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

(1848年11月—1849年8月)

1848

11月恩格斯和“新莱茵报”的其他几位编辑由于有被逮捕的危险,离开了科伦,因此,该报的编辑工作几乎全部落到马克思的肩上。同时马克思还积极参加了科伦工人联合会的活动,担任该会主席,并参加了民主协会和民主主义者莱茵区域委员会的工作,动员人民群众起来积极反抗反革命的进攻。

11月7日左右恩格斯(当时在瑞士)由洛桑到纽沙特尔。

11月7日恩格斯寄给马克思一篇关于纽沙特尔共和国的文章,标题是“昔日的公国”,发表在11月11日“新莱茵报”上。

11月8日由于普鲁士正在策划反革命政变,马克思写了“柏林的危机”一文,发表在11月9日“新莱茵报”上。

11月9日左右恩格斯由纽沙特尔到伯尔尼。

11月9日恩格斯写“新的代议机构。——瑞士运动的成绩”一文。发表在11月15日“新莱茵报”上。

11月11日—13日马克思写关于“柏林的反革命”的一组文章,发表在11月12日(增刊)和14日“新莱茵报”上。马克思号召人民群众用拒绝纳税的办法来回答反革命的行动。他认为这是人民对政府施加有组织的革命压力的手段。

11月13日在科伦民众大会上选出了人民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该会委员。委员会的任务是组织和武装群众以反抗征税,反对正在普鲁士策划的政变。

马克思参加了科伦民主协会的会议,他在会上宣读了刚从维也纳打来的关于罗伯特·勃鲁姆被处死刑的电报,这个消息在会场上引起了极大的愤慨。

11月14日法院侦查员就“侮辱”检察官黑克尔一事对马克思进行侦讯。人民群众齐集在法院前面,表示对马克思的同情。审讯结束后,人民陪送马克思到埃塞尔大厅,他在那里感谢人们对他的同情和支持。

马克思和施奈德尔第二代表莱茵省民主主义者区域委员会向莱茵省各民主团体呼吁,建议它们组织民众大会和号召居民拒绝纳税。为了讨论以后的措施,区域委员会决定在11月23日召开莱茵省民主主义者代表大会。呼吁书发表在11月15日“新莱茵报”上。

11月15日马克思写“内阁在被告席上”一文,发表在当天的“新莱茵报”号外上。

恩格斯向伯尔尼州司法和警察当局申请准许他在伯尔尼居留。

11月17日“新莱茵报”发表了马克思的“良心的忏悔”一文。

马克思出版了一号“新莱茵报”特别附刊,号召居民不向政府缴纳任何捐税。从11月19日到12月17日该报每号都刊有“打倒捐税!!!”的号召。

11月18日马克思写“艾希曼的命令”一文,发表在11月19日“新莱茵报”上。

马克思、沙佩尔、施奈德尔第二代表莱茵省民主主义者区域委员会发表第二个呼吁书,号召各地居民用一切方法反抗强行征税,组织武装队伍,建立安全委员会这种人民的权力机关。呼吁书发表在11月19日“新莱茵报”上。

11月20日马克思和莱茵省民主主义者区域委员会的其他两名委员——沙佩尔和施奈德尔第二——接到传票,要他们在11月21日到法院侦查员那里去受传讯。他们被控的罪名是“公开号召叛乱”,因为他们曾呼吁拒绝纳税。

马克思、沙佩尔和施奈德尔第二再次发表呼吁书,通报他们被法庭传讯,并警告莱茵省的民主主义者不要过早举行发动。呼吁书发表在11月21日“新莱茵报”上。

11月21日法院侦查员就莱茵省民主主义者区域委员会号召人民拒绝纳税一事传讯马克思。

科伦地方法院审判庭决定把恩格斯和科伦九月事件其他参加者(瓦赫特尔、毕尔格尔斯等)的案件延期到他们亲自出庭时进行审理。

11月22日马克思写“法兰克福议会”一文,发表在11月23日“新莱茵报”上。

11月23日马克思参加了莱茵省第二届民主主义者代表大会的工作。会上讨论了有关拒绝纳税运动的问题。大会特别重视民主主义者在农村的工作,认为必须吸引农民群众参加反对反革命的斗争。大会批准了民主主义者区域委员会的决议,并向代表们发出相应的指示。

“新莱茵报”发表了恩格斯的“联邦法院的选举”一文。

11月24日马克思写“德利加尔斯基——立法者、公民和共产主义者”和“对‘新莱茵报’提出的三个诉讼案”两篇文章,发表在11月26日“新莱茵报”上。

恩格斯将“德意志中央政权和瑞士”及“联邦委员会委员剪影”两篇文章寄往科伦,它们分别发表在11月26日和29日“新莱茵报”上。

11月29日马克思写“意大利的革命运动”一文,发表在11月30日“新莱茵报”上。

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请他为“新莱茵报”写关于蒲鲁东、关于匈牙利事件以及关于瑞士式的联邦共和国的文章。

12月初恩格斯写“法国工人阶级和总统选举”及“蒲鲁东”两篇文章,都没有发表。

12月2日左右马克思因“新莱茵报”上所发表的一些文章,再次被法院侦查员传讯,这些文章包括:格·维尔特所写的发表时没有署名的一组小品文“著名的骑士施纳普汉斯基的生平事迹”,来自布勒斯劳的关于利希诺夫斯基在选举前的阴谋的报道,来自法兰克福的揭露法兰克福国民议会议员施泰德曼的假报告的报道,以及在“新莱茵报”上发表的1848年9月20日科伦民众大会的决议。

