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本常识

陶瓷基本常识
陶瓷基本常识

陶瓷基本常识

一、依材质可分为下列各种。

1.白云土,又称低温瓷。dolomite

A.在大陆普遍用重质土,土质密度较佳。重量比台湾的重,且声音吭

锵脆耳。有些工厂如盛朋,则用可烧高温的白云土,以较高温去窑

烧,成型后较为坚实,可通过微波炉及洗碗机测试。

2.半瓷,又称中温瓷。stoneware

3.全瓷:又称高温瓷,或高白瓷。porcelain

4.强化瓷intensify porcelain

5.骨瓷:(含骨成份约在40%左右)。bone china

6.新骨瓷:高温瓷土烧中温。new bone china

7.红土:低温红土,高温红土。terra cotta

8.陶土:范围,土质种类繁多。

二、烧成温度:基于不同土质之特性,烧成温度有异,其成型后之密度/坚硬度

与烧温成正比。

1.白云土:1000~1050?C,烧成后之变形度较少。

2.半瓷:1080~1150?C,烧成后颜色偏黄,大多会以大白釉或上其它釉色

处理可选择的釉色多。

3.全瓷:1250~1300?C,因到了这种温度所有土中杂质都已烧掉,几成玻

璃化了。防渗水性也最佳。高温烧成会还原成磁土的原色(白色),可选

择的釉色少。

4.骨瓷:1250?C~1300?C。

5.强化瓷:1360?C。

三、缩水比例:从土坯到成品,窑烧前后的比例不同,窑烧前因有大量水份及杂

质会在窑烧过程中蒸发掉。土性不同,其缩水比(土坯与烧成型之比例)亦不同。

1.白云土-5%~6% (有的土只有4.5%)

2.半瓷-10~12%。

3.全瓷-约在15%上下。缩水比愈大,愈难掌握。

四、制作方式

依产品的形状、尺寸…等不同。有下列各种方式:

1.手拉坯hand shaping

2.注浆(灌浆、倒浆)slip lasting (pour and casting)

3.高压注浆pressing

4.车台stamping

5.冲压

五、表面处理

从土坯到成品,一定会经过表面处理,来展示产品的美感与特色,可概分为下列几种:

1.施釉:最为普遍的表现方式,其方法有浸泡釉、淋釉、喷釉…等。因釉的

特性可分大白釉white glaze、珠光釉luster、窑变釉、透明釉、平光釉(无光釉)mat glaze。平光釉比常用的大白釉较难掌握。不同的色釉掌握的难易度有别,有些特殊色,成本亦非常高,如红色(40%高)。Cobalt blue. Black is also getting expensive. Cobalt is one of the element in black. The cost is

raising.

2.绘彩:(手绘)hand painting

3.窑变:“Denby”为此代名词。Denby glaze (chemical reaction and glaze

change during firing)

4.金属釉(metal glaze)

5.电镀plating

6.贴花纸decal

7.双色釉two tone

8.复合式处理:如手绘加贴花纸,上釉加手工雕刻或其它处理。

9.其它

六、窑烧:

因土性、土质或质量及制作上之需要有素烧及釉烧两种。一般而言,白云土的土密度较差、土性松软,为了改变土质的结构与密度,需要先素烧再进行釉烧。

七、制程:

1.拌土tumbling, mixing

2.原型模modeling

3.产品模分片master mold

4.生产模production mold

5.注浆slip lasting

附注:如果是车台或冲压则为备好土条依需要切成等量块再上车台或冲

压。

6.修坯,整饰(擦拭)trimming

7.阴干dry & then bisque

附注:烘干:如因赶时间则选择速度较快,成本较高的方式去烘干。

8.素烧firing:白云土要素烧、品检、修补,甚至再素烧一次。

9.上釉,绘彩glazing or painting:可分为釉下彩及釉中彩二种。

釉下彩:素烧-上彩-窑烧。

釉中彩:窑烧后-上彩-窑烧。

10.釉烧(成型烧):

釉中-窑烧800?C或更高的温度。

釉下-素烧后贴花纸,然后窑烧。

11.贴花纸decaling

12.烤花(或称电花):温度约750?C。

13.成品、包装、出货。

八、一般质量上易出现的问题:

1.变形(如不够圆、不直、陷塌),底部不平。

2.针孔

3.杂质粒

4.流釉、积釉、漏釉、跳釉。

5.色差

6.龟裂

7.花纸问题:贴花不正、褶痕、跳花(最常见)、接缝处不良、色差…等。

8.其它表面处理上的缺点。

九、主要机器设备:

1.拌土机

2.注浆管路线配备

3.高压注浆成型机具

4.冲压成型机

5.车台jigger machine-垂直式,斜背式(摇背式)。

6.燧道窑tunnel kiln (popular size is 40 meter)-高,可迭好几层,窑烧数量多、

时间长、质量较不易控制。

7.滚动窑,又称自动窑computerized roller kiln:一般均为计算机控制。窑烧

数量少(单层),但时间短,质量稳定。

8.立方窑shuttle kiln:适合高温瓷。

9.烤(电)花炉roasting kiln。

十、一般可能产生开发费用:

1.原型模

2.生产模

3.花纸版费

十一、一般验货标准:

依客户要求或自订之SOP检验。

十二、后记:

陶瓷学问如瀚海无垠,学无止境,但在贸易这行若有接触到陶瓷产品,以上所述,乃最基本的必备常识。

陶瓷基本常识

陶瓷基本常识 一、依材质可分为下列各种。 1.白云土,又称低温瓷。dolomite A.在大陆普遍用重质土,土质密度较佳。重量比台湾的重,且声音吭 锵脆耳。有些工厂如盛朋,则用可烧高温的白云土,以较高温去窑 烧,成型后较为坚实,可通过微波炉及洗碗机测试。 2.半瓷,又称中温瓷。stoneware 3.全瓷:又称高温瓷,或高白瓷。porcelain 4.强化瓷intensify porcelain 5.骨瓷:(含骨成份约在40%左右)。bone china 6.新骨瓷:高温瓷土烧中温。new bone china 7.红土:低温红土,高温红土。terra cotta 8.陶土:范围,土质种类繁多。 二、烧成温度:基于不同土质之特性,烧成温度有异,其成型后之密度/坚硬度 与烧温成正比。 1.白云土:1000~1050?C,烧成后之变形度较少。 2.半瓷:1080~1150?C,烧成后颜色偏黄,大多会以大白釉或上其它釉色 处理可选择的釉色多。 3.全瓷:1250~1300?C,因到了这种温度所有土中杂质都已烧掉,几成玻 璃化了。防渗水性也最佳。高温烧成会还原成磁土的原色(白色),可选 择的釉色少。 4.骨瓷:1250?C~1300?C。 5.强化瓷:1360?C。 三、缩水比例:从土坯到成品,窑烧前后的比例不同,窑烧前因有大量水份及杂 质会在窑烧过程中蒸发掉。土性不同,其缩水比(土坯与烧成型之比例)亦不同。 1.白云土-5%~6% (有的土只有4.5%) 2.半瓷-10~12%。 3.全瓷-约在15%上下。缩水比愈大,愈难掌握。 四、制作方式 依产品的形状、尺寸…等不同。有下列各种方式: 1.手拉坯hand shaping 2.注浆(灌浆、倒浆)slip lasting (pour and casting) 3.高压注浆pressing 4.车台stamping 5.冲压

