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第一节转机前准备

一.体外循环手术前期的物品准备

1、体外循环机的准备

滚压泵的准备:检查滚压泵的运转情况。

电源系统:检查电源连接线、插座等是否牢靠、稳固,供电是否正常。

变温水箱的准备工作:

检查水箱水量;

变温水箱的电路;

检查水箱的工作状态;

检查温度指示系统;

连接出入水口,检查水压及流速。

变温毯、电热毯的准备情况,工作是否正常。

温度探头的准备,是否工作正常。

气源设备的准备:氧气气源、空气气源的准备,管道是否通畅,压力是否正常,气体流量表是否灵敏及准确可靠。

ACT监测仪:

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音频报警和计时器是否正常工作,试管井是否旋转;

试管是否充足及过期;

2、体外循环中消耗品的准备

1、氧合器

(1)选择氧合器类型

(2)根据患者的体重及氧合器本身性能选择氧合器型号;

(3)试水,检查是否有渗漏;

2、插管与管道的准备

(1)动、静脉插管,与手术医生核实插管部位及具体型号的插管;

(2)心内吸引管;

(3)心外吸引管;

(4)循环管道的准备;

3、动脉微栓过滤器的准备:据术中最高流量选择相应型号;

4、其他物品:回流室及超滤器的准备;

3、药品准备:详见体外循环巡回组流程;

二.CPB前准备工作

1、预充排气

A.膜式氧合器的预充排气及注意事项:

预充前进行水循环试验,观察变温器有无漏水;

安装完毕后检查各接口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必要时扎带加固,连接氧气管到氧合器的入气口,开放膜式氧合器的排气孔;

大流量排净体外循环管道及心肌停跳液灌注管道内气体,排净后停泵,钳夹动、静脉管路;

调整泵的松紧度,排净多余液体,并考虑是否加入胶体或血液,内走血式膜式氧合器在灌注前应维持循环回流的自身循环;

预充液、血内加入适量肝素,防止凝血。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

前并行循环

开始条件:a、确认肝素的抗凝,ACT>480s;

B、管道连接的方向及是否排气完全,并要求外科医生协助动脉滚泵松紧程度调节完成;

C、气源开放通畅;

D、血管活性药物准备完善;

E、压力监测零点校正完毕;

F、动脉插管完毕后,开放动脉端夹钳,低流量下泵压监测压力正常;

G、上下腔静脉导管插管完毕,并妥善固定,连接Y插接头,并与静脉回流管稳固连接,管道无扭曲、压迫,主刀分别钳夹上下腔静脉插管,备用。

H、心内、心外吸引管连接,并核对管道颜色无误(红动脉、蓝静脉、黄右心、绿左心、无色灌注),吸引泵松紧程度适度;

2、开始前并行循环

A、接到主刀命令,准备开始前并行循环,主机予以重复回应主刀命令后,松开台下静脉夹钳,主刀根据情况开放上、下腔夹钳,注意静脉引流情况,及时与主刀保持沟通,并观察平均动脉压情况;

B、使用膜式氧合器,开始体外循环时先转流后开通气体,停机时相反,先关气源后停机,始终保持转流过程中膜肺的血相压力大于气相压力;

C、严密观察氧合器工作情况,动、静脉管道内血液的颜色;

D、降温:与主刀医师沟通,确定降温程度,并遵循水温与血温的温差原则;

E、严密观察中心静脉压、氧合器内血平面、颜面部皮肤颜色的改变;

二、完全体外循环

1、肛温降到目标温度。

2、接到主刀医师命令,准备阻断主动脉,主机逐渐减低流量,并与主刀医师保持沟通,阻断完成后恢复流量。

2、接到主刀准备冠脉灌注指令,松开灌注管夹钳,请主刀协助再次灌注管道排气,并机器灌注压力正常。

3、由主动脉根部的灌注管灌入停跳液,并记录灌注总量及灌注液体回收情况。

4、据具体情况转流过程中复查血气分析、电解质及ACT情况。

5、心肌阻断期间,根据阻断时间,提醒主刀医师是否再次灌注停跳液。

6、并注意主刀医师的复温指令,据情况选择是否血液及体外复温装置,并根据静脉回流情况适当增加灌注流量;

7、准备开放主动脉阻断时,注意肛温是否恢复至35℃以上,最好保持36℃以上,并复查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情况,必要时及时调整;

三、后并行循环

1、接到主刀医师开放主动脉阻断指令,逐渐减主泵流量,开放主动脉,注意心脏复跳情况;

2、复苏成功后开放上、下腔阻断带,使完全体外循环转变成为并行循环,以辅助心脏搏动,降低心脏负担。

3、内环境稳定,无严重心律失常,循环平稳后,接到主刀指令,准备停机,逐步夹闭静脉引流管,并同步减少流量,密切观察心脏充盈情况及心律、血压情况;

4、夹闭静脉引流管,视情况主动脉灌注,与主刀医师保持沟通;

5、中和肝素:根据ACT测定值计算鱼精蛋白用量;或按1∶1的数量给鱼精蛋白中和体内肝素。防止使用鱼精蛋白过量或不足。并停用左右心吸引;

6、病人情况稳定后,拔除上下腔插管,并充分回收管道内血液;

7、拔除动脉导管及回收血液;

8、观察病人情况,做好再次体外循环准备;

9、回收回流室血液,交予麻醉医生输注;

