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的分析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的分析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的分析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的分析《西游记》和《天路历程》的相同点

摘要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成书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吴承恩的《西游记》则完成于我国明代万历年间也就是16世纪中叶。虽然2部作品在空间上相隔数万里,时间上也相差1个世纪,但这2部作品的创作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点。本文主要从比较文学概念的定义、《西游记》和《天路历程》的相似点、相似点产生的原因、以及比较2部作品的意义这4方面进行理论研究。

关键字比较文学《西游记》和《天路历程》相似点

一、比较文学的概念

二、《西游记》和《天路历程》的相似点:

2.1 浓厚的宗教色彩

2.2 艺术特色

2.3 主题思想

三、《西游记》和《天路历程》相似点产生的原因:

3.1 作者的出身经历人生观价值观

3.2 社会背景

3.3 宗教信仰

被西方认为最好的少年启蒙读物《天路历程》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同以宗教取材,分别成功地塑造了中西方的古代神话世界。

《天路历程》和((西游记》分别是英国和中国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具有浓厚宗教思想、宣扬耶佛教义的作品。尽管产生于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但是两者在主题、情节、宗教意义等方面有着无可置疑的相似性与互证互补性

作为反映与宣扬宗教教义的文学作品,两部小说思想内容方面无处不在的相似性,极大程度地折射出生活于不同时域中的人类文化之间的类同性。这种相似性统摄之下的相异性又恰恰表现出世界两大主要宗教教义的互证与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全球性的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对话提供了佐证与案例。

引言分析了国内外对两部小说的研究状况,并提出运用比较文学主题学理论对它们进行研究。本文探讨两部小说所反映出来的基督教与佛教拯救理念的异同,研究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结论部分总结前文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不同文明应当求同存异,互相学习,共创世界和谐。本文采取了比较文学主题学的新视角,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两部中外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宗教作品,在对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方面开拓了新的思维空间,并为两部小说此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它们都是宣扬耶佛教义的作品

一位哲人曾说“: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

象中,神化和宗教是最难兼容于纯粹的逻辑

分析了”,即宗教信仰是自明而不可追问的。

但宗教虽难容于“逻辑分析”,纵观中外文学

史,宗教文学的深厚传统却与文学有着密切

的关系。

首先,两部作品的作者都是在“乐园—

犯罪—受难—赎罪—得救”的模式下构思主

人公的经历的。基督徒背着“原罪”的包袱踏

上了赎罪的征程。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终

得包袱脱落,进了天堂;而唐僧师徒有的前世

有错,有的今生犯罪,都从乐园中贬入凡间

受苦,在神仙、菩萨等的帮助下,一行人历经

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灵山,成了正果。

再次,作品都引用了各自宗教的典籍。

《天》第一、二部分别从《圣经》中引用了160

个和94 个比喻,《圣经》的思想观念在整部

作品中无处不在。《西》中儒、道、佛的典籍、

故事、教义也是比比皆是。唐僧取佛经是为

了济世、救天下万民;观世音菩萨见了玉帝,

本来风马牛不相及,居然口称陛下,这些都

很明显是儒教的观点。道教之说也为数不

少,孙悟空本来就学道于菩提老祖,而太上

老君、玉皇大帝等人物都取之于道家。佛教

的影响最大,作品中引录了多篇佛教经文,

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等。

综上可述,尽管《天路历程》和《西游记》

存在着文化和宗教的差异,17世纪的英国人

民和16世纪的中国人民对当时的社会充满

了强烈的不满,又想通过宗教的形式寄托自

己的济世愿望,因此这两部作品是浪漫主义

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

同时,两部作品不管是基督徒还是唐僧

师徒,他们的旅途其实都象征着一个人一生

的心路历程。所谓的圣城或灵山也就是一个

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

人们应该付出非常人的努力和艰辛。因此这

两部作品也就谕示着人们要注重内心修养,

只要认准方向,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达到目

标。借用佛教的一句话说: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

塔下修。

两部小说都在宗教的框架中展开故事。《天路历程》按照基督教的“原罪———信主———赎罪———得救———沐恩”思想构思小说:描述基督徒如何背着“原罪”的包袱,走上寻求真理和光明的漫漫历程。先受到“世智先生”等诱惑,直到在“拯救墙”下抱住了十字架,意味着他虔信了基督,“包袱”才终于脱落,走上了赎罪的正路,最终进入了天堂。《西游记》则主要按照佛教的因果报应、苦行得救、普渡众生、修成正果的思想构思小说。唐僧师徒都因前世有过,贬入人间受苦。而一旦他们认定了西天取经的目标,就得到神佛们无时不在的救助。师徒们的“八十一难”既是苦修苦行的历程,也是他们驱妖除魔、救济众生的功德。两部小说写的都是信徒们如何为追求各自宗教的最高境界———基督教的“天国”和佛教的“西天”———而历尽劫难,最终都实现最高的宗教理想。主人公们都是各自宗教最虔诚执着、百折不挠的信徒。《天路历程》中基督徒历尽恶魔、美色、财富、淫威、自杀、背叛等种种诱惑的考验,向着天国,矢志不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个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普济众生的英雄,唐僧及其师徒也都是面对“水水山山灾不脱,妖妖怪怪命难逃”的重重磨难,一心西行的信徒。小说的主题显然都在宣扬人类宗教所共有的信条———因果报应,惩恶扬善,虔信主宰,禁欲宽容,都宣扬了各自宗教的万能与至上。作为以宗教为主题的小说,它们都把各自宗教的最高经典《圣经》或佛教有关的典籍作为创作的依据。班扬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和传教士,他一生所受的书本教育主要是从《圣经》中来的,被称为“读一本书的人”(man of one book)[5],因此,他对《圣经》十分熟悉。《天路历程》第一、二册分别从《圣经》引用了160个和94个比喻,《圣经》的思想观念在整部小说中无处不在。全书充斥着浓厚的向善宽容、一切荣耀归基督的宗教理念和自律道德、理性严谨的清教思想。吴承恩不是纯粹的佛教徒或道教徒,他带有中国世俗知识分子释、道、儒三教合一的传统思想。因此,《西游记》诸神中,有佛祖如来,菩萨;也有道教玉帝、天王,他们常联合起来,对付孙悟空这样的叛逆者。唐僧既是个“普渡众生”的佛家弟子,又有儒生的懦弱、迂腐无能的特点;孙行者师从祖师,后皈依佛门。小说中的佛教故事、儒学经典、道家谶语俯拾皆是。而师徒四人最后的结局是取得真经(佛教)、长生不老(道教)和继续济世(儒教),带有释、道、儒三者合璧、共享荣耀的色彩。小说努力将忠孝礼义儒家美德、慈悲为怀的佛教教义和纯朴无饰的道教风范融为一体,显然又把佛教奉为最高境界。因此,小说中直接追索佛教经典的细节比比皆是。正如评论家林赛(Linsay)说的“在整个故事中,佛经变得形象生动,犹如《圣经》里的话语。”[6]同时,道家的思想和言辞也无处不在,最典型的是小说以《易经》的理念和意象作为开篇和结尾,道家的阴阳交合与

故事的虚实相得益彰。

一、浪漫主义色彩的充分表现

浪漫主义创作着重表现作者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和理想,即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美丑﹑真假﹑善恶的感知和认可,其实质就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作者因不愿直面丑恶的现实﹑剖析现实,而只好采用奇特的幻想﹑大胆的夸张﹑奇异的情节等表现方式,来表明自己对现实的感受和理想的追求,以图超越现实。从《天路历程》和《西游记》来看,情景﹑情节的奇异性等浪漫主义特征是共同具有的,正是它们不为国度所限,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The romanticism creation focus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bjective feelings of life and ideal, namely the percept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e reality of life in the beauty and ugliness, true and false, good and evil, it is with obvious subjectivity. The author was reluctant to confront the ugly reality and analyze reality so they have to use the strange fantasy, bold exaggeration, strange plot style to show their sense of reality and pursuit of ideal and also to transcend the reality. From The Pilgrim's progress and Journey to the West, we can know that singular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ticism is common. That common thing is the reason why the two works are so popular among two nations.

