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民法刑法国际法)历年考研试题

武汉大学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民法刑法国际法)历年考研试题
武汉大学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民法刑法国际法)历年考研试题

中哲

[11.2][考博]北京大学——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大学——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大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入学试题 招生专业:中哲(国内) 导师;李中华 一、简论《易传》与《老子》思想之异同(30分) 二、试论支遁与郭象对庄子逍遥义的不同解释(30分) 三、简述先秦时期儒、道、法三家对春秋以来百家争鸣的评论与总结(40分)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招生专业:中国哲学(国内) 导师:陈来 (共五题,任选四题每题25分) 一、荀子对先秦诸子的评论 二、张载的心性论 三、程颢的生之谓性说 四、王畿的良知异见说 五、康有为与谭嗣同仁思想之异同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招生专业:中哲 导师:魏常海 一、分析并比较《老子》与《庄子》对道、有、无的论述(25分) 二、解释分析《坛经》中的三科法门(25分) 三、论述并比较《大乘起信论》和《成唯识论》中的阿赖耶识(阿黎耶识)概念(25分) 四、论述分析《传习录》中的四句教说(25分)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招生专业:非中哲专业 (共四题,每题25分) 一、孟子人性论及其论证 二、张载的气一元论 三、罗钦顺的心性论 四、方以智哲学中的辨证思想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招生专业:中哲(国内) 导师;李中华 一、简论《易传》与《老子》思想之异同(30分) 二、试论支遁与郭象对庄子逍遥义的不同解释(30分) 三、简述先秦时期儒、道、法三家对春秋以来"百家争鸣"的评论与总结(40分)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招生专业:中国哲学(国内) 导师:陈来 (共五题,任选四题每题25分) 一、荀子对先秦诸子的评论 二、张载的心性论 三、程颢的生之谓性说 四、王畿的良知异见说 五、康有为与谭嗣同"仁"思想之异同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招生专业:中哲 导师:魏常海 一、分析并比较《老子》与《庄子》对道、有、无的论述(25分) 二、解释分析《坛经》中的"三科法门"(25分) 三、论述并比较《大乘起信论》和《成唯识论》中的阿赖耶识(阿黎耶识)概念(25分) 四、论述分析《传习录》中的"四句"教说(25分) 考试科目:现代中国哲学史 招生专业:中哲(胡军) 研究方向:现代中国哲学 (共五题,每题20分) 一、评述胡适的实验主义方法论 二、谈谈你对梁漱溟前期文化理论的看法 三、金岳霖共相理论的意义及评价 四、贺麟知行观的内容及意义 五、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的贡献是什么 2006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考题 一、解释与分析 (1)考的是一段殷周宗教改革的引文,出自《国语》 (2)这题是考荀子的那段名言了,“天行有常”那段 二、简答 (1)《周易》书名的由来与要义 (2)墨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3)《汉书.艺文志》论法家 (4)王弼在魏晋玄学中的地位

法律常识汇编——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等

1、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 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4、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合法,指司法

2019武大中哲考研经验分享

2019武大中哲考研经验分享 历经一年的千锤百炼,如愿考上武汉大学中国哲学专业。深感考研的迷茫与艰辛,愿通过本文分享此次考研的经验,帮助还在研路上的你。本文仅为经验之谈,有不足之处还望海涵。 一、如何选择学校以及2019武大中哲考研情况介绍 1.如何选择学校 我将学校大致分为如下几个层次:清北、重点985院校、211院校、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及以下。建议大家选择考研目标院校时,在本科学校层次上提升一至两个台阶即可。因为考研只能报考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不是成功就是失败,而调剂又是万分艰难的,往往因为复试时间无法岔开等不可控的原因而错失调剂的机会。故而建议大家保守选择院校,当然如果你准备投入巨大的精力,并且有接受失败的勇气,我也是非常支持和欣赏你选择更好的学校。 除了考虑本科学校层次外,你还需要参考你们学校上一届学长学姐们的考研情况。与你排名大致相同的学长学姐考的是什么水平的院校?成功几率如何?这些都是重要的信息,最好能联系到直系学长学姐,可以求取很多帮助。考研不易,二战不易,还望慎重选择学校。 2. 2019武大中哲考研情况介绍

