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腹部检查(100分)

考生姓名:得分:

考官签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表格

精选表格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100分)姓名学号班级得分体检内容 被检者仰卧位,双腿屈起,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从上腹部至下腹部视诊全腹或腹部 视诊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视诊全腹(1分)。考生视线处于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1分),自侧面沿切线方向观察(1分)。口述视诊内容(1分)。通过脐划一水平线和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四区(2分),即: 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右下腹。 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听诊各区,注意上腹部、中腹部、腹部两侧及肝、腹部 听诊 腹部 触诊脾各区(1分)。口述听诊内容: 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和搔弹音等(1分)。在右下腹部听诊肠鸣音(1分),在上腹中部听诊腹主动脉、在左、右上腹肾动脉(1分)。 被检者仰卧位,双腿屈曲(1分),站于被检查者右侧(1分)。用双手搓擦法温暖手,指甲应短(1分)。 站被检者右侧,前臂基本在被检查者腹部表面同一水平(1分),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1分),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腹部 紧张 度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1分)。检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1分),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1分)。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 强直呈木板状,不易压陷(1分);腹壁紧张度减低:

手指按压时腹壁松软无力,失去弹性(1分)。先从左下腹开始(1分),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1分),原则上先触诊健康部位,逐步移向病痛部位(1分)。 压痛 反跳 痛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站在其右侧(1分)。按顺序触诊被检查者全腹部(1分),假定阑尾点出现压痛后,检查反跳痛(2分),口述反跳痛阳性。被检查者腹痛骤然加重,并有痛苦表情或呻吟(1分)。 单手触诊: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1分),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然后将右手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的右侧腹部估计肝肝脏 触诊下缘的下方(1分),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3分)。如此反复进行,并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2分)。双手触诊: 考生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手法(1分),用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1分),拇指张开置于季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1分),使肝下缘紧贴前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可提高触诊的效果(1分)。 仰卧位触诊: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1分),站在被检查者右侧(1分),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胸下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1分),右手掌平放于脐部,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1分),配合呼吸,以手指的力量下脾脏 触诊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或肋缘(1分)。侧卧位触诊: 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请被检者取右侧卧位(1分),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1分)。双手触诊法操作:

胸腹部体格检查考试考核评分标准题库

腹部体格检查考试考核评分标 体表标志 1.肋弓下缘:由第8一10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其下缘为腹壁上界。 2胸骨剑突:是胸骨下端的软骨.位于第七对肋软骨之间凹陷的顶部。 3腹上角:是两侧肋弓的交角。 4脐:位于腹部的正中央.向后投影相当于第3—4腰椎之间。 5.髂前上棘:是髂嵴前方突出点。 6.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 7腹中线是胸骨中线的延续.位于腹前壁正中。 8腹股沟韧带:是腹部体表的下界,位于腹股沟三角的下界与耻骨联合上缘共同构成腹壁下界 9肋脊角:是两侧背部第l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 10耻骨联合:是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 九区法:由

2条水平线(两肋弓下缘连线、两髂前上棘连线)和 2条垂直线(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的垂直线) 将腹部分为#字形的9区,即左右上腹部及上腹部、左右侧腹部及中腹部。左右下腹部及下腹部。 四区法:通过脐画一水平线及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4区。即左上腹、左下腹、右上腹、右下腹部。 腹部望诊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 2.医生站于病人右侧,一般按自上而下视诊.有时为了查出细小隆起或蠕动波,检查者的眼晴需降低至腹平面,自侧面呈切线方向观察。3.观察顺序及内容:腹部外形、(平坦、膨隆、凹陷、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有无曲张及血流方向),胃肠型和蠕动渡。腹壁皮疹、色索、胆纹、疝等。 4.检查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可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检查者将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压在静脉上,然后一只手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放松该手指,另一手指紧压不动,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再同法放松另一手指,即可看出血流方向。

体格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体格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一般检查[5.0] 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0.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0.5]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0.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3.0] 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0.5] 二、头部[5.0] 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 [0.5] 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0.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0.5] 14.检查调节反射。[0.5]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0.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0.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0.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0.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1.0] 三、颈部[8.0]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0.5]

