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

大名县人民医院麻醉科申亚北

摘要:术后硬膜外镇痛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时间较长,且在病房监测条件较手术室欠缺。因此本文从硬膜外导管长时间留置的影响、药物不良反应、镇痛泵的设置与配方等几方面对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进行综述。

关键词:PCEA; 并发症;安全性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因其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法简便,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该技术是否安全是临床医生更加关注的问题。本文就PCEA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意外进行综述。

1 硬膜外导管留置引起的不良后果

1.1 直接损伤脊神经

术后患者活动可引起硬膜外导管对脊神经的刺激,可能导致脊髓痉挛或脊神经损伤[1]。严重神经并发症罕见。短暂性神经病变最后完全恢复者较常见,但是相对而言不常发生。

1.2 导管迁移入蛛网膜下腔或静脉

导管放入硬膜外腔后,导管头端可能移动进入蛛网膜下腔或静脉。刘俊杰指出硬膜外麻醉期间改变体位或躁动易使导管移位而刺入蛛网膜下腔,应再次注入试验剂量。即使导管未进入蛛网膜下腔,术

后长时间留置导管,可对硬膜产生损伤,局麻药容易从损伤硬膜处渗入蛛网膜下腔。已有报道[2]反复硬膜外注药(每间隔50min注药,第四次注药)并发全脊髓麻醉、[3]肝脓肿患者麻醉后2小时并发全脊麻(该患者术中曾有躁动)或术后PCEA次日出现腰麻症状[1]。硬膜穿破后如果发生硬膜下血肿则可加重神经学损害。

1.3 感染

硬膜外腔感染可以是外源性的,即经污染的器具或药物所致;或内源性的,即机体菌血症导致穿刺部位细菌种植所致。此外,导管可以作为导芯将穿刺部位皮肤感染引至硬膜外腔。感染可以导致脑膜炎(硬膜穿破的情况下)或硬膜外脓肿形成,造成脊髓压迫。有关硬膜外麻醉出现严重神经轴突感染的报道罕见。

PCEA期间留置导管时间长,PCEA后患者早期活动增加,且术后各种引流管、分泌物、排泄物以及产妇的恶露等均可能污染穿刺部位,增加感染机会。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感染机会增加。患者伴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如恶性肿瘤、多发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呼吸疾病等,可能增加感染机会。因此PCEA用于有全身或局部感染的患者尚有争议。许多麻醉人员认为败血症是硬膜外麻醉的相对禁忌症。一般认为在未经治疗的菌血症患者不易留置硬膜外导管。任何有局部或全身感染的患者均可能发生神经轴突感染,这些病人留置硬膜外导管必须密切监测硬膜外感染的发生,同时注意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应该考虑术中操作所致短暂性菌血症引起神经轴突感染的可能,但是短时间留置导管可能仍属安全。

2 硬膜外药物应用相关的不良反应

2.1 用药错误

术后硬膜外镇痛最常用的药物为局麻药、阿片类药物。所有这些药物都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作用。此外,偶尔经导管给药错误有时可导致严重后果。其发生率不确切,有病例报道经硬膜外导管注入糖水、抗生素、硫喷妥钠和氯化钾以及胃肠外营养液。

2.2 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PCEA常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其可引起恶心、呕吐、尿潴留、腹胀、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吗啡用于PCEA尿潴留发生率可高达72%[4]。

硬膜外腔应用阿片类药物最大、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呼吸抑制。一些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具有亲水性的特点,其在CNS内,特别是脑脊液内的滞留时间延长,可引起药物向头侧扩散,从而导致延迟性呼吸抑制。其发生率报道很不一致。主要危险因素为70岁以上以及经其它途径给予阿片类药物。硬膜外应用吗啡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高,但是,硬膜外吗啡用量小于200ug·h-1时,其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并不高于其他阿片类药物。芬太尼为亲脂性,较少引起延迟性呼吸抑制,但是持续给药的药物剂量也很重要。据报道PCEA联合应用芬太尼与局部麻药,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为1.2%[5]。

此外还有球结膜水肿的报道。雷志[6]报道6例妇产科患者采用吗啡4mg+0.15%布比卡因共100ml PCEA,2ml/hr,术后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球结膜水肿,停用镇痛泵或静注纳络酮后症状消失。

