2 千分尺示值最大允许误差:(表1)

杠杆千分表检定规程【干货】

杠杆千分表检定规程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1.目的:指导和规范检定人员正确的从事千分尺的检定修理工作。 2.适用范围:适用于计量室检定人员在其岗位上从事的千分尺量具的检定修理工作。 3.人员要求该项操作人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并经上级计量管理部门考核合 格,取得"千分尺量具"计量检定员证书的计量检定人员。 4.工装量具杠杆千分尺、杠杆百分表或百分表、平板、专用测力仪、塞尺、表面粗糙 度样板、二级平晶、一级刀口尺、平行平晶、四等五等量块、刚球检具、光学计、测长机,以及相应的修理工具,汽油、麂皮等工具用品。 5.准备工作 (1) 根据被检游标量具的量程选取相应的量块,检查量块证书是否再有效期内。 (2) 观察检定室内温、湿度是否达到检定规程的要求即(20±2)℃。应把温湿度实测值填入《标准装置使用记录》和《千分尺量具检定记录》。

6.检定与修理 (1) 外观检查用目力观察,千分尺应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 (2.)各部分相互作用应适应检定规程中4.1、4.2的要求。 (3) 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mm。 (4) 测砧与测微螺杆工作面相对偏移量应不大于《千分尺量具检定规程》中表3的规定。 (5) 千分尺的测力应在6-10N范围内,用分度值不大于0.2N的专用测力机检定。 (6)微分筒锥面的断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4mm。检定时应用塞尺与固定套管刻线表面用比较法检定,微分筒转动一周内不少于三个位置上进行。 (7)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应适合《千分尺量具检定规程》中表11.1、11.2的规定。 (8) 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外径千分尺和校对量杆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0.05μm。用粗糙度比较样板以比较法检定。 (9)工作面的平面度应适应《千分尺量具检定规程》中13.1、13.2的规定。 (10)工作面的平行度,当外径千分尺锁紧装置紧固与松开时的千分尺两工作面的平行度应不大于《千分尺量具检定规程》中表4和14.2的规定。 (11) 示值误差应不超过检定规程中15.1、16.1的要求。 (12) 各项检定结果均填入《千分尺检定记录》。 (13) 检定结果符合规程技术要求的未检定合格填写计量合格标签,粘贴在被检千分尺的绝热板上。 (14) 检定不符合规程技术要求的量具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反复的修理和检定。 (15) 对损坏严重的确实无法修复的应填写《计量报废通知单》经计量室负责人审批后给予报废。被检量具粘贴"禁用"标签。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和用法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和用法 外径千分尺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常见的一种如图 2.4-1所示, 它的量程是0-25毫米,分度值是0.01毫米。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一一0.5 毫米。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 X0.5毫米=0.01 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0.01毫米的数值。 外径千分尺的零位校准 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 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而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 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 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岀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岀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岀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 0.5毫米,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如图2.4-2读数为8.384毫米,图2.4-3读数为7.923毫米。

(完整版)数显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干货】

数显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常用规格为0-25mm 25-50mm等,每25mm一个等级。精度是0.01毫米。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0.5毫米。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0.5毫米=0.01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0.01毫米的数值。 外径千分尺的零位校准 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

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 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而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千分尺的组成结构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长仪器,准确度可在0.01--0.001mm之间。常用于测量细丝和小球的直径以及薄片的厚度等。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将测微螺杆退开,将待测物体放在的两个测量面之间。外径千分尺的尾端有棘轮旋柄,转动可使测杆移动,当测杆与被测物(或砧台)相接后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棘轮将滑动并产生喀、喀的响声,活动套管不再转动,测杆也停止前进,此时即可读数。读数时,从主尺上读取0.5mm以上的部分,从微分筒上读取余下尾数部分[估计到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即(1/1000)],然后两者相加,如图(a)的读数为5.155mm,(b)的读数为5.655mm。

千分尺的校准

千分尺的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 依据:JJG21─2008千分尺检定规程 注意事项: 检定过程必须带手套,防止标准器生锈。标准器应放在干燥和温度适宜的检定室内,注意保持清洁,使用前应将各工作面用汽油擦试干净。每次使用完毕必须用汽油擦洗干净并涂上防锈油,放入盒内。检定条件: 温度(20±3)℃湿度:不超过70%RH 应将被检卡尺及量块等检定用设备同时置于平板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3h。(根据测量范围~100mm) 外观: 标尺标记清晰,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均。数显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各部分相互作用: 主要指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摩擦,在测力的作用下全程运行灵活,不得有卡住,或一段行程灵活、一段行程不灵活等现象。千分尺的锁紧装置作用要可靠,能保证测微丝杆运行到任何部位都能可靠止动;对大于300mm的千分尺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或装卸应顺畅,。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 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 mm。 一般情况下凭手感觉,左手拿住千分尺弓架,右手拿住活动套管