陶瓷餐具小知识科普篇

陶瓷餐具小知识科普 陶瓷是以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为主要原料的各种制品,包括了粗制的陶器和精致的瓷器。主要原料是来源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陶瓷餐具的烧制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型多样、细腻光滑、色彩明丽且便于清洗,深受各国消费者喜爱。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可以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种。 釉上彩陶瓷: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花纹,然后二次入窑,依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可以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釉上彩陶瓷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釉中彩亦称高温快烧颜料。颜料的熔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按釉上彩方法施于器物釉面,通过1100~1260℃的高温快烧(一般在最高温阶段不超过半小时),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 釉下彩即是在釉上彩的基础上再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 陶瓷餐具级别一般划分为: 1级:整个产品没有任何缺陷,变形或色差,允许在不显眼处有一个针孔; 2级:可以有2-3个针孔,不明显色差,轻微变形; 3级(接近次品):色差明显,轻度变形允许1-2处1平方毫米左右的缩釉。 选择陶瓷餐具应注意事项: ●购买陶瓷餐具请尽量在正规品牌陶瓷门店购买 ●购买时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触摸餐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有凹凸感则证明是釉上彩装饰,尽量不要购买; ●不要购买颜色过于鲜艳的陶瓷餐具。为使色彩鲜艳,厂家会在釉彩里加入一些重金属添加剂,因此,颜色越鲜艳的餐具,重金属就越容易超标; ●尽量购买原料、工艺控制比较严格的釉中彩、釉下彩餐具; ●用于盛装酸性食物的陶瓷餐具,应尽量选用表面装饰图案较少的产品。 ●注意图案颜色是否光亮,若不光亮,可能是烤花时温度未达到要求,此类陶瓷餐具产品的铅、镉溶出量往往较高。 ●特别注意那些用手即可擦去图案的陶瓷餐具,这种产品铅镉溶出量高。 ●对不放心的陶瓷餐具,可用食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应弃之不用。 ●选购微波炉用产品,应避免有金属装饰的产品,如带有金边,银边或用金花纸、金属丝、金属丝镶嵌图案的产品。

陶瓷基本常识

陶瓷基本常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陶瓷基本常识 一、依材质可分为下列各种。 1.白云土,又称低温瓷。dolomite A.在大陆普遍用重质土,土质密度较佳。重量比台湾的重,且声音吭锵脆耳。 有些工厂如盛朋,则用可烧高温的白云土,以较高温去窑烧,成型后较为坚 实,可通过微波炉及洗碗机测试。 2.半瓷,又称中温瓷。stoneware 3.全瓷:又称高温瓷,或高白瓷。porcelain 4.强化瓷intensify porcelain 5.骨瓷:(含骨成份约在40%左右)。bone china 6.新骨瓷:高温瓷土烧中温。new bone china 7.红土:低温红土,高温红土。terra cotta 8.陶土:范围,土质种类繁多。 二、烧成温度:基于不同土质之特性,烧成温度有异,其成型后之密度/坚硬度与烧温 成正比。 1.白云土:1000~1050C,烧成后之变形度较少。

2.半瓷:1080~1150C,烧成后颜色偏黄,大多会以大白釉或上其它釉色处理可选择 的釉色多。 3.全瓷:1250~1300C,因到了这种温度所有土中杂质都已烧掉,几成玻璃化了。防 渗水性也最佳。高温烧成会还原成磁土的原色(白色),可选择的釉色少。 4.骨瓷:1250C~1300C。 5.强化瓷:1360C。 三、缩水比例:从土坯到成品,窑烧前后的比例不同,窑烧前因有大量水份及杂质会在窑 烧过程中蒸发掉。土性不同,其缩水比(土坯与烧成型之比例)亦不同。 1.白云土-5%~6% (有的土只有%) 2.半瓷-10~12%。 3.全瓷-约在15%上下。缩水比愈大,愈难掌握。 四、制作方式 依产品的形状、尺寸…等不同。有下列各种方式: 1.手拉坯hand shaping 2.注浆(灌浆、倒浆)slip lasting (pour and casting) 3.高压注浆pressing

陶瓷行业基本常识

陶瓷行业基本常识 一、行业概况 1、当前建陶行业的地理布局 中国建陶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佛山、唐山、博山(淄博)、晋江、夹江、上海周边地区、潮州构成的“三山二江一海一州”格局 佛山:是我国建筑陶瓷最为集中的产地,约占全国产量的45%以上。 唐山:主要为卫生陶瓷的生产基地,所产卫陶档次一般属于中档。 博山:指山东省淄博一带,主要生产中、低档建陶产品,以贴牌为主,辐射山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 晋江:指福建省晋江周边地区,主要生产中低档地砖、面砖、广场砖、外墙砖、卫陶等为主,主要供应本地市场的需要 夹江:指四川夹江一带,是西南地区低档瓷砖的集散地,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夹江瓷砖的销售,其目标顾客群为农村消费者或城市中低收入者,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其质量很难有保证 上海: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周边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一些外商和台商纷纷在这里投资设厂。这些企业看好上海特大城市的优势,积极推行精品战略,名牌策略,他们不搞中低档产品的重复建设,不参与低、中档产品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而是注重科技兴企,以高质量取胜。 潮州:一直以生产中低档卫生洁具为主,多为外地贴牌。 ★现在还在一些新出现的产区:江西高安、沈阳法库、湖北当阳、内蒙等 2、品牌档次与分布 现在国内上市的瓷砖品牌,高中低档一应俱全,根据其质量档次及价位可分为四大阵营: 第一阵营:国外品牌。如意大利、西班牙品牌 第二阵营:华东品牌、部分佛山品牌、台湾品牌 第三阵营:以佛山品牌为主,其它地区个别品牌。 第四阵营;夹江、晋江、潮州、淄博等地品牌