2.3 局麻药浓度使用不当

年老体弱者、小儿、高位硬膜外阻滞,局麻药浓度相对偏高,即使用0.125%布比卡因PCEA仍可出现下肢乏力、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并发症[7]。

硬膜外腔应用局麻药不仅可阻滞感觉与运动神经,而且可阻滞交感神经,后者可引起低血压。如果阻滞达到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水平,即T1—T5,则可能出现明显低血压与心动过缓,特别是在低血容量状态。低血压的程度取决与实际用药剂量,局麻药浓度越低,对血压的影响越小。

2.4 局麻药的神经毒性

硬膜外应用布比卡因患者,其血浆高浓度游离局麻药可引起神经系统毒性,特别是惊厥。应用利多卡因、罗比卡因较少发生。

有报道[8]1例男性患者在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右胫腓骨骨折支架外固定及右股骨牵引术,术后留置导管多次用布比卡因加VitB12硬膜外镇痛导致呼吸、心跳骤停,人工呼吸及心外按压无效,后开胸进行心内按摩,机械通气,深昏迷140天后死亡。据报道布比卡因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反应,引起心室纤颤心跳骤停,用0.5%布比卡因作硬膜外麻醉时可致命。该患者手术后平卧,留置管受压迫,导管可能穿破蛛网膜,致布比卡因流入蛛网膜下腔,加上渗入VitB12液,使药液比重轻,布比卡因液上行,麻醉胸脊神经,首先侵袭心脏,继而呼吸肌麻醉,呼吸停止。尸检见脑细胞萎缩,证实深昏迷是由于注入布比卡因引起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毒而

引起。

2.5 运动阻滞

控制性给予局麻药下出现下肢完全性运动阻滞者并不常见。低浓度布比卡因的发生率为3.0%。如果出现运动阻滞,则可能引起足根部受压和深静脉血栓形成。胸部硬膜外联合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时,持续性一侧或两侧运动阻滞则必须引起警惕。首先停止硬膜外用药,正常情况下2小时内神经功能恢复;如果神经功能不恢复,则必须考虑排除硬膜外血肿或硬膜外脓肿。同等剂量下,罗比卡因引起的运动阻滞可能弱于布比卡因,特别是联合应用低浓度局麻药与芬太尼时。

3 PCEA程序设置不合理,机器故障

可能意外地给入大量药物从而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4 镇痛药液配方科学性不强

术后镇痛药配方中加入氟哌利多,以加强镇静镇痛作用和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但其可阻滞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受体,使该部位的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功能上处于相对优势,从而产生椎体外系症状,如面颈部或肢体不自主运动或肌强直[9、10、11]。目前临床上选用强效、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术后静注可避免氟哌利多的副作用。

镇痛药液配方应根据患者原有病情、手术情况、术中应用麻醉药的残余等具体设定。

5 预防措施

5.1 监测

术后监测SpO2至少24小时。镇痛期间常规测定病人疼痛评分,呼吸、循环参数,镇静评分,运动与感觉阻滞平面;每日查看硬膜外穿刺点。负责PCEA的医务人员应训练有素,熟悉PCEA程序和急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必须特别注意鉴别与处理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呼吸抑制、镇痛不全、运动阻滞、恶心呕吐等。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用药情况,特别是影响凝血的药物,及时与病房医护人员交流患者病情;至少每日巡视两次,并记录病人有关资料。特别强调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12小时内以及硬膜外持续注射吗啡期间必须常规监测呼吸频率和意识水平以充分了解有无呼吸抑制。

5.2 病人方面

病人自愿接受术后硬膜外镇痛。医生应仔细分析具体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利弊,有无禁忌证。对患者交代清楚PCEA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5.3 操作与实施方面

严格无菌操作,标准化给药泵,以利于PCEA。仔细检查给药装置与管道。给药系统须有细菌过滤器。

术后镇痛是在手术室内实施,镇痛的整个过程是在疗区进行。麻醉医生不具备连续观察,管理病人的条件,使病人出现疼痛不能及时解决,发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医院,规章制度不健全,“只做不管”的现象相当普遍,引发的医疗纠纷也不断增加。因此,加强监测和管理非常重要。笔者建议,采取麻醉医生、疗区护士。兼有家属协助双重管理办法。(1)规模大的麻醉科应设有专管医

