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消防站设计

某市消防站设计
某市消防站设计

图书分类号:

密级:

毕业设计(论文)

某市消防站设计

The design of a fire station

学生姓名xxx

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xxx

年月日

内容摘要

本设计为某市消防站设计,主体为4层框架结构,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部分和结构设计部分。建筑部分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楼梯详图以及建筑说明图,车库位于底层。结构计算内容有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截面计算等几方面的计算和设计。标准层为3.5米,柱的尺寸采用600mm×600mm,边跨梁采用250mm×600mm,中跨梁采用250mm×400mm。本设计选取一榀框架进行计算。在确定计算简图之后,先进行了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振周期,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大小,用D值法求出在水平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由所得的内力进行内力组合,再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进行梁、柱的配筋计算并绘图。接着进行楼板、楼梯,基础的配筋计算。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屋面为上人屋面,板的设计采用双向板设计。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设计包括荷载计算,基础承载力计算,冲剪计算,基础配筋计算等等。板的设计采用双向板设计。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抗震设计;楼梯;基础

Abstract

This design of a fire station in a city, main body is 4 portal frame construction , design elements, inclu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some parts. Construction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plan, elevation, profile, stair details and construction that map at the bottom of the garage. Load the content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alculation, including load computation, endogenic force computation, endogenic force combination, section computation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 computations and design. the key bed is 3.5 meters. The column size uses 600mm×600mm, frame girders uses 250 mm ×600 mm, mid- span girders uses 250mm×400mm.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of axis 3. 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 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 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nd axial force )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stairs is also be approached by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ing such components as landing slab, step board and landing girder whose shop drawings are completed in the end. The roofing for on person roofing, The board design uses the bidirectional board design. the foundation uses under the column the independent foundation, the foundation designs including the load computation, the foundation supporting capacity computation, the punching shear computation, the foundation matches muscle computation and so on.

Keywords : frames, structural design, anti-seismic design,Staircase; Foundation

目录

1 绪论 (1)

1.1工程概况 (1)

1.1.1设计原始资料 (1)

1.1.2自然条件 (1)

1.2结构设计说明 (4)

1.2.1概述 (4)

1.2.2建筑平面设计 (4)

1.3建筑立面设计 (6)

1.4剖面设计 (7)

1.4.1层高和室内净高 (7)

1.5建筑细部具体构造做法 (8)

2结构设计 (11)

2.1设计资料 (11)

2.2结构方案选取 (11)

2.2.1竖向结构体系选取 (11)

2.2.2水平结构体系选取 (12)

2.2.3基础形式选取 (12)

2.3结构布置 (12)

2.3.1水平布置 (12)

2.3.2计算单元 (13)

2.4框架梁、柱尺寸确定 (14)

2.4.1框架梁尺寸估算 (14)

2.4.2框架柱尺寸估算 (14)

2.4.3板厚 (14)

2.4.4基础 (15)

2.4.5层高 (15)

2.4.6框架计算简图 (15)

2.5荷载计算 (16)

2.5.1恒荷载计算 (16)

2. 5.2楼面活荷载计算 (18)

2.5.3风荷载计算 (19)

2.5.4.地震作用计算 (20)

2.6内力计算 (25)

2.6.1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5)

2.6.2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3)

2.6.3水平地震作用下内力计算 (40)

2.6.4活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44)

2.7 梁端剪力及柱轴力、剪力的计算 (51)

2.8. 内力组合 (54)

2.8 .1框架梁内力组合 (54)

2.8.2 柱内力组合 (58)

3.截面设计 (62)

(62)

3.1 承载力抗力调整系数

RE

3.2 横向框架梁截面设计 (62)

3.2.1底层框架梁 (62)

3.2.2梁的斜截面强度计算 (64)

3.2.3第二、三、四层框架梁配筋 (65)

3.3 柱截面设计 (67)

3.3.1.底层B柱截面设计 (67)

3.3.2.标准层B柱截面设计 (72)

3.3.3底层A柱截面设计 (75)

3.3.4.标准层A柱截面设计 (79)

3.3.5.节点设计 (82)

3.4板的设计 (82)

3.4.1房间A设计 (82)

3.4.2房间C的设计 (86)

3.4.3房间B的设计 (87)

3.4.4房间D设计 (88)

3.4.5房间G的设计 (89)

3.4.6房间H设计 (90)

3.4.7房间E的设计 (91)

3.5楼梯设计 (92)

3.5.1 计算简图及截面尺寸 (92)

3.5.2 设计资料 (93)

3.5.3 梯段板设计 (93)

3.5.4 平台板计算 (94)

3.5.5 平台梁计算 (95)

3.6 基础设计 (96)

3.6.1 外柱独立基础设计 (96)

3.6.2内柱独立基础设计 (100)

参考文献 (108)

专题研究部分 (109)

致谢 (121)

1 绪论

1.1工程概况

1.1.1设计原始资料

工程为消防站大楼,位于某市市区。

消防站大楼建筑面积在4120㎡左右,建筑主体4层,底层为消防车库,二层及以上为战士宿舍,办公室,会议室等等。

1.1.2自然条件

(1)气象资料

某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4.2℃

最热月份平均温度31.6℃

最高气温40.6℃

最冷月份平均温度 -4.1℃

最低气温 -22.6℃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 240mm

年平均降雨量 869.9mm

日最大降雨量 213.0mm

相对湿度平均71%(冬季61%,夏季70%)

主导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

m 平均风速 3s

m 平均风速 19.3s

基本风压值 0.352

KN

m

m 夏季平均风速折算成距地面2m处数值 2.1s

积雪最大厚度 24cm

基本雪压 0.352

KN

m

(2)地质资料

地形地貌及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按土层沉积时代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可分为14个工程地质层,可用到的为8个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如下:

①素填土:灰黄色,松软。含植物根茎,局部夹有少量砖石碎块。该层

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0.50-2.50m,层底标高0.90-2.60m。该土层土质

不均,压缩性中高,工程性能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素填土

重度为18kN/m3。

②粘土:黄褐色,可~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青灰色条纹。刀切面光滑

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

2.00-4.00m,层底标高-1.84—-0.50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良好。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30KPa,粘土重度为20kN/m3。

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斑点,夹青灰色条纹。刀切面稍③

1

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

厚1.20-2.40m,层底标高-3.67—-2.34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中等。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40KPa,粉质粘土重度为24.7kN/m3。

粉质粘土:灰黄-灰色,可软塑。局部夹少量薄层粉土,夹粉土较多时③

2

呈流塑状。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

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 1.00—3.70m,层底标高-6.74—-3.67m。压缩性

中等,工程性能中等。

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层状,夹少量薄层粉土。刀切面稍有光泽,④

2

粉土曾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多有分布,④

1

较厚部位缺失,层厚1.50—6.90m,层底标高-11.98—-8.07m。压缩性中

等偏高,工程性能一般。

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软塑为主。粉质含量较高,夹粉土薄层,夹3

粉土较多时呈流塑状。刀切面稍有光泽,摇振反应缓慢,干强度中等偏低,

韧性中等偏低。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 1.60—10.20m,层底标高

-19.91—-12.86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一般。

⑤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夹少量薄层粉土。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

