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塔栈c语言

汉诺塔栈c语言
汉诺塔栈c语言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算法与数据结构》试验报告[二]

专业班级10级计算机工程02 试验地点计算机大楼计工教研室学生学号1005080222 指导教师蔡琼

学生姓名肖宇博试验时间2012-4-14

试验项目算法与数据结构

试验类别基础性()设计性()综合性(√)其它()

试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栈的特点及其存储方法;(2)掌握栈的常见算法以及程序实现;(3)了解递归的工作过程。

绩评定表

类别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合计

上机表现积极出勤、遵守纪律

主动完成设计任务

30分

程序与报告程序代码规范、功能正确

报告详实完整、体现收获

70分

备注:

评阅教师:

日期:年月日

试 验 内 容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实验目的:

(1)掌握栈的特点及其存储方法;

(2)掌握栈的常见算法以及程序实现; (3)了解递归的工作过程。

2、实验内容

Hanoi 塔问题。(要求4个盘子移动,输出中间结果)

3、实验要求:

要求实现4个盘子的移动,用递归和栈实现。

二、设计分析

三个盘子Hanoi 求解示意图如下:

三个盘子汉诺塔算法的运行轨迹:

B A

B C A B C

A C A

B C

(a

(b)

(c (d)

⑼ ⑶

Hanio(3,A,B,C) Hanio(3,A,B,C) Hanio(2,A,C,B)

Hanio(2,A,C,B) Hanio(1,A,B,C) Hanio(1,A,B,C) Move (A,C) Move (A,B) Hanio(1,C,A,B)

Hanio(1,C,A,B) Move (C,B)

Move (A,B)

Hanio(2,B,A,C)

Hanio(2,B,A,C) Hanio(1,B,C,A)

Hanio(1,B,C,A) Move (B,C) Hanio(1,A,B,C)

Hanio(1,A,B,C) Move (A,C)

Move (B,A)

递归第一层 递归第二层 递归第三层 ⑴ ⑵

⑺ ⑻

⑽ ⑾

三、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size 20

typedef int datatype; //数据结构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

int top;

datatype data[maxsize];

char flat;

}sqstack; //栈的定义

void inisqstack(sqstack *&s,char ch) //初始化函数!{

s=(sqstack *)malloc(sizeof(sqstack));

s->top=-1;

s->flat=ch;

}

void push(sqstack *&s,datatype e) //进栈函数

{

s->top++;

s->data[s->top]=e;

}

void pop(sqstack *&s,datatype &e) //出栈函数

{

e=s->data[s->top];

s->top--;

}

void Dispstack(sqstack *s) //显示函数

{

for(int i=s->top;i>=0;i--)

{

printf("%d\t",s->data[i]);

}

printf("\n");

}

void Hanio(int n,sqstack *A,sqstack *B,sqstack *C) //汉诺塔主程序

{

int e1;

if(n==1)

{

printf("把%c的%d号盘移到

到%c\n",A->flat,A->data[A->top],C->flat);

pop(A,e1);

push(C,e1);

printf("-----%c还剩下-------------",A->flat);

if(A->top==-1)

{

printf("0");

printf("\n");

}

else

Dispstack(A);

printf("-----%c还剩下-------------",B->flat);

if(B->top==-1)

{

printf("0");

printf("\n");

}

else

Dispstack(B);

printf("-----%c还剩下-------------",C->flat);

if(C->top==-1)

{

printf("0");

printf("\n");

}

else

Dispstack(C);

}

else

{

Hanio(n-1,A,C,B);

pop(A,e1);

push(C,e1);

printf("把%c的%d号盘移到

到%c\n",A->flat,e1,C->flat);

Hanio(n-1,B,A,C);

}

}

void main()

{

sqstack *A,*B,*C;

int m;

inisqstack(A,'A');

inisqstack(B,'B');

inisqstack(C,'C');

printf("输入几个盘子");

scanf("%d",&m);

for(int i=m;i>0;i--)

{

push(A,i);

}

Hanio(m,A,B,C);

}

四、测试用例(尽量覆盖所有分支)

1.正常状态下,输入1无错误后的运行程序如下:

2.正常状态下,输入2无错误后的运行程序如下:

3.正常状态下,输入3无错误后的运行程序如下:

4.正常状态下,输入4无错误后的运行程序如下:

五、实验总结

本次进行的是汉诺塔递归实现问题,由于是要用到递归和栈那么难度加大了很多。

递归的过程中关于程序执行到那里的问题是困扰我的大问题,并且递归完成后程序到了那里也是一个大问题!

原来的版本我写了一个很麻烦的程序,它可以将移走的盘的名字都打印出来,并且可以随时看到每个柱子中剩下的盘子,但是这个程序在递归中除了很奇怪的问题,我花了很大的劲都没有改出来,所以才不得不写了这样的一个简单版本。该程序贯彻了我一贯的风格,将用户会出现的错误都考虑在内。并且提供了每次输出的结果!

然而程序并不是最完美的。在今后的实验当中我将会更加的关注递归算法!

