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华: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马庆华: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马庆华: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附件3:

“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

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申报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名称:解读路遥:平凡的世界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创新创业类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所属专业大类:

所属专业二级类:

所属品牌专业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

核心课填写):

课程负责人:马庆华

申报日期:2016年10月

江苏省教育厅制

2016年7月

填写要求

一、本表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

二、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

真实性负责。

三、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

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四、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3-1 课程概况

4.课程评价

7.学校政策支持及推荐意见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

欢迎下载学习好资料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项目:排球

1、动作的讲解要遵从从下至上的原则,脚→膝→身体重心→上体→手臂 2→头。、半蹲:用于接发球、传球、、组织练习的顺序2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作要领。重点讲解手型,垫击部位, 击球点,手臂角度及身体上下肢的协基调用力动作。1、准备姿势:面对来球,成 (2 )示范:教师先做垫球的完整动半蹲或稍蹲姿势站立。 作示范,让学生建立垫球技术的完整两手掌根相靠,两本、2手型:动作概念。然后再进行分解示范,也手指重叠,手掌互握,两拇 可以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加深印指平行向前,手腕下压,两 象。做侧面示范时,要让学生看清两部前臂外翻成一个平面。臂向前插臂。蹬地、提肩、顶肘、压、垫球动作:当球飞到腹前3腕的身体协调动作;做正面示范时,约一臂距离时,两臂夹紧前要让学生看清手型,垫击部位平面,伸,插入球下,同时配合蹬分 两手夹臂的动作。正面与侧面示范要地、跟腰、提肩、顶肘、压结合运用。如图所示。腕、抬臂等全身协调动作迎 向来球,身体重心随着击球 动作向前上方移动。 ˊ保持在腹40、4击球点与部位:前高度,击球后下部 2、球触手臂部位:腕上510、垫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1)公分处,桡骨内侧平面、徒手模仿练习 (1 )两手叠掌或抱拳互握的垫球手型练习:要求前臂夹紧并伸直,形成 垫击平面,教师及时检查。(2)结合半蹲准备姿势的原地集体 徒手模仿垫球练习:要求先慢后快,击球后动作:重心向抬臂、6重心低,动作协调,教师及时检查与方面伴送,松开双臂 纠正错误动作。两臂夹紧插球、7技术要领:(3下,提高送臂腕下压;蹬地)原地与移动的徒手垫球动作练 习:听教师口令做原地垫球徒手动跟腰前臂垫,轻球重球有变 作;看教师手势做前、后、左、右的化;撤臂缓冲垫重球,轻球 并步、交叉步、跨步的移动垫球动作主动抬臂击。练习。要求动作正确、协调。连贯。2)、结合球的练习 (1)击固定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双手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垫击动 作。重点体会正确的击球点、手型及 手臂用力时的肌肉感觉。 (2)垫抛球练习:两人或三人一组, 相距4m ,一抛一垫或一抛二垫。要求先教会学生用双手下手抛球,抛出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湖北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技术标准试行

湖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技术标准(试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课程内容与资源。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时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按照教学单元、专题或模块的框架,合理、有序的设计知识单元和拆分、配置知识点及技能点。 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完整,视频、音频、教案和演示文稿等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内容准确、系统、完整,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统筹、集成,应用效果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拓展资源能反映本课程教学特点、建设优势,应用于教或学的某一环节、支持教学或学习过程。 2.教学设计与方法。能够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层次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本身与每个教学单元、专题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目标实现与否可以测量;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明确学习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 3.教学活动设计。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能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活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在线异步讨论、笔记、信息提醒、测验、教师答疑、作业、同伴互评、线下讨论、问卷、实时讨论、维基和一对一辅导。 4.学习评价设计。根据课程特点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有明确合理的课程整体评价策略和各学习周、知识单元的评价策略,包括完成课程学习必须的各项学习活动的数量及评分的标准等;反馈及时;能记录学习和交互过程,并用于学习评价和教学研究。评价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随堂小测验、单元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试讲教案(排球)