12月6日由于普鲁士国民议会被解散,马克思写“反革命的第二阶段”一文,发表在12月7日“新莱茵报”号外上。

恩格斯写“国民院”一文,发表在12月10日“新莱茵报”上。

12月8日洛桑工人联合会委派“为无产阶级利益而斗争的老战士”恩格斯为代表,出席12月9日在伯尔尼召开的瑞士德国工人联合会第一届代表大会。

12月9日恩格斯得到在伯尔尼居留的许可证。

12月9日—29日马克思以“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为题写了一组论文。马克思在这些文章中,总结了三月革命,说明了1848年底德国阶级力量对比的情况,揭露了普鲁士资产阶级的背叛作用。这组文章分别发表在12月10、15、16和31日“新莱茵报”上。

12月19日“新莱茵报”登载了征求1849年第一季度订户的通知,其中强调指出,“新莱茵报”不仅是德国民主派的机关报,而且也是欧洲民主派的机关报。

12月20日陪审法庭原定于12月20日审讯“新莱茵报”总编辑马克思、发行负责人科尔夫和编辑恩格斯——他们因该报7月5日发表了“逮捕”一文而被控侮辱检察长茨魏

费尔和诽谤宪兵——因手续不周而延期。

12月21日马克思因11月26日“新莱茵报”发表了“德利加尔斯基——立法者、公民和共产主义者”一文而被法院侦查员传讯。

12月21日—22日马克思写“对哥特沙克及其同志们的审判”一文,连续发表在12月22和23日“新莱茵报”上。

12月24日“新莱茵报”发表马克思的“普鲁士反革命和普鲁士法官”一文。

12月31日马克思写“革命运动”一文,总结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发展,分析了法国和英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并强调指出这个革命应该对欧洲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发生的影响。文章发表在1849年1月1日“新莱茵报”上。

1849

1月4日马克思因科伦市政委员会发行工人手册(城市在业工人守则)一事写“资产阶级的文件”一文,发表在1月5日“新莱茵报”上。

1月8日马克思写“新年贺词”一文,发表在1月9日“新莱茵报”上。

1月11日恩格斯写“瑞士报刊”一文,发表在1月17日“新莱茵报”上。

1月13日“新莱茵报”刊载恩格斯的“匈牙利的斗争”一文。

1月15日马克思参加科伦工人联合会委员会的会议。马克思在自己的发言中说明了,为什么工人应该在本届普鲁士议会第二议院选举中支持民主派的候选人。

1月中旬恩格斯由瑞士回到科伦,重新全力投入了“新莱茵报”的编辑工作。

1月20日—21日马克思写“孟德斯鸠第五十六”这篇论战性文章,揭露了“科伦日报”在选举前约许的用钦定宪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蛊惑性诺言。马克思号召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只选举那些坚决反对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代表。文章连续发表在1月21和22日“新莱茵报”上。

1月21日恩格斯写“普鲁士逮捕科苏特的命令”一文,发表在1月28日“新莱茵报”上。

1月25日—27日马克思写“柏林‘国民报’致初选人”一文,抨击普鲁士自由派,发表在1月26和28日“新莱茵报”上。

1月26日恩格斯因科伦九月事件被法院侦查员传讯。传讯结果宣布不再对恩格斯提出任何控诉。

1月29日马克思参加科伦工人联合会委员会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恢复联合会的机关报“自由、博爱、劳动”的决议,以此与哥特沙克宗派集团的机关报“自由、劳动”相对抗。

1月30日马克思写“‘科伦日报’论选举”一文,证明无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必须为民主共和国共同进行斗争。文章发表在2月1日“新莱茵报”上。

2月左右由于共产主义者同盟伦敦中央委员会特派代表约瑟夫·莫尔来到德国,在“新莱茵报”报社举行了会议。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讨论了改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问题。

2月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编辑部会见了路过科伦的工人兄弟会的领导人斯蒂凡·波尔恩。

2月3日马克思写“康普豪森”一文,发表在2月4日“新莱茵报”上。

2月4日科伦工人联合会会员大会宣告,马克思和恩格斯建议经常为会员举办关于社

会问题的义务讲座。为了建立一个更巩固的、有固定的章程和机构的工人组织,大会通过关于改组工人联合会的决议。

2月7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新莱茵报”被控侮辱检察长茨魏费尔和诽谤宪兵(在该报1848年7月5日发表的“逮捕”一文中)而受审,他们在法庭上发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这次审讯当众揭露普鲁士政府实行反革命政变的罪行。陪审法庭宣判马克思、恩格斯及该报发行负责人科尔夫无罪。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法庭上的发言发表在2月14日“新莱茵报”上。

2月8日马克思出席科伦陪审法庭受审,因为他、沙佩尔和施奈德尔第二草拟了1848年11月18日民主主义者区域委员会的呼吁书而被控告“煽动叛乱”。马克思在他的发言中证明,人民有权用革命来回答王权的反革命行为。全体被告都被宣判无罪。马克思在法庭上的发言发表在2月25和27日“新莱茵报”上。

2月10日马克思写“‘科伦日报’的分工”一文,发表在2月11日“新莱茵报”上。

马克思写以“拉萨尔”为题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2月11日“新莱茵报”上。此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报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拉萨尔案件的文章。

2月11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了工人联合会在缪尔海姆(莱茵省)举办的民主宴会。马克思发表了讲话,谈到德国工人参加法国、英国、比利时和瑞士革命斗争的情况。恩格斯在讲话中对匈牙利的革命战士表示敬意。工人联合会会员鲁卡斯提议,为像马克思一样早在二月革命很久以前就在捍卫工人阶级的权利的民主主义者干杯。

2月14日—15日恩格斯写“民主的泛斯拉夫主义”一文,连续发表在2月15和16日“新莱茵报”上。

2月15日在科伦工人联合会委员会会议上,恩格斯建议举行宴会纪念法国二月革命一周年;恩格斯的建议被采纳了。

2月16日—21日马克思写“博德尔施文克及其伙伴治理下的普鲁士财政”和“再论旧普鲁士的财政”两文,分别发表在2月17和23日“新莱茵报”上。

2月17日恩格斯写“‘科伦日报’论马扎尔人的斗争”一文,发表在2月18日“新莱茵报”上。

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纪念法国二月革命一周年的宴会。恩格斯提议为正在进行斗争的意大利人,为罗马共和国干杯。