《天路历程》故事开头便以梦的形式展开叙述,然后充分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力,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其中有惊心动魄的决斗,有层出不穷的妖魔鬼怪等等,给人一种奇幻、浪漫的感觉。

The Pilgrim's progress begin with the form of dream narrative thus giving full scene of imagination of the author and showing a colorful picture for the reader, which have thrilling dues, there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of demons and ghosts and so on, giving a person a kind of fantasy and romantic feeling.

《西游记》情景的幻化完全与神佛妖魔结合起来了。其表现的内容比先前的任何作品更宽阔,更雄奇。《西游记》所虚构的幻景,完全脱离时空的界限,自由驰骋。时光时而眼前,时而倒流;人、神、禽、兽、物其姿态万千,活灵活现;从人神妖魔,到亭台楼阁,无一雷同。如对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的描写“:重一万三千五百斤”“,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霎时收了法象,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还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哪咤的三头六臂,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等等。天上的飞禽,地下的走兽,举不胜举。这些虚幻,神奇的幻想,组成了一个绚丽多姿,五光十色,雄奇离异的神魔世界。

Scenario in Journey to the west is a completely combination of the unreal imagination with deities demons. The content of its performance is more spacious and more grandly than any previous works. The fictional illusion in Journey to the West runs free completely out of the boundaries of time and space. Time is sometimes at present, sometimes on the back. Man, god, birds, beasts are intricacies and lifelike; From the god, evil, person to the pavilions,they are totally different without a similar. Such a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onkey King`s Bar, it weights thirteen thousand five hundred kilograms, highs tens of thousands meters. It`s head like Mount Tai and it`s waist like the majestic mountains. It can reach the 33th heaven and down to the eighteen layers of hell. The birds in the sky, the underground creatures are too much to mention. These fantasies formed a colorful, magnificent, resplendent with variegated coloration and mythical world.

二、两部作品都是游记体小说结构

The two work`s structure are all travel novel.

游记体小说常使用旅程化的结构和叙事方式,系统地用游记式的限制叙事和视角人物进行叙事。游记体小说里的行旅隐喻,体现了行旅体验和文化想象在虚构性文本中的对象化,"彼岸"和"归途"是较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

Travel novels often use the structure and narrative way of journey, systematically with limited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narrative characters travel style. The metaphors in travel novel embody traveling experiences and also reveal the cultural imagination in fiction objectification of text. The other shore and return are two of the more common form.

3.4 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比较《西游记》和《天路历程》相似点的重要意义

五、结语

引用

致谢

Two novels are in the framework of religious stories. "The pilgrim's progres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iginal sin of Christianity -- believing -- atonement -- be saved --, recreated" thought idea novel: describe how the christians carry a burden of "original sin", on the long journey of seeking truth and light. Mr "think tank" and other temptation first, until the hold the cross under the "save the wall", means he faith of Christ, "baggage" finally fall off, took to the sin of the way and end up in heaven. "Journey to the west" is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buddhist karma, asceticism salvation, purdue beings, or the idea of design novel. Tang's monk teacher and pupil because of previous generation have, into human suffering. And once they have identified target to obtain buddhist scriptures, get the deities are ever-present. Teacher and pupil are difficult to "eighty-one" is both penance, and they drive demon in addition to magic, relief the merits of all beings. Written two novels are all believers how to pursue the highest state of their religion -- - "heaven" of Christianity and Buddhism "buddhist paradise" -- and make disaster, ultimately to achieve the highest religious ideal. Both characters are their religion the most devout followers of perseverance and perseverance. In "days" christians experienced the demon, beauty, wealth, power, test of suicide, betrayal and other temptations, toward heaven, perseverance. "The west" of the Monkey King is a see evil will, uproot all evils being the hero of phuket, and tang's monk teacher and

pupil are also faced with the "mountains and not to take off a disaster, water, YaoYao I escape" whatever tribulations, west believers in my heart. The theme of the novel are obviously in common to promote human religious creed -- karma, encouraging people to faith, tolerance of abstinence, universal and publicize their religion is the highest. As with religion as the theme of the novel, they are all the top classic of their religion of the bible or buddhist classics as the basis of creation. Bunyan was a devout Puritan and missionaries, books of his life education mainly comes from the bible, known as "a book" (man of one book) [5], as a result, he is very familiar with the bible. The day the first and second volumes separately from the bible refers to the 160 and 160 metaphor, the bible's ideology is a pervasive feature of the whole novel. The book is filled with strong tolerance to virtue, and all the glory of Christ's religious ideas and moral self-discipline, reason, strict Puritan thought. Wu chengen not pure buddhist or Taoist, he with secular intellectuals in China, Buddhism,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Buddhism traditional thinking. Therefore, "the west" the gods, the Buddha Buddha, bodhisattva. Taoism the jade emperor, king, they often together, against a rebel like sun wukong. Tang's monk is a "purdue beings" the buddhists,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fucian scholars of cowardice, pedantic incompetent; After sun walker from father, converted to buddhist. Of the novel's buddhist stories, Confucian classics, Taoism had abound. The four and the final result is obtained thedaoist scripture (Buddhism), immortality (Taoism) and continue saving (Confucianism), with Buddhism,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and share the glory. Novel to filial piety etiquette Confucian virtue, merciful buddhist doctrine and simplicity without act the role of Taoist style be in harmony are an organic whole, apparently Buddhism is regarded as the highest realm. Therefore, in the novel direct recourse buddhist classic details everywhere. As critics lindsay (Linsay) said "in the story, buddhist scriptures becomes vivid, like the words in the bible." [6] at the same time, the Taoist thoughts and words are everywhere, the most typical is a novel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images as begins and ends with the Taoist intercourse of Yin and Yang and the story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三、现实主义的批判色彩

三、Realistic criticism

深刻的现实性和强烈的批判性是《天路历程》和《西游记》最鲜明的共同特征。宗教既是一种包含着对世界的解释、对超自然力的认识的信仰,也是一种植根于现实的希望。正是这种希望导致宗教价值的产生和信仰的确立。因此,宗教理想

总关联着现实。作为表现宗教理想的小说,寄托着作家对现实的认识和改革现实的希望。两部小说的现实性、批判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The profound reality and strong criticism i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 between The Pilgrim's progress and Journey to the West. Religion is not only a kind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ld, a faith of understanding of supernaturalism but also a kind of hope rooted in reality. It is this hope that lead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duction and religious values. Therefore, the religious ideal always associated with reality. As a religious ideal performance of the novel, they are entrusted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and the hope of reform reality. The reality and criticism mainly show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一首先是塑造了具有鲜明现实性的人物形象。