品牌分布情况请参阅附件。 二、产品常识 1、陶瓷产品的发展 90年 墙面砖胶辊印花 (98年) 耐磨砖、釉面砖、仿古砖 93年 96年大颗粒抛光砖(北京国际发明博览会铜奖、国家重点新产品)、 同年金华米黄抛光砖(东鹏陶瓷因此一举成名) 2001年微粉、多管布料产品 2002年纯白色砖 2003年超白色砖 2004年至今微晶石、超微粉、釉面砖(仿古砖)、大规格瓷片等百花齐放 发展方向: 极端化(超白、超薄、大) 机械化(由化工技术转变为机械设备技术这是相对的)

陶瓷各种知识

一.瓷砖的特性名词: 1、尺寸:产品大小尺寸统一,节省施工时间,而整齐美观。 2、吸水率:用来描述陶瓷产品吸水过程的一个名词,陶瓷产品也有一 定的吸水率,吸水率越低,对陶瓷产品其它性能的提高就越有帮助, 强度、致密度等都有随吸水率的降低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吸水率 低的瓷砖不因气候变化热胀冷缩而产生龟裂或剥落。 瓷质抛光砖:吸水率≤0.5%;包括瓷质仿古砖。 炻瓷砖:0.5%<吸水率≤%3%,包括耐磨砖,外墙砖。 细炻砖:3%<吸水率≤6%。 炻质砖:6%<吸水率≤10%,包括仿古砖。 陶质砖:吸水率>10%,各类釉面砖。 (注:为什么说吸水率越低产品内在质量越好?) 答:吸水率是陶瓷产品的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吸水率越低说明该产品的 烧结程度越好,吸水率一般是通过烧成来控制的,吸水率低的产品一般烧成 的温度会相对高一些,烧成的周期也会长一些,产品的致密度也会大一些, 低吸水率的产品无论是机械强度、耐磨性、防污性能都会好些。例如国家标 准对抛光砖的吸水率要求为0.5%,而我公司的产品控制在0.1%以下。 3、平整性:指瓷砖表面的水平程度,表面越平整,铺贴效果就越好。 当瓷砖表面的平整程度达到一定标准时,正确的铺贴就不会有拱起 或凹下的现象出现。平整性佳的瓷砖,表面不弯曲、不翘角,容易 施工,施工后地面平坦。 4、强度:就是耐磨性,耐磨性是在一定的作用力、一定的磨料、一定 的转达数下磨下的陶瓷砖粉的体积来描述的,磨下来的陶瓷砖粉越 多,耐磨性越差。耐磨性佳期的瓷砖抗重压,不易磨损,因久弥新,

特别适合公共场所使用。 5、色差:将瓷砖平放在地板上,拼排成一平方公尺,距离三公尺观看 是否有颜深浅不同或无法衔接,造成美观上的障碍。 6、坏裂:出现的坏体上的裂纹,合格瓷砖不能有。 7、针孔:制品表面的异色污点。 8、斑点:制品表面的异色污点。 9、夹层:坏体出现层状裂纹或小块状剥落。 10、麻面:产品正面呈现凹陷小坑,但仿古砖特意制造的效果不在此列。 11、熔洞:易熔物熔融使产品正面形成的空洞。 12、漏抛:产品应抛光的部位局部无光。 13、抛痕:产品的抛光面出现磨具擦划的痕迹。 14、放射性:某些特殊元素在电子跃迁过程中发生质子的分裂时,会产 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射线,我们把元素具有近种性质叫放射性。 15、防污性:陶瓷表面染上脏物,如果越容易洗掉,那防污性能越好。 防污性能的测定是用标准的易产生痕迹的污染物涂在夸面上,过一 定时间后用不同种类的清洗剂来清洗,如漂白粉、洗衣粉、丙酮、 盐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等是常用的清洗剂。 16、耐化学腐蚀性:指瓷砖对化学物质(如:酸、碱、盐等)侵蚀的抵 抗能力。耐化学腐蚀性好,即使用权长期处于酸性或碱性环境下, 瓷砖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提高光泽度耐磨化学腐蚀性,就可以处长 瓷砖在自然状态下的使用寿命。 17、光泽度:指瓷砖抛光表面反光能力的强弱,光泽度越高,反光能力 越强,那么其表面看起就像是一面镜子,光可鉴人。 二、选购瓷砖的主要标准

陶瓷工艺基本知识(上)

陶瓷工艺基本知识(上) 陶瓷原料主要来自岩石,而岩石大体都是由硅和铝构成的。陶瓷也是用这类岩石作原料,经过人工加热使之坚固,很类似火成岩的生成。因此从化学上来说,陶瓷的成分与岩石的成分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如果是硅和铝所构成的陶瓷,其主要原料有以下几种: 1、石英——化学成分是纯粹的二氧化硅(SiO2),又名硅石。这种矿物即使碎成细粉也无粘性,可用来弥补陶瓷原料过粘的缺点。在780℃以上时便不稳定而变成鳞石英,在1730℃时开始熔融。 2、长石——是以二氧化硅及氧化铝为主,又夹杂钠、钾、钙等的化合物。因其所含分量多寡不同,又有许多种类。一般有将含长石较多的岩石叫作长石的,也有以它的产地来命名的。现在把长石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和它们的成分列于表1。其中前三种是纯粹的理论成分,后一类则含有岩石中所有的不纯物质。 钠长石与钙长石以各种比例互相熔解,变成多种多样的长石。这些总称为“斜长石”,它的性质依其中所含钠长石与钙长石的比例而定。还有一种和正长石(钾长石)为同样成分而形状稍有变异的,至今也多误传为正长石,其实这种应该叫做“微斜长石”。 表1 成分 岩石 SiO2 Al2O3 CaO K2O Na2O Fe2O3 MnO2 熔融点 正长石 64.7 18.4 16.9 -- -- 约1200℃ 钠长石 68.0 20.0 12.0 --

