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测技术方案

桩基检测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工程地质概况 (1)

三、检测数量及目的 (1)

1、检测数量 (1)

2、检测目的 (3)

四、检测依据 (3)

五、检测方法 (3)

(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3)

1、试验设备 (3)

3、现场试验 (5)

4、卸载观测 (6)

5、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确定 (6)

6、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统计取值 (7)

(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7)

1、试验设备 (7)

2、现场试验 (7)

3、卸载观测 (9)

4、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确定 (9)

(三)低应变法检测 (9)

1、检测仪器 (10)

2、检测方法 (10)

3、低应变资料分析 (10)

(四)超声波法检测 (11)

1、检测设备及仪器 (11)

2、检验方法 (11)

3、桩身完整性判定 (12)

六、报告的编制 (13)

七、检测时间安排 (14)

八、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4)

九、需要委托方配合的工作 (15)

一、工程概况

检测内容有: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试验。检测部位包含主厂房、罐区、污水处理+滑雪场、飞灰处理、水处理+冷却塔、烟囱(桩基甲级)。

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结构的安全可靠,为设计提供试验桩的科学依据,根据国家规范和设计院图纸要求,本工程承载力抗压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抗拔静载试验采用反力桩。

二、工程地质概况

工程地质概况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检测数量及目的

1、检测数量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1)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小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2)桩身完整性检测,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除符合以上条件外,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数不应少于1根;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或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检测范围内,按不少于总桩数10%的比例采用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检测。

表1 工程桩基检测数量一览表

2、检测目的

(1)通过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本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通过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确定本工程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判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通过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试验确定该工程基桩桩身完整性。四、检测依据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2)委托方提供的相关图纸及设计文件

(3)委托方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

五、检测方法

(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1、试验设备

(1)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由配重块及大梁组装成型;配重块尺寸约为长宽高1.5m×0.9m×0.6m,每块约2吨、铁块尺寸不定,每块6吨;大梁尺寸约为长宽高9.5m×0.6m×1.2m)。

(2)荷载装置:试验荷载由两台630t的液压千斤顶工作系统来完成,采用并联于千斤顶的RS-JYB(0~70MPa)型压力传感器间接测定。

(3)量测系统:沉降观测采用长6m的基准梁、位移传感器观测系统。在检测点两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四个50mm(分度值0.01mm)RS-JYB 型的位移传感器,安置位移传感器的沉降测定平面在桩顶以下200mm。位移传感器经万能表架固定于两根6m长的基准梁上。基准桩采用四根Ø50mm的圆形钢管,长度为2m,打入地下不小于1.0m。基准梁一端固定

在基准桩上,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以上试验设备基本信息见表2。

表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设备一览表

(4)压重平台组装方式:

1)将桩顶面用中砂找平,桩顶面放置一块不小于桩径的圆形或方形钢板,将千斤顶并排放置于钢板中心轴线上,使千斤顶、钢板、桩中心在同一中心点,千斤顶上放置一块能盖住三个千斤顶的钢板,将一根大梁沿千斤顶方向放置于上边钢板上,两头用配重块支撑找平;

2)先用配重块沿千斤顶和大梁同方向两侧摆上高约3米,长约10米,宽约3米的梯形支腿,将剩余3根大梁与千斤顶上的大梁十字交叉,摆放于两侧支腿上,找中找平;

3)在大梁上边按顺序并排铺设配重块,每层与上下两层之间“一丁一顺”交叉摆放,相互叠压,使每一块配重块都受到上下两层的交叉叠压,防止塌落;试验期间除本公司试验人员,其余人员严禁靠近试验区,不得跨入警戒线以内。

4)组装过程中非我方检测人员严禁靠近吊车及压重平台工作范围以内。压重平台摆放结果示意图见下图1:

3、现场试验

(1)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2)加载次序及分级: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第4.1.3条的规定,本次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取最大加载值的1/10。其中,第一级加载量按两倍分级荷载加荷。各项目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加载级率详见表3。