The first is that the novels shaped distinctive realistic characters

翻阅两部小说,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寓言或神话人物,他们虽拥有常人所不具备的知觉与能力,或上天入地,或长生不死,但都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是社会人物的写照。这些人物大抵分为正义与邪恶两类。基督徒和孙悟空无疑是两部小说中正义者的代表。基督徒正直真诚、坚忍不拔、笃信正义、敢于抗争,是班扬倾注心力塑造的德行的化身、革命时期清教徒的典范。孙悟空桀骜不驯、活力无穷、无坚不摧、除恶务尽,是中国人民抗强制暴、机智勇敢、热爱自由、向往清明的象征,早已成为神话文学中妇孺皆知的、最光辉的艺术典型。两部小说都着力刻画了统治者和社会恶势力的种种丑恶面目。《天路历程》继承宗教文学传统,以概念化的形象代表社会人物,其反面人物不仅是败行恶德的象征,更是社会罪恶的代表。《西游记》有数不清的妖魔鬼怪, 它们不仅是害人的自然力的化身,更是封建恶势力的象征,折射出封建时代邪恶当道、鬼怪横行的现实。

Through two novels, what greeted first is a vivid fable or mythic figures, though they have th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that ordinary people do not have, they are all distinctive realistic characters. These characters generall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good and the evil. Christian and the Monkey King are the typical respective of the two novels. Sincere Christian is integrity, perseverance, believe in justice and dare to struggle, he is the model Bunyan pour heart to shape of the embodiment of virtue and the Puritan revolution. The Monkey King with the character of defiant, infinite vitality, invulnerable, wit brave resistance, love freedom, yearning is the symbol of justice. His image is the most glorious figure that has been known even to women and children all over China. Two novels are all strive to depict the rulers and all kinds as the ugly social evil forces. The Pilgrim's Progress inherits traditional religious literature to conceptualize image on behalf of society. The villain is not only a symbol of immoral, but also the representative of social evils. There are so many monsters that beyond count i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These monsters are not only the embodiment of forces of bad, but also the symbol of the feudal evil force.

二是深刻揭露现实社会的种种罪恶。

Expose all the evils of society

两部小说都以人物经历为线,百科全书式地展示社会生活图景,从而广泛地揭露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罪恶。正如萧伯纳指出的,《天游记》“整部寓言是对道德和名誉的抨击,是对邪恶和犯罪的声讨。”例如,主人公遭遇的“耻辱谷”和魔王阿波沦,是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折射。小说有一段关于“名利场”的著名描写,在“名利场”里荣誉、官职、肉体、灵魂都是商品,唯独没有“真理”。无懒、谋杀、欺诈举目皆是,基督徒只因说要买“真理”便遭毒打,甚至被判处死刑。这个情节十分典型地表现了王政复辟时代邪恶当道、民不聊生的现实。《西游记》对丑恶现实的揭露更为生动有力。如,揭露了统治者的奢华、腐败和无能。神佛一方面肆意挥霍,另一方面腐化成风,地狱判官“走后门”偷改生死簿,天宫中诸神之间每每徇私情;就连在西天圣地,佛祖身边的两个大弟子阿傩和伽什竞也公开向唐僧师徒索贿,遭推绝后两人串通作弊,将无字经交给唐僧,险些使师徒功亏

Two novels are based on characters' experiences as the line, encyclopedic display social life, thus widely exposed the evils of society. As Bernard Shaw pointed out, The Pilgrim's Progress on the whole is an attack of the moral and the reputation

and denouncing of vice and crime." For example, the protagonist`s encounter

with "shame Valley" and the devil A Bo theory, is the reflection of

Stuart Dynasty autocratic rule. The novel has a famous description on "Vanity Fair" where official, body, soul are all commodities only without the truth. Christian was beaten because said to buy truth even sentenced to death. This plot is typical performance of the restoration. The people are destitute. Journey to the

West exposes the ugly reality more lively and vigorously. For instance, it exposes

the luxury, corrupt and incompetent of the ruler. In the Heaven on one hand

is profligate, on the other hand corruption is rife. Osiris open back door to change secretly life book. Temple of the gods often play favoritism and commit irregularities; even in the West shrine, the two great disciples of Buddha solicit publicly bribes from the Tang master and the followers. When they are unprecedented, they give no words scripture to him, which almost make the journey totally fail.

三是嘲讽了法律的不公。

Mocking the injustice of law

两部小说都以较多的篇幅涉及制度法律的不公,从而对现存社会的合理性提出严厉质疑。《天路历程》中“名利场”的“审判”是对法律的虚伪和腐败的绝妙讽刺。《西游记》中因果报应是一个主题,但“报应”即惩罚的轻重不是因罪行的大小而是因“背景”的大小来确定的。

Two novels pay more space to the system of unjust laws, thus put forward severe challenge toward the existing social rationality. The trial in the Vanity Fair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is against the law of the hypocrisy and corruption. The karma is a theme i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but retribution not depends on the size of crime but background.

比较文学的意义所在:

第一借助比较文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更科学更全面地理解和考察文学作品。天路历程和西游记可以看作是中西方文化的代表。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与理解各种文化的本质和特征,从而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e can have a better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study of literary works. The Pilgrim's

Progress and Journey to the West can be regarded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ntribute to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and features various

cultures, thus foster a rational view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

第二点就是更好地探索文学规律。通过天路历程和西游记二部作品相似点的研究,可以得出人类文学发展的规律。

The second point is that it is helpful to explore the law of literature. Through study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Pilgrim's Progress and Journey to the West, we can conclude the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literature.

第三比较文学可以促进民族文学,推动文化交流。通过天路历程和西游记二部作品相似点的研究,可以使西游记这部中华文化巨作发扬光大,使全世界都了解到这部文学作品同时让世界了解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其次,通过二部作品的比较也能让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an promote national literature,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similarities of two works, we can put forward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which representative the Chinese culture to all over the world. Mak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understand this literary works, at the same time, let the world know about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Secondl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works, we can also learn the essence of Western culture.

结尾

综上可见,尽管存在文化和宗教上的差异,但不论在17世纪的英国或16世纪的中国,人

们总能面对现实又心怀梦想。因此,《天路历程》和《西游记》并不仅是宗教神话或批判讽刺作品,而是二者的艺术结合。正是这种宗教浪漫主义和现实批判性的结合使两部杰作具有共同的精神力量和艺术感染力,成为文学比较的好话题。

In conclusion, although there are cultural and religious differences, but no matter in the 17th century Britain and China in the 16th century, people always face the reality and have dreams. As a result, The Pilgrim's Progress and Journey to the West is not only a religious

myth or critical satire, but the combination of art. It is this religious romanticism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al critical make the two masterpieces shared spiritual power and artistic appeal thus become a good topic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随着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导致文化摩擦与文化冲突,但更多也是更为人们所赞许的是文化的交流、传递、互动与融合。其间不同宗教的对话便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对话最终也只能以构建一个更为和谐更为宽容的世界为目标,而产生于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西游记》与脱胎于英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宗教小说《天路历程》很早就达成了默契。由此可知,人类的终极关怀必有其志同道合之处,求同存异无疑是未来世界的努力方向。

With more frequent exchanges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cause cultural friction and conflict, but what people approve most is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dialogue of different religion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this dialogue will only allow to build a more harmonious, more tolerant world as the goal. And journey to the West in China ancient literature and religious novel The Pilgrim's Progress derived from the British capitalism period had reached a tacit agreement. Therefore,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put aside differences is the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of literal the world.

