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完整版

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完整版
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完整版

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安康地区计划局(2000年7月)

在世纪之交,全国进入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夺势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安康加快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给合安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市场需求预测、资源开发潜力和经济发展要求,特提出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规划纲要。

一、安康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独特地位和市场条件

(一)优势条件和独特地位

安康地处我国西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物、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特殊气候、地理、地貌造就的三大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形成了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模式。依据自然和历史形成的相对优势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从陕西、西北和西部的全局看,我区立体性的气候,多样性的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顺应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优势条件,这些优势条件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1、安康是西北少有的亚热带资源区,是西部多样性生物、矿产资源的密集区。全区汇集各类经济植物3000多种,树种2000多种,药源种类1300多种,动物430余种,是陕西及西北重要的林特产品和中药材基地,大宗的茧丝、生

漆、茶叶、烤烟、药材、木材在全省及西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资源加工产品如丝绸、绞股蓝总甙、葛根素、薯蓣皂素药品、精制茶、魔芋和富硒食品在西部、全国及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全区已发现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65种,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32种,其中汞、锑、铅、锌、黄金、重晶石、毒重石、瓦板岩、水泥灰岩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这些资源大多数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市场前景看好的资源。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极具开发潜力。

2、安康是陕西乃至西北独有的水资源密集区。全区年总水量252亿立方米,人均自产径流量3964立方米,是全省的2.6倍,全国的1.5倍。汉江水质好,流量大,为国家和陕西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汉江干流和九条支流水能蕴藏量469万千瓦,可开发量263万千瓦。规划的汉江梯级开发共7座电站,6座在安康境内。已建成安康、石泉两座,装机98.5万千瓦。在水资源短缺的大西北和极度缺水的陕西,宝贵的水资源优势,不仅是大开发的“瓶颈”性资源,也是建立水产业不可替代的资源,同时由于秦巴汉水形成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更具开发潜力。水资源的开发是安康、陕西大开发的关键、潜力和希望所在。

3、安康是区域性的交通枢纽,东西南北大开发的区位承接地。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构成了安康便捷的立体交通。西康、阳安、襄渝三条电气化铁路交汇安康,贯穿区内7个县市,2000年完成阳安线扩能,襄渝铁路扩能即将开工,316、210两条国道横贯境内,区内“三横六纵”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汉江航运规划最大可通行500吨级船舶,安康港是西北最大的内河港口;扩建后的安康机场复通西安航线。随着西康铁路建成通车,阳安、襄渝铁路扩能,西安—安康—重庆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汉江航道开发整治,安康连接东西、沟

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安康地处中西部结合部,位于西北、西南和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交汇地段,又处陇海、黄河、长江三大经济带的融接区间,是秦巴腹地贫困带经济开发的区域中心,在西部大开发中必将成为东中部生产力要素向西部转移的首选地区和前沿阵地,具有承接东西、沟通南北、连接西北、西南的区位优势。已经形成和正在强化的大交通、大区位优势是大开发的重要条件。

4、具备一定开发基础。改革开放20年来,安康的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长期困扰的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以“三通”为重点的基础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农业按照市场选择,已形成与工业相联的产业雏型;工业在资源开发推动下,初步形成汉江水电、医药化工、蚕桑丝绸、矿产加工、富硒食品的特色产业群体,区域特色经济思路明确,“九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可望如期完成,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二)市场条件分析

资源优势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区位、交通和已有的基础,能否成为现实优势,关键在市场。下世纪前三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市场开始在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有序而激烈,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将更加公平和有效。能否发挥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将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长,我国加入WTO,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并轨和融合,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将进一步加剧。但是,市场经济的配置主体仍是具有市场价值取向的资源,特别是较为稀缺的自然资源。

安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西北地区独有的亚热带生物资源、不多见的富硒地带、不可替代的汉江水资源、高新技术新型材料不可或缺的钛、锌、钡、汞资源都是进入大市场的独特经济优势,正在发生变化的安康大区位、大交通条件为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1、国家提出下一阶段的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明示了二十一世纪市场趋势。安康优势资源开发完全符合国家政策的市场导向,这为安康大力开发优势资源,建立主导产业,积极创立名优新特产品提供了宏观市场环境。

2、安康生物、矿产、水力等优势资源本身品质独特、相对垄断性强、开发价值大,在市场优化配置资源条件下,具备进入市场竞争的基本先决条件。尤其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将稳步开发西部水资源,积极发展水电,这对于推动汉江全面开发,形成汉江经济开发带提供了良好机遇。

3、颇具特色的安康丝绸、秦巴医药、富硒食品、金州矿产、汉江水电等主导产业,以绞股蓝系列、葛根系列、黄姜系列等为主的特色产品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富硒食品、稀有矿产品等在市场开拓上已见成效。通过对外开放、应用高新技术,一批骨干产品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有利条件,是安康多样性的生物资源、独特的矿产资源和十分稀缺的水资源,优势更优、强势更强,成为大开发的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地处秦巴腹地的安康仍然属于经济落后地区,虽然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贫困转入开发的障碍仍很突出,尤其是农业基础脆弱,土地开发过度,生态环境退化,工业规模过小,实用人才缺乏,科技开发乏力,资源开发与科技的融合机制尚未建立,社会发育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面临着极大的压

力和挑战。在新的机遇面前,只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破地域劣势,扩大对外开放,走特色经济发展路子,才能实现总体脱贫走向全面致富。

二、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

从现在起到2030年,安康大开发的总体思路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走市场化区域特色经济的基本路子。坚持保护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把握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关键环节;以公路、水利、小城镇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根本,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生物、矿产资源的工业化开发为重点,以汉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和安康市江北新区开发为突破,加快建设高效农业和特色工业,形成以安康区域大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的汉江绿色产业开发带,初步实现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安康经济、社会进入发展新阶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新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安康经济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宏观运行机制,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构筑特色产业,加快经济开发。

── 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求发展。面对新的发展背景和形势,更要加大“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力度,把加快发展的基点放在吸引东部和国外力量进入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改革,通过体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带动开放环境的改善,扩大对外开放。