体育(公共课)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排球) 教学内容:排球基本技术(发球) 教案类型:自主制作 姓名:赵宗俊 完成时间:2020年6月16 日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正面上手发球 (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站立,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持球于体前。 (2)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的垂直抛于右肩的前上方,距离身体前30厘米,高度约1米左右,上体稍向右侧转动,右臂抬起,屈肘后引与肩平,抬头、挺胸、展腹、手掌自然张开。 (3)挥臂击球:利用蹬地,使上体向左转,同时收腹,带动手臂向前上方快速挥动。 (4)击球点:在右肩上方伸直手臂的最高点,用全掌击球的后中下部。 (5)击球动作:手指和手掌要张开与球吻合,手腕要迅速做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呈上旋。 (6)结束动作:随着重心前移,迅速进入场地。 (7) 技术要领:手托球向上抛高一米,同时抬臂右旋体;转体收腹带挥臂,弧形鞭打用加力;全掌击球中下部,手腕推压要积极。 2、侧面下手发球 左肩对网,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左手持球于腹前。(脚→膝→上体→手→肩)左手将球抛于胸前,距身体一臂远,一个半球高,同时右臂摆至右侧后下方,利用右臂蹬地向左转体,带动右臂向前上方摆动,在腹前用虎口、全掌或掌根击球后下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大一学生是形成人生观,掌握专业理论、技术、技能,是增强体质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处于从个体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转变。开始掌握了辨证思维,情感也更加具有社会道德和责任感,但由于正处于青年期,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了矛盾,主要表现在心理的闭锁性和渴望交往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和鉴别能力不够的矛盾,他们在认知方面很容

山东省高等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6〕19 号)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力争到2020 年,在我省布点较多的学科专业的主要课程中,基本实现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全覆盖,基本满足高等教育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建成基本适应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 (一)更新教学观念。鼓励高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建设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适合网络教学的在线开放课程,促进形成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师生合作研讨的教学模式,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共用,提升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发挥联盟作用。积极发挥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以下简称“课程联盟”)作用,遴选资源优势突出、同类高校认可的课程,优先建设,推广应用。鼓励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方式联合建设在线课程,聚集优质资源,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与应用。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三)强化共建共享。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在线课程多种形式的应用与共享,推动在线自主学习、在线测试考核、在线质量监控、线下深度学习等广泛应用,促进教学改革与相关制度建设。 (四)加强规范管理。规范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引进和对外推广程序,加强在线开放课程质量审核把关。加强教学过程和平台运行监管,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传播,保障平台运行稳定和用户、资源等信息安全。 二、课程类型 (一)根据受众面需求,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为重点,兼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最大限度地扩大受益面。 (二)根据课程应用和共享范围,省在线开放课程分为A类和B类课程。A类课程面向全省高校共享共建,B类课程面向不同区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高校共享共建。 (三)根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模式,省在线开放课程分为随堂模式和自主模式。随堂模式指在教学周期内,教师每周固定开放相应周次教学内容的课程;自主模式指在教学周期内,教师自主安排教学内容开放进度的课程,既可在起始教学周开放全部教学内容,亦可自主分批开放教学内容。 (四)根据学习进程要求,省在线开放课程分为闯关模式和自主模式。闯关模式指学生按规定章节顺序开展进阶式学习,以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山东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6〕19 号)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力争到2020 年,在我省布点较多的学科专业的主要课程中,基本实现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全覆盖,基本满足高等教育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建成基本适应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 (一)更新教学观念。鼓励高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 育技术优势,建设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适合网络教学的在线开放课程,促进形成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师生合作研讨的教学模式,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共用,提升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发挥联盟作用。积极发挥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以下简称“课程联盟”)作用,遴选资源优势突出、同类高校认可的课程,优先建设,推广应用。鼓励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方式联合建设在线课程,聚集优质资源,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与应用。 专业学习参考资料

