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培养技术

细菌培养技术
细菌培养技术

普通细菌培养鉴定操作规程

普通细菌培养鉴定操作规程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 人体很多部位与外界相通,存在栖息菌群,但不致病,当菌群失调或分离到致病菌则具有临床意义;另外机体某些部位是无菌的,如检出细菌则视为致病菌。并排除采样及操作污染。 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血液,骨髓,脑脊液,胸水,腹水,尿液,等体液;痰液,前列腺液,脓液,组织分泌物或穿刺液等。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或未按要求部位采取的标本。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均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 5 试剂 (1)试剂名称: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平板、中国蓝平板、SS平板、柯玛嘉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6仪器设备: (1)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 (2)梅里埃ATB药敏鉴定仪 (3)显微镜、SPX-150B型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天平 7 校准程序 (送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8操作步骤

(1)所有标本按照培养目的增菌培养12-18小时后盲目接种,血培养发现阳性立即进行接种。 (2)接种:以上增菌标本及其他临床标本用接种环取标本接种环划线血平板及其他选择性培养基上,35℃培养过夜,观察结果。 (3)涂片:肉眼见细菌生长,取生长物涂片做革兰氏染色; (4)纯培养:根据需要接种血平板、巧克力、中国蓝/柯玛嘉或厌氧平板过夜培养以获得纯培养。 (5)鉴定:按照鉴定仪要求调配菌液浓度,细菌的鉴定见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系统 9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10 生物参考区间 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未见细菌生长;其他标本如大便,痰液为正常菌群或未见致病菌。 11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细菌鉴定到种或属;菌群调查报告比例。 12 临床意义: 为医生提供病原学诊断,并为进一步药敏实验提供依据。

细菌接种技术

(一)平板划线接种法(又称分离培养法)平板划线接种法为最常用的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通过平板划线后,可使细菌分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有利于从含有多种细菌的标本中分离出目的菌。平板分离划线的方法较多,其中以分区划线法与曲线划线法较为常用。其目的都要使细菌呈现单个菌落生长,便于同杂菌菌落鉴别。 现只介绍分区划线法。 1、右手持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待凉后,挑取大肠杆菌(或葡萄球菌)培养物少许。 2、左手斜持琼脂平板,皿盖留在桌上,于火焰近处将菌涂于琼脂平板上端,来回划线,涂成薄膜(约占平板总表面积的1/10),划线时接种环与平板表面成30~40o角,轻轻接触,以腕力在平板表面行轻快地滑移动作,接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 3、烧灼接种环,杀灭环上残留细菌,待冷(是否冷却,可先在培养基边缘处试触,若琼脂溶化,表示未凉,稍等再试),从薄膜处取菌作连续平行划线,约占平板表面1/5左右,再次烧灼接种环,等三次平行划线……以同样方法作第四次,第五次划线,将平板表面划完。 4、划线完毕,盖上平皿盖,底面向上,用标签或腊笔注明菌名检验号码,接种者信息等,置37℃孵育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二)纯培养细菌接种法(斜面培养基接种法:用于培养,保存菌种及其它实验用) 1、取一支斜面培养基及一支纯菌种管,并排倾斜放在左手四指中拇指压住并以手掌支住两试管底部。右手将白金环于火焰上灭菌、冷却。并拔起两试管的棉塞。(勿放置桌上,如棉塞太紧时应预先松动)。 2、试管口部于火焰上往返通过2~3次灭菌,将灭菌白金环伸入有菌试管中,取少量细菌(一般应从斜面底部沾取),然后小心移至准备接种的试管中。 3、接种方法是自管底向上连续平划线,若以保存菌为目的时可自管底上划一粗直线即可。 4、取出接种环,将试管上部再经火焰灭菌,塞好棉塞,接种环灭菌后放回原处。 5、若自平皿培养物中取菌时,只应沾取一个单个菌落。 6、接种菌应作好标记,标明菌种名称,日期等,置37℃温箱中培养,次日观察结果。液体培养基接种法:用于增菌及鉴定细菌生长特点,如表面生长,沉淀生长,均匀混浊生长等。操作技术基本与上法相同,只是接种时应将沾菌之接种环沿接近液体表面之管内壁轻轻摩擦(勿用力振荡)使细菌混入培养基内,置37℃温箱中培养,次日观察结果。 (三)半固体培养基穿刺培养法用于保存菌种及间接观察细菌之动力(无动力之细菌仅沿穿刺线生长,清晰可见;有动力的细菌使培养基呈现混浊样,穿刺线甚至难以看出)。用无菌操作技术,灭菌穿刺针沾取细菌后,垂直刺入半固体培养基中央直达近管底处,再沿原穿刺线抽出即可,置37℃温箱培养,次日观察结果。