前后推拉和左右摆动,只要感到有活动量就说明测微螺杆有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 轴向串动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杠杆千分表与测微螺杆测量面接触,沿测微螺杆轴向方向分别往返加力3N~5N。杠杆千分表示值的变化,即为轴向窜动量。 径向摆动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将测微螺杆伸出尺架10mm后,使杠杆千分表接触测微螺杆端部,再沿杠杆千分表测量方向加力2N~3N,然后在相反方向加同样大小的力,此时杠杆千分表示值的变化,即为径向摆动量。 测力: 用分度值不大于0.2N的专用测力计校准。校准时,使测量面与测力计的球工作面接触后进行。千分尺的测力应为(5~10)N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 当微风筒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后,微风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若不相切,压线不超过0.05mm,离线不超过0.1 mm。 测量面的平面度:

计量器具检定规程全

JJG1-1999 钢直尺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Steel Rule JJG2-1999 木直(折)尺检定规程V.R. of Wooden Rule (Wooden Folded Rule) JJG4-1999 钢卷尺检定规程V.R.of Steel Tape JJG5-2001 纤维卷尺、测绳检定规程V.R.of Fiber Tapes and Measuring Ropes JJG7-2004 直角尺检定规程V.R.of Squares JJG8-1991 水准标尺检定规程V.R.of Level Rod JJG10-2005 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V.R.of Special Glassware JJG13-1997 模拟指示秤检定规程V.R.of Analogue Indication Weighing Instruments JJG14-1997 非自动指示秤检定规程V.R.of Non-self-indication Weighing Instruments JJG16-1987 邮用秤试行检定规程V.R.of Postal Scale JJG17-2002 杆秤检定规程V.R.of Steelyard Scale JJG18-1990 医用注射器检定规程V.R.of Glass Syringes for Medical Use JJG18-2008 医用注射器检定规程V.R.of Glass Syringes for Medical Use JJG19-1985* 量提检定规程V.R.of Volumetric Cylinder With Handle JJG20-2001 标准玻璃量器检定规程V.R.of Standard Capacity Measures(glass) JJG21-1995 千分尺检定规程V.R.of Micrometer JJG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V.R.of Micrometer JJG22-2003 内径千分尺检定规程V.R.of Internal Micrometers JJG24-2003 深度千分尺检定规程V.R.of Depth Micrometers JJG25-2004 螺纹千分尺检定规程V.R.of Screw Therad Micrometer JJG26-2001 杠杆千分尺、杠杆卡规检定规程V.R.of Micrometers with Dial Comparater and Indicating Snap Gauge JJG28-2000 平晶检定规程V.R.of Optical Flats JJG30-200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V.R.of Vurrent Calipers JJG31-1999 高度卡尺检定规程V.R.of Height Gauge JJG33-2002 万能角度尺检定规程V.R.of Universal Bevel Protactors JJG34-1996 指示表(百分表和千分表)检定规程V.R.of Dial Gauges(reading in 0.01mm and 0.001mm)[过期] JJG34-2008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Dial Ganges(dial and digital) JJG35-2006 杠杆表检定规程V.R.of Dial Test Indicator JJG37-2005 正弦规检定规程V.R.of Sine Bars JJG39-2004 机械式比较仪检定规程V.R.of Comparator of Machinery Type JJG40-2001 X射线探伤机检定规程V.R.of X-Ray Flaw Detectors JJG41-1990 三针检定规程V.R.of Thread Measuring Wires[过期] JJG42-2001 工作玻璃浮计检定规程V.R.of Working Glass Hydrometers JJG45-1999 光学计检定规程V.R.of Optimeter JJG46-2004 扭力天平检定规程V.R.of Torsion Balance JJG47-1990 抖晃仪检定规程V.R.of Wow Flutter Meter JJG48-2004 硅单晶电阻率标准样片检定规程V.R.of Standard Slice of Single Crystal Silicon Resistivity JJG49-1999 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V.R.of Bourdon Tube Precision Pressure Gauge and Vacuum Gauge JJG50-1996 石油产品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V.R.of Liquid-in-Glass Thermometer for Petroleum Products