10、病人情况稳定,拆除所有管道,并做好机器保养工作;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第一节转机前准备 一.体外循环手术前期的物品准备 1、体外循环机的准备 (1)滚压泵的准备:检查滚压泵的运转情况。 (2)电源系统:检查电源连接线、插座等是否牢靠、稳固,供电是否正常。 (3)变温水箱的准备工作: A.检查水箱水量; B.变温水箱的电路; C.检查水箱的工作状态; D.检查温度指示系统; E.连接出入水口,检查水压及流速。 (4)变温毯、电热毯的准备情况,工作是否正常。 (5)温度探头的准备,是否工作正常。 (6)气源设备的准备:氧气气源、空气气源的准备,管道是否通畅,压力是否正常,气体流量表是否灵敏及准确可靠。 (7)ACT监测仪: A.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音频报警和计时器是否正常工作,试管井是否旋转; B.试管是否充足及过期; 2、体外循环中消耗品的准备 1、氧合器 (1)选择氧合器类型 (2)根据患者的体重及氧合器本身性能选择氧合器型号; (3)试水,检查是否有渗漏; 2、插管与管道的准备 (1)动、静脉插管,与手术医生核实插管部位及具体型号的插管; (2)心内吸引管; (3)心外吸引管; (4)循环管道的准备; 3、动脉微栓过滤器的准备:据术中最高流量选择相应型号; 4、其他物品:回流室及超滤器的准备; 3、药品准备:详见体外循环巡回组流程; 二.CPB前准备工作 1、预充排气 A.膜式氧合器的预充排气及注意事项: ●预充前进行水循环试验,观察变温器有无漏水; ●安装完毕后检查各接口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必要时扎带加固,连接氧气管到氧合器的 入气口,开放膜式氧合器的排气孔; ●大流量排净体外循环管道及心肌停跳液灌注管道内气体,排净后停泵,钳夹动、静脉管 路; ●调整泵的松紧度,排净多余液体,并考虑是否加入胶体或血液,内走血式膜式氧合器在 灌注前应维持循环回流的自身循环; ●预充液、血内加入适量肝素,防止凝血。

(完整版)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过程需要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责任1

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过程需要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责任 项目负责人是施工项目的总负责人和总调度,负责项目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到审计对账的整个过程,同时应该承担起整个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全部责任。从项目角度讲,公司领导只是项目负责人的后勤,为项目负责人提供资源保障。 项目负责人的首要责任是在控制项目成本的前提下,安全无事故的保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为规范项目运作,特梳理以下流程,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的各阶段,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施工准备阶段: 1、合同签订后,项目负责人需会同公司郑总等勘察现场,核对图纸及清单,提出疑问,准备并参与图纸会审; 2、熟悉图纸、清单及合同要求,与公司签订项目责任书及安全生产责任书; 3、现场施工环境分析,根据合同工期排定《施工进度计划表》 4、根据进度计划(和羊总、郑总对接后)、排定《劳动用工计划表》以及《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表》,备注:此阶段需要完成的表单有:《图纸会审纪要》、《项目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施工进度计划表》、《劳动用工计划表》、《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表》等。 二、施工阶段: 1、施工进场准备:? 接水接电(临水、临电),办公场所设置; ? 工班安排(公司配合),与工班签订协议; 2、组织项目施工,统筹人、材、机等各项资源,建立与维护好监理、业主关系,组织项目施工: ? 施工器械进场、材料采购下单; ? 安全防护工具的配备; ? 开工资料(《开工报告》、《材料进场报验》)等施工资料的跟进; ? 按进度计划表组织施工,安排每天的施工任务,统筹协调各个工班,做好工种施工衔接;零星材料的采购; ? 施工过程中涉及到项目变更的,在施工时同步跟进《施工联系单》,《签证单》(请预算部门配合),对收到的建设单位的《变更联系单》及其他通知应及时反馈至公司, ? 按要求如实填写《施工日志》、《考勤表》,每日通过微信图片上传《施工日志》, ? 根据施工进度,关注收款节点,向监理及建设单位提交《工程款申请单》, 3、安全教育、每日工地安全巡检; 4、落实好文明施工工作:材料集中堆放,注重场容场貌的整洁,体现施工现场良好形象; 备注:此阶段需要完成及收集的表单有:《工班协议》、《材料需求单》、

项目管理整体实施方案内容及工作流程.1.doc

项目管理整体实施方案内容及工作流程.1 项目管理整体实施方案内容及工作流程 (一)项目管理整体实施方案 项目管理机构是项目建设期间业主聘请,负责完成项目工程管理、验收和交付使用的管理工作。对本工程中出现的质量、进度和投资问题向业主提供咨询意见,并在业主的授权范围内,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单位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参与者。 业主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建设管理服务的工作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向业主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作为业主的智囊和“脑的延升”,为业主决策提供支持;第二部分是受业主委托进行项目管理,作为业主的帮手和“手的延长”,为业主承担项目管理任务;第三部分是作为业主项目管理的备用团队,随时准备接受业主交办的项目管理延伸的相关任务。 因此,在本工程建设中,我公司将当好业主的忠实代表,作好业主的指挥员和协调员,为业主提供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和优选的工作。主要内容如下:工程管理主要工作 1、本工程施工管理总体要求:对工程的投资、质量和建设工期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进行工程建设合同、安全监督、文明施工、信息管理、协调有关单位之间的关系,向业主提交完整的档案资料,参与工程的交工和竣工验收。

2、熟悉设计文件内容,审查设计文件的规范性、工艺的先进性 和科学性、结构的安全性、施工的可行性和设计标准的适宜性等。 3、代表业主审查各项设计变更,提出意见与优化建议。 4、对设计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情况,及时向业主反馈,并协调业主与设计单位进行磋商,寻求解决办法。 5、组织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设计交底。审核承建单位对设计文件的意见和建议,会同设计单位进行研究,并督促设计单位尽快给予答复。 6、检查工程承建单位的开工准备工作。 7、审批承建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等,并提出审核意见。 8、审查承建单位的建筑材料、建筑物配件和设备的采购及使用。 9、工程进度控制:提出工程控制性进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审查批准承建单位提出的施工实施进度计划,检查其实施情况,督促承建单位采取切实措施实现合同目标要求。当实施进度发生较大偏差时,及时提出调整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建议意见,并在通过批准后完成其调整。 10、施工质量控制:审查承建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措施,

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制度(附表)[详细]

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贯彻公司以市场为中心的基本思想,理顺销售工程部门和人员的关系,确定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遵照国家和铁路局有关标准规范和公司项目管理规定,制定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制度. 第二章定义 第二条遵循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原则,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特定项目及其相关可利用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项目的预定目标. 第三条适用范围 公司销售工程部管理的项目,以及所涉及的项目业务、部门、人员. 第四条名词解释 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全程管理,完成项目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实现 项目的预定目标,对项目总监负责. 2、项目前期工程师:在项目签约前的项目主管,主要负责完成项目的前期 需求调研及总体设计方案,从项目的前期公关、跟踪,直至项目的签约. 对项目经理负责. 3、项目实施工程师:在项目签约之后的项目主管,主要负责项目的详细调 研及详细设计方案,从实施计划的制定、执行,直至项目的完工验收.对 项目经理负责. 4、项目商务人员:负责项目相关产品渠道确定、成本价格控制、销售业务, 与项目成败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员.对项目经理负责.