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 1.50—

12.50m,层底标高-30.42—-17.95m。压缩性中等,局部中等偏高,工程

性能一般。

⑧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塑为主,含铁锰质斑点,局部粉质含量较高,

呈流塑状。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

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 1.60—6.60m,层底标高-39.90—-35.66m。压缩

性中等,工程性能中等。

水文地质资料

场地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2.0米,受降水影

响明显,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中第12.2节,判定场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在本场地内采集三组地下水位以上土壤样品进行易溶盐分析,结果详见附件“土壤易溶盐试验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判定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表1-1. 各土层渗透系数

注:由于室内渗透试验边界条件与实际有差别,故室内渗透试验值小于实际情况,建议实际使用时采用建议值。透水性判别依据为《工程地质手册》(第3版)。

1.2结构设计说明

1.2.1概述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我综合考虑了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选型,施工材料,设备和建筑艺术等问题,合理安排了建筑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并使建筑与周围外部环境相协调。

本设计为某市某消防站楼,呈矩形,主体四层,局部五层,总建筑面积4120㎡。底层为消防车库,二层及以上为战士宿舍,办公室和会议室等等。

消防站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1.方便生活,有利组织管理;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4.布置合理,空间丰富,环境美,体现地方特色。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1.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消防队员和工作人员的污染和干扰;2.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4.注重景观与空间的完整性;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居住区住宅建筑与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确定。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行政管理等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指标应按有关规范规定确定。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

1.2.2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是在熟悉使用空间及其使用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建筑整体的使用要求,分析各使用空间之间及使用空间与交通联系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建筑艺术等方面的要求,结合整体规划、场地环境等具体条件,将各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联系和结合,组成一个有机的建筑整体。

在建筑平面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题目为消防站,建筑的功能要求比较多,所以我首先从建筑的功能着手,分析其使用空间的结合。先把建筑中使用功能相同或联系紧密的使用空间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区。平面设计必须按不同的功能要求分类并进行分区布局,使之既有明确的分区和隔离,又有必要的联系,一般而言,

对于使用中联系密切的各部分要相近布置,对于使用中有干扰的部分,则要求适当地分隔。同时考虑“闹静”与“动静”的关系和特点,将需要安静环境的用房尽可能离开产生噪声的用房布置。

1.2.2.1战士宿舍、招待所

战士宿舍和招待所设计应避免穿越卧室进入另一卧室,而且应保证卧室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条件。战士宿舍普遍兼有供学习之用的功能,以床、衣柜、写字台为必要家具布置卧室。

招待所是为了满足外来人员,或者战士家属,领导上级,兄弟单位来人时而设立的,这样为了方便他人,在现阶段消防站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居住空间,本条要求保证这一空间能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宜有良好的视野景观,有独立的卫生间。主要功能是接待客人,宜有适当的空间来布置家具。

1.2.2.2卫生间

本条要求每套住宅应设的三件洁具为便器、洗浴器和洗面器,有几点基本的要求:

一、以洁具低限尺度以及卫生活动空间计算最低面积;

二、淋浴空间与盆浴空间综合考虑,不考虑在淋浴空间设洗面器。

三、不考虑排便活动与淋浴活动的空间借用。

本条规定不得将卫生间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越层住宅中允许将卫生间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的上层,并均应采取防水和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1.2.2.3贮藏空间

壁柜常因通风防潮不良造成贮藏室霉烂,本条要求对设于底层或靠外墙、靠卫生间等容易受潮的壁柜应采取防潮措施,所有壁柜内均应平整、光洁。

1.2.2.4门、窗

本条要求当窗台距地面低于0.90m时,采取防护措施。本消防站窗台设计距地面均高于0.9米,所有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面向走廊的窗,窗扇不应向走廊开启,否则应保证一定高度或加大走廊宽度,以免妨碍交通。

一般的房门总是向内开启的,可避免妨碍楼梯间的交通,本条规定外开时不应妨碍交通,一般可采用加大楼梯平台、设大小扇门、入口处设凹口等措施,以保证安全疏散。住宅各部位门洞的最小尺寸是根据使用要求的最低标准提出的,门的材料构造过厚或有特殊要求时,应留有余地。

1.2.2.5楼梯

本设计中,建筑主体为四层,故采用了楼梯作为垂直交通手段。本建筑共设三部楼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

(1)楼梯形式的选择:楼梯常见的形式有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斜梁、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踏步板支承在斜梁上,斜梁再支承在平台梁上,作用于楼梯上的荷载先由踏步板传给斜梁,再由斜梁传至平台梁。梁式楼梯梯段板较薄,可以节省材料,当梯段板较长时,梁式楼梯较为经济,但这种楼梯施工复杂,外观也显得比较笨重。板式楼梯具有下表面平整,施工支模方便,外观比较轻巧的优点,是一种斜放的板,板端支承在平台梁上,作用于梯段上的荷载直接传至平台梁。当梯段跨度较小时,采用板式楼梯较为合适,但其斜板较厚,为跨度的1/25~1/30。本工程均采用板式楼梯。

(2)楼梯踏步的尺寸:考虑到人们行走的舒适性,便于疏散等要求,标准层取踏面宽280mm,踢面高159mm,(159×11≈1750mm);底层楼梯踏面宽280mm,踏面高153mm(153×15≈2300mm)。楼梯坡度略小于30度。

(3)梯段和平台的尺寸:梯段宽取决于同时通过的人流的股数及是否经常有通过一些设备的需要,再结合本建筑的一些布置特点,梯段宽取2175mm。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梯段的宽度,取2250mm;

(4)楼梯扶手的确定:楼梯的扶手应坚固适用,其高度为1000mm。在楼梯的起始及终结处,扶手均自其前缘向前伸出300mm,且出于安全因素,扶手末端向下布置。

1.3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的立面设计是在符合使用功能和结构构造等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造型的进一步美化,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紧密结合平面、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而进行的。因此在立面设计中一应反映出建筑的性格,即建筑的使用性质;二应反映内部空间及其组合情况;三应反映自然条件和民族特点的不同;四应适应基地环境和建筑规划的总体要求。

本设计在立面上看起来显的比较简单,但是在墙面涂料的色彩上,用分格条把这个立面的色调区别开来,分别刷有淡蓝色乳胶漆和白色乳胶漆,显的比较质朴、典雅。在窗户处理上,整个立面大体上采用了两种形式的窗户,较大的截面尺寸使得整个建筑显的很稳重。总体上说,整个建筑在立面设计上力求达到活泼、简洁、朴素、典雅的效果。通过对空间的综合利用,以端庄朴实无华的形象来表达教学建筑的丰富文化内涵,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环境得到改善。

