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肥胖最易得七种疾病

老中医:肥胖最易得七种疾病
老中医:肥胖最易得七种疾病

千万别小看肥胖对身体的影响,它远不是体型臃肿、穿不进漂亮的衣服这样简单。事实上,最新科学研究表明,肥胖已成为威胁生命的最大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至少有260万人因肥胖而死亡,以下这几种,都是胖人最易得的疾病。

脂肪肝。由肥胖导致的脂肪肝会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疾病。

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它还会加大心梗、中风的发病率。

高血压。肥胖最常见的合并症就是高血压。美国一项调查指出,超过标准体重15公斤的人中,30%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当人胖到一定程度时,肌肉和脂肪会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现象。这时,胰岛细胞就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对抗这种现象。大约数年至数十年后,过度工作的胰岛细胞就会出现衰竭,发展为糖尿病。

骨关节病。肥胖者过度增加的体重,对骨骼和关节是一种额外负担,容易发生关节炎、肌肉劳损或脊神经根压迫,引起腰腿肩背酸痛,甚至造成关节变形,严重影响肢体活动。

高脂血症。大部分肥胖病人脂肪代谢紊乱,出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高脂血症随时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病,被称为“无声杀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大量脂肪堆积易引起白天嗜睡,夜间睡眠差,并出现打鼾、水肿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传统中医认为,肥胖与痰、湿、气虚等有关,医者提到“肥人多痰湿”,“肥白人多湿”,“肥人沉困怠情是气虚”等等。而中药减肥,大都从益气、健脾、化痰等着手,利用中药的优势,通过益消泻的方法,调整人体各器官恢复原有功能,将人体多余的脂肪转化成,恢复人体能量代谢,从而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肥胖对人的危害

肥胖对人的危害 肥胖对人的危害:一、是健康长寿之大敌 据统计肥胖者并发脑栓塞与心衰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一倍,患冠心病比正常体重者多二倍,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多二~六倍,合并糖尿病者较正常人约增高4倍,合并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四~六倍,更为严重的是肥胖者的寿命将明显缩短。据报导超重10%的45岁男性,其寿命比正常体重者要缩短4年,具日本统计资料表明标准死亡率为百分100%,肥胖者死亡率为127.9%。 二、影响劳动力,易遭受外伤 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皮肤皱折处患皮炎等,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行走活动都有困难,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导致劳动力丧失。由于肥胖者行动反应迟缓,也易遭受各种外伤、车祸、骨折及扭伤等。 三、易发冠心病及高血压 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负担加重,久之易诱发高血压。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和猝死。 四、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疾病。糖

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肥胖女性因卵巢机能障碍可引起月经不调。 五、对肺功能有不良影响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二氧化碳。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同时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故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难,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六、易引起肝胆病变 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高比例的胆固醇结石,有报道患胆石症的女性50~80%是肥胖者。在外科手术时,约由30%左右的高度肥胖者合并有胆结石。胆石症在以下情况下发病的较多:肥胖妇女,40岁以上,肥胖症者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其胆结石的发病率约高六倍。 七、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易感染 肥胖者会增加麻醉时的危险,手术后伤口易裂开,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机会均较不胖者为多。 八、可引起关节病变 体重的增加能使许多关节(如脊椎、肩、肘、髋、足关节)磨损或撕裂而致疼痛。 九、并发疝气

肥胖与疾病

精心整理 肥胖与疾病 (一)肥胖与性功能障碍 人体脂肪含量过多,不论男女,都会有明显的性功能衰退。因为性激素是通过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去的,如果过多的沉积在脂肪组织内,就会引起性功能衰退。男性肥胖者由于体脂量增加,使雄激素较多的转化为雌激素,血中浓度可增加一倍以上;较高的雌激素浓度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进而使睾丸的睾酮分泌减少。由于肥胖男子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使男性的“男子气”削弱,“脂粉气”增强,性功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高脂饮食可降低男性体内睾酮水平,引起多过频系。肥胖5-10谢不平衡所引起此的体毛反常生长)出现。肥胖还会导致阴道感染一些经前并发症,从而引起许多不愉快和不方便。而肥胖的女人会分泌过量的雌激素,当体内雌激素过多、黄体素太少时,可能会引起水肿或脑水肿,从而使体重增加。 (四)肥胖与皮肤病 肥胖者末梢循环衰弱,皮肤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较慢,抵抗能力也很低,因而极易患皮炎、湿疹、疥癣、冻疮等皮肤病。同时由于肥胖者流汗较多,会破坏皮肤预防感染的功能,这会大大增加皮肤病的发生率。 (五)肥胖与心脏病 脂肪增多会使体重增加,人体所消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就相应增加。这就要求心脏额外费力地工作,加强收缩,输送更多的血液,才能把足够的血液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满足身体的需求。这

