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苏轼论文研究综述

2013年苏轼论文研究综述

纵观2013年,苏轼研究的相关论文有五百七十多篇。研究者们从文献、思想、文学、艺术等不同方面,对苏轼的生平、思想、创作以及其文集作品的刊刻流传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层次的探讨分析。兹分别综述如下。

一. 文献研究

(1)生平考证。对于考证苏轼的地方行迹方面,江西封强军在《苏轼游庐山考略》1一文中,通过苏轼在(或对)庐山的相关题诗、题字对胡迎建的《苏轼与庐山》2记述进行了考证,一是针对苏轼第一次庐山游程及主要活动的描述进行四处辨误,二是对苏轼第二次庐山游的概述进行补遗,论据颇为充足。王建国的《东坡风采与海南情缘》3以苏轼的诗词讲述其在儋州(海南)的生活轶事,文章所述宽泛。琚小飞的《苏轼的舒州卜居梦》4在梳理苏轼在黄州期间诗作、郊游以及安庆地区方志诸种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三个观点:一为苏轼被贬黄州其间未曾踏足舒州;二为苏轼未曾担任过舒州的团练副使;二为游潜诗文《游潜山叙寄苏子平》是张商英所作,《赠寺丞王仲素致仕提举灵仙观》为苏辙之作,《赠提举寺丞王仲素》为伪作,均非苏轼作品。帅杨的《从苏轼居黄州期间的书信看其思想的变化》5亦有论述苏轼在黄州的活动,但所用书信证据过少。喻世华的《论苏轼与广西的情缘及意义》6利用苏轼的诗文,详细地追踪了苏轼两次借道广西的具体情况,包括第一次从惠州到儋州路过广西和第二次从儋州北归路过广西,且对苏轼到梧州后是否有“雇舟溯贺江北上,至湖南永州任职”一举提供了否定的论据。另,文章从行踪路线的独特角度来讨论苏轼被贬谪的心路历程和为人的思想品格,提出“情谊为先,以情为本”是苏轼的最大特点的观点,道出了长久以来苏轼本有但为人不重视的一面,值得一读。对苏轼与地方情缘的考证,另有广东惠州学院的王启鹏《苏轼寓惠研究综述》7一文。该文对1980年以来学界对苏轼寓惠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论,从苏轼寓惠时的生活、思想、文学创作以及“王朝云崇拜现象”等八个方面的研究论文都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评述,便于后人的参考。暨南大学的陈伟庆的《苏轼兴治水利考》8则较详细地考察了苏轼为官时多次主持、参与兴修水利、抗洪救灾、整顿漕运的功绩。

讨论苏轼行事交际的文章也有部分。四川师范大学曾枣庄的《苏轼与江苏士人的交游》9一文,考察了苏轼与孙洙、蒋之奇、单锡、颜太初父子等共十一位江苏士人的交往,考证切实,是对苏轼交往史的有益整理。喻世华的《论苏轼与同僚的相处与启示——以杭州为例》10详实地考察了苏轼一任杭州通判时先后与三位太守(沈立、陈襄、杨绘)相处的情况,二任杭州知州时与幕僚(袁公济、梅子明父子等)交游的情况,并就此论述了苏轼的人格魅力和从政风格,

观点朴实。喻世华另有一文从政见、文学爱好和生活交往三方面考察了苏轼与王巩的长久而深厚友谊11。湖州余方德的《苏东坡与湖州秀才贾收的往来》12,似有必要再补充史料,加深论述两人友谊。与之相反,《进士同年、党争与士人关系——立足于苏轼与同年吕惠卿关系的考察》13、《苏轼与章惇之恩怨述略》14,两文均考察了在政治背景影响下,苏轼与吕、章二人由早年交好到后来相互攻讦、交恶的过程。对苏轼交游研究的文章,尚有梁银林的《苏轼三访文长老与嘉兴名胜三过堂》15,文章论述了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三过嘉兴本觉寺,三访蜀僧文长老,三次皆题诗以记的事迹。

(2)作品辑佚、编年等考证。琚小飞的《〈天柱山志〉所录苏轼诗作辨误》16,通过考证《宋史•哲宗纪》、《苏诗文集》和孔凡礼的《苏轼年谱》等著作,认为《游潜山叙寄苏子平》乃与苏轼同朝的张商英所作,《赠寺丞王仲素致仕提举灵仙观》乃其弟苏辙所作,且诗名为《赠致仕景纯寺丞》。由彭文年和木斋共作的《〈苏轼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编年详考》17,参照《苏轼文集》中《子姑神记》《天篆记》二文,以及苏轼于元丰三年至元丰六年正月二十日同日的诗作,认为《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一词,应编年于元丰五年(1082 年)正月。刊于《中学语文教学》的陆精康的《有关苏轼称谓的三个问题》18一文,对包括“子平是否苏字”、“苏轼缘何号东坡”及“老泉之号应属谁”进行了考证说明,得“子平”为苏轼友人苏舜举之子苏钧之字、“东坡号”与崇慕躬耕自资的陶渊明有关非白居易及“老泉”实属苏轼之号的结论。原田爱的《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 论苏轼“和陶诗”与苏氏一族》19与杨焄的《傅共〈东坡和陶诗解〉探微》20都对苏轼的“和陶诗”作了讨论。前者聚焦于苏轼和苏轼一族在“和陶诗”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苏轼“和陶诗”的家训,对苏氏一族文学创作的沿承进行勾勒,涉及到了传统研究中很少言及到的北宋文学宗族体系,这对后人的研究颇有启示意义。后者收集到的目前收藏于海外的由蔡正孙所编的《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的三种残本,对于后人更深入地研究“和陶诗”、解读苏轼的思想提供了又一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另有《追寻“真”苏轼——从〈一本书读懂中国美术史〉说起》21,学者刘尚荣针对《一本书读懂中国美术史》作品中对苏轼的相关介绍提出辩驳。

二. 思想研究

(1)学术思想。对于苏轼经学思想的研究,值得关注的是学者李瑞卿的《苏轼易学与诗学》22,文章指出苏轼诗学中的理性精神是通过其易学生发的:苏以化物之理、性命之理观照诗歌之生成,形成“初无定质”之论,并将“自然之数”直接引人诗论话语中,使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完美地统一于其诗学本体。李文学术含量极高,牵涉面广、跨度大,且充满辩证思想,是