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常用规格为0-25mm 25-50mm等,每25mm一个等级。精度是毫米。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毫米。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毫米=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毫米的数值。 外径千分尺的零位校准 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 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而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千分尺的组成结构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长仪器,准确度可在之间。常用于测量细丝和小球的直径以及薄片的厚度等。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将测微螺杆退开,将待测物体放在的两个测量面之间。外径千分尺的尾端有棘轮旋柄,转动可使测杆移动,当测杆与被测物(或砧台)相接后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棘轮将滑动并产生喀、喀的响声,活动套管不再转动,测杆也停止前进,此时即可读数。读数时,从主尺上读取以上的部分,从微分筒上读取余下尾数部分[估计到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即(1/1000)],然后两者相加,如图1-6(a)的读数为,(b)的读数为。

千分尺校准规范

菲恩(江门)科技有限公司 千分尺校准规范 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目的 对内部的千分尺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实用性保持完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JJG 21-2008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分度值为0.01mm,测量上限到500mm外径机械千分尺;测量上限至25mm的板厚、壁厚千分尺;以及分辨力为0.001mm,0.0001mm,测量上限至500mm的数显千分尺校准。 4、校准条件 校准测量范围不大于100mm的外径千分尺,其室内温度和被检千分尺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应符合 5、通用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千分尺及其校准用的量杆不应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 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5.1.2千分尺应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或等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千分尺应具 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校对量杆应有隔热装置。 5.1.3千分尺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商(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5.1.4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4.2.1微分筒传动和测微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4.2.2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和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4.2.3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6计量性能要求与校准方法 5.1示值误差 5.1.1外径千分尺示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表-2的规定: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得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 表-3的规定。

数显千分尺的校准方法及保养技巧【干货】

数显千分尺的校准方法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一、简介 数显千分尺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和优秀的性能。分辨率1μm/.00002",精度+-2μm,可保证很高的测量精度;可通过一个手持式控制器(或RS -232C 接口) 实现远程控制;内置模拟指针显示可轻松实现跳动测量。 二、千分尺的正确使用及保养: 1. 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 2. 测量时需把工件被测量面擦干净; 3. 工件较大时应放在V型铁或平板上测量; 4. 测量前将测量杆和砧座擦干净; 5. 拧活动套筒时需用棘轮装置; 6. 不要拧松后盖,以免造成零位线改变; 7. 不要在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间加入普通机油; 8. 用后擦净上油,放入专用盒内,置于干燥处。 三、数显千分表内校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50mm 的

大量程百分表及分度值为0.001mm,测量范围为0-25mm的数显千分表的校准。 2、室内温度应在20±8℃范围内,校准前受检的百分表或千分表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不少于2H,相对湿度不大于80%。 3、校准规程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6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的使用

云东中学高二(2)物理学案编号(6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的使用 主备:武艮堂编制日期:11、2 一、学习目标 知道螺旋测微器的结构及制作原理,会使用它测物体的长度。 二、完成目标(老师用视频讲解)(一)拧开自己的铅笔帽或水性笔杆,看螺杆上有几个螺距?要拧紧笔杆需要拧几圈? (二)螺旋测微器 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仪器。用它测量长度可精确到0.01mm,但读数要读到 0.001mm位。 1、主要构造(如图专1-5所示) 2、原理(放大原理) 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mm,旋钮每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就前进或后退0.5mm。可动刻度上的刻度50等分,每一格表示0.01mm。如图专1-6所示,当把微分筒旋转1分度(圆周的1/50)时,测微螺杆就向前移动了0.01mm。(这里用的是机械放大原理)3、使用方法 (1)校准零点:如图专1-7所示,测量前使测微螺杆P和测砧A并拢,观察可动刻度H的零刻线是否跟固定刻度G的零刻线重合(对齐)。如两零刻线重合(图专1-7),即刻线校准,可进行测量;若两零刻线不重合,即存在误差,此时就需要修正。 (2)操作方法:放出螺杆,将被测物体置于A、P之间(如图专1-8所示),旋转旋钮K,当P开始接触被测物体时,应停止旋转K,而改为旋转微调旋钮K’,以防止螺杆P和测砧A过分紧压待测物体,这样即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又保护了螺旋测微器。当停止使用K改为使用K’时,应轻轻转动微调旋钮K’,当听到“嗒,嗒”的响声时,表明被测物体刚好夹住,然后转动锁紧手柄T使P止动。 测量完毕,应用软布将螺旋测微器擦