汉诺塔栈c语言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算法与数据结构》试验报告[二] 专业班级10级计算机工程02 试验地点计算机大楼计工教研室学生学号1005080222 指导教师蔡琼 学生姓名肖宇博试验时间2012-4-14 试验项目算法与数据结构 试验类别基础性()设计性()综合性(√)其它() 试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栈的特点及其存储方法;(2)掌握栈的常见算法以及程序实现;(3)了解递归的工作过程。 成 绩评定表 类别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合计 上机表现积极出勤、遵守纪律 主动完成设计任务 30分 程序与报告程序代码规范、功能正确 报告详实完整、体现收获 70分 备注: 评阅教师: 日期:年月日

试 验 内 容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实验目的: (1)掌握栈的特点及其存储方法; (2)掌握栈的常见算法以及程序实现; (3)了解递归的工作过程。 2、实验内容 Hanoi 塔问题。(要求4个盘子移动,输出中间结果) 3、实验要求: 要求实现4个盘子的移动,用递归和栈实现。 二、设计分析 三个盘子Hanoi 求解示意图如下: 三个盘子汉诺塔算法的运行轨迹: B A B C A B C A C A B C (a (b) (c (d) ⑸ ⑼ ⑶ Hanio(3,A,B,C) Hanio(3,A,B,C) Hanio(2,A,C,B) Hanio(2,A,C,B) Hanio(1,A,B,C) Hanio(1,A,B,C) Move (A,C) Move (A,B) Hanio(1,C,A,B) Hanio(1,C,A,B) Move (C,B) Move (A,B) Hanio(2,B,A,C) Hanio(2,B,A,C) Hanio(1,B,C,A) Hanio(1,B,C,A) Move (B,C) Hanio(1,A,B,C) Hanio(1,A,B,C) Move (A,C) Move (B,A) 递归第一层 递归第二层 递归第三层 ⑴ ⑵ ⑷ ⑹ ⑺ ⑻ ⑽ ⑾ ⑿ ⒀ ⒁

利用栈实现c语言计算器

栈的应用:C实现简单计算器(表达式的计算) 作为栈的著名应用,表达式的计算可以用下面方法实现: 首先建立两个栈,操作数栈NUM_S和运算符栈OPR_S。 其中,操作数栈用来存储表达式中的操作数;运算符栈用来存储表达式中的运算符。可以用字符‘=’来表示表达式结束符。 自左至右的扫描待处理的表达式,并假设当前扫描到的符号为W,根据不同的符号W 做如下不同的处理: 1.若W为操作数,则将W压入操作数栈NUM_S,且继续扫描下一个字符; 2.若W为运算符,则根据运算符的性质做相应的处理: (0)若符号栈为空,无条件入栈当前指针指向的字符 (1)若w为不大于运算符栈栈顶的运算符,则从操作数栈NUM_S中弹出两个操作数,设先后弹出的操作数为a、b,再从运算符栈 OPR_S中弹出一个运算符,比如为+,然后作运算a+b,并将运算结果压入操作数栈NUM_S。 (2)若w为左括号或者运算符的优先级大于运算符栈栈顶的运算符,则将运算符W 压入运算符栈OPR_S,并继续扫描下一个字符。 (3)若运算符W为右括号,循环操作(设先后弹出的操作数为a、b,再从运算符栈OPR_S中弹出一个运算符,比如为+,然后作运 算a+b, 并将运算结果压入操作数栈NUM_S),直到从运算符栈中弹出第一个左括号。 (4)若运算符W为表达式结束符‘=’,循环操作(设先后弹出的操作数为a、b,再从运算符栈OPR_S中弹出一个运算符,比如为 +,然后作运算a+b, 并将运算结果压入操作数栈NUM_S),直到运算符栈为空为止。此时,操作数栈栈顶元素即为表达式的 值。 ====================================================================== === 举例:计算3+(5-2*3)/4-2= (1)开始栈为空,3入栈,+入栈,(无条件入栈,5入栈,-号优先级比(高,所以-号入栈,2入栈,*优先级比目前栈顶的-号优先级高,所以*入栈,3入栈,接着扫描到)括号,)括号不入栈 | | | | --------- ---------- | 3 | | * | --------- ---------- | 2 | | - |

c语言课程设计--汉诺塔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C语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汉诺塔问题求解演示 院(系):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0年3月18日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1章需求分析 (3) 1.1 课程设计的题目及要求 (3) 1.2 总体分析 (3) 第2章系统设计 (4) 2.1 主要函数和函数功能描述 (4) 2.2 功能模块图 (4) 第3章详细设计 (5) 3.1主函数流程图 (5) 3.2各功能模块具体流程图 (6) 第4章调试分析 (10) 4.1.调试初期 (10) 4.2.调试中期 (10) 4.3.调试后期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第1章需求分析 1.1 课程设计的题目及要求 题目:汉诺塔问题求解演示 内容: 在屏幕上绘出三根针,其中一根针上放着N个从大到小的盘子。要求将这些盘子从这根针经过一个过渡的针移到另外一根针上,移动的过程中大盘子不能压在小盘子上面,且一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要求形象直观地演示盘子移动的方案和过程。 要求: 1)独立完成系统的设计,编码和调试。 2)系统利用C语言实现。 3)安照课程设计规范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4)熟练掌握基本的调试方法,并将程序调试通过 1.2总体分析 本题目需要使用C语言绘制图形,所以需要turbo C,需要绘图函数,而汉诺塔的函数属于经典的函数,在书本上都学习过,所以这个题目的难点在于需要绘制汉诺塔图形。攻克这一点其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但是我个人以前也没有学过一些关于turboC 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将重点放在了对#include下的一系列绘图函数的研究与应用,对屏幕上的图像坐标分析是一个难点。其中用到了graphics.h头文件中的bar, outtextxy, setfillstyle,closegraph函数。进行了画图(利用bar函数进行画框的操作),填充颜色(利用setfillstyle函数填充白色和黑色,以分辨图形与图形背景),在特定位置输出特定字符等操作(利用outtextxy函数)。