第三章流程 第五条项目准备 1、业务信息的管理(业务人员交接) 2、意向客户的确定 第六条项目立项 1、立项(申请->批准->立项) 2、跟踪 第七条项目实施 1、确定实施组(人员确定) 2、制定实施计划(项目组织方案) 3、编制项目预算 4、执行实施计划(项目执行) 5、协助项目决算(成本、利润等) 6、项目内部评审(项目总监及成员) 7、完成竣工验收(三方验收) 8、提交竣工文档 第八条项目终止 第九条项目文件归档 第四章项目准备 第十条适用范围:销售工程部 第十一条业务信息的管理 1、任务:项目信息调研,收集、汇总项目业务信息 2、工作流程:主管工程师每日向销售工程部副经理汇报 销售工程部副经理随时与主管工程师沟通 销售工程部副经理每日与销售工程部经理汇报 3、形式: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晨会、例会,重大问题随时、及时报告.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 各科室、办: 为进一步促进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做好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和评价,严格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经2017年8月31日医疗质量与病案管理委员会讨论,2017年11月10日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决定下发此文件,请各科室认真遵照执行。 一、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计划外再次手术。 二、非计划再次手术由医务科管理,负责再次手术病例的监控和组织再次手术调查、评估、干预等工作。手术室、导管室、各手术科室均需实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登记管理。 三、各手术科室必须严格执行《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应做好患者病情、手术指征及手术风险的全面评估。 四、实施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及时填写《非计划再次手术讨论报告表》并主动上报医务科,择期手术需在术前1天上报,急诊手术需在术前口头上报,并在术后24小时内书面上报。上报内容包括病情摘要、第一次手术情况(手术名称、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手术医师等),再次手术的原因和目的、再次手术准备情况(包括术前准备采取的措施,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处置预案等),报告表原则上由首次手术的术者填写,由其上一级医师(高级职称人员)或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非工作时间(包括节假日)的急诊手术须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同意后,由手术医师术前口头报告行政值班,行政值班接到报告后,做好相应记录并报告医务科,由总值班组织协调手术事宜,必要时报告带班院长。手术科室须将《非计划再次手术报告表》于次日(逢周末或节假日后的首个工作日)报送医务科。 医务科在接到报告表后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对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调查、评估,科室填写《非计划再次手术讨论总结表》,并反馈医务科。医务科负责定期落实、督导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五、各手术科室设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台账,记录内容包括下列项目:患者姓名、病案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首次手术情况、首次术后情况、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和手术方案、再次手术后情况。 六、手术科室应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避免出现因沟通不及时或不充分而出现的纠纷。 七、医院将把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与控制作为对手术科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列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与绩效管理挂钩,并将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评估作为手术医师资格评价、授权的重要依据。 八、手术科室在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后,应本着客观的态度

建立体外循环步骤

建立体外循环步骤 [手术步骤] 1.切口胸骨正中切口是标准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切口,它显露好,适合任何部位的心脏手术。切口起自胸骨切迹稍下,达剑突下约5cm。 2.锯开胸骨沿正中用电刀切开胸骨骨膜,分离胸骨切迹达胸骨后;然后解剖剑突及分离胸骨后间隙。切除剑突后,用电锯沿中线将胸骨纵行锯开。骨膜用电凝止血,胸骨用骨蜡止血。 3.切开心包纵行正中切开心包,上达升主动脉反折部,下达膈肌。将心包切缘缝合于双侧胸骨外的软组织,用用撑开器撑开胸骨,显露心脏。吊心包成人7*17,小儿6*14,小小儿5*14。 4.心外探查探查主动脉、肺动脉、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的大小、张力以及是否有震颤,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及其他心外可以发现的畸形。 5.建立体外循环 ⑴腔静脉套带:先将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间隙分开,用直角钳沿上腔静脉内侧绕过其后套带。用同样方法用肾蒂钳绕下腔静脉套带备用。成人用鞋带,小儿用线绳。 ⑵动脉插管:在升主动脉的远端,用荷包线正反针作两个同心荷包缝合,均不穿透血管,缝于主动脉的外膜,荷包线的开口左右各一。将荷包线套入套管内,文式钳夹住,以备插管时止血和固定。将荷包中央部分的外膜切除。用小尖刀在荷包中央切一略小于动脉插管口径

的切口,退出刀刃的同时将动脉插管送入升主动脉切口内,立即收紧两个荷包线的止血器,并用粗丝线将动脉插管与止血器固定在一起。最后将动脉插管用普弯钳固定在切口边缘,将插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⑶腔静脉插管:于右心耳和右心房各缝一荷包线,各套一套管,然后切口,插入上下腔静脉插管(一般先插经心耳上腔管),收紧止血器。用粗丝线围绕插管结扎切口以下2~3mm的心耳和心房壁,并用此结扎线固定上下腔插管以防滑脱。将上下腔插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⑷冷心停搏液灌注插管:在升主动脉根部前侧外膜作一褥式缝合,将其套入套管。将冷心停搏液灌注针头排尽气体后刺入褥式缝合线的中央部位进入升主动脉内,抽紧套管,将插管和止血器用粗线固定在一起。将插管与灌注装置连接。