部位名称

2 3 4 5 6 7 8 9 10 荷载(kN)

加载次序

主厂房(设计荷载3500)1400 2100 2800 3500 4200 4900 5600 6300 7000 主厂房(设计荷载3000)1200 1800 2400 3000 3600 4200 4800 5400 6000 主厂房(设计荷载2500)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罐区(设计荷载3000)1200 1800 2400 3000 3600 4200 4800 5400 6000

污水处理+滑雪场(设计荷

1200 1800 2400 3000 3600 4200 4800 5400 6000 载3000)

飞灰处理(设计荷载3000)1200 1800 2400 3000 3600 4200 4800 5400 6000

水处理+冷却塔(设计荷载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2500)

烟囱(桩基甲级)(设计荷

1200 1800 2400 3000 3600 4200 4800 5400 6000 载3000)

(3)沉降测读:

每级荷载施加后,分别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当每一小时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 的沉降观测值计算),试桩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可加下一级荷载。

(4)终止试验条件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3)已达到最大加载值,且桩顶沉降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4)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

4、卸载观测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宜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且逐级等量卸载。每级荷载应维持1h,分别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不得少于3h,测读时间分别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桩顶残余沉降量。

5、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确定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第4.4.2条的规定确定:

1)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2)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3)出现终止加载试验中第2款的情况,取前一级荷载值;

4)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取s=40mm对应的荷载值;

5)当不满足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

6、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统计取值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第4.4.3条第1款规定:对参加统计的试桩检测结果,当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算术平均值为该单位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原因,结合桩型、施工工艺、地基条件、基础形式等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极限承载力;不能明确极差过大的原因时,宜增加试桩数量。

(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1、试验设备

(1)反力装置:反力锚桩。

(2)荷载装置:试验荷载由一台630t的液压千斤顶完成,采用并联于千斤顶的RS-JYB(0~70MPa)型RS-JYD(0~70MPa)型压力传感器间接测定。千斤顶受力中心与桩形心重合。

(3)量测系统:上拔量观测采用长6m的基准梁、位移传感器观测系统。在检测点两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四个50mm(分度值0.01mm)RS-JYB 型或RS-JYD型的位移传感器,安置位移传感器的上拔量测定平面在1倍桩顶以下。位移传感器经万能表架固定于两根6m长的基准梁上。基准桩采用四根Ø50mm的圆形钢管,长度为2m,打入地下不小于1m。基准梁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以上试验设备基本信息见表2。2、现场试验

(1)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2)加载次序与分级: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第4.1.3条的规定,本次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取最大加载值的1/10。其中,第一级加载量按两倍分级荷载加荷。各项目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加载级率详见表4。

表4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加荷级率表

(3)上拔量测读:

每级荷载施加后,分别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上拔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当每一小时的桩顶上拔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上拔量观测值计算),桩顶上拔量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可加下一级荷载。

(4)终止试验条件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的5倍;

2)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

3)某根钢筋拉断;

4)达到上拔荷载值。

3、卸载观测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且逐级等量卸载。每级荷载应维持1h,分别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上拔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上拔量,维持时间为不得少于3h,测读时间分别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桩顶残余上拔量。

4、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确定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第5.4.2条的规定确定:

1、根据上拔量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陡变型U-δ曲线,取陡升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2、根据上拔量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δ-lgt曲线斜率明显变陡或曲线尾部明显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3、当在某级荷载下抗拔钢筋断裂时,取其前一级荷载值。

未出现上述1~3所列三款情况时,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按施加的最大荷载取值。

(三)低应变法检测

1、检测仪器

检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基桩动测分析系统,该系统由486便携式计算机信号和采集放大系统、加速度传感器及数据线组成,激振设备为铁质胶头力棒。

2、检测方法

检测采用应力反射波法,在桩头按照一定要求安置好接收响应的传感器,用铁质胶头力棒敲击桩头,使其产生弹性波,并由桩头安置的传感器接收该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由微型计算机记录存储,现场测试流程图如图2。

