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2

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2
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2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这是文学一种最重要的属性。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本质,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学既有意识形态,又有审美性。所以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的规定性是什么?

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即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意识形态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他只能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反映的产物。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3、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他是反映社会生活并依存于社会的。(2)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

4、试论文学的审美特征,并举例说明

(1)形象性,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上的。(2)情感性,如果形象性是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其内在标志。(3)虚拟性,即文学界中的一切,都是人为设定的。但这并不代表否认其真实性。

5、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关系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辩证统一。

(1)文学即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2)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3)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

6、为什么说用语言表现生活和塑造形象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点?

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和升华。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反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语言是生活的映想。语言作为生活的凝聚,能够正确的反映生活,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人能否正确的运用语言来表现他所感知的生活。

7、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8、语言为什么能够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

(1)现实的或想象中的生活,通过语

言表现出来,就成为文学形象,成为文学作

品。(2)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

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产物,

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与升华。(3)

最初的语言形成,新的语言发展,新的语言

产生仍然是为了适应反映与表现生活的需

要。(4)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反映。

9、语言如何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

(1)语言的普遍一般性与形象的具体

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主要途径是语词的

系列组合,可以称为语词序列。(2)语言的

线性排列与形象的空间延展之间的矛盾与解

决。(3)语言的透明性与形象的不透明性之

间的矛盾与解决。

10、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方

式的论述?

从论述的逻辑看,马克思的这段话是

针对黑格尔“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

深化和自我运动的结果。”马克思在此实践上

已经提出了掌握世界的三种方式:思维总体、

实在总体、直观和表象。

11、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什么特点?(除

艺术掌握之外还有实践艾能掌握和理论掌

握)

(1)艺术掌握是指世界呈现在人的

感官面前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

直观和表象。(2)艺术掌握涉及的只是世界

的外部形态,其掌握是具体的。(3)艺术掌

握所产生的是一种虚幻的变化。(4)艺术掌

握不会改变世界的直观和表象。

12、与艺术的其他门类相比,文学掌握世界

的方式有什么特点?文学掌握是指通过心灵

的转换对世界的外在形态进行间接的掌握。

特点是需要心灵的整体活跃,充分发挥人的

理想力、记忆力、想象力。

13、文学为什么具有审美愉悦功能?

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是指文学作品

给人以情绪的感染、精神的慰藉和感官的快

适,是文学能够使人在烦恼之余,给美的享

受和愉悦,让心里振奋精神、恢复平静。

来自于文学创造的艺术美,艺术美又来源

于对生活的事物和情感的描写。是作为

一种文学的社会作用而存在,是艺术家能动

反映的产物。

14、什么是文艺的认识功能?它包括那两个

方面?

是指文学作品能够扩大人的认知领

域,具体包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

身的认识。包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对

人自身的认识。

15、什么是文学的思想启迪功能?文学为什

么不能够直接起到变更现实的作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

界。净化人的灵魂。

原因:(1)文学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

只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2)思想

启迪也就是一种思想诱导,有即时效果和延

迟效果之分。(3)文学影响人的方式,是通

过人的心灵世界,改变读者的内部精神状态、

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来间接的对生活发生

作用。

16、文学发挥社会作用有何独特的途径和方

式?

途径是通过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来

反作用的。方式是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

作用于接受者的习惯。

第二章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

1.如何理解文学形象在文学活动的位置?

文学形象是文学活动的中心

文学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体与核心

在文学中形象是比语言更重要的因素

2.问什么说文学形象是用语言形式化了生

活?

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到深入生活

作者从朱主观上可以把握生活,在用感性的

形式把这种把握到生活表现出来,就成为了

文学形象。从本质来说,所有形象都是生活

的形式化结果。作者通过语言将生活形式化,

读者通过语言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3.形式化过程包括那几个环节?

主观化:对客观生活的认识,意味着对生活

进行抽象,对生过的语言化

简化:对生活的压缩和选择

情感化:低度,适度,过度

变形:生活的表现形态上的的变形

定型物化

4.为什么说主观化是形象形成的基础与出发点

从生活到形象是一个质的变化,主观化就是质变的关键

5.如何理解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

文学形象不是某种单纯的纯晶体,而是个复杂的构成,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有四个层次,分别是语言层,语象层,具象层,思想层。

6.为什么说文学语言与文学形象之间存在一个过度的问题?

因为形象由语言构建,但形象并不等同于语言,他们有各自的规定性,语言要构建形象,必须消除其规定性

7.什么语象?语象与形象有哪些区别?

一定长度的言语在其直接的感性显现的基础上所表现的感性的生活片段

形象应该有两个基本规定性,其一,形象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感姓生活片段,其二,除了构成他的文字所直接形成的生活的感性表现形式外,文学形象应该还具有某种新的质,某种不是由构成这一形象的文字所直接形成,但却是形象直接具有的东西。

语象的特点有;非整一性,没有一个作用一个整体的自己的质的规定性,非实体性

8.什么时具象?为什么说具象是文学形象内部结构最核心的一个层次?

是一个外在的能够为人所感知的感性表现形式

A.就语言与语象两个层次的与左方向来看,具象是他们雨运作的的最终指向

B.就具象与思想两个层次看,思想又是以具象为依托的

9.文学想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意象不同于一般的形象,有哪些不同?

是对象不在现场但却有所呈现的某种方式

相对于一般的形象来说,他是更具有意蕴和内涵的形象

10.从意象自身的构成形态和意象与语言修辞关系的角度意象可以分为那些类型?描述型,比喻型,象征型

上述三种意象类型的特征?

描述型:借对眼前的景象的直接描述来道出

诗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比喻:分为明喻和暗喻,明喻明显易把握。

暗喻隐晦复杂

象征:的意蕴主要从诗的整体中体现,个别

则很难传达

12.诗歌意象有哪几种结构方式?

平行式意象结构递进式重叠式

辐射式向心式

13.什么叫做典型?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为什么说典型人物的共性立足于典型人物的

个性,独特性的性格塑造上?

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具

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内涵,具有独特审美的

艺术形象。

特征: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

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性格内涵

因为没有独特性和个性,就没有普遍性和共

14,什么叫做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环

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指能够反映典型人物活动的一定时代本质特

征的环境他既可以典型人物活动的具体环

境,也可以是支配人物行动,形成人物性格

的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

关系:相互依存,不容分割,典型性格透过

它才能体现,典型环境透过它才能展示

15.意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有主客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无相

成的形象表现宇宙丰富意蕴

16,为什么说情景交融是意蕴构成的必要条

件?怎样理解意境创造中虚实结合问题?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但意境是意象的更高

层次,要写出真有意境的诗,除了情景交融,

还应注意情与景之间的虚实关系的处理。

17.什么是“有我之境”?什么是:“无我之

境”?