生化培养箱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SPX-100B-Z型生化培养箱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2.范围 适用于SPX-100B-Z型生化培养。 3.职责 QC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部门负责人监督实施。 4.规程 4.1准备操作 4.1.1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使开关在“通”的位置(“I”为通,“O”为断),设备 进入上电状态。此时即可开始温度和时间的设定操作。 4.1.2温度/时间键可进行温度与时间切换: 4.1.3温度设定:按一下温度/时间键,仪表的温度设定指示灯亮。按设定键SV状态,设定 窗三个数字中有一个数闪烁,再按移位键(<)将闪烁数位移至需设定位,然后按△或▽键即可改变温度设定值到所需温度(最小值0℃),最后按下设定键将设定值存入单片机,此时左显示窗测量温度,右显示窗显示设定温度。 4.1.4时间设定:按下温度/时间键,仪表的时间设定指示灯亮。按设定键TV状态,设定窗 三个数字中有一个数闪烁,再按移位键(<)将闪烁数位移至需设定位,然后按△或▽键即可改变时间设定值,直到所需时间(最小值1h),最后按下设定键将设定值存入单片机,此时左显示窗测量时间,右显示窗显示设定时间。 4.1.5定时功能:仪器送电时,定时功能开始启动。定时结束后,输出关闭。加热器和制 冷压缩机停止工作,培养箱内温度逐渐达到外界环境温度。 4.1.6状态指示:设定完成后设备按设定好的参数运行。当测量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设备 进入加热状态,加热指示灯亮。反之,当测量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设备进入制冷状态。当测量温度高于设定温度4℃时,警报指示灯亮,蜂鸣声也发出鸣叫。 4.1.7参数修改:运行中若要修改温度、时间参数,再按程序2.2.1、2.2.2进行修改。 4.1.8快速设定:在设定参数时,三个数字中有一个数闪烁,若按△键则设定值末位数加 1;若按此键不放开,约3秒钟后,设定值连续加1;若按▽键则设定值末位数减1; 若按此键不放开,约3秒钟后,设定值连续减1。 4.2清洁、维护与保养 4.2.1仪器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仪器表面,如仪器表面有污迹,可用软布沾清洁剂清洗, 并填写使用记录。 4.2.2驱潮处理方法:每季度按使用条件通电加温运行5小时,并每隔2小时开一次门放掉 潮气,以驱除电气部件的潮气,避免损坏有关器件。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一、使用方法(步骤): (1)将所需要培养或实验的物品放置内胆搁架上,关上箱门。 关于培养箱内培养品摆放的说明:所要培养或实验的物品请按顺序依次摆放进搁板上,请注意物品的摆放:请将物品的摆放在同一搁板上,相互之间要留出空间便于空气对流循环。 关于门把手开启箱门的说明:箱门的开启是通过门把手的动作来完成,门把手的开启为上下开启,门把手向上沿垂直方向按圆弧状缓缓提起为脱离搭扣,此时可开启箱门;门把手对准箱体搭扣,向下沿垂直方向按圆弧状缓缓按下为闭合搭扣,此时可闭合箱门。: (2)请确认设备的电源已接至220V的供电插座上,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亮起;将左侧电源开 关键“0/1”按至“I”处,此时电源开关指示灯亮起,表明已有电源送至设备。 (3)此时两个上下显示窗依次显示“输入类型编码”,“温度范围编码”,最后PV显示窗显示的是当前箱内的实际温度,SV显示窗显示设定温度,此时设备按设定温度进行工作。 (4)在显示状态下,您可以通过设定“SET”键,“△”键,“V”键,来设定您实验工作时所需的温度和定时时间等功能,具体操作如下: a)温度设定:点击“设定”键,进入到温度设定状态,PV显示窗显示SU字样,通过增加、减少键在SV显示窗调整到所需的温度值:再按下设定键,保存并退出设定状态。 b)温度、时间切换显示:非设定状态下,点击“减小”键,可进

行温度、时间显示切换。 c)定时设定:非设定状态下,点击“减小”键,显示窗出现时间界面,时间指示灯亮,此时按下设定键,PV显示窗显示TJU字样,通过增加、减少键在SV显示窗调整到所需的定时值,再按下设定键,返回到温度显示界面(定时时间单位:分钟)。 ★定时功能说明:时间设为“0”时,表示没有定时功能,控制器连续运行;当设定时间不为“0”时,等测量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定时器开始计时,时间到,运行结束,SV显示窗口显示“End”,蜂鸣器呜叫30秒钟,长按增加键4秒钟,程序重新开始运行。蜂鸣器呜叫时.可按任意键消音 关于定时功能的特别提示:本培养箱具有定时功能,定时的范围为1-999分钟,设定的时间最小单位为1分钟。当设定的时间为0分钟时,设备能连续工作。第一使用定时功能结束后, 再一次使用时设定的定时时间还保存在内,如不用定时功能请按“定时设定”把定时时间设为0。定时时间结束加热系统停止工作,Pv显示窗慢慢会显示出箱内的实际温度。 (5)培养结束后,请关闭电源开关,等物品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最好等到降到室温后),再打开箱门取出物品,请注意物品的温度,小心烫伤。 二、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1、9000系列干燥采用自适应温度控制,无须自整定,控制精度高,无超调。