汉诺塔非递归算法C语言实现

汉诺塔非递归算法C语言实现 #include #include #define CSZL 10 #define FPZL 10 typedef struct hanoi { int n; char x,y,z; }hanoi; typedef struct Stack { hanoi *base,*top; int stacksize; }Stack; int InitStack(Stack *S) { S->base=(hanoi *)malloc(CSZL*sizeof(hanoi)); if(!S->base) return 0; S->top=S->base; S->stacksize=CSZL; return 1; } int PushStack(Stack *S,int n,char x,char y,char z) { if(S->top-S->base==S->stacksize) { S->base=(hanoi *)realloc(S->base,(S->stacksize+FPZL)*sizeof(hanoi)); if(!S->base) return 0; S->top=S->base+S->stacksize; S->stacksize+=FPZL; } S->top->n=n; S->top->x=x; S->top->y=y; S->top->z=z; S->top++; return 1; } int PopStack(Stack *S,int *n,char *x,char *y,char *z) { if(S->top==S->base)

c语言实现一.二叉树操作 二.用栈实现算术表达式求值 课设报告

目录 题目一.二叉树操作(1)二.算术表达式求 (1)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 三、题目一设计过程 (2) 四、题目二设计过程 (6) 五、设计总结 (17) 六、参考文献 (18)

题目一.二叉树操作(1)二.算术表达式求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学期我们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进行了学习。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我们进行了此次课程设计实习。这次课程设计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结构》中的各方面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C语言基础和编程能力。 (1)题目一的目的: 1、掌握二叉树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3、掌握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2)题目二的目的: 1、掌握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2、掌握栈的先进后出的特点 3、掌握栈的基本运算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题目一的内容和要求: 1、编写已知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序列,恢复此二叉树的程序 2、编写求二叉树深度的程序 (2)题目二的内容和要求: 1、算术表达式由操作数、运算符和界限符组成。操作数是正整数,运算符为 加减乘除,界限符有左右括号和表达式起始 2、将一个表达式的中缀形式转化为相应的后缀形式 3、依据后缀表达式计算表达式的值

三、题目一设计过程 1、题目分析 现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依次从先序遍历序列中取结点,由先序序列确定根结点(就是第一个字母),每次取出一个结点就与中序遍历的序列进行比较,当相等的时候,中序遍历序列就被分成以该结点为根的二叉树子树,该结点左部分为左子树,右部分为右子树,直到取完先序列里的所有结点,则二叉树构造完毕(树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用递归实现! 由建好的二叉树,先判断这棵树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找数的左子树,统计它的高度,然后找树的右子树,统计它的高度,比较左子树和右子树的高度,然后返回其中大的那个值加一,则求出数的高度。这里用递归实现! 2、算法描述 main ( )(主函数) 先构造一颗二叉树,初始化为空,用来存储所构造的二叉树,并输入一棵树的先序序列和中序序列,并统计这个序列的长度。然后调用实现功能的函数。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char *pre,char *in,int len)(由先序序列和中序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前序遍历的特点, 知前序序列(pre)的首个元素(pre[0])为根(root), 然后在中序序列(in)中查找此根(pre[0]), 根据中序遍历特点, 知在查找到的根(root) 前边的序列为左子树, 后边的序列为右子树。设根前边有n个元素,则又有, 在前序序列中,紧跟着根(root)的n个元素序列(即pre[1...n]) 为左子树, 在后边的为右子树,而构造左子树问题其实跟构造整个二叉树问题一样,只是此时前序序列为pre[1...n]), 中序序列为in[0...n-1], 分别为原序列的子串, 构造右子树同样。这里用递归实现! int Depth(BiTree T)(求树的深度) 当所给的参数T是NULL时,返回0。说明这个树只有一个叶子节点深度为0,当所给的参数不是NULL时,函数调用自己看看这个参数的左分支是不是NULL,

C语言程序设计 入门源代码代码集合

#include <> void print_star(void) { printf("*****************\n"); } void print_welcome(void) { printf("C language,welcome!\n"); } void main() { print_star(); print_welcome(); print_star(); getchar(); } 演示2 #include "" int sum(int i,int j) { return(i + j); } void main() { int n1,n2; printf("input 2 numbers:\n"); scanf("%d%d",&n1,&n2); printf("the sum = %d\n",sum(n1,n2)); getchar(); } 演示3 #include "" int maxnum(int,int,int); main() { int a,b,c; printf("Please enter 3 numbers:\n"); scanf("%d,%d,%d",&a,&b,&c); printf("Maxnum is %d\n",maxnum(a,b,c)); return 0;

