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高考题

免疫调节高考题
免疫调节高考题

2010-2017年部分免疫调节高考题整理

(2010全国新课标卷T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 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答案】B

解析: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而效应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2011高考大纲卷T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答案】C

(2011年新课标卷T30)(10分)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值、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2)B? 浆? 记忆? 特异性。

【解析】分泌蛋白先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初步合成,然后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依次进行加工、包装和运输。这反应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协作,也是反应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方面相互联系的实例。

细胞分化的原因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所以,同一人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具有一整套相同的基因。但不同的组织细胞被转录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分化了的细胞中,既有相同的mRNA和蛋白质,也有不同的mRNA和蛋白质。

在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过程中,机体受抗原的刺激后,B淋巴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的作用于抗原;记忆细胞在同种抗原的再次刺激下,增殖分化出大量浆细胞,机体迅速地产生更多抗体,能更有效地抑制或清除抗原。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Ⅱ卷T32)(11分)回答下列问题:(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

⑴吞噬细胞抗原决定簇淋巴因子

⑵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很快会被记忆细胞所识别,并发生二次免疫,很快将病毒清除掉,所以不易患病。

【解析】

⑴体液免疫中,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首先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这样就会使抗原决定簇暴露,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⑵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很快会被记忆细胞所识别,并发生二次免疫,很快将病毒清除掉,所以不易患病。

【试题点评】本题以病毒为背景材料,考查有关免疫、病毒结构和动物细胞工程的知识,难度不大,但综合性强。

(2013年新课标Ⅰ卷T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答案】D

【解析】对必修3免疫部分的考查,体现了考纲对获取信息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的的要求。图甲中发生了从RNA到DNA的分子合成过程,但存在干扰因素“酶降解RNA”,会使部分考生疑惑不解,因为高中生物课是不讲这些的。而后面的信息“整合到动物染色体”又会让考生联想起课本上的知识,坚定不选A的信心。乙图中横标为感染时间,纵标为抗体水平,那么产生体液免疫是不容置疑的了。丙、丁的区别在于纵轴代表的量不同,丙是发挥特异性免疫的T细胞量,而丁却是HIV病毒的数量。C、D的说法相似,应选其一。C加入药物a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HIV被杀死,进而HIV破坏T细胞的过程减弱,T细胞数量上升。D选项中,加入药物b后,HIV病毒上升,说明HIV对该药物不敏感,故D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逆转录、免疫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特异性免疫过程的识记、理解、应用能力;识图、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013 新课标Ⅱ卷T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答案】A

【解析】:淋巴细胞指B细胞、T细胞,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2014新课标Ⅱ卷T30)(9分)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着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

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_________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_________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_________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答案】

(1)①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②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3)③淋巴④B ⑤抗体

【解析】(1)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中就表示其特点是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效应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3)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使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的功能就是产生抗体。

(2015新课标Ⅰ卷)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以其作为模板,在的作用下合成。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答案】(1)RNA 逆转录酶 DNA

(2)抗体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3)T(或T淋巴)

(4)监控和清除

【解析】(1)提取HIV中的RNA,为了获得目的基因,以RNA作为模板,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获取该目的基因。

(2)抗原注入机体后,会产生抗体,抗体会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HIV和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因此可以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

(3)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B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监控和清除癌细胞的功能。

(2015新课标Ⅱ卷 T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 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 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答案】D

(2016年新课标Ⅰ卷T31)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分泌抗体,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浆细胞迅速增值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2017年新课标Ⅰ卷T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平法识图试卷及其答案