该时期同类文中的精品。黄贤忠的《论苏词变革与宋代儒学复兴的内在联系及其思想旨归》23,认为苏轼对词体的变革,是十一世纪中叶整个宋代士人精英群体在如何构建完美社会的思想基础分裂后,儒学复兴运动开始由“外王”向“内圣”阶段转换的一部分;《周易》中的“变”和中庸之道是主导苏轼人生和创作的核心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合理地解释了苏轼词中复杂的思想倾向和他对出仕与归隐的选择。黄的另一文《苏词变革的儒学复兴实质及其双重典范意义》24也同样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阐述,且此文对苏轼对词体的变革的作用和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意义作了详细的讨论。李哲在《论苏轼的〈春秋〉学思想》25中总结了苏轼以礼为本的正统观、以意观其辞气所向的解经方法论和以历史事实为根据的历史观——三大主要《春秋》学思想,所述详实,观点通达。此外,还有范景新、焦强、吴增辉综合性地讨论了苏轼的性格和文学创作中所受到的儒、释、道思想影响26,其中吴的《“吾生如寄”与“此生安归”——苏轼晚年的精神困境与自我救赎》27一文,提出了苏轼思想经历了由儒家至庄禅再到儒家,一个螺旋式的轮回的说法;王诗洋论述苏轼的科学思想28等,也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苏轼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关于苏轼与释道关系的研究,王楚、王瑞兵合作撰写的《庄学思想影响下的苏轼人格与文格》29,通过对苏轼诗词的分析解读反映其所受到的庄学思想影响。司聃的《苏轼出川前佛教因缘探析》30从蜀地地域佛禅因缘与苏轼家庭佛禅因缘入手,析述苏轼少年时期的佛禅因缘对其哲学观和文艺观形成的作用。以苏轼词作作为分析对象的有二:一是王树海和赵宏的《论苏轼词的佛禅精神》31,认为苏词中的佛禅精神表现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人生如梦,万法皆空”、“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三个方面;二是刘秀娟的《从苏轼词“梦”的意象来看佛禅思想的影响》32。两文对比,前者的论述更有归纳性,脉络清晰,可读性更高。张佩对欧阳修与苏轼“道统论”的源起、主张和其隐沦进行了细致的论述33。对苏轼与释道关系的论述,尚有黄晓迟的《光州大苏山小憩对苏轼创作的影响》34一文。

(2)政治思想。程刚通过《东坡易传》,把苏轼分别与欧阳修、司马光、程颐的“朋党观”进行比较认为,认为一是苏轼摒弃君子二分法,主张兼容,包容那些政治理念不同的人;二是苏认为君子相交以诚,在“同人内部”以“有所不同为同”;三是苏轼承认思想的多样性,尊重思想多样性,尊重人的个性,具有现代民主思想35。段艳波的《苏轼的政治态度》36认为苏轼非保守,而是主张渐进的变革,强调任人的作用,强调君臣之间的相互了解,强调法令需要正直之人去执行;苏轼亦非古板,其认为对错不分君臣之别,其《祭伍子胥庙文》可证。另有与政治相关的盖龙云的《从〈策别安万民·教战守〉看苏轼国防建设思想》37一文。

(3)文艺思想。本期从文学角度探讨苏轼文艺思想的文章寥寥无几,而从艺术角度研究的却有不少。从具体文学作品入手讨论的有学者王碧霄的《概述苏轼〈文与可画贪彗谷堰竹记〉中的绘画美学思想》38和杜《雄放清敦皆神俊——从《王维吴道子画》看苏轼的艺术审美观》39。前者提出苏轼四个层次的绘画美学思想:一为遵循“常理”是绘画创作的根本,二为追求艺术创作主客体交融的状态,三为强调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四为着重艺术创作不应拘泥于形似。左国华的《苏轼重要美学观点解析》40将苏轼的美学思想概括为真实论、自然论、传神论、法度论及目的论五个方面,并从这五方面论述苏轼的重要美学观点与其的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人生阅历、修身养性、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关系。其他如孙红玉和彭燕论苏轼与杜甫的艺术审美观殊同41,汪倩论苏轼的“形神论”艺术思想42,马云论苏轼的书法美学观43等,均展示了一个多才的苏轼形象。

三. 理论研究

彭文良的《试论苏轼倅杭以前的词乐观——兼论早期词作较少的原因》44,提出“苏轼对词作赖以存在的词乐存在明显的抵制态度是其倅杭以前词作较少的根本原因”的看法并作出了原因论证。此文一反已往研究者对苏轼诗词“自是一家”理论的直接研究,而是论述了苏轼对词的整个接受史,到后来成为一代词作大家的机缘,同时,亦可作为论证苏轼是否通音律与苏词是否合律的间接参考材料。宋学达的《对苏轼“以诗为词”内含的多层面理解》45提出苏轼“以诗为词”实际包含着创作动机“以词代诗”、贯通诗词的“东坡气质”、接受视觉的观点。徐旭黎在《苏轼写作理论研究》46一文,详细论述了苏轼“有为而作”的写作目的、“随物赋形”的写作原则、“辞达”的写作语言表达要求、“虚静空明”“庄敬日强”的写作主体修养要求、“形神兼备”的写作技巧共五个方面的内容。对苏轼理论研究的还有赵可君的《苏轼与墨》47,徐建芳的《苏轼的作家修养论》48等。

四. 传播与接受

薛超睿的《〈苏东坡〉——英国汉学对苏轼的最早接受》49,论证清代英国海关工作人员包腊的著作《广东历史·苏东坡》,更新了英国汉学对苏轼的最早接受和专业研究时间,且该文对后人用国别的角度研究苏轼具有启发意义。论述苏轼作品或思想在朝鲜传播的有一二。曹春茹考究了苏轼对朝鲜诗人申纬在生活和创作上的影响50,其另有一文探讨朝鲜文人与苏轼儒道释思想之间的纠葛51,龙婷讨论了朝鲜李衡祥词作所受到的苏词影响52。而李世忠则讨论了本土诗人元好问对苏词的接受53。对苏轼作品传播研究的尚有樊庆彦和刘佳的《论苏轼诗文评点的社会传播价值》54,唐利国的《日本近世汉学与幕末变革思想——吉田松英的〈东坡策批评〉为中心》55。