-- 1122℃ 钙长石 43.0 37.0 20.0 -- -- 1550℃ 微斜长石 65.9 18.5 0.1 12.0 3.0 0.4 0.1 -- 3、瓷土(又名“高岭土”)——瓷土(H4Al2Si2O9)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它是以产于世界第一窑厂的中国景德镇附近的高岭而得名的。后来由“高岭”的中国音演变为“Kaolin”,而成为国际性的名词。纯粹的瓷土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有丝绢般光泽的软质矿物。 瓷土是由云母和长石变质,其中的钠、钾、钙、铁等流失,加上水变化而成的,这种作用叫作“瓷土化”或“高岭土化”。至于瓷土化究竟因何而起,在学术界中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大略可以认为是长石类由于温泉或含有碳酸气的水以及沼地植物腐化时所生的气体起作用变质而成的。一般瓷土多产于温泉附近或石灰层周围,可能就是这个原因。瓷土的熔点约在1780℃左右,实际上因为多少含有不纯物质,所以它的熔点略为降低。 纯粹的瓷土(高岭土)存量不多,而且所谓纯粹的瓷土,也没有黏土那样强的粘度。一般所说的瓷土如果放在显微镜下面来观察,大部分带有白色丝绢状的光泽,银光闪闪,是非常小的结晶,这就是所谓纯粹的瓷土。此外,还含有未变质的长石、石英、铁矿及其他作为瓷土来源的岩石的碎片。 纯粹瓷土的成分是:SiO2 46.51%,Al2O3 39.54%,H2O 13.95%, 熔度为1780℃。 陶瓷中最高级的是瓷器。作瓷器用的岩石究竟以哪样最好?由于瓷器必须是白色。因而就不得不极力避免含有使陶瓷着色的铁分。含铁少而以氧化硅及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岩石有: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石英粗面岩以及由这类岩石分崩而成的水成岩等。 这里所说的花岗石乃至石英粗面岩(即在火成岩中也算是含有氧化硅及氧化铝特别多而铁分子少的),都是以石英、长石为主,并含有若干云母及富于铁分(氧化铁)的黑绿或黑褐色的矿物。假若仔细观察这些岩石,便可看到

陶瓷基本知识(1)

陶瓷基本知識(HOUSEWARTRE) 一.前言 由於陶瓷的普遍應用,目前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備品,IN OUR HOUSEW ARE DEPT., 陶瓷是MAIN PROJECT. 占出貨量40%,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產品. 陶瓷在中國歷史悠久, “CHINA”一詞既有瓷器的意思,近年, 國家更鼓勵出口,退稅升到13%,是目前退稅比例最高的產品之一. 二.陶和瓷區別: 1)直觀區分: 陶(EARTHWARE)比瓷輕20%. 2)燒成溫度不同: 陶要求1100度左右可燒成. 瓷要求1200-1400溫度可燒成. 3)堅硬度不同: 陶由於燒成溫度低,顆粒較大,結構上未完全燒結,胚體硬度不很大,甚至可以用鋼刀划出痕跡,瓷由於燒成溫度高,較脆,鋼刀划不出痕跡. 所以,業內人士認為,陶燒成溫度提高就變成瓷. 4)透明度不同: 陶不透明,即使很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特點. 瓷有一定透明度,其中骨瓷(BONE CHINA)最好,烒瓷(STONEWARE)最差. 5.原料不同: 陶一般黏土即可制胚燒成. 瓷一般有高領土等混合物制成. 高領土再燒成溫度達到陶溫度時,即為陶,提升溫度, 即可生成瓷,黏土卻不能,提升溫度後燒成為玻璃質. 現在陶,瓷都在演變中, 派生出無數新品種, 他們的屆線也並非絕對,傳統的講,在吸水性, 收縮率, 釉面上都有差異, 這些專業性太強就不講了. 三.陶瓷基本生產工藝: 陶,瓷在生產工藝上看差不多, 幾條主要設備大致如下: 原料(基秞: 高領土, 長石, 黏土, 陶石, 石英…..) 加一定水混合 壓干成片 打碎 煉泥 切片 成型 (成型手段分注漿, 壓制, 軋制…..) 烘乾 修胚 素燒

陶瓷行业基础知识

陶瓷行业基础知识精髓完整收集 1、什么是陶瓷? 陶瓷是把粘土原料、瘠性原料及熔剂原料经过适当的配比、粉碎、成型并在高温焙烧情况下经过一系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坚硬物质。 2、陶和瓷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吸水率。吸水率小于0.5%为瓷,大于10%为陶,介于两者之间为半瓷。 3、日常中哪些砖是瓷质的?哪些是陶质的? 我们常见各种抛光砖、无釉锦砖、大部分卫生洁具是瓷质的,吸水率E≤0.5%;仿古砖、小地砖(地爬墙)、水晶砖、耐磨砖、哑光砖等是炻质砖,即半瓷砖,吸水率0.5%<E≤10%;瓷片、陶管、饰面瓦、琉璃制品等一般都是陶质的,吸水率E>10%。 4、什么是吸水率? 吸水率是陶瓷制品中的气孔吸附水分的多少占制品的百分比。 5、陶瓷墙地砖是如何分类的? 按用途分为内墙砖、外墙砖和地砖。 按材质分为:瓷质砖——透光性好,断面细腻呈贝壳状; 半瓷质砖——透光性差,机械强度高,断面呈石状; 陶质砖——不透光,机械强度较低,断面粗糙; 按成型方法分为干压法、可塑法、注浆法。 6、瓷墙地砖有哪些品种? 釉面内墙砖:瓷片、花片、腰线; 陶瓷外墙砖:彩釉砖、无釉砖、毛面砖、锦砖; 陶瓷地砖:瓷质砖、彩釉砖、劈离砖、红地砖、锦砖、广场砖、阶梯砖等。 7、抛光砖和玻化石有何不同? 抛光砖在市场上有多种叫法,如刨光砖、通体砖、玻化砖、完全玻化石等,玻化石也就是抛光砖,市场上的通俗叫法,专业叫法为“瓷质抛光砖”。 8、墙砖可铺于卫生间地面吗? 墙砖(瓷片)一般不可铺于地面。因瓷片是陶质的,机械强度较低,铺于地面容易受压破损;卫生间

地面长期潮湿,瓷片容易受潮膨胀破裂;别外,瓷片釉面不防滑。 9、优等品和一级品(合格品)有何不同? 优等品和一级品都是合格的产品,可正常使用的产品,使用功能不受影响。主要体现在外观质量和变形允许范围有所差异,如表面斑点、针孔等。 10、优等品就没有缺陷吗? 由于陶瓷制品是各种原料经过高温烧成的产品,杂质、变形等缺陷不可能完全避免,国家标准也允许一定程度的缺陷存在。如表面质量,抛光砖优等品规定至少有95%的砖距0.8m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11、砖是用地下的泥做的吗? 墙地砖生产的主要原料为:高岭土和化工料等,高岭土主要包括砂、石粉、黑坭和白坭等,化工料主要包括发色料、减水剂等。通俗说法砖是用坭做的,但它不是一般的坭,要达到一定的化学成份,质量上乘并且稳定才能成为理想的原料。 12、坯砖是陶质砖,白坯砖是瓷质砖,红坯砖不如白坯砖吗?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决定坯体颜色的是构成坯体原料中铁、钛氧化物的含量,含量越高烧成后呈现的颜色越深,它仅仅决定了坯体的颜色,不会影响到砖的质量。影响砖内在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看其烧结程度,质量好的砖是真正“烧透了”的砖。 13、抛光砖为何要打蜡烛或涂上防污剂? 抛光砖打蜡可以更好地保护砖,施工时避免外物冲击、磨擦而受损;蜡清除后可增加砖的光泽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填充砖表面的气孔,使污垢不会塞到气孔内,易于日常清洁。 14、光砖使用时为何经常要打蜡? 抛光砖经常磨擦会失去它的光彩,定期打蜡可以增加砖的光泽度,更好地防污以利于清洁。 15、抛光砖铺于外墙时为何选择干挂多? 主要是安全考虑。抛光砖吸水率低,背面光滑,用水泥沙浆不易粘牢;另外抛光砖自重大,容易跌落。 16、抛光砖执行的是哪个国家的标准? GB/T4100:2006 17、放在仓库里的釉面砖为什么有时会自动龟裂? 主要是釉面砖烧成时间过短,温度过低,坯体物理化学反应不充分,坯体后期发生体积变化,与釉层