小儿体外循环常用公式和配方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常规(草案)一、术前准备工作 每周五例会和外科医师就病例的手术方法和步骤,体外循环要求,体外循环模式进行商榷,制订手术方案。 1、认真随访病人,查看病例,包括年龄、体重、身高及核对各项化验指标。 2、如有手术禁忌(新近有外伤史、肝肾功能和凝血异常等)应及时与手术组医师联系。 3、申请血球、血浆等血制品并开具申请单。 4、根据病儿病情特点及家庭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注泵、氧合器、插管管道、回收过滤装置等消耗品以及所需的特殊用品。 5、制定合理的预充和用药计划。 6、选择适当的灌注方式、温度及流量方式。 二、常用公式和配方 1、体表面积(s)= 身高(cm)×体重(kg) 3600 2、血容量 体重(kg)血容量(ml/kg) ≤10 85 ≤20 80 ≤30 75 ≤40 70 >40 65 3、预充液公式 (1)晶体总量=预充晶体量+碳酸氢钠量+甘露醇量+回收停搏液中的晶体量。 (2)预充胶体量=预充的人工和天然胶体总量+血浆量+库血量×(1-库血HCT)。 (3)胶体总量=预充胶体量+患者血容量×(1-HCT)。 (4)预充总量=晶体总量+预充胶体量+库血。 (5)转中预计HCT=(转前HCT×血容量+库血HCT×库血量)/(血容量+预充总量)(6)转中晶胶化=晶体总量/胶体总量。 预计HCT×(预充总量+病人血容量)—病人血容量×HCT 库血用量(ml)= 0.6(库血压积)

胶体量(ml )= 4、插管、管道、氧合器、动脉微栓滤器的选择 (1)、主动脉插管 体重(kg ) 管经(Fr ) <4 8(弹簧) 5-10 10-12 10-15 12-14 15-20 14-16 >20 16 18 (2)、腔静脉插管 体重(kg ) 上腔静脉(Fr ) 下腔静脉(Fr ) <4 12 14 <5 14 16 5-10 16 18 10-15 18 20 15-20 20 22 >20 22 24 20-30 24 26 >30 26 28 (3)、体外配套管备件 A 型: 台上管道:3/8 3.2m 一端红、一头兰×1 1/4 2.5m 二端红、黄兰各×1 台下管道: 3/8 泵管 2.2m ×1 3/8 1m ×2 1/4 0.6m ×1 B 型: 台上管道: 3/8 2.2m 兰 1/4 1m 红×1 1/4 2.5m 二端红、黄、兰各×1 台下管道: 1/4 泵管 2.2m ×1 病人血容量×(1—HCT ) 2 —预充量 ×0.7

项目管理工作流程

项目管理工作制度 (讨论稿,供项目部项目管理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贯彻公司以市场为中心的基本思想,理顺项目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关系,确定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遵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公司项目管理规定,制定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制度。 第二章定义 第二条遵循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原则,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特定项目及其相关可利用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项目的预定目标。 第三条适用范围 公司项目部管理的项目,以及所涉及的项目业务、部门、人员。 第四条名词解释 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全程管理,完成项目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实现项目 的预定目标,对项目总监负责。 2、项目业务经理:在项目签约前的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完成项目的前期需求调研 及总体设计方案,从项目的前期公关、跟踪,直至项目的签约。对项目经理负 责。 3、项目实施经理:在项目签约之后的项目经理,主要负责项目的详细调研及详细 设计方案,从实施计划的制定、执行,直至项目的完工验收。对项目经理负 责。 4、项目业务员:负责销售业务,与项目成败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员。对项目经 理负责。

汇总 汇报 指导 协调 第三章 流程 第五条 项目准备 1、业务信息的管理 2、意向客户的确定 第六条 项目立项 1、立项 2、跟踪 3、签约 第七条 项目实施 1、确定实施组 2、制定实施计划 3、编制项目预算 4、执行实施计划 5、协助项目决算 6、项目内部评审 7、完成竣工验收 8、提交竣工文档 第八条 项目终止 第九条 项目文件归档 第四章 项目准备 第十条 适用范围:项目部 第十一条 业务信息的管理 1、任务:项目信息调研,收集、汇总项目业务信息 2、工作流程:业务员 每日 项目经理 汇报 项目经理 每日 项目总监 汇报 3、形式: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晨会、例会,重大问题随时报告。 4、报表:《项目业务日报表》、《项目业务周报表》 5、任务:提出意向客户名单;确定意向客户;提出售前技术支持要求。 6、工作流程:业务员 提出、反馈管理建议 项目经理

体外循环发展史

体外循环发展史 一、体外循环的定义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是指通过特殊装置将回心血液引流至体外,经氧合后再输回人体,从而临时完全或部分代替心、肺功能的一种专业技术,也称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体外循环技术使常规条件下难以进行的心内畸形、高难大动脉疾病纠治手术得以开展,开创了心、血管外科学的新纪元,其也成为心脏、血管疾病外科治疗的必备技术。 二、体外循环的发展简史 (一)组织灌注 1812年,Le Gallois死亡动物的组织器官以血灌注后出现短暂生命恢复现象。建立体外模型,以保证器官的存活。 19世纪中叶,Brown-Sequard 以血液灌注死刑犯尸体,尸僵消失。 1929年,Brukhonenko和Tchetchuline以血灌注断头犬的头或全身,头及其它组织器官功能能维持数小时。 血液灌注的意义:向组织器官提供氧气及其他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保持生命内环境的稳定。 研究证明:保持含氧血液的灌注能维持组织器官的功能。 (二)医疗要求呼唤体外循环技术的诞生 先天性心脏畸形、大血管等疾病治疗的需要 1930年10月,美国波士顿麻省总院外科,一女病人行胆囊切除术后两周出现肺大块栓塞死亡,促动其监护医师、刚毕业的Gibbon产生设想:如果将此病人的静脉血氧合变成动脉血后再输入其动脉内,也许能救活此病人。 1953年5月,Gibbon用其自制的体外循环装置为一18岁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女孩cecelia bavolek 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房缺修补术。(三)进行体外循环三个基本条件: ①足够的血流动力(人工心或血泵) ②充分的血液气体交换(人工肺) ③满意的血液抗凝 (四)三个基本条件的实现 1.血泵: 注射器、活塞泵、隔膜泵、螺旋推进泵、指压泵、单滚压泵、多滚压泵、锥面 滚压泵、离心泵、涡流泵、重力皮囊滚压泵等。目前临床体外循环中最常用的 为滚压泵和离心泵,其具有足够的驱动力、精确控制流量、使用方便等特点。 转子 泵离心泵 2.人工肺(氧合器):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第一节转机前准备 一.体外循环手术前期的物品准备 1、体外循环机的准备 (1)滚压泵的准备:检查滚压泵的运转情况。 (2)电源系统:检查电源连接线、插座等是否牢靠、稳固,供电是否正常。 (3)变温水箱的准备工作: A.检查水箱水量; B.变温水箱的电路; C.检查水箱的工作状态; D.检查温度指示系统; E.连接出入水口,检查水压及流速。 (4)变温毯、电热毯的准备情况,工作是否正常。 (5)温度探头的准备,是否工作正常。 (6)气源设备的准备:氧气气源、空气气源的准备,管道是否通畅,压力是否正常,气体流量表是否灵敏及准确可靠。 (7)ACT监测仪: A.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音频报警和计时器是否正常工作,试管井是否旋转; B.试管是否充足及过期;