考试科目:政治(满分100分)、英语1(满分100分) 业务课一哲学基础(满分150分)、业务课二中国 哲学史(满分150分) 复试分数线:政治、英语50分,业务课90分,总分360分 2019年中哲上线人数共15人,其中两位优秀营员免复试录取(所以大家要积极参加夏令营,政策很好),最终13人参加复试,录取7人。院内宗教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以及院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中国哲学专业接受调剂。由此我们知道复试被刷的概率很大(几乎一半),而调剂名额有限,所有被一志愿淘汰的考生皆可参加调剂复试,竞争异常激烈。我初试成绩排第八名,中哲今年只录取七名同学,按照以往经验,复试翻盘概率渺茫,但我用实际行动证明,复试可以反超。复试后,我总成绩排第六,甚至超过了两位同学,复试经验会在下文分享给大家。 二、初试经验分享 1.专业课 (1)参考书目 近年武大官方并没有给出参考书目,综合以往经验以及自身考试经历,推荐给大家如下书目: 哲学基础:《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冯达文、郭齐勇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

武汉大学2017博士英语

武汉大学 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外语综合水平考试试题 (满分值100分) 科目名称:英语科目代码:1101 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案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 (2’×20 = 40 points) Directions:In this part of the test, there will be 5 passages for you to read.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4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and each question or unfinished statement is followed by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are to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Passage One Mr Gordon is right that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volved never-to-be-repeated changes. But that does not mean that driverless cars count for nothing. Messrs Erixon and Weigel are also right to worry about the West’s dismal recent record in producing new companies. But many old firms are not run by bureaucrats and have reinvented themselves many times over: General Electric must be on at least its ninth life. And the impact of giant new firms born in the past 20 years such as Uber, Google and Facebook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they have all the Schumpeterian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s admire. On the pessimists’ side the strongest argument relies not on closely watching corporate and investor behavior but rather on macro-level statistics on productivity. The figures from recent years are truly dismal. Karim Foda, of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calculates that 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rich world is growing at its slowest rate since 1950.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which tries to measure innovation) has grown at just 0.1% in advanced economies since 2004, well below its historical average. Optimists have two retorts. The first is that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figures. One possibility is that they fail to count the huge consumer surplus given away free of charge on the internet. But this is unconvincing. The official figures may well be understating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revolution, just as they downplayed the impact of electricity and cars in the past, but they are not understating it enough to explain the recent decline in productivity growth. Another, second line of argument that the productivity revolution has only just begun is more persuasive. Over the past decade many IT companies may have focused on things that were more “fun than fundamental” in Paul Krugman’s phrase.But Silicon Valley’s best companies are certainly focusing on things that change the material world.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课后思考题

西哲史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 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端? 2、说明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火与逻各斯的关系。 4、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古代最早提出唯理论思想的人? 5、试分析芝诺的诡辩论与高尔吉亚的诡辩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6、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是如何导致了自相矛盾的后果? 7、梳理从“四根说”、“种子说”到“原子论”的内在逻辑线索。 8、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总结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质料与动力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发展。 9、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10、说明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11、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它如何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根基? 12、试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间的根本对立和内在同一性。 13、根据“理念论”与“回忆说”的关系,说明形而上学本体论与先验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1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 16、简述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17、说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异及其意义。 18、比较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异同之处。 19、试说明古代怀疑主义“悬置判断”的思想观点。 20、分析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精神联系。

1、说明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2、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如何表现了一种神秘主义决定论思想? 3、波菲利提出的“共相”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4、唯名论与实在论在“共相”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是什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在神学上将可能导致什么结论?梳理二者各自的发展演变情况。 5、分析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6、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7、托马斯·阿奎那是如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学说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 8、试论作为英国自然实验科学思潮之开创者的罗培尔·培根的主要哲学思想。 9、简述邓斯·司各脱的意志主义神学观。 10、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则?它的哲学意义何在?