陶瓷产品基本知识

1、什么是陶瓷?陶与瓷的区别有哪些? 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与其他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烧成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陶瓷和瓷器合称为陶瓷。常见的杯、碗、盘、壶、砖、瓦等,都是陶瓷制品。 陶瓷的基本化学成分都是硅酸盐,但陶和瓷在性能上有差别。 1)陶质:10%.>吸水率>3%坯体未被玻化或玻化程度差,结构不致密,断面粗糙,敲击声成浊.(内墙砖/瓷片等属于这类) 2)炻质:3%>吸水率>0.5%,玻化程度及其他物理性能介于陶质和瓷质之间。(外墙砖、彩釉砖、水晶砖等属于这类) 3)瓷质:吸水率<0.5,玻化程度高,结构致密、细腻,断面呈石状,敲击声清脆。(抛光砖、瓷质砖、个别外墙砖) 2、陶瓷产品评价常用指标和问题有哪些? 1)坯裂:出现在坯体上的裂纹。 2)针孔:制品表面出现的针刺状的小孔。 3)斑点:制品表面的异色污点。 4)夹层:坯体出现层状裂纹或小块状剥落。 5)色差:同间或同套产品正面的色泽出现差异。 6)麻面:产品正面呈现的凹陷小坑。 7)熔洞:易溶物熔融使产品正面形成的空洞。 8)漏抛:产品的应抛光部分局部无光。 9)抛痕:产品的抛光面出现磨具擦划的痕迹。 10)放射性:某些特殊元素在电子跃迁过程中发生质子的分裂时,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射线,我们把元素具有的这种特性叫放射性。 11)吸水率:是用来描述陶瓷产品吸水程度的一个名词,像干衣服浸在水里会吸水一样,陶瓷产品也有一定的吸水率,吸水率越低,对陶瓷产品其它性能的提高就越有帮助,如强度,致密度等都随吸水率的降低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2)耐磨性:耐磨性是用一定的作用力、一定的磨料、一定的转数下磨下的陶瓷砖粉的体积来描述的,磨下来的陶瓷砖粉越多,耐磨性越差。 13)防污性:陶瓷表面上染上脏物,如果越容易洗掉,那么防污性能越好。防污性能的测定是用标准的易产生痕迹的污染物涂在砖的表面上,过一定时间后用不同种类的清洗剂来清洗,从而确定陶瓷砖面的防污效果。完全不会被污染的陶瓷是没有的,因此,当陶瓷表面受到污染后,我们宜采用合适的清洗剂来清洗,漂白粉、洗衣粉、丙酮、盐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等是常用的清洗剂。 14)耐化学腐蚀性:是指瓷砖对化学物质(如酸、碱、盐等)侵蚀的抵抗能力。,即使长期处于酸性环境或碱性环境下,瓷砖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提高耐化学腐蚀性,就可以延长瓷砖在自然状态下的使用寿命。 15)光泽度:是指瓷砖抛光表面反光能力的强弱,光泽度越高,反光能力越强,其表面看起来就越像一面镜子,光可鉴人。 16)表面平整度:是指瓷质砖表面的水平程度,表面越平整,铺贴效果就越好。当瓷砖表面的平整度达到一定标准时,正确的铺贴不会有拱起或凹下去的现象出现。

陶瓷行业概况及产品基本知识

陶瓷行业概况及产品基本知识 一、陶瓷行业概况 1.陶瓷产业的地区分布 中国建陶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三山一海夹二江”(三山:佛山、唐山、博山;一海:上海周边地区;二江晋江、夹江)的格局。 佛山:是我国乃至世界建陶业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厂家之多和名牌之多居首位。 唐山:卫生陶瓷的生产基地,档次为中档。 博山:山东淄博一带,主要生产中低档建陶产品,主要供应给本地市场。 上海:以上海为首的华东地区,建筑卫生陶瓷发展得很快,很多台资在此设厂,产品多为中高档。 晋江:福建晋江一带,外墙砖在我国建陶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整体的产业状况与四川夹江相似。 夹江:四川夹江一带,是西南地区中低档陶瓷的生产基地,目标群体为中低端收入者,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质量难有保证。 2.陶瓷品牌的档次分布 第一档次: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外品牌 第二档次:冠珠、萨米特、鹰牌、诺贝尔、斯米克、亚细亚、冠军、东鹏、蒙娜丽莎、新中源 第三档次:佛山其它厂家的品牌 第四档次:唐山、博山、晋江、夹江等产区的品牌 二、陶瓷产品基本知识 1.陶瓷的含义 陶瓷是指由粘土或其它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处理,用于装饰和保护建筑物墙面及地面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 2.陶瓷的分类(按吸水率分) 1)陶质:10%〉吸水率〉3%,坯体未被玻化或玻化程度差,结构不致密,断面粗糙,敲击声沉浊。(内墙砖、瓷片等属于这类) 2)炻质:3%〉吸水率〉0。5%,玻化程度及其它物理性能介于陶质和瓷质之间。(外墙砖、彩釉砖、水晶砖等属于这类) 3)瓷质:吸水率〈0。5%,玻化程度高,结构致密、细腻,断面呈现石状,敲击声清脆。(抛光砖、瓷质砖、个别外墙砖) 3.陶瓷术语解释 吸水率:是用来描述陶瓷产品吸水程度的一个名词,以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百分比来表示,它表示的是坯体烧结程度。吸水率越低,对陶瓷产品其它性能的提高就越有帮助,如强度、致密度等都随吸水率的降低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吸水率还对产品的抗冻性有较大的影响。 放射性:某些特殊元素在电子跃迁过程中发生质子的分裂时,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射线,我们把其称为放射性。对于建筑材料是用天然放射元素镭-226、钍-232,钾-40的比活度高低,度量对人体的放射性影响,同时满足内照射指数IRa 〈=1。0和外照射指数Ir〈=1。3,则为使用范围不受限制产品。 光泽度:是批瓷砖抛光表面反光能力的强弱,光泽度越高,反光能力越强。