(三)强化共建共享。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在线课程多种形式的应用与共享,推动在线自主学习、在线测试考核、在线质量监控、线下深度学习等广泛应用,促进教学改革与相关制度建设。 (四)加强规范管理。规范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引进和对外推广程序,加强在线开放课程质量审核把关。加强教学过程和平台运行监管,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传播,保障平台运行稳定和用户、资源等信息安全。 二、课程类型 (一)根据受众面需求,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为重点,兼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最大限度地扩大受益面。 (二)根据课程应用和共享范围,省在线开放课程分为A类和B类课程。A类课程面向全省高校共享共建,B类课程面向不同区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高校共享共建。 (三)根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模式,省在线开放课程分为随堂模式和自主模式。随堂模式指在教学周期内,教师每周固定开放相应周次教学内容的课程;自主模式指在教学周期内,教师自主安排教学内容开放进度的课程,既可在起始教学周开放全部教学内容,亦可自主分批开放教学内容。 (四)根据学习进程要求,省在线开放课程分为闯关模式和自主模式。闯关模式指学生按规定章节顺序开展进阶式学习,以 专业学习参考资料

建筑工程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申报书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负责人杨欢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他 所在单位(单位公章)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信息 姓名杨欢性别女出生年月 职务教师职称助教最高学历硕士QQ号电子邮箱手机号码 1-2 授课情况近3年主讲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授课对象学时数学生人数/学期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基础课本科48 78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课专科68 58 建筑工程法规专业课专科32 112 建筑CAD 专业课专科64 150 2. 团队成员情况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所在学院学科在本课程中承担的工作手机号码程岩助教建筑工程学院工科收集资料、讲课 王楠助教建筑工程学院工科编写授课计划、讲课 李欢欢助教建筑工程学院工科编写课程讲义、讲课 3.课程情况

3-1 课程设计概况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讲授节数40 总时长20h 每节情况序号标题时长主讲教师知识点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1 王楠工程项目概念、特征 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组织 1 王楠项目经理 3 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与投标管理 2 王楠 施工招投标基本概 念 4 建筑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 1 王楠 施工中合同变更、争 议、解决 5 建筑项目采购管理 1 杨欢采购合同管理 6 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 3 杨欢网络计划控制技术 7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1 杨欢 项目成本的预测与 计划、项目成本控制8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1.5 程岩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 问题分析及事故处 理 9 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管理 1.5 程岩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材料管理 10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2 程岩风险的识别、评估 11 建设工程项目、健康安全和环境管 理 1.5 李欢欢 建筑工程文明施工 管理 12 建设工程项目沟通管理 1.5 李欢欢 项目沟通障碍与冲 突 13 建设工程项目收尾管理 2 李欢欢 建筑工程项目收尾 与验收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I 前言 高等学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为了深化我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本校实际情况,编写了菏泽医专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本大纲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管理的依据,供我校体育课教学使用。 一、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体育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高校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二)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材的选编原则与要求 (一)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理论和实践课教材都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心理素质,增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注意实效。为达到体育课程日的,任务和阶段目标的要求,应注意教材内容和方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实效性,教材内容要少而精。 (四)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应符合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考虑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智力优势,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教材体系。 (五)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成果与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要注意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多样性,并要充分体现教材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强调理论教材的科学性、针对性。实践课、理论课教材应紧扣培养目标,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使理论与实践教材融汇贯通,相辅相成。 (六)坚持《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要求,使体育课与早操、课外活动融为一体,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国家体育锻炼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附件4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受众面广、量大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高职院校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 二、功能定位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定位于“能学、辅教”。“能学”指凡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高职院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均能够通过自主使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辅教”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巩固所学和拓展学习。 三、建设要求 (一)内容要求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能够涵盖课程标准(或课程教学基

本要求)规定内容、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包含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评价等环节,颗粒化程度较高、表现形式适当,能够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申报学校应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并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成果应用到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二)资源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1.基本资源。基本资源指能系统、完整、科学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资源配置及利用、课程改革成果,有力支撑教学目标实现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微课程等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2.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环节,支持教学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各类典型新技术应用、生产案例、教学案例、专题讲座、素材资源,

大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附件1 大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 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 教学内容与资源。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每个短视频以5-15分钟时长为宜,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应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课程设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 教学设计与方法。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3. 教学活动与评价。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 4. 教学效果与影响。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课程共享作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支持各高校之间在合作、共赢、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在线开放共享课

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附件1.1 “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实施方案 (2018年修订版) 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是以全省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 号)要求,为做好“十三五”我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以下简称“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1.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鼓励全省高等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 2.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含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创新创业类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基本覆盖公共基础课和品牌专业的核心课程为目标,兼顾学科、专业、地域和层次的分布,实现课程资源的最大化共享,构建满足高等教育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适应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共同需求的