有我:就是诗人的主体意志较为显豁,熔铸

的主体情感较为强烈的境界。

无我:是指诗人的情感在诗中不直接显出,

诗人所熔铸的主体情感色彩较蕴藉淡泊,造

成一种仿佛无我的印象,但非真的无我。

第三章文学作品的构成

1、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内容?为什么不能把文

学作品的内容与文学所表现的对象等同起

来?怎样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

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答:文学作品的内容,就是文学作

品的内在本质和意蕴。它既离不开作家

所意识的审美客体(文学对象),又是

作家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的体现。

因为文学所反映的和表现的对象

是可以提供给艺术家创作但并没有被

艺术家提炼、加工和改造的现实生活,

它还在文学之外,并没有成为文学作品

的一部分,所以还不能被看成是文学的

内容。而文学作品内容是经过作家选

择、加工、提炼而改造过的生活,是融

进和渗透作家主观意识的情感表现作

家审美理想和倾向的东西,是审美主客

体的统一。

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内容的

直接体现者和意义承担者。

2、为什么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把握,必须充

分重视形式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答:因为形式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直接

体现者和意义承担者。

3、什么是文学作品的题材?题材与素材有什

么区别?

答:广义: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

方面。

狭义:作家在作品中所讲

述的东西,是经过作家选择、

加工、提炼和改造而表现在文

学作品中的生活现象。

素材是作者在生活中积累

的还没有经过作家加工改造的

原始生活材料,题材是统一在

作家的创作意图之下,围绕着

作家的主题而展开的。

4、为什么说提倡题材多样化非常重要?

1、是由作家的生活经历和主观条

件的差异性所决定的,每一个

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

和善于表现、驾驭的题材。

2、是由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决定

的。

3、只有做到了题材的多样化,才

能满足人名群众丰富多样的审

美需求。

5、为什么说人物是题材的中心?在中外文学

史上,人物呈现出哪些不同类型?它们各

具有什么特点?

答:因为艺术家首先关注到的是处于社会生活的人;是人的丰富多彩的精神和

心理世界。

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和心态型人物。

扁平:性格特征比较单一、鲜明和缺少变

化。圆形:性格丰满复杂,立体感强,相

较扁平,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心态型:心理展示非常深刻和细致,很

能揭示人物独特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6、环境有哪些基本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可以准确的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

人的心理。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

和影响有着决定性作用。环境有三种表

现形态:写实的,假托的,虚幻的。7、情节的意义是不是只在于表现性格,情节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

答:不是,也在于展示人物心理。

情节体现的是作品中事件之间的因

果联系,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四个部分。细节描写可以使艺术

形象更真实和丰满,更具质感

8、什么是文学作品的主题?它能不能只归结为一种思想?

答: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作品形象体系所显示出来的主导思想和主导

情感,它是文学作品内容的集中体

现,是文学作品内容的核心和主旨。

它不能仅仅归结为一种思想,它既可以说是一种思想闪光和思想评

价,又可以是一种情感愉悦和情感体

验,文学作品的主题实际上是思想和

情感的交融,是情与理的统一,不能

简单的说成是作品的中心思想。

9、怎样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统一性和多义

性?

答:统一性是指:文学作品作为作

家艺术思维的产物,也总是要相应地体

现作家的创作意图,表现出相对集中统

一的情感思想意蕴。多义性是指:一部

作品的主题,可以从不同方面去把握,

因而也可以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

10、为什么说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蕴表现具有

客观性?

答:首先,主题意蕴的客观性是说:

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主题意蕴并不是与作

家的创作意图完全一致,有的并没有被

作家自己认识和体会,还要从接受者方

面看.

原因:(1)、主题是在作家生活

和审美实践中产生的,是:“生活暗

示给他的一种思想”。(2)、作品主题

是蕴含在形象之中的。“形象大于思

想”作品形象的意义是大于作家对生

活和评价所确立的思想主旨的。(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后人

也可能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

观念对过去时代的作品作出新的解

释,对过去作品的思想意义获得新的

认识。

11、为什么说文学作品语言是内指性语言?

答: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言不求与

外界世界相符合,是指向作品本身的,

它可以是虚幻的,例如,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2、文学作品语言有哪两个层面?怎样理解

文学作品语言多义性的特点?

答:语音层和语义层;文学

语言的多义性大致可分为表层

意义和深层意义,多义性是作

家通过特定的语境所赋予的。

13、什么是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理解它的陌

生化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

时,对这些本来熟知并了解的

词语产生了陌生的感觉。(1)、

“陌生化”作为语言构造的基

本原则,它并不是纯形式、纯

语言的,它必须服从作家对生

活体验和独特感觉的表达,必

须与作品的审美效应和读者的

审美体验相一致。(2)、在不

同的体裁中有不同的表现,对

诗歌这样的体裁来说,“陌生

化”的语言运用远比叙事性文

学作品突出。

14、什么是叙述人语言和人物语言?它们的

基本功是什么?

答:叙述人语言是指以整个作品

的叙述人身份所使用的语言,它是作

者用来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和环境,

乃至直接就作品所叙述的内容抒发感

慨和进行分析评价的语言。

人物语言是作品中人物以

自己的身份所使用的语言,它

包括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

15、为什么说有机的统一原理是文学结构的

最重要原理?

答:艺术形象是一个生命的整体,

文学作品的结构必须服从于艺术形象

的生命整体性特征,成为一个有机的

整体。

16、结构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结构要服从主题表达的需

要;结构要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结构要适应不同文学体裁特点的需

要;结构要做到完整,和谐,统一。

17、什么是文学的表现手法?它包括哪几种

基本手法?

答:作家通过运用语言塑造艺术

形象,描写,叙述,抒情,议论

18、什么是隐喻?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为什么

重视隐喻?

答:隐喻是指表示某种事物特性

或行为的词来指代另一种事物特性或

行为,其形式不是比较而是认同。由

于隐喻的特征是直接用喻体代表本

体,被比喻的对象不点明。所以它能

更诱导人们由表层意义进入作品的深

层意义。

第四章文学体裁

1什么叫文学体裁?你是怎样理解欧洲的三分法和中国现代的四分法?

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具体存在样

式,是由构建文学作品内容的方式、

手段、语言和结构等因素有机综合而

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的外置形式。

欧洲:将文学分为抒情类、叙事类和

戏剧类三种,始于对希腊文学发展实

际的自觉总结;着眼于文学创作的内

部规律和特点,侧重于从文学的内容

构成与表现方面,具有相当高的科学

性和概括性。所以它的考察的是文学

种类,未能充分注意到文学作品体式

上的特点。

中国:将文学分为诗歌、散文、小说、

戏剧种类。主要着眼于文学的外在形

式方面,既尊重中国传统文体分类的

习惯,又比较符合中外文学发展的实

际,具有自己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但

分类标准很不统一,缺乏欧洲三分法

的内在逻辑性,有的分类又过泛,如

散文。

2文学体裁的特征有哪些?