建筑形态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物质形态。建筑形态构成是在基本建筑形态构成

理论基础上探求建筑形态构成的特点和规律。

为便于分析,把建筑形态同功能、技术、经济等因素分离开来,作为纯造型现象,抽象、分解为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空),探讨和研究其视觉特性和规律。

建筑形态构成的要素主要分为点、线、面、体四大要素。点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如体和面上的点状物、顶点、线之交点、体棱之交点、制高点、区域之中心点等。点的不同组合排列方式产生不同的表情。点在构图中有积聚性、求心性、控制性、导向性等作用。线分实存线和虚存线。实存线有位置、方向和一定宽度,但以长度为主要特征;虚存线指由视觉――心理意识的线,如两点之间的虚线及其所暗示的垂直于此虚线的中轴线,点列所组成的线及结构轴线等。

线在构图中有表明面与体的轮廓,使形象清晰,对面进行分割,改变其比例、限制、划分有通透感的空间等作用。面分实存面和虚存面。实存面的特征是有一定厚度和形状,有规则几何图形和任意图形;虚存面是由视觉――心理意识到的面,如点的双向运动及线的重复所产生的面感。

面在构图中有限定体的界限,以遮挡、渗透、穿插关系分割空间,以自身的比例划分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以自身表面的色彩、质感处理产生视觉上的不同重量感等作用。面的空间限定感最强,是主要的空间限定因素。

体也有实体和虚体之分。实体有长、宽、高三个量度。形状上分为有规则的几何体和不规则的自由体,各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如方向感、重量感、虚实感等。虚体(空间)自身不可见,由实体围合而成,具有形状、大小、及方向感,因其限定方式不同,而产生封闭、半封闭、开敞、通透、流通等不同的空间感受。

1.4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的任务是确定建筑各部分空间的高度、建筑的层数、建筑空间的利用以及处理建筑剖面中结构构造关系等问题。建筑剖面设计的实质是对使用空间、交通联系空间进行竖向的组合布局。建筑剖面设计和建筑的使用、造价、节约用地等有很大的关系,而且要结合平面一起考虑,才能有助于剖面设计的完成。层高是剖面设计的重要数据,是工程常用的控制尺寸。本设计中层高的确定除了考虑室内净高与结构、构造所需的高度外,还使其符合建筑模数的要求。建筑剖面组合则是根据建筑竖向使用要求,解决层高、层数和建筑在高度方向的安排方式,并协调这些因素与“造型力求简洁”之间的矛盾。

1.4.1层高和室内净高

消防站标准层高3.5m,宿舍室内有穿堂风,因而对流风速有所增加,室内湿

度却随穿堂风的增加而减小。因此要改善室内微小气候,关键是减小夏季辐射对室温的影响,改善平面布置的通风条件,组织穿堂风加速室内热气的散发。

招待所卫生间面积较小,顶板下的排水横管即便靠墙布置,其管底(特别是存水弯)的底部距楼、地面净距若太低,常常造成碰撞并且妨碍门、窗户开启。本条要求其净距不得低于2.20m。

1.5建筑细部具体构造做法

基础做法:

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25,垫层为素混凝土,C10,垫层高100mm。地面做法:

1、10厚1:2厚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

2、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3、50厚C10混凝土随捣随抹。

4、100厚碎石或碎砖夯实。

5、素土夯实。

楼面做法:

1、楼板顶面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5mm厚1:2水泥砂浆加“107”胶水

着色粉层面。

2、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3、楼板底面15mm厚纸筋石灰抹底,涂料两度。

屋面做法:

1,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100mm,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

2,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

3,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4,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4mm厚

5,15mm厚纸筋石灰抹布底

卫生间做法:

1、小瓷砖地面,素水泥浆檫缝

2、3~4厚1:4水泥胶合层

3、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4、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道

5、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6、20厚的抹灰(石灰砂浆)

卫生间的墙面做法:瓷砖墙面

1) 5厚釉面砖白水泥浆擦缝

2) 6厚1 : 0.1 : 2.5水泥石灰膏砂浆结合层

3) 12厚1 : 3水泥砂浆打底

踢脚做法:

采用地砖踢脚、台度

1、8厚地砖素水泥擦缝;

2、5厚1:1水泥细砂结合层;

3、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

内墙做法:

1、15厚1:3水泥砂浆打底;

2、5厚1:1水泥砂浆粘结层;

3、20厚抹灰;

外墙面做法:

1、15厚1:3水泥砂浆打底;

2、5厚1:1水泥砂浆粘结层;

3、20厚抹灰;

外墙饰面:

1、棕色仿石面砖饰面;

2、白色涂料饰面;

3、米色面砖饰面;

4、GRC成品欧式挂件;

5、墨绿色铝合金百叶。

散水做法:

混凝土水泥沙浆面散水(带垫层)

1、15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抹光

2、60厚C15混凝土,上撒1:1水泥砂子压实抹光

3、120厚碎石或碎砖垫层

4、素土夯实,向外坡4%。

墙基防潮:

防水砂浆防潮层

20厚1:2水泥砂浆掺5%避水浆,位置一般在-0.06标高处坡道台阶:

花岗石台阶

1)花岗石条石规格厚度和宽度,按台阶设计要求,长度1000~1500表面剁平

2)30厚1 : 3水泥砂浆结合层

3)素水泥浆一道

4)100厚C15号现捣钢筋混凝土Φ6双向钢筋中距150mm(厚度不包括踏步三角部分),台阶面向外坡1%

5)150厚碎石或碎砖垫层

6)素土夯实(坡度按工程设计)

7)台阶横向两端M2.5号砂浆砖砌240厚地龙墙,横向总长度大于3米时,每隔3米加一道240厚地龙墙,地龙墙埋深在冰冻线以下,C10混凝土基础垫层600宽、300高。

2结构设计

2.1设计资料

结构类型:混凝土框架结构;

工程环境:本工程位于江苏省某市

抗震设防烈度:7度,第一组别,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2g;

场地土:Ⅲ类;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框架抗震等级:3级;

结构安全等级:2级;

2.2结构方案选取

2.2.1竖向结构体系选取

选择合理的抗侧力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结构或构件布置,使之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良好的抗风、抗震性能,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同时还须综合考虑建筑物高度、用途、经济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常见的竖向结构体系包括砖混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以及筒体结构体系等。

砖混结构体系:主要由墙体承受竖向荷载,楼板层承受水平荷载,同时设置构造柱加强墙体的稳定性,设置圈梁增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其自重大,且不利于抗震,加上浪费粘土资源,因此目前限制使用。

框架结构体系:由梁柱连接而成,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造型活泼等优点,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易于满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长,地震反应较小,经合理设计可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其缺点是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在地震作用下侧向位移较大。

剪力墙结构体系:由剪力墙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力的结构,剪力墙是利用建筑外墙和内隔墙位置布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墙,承受竖向荷载在墙体内产生的向下的压力及侧向力在墙体内产生的水平剪力和弯矩,因此剪力墙具有较大的承受侧向力的能力。但墙体太多,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增多,材料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既增加了结构自重,又限制了建筑上的灵活多变。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既保留了框架结构建筑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具有剪力墙结构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同时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作用,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一般10~40层的高层建筑可采用该结构。