中国各大八大陶瓷产区知识培训

中国主要陶瓷产区知识 广东佛山 佛山,是我国最大的、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而石湾陶瓷则是佛山一张亮丽的“名片”。目前,佛山陶瓷产区现有陶瓷企业350多家,生产线达1200多条。而石湾产区到2004年止,陶瓷年产值已超过200亿元。 历史 石湾历来有“南国陶都”的美誉,有源远流长的陶文化底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制陶的历史,到唐宋时期已经非常发达,明清两代达到鼎盛,自明代起,石湾的艺术陶塑、建筑园林陶瓷、手工业用陶器等就不断输出国外。改革开放后,石湾陶瓷范围更广,品种更多样,规模更庞大。 工艺特点 以陶塑、瓷雕、建筑陶瓷(陶瓷面砖、彩色瓷粒、陶管)、卫生陶瓷(马桶、洗脸台等)为主;工业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代表品牌 鹰牌、东鹏、新中源、新明珠、蒙娜丽莎、钻石、金舵、箭牌等 代表大师 刘炳 男,广东顺德人,1939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艺术特点:作品取材广泛新颖、高雅朴实、生动传神 代表作 鉴真禅师

文革时期刘炳藏族工人 霍家荣 男,广东石湾人,生于1959,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艺术特点:浓缩文学名著的内容,通过人物情绪的表现来重新演绎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使人欣赏人物雕塑有如细读每个典故。 代表作 五福临门

荔枝枝 潘柏林 男,广东博罗人,1953年7月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艺术特点:其作品题材广泛,手法独特,奇拙新颖,寓意深远,内涵幽默,趣味横生,风格多变而享誉海内外。 代表作 醉赏墨砚

前程似锦 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大量系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以白瓷为著称,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干多种品名。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 历史: 景德镇生产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皇帝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下。之后,历元明清三代,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至清康、雍、乾三朝,瓷器发展到历史颠峰。 工艺特点: 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 代表品牌: 红叶、玉柏,古镇陶瓷等 代表大师: 宁钢 男,1963年生,江西景德镇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艺术特点:吸取传统的绘画技法结合现代人的观念,创作的陶艺作品形式新颖独特,具有很强的视觉张力。

最新陶瓷知识100问(陶瓷常识类)

一、陶瓷常识类 1、什么是陶瓷? 陶瓷是把粘土原料、瘠性原料及熔剂原料经过适当的配比、粉碎、成型并在高温焙烧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坚硬物质。 2、陶和瓷有何区别? 区别在于吸水率。吸水率小于0.5%为瓷,大于10%为陶,介于两者之间为半瓷。 3、日常中哪些砖是瓷质的?哪些是陶质的? 我们常见各种抛光砖、无釉锦砖、大部分卫生洁具是瓷质的,吸水率E≤0.5%;仿古砖、小地砖(地爬墙)、水晶砖、耐磨砖、亚光砖等是炻质砖,即半瓷砖,吸水率0.5%<E≤10%;瓷片、陶管、饰面瓦、琉璃制品等一般都是陶质的,吸水率E>10%。 4、什么是吸水率? 吸水率是陶瓷制品中的气孔吸附水分的多少占制品的百分比。 5、陶瓷墙地砖是如何分类的? 一、按用途分为内墙砖、外墙砖和地砖。 二、按材质分为: 瓷质砖——透光性好,断面细腻呈贝壳状; 半瓷质砖——透光性差,机械强度高,断面呈石状; 陶质砖——不透光,机械强度较低,断面粗糙; 三、按成型方法分为干压法、可塑法、注浆法。 6、陶瓷墙地砖有哪些品种? 一、釉面内墙砖:瓷片、花片、腰线; 二、陶瓷外墙砖:彩釉砖、无釉砖、毛面砖、锦砖; 三、陶瓷地砖:瓷质砖、彩釉砖、劈离砖、红地砖、锦砖、广场砖、阶梯砖等。 7、砖是用地下的泥做的吗? 墙地砖生产的主要原料为:高岭土和化工料等,高岭土主要包括砂、石粉、黑坭和白坭等,化工料主要包括发色料、减水剂等。通俗说法砖是用泥做的,但它不是一般的泥,要达到一定的化学成份,质量上乘并且稳定才能成为理想的原料,而且是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搭配和加工而成的。 8、抛光砖、内墙砖、釉面砖各执行的是哪个国家标准? GB/T 4100.1—1999(E≤0.5%)瓷质砖:抛光砖、瓷质釉面砖、瓷质仿古砖 GB/T 4100.2—1999(0.5%<E≤3%)炻瓷砖:外墙砖、耐磨砖 GB/T 4100.3—1999(3%<E≤6%)细炻砖:目前没有 GB/T 4100.4—1999(6%<E≤10%)炻质砖:仿古砖、水晶砖、釉面砖 GB/T 4100.5—1999(E>10%)陶质砖:瓷片 另外广场砖采用日本标准,吸水率在0.5%<E≤3%之间。 9、哪些产品是采用一次烧、二次烧、三次烧的? 一次烧:抛光砖、仿古砖、地爬墙、水晶砖、耐磨砖、外墙砖、瓷片等 二次烧:瓷片 三次烧:花片、腰线(有些多次烧) 10、二次烧瓷片比一次烧瓷片有哪些特点? 二次烧瓷片可保证较小的尺寸偏差,釉面平整,气泡针孔少,质感好;但吸水率比一次烧的瓷片高,并且工艺复杂。 11、抛光砖与天然石材比较有何特点? 一、无放射元素:天然石材属矿物质,未经高温烧结,故含有个别微量放射性元素,