2、体外循环中消耗品的准备 1、氧合器 (1)选择氧合器类型 (2)根据患者的体重及氧合器本身性能选择氧合器型号; (3)试水,检查是否有渗漏; 2、插管与管道的准备 (1)动、静脉插管,与手术医生核实插管部位及具体型号的插管; (2)心内吸引管; (3)心外吸引管; (4)循环管道的准备; 3、动脉微栓过滤器的准备:据术中最高流量选择相应型号; 4、其他物品:回流室及超滤器的准备; 3、药品准备:详见体外循环巡回组流程; 二.CPB前准备工作 1、预充排气 A.膜式氧合器的预充排气及注意事项: ●预充前进行水循环试验,观察变温器有无漏水; ●安装完毕后检查各接口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必要时扎带加固,连接氧气 管到氧合器的入气口,开放膜式氧合器的排气孔; ●大流量排净体外循环管道及心肌停跳液灌注管道内气体,排净后停泵,钳 夹动、静脉管路;

体外循环下心脏麻醉步骤

一、麻醉诱导 1.心功能I一1l级者:硫喷妥钠、咪唑安定、异丙酚、地西泮、咪达唑仑、芬太尼。(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抑制作用,用量过大,注射速度过快时,可引起心动过速和低血压。) 2.心功能Ⅲ~Ⅳ级低下者:可选用安定、依托咪醋、羟丁酸钠、芬太尼、舒芬太尼等作麻醉诱导剂。(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均较轻微)。 3.心动过缓或窦房结功能差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可改用小剂量氯胺酮诱导,对维持血压和心率较容易。 4.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可选用氯胺酮加芬太尼作麻醉诱导。氯胺酮可增加周围循环阻力,而芬太尼可抑制肺循环阻力升高。 5.先心有左向右分流的病人,二尖共关瓣不全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且返流量大的病人等循环时间延长者,麻醉诱导时宜采用小剂量,低浓度,慢速度的诱导。防波动。 6.心率不快者可用琥珀胆碱、泮库溴铵;心率偏快心功能低下者用阿曲库铵(慎)、维库溴铵等。 7.强效吸人麻醉荆对心肌有抑制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耗氧量下降。异氟醚可使心率增加,且有强力血管扩张作用,同时也使冠状动脉扩张,可引起“冠脉窃血”现象。。 8.气管插管 要求RPP<12000,用药后不要急,试验反应:置入喉镜或导尿,如心率血压无大反应即可进行气管插管。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 具体方案: 咪达唑仑0.15-0.2mg/kg 安定0.08-0.1mg/kg 羟丁酸钠30-50mg/kg 乙托咪酯0.1~0.3mg/kg 异丙酚0.5~1.5mg/kg 阿曲库铵0.3-0.6mg/kg 维库溴铵0.07-0.15mg/kg 儿童不合作→氯胺酮5-8mg/kg肌注;合作→咪达唑仑0.15-0.3mg/kg静注 芬太尼20μg/kg(5-15);心功能Ⅲ、Ⅳ级病人,有的需端坐呼吸半坐位,改10~15μg/kg;窦房结功能差心动过缓者,在以关闭不全为主的瓣膜病心动过缓,加少量氯胺酮0.2~1mg/kg,维持一定心率。 二、体外循环前的麻醉管理 1,机械通气: PaCO24.6-6kPa(30~40mmHg),气压15-20 cmH2O,肺流量↑可增大。 成人 RR10-16 rpm VT10ml/kg I:E1:2或1:1.5 婴儿 RR 20-30 <15kg 10 小儿 RR 14-16 >15kg 12-15 2.麻醉维持: 芬太尼30~60μg/kg。 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动过缓者,芬太尼20~40μg/kg,氯胺酮1~1.5mg/kg。 心功能好者以吸入麻醉为主辅以小量静脉药物。

工程项目实施工作流程

江苏海澜正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项目实施工作流程 一.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工作,方便新进项目人员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同时促进在职项目人员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项目管理工作,为项目管理全流程管理提质升级奠定基础,特制定该流程文件。 二.编制说明 流程中所列条款尚需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针对不同规模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请工程部各位同仁不断提出合理化建议,我们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三.实施流程 (一)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1.确定中标后,项目启动前,工程部确定项目经理 , 由管控汤毅平下达《项目经理任命书》,同时 抄送相关协作部门; 2.被任命的项目经理收集、了解该项目《商务合同》、《技术协议》,负责召开项目工程启动交流会议, 进行初次摸底,形成会议纪要; 3.项目经理针对了解的情况向各部门提出所需配合事项的时间节点要求,下发工程进度计划表及设 备 , 材料进场计划表; 4.项目预算 --- 项目的预算由成本控制部出具; 5.项目经理草拟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6.项目经理跟踪工程进度计划表及设备、材料进场计划表时间节点范围内工 作进度,保持与业主方面沟通联系,跟踪技术部《设备清单》、设计图纸完 第1 页共6 页