} int maxnum(int x,int y,int z) { int max=x; if(y>max) max = y; if(z>max) max = z; return max; } 演示4 #include <> int s1(int n) { int j,s; s=0; for(j=1;j<=n;j++) s=s+j; return s; } int sum(int n) { int i,s=0; for(i=1;i<=n;i++) s=s+s1(i); return s; } void main() { int n; printf("n:"); scanf("%d",&n); printf("s=%d\n",sum(n)); } 演示5 #include <>

数据结构(C语言)栈的基本操作

实验名称栈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掌握栈这种抽象数据类型的特点及实现方法。 实验内容 从键盘读入若干个整数,建一个顺序栈或链式栈,并完成下列操作: (1)初始化栈; (2)判栈为空; (3)出栈; (4)入栈。 算法设计分析 (一)数据结构的定义 struct stackNode{ int data; struct stackNode *nextPtr; }; typedef struct stackNode listStact; typedef listStact *stackNodePtr; (二)总体设计 程序由主函数、入栈函数,出栈函数,删除函数判官是否为空函数和菜单函数组成。 (1)主函数:调用各个函数以实现相应功能

(三)各函数的详细设计: Function1: void instruct() //菜单 (1):使用菜单显示要进行的函数功能; Function2:void printStack(stackNodePtr sPtr) //输出栈 (1):利用if判断栈是否为空; (2):在else内套用while(头指针不为空条件循环)循环输出栈元素; Function3:void push(stackNodePtr *topPtr,int value //进栈 (1):建新的头指针; (2):申请空间; (3):利用if判断newPtr不为空时循环进栈 (4):把输入的value赋值给newPtr,在赋值给topPtr,再指向下一个位置; Function4:int pop(stackNodePtr*topPtr) //删除 (1):建新的头指针newPtr; (2):利用if判断newPtr是否为空,再删除元素。 (3):把topPtr等于newPtr,把头指针指向的数据赋值给topValue,输出要删除的数据值,头指针指向下一个位置,并清空newPtr; (4):完成上述步骤后,return toPvalue,返回;

C语言程序设计-入门源代码代码集合

演示1 #include void print_star(void) { printf("*****************\n"); } void print_welcome(void) { printf("C language,welcome!\n"); } void main() { print_star(); print_welcome(); print_star(); getchar(); } 演示2 #include "stdio.h" int sum(int i,int j) { return(i + j); } void main() { int n1,n2; printf("input 2 numbers:\n"); scanf("%d%d",&n1,&n2); printf("the sum = %d\n",sum(n1,n2)); getchar(); } 演示3 #include "stdio.h" int maxnum(int,int,int); main() { int a,b,c; printf("Please enter 3 numbers:\n"); scanf("%d,%d,%d",&a,&b,&c); printf("Maxnum is %d\n",maxnum(a,b,c));

return 0; } int maxnum(int x,int y,int z) { int max=x; if(y>max) max = y; if(z>max) max = z; return max; } 演示4 #include int s1(int n) { int j,s; s=0; for(j=1;j<=n;j++) s=s+j; return s; } int sum(int n) { int i,s=0; for(i=1;i<=n;i++) s=s+s1(i); return s; } void main() { int n; printf("n:"); scanf("%d",&n); printf("s=%d\n",sum(n)); } 演示5

详解堆栈的几种实现方法——C语言版

详解堆栈的几种实现方法——C语言版 基本的抽象数据类型(ADT)是编写C程序必要的过程,这类ADT有链表、堆栈、队列和树等,本文主要讲解下堆栈的几种实现方法以及他们的优缺点。 堆栈(stack)的显著特点是后进先出(Last-In First-Out, LIFO),其实现的方法有三种可选方案:静态数组、动态分配的数组、动态分配的链式结构。 静态数组:特点是要求结构的长度固定,而且长度在编译时候就得确定。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现起来方便而不容易出错。而缺点就是不够灵活以及固定长度不容易控制,适用于知道明确长度的场合。 动态数组:特点是长度可以在运行时候才确定以及可以更改原来数组的长度。优点是灵活,缺点是由此会增加程序的复杂性。 链式结构:特点是无长度上线,需要的时候再申请分配内存空间,可最大程度上实现灵活性。缺点是链式结构的链接字段需要消耗一定的内存,在链式结构中访问一个特定元素的效率不如数组。 首先先确定一个堆栈接口的头文件,里面包含了各个方案下的函数原型,放在一起是为了实现程序的模块化以及便于修改。然后再接着分别介绍各个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 堆栈接口stack.h文件代码: [cpp]view plaincopy 1./* 2.** 堆栈模块的接口 stack.h 3.*/ 4.#include 5. 6.#define STACK_TYPE int /* 堆栈所存储的值的数据类型 */ 7. 8./* 9.** 函数原型:create_stack 10.** 创建堆栈,参数指定堆栈可以保存多少个元素。 11.** 注意:此函数只适用于动态分配数组形式的堆栈。 12.*/ 13.void create_stack(size_t size); 14. 15./* 16.** 函数原型:destroy_stack 17.** 销毁一个堆栈,释放堆栈所适用的内存。 18.** 注意:此函数只适用于动态分配数组和链式结构的堆栈。 19.*/ 20.void destroy_stack(void); 21. 22./*