平法识图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框支梁编号的为() A.KL01(2A) B.WKL01(2B) C.KZL01(3) D.JZL01(2A)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屋面框架梁编号的为() A.XL01(2A) B.KL01(2B) C.WKL01(3) D.KZL01(2A) 3. 钢筋强度等级HPB300中,H、P、B分别代表()。 A、热轧、带肋、钢筋 B、热轧、光滑、钢筋 C、冷轧、带肋、钢筋 D、冷轧、光滑、钢筋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剪力墙上柱的代号为() A、KZZ B、XZ C、LZ D、QZ 5. 下列选项中,属于约束边缘转角墙柱代号的为()。 A、YYZ B、YDZ C、YBZ D、YJZ 6.下列选项中,属于基础主梁的编号为() A.JLL01(2B) B.JL01(1A) C.JCL01(1B) D.JZL01(2A) 7. 楼板开间为3.6m,进深为4.2m,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这块板负筋长度值的为()。 A、800mm B、900mm C、1000mm D、1100mm 8. 下列选项中,属于地下室外墙代号的为()。 A、ISQ B、DWQ C、OSQ D、TBQ 9. 室内剪力墙顶层竖向钢筋与下一层竖向钢筋不全在同一平面机械连接,相邻两节点的间距为()。 A、300mm B、400mm C、500mm D、600mm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悬挑板代号的为()。 A、LB B、WB C、XB D、ZSB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构造边缘端柱代号的为()。 A、GAZ B、GBZ C、GDZ D、GJZ 12. 下列选项中,属于约束边缘暗柱代号的为()。 A、YAZ B、YBZ C、YDZ D、YYZ 13. 下列选项中的楼梯,其楼梯板是由踏步板、低端平板和高端平板组成的为()。 A、AT B、BT C、CT D、DT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桩基础编号的有()。 A、CT J01 B、CT P01 C、CTL01 D、CTZ01 15. 下列选项中,属于阶形普通独立基础代号的为() A.DJ P B.DJ J C.BJ J D.BJ J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免疫调节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免疫调节 1.[2019·全国卷III] (11分)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填“抗体”或“抗原”)。 (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抗体 (2)A、D(3分)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4)发作迅速、消退较快 解析(1)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四组小鼠分别用抗原甲和抗原乙进行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要产生再次免疫应答,则需再次注射与初次注射时相同的抗原,即A组和D组小鼠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初次免疫后,机体会产生大量的记忆细胞,相同抗原再次刺激后,这些记忆细胞会迅速

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A组小鼠经抗原甲刺激后产生了相应的抗体,抗体分布在血清中,再次加入抗原甲后,抗体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 (4)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答案B 解析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形成效应T细胞,A错误;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新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发挥免疫效应,B正确;健康人的T细胞如果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会被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C错误;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骨髓瘤细胞和针对某抗原的相应B细胞产生的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可生产大量的单克隆抗体,D错误。 3.[2017·全国卷Ⅰ]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解析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乙酰胆碱或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出现相应症状。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注射不会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在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出现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4.[2017·天津高考]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免疫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