── 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为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不断增加人民群众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开发之本,各项开发建设要与增加人民群众收入,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有机结合,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坚持大力发展非公制经济。根据我区经济产业的特点,在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通过积极创造条件,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引导服务,鼓励个体、民营企业投资大开发,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生力军。

── 坚持科教兴安,重视人才培养。在实施大开发中必须依靠科技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通过政府融接,企业、科研院校合作,开发具有市场、技术、资源三位一体综合优势的特色项目,形成特色产业,特色经济。从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中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

── 坚持重点突破,项目带动。选择投资条件较好的区域和具有明显比较效益的产业,实施重点突破,才能更好地得到国家有限的政策优惠和资金倾斜。根据我区自然资源和开发条件,要突出安康、旬阳、石泉等汉江沿线重点区域的发展,同时,按照全局抓项目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选择一批重点开发项目,实施重点突破,全力以赴建设标志性工程,以项目抢机遇、争投资、促发展。

三、开发阶段和建设内容

根据国家和陕西省西部大开发的初步设想,按照上述大开发总体思路,从2000年到2030年,用30年分三个阶段实施开发。

第一阶段为打基础阶段,时间为“十五”期间。主要集中力量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汉江经济带开发,构筑中等城市框架,做好特色资源开发的项目储备。具体抓好“九五”续建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投运,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农林水利、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步伐,加快骨干路网、电网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做好重大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制定出台大开放的优惠政策。国民经济综合水平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民生活比较宽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省内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缩小,大开发的基础条件基本具备,重点产业开发起步。

第二阶段即2006年到2015年10年时间,为大规模开发阶段。在继续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下,以优势生物、矿产为主体的工业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汉江梯级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水电能源基地初步建立,汉江经济开发带骨架形成,特色旅游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国民经济综合水平与全国中等地区发展差距显着缩小。

第三阶段即2016年到2030年15年时间,为全面提高阶段。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汉江经济开发带已经形成。以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为主攻目标,促进经济社会步入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显着缩小,全区经济社会较为繁荣,基本形成富裕、文明、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山区。

四、开发目标和开发重点

根据总体思路和国家确定的五个方面开发重点,安康地区实施大开发的战略是:围绕一个目标,加快两项建设,实施四大开发,构建六大产业,建设八大标志工程。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以实施大开发为主线,以地改市为契机,以不再拉大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为目标,加快改革开放、开发步伐,构筑秦巴腹地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市场、生态、资源、区位合理配置,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协调发展的大格局,努力把安康建设成为比较富裕、文明、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山区。

加快两项建设:一是以公路大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包北线西安至安康、GZ40和西安至武汉三条高速公路安康境内建设,实施渭北陕南大环线316国道一级路改造工程,尽快打通区域对外大通道。通过实施汉江开发,建设安康以下四级航道,通行能力达到500吨级。加快通江达海黄金水道建设,加快安康机场改造扩建,强化提高现已形成的铁路交通枢纽地位,积极组织实施安康至各县二级路改造和县乡道路黑色化工程,完善提高村道,最终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组成的立体化、高密度、放射状的汉江经济开发带大交通载体,以此奠定大开发的基础条件。加快信息、通讯、网络、电视、广播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大开发创造硬件环境;二是以林水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面对安康92.5%的山地、5.7%丘陵和1.8%川道的实际,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落后生产方式的突出矛盾,通过实施流域综合治理、长江防护林、天然林保护、25度以上耕地退耕还林、农村能源环境工程、植树种草,使森林覆盖率达到60%,林木覆盖率达到70%,林草覆盖率达到8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0%。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安康黄石滩、汉阴洞

河、安康黄洋河、槐树岭四大水利工程,实施“万塘”、“万池”农业有效灌溉工程,发展池塬经济,加快新村建设。实施引汉济月大型水利骨干工程,新增有效灌溉能力。全面推广节水灌溉,建设节水灌溉网系。形成以山兴林、以林涵水,汉江干支流水量充沛、水质优良,为可持续综合开发提供生态环境基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山地综合开发,巩固多样性的生物资源和独有的自然风光,带动、牵引、辐射建立起多元化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

实施四大开发:一是生物、矿产、旅游等优势资源开发。集中力量对优势生物、矿产、旅游等资源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名优品牌为战略的综合系列开发。形成在全国有一定优势地位的葛根、黄姜、胶股蓝系列生物医药化工大产业,汞、锑、钛开采冶炼加工、精细钡、锌等优势矿产加工大产业,富硒药物、魔芋食品、中药材、矿泉水、汉江水产品绿色大产业。通过组建企业大集团,建设市场营销大网络,努力把安康建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全国激素类药物、心血管病药品基地,以锌、钛、钡为主的超细高强活性粉体材料基地,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汞产品、瓦板岩基地、富硒绿色食品基地,以建设陕西后花园为目标,抓住西康铁路建成后形成的旅游大机遇,加快开发安康特有的秦巴自然风光和汉水风情等旅游资源,形成北与两黄两圣,中与关中人文景观鼎足相立的安康旅游产业大格局;二是以汉江为骨干的水资源综合开发。水资源综合开发既是基础设施建设,又是重大产业建设。要把水资源本身当作产业开发,积极促进省内南水北调工程上马,使水资源变成商品输送到关中,形成最大的水产业。尽快启动实施汉江水电梯级开发,开工建设喜河、旬阳电站,加快完成综合开发整体规划和单项工程的前期工作,建设安康水电能源产业群体,通过干支流梯级水电站建设,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形成发电、航运、养殖、供水、旅游等水资源综合开发的格局,尽快以此为突破,带动汉江安康段的全面开发;三是农业综合开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

扶贫山地综合开发,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形成稳固的农业经济。构建与工业化相关的特色农业产业化格局,要全面实施人均1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工程,

坚持抓好流域综合治理,彻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按照市场、效益、科技的原则,从整体经济结构出发,着力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实现林牧粮多(多种经营)的合理比例,构筑桑、茶、烟、姜、芋五项主导产业,带动按市场需求开发的药业全面发展。通过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综合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两高一优”效益型、市场化农业经济,为大开发提供前提条件;四是安康市江北