在线开放课程体系。 二、建设原则 1.突出建设重点。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支持江苏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发展。 2.注重应用共享。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着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推动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测试考核、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规范管理。规范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引进和对外推广的工作程序,重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的审核和把关。加强教学过程和平台运行监管,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传播,保障平台运行稳定和用户、资源等信息安全。 三、建设运行 (一)建设模式 1.省在线开放课程以政府主导、高校主体、企业参与、多元评价、共建共享为建设机制,采用省、校两级建设方式,由学校申报或省教育厅指定确定选题,通过校、省逐级遴选的方式实施。 2.省教育厅负责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负责制定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遴选和评价标准,组织实施课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解决我校联合办学异地授课实际需求,发挥智慧教室功能,决定建设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第二条建设目标 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鼓励各系部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重点建设专业为突破,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各系部联合或跨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使用手段,开展实际应用。 第三条建设原则 立足自主建设。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采取“系部主体、学院支持”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

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重应用共享。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建设任务 每年建设5-10门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校内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 1.省级以上重点专业专业核心课; 2.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 3.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类课程 通过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遴选一批精品在线课程,积极参与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评价认定。 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内容应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保证课堂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规范的问题。 2.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所申报课程应具有三学期及以上教学实践。相同课程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申报,并确定一名课程负责人。 申报程序第六条.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网络教学管理的研究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网络教学管理的研究 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网络教学管理的研究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网络资源不断挖掘与完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体育课教学已成为新时期高等学校体育部门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改善高校体育课教学管理效率。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网络教学随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发展和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没置越来越近学生的需求,充分利现有的网络资源影响着高佼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谍程教学纲要》中有关体育课程结构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目前,各高校体育部门在安排学生选课时基本实现了网上的报名选课,学生可以根据所开没的运动项目进行专项选择,较过去手工选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笔者在走访时发现,目前不少商校在选课系统开发上还不够完善,学生还是按所在系部上课时安排进行体育课程学习,不能完全体现学生自主选煤的初衷;同时,在学生体制健康成绩上报与学生成绩查洵方面蜘络化程度还有待改进。本文结合江苏技术师范学

院体育课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管理现状,研究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通过建没体育部蜘站,让全院师生及时了解最新的与休育有关的信息,并根据国家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将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上传到网站上。在贯彻实施相关文件精神的剐时,我院结合自身的特色,制定并实施了我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管理办法,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在院长的领导下,由院教务处、学工处、体育部、医务所、各系部协配合,共同组织实施,由体育部负责组织测试和各项测试成绩的汇总,并按照《标准》的实施要求评定成绩,确定等级,积极配合 ___有关测试数据网络化管理和报送的有关要求、自《管办法》实施以来,我院在经赀投入、仪器没备管理、软件开发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和主管院长的大力支持,今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体育课程选谍系统是挂靠在体育部州站上,体育部有自己的.选课服务器,通过体育部主页点击“在线选课”即可进入体育课程选课及教师成绩录入和体育成绩管理工作区。 2.1课程及专项设置(1)根据我院多年来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体育课程分为三种模式:对大一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大二年级开没体育选项提高课,大三、

福建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doc

福建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试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课程内容与资源。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时反映学科最新 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 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按照教学单元、专题或模块的框架,合理、有序的设计知识单元和拆 分、配置知识点及技能点。 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完整,视频、音频、教案和演示文稿等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内容准确、 系统、完整,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统筹、集成,应用效果好,有助于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拓展资源能反映本课程教学特点、建设优势,应用于教或学的某 一环节、支持教学或学习过程。 2.教学设计与方法。能够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层次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本身与每个教 学单元、专题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目标实现与否可以测量;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 规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明确学习评 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 3.教学活动设计。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 念,能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 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活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在线异步讨论、笔记、信息提醒、测验、教师答疑、作业、同伴互评、线下讨论、问卷、实时讨论、维基和一对一辅导。 4.学习评价设计。根据课程特点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 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有明确合理的课程整体评价策略和各学习周、知识 单元的评价策略,包括完成课程学习必须的各项学习活动的数量及评分的标准等;反馈及时; 能记录学习和交互过程,并用于学习评价和教学研究。评价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随堂小测验、单元 测验、单元作业、讨论、调查、线下考试、期末考试和作业,原则上每个一级单元至少有一份习 题作业。 5.团队支持与服务。课程建设负责人应为高校正式聘用,具有良好师德、丰富的教学经验 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师,至少应承担本课程25%以上的授课视频录制任务;课程主讲教师应为 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人员具有丰富的网络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验;支持和鼓励教学名师、知名专家主讲开放课程,鼓励开展跨校、跨专业、跨层次建设满足不 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课程团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策略