2月28日“新莱茵报”发行科出版了关于2月7日和8日审判经过情形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发言全文的单行本,标题是“两个政治审判案”。

3月2日—3日科伦卫戍部队两名下级军官来到马克思的寓所,他们威胁马克思,要他说出“新莱茵报”上刊登的关于乌滕霍芬上尉的短评的作者是谁。马克思断然拒绝这一要求。3月3日他就此事向科伦卫戍司令提出严重抗议。

3月7日“新莱茵报”发表社论“经济状况”,分析了1848年前夕英国经济的发展,阐述了1848年革命对工商业状况的影响。

3月10日—15日马克思写“三月同盟”及“法兰克福三月同盟和‘新莱茵报’”两文,分别在3月11日和17日发表。

3月11日在科伦居尔岑尼希大厅的初选人大会上,马克思当选为负责同第二议院议员保持经常联系的委员会的委员。会议通过了致第二议院议员书,要求他们努力争取解除柏林的戒严状态和结束军刀专政。

3月13日—23日马克思在“新莱茵报”的几篇社论中尖锐地抨击了勃兰登堡—曼托伊费尔内阁关于俱乐部法和集会法,招贴法和出版法的草案,这些法案一旦实施,1848年三月革命时期所争得的民主自由就会化为乌有。

3月16日恩格斯写“第二议院的奏折草案”一文,发表在当天的“新莱茵报”特别附刊上。此后,恩格斯还写了许多批评普鲁士议会第二议院的辩论的文章。

3月18日在马克思所写的一篇短评中宣布,“新莱茵报”将要为之举行周年纪念的不是柏林的三月革命,而是巴黎工人1848年6月25日的起义。短评发表在3月18日“新莱茵报”增刊上。

3月19日为纪念柏林巷战一周年在科伦居尔岑尼希大厅举行了盛大宴会,在宴会上,恩格斯提议为巴黎六月武装起义者干杯。

3月25日恩格斯写“柏林关于奏折问题的辩论”一文,发表在3月30日“新莱茵报”上。

3月27日恩格斯写“在意大利和匈牙利的战争”一文,发表在3月28日“新莱茵报”上。

3月29日普鲁士内务大臣建议把马克思逐出科伦,莱茵省总督艾希曼虽然也表示赞同这个措施,但又担心它会在城内引起骚动,因此他建议等待一个比较有利的时机,把马克思不仅逐出科伦,而且逐出普鲁士。

3月30日—4月3日恩格斯以“皮蒙特军队的失败”为题写了三篇文章,分析了皮蒙特和奥地利的战争的进程,指出只有真正的民族革命战争和全民总起义才能使意大利摆脱奥地利的统治。文章分别发表在3月31日、4月1日和4日“新莱茵报”上。

4月5日—11日马克思在“新莱茵报”上发表他的著作“雇佣劳动与资本”,这一著作是根据1847年12月下半月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德国工人协会所做的演讲写成的。他力求用通俗的形式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证明资本家的利益和雇佣工人的利益的不可调和的对立性。

4月11日科伦工人联合会委员会通过决议,把工资问题列为各分会在晚会上进行讨论的项目之一,并指定“新莱茵报”发表的马克思著作“雇佣劳动与资本”为学习文件。

4月14日马克思和沙佩尔、威·沃尔弗、安内克一起退出莱茵省各民主团体区域委员会。马克思及其拥护者虽然在组织上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断绝了关系,但并不拒绝在反对反革命进攻的斗争中同后者一致行动。他们提出联合各工人联合会并在这个基础上着手建立独立的、群众性的工人政党的任务。这一声明发表在4月15日“新莱茵报”上。

4月15日—5月8日左右马克思到德国西北部和威斯特伐里亚各城市去。他访问了不来梅、汉堡、比雷菲尔德、哈姆,会见了许多共产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了解了当地的革命情况,并设法为继续出版“新莱茵报”筹集资金。在马克思外出期间,该报由恩格斯主持。

4月16日在马克思及其战友的影响下,科伦工人联合会在大会上一致决定,退出德国民主协会总会,加入工人联合会总会,工人联合会总会中央委员会设在莱比锡。为了更紧密地团结各工人联合会,大会决定在科伦召开莱茵省和威斯特伐里亚各工人联合会代表大会。

4月17日科伦工人联合会委员会推选马克思参加莱茵省和威斯特伐里亚各工人联合会代表大会临时筹备委员会,代表大会定于5月6日召开。

4月19—23日恩格斯写关于普鲁士议会第二议院的辩论的两篇文章:“柏林第二议院四月十三日会议”和“关于招贴法的辩论”。文章分别发表在4月20、22和27日的“新莱茵报”上。

4月20日“新莱茵报”发表声明:由于马克思离开了科伦,他的著作“雇佣劳动与资本”暂停刊登。德国政治形势的尖锐化和“新莱茵报”的停刊使马克思未能把这一著作全部发表。

4月23日科伦工人联合会全体会员大会批准由马克思、沙佩尔、威·沃尔弗、安内克、埃塞尔和奥托组成的莱茵省和威斯特伐里亚各工人联合会代表大会临时筹备委员会。

4月28日恩格斯写“第二议院的解散”和“波茲南”两文,发表在4月29日“新莱茵报”上。

4月29日科伦工人联合会的“自由、博爱、劳动”报公布了联合会第一分会的决议,谴责哥特沙克对工人联合会的态度和他对马克思的敌意的攻击。

4月30日恩格斯写“柏林的反革命策划”一文,发表在5月1日“新莱茵报”上。

5月上半月“新莱茵报”报道了萨克森、莱茵省、威斯特伐里亚、普法尔茨、巴登人民起义的经过情形。

5月4日—6日“新莱茵报”发表了恩格斯的“莱茵各城市代表大会”和“他们要戒严”两篇文章。恩格斯在文章中警告科伦工人说:政府企图在5月6日各党派举行代表大会(其中也有工人联合会代表大会)时挑起混乱,以便制造借口来实行戒严。恩格斯号召工人不要

