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原则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原则: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损益。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注意:这里调整的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能调整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例题2】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A集团的子公司,2009年6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取得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80%,同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

(1)若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72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0

贷:银行存款 72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80

(2)若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9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00

贷:银行存款 900

如资本公积不足冲减,冲减留存收益

【例题3】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A集团的子公司,2009年8月1日甲公司发行6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同日乙企业账面净资产总额为13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780 (1300×60%)

贷:股本 6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80

P75【例4-1】2006年6月30日,P公司向同一集团内S公司的原股东定向增发15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市价为13.02元),取得S公司10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S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后S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两公司在企业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合并日,S公司的账面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为6606万元。

S公司在合并后维持其法人资格继续经营,合并日P公司在其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66 060 000

贷:股本 15 00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1 060 000

若P公司支付发行费用30万元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0

贷:银行存款 30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区别下列情况确定合并成本,并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1.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2.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

3.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该直接相关费用不包括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也不包括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

4.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无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

会计处理如下: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购买日按企业合并成本,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支付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或借记有关资产、负债科目,按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合并成本中包含的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股利进行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投出资产为非货币性资产时,投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分别不同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1)投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2)投出资产为存货,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按其成本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3)投出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投资的,其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应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例题4】2009年1月1日,甲公司以一台固定资产和银行存款200万元向乙公司投资(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的两个公司),占乙公司注册资本的60%, 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8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500万元,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公允价值为760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7300

累计折旧 5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

贷:固定资产 8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7800(200+76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7300

银行存款 200

营业外收入 300

【例题5】2009年5月1日,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和银行存款200万元向丙公司投资(甲公司和丙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的两个公司),占丙公司注册资本的70%, 该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5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摊销600万元,已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4200(200+4000)

累计摊销 6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0

营业外支出 200

贷:无形资产 5000

银行存款 200

【例题6】甲公司2009年4月1日与乙公司原投资者A公司签订协议,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公司。甲公司以存货和承担A公司的短期还贷款义务换取A持有的乙公司股权,2009年7月1日合并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甲公司取得70%的份额。甲公司投出存货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增值税85万元,账面成本400万元,承担归还贷款义务200万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785

贷:短期借款 200

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

贷:库存商品 400

注:合并成本=500+85+200=785(万元)。

P76【例4-2】A公司于20×6年3月31日取得B公司70%的股权。为核实B公司的资产价值,A公司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B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支付评估费用300万元。合并中,A公司支付的有关资产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如表5-1所示。

假定合并前A公司与B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A公司用作合并对价的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技术原价为9600万元,至企业合并发生时已累计摊销1200万元。

分析:

本例中因A公司与B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应作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

A公司对于合并形成的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A公司应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153000000

累计摊销 12000000

贷:无形资产 96000000

银存存款 27000000

营业外收入 42000000

P76【例4-3】A公司于20×5年3月以12000万元取得B公司30%的股权,因能够对B 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对所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核算,于20×5年确认对B公司的投资收益450万元。20×6年4月,A公司又斥资15000万元自C公司取得B公司另外30%的股权。假定A公司在取得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后,B公司并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A公司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未计提任何减值准备。A公司与C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本例中A公司是通过分步购买最终达到对B公司实施控制,形成企业合并。在购买日,A 公司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盈余公积 450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500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15000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000

购买日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2450-450)+15000=27000(万元)

二、以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

【例题7】2009年4月1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丁公司发行在外1000万股股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每股8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5元),实际支付价款800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40万元。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7540

应收股利 500

贷:银行存款 8040

(二)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例题8】2009年7月1日,甲公司发行股票100万股作为对价向A公司投资,每股面值为1元,实际发行价为每股3元,甲公司另支付发行费用3万元。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

贷:股本 1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

贷:银行存款 3

(三)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例题9】2009年8月1日,A公司接受B公司投资,B公司将持有的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投入到A公司。B公司持有的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8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A公司和B公司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为1000万元,A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000万元,B公司投资持股比例为20%。A 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