1.什么是免疫?免疫的功能和表现有哪些?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免疫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则可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 免疫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①免疫防御,即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清除异物的能力,该功能过高会引发超敏反应;该功能过低则可发生免疫缺陷病。 ②免疫自稳,即清除体衰老和死亡细胞的能力。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及时清除体衰老和死亡的细胞或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对自身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如果免疫耐受功能失调,则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免疫监测,即免疫系统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免疫监测功能过低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2.Burnet克隆选择学说和克隆清除学说的容是什么?根据该学说,免疫系统如何区别“自我”和“非我”? 是由澳大利亚免疫学家Burnet提出的,容:(1) 在机体发育的早期,体存在着无数针对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克隆。同一个克隆的细胞均表达相同的特异性抗原受体,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2)胚胎期与自身成分反应的T、B淋巴细胞被“禁忌”,形成免疫耐受,此为克隆清除。(3)出生后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的相互作用,引起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活化和分化,此为克隆选择。(4)分化后的所有效应细胞具有相同的特异性。自我-胚胎时期和免疫系统接触过的物质;非我(抗原):胚胎时期没有和免疫系统接触的物质,如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 3.什么是免疫应答?根据免疫应答的机制,免疫应答分哪两类?每类的特点和组成如何? 免疫应答是指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引起的一系列细胞和分子的协调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包括三个基本阶段:抗原识别阶段,活化、增值和分化阶段,效应阶段。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固有免疫特点:(1)出生时已具备(早)(2)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3)作用广泛:无特异性(4)个体差异不大固有免疫组成:(1)解剖与生理屏障,皮肤、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2)吞噬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NK细胞(3)体液因子: 补体、细胞因子、溶菌酶适应性免疫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2)具有特异性(3)一般不能遗传(4)个体差异大(5)具有记忆性适应性免疫组成:抗原提呈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补体、T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 4.什么是免疫耐受?其产生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此时机体对其他抗原仍可做出正常的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分为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中枢耐受是指在胚胎期及出生后,T与B细胞发育的过程中,不成熟T及B细胞遇自身抗原所形成的的耐受。其主要机制如下:当T及B 细胞分别在胸腺及骨髓微环境中发育至表达功能性抗原识别受体阶段,T细胞抗原受体与微环境基质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呈高亲和力结合时,引发阴性选择,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致克隆消除;不成熟B细胞在骨髓及末梢中,与自身Ag呈高亲和力结合时,亦被克隆消除。外周耐受是指成熟T及B细胞,遇源性或外源性Ag,不产生免疫应答。其形成的主要机制有:克隆清除,免疫忽视,克隆无能及不活化,免疫调节抑制,信号转导障碍,免疫隔离部位。 5.免疫学的前言和热点问题? ①免疫识别的结构基础和相关机制,适应性免疫: TCR 、BCR 、抗原表位;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②免疫系统发生、免疫细胞及亚群。③免疫调节的细胞和分子机制。④免疫记忆,对记忆性T、B细胞的许多特性尚不清楚。⑤microRNA与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及免疫应答的调节。⑥炎症复合体的功能。⑦表观遗传学研究。⑧系统生物学研究。⑨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可视化研究。10、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基于免疫细胞的免疫治疗,抗体药物:CTLA-4抗体,针对信号通路的小分子药物。 6.结合抗体的结构,阐述其生物学功能。 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是四肽链结构,包括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重链和轻链之间由二硫键连接,分为氨基端(N端)和羧基端(C端)。在重链近N 端的1/5-1/4处和轻链近N端1/2区域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多变称可变区,其余部分为恒定区。抗体的生物学功能:①特异性结合抗原,阻止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②激活补体,IgM、IgG与抗原结合后导致抗体Fc段构象改变,暴露出补体结合位点,使C1q能够与之结合,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或细菌脂多糖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③结合Fc受体,表面具有Fc受体的细胞与相应的抗体Fc段结合,发挥调理吞噬、ADCC、介导Ⅰ型超敏反应;④通过胎盘和粘膜,Ig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对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意义;⑤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7.举例说明细胞因子的特点与生物学活性。 细胞因子(CK)是一类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产生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功能。细胞因子主要分六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的特点:①结构特点:低分子量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半衰期短;②产生特点:多源性,一种细胞因子可由不同的细胞产生,一种细胞可以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③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或分泌的方式发挥效应;④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作用特点是多效性、高效性、重叠性、协同性、拮抗性和网络性。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有:①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抗细菌、抗病毒;②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③调节免疫反应;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⑤刺激造

平法识图测试卷

平法识图测试卷

————————————————————————————————作者:————————————————————————————————日期:

平法识图试题 一、填空题 1.某楼层框架柱箍筋为 10@100表示箍筋为、直径为、沿全高。 2.某楼面框架梁的集中标注中有N618,其中N表示是,618表示梁的两侧面沿边配置根18的钢筋。 3.当框架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20+318(—3)/520,表示上排纵筋为和, 其中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全部伸入支座。 4.图集11G101_3中,表示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基础梁地面与基础平板底面的位置关系时,“低板位”是指。 5.图集11G101_1规定,当梁的腹板高度h W≥时,须配置梁侧构造钢筋,其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 6.在抗震框架柱中,纵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的纵筋接头的百分率不得超多50%,第一批焊接接头的位置距基础顶面不少于、及之大值。第二批接头距第一批接头不少于。 7.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三级,当框架梁截面高度为700mm时,其梁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长度为。 8.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三级,当框架柱截面高度为600mm,柱净高H0=3000mm时,该柱在楼面以上部位的箍筋加密区最小长度为。 9.在平法图集11G101_1中,剪力墙梁的梁编号LL2(JC)表示 ;剪力墙柱的编号YDZ3表示。 10.在框架柱的平法图中,柱井字箍筋的肢数注写为m×n表示。 1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直径为20mm的HRB400级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为。 12.在抗震框架柱中,纵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的纵筋接头的百分率不得超过,第一批焊接接头的位置距地下室楼面不少于,第二批接头距第一批接头不少于及。 13.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二级,当框架梁截面高度为600mm时,其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小于。 14.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三级,当框架柱截面高度为700mm,柱净高H n=3600mm时,柱在楼面梁底部位的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小于。 15.在平法图集11G101_1中,剪力墙身的编号Q1(2排)表示;剪力墙梁的编号AL3表示。 16.在框架梁的平法施工图中,注写为N414表示。 17.在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中,纵向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第一批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距楼面不小于,第二批接头距离第一批接头不小于。 18.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一级,当框架梁截面高度为600mm时,其梁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长度为。 19.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底部贯通筋可在跨中长度区域内连接。 20.在平法图集11G101_1中,抗震框架柱的纵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得大于,两批焊接接头的距离不小于,且不小于。 21.在平法图集中,框架梁加腋的标注GYC1×C2中,C1表示,C2表示。

免疫调节高考题

2010-2017年部分免疫调节高考题整理 (2010全国新课标卷T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 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答案】B 解析: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而效应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2011高考大纲卷T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答案】C (2011年新课标卷T30)(10分)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值、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2)B? 浆? 记忆? 特异性。 【解析】分泌蛋白先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初步合成,然后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依次进行加工、包装和运输。这反应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协作,也是反应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方面相互联系的实例。

最新免疫调节练习题

免疫调节练习题 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 A.皮肤和黏膜 B.抗体 C.吞噬细胞 D.血清 2.下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3.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有(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耙细胞接触 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 ③⑤⑥⑦

4.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5.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耙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6.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7. 下图所示为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是指__________;②是指__________;①细胞在③__________处经抗原刺激后分化成⑤__________;②细胞在④__________处经抗原刺激后分化成⑥__________。 8.如图表示H1V侵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问题。 1.艾滋病是一种__________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图中A、B、C、D表示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四个阶段, 据图回答问题。 ① A阶段免疫缺陷病毒(HIV)侵人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

平法识图试题汇编

平法识图试题 一、填空题 1.某楼层框架柱箍筋为 10@100表示箍筋为、直径为、沿全高。 2.某楼面框架梁的集中标注中有N618,其中N表示是,618表示梁的两侧面沿边配置根18的钢筋。 3.当框架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20+318(—3)/520,表示上排纵筋为和, 其中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全部伸入支座。 4.图集11G101_3中,表示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基础梁地面与基础平板底面的位置关系时,“低板位”是指。 5.图集11G101_1规定,当梁的腹板高度h W≥时,须配置梁侧构造钢筋,其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 6.在抗震框架柱中,纵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的纵筋接头的百分率不得超多50%,第一批焊接接头的位置距基础顶面不少于、及之大值。第二批接头距第一批接头不少于。 7.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三级,当框架梁截面高度为700mm时,其梁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长度为。 8.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三级,当框架柱截面高度为600mm,柱净高H0=3000mm时,该柱在楼面以上部位的箍筋加密区最小长度为。 9.在平法图集11G101_1中,剪力墙梁的梁编号LL2(JC)表示 ;剪力墙柱的编号YDZ3表示。 10.在框架柱的平法图中,柱井字箍筋的肢数注写为m×n表示。 1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直径为20mm的HRB400级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为。 12.在抗震框架柱中,纵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的纵筋接头的百分率不得超过,第一批焊接接头的位置距地下室楼面不少于,第二批接头距第一批接头不少于及。 13.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二级,当框架梁截面高度为600mm时,其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小于。 14.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三级,当框架柱截面高度为700mm,柱净高H n=3600mm时,柱在楼面梁底部位的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小于。 15.在平法图集11G101_1中,剪力墙身的编号Q1(2排)表示;剪力墙梁的编号AL3表示。 16.在框架梁的平法施工图中,注写为N414表示。 17.在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中,纵向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第一批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距楼面不小于,第二批接头距离第一批接头不小于。 18.已知某框架抗震设防等级为一级,当框架梁截面高度为600mm时,其梁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长度为。 19.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底部贯通筋可在跨中长度区域内连接。 20.在平法图集11G101_1中,抗震框架柱的纵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得大于,两批焊接接头的距离不小于,且不小于。 21.在平法图集中,框架梁加腋的标注GYC1×C2中,C1表示,C2表示。