图2 低应变法检测现场测试流程图

3、低应变资料分析

将现场储存的原始记录信号通过微机回放进行综合处理,根据曲线特征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以此来判定桩体的应力波速及各参数。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分析现场测试记录,可将桩分为四类。

Ⅰ类,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身完整。

Ⅱ类,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

Ⅲ类,2L/c时刻前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Ⅱ类和Ⅳ类之间,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

Ⅳ类,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四)超声波法检测

1、检测设备及仪器

本次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多通道声波透射法自动测桩仪,该系统包括信号放大器、数据采集机处理存储器、径向振动换能器等,具有多发多收功能。

2、检验方法

(1)、将各声测管内注满清水,检查声测管畅通情况,保证换能器在声测管全程范围内正常升降。

(2)、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从桩底向上同步提升,声测线间距为100mm,并随时校正。

(3)、实时显示、记录每条声测线的信号时程曲线,并读取首波声时、幅值。

(4)、在对同一根桩的检验过程中,声波发射电压保持不变。

现场检验流程图如图3。

图3 声波透射法现场检验流程图

图中:

H──桩身第一测点的相对标高(m)

L──声测管外壁间的最小间距:即超声波测距(m)

p

L──测点间距

n

3、桩身完整性判定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第6.4.7条的规定,分析现场测试记录,可将桩分为四类。

Ⅰ类桩:所有声测线声学参数无异常,接收波形正常;存在声学参数轻微异常、波形轻微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Ⅱ类桩:存在声学参数轻微异常、波形轻微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

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

50%。

Ⅲ类桩: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但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但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Ⅳ类桩: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且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六、报告的编制

根据现场试验有关记录表、汇总表、曲线图,编写成报告。检测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3、检测依据

4、检测数量及目的

5、检测过程与分析

6、试验结果分析

7、结论

七、检测时间安排

1、检测设备进场后,每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组装到完成约需2~5天,低应变检测1天约150根,声波透射法检测1天约30根。

2、现场试验完成后,10-15个工作日内提供检测报告。

八、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为了保证检测质量,确保工期,完成委托任务,争创我公司优质工程,采取以下措施;

(1)进场前对全体测试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了解设计思路和试验方案,掌握工艺要求,熟悉测试技术。

(2)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及技术纲要。严禁违规操作。

(3)试验前,检查试验仪器设备状态是否正常,使其精度满足试验要求,试验过程中做好保养工作,确保机具仪器正常工作。

(4)加强现场管理,注重工作效率,工作要有序进行、环环相扣。

(5)严格执行工程技术人员的跟班作业,现场指导、监督,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遵守现场甲方安全管理制度,服从甲方、监理的检查、指导、虚心听取批评意见。

(7)检测设备周围架设醒目的警戒彩旗线,基坑周围设置围挡封闭防护,与检测无关人员不得进去检测现场。

(8)检测人员在现场工作时,必须佩戴安全帽,穿着反光背心;检测现场全天候留有检测人员,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9)非我方检测人员,在未经同意不得进入警戒彩旗线以内,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九、需要委托方配合的工作

1、检测现场的设备用电(380V,5kmA);

2、保证检测场地达到三通一平的标准;

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受检桩桩头向下开挖约1m深,桩头需做钢护筒,高度至少1倍的桩径;单桩静载荷试验桩范围为以试桩为中心不小于10m×10m范围,开挖范围内场地平整;

4、提供相关工程资料;

5、检测期间需要现场配合停止周边施工,避免对检测数据造成影响。

桩基检测技术方案

桩基检测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工程地质概况 (1) 三、检测数量及目的 (1) 1、检测数量 (1) 2、检测目的 (3) 四、检测依据 (3) 五、检测方法 (3) (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3) 1、试验设备 (3) 3、现场试验 (5) 4、卸载观测 (6) 5、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确定 (6) 6、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统计取值 (7) (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7) 1、试验设备 (7) 2、现场试验 (7) 3、卸载观测 (9) 4、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确定 (9) (三)低应变法检测 (9) 1、检测仪器 (10) 2、检测方法 (10) 3、低应变资料分析 (10) (四)超声波法检测 (11) 1、检测设备及仪器 (11) 2、检验方法 (11) 3、桩身完整性判定 (12) 六、报告的编制 (13) 七、检测时间安排 (14) 八、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4) 九、需要委托方配合的工作 (15)