c语言汉诺塔

汉诺塔:汉诺塔(又称河内塔)问题是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玩具。大梵天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按照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大梵天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一位法国数学家曾编写过一个印度的古老传说:在世界中心贝拿勒斯(在印度北部)的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僧侣们预言,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而梵塔、庙宇和众生也都将同归于尽。 不管这个传说的可信度有多大,如果考虑一下把64片金片,由一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并且始终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这需要多少次移动呢?这里需要递归的方法。假设有n片,移动次数是f(n).显然f(1)=1,f(2)=3,f(3)=7,且 f(k+1)=2*f(k)+1。此后不难证明f(n)=2^n-1。n=64时, f(64)= 2^64-1=18446744073709551615 假如每秒钟一次,共需多长时间呢?一个平年365天有 31536000 秒,闰年366天有31622400秒,平均每年31556952秒,计算一下, 18446744073709551615/31556952=584554049253.855年 这表明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45亿年以上,而地球存在至今不过45亿年,太阳系的预期寿命据说也就是数百亿年。真的过了5845亿年,不说太阳系和银河系,至少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连同梵塔、庙宇等,都早已经灰飞烟灭。 算法介绍 其实算法非常简单,当盘子的个数为n时,移动的次数应等于2^n –1(有兴趣的可以自己证明试试看)。后来一位美国学者发现一种出人意料的简单方法,只要轮流进行两步操作就可以了。首先把三根柱子按顺序排成品字型,把所有的圆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放在柱子A上,根据圆盘的数量确定柱子的排放顺序:若n为偶数,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摆放 A B C; 若n为奇数,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摆放 A C B。 (1)按顺时针方向把圆盘1从现在的柱子移动到下一根柱子,即当n为偶数时,若圆盘1在柱子A,则把它移动到B;若圆盘1在柱子B,则把它移动到C;若圆盘1在柱子C,则把它移动到A。 (2)接着,把另外两根柱子上可以移动的圆盘移动到新的柱子上。即把非空柱子上的圆盘移动到空柱子上,当两根柱子都非空时,移动较小的圆盘。这一步没有明确规定移动哪个圆盘,你可能以为会有多种可能性,其实不然,可实施的行动是唯一的。 (3)反复进行(1)(2)操作,最后就能按规定完成汉诺塔的移动。 所以结果非常简单,就是按照移动规则向一个方向移动金片: 如3阶汉诺塔的移动:A→C,A→B,C→B,A→C,B→A,B→C,A→C

C语言 用栈实现进制转换

C语言用栈实现进制转换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S_SIZE 100 //栈所占空间的大小 #define STACKINCREAMENT 10 //扩充空间时一次扩充十个字节struct SqStack { int *base; //栈底 int *top; //栈顶 int stacksize;//栈当前的存储空间 }*S; //主函数开始 void main() { //子函数声明 void InitStack(S);//初始化空栈 int StackEmpty(SqStack S);//判栈空 void GetTop(SqStack S,int &e);//获得栈顶元素 void push(SqStack &S,int e);//进栈 void pop(SqStack &S,int &e);//出栈 void convert(SqStack &5,int N,int n);//十进制转N进制 int i,num; unsigned n,N;//要转换的进制数及要转换的数 SqStack s; InitStack(s);//初始化空栈 printf("输入要转换的十进制数和要转换为的进制数:\n"); scanf("%d,%d",&N,&n); printf("%d转换为%d进制后为:\n",N,n); convert(s,N,n); } void InitStack(SqStack &S) { S.base = (int *)malloc(S_SIZE*sizeof(int)); S.stacksize=S_Size; S.top=S.base;//初始化空栈 } int StackEmpty(SqStack S) {

汉诺塔程序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Hanoi 塔问题 一、问题描述: 假设有三个分别命名为 A , B 和C 的塔座,在塔座 B 上插有n 个直径大小各不相同、从小到 大编号为1, 2,…,n 的圆盘。现要求将塔座 B 上的n 个圆盘移至塔座 A 上并仍按同样顺序 叠排,圆盘移动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 )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2)圆盘可以插在 A , B 和C 中任一塔上; ( 3)任何时刻都不能将一个较大的圆盘压在较小的圆盘之上。 要求: 用程序模拟上述问题解决办法,并输出移动的总次数, 圆盘的个数从键盘输入; 并想 办法计算出程序运行的时间。 二、 算法思路: 1 、建立数学模型: 这个问题可用递归法解决,并用数学归纳法又个别得出普遍解法: 假设塔座B 上有3个圆盘移动到塔座 A 上: (1) "将塔座B 上2个圆盘借助塔座 A 移动到塔座C 上; (2) "将塔座B 上1个圆盘移动到塔座 A 上; (3) "将塔座C 上2个圆盘借助塔座 B 移动到塔座A 上。 其中第 2步可以直接实现。第 1步又可用递归方法分解为: 1.1"将塔座B 上1个圆盘从塔座 1.2"将塔座B 上1个圆盘从塔座 1.3"将塔座A 上1个圆盘从塔座 第 3 步可以分解为: 3.1将塔座C 上1个圆盘从塔座 3.2将塔座C 上1个圆盘从塔座 3.3将塔座B 上1个圆盘从塔座 综上所述:可得到移动 3 个圆盘的步骤为 B->A,B->C, A->C, B->A, C->B, C->A, B->A, 2、算法设计: 将n 个圆盘由B 依次移到A , C 作为辅助塔座。当 n=1时,可以直接完成。否则,将塔 座B 顶上的n-1个圆盘借助塔座 A 移动到塔座C 上;然后将圆盘B 上第n 个圆盘移到塔 座A 上;最后将塔座 C 上的n-1个圆盘移到塔座 A 上,并用塔座B 作为辅助塔座。 三、原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times = 0; void move(char a, char b) { printf("%c > %c \n", a,b); } void hno(int n,char a , char b, char c) { if (n==1) { move(a,c); times ++; } X 移动到塔座 A ; X 移动到塔座 C ; Z 移动到塔座 C 。 Y 移动到塔座 Y 移动到塔座 X 移动到塔座 B ; A ;