体格检查评分使用表三基.doc

体格检查 (A 卷 ) 评分表 (100 分 ) 姓名职称科室得分 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要点 分值 得分 职业 1. 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 每项 0.5 分) 2 2. 查体前洗手,查体站位正确,自我介绍,告知目的 素质 (每项 0.5 分) 2 10 分 一般 项目 检查 12 分 头颅 与五 官检 查 73 分 3. 语言文明 , 有良好的沟通 (2 分) 关爱病人,有人文关怀 的具体表现 5 4. 查体用物准备到位 1 1. 观察受检者一般状况并报告其内容(营养、发育、神 志、体位、面容与表情) 3 2. 测腋温,测温方法正确( 1.5 分),读表报告结果 ( 0.5 分) 2 3. 触诊桡动脉,时间至少 30 秒,报告脉搏频率、节律、 强度( 1 分),双手同时触诊左右侧桡动脉,检查其对 2 称性,口述检查结果( 1 分) 4. 计数并观察呼吸,报告每分钟呼吸次数 1 5. 测量右上肢血压:体位,袖带绑扎位置、松紧度,血 压计数摆放与心脏同一水平、充气与测压过程规范( 3 4 分),测血压 2-3 次,报告测压结果 mmHg(1分) 1. 观察头颅外形、毛发分布、色泽,头颅有无异常运 动;触诊头颅有无压痛、包块等 4 2. 视诊双眼及双眉,报告视诊结果 2 3. 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2 分);检查双侧泪 囊( 2 分);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 6 膜,检查方法及报告结果正确 4. 检查眼球运动(目标物距眼球约 30-40cm ,检查六个 4 方位),检查顺序及方法正确 5. 检查瞳孔(形状、大小、对称性);检查直接、间接 6 对光反射;检查集合反射 6. 检查双侧外耳及乳突(有无压痛);检查颞颌关节; 3 分别检查双耳听力 7. 检查外鼻、鼻前庭、鼻中隔;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 3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细则2017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触诊是腹部检查的主要方法,对腹部体征的认知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确定视诊所见,又可为叩诊、听诊提示重点。有些体征如腹膜刺激征、腹部肿块、脏器肿大等主要靠触诊发现。在腹部触诊时,各种触诊手法都能用到。为使腹部触诊达到满意的效果,被检查者应排尿后取低枕仰卧位,两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两腿屈起并稍分开,以使腹肌尽量松弛,作张口缓慢腹式呼吸,吸气时横膈向下而腹部上抬隆起,呼气时腹部自然下陷,可使膈下脏器随呼吸上下移动。检查肝脏、脾脏时,还可分别取左、右侧卧位。检查肾脏时可用坐位或立位。检查腹部肿瘤时还可用肘膝位。医生应站立于被检查者右侧,面对被检查者,前臂应与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检查时手要温暖,指甲剪短,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部,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肌紧张度。然后以轻柔动作按顺序触诊,一般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至右下腹,再至脐部,依次检查腹部各区。原则是先触诊健康部位,逐渐移向病变区域,以免造成患者感受的错觉。边触诊边观察被检查者的反应与表情,对精神紧张或有痛苦者给以安慰和解释。亦可边触诊边与患者交谈,转移其注意力而减少腹肌紧张,以保证顺利完成检查。腹部触诊应用基本检查方法中所列各种触诊手法,浅部触诊使腹壁压陷约 1cm,用于发现腹壁的紧张度、表浅的压痛、肿块、搏动和腹壁上的肿物等(如皮下脂肪瘤、结节等)。深部触诊使腹壁压陷至少 2cm 以上,有时可达 4~5cm,以了解腹腔内脏器情况,检查压痛、反跳痛和腹内肿物等。包括深压触诊,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压痛点和反跳痛。滑动触诊在被触及脏器或肿块上作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以探知脏器或肿块的形态和大小。双手触诊常用于肝、脾、肾和腹腔内肿块的检查,检查盆腔的双合诊亦属此例。浮沉触诊又称冲击触诊(ballottement),用于大量腹水时检查深部的脏器或肿块;钩指触诊(hook technique),多用于肝、脾触诊。 (一)肝脏触诊触诊时,被检查者处于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使腹壁放松,并做较深腹式呼吸动作以使肝脏在膈下上下移动。检查者立于患者右侧用单手或双手触诊。 1.单手触诊法较为常用,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壁深部,吸气时,手指缓慢抬起朝肋缘向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图 2-6-8)。需在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上,分别触诊肝缘并测量其与肋缘或剑突根部的距离,以厘米表示。触诊肝脏时需注意: (1)最敏感的触诊部位是示指前端的桡侧,并非指尖端。故应以示指前外侧指腹接触肝脏。 (2)检查腹肌发达者时,右手宜置于腹直肌外缘稍外处向上触诊,否则肝缘易被掩盖或将腹直肌腱划误认为肝缘。 (3)触诊肝脏需密切配合呼吸动作,于吸气时手指上抬速度一定要落后于腹壁的抬起,而呼气时手指应在腹壁下陷前提前下压,这样就可能有两次机会触到肝缘。 (4)当右手示指上移到肋缘仍未触到肝脏时,如右腹部较饱满,亦应考虑巨大肝脏,手指可能自始即在肝脏上面,故触不到肝缘,应下移初始触诊的部位自髂前上棘或更低的平面开始。 (5)如遇腹水患者,深触诊法不能触及肝脏时,可应用浮沉触诊法,即用并拢三个手指垂直在肝缘附近冲击式连续按压数次,待排开腹水后脏器浮起时常触及肝脏,此法在脾脏和腹部肿块触诊时亦可应用。2.双手触诊法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法,而用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使肝下缘紧贴前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这样吸气时下移的肝脏就更易碰到右手指,可提高触诊的效果 3.钩指触诊法(hook method) 适用于儿童和腹壁薄软者,触诊时,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者右肩旁,面向其足部,将右手掌搭在其右前胸下部,右手第 2~5 指并拢弯曲成钩状,嘱被检查者做深腹式呼吸动作,检查者随深吸气而更进一步屈曲指关节,这样指腹容易触到下移的肝下缘。此手法亦可用双手第 2~5 指并拢弯曲成钩状进行触诊。触及肝脏时,应详细体会并描述下列内容: 1.大小 2.质地 3.边