细菌培养的流程介绍

血培养是如何从标本中获得细菌培养及药敏报告的? 1、常规的血培养标本需采集两管,一份为需氧菌培养,一份为厌氧菌培养。血培养瓶为密封装置,其底部含有培养基、显色剂。当血液标本中有细菌生长时,细菌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造成密封样本内气压和PH值的改变,显色剂也会变色。因此血培养中获得阳性结果。若培养5天后显色剂没有变化,则提示样本中没有细菌生长,血培养获得阴性结果。 2、血培养标本出现阳性结果后,采集少量血培养样本,在玻片上进行图片进行革兰染色进行初步鉴定,并向临床出具初步报告。同时在培养皿中进行接种。接种方法为分区划线法。其原理是,在一个培养皿中,通过划线的方式将样本进行充分的不定量的倍比稀释,使得培养皿中生成可分离的单个细菌生成的单克隆菌落。若不进行分区划线,培养皿中的菌落会非常密集,不便于挑取菌落进行鉴定,鉴定后向临床出具二级报告。我院采用三区划线,某些医院要求高会采用五区划线,通常三区划线后就可获得有效的单克隆菌落。 培养皿中所使用的培养基会根据细菌的特征进行选择,常用的有普通“血琼脂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某些特殊细菌需要特殊的培养基。 3、培养皿中获取单克隆菌落后,需要根据经验鉴定哪种细菌为优势菌,哪种细菌为致病菌,哪种细菌为定植菌。选择致病菌进行再次培养,并将其定容为1个“麦氏浓度”。此时开始进行药敏鉴定。经典的药敏方法有2种。1、倍比稀释法:将某种抗生素进行精确的倍比稀释,观察在哪种浓度的抗生素培养基中细菌会出现生长与不生长的交界。此浓度为该种抗生素对该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该方法虽然精确定量,但耗时耗力,一种抗生素需要配置多个浓度,一种细菌需要选择多种抗生素进行药敏鉴定,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纸片法”。2、纸片法:在固态培养皿中均匀进行细菌接种,以培养皿中心为界进行扇形分区。将含有某种抗生素的纸片放在一个区域中,多个区域可以放置多种抗生素纸片,因此在一个培养皿中就可以对多种抗生素进行药敏鉴定。要求每个抗生素纸片距离边界不少于10mm,每两个纸片间的距离,不少于14mm。经过一段时间培养,细菌生长至肉眼可见的菌落。若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则在某种抗生素纸片的周边形成一个没有细菌菌落生长的圆形空白区域。该圆形空白区域的大小与该抗生素对于该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成负相关。最低抑菌浓度越低,空白区域越大。采用纸片法可以获得半定量的药敏结果,“敏感、中介、耐药”。本院采用的药敏鉴定方法为自动化的药敏鉴定卡。药敏鉴定卡的模式如下图,一个纵列中含有多种抗生素海绵,一个药敏鉴定卡含有多个纵列,即一个药敏鉴定卡可以对多个菌株同时进行药敏鉴定。1个麦氏浓度的菌液均匀的接种于每个抗生素海绵中,机器可以自动感知某种抗生素海绵中细菌的生长情况,从而获得药敏结果。

细菌培养技术

第二节细菌培养检测技术 节概述 细菌的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实验中基本技术之一。大多数细菌均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只有将细菌培养出来才能对它进行研究和鉴定 知识点导航 一.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culture medium)是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人工制品。适宜的培养基 能使细菌在体外迅速生长繁殖,便于对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别。可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 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菌用培养基和特殊培养基。 (一)基础培养基 只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应用最广泛,为制备多种培养基的基础,常见的有肉 汤培养基、琼脂培养基。 (二)营养培养基 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腹水或酵母浸膏等有机物,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 菌生长需要或增菌用。如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中添加鸡蛋、马铃薯、甘油等。 (三)选择培养基 利用不同种类细菌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而制成,使分离菌大量繁殖而抑制其它细菌生长的 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有的抑制剂能抑制非目的菌生长或使其生长不佳,有利于目的菌的检出和识别 。选择培养基多为固体平板,用于从标本中分离某些特定的细菌。 (四)鉴别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有某些特定成分,如糖、醇类和指示剂等,用于检查细菌的各种生化反应,以资鉴 别和鉴定细菌。 (五)厌氧菌用培养基 专性厌氧菌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故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半胱氨酸、硫乙醇酸钠等还原剂,降低培养基中氧化还原电势,并应与外界空气隔绝,使培养基本身为无氧的环境。 (六)特殊培养基 为某些需要在特殊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培养之用。如高渗盐增菌培养基、高渗糖增菌培养基、改良Kagan氏培养基等。 二.培养基的制备 制备一般培养基的主要过程基本相似,包括调配、溶化、调整pH、过滤、分装、灭菌及检定和 保存。 三.细菌检验室的注意事项及无菌技术