筒体结构体系:主要有核心筒和框筒结构组成的空间受力结构,筒体结构抗

侧刚度大,整体性好,建筑布置灵活,能提供很大的可以自由分隔的使用空间,特别适用于30层以上或1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本消防站的建筑高度为19.1米,主体四层,局部五层,在楼层高度及建筑物高度均比较小的情况下,其结构的抗侧刚度及抗震性都较容易满足。根据现代住宅楼的功能使用性,要求建筑平面布置比较宽阔,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因此,选用框架结构为该消防站的竖向结构体系。

2.2.2水平结构体系选取

常见的水平结构体系有:现浇楼盖、叠合楼盖、预制板楼盖、组合楼盖等。

现浇楼盖结构:可分为肋梁楼盖、密肋楼盖、平板式楼盖和无粘结预应力现浇平板楼盖等。肋梁楼盖结构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且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易于满足楼面不规则布置、开洞等要求,容易适用各种复杂的结构平面及各种复杂的楼面荷载。其余结构不详加说明。

叠合楼盖: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板上,再现浇一层钢筋混凝土并使之共同工作的楼盖结构。其优点是整体性好,刚度大,施工方便,节省模板。

预制板楼盖:可分为预制预应力大楼板和预制预应力多孔板,其施工方便,工业化程度高,但刚度较小,整体性差,抗震性弱,在抗震区使用较少。

组合楼盖:由底部的压型钢板和上部的混凝土现浇层组成。其优点是自重轻、楼板厚度小、节省模板、施工方便、施工周期较短;缺点是用钢量大,造价高。

因此,选用现浇楼盖结构中的肋梁楼盖为该消防站的水平结构体系。

2.2.3基础形式选取

框架结构柱下基础的常见形式有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十字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以及桩基础等。因该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基承载力较高,能满足一般建筑物的要求。加上建筑物柱网布置均匀,平面布置比较对称,因此上部荷载比较均匀且不大,同时考虑到经济因素,因此选择了柱下独立基础。

2.3结构布置

2.3.1水平布置

水平布置见图2-1:

图2-1:柱网布置

2.3.2计算单元

按楼面竖向传递路线的不同,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案有横向框架承重、纵向框架承重和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

本设计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榀框架作为计算单元,如图2-2所示

图2-2 一榀框架计算单元

2.4框架梁、柱尺寸确定

2.4.1框架梁尺寸估算

边跨(AB,CD )梁取h=(1/12—1/8)×6600mm=550—825mm ,取h=600m ; b=(1/3—1/2)×600mm=200mm —300mm;

b ×h=250×600mm.

中跨(BC )梁,取b ×h=250×400mm.

边柱(A ,D 轴)连系梁取250×600mm

中柱(B ,C 轴)连系梁取250×600mm

2.4.2框架柱尺寸估算

柱截面尺寸可按柱的轴压比按下列公式计算:

E

N F n g β=??? A C =N/([μN ]·fc)

N —为柱组合的轴压比设计值,

F —为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g E ——为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根据实际荷载计算,也可取

12—15kN/m 。

β—对于边柱取1.3,不等跨取1.25,等跨取1.2;

n —为层数

c A —为柱截面的面积

F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柱梁采用C30混凝土。

[μN ]—框架轴压比限值,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3级,其轴压比限值为0.9,各

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近似去15Kn/m

边柱负载面积为3.3×4.5=14.85m 2

中柱负载面积为4.5×(3.3+1.2)=20.25m 2

边柱 Ac= (1.3×14.85×15×4)/(0.9×14.3×103)=0.1 m 2 中柱 Ac=(1.25×20.25×15×4)/(0.9×14.3×103)=0.12 m 2

综合考虑:边柱,中柱尺寸均取600×600

2.4.3板厚

填充墙采用200厚的非承重空心砖,门厅处为铝合金门窗,其余门为木门,窗为铝合金。楼盖及屋盖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按结构要求,屋面、楼面均为120mm.,走廊板厚100mm

2.4.4基础

选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混凝土C25,钢筋HRB335,基础埋深1.85m。

2.4.5层高

取顶层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梁轴线取至板底,2—4层柱高即为层高,取 3.5m,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取至一层板底,即h=5200+150+500=5850mm=5.85m。

2.4.6框架计算简图

框架计算简图如图2—3所示

图2-3结构计算简图

AB,CD跨梁 i=2Ec×1/12 ×0.25×0.63/6.6=1.36×10-3Ec(m3)

BC 跨梁 i=2Ec×1/12 ×0.25×0.43/2.4=1.1×10-3Ec(m3)

上部各层柱 i=2Ec×1/12 ×0.6×0.63/3.5=3.085×10-3Ec(m3)

底层柱 i=2Ec×1/12 ×0.6×0.63/5.85=1.846×10-3Ec(m3)

消防站建设项目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

1 X X 市公安消防支队 XXX区消防站建设项目 xx市工程咨询公司二○一二年四月 2 目录第一章总论........................................... 4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7 第三章项目选 址 ...................................... 10 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 . (13) 第五章节能分 析 ...................................... 22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防护 . (27) 第八章工程实施计 划 .................................. 29 第九章招标方案 ...................................... 32 第十章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35 第十一章结论.......................................... 38 3 附表附表1总投资估算表附表2建筑安装工程估算表附图附图1地理位置图附图2总平面布置图 4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市公安消防支队天河区消防站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xx市公安消防支队 3.项目负责人 4.建设地址本项目位于xx天河区xx大学西北角北至xx大学内部规划路、南至规划派出所、西至一号路、东至规划研究

所。 5.建设性质新建一级消防站 6.占地面积7000㎡10.5亩 7.净用地面积5266㎡7.9亩 8.人员配备数量45人 9.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3380㎡。 10.建设内容新建一栋3层综合执勤楼、训练场、训练塔、绿化工程、硬化场地以及相关配套工程。 11.总投资1016.00万元 12.资金来源全部申请政府投资。 13.工程实施进度一年二、可研报告内容及范围 xx天河区一级消防站的项目选址、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总图布局、建筑工程、公用工程、招标方案及总投资估算。消防站车辆和各类器材设备不在本可研投资范围内。 5 三、编制依据 1.《xx市城市消防专业规划20062020》 2.《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 3.《xx省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3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5.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四、研究结论 1.该项目是服务于xx天河区大学城是提高该园区消防水平增强园区内抗御火灾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的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生 命财产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项目符合《xx市城市消防专业规划20062020》在政策上是可行的。 2.天河区内各院校相对集中目前该区域内尚无普通消防站而且周边的消防 站距离该区域也较远在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赶到出事现场。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应尽快实施。 3.本项目选址为xx市天河区附近暂无大型公共场所人流车流量相对较少且公用设施齐全交通状况优良便于消防车辆迅速出动快