胸腹部体格检查考试考核评分标准题库.doc

腹部体格检查考试 考核评分标 体表标志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其下缘为腹壁108 一1.肋弓下 缘:由第上界。胸骨剑突:是胸骨下端的软骨.位于第七对肋软骨 之间凹陷的 2 顶部。 3 腹上角:是两侧肋弓的交角。 腰椎之间。 4 脐:位于腹部的正中央.向后投影相当于第3— 4 .髂前上棘:是髂嵴前方突出点。 5 .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 6 7腹中线是胸骨中线的延续.位于腹前壁正中。 腹股沟韧带:是腹部体表的下界,位于腹股沟三角的下界与耻8 骨联合上缘共同构成腹壁下界肋骨与脊柱的交角。 9 肋脊角:是两侧背部第 l2 10耻骨联合:是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 九区法:由. 2 条水平线 (两肋弓下缘连线、两髂前上棘连线)和

2 条垂直线 (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的垂直线) 将腹部分为 #字形的 9 区,即左右上腹部及上腹部、左右侧腹部及中 腹部。左右下腹部及下腹部。 4 区。即四区法:通过脐画一水平线及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 左上腹、左下腹、右上腹、右下腹部。 腹部望诊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 2.医生站于病人右侧,一般按自上而下视诊.有时为了查出细小隆起或蠕动波,检查者的眼晴需降低至腹平面,自侧面呈切线方向观察。3.观察顺序及内容:腹部外形、 (平坦、膨隆、凹陷、呼吸运动 ),腹壁静脉、 (有无曲张及血流方向 ),胃肠型和蠕动渡。腹壁皮疹、色索、胆纹、疝等。 4.检查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可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检查者将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压在静脉上,然后一只手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 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放松该手指,另一手指紧压不动, 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再同法放松另一手指,即可看出血流方向。