苏轼的文学创作历来是大家普遍研究和关注的主要对象,本也应对本期有关苏轼文学研究做出综述,但笔者在此斗胆略过,苏轼作品常读常新,这里只介绍荆学义的《苏轼小品文中的“月光和闲人”情结——〈记承天寺夜游〉的内涵解读》56,此文是一篇高质量的解读性论文。。文章通过对具体作品《记承天寺夜游》的解读,论证苏轼一为常有惟恐空度月夜之感,二为但见月夜总是情不自禁与人分享的月光情结;另从“达而闲”、“愤而闲”、“讽而闲”、“仙而闲”四个层面论证苏轼的闲人情结。

以上,是对2013年的学界对苏轼研究的相关论文综述。

注释:

[1] 《九江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2] 胡迎建《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 《新东方》2013年第4期。

[4]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35卷第3期,2013年5月。

[5] 《论坛集萃》2013年第4期。

[6]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1期,2013年2月。

[7]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1期,2013年2月。

[8]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8卷第1期,2013年1月。

[9]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1期,2013年3月。

[10]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2期,2013年2月。

[11] 《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论苏轼与王巩的友谊》(《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第13卷第2期,2013年6月)。

[12]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3] 祁琛云、齐丹锋《进士同年、党争与士人关系——立足于苏轼与同年吕惠卿

关系的考察》(《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9卷第3期,2013年9月)。

[14] 朱飞镝《苏轼与章惇之恩怨述略》(《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8卷第3期,

2013年3月)。

[15] 《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16] 《唐山学院学报》第26卷第1期,2013年1月。

[17] 《天中学刊》第28卷第1期,2013年2月。

[18]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2月。

[19]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20]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3卷第6期,2013年。

[21] 《琼州学院学报》第20卷第4期,2013年8月。

[22] 《文学评论》 2013年第3期。

[23] 《孔子研究》 2013年第6期。

[24] 《中国韵文学刊》第27卷第2期,2013年4月。

[25] 《甘肃理论学刊》 2013年3月第2期。

[26]范景新《浅论苏轼思想与词风关系》(《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3

卷第3期,2013年9月);焦强《苏轼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道德教化思想》(《山东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2013年2月)。

[27]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8卷第6期,2013年6月。

[28]山西大学,王诗洋《苏轼科学思想和科学活动初探》。

[29] 《文学评论》2013年2月。

[30]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2卷第1期,2013年1月。

[31] 《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1期。

[32] 《名作欣赏》。

[33] 张佩《论欧阳修、苏轼的“斯文”道统》(《理论月刊》2013年第8期。

[34] 《科学视界》。

[35] 《苏轼的易学与朋党论——兼与欧阳修、司马光、程颐“朋党”观比较》,载《北方论丛》2013年第1期。

[36] 《人文高地》。

[37] 《史论荟萃》。

[38] 《艺术论坛》

[39] 《艺术理论》

[40]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33卷第1期,2013年2月。

[41] 孙红玉、彭燕《从杜甫的题画诗看杜甫与苏轼书画艺术的审美观》(《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0卷第4期,2013年12月。

[42] 汪倩《苏轼艺术创作思想之“形”与“神》(《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8卷第 3期,2013年3月)。

[43] 马云《苏轼“无为”的书法美学观》,出处佚。

[44]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月。

[45]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第29卷第12期,2013年。

[46] 徐旭黎,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3月。

[47] 《艺术中国》2013年3月。

[48] 《当代文坛》2013年2月。

[49] 《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

[50] 曹春茹《朝鲜诗人申纬对苏轼及其诗歌的接受》(《齐鲁学刊》2013年第6 期)。

[51] 曹春茹《朝鲜文人对苏轼儒道释思想的接受与批判》(《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0卷第2期,2013年3月)。

[52] 龙婷《苏轼词对朝鲜李衡祥词的创作影响》(《文学研究》2013年3月)。

[53] 李世忠《元好问对苏轼词的接受》(《贵州文史丛刊》2013年第2期)。

[54]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时期未刊文学评点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75011—44005)、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三苏文选评点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GN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55] 《史学期刊》2013年3月第2期。

[56] 《名作欣赏》。

2013年苏轼论文研究综述

2013年苏轼论文研究综述 纵观2013年,苏轼研究的相关论文有五百七十多篇。研究者们从文献、思想、文学、艺术等不同方面,对苏轼的生平、思想、创作以及其文集作品的刊刻流传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层次的探讨分析。兹分别综述如下。 一. 文献研究 (1)生平考证。对于考证苏轼的地方行迹方面,江西封强军在《苏轼游庐山考略》1一文中,通过苏轼在(或对)庐山的相关题诗、题字对胡迎建的《苏轼与庐山》2记述进行了考证,一是针对苏轼第一次庐山游程及主要活动的描述进行四处辨误,二是对苏轼第二次庐山游的概述进行补遗,论据颇为充足。王建国的《东坡风采与海南情缘》3以苏轼的诗词讲述其在儋州(海南)的生活轶事,文章所述宽泛。琚小飞的《苏轼的舒州卜居梦》4在梳理苏轼在黄州期间诗作、郊游以及安庆地区方志诸种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三个观点:一为苏轼被贬黄州其间未曾踏足舒州;二为苏轼未曾担任过舒州的团练副使;二为游潜诗文《游潜山叙寄苏子平》是张商英所作,《赠寺丞王仲素致仕提举灵仙观》为苏辙之作,《赠提举寺丞王仲素》为伪作,均非苏轼作品。帅杨的《从苏轼居黄州期间的书信看其思想的变化》5亦有论述苏轼在黄州的活动,但所用书信证据过少。喻世华的《论苏轼与广西的情缘及意义》6利用苏轼的诗文,详细地追踪了苏轼两次借道广西的具体情况,包括第一次从惠州到儋州路过广西和第二次从儋州北归路过广西,且对苏轼到梧州后是否有“雇舟溯贺江北上,至湖南永州任职”一举提供了否定的论据。另,文章从行踪路线的独特角度来讨论苏轼被贬谪的心路历程和为人的思想品格,提出“情谊为先,以情为本”是苏轼的最大特点的观点,道出了长久以来苏轼本有但为人不重视的一面,值得一读。对苏轼与地方情缘的考证,另有广东惠州学院的王启鹏《苏轼寓惠研究综述》7一文。该文对1980年以来学界对苏轼寓惠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论,从苏轼寓惠时的生活、思想、文学创作以及“王朝云崇拜现象”等八个方面的研究论文都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评述,便于后人的参考。暨南大学的陈伟庆的《苏轼兴治水利考》8则较详细地考察了苏轼为官时多次主持、参与兴修水利、抗洪救灾、整顿漕运的功绩。 讨论苏轼行事交际的文章也有部分。四川师范大学曾枣庄的《苏轼与江苏士人的交游》9一文,考察了苏轼与孙洙、蒋之奇、单锡、颜太初父子等共十一位江苏士人的交往,考证切实,是对苏轼交往史的有益整理。喻世华的《论苏轼与同僚的相处与启示——以杭州为例》10详实地考察了苏轼一任杭州通判时先后与三位太守(沈立、陈襄、杨绘)相处的情况,二任杭州知州时与幕僚(袁公济、梅子明父子等)交游的情况,并就此论述了苏轼的人格魅力和从政风格,

