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一、教学内容安排

✧一年级上学期:机房要求;认识计算机;开机和关机;鼠标的使用;有关熟悉键盘与鼠标操作的小软件;机房多媒

体广播软件的使用;校园网、多媒体阅览室、图书馆软件的使用。

✧一年级下学期:金山画王

✧二年级上学期:“金山打字通”的英文输入练习

✧二年级下学期:“金山打字通”的拼音输入练习

✧三年级上学期:用“金山词霸”和“金山单词通”学英语

✧三年级下学期:《电脑音乐》(ISBN7-5053-6138-4 电子工业出版社作曲大师)

✧四年级上学期:WINDOWS的初步认识

✧四年级上学期:认识计算机、WINDOWS的初步使用

✧四年级下学期:用计算机画画

✧五年级上学期:计算机文字处理

✧五年级下学期:因特网的简单应用

✧六年级上学期:多媒体作品、*WORD的简单介绍

✧六年级下学期:LOGO语言初步

说明:安排以市教学计划为基础,着重培养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习惯,而非软件学习的数量,安排上尤其避免与初中的教学内容冲突,各校可结合实际(开课年级、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4~6年级课时具体安排

1

《认识计算机》——3课时

《WINDOWS的初步使用》——13课时

2

《用计算机画画》课时安排——15课时

3

《计算机文字处理》课时安排——16课时

4

《因特网的简单应用》课时安排——16课时

思考: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网络生活?

案例一:馅饼还是陷阱

“只要你坐在电脑桌前,喝着浓香的咖啡,手握鼠标轻轻点击XX网站上的广告条,你将会轻松赚大钱!”看到因特网上这样充满诱惑力的广告,你会心动吗?

北京市一位王先生近日手持上万元的话费单大惑不解,经确认,他14岁的孩子在家玩电脑时,因好奇浏览了上面的非法网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激活了网站中的自动拨号软件。软件自动切断原来的本地因特网连接,改以长途电话线路拨号上网,就这样产生了高昂的国际长途电话费。

案例二:网上交友“凄”遇记

经过近24小时的开颅手术,王红(化名)终于脱离了危险。三处头骨粉碎性骨折,已使王红的记忆力暂时还无法完全恢复。然而在她那痛苦而又模糊的记忆当中,第一个闪现的不是她的父母,而是她的“亲密”网友——“法牢”。

正是由于毫无警惕性地网上交友,王红险些被为了劫财的“亲密”网友用铁锤断送了性命。“法牢”的真名叫高文明,他利用互联网上的QQ,通过聊天取得网友好感,进而利用与网友见面的机会,连续实施了8起抢劫、杀人、盗窃大案。最终,民警通过网上跟踪、搜寻,将高文明抓捕归案。

案例三:做梦都在“攻略”

6

“玩网络游戏没有一个不上瘾的。玩到最后,都会出现这样的‘症状’:一睁眼就想上线打游戏;闭眼后还想着该怎样打;就是睡着了,做梦都在想如何‘攻略’。”小黄玩“网游”玩了两年多,算是一个老手。他周围的朋友,不少也玩“网游”,而且都出现和他类似的“症状”。

玩网络游戏,花费了小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到周末,小黄便整天整夜泡在网吧里。“有时候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但是耳机里一听到别人攻过来的声音,就好像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人在追杀我,精神一下子就高度紧张了。”他如此形容投入的程度。

玩网络游戏也是个烧钱的买卖。“这两个月,我已经花了1000多元钱了。”小黄说。

《多媒体作品》——7课时

8

三、教学建议

树立积极主动参与“新课程”的意识 找准方向,深入钻研,成为专家

将“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 以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改善生活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依托教材(光盘),结合实际,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四、几种常见课型的教学模式 1.新授课