胸腹部体格检查步骤及评分细则

胸部 1胸部视诊(7分)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 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要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3 分); 能指出上述全部内容的得3分,指出8项者得2分,少于4项者得0.5分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2分); 能提到4?5项者满分。2项者得1分,少于于3?4项者1分。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 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2分)。 能讲出呼吸频率1分,讲出呼吸节律1分。 2、胸(肺)部触诊(7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分); ①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 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2 分)。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 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③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2分);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 强度重复轻发“ yi ”长音(1分)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1 分)。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2分)。 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2 分)。 3、胸(肺)部叩诊(7分) (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3分)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 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1分)。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 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 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 外对比叩音的变化(1分)。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1分);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3)叩肺下界移动度(3分)。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 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

腹腔穿刺试题及评分表

参赛选手号:由参赛选手A完成 题目: 患者,男,75岁,因“腹痛、腹胀伴脓血便1月”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呈尖腹,触之较韧,左下腹反麦氏点区可触及2.0cm×2.5cm的包块,活动度差,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辅助检查:血常规:RBC 2.35×1012/L,Hb 87g/L,HCT 26%,MCV 67fl。粪隐血:阳性。CEA:532μg/L。 问题:(写在答题纸上) 1、该患者首先考虑可能为何种疾病?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4分﹚ A.结核性腹膜炎、失血性贫血 B. 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道出血C.结肠癌并腹腔转移、失血性贫血 D. 溃疡性结肠炎、失血性贫血 2、还应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明确诊断?请从下列选项选出相应的答案﹙12分﹚ A. 腹部影像学(超声或CT等检查) B. 肠镜+活检病理检查 C. 腹水常规、腹水生化 D. 腹水结核抗体、腹水肿瘤标志物 E. 腹水培养+药敏 F. 腹水找脱落细胞 G. 超声引导下肿块穿刺活检 3、假如该患者需要行腹腔穿刺检查,为保障患者安全及穿刺成功率,在腹腔穿刺之前最好完善那些检查?﹙4分﹚ A. 心电图 B. 立腹平片 C. 腹部CT或彩超检查 D. 血凝常规 答案:1、C (答对得4分)2、ABCDEF (全对得12分,漏选1个扣3分,直到扣完为止;答案中如选G,得0分)3、ABCD (全对得4分,漏选1个扣2分,直到扣完为止)

参赛选手号:由参赛选手B、C完成 患者,男,75岁,因“腹痛、腹胀伴脓血便1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偶然发现左下腹可触及一鹌鹑蛋大小的包块,渐感腹痛、腹胀,有时大便带有脓血。CT示:腹腔大量积液,乙状结肠处见一大小约2.0cm×2.5cm的实质性包块。 要求: 为了解腹腔积液的性质,请根据提供的设备在模拟人上进行相应的操作。

胸腹部体格检查步骤及评分细则

胸部 1、胸部视诊(7分)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要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3分); 能指出上述全部内容的得3分,指出8项者得2分,少于4项者得0.5分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2分); 能提到4~5项者满分。2项者得1分,少于于3~4项者1分。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2分)。 能讲出呼吸频率1分,讲出呼吸节律1分。 2、胸(肺)部触诊(7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分); ①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2分)。(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③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2分);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1分)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1分)。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2分)。 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2分)。 3、胸(肺)部叩诊(7分) (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3分)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1分)。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1分)。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1分);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3)叩肺下界移动度(3分)。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1分)。 ②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1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血压 (1)血压计放置位置正确 (2)血压带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 (3)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 (4)测量过程流畅 2、眼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 (2)对光反射(直接、间接)检查方法正确 (3)调节反射检查方法正确 (4)辐辏反射(辐辏运动)检查方法正确 3、浅表淋巴结 (1)检查手法正确 (2)检查部位能涉及到四个主要部位(颈部、腋窝、锁骨上、腹股沟)(3)若触及淋巴结时如何表述(能讲出大小、数量、活动度、有无触痛)4、颈部(甲状腺、气管) (1)检查站立位置正确 (2)检查甲状腺手法正确(包括检查者在病人前和后的手法) (3)头部位置正确并能令被检查者吞咽口水 (4)三手指检查气管方法、部位正确 5、外周血管检查 (1)脉搏:测试脉率、脉律方法、部位正确