《天路历程》与《西游记》同以宗教取材,同样塑造了一个作者理想化的主人公,在艰苦卓绝的天路上排除万难,奋勇向前,直到走到理想中的天国为止,表现了不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要一往无前、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的精神。《天路历程》被西方人誉为“最完美的寓言作品”,《西游记》是“中国中世纪的神话”,它们都截取出世的题材,却又针砭时弊,体现出深刻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呈现出入世的思想。况且,《天路历程》在中国又被译为《圣游记》,而《西游记》,据英国人海伦·海斯(Helen Hayes)的翻译,又定名为《the Buddhist Pilgrim's Progress:the Record of the Journey to the Western Paradise》,这两部小说书名中英文翻译的细节类似说明了中西方的学者早就看到了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并将他们对照考虑了。

比较文学_期末整理

一、名词解释: 渊源学: 渊源学又称为源流学,属于影响研究的畴。从接受者的角度,即从作为“终点”的接受者出发,往往是在起点不明确或不清楚之时,由终点出发去探求作为“出发点”的放送者,细密地考察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所曾吸取和改造的外来因素,揭示出接收者和放送者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影响研究的方法,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和研究。在西方被普遍使用,且成就很大。例: 悟空、十四行诗、西来东去的“志怪”和“加帆车”。影响研究: 影响是指一国文学在另一国文学中的传播,接收并产生某种结果(积极或消极) 朗松《试论影响的概念》中关于“影响”的定义:真正的影响是当一国文学的突变无法用该国以往的文学传统和各个作家的独创性来加以解释时,在该国文学中所呈现的情状。 (北大资料版)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最早的研究方法。它奠定了比较文学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主要采用历时性的考证法考察国际文学之间文学交流中的事实。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不仅要发现文学联系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分析这些联系,并将分析的结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便得出更为普遍的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研究的中心。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它以实证主义的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探究文学现象之间事实上的联系。 (ppt版)影响研究的定义: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早期实践中的唯一类型,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事实和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例:元杂剧《氏孤儿》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影响、美国意象派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拜伦在中国、村上春树在中国、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新时期文学。 文类学: 文类学就是研究文学的种类和类型,也就是研究文学的题材,它可以研究没有事实联系的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过程及其共同规律和特点,也可以研究某些文学类型,产生于一个民族文学之中,又流传到其他民族文学的历史背景以及变化发展过程。它以跨越性的宏阔视野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来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演变。 文类是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的结果;文类学(Genology)是专门针对文学的类别及其风格、体式与形制等进行的研究。而在比较文学畴,文学类型学则是针对时空不一的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类似、遥契、相近和相合进行的研究。 文类学是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文类学的研究围和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文学的分类研究;二是文学体裁研究;三是文类理论批评;四是文类实用批评;五是文学风格的研究。 套话: 美国学者瓦尔特·利普曼在《公众舆论》分析套话是“是我们头脑中存在的形象”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也由学者译为“滞定型”,或把套话描述为“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套话”也是自我关于“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套话,又称惯用语,是不同民族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称谓、表述等等。如西方文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的分析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的分析《西游记》和《天路历程》的相同点 摘要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成书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吴承恩的《西游记》则完成于我国明代万历年间也就是16世纪中叶。虽然2部作品在空间上相隔数万里,时间上也相差1个世纪,但这2部作品的创作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点。本文主要从比较文学概念的定义、《西游记》和《天路历程》的相似点、相似点产生的原因、以及比较2部作品的意义这4方面进行理论研究。 关键字比较文学《西游记》和《天路历程》相似点 一、比较文学的概念 二、《西游记》和《天路历程》的相似点: 2.1 浓厚的宗教色彩 2.2 艺术特色 2.3 主题思想 三、《西游记》和《天路历程》相似点产生的原因: 3.1 作者的出身经历人生观价值观 3.2 社会背景 3.3 宗教信仰

被西方认为最好的少年启蒙读物《天路历程》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同以宗教取材,分别成功地塑造了中西方的古代神话世界。 《天路历程》和((西游记》分别是英国和中国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具有浓厚宗教思想、宣扬耶佛教义的作品。尽管产生于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但是两者在主题、情节、宗教意义等方面有着无可置疑的相似性与互证互补性 作为反映与宣扬宗教教义的文学作品,两部小说思想内容方面无处不在的相似性,极大程度地折射出生活于不同时域中的人类文化之间的类同性。这种相似性统摄之下的相异性又恰恰表现出世界两大主要宗教教义的互证与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全球性的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对话提供了佐证与案例。 引言分析了国内外对两部小说的研究状况,并提出运用比较文学主题学理论对它们进行研究。本文探讨两部小说所反映出来的基督教与佛教拯救理念的异同,研究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结论部分总结前文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不同文明应当求同存异,互相学习,共创世界和谐。本文采取了比较文学主题学的新视角,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两部中外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宗教作品,在对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方面开拓了新的思维空间,并为两部小说此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它们都是宣扬耶佛教义的作品 一位哲人曾说“: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 象中,神化和宗教是最难兼容于纯粹的逻辑 分析了”,即宗教信仰是自明而不可追问的。 但宗教虽难容于“逻辑分析”,纵观中外文学 史,宗教文学的深厚传统却与文学有着密切 的关系。 首先,两部作品的作者都是在“乐园— 犯罪—受难—赎罪—得救”的模式下构思主 人公的经历的。基督徒背着“原罪”的包袱踏 上了赎罪的征程。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终 得包袱脱落,进了天堂;而唐僧师徒有的前世 有错,有的今生犯罪,都从乐园中贬入凡间 受苦,在神仙、菩萨等的帮助下,一行人历经 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灵山,成了正果。 再次,作品都引用了各自宗教的典籍。 《天》第一、二部分别从《圣经》中引用了160 个和94 个比喻,《圣经》的思想观念在整部 作品中无处不在。《西》中儒、道、佛的典籍、 故事、教义也是比比皆是。唐僧取佛经是为 了济世、救天下万民;观世音菩萨见了玉帝, 本来风马牛不相及,居然口称陛下,这些都 很明显是儒教的观点。道教之说也为数不 少,孙悟空本来就学道于菩提老祖,而太上 老君、玉皇大帝等人物都取之于道家。佛教 的影响最大,作品中引录了多篇佛教经文, 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等。

(完整版)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浅析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浅析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导论 一个是阆苑仙姝,一个是风尘奇葩,一个是冰清玉洁的白色芙蓉,一个是明媚鲜妍的红色山茶。18世纪,在亚欧大陆两端的古老国度——中华帝国与法兰西,两位文采卓然的文学大师,曹雪芹与小仲马,“分别运用中国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西方艺术的‘再现’手法,为我们塑造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传神之形和玛格丽特真切感人的悲剧女性形象”。1中国古典小说的奇葩《红楼梦》,运用现实主义和诗意的手法,将封建社会的衰落这一宏阔画幅作为这场悲剧收尾的爱情故事的背景。《红楼梦》博大精深的艺术成就,使之成为永久的谈论主题。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全书的主线,对读者而言,林黛玉更是成为了不朽的“潇湘妃子”。小仲马先于1848年写下小说版的《茶花女》,后改编成为戏剧。受小仲马的启发,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1935年,《茶花女》被搬上荧幕,名为《玛格丽特·戈蒂埃的故事》。茶花女这一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两个看似生平迥异的女子,却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异曲同工的美感。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以作者曹雪芹和小仲马的生平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红楼梦》和《茶花女》的小说本身以及林黛玉、茶花女的原型等角度为切入点,对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身世、生平、性格、爱情悲剧及根源、文学艺术之美进行多角度比较。 关键词:红楼梦,茶花女,林黛玉,曹雪芹,小仲马 第二部分正文 第一章曹雪芹与小仲马的生平简介及其所处社会背景比较 1.1 曹雪芹与小仲马的生平介绍及比较 1.2 曹雪芹与小仲马所处社会背景比较 第二章《红楼梦》与《茶花女》简介 2.1.《红楼梦》简介 2.2.《茶花女》简介 2.3.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原型小考 第三章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比较 3.1.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身世比较