9

依托教材,自主尝试

学生为师,边讲边演

梳理归纳,小结方法

练习强化,形成技能

总结提升,服务生活

时间安排参考:复习、导入——5;新知讲授与尝试——15;质疑——2;巩固性、拓展性练习——15;总结——3。 2.综合课

提供资源

明确任务

解决问题

评估自我

内容安排参考: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循序渐进。 3.主题作品制作与评价课

第一课时:明确任务;理解评价标准;初步构思作品;查找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对照评价标准,按照任务要求制作作品 第三课时:师生互评

第四课时:反思与修改(学生先评、教师点评、对照反思、集体交流、修改作品)

五、教学设计格式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一、教学内容安排 ✧一年级上学期:机房要求;认识计算机;开机和关机;鼠标的使用;有关熟悉键盘与鼠标操作的小软件;机房多媒 体广播软件的使用;校园网、多媒体阅览室、图书馆软件的使用。 ✧一年级下学期:金山画王 ✧二年级上学期:“金山打字通”的英文输入练习 ✧二年级下学期:“金山打字通”的拼音输入练习 ✧三年级上学期:用“金山词霸”和“金山单词通”学英语 ✧三年级下学期:《电脑音乐》(ISBN7-5053-6138-4 电子工业出版社作曲大师) ✧四年级上学期:WINDOWS的初步认识 ✧四年级上学期:认识计算机、WINDOWS的初步使用 ✧四年级下学期:用计算机画画 ✧五年级上学期:计算机文字处理 ✧五年级下学期:因特网的简单应用 ✧六年级上学期:多媒体作品、*WORD的简单介绍 ✧六年级下学期:LOGO语言初步 说明:安排以市教学计划为基础,着重培养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习惯,而非软件学习的数量,安排上尤其避免与初中的教学内容冲突,各校可结合实际(开课年级、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4~6年级课时具体安排 1

《认识计算机》——3课时 《WINDOWS的初步使用》——13课时 2

《用计算机画画》课时安排——15课时 3

《计算机文字处理》课时安排——16课时 4

《因特网的简单应用》课时安排——16课时

思考: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网络生活? 案例一:馅饼还是陷阱 “只要你坐在电脑桌前,喝着浓香的咖啡,手握鼠标轻轻点击XX网站上的广告条,你将会轻松赚大钱!”看到因特网上这样充满诱惑力的广告,你会心动吗? 北京市一位王先生近日手持上万元的话费单大惑不解,经确认,他14岁的孩子在家玩电脑时,因好奇浏览了上面的非法网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激活了网站中的自动拨号软件。软件自动切断原来的本地因特网连接,改以长途电话线路拨号上网,就这样产生了高昂的国际长途电话费。 案例二:网上交友“凄”遇记 经过近24小时的开颅手术,王红(化名)终于脱离了危险。三处头骨粉碎性骨折,已使王红的记忆力暂时还无法完全恢复。然而在她那痛苦而又模糊的记忆当中,第一个闪现的不是她的父母,而是她的“亲密”网友——“法牢”。 正是由于毫无警惕性地网上交友,王红险些被为了劫财的“亲密”网友用铁锤断送了性命。“法牢”的真名叫高文明,他利用互联网上的QQ,通过聊天取得网友好感,进而利用与网友见面的机会,连续实施了8起抢劫、杀人、盗窃大案。最终,民警通过网上跟踪、搜寻,将高文明抓捕归案。 案例三:做梦都在“攻略” 6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考点

1、简答信息素养的五种能力? 答:信息搜索能力、信息读取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信息组织能力和信息再使用能力 2、信息技术课的课程定位是什么? 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 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4、下列选项中属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实例的有________。 A.资料检索和多媒体教学 B.辅助制造与系统仿真 C.交互式电视与视频点播 D.远程医疗与视频会议 【正确答案:】ACD 5、以下关于快捷方式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快捷方式的名字必须和原文件同名 B.快捷方式文件的图标右下角有一个小箭头左下角 C.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创建同一个文件的快捷方式 D.快捷方式是一种扩展名为.LNK的特殊文件 【正确答案:】CD 6、以下关于对话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对话框不能改变大小,但可以移动位置 B.对话框没有最大化、最小化、还原按钮 C.对话框无菜单栏和控制菜单图标 D.对话框有标题栏 【正确答案:】ABCD 7、以下关于Windows 98组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安装Windows98 时默认情况下安装全部组件 B.安装Windows98 时默认情况下安装一部分组件