1稳固性:规范性、适应性、继承性

2 变异性:新元素的渗入;新体

裁的出现;就体裁的消亡

相对性:自身存在来说,是相对稳固

的,变异的历史性存在;体裁的划分,

只是针对已有的文学进行的;既对对

文学的总体归纳和概括,也只能是大

体的,相对的;体裁之间的界限不是

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体裁与作品之

间的归属关系也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

对的。

3文学体裁对于创作和欣赏有何意义?

体裁对于创作具有限定和制约功能;

具有指导和示范功能;对于欣赏具有

指导和预期的功能。

4诗歌的涵义?

指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表现生活,饱

含情感,妇幼想象,语言精炼,具有

鲜明节奏感的音乐美和分行排列的建

筑美的文学形式。5诗歌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市局的分行排列,有整体的美感,一

种别具一格的立体美和建筑美;强烈

的抒情性,抒情是诗歌的本质特征,

抒情以及与其相关的主管内在性成为

诗歌的基本特点;形象创造的特殊性;

语言的音乐美;独特的语言结构。

6情感对诗歌创作有何重要的作用?

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原动力和内驱力;

情感不仅是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

诗歌魅力的源泉;情感要作为诗歌美

丽之源,要对诗歌发挥重要的作用,

就需要情感的真挚与健康。

7散文的涵义是什么?

广义:三体文章,指散文以外的一切

文章,包括应用文和学术性文章

狭义: 散体文章,指不分行排列,不

重押韵和骈偶,屈才广泛,语言灵活

的文学样式。

8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感受真挚,新颖(散文是最为“本色”,

最能反映作家的个性和精神的文学);

选材广泛,多样(“形散而神不散”);

结构、写法灵活、自由(“随物赋形”、

精于立意、善于构思、巧于布局);语

言优美、自然(双重功能:一能传达

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而是要与读者

进行人格上的交流,传达出作者的人

格和精神面貌)

9报告文学的特点?

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

10小说的涵义是什么?中国的小说的历

史发展有那几个主要的阶段?

小说是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或者

生活场面,以构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利用背景交代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

现实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虚拟

性叙事问题(人物、情节、环境)

远古神话-----魏晋的志怪、志人---

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演义----近现

代小说

11小说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长度的虚构叙事;人物成为

描写的中心;连贯完整的情节系列;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12环境描写对小说有哪些方面的功能?

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有

时也能成为情节推进的触摸和契机;

是小说广泛反映社会的窗口;可以奠

定作品的情感基调

13戏剧是什么?中西方戏剧发展的简要

历史和主要成就各是什么?

戏剧是由演员以及对话和动作作为主

要艺术手段,现场表演故事、反映生

活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历

史及成就见课本P162页

14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以对话为主,

富于动作性的戏剧语言;适应舞台时

空的戏剧结构

15戏剧台词创作应该达到几方面的需

求?

台词应该口语化和个性化’;台词不宜

过长,应该精炼、晓畅而富有表现力

和感染力;台词应具有动作性

16与电影相比较,电视的独特性表现在

哪几个方面?

由于荧幕小,清晰度差,难以表现大

场面,故镜头多用中近景,少用远景;

电视具有介入性,其观赏场所主要是

家庭,因此强调内容是与观众的亲近

性,以便观众的情感参与;电视强调

及时性。现场感和迅速性,有极强的

现实感和现场感。

17什么叫蒙太奇?影视艺术的特征是什

么?

蒙太奇指画面或者镜头的剪辑与组接,同

时它也是影视中塑造形象的构成方法与

方式的总称。

特征:影视是博采艺的综合艺术;影视最

基本的艺术语言是镜头和蒙太奇;影视形

象是动态的直观形象;影视是逼真性与假

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18影视文学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塑造直观的视觉形象;刻画有表现力

的行动;选取精炼晓畅的台词。

第五章文学的创作

1.文学主体所需条件是?什么是文学创

作中的客体?什么事文学创作中的主

体?两者关系如何?

①敏锐超越的感觉力②丰富曲折的人生

经历③深邃独特的思维④细腻充沛的

情绪⑤一定的道德和良知⑥发达的想

象力⑦娴熟高超的修辞技艺⑧卓越的

悟性和智慧

客体之说:一指自然一指情感

主体:充满精神无限可能的生命个体,他们以自己的激情、幻想、良知、想象力、无意识、热情的沉浸于以誓言为乌托邦的世界。创造一个理想的精神宫殿。以获得自我实现和情感慰藉

既矛盾斗争又诗意交融

2.作者的生命经验与知识积累对其创作

有何作用?

生命经验:只有具备“诗性主体”的逻辑前提,艺术家才能进行艺术创作。

知识积累:为艺术家提供创作动力。

3.想象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

一方面想象具有感性的心理结构。另一方面想象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态。

想象可以创造出认可求得东西。

4.如何理解艺术传达中的形式与技艺?

形式是吧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转变为现实性存在的一种媒介。

技艺是一种熟练而精湛、独特而卓越的、表现在某种艺术上的才能。

5.什么是文学传统?什么是惯例?什么是原型?什么事母题?什么是文类?它们各自与文学创作有何关系?

文学传统是指带有某种内容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连续体。文学传统对文学创作的作用和影响,而其有表现在对作家的滋养和哺育。要成为一个好的作家就要是“传统的”有历史感。在既定的传统框架内写作。

文类即文学类型,是对文学的分门别类。文学正是各种文学类型的总称,集合体。惯例即文学习俗,文学规则,文学制度,它是人们在文学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各种“立法”。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立法只有一

种“习以为常”。文类和惯例又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一个作家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作

家。

原型在文学创作中就是反复出现的“原始

意象”

母题是指在神话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

种人类精神现象。

原型和母题在文学创作中古老而常新。

6.艺术思维的规律和特征是什么?抽象思维

对创作有何作用?

①以感性意象为思维的基本单位

②以想象为思维的中心环节

③以情感为思维的原动力

7.逻辑思维在创新中有何作用?

①对现实生活的一定思考和判断是作家创作

的一个重要动因。

②作家创作过程中题材的选择、主体的提炼、

结构的安排等等,都离不开逻辑思维的参与。

(3)作家在作品粗具规模之后的加工、润饰,

更是需要逻辑思维的参与。

8.什么事直觉?什么是灵感?两者的区别是

什么?想象有什么特点?