贷:实收资本 800(4000×2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00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财税差异及案例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财税差异及案例分析 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际执行中的纳税处理,都要以企业的会计核算为基础。分析和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财税差异,一是要分析企业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方式不同采用会计核算方法所计量初始投资成本存的在差异;二是进一步解析税收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区别。从而深刻体会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会计核算的差异,以及会计与税收的差别。 一、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会计上:企业因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会计核算因合并前合并企业与被合并企业是否被第三方控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按公允价值、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按账面价值分别确定初始成本计量的两种方式。 税收上: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是能够达到对被投资企业控制程度的投资,是纳税处理中除债务重组外唯一可以采用特殊重组方式确认投资成本的形式。纳税处理时区分一般重组业务或特殊重组业务分别处理。 1、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的案例 例1-1:A公司2010年6月30日向集团内部B公司的原股东定向增发2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15元),以取得B公司75%的股权,并自取得股权之日其能够对B 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后B公司仍保留法人资格持续经营,同时两家公司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合并日B公司的账面所有者权益总额10000万元。 A公司于合并日确定长期股权初始投资成本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7500万元 贷:股本 2000万元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500万元 2、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案例 例1-2:A公司2010年6月30日向B公司的原股东定向增发2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15元),以取得B公司75%的股权,并自取得股权之日其能够对B公司实施

[推荐]2018中级财务会计课后习题(期末考试范围)第05章 长期股权投资

第5章长期股权投资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核算的是()。 A.对子公司的投资 B.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C.对联营企业的投资 D.对合营企业的投资 2.成本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应按享有的部分记入()科目。 A.长期股权投资 B.资本公积 C.营业外收入 D.投资收益 3.长期股权投资发生下列事项时,不能确认当期损益的是()。 A.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投资方确认应享有的份额 B.成本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分配的现金股利中属于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 C.收到分派的股票股利 D.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处置收入大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4.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 A.投资收益 B.资本公积 C.营业外收入 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下列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中,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是( )。 A.具有控制或者共同控制 B.具有控制或者重大影响 C.具有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 D.具有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以下且活跃市场无报价 6.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下列各项中会导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损失 B.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 C.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属于投资企业投资前实现的净利润 D.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属于投资企业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 7. 2011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30%的普通股权,对乙公司有重大影响,甲公司支付买价640万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4万元,购入的乙公司股权准备长期持有。乙公司2011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2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200万元。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600 B.640 C.644 D.660 8.A公司2015年4月1日购入B公司股权进行投资,占B公司65%的股权,支付价款500万元,取得该项投资后,A公司能够控制B公司。B公司于2015年4月20日宣告分派2014年现金股利100万元,B公司2015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其中1~3月份实现净利润50万元),假定无其他影响B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该项投资2015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502 B.500 C.497 D.504.5 9.A公司于2011年1月1日用货币资金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发行在外股份的20%,并对B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实际支付价款45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同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2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1年1月1日,A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450 B.455 C.440 D.445 10.甲公司投资3 000万元(包括10万元的相关税费),持有B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0%,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取得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 000万元。甲公司在取得股权投资时,应当( )。 A.调增初始投资成本600万元 B.调减初始投资成本600万元

股权投资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股权投资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股权投资是作为股东,有参与决策投票的权利,按照企业实现的利润享有红利。股权投资,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至少在一年以上)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或长期的投资一个公司。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各位股东的鼎力支持,公司股东是支撑这个公司发展下去的决定性因素,股东的决策关乎着这个公司的前途和命运,也关乎着各位股东的自身利益。那么对于一个想要在公司投资的股东来说,股权投资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才有资格成为这个公司的股东。 一、股权投资应具备的能力 1、股权投资是作为股东,有参与决策投票的权利,按照企业实现的利润享有红利;债权投资,是债主,相当于借钱给对方,没有投票权,只是按照债权的约定定期收取利息,并且这个利息一般是固定的,并且跟企业的经营情况没有直接关系。