消防站建设设计规范

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准GNJ1-82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消防站布局 第三章镇、县城、工矿区消防站的设置 第四章消防站的选址 第五章消防站的规模和技术装备 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消防站是城镇的重要公共设施。为了使消防站的设置适应迅速扑救火灾的需要,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着合理、经济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城镇消防站的布局,必须纳入城镇规划。消防站用地和建筑面积,按照(80)建发城字492号文《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和《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GNJ1-81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1.0.3条城镇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消防队尽快到达火场,即从接警起五分钟内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一般原则。 第1.0.4条消防站应根据责任区类别和扑救火灾的需要,确定站级,配备消防车(艇)、通讯设备和其它技术装备。 第1.0.5条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的市、镇及县城、工矿区。各地应结合当地情况,贯彻实施。 第二章城市消防站布局 第2.0.1条城市消防站应从责任区的火灾危险性出发,根据重点单位、工商企业、人口密度、建筑状况以及交通道路、水源、地形等情况设置。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宜为四至七平方公里,分类要求见表2.0.1。 第2.0.2条在市区范围内,受地形限制,被河流、铁路干线分隔,其消防站责任区面积宜小于表2.0.1的要求。 第2.0.3条年平均风力在三级以上或相对湿度在百分之五十以下的城市,其消防站责任区的面积,应按表2.0.1的规定适当缩小。 第2.0.4条物资集中,运输量大、火灾危险性大的沿海、内河城市,应设置水上消防站。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建标152-201×) (报批稿)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编制组 二〇一七年二月

前 言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下达2015年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 273号)的要求,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修订编制的。 在修订编制过程中,修订编制组严格遵循国家基本建设和消防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根据我国当前消防工作任务和消防站的实际需要,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消防站建设资料,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消防站建设经验,充分论证了有关技术指标。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的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并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发布。 本建设标准共分六章: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规划布局与选址、面积指标、装备配备、主要投资估算指标。 与2011版《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相比,此次重点补充了小型消防站建设要求,对小型消防站的设置原则,辖区面积,面积指标,灭火救援车辆器材装备及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等做出具体规定。同时,将原标准中建设用地面积指标表述方式调整为容积率,并对其他类型消防站的相关器材装备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在执行本建设标准的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公安部消防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70号,邮政编码:10005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 编 单 位:公安部消防局 参 编 单 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 江苏省公安消防总队 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 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 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 主要起草人: 薛林 毕赢 王刚 何宁 王丽晶 刘激扬 沈纹 张磊 杨国宏 王治安 曹永强 熊伟 陈永胜 王士军 江平 施巍 常辉 郭利 阮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201×年××月××日

微型消防站建设方案

微型消防站建设方案 为加强公司消防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提升公司初期火灾自防自救能力,根据公安部印发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总体目标 依托公司保安队,以后勤主管为站长,建设公司微型消防站。通过规范性的管理和针对性的训练,达到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的目标,切实提升公司面对初期火灾的自防自救能力。 二、工作步骤 1、部署动员阶段(4月15日前) 成立微型消防站建设推动小组,由行政后勤部主管任组长全权负责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工作,行政后勤部其他员工任组员,负责完成组长交代的任务,推动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工作。 2、深入开展阶段(4月25日前) 编制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明确微型消防站的作用和微型消防站的岗位设置,并明确各岗位的岗位职责。 编制微型消防站训练方案和训练计划。 配置站内灭火救援物资。 组织保安队成员召开微型消防站建设会议,学习微型消防站所承担的职能和消防站的岗位分工,了解本岗位的工作职责。 设立微型消防站值班室和站内器材存放室,(值班室设于消防控制室内,器材存放室与应急物资存放处共用)。 制作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人员组织机构图等的喷绘图,并将其张贴于微型消防站值班室。 按训练方案和计划对站内队员进行训练。 页脚内容1

3、验收总结阶段(4月30日前) 检查站内物资是否齐备有效。 检查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是否符合需求。 考核站内队员消防技能是否达标。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规范标准 微型消防站是公司消防安全的管理、执行单位,担负着公司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和初期火灾的扑救的重任,因此,必须提高认识,重视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工作,同时必须按照《消防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等文件的要求,规范微型消防站的建设,配备齐全站内物资,建立完善各岗位职责,规范队伍的管理和训练。 2、加强落实,按期完成 微型消防站建设是公司4月份消防安全重点工作,建设小组应加强各环节进度的落实工作,按期完成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工作,使微型消防站能及时投入使用,确保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 四、附件 《消防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 页脚内容2

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念

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念 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一、概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镇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划。[1] 控制性详细规划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一)组织编制机关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二)编制单位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三)编制要求 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四)基本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消防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X X 市公安消防支队XXX区消防站建设项目xx 市工程咨询公司二○一二年四月 2 目录第一章总论........................................... 4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7 第三章项目选 址 ...................................... 10 第四章工程设计方 案 .................................. 13 第五章节能分 析 ...................................... 22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防 护 ............................ 27 第八章工程实施计 划 .................................. 29 第九章招标方 案 ...................................... 32 第十章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35 第十一章结论.......................................... 38 3 附表附表1总投资估算表附表2建筑安装工程估算表附图附图1地理位置图附图2总平面布置图4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市公安消防支队天河区消防站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xx市公安消防支队3.项目负责人4.建设地址本项目位于xx天河区xx大学西北角北至xx大学内部规划路、南至规划派出所、西至一号路、东至规划研究所。5.建设性质新建一级消防站6.占地面积7000㎡10.5亩7.净用地面积5266㎡7.9亩8.人员配备数量45人9.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3380㎡。10.建设内容新建一栋3层综合执勤楼、训练场、训练塔、绿化工程、硬化场地以及相关配套工程。11.总投资1016.00万

全国城市消防站建设规范标准

[全国]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消防站(以下简称"消防站")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增强城市抗御火灾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服务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消防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消防站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对整个建设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和改、扩建的消防站项目;其它消防站的建设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消防站的建设,应由各级政府负责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有计划地筹措资金组织实施。 第五条消防站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六条消防站分普通消防站和特勤消防站二类。 普通消防站分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和小型普通消防站二种。 第七条消防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所有城市均应设立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城市建成区内现有消防站责任区面积过大且设置标准型普通消防站确有困难的区域,可设立小型普通消防站;小型普通消防站是普通消防站的特例。

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城市、人口在50万上(含50万)的其他城市,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应设特勤消防站。 第八条消防站的消防车配备数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消防车库的车位数备表1 第九条消防站建设项目由场地、房屋建筑、装备和人员配备等部分构成。消防站的场地是指室外训练场。消防站的房屋建筑包括业务用房和辅助用房。 消防站的装备由消防车辆、灭火器材、抢险救援器材、消防人员防护器材、通信器材、训练器材、营具等组成。责任区内有水上重点保护对象的消防站还应配备消防艇。 第三章规划布局与选址 第十条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接到报警后五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确定。 第十一条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标准型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7km2 。 小型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4km2 。 二、特勤消防站兼有责任区消防任务的,其责任区面积同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第十二条消防站的选址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应设在责任区内适中位置和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临街地段。