直觉又称直观,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指

人通过对象的感性才把我其内在意蕴和本质

的思维形式和心理能力。

灵感是指一种突发的、狂迷的、寓于创造性

的一种心理状态。

两者的区别在于:(1)直觉是一种思维形式

或心理能力,灵感则是一种心理状态。(2)

直觉作为一种相对于其他思维形式的存在是

可以选择。灵感却是不可选择、无法控制的。

(3)直觉有具体的思维形象,灵感却没有。

(4)直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灵感却是随机

的、突发的。

9、文学创作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如何?

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表层部分,是

自觉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是被意识排斥、

挤压的部分。属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底层个,

是非自觉地心理活动。

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相互转

化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相互统一,互相联

系的存在。

10、文学创作有哪几个过程?各自特点是什

么?

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传达

艺术积累:生命经验,知识积累

艺术构思:想象,智慧

艺术传达:形式,技艺

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2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这是文学一种最重要的属性。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本质,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学既有意识形态,又有审美性。所以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的规定性是什么? 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即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意识形态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他只能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反映的产物。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3、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他是反映社会生活并依存于社会的。(2)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 4、试论文学的审美特征,并举例说明 (1)形象性,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上的。(2)情感性,如果形象性是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其内在标志。(3)虚拟性,即文学界中的一切,都是人为设定的。但这并不代表否认其真实性。 5、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关系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辩证统一。 (1)文学即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2)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3)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 6、为什么说用语言表现生活和塑造形象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点? 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和升华。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反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语言是生活的映想。语言作为生活的凝聚,能够正确的反映生活,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人能否正确的运用语言来表现他所感知的生活。 7、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8、语言为什么能够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 (1)现实的或想象中的生活,通过语 言表现出来,就成为文学形象,成为文学作 品。(2)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 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产物, 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与升华。(3) 最初的语言形成,新的语言发展,新的语言 产生仍然是为了适应反映与表现生活的需 要。(4)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反映。 9、语言如何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 (1)语言的普遍一般性与形象的具体 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主要途径是语词的 系列组合,可以称为语词序列。(2)语言的 线性排列与形象的空间延展之间的矛盾与解 决。(3)语言的透明性与形象的不透明性之 间的矛盾与解决。 10、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方 式的论述? 从论述的逻辑看,马克思的这段话是 针对黑格尔“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 深化和自我运动的结果。”马克思在此实践上 已经提出了掌握世界的三种方式:思维总体、 实在总体、直观和表象。 11、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什么特点?(除 艺术掌握之外还有实践艾能掌握和理论掌 握) (1)艺术掌握是指世界呈现在人的 感官面前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 直观和表象。(2)艺术掌握涉及的只是世界 的外部形态,其掌握是具体的。(3)艺术掌 握所产生的是一种虚幻的变化。(4)艺术掌 握不会改变世界的直观和表象。 12、与艺术的其他门类相比,文学掌握世界 的方式有什么特点?文学掌握是指通过心灵 的转换对世界的外在形态进行间接的掌握。 特点是需要心灵的整体活跃,充分发挥人的 理想力、记忆力、想象力。 13、文学为什么具有审美愉悦功能? 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是指文学作品 给人以情绪的感染、精神的慰藉和感官的快 适,是文学能够使人在烦恼之余,给美的享 受和愉悦,让心里振奋精神、恢复平静。 来自于文学创造的艺术美,艺术美又来源 于对生活的事物和情感的描写。是作为 一种文学的社会作用而存在,是艺术家能动 反映的产物。 14、什么是文艺的认识功能?它包括那两个 方面? 是指文学作品能够扩大人的认知领 域,具体包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 身的认识。包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对 人自身的认识。 15、什么是文学的思想启迪功能?文学为什 么不能够直接起到变更现实的作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 界。净化人的灵魂。 原因:(1)文学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 只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2)思想 启迪也就是一种思想诱导,有即时效果和延 迟效果之分。(3)文学影响人的方式,是通 过人的心灵世界,改变读者的内部精神状态、 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来间接的对生活发生 作用。 16、文学发挥社会作用有何独特的途径和方 式? 途径是通过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来 反作用的。方式是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 作用于接受者的习惯。 第二章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 1.如何理解文学形象在文学活动的位置? 文学形象是文学活动的中心 文学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体与核心 在文学中形象是比语言更重要的因素 2.问什么说文学形象是用语言形式化了生 活? 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到深入生活 作者从朱主观上可以把握生活,在用感性的 形式把这种把握到生活表现出来,就成为了 文学形象。从本质来说,所有形象都是生活 的形式化结果。作者通过语言将生活形式化, 读者通过语言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3.形式化过程包括那几个环节? 主观化:对客观生活的认识,意味着对生活

文学批评作业(附答案)

第1题(2.0) 分 女权主义批评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是C A、单一性 B、科学性 C、多元化 D、复杂性 第2题(2.0) 分 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 A、雅各布森 B、什克洛夫斯基 C、艾亨保姆 D、韦勒克 第3题(2.0) 分 ???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 B A、科学研究活动 B、艺术审美活动 C、创作实践活动 D、社会交际活动 第4题(2.0) 分 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 B A、警策 B、分寸感 C、章法 D、规格 第5题(2.0) 分 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 B A、抽象思维的产品

B、艺术思维的产品 C、思辩活动的产品 D、逻辑活动的产品 第6题(2.0) 分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创选本批评先例的是 A A、萧统的《文选》 B、陆机的《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 第7题(2.0) 分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 A 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B、严羽的《沧浪诗话》 C、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D、叶梦得的《石林诗话》 第8题(2.0) 分 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 C A、继承与创新 B、改革与创新 C、批判与否定 D、思考与理解 第9题(2.0) 分 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 D A、抽象思维成分 B、艺术构思成分 C、艺术虚构成分 D、艺术思维成分

第10题(2.0) 分 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需要遵循形式逻辑规范和 C A、情感逻辑规范 B、生活逻辑规范 C、辩证逻辑规范 D、道德规范 第11题(2.0) 分 文学批评的基础是 B A、文学研究 B、文学欣赏 C、文学分类 D、文学创作 第12题(2.0) 分 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 C A、音乐派别 B、雕刻派别 C、绘画派别 D、文学派别 第13题(2.0) 分 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 D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第14题(2.0) 分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B