摘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必须树立“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评价,以不断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满足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基于此点,本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策略进行浅谈。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Col-lege Public Sports Teaching//WangLei AbstractCollegepublic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isoneoftheimportantwaysofimplementingqualityeducation,andpromotingstudents'all-rounddevelopment.WiththedeepeningofcollegepublicPEcurriculumreform,sportsteachingshouldestablisha"lifelongphysicaleducation"and"healthfirst"thought,throughtheconstructionofcomprehensivecurriculumsystem,thesettingofareasonableteachingcontent,andtheflexibleuseofteachingmethodsandteachingevaluation,inordertocontinuouslyim-provethequalityofpublicPEteaching,andmeetthedemandoftalentstrain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Basedonthispoint,thisarticlebrieflydiscussesthemanagementstrategyforcollegepublic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 Key wordsuniversity;public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teachingmanagement Author's addressDalianPolytechnicUniversity,116100,Dalian,Liaoning,China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目标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目标应当确立为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课程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课程教学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二,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使学生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体育锻炼,强调终身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 其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心理和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其四,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指导学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策略 2.1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高校应当充分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在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具体实施方案,构建开放型课堂结构,以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一,在显性课程中,除了开设传统的体育专业技术课程之外,如体操、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还应当根据本地区特色开设当前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课程,如健美操、台球、武术、爬山、网球等。课堂教学要增加理论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构建运动技术与体育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在公共体育课程的选课形式上应当进行改革,实施自主选择任课教师、选择课程内容、选择上课时间的选课制度,以满足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公共体育课堂可以突破系别、班级的限制,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将上课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其二,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组织课外体育锻炼、校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系级和院级运动竞赛等,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其三,在隐性课程中,要重点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环境。高校应当支持组建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团体,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团体体育活动的兴趣,为其开展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2.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与教材建设相结合,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以说教材是教学系统传播信息的媒体,它不仅对教师的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学也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当前学习的需要,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教材都是以介绍体育专项技术为主,由于其中涉及的竞技性内容相对较多,语言文字过于专业化,从而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致使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为此,教材的建设应当尽可能从学生适用性的角度上出发,并在充分考虑课程体系改革需要的基础上,删减掉一些竞技性过高的内容,并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健身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身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此外,因各地区、各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均有所不同,所以各大院校应尽可能编制符合自身特点的校本教材,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3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就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并掌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0-0148-02148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

体育课教案 课的任务 公布本学期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学习重点、课堂组织纪律要求等。通过学习 排球的准备姿势与移动的练习,以及原地正面双手的垫球等技术,达到使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并激发学生学习排球运动的兴趣,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其他项技术打下良 好的教学基础。 部分 教 学 内 容 时间 组、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准 备 部 分 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 2、点名、安排见习生。 3、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与重点以及组织要求。 准备活动: 1、围绕场地慢跑 (1)扩胸运动 (2)展臂运动 (3)腹背运动 (4)肩部运动 (5)腰部运动 (6)膝盖运动 (7)压腿运动 (8)手腕脚腕运动 20ˊ 4 × 8 拍 基 本 部 分 1、学习准备姿势与移动: (一)准备姿势与移动的目的与作用:为了迅速起动和快速移动,为了及时助跑、起跳、倒地等完成各种击球动作。(二)准备姿势与移动的种类: 1、准备姿势的种类:稍蹲、半蹲、低蹲。 2、移动的种类: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综合步。 (一)准备姿势: 1、稍蹲:主要用于二传、扣球、接高发球、处理球 2、半蹲:用于接发球、传球、 10ˊ 每 人 5~10次 每 人 5~10 次 准备姿势 教学方法、组织及要点: 1、动作的讲解要遵从从下至上的原则,脚→膝→身体重心→上体→手臂→头。 2、半蹲准备姿势,脚的站位比肩宽,膝部的投影在脚尖前。 3、低蹲准备姿势,肩部的投影超过膝关节。 4、讲解→示范→练习→纠正→示范→练习。 移动 1、动作的讲解要遵从从下至上的原则,脚→膝→身体重心→上体→手臂→头。 2、组织练习的顺序