C语言基础知识景德镇陶瓷学院期末考试

景德镇陶瓷学院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C语言基础知识 1. 每个C程序有且只有一个主函数main(),且程序必须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并在main() 函数中结束。 2. 在C语言中,用e来表示科学计数法时,规定在e的前面必须有数字,后面必须为整数。 3. 用单引号括起来的一个字符常量只能存放一个字符;C语言中没有字符串变量,只能用字符数组来存储字符串。 4. 外部变量在编译时由系统分配永久的内存空间,所以外部变量的类型不是自动存储类别。 5. 在一个函数内的复合语句中定义的变量,只能在这个复合语句范围内有效。 6. 用sizeof(int)计算int类型数据的字节数。 7. C语言运行时,首先系统检查语法的正误,再运行程序的语法;C语言中,可以在一个函数中嵌套一个函数,但是不能在一个函数中定义一个函数;只有在函数外部定义的函数才是外部函数;C语言的子程序有过程和函数两种。 8. 预处理命令行的位置没有规定,只是习惯放在前面;在源文件中的可以有多条预处理命令,但一行只能写一条;宏名的大写只是习惯性的表示;宏替换不仅不占用运行时间还不分配内存空间。 9. feof函数的作用是检查文件是否结束,当结束时返回的值为非零,否则为零。 10. 当定义了数组后,在给其赋值时,不能直接把字符串赋给数组名。 11. 在赋值表达式中,赋值运算符“=”右侧不能为表达式;在求余运算符中的两侧都必须为整型;在强制类型转换时,类型名应用括号括起来。 12. 静态局部变量,只有当程序结束后,其值才释放。 13. 当调用函数时,实参是一个数组名,则向函数传送的是数组每一个元素的地址。 14. 算法的特点为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当相同的输入时,其结果相同;算法正确的程序最终一定会结束。 15. 在C语言中,预处理命令行都以“#”开头;当需要时才用#include;预处理的作用就是实现宏定义和条件编译。 16. 当数组元素的下标超出了定义的下标范围时,系统不给出“下标越界”的字样,而是得出错误的答案,因此在编程时务必检查下标是否越界。 17. 共用体变量不能作为函数的参数,也不能使函数带回共用体变量。 18. 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的定义形式为:数据类型(*指针变量)();,因此其为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19. 用C语言编写的代码程序是源程序,只有通过编译、连接才能进行。 20. 在说明为static时,其生存期得到延长,而其作用域并没有改变,在定义后系统会自动帮它赋值为0,static为关键字不能被用作它用。 21. 频繁地使用空语句会降低程序的可读性和运算速度。 22. 运算符%两边都应是整数,赋值语句左边应该是变量,而非表达式,强制转换语句强制类型应加括号。 23. 在逻辑运算符中,其两侧的运算符对象为任意合法的表达式即可。 24. 函数fread(&Iarray,2,16,fp)的功能是,从fp所指的数据文件中读取16次2字节的数据存储到数组Iarray中。 25. 整个流式文件也可以随机存取数据,C语言文件中有好多函数可以达到写入数据时,未经输入数据,达到不覆盖的目的,在进行写操作时,系统会自动关闭文件。 26. 使用putchar、getchat、puts、gets、printf、scanf函数时,必须在程序的开头出现包含头文件#include”stdio.h”的命令行,而使用字符串处理函数时,必须在程序的开头出现包含 头文件#include”string.h”命令行,而使用数学函数时,必须在程序的开头出现包含头文件#include”math.h”的命令行。 27. 一个斜杠与小于等于127任意数字按一个字符计算,一个斜杠与任意一个字符按一个字 符计算。 28. 一个C程序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程序文件,也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函数,所以一个C语言程 序可以实现多种算法。 29. 根据C语言规定,注释语句可以换行写,并且一个“/*”和其后紧跟的第一个“*/”中 间的部分是注释内容,且注释内容不参与程序的运行。例如:b=0; /*b=20;给b赋值*/ 则b=0;。 30. sizeof是求字节数的运算符,包括‘\0’,而strlen是求字符串的实际长度的函数,不包 括‘\0’,以‘\0’作为结束。 31. 在函数声明时,其中的形参变量、个数、函数的类型必须一致。 32. C语言源程序经编译后生成后缀为.obj的目标程序;C程序经过编译、连接步骤之后才 能形成一个真正可执行的二进制机器指令文件;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它以ASCII代码形式存放在一个文本文件中。并不是源程序中的所有行都参加编译。在条件编译形式下,相关内容只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才进行编译。 33. switch括号后的表达式可以使任何表达式;case后的表达式必须是常量表达式,常量表 达式中不能出现变量,且类型必须是整数、字符型或枚举型。 34. C程序必须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函数组成;函数调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语句存在;若 函数有返回值,必须通过return语句返回。 35. 在C语言中,数据只能从实参单向传递给形参,称为“按值”传递。【在实参传递到形 参时,是数值传递,而不是地址传递,形参中值的改变不会影响实参中的值。】 36. 可以用typedef 声明新的类型名来代替已有的类型名,而不能增加新的类型。 37. 在没有限制输出宽度时,一般浮点数的小数位数是6位,不管输出格式是%f或lf%均如 此。 38. C语言中,函数的隐含存储类别是无存储类别。 39. 当实参传递到形参时,地址传递时形参的改变影响实参。 40. 串的长度指的是串中的字符的个数,且其字符个数可以为零。 41. C语言中数据类型有整型、实型、字符型等,实行数据分为单精度型和双精度型两种。 42. 整型数组只能一个一个地输入或输出,而在字符型数组中可以对字符串整体地输入与输 出。

陶瓷基本知识

陶瓷基本知識 一﹑陶瓷(Ceramic)的分類 主要分為骨質瓷(Boneware)、白瓷(Porcelain)、石瓷(Stoneware)、精陶(Earthware). 骨質瓷的特點: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吸水率低于2%,燒成溫度1300-1400. 白瓷的特點:相對石瓷要白、薄,有透光性,吸水率1.5-3%,斷面結構緊密,像貝殼狀,表面硬度高,不易划傷。燒成溫度1180-1280度左右。 石瓷的特點:胎體比較厚,沒有透光性,不透明,斷面呈顆粒狀,較疏松,表面硬度低,易划傷,吸水率為3-11%,燒成溫度1100-1200度。 陶的特點:本體比較輕,比同體積石瓷要輕20%,吸水率大于13%,斷面結構比較疏松,燒成溫度1100-1200度。 二、陶瓷的原料 主要有三大類:可塑性原料、熔劑性原料、瘠性原料。 可塑性原料的作用:使泥料形成一定的形狀,如高嶺土。 熔劑性原料的作用:主要用來制作釉料,使釉面光亮,白度好,如長石,加在原料中降低燒成溫度。 瘠性原料的作用:在燒成過程中形成陶瓷的骨架,如石英。 三、陶瓷的基本生產工序 主要有三大工序:原料加工、成形、燒成。 1、原料加工: a.將礦石或粘土研磨成細粉,做成泥漿﹔ b.將泥漿中的水份擠干,做成泥料 c.泥料多次攪拌并抽真空(將泥料中的空氣抽走),做成泥餅。 2、成型: a.將泥料制成各種器形,做成毛坯﹔ 成形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種: a)徒手成型 基本上以手捏、塑、推、雕、鑲、嵌等成型,不借助機械手段。 b)拉坯法 將可塑泥置于輪盤中央,令其旋轉,以雙手技巧拉成圓開坯體。 c)注漿法 也叫倒模,泥漿注入所需形狀的石膏模內,石膏吸水使泥料沉積于石膏 模壁上而具有所賦形狀。當沉積到所需厚度時,將過剩泥漿倒出,泥料 干時會收縮脫離,拿出后予以充分干,用刀或海綿修坯后送去燒成。這 種方法成本較高,適用于形狀復雜的產品,如TEA POT,魚盤等。 d)壓制成型 坯料軒置于模中,再加上壓力制成。此法大量用于簡單產品的快捷價廉