C语言课程设计#汉诺塔#

汉诺塔动态演示 一课题分析 1.1 设计要求 在Visual c++环境下编写汉诺塔的程序并运行出汉诺塔游戏。能够改变汉诺塔塔盘的数量。可以电脑演示移动过程,也可以人为移动,并且能够控制塔盘移动速度。实现汉诺塔的简单动态演示。 1.1.1 目的 了解在开发环境中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通过运行汉诺塔的程序,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的概念,学会使用C语言的相关运算符构成表达式。 1.1.2 背景 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C语言在计算机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全世界普及推广。作为当代大学生,有必要掌握和会运用C语言。 1.1.3 意义 这次课程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严谨治学的学习作风,通过实践,建立系统设计的整体思想,锻炼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能力,学习文档编写规范,吸取他人经验、探索前言知识的习惯,树立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课程设计还可以弥补我们自身在实践时所缺少的经验。这次对于汉诺塔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我在C 语言课程学习中递归函数的一次实际运用,对我的递归函数的理解会有更多的帮助。 1.2 实现功能 运用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利用一定的算法制作出汉诺塔程序。能输入塔盘的数量(10以内)和塔盘移动速度,支持人和电脑操作,并且显示移动过程和移动次数,实现汉诺塔的动态演示。

图1 汉诺塔功能结构图 二整体设计2.1 框架设计

图2 汉诺塔流程图

三详细设计 3.1问题描述 假设有三个分别命名为A,B和C的塔座,在塔座B上插有n个直径大小各不相同、从小到大编号为1,2,…,n的圆盘。现要求将塔座B上的n个圆盘移至塔座A上并仍按同样顺序叠排,圆盘移动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2)圆盘可以插在A,B和C中任一塔上; (3)任何时刻都不能将一个较大的圆盘压在较小的圆盘之上。 要求:用程序模拟上述问题解决办法,并输出移动的总次数,圆盘的个数从键盘输入;并想办法计算出程序运行的时间。 3.2 算法思路 3.2.1建立数学模型 这个问题可用递归法解决,并用数学归纳法又个别得出普遍解法: 假设塔座B上有3个圆盘移动到塔座A上: (1)将塔座B上2个圆盘借助塔座A移动到塔座C上; (2)将塔座B上1个圆盘移动到塔座A上; (3)将塔座C上2个圆盘借助塔座B移动到塔座A上。 其中第2步可以直接实现。第1步又可用递归方法分解为: 1.1"将塔座B上1个圆盘从塔座X移动到塔座A; 1.2"将塔座B上1个圆盘从塔座X移动到塔座C; 1.3"将塔座A上1个圆盘从塔座Z移动到塔座C。 第3步可以分解为: 将塔座C上1个圆盘从塔座Y移动到塔座B; 将塔座C上1个圆盘从塔座Y移动到塔座A; 将塔座B上1个圆盘从塔座X移动到塔座A。 综上所述:可得到移动3个圆盘的步骤为 B->A,B->C, A->C, B->A, C->B, C->A, B->A, 3.2.2 算法设计 将n个圆盘由B依次移到A,C作为辅助塔座。当n=1时,可以直接完成。否则,将塔座B 顶上的n-1个圆盘借助塔座A移动到塔座C上;然后将圆盘B上第n个圆盘移到塔座A上;最后将塔座C上的n-1个圆盘移到塔座A上,并用塔座B作为辅助塔座。

C语言实现进栈和出栈

使用C++中STL的stack,只有C++中有,C标准库没有STL。 程序:(单整数)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stacks; int main() { int a,b; scanf("%d",&a); s.push(a); printf("%d\n",s.top()); s.pop(); return 0; } 方法二: 自己写程序(整数): #include const static int g_iStackSize = 100; //定义栈长度,为100 static int g_iStackPoint = -1; //初始化栈指针为-1,也就是栈里一个元素都没有//定义栈元素数据结构,可以扩展为任意类型数据 typedef struct tagStackData { int iData; //栈元素的数据,整型 }stStackData,* pstStackData; //栈只保存栈元素指针 pstStackData g_arrStack[g_iStackSize];//这个就是栈体了,一个长度为stacksize的数组//压元素入栈,可以返回栈指针当前位置 //@param data 压入栈的元素 //@return int 为100时就是满了 int push(const pstStackData data) { if(g_iStackPoint >= g_iStackSize)//也就是栈满了 { //提示栈满 printf("stack is full.\n"); //返回栈指针位置 return g_iStackPoint; } else//栈还没满 {