新区开发。根据区域交通条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尽快扩张以安康市为中心的城市规模。通过江北区综合开发,城市道路、供

水供电市政公共建设,住宅建设,拉大城市骨架,构筑安康区域交通枢纽中心

城市,带动汉江干支流建设和重点城镇建设,形成以安康为中心,汉江干支流为骨架,农村集镇为网点,商贸流通为脉络、区域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安康城区江北地理位置优越,开发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开辟新区、尽快

把江北建成以交通、商贸、旅游服务为中心的城市新区,培植大开发的启动点

和增长极。

构建六大特色产业:一是绿色食品产业,以富硒茶、矿泉水,山野菜和魔

芋等绿色食品为重点,加快食品产业发展和扩张,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建

设全国富硒食品最大基地,形成汉江开发带绿色食品主导产业;二是秦巴生物

医药产业,以绞股蓝、葛根素和黄姜皂素开发为重点,开发新特医药,扩大产

业规模,组建产业集团,占领生物制药大市场,构筑秦巴生物医药大产业;三

是蚕桑丝绸产业。利用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参与国内、国际市场分工,积

极巩固发展蚕桑丝绸产业,真正形成缫丝、制绸、印染、服务一条龙工业支柱

产业;四是优势矿产产业,以汞、锑、铅、锌、钡、钛为重点,加大开发力

度,提高市场份额,形成特稀矿产化工大产业;五是水电能源产业,通过汉江

梯级开发和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使安康成为西北地区水电能源大区;六是特色旅游产业。以秦巴汉水自然风光和汉水风情开发为重点,加快旅游线路建设,开发重点景区,建设配套服务设施,构建旅游大格局,形成特色旅游大产业。

建设八大标志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辖区内10县市天然林保护,长防林二期建设及退耕还林工程。其中,封山育林275万亩,退耕还林397万亩,营造林60万亩,中幼抚育林135万亩、10县市1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37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林建设76.27公顷,坡改梯8.8万公顷。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100万亩蚕桑,100万亩板栗,30万亩富硒茶,25万亩黄姜,15万亩魔芋,54万头优质黄牛,45万头优质山羊。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安康黄石滩、槐树岭、黄洋河水库,汉阴洞河水库,形成保灌40万亩农田骨干水利设施。建设引汉济月工程,年调水60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水浇地12万亩。

------- 汉江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旬阳、喜河、蜀河、夹河4座梯级电站,总装机102万千瓦。争取建设引“汉水入关”的调水工程,为关中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补给水源。发挥安康北煤南运交通集散地的优势,结合汉江丰富的水资源,建设装机240万千瓦安康火电厂,实现区域电源水火平衡。建设汉江沿安康、石泉、汉阴、紫阳、旬阳、白河六县(市)防洪工程。

-------交通建设工程:建设西康高速公路安康段80公里,安康至重庆高速公路安康段150公里,建设以安康市为中心的连接九县的二级公路网,总里程650公里;县乡三级路改造及油路化建设300公里;扩建安康五里机场,由

3C级扩建至4D级标准,起降波音737客机,增加安康至武汉、重庆航线,建设汉江安康大竹园港、关庙煤炭分流港,整治汉江漩涡至安康航道达到五级标准,安康至白河航道达到四级标准。-------城镇体系建设工程:以安康市江北新区开发,江南城市形象标志性工程为重点,开发建设江北滨江大道、汉水园、观景台公园、商贸会展高层建筑和江南电信大厦、邮政信息广场、小区建设、绿地雕塑等重点工程,加快形成安康中心城市。同时对十县市区域道路进行改造,合理扩大城镇规模,积极开发扩张农村集镇。形成以乡村为农业产业化基础,城镇为县域经济综合功能枢纽,沿江重点小城市为工业产业骨架的城镇体系。------特色工业开发工程:加快实施安康黄姜、葛根、绞股蓝、杜仲、蚕桑、富硒茶生物资源深加工高科技产业示范工程,汞锑、铝锌冶炼、精细钡盐、钛系列产品有色金属基地建设、紫阳瓦板岩出口基地建设。

------ 秦巴汉水旅游工程:着力建设安康汉水文化公园及滨江游乐城、香溪洞、瀛湖风景区开发,配套和完善南宫山、神河源、千家坪、三道门、银屏山庄、擂鼓台、石泉溶洞、宁陕十八丈瀑布及秦岭森林公园景区开发与建设;加快两条旅游线路建设:东西线 ----石泉、安康、白河秦巴风景、汉水风情旅游线开发;南北线----西安、安康、巫溪、长江三峡巴山风情旅游热线开发。

------ 科教兴安工程:建设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农业科技人才培训,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建设安康生物矿产科技开发研究院,高科技生物资源产业化示范工程,精细钡盐、铅、锌、钛、锰、汞锑有色金属工程基地,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设文理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年培育大学生3000人;新建一处体育运动中心,年接待体训5000人次;新建一处职教技术培训中心,年培训2万人次。五、政策措施和保证体系(一)政策措施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以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安康发展的历史责任感,解放和统一思想,打破旧的思维定式,

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高潮。彻底摒弃小打小闹,浮、满、僵、怕的守旧思维,树立敢想、敢干、敢试的精神,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衡量是与非,把思想解放真正落实到加快发展上。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切忌盲目蛮干,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尊重科学,真正走出一条新的,实实在在的开发路子。2、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制定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对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系统地研究、修订、配套和完善,拿出更加超前,更加务实,更具操作性的投资指南。拓宽引资、融资渠道,建立大开发的资金筹措机制,以更大的开放气魄,促进大开发。3、营造良好的开发、发展环境,把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和改善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营造大开发的法治环境,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健全地方性法规,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行政部门管理行为,推行行政公开制的服务承诺,实行一厅式综合服务,公开办事内容、程序、标准和时间,建立起符合市场条件的开发、发展环境。4、加强对大开发的超前调研、干部培训和宣传工作。要集中力量作好汉江开发规划,江北开发区规划和“十五”相关专业规划的调研,做好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抓好干部队伍培训,建立一支适应大开发的干部队伍。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大开发有效宣传,营造大开发的人气,创造大开发的良好条件。(二)保障体系。1、融资筹资体系。选择优势企业,加快上市运作,建立证券交易场所。加快建立资本市场,形成筹、融资机制。设立山地开发基金,进行BOT融资试点,企业产权折卖转让,矿山荒山产权拍卖及成片转让开发,扩大投、融资渠道。2、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适用人才培养固定渠道,全面普及初等教育,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建立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建立人才流入机制,制定人才开发利用长远规划,建立人才培养基金。3、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网络,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建立科技人才储备库,设