名校考研中哲试题汇总

名校考研中国哲学史试题汇总分析 【名解1】 √白马非马(人大9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南开00);浩然之气(武大00);绝地天通(厦大99);否极泰来(厦大99);温故知新(厦大99); 道法自然(厦大99、南开01、浙大99/00);虚壹而静(厦大99、人大9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武大00);三表(人大97、复旦99、浙大98);效验(人大99);无为(人大00);中庸(吉大00);有无(复旦97);离坚白(吉大00);道统论(复旦97);抱法处势(南开00);五德始终(复旦97);化性起伪(复旦97、浙大98);天人相分(复旦99);仁(北师大01);不忍人之心(北师大01);和而不同(北师大0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厦大01);涤除玄览(厦大01);克己复礼为仁(厦大01);尽心知性知天(浙大98);参验(浙大98);制天命而用之(浙大98);兼爱(浙大99);天人合一(浙大00);有待无待(人大01);名实(浙大01);三玄(浙大01) 【简答1】 √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人大97)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人大98)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 √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人大00) 《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 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人大99) √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人大99) √《孙子兵法》中的哲理思维(南开01) 《齐物论》的逻辑思路(南开01) √墨子的兼爱思想(厦大01) 《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 √庄子的是非观(浙大01) 【论述1】 试述阴阳五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厦大99) 战国“百家争鸣”述论(复旦97) 庄子道论述评(吉大00) 评述荀子的虚壹而静论(武大00) 试述孔子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及其现代意义(浙大00) 【名解2】 葛洪(复旦97);业报轮回(人大98);相竞以器(人大99);《论六家要旨》(复旦97);独化(人大98);二谛(吉大00);贵无(吉大00);止观(复旦97);实相(复旦97);不真空(人大97);性三品(吉大00)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南开00);言尽意论(南开00/01);形质神用(南开00);人副天数(人大00);唯识无境(人大00);《坛经》(北师大01);《封建论》(北师大01);天不变道亦不变(厦大01);一物两体(厦大01、浙大01);阿赖耶(人大01);天人感应(浙大99);六相圆融(浙大01);自生而必体有(人大01)【简答2】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南开00) 简述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人大98) 简论玄学的以无为本思想(人大是97) 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南开00) 魏晋时期关于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理论(复旦99)

武大博士英语教学大纲

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 一.教学目的及目标 以感受语言,认识语言,应用语言为主导,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在反思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源于且高于单一语言层面的教学,即基于语篇层面的文本结构,在语篇层面上对文本进行三位一体的诠释,了解英美族人的思维方式),增强论文和学术研究中的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通过洞察力达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和理解),强化创造性技能(区别于侧重于以听力和阅读为主导的接受性技能),即提高学生交际和写作的能力,使之符合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相关性、深度、广度、逻辑和意义的评价标准(限于课时,故侧重于理念教学,本源教学,形态教学,方法论教学,从认识论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解构能力)。 二.教学理念 从传统的侧重于语言层面的教学观念转移到以思维层面为主导,兼顾语言层面的全新的教学观念,即了解英美族人怎么想、怎么组织思想、怎么表达的思维层面,从而实现正确的交际目的(怎么用),完善学习的对象(学以致用),而不只停留在单一的体现语法与词汇的语句即语言层面。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物质载体, 是逻辑思维的工具, 是思维过程的再现;而思维对世界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 三.教学定位

以思维模式为切入点(显著区别于本科生,即通过纯粹的联想或死记硬背以及练习来完成的低阶段的学习;硕士生,即大量的知识积累却缺乏知识自身的相关逻辑;以及其他兄弟院校的英语教学,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的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倡导英语学习的方法论,以期突破英语学习的瓶颈问题。知其然更力求知其所以然,强化实践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性、逻辑性、系统化)。 四.教学手段/方法 以三位一体(角度的界定,文献的摘录,功能的区分)的训练方法完成对文本的解构,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分析能力,以期了解英美族人的思维方式即what to write,组织布局即how to write和结构功能即why to write。如下所示: 五.教学内容及计划 在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重点比较,解析不同文章(分别为不同风格的书籍、评论及演讲的体裁,以及兼顾文理学科的有关计算机、经济与哲学的不同题材),通过异同点的比较,

2013年武汉大学622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3年武汉大学622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考研真题(含部 分答案) 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综合知识(D卷) 科目代码:622 法理部分(30分): 一、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1.司法的特征、功能与价值 2.罗尔斯社会正义论的基本原则 3.法律与文化的关系 宪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五五宪草》 2.宪法惯例 3.人性尊严 4.比例代表制 5.国务院常务会议