C.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删除组件,但不能添加组件 D.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组件 【正确答案:】BD 8、关于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正确的是________。 A.工作簿是Excel中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文件 B.工作表是存储和处理数据的空间 C.单元格是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基本编辑单位 D.活动单元格是已输入数据的单元格 【正确答案:】ABC 9、下列属于HTML主要特点的有______。 A.国际化 B.统一性 C.可视化 D.易于使用 【正确答案:】ABD 10、信息技术课程性质包括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 11、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2、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选择使用。 13、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品或实践活动为主。 14、初中课堂教学评价的手段有过程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纸笔测验;上机测验。15、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68 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 16、在存储一个汉字内码的两个字节中,每个字节的最高位是(1和1 )。 17、标识一个单元格的方法是(列标加行标)。 18、在PowerPoint中,如果想修改母板,可以使用(视图)菜单项中的[母板]命令。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现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让每个学生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的真正问题的情境。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情境性问题悬念法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的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几个相关的现实问题的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进行学习,比如,在教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0时,可先给学生每人一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样稿,然后让他们想办法如何实现样稿中的模式。如果想改动样稿中的某模式,又如何操作。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述样稿的实现方法与步骤。 二、形象比拟法 限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有能力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将难懂的理论用现实中易理解的事物形象化。这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容易接受。 比如在讲Windows 98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若照本宣读,学生就难以接受,而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用外国人的取名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一棵树的结构比拟文件目录结构等,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在某一方面要相似,其他方面则未必相似,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二是所打比方一定要贴切,否则容易产生误导。 三、直观演示法 在教学中,直观演示可使学生对所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有感性认识,他们就能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通过演示,还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硬件上应能保证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仪等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保证。在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很方便地采用演示法,使学生能看到教学内容,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 为了提高演示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由于学生不习惯长时间看计算机屏幕或投影屏幕,容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二是演示法要配合讲授法一起使用;三是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演示对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要重视演示的适时性;四是应选择那些用演示比用语言表达更容易使学生领会的内容,同一内容多次演示是不必要的,演示要注意引导学生抽象思维,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操作实践法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操作实践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器材,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操作实践法的运用通常有两种形式: 1.课堂练习。比如写命令的练习,建立自动自理文件的练习,编写程序的练习。 2.上机实践。操作实践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在机房操作练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复习资料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 2、认知结构是人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总和及其组织。 3、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两者是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是计算机专家研究的对象,起认知结构是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 4、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是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 5、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主要有:现代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工具性特点、应用性特点、文化性特点。 6、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有: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4)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6)发展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 7)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8)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7、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 8、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分类: 1)按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传统教学法和新教学法。 2)按教学指导思想不同可分为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 3)从教学内容的逻辑安排可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 4)以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可分为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和实践的方法。 5)按学生的认知活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接受型、自学型和探究型。 6)现代教学论对上述分法进行了归纳,将教学法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综合教学法,另一类叫基本教学法。 9、现代教学方法应具备哪些特征: 1)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 2)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 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4)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情绪生活)的培养和调节 5)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6)对传统教学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 10、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有以下形式:讲述、讲解、讲演等