成进度。 7.按照进度计划表中施工队定标时间提前 20 天向管控汤毅平提交施工队招标申请表,明确施工队的施 工资质要求 , 及工程量范围 , 出具招标规范书等 , 由汤毅平对施工队进行资质初审 , 并交招标办 , 走招标流程; 8.业务管理部负责人饶智慧将经招标办领导审核批准后的施工队伍名单通过邮件发给项目经理,项 目经理草拟及配合汤毅平与施工方签订《各类施工 合同》,包含《安全协议书》、《现场管理协议》、《工作量清单 , 图纸》等相关附件,同时请施工方出具针对此项目的安全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方案及 此项目的项目经理任命书。 9.技术部在指定的时间内提交各项图纸和材料设备清单,管控汤毅平在收到 技术或项目经理确认施工图打图信息后 , 安排打印图纸,完成后交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技术、工程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填写《技术交底记录》签字确认; 10.项目经理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含: 1)安全施工方案; 2) 质量控制点; 3)进度管理; 11.项目经理给采购部发出《设备材料进场计划表》根据到货时间表的要求和 采购部进行交底;对非标设备制作过程,与采购确认非标验收次数、时间的验收安排;确认非标件的到场时间和供货范围(是否含吊装等卸货内容,在签订时确定是否有和施工队的工作范围重叠、遗漏的); 12.项目经理组织对中标施工方进行‘现场安全管理要求’和‘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现场安全 管理措施要求’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方的项目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必须到场,交底过程和结果 形成书面记录,所有参会人 第2 页共6 页

术后管理制度及流程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与处理工作流程 一、术后患者管理制度 1、手术结束后,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 2、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病人,麻醉科医师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术后恢复室或病房或外科监护室)。并对重点病人实行术后24 小时随访且有记录。病人送至病房后,接送双方必须有书面交接,以病历中签字为准。 3、凡实施中等以上手术或接受手术病情复杂的高危患者时,手术者应在病人术后24 小时内查看病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 天之内必须至少有1 次查房记录。 4、手术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5、每位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标检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6、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再评估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手术或放化疗等方案。 7、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术后患者处理工作流程 巡回护士术毕提前 15 分钟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受病人 麻醉医师向经治医生交接术中用药,输血输液量及生命体征,并共同将患者 破坏性较大手术及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术 前评估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病人,原则上术后先 送监护病房 医嘱应由主刀医生开具或 麻醉师与病房护士应床头交接病人 术中切除组织必须送病护士执行术后医嘱手术记录应由主刀医生按《病历书写规范》须及时、真实、客观、详细填写 手术当晚值班医生要主动巡视手术病人,主动为患者镇痛,不能坐等病人叫唤。三、四类手术,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病人,主刀医师及主任要亲自查房。

项目实施工作流程(确认)

1.目的 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质量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更好地明确项目经理部及技术中心、客户服务部的工作,本流程给出了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步骤,同时明确在项目开始直至项目竣工进入售后服务流程中与各协助部门,如销售、售前、采购、仓库、事业部等接口原则。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智能系统事业部(包括下属各部门)的项目实施工作。 3.说明 3.1.重点项目:被政府有关部门(市及市以上级)列为重点项目的项目。 4.在项目实施工作中的职责 4.1.事业部负责人 A.检查合同执行情况,批准项目质量计划和检验计划; B.协调售前、售后的关系; C.为项目经理部及技术中心提供必要的资源; D.协调项目经理与各配合部门接口工作; E.接受用户的投诉及追索原因。 F.负责所有合同范围外的采订购单的审批并签字 4.2.总工程师 A.负责指导技术中心技术方案的深化设计,批准技术文件,把好技术关; B.负责指导引进新的技术及产品。 C.负责所有图纸的审定并签字。 D.负责有必要的项目现场顾客答疑及具体技术问题解决。 E.负责项目中开发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并对结果负责。 4.3.项目经理部负责人 A.负责项目经理部内部的人员及工作管理;并督促完成必要的周报; B.对全部项目实施问题及实施结果负责(因资金和采购引起的问题除外),进行项目巡查,保证项目质量;

C.负责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工作,履行部门所有质量职责; D.协调项目经理部与各配合部门接口工作; E.协助项目经理完成各个项目实施工作; F.作为项目经理负责重大项目的实施工作; G.负责所有合同范围内的采购计划和订购单、项目经理部所有工程联系单、项目交接联系单及项目任务单的审批并签字。 4.4.项目经理 A.与技术中心一起会同销售部、售前支持部进行项目交底; B.对项目实施进行策划,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含附属计划),并落实质量计划; C.负责接收售前支持部、销售部移交的项目售前的各类文档(图纸、方案、投标书、销售部关于土建配合费、管路分包费、设计费、主管部门、甲供产品、甲方指定分包等事宜的书面说明文档、销售负责人对甲方作出的与项目实施相关的承诺的书面说明文档、交接会议纪要、各类电子文档)并交给事业部文档管理员存档。 D.协助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完成合同评审工作; E.负责给项目小组人员下达任务书,并督促按时完成; F.负责对项目分承包方的管理; G.负责项目实施中的各种协调工作,包含甲方、公司内部各部门、分承包方、分供方、监理方、设计方、专家方、土建方、总包方、安装方等等; H.负责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所有质量管理工作,履行项目负责人的全部质量职责,对项目质量负责; I.完成所管理的项目的实施工作; J.负责项目培训工作; K.负责项目的全部验收组织工作并对结果负责; L.负责组织完成项目竣工资料,并负责项目所有资料的整理移交; M.协助销售负责人完成合同收款; N.在项目竣工后作出项目总结报告及项目决算报告,项目总结报告中必须

项目实施基本流程(正式)