【五年真题】2020版高考生物:专题17 免疫调节(含答案)

专题十七免疫调节 考点一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功能 1.(2015·福建卷,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依题意患者体内过度激活的效应T细胞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死亡而发病应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应低于正常水平,B 错误;效应T细胞直接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错误;免疫增量剂促进T细胞增殖将导致效应T细胞数目增多,继而加重病情,D错误。 答案 A 2.(2015·天津卷,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鸡霍乱病原菌能引起鸡产生特异性免疫过程,所以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在选择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是本来就存在的,而选择是定向的,第一次注射前,鸡中本来就存在抗性个体和非抗性个体,注射鸡霍乱病原菌后选择了抗性的个体,故抗性个体并非鸡霍乱病原菌诱导产生,B错误;第一次注射后,在抗原的刺激下,鸡体内产生

免疫调节练习题49984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练习题第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就是 ( )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2.关于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就是 ( ) 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 B.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之中 C.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组成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就是指抗体 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就是 ( )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与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与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 4、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与所用的蛇毒分别就是 (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5.依靠抗体的免疫就是 ( ) A.非特异性免疫 B.细胞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体液免疫 6.抗体的化学本质就是 ( ) A.球蛋白 B.糖蛋白 C.脂蛋白 D.多糖 7.关于淋巴B细胞与淋巴T细胞的正确叙述就是 ( ) A.都就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B.都就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都就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D.就是通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 8、右图就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杀伤作用示意图,其中x细胞就是指( )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9、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就是( ) A、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抗原刺激T细胞就是效应T细胞形成的唯一途径 C、效应T细胞能杀伤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 D、抗原与特定的抗体能形成复合物从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10.关于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就是 ( ) ①处理抗原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分化为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1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就是 (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婴儿从母乳获得抗体的方式就是消化道上皮细胞的的主动运输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菌 D.淋巴因子就是由B细胞分泌的 1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13、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 )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B.T细胞与B细胞所含基因不同,所以功能不同 C.“先天性胸腺缺陷”的患者,细胞免疫丧失 D.T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产生大量的抗体 14.图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就是( )