【实用】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5篇)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5篇)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于一体的基础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的目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必要的信息处理能力,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解决问题。小学生应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仍然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一册,共7课,17课时。另外,因本学期学期较长,因此,把下学期的第一课《认识键盘大家庭》拿到本学期来进行教学。这8课的'教学重点在于:信息及信息工具概念的理解;学会并熟练鼠标的操作;画图界面的认识;利用常用画图工具绘制图形;学会复制、移动、翻转的图片处理;在不同的画图程序间复制图片;学会对图片综合性处理。教学难点为:信息及信息工具的概念的理解;鼠标的双击操作;文件保存方法以及保存位置的选择;文件打开方式的学习;曲线工具的使用;图片的复制操作;在不同的画图程序间复制图片;场景的构思与设计;学会基本键的指法。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在本册教学中,学生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的传播方式 2、了解计算机是获取、处理信息的工具 3、认识计算机,学会开关机 4、认识windows桌面及了解图标、任务栏、开始菜单、鼠标指针等概念 5、认识鼠标、键盘、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6、学会启动画图软件,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部分 7、了解各类画图工具的名称和用法,学会举行、椭圆、直线工具的用法 8、学会撤销和清除画图的操作方法 9、初步学会文件的保存方法。 10、学会橡皮工具的使用 11、初步学会曲线、放大镜工具的用法 12、初步学会按指定位置保存文件、打开文件 13、学会用选定工具选定突破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知识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知识点 一、填空: 1.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P41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过程、内容、方法、组织和实施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的。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 2.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 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P48 3.教学模式:指在某种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具体的教 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P65 4.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 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 过程。P126 5.教学设计:是指依据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 法,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 价等教学要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是教学效果达到最 优化的决策过程。P113 6.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P118 7.备课:备课是教师在课前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课 题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可靠保证。包括以下环节: 分析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编写教案,熟悉教具。P118 8.课堂教学的分类:按上课的方式分为:理论课、上机课、实践课。按知识掌 握的阶段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检测课。P131 9.说课: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备课)的基础上,对领导、同行或评委, 用口头语言讲解某一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 是教师将教材的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 预演。阐明的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要这么教等P135 10.说课的一般内容:包括说教材、说课标、说学法、说教法和说教学过程等方 面P138 11.学习成绩的评价:基本方式是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是指用切合 实际的语言表达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建立在评价者的经验或印象的基 础上,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评语鉴定法和等级评定法) 定量评价:把评价目标数量化,进行定量分析、处理用数字表示评价目 标的评价结果。P209 12.计算机实验的分类:按实验场所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课堂实验。根据实验操 作对象分为教师演练和学生分组实验。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教师的控制是 否作出反馈分为操纵型实验和调控型实验。P141 名词解释: 1.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 法、练习法、教练法、范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P50(各个方法的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全五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全五篇] 第一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现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让每个学生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的真正问题的情境。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情境性问题悬念法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的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几个相关的现实问题的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进行学习,比如,在教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0时,可先给学生每人一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样稿,然后让他们想办法如何实现样稿中的模式。如果想改动样稿中的某模式,又如何操作。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述样稿的实现方法与步骤。 二、形象比拟法 限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有能力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将难懂的理论用现实中易理解的事物形象化。这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容易接受。 比如在讲Windows 98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若照本宣读,学生就难以接受,而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用外国人的取名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一棵树的结构比拟文件目录结构等,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在某一方面要相似,其他方面则未必相似,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件教法复习资料 第壹章 1.信息技术课件教法的特点: 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 2.信息技术课件教法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2)理论研究法3)实践研究法4)比较研究法5)三论研究法6)协同研究法 第二章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信息技术关联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信息技术关联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小学,初中,高中各自教学目标? 第三章 1.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 1)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性2)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验性3)信息技术课程的灵活性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主要有: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发展水平,智力活动方式和认知结构的特征.因此,于教学中应把改善学生的认知因素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会学,善学,爱 学. 3.中小学信息课教学特点: 1)现代性特点2)实践性特点3)工具性特点4)应用性特点5)文化性特点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壹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老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3)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4)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5)发展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6)量力性和尽力性 相结合的原则7)统壹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 1.教学方法是于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壹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教和学 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可补偿性. 2.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觉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有多种具体的方式:讲述.讲解.讲演.认真钻研课件,分析课件,掌握课件是教师较好运用讲授法的关键. 3.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于教学工作中依据课件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 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一章小学信息技术教育(4课时)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1.1 信息 1. 信息的概念 2. 信息的特征 (1)客观性(2)知识性(3)指向性(4)共享性(5)无限性(6)时效性(7)传播性3. 