就大大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影响了心脏的功能,增加了患心脏病的危险。美国波士顿的研究人员对11.6万名年龄在30岁—35岁的妇女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后发现,身高16.6米,体重在62千克—67千克的妇女患心脏病的危险是同样身高、体重低于57千克的妇女的1.3倍;而同样身高,体重为68千克—78千克妇女患心脏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妇女的1.8倍。因此认为,肥胖比吸烟更容易导致心脏病。 (六)肥胖与癌症 在不少妇女看来,中年以后发胖是自然规律,其实,有些妇女突然发福是体内肿瘤生长的信号,对此不容忽视。子宫内膜癌好发于老年妇女,以成为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50岁以上的病人占到75%--90%,其发病率已接近宫颈癌。近年来的临床资料表明,肥胖妇女子宫内膜癌比正常妇女高2—3倍,绝经后乳腺癌发生率随体重增加而升高。患子宫内膜癌的妇女多肥胖,常伴有绝经期延迟、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体重增加而增高。此外,在肥胖患者中,胆囊 25千克 肌肉 —4倍。 男人多 (九)肥胖症与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脂肪组织在体内大量增加,对人体造成额外的负担,使人体对氧气的消耗量增加30--40%。肥胖者因胸壁增厚,膈升高而降低肺活量,引起活动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缺氧、紫绀、高碳酸血症,终末期呈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症,病人嗜睡。可发生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肥胖者经常因为肺的功能下降,肺泡换气不足而出现呼吸短促、易疲劳、怕热多汗等病症。同时由于肥胖者颈部积累了大量的脂肪,气管受到挤压,呼吸时气流不畅,呼吸困难,导致大脑及身体其他组织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肥胖者会因此感到睡眠不足和乏力。而肥胖者越睡的多越容易肥胖。这种现象被称为睡眠障碍症候群。一旦恶化就可能出现肺心综合症,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跳加速、浮肿、神志不清等症状,需要及时的抢救。 (十)肥胖症与肾脏疾病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清除雪中的废物和毒素,维持其中的盐分和水分和其他物质的平衡。一般来说身体过于肥胖易伤害身体的主要器官,因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和肥胖关系密切,

老中医:肥胖最易得七种疾病

千万别小看肥胖对身体的影响,它远不是体型臃肿、穿不进漂亮的衣服这样简单。事实上,最新科学研究表明,肥胖已成为威胁生命的最大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至少有260万人因肥胖而死亡,以下这几种,都是胖人最易得的疾病。 脂肪肝。由肥胖导致的脂肪肝会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疾病。 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它还会加大心梗、中风的发病率。 高血压。肥胖最常见的合并症就是高血压。美国一项调查指出,超过标准体重15公斤的人中,30%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当人胖到一定程度时,肌肉和脂肪会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现象。这时,胰岛细胞就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对抗这种现象。大约数年至数十年后,过度工作的胰岛细胞就会出现衰竭,发展为糖尿病。 骨关节病。肥胖者过度增加的体重,对骨骼和关节是一种额外负担,容易发生关节炎、肌肉劳损或脊神经根压迫,引起腰腿肩背酸痛,甚至造成关节变形,严重影响肢体活动。

高脂血症。大部分肥胖病人脂肪代谢紊乱,出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高脂血症随时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病,被称为“无声杀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大量脂肪堆积易引起白天嗜睡,夜间睡眠差,并出现打鼾、水肿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传统中医认为,肥胖与痰、湿、气虚等有关,医者提到“肥人多痰湿”,“肥白人多湿”,“肥人沉困怠情是气虚”等等。而中药减肥,大都从益气、健脾、化痰等着手,利用中药的优势,通过益消泻的方法,调整人体各器官恢复原有功能,将人体多余的脂肪转化成,恢复人体能量代谢,从而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肥胖的两大指标、肥胖与疾病

专家晒数据,水桶腰风险更大 肥胖也是一种疾病?2013年美国医学会决议正式认定肥胖是一种疾病。上海疾控中心肿瘤防治科主任医师郑莹昨天晒出了一张高BMI (即体质指数)相关癌症人体图,“这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综合了多项研究的一份结果,目前已证实大肠癌、胰腺癌、肾癌、食管腺癌、女性的胆囊癌、卵巢癌、子宫癌、绝经后乳腺癌等8种类型癌症与超重和肥胖有高度相关性,估计要占到全球年均新发癌症病例的1/4以上。” 在8个高BMI相关癌症中,胰腺癌、大肠癌、肾癌、女性胆囊癌都是集中在腹部。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的脂肪容易堆积在腹部,也容易造成富贵病。”郑莹透露,肥胖者中,水桶腰的癌症风险更大。 事实上,就在去年底,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肿瘤分刊上刊发了一篇由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联合多国开展的研究报道,估计在2012年全球新发的1400万癌症病例中,可以认为是由超重或肥胖造成的,其中女性病例占到72%。本市的情况依次以大肠癌(13%)、胰腺癌(4.2%)和绝经后乳腺癌(3.9%)为最多。男性的占比为20%,女性则为35%。 绝经后不控制体重,乳腺癌高发 上海到底有多少胖子?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07-2013年上海居民超重和肥胖率从34%增至42%,其中成人中男性比女性更胖。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2,一般亚洲人群的正常范围是18.5-23.9,过低过高,都不利于健康。监测发现,男性平均均值是24.1,女性是23.1。让人惊讶的是,上海38.6%的成年男性超重,超重女性则占26%。与此同时,有一成男性属于肥胖,9.1%的女性属于肥胖。拥有水桶腰的人则更多,中心型肥胖率上,近三成男性腹部肥胖,26.4%的女性同样属于腹部肥胖。 更让人担忧的是,女性受超重或肥胖致癌影响的程度是男性的3倍,主要癌种为乳腺癌、子宫癌和结肠癌,而且这些乳腺癌绝大多数发生在女性绝经之后。其中绝经后乳腺癌的未来发病趋势更受关注,数据显示上海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在45岁以后进入多发期,近10年来,还呈现出45岁之前发病率略有下降,