供选择的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题目

附录1 供选择的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题目 第一类题目应用类 题目1:年历显示。 功能要求: (1)输入一个年份,输出是在屏幕上显示该年的日历。假定输入的年份在1940-2040年之间。(2)输入年月,输出该月的日历。 (3)输入年月日,输出距今天还有多少天,星期几,是否是公历节日。 题目2:小学生测验 面向小学1~2年级学生,随机选择两个整数和加减法形成算式要求学生解答。 功能要求: (1)电脑随机出10道题,每题10分,程序结束时显示学生得分; (2)确保算式没有超出1~2年级的水平,只允许进行50以内的加减法,不允许两数之和或之差超出0~50的范围,负数更是不允许的; (3)每道题学生有三次机会输入答案,当学生输入错误答案时,提醒学生重新输入,如果三次机会结束则输出正确答案; (4)对于每道题,学生第一次输入正确答案得10分,第二次输入正确答案得7分,第三次输入正确答案得5分,否则不得分; (5)总成绩90以上显示“SMART” ,80-90显示“GOOD”,70-80显示“OK”,60-70显示“PASS”,60以下“TRY AGAIN” 。

题目3 运动会比赛计分系统 要求:初始化输入:N-参赛学校总数,M-男子竞赛项目数,W-女子竞赛项目数 各项目名次取法有如下几种: 取前5名:第一名得分7分,第二名得分5,第三名得分3,第四名得分2,第五名得分1;取前3名:第一名得分5,第二名得分3,第三名得分2; 功能要求: (1)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2)由程序提醒用户填写比赛结果,输入各项目获奖运动员信息。 (3)所有信息记录完毕后,用户可以查询各个学校的比赛成绩 (4)查看参赛学校信息和比赛项目信息等。 题目4: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用数据文件存放学生的学籍,可对学生学籍进行注册,登录,修改,删除,查找,统计,学籍变化等操作。 功能要求: (1)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2)登记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系别,专业,班级;修改已知学号的学生信息;(3)删除已知学号的学生信息; (4)查找已知学号的学生信息; (5)按学号,专业输出学生籍贯表。 (6)查询学生学籍变化,比如入学,转专业,退学,降级,休学,毕业。 题目5:排班系统 学校实验楼有7名保安人员:钱、赵、孙、李、周、吴、陈。由于工作需要进行轮休制度,一星期中每人休息一天。预先让每一个人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休息日。请编制程序,打印轮休的所有可能方案。当然使每个人都满意,例如每人选择的休息日如下: 钱:星期一、星期六 赵:星期二、星期四 孙:星期三、星期日 李:星期五 周:星期一、星期四、星期六 吴:星期二、星期五 陈:星期三、星期六、星期日 运行结果: Solution: 1 赵钱孙李周吴陈 ============================================================= 星期四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星期六星期二星期日 Solution: 2 赵钱孙李周吴陈 ============================================================= 星期四星期一星期日星期五星期六星期二星期三 Solution: 3 赵钱孙李周吴陈

基于栈的c语言迷宫问题与实现 (2)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报告

基于栈的C语言迷宫问题与实现 一.问题描述 多年以来,迷宫问题一直是令人感兴趣的题目。实验心理学家训练老鼠在迷宫中寻找食物。许多神秘主义小说家也曾经把英国乡村花园迷宫作为谋杀现场。于是,老鼠过迷宫问题就此产生,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计算机问题,主要利用“栈”是老鼠通过尝试的办法从入口穿过迷宫走到出口。 迷宫只有两个门,一个叫做入口,另一个叫做出口。把一只老鼠从一个无顶盖的大盒子的入口处赶进迷宫。迷宫中设置很多隔壁,对前进方向形成了多处障碍,在迷宫的唯一出口处放置了一块奶酪,吸引老鼠在迷宫中寻找通路以到达出口。求解迷宫问题,即找出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 一个迷宫可用上图所示方阵[m,n]表示,0表示能通过,1 表示不能通过。现假设耗子从左上角[1,1]进入迷宫,编写算法,寻求一条从右下角[m,n] 出去的路径。下图是一个迷宫的示意图: 入口 出口

