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的。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四、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⑵品析: 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五、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 3、默写全诗。 六、回顾总结,受之以渔 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己总结:晓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表面)独(内心)不独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语文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2013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册)教案全集 目录 第一单元 1绿叶的梦 2 芦叶 3 一只贝 4 * 快乐的暑假 第二单元 5古诗三首《望洞庭》、《菊花》、《枫桥夜泊》 6 观潮 7 火烧云 8 * 四季童话 第三单元 9满山的灯笼火把 10 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11 成长 12 * 球王贝利 第四单元 13麻雀

14 让它们自由生息 15 蒲公英的梦 16 * 台湾蝴蝶甲天下 第五单元 17小草之歌 18 争吵 19 小泽征尔的判断 20 * 皮巧根桥 第六单元 21一块特别的石头 22 地图上的发现 23 新型玻璃 24 * 人类的“老师” 第七单元 25倔强的小红军 26 小兵张嘎夺枪记 27 虎门销烟 28 * “0”的突破

第八单元 29重阳节的传说 30 寓言两则《掩耳盗铃》、《守株待兔》 31* 快乐王子(剧本) 32 * 牛郎织女 本册教材版本:语文出版社标*的是略读课文 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为减少教师备课的工作量,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教学方案的设计内容应简单明了,准确到位,真正起到授课依据的作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供大家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介绍课文及作者 1、课文,游记: 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 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 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 ⑴ 读音: wān jí rǔ sǔn 蜿蜒即使石钟乳石笋 ⑵ 新词: 孔隙突兀森郁 四、读熟课文 1、散读。 2、小组读。 五、思考写作顺序,试着划段 第二课时 一、理清层次,划分段落

1、默读: 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 游览顺序──空间位置变换。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第三段(4~8自然段)游览经过。 二、讲读 1、指名读第一段: 分析:这是一篇游记,且开篇点题,交待了时间、地点。 2、学习第二段: 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记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提问: ⑴ 作者看到哪些景物?用笔划一下: 溪流:时而…时而…时而。 ⑵ 什么叫迎着溪流?人怎么走? 逆流而上(游览的一条“暗线”) ⑶ 理清这部分叙述顺序: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 3、小结: 作者以“那溪流就是从洞口里流出来的”,引出描写重点──双龙洞。 第三课时

人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_语文A版第七册《雪姑娘》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_语文A版第七册《雪姑娘》教学设 计 教学要求1. 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姑娘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体会她离开大家时的痛苦心情。3. 展开想象,续写故事。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 了解雪姑娘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体会她离开大家时的痛苦心情。2. 展开想象,续写故事。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 了解雪姑娘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体会她离开大家时的痛苦心情。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1. 师: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板书课题《雪姑娘》,齐声朗读。2.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二、粗读课文,感知内容1. 自读课文。(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2)采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3)读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这篇童话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 检查自学的情况。(1)出

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教师强调。(2)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3)齐读课文。(4)结合相关的语句,说说读后的感受。(5)说说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了解雪姑娘带给大家的欢乐1. 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喜欢的雪姑娘吗?为什么?2. 学生反馈。3. 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的内容。四、课堂小结师:伊万和玛璐莎两位老人堆的雪孩子居然活了,他们可真高兴,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曾经冷冷清清的小屋现在充满了生气和欢乐。雪姑娘带给大家许多欢乐。那么,后来又发生什么事情呢?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时教学目标1. 体会雪姑娘离开大家时的痛苦心情。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展开想象,续写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 听写词语。 2. 师:雪姑娘带给大家许多快乐。她带给伊万和玛璐莎的快乐。曾经冷冷清清的小屋现在充满了生气和欢乐。她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孩子们纷纷来找雪姑娘玩。他们唱歌给她听,还告诉她种种新鲜的事。大家都喜欢雪姑娘。可是,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2013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 1甘罗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挑唆、施礼”的意思。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幽默感,感受语言表达中幽默的魅力。 3.通过学习课文启发学生思考幽默在生活中的妙处。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语言的艺术魅力。 2.初步了解幽默的构成方式。 教学准备: 1.道具、收集自己喜欢的幽默故事。 2.有关甘罗的资料、制作生字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介绍甘罗。(甘罗从小聪慧过人,12岁出使赵国,煽动赵燕之战,使秦国不动一刀一枪得了十六座城池,为秦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谈读后的感受。 2.画出自己认为最幽默的一句话。