一、工程概况 检测内容有: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试验。检测部位包含主厂房、罐区、污水处理+滑雪场、飞灰处理、水处理+冷却塔、烟囱(桩基甲级)。 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结构的安全可靠,为设计提供试验桩的科学依据,根据国家规范和设计院图纸要求,本工程承载力抗压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抗拔静载试验采用反力桩。 二、工程地质概况 工程地质概况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检测数量及目的 1、检测数量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1)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小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2)桩身完整性检测,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除符合以上条件外,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数不应少于1根;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或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检测范围内,按不少于总桩数10%的比例采用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检测。

桩基检测方案

桩基检测方案 一、背景介绍 桩基是建筑物的重要承载结构之一,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为了确保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桩基检测。本文将详细介绍桩基检测的方案。 二、桩基检测的目的 桩基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测桩基的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检测桩基的沉降情况,以评估其稳定性; 3. 检测桩基的质量,包括桩身的质量和桩头的质量。 三、桩基检测的方法 1. 静载试验:通过施加静载荷来测试桩基的承载力。可以采用静载试验机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 2. 动力触探:通过在桩体上施加冲击力,观察冲击波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桩身的连续性。 3. 钻孔取样:通过钻孔取样,获取桩基的土层情况和桩身的质量。可以进行土质分析和桩身质量检测。 四、桩基检测方案的步骤 1. 确定检测范围和目标: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检测的桩基范围和检测目标。

2. 选择检测方法:根据桩基的类型和检测目标,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静载 试验、动力触探或钻孔取样。 3. 制定检测计划:根据检测范围和检测方法,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包括检测 时间、检测地点、检测设备和人员等。 4. 实施桩基检测:按照检测计划进行桩基检测,确保检测过程准确、安全。 5. 数据分析和评估: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桩基的质 量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 编写检测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编写检测报告,包括桩基的质量评估、承载力 评估和建议的修复措施等。 五、桩基检测的注意事项 1. 检测前需充分了解桩基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以便更好地评估桩基的质量 和稳定性。 2. 检测过程中需注意安全,确保检测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 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需确保检 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测报告应准确、清晰地描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 六、桩基检测方案的效益 1. 通过桩基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桩基存在的质量问题,避免建筑物的安全隐患。 2. 桩基检测可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为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3. 桩基检测可以指导桩基的维护和修复工作,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桩基检测方案(完整版)

桩基检测方案(完整版) 本文介绍了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的桩基检测方案。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有关规定、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工程建设合同等。 三、检测依据、目的和方法 本次桩基检测的依据是《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GB -2013)和《桩基础检测规范》( 106-2014)。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桩基的质量和安全性。检测方法包括静载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和超声波检测等。 四、检测方法和原理 4.1 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是一种直接测定桩基承载力的方法。在试验中,通过施加静载荷载来观测桩身的沉降和变形情况,进而推算出

桩基的承载力。静载试验的原理是利用桩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来推算桩基的承载力。 4.2 动力触探试验 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间接测定桩基承载力的方法。试验中,通过在桩顶施加冲击荷载,观测桩身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反弹情况,进而推算出桩基的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是利用桩基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反弹情况来推算桩基的承载力。 4.3 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桩身的质量和缺陷情况。在试验中,通过在桩身表面施加超声波,观测超声波在桩身内部传播的情况,进而判断桩身的质量和缺陷情况。超声波检测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来判断材料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五、检测数量 本次桩基检测的数量为30根桩,其中包括20根直径为800mm的钢筋混凝土桩和10根直径为1000mm的钢筋混凝土桩。