(2)测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方法正确 (3)在静脉杂音、动脉杂音、射枪音三种杂音中会正确操作 6、胸部视诊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主要垂直线标志(锁骨中线)及主要自然陷窝 (2)在视诊内容方面,能提到观察胸廓形状(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等) (3)能答出视诊可观察: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7、胸部触诊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 (2)双手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 (3)能提到胸部触诊可触及胸膜摩擦音,并能进行正确操作 8、胸部叩诊 (1)间接叩诊时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 (3)会叩肺移动度 9、胸部听诊 (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 (2)能表述听诊(肺部听诊)四种主要内容(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10、心脏视诊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

体格检查评分细则

体格检查评分细则 一、体格检查:(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项: (一)一般检查(小项目) 1、血压(间接测量法)(6分) (1)检查血压计(1分);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1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6分)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2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2分);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2分)。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6分) (1)颈部淋巴结检查(2分): 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1分) 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1分)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胸腹部体格检查步骤及评分细则

能指出上述全部内容的得3分,指出8项者得2分,少于4项者得分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2分); 能提到4~5项者满分。2项者得1分,少于于3~4项者1分。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2分)。 能讲出呼吸频率1分,讲出呼吸节律1分。 2、胸(肺)部触诊(7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分); ①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2分)。(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③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2分);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1分)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1分)。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2分)。 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2分)。 3、胸(肺)部叩诊(7分) (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3分)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1分)。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1分)。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1分);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3)叩肺下界移动度(3分)。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1分)。 ②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1分)。 ③能讲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的(1分)。 4.胸部(肺)听诊(7分) (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3分); 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 (2)能表述肺部听诊四种主要音的名称(4分) 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 心脏

腹部体检评分标准[精彩]

腹部体检评分标准[精彩] 腹部体检评分标准 项目总分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 1、准备 3 仪表整洁、帽穿戴整齐(0.5)、态度和蔼(0.5)、必要的交流(1)、洗手(1) 1、医生站位(1) 2、病人体位:自然平卧于检查床上,双上肢平放在身体两侧(0.5),双下2、体位 5 肢屈曲(必要时放平)(1),衣服暴露适当(1);自然呼吸(0.5)。告知病人,必要时需要翻动体位,以取得配合(1) 基本要求:体位正确(0.5)、光线良好(0.5)、视线正确(0.5) 视诊内容: *1、形态与轮廓:观察方法(0.5)、结果描述(1) 2、呼吸运动:观察方法(0.5)、结果描述(0.5) 3、视诊 10 3、腹部皮肤:观察方法(0.5)、观察内容(0.5) 4、脐部:观察内容(1) 5、腹壁静脉:观察部位(0.5)、血液流向判断(1) 6、胃型、肠型和蠕动波:观察部位(0.5)、观察方法(0.5)、结果描述(0.5) 7、腹部搏动:观察部位(0.5)、鉴别搏动的来源(0.5) 基本要求:体位正确(0.5);听诊时间适当(1) 听诊内容: 1、肠鸣音:听诊部位(1.0)、听诊的结果描述(肠鸣音次数、音调、性质 等)(1.5) 2、振水音:听诊部位(1)、具体的听诊方法(1.5)、听诊结果描述(振水音4、听诊 12 阴性、或者阳性)(1.0)