二、简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l0分,共10分) 1.简述专门政治机关审查模式的特点及法国宪法委员会的职权。 行政法部分(30分): 一、辨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行政过程与行政行为。 2.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 3.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 4.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 二、简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l0分,共10分) 1.简述行政责任之法理与构成。 刑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从旧兼从轻原则 2.正当防卫 3.犯罪中止 4.一般累犯 5.抢劫罪 二、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1.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 2.主犯的概念和种类 民法部分(30分): 一、辨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滥用代理权与无权代理 2.占有与占有权能 3.合同撤销与合同解除 4.名誉权与隐私权 二、简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l0分,共10分) 1.简述《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 参考答案 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综合知识(D卷) 科目代码:622 法理部分(30分): 一、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1.司法的特征、功能与价值

武汉大学博士英语结课考试

武汉大学博士英语结课 考试 https://www.360docs.net/doc/041204782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Para 3 Unit1 Our second major discovery was that the information marketplace will dramatically affect people Para 12 Unit 1 once they are integrated, they present a much greater power-the power to prevent an asthmatic Para 1, unit 8 Countless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disappeared along with their mythologies. In Mesoamerica, dozens of ornate Mayan temples lie mute, as do an untold number of Incan Para 4 Unit 8 It is likely that changes in the forest occurred over decades and would have been difficult to detect

Para 6, unit 8 Humanity may not act in time to prevent the decimation of the rain forests, fossil fuels, arable Para 8, unit 8 If we are going to avoid the fate of the Easter islanders, we must change the myths that are …… Para 12, unit 8 But as the Grand Narrative of Process came to dominate other values and views, it cast a …… Para 25, unit 8 已做课堂练习 With recognition of the limitations of linguistic exchange, postmodernists urge that “press beyond dialogue.” For example, athletes and musician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can generate smooth and

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

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 1. 宪法规定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的地位。宪法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和原则是安全生产与健康工作的最高法律规定。宪法中有对于反对官僚主义、提高工作质量,对各管理层次的安全工作基本要求,与安全工作有关的公民权利、义务方面的规定。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宪法的这一规定,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与健康各项法规和各项工作的总的原则,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我国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机构,都要按照这一规定,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积极采取组织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保障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这一规定的作用和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者的权利不容侵犯,二是通过建立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既保证劳动的工作时间,又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休假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禁止随意加班加点,以保持劳动者有充沛的精力进行劳动和工作,防止因疲劳过度而发生伤亡事故或造成积老成病,防止职业病。尤其在生产不平衡状态下,生产经营单位领导在安排加班时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生产任务紧,需要安全加班加点,如果不注意从业人员的疲劳恢复,不注重科学合理安排加班,忽视安全,很容易发生事故。生产高峰需要加班之时,通常也是企业安全隐患事故易发高发的时期,一旦发生事故,不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想通过加班加点追求高效益的目标也无法实现。 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该规定从各个方面充分肯定了我国广大妇女的地位,她们的权利和利益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为了贯彻这个原则,国家还针对妇女的生理特点,专门制定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考研复试经验贴

18武大哲院心理学复试经验贴 一、时间安排 ●口语面试(10',全程英语) ●专业面试(10'+10') 二、口语面试流程及内容 ●英文自我介绍(2-3分钟) ●抽签决定阅读英文原版心理学教材(如《心理学与生活》)的某个 段落(五分钟时间阅读,段落不长,我的阅读速度比一般人快,读了三遍左右) ●导师要求复述段落大意(不能再看课本) ●导师根据阅读段落提相关的问题——导师要求考生根据所读段落 自由表述观点。 ●具体:我抽到的段落讲的是经典条件反射除了可以影响行为和想 法,也可以影响免疫系统。 具体是:把能引起某种免疫反应的药物与某种特殊口味的液体进行配对,之后单纯让被试饮用液体就可以引起相应的免疫反应。 然后导师问我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感想,我说经典条件反射很有用,比如面试之前通过把某种糖果和放松训练配对,那么当面试时吃同样的糖果,就可以缓解紧张。 然后问了经典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我答巴甫洛夫,然后面试结