微型消防站建设方案

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方案

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 为积极引导和规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简称“重点单位”)志愿消防队伍建设,推动落实单位主体责任,着力提高重点单位自查自纠、自防自救的能力,建设“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实现有效处置初起火灾的目标,特制定本标准。 一、建设原则 除按照消防法规须建立专职消防队的重点单位外,其他设有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以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依托单位志愿消防队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建立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积极开展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火灾防控工作。合用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可联合建立微型消防站。 二、人员配备 (一)微型消防站人员配备不少于6人。

(二)微型消防站应设站长、副站长、消防员、控制室值班员等岗位,配有消防车辆的微型消防站应设驾驶员岗位。 (三)站长应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兼任,消防员负责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工作。 (四)微型消防站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扑救初起火灾业务技能、防火巡查基本知识等。 三、站房器材 (一)微型消防站应设置人员值守、器材存放等用房,可与消防控制室合用;有条件的,可单独设置。 (二)微型消防站应根据扑救初起火灾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水枪、水带等灭火器材;配置外线电话、手持对讲机等通信器材;有条件的站点可选配消防头盔、灭火防护服、防护靴、破拆工具等器材。 (三)微型消防站应在建筑物内部和避难层设置消防器材存放点,可根据需要在建筑之间分区域设置消防器材存放点。 (四)有条件的微型消防站可根据实际选配消防车辆。 四、岗位职责 (一)站长负责微型消防站日常管理,组织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灭火应急预案,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宣传教育和灭火训练;指挥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二)消防员负责扑救初起火灾;熟悉建筑消防设施情况和灭火应急预案,熟练掌握器材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并落实器材维护保养;参加日常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教育。 (三)控制室值班员应熟悉灭火应急处置程序,熟练掌握自动消防设施操作方法,接到火情信息后启动预案。 五、值守联动 (一)微型消防站应建立值守制度,确保值守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做好应急准备。 (二)接到火警信息后,控制室值班员应迅速核实火情,启动灭火处置程序。消防员应按照“3分钟到场”要求赶赴现场处置。 (三)微型消防站应纳入当地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参与周边区域灭火处置工作。 六、管理训练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11(建标152-2011)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建标152-2011,国家建设部、发改委2011年10月批准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消防站(以下简称“消防站”)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增强城市抗御火灾和应急救援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规定,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城市消防站建设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的统一控制标准;是编制消防规划和评估、审批消防站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也是审查消防站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对整个建设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和改、扩建的消防站项目,其他消防站的建设可参照执行。对有特殊功能要求的消防站建设,可单独报批。 第四条消防站的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以及消防专项规划,由各级政府负责,并按规划组织实施。 第五条消防站的建设,应遵循利于执勤战备、安全实用、方便生活等原则。 第六条消防站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七条消防站分为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障消防站三类。 普通消防站分为一级普通消防站和二级普通消防站。 第八条消防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城市必须设立一级普通消防站。 二、城市建成区内设置一级普通消防站确有困难的区域,经论证可设二级普通消防站。 三、地级以上城市(含)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城市应设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障消防站。 四、有任务需要的城市可设水上消防站、航空消防站等专业消防站。 第九条消防站车库的车位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 1 -

社区村消防站建设方案

社区(村)消防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镇社区(村)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遏制社区(村)火灾事故发生,全面提升社区(村)整体抗御火灾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消防工作有关规定,结合全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印发〈加强城市社区(村)消防工作意见〉的通知》(公通字[2005]10号)精神,坚持“分步推进、整体提高”为原则,全面推进社区(村)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努力构筑“政府统一领导、社区(村)全面管理、单位安全自负、消防依法监督”的社会化消防工作新机制。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由______长任组长,________任副组长,各社区(村)分管消防工作负责人为成员的东升镇社区(村)消防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社区(村)消防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建设任务 (一)加强社区(村)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在各社区(村)成立由社区(村)居委会主任任组长,社区(村)民警、治保员、义务消防队队长等为成员的社区(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不低于8名青壮年组成的义务(志愿)消防队伍,成立由老干部、老教师、

老退伍军人为成员的志愿消防宣传巡防队伍,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建立健全社区(村)消防工作制度 要结合实际,在各社区(村)制定完善居民防火公约、社区(村)消防器材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社区(村)消防宣传教育制度、社区(村)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制度等社区(村)消防工作相关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抓好工作落实。 (三)全面落实社区(村)消防工作任务 要指导督促各社区(村)按照《广东省城市社区(村)消防建设标准》要求,对辖区企业单位、居民住宅楼及居民住户的消防安全进行定期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和消防安全提示,发现和纠正消防违章行为;指定专人管理维护辖区消防设施、器材;制定居民防火公约,对辖区居民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受理群众消防举报,开展消防咨询服务;建立辖区消防基本情况档案、消防检查巡查档案、消防设施器材档案、消防会议记录等。 (四)完善社区(村)消防器材设施 要在各社区(村)建立专(兼)用公共消防器材室(悬挂社区(村)义务站标牌),配备消防战斗服(含头盔、消防靴、腰带)5套、消防水带(卡式接口)5盘、消防水枪1支、消火栓扳手1把、救生绳2根、4KG干粉灭火器10具、照明手电5把、扬声喊话器1个、消防斧1把。设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前言 在世纪之交,杭州市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开始实施跨江、沿江发展新战略,城市空间从围绕西湖建设发展的“西湖时代”正式跨入以钱塘江沿岸为依托,两岸夹江联动发展的“钱塘江时代”。作为这一转折的标志,在钱塘江北岸滨江地带建设15平方公里的钱江新城成为新世纪杭州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钱江新城的核心地段,经过几轮规划和一系列分析论证后,其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56平方公里扩大到4.01平方公里,目前杭州大剧院和部分区域性基础设施已先期启动,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2001年初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又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编制了“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国际咨询”方案等,为有利于将上述方案中好的设计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并指导下一步各具体区块的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特编制本规划。 2003年1月30日,由杭州市政府组织,在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召开了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规划审查会,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规划文件以该会议纪要(见附件)为依据,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并形成该正式文本。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三年三月

第一部分回顾与总结

回顾与总结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 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11101310481374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 条文说明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3) 第三章规划布局与选址 (6) 第四章建筑标准 (9) 第五章建设用地 (14) 第六章装备标准 (15) 第七章人员配备 (17) 第八章主要投资估算指标 (1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条阐述制定《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目的。 城市消防站担负着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的重要任务,是城市消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城市消防安全,制定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消防站规划与建设方面的法规,提高消防站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立项审批的水平,加强对消防站建设的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2006年5月由公安部修订,原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以下简称“原《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原《标准》实施以来,在推动城市消防站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部队装备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致灾因素日益增加,消防队伍职能不断拓展,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日趋繁重。2009年5月1日,新修订颁布的《消防法》明确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200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进一步提出了“各县级人民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要求,除承担消防工作以外,同时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随着应急救援职能的不断拓展,原《标准》在一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消防站建设水平以及车辆装备配备也难以满足日益繁重的灭火和应急救援需要,有必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 因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原《标准》进行了部分修改,增设了战勤保障消防站,增加了车辆配备数量,拓展了灭火、抢险救援和防护装备的选配范围,适度调整了消防站个别用房的使用面积,提高了建设投资水