立科技成果奖励基金等。4、组织人事体系。成立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领导机构,制定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组织人事制度,制定干部参与开发的优惠政策等。5、环境服务体系。按照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创新工作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政府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创造良好的开发软环境。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英文:Loess Plateau)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海拔1500到20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矿、铁矿、稀土矿储量大。 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但由於缺乏植被保护,加以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平坦耕地一般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不利于水利化和机械化。 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每年经陕县下洩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90%来自黄土高原,随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约3,000馀万吨,这也是导致黄河下游泥沙堆积,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之一。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这种治理措施已取得重大成绩。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关中北部,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北部、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内蒙古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但由于植被稀疏,夏季降水集中且雨量大,流水冲蚀作用强,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地表支离破碎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 按地形差别分陇中高原、陕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区。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吕梁山,南靠关中平原北部,北抵阴山,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46 个地(盟、州、市),282个县(旗、市、区)。全区总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千米(水蚀面积33.7平方千米、风蚀面积11.7 万平方千米),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 亿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灰钙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分明显。 黄土高原广布黄土,厚达50至80米,陇东、陕北厚达150米,最厚的地方达200米。由于历代战乱、盲目开荒放牧及乱砍滥伐导致高原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黄土的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平坦耕地一般位于沟谷或小型盆地,一般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不利於水利化和机械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但是,黄土高原地区蕴藏著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等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1]

安康市基本情况

安康市基本情况 安康古称金州,取“安宁康泰”之意,位于陕西省东南端,国土幅员在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国土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国土面积的11.4%。安康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岭东梁),最低海拔170米(白河县汉江出境处),海拔高低相对差为2794.6米。安康地缘和区位优势独特,在省际之间,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即东与湖北省(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连接,南与川渝两省市(万源、城口、巫溪)接壤,位处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故有方志称安康为“东接襄沔、西达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在陕西省内,安康北与省会西安市(周至、户县、长安)和商洛地区毗连,西与汉中市(佛坪、洋县、西乡)为邻。 安康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宁陕、镇坪12℃左右,其他各县15℃左右。全市日照时数在1495.6小时(镇坪)—1836.2小时(白河)之间。年降水量在750毫米—1100毫米之间。全市无霜期210—270天,平均8个月以上。气候差异明显,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生物资源荟萃,矿产资源富集,水力资源充沛,旅游资源突出,素有“秦巴万宝山”之称。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雨雪;夏季多雨并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主要灾害性天气是伏旱、暴雨和连阴雨。 经济发展 2008年,全市GDP完成233.7亿元,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增长35.8%,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增长52.3%;财政总收入26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亿元,增长2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50元,净增2099元,增长26.1%;农民人均纯收入2770元,净增514元,增长22.8%;单位能耗下降4.5%。 人口分布 全市辖1区9县200个乡镇(办事处),2559个村民委员会,101个居委会。总人口300万,常住人口为265.25人,其中城镇人口46.7万人,安康市区人口32.6万人。 资源状况 生物资源荟萃。安康森林覆盖率56.5%,有各类植物3000多种、动物430种,其中药用植物1215种、药用动物57种。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中药之乡”的美誉。蚕桑、茶叶、食用菌、胶股蓝、烤烟、黄姜、魔芋等资源品质好,规模大。全市有桑园近100万亩,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蚕桑基地;茶园30余万亩,是全国有名的富硒茶产区;黄姜60万亩,全国黄姜种植第一大市;胶股蓝5万亩,全国最大的绞股蓝种植基地;烤烟15万亩、魔芋10万亩,为绿色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安康被誉为富硒茶之乡、绞股蓝之乡、黄姜之乡。 水力资源充沛。安康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41条,年均径流量10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710立方米,是全国的1.55倍。长江第一大

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完整版

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安康地区计划局(2000年7月) 在世纪之交,全国进入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夺势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安康加快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给合安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市场需求预测、资源开发潜力和经济发展要求,特提出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规划纲要。 一、安康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独特地位和市场条件 (一)优势条件和独特地位 安康地处我国西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物、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特殊气候、地理、地貌造就的三大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形成了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模式。依据自然和历史形成的相对优势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从陕西、西北和西部的全局看,我区立体性的气候,多样性的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顺应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优势条件,这些优势条件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1、安康是西北少有的亚热带资源区,是西部多样性生物、矿产资源的密集区。全区汇集各类经济植物3000多种,树种2000多种,药源种类1300多种,动物430余种,是陕西及西北重要的林特产品和中药材基地,大宗的茧丝、生

漆、茶叶、烤烟、药材、木材在全省及西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资源加工产品如丝绸、绞股蓝总甙、葛根素、薯蓣皂素药品、精制茶、魔芋和富硒食品在西部、全国及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全区已发现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65种,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32种,其中汞、锑、铅、锌、黄金、重晶石、毒重石、瓦板岩、水泥灰岩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这些资源大多数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市场前景看好的资源。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极具开发潜力。 2、安康是陕西乃至西北独有的水资源密集区。全区年总水量252亿立方米,人均自产径流量3964立方米,是全省的2.6倍,全国的1.5倍。汉江水质好,流量大,为国家和陕西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汉江干流和九条支流水能蕴藏量469万千瓦,可开发量263万千瓦。规划的汉江梯级开发共7座电站,6座在安康境内。已建成安康、石泉两座,装机98.5万千瓦。在水资源短缺的大西北和极度缺水的陕西,宝贵的水资源优势,不仅是大开发的“瓶颈”性资源,也是建立水产业不可替代的资源,同时由于秦巴汉水形成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更具开发潜力。水资源的开发是安康、陕西大开发的关键、潜力和希望所在。 3、安康是区域性的交通枢纽,东西南北大开发的区位承接地。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构成了安康便捷的立体交通。西康、阳安、襄渝三条电气化铁路交汇安康,贯穿区内7个县市,2000年完成阳安线扩能,襄渝铁路扩能即将开工,316、210两条国道横贯境内,区内“三横六纵”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汉江航运规划最大可通行500吨级船舶,安康港是西北最大的内河港口;扩建后的安康机场复通西安航线。随着西康铁路建成通车,阳安、襄渝铁路扩能,西安—安康—重庆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汉江航道开发整治,安康连接东西、沟