2016年秋《比较文学原理》考前辅导(精品文档)_共19页

2016年秋《比较文学原理》考前辅导 出题范围:教材及课件上的知识点 重要考点: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比较文学的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文学性、可比性 定义之争,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学科相关的定义(民族文学、世界文学、总体文学) 第二章 中西比较文学发展史、学科建立的标志,教堂山会议、比较文学的危机 第三章 定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接受研究、阐发研究),能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平行研究(具体判断哪些研究是平行研究) 阐发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案例) 接受研究(接受理论,接受研究与渊源学的区别) 第四章 定义:主题学、文类学、形象学、媒介学(译介学)、比较诗学 主题与母题、题材、人物与主题 文类的划分及其标准(中西方文类划分情况) 缺类现象中国是否有史诗?中国是否有悲剧? 形象学研究的对象:异国异族的形象(他者) 辨析: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是否就是形象学研究的对象? 媒介学、译介学翻译史上重要的译者、翻译思想,翻译中的文化现象 比较诗学(名词)诗学概念的含义、中西诗学是否可比?

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问答 一、单选题(出25题,每题1分) 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开幕词中说“比较文学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的学者是 A A、季羡林 B、钱钟书 C、朱光潜 D、胡适 比较文学的安身立命之本是 B A、可比性 B、文学性 C、宏观性 D、开放性 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的是C A、伏尔泰 B、斯达尔夫人 C、歌德 D、雨果 日尔蒙斯基将比较文学称作 C A、比较文学 B、比较诗学 C、历史比较文艺学 D、文学的比较研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阅读 5 ..我的童年》研讨课教案_8

《我的童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重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难点) 3.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学习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学习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童年 1.学生交流搜集到季羡林的资料,再引入课文《我的童年》 2.导入:季羡林先生从山东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到济南上学,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赴德国留学。学生归国后致力于学术研究。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著作等身,学养深厚,精通12国语言,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他在古文字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东方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温家宝总理称其为“人中麟凤”。这么一个高大上的人物,他有着怎样的人生,怎样的童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师,一起去感受他的童年岁月吧! 二、初读课文——忆童年 1.作者都是从哪些方面回忆了童年的生活片段呢?又是用哪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童年生活的感受呢? 2.如果用“金色”来形容我们的童年的话,那你是怎样理解季羡林先生用“灰黄”来形容呢?品读课文,试着换一个词语来诠释“灰黄”,并结合课文说明理由: (PPT展示:灰黄的童年就是____的童年。) 三、再读课文——品童年 季羡林先生曾说:“我甚至想说,没有身边的琐事,就没有真正的好散文,我们的灵魂往往从一些琐事触动起。”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是着眼于身边的琐事来写。细细品读课文,抓住文中最能触动你的一词一句,读一读,品一品,谈一谈。 (PPT展示:赏析句子) 教学预设: 1.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有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三个“最”字反复强调,准确概括“我”家境贫寒。)

比较文学相关的论文例文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 比较文学大致可分为法国的影响比较文学、美国的平行比较文学、俄苏的类比比较文学和中国的阐发比较文学等四大派别。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篇1 浅析比较文学的源流 摘要: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由于其局限性,法国学派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美国学派登场。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方式对作品、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并发现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民族独特性等。 关键词:比较文学 ;研究;源流 一、引言 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一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

国家文学等角度出发,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的先驱。标志着比较文学已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二、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它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一样,都是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追溯当今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1、法国学派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是形成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法国学派的先驱者,如基内、维尔曼和安培等人的讲座和课程,戴克斯特(J.Texte)的第一本专著《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为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大学体制性的课程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这一阶段是法国学派的形成初期,它以个体的、创造性的思考和写作为特点,学派、学科意识和学术方向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巴登斯贝格曾在《比较文学杂志》中撰写了著名发刊词“比较文学的名与实”。他批判性地总结了学界的观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中日韩现代文学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中、日、韩三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特 点 摘要:本文从文艺思潮、作家和读者、言语和媒体三方面,以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中心,考察并记述了东亚三国现代化的过程。并阐明中、日、韩三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如何与其当时的社会情况紧密相连。虽然各国政治情况各异,但基于民族主义的民主化方向却表现出一致性和历史的必然性。因此,可以说。东亚的现代文学是在西方的压迫和对其反抗的过程中诞生的,换言之,是运用排外主义的方式西方化的。东亚现代文学史研究必须走出西方文学的阴影,发掘和整理与现代西方存在差异的、具备东亚个性的文学史。 关键词:现代性;文学史;门户开放;启蒙运动;个别性;普遍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1 序言 在本文中,现代文学的概念,并非仅仅是以时间作为标准进行划分的。而是把所有在本质上具备了现代的精神和形式的文学作品统称为现代文学。也就是说,所谓现代文学是指“以市民精神为内容,把自由的文体作为形式的文学”,或者说,是由被分化了的艺术类别的概念所形成的文学。如果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基础并且充分地反映了复杂的市民社会的小说无疑在现代文学史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还有,由于文艺新闻的形成,带来了文学和媒体的完美结合。这种文化现象使文学的功能和意义在社会中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综上所述。与古代文学相比,现代文学是以不同于前代的社会条件和意识形态作为背景诞生的,它是文学与时间意义上的现代相结合的产物。 与西洋的市民社会不同,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在现代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市民社会的形成过程中。被迫的门户开放政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东亚的现代意识和文学意识,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半殖民地这一历史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制约。再加上之前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影响依然大量残存于精神文化领域方面,文学在与现代相结合的过程中,经过了各种各样错误的尝试,做出了必要的修正。 研究东亚三国被欧美列强蹂躏的历史,其现代文学的比较分析是其中一个必要的环节。现代性以及其比较研究的方式。已成为东亚各民族的主要课题和重要工作之一。但是,直到现在,东亚三国仍未能从各自的角度达成共识。理由之一是,日本最先进入现代化,而中国与韩国则采用另一种发展途径进入现代化。由于中、日、韩三国与欧美各国在政治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很难将三个国家的现代性放入一个框架内进行研究。在对这三个国家的现代史进行解释说明的时候,强调不同因索——外部影响或自身发展所得到的结果是相互矛盾的,强调不同的侧面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无法统一。因此,实际上中、日、韩三国都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来记述本国的文学史。例如,在中国的学术界,把“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为特定的历史单位。定义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化的时期。这是遵从毛泽东的“民主主义论”的结果,并且我们把这一时期的文学统称为“新民主主义文学”。很明显,这并不是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而是依存于本国的政治发展路径来划分的结果。在日本,现代文学的时期是按照天皇的年号来划分的,即明治、大正、昭和等,这一点在日本的学术界内部已形成共识。而在韩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在哪里这一问题,依然没有统一的答案。1876年开港起点论、1894年甲午改革起点论、1919年《创造》创刊起点论以及独立运动起点论等等各种说法不一而足。另一,赵演铉认为,由于每十年都会发生一件大事,足以对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所以,现代文学应以十年为单位进行记述。