上当局的当,不要在条件对他们不利时发动斗争。

5月7日恩格斯写一篇阐述萨克森、普法尔茨和莱茵普鲁士革命新高涨以及匈牙利革命斗争的文章,标题是“普鲁士军队和人民革命起义”,发表在5月8日“新莱茵报”上。

5月9日马克思访问德国各城市回到科伦后写“霍亨索伦王朝的丰功伟绩”一文,发表在5月10日“新莱茵报”上。

恩格斯写“反革命的进攻和革命的发展”一文,发表在5月10日“新莱茵报”上。

5月10日左右恩格斯制定保证莱茵省起义获得胜利的行动计划。

5月10日因爱北斐特发生起义,恩格斯奔赴佐林根,又从佐林根同革命工人队伍一起前往爱北斐特。

5月11日恩格斯到达爱北斐特,安全委员会委派他领导构筑防御工事的工作,并视察城内全部街垒和炮兵。恩格斯要求安全委员会把工人武装起来,向资产阶级强行征税以便保证武装部队的给养。

普鲁士政府下令驱逐马克思出普鲁士,企图用这种办法来迫使“新莱茵报”停刊。

5月14—15日爱北斐特资产阶级害怕恩格斯宣布成立红色共和国,力图逮捕他,爱北斐特安全委员会在资产阶级这种压力下,建议恩格斯离开该城。委员会的行为引起了工人的愤慨。他们要求恩格斯留下来,并保证“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他”。

5月15日恩格斯清醒地估计了局势,为了避免引起起义者阵营的分裂,就离开爱北斐特回到科伦。

5月16日马克思接到驱逐他出普鲁士的命令。

5月17日左右由于恩格斯参加了爱北斐特起义,当局发出了逮捕他的命令。

5月17日“新莱茵报”详细报道了爱北斐特事件。该报感谢爱北斐特工人对该报编辑恩格斯的同情,并且向他们保证,在工人和资产阶级之间决战一旦到来,恩格斯便会像“新莱茵报”的所有其他编辑一样,立刻出现在战斗岗位上,那时,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他离开这个岗位了。

逮捕令使恩格斯不得不离开科伦,他便到爆发了革命起义的德国西南部去。

5月19日左右马克思用订户的报费和自己的钱,以及他变卖自己的快速印刷机的钱偿付“新莱茵报”欠排字工人、印刷工人、纸商、职员、记者及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债款。

5月19日由于马克思被逐出普鲁士,而且恩格斯和其他编辑又遭到迫害,“新莱茵报”用红色油墨出版最后一号,即第301号。报上发表了马克思的文章“新莱茵报被勒令停刊”

和恩格斯的文章“匈牙利”。该报编辑在致科伦工人的告别书中说,“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的最后一句话始终将是:工人阶级的解放!”

5月19日—20日“新莱茵报”停刊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到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在这里他们敦促国民议会左派议员领导德国西南部的武装起义,把巴登和普法尔茨的革命军召到法兰克福来,并将全德国民议会置于起义人民和起义军队的影响之下。这个计划没有得到小资产阶级议员的支持。

5月20日或21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到达巴登。在曼海姆、路易港和卡尔斯卢厄,他们力图说服运动的领导者,使他们相信必须把巴登革命军派往法兰克福,使起义具有全德的性质。领导运动的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拒绝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议。

5月23日—24日左右马克思和恩格斯前往普法尔茨。他们先到斯拜尔,后来又到了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凯则尔斯劳顿。鉴于起义是在保卫帝国宪法的口号下进行的,而领导起义的又是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领袖,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拒绝以任何形式正式参加对运动的领导。

5月29日科伦违警法庭就马克思、德朗克、维尔特等人被控诽谤法兰克福议会议员一案宣判被告无罪。他们被控告的原因是,1848年9月14日“新莱茵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揭露了议员施泰德曼所作的关于同丹麦休战问题表决结果的假报告。

5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前往宾根。在途中,他们因被怀疑参加起义而被黑森兵士逮捕,并押到达姆斯塔德,从那里又押到美因河畔法兰克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法兰克福获释后又前往宾根。

5月31日马克思代表“新莱茵报”全体编辑写一声明,表明他们同“西德意志报”毫无共同之处。声明发表在6月2日“新德意志报”上和其他德国报纸上。

6月2日左右马克思预料法国将发生决定性的革命事件,受民主主义者中央委员会的委托前往巴黎,以便代表德国革命党同法国社会民主主义者取得联系。

恩格斯前往凯则尔斯劳顿,打算最初以政治流亡者的身分在那里先住一个时期,如果斗争一旦爆发,就立即“在这个运动中走上只有‘新莱茵报’才能走上的那个岗位,即士兵的岗位。”

普法尔茨临时政府建议恩格斯担任各种民政的和军事的职务。但是恩格斯都一一加以拒绝了,只同意为普法尔茨临时政府出版的“城乡信使”报写几篇文章。

6月2日恩格斯写“普法尔茨和巴登的革命起义”一文,发表在6月3日“城乡信使”报上。由于编辑部认为恩格斯的第二篇文章太“刺激”了,恩格斯把文章索回,并且拒绝再为该报撰稿。

6月3日左右马克思到达巴黎。

6月3日以后马克思恢复并扩大了他同各俱乐部领导人、各秘密工人组织领导人以及

同法国民主主义者代表们的联系。

6月6日普鲁士政府下令通缉恩格斯。

6月7日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告诉他巴黎的革命形势很紧张,并且请求恩格斯经常告诉他关于德国的情况。