肥胖可能带来的六种疾病

肥胖可能带来的六种疾病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养生意识的觉醒,大部分人开始注重自我保健,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饮食作息,人们也都在积极地调整。当然,这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群,青年人出于工作或是交际上的原因,加之疾病看起来很遥远,所以并没有用科学的养生之道来调养自己的身体。相反地,他们胡吃海喝,一切以舒适为宜,肥胖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然而,我们反观一下周围的人们,肥胖早已呈年轻化的趋势,甚至很多孩子,刚出生就是超重的。这跟遗传,或是母亲孕期摄入了过多的营养有关。同时,也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摄入的营养更丰富了,体重也就跟着上去了。 从世界范围来看,肥胖的比例大约已占到了10%,并且还在增长;就中国来说,成年人的肥胖比例已经上升至38.5%,这个数字是非常庞大的,有专家预计,在21世纪里,中国的肥胖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一半。在所有可预防的致死性因素里,因肥胖而产生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已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号杀手,并很可能在几十年间跃居第一。 肥胖与疾病相关

我们不能说肥胖直接导致了癌症,但很多癌症绝对是跟肥胖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表明,体重每增加10斤,患子宫癌、肾癌、宫颈癌、甲状腺癌、淋巴癌、胆囊癌等等癌症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以英国为例,英国每年都会因肥胖而增加近四千名肿瘤患者。 1、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的一种慢性病,如果平时能注意调养,控制病情,还是可以带病长寿的;但此病一旦控制不好,发作起来,想再恢复原来的健康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研究表明,体重超标的人群中,有30%都会患上高血压,而患有高血脂的占到大多数。这两种因素都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原因。 2、糖尿病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人是不可以多吃再有糖分的食物的,因为糖分在体内会转化成脂肪。也就是说,归根结底,糖尿病人要控制的其实是脂肪。有数据显示,体重正常的人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极低,仅为0.7%;而中度肥胖的话,患糖尿病的概率会增加4倍;重度肥胖的人则会使患糖尿病风险增加30倍之多。 3、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肥胖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大于24。本病是一种营养过剩性疾病,大多有内分泌一代谢方面的异常。一般按有无明显内分泌一代谢原因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本病临床常有体弱无力,行动不便,动作时气喘,心悸,怕热,多汗,或腰痛,下肢关节疼痛等自觉症状。 肥胖的测定: 1.标准体重与实际体重比例成人标准体重(kg)数=[身高(Cm)数一loo]×0.9.儿童标准体重(kg)数=年龄×2+8。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lO%为超重,超过20%以上称为肥胖。.2.体重与腰围、臀围的关系一般来说,多余的脂肪,男性多沉积在腹部,女性主要沉积在臀部、腿部。因此,可测定腰围来估计男性是否肥胖,其标准是体重(kg)数不超过腰围(c m)数,否则即是发胖。女性肥胖除直接观察臀以下部位的丰满膨隆的程度外,可用“捏指法”测量,即用拇、食两指相距3cm左右捏起皮褶,其皮褶厚度即为该处皮下脂肪厚度,若超过2.5cm,即属肥胖。 3。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一体重(kg)/体表面积(m2)。如体重指数大于24即为肥胖。(范围)肥胖病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病;病因明确者,称继发性肥胖病。二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年老体衰中年以后,肾气渐衰,火不生土,脾失健运,湿浊内聚,痰瘀渐生,尤其是经产妇女或绝经期妇女,肾气不足,不能化气行水,以致水液留滞而致肥胖。

2。禀赋不足父母为肥胖之人,以致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失健运,水谷精微转输失常。痰浊、膏脂停聚而为肥胖。 3.过食肥甘嗜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蕴酿成痰;又可损伤脾胃,致水谷运化失司,湿浊停留体内,痰热湿浊停聚,使体重增加,形成肥胖。 4.缺少活动“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伤气则气虚,伤肉则脾虚,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转输,水湿停聚,形成肥胖浮肿。 5.久病正虚久病则正气亏耗,气血阴阳虚衰,气虚运血无力,阳虚而阴寒内生,易生痰浊;阴血虚少,血行涩滞,痰浊、脂(瘀)变生而致肥胖。 6.情志所伤五脏皆能藏神,七情内伤,脏腑功能失调,升降失序,影响水谷、水液运化,使代谢紊乱,发生肥胖。 二、病机 1.发病渐积而成,缓慢发生。 2.病位主病在肌肉,与脾肾关系密切,肝胆及心肺功能失调亦与本病相关。 3.病性肥胖病多为形盛气虚,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为正气虚衰。因此肥胖病乃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可见肝胆疏泄失调及心脾气虚;标实以痰浊、膏脂为主,兼有水湿、血瘀、气滞,但临床虚实常各有所侧重。 4.病势初起膏脂堆积较少,临床可无任何症状,但随着膏脂、痰浊增多,兼有水湿、血瘀、气滞者,日久侵心肺,扰肝胆,著四肢,则可发生多种病症。 5.病机转化过食肥甘厚味,酿成湿热,壅遏脾胃,气机窒滞,脾胃升降失序,水谷精微不归正化,酿成脂瘀痰浊。或起居不时,好坐好卧,气血流行不畅,脾胃呆滞,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而致肥胖。若情志调达,饮食有节,起居适宜,治之如法,则湿热、痰浊、脂瘀渐渐疏化,脾胃复升降之职,病渐向愈。若七情失节,

肥胖是导致各种慢性病的重要因素

肥胖是导致各种慢性病的重要因素 饮食无度影响胰腺健康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逢节假日,家人朋友欢聚一堂、推杯换盏,难免多吃多喝,这就给胰腺造成不小的负担。郝纯毅主任介绍,胰腺虽然是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但却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与肝脏、胆管、肠道、脾脏和一些复杂而重要的血管结构紧密相邻。 ??从生理功能上讲,胰腺可分为内分泌和外分泌两部分。前者分泌胰岛素和其他一些激素类物质,入血后有利于机体利用和贮存从食物来的能量;而后者则分泌胰液,通过胰管进入十二指肠,有助于机体对食物的消化。 ?? ??病因 ??糖尿病患者高发胰腺癌 ??一旦患有糖尿病就要格外警惕,因为研究发现,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的患者中,胰腺癌的发病风险高于正常人群。由于糖尿病患者会产生过量的胰岛素,可能会促进胰腺位置癌细胞的增长速度。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人们对出现多食、多