平法识图 复习资料 习题 - 副本

第二章平法梁 单选 1表示框架梁第1号,4跨,无悬挑。应该是()。 A.KL1(4A); B.KL1(4B); C.KL1(4); D.KZL1(4) 2竖向加腋梁截面尺寸标注300x700GY400x250,表示( )。 A.腋长300; B. 腋长700; C. 腋长400; D. 腋长250。 3某框架梁集中标注φ10100(4)/200(2),表示错误的是( )。 A. 箍筋为HPB300级钢,直径为10mm; B. 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双肢箍; C. 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 D. 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 4.某框架梁集中标注2φ20+(2φ12),表示( )。 A. 框架梁上部有4根通长筋,2根20,2根12; B. 框架梁上部有4根纵筋,2φ20为通长筋,2φ12为架立筋; C. 框架梁上部有4根纵筋,2φ20为通长筋,2φ12为支座负筋; D. 框架梁下部有4根通长筋,2根20,2根12。 5某框架梁在跨中处原位标注6φ25 2(-2)/4,表示( )。 A. 框架梁配有1排底筋, 6φ25,全部伸入支座; B. 框架梁配有1排底筋, 6φ25,其中2φ25伸入支座,4φ25不伸入支座; C. 框架梁配有2排底筋,第一排为4φ25伸入支座,第二排为2φ25,不伸入支座; D. 框架梁配有2排底筋,第一排为4φ25不伸入支座,第二排为2φ25,伸入支座。

6 主、次梁交接处,应加设 ,用以承担次梁传来的集中力。 (A )附加箍筋或弯起钢筋;(B )附加箍筋或鸭筋; (C )附加箍筋或吊筋; (D )附加箍筋或浮筋。 7 框架梁中间支座第一排非贯通筋的截断点应在距支座边不小于3/n l 处,其中n l 指( )。 A. 该跨梁两端轴线间的距离; B. 该跨梁两端柱子间的距离; C. 该跨梁的净距; D. 支座两边较大的净跨 8 楼面框架梁,当通长筋直径与支座负筋直径一致时,若钢筋需要接长( )。 A. 在距柱边n l /3围进行 ; B. 在跨中n l /3围进行连接; C. 在跨中n l /4围可以进行连接; D. 只能采用绑扎搭接接长 9抗震楼面框架梁,当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采用直锚时,其在端柱的水平直 锚长度不应少于( )。 A. aE l ; B. 0.4abE l ; C.15d ; D )55.0max (,d h l c aE +≥≥。 10 图集11G101-1规定,当梁腹板高度≥ 须配置梁侧构造钢筋,其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规定。 A.250mm ; B. 300mm ; C. 350mm ; D. 450mm 。 11 三级抗震楼面框架梁,截面尺寸为300x400,则箍筋加密区长度为( )。 A.300; B. 400; C. 500; D.600 12 非抗震框架梁的箍筋加密区判断条件为 ( ) A 、1.5Hb (梁高)、500mm 取大值 B 、2Hb (梁高)、500mm 取大值 C 、500mm D 、一般不设加密区 13 梁高≥800时,吊筋弯起角度为( ) A 、60 B 、30 C 、45 D15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讲免疫调节检测

专题5第3讲免疫调节 一、选择题 1.巴西奥运会曾一度受到寨卡病毒的威胁。寨卡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无逆转录酶),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的密集出现与其流行存在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B.该病毒被吞噬细胞识别处理的过程体现了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C.该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与浆细胞结合,从而抑制其增殖 D.若患者痊愈后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2.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会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7N9中的“H”指红细胞凝集素,“N”指神经氨酸酶。目前已发现,H有18种形态,N有11种形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B.在患者体内,“H”和“N”属于抗原,可以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病毒在患者体内合成“H”和“N”时,所需要的原料都来自人体细胞 D.为患者注入治愈者的血清,可清除被感染的细胞,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4.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有特异识别功能,吞噬病菌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细胞②和细胞③都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C.免疫活性物质都来自免疫细胞,如图中的物质Ⅰ和物质Ⅱ D.细胞①将抗原呈递给细胞②,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5.根据现代免疫概念,下列物质属于抗原的是( ) A.给贫血患者输入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 B.自身生成的白细胞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测试题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B.抗原呈递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C.若抑制T细胞的发育,受影响的只是细胞免疫 D.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识别特定的抗原 细胞和记忆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而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抗原呈递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可以吞噬病原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摄取、处理绝大多数病原体并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因此抗原呈递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若抑制T细胞的发育,则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受影响;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能识别特定的抗原。 2.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B.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 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 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细胞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快速分裂、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A项错误;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过敏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项错误;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因此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C项正确;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项错误。 3.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免疫调节