黄土高原-答案

黄土高原 【答案】 一、客观题 1. D 2. A 3. C 4. B 5. C 6. A 7. D 8. C 9. A 10. D 11. A 12. A 13. A 14. A 15. D 16. B 二、主观题 17. 太行山;秦岭;陕西;山西;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18. 黄河;山西省;太原;太行山;秦岭;祁连山;河套;塞上江南;黄土;水土流失;气候干旱;滥砍滥伐;植树造林 19.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石油、天然气;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甜菜;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该地区的瓜果特别甜;黄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解析】 1 — 2. (1)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所以D正确。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位于黄河中游,所以①正确,故选A项。 3. 解: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这里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近几十年来,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的整治,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不少地方已满目青翠,林茂粮丰,摆脱了昔日的贫困局面. 故选:C. 4. 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形态的原因是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故选:B. 5. 解: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降雨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加上高原上植被破坏,其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因此黄土高原一遇暴雨,水土流失最严重.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6. 解: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黄土分布在沙漠和戈壁的下风区,因此,黄土高原正好形成在蒙古高原南缘是最好的证据.北风送土,填山没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

安康农业资源分布 一基本介绍 地理位置 安康市地处于祖国内陆腹地,陕西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通要冲,介于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 北与西安周至、户县、长安县以及商洛市的柞水、镇安县毗邻;西与汉中市的佛坪、洋县、西乡县接壤;南与重庆市的城口、

巫溪县、四川省的万源县相连;东与湖北省的竹山、竹溪县、郧西、郧县相接。安康处在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居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全市总面积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其中耕地面积199432公顷,林地1658496公顷,森林覆盖率%,荒山荒地91691公顷,水域面积39861公顷。地质地貌 安康市位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扬子准地台北缘,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 安康市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貌轮廓。市辖区北部秦岭东梁海拔米为全市最高点,南部巴山的化龙山海拔米为南部最高点,汉江在白河出境处海拔170米为全市最低点,相对高差2700米以上。安康市地貌受垂直地带性差异变化制约,分为山地、丘陵地、川道平坝地三种基本地貌类型,分别占全市土地面积的%、%、%。这种高低悬殊的地理特征,形成气温差异带来动植物垂直不同分布和人类选择生存空间的不同分布。 自然气候 本市属于北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区;主要特点是热量丰富,降雨充沛,冬季温和,春季升温快但波动大,夏季炎热,秋季降温急骤,雨热同步,四季分明,但降雨量年内年际间变率大。全市自然气候以旱为主,旱涝交错,灾害频繁。

由于受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性明显,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温度降低,雨量增加,温度东部高于西部,降雨量西部高于东部,全市平均降雨量910毫米,东、北部700—900毫米,旬阳小河是少雨中心,西部和南部为900—1200毫米,任河西部是多雨区,全市年降雨量多集中在7—9月。 安康市的河流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是陕西省河流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全市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其中自来水为亿立方米(含基流量亿立方米),流经本市的客水为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亿立方米,地面总蒸发量亿立方米,占年降水量和%。全市地表水质多属重碳酸型弱矿化水,按国家标准评价属清洁级,水质基本良好。地下水质多属弱矿化重碳酸型,除城区和居民点较集中的水质差外,其余地方水质均适宜于生产、生活用水。 行政区域 2008年,安康市下辖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共1区9县。汉滨区面积3652平方千米,人口106万。邮政编码725000。区人民政府驻五星街。 其中(1)旬阳县面积3554平方千米,人口45万,旬阳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状若太极,被誉为“中华天然太极城”。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

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一、背景资料: 1.中国西部是指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市(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被称为“10+2+2”。面积为 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人口3.64亿,占全国的28.6%;国内生产总值18245亿元,占全国17.1%。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疆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2.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很大。改革开放以来,面貌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等原因,经济相对落后。1988年邓小平针对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的发展,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一个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候,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1999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三年来,经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有了一个良好开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建设等大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教和人才开发力度加大,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 3.实践证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各族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有利于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稳定。 4、2002年10月11日国务院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朱镕基总理在会上强调指出,西部大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西部大开发扎扎实实推向前进。 5.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在十年内有突破性进展。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科技教育,培养用好人才。国家加大支持力度。改善投资环境。西部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在提出西部大开发任务的同时,十六大对东部和中部也分别提出了新的要求。还对一些特殊地区,如东北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等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考点 1、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2、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 3、西部大开发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 4、西部地区如何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5、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青年学生应如何做。 初二: 1、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说明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2、“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和“基本国情”知识,说明西部地区如何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按地形差别分陇中高原、陕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区。 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 黄土高原 灰钙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分明显。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富含可溶性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黄土高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许多现象是黄土风成学说无法解释的。譬如,黄土中粗粉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黏土的含量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这种自西北向东南的有规律的排列呈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而不是平面模糊过渡。这种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更像是洪水的杰作等等。为了解黄土高原的“变脸”过程,专家们特意到黄土高原西部甘肃静宁县、秦安县、定西县等地采集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质剖面的黄土标本,从中获得了700余块孢粉样本和209块表土孢粉样本,这近千份孢粉样本大约记录了公元前4.6万年至今黄土高原植被变迁过程。通过对碳14的测量,在6个典型剖面中共测得年代34个。经过分析,专家们发现,从黄土高原采集的20克样品中最多分离出孢粉颗粒达到1112粒左右,最少的则不足50粒,显示着4万多年来,环境和植被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过程。从孢粉的分析来看,发现了松、云杉、冷杉、铁杉、栎、菊科等数十种植物孢粉的记录,专家们认为黄土高原在最初的时候并不姓“黄”,在4.6万年的历史中,有一多半的时间,黄土高原是森林和草原的成分相互消长,在这段时间里,黄土高原经历过多次快速的“变脸”———历经过草原、森林草原、针叶林以及荒漠化草原和荒漠等多次转换。黄土高原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加快了侵蚀和风化的速度,在高原周围的低洼地区堆积了大量卵石、沙子和更细的颗粒。每当大风骤起,在西部地区便形成飞沙走石、尘土弥漫的景象。 被卷起的沙和尘土依次沉降,颗粒细小的粉尘最后降落到黄土高原区域,形成了一条荒凉地带。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渐升渐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 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基本概况 黄土高原(英文:Loess Plateau 亦作Huang-t'u Kao-yuan或Huangtu Gaoyuan) 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在中国中部偏北,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