东坡文化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9459309.html, 东坡文化研究综述 作者:石大姚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8期 摘要:随着东坡文化的广泛传播与运用,学界对其的研究逐步深入,取得一大批可喜的研究成果。追寻苏轼的足迹与诗词文赋,各个地区结合本地特色赋予了东坡文化丰富的内涵。学界就东坡文化的内涵、发源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其与“教育因子”、旅游开发的关系多有论述建言,涌现出大量颇有见地的研究著述。 关键词:东坡文化文化内涵教育意义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要求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东坡文化就正是我们应当弘扬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它随苏轼、苏洵、苏辙的足迹,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都有一定的发展和传承。学界在弘扬东坡文化上,也做了相应的努力,对其研究多有著述,具体如下: 一、东坡文化的内涵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今黄冈)期间,躬耕东坡,并仿白居易“香山居士”雅号,号“东坡居士”,以此为节点,学界对于东坡文化的内涵及其外延,特别是与苏轼文化的关系遂有着不同的理解,其大体可分为两派。 第一派学者认为东坡文化是苏轼贬谪黄州后,以“东坡居士”为号之后所产生的独特文化现象,它不同于其他以苏轼或苏轼家族为表征的文化,如“苏轼文化”、“三苏文化”等。其中谈祖应认为“东坡文化是以苏东坡贬谪人生的观念形态为研究对象,具有苏东坡鲜明个性特征的有关其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及生活方式等之总和。它不是…苏轼文化?的简单复制,更不是…三苏文化?的刻意翻版”[1],并在《“东坡文化”之肇始、解构及重构》一文中,更加深入论述确证黄州是“东坡文化”肇始、解构及重构之地。其他学者如赖玉芹、饶学刚[2]等皆持此种观点,认为东坡文化发端于黄州,但对于东坡文化之定义略有不同,如赖玉芹认为“凡是与苏东坡有关的一切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结晶都属于东坡文化”[3]。 另一派学者则以东坡代指苏轼,所谓“东坡文化”的实质即等同于“苏轼文化”,认为二者本就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不能将其割裂开来。朱靖华认为:“东坡文化不仅是某一方面意蕴的纯粹产品,而是多种意蕴的有机整合,它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多功能的立体文化系统。”[4]左国华、谢鸽认为东坡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包含以苏东坡为中心形成的集历史学、艺术学、军事学、文学养生学、烹饪学、医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5]。总而言之,两派对于东坡文化认识之异,在于东坡文化的外延,即对于东坡代指

关于苏轼的诗歌风格的文献综述

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文学巨匠。苏轼的诗歌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充满豪放、清新、婉约的艺术气质,被后人称为“苏门六一”之首。以下是关于苏轼诗歌风格的文献综述: **1. 豪放风格:** 苏轼的豪放风格表现在他诗歌中奔放豁达、激情澎湃的表达方式上。他擅长以豪放的笔调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对人生、时局和个人遭遇都能以豁达的态度应对。这种豪放风格在他的《赤壁赋》、《东篱乐府》等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 清新风雅:** 苏轼的诗歌中也融入了清新风雅的元素,他善于用清新、雅致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人物形象,表达自己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这一特点体现在他的山水诗、田园诗等多个题材的作品中,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 **3. 婉约风情:** 苏轼的诗歌中不乏婉约之美。他通过对细腻感情和微妙心思的表达,展现出一种婉约的艺术魅力。在他的爱情诗、女子诗中,常常透露出一种柔情和含蓄,如《江城子·夜雨寄北》、《卜算子·黄州定梦》等。 **4. 抒发个人情感:** 苏轼的诗歌往往充满了个人情感的宣泄。他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愁绪,以及对人生、时事的思考。这种个人情感的宣泄使得他的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不仅有豪放奔放的一面,也有微妙细腻的一面。 **5. 技巧独到:** 苏轼的诗歌在艺术手法上极为独到,他善于运用修辞、排比、对仗等手法,使诗句更富有韵律感。他的诗歌语言生动自然,表达准确,句法灵活多变,为后世诗人所推崇。 **6. 对古典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苏轼对古典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他独特的文学鉴赏力使他能够对古典文学进行深刻的理解,同时又能够在创作中赋予新的内涵和风采,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旧有模式。 总的来说,苏轼的诗歌风格是一个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他的诗歌集中展现了豪放、清新、婉约等多种风格,使得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文学巨匠,对后世影响深远。