基本部分他部位垫球等;按用途分为 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 接传垫球。 (四)技术动作方法: 1、准备姿势:面对来球,成 半蹲或稍蹲姿势站立。 2、手型:两手掌根相靠,两 手指重叠,手掌互握,两拇 指平行向前,手腕下压,两 前臂外翻成一个平面。 3、垫球动作:当球飞到腹前 约一臂距离时,两臂夹紧前 伸,插入球下,同时配合蹬 地、跟腰、提肩、顶肘、压 腕、抬臂等全身协调动作迎 向来球,身体重心随着击球 动作向前上方移动。 4、击球点与部位:保持在腹 前高度,击球后下部 5、球触手臂部位:腕上10 公分处,桡骨内侧平面 6、击球后动作:重心向抬臂 方面伴送,松开双臂 7、技术要领:两臂夹紧插球 下,提高送臂腕下压;蹬地 跟腰前臂垫,轻球重球有变 化;撤臂缓冲垫重球,轻球 主动抬臂击。 40ˊ 后在规定区域内将球停住。 垫球技术的教学 1、讲解与示范 (1)讲解:教师首先讲解垫球技术 在排球比赛中的作用,技术特点和动 作要领。重点讲解手型,垫击部位, 击球点,手臂角度及身体上下肢的协 调用力动作。 (2)示范:教师先做垫球的完整动 作示范,让学生建立垫球技术的完整 动作概念。然后再进行分解示范,也 可以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加深印 象。做侧面示范时,要让学生看清两 臂向前插臂。蹬地、提肩、顶肘、压 腕的身体协调动作;做正面示范时, 要让学生看清手型,垫击部位平面, 两手夹臂的动作。正面与侧面示范要 结合运用。如图所示。 2、垫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1)、徒手模仿练习 (1)两手叠掌或抱拳互握的垫球手 型练习:要求前臂夹紧并伸直,形成 垫击平面,教师及时检查。 (2)结合半蹲准备姿势的原地集体 徒手模仿垫球练习:要求先慢后快, 重心低,动作协调,教师及时检查与 纠正错误动作。 (3)原地与移动的徒手垫球动作练 习:听教师口令做原地垫球徒手动 作;看教师手势做前、后、左、右的 并步、交叉步、跨步的移动垫球动作 练习。要求动作正确、协调。连贯。 2)、结合球的练习 (1)击固定球练习:两人一组,一 人双手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垫击动 作。重点体会正确的击球点、手型及 手臂用力时的肌肉感觉。 (2)垫抛球练习:两人或三人一组, 相距4m,一抛一垫或一抛二垫。要 求先教会学生用双手下手抛球,抛出

河南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 教学内容与资源。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颗粒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每个短视频应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时长以5-20分钟为宜。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课程设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 高职类课程应能够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应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并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成果应用到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资源应力求丰富多样,在数量和类型上大大超出结构化课程所调用的资源范围,实现资源冗余,以方便教师自主搭 — 1 —

建课程和学生拓展学习。表现形式上,要合理使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虚拟仿真等各类素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的优势,提高微课程、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比例。应按照资源的内容和性质,科学全面地标注资源属性,方便资源的检索和智能重组。资源的形式规格应遵循行业通行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2. 教学设计与方法。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3. 教学活动与评价。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答疑,网上作业布置、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加强师生课堂与课下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 2 —

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教学内容与资源。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每个短视频以5-15分钟时长为宜,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应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课程设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 2.教学设计与方法。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3.教学活动与评价。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 4.教学效果与影响。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课程共享作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支持各高校之间在合作、共赢、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互认。课程的初始学分由推荐该课程的高校设定,其它高校可在双方协议的基础上,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学分设置标准自行认定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