3、血管杂音:听诊部位(腹主动脉和肾动脉听诊0.5、脐部扩张静脉听诊0.5、 肝脏和肿块的血管杂音听诊等0.5)、听诊结果描述(1.0) 4、摩擦音:听诊部位 (0.5)、听诊结果描述(0.5) 5、搔弹音:听诊方法(0.5)、听诊结果描述(0.5) 基本要求:扳指正确(1);叩诊力度(1)和频率正确(1) 叩诊内容 1、移动性浊音叩诊:叩诊方法(3.0)、结果描述(1) 2、肝叩诊: (1)肝上界叩诊:方法(1)、叩诊结果描述(1) (2)肝下界叩诊:方法(1)、叩诊结果描述(1) 5、叩诊 24 (3)肝上下界测量:方法(0.5)、结果(0.5) (4)肝区叩击痛:方法(间接叩诊1、直接叩诊1、叩击部位2)、叩诊结果描述(1) 3、脾和胃泡鼓音区叩诊:方法(3)、结果描述(1) 4、肾区叩击痛:叩诊部位(1)、叩诊手法(1)、结果描述(1) 5、膀胱叩诊:叩诊 部位(1)、叩诊手法(1)、结果描述(1) 基本要求:触诊的顺序(2);手温暖(冬 天)(0.5);触诊时手的协调性(指间6、触诊 34 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前臂的 协调运动)(2) 触诊内容: 1、腹壁紧张度:触诊部位(0.5)、触诊手法(1)、结果描述(0.5) 2、压痛及反跳痛:触诊手法(1)、结果描述(0.5) 3、几个主要部位的压痛: (1)胆囊点压痛和Murphy征检查:检查部位(0.5)、手法(1)、结果描述 (1) (2)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部位(每个点各0.5分,共1分)、方法 (0.5)、结果描述(0.5)

腹部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2012年“医师技能比武大赛”实践技能比赛 体格检查评分表,腹部, 姓名: 得分: 评委: 检查项目检查要点具体分值扣分情况正确暴露腹部 4 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平静呼吸 4 肌~双上肢臵于躯干两 侧 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有无肠型及蠕动波,有无皮疹、疝等 4 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听诊肠鸣听诊器臵于脐附近~听诊时间至少14 分钟~若听不到应延长至听到肠鸣音或 5分钟 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听取双侧上腹肾动脉、中腹髂动脉、下4 腹股动脉有无血管杂音 叩诊全腹一般自左下开始逆时针方向叩诊全腹 4 叩诊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从肺部清音转为浊音6 时为肝上界 叩诊肝下界从脐平面开始向上叩诊~由鼓音转为浊6 音时为肝下界 检查肝脏有无叩击痛 4 检查移动性浊音延期水平先向左侧叩~出现浊音时固定6 扳指~嘱受检者右侧卧再叩时如呈鼓 音~表明浊音移动~继续向右叩直至浊 音区固定扳指嘱受检者左侧卧再叩时

如浊音变为鼓音~证实浊音却有移动浅触诊全腹部经受检者为张口做腹式呼吸~右手四指4 并拢平臵于腹壁~手指压下腹壁约1cm 深 深触诊全腹部检查者右手通过掌指关节和远端手指4 掌面深压腹壁2cm以上~同时前后滑动 顺序检查全腹 训练患者作加深的腹式 4 呼吸2,3次 在右锁骨中线上单手法在右锁骨中线上右手四指并拢平放于6 触诊肝脏受检者右侧腹壁~食指的桡侧缘对着肋 缘~自右髂骨上棘水平开始逐渐向上移 动触诊~ 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右手的触诊法同单手法~左手托住受检6 诊肝脏者右腰部~拇指张开臵于右季肋部~在 前正中线上双手法 检查肝颈静脉反流征检查者将手放在受检者右上腹~用力压4 10秒或更长 检查胆囊点有无压痛以左手掌面平放于受检者右胸下分~拇6 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 双手法触诊脾脏左手掌臵于其左胸下第9至第11肋处~6 右手平放于腹部~指尖方向大致于左肋 弓垂直迎触脾脏~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 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常用左手从 后方托起左右后腰部并向前推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表加强版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评分标准满分扣分原因得分 一般检查[]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 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头部[]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 14.检查调节反射。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颈部[]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精选干货)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 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00分) 姓名:得分:考核人: 体检内容分 值 得 分 腹部视诊体表标志及分区:肋弓下缘(1分)、腹上 角(1分)、腹中线(1分)、腹直肌外缘(1分)、髂前上棘(1分)、腹股沟(1分)、 脐(1分)及分区(3分):4区法、9区法、7 区法。 10 视诊方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暴露腹部, 双腿屈曲,告知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 自上而下视诊全腹(4分);检查者视线与被 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检查者自侧面切线方 向观察(3分)。 7 叙述视诊主要内容: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3分);呼吸运动、胃肠型 和蠕动波(3分);皮疹、瘢痕、疝等(2 分)。 8