院感细菌培养操作20813讲课讲稿

院感细菌培养操作 20813

1.目的: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抵抗力低的人群密集的地方,加之化疗、放疗等手段的采用,影响病人免疫机能下降,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调,以及先进医疗仪器广泛应用等原因,增加消毒灭菌的难度,致使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实践的严重障碍,直接影响医疗效果。进一步规范院内感染监测标本的程序,更好、更快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设备、试剂与材料 2.1 VITEK 2 compact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2.2 VITEK 32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2.3美国FORMAⅡ级生物安全柜 2.4显微镜 2.5酒精灯 2.6接种环 2.7恒温培养箱 2.8各种培养基 2.9 革兰氏染色液 2.10触酶试剂 2.11氧化酶试剂 2.12移液器 2.13无菌吸嘴 3.院感标本采集 3.1空气的采样 3.1.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3.1.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3.1.3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三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3.1.4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 3.2物体表面采样 3.2.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3.2.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则取100cm2。3.2.3采样方法用5×5 cm2的标准来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无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支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3.3医护人员手采样 3.3.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3.3.2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枝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 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3.4医疗用品采样 3.4.1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3.4.2采样方法右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器和注射针等,取其中的一部分放培养液中培养。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3.5使用中消毒剂的采集 3.5.1采样时间采取使用中的消毒剂。 3.5.2采样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ml被检样品,加入10ml稀释液混匀。(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灭菌生长盐水;对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0.1%硫代硫酸钠;对于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3%(w/v)吐温80和0.3%卵磷脂;对于醛类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0.3%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3%(w/v)吐温80,以中和被检样液的残效作用。) 3.6内镜的采样 3.6.1咽喉镜、支纤镜用10ml戊二醛中和液冲洗内镜后,送检实验室。 3.6.2胃镜、消化镜、宫腔镜用10ml0.1%硫代硫酸钠中和液冲洗内镜后,送检实验室。 3.6.3鼻咽镜、过氧化氢消毒的腔镜类用10ml生理盐水中和液冲洗内镜后,送检实验室。 3.7透析液的采样用灭菌的空试管取透析液10ml送检。 4.院感标本的运送及交接签收 4.1标本的采集

痢疾杆菌分离与鉴定培训

痢疾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许银怀 第一节概述 志贺菌属(Shigellae)细菌又称痢疾杆菌,引起人类及灵长类动物细菌性痢疾。 1899年由日本人志贺首先发现。 全球每年感染人次约为1.65亿,死亡110万,发病率、死亡率居感染性腹泻之首位。 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如阿根廷990.6/10万、印度972.3/10万;发达国家相对较低,如美国6~12/10万、德国2.7/10万、法国0.3/10万;我国上世纪50~80年代发病率在46.37~1018.93/10万之间。 近20年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但在卫生状况不良的地区,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人群对细菌性痢疾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受到感染,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据估计,在临床就诊的腹泻病人中的5%~15%是志贺菌引起的,而因腹泻死亡病例中有75%是志贺菌感染造成的。 发展中国家福氏志贺菌最常见,发达国家以宋内志贺菌为主。美国

宋内志贺菌>75%,但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仍以福氏志贺菌常见。 鲍氏志贺菌最先在印度发现,除印度次大陆地区较为常见外,其它地区较为少见。 细菌性痢疾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夏秋季,通常在7~9月份。 细菌性痢疾防治仍需探索、研究内容: 细菌性痢疾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发病强度、分布特征、病原学特点缺乏全面、准确的数据; 缺乏快速、简便的病原学诊断方法,细菌性痢疾漏诊和误诊现象普遍; 志贺菌耐药性谱的不断扩大,细菌性痢疾抗菌治疗难度加大; 洗手、母乳喂养、安全饮水、粪便无害化处理等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的落实需要强化; 目前所用痢疾菌苗免疫保护效果仍需进一步评价。 第二节病原学 一、抗原分类 志贺菌属细菌有菌体(O)抗原,某些新分离菌株有表面(K)抗原。 (一) 菌体(O)抗原 1.型特异性抗原:多糖,光滑型菌株主要抗原;分A、B、C、D 4个群及35个抗原型。 2.群特异性抗原:光滑型菌株次要抗原,主要存在于B群,籍此将菌型分