第四讲比较文学综合研究案例:鹅笼故事的渊源学及跨学科考察教学内容

第三讲比较文学综合研究案例之一:鹅笼故事的渊源学及跨学科考察 一、“渊源”、“影响”及实证 约瑟夫·T·肖《文学借鉴与比较研究》:“一位作家和他的艺术作品,如果显示出某种外来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又是他的本国文学传统和他本人的发展无法解释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位作家受到了外国作家的影响。……一个作家所受的文学影响,最终将渗透到他的文学作品之中,成为作品的有机部分,从而决定他们的作品的基本灵感和艺术表现,如果没有这种影响,这种灵感和艺术表现就不会以这样的形式出现,或者不会在作家的这个发展阶段上出现。” 在考察作品的外来影响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有二: 1)一部作品所受的影响,往往难以单纯出自某一部外国作品。 约瑟夫·T·肖举二例说明:“普希金在自己的文学生涯的每个阶段中,就吸收发展了拜伦的浪漫诗体小说,莎士比亚的历史悲剧和司各脱的历史小说。”“在一部作品中可能同时存在一系列的影响。例如在《卡拉玛佐夫兄弟中》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塑造德米特里、伊凡和佐西玛神父的形象时,就分别受席勒、歌德和《帕芬尼修道士的游历》的影响,但整个作品又完全是他本人的,他所运用的这些影响只是大大丰富了这部作品。” 2)作品的类似,并不一定就能证明其间存在影响关系。 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举了两个经典性的例子:一是易卜生。1895年,曾有人说易卜生并不是独创性的,他的社会的和道德的思想全都可在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作品中找到。可是,易卜生的密友勃兰兑斯却说,易卜生从来也没有读过乔治·桑的作品。二是都德。他的《小东西》许多地方与狄更斯的作品相似,因而被视为狄更斯的模仿者,但都德却多次否认他读过那位英国小说家的作品。对此,梵·第根解释道:“虽然看起来很奇怪,然而其间却并没有影响,而只有共同的潮流。”因为他们活动于同一时代(19世纪中下叶),从共同的潮流中汲取思想和创作资源,在艺术上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并不是“影响”。 确认“影响”关系的存在需要运用实证的方法。不光要关注作品本身的内部构成因素,也要运用各种文献记载、序跋、日记、自传、同时代人的见证和作者的阅读书目等,即所谓“外缘研究”的方法来寻找因果关系,才能确定“影响”的存在。但是,作品本身的情况要特别关注。 二、鹅笼故事的渊源学考察 日本江户时代著名作家井原西鹤小说《金锅存念》: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一: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教学思路 [摘要]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丰富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区域的实例。将当代广东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教学中,既能形成较有岭南特色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又能彰显教学改革实践中比较文学课程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特色。本文就此展开教学实例研究,以期实现比较文学特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瑶族文学;实例研究 比较文学课程是当代高校中文系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比较文学相对其他分门别类的文学课程而言,其最鲜明的课程特色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国别、跨区域,这一课程特色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通识指向,区域特色资源整合利用到比较文学的教学之中,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广东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中,将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课程实践,有着广泛的学科基础和地缘优势。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大多来自广东省连南、乳源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学生,其对民族文学加入教学内容的接受也更为清晰。因此在比较文学课程中,结合少数民族文学、尤其是当代瑶族文学与文化的内容,是可行而且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比较文学教学与当代广东瑶族文学相结合的教学实例研究。 一、教学目标

无论在以文学文科为主的高等院校,还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及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始终有着通识教育的帽子。因此教学目的并非功利,也并不明确具体。本人在教授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既经历过作为选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也经历过作为必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中文专业本科和中文师范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虽然都有比较文学的课程,但前者是作为必修课程设置,而后者是作为选修课程设置,因此教学目标也因课程设置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人曾经参考了部分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实例,力图克服学生因教学目标不甚明确而产生的学习难题。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反馈该如何看待这门学科的意见。不仅是教材五花八门,而且类似于古代文学教学纲要的材料也良莠不齐。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疑虑随比较文学课程设置之初就存在。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力求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比较意识,对于不同文化的宽容接受,以及在日后科研过程中较为敏感的思维方式。相对于集中讲解枯燥理论和单纯灌输西方文化的单调性,本人发现,从区域特色出发,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内容,显然更能提高学生对于比较文学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在参考其他民族类院校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本人发现,以罗庆春教授为主导的西南民族大学的比较文学课程研究较有特色。西南民族大学在比较文学教学中,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置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与境外少数族裔文学如拉美文学、印第安文学、黑人文学、亚洲各国文学等的比较研究,致力于通过对民族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动中外文化的平等对

关于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关于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1.跨越性:“四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比较文学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是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进行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从世界文学的角度着眼,充分揭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学所持有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比较文学的任务。 2.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可比性是一种有待于研究者去发掘的内在价值,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它主要包括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3.文学性:比较文学最本质的规定性,文学首先是艺术层面、形式层面,不是文化、历史、哲学、宗教。 4.开放性和宏观性:开放性体现在:①它不受时间、空间、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如荷马史诗、印度史诗与北欧史诗。②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更具有宽泛的内容。传统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作家和作品之间,而比较文学的研究却从作家、世界、读者等方面到文本。③兼容并包的方法,比较文学为主,兼及系统归纳、审美评论、历史考据、哲学反思、图表统计、社会调查、文本细谈、传记互证。宏观性体现在: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精神是加强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与平等对话。 然而我们学习比较文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有助于视野的拓展和治学方法的改进拓宽知识视野①改进我们的思维方法,不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②打磨我们的立体目光(曹禺话剧的西方来源;对郭沫若诗作的多元思考;边缘地带的创新性本体要求) 比较文学是以一种跨越国界的视野研究文学现象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它要求人们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用一种面向世界的胸怀去看待文学。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是将全世界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把各国文学置于这个整体结构中加以认识和比较,从两种或多种文化体系上观察文学现象,去发现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之间的种种关系,从中揭示和把握文学的规律和联系。眼界的开阔,杜甫有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比较文学就是提供一副望远镜。视野开阔了,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别人,也才会有几分宁静和宽容来对待争议和分歧。 比较文学在思维方式上提倡一种整体思维,注重文学的多方面联系。换句话说,主张从单向思维走向立体思维。比较文学吸收了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的思想,主张文学发展的多元决定,既有纵向的历史继承,也有横向的多因素的渗透和互动。 这种整体化的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研究方法上的改进。传统的文学研究立足于国别文学研究,将对象限定于一个特定范围之内。在研究中,人们习惯于用切割的方式,先以国别为界将各国文学分割开来,再以历史分期为线将国别文学又加以划分,以致最后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这是一种原子论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分工过细,使文学之间缺乏沟通。比较文学将采用一种联系的和比较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文学现象。 二、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重新认识文学经典;同类比较更加清