①如果股权投资人是用自有的资金做股权投资(LP),最需要掌握的是对人的认识和判断,应该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人; ②如果股权投资人是用别人的最近做股权投资(GP),需要对金融、财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创新科技、某些行业背景有多好的知识基础。 2、股权投资,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是指企业(或者个人)购买的其他企业(准备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单位,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3、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至少在一年以上)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或长期的投资一个公司,以期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 战略规划当然也应该有的,其实还会涉及很多其它方面,如前面没有列出的法律、人力资源等。所以对于从事股权投资的人,有一项基本要求就是很强的学习能力,随时学习新知识,了解新行业。 通过上文已经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股权投资需要具备什么 能力,股权投资形式的产生避免了一个公司做大之后因为个人决

中级会计实务 第18讲_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2)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和初始计量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补充例题?多选题】(2017年) 下列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表述中,正确的有()。 A.合并方发生的评估咨询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B.与发行债务工具作为合并对价直接相关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债务工具的初始确认金额 C.与发行权益工具作为合并对价直接相关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D.合并成本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答案】AB 【解析】选项C,与发行权益工具作为合并对价直接相关的交易费用,应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选项D,合并成本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补充例题?单选题】(2018年) 丙公司为甲、乙公司的母公司,2018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7 000万元取得乙公司60%有表决权的股份,另以银行存款100万元支付与合并直接相关的中介费用,当日办妥相关股权划转手续后,取得了乙公司的控制权;乙公司在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 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日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7 100 B.7 000 C.5 400 D.5 500 【答案】C 【解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被投资方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9 000×60%+0=5 400(万元)。 【补充例题?计算题】(第一种情况:内生) 甲公司为母公司,乙公司为子公司。 (1)2014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 600万元与A公司以银行存款900万元投资设立丙公司,甲公司持有丙公司80%股权并能够对丙公司实施控制。 【答案】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 3 600 贷:银行存款 3 600 (2)2015年1月1日(一年后),乙公司(甲公司的子公司)以银行存款4 500万元购入甲公司所持丙公司的80%股权,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 500万元(账面净利润:调整前的净利润)。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答案】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形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①2015年1月1日合并日,丙公司的账面所有者权益(相对于甲公司而言的账面价值)=(3 600+900)+1 500=6 000(万元) ②乙公司购入丙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6 000×80%=4 8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 4 800 贷:银行存款 4 5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300(贷差) 【补充例题】(第二种情况:外购) 甲公司为母公司,乙公司为子公司。 (1)2014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 200万元从本集团外部购入丙公司80%股权(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能够对丙公司实施控制,购买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4 500万元。(存货评估增值500万元)

第五章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

第五章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 考试要求 5.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般投资流程 5.1.a 了解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流程 5.2 尽职调查 5.2.a 理解尽职调查的目的、范围和方法 5.2.b 掌握业务尽职调查、财务尽职调查、法律尽职调查中重点关注的内容5.2.c 了解尽职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5.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常用的估值方法 5.3.a 了解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项目估值的主要方法 5.3.b 掌握相对估值法 5.3.c 掌握折现现金流法 5.3.d 掌握成本法 5.3.e 掌握清算价值法 5.3.f 掌握经济增加值法 5.4 投资协议与投资备忘录的主要条款 5.4.a 了解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常见的投资条款 5.4.b 掌握估值条款 5.4.c 掌握估值调整条款 5.4.d 掌握回购权条款 5.4.e 掌握反摊薄条款 5.4.f 掌握董事会席位条款 5.4.g 掌握保护性条款 5.4.h 掌握竞业禁止条款 5.4.i 掌握优先购买权、股份授予条款 5.4.j 掌握保密条款 5.4.k 掌握排他条款 5.5 跨境私募股权投资中的特殊问题 5.5.a 了解跨境私募股权投资的类型

5.5.b 了解跨境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依据、审批流程、架构设计(包括FDI、ODI等) 知识要点 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流程★ 一个完整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流程通常包括下列主要阶段: (1)项目收集; (2)项目初审; (3)项目立项; (4)签署投资备忘录; (5)尽职调查、投资决策; (6)签署投资协议; (7)投资后管理; (8)项目退出。 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可以根据项目所处周期、机构自身管理特点以及基金协议相关约定 适当调整相关程序。 【例题5-1】一个完整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流程通常包括()。 Ⅰ.项目收集Ⅱ.项目初审及立项