海南谪居期的苏轼研究综述

摘要:本论文主要是对学者之于海南谪居期的苏轼的研究的一个文献综述,通过笔者的分析归纳,认为学者对于此时期的苏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苏轼在海南时期的思想、精神、心态的研究;二是对苏轼这一期间文学创作的研究;三是兼论苏轼思想、心态与文学创作的研究。 关键词:苏轼;贬谪;海南;综述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诗、词、文、赋以及书法、绘画、文艺理论批评造诣都是十分突出的。但是苏轼的文风得以形成并登上文坛的最顶峰得益于他的两次重大的人生经历。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度过了四年多的贬谪生涯。苏辙称苏轼在这期间“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可以说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苏轼文学创作的再一次高潮出现在他的晚年,就是被贬谪到南方领海时期。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至岭南惠州,四年后又被贬至海南儋州,这是当时最荒远最艰苦的地区,而苏轼的思想和诗歌创作又有了一次飞跃。本论文将从近年来多方学者对苏轼在海南时期的研究入手,做一个进一步的分析。 苏轼晚年的这段时间历来是学者研究苏轼的一个重点,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性论文不胜枚举,现在做一个笼统的概括。关于苏轼这一时期的研究论文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关于苏轼的经历、思想、人格以及人生态度上的研究性文章;(2)论述苏轼在此期间的文学艺术创作的文章;(3)兼论苏轼此间的经历、思想、文学创作的文章。 一、关于苏轼思想、精神、人生态度的研究 在这一方面许多学者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有着重研究苏轼此间心态的文章,如罗莹的《苏轼贬居岭南时的复杂心态》[1];有专门研究苏轼贬谪后经历的,如昌庆志的《苏轼贬谪生涯与岭南养生文化》[2]、卢捷的《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记苏轼惠州到儋州行程》[3]、孔善鑫的《“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苏轼贬居海南的生活和功业》[4]以及周奎生的《论苏轼贬谪岭南时期的文化意义》[5];此外还有研究苏轼思想、人格的文章,如陈建锋的《苏轼贬琼期间践行<周易>中正观初探》[6]。 在这些文章中,罗莹的《苏轼贬居岭南时的复杂心态》从苏轼的诗文创作入手,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苏轼被贬谪到海南后的心态,将其归纳于以下三个层面:①表面上的超脱旷达, ②内心的惊惧不安, ③交织着庙堂之忧与黎民之念。相对于其他文章来说更加立体饱满,将苏轼的心理剖析的比较全面,学术价值比较大。 立足于苏轼贬谪生涯的文章:昌庆志的《苏轼贬谪生涯与岭南养生文化》立题新颖,试从苏轼与岭南养生文化的关系,来剖析苏轼在贬谪生涯中最本真的生命形态,以及他对岭南乃至整个北宋的养生文化发展的贡献。这篇文章绕开了政治、艺术、宗教思想的角度,从最基本的活动——养生活动入手来剖析苏轼在贬谪生涯中最本真的生命形态及其文化意义。主体部分分为对岭南养生文化的利用、建设、传播,从一个较少被关注的方面对一代文豪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是具

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文 学家、政治家、理论家。 苏轼出生于河北颖昌县(今河北省容城县)一个世家子弟家庭,父亲是官僚。他从小聪明好学,善于作文。他于16岁时考取 了进士,成为了官僚。他在政府工作期间,为政清廉,不畏强权,多次上书进谏,为人民争取利益。然而,由于他的坚持原则和对权贵不逞一言直谏,多次被贬谪。这种经历使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疾苦,并从而成就了一部优秀的社会意识。 苏轼的文学成就非常辉煌。他以其豪放洒脱的写作风格和独特的艺术才华,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代表作有《赤壁赋》和《江城子》等。他以真实的情感、鲜明的形象和细腻的叙述,表现了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浓厚的人文关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同等重要。他主张“情理合一”,认为文学作品应当既符合人们的感情,又符合客观事实。他提出了“诗四法”,强调诗歌应该重视情感的表达和语言的变化。他还对古代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后世文艺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苏轼一生坎坷,经历了多次贬谪和流放,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在为官期间坚守原则,为人民发声;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才华。他的一生

充满了荣誉和挫折,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使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总的来说,苏轼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也保持了很高的地位。他的批判精神、人文关怀和独特的艺术才华,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瑰宝。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论文)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论文) 摘要: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 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辞章学家。他以其才华横溢的词作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本文旨在探讨苏轼词的艺术成就以及对词的贡献。首先,通过对苏轼词的风格、主题和技巧的分析,我们能够欣赏到他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其次,苏轼在词的发展和推广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扩大了词的艺术边界并开创了新的写作风格。最后,苏轼词中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使其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并对后世词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苏轼、词、艺术成就、贡献 一、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的词作风格独特,能够准确抓住时代氛围。首先,苏轼善于运用表现手法,他能够通过精湛的描写和生动的笔墨表达出充满情感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其次,苏轼的词作主题广泛,既有咏史抒怀的作品,又有描写自然山水的作品,还有写意人生的作品。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多样化的主题使其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最后,苏轼的词作技巧熟练,他善于运用对仗、押韵等表现手法,使其作品音调优美,节奏流畅。 二、苏轼对词的贡献 苏轼在词的发展和推广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首先,他对词的题材和主题进行了大胆的拓展,不再局限于爱情和离别,而是将词的表现范围扩大到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等方面。这种拓

展为后世词人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其次,苏轼提倡“文以 载道”,强调诗词应该有深刻的内涵和思想,追求发人深省的 艺术效果。这种倡导影响了后世词人,并且成为后世文人词作的重要特点之一。最后,苏轼的词作取材广泛,不仅能够描写外在的景物,还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使其作品具有更多的艺术层次和丰富的内涵。 三、苏轼词的影响力和启示 苏轼的词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并对后世词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苏轼的词作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并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其次,苏轼词中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人生哲理的探索,使其作品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对读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后,苏轼的词作引领了后世词坛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词的新风格和新形式,为后世词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结论:苏轼词以其独特风格、广泛主题和精湛技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他对词的艺术成就以及对词的发展和推广的贡献不可忽视。苏轼词作中对现实和人生的思考给后世词人以重要的启示,并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苏轼的艺术成就和对词的贡献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不可逾越的文学巨擘。

苏轼学术论文范文

苏轼学术论文范文 在苏轼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重要财富。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苏轼学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苏轼学术论文范文篇一 浅谈苏轼词风 摘要:世人皆知诗是唐代最佳,而词唯有宋词最美。宋代词坛名家辈出,豪放、婉约两派词人共同书写了宋词的历史。众所周知,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但这位豪放派的鼻祖却并不只以豪放见长,他的婉约词也写得清丽徐出,别具风采。就苏轼的婉约词而言,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所产生的影响来看,都足以与他的豪放词相媲美。本文通过对苏轼豪放,婉约词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苏轼和他的豪放,婉约的词作,更好的了解宋词。 关键词:苏轼;豪放;风格;意境 引言 宋代词坛分为婉约与豪放两派,可谓名家辈出,蔚为壮观;当时名作涌起,各具丰姿,它们像争奇斗艳的花朵一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艺术殿堂,而苏轼无疑是这座殿堂中的艺术奇葩。在婉约词一统天下的时候,他敢于与之分庭抗礼,首创豪放一派。南宋的胡寅曾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谬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1]这一评价概括了苏轼词作气势恢宏、风格豪迈的特点,而正如法国作家布封所说:“一个好的作家绝不可能只有一颗印章”,苏轼的词风也不拘一格,多姿多彩,豪放旷达之外也多有清新韶秀之作。 提起苏轼的词,人们多会想到气势豪迈、奔放不羁的“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确,苏轼作为豪放一派的开创者,以广阔的题材、工巧的文笔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豪放词,而但其在婉约词上的造诣也是无人能及的。苏轼的婉约词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他的豪放词,在质量上也多上乘之作,受到诸多词学评论者的赞誉。[2]张炎也曾评价苏轼的