六、检测条件 检测应在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且在桩基未受到其他荷载作用的情况下进行。同时,应保证检测现场的平整度和安全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检测程序 7.1 静载试验 7.1.1 在每根桩的顶部安装静载荷载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7.1.2 施加静载荷载,并记录桩身的沉降和变形情况。 7.1.3 根据记录的数据,推算出桩基的承载力。 7.2 动力触探试验 7.2.1 在每根桩的顶部安装冲击器和接收器。 7.2.2 施加冲击荷载,并记录桩身的反弹情况。 7.2.3 根据记录的数据,推算出桩基的承载力。 7.3 超声波检测 7.3.1 在每根桩的表面施加超声波,并记录超声波在桩身 内部的传播情况。

桩基检测方案范文

桩基检测方案范文 桩基检测是指对建筑物的桩基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桩 基检测方案是指在进行桩基检测时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和方法。 1.桩基检测的目的: 桩基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并根据检测结 果评估桩基设计的合理性,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桩基检 测还可以用于检测桩基是否存在缺陷或损坏,从而制定相应的修复措施。2.桩基检测的方法: 桩基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非破坏性检测和破坏性检测两种。 -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桩基的质量和 稳定性,常用的方法包括声波检测、电阻率测定、超声波检测和地震勘探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对桩身和周围土壤的性质进行测试,来评估桩基的 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破坏性检测方法:破坏性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桩基的构造和质量,常用的方法包括取心检测和静载试验。取心检测可以通过取出桩身样品进 行实验室测试,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材料性能。静载试验则是在桩基上施 加一定的荷载,通过测量桩身的变形和反力,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 定性。 3.桩基检测方案的步骤: -前期准备阶段:确定桩基检测的目的和要求,收集相关桩基设计和 施工资料,进行现场勘测和资料归档等工作。

-桩基检测方法选择:根据桩基的类型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 方法,确定具体的检测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 -检测设备和人员准备:根据检测方案,准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并组织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和测试,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桩基检测操作:按照检测方案和测试计划进行桩基检测操作,包括 对桩身和周围土壤的性质进行测试、对桩基进行声波检测和超声波检测、 进行地震勘探等工作。 -检测结果分析和评估:根据检测数据和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数据 处理和分析,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并与桩基设计进行对比和验证。 -编写检测报告:根据检测结果和评估,编写桩基检测报告,并提出 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供施工单位参考和采纳。 4.桩基检测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桩基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前要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测和资料归档等,确保 检测的全面和准确性。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确保检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进行检测操作时,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确保检测人员的安 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对于检测数据和结果要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确保评估的科学性 和合理性。

桩基检测技术方案

XX项目地基基础检测桩基检测技术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XX有限公司 二〇二三年三月十日

一、工程概况 XX项目。地处XX市XX县。桩基设计为丙级,桩基类型为混凝土钻孔 灌注桩,桩径300mm,强度等级C30,持力层为泥灰层。 二、检测目的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模拟基桩实际受力状态的试验方法,确定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设计单位提供设计依据,为地基基础分部的 验收提供验收依据。 2、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是模拟基桩实际受力状态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 水平极限承载力,为设计单位提供设计依据,为地基基础分部的验收提供 验收依据。 3、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试验是模拟基桩实际受力状态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设计单位提供设计依据,为地基基础分部的验收提供验收依据。 二、检测、分析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18; (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本工程设计图纸、地质勘察资料及施工资料; (6)国家相关文件及工程技术资料。

三、检测方法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加卸载方式 1.加载方式: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检测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即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值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加载量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2.荷载分级:试验桩每级荷载加载为最大加载值或预估极限荷载力的1/10。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载,每级荷载在其维持过程中应保持荷载恒定。 3.沉降量观测:每级荷载施加后,应分别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桩顶沉降量。 4.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得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的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5.卸载与卸载沉降观测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宜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且应逐级等量卸载,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分别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不得少于3h,测读时间分别为15、30min,以后每隔30min 测读一次桩顶残余沉降量。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时,每级荷载维持时间不得少于1h,且当本级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速率收敛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检测过程 本试验采用压重平台反力法,拟采用千斤顶作为加载设备,用堆袋、土来提供反力,沉降观察通过安装在桩顶对角线两端的2-4支量程为50mm,精确度为0.01mm的百分表进行测量。试验按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及《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的要求进行,按规范、规定进行读数。检测示意图如下: 配重由土提供