酵母菌培养基的培养技术

酵母菌的培养技术 一.酵母菌的培养基的配方 1.麦芽汁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成分:新鲜麦芽汁一般为10-15波林。 配制方法:(1)用水将大麦或小麦洗净,用水浸泡6-12h,置于15℃阴凉处发芽,上盖纱布,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待麦芽伸长至麦粒的两倍时,让其停止发芽,晒干或烘干,研磨成麦芽粉,贮存备用。 (2)取一份麦芽粉加四份水,在65℃水浴锅中保温3-4h,使其自行糖化,直至糖化完全(检查方法是取0.5ml的糖化液,加2滴碘液,如无蓝色出现,即表示糖化完全) (3) 糖化液用4-6层纱布过滤,滤液如仍混浊,可用鸡蛋清澄清(用一个鸡蛋清,加水20 m1,调匀至生泡沫,倒入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再过滤)。 (4)用波美比重计检测糖化液中糖浓度,将滤液用水稀释到10-15波林,调pH至6.4。如当地有啤酒厂,可用未经发酵,未加酒花的新鲜麦芽汁,加水稀释到10-15波林后使用。 (5)如配固体麦芽汁培养基时,加入2%琼脂,加热融化,补充失水。 (6)分装、加塞、包扎。 (7)高压蒸汽灭菌100 Pa灭菌20 min。 2.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成分:马铃薯20g 葡萄糖2 g 琼脂1.5-2g 水100ml 自然pH 配制方法:(1)配制20%马铃薯浸汁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1。80℃浸泡lh用纱布过滤,然后补足失水至所需体积。100 Pa灭菌20 min。即成20%马铃薯浸汁,贮存备用。 (2)配制时,按每100 m1马铃薯浸汁加入2g葡萄糖,加热煮沸后加入2g琼脂,继续加热融化并补足失水。 (3)分装、加塞、包扎。 (4)高压蒸汽灭菌100 Pa灭菌20 min。 3.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的配制

实验四:细菌的接种、培养和分离技术

实验四:细菌的接种、培养和分离技术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从环境(土壤、水体、活性污泥等)中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从而获得若干种细菌纯培养技能 (2)掌握细菌纯种分离的方法:稀释平板分离法和平板划线法。 (3)掌握几种接种技术:斜面接种技术、穿刺接种、稀释平板涂布法等。 二、实验原理 在土壤、水、空气或人及动、植物体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绝大多数都是混杂生活在一起,当我们希望获得某一种微生物时,就必须从混杂的微生物类群中分离它,以得到只含有这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氧等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它适宜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此菌生长,而抑制其他菌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等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株。 三、实验器材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盛9ml无菌水的试管,盛90m1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1ml和5ml无菌 吸管,无菌培养皿; 3、接种环,土样,酒精灯等。 四、操作步骤 1、倒平板将加热融化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并标明培养基的名称。 2、贴标签接种前在试管上贴上标签,注明菌名、接种日期、接种人姓名等。贴在距试管口径2-3厘米的位置。 3、点燃酒精灯。 4、接种 取接种环右手拿接种环(如握钢笔一样)、在火焰上将环端烧红灭菌,然后将有可能伸入试管的其余部分,均用火烧过灭菌。 环冷却将灼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先使环接触边壁,使其冷却。 取菌种待环冷却后轻轻沾取经稀释10倍的土壤悬液-环,然后将接种环移出菌种管,注意不要使环的部分碰到管壁,取出后不可使环通过火焰。 接种在火焰旁迅速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在平板上划线。划线的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划线,其目的都是通过划线将样品在平板上进行稀释,使形成单个菌落。常用的划线方法有下列二种: ⑴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挑取土壤悬液一环,先在平板培养基的一边作第一次平行划线3-4条,再转动培养皿约70°角,并将接种环上剩余物烧掉,待冷却后通过第一次划线部分作第二次平行划线,再用同法通过第二次平行划线部分作第三次平行划线和通过第三次平行划线部分作第四次平行划线(图A)。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置于温室培养。 ⑵将挑取有样品的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上作连续划线(图B)。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置温室培养。 环灭菌将接种环烧红灭菌。 5、挑菌将培养后长出的单个菌落分别挑取接种到上述三种培养基的斜面上,分别置25℃和28℃温室中培养,待菌苔长出后,检查菌苔是否单纯,也可用显微镜涂片染色检查是否是单一的微生物,若有其他杂菌混杂,就要再一次进行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

生化培养箱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生化培养箱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生化培养箱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生化培养箱操作程序, 保证该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化培养箱的运行操作。 3 责任者:生化培养箱的运行操作人员、设备管理人员。 4 内容 4.1设备概况 生化培养箱是用于细菌、霉菌、微生物、组织细胞的培养保存, 是生物、遗传工程、医学等行业实验室作稳定性实验及生物培养的重要实验设备,该设备外形为立式,容积为80升,箱体及箱内均采用优质 钢板表面喷塑,采用双层玻璃观察窗的结构,箱内装有可控制的照明灯,不开箱门就可清晰观察箱内培养物品的状况,工作室采用优质镜面不锈钢版,内有由不锈钢丝制成的可方便移动的多层隔板,隔板的间距可灵活改变。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控温仪等集中于箱体上部。 该设备采用高精度微机控温仪及控湿仪,具有响应快、超调小、精度高的特点,使用轻触按键设定参数,具有可调温差报警方式、可调定时控制方式、基本控制模式等基本功能。 4.2设备主要参数