6月13日—7月11日恩格斯经纽施塔特前往欧芬巴赫,去参加巴登—普法尔茨军队,即维利希指挥的志愿部队。他直接参加了在巴登和普法尔茨进行的革命战斗。当时恩格斯是维利希的参谋,同他一起制定作战计划,并指挥完成特别复杂和危险的战斗任务。恩格斯亲自参加了四次战斗,其中有一次是拉施塔特城下的大会战。

6月21日马克思写“六月十三日”一文,评述巴黎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起义的失败。文章发表在6月29日德国民主派报纸“人民之友”上。

7月12日巴登-普法尔茨起义失败后,恩格斯曾参加作战的那支部队最后转移到瑞士境内。

7月19日马克思接到法国当局的通知,其中说法国当局已经下令把他从巴黎驱逐到摩尔比安—布列塔尼的一块有碍健康的沼地去。

7月24日恩格斯到达斐维(窝州)。

7月25日恩格斯写信给在巴黎的马克思夫人,对马克思的遭遇感到不安,因为听说他被逮捕了;恩格斯在信中还告诉她自己参加巴登和普法尔茨起义的军事行动的经过。

7月27日左右“新闻报”登载了关于“新莱茵报”被查封以及“新莱茵报”编辑以后活动的不正确报道。马克思在给该报编辑的公开信中批驳了这种报道。这封信发表在7月30日“新闻报”上。

8月1日左右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说他得到恩格斯的消息感到很高兴,他建议恩格斯写巴登—普法尔茨起义的历史,并告诉恩格斯他正在商谈关于在柏林出版一种政治经济杂志的事。

8月20日左右恩格斯在斐维逗留一个月后转赴洛桑。

8月23日马克思写信告诉恩格斯,说他将从巴黎被驱逐到布列塔尼沼地去。因此,他决定流亡伦敦。他建议恩格斯也到伦敦去,以便在那里一起出版杂志。

8月24日马克思离巴黎赴伦敦。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

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摘要】生态思想的产生与人类大规模的改造自然的活动所带来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关,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迫使人们不断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加深对生态思想的研究。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恩格斯是最早的生态思想家,他们的生态思想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运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自然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建立在他们共同的自然观基础上的,他们承认自然的客观优越性;主张自然的社会性,不能脱离人和人的活动谈论自然问题;自然是个整体,是个系统,人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人的活动必须受到自然的限制,所以人要预测和调控自己的行为,以免对自然系统造成破坏。 1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保护自然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和动物不一样,动物是被动性的存在物,人则是主动性的存在物,人类比一切动物都强,在于人的主动创造性。当自然环境改变时,动物只能通过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或者归于灭亡。人的能动性则使人始终把追求更适宜的环境作为奋斗的目标。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依靠积极地、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在他们看来,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乎人性的。“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 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然而人创造环境的活动不是为所欲为的,而是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要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活动。人是具有能动性,但是它永远不可能完全摆脱外部自然和自身自然的制约;在任何时候,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不是不受制约的,人类只能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性而不能违背自然地规律性。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在,人类的盲目活动对自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早在19世纪50年代,雅科比在《改革报》上发表了关于论地球毁灭的的文章,马克思恩格斯对此给予了关注。对于人们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行为,恩格斯指出:“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生产其最初产品,并使气候恶化。” 人通过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这体现了人类对自然改造“进”的方面;而在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条件下,合理地进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保护自然环境,则体现了人堆自然改造“退”的方面。二者有机的结合,让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有进有退。 2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与自身的关系 马克思将自然界规定为人的一种身体。在他看来,人“不但是有机体,而且还是这种作为主体的无机自然”。自然对人来讲,不再是外在的存在,而是与人和人的活动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连的另一种身体。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是人的身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单方面的需要,而是为了双方的互依互存、共同发展。人的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具有功能和需要价值关系,是双向的价值关系。一方面,自然地功能首先表现为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提供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其次表现在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提供人展示其本质力量的舞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人的活动方式也改变了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平

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事业年表 1,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城 2,1830年秋天,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 3,1835年,中学毕业 4,1836-1938年,进入伯恩大学法律系学习,哲学,历史,艺术。在此期间结识布·鲍威 尔 5,1839年-1841年,马克思学习希腊哲学,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和,博士论文《德谟克利 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 6,1842年,马克思为黑格尔左派分子创办的杂志“德法年鉴”写“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令”。1842年11月首次会见恩格斯。 7,《莱茵报》由马克思主持,但是青年黑格尔拍企图利益这份报纸来宣传他们的唯心哲学观点。最后被普鲁士查封。 8,1843年---1844年,马克思为“德法年鉴”所写的两篇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评导言》,标志着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者变成唯物主义者,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变为共产主义者。1844年,马克思收到恩格斯为“德法年鉴”所写的两篇论文《政治经济学批评大纲》和《英国状况(评马斯·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这些论文被普鲁士当局误认为是对国家的叛乱和侮辱陛下而停止。 弗·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年表 1,1820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诚 2,1834年中学转学 3,1837年父亲不让七读书,恩格斯辍学在父亲的营业所打工。 4,1838年---1841年,边工作边学习,黑格尔的哲学等 5,1841年----1842年,进行服兵役,在柏林大学课间学习 6,1842年---1844年,恩格斯研究英国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英国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劳动 条件,了解英国工人的斗争和宪章运动,他访问了曼切斯特的工厂和工人区,参加各种群众 大会和工人集会。 7,