股权投资协议完整版

股权投资协议完整版 In the case of disputes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artners should be protected. 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ing the contract, disputes should be submitted to arbitration. This paper is the main basis for restoring the cooperation scene. 【适用合作签约/约束责任/违约追究/维护权益等场景】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股权投资协议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协议资料适合用于需解决双方争议的场景下,维护合作方各自的合法权益,并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一旦发生争议,将争议提交仲裁或者诉讼,本文书即成为复原合作场景的主要依据。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本股权投资协议(“本协议”)由以下各方于20xx年月日在中国市订立: 甲方: 住所: 法定代表人: 乙方: 住所: 法定代表人: 丙方: 住所:

法定代表人: 鉴于: 1.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目标公司”或“公司”)是一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成立并合法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号: ),注册地在,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万元。公司原股东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需引进甲方作为战略投资者。甲方愿作为战略投资者投资XXXX 公司。 2.原始股东一致同意甲方以增资形式向目标公司募集资金人民币万元。增资完成后,甲方占增资后的目标公司股权。

2019年股权投资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股权投资行业 分析报告 2019年3月

目录 一、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概况 (3) 1、行业发展历程 (3) (1)第一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1998年以前 (3) (2)第二阶段:从1998年到2004年 (3) (3)第三阶段:约从2005年开始 (4) 2、行业现状 (5) 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概况 (6) 1、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历程 (7) (1)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7) (2)第二阶段:在1995年到2005年前后 (7) (3)第三阶段:2005年后 (7) 2、行业现状 (8) (1)投资方面 (8) (2)退出方面 (9) 三、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政策与监管 (11) 四、行业发展前景 (16)

股权投资,具体又可细分为种子期投资、成长期投资、成熟期和并购投资以及母基金投资等多种类型。发行人属于创业投资(VentureCapital,简称“VC”)与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简称“PE”)行业。 一、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概况 创业投资是指以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早期创业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为投资标的、并为其提供创业管理服务的股权投资形式,具有投资期限较长、投资方积极参与被投企业经营管理、高风险高回报等特点。 1、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的创业投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第一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1998年以前 1985年3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创业投资的序幕,资金来源为政府出资。1985年9月,中国第一家创业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标志着我国创业投资业的起步。 (2)第二阶段:从1998年到2004年 在当时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和随后国家七部委制定出台的政策推动下,及受到互联网泡沫和创业板即将推出的影响,涌现出了数百家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原则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原则: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损益。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注意:这里调整的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能调整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例题2】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A集团的子公司,2009年6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取得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80%,同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 (1)若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72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0 贷:银行存款 72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80 (2)若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9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00 贷:银行存款 900 如资本公积不足冲减,冲减留存收益 【例题3】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A集团的子公司,2009年8月1日甲公司发行6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同日乙企业账面净资产总额为13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780 (1300×60%) 贷:股本 6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80 P75【例4-1】2006年6月30日,P公司向同一集团内S公司的原股东定向增发15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市价为13.02元),取得S公司10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S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后S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两公司在企业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合并日,S公司的账面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为6606万元。 S公司在合并后维持其法人资格继续经营,合并日P公司在其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66 060 000 贷:股本 15 00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1 060 000 若P公司支付发行费用30万元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0 贷:银行存款 30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分录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形成子公司) 合并方与被合并方的直接所有者交易 是否处于同一控制是指合并方与被合并方的直接所有者是否处于同一控制下 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取得时的会计处理 1.给钱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应收利息【已宣告但未发放的股利】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贷:银行存款 或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借:管理费用【与合并直接相关费用,指会计审计费,法律服务费,咨询费】贷:银行存款 2.给商品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利息 贷:库存商品【不确认收入】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3.给固定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利息 贷:固定资产清理【不确认利得损失】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4.给无形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利息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不确认利得损失】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5.给股票 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成本】 贷:股本【面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借:管理费用【与合并直接相关费用,指会计审计费,法律服务费,咨询费】贷:银行存款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与发行有关的佣金和手续费】 贷:银行存款 6.给债券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应付债券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借:管理费用【与合并直接相关费用,指会计审计费,法律服务费,咨询费】贷:银行存款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与发行有关的佣金和手续费】 贷:银行存款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借:各类资产【子公司的资产账面余额】 贷:各类负债【子公司的负债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借:管理费用【与合并直接相关费用,指会计审计费,法律服务费,咨询费】贷:银行存款 合并日的抵消分录【不需调整,也没有商誉】 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合并前的留存收益转回【只转母公司按份额有的】 借:资本公积【最高限额】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长期股权投资计量