信息的作用 (1)信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信息是人类知识的源泉(3)信息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手段 (4)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5)信息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1.1.2 信息技术 1. 信息技术的概念 2. 信息技术的种类和特点 (1)种类 从信息依附的载体和方法的角度分从信息技术的信息功能的角度分 (2)特点 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3. 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 1.2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 1.2.1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1. 教学任务 2. 教学目标 1.2.2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 1.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要 2.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3.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1.3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及结构体系 1.3.1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1. 课程目标素质化 2. 课程内容综合化 3. 学习方式多样化 4. 内容呈现多媒化 1.3.2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及结构体系 1. 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2. 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3. 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1.4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4.1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数学的关系 1. 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作用与价值 2.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工具,培养计算能力(2)教师指导学生建构模型,开创解决数学问题新思路(3)利用计算机作图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1.4.2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语文、英语的关系 1. 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的整合,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信息素养提供了条件 2.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工具学习语文和英语 (1)充分发挥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的优势,提高识字和用字的能力(2)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检索式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有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是教育心理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建构有效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因素。一门学科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内在的本质联系就构成了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而认知结构是个体在感知和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在头脑里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它由个体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组成。在认知过程中,个体新的感知与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对当前事物的认识。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他们既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和经验的作用,也强调学习材料本身内在的逻辑结构,即知识结构。在学习过程中,两者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方式活动着。 从实验中得到的启示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那么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于什么?学生学科学习的知识结构与学生建构成的认知结构有什么关系?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什么关系?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不同知识结构确实会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又直接影响到有关问题的解决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 我们应作的思考 思考一: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因素。教材的结构,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的知识结构。教材主要是根据该学科的结构、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特点以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的一种知识结构。教材的知识结构会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学生的认知结构又影响到问题的解决及问题解决中策略的使用。因此,每个学科建构一套结构良好的教材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目前新课改中语文教材的模块式结构、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等,均是为了达到面对有差异的发展的目的。 思考二:知识结构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又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解决。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该如何促进每个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呢?良好认知结构的标准是什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良好的认知结构要满足这样三个维度:一是概括性高;二是巩固度好;三是对比度清晰。我认为,这三个维度也应该是编写教材时所考虑的原则之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 课程教材篇 第一章 引论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简史,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 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法规和文件 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这对于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对于推动教育消费,促进教育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都具有重大意义。 1.1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史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名称在2000年以前叫做“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2000年 11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改名为“信息技术”。自我国开始普及信息技术(计算机)知识以来,教育部先后颁布过5个〈指导纲要〉:1984年颁发〈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1987年10月28日颁发〈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等候课教学大纲(试行)〉1994年10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1997年10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改稿)〉2000年11月颁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它们相应对应着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1 实验探索阶段(1981—1986)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了第三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会上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做了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的反响。我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回来后把全世界计算机教育情况向教育部作了汇报和研究。在华夏基金会的支持下, 我国5所大学附中(北大、北师大、清华、华东师大、复旦)以高中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计算机课程试验。由于条件的限制,并受伊尔肖夫报告的影响,当时的教学内容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1983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大纲《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于1984年公布。其中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是: (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对人类的影响; (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 (3)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规定为40~60小时,并要求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保证上机操作。 这次会议后,计算机普及教育,在一些大中城市普遍开展起来。例如在北京,在几十所 中学配置了计算机房,编写了教材,在重点学校开展了计算机课的教学试验。 2.稳步发展阶段(1986~1991)1986年国家教委在福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大会受1985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工具论”的影响,修改了1983年的大纲,于1987年10月28日颁发,名为《普遍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用)》。大纲增加了三个应用软件(字处理、数据库、电子表格)的教学内容,课程目的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的应用。 这一阶段各省和大中城市扩大了试验的规模。如北京在城区所有中学开设了计算机课,郊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 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