消防站初步设计说明

****消防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 **** 2020年06月

项目名称:****消防站新建工程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总说明 (6) 第二章总平面 (18) 第三章建筑 (26) 第四章结构 (37) 第五章建筑电气 (60) 第六章给水排水 (77) 第七章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86) 第八章热能动力 (92) 第九章消防 (94) 第十章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 (119) 第十一章岩土工程 (150) 第十二章建筑幕墙 (152) 第十三章建筑智能化 (152) 第十四章轨道保护 (152) 第十五章工程投资总概算 (152)

第一章总说明 1.1 项目效果表现图 总平面图 鸟瞰图 透视图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的基本情况 项目背景情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娱乐场所等大型公共建筑和各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不断增多.由于建筑本身及内部可燃物的存在再加上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随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火灾对于城市的发展已造成很大的威胁。 消防站开放是新时期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开展群防群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又是提高全社会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火灾,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践“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行动。 本项目的建设能保证****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快本地开发建设进程,进而促进****区城市经济带的城市建设。 本次实施为****区****消防站项目设计,建设用地面积为4854.39㎡。总建筑面积为6942.6㎡,拟建层数:执勤楼,3F,拟建高度:13.6m;训练塔,层数10F,高度35.0m;门卫。

消防站建设标准

消防站建设标准 消防站分类: 消防站可分为普通消防站和特勤消防站二类。 普通消防站可分为一级普通消防站和二级普通消防站。 消防站车库的车位数表1 注:消防站车库的车位数含1个备用车位。 规划布局与选址 普通消防站一般不应大于7km2;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仍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辖区面积,其辖区面积不应大于15k 2。也可针对城市的火灾风险,通过评估方法确定消防站辖区面积。 消防站一般不应设在综合性建筑物中。特殊情况下,设在综合性建筑物中的消防站应有独立的功能分区。 消防站的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普通消防站2300~3400m2,二级普通消防站1600~2300m2,特勤消防站3500~4900m2; 各类消防站建设用地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级普通消防站3300~4800 2。 二、二级普通消防站2000~3200 2。 三、特勤消防站4900~6300

2。 装备标准 消防站消防车辆的配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消防站的消防车辆配备数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消防站配备车辆数量表3 二、消防站配备的常用消防车辆品种,宜符合表4的规定。 各类消防站常用消防车辆品种配备标准表4 注:①表中带“△”车种由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选配; ②考虑到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各地区在配备规定消防车数量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选配消防摩托车。 三、消防站主要消防车辆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消防站主要消防车辆的技术性能表5 消防站灭火器材配备,不应低于表6的规定。 消防站灭火器材配备标准表6 人员配备 消防站一个班次执勤人员配备,可按所配消防车每台平均定员6人确定,其他人员配备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消防站人员配备数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 消防站人员配备数量(人)表7 主要投资估算指标 消防站投资估算,应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按照消防站的分类所规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人员、装备配备标准确定。

消防站设计方案招标文件修订稿

消防站设计方案招标文 件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版本号:2015年12月版深圳市建设工程 设计类招标文件 (建筑方案设计类除外) 工程名称:深圳市公安消防支队臣田等20座消防站建设工程Ⅰ标(设计)招标人:深圳市公安消防支队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张道才 招标代理机构:深圳市建衡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王俊

招标文件使用说明 为规范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活动,维护招标投标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及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组织对深圳市建设工程设计类招标投标文件的示范文本,进行编制及修订。本示范文本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适用范围 本招标文件主要适用于采用“定性评审+评定分离”进行评标、定标,并采用电子招标投标及计算机辅助评标的设计类工程(除建筑方案设计外)的项目设计招投标。 2、编写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主席令第2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13号); (4)《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8部委令[2003]第2号); (5)《工程设计资质标准(2007年修订本)》(建市[2007]86号); (6)《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计价格[2002]10号); (7)《关于深圳市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备案的通知》(深建设计[2010]23号); (8)《关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改革的若干规定》(深府[2015]73号); (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3、电子招投标系统 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系统,是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以电子标书编制系统和招标文件备案系统为基础,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金建工程”数字证书(以下简称数字证书)为安全保障工具,依托“深圳建设工程交易服务网”实现网上招标、投标、评标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最新版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11版)

2011年新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建标152-2011,建设部、发改委2011年10月批准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消防站(以下简称“消防站”)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增强城市抗御火灾和应急救援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规定,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城市消防站建设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的统一控制标准;是编制消防规划和评估、审批消防站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也是审查消防站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对整个建设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和改、扩建的消防站项目,其他消防站的建设可参照执行。对有特殊功能要求的消防站建设,可单独报批。 第四条消防站的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以及消防专项规划,由各级政府负责,并按规划组织实施。 第五条消防站的建设,应遵循利于执勤战备、安全实用、方便生活等原则。 第六条消防站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七条消防站分为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障消防站三类。 普通消防站分为一级普通消防站和二级普通消防站。 第八条消防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城市必须设立一级普通消防站。 二、城市建成区内设置一级普通消防站确有困难的区域,经论证可设二级普通消防站。 三、地级以上城市(含)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城市应设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障消防 - 1 -

站。 四、有任务需要的城市可设水上消防站、航空消防站等专业消防站。 第九条消防站车库的车位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消防站车库的车位数表1 注:消防站车库的车位数含1个备用车位。 第十条消防站建设项目由场地、房屋建筑和装备等部分构成。 消防站的场地主要是指室外训练场、道路、绿地、自装卸模块堆放场。 消防站的房屋建筑包括业务用房、业务附属用房和辅助用房。 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的业务用房包括:消防车库(码头、停机坪)、通信室、体能训练室、训练塔、执勤器材库、训练器材库、被装营具库、清洗室、烘干室、呼吸器充气室、器材修理间、灭火救援研讨和电脑室。 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的业务附属用房包括:图书阅览室、会议室、俱乐部、公众消防宣传教育用房、干部备勤室、消防员备勤室、财务室等。 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的辅助用房包括:餐厅、厨房、家属探亲用房、浴室、医务室、心理辅导室、晾衣室(场)、贮藏室、盥洗室、理发室、设备用房、油料库等。 战勤保障消防站的业务用房包括:消防车库、通信室、体能训练室、器材储备库、灭火药剂储备库、机修物资储备库、军需物资储备库、医疗药械储备库、车辆检修车间、器材检修车间、呼吸器检修充气室、灭火救援研讨和电脑室、卫勤保障室。