恩格斯介绍

[360百科百度百科] 个人概况 姓名: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外文名:Friedrich Von Engels 国籍:德国 出生地:莱茵省巴门市(今伍珀塔尔) 出生日期:1820年11月28日 逝世日期:1895年8月5日英国伦敦 父母Friederich, Sr. Elizabeth Engels 配偶终身未婚未育 恩格斯介绍: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且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众望所归的领袖。 恩格斯一生的介绍 1.出自名门望族 2.虔诚的基督教徒 3.爱北斐特中学的学生王 4.资产阶级商人家庭中叛逆者 5.被迫弃学从商 6.不来梅商行的诗人 7.与乌培河谷的信仰决裂 8.发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9.心系英国工人阶级10.跨越门第书写爱情11.革命队伍寻挚友12.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3.伟大的巴黎会见14.第一次联手_创作《神圣家族》15.创立无产阶级的新型世界观16.创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17.《共产党宣言》的诞生18.投身1848年欧洲革命19.《新莱茵报》上唇枪舌剑20.在曼彻斯特经商21.替马克思挣稿费22.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导师23.工人运动的再觉醒24.同拉萨尔的分歧25.提出德国工人的革命任务26.反杜林论27.圣马丁教堂的婚礼28.马克思逝世29.整理和出版《资本论》30.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顾问31.指导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活动32.欢呼英国工人运动的再度高涨33.预言革命首倡权属于俄国34.为建立第二国际而努力35.晚年的理论探索---①创立辩证的自然观②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③终结德国古典哲学④捍卫和发展唯物史观⑤探索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⑥提出无产阶级革命新政策⑦论证工农联盟的重要性36.在大海中永生 个人名言 1、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 2、只有获得胜利的可能性非常大时,才可进行决战。 3、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 4、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 5、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 6、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

浅谈马克思的小论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 从初中一直到现在的大学,我们都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很崇拜马克思,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是个很传奇的人物,虽然我对他的生平事迹不是很了解,并且人们对于他的关注似乎更多的在他的革命思想方面,但确实从他的思想理论中能够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当然,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并不只是马克思一个人的成果,初期还有恩格斯,发展中有列宁等伟大的思想领袖。我们从小就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现在大学还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接触,以下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认识和了解。 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理论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学。他吸收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通过有机的结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前提是19世纪形成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社会科学前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阶级斗争学说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就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世界就此改变了。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唯史观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史观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学科紧密联系,给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市给了工人阶级。”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无产阶级建党学说,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物质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揭示了它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并且对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以及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认为人们不应单纯从客体方面去理解存在,而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存在,即首先把存在看作是主体实践的对象,改造的对象;因为正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地使周围的世界发生变化,使“自在的”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化的”自然。同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 (1848年11月—1849年8月) 1848 11月恩格斯和“新莱茵报”的其他几位编辑由于有被逮捕的危险,离开了科伦,因此,该报的编辑工作几乎全部落到马克思的肩上。同时马克思还积极参加了科伦工人联合会的活动,担任该会主席,并参加了民主协会和民主主义者莱茵区域委员会的工作,动员人民群众起来积极反抗反革命的进攻。 11月7日左右恩格斯(当时在瑞士)由洛桑到纽沙特尔。 11月7日恩格斯寄给马克思一篇关于纽沙特尔共和国的文章,标题是“昔日的公国”,发表在11月11日“新莱茵报”上。 11月8日由于普鲁士正在策划反革命政变,马克思写了“柏林的危机”一文,发表在11月9日“新莱茵报”上。 11月9日左右恩格斯由纽沙特尔到伯尔尼。 11月9日恩格斯写“新的代议机构。——瑞士运动的成绩”一文。发表在11月15日“新莱茵报”上。 11月11日—13日马克思写关于“柏林的反革命”的一组文章,发表在11月12日(增刊)和14日“新莱茵报”上。马克思号召人民群众用拒绝纳税的办法来回答反革命的行动。他认为这是人民对政府施加有组织的革命压力的手段。 11月13日在科伦民众大会上选出了人民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该会委员。委员会的任务是组织和武装群众以反抗征税,反对正在普鲁士策划的政变。 马克思参加了科伦民主协会的会议,他在会上宣读了刚从维也纳打来的关于罗伯特·勃鲁姆被处死刑的电报,这个消息在会场上引起了极大的愤慨。 11月14日法院侦查员就“侮辱”检察官黑克尔一事对马克思进行侦讯。人民群众齐集在法院前面,表示对马克思的同情。审讯结束后,人民陪送马克思到埃塞尔大厅,他在那里感谢人们对他的同情和支持。 马克思和施奈德尔第二代表莱茵省民主主义者区域委员会向莱茵省各民主团体呼吁,建议它们组织民众大会和号召居民拒绝纳税。为了讨论以后的措施,区域委员会决定在11月23日召开莱茵省民主主义者代表大会。呼吁书发表在11月15日“新莱茵报”上。 11月15日马克思写“内阁在被告席上”一文,发表在当天的“新莱茵报”号外上。

浅谈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浅谈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理论丰富自己的历史。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和失误的历史经验,也总结了国际的经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马克思生平事迹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马克思从小勤奋善于独立思考。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1835年10月,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士学位。 马克思在完成博士论文后因普鲁士政府加紧对进步知以界的迫害,于是转向政治,开始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斗争。1842年初,他写了第—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土的书报检查令》,通过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揭露整个普鲁土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1843年5月,他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镇克罗茨纳赫。在这里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从此他们开始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合作。 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2月到了布鲁塞尔。他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接着,他又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的同时,还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而积极作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大陆。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到了巴黎。他立即着手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4月初,他返回德国,直接参加革命。6月他创办了《新莱茵报》。为了发展民主统一战线,马克思参加了科隆民主协会的工作,同各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基本内容: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2科学的分类思想 3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4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5科学技术与生产动因 6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7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 8技术的异化 1 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科学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科学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2 科学的分类 恩格斯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分类。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

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并将科学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3 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认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通过理论思维才能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自然地与哲学发生紧密的联系。 4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5 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 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上的关系