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16免疫调节 一、考纲要求内容: 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二、试题详解 1.(2012海南卷)16.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存在T细胞 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 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2(2012北京)4.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 浆细胞产生杭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3(2012重庆)3.麻疹病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答案】B 【解析】疫苗作为抗原,具有大分子性,A错误;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也就是能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B正确;淋巴因子为T细胞释放,C错误;与抗体结合的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过程,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4.(2012广东)5、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5(2012四川)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处理方式检 测结果 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 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 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6(2012江苏)1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大规模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 【答案】B

免疫调节练习题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练习题 1、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2.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 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两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 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 4.下列不属于抗原特性的是()A.异物性B.大分子性 C.多样性D.特异性 5.依靠抗体的免疫是()A.非特异性免疫 B.细胞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体液免疫6.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A.球蛋白 B.糖蛋白 C.脂蛋白 D.多糖7.关于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的正确叙述是()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 D.是通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 8、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杀伤作用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9、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抗原刺激T细胞是效应T细胞形成的唯一途径 C.效应T细胞能杀伤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 D.抗原与特定的抗体能形成复合物从而被吞噬细胞吞噬 10.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处理抗原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分化为记忆细胞⑤分化为效应 细胞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1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 应T细胞 1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13.下列疾病中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是() A.血友病 B.过敏性鼻炎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班狼疮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D.组织胺等物质的释放直接引起相 关的症状 15、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 B. 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广泛分布 C. HI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D. 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RNA病毒 16.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 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17.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

2020年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免疫调节系 学案.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免疫调节系学案【最新考纲】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见学生用书P147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而属于黏膜的分泌物,是第一道防线。 (2)第一、二道防线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①防卫:抵制病原体的攻击。 ②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 ③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整合提升 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诊断辨析 (1)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 细胞和B 细胞。( √ ) (2)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 (3)B 细胞和T 细胞的起源与发育场所均相同。( × ) (4)非特异性免疫因为是先天性的,所以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 × ) 热图解读

如图为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③和①分别是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________,之所以种类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④是________细胞,可由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分化而来。 (3)吞噬细胞能参与第几道防线? (4)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 提示(1)B T 相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浆 B 记忆 (3)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吞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线,能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4)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考向一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分析 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解析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B细胞和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普遍分布于血液和淋巴液中,B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等,C正确;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D正确。

平法识图考试题 (3)

平法图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1.梁编号为WKL代表的是什么梁() A. 屋面框架梁 B.框架梁 C.框支梁 D.悬挑梁 2.框架梁平法施工图中集中标注内容的选注值为()。 A.梁编号 B.梁顶面标高高差 C.梁箍筋 D.梁截面尺寸 3.图集11G101-1的规定,平法施工图中框架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当梁的某项数值的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不一致时,施工时()。 A、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B、集中标注取值优先 C、根据需要决定按原位标注优先或集中标注取值优先 D、都不是 4.框架梁平法施工图中原位标注内容有()。 A.梁编号B.梁支座上部钢筋C.梁箍筋D.梁截面尺寸 5.平法表示中,若某梁箍筋为Φ8@100/200(4),则括号中4表示()。 A、箍筋为四肢箍 B、四根箍筋间距200 C、四根箍筋加密 D、四根Φ8的箍筋 6.当图纸标有:JZL1(2A)表示?() A、1号井字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B、1号井字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C、1号剪支梁,两跨一端带悬挑B、1号剪支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7.当图纸标有:KL7(3)300*700 PY500*250表示?() A、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B、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700、高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C、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250、端部高500 D、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加腋,腋长500、腋高250 8.基础梁箍筋信息标注为:10Φ12@100/200(6)表示() A、直径为12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B、直径为12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C、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D、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9.架立钢筋同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 A、15d B、12d C、150 D、250 10.梁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在什么位置断开() A、距支座边0.05Ln B、距支座边0.5Ln C、距支座边0.01Ln D、距支座边0.1L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