腹部触诊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放于 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4分);检查者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 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 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手指并拢,避免 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手应提 起,不能停留在整个腹部上移动(4分)。 8 腹部包块触诊:触诊包块手法正确,深部滑 行触诊(4分)(检查者以并拢的2、3、4 指端逐渐触向腹部包块,并在其上下左右作 滑动触摸);双手触诊法(4分)(将左手置于 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部位向 右手方向推动,有助于右手触诊);描述包 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移动 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4分). 12 压痛与反跳痛: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 部出现疼痛,称压痛(2分);然后手指可 于压痛处稍停留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 腹痛加剧,称为反跳痛(3分) 5 腹部听叩诊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 自腹中部向左侧腹部叩诊,出现浊音时,板 指手不离腹部,令其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 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诊又为浊音(4分);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诊,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 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4分)。 8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检查者精神饱满(0.2)仪表端庄(0.2)举止大方(0.2)态度诚恳和蔼(0.2)关心体贴患者(0.2) 查体前检查者准备:自我介绍(0.5),洗手(0.3)备齐检查用物(0.2) 查体前被检查者准备:解开患者衣服(0.5)充分暴露前胸部(0.5) 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位置正确;被检查者坐位或卧位(0.5)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100分)

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1、测血压: 测量血压前半小时内禁烟,病人在安静状态休息5—10 分钟(1.5 分),取仰卧或坐位,通常测右上肢血压,裸露伸直被测上肢并轻度外展45℃,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3 分)。打开血压计开关,水银柱液面与0 点平齐,排尽气囊内空气,将袖带气囊位于肱动脉表面均匀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在肘旁横纹上约2—3cm,袖带不宜过紧过松,以能伸进一指为宜(4 分)。先于肘窝处触扪及肱动脉搏动,将听诊器膜型体件置于肘窝处肱动脉上,不可塞在袖带下(4 分),以右手向袖带内边充气边听诊,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 30mmHg 后缓慢放气,两眼平视汞柱缓慢下降(以每秒2mm 为宜),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响时汞柱数值为收缩压;随着汞柱下降,当声音突然变低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汞柱数值为舒张压(3 分),再重复测量 2 次,取其最低值(3 分),测量完毕整理放好血压计袖带,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让水银完全进入水银槽内后关闭开关并盖好(1.5 分)。 2、眼球运动检查、集合反射、直接对光反射及间接对光反射: 检查对光反射时,医生一手持手电筒由外往内直接照射一侧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如瞳孔立即缩小是为直接对光反射存在(4 分);如用手隔开双眼而观察对侧瞳孔并见其立即缩小是为间接对光反射存在(4 分)。查集合反射时嘱病人注视1m 外的医生示指尖,然后将示指尖缓慢移近眼球(距眼球约10cm 处),正常人此时瞳孔缩小,双侧眼球向内聚合(4 分)。查眼球运动方法:医生置目标物(常用右手指尖)距病人眼前30—40cm 处,嘱病人固定头部,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一般按病人向左—左上—左下、再向右—右上—右下 6 个方向顺序进行(5 分)。

临床医学诊断体格检查技能操作考核评分表(排版好)

2012 级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技能毕业考试考核评分表 (体格检查技能操作)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考核教师:______________ 试题编号1:测量血压(间接测量法) _________ 试题编号2: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