文学概论复习

文学概论复习 导言 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性质:实践性、人文性、科学性 研究方法: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价值学、信息论、文化学 第一章 唯物史观:1、人类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由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构成。 2、人类社会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其内部存在的两大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力。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对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认识,必须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中找原因。 意识形态:文学和文学理论,居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领域,都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辩证理解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防止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去研究文学艺术的片面性。2、正确认识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的关系。3、深入把握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关系,才能充分尊重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更好的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艺术掌握: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其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 2、努力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 3、借助于特定的文学语言。 马克思主义人论:1、从现实的人出发,是文学理论乃至一切人文科学的根本出发点。2、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般特征。3、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在其现实性意义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5、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文学的未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文学理论主张是什么 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从社会实践观点出发,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科学命题。 1、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作家应继承和弘扬以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创造更多个性鲜明、生动活泼的典型人物,反映时代发展的本质趋势,这是二人文学创作论的主要思想。 2、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标准。恩格斯提出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统一的原则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文学批评的原则,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缺一不可。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典范。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思想十分丰富,包括文学理论研究的原理、原则、方法和问题等。他们科学地总结文学发展规律,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学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也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第二章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毛泽东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提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在这点上,他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他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作家艺术家可以而且应当对过去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加以继承和借鉴,但这并不能代替自己创造,也不能代替生活的源泉,因此真正的艺术家还是应该更多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 应当如何理解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毛泽东关于文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思想,特别是他提出的“六个更”即文艺“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思想,是对前人关于艺术美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深刻阐明了文艺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既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正确方法,又为我们鉴赏和评价文艺作品提供了美学原则。 第三章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

文学作用举例

文学作用举例 【篇一:文学作用举例】 徐静蕾谈n次恋爱那叫真性情敢爱敢恨,章子怡谈了寥寥几次却被唾沫星子淹得死~~不就是徐静蕾会写点小文章一副小知识青年的样子啊~ 【篇二:文学作用举例】 文学的作用是精神的. 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作用于社会生活,是通过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灵魂的途径实现的.这种作用是精神的,它虽然归根到底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进而促使社会历史的变革,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物质作用,没有物质作用的那种直接性和立竿见影的社会效果.就是精神作用,文学也有自己的特点.黑格尔对此有一个很精辟的论述.他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状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它们直接本身或是它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呼唤起反应和回响.”文学的作用从方式上讲,是内在的、情感的,没有政治理论或道德观念的精神作用的那种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从作用的内容上讲,它主要也不是简单地传达某种是非观念,或一般地惩恶扬善,而是立足于对优美高尚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显示人生的价值复议,通过对美的追求和高扬来陶冶性情,塑造灵魂.可以说,帮助人们懂得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生活,才是文学作用于社会的根本目的. 2、文学的作用以社会存在为前提. 文学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作用,而读者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无论他是否自觉,他的接受活动都会受其社会存在的制约.因此,要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就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存在是怎样从根本上规定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反作用,是第二性的,要以社会存在对自身和读者的决定作用为前提.就是说,社会存在不仅决定着某种文学艺术能否产生、存在,而且还决定这种文学艺术可能发生多大的社会影响.当年,一些青年男女可以被汤显祖《牡丹亭》感动得死去活来,有人甚至因此伤心而死;可是今天的读者尽管还会欣赏这部古典名剧,却不会再达到那样的程度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否认文学自身的价值,文学作品一经作家创

文学批评 在线练习1

文学批评在线练习1 1.第6题 庄子言论中对后世文学批评意义解读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是 A.以意逆志 B.得意忘言 C.心斋坐忘 D.大象无形标准答案:B 2.第7题 出版作品集《文学生活》,明确提出印象主义基本理论的是 A.莫奈 B.雷阿诺 C.法朗士 D.王尔德标准答案:C 3.第8题 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 A.欣赏 B.阅读 C.判断 D.批判标准答案:C 4.第9题 文学批评的基础是 A.文学研究 B.文学欣赏 C.文学分类 D.文学创作标准答案:B 5.第10题 在新批评中,把一个语言单位包含多种含义并引起多种理解的现象称为A.含混B.隐喻C.悖论D.反讽标准答案:A 6.第11题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最重要的代表是 A.瞿秋白 B.周扬 C.鲁迅 D.茅盾标准答案:D 7.第12题 别林斯基的《1841年的俄国文学》属于 A.论著体评论 B.随笔体评论 C.对话体评论 D.序跋体评论标准答案:C 8.第19题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空前繁荣的时期是 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唐宋时期标准答案:C 9.第20题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标准答案:B 10.第21题 文学批评思维的审美性主要是强调在文学批评过程中要尊重文学的 A.意识性 B.科学性 C.真实性 D.文学性标准答案:D 11.第22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批评家大多遵从 A.模仿自然的法则 B.古典原则 C.革新原则 D.唯美主义原则标准答案:B 12.第23题 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A.阐释功能 B.意识形态功能 C.哲学功能 D.审美功能标准答案:A 13.第24题 主张潜意识在实际上支配着人的行为的是 A.冯特 B.詹姆斯 C.弗洛伊德 D.荣格标准答案:C 14.第30题 对现代文体学批评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现代社会学 B.现代语言学 C.现代政治学 D.现代心理学标准答案:B 15.第31题

文学批评与方法 课程总结

文学批评与方法课程总结 一、文学批评的定义 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活动。 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 作家:毛泽东《论鲁迅》 作品:钟嵘《诗品》 作家作品:托尔斯泰《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 文学流派:冯健男《<荷花淀作品选>序》 文学批评:韦勒克《当代欧洲文学批评概观》 文学批评的学科定位 文学史:是探讨各民族文学发展或世界文学中具体作家和作品的编年史研究。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普遍原理、一般规律、判断标准等。 文学批评:是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 二、文学批评的性质 艺术性科学 文学批评既评价优劣,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又创造批评意境和思想美,具有科学和艺术的性质。 三、文学批评的功能 (一)文学批评的阐释功能 阐释功能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所谓阐释,是指批评家对文本意义的探究和解释。 1、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 批评的纽带作用:作家——作品——读者 文学批评与作家:审美发现功能(朋友诤友) 车尔尼雪夫斯基最早发现托尔斯泰作品的特色,?°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味的却

是心理过程本身,心理过程的形式,心理过程的规律,用明确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心灵的辩证法。 文学批评与读者:引导深入理解(平等对话) 夏志清:让历史活埋的作家重见天光 1961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由耶鲁大学出版。 夏志清颇为得意的是捧了四个人:张爱玲、沈从文、钱锺书、张天翼。 《小说史》重新给张爱玲定位,推许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2、文学文本的意义阐释 文本释义即批评家立足文本,以解释者的身份分析、揭示作品中所展示和蕴含的意义,包括作品中所萌芽的新的倾向,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而作者本人却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 文本释义的表现:对文本内容的阐释 对形式本身的阐释 《野草》:文本内容的阐释:韧性精神的颂歌 自我心灵的解剖 针砭社会的投枪 形式本身的阐释:独创性的散文诗 (二)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 通过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导向,影响社会生活。 1、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作用 2、文学批评中的审美价值判断 (三)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 1、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史的革新 2、文学批评与思维方式的革命 四、中国文学批评历史(古代) 先秦时期:孟子:以意逆志;庄子:得意忘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萧统的《文选》开创了选本批评的先例。