束。) 三、专业面试流程及内容 ●两轮,两个教室。先进其中一个,再进另外一个。每个教室三个 导师(两轮面试是平等关系,没有顺序要求)。 ●自我介绍(我们都是一个中文介绍用两次,因为两轮专业面试是 分开的,所以没关系) ●导师根据自我介绍、提交的简历、提交的各种材料(获奖证书、 发表的论文等等,具体哲学学院官网有)等进行提问(不同专业提问的内容也不同,心理学专业一般会问到做的毕设的相关问题,如有的人就被问到spss的某个操作怎么实现等等。所以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复试前务必要把自己的毕设搞清楚。跨考的一般不会问到毕设,提问多半根据前面说的那些内容来,形式比较随意,主要是为了挖掘你的优缺点。) 四、建议 1、面试越早准备越好,准备晚了非常影响心态,进而影响表现,你懂的。武大哲院专业面试这一块每年情况貌似都不一样,去年问了专业问题,今年没问。武大没有提供复试参考书单,准备面试时以统考312参考书为主进行复习即可。初试完可以适当玩一下,但是每天要花一点时间记专业词汇、练口语和读英文文章,我用的是扇贝口语和扇贝阅读,每天只需花十几分钟,贵在坚持(这部分是为英语面试做

2007年武汉大学综合卷(含法理、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国际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7年武汉大学综合卷(含法理、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国际法)考研真题及详解法理学 一、概念辨析(每题5分,共l0分) 1.法的事实与法的价值 【参考答案】法的事实是法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的后果即法的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的事实必须是法所规定的,只有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才能引起法的后果。另一方面,法的事实的概念又反映了法的调整受到具体社会生活情况和社会事实的制约。 所谓法的价值,是指在主体人与客体法的关系中,作为客体的法对主体的需要的人产生效应的属性。由上可知,法的事实属于实然范畴,而法的价值属于应然范畴。 2.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 【参考答案】依法行政是指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管理职责,一切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接受法律监督,对违法失职行为必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依法行政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权限合法;二是程序合法。依法执政是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执政党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国家事务进行治理,即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两者的区别是: (1)涵义不同。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涵盖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制改革等内容,而依法行政只涉及执法的要求。 (2)主体不同。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执政党。(3)原则不同。依法行政的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按

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依法执政的原则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二、如何理解司法程序的正当性?(10分) 【参考答案】程序公正,或者说正当性的程序,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审理各类案件时,根据法律特别是诉讼法的规定,在处理案件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按照诉讼程序的规定办事,以确保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权利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可以说,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在建立公正、公平、高效、廉洁的司法体制的过程中,确保程序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司法程序的价值取决于程序自身的科学性、正义性,程序的科学性、正义性,决定于程序的正当性。(1)司法程序是实体公正的首要前提。公正的法治程序是正义的基本要求,通过程序实现正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而法治取决于一定形式的正当过程,正当过程又通过程序来实现。 (2)司法程序是司法公正的有力保障。完备的司法程序不仅是现代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程序公正又为司法公正提供了有力保障。①程序公正为司法公正提供了制度保障。 ②程序公正为司法公正提供了现实保障。③程序公正为司法公正提供了信念保障。 (3)程序正义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 三、简述法律价值冲突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法的价值冲突既存在于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家、阶级、群体和个人之间,也存在于同一时代、同一国家、阶级、群体甚至个体自身之中。法的价值的冲突的原因有很多,其基本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法的价值冲突的逻辑原因 法的价值是一个多元、多维、多层次的体系。其中包含自由、正义、平等、秩序、利益、效率等各种法的价值,不同法的价值的相互之间逻辑上就存在矛盾,甚至难以兼容,从而导

2015~2019年武汉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武汉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 Part ⅠReading Comprehension (2×20=40分)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for the test, there will be 5 passages for you to read.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4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and each question or unfinished statement is followed by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are to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Passage One Justice in society must include both a fair trial to the accused and the selection of an appropriate punishment for those proven guilty. Because justice is regarded as one form of equality, we find in its earlier expressions the idea of a punishment equal to the crime. Recorded in the Old Testament is the expression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That is, the individual who has done wrong has committed an offence against society. T o make up for his offence, society must get even. This can be done only by doing an equal injury to him. This conception of retributive justice is reflected in many parts of the legal documents and procedures of modern times. It is illustrated when we demand the death penalty for a person who had committed murder. This philosophy of punishment was supported by the German idealist Hegel. He believed that society owed it to the criminal to give a punishment equal to the crime he had committed. The criminal had by his own actions denied his true self and it is necessary to do something that will counteract