苏轼 毕业论文

苏轼毕业论文 苏轼毕业论文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 治家,又是一个才华横溢、个性鲜明的人物。他的诗词散文被广泛传颂,他的 政治观点也引起了许多争议。本文将从苏轼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以及政治观 点等方面,探讨他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苏轼的生平经历。苏轼生于北宋时期的一个文化世家, 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苏洵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对他的文学才华 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年轻的时候,苏轼就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他的诗词被 誉为“苏门四学士”之首。然而,苏轼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他多次因为政治观 点与当时的朝廷产生冲突,最终被贬谪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然而,正是这些贬谪的岁月,使苏轼的文学成就达到了巅峰。在这段时间里, 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些作 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动荡与变革。苏轼的 文学风格独特,他善于运用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他的作 品充满了情感和思想的力量。 除了文学成就,苏轼的政治观点也备受争议。他主张“唯我独尊”,认为自己的 才华和见识超越了当时的朝廷官员。他对朝廷的腐败和不公进行了大胆的批评,主张改革政治制度。然而,这些观点遭到了当时的统治者的压制和打压。尽管 苏轼在政治上并未取得明显的成就,但他的思想对后来的文化和社会变革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和政治领域,他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借鉴,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和深度。他对诗词的创作和研究,也为后来的文人提供了重要的范例和参考。苏轼的作品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总结起来,苏轼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观点都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然而,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思想,都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思想观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以期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苏轼的毕业论文,不仅是他个人文学成就的总结,也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反思和批判。通过对苏轼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

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研究综述 苏轼,又名苏东坡,是我国宋代的著名古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弟苏澈并称“三苏”。苏轼一声的政治道路起伏坎坷,经过一贬再贬,最后远放到儋州。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得到赦免。这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不一样的他。苏轼的诗、词和散文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中最出名的是苏轼的词。苏轼的词题材非常广泛,并且开创了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诗作大多抒发自己坎坷感慨、感叹民不聊生、揭露社会黑暗现象,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苏轼的散文多是一些随笔性的记叙文,却不常发表议论,只是以精妙的意境与优美的情趣洋溢其中,与欧阳修的散文并称“欧苏”。苏轼的文学著作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学者对苏轼的人生、词、诗、散文等进行研究,苏轼的研究文献数量庞大,本综述针对2015年开始至今的苏轼研究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希望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贡献。因此我对关于苏轼研究文献进行了阅读,就研究现状而言,概括起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苏轼的人生、思想研究 苏轼的一生坎坷不堪,但是却有着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离不开儒、释、道三种思想对他的影响。在高安琪的《从道家思想看苏轼的人生历程和处世之道》中,阐述了苏轼人生的三个历程,从初入仕途的积极到被贬黄州的旷达,最后惠儋晚

年的真朴超然的人生历程阐述道家思想在其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最初苏轼是通过人生的思考和心态变化在创作中反映出道家重视心灵的逍遥之游;而“乌台诗案”后,苏轼深自省察,物我两忘,用超脱的眼光看待万物,展现旷达的精神面貌;晚年的苏轼安贫乐贱,恬然自足,崇尚淳朴的大自然。道家思想贯穿着苏轼的一生,宦海浮沉的他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情怀。 其中,关于苏轼被贬黄州的时期的研究有两首,高婉青的《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未曾踏出的归隐之路》、王基伦的《苏轼惠州时期的思想变迁与会通》。 高婉青的《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未曾踏出的归隐之路》论述了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定风波》,以此表达出苏轼的以出世为心,入世为迹,未曾踏出归隐之路,却参透人生妙理。从定风波词作的分析反映了苏轼豁达开朗的性格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王基伦的《苏轼惠州时期的思想变迁与会通》论述了苏轼在惠州期间信奉儒家思想,渐渐地兼糅道、佛思想观念,建立自己乐天知命、随缘委命的生活方式。 面对如此坎坷的人生,苏轼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豁达超然。放在21世纪,可以用“坚强”一词来形容苏轼。面对如此坎坷的仕途,苏轼又是如何做到平衡他的得失之心呢?在王娟的《探析苏轼的自省与自嘲对其人生态度的影响》中,苏轼在坎坷的曲折经历中通过自省与自嘲超越自我,走向旷达。其表现为自责言之过、自知而后省、自省而后达。他将人生的悲凉与不幸看做生命中珍贵的财富,扬弃个人的悲哀与绝望,执着于充满希望的人生,那精神安然自在的人生态度,展现出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 安丽霞的《苏轼晚年诗歌中的道教环境分析》提出了苏轼晚年的诗歌常出现

苏轼生平研究报告

篇一: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班级:姓名: 关键词:苏轼 一.研究的对象方法 1、质疑:要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会进步,获取更多的知识。 2、收集:要积极收集有关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等等。 3、分析:通过对苏轼及作品的学习,要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甚至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4、讨论:可以分为大组讨论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也可以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5、归纳整理:要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所学到的知识,课堂的笔记,考察过程中所截取的资料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提高自身归纳整理能力以及加强知识在大脑的巩固。 6、总结撰写:要学会总结和撰写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总的来说有三大类,一是开提报告,二是心得体会,三是结题报告。并且借此来提升写作能力。 二.研究的内容(研究什么): 在课本中,苏轼的诗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苏轼的文才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对苏轼生平进行一定研究,对苏轼有一个更深层的了解,例如了解苏轼的一些诗词与时代背景、此时诗人经历的关系,了解苏轼的性格和写作风格的关系。研究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苏轼的生平事迹 2.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 3.苏轼的书法、绘画的创作成就 三.研究的目的: 增加对苏轼的了解,培养团队精神,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增进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能接触更多的课外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通过这次研究学习,能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的过程: 第一步.明确各小组成员的任务。 第二步.网络、图书馆查阅苏轼的背景的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和有关背景等。第三步.对资料整理,删减,最后综合资料。 第四步.对苏轼及作品学习,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 第五步.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第六步.最后对这次研究活动进行总结 五.研究的步骤: 第一步:选出对苏轼生平事迹兴趣浓厚的同学进行研究 第二步:针对一部分同学进行调查,了解同学们对苏轼了解程度 第三步:让同学们自主查阅资料并记下结论 第四步:写下收获的知识和参加活动后的感想以及学到的精神 第五步:将学到的知识以及精神进行交流传播 六.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问题一:苏轼为什么会频频出现在教科书上? 回答:因为苏轼的非凡的文采和思想及其人格魅力所至。