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等,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较为普遍、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具体教学实施流程: 创设情境教学的目的是使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的状态,以利教与学的有效展开,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情境即是一种任务化的情境(任务情境)。主要用于比较自不过真实的引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任务的理解。例如向学生表现任务完成前后的效果图或者任务完成后的作品样例赏析,情境表现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和评论。有了任务情境的烘托,接着教师就能够“顺理成章”地提出任务,使学生明确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及任务所包含的教学目标。 2、共同讨论,发现问题 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任务驱动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师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自己要解决的方案。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揣摩任务及样例,领会和进一步清晰解决任务的意图和思路,允许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同时要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对于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找出存有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引导。对于很快就完成任务的学生能够布置拓展任务以进一步的提升。 4、检查结果,总结经验 既然给出了任务,就一定要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教师能够逐个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并作相关的记录,也能够交流展示,大家讨论点评,即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指出存有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现和挖掘每位学生的优秀表现,并做出评价和表扬。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 学效果,但任务驱动教学法仍存有种种缺陷和缺乏,还有待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作进一步的研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总结

第1章绪论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 2.信息技术的含义是什么?它对教育教学和学生有哪些重要影响? 含义: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影响:⑴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⑵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⑶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 ⑷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 对象:⑴信息技术课程;⑵信息技术教学;⑶信息技术学习;⑷计算机辅助教育(CBE);⑸计算机远程教育 任务:(1)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不同层次中的教育目标,并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 (2)使学习者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以学科理论为指导,进行教材和教法的研究。 (3)使学习者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使学习者掌握指导信息技术学习的规律和原则,在教学工作中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5)教育学习者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热爱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并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育实践,不断总结和丰富信息技术教学经验。 4、谈谈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存在的问题: ⑴观念跟不上、评价机制不完善 ⑵发展不平衡 ⑶资金不足 ⑷师资缺乏⑸教法落后 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没有颁布 解决方法: ⑴更新教育观念 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⑶有效整合现有资源 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⑸关于教学模式问题:现阶段采取,设立信息技术课程,提倡学科整合应用,教材执行“多纲多本”。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试卷及答案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试卷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具有哪些特点() A 综合性 B 实践性 C 发展性 D 独立性 E 创新性 F 连续性 2、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A 信息技术课程 B 计算机辅助教育 C 计算机基础 D 信息技术教学 E 计算机远程教育 3、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经历那些阶段() A 实验改革阶段 B 实验启动阶段 C 逐步发展阶段 D 快速发展阶段 4、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有哪些() A 现代性特点 B 复古性特点 C 实践性特点 D 工具性特点 E 应用性特点 F 文化性特点 5、下面那些属于基本教学法() A 讲授法 B 发现教学法 C 游戏教学法 D 谈话法 E 演示法 F 模型教学法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是每个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2、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完成()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 3、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意义包括()和实践意义。 4、根据现代教学论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归纳,将教学方法分为两大类:()和基本教学法。 5、讲授法有三种方式,分别是讲述、( )和讲演。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做了怎样的规定? 2、请简单说明“练习法”方法、意义与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3、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4、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研究的任务主要有哪些? 5、信息技术课具有哪些显著学习特点? 四、论述题(15分) 1、假设你接到了学校的任务,要你和你的学生共同来设计一个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网站,要求设计美观大方,内容丰富实际,有地方特色,简述你将如何发动学生,从哪些方面来着手准备,以及对网站的整体设计构思。 