法律硕士宪法民法刑法--整理笔记

刑法学 第一章、刑法概述&犯罪概念 一、刑法概念和分类: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附属刑法规范(①第一条为 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②第二条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①罪刑法定原则(法定化、实定化、明确化)②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③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 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总则、分则、附则 1.以效力分: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无权解释)(最高法院、检察院、人大及常委会有权解释) 2.以解释方法分:文理解释、论理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 四、刑法的空间效力 (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为补充) 1.地域上的效力(属地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1)领域的含义:领陆、领空、领水;船舶、航空器 2)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含义:①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②港澳台地区刑法不适用③民族自治地方由自治区人大制定变通规定,报人大常委会批准。 3)对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认定: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在中国领域内的,就认为在中国领域犯罪。 2.对人的效力(属人原则) 1)我国公民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按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的,可以不予追究 2)国家工作人员、军人犯罪的,适用本法 3)凡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经过外国审判,仍可以依本法追究,但在外国已经受过 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 3.保护管辖原则: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的,可适用 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4.普遍管辖的效力:对于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 权的,适用本法 五、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 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反映犯罪和社会的关系,是客观危害主观恶性的统一,决定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 罚性 2.刑事违法性:法律特征,反映犯罪和刑法的关系。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 3.应受惩罚性:法律后果,反映犯罪和刑罚的关系 第三章、犯罪构成 一、犯罪构成概念: 二、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1.犯罪客体的种类:①一般客体:一切刑法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刑法所保护的,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② 同类客体③直接客体:指具体犯罪侵犯的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具体部分(简单客体、复杂客体指侵犯了2个以上的具体的社会关系) 2.犯罪客体于犯罪对象的关系:①联系②区别 二、犯罪客观方面 1.犯罪客观方面概念,即犯罪的客观要件,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活动方面所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必要要件(危 害结果、危害行为、因果关系) ②选择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2.危害社会的行为:指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1)作为 2)不作为:①行为人负有实施某行为的特定义务(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b职务上or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c 行为人已经实施的行为所产生的责任) ②可能履行这特定义务③不履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 3.危害社会的结果:指危害行为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损害(物质性or非物质性) 4.因果关系(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客观性、相对性、必然性、复杂性、特殊性 三、犯罪主体 1.自然人:①实施了危害行为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4分法)③有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盲聋哑、醉酒) 2.单位:单位犯罪3要件①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刑法明文禁止单位实施的②主体是:公司、企事业、机关、团体 ③单位犯罪,目的必须是为该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且单位犯罪必须于单位的工作或业务相联系④以双罚制为原 则,单罚制为例外 四、犯罪主观方面 1.概念:即犯罪主观要件或罪过,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和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or过失的心理态 度 2.犯罪主观方面包括必要要件:故意or过失;选择要件:犯罪目的和动机

最新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试题及详解汇总

2008年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试题 及详解

2008年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试题及详解 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 (40%, 1=2 points) Directions: There are 5 reading passages in this part.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in the brackets. Questions 1 to 4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Auctions are public sales of goods, conducted by an officially approved auctioneer. He asks the crowd assembled in the auction-room to make offers, or "bids", for the various items on sale. He encourages buyers to bid higher figures and finally names the highest bidder as the buyer of the goods. This is called "knocking down" the goods, for the bidding ends when the auctioneer bangs a small hammer on a table at which he stands. This is often set on a raised platform called a rostrum. (definition)→ what The ancient Romans probably invented sales by auction, and the English word comes from the Latin Autcio, meaning "increase". The Romans usually sold in this way the spoils taken in war; these sales were called sub hasta, meaning "under the spear", a spear being stuck in the ground as a signal for a crowd to gather. In England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goods were often sold "by the candle": a short candle was lit by the auctioneer, and bids could be made while it stayed alight.(history)→ how Practically all goods whose qualities vary are sold by auction. Among these are coffee, hides, skins, wool, tea, cocoa, furs, spices, fruit and vegetables and wines. Auction sales are also usual for land and property, antique furniture, pictures, rare books, old china and similar works of art. The auction-rooms as Christie's and Sotheby's in London and New York are world-famous. (goods/items)→ how An auction is usually advertised beforehand with full particulars of the articles to be sold and where and when they can be viewed by prospective buyers. I f the advertisement cannot give full details, catalogues are printed, and each group of goo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