饮、多尿及消瘦、乏力等症状的中老年人,往往只想到Ⅱ型糖尿病,而忽略了胰腺癌的可能性,以致按糖尿病治疗无效。 ?? ??症状 ??胰腺癌初期“悄然无声” ??郝纯毅主任介绍说,胰腺解剖部位和功能的特殊性,使得胰腺癌在发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被称为“悄然无声的肿瘤”。 ??而随着肿瘤的生长,身体才会逐渐出现一些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糖尿病、消瘦、黄疸和腰背部疼痛等。因此,专家建议有此类症状的患者,应及早去肿瘤专科医院确诊、治疗。 ?? ??危险 ??胰腺癌发病年轻化 ??目前,胰腺癌在恶性肿瘤死亡排位中位居第五。近年来,不但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发病人群的年轻化也是值得重视的现象。胰腺癌治疗效果差,被医学界称为“21世纪的挑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多数患者在患病早期缺少特

肥胖与慢性疾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肥胖与慢性疾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肥胖与慢性疾病之间有什么关系?肥胖,让人们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而慢性疾病,会导致人进一步地肥胖。因此肥胖与慢性疾病息息相关。 肥胖与慢性疾病之间有什么关系 肥胖首先会导致慢性病的风险增加,这些慢性病又反过来,会导致病人进一步地发生肥胖,因此肥胖与慢性疾病间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肥胖治疗得比较晚了,出现了这些慢性病以后,它就会交互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对健康构成更大的影响。 肥胖易引发哪些疾病 1、肥胖易导致各种血管疾患。身体肥胖的人除了皮下脂肪堆积过多之外,内脏和遍布全身的血管内也都堆满了脂肪,所以容易引起多种血管疾患,特别是对健康和生命危害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率为正常人的1.5至3倍。 2、胖易诱发糖尿病。虽然不能说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但它对糖尿病的诱发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许多资料证实,肥胖程度越重,糖尿病发病率越高。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中,肥胖引发的疾病,最多的就是糖尿病。成年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

属于肥胖体型。 3、胖易引起运动系统疾患。肥胖者过度增加的体重,对骨骼和关节等运动系统,特别是对脊椎和下肢是一种额外的负担。骨骼、关节等组织长期支撑过重的体重,犹如每天扛着多余的东西,久而久之,必然积劳成疾,发生关节炎、肌肉劳损或脊神经根压迫。 4、胖者一般不愿活动、嗜睡、易疲劳,稍做运动即感心慌气短,直接导致性能力的降低。 如何才能控制肥胖 1、饮食清爽 要想身体苗条健壮、避免肥胖,就要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2、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婴幼儿、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老年期各年龄阶段容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 3、生活规律 为预防肥胖,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合理的饮食营养、每餐不要太饱,既满足了生理需要,又避免了能量储备;若睡眠过多,热量消耗少,也会造成肥胖,因此,不同年龄的人应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既要满足生理需要,又不能多睡。 4、加强运动 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

肥胖易诱发七种疾病

肥胖易诱发七种疾病 肥胖是由于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所致,一般所指的肥胖为单纯性肥胖,即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即可成为肥胖。在以往,肥胖一直被认为是福相,但近10年来,肥胖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尤其是肥胖并发症,让不少人开始关注肥胖与疾病的关系,肥胖容易导致七种疾病。 1.糖尿病 有关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上半身肥胖的人易患糖尿病,肥胖者臀围、腰围比率与糖尿病患病率成正相关。而且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糖尿病患病风险相当高,据统计,肥胖人中的糖尿病患者为非肥胖人的4倍,且这一比率随着肥胖的程度增加而增加。 2.癌症 肥胖者的癌症患病率远远高于体重正常者的癌症患病率,尤其是女性。女性肥胖病人患乳腺癌、子宫癌和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了3倍,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了7倍。男性肥胖病人患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 3.冠心病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载文表示:肥胖与冠心病的关系非常密切。专家以超重35%为标准比较发现,冠心病中肥胖者和体瘦者分别占49.2%、10.1%。因为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和猝死。 4.高脂血症 肥胖者的脂肪代谢能力下降,活动量减少,使得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减少,血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积累,血脂容量升高,引起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5.高血压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疾病,中国的患病率,15岁以上的人群里每5个人就有一个,全国总的人数有1.6亿。而目前,导致高血压高发的第一因素是肥胖。据研究,肥胖人中患高血压的比例很大,达 20%~ 50%,比一般人中的高血压发生率多得多,而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这一比率将成倍地增加。 6.呼吸功能不全 由于脂肪组织在体内大量增加,给人体造成额外的负担,使得人体对氧气的消耗量增加30%~40%。同时,肥胖者胸壁和腹壁脂肪过多,呼吸活动受到限制,呼吸浅表,补呼气量减低而致功能残气量降低,使得肥胖者呼吸困难。因而肥胖人经常因为肺的功能下降,肺泡换气不足而出现呼吸短促、易疲劳、怕热多汗等病症。 7.脂肪肝 肥胖患者约半数患有轻度的脂肪肝,特别是腹部肥胖者发生脂肪肝的机会更多。肥胖者由于长期饮食高脂肪食物及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会导致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大大超过其转运出肝脏的能力,致使甘油三脂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