陶瓷知识总结

瓷材料的成份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常见的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瓷原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粘土、石英、长石经过加工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半干可压、全干可磨;烧至900度可成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功能瓷是指具有各种物理特性的瓷材料,它是和结构瓷对应而来的概念.功能瓷包括,生物瓷,金属瓷,超导瓷,电子瓷 ,光导纤维,透明瓷等很多类,所以要说它的性质得具体到哪一个,大概说就是我的第一句话. 古瓷的主要特征 瓷是火和泥的艺术,瓷器的要素是胎土、釉彩、造型、工艺、装饰与花纹等。各种瓷器分别都有它的发明创烧时期,胎土、器型的变化以及釉色、装饰、色彩、工艺的改革创新等都有其成功期和普及期。这个创烧期就是它时代的上限。一件古瓷器在釉色、器型、装饰、色彩、工艺等其中一项上限年代最晚的,就是这件瓷断代的上限,这是一条不可违背的原则。因此,把握古瓷的这些要素特征,是鉴定古瓷的重要依据。 (1)胎土。胎土是瓷成形的墓础,即瓷器的原料,如瓷石、砧土、石英、高岭土等。原料一般是通过粉碎、去杂质、淘洗等工序方可使用。胎土的配方在每个时期、每个地区都有所不同。如,东汉时期在上虞出现的原始青瓷便使用瓷石原料,胎呈灰色。自元代开始,便采用将高岭土加人瓷石的制胎方法,其胎色很白。有各窑厂的胎土也各有特色,如唐代,南方地区以生产青瓷为主,胎土含铁量高,胎体坚致;而北方地区以生产白瓷为主,胎土含铁量低,胎骨相对粗松。烧成后的胎质,有细有粗,有坚有松,有白、黑、灰等许多特征。仿制的胎质可以做得很好,但重量难以掌握。 (2)釉彩。釉是瓷的灵魂,它是包裹在瓷外表的一层透亮外衣,彩是附在釉上的各种颜色花纹。胎成型后,施釉,入窑高温烧制,成品后外表的光泽就是釉。最初施釉是防止水的渗透,干净卫生。之后除了上釉,还要绘彩,是为了漂亮美观。早期的釉彩品种少,如青釉、黑釉、白釉和彩绘等。至宋代,不仅釉彩的品种不断增加,釉色之美更是令人惊艳。如天青、粉青、油滴、窑变等多种色系,釉的气质演绎到了极致。元、明、清三朝,彩瓷大放异彩,完成了釉与彩的完美结合。单色釉品种也不甘落后,红、黄、蓝、绿、紫等,鲜亮柔和。古瓷釉面的沉静光泽,是经过漫长岁月自然形成,而仿制的釉面不是太亮就是呆滞或浮躁。 (3)造型。造型就是器物的外形。器形体现一种气质,由至外。造型一般是在辘护车上,用拉坯成型的方法,用手把胎泥拉成所需的样式。其它还有雕塑、模印、手捏等方法。造型设计,完全取决于人的思维。它可以做成生活化的东西,如盘、碗、壶、罐等。也可以设计成艺术列品,如各式瓶、屏风、雕像等。造型的涵,往往来自人的心追求,更多的是精神寄托。造型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仿制造型也可以做得很像,但它的神却达不到真品的效果。 (4)工艺。工艺就是做工的精细程度。瓷工艺体现人文素质,工艺越精,科技含量就越

耐火陶瓷纤维基础知识

耐火陶瓷纤维基础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耐火陶瓷纤维基础知识 一、耐火陶瓷纤维定义 以SiO2、AL2O3为主要成分且耐火度高于1580℃纤维状隔热材料的总称。 二、耐火陶瓷纤维的特点 1、耐高温:使用温度可达950-1450℃。 2、导热能力低:常温下为,在1000℃时仅为粘土砖的1/5。 3、体积密度小:耐火陶瓷纤维制品一般在64-500kg/m3之间。 4、化学稳定性好:除强碱、氟、磷酸盐外,几乎不受化学药品的侵蚀。 5、耐热震性能好:具有优良的耐热震性。 6、热容量低:仅为耐火砖的1/72,轻质转的1/42。 7、可加工性能好:纤维柔软易切割,连续性强,便于缠绕。 8、良好的吸音性能:耐火陶瓷纤维有高的吸音性能,可作为高温消音材料。 9、良好的绝缘性能:耐火陶瓷纤维是绝缘性材料,常温下体积电阻率为 1×1013Ω.cm,800℃下体积电阻率为6×108Ω.cm。 10、光学性能:耐火陶瓷纤维对波长的光波有很高的反射性。 三、耐火陶瓷纤维的分类 1、按结构可分为晶质纤维和非晶质纤维两大类。 2、按使用温度可分为: 普通型耐火陶瓷纤维使用温度950℃ 标准型耐火陶瓷纤维使用温度1000℃ 高纯型耐火陶瓷纤维使用温度1100℃ 高铝型耐火陶瓷纤维使用温度1200℃ 锆铝型耐火陶瓷纤维使用温度1280℃ 含锆型耐火陶瓷纤维使用温度1350℃ 莫来石晶体耐火纤维(72晶体)使用温度1400℃ 氧化铝晶体耐火纤维(80、95晶体)使用温度1450℃ 产品质优价廉、施工经验丰富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洽谈工作!承接砖瓦隧道窑吊顶陶瓷纤维模块产品、保温技术咨询指导、施工及改造工程,我公司可一条龙服务!技术顾问:苏经理7 (济南)传真:3 3、生产方法 (1)非晶质纤维 原材料经电阻炉熔融,在熔融状态下,在骤冷()条件下,在高速旋转甩丝辊离心力的作用下或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被甩丝而成或被吹制而成的玻璃态纤维。 (2)晶体纤维 生产方法主要有胶体法和先驱体法两种。 胶体法:将可融性的铝盐、硅盐,制成一定粘度的胶体溶液,按常规生产方法成纤后经热处理转变成铝硅氧化物晶体纤维。 先驱体法:将可溶性的铝盐、硅盐,制成一定粘度的胶体溶液,随后被先驱体(一种膨化了的有机纤维)吸收,再进行热处理,转变成铝硅氧化物晶体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