安康市情

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靠秦岭,南倚巴山,蜿蜒东泻的汉江水横贯东西,河谷盆地居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那么“安康”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年万丰乐,安宁泰康”之意,改当时的安阳县为安康县,“安康”从此得名,沿用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了,比“北京”、“南京”这些名字的历史郡要长呀!所以大家来到安康旅游观光,就会万年丰乐,安宁泰康! 大家知道吗?安康还有一个名称叫“金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名字呢?这是因为汉水流域盛产沙金,所以自古以来,安康又被称为金州。 安康是陕南重镇之一,总面积23391平方公里,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11.4%;总人口近300万人。安康己经发展成为中国中西部的一个中型城市,已和日本京都府福知山市日中友协、瑞士日内瓦州瑞中友协及比利时安特卫普省马林地区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班优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对外开放的局面已经形成。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安康县改为安康市。 前面是近年修建的滨江大道,宽敞明亮;别具一格的仿古楼、台、亭、阁,矗立在秀丽的汉江河畔,形成了风景宜人的望江公园,成为安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安康汉江大桥,连接着城区汉江南北。大桥全长561.83米,桥面宽7.7米,桥高19.3米,由2台10墩11孔构成,是汉白公路上路径最大、孔数最多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形桥。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7月31日安康暴发了40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汉江流量高达31000立方米/秒,最高洪水位259.32米,漫过大桥头1.5米,大桥却安然无悉,仍然以它钢浇铁铸般的身躯,为抢险救灾立下汗马功劳。今天,它又以非凡的雄姿与大江南北的新型建筑一道举臂欢迎远方的客人。 安康是长江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中西部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秦巴巍巍,汉水潺潺;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安康出了宝志禅师、怀让禅师这些在佛教历史上地位极高的人。宝志禅师也称志公和尚,他第一次在中国佛教史上公开展示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中国禅的风采。怀让禅师成为南岳开山祖师,是佛教禅宗沩仰宗的开创人之一。还有道教南宗创始人张伯端紫阳真人。他以《悟真篇》奠定丹道学术基础,完成了佛道合一的大业,是中国宗教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512年,安康市紫阳县立县时就因他而得名。 安康在中国书法史上还出了两位千古奇人。一个是安康商人王戎、韩朗。他们俩人撰文并书写的《石门颂》摩崖刻石成为汉隶书艺峰之顶,被历代书法家推崇为汉隶代表作,它如今保存在汉中博物馆中。另一位是出生于汉阴县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沈尹默先生。他堪称中国近、现代书坛上登峰造极第一人。2004年建立起汉阴“三沈纪念馆”,大家有兴趣可以前往旅游参观。 安康的艺术活动可渭五彩缤纷,各具特色。产生于安康或流行于安康主要地区的声腔剧种就达近十个,其中汉调二黄,也就是汉剧最为完善成熟,在安康剧坛上具有雄厚实力,势压群雄。 安康还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秦巴山麓,汉江两岸,可以说是无处不飞歌,无时不飞歌,目前已收集整理结集的传统民歌数以万计。 安康虽然为西部三秦僻地,但古老绵长的汉水与长江一脉相承,带有点楚文化色彩的赛龙舟,使之秦风楚韵交相辉映。1985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在安康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庆丰收赛龙舟》,展示了汉江儿女劈波斩浪的豪情壮志。1991年,久违了的龙舟赛以“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为题闪亮登场,终于载着安康人改革开放的宏愿游弋江中,劈波斩浪。安康武术源远流长,武术流派众多, ,武术套路和功法变化多端,像武当、少林、八卦、太极、南拳、劈卦、峨眉等功法套路都有。安康武术一直被视为陕西强手之一,外界称安康为武术之乡。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武术家翁同翔的“流星锤”,当时被中央新闻纪录部录像,在全国播放。翁同翔之长女翁积秀,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 一.简介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如北部的阴山,南部的秦岭,东部的吕梁山、西部的六盘山。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世所罕见 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5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主要有黄绵土、褐土和黑垆土。 二.气候 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00~750毫米之间。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毫米,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800 毫米,中部400~600毫米,西北部200~300毫米。以200毫米和400毫米等年降雨量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区,中部为半亚湿润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中部半亚湿润区 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陕北、晋北、陇东和陇西南部等地区,年均温4℃~12℃,年降雨量400~600毫米,干燥指数1.5~2.0,夏季风渐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该区的范围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带大体一致 东南部半湿润区 主要位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平原、甘肃东南部、山西南部,年均气温8~14℃,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干燥指数1.0~1.5,夏季温暖,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该区的范围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体一致。 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 主要位于长城沿线以北,陕西定边——宁夏同心、海原以西。年均温2℃~8℃,年降雨量100~300毫米,干燥指数2.0~6.0。气温年较差、月较差、日较差均增大,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风沙活动频繁,风蚀沙化作用剧烈。该区的范围与温带荒漠草原带大体一致。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丰水年的降水量为枯水年的3~4倍;年内分布不均,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以暴雨形式为主。 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暖温带、少许的中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照、热量充足;夏季降水多.社会经济:劳动力数量多,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劳动力经验丰富;