肥胖人易得的七种病

肥胖人易得的七种病 肥胖人易得的七种病 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体重也随之急速飙升。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表明,全世界体重超标人口已达10 亿,肥胖人口达3 亿,每年至少有260 万人因此而死亡。体重超标与肥胖症早已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现已遍及全球各大洲。众专家呼吁将5 月11 日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更多的关注将使得广大肥胖人群免于疾病的困扰。 肥胖俨然成为威胁生命的最大杀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金奎教授指出,肥胖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疾病。 1、高血压肥胖最常见的合并症就是高血压。美国一项调查指出,超过标准体重15 公斤的人中,30% 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 2、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 因素之一。此外,肥胖还会加大心梗、中风的发病率。 3、糖尿病 当人胖到一定程度时,肌肉和脂肪会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现象。这时,胰岛细胞就会代偿性地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对抗这种现象。大约数年至数十年后,过度工作的胰岛细胞就会出现衰竭,发展为糖尿病。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大量脂肪堆积容易引起白天嗜睡,夜间睡眠质

量差,并出现打鼾、水肿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同时,还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肥胖儿童如出现较严重的打鼾,家长应予以重视。 5、高脂血症大部分肥胖病人脂肪代谢紊乱,出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高脂血症随时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病,被称为“无声杀手”。 6、骨关节病 肥胖者过度增加的体重,对骨骼和关节是一种额外负担,容易发生关节炎、肌肉劳损或脊神经根压迫,引起腰腿肩背酸痛,甚至造成关节变形,严重影响肢体活动。 7、脂肪肝由肥胖导致的脂肪肝会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 痛风等疾病。 建议: 衡量人体理想体重的方法是计算体质指数(BMI),即体重 除以身高的平方,结果在18—25 之间为标准体重。 因此建议,体重超标或已到达肥胖标准的人,应该及时控制体重,科学的运动加上合理的饮食,也就是要控制摄入热量与消耗热量的比例,保持吃与动的平衡。饮食上,多吃叶菜类、根茎类蔬菜、西红柿、苹果、柑橘等水果以及豆类、全麦面食、稀饭,每天坚持运动,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肥胖的人容易得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即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就是女性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很多女性朋友都发现了一个特点,就是很多肥胖的女性会得多囊卵巢综合症。 那么肥胖的人真的更容易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吗? 1.由于雄激素升高,内分泌失调导致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会变得肥胖,且多囊卵巢总是表现为上半身肥胖、长痘、体毛旺盛。有相关数据显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有50%是胖子,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总说胖子更容易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原因了。 2.女胖子更容易出现血糖高、胰岛素高、雄激素高的“三高”情况,而“三高”会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絮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多囊卵巢综合症。 3.当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时候,医生会告诫患者饮食要清淡,不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所以人们就以为常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的胖子,更容易患多囊卵巢综合症。 4.肥胖放大了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雄激素和高胰岛素血症的程度,从而加重多囊卵巢综合症,所以说胖子更容易得多囊卵巢综合症。

那如果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又该如何调理呢? 首先一旦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现,女性朋友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并调理,这样才不会影响后期生育以及健康生活质量的问题。除此之外多囊卵巢患者还可以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等慢慢调养。这里也给大家一些建议。 1.控制体重并减肥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戒掉高油、高盐、高糖、高热量的食物,避免热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进而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恶性循环。 2.多吃豆类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像黄豆、黑豆及其豆制品富含卵磷脂、蛋白质、大豆异黄酮等多种有有利于荷尔蒙分泌的物质,可以调节女性性激素分泌,促进卵巢功能,女性朋友日常可以多吃点。 3.别熬夜,早点睡觉 长期熬夜会扰乱我们身体内雌性激素的分泌,由于身体长时间不能很好的休息,机体内分泌失衡,也会加重多囊卵巢的状况。 4.少吃深加工的食品 很多妹子们爱吃的各种零食比如蛋糕、饼干、糖果、薯片、麻辣鸭脖等,还有油炸食品,不仅热量高,营养价值低,还会影响我们的生殖系统。所以要少吃为好。 5.勤锻炼,有规律的运动 规律的运动不仅可以消耗热量,改善肥胖现象,还会也会促进身体的内分泌调节能力,缓解多囊卵巢的状况。

人肥胖的主要原因

人肥胖的主要原因 肥胖是由于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所致,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一般所指的肥胖为单纯性肥胖,即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即可称为肥胖。 肥胖主要有四大原因造成: 1.遗传的原因。(全家都是胖子并不一定都是遗传的原因,也有可能和你家的饮食习惯有关。) 2.由于小时候不注意减肥,造成人体产生过多的脂肪细胞,脂肪细胞成人后不会再增多只会增大,可以说是你从小打下了肥胖的基础。 3.吃得太多没有消耗掉。也就是从食物中所得到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而过剩的热量即转成为脂肪,累积在脂肪细胞而形成肥胖。 4.新陈代谢的降低。人到中年后由于新陈代谢率降低易发胖;营养不均,只吃肉类和垃圾食品(没有营养的食品)不吃水果蔬菜也会使新陈代谢率降低易而肥胖。 肥胖不仅使人行动不便,更重要的是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诱因,是长寿的克星,对健康构成了最大的威胁。从现代医学来看,肥胖超过一定极限便是一种病,肥胖症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单纯性肥胖,包括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 二是继发性肥胖。常见的有:1、柯兴氏综合征肥胖;2、垂体性肥胖;3、胰源性肥胖;4、性功能下降性肥胖;5、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性肥胖三是其他肥胖,如水钠潴留性肥胖、痛性肥胖、多畸形综合症肥胖等。 那么单纯性肥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某著名医学教授坦言:“迄今为止,美国还未发现好的减肥食品和减肥药品,至今仍是肥胖人最多的国家。”