比较文学考试论文范文

浅谈“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的文明相通性 异质性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华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作为东西方不通文化代表的老庄学说“天人合一”同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人天合一”同样具有相通的跨文明异质性,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坚持传统老庄学说中的同时还能不断接受西方文明中的合理成分。然而,虽然这两种精神具有异质性而同时他们又是各自独立的。 一、“天人合一”中的“天”与“人天合一”中的“天” 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天”的概念最早出自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千字文》开宗名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时的“天”是一个浑沌不清的大园筒,先民们把“天”看成一种绝对的力量来崇拜;到了周朝,对“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周文王作《易经》卦一:“乾。元享,利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天”是一个相当于河图、洛书的天园地方的宇宙,相当于“太极”阴阳两极相抱旋转的球,是一个造生万物的主体“一”。所以古人造字的时候,把“天”写作'天'就是一人头顶“一”,“一”就是“天”,“天,颠也。至高无上”;老子庄子则把它与“人”联系起来,多指是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老庄的“天”多指与人类共存的自然,按造字会意拆字讲“天”字可有二种理解:(1)“一大”就是“天”最大;(2)“一人一”就是“天人合一”之意。“人”,按文字学看它由一撇一捺组成。按《易经》的观点这一撇一捺就是一阴一阳、一男一女的相互支撑与相互抵抗,它是阴阳相斗相和的产物。按现在观点讲人是自然界中有智慧有意志的高级主体。在老子、庄子思想中“人”是相对于“天”的一个概念,还有很多新的意义,《庄子·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就有“人”意义的延伸。 按现代的理解则是,老庄中的“天”是至高无上的代表,人应该顺应而存在,自然万物皆是一样,要按自然规定的天命运转。 然而,与老庄不同的是,在希腊神话中,“天”并不是最至高无上的。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与“天”有着同等的地位。希腊神话精神强调“人天合一”,强调人本主义,认为人即是神,而神即是代表天,神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主宰着一切生灵的地位与命运。希腊神话体现了一种尚武的精神,崇尚力量,它更加侧重以自我为中心,鼓吹冒险、占有、自我满足的思想,所赞扬的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人天合一的本位主义。原始幻想中最有力者是希腊的天神,是创造一切支配一切的能者。希腊崇拜力量和知识的精神最初表现为崇拜最有力的天神,希腊神话是以利作为推动历史的杠杆的。天并不代表一切,也并不是天主宰人,人与天地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忍有时还能控制天。 二、关于“人”的地位 老子庄子认为,在天、地、人的相互关系上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自然,杜绝人们自以为是,和“不知常,妄作凶”的行为。反对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人,更反对那些将政治强人与圣贤将主张、教条强加于社会与自然的主张。这是老庄“无为而治”、“大道自然”的“天人合一”。人应该要顺应自然而发展,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都同时要遵循天的规则。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低也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高一等,每个人都是顺应天命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地位一样的不同个体,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 也许仅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到,老庄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是将“天”放在首位的,天就是一切,人必须要顺应天命。而在希腊神话所体现出来的“人天合一”精神则是将“人”凸现出来的,“人“与”天“同等重要,甚至超越了”天“而存在,它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的。 希腊神话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个人的价值,理解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甚至认为为了获得功名利禄,为了个人尊严,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甚至走极端的做法。古希腊神话,因为它的肯定人欲,所以就非常注意个体的独立,个体的利益,所以就非常多的宣扬个

比较文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一是;二是 2、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产生于世纪末。它的出现与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3、从比较文学的眼光看,我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与世界各国文学、、、的历史。 4、法国学者基亚认为比较文学实际上是史。 5、季羡林先生说过,从全世界文学艺术的历史来看,文艺理论真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确有创见而又能自成体系的只有三个地方,一个是,一个是,一个是从古代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洲国家所在的广大地区。 6、在《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一文中以一种宏观的视野,从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等方面探讨了缺类问题。 7、比较文学就是要突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打通”整个文化领域,使文学研究进入了性研究的新阶段。 8、从积极的意义上看,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常常是在中实现的。 9、置身于接受者的立场,探讨作家作品的源流,分析它们所受到的各国文学的影响,这一研究被称为。 10、比较诗学是一门从跨文化的角度对、的比较研究。 11、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越民族,,文化和的文学研究。 12、比较文学要求在研究中国文学时,应以为背景,以为参照系统,认识和评价自己。 13、丹纳《艺术哲学》中提出的制约文学发展的三大要素中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外界条件”相对应的是和。 14、文学理论对音乐的借鉴体现在对音乐和的吸收上。 15、在西方历史上,古希腊哲学家首创的哲学专题论文引起了哲学和文学的分化。 16、钱钟书先生曾倡导法,它不仅表现在文学范围内地域、时代、文类诸界限的打破,而且推向整个文化领域,体现为各个学科门类的汇通。 17、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18、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书中使用了“世界文学”这个概念。 19、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叶席卷全欧的文学思潮为比较文学的诞生准备了文学土壤。

乐黛云_从世界的文学视野看中国比较文学_褚国飞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24日/第003版 对话 乐黛云:从世界的文学视野看中国比较文学 本报记者褚国飞 乐黛云(1931-)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顾问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兼任教授;曾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兼任教授、香港大学访问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胡适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先后建立中国大陆第一个比较文学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多次赴美国、加拿大、德国、奥地利、法国、挪威、荷兰、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澳大利亚、突尼斯、南非等地访问、讲学。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15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7年,自1989年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至今,现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杂志主编。 文化间只能是共生和对话的关系 记者:在当前全球化大趋势下,您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这对矛盾,从文学角度怎样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乐黛云:全球化问题以及文化多元化问题,这些都不是偶然产生的,它们的出现有一系列时代和社会背景。首先是殖民体系崩溃后,各个独立国家都要把他们的文化身份、文化认同和文化主体性表现出来,这些国家与民族都有了彰显自身文化的迫切性,如马来西亚把马来语定为国语,以色列回复到希伯来文,中国也提出了传统文化的问题等。为什么要提出多元文化,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都证明了文化的征服是不可能的,或者说,一个文化要把另一个文化征服掉、同化掉、消化掉或吞并掉,都是不可能的,外来者可以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控制起来,但无法征服或者吞并这个国家的文化。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悲惨遭遇,大家逐渐认识到,文化之间只能对话、只能共存,只能承认彼此各有特点,而不能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这也是20世纪总结的经验教训。 再者,就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文化间的冲突由上世纪日益严重的趋势,转变为当前有所缓和,特别是中美关系的缓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有很多关于文化冲突的讨论:集中表现为或强调单边文化的统治,或固守文化的原教旨主义,不允许变通和发展,否则就以暴力来对付。这种尖锐的对立促使大家努力探索一条新的道路,既不是单边主义,也不是原教旨主义或封闭主义,这就产生了文化共生的理论和现实。 你说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是一对矛盾,其实也并不矛盾,或者说是矛盾共存。经济要有必要的一致性,否则很难操作,而文化允许而且也需要差异,就是说你用你的文化方式来处理你的经济问题,我用我的文化方式来处理我的经济问题,大家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化方式来操作各自的经济利益和原则,两者并不存在直接矛盾。20世纪后半期以来,大家都在探讨另一种全球化,这就是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迄今为止,学者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已经实现了相当一部分,因为没有哪一个文化把另一个文化吞并或压服,而是按照各自的文化方向和需求在发展。 从中国文化中探索解决世界性问题的资源 记者: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地位和现状如何? 乐黛云: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自然引起了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关注,这不单单是中国国力日益强盛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11级文教系汉本班张灿松 51103010017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之一。 影响研究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那些被接受的“异域”文学的影响,即侧重在对域外文学的借鉴、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实联系的梳理,研究视点集中在作品上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为中心,以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跨出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步。此期以法国学者维耶曼、梵·第根、基亚等为代表。1931年梵·第根出版《比较文学论》,这是一部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著作,被誉为法国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多年来被当成是比较文学入门的必读书。他明确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目的及经过路线,强调“精细和准确考据”的研究方法,而忽视审美批评和赏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该书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建构了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不失为一部重要的比较文学著作。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来研究,注重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而也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 一、何谓影响 (一)定义和特征 影响是一种渗透在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 外来性: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此,它是外来的。 隐含性:这是指影响的存在不是一种显在的形态,而应是融入到现有的作品之中的。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融于作家的创作中,因此不着痕迹。