3.交流感受。 4.教师总结,感悟幽默构成方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1.教师提出生字,领读生字。 2.学生给生字注音、组词。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宰zǎi 主管,主持。(宰相宰杀主宰) 武wǔ 武将(满朝文武武工武斗) 替t 代替,替换(替手替身替代) 宫gōng 皇宫(宫殿东宫故宫) 施shī 给予(施礼施工施主) 捣dǎo 打扰,扰乱(捣乱捣鬼捣米) 既j 已经(既然既往既而) 六、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表现甘罗幽默特质的句子,从中体会幽默在生活中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了解故事主人公的情况。 学生介绍甘罗,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三、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说一说读文后的感受,甘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四、学习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从中找出成语“唉声叹气”,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通过这个成语来体会甘罗的爷爷当时有多烦恼。

2018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2. 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 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 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 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

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 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个人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个人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个人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伴随着比较紧凑又略显紧张的工作节奏,我们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个人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个人教学计划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五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

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习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会写200;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00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精品教案

10 绿 ?教学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和8个词语,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叉”读“chā”,要读准,重点指导书写“瓶”右边的“瓦”。 2.阅读理解 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去感受现代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特点。 3.表达运用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诗意、诗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诗文引路,入《绿》之境 1.图画导入。 (1)师导入一组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课件出示青山绿水、禾苗、竹林、绿树等图) ①师:看到这样一组图画,你想说些什么? ②示例:看到这一片绿色的景象,很自然地想起奶奶家的那片竹林,一场春雨过后,一个个手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就从土里探出来,可有意思了。 (2)师小结:这生机勃勃的绿景实在让人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绿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为文人墨客所歌咏。 (3)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 示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引入课题。 (1)师引导:诗人艾青也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 (2)板书课题,(板书:绿)生齐读课题。 (3)师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出示课件)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吟诵含有“绿”的诗词为引,带领学生进入绿的意境,在旧知与新知、古诗与新诗中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块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师指名读。 (3)师:读了简介,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谁想补充说明一下? 2.生听课文朗读音频,注意节奏和停顿。 3.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瓶”读“pínɡ”,不要读成了“pín”,“叉”读“chā”,不要读成了“cā”。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积累描写人物品质和心情的词语,能灵活运用。 3.能用一组连续的动作写句子。 4.积累名言,引导学生遇到挫折时勇于向困难挑战。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积累描写品质和心情的词语,能灵活运用。 2.能用一组连续的动作写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交流平台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阅读) 2.(1)从哈尔威船长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船长的临危不惧。我们感受到了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着救援,其伟大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敬佩。 由此可见,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人物的一些特点。 (2)从黄继光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他视死如归的品质。 由此可见,从人物的动作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3.师:我们在写习作时,也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来体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能在描写人物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二、识字加油站。 1.自读这些词语。(教师引导学生读准这些词语) 2.小组巩固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读读这些词语,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4.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 生:描写人的品质或心情的。 5.描写人的品质的是哪些词语? 生:和蔼慷慨贤惠临危不惧彬彬有礼 6.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教师点拨,并引导学生识记要认识的字。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 临危不惧: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7.描写人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悲戚焦躁不安心急如焚 8.你能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悲戚:悲痛哀伤。 焦躁不安:表示一个人烦躁,着急不得安宁的意思。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9.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表现人的品质或心情的词语?(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0.教师出示一些表现人的品质的四字词语供学生参考,并识记。 威武不屈舍生忘死一丝不苟两袖清风 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高风亮节 冰清玉洁拾金不昧表里如一宽宏大量 光明磊落持之以恒 11.出示表示人的心情的四字词语。 描写人害怕的心情:胆战心惊、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描写人喜悦的心情:欢天喜地、眉开眼笑、手舞足蹈。 描写人难过的心情:心如刀割、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17 触摸春天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 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德育目标: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 生活。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 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 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结合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