4.4 操作前的准备 4.4.1 确认设备状态是否处于完好已清洁。 4.4.2 取下完好已清洁状态标识卡,挂上运行状态标识卡。 4.5 操作 4.5.1 设定工作温度(最高可设定到60℃) 4.5.1.1 打开电源开关,此时控温仪会进行自检并显示箱内温度。 4.5.1.2 按“SET”键设定工作温度,这时控温仪上显示的温度值会闪烁。 4.5.1.3 根据工艺要求按“▲”升高键或“▼”降低键不放设定工作温度。 4.5.1.4 到达设定温度后放开“▲”升高键或“▼”降低键,这时设定的显示值会闪烁。 4.5.1.5 按一下“SET”键确认设定温度,新温度设定后,这时控温仪就转换为显示箱内实际温度。

最新院感细菌培养操作20813说课材料

1.目的: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抵抗力低 的人群密集的地方,加之化疗、放疗等手 段的采用,影响病人免疫机能下降,大量 使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 调,以及先进医疗仪器广泛应用等原因,增加消毒灭菌的难度,致使院内感染已成 为当前医疗实践的严重障碍,直接影响医 疗效果。进一步规范院内感染监测标本的 程序,更好、更快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情况,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设备、试剂与材料 2.1 VITEK 2 compact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2.2 VITEK 32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2.3美国FORMAⅡ级生物安全柜 2.4显微镜 2.5酒精灯 2.6接种环 1.

2.7恒温培养箱 2.8各种培养基 2.9 革兰氏染色液 2.10触酶试剂 2.11氧化酶试剂 2.12移液器 2.13无菌吸嘴 3.院感标本采集 3.1空气的采样 3.1.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3.1.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3.1.3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三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 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 2.

北点均距墙1m。 3.1.4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 3.2物体表面采样 3.2.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3.2.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则取100cm2。 3.2.3采样方法用5×5 cm2的标准来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无菌规格 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 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 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支手接触 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 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 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3.3医护人员手采样 3.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一、使用方法 1、通电前,先检查培养箱的电气性能,并应注意是否有断路或漏电现象。 2、电热培养箱系列待一切准备就绪,可放入试品,关上箱门,适当调节排气阀;隔水式培养箱在通电前必须先加水,水位高低上指示不要超过水位指示线,下水位要显示得出。 3、若是指针式表,缓慢转动调整器,使电表指在“0”处,把设定钮的白色标注线对准所需要的温度值。合上电源开关至“开”处,仪表绿灯亮,此箱开始加热,随着箱温上升,温度指示针能及时显示测量温度值。当达到设定值时,仪表红灯亮,此箱停止加热,温度逐渐下降;当降到设定值时,仪表又转至绿灯亮,箱内升温。周而复始,可使温度保持在设定值附近。时间比例调节的仪表,当进入比例带后,仪表指示灯忽亮忽熄;反复多次,应红灯亮,此箱不加热。当设定高于室温时,应绿灯亮,此箱开始加热,随着箱温上升,当达到设定值时,仪表红灯亮,此箱停止加热,温度逐渐下降;当降到设定值,仪表又转至绿灯亮,箱内升温。周而复始,以下同于提针式表。当采用时间比例、过零、移相调节功能的仪表时,面板上有“手动再调”式上限设定的电位器,用于当加热系统平衡时,因负载加热功率的大小,至使产生实测值高于或低于设定的静差修正,调节该电位器,即可消除偏差,以适应不同情况。 4、温度恒温时,其温度往往会继续上升,这是余热影响,此现象约九十min 后趋于稳定。 5、物品放置箱内不宜过挤,以便冷热空气对流不受阻塞,以保持箱内温度均匀。 二、注意事项 1、箱体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以确保安全。通电时切忌打开箱体左侧门内有电器线路,防止触电,切勿用湿布揩抹,更不能用水冲洗。 2、打开大门观察试物时,不能将水点溅在玻璃上,以防玻璃受骤冷而爆裂。 3、移动箱体必须先切断电源,将箱内的物品取出,防止触电和碰损。 4、本型号系非防爆性产品。 5、易燃物品不宜放入箱内作烘焙试验,如需作烘焙试验,事先应测得各物品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新)

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名刘伟 学号 专业生物科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 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 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 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上端剩余纸条,折叠打结,准备灭菌。 (二)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1.液体培养基配制