新《城市消防队站建设标准》.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七条消防站分为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障消防站三类。 普通消防站分为一级普通消防站和二级普通消防站。 第八条消防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城市必须设立一级普通消防站。 二、城市建成区内设置一级普通消防站确有困难的区域,经论证可设二级普通消防站。 三、地级以上城市(含)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城市应设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障消防站。 四、有任务需要的城市可设水上消防站、航空消防站等专业消防站。 第九条消防站车库的车位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消防站车库的车位数 注:消防站车库的车位数含1个备用车位。 第十条消防站建设项目由场地、房屋建筑和装备等部分构成。 消防站的场地主要是指室外训练场、道路、绿地、自装卸模块堆放场。 消防站的房屋建筑包括业务用房、业务附属用房和辅助用房。 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的业务用房包括:消防车库(码头、停机坪)、通信室、体能训练室、训练塔、执勤器材库、训练器材库、被装营具库、清洗室、烘干室、呼吸器充气室、器材修理间、灭火救援研讨和电脑室。 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的业务附属用房包括:图书阅览室、会议室、俱乐部、公众消防宣传教育用房、干部备勤室、消防员备勤室、 - 1 -

财务室等。 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的辅助用房包括:餐厅、厨房、家属探亲用房、浴室、医务室、心理辅导室、晾衣室(场)、贮藏室、盥洗室、理发室、设备用房、油料库等。 战勤保障消防站的业务用房包括:消防车库、通信室、体能训练室、器材储备库、灭火药剂储备库、机修物资储备库、军需物资储备库、医疗药械储备库、车辆检修车间、器材检修车间、呼吸器检修充气室、灭火救援研讨和电脑室、卫勤保障室。 战勤保障消防站的业务附属用房包括:图书阅览室、会议室、俱乐部、干部备勤室、消防员备勤室、财务室等。 战勤保障消防站的辅助用房包括:餐厅、厨房、家属探亲用房、浴室、晾衣室(场)、贮藏室、盥洗室、理发室、设备用房等。 消防站的装备由消防车辆(船艇、直升机)、灭火器材、灭火药剂、抢险救援器材、消防员防护器材、通信器材、训练器材、战勤保障器材,以及营具和公众消防宣传教育设施等组成。 第十一条水上消防站、航空消防站等专业消防站,其场地、码头、停机坪、房屋建筑等建设标准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装备的配备应满足所承担任务的需要。 第三章规划布局与选址 第十二条消防站的布局一般应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min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 第十三条消防站的辖区面积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普通消防站不宜大于7km2;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15km2。也可针对城市的火灾风险,通过评估方法确定消防站辖区面积。 二、特勤消防站兼有辖区灭火救援任务的,其辖区面积同普通消防站。 三、战勤保障消防站不单独划分辖区面积。

消防站CFG设计方案

目录 1.设计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4.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3) (1).CFG桩设计 (3) (2)设计结果参数统计 (6) 5.沉降计算 (7)

1.设计依据 1.1岩土勘察报告及设计图纸 1.1.1新建MFA(奔驰前驱动车型)项目能源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号2013技046)(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 1.1.2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焊装车间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处理要求。 1.2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技术规范及规程 1.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2.4《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DBJ01-501-2009(2009年新版) 1.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3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3.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工程概况 2.1场地位置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本项目的建设场地位于(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博兴南路与亦庄南区三街交叉口东南)本次地基处理范围基础底标高-2.0m,建筑物±0.000=26.800m基础埋深为-2.0m,基础垫层底标高-2.1m,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 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50Kpa最大沉降量不大于40mm。 2.2建筑物概况 消防站(464)无地下室,基础为独立基础。 基础持力层为②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0Kpa,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上部结构物载荷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50Kpa(未修正),最终沉降量不大于40mm,所以需对地基

概念性设计文本出图技术规范

概念性设计文本出图技术规范 ZJ-20071219-01 规范编号:ZJ-20071219-02 主编部门:筑境·景观设计组 施行日期:2008年1月1日 关于制定《概念性文本出图技术规范》的公告 筑境[20081]0101号 为完善本公司设计出图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司形象,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各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阶段概念性文本出图 本规范自二零零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筑境景观设计事务所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十九日第一条:图纸内容 封面 扉页 效果图展示 0.01前言 0.02目录 1、现状分析 1.01区域位置图 1.02场地概述(自然条件、人文条件) 2、规划理念

2.01设计概念(设计思想、设计依据、设计原则) 3、总体设计(非建筑项目时,增加分析) 3.01规划总平面图 3.02功能分析 3.03交通分区 3.04景观分析 4、建筑部分 4.01一层平面图 4.02地下室平面图 4.03标准层平面图 4.04临街立面图 4.05园区剖面图 4.06户型参考图 5、景观部分 5.01各景观节点平、立、剖面图 5.02各景观节点透视图 6、技术数据 6.01主要技术指标与投资估算 第二条:图纸详细要求 封面 扉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 ◆设计时间: 效果图展示 ◆放置项目整体建筑效果图、鸟瞰图或总平面图;(能直观体现本次设计的效果图纸) 0.01前言 ◆项目设计相关论述; 0.02目录 ◆文内页详细名称与页码; 2.01区域位置图 ◆图纸组成: ※中国地图:用红色五星标注项目所在省份位置、并标注省份名称; ※省份地图:用红色五星标注项目所在大概位置、并标注区域名称与项目名称、如有机场或者火车站也用符号标注; ※区域详图:用红色五星标注项目所在具体位置、并标注项目名称; ◆在区域详图上用明显线条连接项目与周边城市中心; 标注项目周围主要道路名称与里程数; 用其他符号标注周围重要地标物(如:景点、文物、遗迹等等); ◆文字描述该项目与区域的关系; 2.02场地概述 ◆图纸组成:

消防站设计方案招标文件1

版本号:2015年12月版 深圳市建设工程 设计类招标文件 (建筑方案设计类除外) 工程名称:深圳市公安消防支队臣田等20座消防站建设工程Ⅰ标(设计)招标人:深圳市公安消防支队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张道才 招标代理机构:深圳市建衡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王俊

招标文件使用说明 为规范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活动,维护招标投标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及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组织对深圳市建设工程设计类招标投标文件的示范文本,进行编制及修订。本示范文本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适用范围 本招标文件主要适用于采用“定性评审+评定分离”进行评标、定标,并采用电子招标投标及计算机辅助评标的设计类工程(除建筑方案设计外)的项目设计招投标。 2、编写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主席令第2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13号); (4)《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8部委令[2003]第2号); (5)《工程设计资质标准(2007年修订本)》(建市[2007]86号); (6)《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计价格[2002]10号); (7)《关于深圳市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备案的通知》(深建设计[2010]23号); (8)《关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改革的若干规定》(深府[2015]73号); (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3、电子招投标系统 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系统,是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以电子标书编制系统和招标文件备案系统为基础,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金建工程”数字证书(以下简称数字证书)为安全保障工具,依托“深圳建设工程交易服务网”实现网上招标、投标、评标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1)电子标书编制系统获取方式 须登录深圳建设工程交易服务网中办事服务→下载专区,获取电子标书编制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