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上的关系 广告1201 徐振泽 1219200112 通过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革命家。两人情同兄弟,志同道合,有着很深的友情。我想两个人能够成为好兄弟,志趣相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是相近或趋于一致的。这也是我觉得首先导致两人在思想上有相同的地方的原因。 有很多马克思主义者都坚持认为: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时一致的,其中包括他们的出发点、基本原则、基本路线等等。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两人在基本思想主张是趋于一致的,两人都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做着努力。包括后来,我们可以发现,说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本质上时一致的这种观点不是别人,而是恩格斯自己。在看了恩格斯写的《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中我们可以验证到这样的观点。 而且,恩格斯也把自己从事的理论研究看做“第二小提琴手所演奏的乐章”,而把马克思当作是“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并且以有马克思这样的第一小提琴手而骄傲。1886年,恩格斯在回顾他和马克思所共同走过的历程时,十分诚挚地说:“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四十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指导思想(特别是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至多除了几个专门的领域外,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很容易地做到。至于马克思所做到,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一切人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的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非常公正的。由此就可以看到两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到两人思想上的一些差异性和不同点。首先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的视野上存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超验和经验的分野。由于在视野上的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致思取向。第二点,如果说马克思更强调“存在决定意识”,那么恩格斯则更侧重于“物质决定精神”。而这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差别。所以,我们现在在课本上所学到的“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也是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上的总结,深化。 以上两点是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两者思想上的一些差异。当然,这些问题都是有一些客观的因素所带来的,也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我们都知道,马克思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而恩格斯则没有。再加上两个人个性上的小差异,也不可能造成两个人的思想完全同化。再加上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上,也难免会有一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但是好在经过实践的发展,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总结,他在马克思逝世之后所做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上,马为主,恩为辅,但离开了恩格斯,马克思主义也很难以形成,更难以传播。马克思一生的主要创作中,要么是在恩格斯的帮助下完成,要么是两人共同完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恩格斯在资金上给了马克思极大的帮助。在马克思逝世后,他为宣传马克思的著作出版和宣传作了不朽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

《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中关于青年的论述(摘自《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2001年8月第1版) 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马克思:《致保尔〃拉法格》(1866年8月13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520页 回忆过去的运动对青年是有益的,否则他们会认为,一切都应该归功于他们自己。 恩格斯:《致约翰〃菲力蒲〃贝克尔》(1877年3月24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239页。 某些对党的事务的发展表示不满的大学生先生们又开始学习了,这当然很好。他们学习得越多,对那些担任负责工作并勤勤垦垦履行自己职责的人们就越会采取宽容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会看到,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他们还应当发现,他们在工人面前所极力焙耀的“学识”,还是差得很远的,而工人们本能地、“直

接地”(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掌握了的东西,他们这些大学生要费很大力气才能获得。 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明年2月4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第270页。 他们这些受过“学院式教育”的人,总的说来,应该向工人学习的地方,比工人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要多得多。 恩格斯:《给〈克萨克森工人报〉编辑部的信》(1890年9月7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第82页。 希望你们的努力将使大学生们愈益意识到,正是应该从他们的行列中产生出这样一种脑力劳动无产阶级,他们负有使命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 过去的资产阶级革命向大学生要求的仅仅是律师,作为培养他们的政治活动家的最好的原料;而工人阶级的解放,除此之外还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才。因为问题在于不仅要掌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生产,而在这里需要的决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丰富的知识。 恩格斯:《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1893年12月19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翅卷第487页。 为了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我们需要有技术素养的人才,而且数量很大。我们没有这样的人才,直到最近,我们甚至还

马克思生平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马克思生平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 家、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 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德国莱茵省美丽的小城特利尔, 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 家一一卡尔·马克思的故乡。1818 年 5 月 5 日 ,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 犹太律师家庭。他在当地接受了良好的中等教育 , 于中学毕业时所写的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里 , 已经表达出他为整个人类谋幸福的崇 高理想。 1835 年 10 月 , 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 , 次年 10 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期间 , 马 克思除研究法学外 , 主要精力多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马克思参加了倾向进步的 " 青年黑格尔派 ", 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1841 年 4 月 , 马克思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完成博士论文后 , 马克思于1842 年 1 月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 , 并在 10 月担任了编辑 , 使这份报纸日 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 1843 年 3 月 , 马克思退出报社编辑部。 1843 年 , 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 从此 , 燕妮成了马克思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战友。 1843 年 10 月 , 马克思移居巴黎 , 参加工人运动 , 广泛研究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他在与卢格合办的《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 , 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 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科学共产主义。 1844 年 8 月 , 马克思与恩格斯 (1820-1895 )在巴黎相见, 两位伟人从此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合作。 1845 年 1 月 , 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 , 2 月转到布鲁塞尔。此时 , 马克思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 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 年 11 月至次年 5 月 , 马克思又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 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1847 年 11 月底 , 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 , 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 1848 年 2 月中旬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 , 这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 年 3 月初 , 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 , 转到巴黎 ; 4 月初 , 他又返回德国 , 直接参加革命 , 并于 6 月创办了《新莱茵报》 , 通过报纸宣传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由于德国当局的迫害 , 1849 年 6 月初 , 马克思和家人再次流亡 , 最终迁居英国伦敦。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 , 马克思和家人经历了一生中最为苦难和艰辛的时期。贫困的生活使得马克思一度濒于绝境。但马克思没有退缩 , 仍然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 , 常年累月地研读政治经济文献 , 进行《资本论》的创作。马克思夫人曾经说 " 请您相信我 , 恐怕没有一本书是在比这更困难的条件下写成的 , 我大概可以就此写一部秘史 , 它将揭示出很多很多 , 多到无限的操心、忧虑和痛苦。 " 1857 年至 1858 年 5 月期间 , 马克思写出了第一部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即《资本论》的第一稿。在这个手稿中 , 马克思运用了一系列重要原理 , 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要点。1859 年 , 马克思利用这个手稿的有关章节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此后 , 他又写了《1861-1863 年经济学子稿》 , 即《资本论》的第二稿。这一手稿阐述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 也谈到了第二卷和第三卷的一些内容。其中很大篇幅是对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批判 , 这部分后来被编为《剩余价值理论》。1863 年 8 月到 1865 年底 , 马克思又写了第三部手稿 , 即《资本论》的第三稿。1867 年 9 月 14 日 , {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 马克思还积极投身实际斗争。 1864 年 9 月 28 日 , 马克思应邀出席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