有关资料。 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 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 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 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四、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五、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 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海滨小城》.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海滨小城》- 认识本课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讲给别人听。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 教学重点难点 ?? ?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记叙的方法。 ?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了按参观的顺序记叙的方法,但对于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写还不了解。 ? ?教学构想????先指导学生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体会海滨小城美景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善于观察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能体现大海、海滩的色彩美,体现小城树木种类多、数量多的挂图和投影片?? 学生学习过程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青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你们觉得我们的城市美吗?其实,还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

海滨城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海滨小城》,看看那里和我们这儿有什么不同。 ???二、指导自学。 ???这做海滨小城将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 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说明这是一座怎样的海滨小城。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座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三、汇报自学情况 ? 2找出概括说明这是一 1 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座怎样的海滨小城的一句话,并指导朗读。? 3让学生用自己的 ?? 话说说这座海滨小城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四、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出一份能说明下面问题的表格。???1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滨小城的? ???2课文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这座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 五、汇报学习成果 ?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的表格,派代表边展示边讲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2.了解8个描述品质、心情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 3.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 4.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教学 重点词句段运用(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 教学 难点积累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2.了解8个描述品质、心情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分钟一、交流平台 1.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都是写人的文章,很好地表现了 人物的品质、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出人物的品质、特点 的呢?读读下面的几位同学的交流,想一想表现人物特 点、品质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呢? 【课件2】 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的方法用“” 画出来。 3.学生交流。 出示文字让学生 感知从人物的行为、外 貌描写中表现人物的 品质、特点。

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课件出示3】 (1)第一个语段从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2)第二个语段,是从人物的动作描写看出人物的一些特点。 (板书:从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特点) 4. 小练习: 请同学们写一写,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能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的句子。示例:【课件出示4】 语言描写: 中午吃完饭,妈妈叫我洗碗,我不肯洗,妈妈用婉转的语气说:“我的小洗碗机,快去洗碗吧!”我就高高兴兴去洗碗了。我一边洗一边说:“妈妈,那你是小天鹅洗衣机啦!”因为妈妈常常给我们洗衣服。爸爸不甘落后地说:“我是电饭锅,因为我天天给你们烧饭。”我笑着说:“哈,我们都是家用电器了!” 动作描写:【课件出示5】 她上课很严肃,一定要全班四十二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她,谁要是做小动作,就会被她的秘密武器--“粉笔头”袭击,如果两个同学在交头接耳,她就会使出绝世神功--“穿心眼”,好像要把人的心看透,有了这两样“法宝”,应该没有人不服气了吧。 二、识字加油站 你了解下面的词语吗?出示:【课件出示6】 1.认一认 通过读读词语,认识9个生字,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几个词语的意思。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做好准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课标)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全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本册共有课文32篇 其中精读课文17篇 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总共40篇 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 按三个层次编排 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 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 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 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 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 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 加强整合"的要求 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 (导语导学 整合单元内容 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 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 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 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 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 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 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 (三)加强导学功能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 拓宽学习资源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 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 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 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 安排在精读课文后 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 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 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教学重点: 通过精美的选文 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中 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 会写200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完全版

1、卢沟桥的狮子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试着用“……有的……好象……”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结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3、了解“七七事变”历史事件,认识卢沟桥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挂图、有关七·七事变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揭题导入 1、指名介绍卢沟桥及其故事、历史意义,读文,学习生字读音 2、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 1、看全景图: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2、看分图:第二图:这些狮子栩栩如生,个个雄壮威武,非常可爱。 第三图: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不清。 3、说说看完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新词,说说自然段段意 2、结合图画,自由读读课文,后同桌间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是什么样的。〈四〉、学习新字词 1、读准字音。(铺、雕、歇、概、侵、抗) 2、记清字形。(歇、概、侵) 3、理解词义: (歇后语、联拱石桥、驻扎、望柱、偎依、大概、挑衅、甚至) 〈五〉、看图,后想图读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 〈二〉、读文分段 1、课文中哪几段具体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用双竖线在其头尾处标出 2、说明这种分段方法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用最快的速度记下第一段中卢沟桥的相关资料