迷宫示意图 二.算法基本思想 迷宫求解问题是栈的一个典型应用。基本算法思想是:在某个点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在本程序中顺序为上、右、下、左)对周围的墙、路进行判断(在本程序中分别用1、0)代替,若周围某个位置为0,则移动到该点上,再进行下一次判断;若周围的位置都为1(即没有通路),则一步步原路返回并判断有无其他通路,然后再次进行相同的判断,直到走到终点为止,或者确认没有任何通路后终止程序。 要实现上述算法,需要用到栈的思想。栈里面压的是走过的路径,若遇到死路,则将该位置(在栈的顶层)弹出,再进行下一次判断;若遇到通路,则将该位置压栈并进行下一次判断。如此反复循环,直到程序结束。此时,若迷宫有通路,则栈中存储的是迷宫通路坐标的倒序排列,再把所有坐标顺序打印后,即可得到正确的迷宫通路。 三.程序具体部分的说明 1.迷宫的生成 根据题目的要求,迷宫的大小是自定义输入的。所以在程序中用malloc申请动态二维数组。数组中的元素为随机生成的0、1。数组周围一圈的元素全部定义为1,以表示边界。 2.栈的C语言实现 为了实现栈的功能,即清空、压栈、弹出、返回栈顶元素,在程序中编写了相应的函数。 MakeNULL 清空栈 Push 将横、纵坐标压栈 Topx 返回栈顶存储的横坐标 Topy 返回栈顶存储的纵坐标 Pop 弹出栈顶元素 3.具体的判断算法

链式栈基本操作C语言实现学习代码

#define_CRT_SECURE_NO_WARNINGS #include #include #define datatype int struct stack1 { int num; datatype data; struct stack1*pnext; }; typedef struct stack1stack; stack*init(stack*phead);//初始化 stack*push(stack*phead,int num,datatype data);//压栈stack*pop(stack*phead,stack*tnode);//出栈 stack*freeall(stack*phead);//清空 void printf1(stack*phead);//打印 源文件 #define_CRT_SECURE_NO_WARNINGS #include #include #include"abc.h" stack*init(stack*phead) { return NULL; } stack*push(stack*phead,int num,datatype data) { stack*p=(stack*)malloc(sizeof(stack)); p->num=num; p->data=data; p->pnext=NULL; if(phead==NULL) { phead=p; return phead; } else { stack*q=phead; while(q->pnext!=NULL)

C语言经典例题目解析

1、猴子吃桃子:猴子摘下若干个桃子,第一天吃了桃子的一半多一个,以后每天吃了前一天剩下的一半多一个,到第十天吃以前发现只剩下一个桃子,问猴子第一天共摘了几个桃子 #include main() {int s=1,i; for(i=9;i>=1;i--) s=(s+1)*2; printf("s=%d\n",s); } 2、鸡兔同笼: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include main() {int a,b; for(a=1;a<=40;a++)/* 120只脚如果全是鸡的话60只,但是总头是40,所以循环到40 */ for (b=1;b<=30;b++) /* 同理如果全是兔的话最多120/4=30 所以循环到30 */ {if((a==40-b)&&(a==60-2*b)) /* 同时满足总头数40总脚数120 */ printf("There are %d chichens \nThere are %d rabbits",a,b);} } 3、百钱买百鸡: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翁、鸡母、鸡雏各几何? #include main( ) {int cocks,hens,chicks; cocks=0; while(cocks<=19) {hens=0; while(hens<=33) {chicks=100-cocks-hens; if(5*cocks+3*hens+chicks/3==100&&chicks%3==0) printf("%d,%d,%d\n",cocks,hens,chicks); hens=hens+1;} cocks=cocks+1;}} #include main() {int x,y,z; for(x=0;x<=20;x++) for(y=0;y<=33;y++) {z=100-x-y; if(15*x+9*y+z==300) printf("x=%d y=%d z=%d\n",x,y,z); } }

汉诺塔问题C语言程序设计

三峡大学理学院2011级电信专业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 汉诺塔的搬移过程设计 班级:高级语言程序设计1 班 学号:2011142227 姓名:徐飞 完成日期:2012 年6月20日 1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用递归法计算解决汉诺塔问题,并能够演示解决汉诺塔问题过; 要求:设计一个运用递归法计算解决汉诺塔问题C语言程序; 2 汉诺(Hanoi)塔问题的提出 古代有一个梵塔,塔内有A,B,C,3个座,座A上有64个大小不等的盘子,大的在下,小的在上(如下图)。有一个和尚想把这64个盘子从座A全部移到座C ,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借用座A,座B或座C,但每次只允许移动一个盘子,并且不允许大盘放在小盘的上面。 3编程思路 首先,要找出递归的两个关键点,即: 递归终止条件:只有一个盘子时,可以移动。 递归表达式:要找出递归表达式,可以如下设想:

下面以3个盘子为例说明详细的移动过程: (1)将座A上的2个盘子移动到座B上; (2)将座A上的1个盘子移动到座C上; (3)将座B上的2个盘子移动到座C上; 上面第1步可用递归方法分解为: (1)将座A上的1个盘子从座A移动到座C上;

(2)将座A上的1个盘子从座A移动到座B上; (3)将座C上的1个盘子从座C移动到座B上; 第(3)步可用递归方法分解为: (1)将座B上的1个盘子从座B移动到座A上; (2)将座B上的1个盘子从座B移动到座C上; (3)将座B上的1个盘子从座A移动到座C上; 第(1)步操作可归纳为:将座A上的2个盘子借助座C移到座B; 第(3)步操作可归纳为:将座B上的2个盘子借助座A移到座C; 因此,将n个盘子从座A移到座C可以描述为: (1)将n-1个盘子从座A借助座C移到座B; (2)将剩下的一个盘子从座A移到座C; (3)将n-1个盘子从座B借助座A移到座C; 3系统操作流程图; 4.程序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