试题编号3: 眼球运动、对光反射、集合反射检 项目 准备工作(1 分)1、准备好手电筒 分值扣分得分 0.5分 2、受检者坐位/卧位0.5分 眼球运动(2 分)1、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者眼前30?40cm ; 2、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 3、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行进行检查(注意:正确区分左右,以患 者为主;方向判定错误扣0.5分) 0.5分 0.5分 1分 对光反射(3 分)1、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光自外侧移入,照射受检者一侧瞳孔,观察其动态反 应; 2、间接对光反射:检查者用手隔挡于两眼之间 3、用手电光照射一侧瞳孔时观察对侧瞳孔动态变化 4、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对侧瞳孔。 1分 0.5分 0.5分 1分 集合反射(1 分)1、嘱受检者注视1m外目标物 0.5分2、检查者逐渐将目标物移至受检者两眼前正中,距眼球约10cm,让其追视,观察两眼球的0.5分 相关问题(3 分)运动状态。 1、说出受检者眼球运动和对光反射情况。 2、支配眼球运动的脑神经有哪些【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 3、瞳孔反射的正常表现【正常为圆形,双侧等大】对光反射检查消失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分 1分 【见1分于昏迷患者】? 总分 10分

体格检查评分表(三基)

体格检查(A卷)评分表(100分) 姓名职称科室得分 项目检查内容与评分要点分值得分 职业素质10分1.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每项0.5分) 2 2.查体前洗手,查体站位正确,自我介绍,告知目的(每项0.5分) 2 3.语言文明,有良好的沟通(2分)关爱病人,有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 5 4.查体用物准备到位 1 一般项目检查 12分1.观察受检者一般状况并报告其内容(营养、发育、神志、体位、面容与表 情) 3 2.测腋温,测温方法正确( 1.5分),读表报告结果(0.5分) 2 3.触诊桡动脉,时间至少30秒,报告脉搏频率、节律、强度(1分),双手 同时触诊左右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口述检查结果(1分) 2 4.计数并观察呼吸,报告每分钟呼吸次数 1 5.测量右上肢血压:体位,袖带绑扎位置、松紧度,血压计数摆放与心脏同 一水平、充气与测压过程规范(3分),测血压2-3次,报告测压结果 mmHg(1分) 4 头颅与五官检查73分1.观察头颅外形、毛发分布、色泽,头颅有无异常运动;触诊头颅有无压 痛、包块等 4 2.视诊双眼及双眉,报告视诊结果 2 3.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2分);检查双侧泪囊(2分);翻转上 睑,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检查方法及报告结果正确 6 4.检查眼球运动(目标物距眼球约30-40cm,检查六个方位),检查顺序及 方法正确 4 5.检查瞳孔(形状、大小、对称性);检查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检查集合 反射 6

6.检查双侧外耳及乳突(有无压痛);检查颞颌关节;分别检查双耳听力 3 7.检查外鼻、鼻前庭、鼻中隔;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情况 3 8.检查上颌窦、额窦、筛窦有无压痛,局部有无肿胀,检查方法及部位正 确,报告结果 3 9.观察口唇、牙齿、牙龈,报告正确结果 2 10.嘱受检者张口,借助压舌板、灯光检查口咽部、颊粘膜、上颚、扁桃 体,报告结果 4 11.检查舌质,舌苔;伸舌检查舌下神经;报告检查结果 2 12.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视诊,嘱受检者皱眉、闭目、露齿、鼓腮或吹口 哨),报告检查结果 4 13.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咀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检查三叉 神经感觉支(自上而下、左右对比),报告检查结果 4 14.暴露颈部,观察颈部外形、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静脉搏动,报告检查 结果 4 15.触诊头颈部8组淋巴结,触诊手法、顺序、位置、部位名称和报告检查 结果 5 16.触诊甲状软骨,甲状腺峡部及侧叶,触诊手法、顺序、位置、部位名称 和报告结果 8 17.听诊左右侧颈动脉及甲状腺(2分),触诊气管位置 4 18.检查颈椎屈曲、侧弯、旋转运动(3分),检查副神经(耸肩、对抗头部 旋转)(2分) 5 查体时间及综合评价5 分1.检查时间12分钟,到时停止检查,未完成查体扣分 5 2.查体熟练规范流畅4分,欠熟练流畅扣2分,很差扣3分 评委签名年月日 体格检查(B卷)评分表(10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