(长度、建筑年代) 特点:狮子多得数不清。 2、学习第二段 (1)图文对照说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有何特点。 (2)说说这段话在介绍石狮子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排比句式)1)读文,认识什么是排比(连续使用了3个以上的相同句式,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举文中例子说明。 2)读排比句,感受其句式起伏,领略其表达作用 3)多媒体出示荷花图,说说荷花的形态及自己的想象 4)练习用文中的“有的……好像”句式将同学们刚才的话连起来说说,其余同学作好记录。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学习第三段 (1)读课文,了解段意。 (2)了解“七·七事变”。 〈四〉、总结课文 1、说说喜欢卢沟桥的狮子的原因。 2、看图读课文。 〈五〉、尝试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三味书屋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运用“一面……一面……”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味书屋的有关知识。 2、学习并运用课文从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 3、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挂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三味书屋的图画,指名说说图画内容。 2、齐读课文第二段,比较同学们的发言,说说课文在叙述上的优点 3、明确学习目的,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声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说说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三味书屋的哪些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学校: 姓名: 年月至年月

目录 教学工作计划 (1)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4) 1观潮 (6) 2走月亮 (11) 3现代诗二首 (16) 4繁星 (19)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23)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25) 语文园地 (30)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36)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38) 6蝙蝠和雷达 (43) 7呼风唤雨的世纪 (47) 8蝴蝶的家 (52) 习作:小小“动物园” (55) 语文园地………………………59 第三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63) 9古诗三首 (65) 暮江吟 (65) 题西林壁 (68) 雪梅 (71) 10爬山虎的脚 (73) 11蟋蟀的住宅 (78) 口语交际 (85) 习作:写观察日记 (87) 语文园地 (92)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94) 12盘古开天地 (96) 13精卫填海 (102) 14普罗米修斯 (106) 15女娲补天 (112) 习作:我和过一天 (115) 语文园地 (120)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124) 16麻雀 (126) 17爬天都峰 (134) 习作:生活万花筒 (140) 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144) 18牛和鹅 (146)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152) 20陀螺 (158) 口语交际:安慰 (162) 习作:记一次游戏 (165) 语文园地 (170) 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174) 21古诗三首 (176)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82) 23梅兰芳蓄须 (188)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191) 习作:写信........................193 语文园地 (197)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201)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203) 26西门豹治邺 (207) 27故事二则 (213) 口语交际 (220)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223) 语文园地 (229)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交流、总结怎样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2.在认读7个描写人物的词语中认识9个生字。 3.学习一组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故事和含义,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4.积累名言。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古人求学的成语,感受人物品质。 2.学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3.积累名人名言,了解大意。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课文,学习、了解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为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识字加油站 引导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重点指导“慷、慨、徊、锲”等字的认读。 3.词句段运用 第一题安排的成语,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重在引导学生交流与成语有关的故事和成语的含义。在第二题中,主要先让学生读熟句子,体会表现人物行为时运用连续的动作描写,再仿照例句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4.日积月累 先让学生读熟名言,再通过查资料或与同学交流,大致了解名言的意思,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总结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2.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师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 (2)生交流。 (3)师引导生体会本单元课文在内容上的共同特点。 ①师引导:它们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预设:它们都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2.学习“交流平台”栏目。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师导入:课文中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呢?让我一起去“交流平台”看看吧!(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2)生自由读“交流平台”内容。 (3)感受人物的品质。 ①师引导:从有关他们的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②示例:从哈尔威船长的话语中可以读出他镇定沉着、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③指导朗读,了解语言、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4)方法拓展。 师: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这样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品质? 示例:“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句话通过描写哈尔威船长的行为,表现他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5)师小结: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同时也要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紧扣教材内容,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段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再联系自己的阅读实际回顾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多种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与”“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就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瞧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就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就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就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瞧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与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