关于苏轼的研究报告

关于苏轼的研讨报告 1、初出茅庐 纵顾苏东坡的终身,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苏东坡初出茅庐,中举及第,便与多位常州籍同考举子结成好友,他们在苏东坡眼前展现了一幅绚烂的江南风光,使他与好友们订下了“鸡黍之约”。然虽有定居誓词,但毕竟未经深思熟虑,是信口所至。真正到了常州地域,苏东坡领略到了那水乡山野的神韵,便深深地吸收住了。中年分开黄州时,苏东坡两次上表哀求寓居常州,终于如愿以偿,从此和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便在元佑时期,他政治上红极一时时,他还和常州籍大臣胡宗愈(完夫)讲定:“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之约。”他在北归途中,一路均有人热情挽留,有的以至无偿提供居舍,但他总是坚决地说:“然某缘在东南!”他终于返回了魂牵梦萦的常州。最后遂了他在熙宁七年在常州吊唁钱公辅的《哀词》中的夙愿:“大江之南兮,震泽之北。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 2、少年知名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才华盖世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开端向仕途进发了。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率领下,父子三人赶到当时的京城开封参与科举考试。考试最关键的第二关--礼部考试之中,原本能够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出其不意地取得了第二名。这对苏轼来说,固然有些冤枉,但对后人

来说,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佳话。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妙笔,一鸣惊人天下知。 3、大难临头 在扑朔迷离的北宋政局中,激进派的苏轼被政敌所应用,成为了政治上的牺牲品。苏轼遭遇了人生中的一大劫难--“乌台诗案”。苏轼丢官降职,被贬湖北黄州。官场失意的苏轼举家来到湖北,面临无钱、无房又无粮的放逐生活,苏轼将怎样摆脱困顿与窘境?长江边的小城黄州固然是苏轼仕途上的低谷,却成了苏轼文学创作的圣地。在走出了心灵的阴霾之后,苏轼在长江边的赤壁吟诵出了响彻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 4、潇洒东坡 苏轼为人坦荡,考究风节,他的性格是率真的、孤傲的、也是豁达的、超脱的。无论他的政治主张还是为人处事,处处充溢着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等崇高思想。从用黄州到江宁去拜谒王安石还是做知州时的两处断案就能够明证他胸怀坦荡,体察民情的思想境地。也理解到一些以前比拟含糊的学问和误传。比方他的三任妻子(王弗、王闰之、朝云)还有和弟弟苏辙的关系、以及当年科举时的一些逸闻趣事、乌台诗案的细枝末节,几次被贬的来龙去脉、新旧党争等等 5、东山再起

关于古代书法家苏轼的学术论文

关于古代书法家苏轼的学术论文 苏轼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家,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重要财富。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轼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苏轼的学术论文篇一:《试谈苏轼处世哲学》 【摘要】在苏轼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重要财富。而作为政治家的苏轼,也做出了一个儒家士大夫当有的历史功绩。而苏轼辗转于放达文人和深邃政客之间的处世哲学,便有了深刻的研究价值。本文试从正道直行的执着、善处忧患的旷达、自救自立的人格、亲躬为民的情怀四个层面来剖析苏轼的处事之道。 【关键词】苏轼处世之道人格风貌生命精神 秦观在《答傅彬老简》中说:“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评价苏轼:“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苏轼坎坷人生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风貌和生命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一、“奋厉有当世志”――正道直行的执着 儒家鼓励人“志于道”,建功立业,有为于天下。苏轼《上梅直讲书》云:“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苏辙《墓志铭》追述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授以书。“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这正如后来苏轼说自己“少抱有为之志”。苏轼于仁宗朝举制科作《制策》二十五篇,“大抵劝仁宗厉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也”;及事神宗皇帝,两次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哲宗元�初,主张“校量利害,参用所长”。 苏轼对儒家忠君报国的思想接受尤深,使得他虽有“隐”的思想,却终究没有归隐。正如他所言:“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可知苏轼一生沉浮,而拳

有关苏轼的学术论文

有关苏轼的学术论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颇有造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有关苏轼的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有关苏轼的学术论文篇一 苏轼的作家修养论 摘要:身通众艺的苏轼根据自己的文艺创作实践认为,作家要想创作出独步千古的作品,最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有道;二,积学不倦;三,为人要“正”。关键词: 苏轼;作家修养;有道;积学;为人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他对文艺创作有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挖掘出苏轼的这些文艺思想,既可加深我们对苏轼文艺作品的理解,也可为当代作家的文艺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拟先探讨苏轼有关作家修养方面的论述。 一有道有艺 “道”(也可称做“意”)与“艺”(包括“文”)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文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自先秦迄今,关于此问题的论述不胜枚举,如《易・系辞上》曰:“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①,南朝宋颜延之说:“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②唐韩愈说:“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③宋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④朱熹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⑤清刘熙载说:“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⑥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说:“‘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⑦刘纲纪说:“文学家不要停留在‘文’上,而要去追寻那使‘文’得以产生,并赋予它以真正的价值的本体‘道’……‘人文’的根本的功能、作用就在于‘明道’。”⑧不一而足。概言之,这些

苏轼的思想论文总结

苏轼的思想论文总结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文化名人,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苏轼思想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而闻名。本文将对苏轼的思想进行总结,以展现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 首先,苏轼十分关注人文关怀。他认为人的精神和情感是文化的核心。他反对以功利主义和利益至上为导向的价值观,主张追求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满足和情感的宣泄。他强调人性的本善和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友情,主张推崇仁爱和人道主义精神。他在其著作中多次表达了他对人民苦难的关注和同情。可以说,苏轼的人文关怀思想使他的作品更加具有人情味和内涵。 其次,苏轼对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关注。他非常关注民生问题,对社会不公和民众的苦难感到痛心,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声音和作品来呼吁社会的关注和改变。他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表达了自己对官府腐败和压迫的不满。他也提出了一些社会改革的思想和主张,如减轻赋税、改革军队制度等,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也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成就。 此外,苏轼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也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对诗歌的创作思想和审美标准有着独特见解,主张追求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追求自由的艺术创作方式。他提出了“杂成诗论”,主张诗歌要包容万象,不