实验三 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

实验三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学习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意义。 (2)学习和掌握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 (3)学习和掌握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的微生物学的检验,特别是肠道细菌的检验,在保证饮水安全和控制传染病上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评价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国家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每升中不超过3个,细菌总数每mL不超过100个。它反映的是检样中活菌的数量。 所谓大肠菌群,是指在37℃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的总称。水的大肠菌群数是指100mL水检样内含有的大肠菌群实际数值,以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表示。水源中大肠菌群的数量,是直接反映水源被人畜排泄物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国际上已公认大肠菌群的存在是粪便污染的指标。因而对饮用水必须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查。 水中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常用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多管发酵法可运用于各种水样的检验,但操作繁琐,需要时间长。滤膜法仅适用于自来水和深井水,操作简单、快速,但不适用于杂质较多、易于阻塞滤孔的水样。 三、实验材料 1、菌落总数的测定: 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 2)器材:灭菌三角瓶,灭菌的具塞三角瓶,灭菌平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等。 2、大肠菌群的测定: 1)培养基: ①乳糖胆盐蛋白胨培养基: 蛋白胨20g,胆盐(或牛、羊胆盐)5g,乳糖10g,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mL,水1000mL,pH7.4。 制法:将蛋白胨、胆盐、乳糖溶于水中,校正pH,加入指示剂,分装,每瓶50mL或每管5mL,,并倒置放入一个杜氏小管,121℃灭菌15min。 ②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制法:将伊红美蓝琼脂粉溶于水中,校正pH后分装.121℃灭菌15min备用。 平板划线法:接种是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将初发酵的大肠杆菌进行接种。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产品、原水的卫生指标的检验作为储藏菌种、生物培养。 二、使用方法 1.把电源开关拔至“1”处,此时电源指示灯亮,控温仪上有数字显示 2.温度设定 当所需加热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同进不需设定,反之则需重新设定。先按控温仪的功能键“SET”进入温度设定状态,SV设定显示一闪一闪,再按移位键“?”配合加键“▲”或减键“▼”设定结束需按功能键“SET”确认。 如需设定温度37.0℃,原设定温度26.5℃,先按功能键“SET”,再按移位键“?”,将光标移至显示器十位数字上,然后按加键“▲”,使十位数字从“2”升至“3”,十位数设定后,移动光标依次设定个位和分位数字,使设定温度显示为37.0℃,按功能键“SET”确认,温度设定结束。 3.上限跟踪报警设定 产品出厂前已设定高10℃,一般不要进行设定,如需重新设定按功能键“SET”5秒,仪表进行上限跟踪报警设定状态“AL1”再按移位键““?”配合加键“▲”或减键“▼”操作,最后按功能键“SET”确认,跟踪报警设定结束。4.温度显示值修正 由于产品出厂前都经过严格地测试,一般不要进行修正。如产品使用时的环境不佳,外界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引起温度显示值与箱内实际温度误差,如超出技术指标范围的,可以修正。具体步骤:按功能键“SET”5秒,仪表进入参数设定循环状态“AL1”,继续按动功能键“SET”,使PV显示“SC”修正,然后按动移位键“?”配合加键“▲”或减键“▼”操作,就可以进行温度修正。最后按键“SET”确认,温度显示值修正结束。 5.设定结束后,各项数据长期保存,此时培养箱进入升温状态,加热指示灯亮。当箱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加热指示灯忽亮忽熄,反复多次,控制进入恒温状态。 6.打开内外门,把所需培养的物品放入培养箱,关好好内外门,如内外门开门时间过长,箱内温度有些波动,这是正常现象。 7.根据需要选择培养时间,培养结束后,把电源开关拨“0”,如不马上取出物品,请不要打开箱门。 8.如果你对控温精度和波动度有较高的要求,可采用PID自整定控制,当箱内温度第一次将达到设定温度时,先按功能键“SET”5秒,仪表进入设定循环状态“AL1”,继续按“SET”键使PV显示“ATU”,SV显示“0000”,然后按加键“▲”使SV显示“0001”,最后按功能键“SET”确认,此时自整定指示灯亮,控温仪进入PID自整定控制。 三、注意事项 1.培养箱外壳必须有效接地,以保证使用安全。 2.培养箱应放置在具有良好通风条件的室内,在其周围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3.箱内物品放置切勿过挤,必须留出空间。 4.培养箱内为I类B型普通设备。 5.培养箱应每隔两个月用酒精对内腔进行消毒,并用清水擦干净。 6.培养箱可连续运行。