据媒体报道:“自从美国减肥王牌药‘芬氟拉明’被禁用后,西方医学专家始终无法走出替食、抑食、消泄的减肥误区。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东方,中华传统的药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国产减肥品走到了世界领先地位。”难怪不少世界级的专家经过多年努力后毅然将减肥的课题转向中医。从中医来看,肥胖是湿症、虚症、痰症的表现,应从整体方面着手研究。常采用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健脾益气、益胃活血、祛痰化浊、利水渗湿、活血化瘀等方法。 中医认为牛马兔吃草,瘦肉多,脂肪少;喂猪不加粮食喂不肥,一加粮食就喂肥了;我们吃面食时,在口中多嚼一会儿,就感到甜了,这是饭面在人体酶的作用下,转化成糖,这些糖,一部分为人体提供能量,并构成人体细胞和各种组织,另一部分则在人体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变成人体脂肪,从而使人发胖。从生物化学来看,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由于各种酶的作用,很容易转化为脂肪,转化率接近100% ,而蛋白质则很不容易转化为脂肪。首先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而脂肪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蛋白质首先要在人体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再氧化成酮体,酮体再转化成脂肪酸,脂肪酸再变成甘油三酯,合成脂肪,这个过程很复杂。脂肪在人体的合成并非是其水解的逆过程,而是2分子脂酰CoA经过转酰基酶的催化,将脂酰基转移到磷酸甘油分子上,生成磷酸甘油二酯,然后水解脱去磷酸,再与另一个分子脂酰CoA作用,生成脂肪。而小肠粘膜是将消化吸收的脂肪分解产物重新合成脂肪,所以,脂肪转化成人体的脂肪,也不如碳水化合物转化人体的脂肪的转化率高。当然,脂肪对人体不但能提供能量,构成细胞,还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K、E、D等的吸收利用。特别是植物油脂的脂肪含有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它们能抗血栓,降低胆固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但脂肪多了,就有害,所以植物油也

过度肥胖可能会导致哪些疾病

过度肥胖可能会导致哪些疾病 现在由于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导致了许多人被肥胖的问题所困扰。但是如果人们过度的肥胖还能会患上一些疾病,那么过度肥胖可能会带来哪些疾病呢? 现在由于大家的物质生活都比比较好,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被肥胖的问题多困扰。但是过度的肥胖很可能会导致一些疾病发生。下面给大家介绍过度肥胖可能会导致哪些疾病,供大家参考。 导致脂肪肝 大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肝脏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场所,然而肝内并没有多少多余空间来储存它。在肥胖者体内甘油三酯合成与转运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失调,肥胖者的脂肪酸摄入多,所以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也多。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内。结果形成了脂肪肝。 导致血脂异常 肥胖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肥胖者容易患高脂血症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进食脂肪多,二是体内脂肪储存多,三是高胰岛素血症可增高血脂,四是血脂的清除有问题。 易诱发糖尿病

虽然不能说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但它对糖尿病的诱发作 用却是不可忽视的。许多资料证实,肥胖程度越重,糖尿病发病率越高。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中,肥胖引发的疾病,最多的就是糖尿病。成年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属于肥胖体型。几乎所有的肥胖者,空腹血糖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升高。 易引起运动系统疾患 肥胖者过度增加的体重,对骨骼和关节等运动系统,特别是对脊椎和下肢是一种额外的负担。骨骼、关节等组织长期支撑过重的体重,犹如每天扛着多余的东西,久而久之,必然积劳成疾,发生关节炎、肌肉劳损或脊神经根压迫,引起腰腿肩背酸痛,甚至造成关节变形,严重影响肢体活动。 肥胖者易患癌症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肥胖妇女更容易患子宫内膜癌和绝经后乳腺癌,肥胖男性则更容易患前列腺癌;而且只要是肥胖者,无论男女都更容易患结肠癌及直肠癌。肥胖的程度越严重,上面几种癌症的患病率就越高。 引起骨关节疾病 肥胖可能引起的骨关节疾病主要有三种:骨性关节炎、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和痛风性骨关节病。其中发生最多、危害最多的是骨性关节炎。肥胖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主要影响膝关节,其次可影响髋关节及手指关 节等。 阻碍营养吸收