桩基检测方案

桩基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采用高架桥梁(现浇简支箱梁)形式,下部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径φ1200,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水下混凝土,合计90根桩,桩长16m~52.5m。 二、检测依据、检测方法和数量 依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验收检测。对钻孔灌注桩进行验收检测。具体依据以下标准: (1)深圳市标准《深圳地区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SJG09-2015 (2)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三期工程主体工程4301标段清湖站~清湖北站区间钻孔灌注桩及设计文件 超声法: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40%; 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检测数量为除超声法检测以外的所有桩; 钻芯法: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桩身混凝土强度、桩长、桩底沉渣厚度,判定或鉴别桩端岩土层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15%,且不应少于10根; 界面取芯法:检测桩底沉渣厚度,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40%(已钻芯的除外),且长径比大于35的桩的检测比例不少于25%,每个承台下不少于1根。 检测方法及统计数量如下表: 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法及数量统计

三、检测工作量 1、低应变法检测 对40根钻孔灌注桩进行低应变法检测。 2、超声法检测 对36根钻孔灌注桩进行低应变法检测。 3、钻芯法检测 对14根钻孔灌注桩进行钻芯法检测。每根桩钻一孔,平均桩长根据现场抽检孔设计孔深确定,钻入桩底岩土层1米。 4、界面取芯检测 对31根钻孔灌注桩进行低应变法检测。 四、检测前准备 1、钻孔灌注桩低应变检测前处理 低应变检测前应凿除桩顶浮浆及松动部分,露出密实的混凝土。根据激振及安装传感器的要求,将桩顶表面上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打磨成直径宜为50mm和150mm的光滑平面,光滑平面与桩轴线垂直。

桩基工程检测专项方案

桩基工程检测专项方案 一、背景介绍 桩基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之一,为确保桩基工程施 工质量和安全性,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监测工作。本专项方案旨在讨 论桩基工程的检测方法和监测措施,确保施工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二、检测方法 1.试桩检测:试桩检测是桩基工程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通过试 打桩、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等手段,评估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试桩 检测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包括试桩的布设、试验参数的确定和 试验结果的分析等。 2.桩身质检:桩身质检是对桩身材料质量进行测试的方法。检测桩身 的成分、强度和密度等指标,以确保桩身的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常 用的桩身质检方法包括取样测试、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等。 3.桩侧摩阻检测:桩侧摩阻是桩基工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用于评估 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桩侧摩阻检测方法包括静侧摩阻试验和动侧 摩阻试验等。通过检测桩侧摩阻的大小,可以判断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桩顶沉降观测:桩顶沉降观测是对桩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的方法。 通过安装沉降仪等设备,实时测量桩顶的沉降情况,评估桩的变形性能和 稳定性。桩顶沉降观测应该在施工过程中持续进行,并记录观测数据,以 便后续评估和分析。 三、监测措施

1.制定监测计划:在桩基工程施工前,应该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明 确监测的内容、方法和时段等。监测计划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 制定,确保监测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根据不同的监测要求和检测方法,选择合适 的监测设备和仪器。监测设备应该具备准确测量的能力,并具备数据记录 和传输的功能,以保证监测过程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3.安装监测设备: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及时安装监测设备,并根据监 测计划进行监测。监测设备的设置位置和布设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并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根据检测结果 评估桩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数据处理和分析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标准,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监测报告撰写:根据监测结果,撰写详细的监测报告,并提供合理 的建议和措施。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等内容, 以便后续工程的改进和管理。 四、安全措施 1.安全教育培训:对参与桩基工程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明确工 作流程和操作要求,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2.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警示标识、防 护网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监测设备保养: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 工作和准确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