拭干净,并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留出一点间隙后,再装入盒内。 4、读数方法 (1)读数方法 毫米的整数及半毫米部分在固定刻度上读出,半毫米以下部分在可动刻度上读出,并估读一位。半毫米以下部分读法为:找出与水平轴线对应的可动刻度的刻线,这个刻线与可动刻度0刻线间的格数乘以0.01mm,就是长度在半毫米以下部分的读数,即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刻度示数(包括半毫米)+可动刻度示数×精确度(0.01mm)。例如,图专1-9所示的情况,与轴线对应的可动刻度的刻线为12.5(其中“12”是准确格数,“5”是估读的格数)。被测长度小于0.05mm的读数为12.5×0.01mm=0.125mm。 (2)注意事项 ①读数时要准确到0.01mm,估读到 0.001mm,测量结果若用毫米做单位,则小数点后面必须保留三位。 ②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上半毫米刻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边缘是否已过固定刻度的刻线。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a.可动刻度0刻线在水平轴线上方(如图专1-10甲所示); b.可动刻度0刻线在水平轴线下方(如图专1-10乙所示); c.可动刻度0刻线正对水平轴线,则说明可动刻度边缘正压在固定刻度轴线上(如图专1-10丙所示)。 对上述a、b两种情况需要估读出毫米千分位上的数值。如图专1-10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读为6mm+0.01×47.2mm=6.472mm。(未过半毫米刻线) 又如图专1-10乙中,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读为6.5mm+0.01×7.2mm=6.572mm。(已过半毫米刻线) 而对上述c情况,表明可动刻度尺的刻线正压在水平轴线上,读数时需要在毫米千分位上补“0”,如图专1-10丙中,被测物体的长度应为 6.5mm+0.01×0.0mm=6.500mm. (3)注意螺旋测微器半毫米刻线的位置有的半毫米刻线在固定刻度水平轴线的上方,有的则在水平轴线的下方。图专1-11甲为半毫米刻线在水平轴线上方,而图专1-11乙为半毫米刻线在水平轴线下方。 三、课堂小结(原理、读数方法) 四、检测目标 如图专1-12所示,是使用螺旋测微器测某零件直径时指示的位置,则刻零件的直径为_________mm。

外径千分尺校验规程

外径千分尺校验规程 1.0目的 规范外径千分尺校验的操作,确保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分度值为0.01mm,测量上限至100mm外径千分尺;测量上限至25mm 的板厚、壁厚千分尺;以及分辨力为0.001mm,0.0001mm,测量上限至50mm的数显外径千分尺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0环境条件 室内温度和被检千分尺在室内平衡温度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室内湿度不大于70%RH。 表1 室内平衡温度时间 5.0通用技术要求与校验方法 5.1外观要求 5.1.1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5.1.2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校对量杆应用隔热

装置。 5.1.3千分尺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2各部分的相互作用要求 5.2.1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5.2.2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或拆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5.2.3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5.3计量性能要求与校准方法 5.3.1示值误差 5.3.1.1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表2的规定,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表3的规定。 表2 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两端面的平行度 表3 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两端面的平行度 5.3.1.2外径、壁厚、板厚千分尺示值误差用5等或3级专用量块校准,数显千分尺用4等或2级专用量块校准。各种千分尺的受校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个点上,如表4所示。得出千分尺示值与相应量块尺寸的差值,各点上

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规程

一、外径千分尺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至300mm外径千分尺的校准 2、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 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GB/T 1216-2004 《外径千分尺》 JJG 34-2008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 JJG 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概述 外径千分尺是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一种通用长度计量器具,主要用于测量各种外尺寸。 4、计量特性 4.1测微螺旋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 测微螺旋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mm。 4.2 测钻工作面与测微螺旋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该偏移量见表1 表1 测钻工作面与测微螺旋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mm 测量范围偏移量 0~25 0.05 25~50 0.08 50~75 0.13 75~100 0.15 100~200 0.2-0.3 200~300 0.3-0.4 4.3测力 外径千分尺工作面与球面接触时所作用的力为(5~10)N 4.4刻线宽度及宽度差

固定套管上的纵刻线和微分筒上的刻线宽度为(0.08~0.20)mm,刻线宽度差应不大于0.03mm。 4.5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4mm。 4.6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上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 当微分筒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时,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若不相切时,允许压线应不大于0.05mm,离线应不大于0.1mm。 4.7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 外径千分尺和校对用量杆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05μm。 4.8工作面的平面度 工作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0.6μm。 4.9两工作面的平行度 两工作面的平行度应在表2规定范围内。 表2外径千分尺两工作面的平行度 测量范围/mm 平行度/μm 0~25 25~50 50~75 75~100 100~200 200~300 2 2 3 4 5 6~7 4.10外径千分尺的示值误差,应在表3的规定范围内 表3外径千分尺的示值误差 测量范围/mm 平行度/μm 0~100 100~150 150~200 200~300 ±4~±5 ±6 ±7 ±8~±9 4.11校对用的量杆 校对用的量杆尺寸偏差和变动量在表4规定的范围内。 表4校对用的量杆尺寸偏差和两工作面的平行度