二、何谓“影响研究”定义: 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事实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涉及到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等内容。 影响研究的传播方式: 直接和间接影响。所谓直接影响,是指作家直接接触和吸收外国作家或作品中的影响;所谓间接影响,是指作家通过一个或数个中介吸收外国作家作品的营养。 影响研究传播过程: 还可以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这三个方面来研究。 放送端可以研究作家作品如何对外民族文学产生影响,某件作品在国外流传和演变的情况等。 接受端则可研究作家借鉴、模仿、改编外民族作家的情况及作品的外民族渊源等。影响研究的传播途径: 有翻译、评论、外国文学的译介者、评论者及传递影响的旅人、书刊、社团、沙龙等多种媒介的研究。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进行研究,都应该以事实为核心,但仅仅停留在事实的考证、筛选上的研究,只能是影响研究中的初级阶段。将重点放在对作家的创造性研究上,力图作出理论上的分析。

比较文学(北师大)

三、论述题: 什么是比较诗学?为什么不能忽略东方比较诗学? 1、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有什么联系区别? 2、怎样理解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之关系? 3、母题 2、什么是世界文学?它与比较文学是什么关系? 2 、如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理解“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的关系? 1 、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平行贯通法 3、在比较文学研究中,“传播研究法”与“影响研究法”有何区别与联系? 比较文学中的翻译文学史研究有何必要与价值?如何展开? 2 、结合实例简述中西悲剧的差异。 4 、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1、从宏观上看,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三、论述题据你所知,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有哪些思潮、流派或作家作品是受到中国文学的启发和影响的?请举两个以上(含两个)例子加以分析。 、印度古典文学中有没有悲剧?为什么?有人说中国古代文学中没有悲剧,你对此怎么看? 三、论述题1、浪漫主义为什么会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文艺思潮? 2 、请举出英、法、俄、美、日、印等外国古典名著中的爱情悲剧主人公,并从社会学,历史学,美学等角度,分析这类人物形象的民族特点。 1 、有人说“中国人研究外国文学,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外国人对本国文学的研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2、你细读过哪些外国文学名著?哪部作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3 、请以英国的王而德和日本的谷崎润一郎为例,谈谈惟美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根本对立。三、论述题请以文学传统比较悠久,文学比较发达的几个国家(如英、法、德、俄、印、日等)为例,从宏观的、比较文学的角度,论述宗教文化、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等因素,如何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文学面貌。

《比较文学》小论文

西方诗人对中国诗人创作影响 ——以拜伦和梁启超为例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兼革命家,他的诗歌大胆、自由。他对中国近代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梁启超是近代诗人中受影响最早也是较深的一个。拜伦精神及其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都对梁启超创作的新诗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梁启超的诗歌在思想内容及风格上都有别于传统诗,别树一帜,开拓出传统诗歌的新国土,成为真实反映近代社会现实,充满慷慨豪迈之气的时代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梁启超拜伦诗歌创作影响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功勋人物,在古老的中国风雨飘摇之际欲扶大厦之将倾。他锐意革新,救亡图存,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他立志将腐败的清王朝的统治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制度。他是一名出色的革命家,同时在学术领域也卓有成效。他的散文、诗歌等均渗透着他的政治思想。他处在新旧交替的社会,中外交流碰撞的时期,在中国文学由传统的古典型向现代型过渡、转化的过程中,梁启超无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因为他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具有了世界性的眼光,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背境、大框架下,构筑诗界、小说界、文界革命的瑰丽殿堂。当然,他在文学上所做的努力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来说是功过参半:功,在于使中国文学以外国文学为类比模式而获得了新的活力;过,在于把刚刚萌芽的现代型文学引入了功利主义的非文学轨道。但由于他在政治上抱着理想主义态度,并且以诗、文、小说作为鼓吹这种理想的工具,加上他本人又有浓厚的浪漫气质,所以他的作品在宣传启蒙救国的同时,也带上一种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 拜伦,19世界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学生时代即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扮演着诗人兼革命家的双重角色,对世界各国的近代政治与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也是一位为欧洲各民族民主自由而奋斗,为希腊的独立而

(完整版)《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一)

《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填(20分) 1、比较文学具有 ( 开放性 )、( 多方位 )、( 动态性 ) 的特点。 2、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 ( 认同 ) 和( 离异 )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3、过去常有人把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简化为 ( 影响 )研究,把美国学派简化为( 平行 )研究。 4、标志着比较文学正式成为一门有条理、有系统的学科,是( 戴克斯特 )的学术活动。 5、被誉为法国比较文学喉舌的杂志是 ( 《比较文学评论》 ),创始人是(巴登斯贝格 ) 。 6、美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系1899年创立于( 哥伦比亚大学 )大学。 7、德国古典语文学家 ( 霍普特 )关于荷马史诗和尼伯龙根之歌的平行研究为德国比较文学开辟了道路。 8、东欧唯一译本自成体系的比较文学理论性著作是 (久里申 ) 的《比较文学研究》。 9、文化外求的三个方向是 ( 外求于他种文化;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外求于他种学科)。 10、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可以上朔到 ( 1897年 ) 年林纾翻译《茶花女》。 1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出现则是在 ( 20年代末30年代 )(时间)。 12、三四十年代显示我国比较文学实绩的是 ( 朱光潜 ) 的《文艺心理学》、《诗论》和钱钟书的(《谈艺录》)。 二、名词解释(20分) 1、文学批评: 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与评价。文学批评在一定的文学历史中来进行,它必然是某种文学流派、文艺思潮的反映,因此又必然和文学史相联系。 2、文化转型: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了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 3、文化离异: 表现为批判和扬弃,即在一定时期内,对主流文化怀疑,甚至否定、打乱既成规范和界限,对被排斥和曾经被驱逐到边缘的加以兼容,把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出来,因而形成对主流文化的批判,乃至颠覆。 4、题旨(母题): 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就是题旨,或称母题。题旨或母题是可以从题材中读出来的某种意义,它是一种可以在各种主题中多次出现的因素。 三、简答题(30分) 1、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划分是指什么?举例说明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文学研究的两个不同层次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和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这两个层次之间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例如文学理论不仅可以进行某一国的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可以进行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也可以对某一文艺理论问题,从世界的角度进行总体性的研究。无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都有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方面的内容。 2、简述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一书的观点? 答:(1)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种族和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2)对比较文学来说,比较历史上毫无关系的语言和风格方面的现象,同研究从阅读中可能发现的相互影响和平行现象一样有价值;(3)比较文学不能只用来研究文学史(渊源和影响),而且也要用来研究和评论和当代文学;(4)比较文学上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文学,它认为一切文学创作和经验都有统一的一面,因而存在从国际的角度来展望建立全球文学史和文学学术这一遥远的理想;(5)比较文学的性质和对象决定了它不可能只局限于运用单纯的比较方法,在比较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