项目实施基本流程 说明 根据公司多年项目实施案例证明,软件项目是否成功、用户的软件使用情况是否顺利、是否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软件产品本身的质量,软件项目实施的质量效果也对后期用户应用的情况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项目实施的组织方式分为职能式和独立式,公司采用职能式组织实施,各部门按职能协调配合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工作事项,各个阶段之间都是承上启下关系,上一阶段的顺利完成是保证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的基础。项目实施、系统开发人员要注意项目实施整体过程中的三个重点: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编制 ●系统设计与开发 ●里程碑设计,向用户呈现项目实施过程 里程碑: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设计若干节点,将项目实施的进展呈现给用户,让用户了解、检验实施工作。 第一阶段、项目衔接 项目中标后,根据公司指派项目经理指导实施人员做好项目的衔接工作,汇集有关项目资料,了解项目前期情况,重点应汇集、熟悉

的资料有: 1、招标文件 2、投标文件 3、项目合同 4、前期给用户演示的产品材料 5、用户提供的其他材料 以上资料方案部提供 公司任命项目经理(与投标文件中一致),项目经理与用户、销售、采购、研发、财务协商起草《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计划》,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所计划的职责分配(包括用户的); (2)项目实施中如何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的质量如何控制; (3)项目实施中用户的参与和领导的支持的重要作用; (4)阶段验收、技术交接和项目结束后如何对用户提供后续服务。 第二阶段、项目启动 1、启动会议 项目组与用户共同召开的项目实施正式开始的会议,最好请公司主管领导参加。会议介绍的PPT一定会前仔细检查,会程需落实的内容一定要会前仔细研讨,检查、核对需要用户签署的文件。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84094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特点近些年来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为确保日间手术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布《日间手术管理导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建立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现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准入制度、日间手术评估制度、院前院内宣教制度和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等为主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设计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和转归流程,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医院拟定符合本院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术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执行。 二、准入制度 准入标准: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手术所需基本医疗条件及24小时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随诊电话。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困难气道抢救车等抢救设备。并符合以下准入标准:

(一)手术准入制度: 日间手术项目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项目。具体标准包含九项: 1、临床诊断明确; 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成熟的术式; 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 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 5、气道受损风险小; 6、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 7、能快速恢复饮食; 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 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二)医师准入制度: 手术医生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 1、聘任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 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已完成一定数量(建议担任手术者100例或担任第一助手200例以上); 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三)患者准入制度: 患者病情不复杂、无明显心、肺疾病、服务半径小的病人。具体标准包含五个分项:

项目实施流程与方法

项目实施流程与方法 一、项目实施流程 项目实施流程分5个阶段 1,项目售前支持阶段; 2,项目准备阶段; 3,项目建设阶段; 4,项目交付阶段; 5,项目持续支持阶段。 项目实施流程图 二、项目实施各阶段的方法 2.1项目售前阶段 协助售前人员进行相关的项售前支持,包括系统演示、问题需求收集、了解前期文件、合同确认。

2.1.1系统演示 做前期客户分析,准备系统相关数据案例;演示系统需稳定、针对性强,演示数据真实、说服力强;演示思路简洁、构思清晰;演示操作要熟练、有节奏。 2.1.2问题需求收集 *做好充分准备(准备好相关问题和问卷); *让客户打开话匣子,把问题需求主动说出来; *规划好时间,不能浪费客户的时间; *搞清楚对象,要找到能回答问题的人; *发挥原型效果,让客户对软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更好的提出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充分利用会议进行需求问题的确认。 2.1.3了解前期文件 *了解项目前期合同及相关的文件; *了解用户背景,根据用户需求找出用户当前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软件与需求差别和关键所在; *了解公司与客户方的口头协议和达成的共识;为销售提出合理化建议; 2.1.4合同确认 *确认合同的工作范围; *客户化工作的标准; *时间进度的安排情况; *付款条件对实施计划是否存在影响; 2.2项目准备阶段 确定项目经理和团队的建立、项目内部交接、组建双方项目组、准备项目工作环境、制定实施主计划、项目启动会。 2.2.1确定项目经理和团队的组建 项目经理角色包括“执行者”到“整合者”,即关注细节也纵观全局;项目实施小组成员要抽调各个部门的业务骨干,起到先锋的作用。主要工作是领导和协调与项目相关的各项工作。项目小组成员的原有工作负荷须重新安排,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参与项目的实施工作。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确立项目例会和报告流程等相关制度。

建立体外循环的基本步骤及手术配合

建立体外循环的基本步骤 及手术配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建立体外循环的基本步骤及手术配合 1切皮→递23号刀,电刀一次切开真皮皮下组织肌肉。递会阴剪剪开剑突,片拉钩分离胸骨后间隙 2开胸→电动胸骨锯自剑突向上锯开胸骨,递骨蜡,电凝止血。牵开器牵开胸骨。3切开悬吊心包→电刀切开心包,递7×17单针牵引线悬吊4-5针。(小体重可选用5×126×14涤纶编织线) 4缝主动脉插管荷包→递2-0强生6977荷包线2针(一正一反),分别套阻断管蚊 式钳固定。 5缝主动脉灌注针荷包线→递2-0强生6977荷包线一针正针,套阻断管蚊式钳固 定。 6游离主肺间隙→递组织剪 7游离上腔静脉→递组织剪游离上腔,直角钳,血管钳带阻断带 8游离下腔静脉→递组织剪游离下腔,肾缔钳,血管钳带阻断带 9固定体外循环管道→递扣扣钳两把,小纱,左、右心吸引管,管道阻断钳3把, 粗剪刀。 10插主动脉插管→扁桃钳,白线绳,11号刀主动脉插管。排气连接后,2把血管钳固定。 11插上腔静脉插管→蚊式钳2把,白线绳,11号刀上腔静脉插管。 12插下腔静脉插管→递11号刀,备组织剪,下腔静脉插管。 13插灌注针头→固定灌注管递血管钳1把,蚊式钳1把,组织剪,灌注针头。 14阻断上下腔静脉→收紧套管于上下腔静脉的阻断带,血管钳固定。 15阻断升主动脉→主动脉阻断钳。 插单房管手术配合