千分尺检定规程

千分尺检定规程 111一林红叶一霜染,一场秋雨一地寒。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 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 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千分尺-检定规程 发布时间:10-08-27 来源: 点击量:2013 字段选择:大中小 1.目的: 指导和规范检定人员正确的从事千分尺的检定修理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计量室检定人员在其岗位上从事的千分尺量具的检定修理工作。 3.人员要求 该项操作人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并经上级计量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千分尺量具"计量检定员证书的计量检定人员。 4.工装量具 杠杆千分尺、杠杆百分表或百分表、平板、专用测力仪、塞尺、表面粗糙度样板、二级平晶、一级刀口尺、平行平晶、四等五等量块、刚球检具、光学计、测长机,以及相应的修理工具,汽油、麂皮等工具用品。 5.准备工作

(1) 根据被检游标量具的量程选取相应的量块,检查量块证书是否再有效期内。 (2) 观察检定室内温、湿度是否达到检定规程的要求即(20?2)?。应把温湿度实测值填入《标准装置使用记录》和《千分尺量具检定记录》。 6.检定与修理 辗转异地一衫泪,曾记当年一伞轻。西子湖畔一相逢,断桥一诺金山漫。 111一林红叶一霜染,一场秋雨一地寒。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 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 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1) 外观检查用目力观察,千分尺应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 (2.)各部分相互作用应适应检定规程中4.1、4.2的要求。 (3) 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mm。 (4) 测砧与测微螺杆工作面相对偏移量应不大于《千分尺量具检定规程》中表3的规定。 (5) 千分尺的测力应在6-10N范围内,用分度值不大于0.2N的专用测力机检定。 (6)微分筒锥面的断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4mm。检定时应用塞尺与固定套管刻线表面用比较法检定,微分筒转动一周内不少于三个位置上进行。 (7)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应适合《千分尺量具检定规程》中表11.1、11.2的规定。 (8) 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外径千分尺和校对量杆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0.05μm。用粗糙度比较样板以比较法检定。

千分尺使用规范

目的 为了帮助员工安全、有效的使用千分尺进行生产作业,规范员工的操作步骤,减少人为误差,确保作业过程的一致性。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 职责 计量管理员负责千分尺的计量校准工作; 使用人员负责日常千分尺的维护保养工作 使用方法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 外径千分尺结构图 测量前准备工作:使用之前,先要检查千分尺零刻度是否对其,清零前应擦拭干净千分尺两测量面,转动微分筒至两测量面快接触时,改为旋转尾端的微调旋钮,使千分尺两测量面贴合后,听到“咔、咔、咔”响三下表示两测量面已贴合到位,观察主次“0”刻度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一般清零动作须进行两到三次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测量,若千分尺自带校对量杆,则按照以上方法使用量杆进行校对零位。 测量:选用合适量程的千分尺转动微分筒将测量面打开至稍大于被测工件尺寸,将固定的测砧与被测工件测量面平行紧贴,然后轻轻转动微分筒,将测微螺杆慢慢靠近被测工件的另一面,即将接触时改为旋转微调旋钮进行推进,当听到微调旋钮发出“咔、咔、咔”三声时则表示两测量面已完全和工件贴合,此时即可读数。(实际测量时同一尺寸须至少测量2-3次后才可记录读数)。 外径千分尺读数:千分尺刻度由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两部分构成。固定刻度又分整刻度和半刻度,每个整刻度为1mm.可动刻度部分每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而每一周又分了50个刻度,所以每旋转一个刻度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50=,可见,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所以千分尺测量长度时可以精确到.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如下图所示) 内径千分尺的使用 普通内径千分尺结构图

测量停靠面 测量前准备工作:测量前应先清洁测量面,并校准零位,每把内径千分尺都会配一个校对环规,将校对环规内测擦拭干净后,将测量滚针深入环规内,轻轻转动微分筒,当测量滚针即将接近环规内测时选用棘轮测力装置进行微调,当听到“咔、咔、咔”响三下后则表示测量滚针与环规内测已接触到位,如下图所示,环规内尺寸为5mm,千分尺测量尺寸也为5mm则表示校对合格 (2)当测量工件为孔径时将其测量滚针深入孔内,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滚针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大尺寸。然后,在孔的轴向截面内轻微摆动,找出最小尺寸(此调整需重复几次进行);以上每次测量当使用棘轮测力装置进行微调时听到“咔、咔、咔”响三下后,此时表示测量滚针已与被测面完全贴合,此时可旋转锁 紧螺钉后拿出进行读数。 杆式内径千分尺结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