肥胖对人体的八大系统的危害

肥胖对身体八大系统的危害 “肥胖乃百病之源”,目前肥胖症已成为第四大医学社会问题,有世界卫生组织的肥胖病 专家提出警告说,肥胖已成为全球的流行病,并对人体造成危害: 危害一:循环系统 肥胖对心血管系统危害最大。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因为肥胖者的血管壁容易有脂肪堆积,而血管外也被脂肪包围压迫着,导致血流阻力变大,血管较不畅通,血管壁弹性变差,最终导致高血压。另外肥胖者血清胰岛素含量升高,会促使钠的再吸收增加和交感神经的紧张度增加进而诱发高血压。肥胖患者由于身体过重使血液循环需求量增多,心输出量加大,这样毫无疑问就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同时心脏本身内外亦多有脂肪沉着,易导致心肌劳损,最终导致左心衰竭。 危害二:呼吸系统 肥胖危及人的呼吸。当人的体重增加时,肺部就必须输送更多的氧气供给人体所需,然而,肺不会因为人的体重增加而相应变大。此外,下腹部肥厚的脂肪也会限制肺的呼吸活动。肥胖患者常出现睡眠窒息综合征,表现为肺部高压症和低氧血症,极易引起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危害三:内分泌系统 肥胖可促使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动脉樱花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可引起心肌广泛性坏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糖尿病肾病主要为肾小球微血管病变、肾动脉硬化和急、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之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危害四:泌尿系统 肥胖患者常伴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肾脏改变常为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增加,肾小球肥大。1974年Weisinger首次报告1例重症肥胖患者合并肾病性蛋白尿,从那时起,人们才把肥胖与肾小球肥大以及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相关性肾病(ORG)。体重过重,易伤害肾脏,因为肾病的两种起因糖尿病与高血压都与肥胖有关。 危害五:生殖系统 肥胖患者常伴有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症或肥胖性生殖器官退化症。生殖激素很容易在脂肪中溶解,生殖激素在产生后即溶解并储存于过量沉着的身体脂肪中。肥胖男性血中睾丸酮偏低,雌激素偏高(较正常男性高1倍以上)。原因在于,体脂量增加可使雄激素较多地转化为雌激素,而且后者又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进而使睾丸酮分泌减少,可使男子阳刚之锐减,性功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男性肥胖患者多有阳痿或少精症存在。女性肥胖者性欲普遍低下,其原因也与体内雄激素水平低下有关。除此之外,肥胖对卵巢功能有明显影响,表现

女性比男性易得的的七种疾病

女性比男性易得的的七种疾病 女性因为生理条件、生活习惯、在家庭中担当的角色及处理困难压力的方法与男性不同,而比男性更易得一些疾病。女性易得七大疾病 红斑狼疮 女性至少是男性的9倍。它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向健康组织发起了进攻,导致人体皮肤、关节和各种器官受到潜在损伤。它的症状表现多样,最常见的是极度疲劳,头疼,关节、双脚、双腿、双手和双眼肿胀以及脱发。据美国红斑狼疮基金会统计,90%以上的红斑狼疮患者为女性,也就是说,女性至少是男性的9倍。患者发病年龄常较低,往往求医很多年得不到确诊,对健康造成长期的、显著的不良影响,当最终确诊时,其肾脏可能已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慢性疲劳综合征

女性为男性的5倍。患者有强烈的疲劳感,无法通过休息恢复,伴有肌肉疼痛、记忆力丧失和失眠等症状。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女性患此病的风险是男性的5倍。 多发性硬化 女性为男性的2~3倍。多发性硬化症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疾病。据美国多发性硬化症学会报告,女性患此病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3倍。大部分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是在20~40岁之间出现首次症状,其症状表现为大范围的肌肉麻木、瘫痪和视力丧失。虽然相关的治疗方案能减轻其症状,但目前并没有治愈方法。 抑郁症 女性为男性的2倍。根据梅奥诊所的统计,大约20%的女性在一生中会患上抑郁症,女性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男女在生理功能上的差异很可能导致了此类疾病的发生,激素水平波动会对女性的情绪造成影响。

肠易激综合征 女性为男性的1.85倍。表现为胃肠痉挛、疼痛、腹胀、排气、腹泻和便秘,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根据功能性胃肠疾病国际基金会的统计,有65%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女性。 乳糜泻 女性为男性的1.5~2倍。它是一种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摄入麸质(存在于小麦、大麦和黑麦中的一种蛋白质)后所产生的负面反应。此病更常见于女性人群中,约60%~70%的确诊患者为女性。有证据显示这种疾病会影响女性生育能力。 性传播疾病 虽然这种疾病会同时影响男性和女性,但美国卫生服务部妇女健康办公室的专家解释说,阴道的内膜比阴茎的皮肤更为娇嫩,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因此,女性比男性遇到更为频繁和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

七种饮食习惯容易引起肥胖

七种饮食习惯容易引起肥胖 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威胁,肥胖症的发生跟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有密切的关系. 1.在厨房里吃东西 站在电冰箱或者炉子前一边吃饭一边准备饭菜常常会在无意中增加人们摄入的卡路里。同样地,面对剩菜,人们所摄入的卡路里也会增加许多。“当一个勤俭节约的妈妈在饭后清理饭桌的时候,她常常会想到…将这么多鸡块扔掉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啊?。于是,她就开始吃这些鸡块了。”美国营养协会发言人邦妮说。 2.吃东西太过匆忙 当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迅速吃下一大盘意大利面时,他们发现这些人平均在9分钟之内摄入了646卡路里,而那些被要求慢慢享受的人则平均在29分钟之内摄入了579卡路里。此外,匆忙就餐还导致消化不良以及胃痛。 3.在工作时吃东西 从早上开会时的免费油炸圈饼到中间休息时的免费饮料等,整个工作时间似乎成了一个不断摄入卡路里的过程。事实上,办公室免费食品能够使人体摄入的卡路里迅速增加。 同时,由于对免费饮食的诱惑难以抵御,人们在办公室里的食欲会大大增加。美国康奈尔大学200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座位邻近办公室果盘的人往往会吃下许多糖果,但他们对自己究竟吃下多少却一无所知。 4.在昏暗中吃东西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200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热衷于暴饮暴食的人往往喜欢在灯光昏暗的环境中就餐。研究人员认为,在吃饭的时候,昏暗的灯光会减少人们的害羞感。 5.吃东西嚼得太少 大量的研究表明,充分咀嚼食物有助于消化并防止腹胀和胃痛,“当你未经充分咀嚼而吞下一大块食物时,这些食物就很难被充分分解。”邦妮说。因为,食物经过充分咀嚼过后与唾液中的消化酶接触的面积就会增加。那么,怎样才算得上是充分咀嚼呢?一般来说,嚼上25次使食物呈现糊状最好。 6.在餐馆里吃东西 大量的研究表明,经常性外出就餐与身体肥胖、脂肪增多以及其他身体指数增高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孟菲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每周外出就餐6次到13次的妇女平均每天多摄入290卡路里的能量。