五、根据下面给定的材料,经过你的分析和总结,写出说课稿(40分) 制作小板报——图文混排 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 该课时的学习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从四年级开始学习信息技术,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文字输入、文字排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浓、积极性高。这些都为该课时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 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信息技术》小学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之第六节——制作小板报。这一节为该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简答题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简答题 1、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对板书的根本要求。 答案要点: 教学板书是教学的书面语言,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板书的根本要求是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字迹工整,精炼醒目,端庄大方。在板书时不要写了擦,擦了写。一堂课上完时,最好把主要内容完整地保存在黑板上。板书的结构要与讲授的内容大体一致,详略得当,有系统性。 2、信息技术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答案要点: 第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课堂教学的开端,主要是解决收拢思想、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问题。 第二、创设一个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有物理环境、信息环境和心理环境。前两者是客观因素,带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师一般无法改变,后者那么是主观因素,教师可进行自我调节。好的教学环境,即能使学生舒适、通畅、方便,又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件轻松、愉快、惬意的事。 第三、创设一个真实的环境,要让学生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所学内容的真正意义,必须让学生进入所学知识的情景。 第四、要始终贯彻学生的主体性原那么。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活动〞的作用,是鉴定教学效果的关键。 第五、要随时注意引导与调控课堂教学进程。教学气氛过于活泼和过于沉闷都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视具体情况而定,随时引导和调节教学气氛。 第六、要研究和提高教学艺术。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可以增添课堂教学的魅力,增强教育感染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什么是讲授法?它分几种具体形式?讲授法的应用原那么和考前须知是什么? 答案要点: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表达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说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有讲述、讲解、讲演等几种形式。应用原那么和考前须知是要的科学性、逻辑性,启发性,突出重点,简明生动,讲解适当,留有余地,与其它教学方法有机配合等。 4、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 〔1〕实践性: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来源虽可以从理论上建构,但绝大多数还是来自实践经验,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其作为工具的性质显而易见。 〔2〕耦合性: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的方式和教的方式在行动上取得一致的效果。 〔3〕多样性: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组成丰富的“方法库〞。 〔4〕开展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教师为提高教学实效,历来重视教学方法的探讨,积累了相当丰富而珍贵的实践经验,有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5、建构主义教学原那么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把知识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试卷及答案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试卷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具有哪些特点( ) A 综合性 B 实践性 C 发展性 D 独立性 E 创新性 F 连续性 2、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 A 信息技术课程 B 计算机辅助教育 C 计算机基础 D 信息技术教学 E 计算机远程教育 3、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经历那些阶段( ) A 实验改革阶段 B 实验启动阶段 C 逐步发展阶段 D 快速发展阶段 4、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有哪些( ) A 现代性特点 B 复古性特点 C 实践性特点 D 工具性特点 E 应用性特点 F 文化性特点 5、下面那些属于基本教学法( ) A 讲授法 B 发现教学法 C 游戏教学法 D 谈话法 E 演示法 F 模型教学法 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是每个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2、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 )、完成( )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 3、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意义包括( )和实践意义。 4、根据现代教学论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归纳,将教学方法分为两大类: ( )和基本教学法。 5、讲授法有三种方式,分别是讲述、 ( )和讲演。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做了怎样的规定? 2、请简单说明“练习法”方法、意义与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3、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4、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研究的任务主要有哪些? 5、信息技术课具有哪些显著学习特点? 四、论述题( 15 分) 1、假设你接到了学校的任务,要你和你的学生共同来设计一个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网站,要求设计美观大方,内容丰富实际,有地方特色,简述你将如何发动学生,从哪些方面来着手准备,以及对网站的整体设计构思。 五、根据下面给定的材料,经过你的分析和总结,写出说课稿( 40 分) 制作小板报——图文混排 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 该课时的学习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从四年级开始学习信息技术,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文字输入、文字排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浓、积极性高。这些都为该课时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 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信息技术》小学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之第六节——制作小板报。这一节为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