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原则 知识点1: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及初始计量原则 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分别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确定。 本章所指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以下内容:(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2)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4)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有限责任公司,部分有限责任公司也可能存在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的情况) (复习:金融资产,长期持有的上市股票投资,如果没有超过20%,要考虑是否有重大影响;如果没有,则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有,属于权益法核算;短期持有,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企业合并概述 知识点2: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关键要看有关交易或事项发生前后,是否引起报告主体的变化。 站在公司法的角度讲,合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吸收合并,A+B=A,B的法人资格丧失。 第二类是新设合并,A+B=C,A和B的法人资格灭失,形成新的法人主体C。 第三类是控股合并,是通过股权达到的一种合并,A+B=A+B 在控股权发生变化的时候要清楚,是控制权的转移,意味着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主体发生变化。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应区分企业合并的类型,分别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的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直接控制权发生转移,最终控制权未发生转移。一般多为集团内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的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即除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情况以外的其他企业合并。直接控制权、最终控制权都发生了转移。 辨析:如果股权转移时,只是部分的转移,并不导致控制权发生转移,不属于

报表与合并报表中股权投资计量的比较

报表与合并报表中股权投资计量的比较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有权益法和成本法两种方法,其中权 益法的处理更为复杂,。权益法后续计量在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中的 运用也不尽相同,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实为必要。在个别报表中,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准则中给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成 本法,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方形成控制时,投资方对其持有的股权 的后续计量。这种方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金额一般不发生变化,即不随着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另一种是权益法,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方形成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投资方对其持 有的股权的后续计量。这种方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随被投资 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个别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后续 计量步骤,包括以下几步:第一步,比较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 本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前 者大于后者的话,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 者的话,二者的差额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 营业外收入。第二步,当被投资方发生净损益时,投资方要按调整 后的被投资方净损益乘以投资方持股比例,调整其长期股权投资的 账面价值,以使长期股权投资随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 这里,在调整被投资方的账面净损益时,要考虑三个因素:会计 政策及会计期间、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未实现内部损益。其中,第一项,要求被投资方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方要一致, 不一致的,要调整为一致后,确定被投资方的损益。第二项,要求 按照取得投资时所认定的被投资方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 础调整被投资方账面净损益,以使被投资方的净损益反映为以公允