黄土高原

第三节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学生能够结合相关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说明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学生能够运用地形图、地形景观照片等,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表、图文资料,提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2)通过活动题,认识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以及这些“黄土风情” 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不断地渗透乡土地理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貌景观。 教学难点: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读图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理课本、地理填充图册 导课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黄土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时给出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图片和鲸鱼沟及其周边的景观图片)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

文明的摇篮 1、位置和范围 在图中圈划出以下地理事物: (1)黄土高原的范围:太行山、乌鞘岭、内蒙古高原、秦岭。 (2)黄土高原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渭河和西安,知道本地区的位置。 1、学生完成以下填空。 填空:黄土高原 东起山脉,西至,北连高原(大致 以为界),南抵。 2、学生在图中重点圈出秦岭和渭河以及西安;明确西安(包括灞桥)的位置,知道西安(包括灞桥)也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逐步渗透乡土地理的知识,明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 请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 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2.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原因是黄土具有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请学生谈谈自己所见到的灞桥周围的窑洞景观,并分析居住窑洞的优点。 结合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陕西省安康汉滨区行政区域划分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陕西省安康汉滨区行政区域划分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 版

前言 安康汉滨区行政区域划分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镇数量,乡数量,街道办事处数量,村民委员会数量,居民委员会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安康汉滨区行政区域划分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安康汉滨区行政区域划分情况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 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本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安康汉滨区行政区域划分情况真 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安康汉滨区行政区域划分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安康汉滨区行政区域划分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安康汉滨区镇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安康汉滨区镇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镇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安康汉滨区镇数量占全省镇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安康汉滨区镇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安康汉滨区镇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镇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镇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安康汉滨区镇数量同全省镇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安康汉滨区乡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安康汉滨区乡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乡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安康汉滨区乡数量占全省乡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安康汉滨区乡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安康汉滨区乡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乡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云南省政府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若干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对外对内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的情况与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与西部大开发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为了进一步改善、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我省的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参与云南的开发和建设,实现我省在西部大开发中确定的三大战略目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指导思想 (一)进一步改善我省投资环境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动力,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从我省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的实际出发,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改善政务管理,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条件,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推出更加有吸引力的项目,使云南省成为中国西部投资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 二、最大限度地放宽对外来投资的各种限制 (二)外来投资企业在云南省投资的领域和行业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范围外不受限制。允许外来投资企业(指在云南省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侨投资企业和省外来滇投资企业。下同) 对云南珍稀生物资源进行培育性开发;充分用好国土资源部授权云南省的试点政策,鼓励外来投资企业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开采和加工;鼓励利用国内外资金、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外来投资企业投资服务贸易领域,包括进出口贸易、商业零售、信息、金融、保险、旅游、运输、律师、会计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领域,其中,属于国家允许在沿海地区进行利用外资试点的,云南省可参照进行试点。 (三)外来投资者在云南省投资设立企业的条件、经营地域和持股比例不受限制。放宽外来投资者(指省外和境外的企业和个人,下同)进入种植业、水利、基础设施、制药、矿业、商业零售、旅游等领域设立企业的条件;外来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限,由合资各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商定;外来投资者以专利和高新技术进行投资,其所占股份比例可适当放宽;外来投资企业在云南省内跨地域依法开展经

陕西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方案规划纲要

在世纪之交,全国进入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夺势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安康加快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给合安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市场需求预测、资源开发潜力和经济发展要求,特提出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规划纲要。 一、安康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独特地位和市场条件 (一)优势条件和独特地位。安康地处我国西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物、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特殊气候、地理、地貌造就的三大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形成了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模式。依据自然和历史形成的相对优势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从陕西、西北和西部的全局看。我区立体性的气候,多样性的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顺应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优势条件,这些优势条件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1、安康是西北少有的亚热带资源区,是陕西的江南,是西部多样性生物、矿产资源的密集区。全区汇集各类经济植物3000多种,树种2000多种,药源种类1300多种,动物430余种,是陕西及西北重要的林特产品和中药材基地,大宗的茧丝、生漆、茶叶、烤烟、药材、木材在全省及西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资源加工产品如丝绸、绞股蓝总甙、葛根素、薯蓣皂素药品、精制茶、魔芋和富硒食品在西部、全国及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全区已发现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65种,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32种,其中汞、锑、铅、锌、黄金、重晶石、毒重石、瓦板岩、水泥灰岩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这些资源大多数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市场前景看好的资源。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极具开发潜力。 2、安康是陕西乃至西北独有的水资源密集区。全区年总水量252亿立方米,人均自产径流量3964立方米,是全省的2.6倍,全国的1.5倍。汉江水质好,流量大,为国家和陕西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汉江干流和九条支流水能蕴藏量469万千瓦,可开发量263万千瓦。规划的汉江梯级开发共7座电站,6座在安康境内。已建成安康、石泉两座,装机98.5万千瓦。在水资源短缺的大西北和极度缺水的陕西,宝贵的水资源优势,不仅是大开发的“瓶颈”性资源,也是建立水产业不可替代的资源,同时由于秦巴汉水形成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更具开发潜力。水资源的开发是安康、陕西大开发的关键、潜力和希望所在。 3、安康是区域性的交通枢纽,东西南北大开发的区位承接地。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构成了安康便捷的立体交通。西康、阳安、襄渝三条电气化铁路交汇安康,贯穿区内7个县市,2000年完成阳安线扩能,襄渝铁路扩能即将开工,316、210两条国道横贯境内,区内“三横六纵”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汉江航运最大可通行500吨级船舶,安康港是西北最大的内河港口;扩建后的安康机场复通西安航线。随着西康铁路建成通车,阳安、襄渝铁路扩能,西康、西渝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汉江航道开发整治,安康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安康地处中西部结合部,位于西北、西南和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交汇地段,又处陇海、黄河、长江三大经济带的融接区间,是秦巴腹地贫困带经济