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三答案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 1、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类对于美的事物的创造能力。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对象的“美”。人在对象上直观自身,是美感产生的直接根源。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上和安全上需求;较高层次的需求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3、审美情感体验的传达是文学艺术共同本质。艺术体验与非艺术审美体验区别主要在于它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传达。 4、黑格尔在《美学》中,给美下的定义是“美是人类的共同意识”,即美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5、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6、对于文学艺术的定义,托尔斯泰是这样阐述的:“艺术活动就是将曾经体验过的生活、事物用一定物质手段如线条、声音、色彩等塑造出一定的形象,通过形象把这种情感传达出去,激起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 7、文学的社会作用可以概括为教育、愉悦和认识。 8、文学审美愉悦功能的类型有:感官、情感、知识汲取。 9、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文学的价值功能,因为文学的价值功能是功利价值、道德价值、美感价值、真知价值和信仰价值等。 二、选择题 1、“掌握”这个词汇在黑格尔那里解释为(D ) A:把握客观世界 B:洞察人类心灵 C:绝对理念变成现实 D:掌握创作规律 2、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B) A:尊重 B:自我实现 C:安全 D :社交 3、其创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俄罗斯作家是( B) A:果戈里 B:托尔斯泰 C:屠格涅夫 D:高尔基 4、《没有地址的信》是下面哪位作家的文学理论专著(D )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别林斯基 C:契可夫 D:普列汉诺夫 5、司汤达的《红与黑》问世后,很长时间无人问津,这说明了(D ) A:文学作用的精神性 B:文学作用的整体性 C:文学作用的社会性 D:文学作用的有限性 6、“寓教于乐”的说法,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 A:贺拉斯 B:普列汉诺夫 C:鲁迅 D:柏拉图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黑格尔所说的“掌握”一词的内涵就是掌握创作规律。(正确) 2、很多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就这一点而言,它和政治、道德教育没什么两样。(错误) 四、简答题(含名词解释) 1、艺术体验: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他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2、文学的形象性: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的基本特点是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生活,这就是说的文学的形象性。 3、文学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审美表现领域.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意识与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当它把作家的心灵世界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形象、情感和意境,以审美方式来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评价并作用于读者的精神世界,对读者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时,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 4、文学审美教育功能: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的艺术的反映,文学作品一旦从作家手里脱胎出来而进入社会系统之后,必然会影响、作用于社会生活,甚至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改造。在文学理论史上,历来的思想家和文艺评论家,都非常重视文学的广泛的社会作用,总结这些理论遗产,根据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实际影响,我们把文学的这种社会功能称之为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5、文学审美愉悦功能:在文学欣赏中,文学作品能给人以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快适,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和愉悦,这就是文学的美悦作用。 五、问答题 1、什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总是有意识地、自觉自由地要通过种种对象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实现其生命和精神理想的价值,这正是美的本质所在。 2、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里坤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文学的社会作用

文学的社会作用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论语?阳货》)这是谈诗也谈文学的功能、作用。 可将文学的价值作用划分为三大类:认识作用、教化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一、文学的认识作用 指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形象地了解人类社会生活的有关内容、人性的历史形态、人的情感、心理、命运等,获取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并直观和悟解到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文学能多角度多层次的满足人的认识需要: 1、文学有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社会、历史、人生、自然界; 2、文学有助于对创作主体的认识; 3、文学有助于获得自我认识。 二、文学的审美教化作用 文学的审美教化作用是指文学通过所描绘的社会生活图画及作家渗透于其中的感受、理解和评价显示出来的是非爱憎倾向对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精神性格等所产生的影响。 教化不是教育而是情感的“感化”。 文学有多方面的感化功能:1、净化灵魂,影响思想;2、激励情感,鼓动宣传;3、讽喻颂彰,抑恶扬善。 三、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指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趣味给人以精神愉悦、情感满足并在自由状态下获得身心健康的积极休息的特殊作用。 对于文学的娱乐作用要避免两种片面的误区:1、完全无视人的娱乐需求,排斥娱乐作用; 这种观点忽视了人的需要,抹杀了娱乐的独立价值 2、将娱乐当成单纯的感官刺激,随心所欲的感官享乐。 这种观点容易形对人尤其是青年人形成精神上的毒害,构成负面价值。 四、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审美娱乐作用的关系三者是统一的,难以分割。 贺拉斯(《诗学?诗艺》) “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这种紧密的联系体现了真、善、美的密切关系。 五、如何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 (一)文学的作用是精神性的(二)文学的作用是整体性的 (三)文学的作用是持续性的(四)文学的作用是有限的

文学批评学

作业 1.第1题文学批评学 成为中国现代印象主义批评领军人物的是 A.周作人 B.李健吾 C.朱光潜 D.沈从文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结构主义批评发端于 A.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学 B.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 C.胡塞尔的现象学 D.伽达默尔的阐释学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文学批评思维的实证性强调的是 A.科学抽象 B.客观事实 C.审美愉悦 D.纯粹思维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关系中,心理批评切入的角度是 A.文学与作家 B.文学与社会 C.文学与读者 D.文学与文本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文学批评的思维活动具有 A.时间性、空间性、审美性 B.理论性、实践性、审美性 C.情感性、形象性、审美性 D.实证性、思辨性、审美性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是 A.提供建设性理论成果 B.阐释作家作品 C.充当舆论工具 D.评论社会生活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不涉及政治的是 A.印象主义批评

B.社会历史批评 C.唯美主义批评 D.形式主义批评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社会历史批评在分析叙事作品时格外关注 A.情节与结构 B.人物与环境 C.语言与韵律 D.意象与意境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文学批评家的想象力主要表现为一种艺术的 A.欣赏力 B.理解力 C.领悟力 D.推想力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在现代心理学史上提出所谓“意识流”主张的是 A.冯特 B.詹姆斯 C.弗洛伊德 D.荣格