【课外阅读】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作是“该死的生意经”。并且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永远摆脱这些事,去干他喜爱的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资本论》早日写成并得以出版。 于是,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张张一英镑、二英镑、五英镑或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这些钱加起来,大大超过恩格斯的家庭开支。 从马克思来说,也正是为了对刚刚兴起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这种帮助。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金钱或是学问,都是不分彼此的。 虽然他们分开了20年,但他们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并没有终止。他们每天要通信,谈论政治和科学问题。在一段时间,马克思把阅读恩格斯的来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着信自言自语,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谈似的。 “嗯,不对,反正情况不是这样……” “在这一点上你对了!” 马克思说着说着竟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样地相互尊重,在他们看来,任何人对他们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评都不及他们彼此交换意见那样意义重大。于是,一有机会,恩格斯便摆脱商务,跑回伦敦。他俩天天见面,不是在这个家里,就是在那个家里。讨论问题时,他们在屋子里,各自沿着一条对角走来走去,一连谈上几个钟头。有时两人一前一后,半晌不吭一声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见为止。于是,两人就放声大笑起来。 1867年8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凌晨两点,马克思向他的战友报告说,《资本论》第一卷所有印张(一共49个印张)的校对工作,都已结束。他兴奋极了,写信对恩格斯说: “这一卷能够完成,只是得力于你!没有你为我而作的牺牲,这样三大卷的大部头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拥抱你,感激之至!” 《资本论》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整个国际工人运动中,具有伟大意义的大事,也是两位巨人友谊的结晶。 这种理解的友谊是那样深厚,甚至一直延续到马克思逝世之后。 马克思在病重期间,曾告诉女儿爱琳娜说,希望恩格斯能为他尚未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点什么”来。当然,即使马克思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恩格斯也会去做的。从1883马克思逝世时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补充了许多材料,重新撰写了一些篇章,使《资本论》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问世。

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 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9.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论》主讲教师:孟锐峰孙寿涛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 20 )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 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 阐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5. 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当代中国实践的认识 6. 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谈谈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7. 试析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8. 谈谈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观点 9.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0.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11. 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研究 12. 简单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 13. 劳动二重性及其意义研究 14. 货币及其职能研究 15. 劳动力商品理论研究 16. 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 17.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研究 18. 垄断与垄断资本主义研究 19.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二、论文写作要求 选题要与本课程内容相关,且有研究和分析价值,突出独立性,切忌抄袭。学生可以根据参考选题范围,自拟具体论文题目进行撰写。论文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通顺。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可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展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论证有理有据,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主要贡献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犹太人德国政治哲学家及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1835年10月考入波恩大学。1836年10月进入柏林大学改读法律和哲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43年6月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即《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抨击普鲁士专制政府开始接触社会经济问题痛斥普鲁 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捍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 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1844年2月马克思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文章主张对一切剥削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公齐声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 阶级服务的。他鲜明地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为共产 主义者的重要标志。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

见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1845年2月他们的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出版该书清算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年11月至次年5月他们又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广泛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初步提纲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仅的历史任务。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1847年1月他们加入正义者同盟同年6月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提议“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新纲领在伦敦用德文正式发表。《宣言》总结了以往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极其重要的思想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他们的伟大学说全面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2月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洪流。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接受总委员会的委托起草了《法兰西内战》宣言全面地总结了公社的经验强调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暴力“摧毁”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六十年代马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马克思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出生于一个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犹太人律师家庭。马克思的父亲具有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有这样两段话:“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 1 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联系马克思一生的经历、奋斗和实践,这恰好是马克思一生的真实写照。1835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里,他除了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马克思获得博士学位。 马克思大学毕业以后,先是在资产阶级报纸《莱茵报》中工作,向封建统治者展开了猛烈的斗争和批判。在这里,他第一次实际地接触社会。他以报纸为阵地,以政论文章为工具,为下层的苦无依靠的劳动人民辩护,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的弊端和罪恶。批判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才华、渊博的学识和坚定的立场,令封建统治者害怕。封建统治者通过马克思父亲的朋友的关系,以高官厚禄引诱和收买马克思,

浅谈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浅谈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一,对马克主义价值观的初认识 在中学阶段我们就学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那时主要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关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论述。我们主要弄清楚了三个问题。首先什么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满足程度作出判断。价值选择就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选择。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表现。其次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有哪些?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2,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3,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不同。最后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一是要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二是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这就是我们在中学阶段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重点掌握的部分,学习的内容也很有限,到了大学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我们对其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再认识。 在大学阶段,我们对马克思价值观的学习上主要是讨论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我们从四个方面学习了该部分内容。 1,价值及其特性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价值的现象的本质概括。当客体能够满足主题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价值具有客观性。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第四,价值具有多样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优质简介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 2,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观的功能书上给予了很详细的说明。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首先,价值评价是不断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评价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的这一根本目的。最后,价值评价是实践活动的发展的导向因素,他制约着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行态的本质体现。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地实践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有必然

马克思生平简介

马克思生平简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马克思生平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父亲是一个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律师,后当司法参事。马克思在本城受中等教育。 1835年进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他学的是法学,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在大学阶段,他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 1841年4月,马克思以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这时,他还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他迁居科伦,担任该报主编。11月间,与恩格斯首次会见。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痛斥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扞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 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 由于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马克思在1843年10月移居法国巴黎。他住在工人区,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生活和斗争情况;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工人秘密组织的领袖以及德国流亡者的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还时常出席法、德两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集会并发表演说。与此同时,他研究了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和黑格尔左派分子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