黄土高原的黄土从哪里来

黄土高原的黄土从哪里来 1938年,中国人民的朋友埃德加·斯诺先生,只身一人,从陕西省的西安向北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从西安到陕北途中,正好穿过中国黄土高原最为典型的地区。面对眼前遍地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奇特地形景观,斯诺先生感到困惑不解。后来,他在《西行漫记》中写道:这是一片多么可怕的地方,简直就是“疯神”捏就的土地!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到处都是一条条深深的沟谷和荒凉的土山。不只是许多外国人觉得难以理解,就是刚来到黄土高原的中国人也无法想象。可以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区域这样大的、完全由黄褐色的土质覆盖的土地。北到长城一线,南到秦岭,东到河北与山西分界的太行山,西到甘肃省境内的乌鞘岭,包括山西、陕西的大部分,甘肃、河南、河北、内蒙古的一小部分,在总面积大约四五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完全就是一个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普遍注意。他们思索着:这么大面积的黄土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种学说认为,黄土是当地岩石风化造成的。他们推测,由于地质年代十分久远,风化时间十分漫长,天长日久,完全可能使当地岩石逐渐风化成粉末,在当地堆积成厚厚的黄土。 这种学说受到不少科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果上述观点成立的话,黄土高原应该到处都是黄土。可是,事实上黄土高原超过两三千米以上的山地并没有多少黄土分布。这些山地是由另一种土质覆盖着,上面分布着茂密的林木,它们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岛,屹立在茫茫的黄土海洋中。 另一种意见是,黄土是由流水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他们发现,在一些黄土的地层剖面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无疑是流水形成的最好证据。 可是,反对者提出不同意见。他们研究发现,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分层现象并不明显。相反,在几十米厚的黄土层里,上下几乎都是一种非常细致的黄土层。 话还要说回来。以上我们所说的黄土,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黄色的土”。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一种细腻、均匀、颗粒的大小只有一毫米的几十分之一的土质。 到了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黄土风成说逐渐占了上风。简单地说,就是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由大风吹送,经过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漫长的时间,逐渐堆积形成的。 最早提出风成说的是一位俄国学者。他到过中亚的许多地方。在调查中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辽阔的中亚地区的中央部分,分布着大片砾石遍地的戈壁滩,在戈壁滩的外围,分布着几片有名的沙漠,即哈萨克斯坦的卜拉库姆沙漠、中国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再向外,就是广布于我国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从戈壁,到沙漠,再到黄土,三种不同粗细的物质,由粗到细,由细到更细,大约呈同心圆的方式分布着。这个现象说明了中国黄土高原上的黄土肯定是由大风,把中亚、中国的戈壁和沙漠地区中的细土吹到黄土高原上的。 起初,支持这个学说的人并不多。因为,在一些人眼里,黄土高原上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厚的黄土层怎么能是大风吹来的呢? 中国科学家的工作给了黄土风成说的强有力的支持。他们找出了夹杂在黄土地层中的大量植物孢粉化石,通过对这些孢粉的分析,可以判断形成黄土时的气侯环境。中国科学家指出,形成黄土的当时气侯是一种比较干旱的多风的环境,有利于黄土的搬运和堆积。同时,通过对不同地区的黄土颗粒的分析,可以看出黄土的颗粒越往东南方向越细,相反越接近沙漠地区就粗一些。这些事实无疑是黄土风成说的有力论证。 最近,一种进一步揭示黄土成因的新学说被提了出来。这种学说认为,青藏高原隆起最快的时间距今只有几十万年,与黄土形成时间大体相当。因此,有的科学家把黄土高原的形

陕西安康地区金矿床地质及其成矿条件

陕西安康地区金矿床地质及其成矿条件 [摘要]陕西安康古称“金州”,以砂金久负盛名,早在唐代即列为恭金之地,占有着金矿资源的优势。近年来由于新理论新技术应用,以及商业地质勘查发展,金矿勘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地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这里的成矿地质背景进行分析,阐述与金矿有关的地质构造以及成矿条件。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结构成矿条件 陕西省安康地区位于秦岭大巴山北部,位处北大巴山裂谷带下古生代Au-Pb-Zn-Fe成矿亚带(Ⅴ-66B-8),由于地质构造的特点,使这里成为了矿产丰富的地区。 1大地构造特征 从陕西省金矿所在地域的大地构造上来看,可以将其分为太华古陆块、北秦岭岩浆弧、南秦岭弧盆系、南秦岭裂谷带、摩天岭古陆块。从地质构造特征上来看,都具备有金矿成矿的特征。 成矿区为华南板块(Ⅰ),包括扬子地块和南秦岭陆缘(造山带)两个主要单元。南秦岭陆缘活动带裂陷-裂谷盆地和陆表海盆地沉积,其北侧为外陆棚-深海环境沉积盆地,南侧为扬子地块克拉通盆地。晚三叠世以来板内叠覆造山,以陆相沉积为主,构成南秦岭印支-燕山期复合推覆体主推覆面。 南秦岭位于商—丹蛇绿混杂带以南,巴山弧形断裂以北,包括秦巴大部分地区。这里的底层是在中—新元古代火山岩系裂谷构造基底上发育起来,沉积了震旦纪—中三叠世的被动陆缘碎屑岩、碳酸盐岩及裂谷建造的火山岩等。其北部由刘岭前陆盆地,凤县—旬阳陆表海盆地组成。整个南秦岭构造分区内,金属矿产以金、铁等为多。 2金矿区域分布 陕西省金矿主要分布在陕南秦巴地区,这里的金元素分布极其不均匀,但是从其富集情况来看,已经显示出了有利成矿的前景。 Au在地层中由于不会受到地层的影响,而且受断裂的控制不会很明显,所以,其在分布上很难于寻找到规律。加之受到各种地质作用的影响,其很容易迁移,并且重新富集。这种极易活化的特点,让Au的富集因素复杂多样起来。 在安康地区,金矿成矿的背景相对较为集中,从整体上来看,按照东西走向呈现出连续成片,或者是呈带状。在石泉—紫阳—镇平等地就是以这种特征出现的,其背景区表现为,异常场的长轴延伸方向与地层、构造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目前已发现金矿产地12处,典型为汉阴县长沟中型金矿床、汉阴县黄龙小型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