文学批评的功能和作用

文学批评的功能和作用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中参与文学运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特定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等文学现象作具体的分析、阐释和评价,包括对与这些文学现象相关的其他现象作具体分析和评价。 关于文学批评,韦勒克在其各类著作中一以贯之的做法是将它同文学理论、文学史作为文艺学的三个并列且密切联系的分支来分析的。在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中,他认为“在文学‘本体’的研究范围内,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加以区别,显然是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而应当将“研究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 ①看成“文学批评”或者“文学史”。可贵的是,韦勒克在此分析基础上又以整体的、系统的、综合的眼光指出了这几个学科的“互相包容”性: 文学理论如果不植根于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研究就不可能进行,文学的准则、范畴和技巧也不能凭空产生。反过来看,“没有一套问题、一系列概念、一些可资参考的论点和一些抽象的概括,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编写也是无法进行的。” ②显然,文学理论不包括文学批评或文学史,文学批评中没有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或者文学史里欠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 可见,韦勒克一方面指出了文艺学三个分支学科的个性,另一方面又十分强调它们彼此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那么文学批评又有什么功能呢?个人认为,文学批评主要有以下三种功能:第一,文学批评具有阐释功能。阐释功能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所谓阐释,是指批评家对文本的理解和说明,是一种人类通过文本达到理解、进行对话的行为。而诠释,则是关于阐释行为的理论和学说,探究为何、如何阐释。阐释功能主要表现在:首先,文学批评具有中介作用,对作家的作用和对读者的作用。文学批评的介入不仅促使作品的传播和深化,而且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在历代人们的关注中得以延伸。文学批评不仅可以引导读者深入理解作品,还可以是批评家与 ①[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声李哲明译.文学理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②同上,第33页.

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艺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美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认识探讨艺术的功能作用,就是揭示不同艺术作品或整个艺术对人类的价值内涵。自从有了人类,艺术就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艺术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需求,艺术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使人们从物质追求升华到精神追求,净化灵魂的境界。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当今,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都离不开艺术。艺术美将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①。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产物,艺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人类最早的美术遗物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一些装饰品,如“山顶洞人”经过打制和研磨的石珠、骨坠、兽齿、砾石、海蚶等,这些器物都钻了孔,用赤铁矿涂上红色,这说明他们对形式美的组合能力及爱好艺术的情感已得到高度的发展。艺术由主观反映客观,再由客观反映主观,达到主观创造。人类最早的绘画遗迹是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主要是画各种动物,画中形态生动、绘画技法简练,并已使用多种颜色。原始社会早期的石制工具,已经包含艺术活动因素,蕴藏艺术萌芽,也孕育着人类早期审美的胚胎。人类产生最早的美术,是处在渔猎生活阶段,当时,绘画的重要作用是为使人们了解捕获动物的知识,画的都是野兽形象。另外一种是起原始宗教占卦作用,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所以归根到底是为了劳动生活的需要,是劳动生活创造了艺术。与此同时,艺术又丰富、改变、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提升了人类生活的品质。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 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艺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了五个层次:“温饱、安全、尊重、理想,自我价值实现”。他认为人的动机彼此相联系,强调人的所有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当人们满足温饱安全需要后,必然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其中包括对美的需要。如美的服装、美的饰物、美的家居环境、美的语言、美的形体等等。没有美就没有艺术,美产生了艺术,艺术满足着人们审美的基本需要,成为润泽人类心灵的精神养料。设想如果人们突然失去了艺术——没有音乐、歌舞、电影、电视,没有文学没有美术、摄影、摄像……人类的生活将会变得何等黯然无光!美国一位早期政治家留下这样一段话:“我们这辈人骑在马背上征战,为的是让我们的儿女能够从事科学和哲学,为的是让我们孙子一代从事音乐、舞蹈、美术。艺术是愉悦的沟通、可爱的品享、奉献的无声、延年益寿的境界、使世界宁静的良药。”因此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国外有学者曾将艺术的社会功能概括为14四种之多,前苏联的列·斯托洛维奇从艺术的多种表现出发,

浅议文学的社会功能及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47098875.html, 浅议文学的社会功能及实现 作者:向巴多吉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5期 摘要:文学作品一般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读者可通过文学作品看到社会生活内容,了解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自然风光、丰富人们的阅历,从而达到启迪人们的智慧,提高观察和认识社会人生的能力,这就是文学的社会功能。一般认为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可以通过文学的创作主体、读者以及出版社的积极参与得以实现。 关键词:文学作品;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5-0227-02 文学的社会公能以及价值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历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大众消费时代,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是文学存在是否重要甚至必要的重 要依据。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充足的理由,都有其安身立命的基点和必须恪守的准则,这是一个事物的根。文学也不例外也有其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文学的社会功能是通过文学的特性表现出来,是文学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文学的社会功能 1.文学作品的认识功能。 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对生活的真实反映,能让读者从中了解一定时代、民族的社会生活状况,获得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社会习俗等方面知识,开阔读者视野,促使读者正确、深刻地了解社会人生。优秀的作品一般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然就可通过文学作品看到社会生活内容,了解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自然风光、丰富人 们的阅历,从而达到启迪人们的智慧,提高观察和认识社会人生的能力,所以被高尔基誉为“时代 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诸如郦道元的《水经注》全书叙述了祖国南北1252条水道的源流经历以及沿岸的城邑建筑、人物故事、历史古迹、神话传说和风土人情,描绘祖国山川壮丽秀美的 景色,同时记述各地的名胜古迹、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在面前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大自然景象。因此有学者认为《水经注》,不但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一部山水游记的先导。如《河水篇》写吕梁山“……其山岩层蚰衍,润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干仞。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游电泄,震天动

如何理解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如何理解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材料来构筑艺术形象的,并以渗透着情感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 简单地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具有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概括性、模糊性。因此,它更易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意识性、社会性、和独特性。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从社会生活到文学作品,须经过作家心灵的中介加工。在这个问题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归结为“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论”。 文学作为人的精神创造产品,带有目的和意义,具备着某种价值。其最为直接和独特的作用是它的美悦作用。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得到情绪上、感觉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其次是认识作用。可以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最后是教育作用。文学作品能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帮助人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辞海》是这样定义文学的:“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所以又称为“语言艺术”,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文学的这种性质就决定了文学既有“纯艺术的”,又不可避免地反映时代背景、社会生活乃至对历史的总结、评判以及对其发展方向的主观愿望。如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红与黑》、《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莎士比亚戏剧、中国的《诗经》、曹操的诗歌、《水浒》、《三国演义》等。即使是《红楼梦》,能简单的说它就是一部爱情的悲剧小说吗?鲁迅说,翻开中国的封建史,看到的就是“吃人”两字。看《红楼梦》就能感到这个社会就是扼杀人性,因而不可避免的产生要推翻这个社会的冲动。事实上,《红楼梦》从它一问世就被看作有伤风化和“反书”而遭禁,并不是后人把“革命”强加在它头上。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把握其特征是什么? 文学源于生活,又反过来作用于生活。因为文学艺术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产物,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情感渗透在文艺作品的审美意象之中。因此,文学对社会的反作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审美作用,它帮助人们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文学的审美作用包括文学的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愉悦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获得社会历史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文学通过具体、生动的审美意象来再现一定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风尚,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使得我们可以认识历史,认识生活。如,读鲁迅《呐喊》和《傍徨》中的一系列短篇小说,可以对辛亥革命前后我国社会现状有一种形象的把握,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压迫和愚弄,普通百姓的愚昧,落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严重脱离群众……文学的这种认识作