老年有肥胖会引起哪些疾病

老年有肥胖会引起哪些疾病 肥胖是很多疾病的开始,由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肥胖更是一种疾病,那么老年有肥胖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人到中年后,由于体力活动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身体逐渐发福。肥胖之后又不及时减肥,就延续为老年肥胖。而老年肥胖又多伴随着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脂肪肝、骨关节病等等,随时都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等。 老年肥胖有哪些特征? 老年肥胖与年轻人的肥胖并不相同,其特点有: 1.初老期相对较多,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 2.文职人员和行政干部较多,农村相对较少。 3.脑力劳动者要多于体力劳动者。 4.常合并动脉硬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胆囊炎、胆结石等。 5.个别人有服药不当的历史,如长期服用激素。 6.心情改变、饮食习惯的改变、环境的改变也会促进肥胖的产生。 老年人肥胖,易患各种疾病,影响健康。 主要有:

1.糖尿病 肥胖症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我国14省、市3l万多人的调查表明,糖尿病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26%,而超重者的发病率为2.82%,是前者的10倍多。肥胖症者进食量超过机体需要,过多进食刺激胰岛分泌过量胰岛素,出现了高胰岛素血症,由于肥胖症者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将进一步促进胰岛素分泌,使胰岛负荷加重,胰岛细胞增生肥大,长期可导致胰岛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另外,肥胖常同时伴有高血脂症,常发生脂肪代谢亢进,使游离脂肪酸升高,加重糖代谢紊乱,更易诱发糖尿病。 2.高血压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一项对中、老年的调查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高血压患病率为7.55%,体质指数24―26之间者高血压患病率为20.26%,当体质指数大于28时,患病率达36.89%。肥胖症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必须增加血容量和心输出量才能满足机体需要,长期心脏负荷过重使左心室肥厚,血压升高。其次,肥胖者多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可促进肾远端小管对钠的再吸收,使钠潴留并引起高血压。另外,肥胖症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活跃,皮质醇转换率增加,皮质酮和脱氧皮质酮羟化增强,可使血压升高。因此,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3.动脉硬化及冠心病 有调查资料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冠心病患病率4.72%,体质指数24―26者,冠心病患病率9.91%,体质指数大于28者,患病

引起肥胖的七个主要因素

引起肥胖的七个主要因素 肥胖是一种疾病,不是一种状态,是指因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并诱发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问题的一种疾病。单纯性肥胖的原因,在内因上可能存在遗传、神经精神、内分泌、代谢紊乱等方面有个体差异,而在外因上多食少动为普遍的共性。因此减肥治疗的同时,饮食配合必不可少。纠正不良饮食结构和习惯,使能量摄入与消耗达到负平衡,消耗体内皮下及各脏器堆积的脂肪,以达到去脂减重的作用。 1、摄食过量是形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贮存在脂肪细胞。众多肥胖者,自幼形成的饱腹习惯,使下丘脑饱感中枢反应迟缓,并视进食品味佳肴的色、香、味为享受;不仅能满足生理需求,更能达到心理满足感,往往出现多食,不节制。在大量人群调查中发现,肥胖者的口味都很好,似乎对食物怀有特殊的感情,看见事物就会有强烈的进食欲望,进食速度明显快于一般人,进食量也比一般人多。另外,一些肥胖病人平日习惯性进食大量食物,并不是因为有饥饿感,而只是一种习惯。所以摄食过量是肥胖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2、进食过快在肥胖患者中也较常见 从开始进食到形成饱腹感是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饱感中枢)接受胃神经末梢(牵张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和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形成的反射过程,饱食中枢需在进食后20分钟左右,大脑的饱食中枢才会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进食速度过快者,在饱腹中枢尚未兴奋时进食量已超过人体生长与消耗所需能量。 进食速度越快达到同样饱腹感所需的食物就越多。减慢进食速度,增加咀嚼次数能有效地减少摄食量。因为咀嚼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匀而使其体积增大,从而增加了饱腹感。另外,咀嚼运动本身也使饱腹感增加。每口食物应咀嚼30次。一餐需20-30分钟,能有效限制进食量。 3、饮食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高脂肪、高糖(碳水化合物)膳食热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能源物质。 (1)嗜好高脂食物: 脂肪的营养价值在于提供给人类所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及脂肪酸。这些物质与人体的视力、皮肤、骨骼等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但脂肪的产热量一般是同等重量蛋白、碳水化合物的1倍多(1克脂肪产热9000卡、1克蛋白和碳水化合物产热量为4000卡。)肥胖患者多偏爱肥肉、动物内脏、油炸、奶类等高脂肪饮食,易使热量摄入增加。WHO规定一个人每天脂肪摄入量在总热量中所占比例不超过25%~30%。照此计算一个人每天脂肪摄入量应在40~50克(包括所以动植物脂肪)。 在我国居民吃的肉食中,猪肉占85%,禽肉只占10%。这种结构很不合理,因为猪肉脂肪含量很高,一般为50%左右,即使瘦猪肉脂肪含量也接近30%,这样就使脂肪摄入远远超过限量。 此外,动物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仅能导致肥胖;并且脂肪在血浆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转,所以嗜好高脂食物也是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 (2)、嗜好高糖食物: 什么是糖?糖是由碳、氢、氧种元素组成,统称为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