(完整版)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知识点

长期股权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1)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 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该直接相关费用通常是指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不包括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也不包括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 【提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计入负债初始确认金额;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无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 会计处理如下: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购买日按企业合并成本,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支付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或借记负债科目,企业合并成本中包含的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进行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投出资产为非货币性资产时,投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分不同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1)投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2)投出资产为存货,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按其账面价值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3)投出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金融资产的,其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也应一并转入“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应一并转入“投资收益”。 (4)投出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区分其后续计量模式:若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应按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按其账面价值结转其他业务成本;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应按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按其账面余额结转其他业务成本,同时结转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转换时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 【教材例5-3】 2×09年3月31日,A公司取得B公司7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合并中,A公司支付的有关资产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如表5-1所示。合并中,A公司为核实B公司的资产价值,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B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支付评估费用1 000 000元。假定合并前A公司与B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转换及合并报表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的转换,主要是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进行转换,偶尔也会 由于持股比例的变化导致同一种核算方法(成本法或权益法)前后会计处理的不同。以下介 绍几种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转换的会计处理。 一、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减资后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 投资单位与被投资单位在减资处置股权之前是母子公司关系的,在减资处置股权之后不再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导致对被投资单位只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应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1.处置股权日(丧失控制权日)投资单位个别报表中的处理 (1)处置部分股权后,对于剩余股权对应的投资成本与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原取得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若前者大于后者,视为商誉,不调整投资成本;若前者小于后者,调整处置投资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原取得投资时点与处置投资不在同一年度)或计入处置当期的营业外收入(原取得投资时点与处置投资在同一年度)。 (2)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投资单位对投资成本的调整。①对于原取得投资日至处置投资当年年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和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单位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享有的部分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在此期间实现的除净利润以外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单位按剩余持股比例调整资本公积和长期股权投资。②对于处置投资当年年初至处置投资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以及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单位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份额调整当期投资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对于除净利润以外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单位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享有的部分调整资本公积和长期股权投资。 2.处置股权日(丧失控制权日)投资单位合并报表中的处理 ①丧失控制权日,剩余股权应当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计量。②处置股权所得价款加上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与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子公司自购买日持续计算至丧失控制权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合并报表中的投资收益。③母公司原对该子公司享有的商誉也应一并冲减,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合并报表中的投资收益。④丧失控制权日以前期间,母公司按原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该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后转入合并报表中的投资收益。 合并报表中作如下调整处理: (1)剩余投资成本在处置日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合并报表中的投资收益。这里的账面价值是指剩余投资成本经权益法追溯调整后的金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投资收益”。 (2)该子公司处置前实现的净利润(如果有分派现金股利应调减)中投资单位按处置股权比例享有的份额,应调整丧失控制权当期期初未分配利润,同时冲减当期投资收益。借记“投资收益”,贷记“期初未分配利润”。 (3)该子公司处置前发生的除净利润以外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单位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享有的份额在处置当期转出至投资收益。借记“资本公积”,贷记“投资收益”。 (4)由于丧失控制权的子公司自当年年初至丧失控制权日的利润表仍需纳入合并利润表。还需将子公司当期利润分配与母公司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进行抵销。 例1:20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现金60 000万元取得乙公司90%股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0 000万元。2012年全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 000万元,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增值1 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 000万元(按净利润10%提取),分配现金股利2 000万元。2013年6月30日,甲公司处置乙公司60%股权取得价款50 000

私募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规定

私募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规 定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投资管理制度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治理,规范公司的投资行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防范投资风险,促进公司及投资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公司相关决议,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投资,是指运用公司所管理的资产对外进行的股权投资及其他类型的投资行为。 第三条投资管理制度体系是指公司为了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和有效开展,在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组织机制、管理办法、操作程序与控制措施而形成的系统。投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本制度、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中有关投资管理的内容及公司关于投资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参与投资管理业务相关的部门和人员。 第五条公司投资管理业务采用集中领导、科学决策、分级管理、及时反馈的投资管理模式。 第二章投资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 第六条投资管理制度的总体目标: (一)保证公司运作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规则,形成守法经营、规范运作的经营思想和经营风格; (二)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益,确保经营业务的稳健运行和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公司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第七条公司投资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健全性原则。投资管理须覆盖公司投资相关的各部门和各级岗位,并渗透到投资业务的全过程,涵盖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经营环节; (二)有效性原则。通过科学的内控手段和方法,建立合理适用的投资决策流程,并适时调整和不断完善,维护投资决策的有效执行;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原则资料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原则 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分别按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确 取得投资时,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其对价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收股利 三、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控股合并:形成投资关系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例:合并方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 1.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合并对价(银行存款等) 账面价值 差额:借或贷?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为合并发生的相关债券、债务手续费、佣金: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 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股本发行权益性证券的面值总额 差额:? 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 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不一致: 按合并方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对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调整后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合并方的持股比例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 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方付出的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或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合并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成本 贷:合并对价(银行存款、无形资产等)公允价值 合并直接相关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 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资产处置损益 付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付出的资产为存货:作为销售处理 付出的资产为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如果是AFS,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转为当期损益) 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行债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 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抵减溢价收入,溢价发行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小结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

注会《会计》经典例题-长期股权投资专题(全3个例题)