文学批评学01资料

文学批评学是研究文学批评的学科,它是一门尚在建设中的学科,从发生学的角度说,文学批评几乎是随着文学的产生而产生,但文学批评学的成熟和繁盛是在20世纪。所以20世纪称为批评的世纪。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关于文学批评的性质: 1、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2、文学批评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 3、文学批评对象是以具体的作品为主的文学现象。 4、文学批评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 的原因。 文学批评思维的性质 1、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括了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成分。 2、文学批评要把理性思维方式与感性活动方式沟通与融合,把逻辑思维方式艺术思维方式沟通与 融合,把思辨性与感悟性沟通与融合。 文学批评思维的特征: 1、实证性:作为科学研究活动,文学批评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所以它有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事实应该是确凿无误的。 2、思辨性:文学批评作为理性思维活动,具有思辨性,思辨性强调的是科学抽象。 3、审美性:主要指文学批评遵循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简单说就是是强调在文学批评过程中要尊重文学的文学性。 文学批评的历史: 中国文学批评的源头在先秦时期。 中国文学批评源于对《诗经》的评论。 孔子强调“文”与“质”的完美统一,提出“文质彬彬”、“情欲信,辞欲巧”。 孟子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解诗方法。 庄子言论中对后世文学批评意义解读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是得意忘言。 两汉的文学批评对《诗经》和楚辞的评论。汉代代表了从经学角度解说诗歌批评模式的是《毛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空前繁荣的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更加关注文学的“缘情”、“绮靡”特点的品评、分析。 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这“气”指天赋的气质、个性。 萧统的《文选》开创了选本批评的先例。 钟嵘在《诗品》中提出了“滋味”的评诗标准,这“滋味”其实就是一种审美感受。同时他还将诗歌风格与诗人精神个性结合起来评诗。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提出了“六观”的文学批评方法。《知音》篇是专门研究文学批评的篇章。

第三章 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第三章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第一节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民间文学的生活功能,是指作为一种生活文化现象的民间文学,在一个民族文化体系中所发挥的效用。我们知道,人类为了生存需要而创造文化,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互相联系的各种文化要素构成,其中每一要素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发挥这一定的功能。民间文学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具有多形态、多层次性。从我们的认识来看,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传授功能 由于民间文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是没有掌握文字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伴随着他们的生活。从而,民间文学担负着一项主要的使命,那就是传承民众的知识和经验。 原始社会时期的神话,大量的文本都是知识的汇集。它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天地万物的由来和人间秩序的形成,尽管并非真正科学的知识,却是当时人们认识成果的结晶。如中国地理形势西北高东南低的现象,神话是这样解释的: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列子·汤问篇》】非常明显,神话叙述中国独特的地理形势,并与日月星辰西落和水向东流的自然现象结合在一起。这无疑成为当时民众传授知识的途径。 神话这样,传说也是如此。民众获得大量历史事实或历史人物的知识,并不是依靠传统的典籍,而多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故事和传说。尽管这些故事传说与历史真实会有一定距离,但是民众是将其作为历史知识加以认同的。 至于谚语之类所包含的知识以及民众通过谚语的运用传授气象、劳动、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就更直接明了了。 二、道德塑造功能 “传统对于社会有无上的价值,所以再也没有比社会分子遵守传统更为重要的了。必须严格遵守前代遗留的民俗与知识,才能维持秩序与文明。”【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第23页】道德规范就是传统中极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民众历来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和自我道德约束,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大量属于风俗习惯中的村规民约、礼俗禁忌之外,人人们还通过舆论以及家庭教育规范各自的行为,成为人民自觉遵守的传统。而民间文学则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寓教于乐,成为塑造民众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所以恩格斯说:“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卷,第401页】 三、礼俗伴生功能 礼是俗的制度化,俗是礼的原生态。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俗大量的被礼制化;而同时,礼制也大量地习俗化。上下层文化之间的这种互动,使中国的民间文化呈现出礼俗共生、礼俗混生、礼俗叠用的现象。其中,民间文学在礼俗过程中有重要的伴生功能,由此民间文学的功能从一般文学层面进入到社会生活层面。

论述如何理解文学的社会作用

如何理解文学的社会作用? 1.文学的作用是精神的。 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作用于社会生活,是通过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灵魂的途径实现的。这种作用是精神的,它虽然归根到底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进而促使社会历史的变革,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物质作用,没有物质作用的那种直接性和立竿见影的社会效果。就是精神作用,文学也有自己的特点。黑格尔对此有一个很精辟的论述。他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状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它们直接本身或是它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呼唤起反应和回响。”文学的作用从方式上讲,是内在的、情感的,没有政治理论或道德观念的精神作用的那种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从作用的内容上讲,它主要也不是简单地传达某种是非观念,或一般地惩恶扬善,而是立足于对优美高尚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显示人生的价值复议,通过对美的追求和高扬来陶冶性情,塑造灵魂。可以说,帮助人们懂得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生活,才是文学作用于社会的根本目的。 2、文学的作用以社会存在为前提。 文学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作用,而读者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无论他是否自觉,他的接受活动都会受其社会存在的制约。因此,要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就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存在是怎样从根本上规定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反作用,是第二性的,要以社会存在对自身和读者的决定作用为前提。就是说,社会存在不仅决定着某种文学艺术能否产生、存在,而且还决定这种文学艺术可能发生多大的社会影响。当年,一些青年男女可以被汤显祖《牡丹亭》感动得死去活来,有人甚至因此伤心而死;可是今天的读者尽管还会欣赏这部古典名剧,却不会再达到那样的程度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否认文学自身的价值,文学作品一经作家创作出来,其美学价值便客观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是不依赖于文化环境的变迁的。文学的价值、功能与社会影响之间存在的这种时间差,又显示了文学价值与文学社会作用的不一致性。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作]品在某一时间内的影响大小和畅销与否来判断它的价值和功能。确定作品的价值,估价它的功能,都要从审美关系中,联系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进程来考察,这是正确认识文学社会作用必不可少的一种历史眼光。 3、文学的作用是整体的。 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还要有整体观念。 (1)应该把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情感交流作用、娱乐作用等等,统一于它的审美作用,看其是否是在审美价值实现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学作为一个具有系统性质的整体,构成它的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