拘泥于传统的格式和主题,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苏轼的文学追求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苏轼思想的核心价值在于他的人文关怀、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他热爱人民,关心社会,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并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和言论呼吁社会的关注和改革。他的思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文化名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苏轼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后来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苏轼人生观问题研究7000字(论文)》

苏轼旷达人生观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后世启发 目录 绪论 (1) 一、苏轼旷达人生观的概述和特征 (1) (一)苏轼旷达人生观的基本内涵 (1) (二)苏轼旷达人生观的主要特征 (1) 1、平和淡泊 (1) 2、超然物外 (2) 二、苏轼旷达人生观的具体表现 (2) (一)洒脱人生 (2) (二)诗词创作 (3) 三、苏轼旷达人生观形成的原因 (4)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4)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4) (三)受前人思想的影响 (5) 1、对儒家仁义正直的吸收 (5) 2、对庄子逍遥之美的吸收 (5) 3、对陶渊明淡泊之美的吸收 (6) 四、苏轼旷达人生观对后世的启发 (6) (一)要节制世俗欲望 (6) (二)做人要自尊自信 (6) (三)要坦然面对失败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绪论 林语堂认为中国人是超脱旷达的,苏轼在中国士大夫超然历程中占有重要的一环。苏轼出生于1037年,生活在较为繁荣的北宋前期,前期他从先辈的生活经验中获取有效信息,肩负国家使命和道德理想,失败被贬后不卑不亢、怡然自得,在山水中逍遥,继陶渊明之后,将古代士大夫超然文化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把其旷达的人生观念彻底地贯彻到了文学、艺术、哲学之中。本文试图从各个方面探讨苏轼旷达人生观,包括其特征,具体表现、形成的原因等,从其独具一格的艺术和人格追求中,分析苏轼旷达思想的丰富内蕴,使我们能够更加完整地品味苏轼作品魅力和独到的人生见解。 一、苏轼旷达人生观的概述和特征 (一)苏轼旷达人生观的基本内涵 苏轼是北宋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具有强烈的阳刚之气,洒脱、自在、逍遥的人生态度,他的诗词处处透露着超然淡泊的人生,粗犷、雄浑,在苏轼的作品中第一人称“我”经常出现,即使没有出现,读者也能感觉到有这样一个“我”。苏轼作品大多具有乐观、豁达、率直、超然的特点,他成功地以艺术的形式塑造了一个由自尊自爱、洒脱自在的人格形象,给我们一种仰望的欣赏视角,这都得力于苏轼优秀的品质、高尚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二)苏轼旷达人生观的主要特征 1、平和淡泊 淡泊不是冷淡,而是自然而然,体现着无为,去掉各种外在的修饰,直抵自然,静心寡欲,不与世争。老子用“淡”来形容“道”的特征,即“道”的出口,即“轻”而无味。一方面就个人而言,要以静心修身,不为名利所困扰,不为世俗所扰;就统治者而言,也要以静心修身,不因争夺地盘、攫取利益而伤害人民生活,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整个世界的生活作为他们的优先事项,而不是统治它。庄子提出了虚静恬淡为万物之本的观点。苏轼的朴素美思想具有淡漠无为的老庄风格,指向朴素美而不加修饰。但也深受佛教和禅宗的影响。宋初的梅尧臣首先指出,淡泊是一种很难达到的美的境界,在这一领域,苏轼的贡献和影响最大。苏轼认为,淡而无味不是“中间淡而无味”,而是“味淡实美”,“外枯中膏”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在艺术上,苏轼的田园山水诗和文人画追求形式上的朴素,内

1500字关于苏轼的论文

1500字关于苏轼的论文 篇一:苏轼论文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论仕途对苏词的影响 作者:夏朋田 专业:汉语言文学 准考证号:010********* 成绩: 工作单位:河南教育学院 职称职务:学生 邮编:450046 联系电话:135******** 完成时间:20xx年9月 浅论仕途对苏词的影响 夏朋田 内容摘要: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文学家,开创了一代豪放词风,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细品苏词我们就会发现仕途的起伏对苏词风格的影响很大,表现在豪放中些许悲凉,对人生矛盾的困惑,以及经历风雨之后从容淡泊的心态。正是丰富的人生经历,坎坷的仕途,天才的心理结构造就了这样一位大文豪,造就了他的独特风格。我将根据对苏轼生平及所学作品的学习和浅显研究,从苏轼仕途坎坷经历中探寻苏轼诗歌中的豪放中见悲凉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苏轼;仕途;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苏轼同弟苏辙,父苏洵合称“三苏”。苏轼是苏洵的长子,从小跟随父亲读书,深受父亲严谨治学的影响。苏轼幼年由于承受好的家教,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1],为以后进学和成为文坛盟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

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苏轼简历来自百度知道) 苏轼自踏入仕途起,便坎坷不断,风格也随人生风波为之一转,但这正是苏轼成大器的原因。词中“悲”的成分明显加深有两个较为显著的标志。一是在他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一是在他59岁被贬往惠州时。我先从苏轼的坎坷仕途中仔细揣摩苏轼的人生态度的转变,诗歌风格的转变,然后总结出三个方面的东西与大家分享:一是遭受贬黜后豪放悲凉的风格;二是人生理想得不到实现又与现实冲突后的矛盾;三是在悲剧命运前永不堕落的乐观主意精神。 一.坎坷的仕途 苏轼的早期仕途还是平静的,但表面的平静正是为以后卷入政治风暴蓄势。这与苏轼忧国忧民,直爽执着,坚贞不屈的性格有关系。王水照先生对苏轼的“真率”性格最有体会。他说:“保持一己真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2]。 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临了。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静了。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流放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只好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这是苏轼报国无门之下求自保的无奈之举。 大概十年后,苏轼终于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乎沦落到被砍头的境地。中国古代的君王总是要做出一副关注视听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