院感细菌培养操作

1.目的: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抵抗力低的人群密集的地方,加之化疗、放疗等手段的采用,影响病人免疫机能下降,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调,以及先进医疗仪器广泛应用等原因,增加消毒灭菌的难度,致使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实践的严重障碍,直接影响医疗效果。进一步规范院内感染监测标本的程序,更好、更快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设备、试剂与材料 VITEK 2 compact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VITEK 32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美国FORMAⅡ级生物安全柜 显微镜 酒精灯 接种环 恒温培养箱 各种培养基 革兰氏染色液 触酶试剂 氧化酶试剂 移液器 无菌吸嘴 3.院感标本采集 3.1空气的采样 3.1.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3.1.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3.1.3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三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 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3.1.4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

3.2.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3.2.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则取100cm2。3.2.3采样方法用5×5 cm2的标准来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无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支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3.3医护人员手采样 3.3.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3.3.2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枝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 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3.4医疗用品采样 3.4.1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3.4.2采样方法右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器和注射针等,取其中的一部分放培养液中培养。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3.5使用中消毒剂的采集 3.5.1采样时间采取使用中的消毒剂。 3.5.2采样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ml被检样品,加入10ml稀释液混匀。(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灭菌生长盐水;对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对于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3%(w/v)吐温80和%卵磷脂;对于醛类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3%(w/v)吐温80,以中和被检样液的残效作用。)

生化培养箱操作规程

生化培养箱操作规程 1、接上培养箱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2、按参数选择开关,调节温度旋扭至所需温度,此时设 温显示所需温度。加热指示灯亮,测温温度逐渐和设温温度接近。 3、打开培养箱门,将所需培养的物品放入培养箱,关好 门后培养。 4、培养结束后,取出物品。 5、关好培养箱门,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 1、该设备使用三脚插头,插座应妥善接地。 2、为保证冷凝有效地散热,冷凝器与墙壁之间距离大于100MM. 3、严禁含有易挥发性化学溶剂,爆炸性气体和可燃性气体置于箱内;培养箱附近不可使用可燃性喷雾剂,以免电火花引燃。 4、为防止污染,低温使用时应尽量避免工作室内壁面凝结冰珠。 5、在培养箱架上放置试验用品,放置时各试验瓶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以利于冷热空气对流。 6、工作时,应避免频繁开门,以保持温度稳定,同时防止灰尘污物进入。

高压锅操作规程 1、将水加到高压锅内至其刻度线,将欲灭菌品放入锅内,关 闭锅门,拧紧螺丝并确认已经封紧。 2、打开排气阀。 3、打开进水管开关,向锅内加水,并接通电源,使其产生蒸 汽。 4、观察排气阀的排气情况,待排除的气体由冷气变为蒸汽, 并排除均匀时,关闭排气阀。 5、将压力表达到0.05mPa时,打开放气阀放气一次,关闭放 气阀;然后等压力表再升到0.05mPa时,再放气一次。 6、关闭放气阀,当压力达到0.15mPa时,开始计时。 7、压力达到0.15mPa后,可调节变压器到150伏左右的位置 上,使其稳定在0.15mPa,即温度为121℃,维持15分钟消毒。 8、切断电源,让锅内物品自然冷却,不可马上打开排气阀, 以免发生意外。 9、待锅内压力降为零时,可打开锅盖,取出物品。

7-2+实验三+细菌接种培养技术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教案

一、组织教学1min:情绪准备、考勤; 二、复习旧课2min:常见的培养基有哪些? 三、讲授新课15min: 实验三细菌接种培养技术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建立无菌观念;明确无菌操作时注意要点; 2、掌握细菌的接种、分离培养方法; 3、熟悉细菌生长现象的观察方法。 二、试剂与器材: 1、菌种: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2、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3、其他:酒精灯、接种环、接种针、恒温培养箱; 三、实验内容: 1、分区划线法用于细菌的分离培养 (1)取样:右手以持笔势握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并冷却后,以无菌操作法蘸取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混合菌少许; (2)接种:左手持平板培养基的平皿底,以拇指和示指将平皿盖起开(皿盖与皿底部能超过45°角),右手将蘸取的混合菌环伸入平板,将菌种轻轻的涂在平板边缘。烧灼接种环并冷却后,自涂抹处开始连续平行划线,直至平板表面约五分之一的范围;再次烧灼接种环并冷却后,用左手大拇指与中指旋转平板约70°角,按上法进行第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划线。注意,划线开始时要与前一区相交2-3条线,以后可不相交。 (3)培养:接种完毕后,烧灼接种环,并在平板底部做好标记,放于37℃恒温培养箱中18~24h后观察结果。 2、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法 (1)取样:左手持菌种管与待接种的半固体培养基; (2)接种:用灭菌后的接种针,挑取少量菌种,沿半固体培养基的中轴垂直刺入接近管底部约2厘米处,再循原穿刺线路退出; (3)培养:灭菌管口、盖上管塞、灭菌接种针后,做好标记,放于37℃恒温培养箱中18~24h后观察结果。 3、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1)持试管、取菌种、拔棉塞、灭菌接种环及试管口;左手持菌种管与待接种的试管,用灭菌后的接种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