1-6同上 7缝右房插管荷包线→2-0强生6977荷包线/3-0prolene,套阻断管,蚊式钳固 定。 8固定体外循环管道同上 9插主动脉插管同上 10插右房插管→递蚊式钳1把,11号刀,白线绳,右房插管。 11插灌注针头同上 12阻断升主动脉同上 反针 1缝主动脉荷包第二针反针 2缝左心2/0亚克线(绿色)双反针带大垫片长套管长针持长镊子 3缝二尖瓣瓣膜2/0双反针 4缝主动脉瓣第三组双反针 5缝主动脉壁第一针双反针

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修订]

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修订]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为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 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病员,由管床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与手术当天与病历 一起送人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将标本浸入固 定液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 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 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 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 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 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具体时间要核实)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告。如遇特殊情况 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 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性质、后果,责任到人。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流程 器械护士将切下的标本 交给巡回护士 填写好标本标签 并将标本拿给家属观看 标本分类 冰冻病理标本将普通标本装入 有固定液的标本袋中 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标本袋内保存 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签收 将标本与病理申请单 一起送至病理科 冰冻报告石蜡切片细胞学检查 病理科按规定 将病理结果发给手术科室 利辛县中医院

体外循环建立步骤

术前准备] 1. 消除一切感染病灶。 2. 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以及肝、肾和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3. 纠正心力衰竭,或使病人处于可能的最佳状态。 4. 术前48小时停用毛地黄类药及利尿药。 5. 术前1周用普通饮食,以利调整电解质平衡,如病人长期服用利尿药,则术前1周将口服氯化钾适量增加,以利克服体钾的不足。 6. 术前3日开始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当日术前用药时,给一个剂量抗生素。 7. 重症病人术前1周起静脉点滴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溶液(GIK),以保护心肌。 8. 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消除顾虑,增强医患合作。让病人了解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利病人主动配合。 1_ 1-1 .瓶电正中切口 [麻醉] 静脉复合麻醉、芬太尼麻醉和低温麻醉是目前体外循环心直视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建立动脉和静脉通道] 楼动脉测压、中心静脉测压以及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可依据具体情况于麻醉前或麻醉后进行。

1-2搁骨王中拗了崔开

[手术步骤] 1. 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是标准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切口,它显露好,适合任何部位的心脏手 术。切口起自胸骨切迹稍下,达剑突下约 5cm o 2. 锯开胸骨 沿正中用电刀切开胸骨骨膜,分离胸骨切迹达胸骨后;然后解剖剑突及分离胸骨后 间隙。切除剑突后,用风(电)动锯沿中线将胸骨纵行锯开。 骨膜用电凝止血, 胸骨用骨蜡止血。 3. 切开心包 以利显露。 3]。 4. 心外探查 是否有震颤,还 要检查是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及其他心外可以发现的畸形。 5. 建立体夕卜循环 ⑴腔静脉套带:先将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间隙分开, 行升主动脉套带,牵拉升主动脉上的带向左, 显露上腔静脉侧,用直角钳沿上腔静脉侧绕过其后套带。 用同样方法用下腔套带钳绕下腔静脉套 带备用。 ⑵动脉插管:在升主动脉的远端,用 7号线作两个同心荷包缝合,均不穿透血管,缝于主动脉的 外膜,荷包线的开口左右各一。将荷包线套入止血器,以备插管时止血和固定。 将荷包中央部分 的外膜切除。向右心耳注入肝素( 3mg/kg )后用小圆(尖)刃刀在荷包中央切一略小于动脉插 管口径的切口,退出刀刃的同时将动脉插管送入升主动脉切口,立即收紧两个荷包线的止血器, 并用粗丝线将动脉插管与止血器固定在一起。最后将动脉插管固定在切口边缘或撑开器的叶柄 上,将插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⑶腔静脉插管:于右心耳和右心房各缝一荷包线, 套以止血器,然后切口,插入上下腔静脉插管 (一般先插经心耳上腔管),收紧止血器。用粗丝线围绕插管结扎切口以下 心房壁,并用此结扎线固定上下腔插管以防滑脱。将上下腔插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⑷冷心停搏液灌注插管: 在升主动脉根部前侧外膜作一褥式缝合, 液灌注针头排尽气体后刺入褥式缝合线的中央部位进入升主动脉, 用粗线固定在一起。将插管与灌注装置连接。 ⑸左心引流插管:可选用下列二者之一: 左房引流于右上肺静脉根部与左房的连接部作一大的褥式缝合, 一小口后,将左房引流管插入左心房, 收紧止血器,并用粗丝线结扎, 一起。将引流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左室引流 某些病人应用左室引流效果更佳, 在左室近心尖无血管区作一褥式缝合, 套上止血器, 在褥式缝合圈中央作一小切口, 自小切口置入左心室引流管, 收紧止血器,将引流管与止血器固 定在一起。将引流管连接于人工心肺机系统。 检查所有管道及其连接均无错误, 肯定各通道没有任何障碍, 即可开始体外循环, 并行循环数分 钟后,阻断上、下腔静脉,进入完全体外循环,此时上、下腔静脉血液完全经插管流入人工心肺 机,不流入右房。同时进行血液降温 ⑹阻断升主动脉:在全身温度降到 30 C 左右时,提起升主动脉套带,用主动脉阻断钳,阻断升 主动脉。立即由主动脉根部的灌注管灌入 4 C 冷心停搏液(10?15ml/kg ),同时心脏表面用 4 C 冰盐水或冰屑降温,以使心脏迅速停搏 [图1-4]。 体外循环的运转指标如下: 平均动脉压 5.33?9.33kPa(60?90mmHg) 中心静脉压 0.59?1.18kPa(6?12cmH2O) 体温 一般手术28 C 左右;复杂心脏手术可用深低温 心肌温度 保持在15 C ?20 Co 流量 50?60ml/kg 为中流 纵行正中切开心包,上达升主动脉反折部,下达膈肌,切口下段向两侧各切一侧口 之后将心包切缘缝合于双侧胸骨外的软组织, 用撑开器撑开胸骨, 显露心脏[图1-1 探查主动脉、肺动脉、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的大小、力以及 2?3mm 的心耳和 将其套入止血器。将冷心停搏 抽紧止血器,将插管和止血器 套以止血器,在褥式缝线圈切 把引流管与止血器固定在 20 C ?25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