2010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经典计算题详解(4) (二)长期股权投资专题 【典型案例1】M公司和N公司2007年和2008年有关投资业务有关资料如下: 1.M公司以银行存款方式于2007年初购得N公司10%的股权,成本为650万元,取得投资时N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6000(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且无法可靠确定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M公司对其采用成本法核算。 2。2008年初,M公司以一批产品换入甲公司持有N公司20%的股权,换出产品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为1100万元,成本为800万元,另支付补价113万元。当日N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72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N公司章程规定,M公司能够派人参与N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假定M公司在取得对N公司10%股权后至新增投资日,N公司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为800万元,因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使资本公积增加200万元,未派发现金股利或利润。 2008年1月1日,N公司除一台设备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外,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假定N公司对该设备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值。 3。2008年12月1日,N公司将一栋办公大楼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大楼出租时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账面原价为2800万元,已提折旧800万元(与税法规定计提折旧相同),未计提减准备。2008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 4。2008年度N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020万元。 假定M公司和N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所得税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7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从2008年起,按新的所得税法的规定,两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两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要求:中华考试论坛 (1)编制M公司2007年1月1日取得N公司10%的股权的会计分录。 (2)编制M公司2008年1月1日取得N公司20%的股权及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分录。 (3)编制N公司2008年12月1日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及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4)编制M公司2008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 (5)计算2008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余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及解析】 (1)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650 贷:银行存款650 (2) ①对于原10%股权的成本650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600万元(=6000×10%)之间的差额50万元,属于原投资时体现的商誉,该部分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②对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在原投资时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7200-6000)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120万元,其中属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80万元(=800×1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调整留存收益;除实现净损益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40万元,应当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针对该部分投资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12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 盈余公积8

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计量的相关问题探讨

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计量的相关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13-08-26T10:16:40.140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宋泠[导读] 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方法的变化也是新会计准则变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宋泠/包钢(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摘要】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主要从新旧准则的规定区别、新准则规定变化的考虑及时企业的影响几个方面探讨了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确认方式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规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要进行三个层次的业务区分。首先,要区分足合并业务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还是其他业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次,在合并业务方式下,区分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业务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一下的企业合并,或在非合并业务方式下,区分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再次,在同一控制下,或非统一控制下区分具体的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方式。第二,对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新准则取消了对“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应用。新准则规定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如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而原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股权投资差额”。此外,对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概念。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为基础。如对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对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第三,修改了以放弃非货币性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以及以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二、后续计量方法适用范围的变化对后续计量使用的方法,新准则仍然规定采用权益法和成本法两种方法.但对两种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的规定发生了变化。在新准则下权益法的核算范围被缩小了。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而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权时, 采用成本法核算。并同时规定,若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 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 投资企业应该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应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可见, 新准则减少了长期股权投资适用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更强调了成本法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的运用。(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概括起来,一般成本法进行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两类:一是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但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二是对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股权投资。该规定是对旧准则进行的最大改进。这是由于权益法虽然能够提供与合并财务报表效果类似的关于损益的信息, 并且更为完整, 因此母公司单独财务报表不需要再提供重复信息, 而是应该重点关注投资资产的负债。由于成本法能够提供关于投资的股份分配方面的信息, 因此对于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 将能够使母公司的单独财务报表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二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新准则将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由原先采用权益法变更为采用成本法。对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界定, 增加了限定条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同时, 新准则规定, 采用成本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除了投资企业只追加或收回投资外, 长期股权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 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企业在接受投资后所产生的累计利润的分配额, 所获得的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成本的收回, 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概括起来,一般权益法进行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两类:一是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二是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这一规定将权益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 适用范围不再包括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量, 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在权益法下,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 包括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以及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方法的变化也是新会计准则变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股权投资差额,指的就是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 初始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差额。与旧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的份额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该计入当期损益、调整成本来说, 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 用投资企业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来反映其所占有的该企业的份额, 无疑是为了更好地遵循谨慎原则, 防止某些企业利用股权投资差额调节利润。新准则对于权益法的应用除了取得股权投资差额的核算外,还作了如下重大调整: 1.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相应份额时, 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直接确认为商誉, 该商誉不进行摊消, 但需要在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2.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小于投资,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相应份额时, 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其差额通过投资收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营业外收入) ,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三、结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