生,基层医院采取谁麻醉谁管理,一人包干到底;(2)指定病人所住疗区护士负责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相关事宜;(3)家属协助,如患者主诉与疼痛相关症状和不适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4)签定术后镇痛知情同意书。

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护理工作应当由麻醉医生,疗区护士,患者本人及家属共同完成。

首先要做好思想解释工作。术后镇痛并不是使病人毫无疼痛感觉,部分病人可能发生轻微疼痛和不适,如:剖宫产后宫缩痛;腹胀;下肢麻木等,要向病人及家属交代,解释清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医生、护士要时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麻醉平面,呼吸肌及四肢活动情况,发现有异常及时纠正。硬膜外导管局部针眼应每天消毒一次,保持清洁。要鼓励病人在床上做四肢肌肉活动;如握拳,屈肘,足背屈,屈腿;高位硬膜外病人要间断深呼吸等;嘱咐家属经常给予四肢肌肉按摩,以增加肌肉挤压静脉的能力,有利于静脉回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 大名县人民医院麻醉科申亚北 摘要:术后硬膜外镇痛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时间较长,且在病房监测条件较手术室欠缺。因此本文从硬膜外导管长时间留置的影响、药物不良反应、镇痛泵的设置与配方等几方面对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进行综述。 关键词:PCEA; 并发症;安全性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因其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法简便,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该技术是否安全是临床医生更加关注的问题。本文就PCEA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意外进行综述。 1 硬膜外导管留置引起的不良后果 1.1 直接损伤脊神经 术后患者活动可引起硬膜外导管对脊神经的刺激,可能导致脊髓痉挛或脊神经损伤[1]。严重神经并发症罕见。短暂性神经病变最后完全恢复者较常见,但是相对而言不常发生。 1.2 导管迁移入蛛网膜下腔或静脉 导管放入硬膜外腔后,导管头端可能移动进入蛛网膜下腔或静脉。刘俊杰指出硬膜外麻醉期间改变体位或躁动易使导管移位而刺入蛛网膜下腔,应再次注入试验剂量。即使导管未进入蛛网膜下腔,术

后长时间留置导管,可对硬膜产生损伤,局麻药容易从损伤硬膜处渗入蛛网膜下腔。已有报道[2]反复硬膜外注药(每间隔50min注药,第四次注药)并发全脊髓麻醉、[3]肝脓肿患者麻醉后2小时并发全脊麻(该患者术中曾有躁动)或术后PCEA次日出现腰麻症状[1]。硬膜穿破后如果发生硬膜下血肿则可加重神经学损害。 1.3 感染 硬膜外腔感染可以是外源性的,即经污染的器具或药物所致;或内源性的,即机体菌血症导致穿刺部位细菌种植所致。此外,导管可以作为导芯将穿刺部位皮肤感染引至硬膜外腔。感染可以导致脑膜炎(硬膜穿破的情况下)或硬膜外脓肿形成,造成脊髓压迫。有关硬膜外麻醉出现严重神经轴突感染的报道罕见。 PCEA期间留置导管时间长,PCEA后患者早期活动增加,且术后各种引流管、分泌物、排泄物以及产妇的恶露等均可能污染穿刺部位,增加感染机会。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感染机会增加。患者伴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如恶性肿瘤、多发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呼吸疾病等,可能增加感染机会。因此PCEA用于有全身或局部感染的患者尚有争议。许多麻醉人员认为败血症是硬膜外麻醉的相对禁忌症。一般认为在未经治疗的菌血症患者不易留置硬膜外导管。任何有局部或全身感染的患者均可能发生神经轴突感染,这些病人留置硬膜外导管必须密切监测硬膜外感染的发生,同时注意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应该考虑术中操作所致短暂性菌血症引起神经轴突感染的可能,但是短时间留置导管可能仍属安全。

剖宫产术后护理查房2

剖宫产术后护理查房 科别:妇二科床号:12床住院号2014001985 姓名::*** 性别:女年龄:26民族:汉职业:农民籍贯:甘肃文化程度;初中发病节气:立夏入院方式:步入 入院日期:2014-05-13 手术日期: 2014-05-14 现病史:患者,女,26岁,主因:孕40+2W,无产兆要求入院剖宫分娩,门诊以“孕足月待产 ”收住。入院时见:神志清,精神可,无腹痛腰酸下坠感,无阴道流血流液,食纳可,夜寐安,二便调 。产查胎方位ROA胎心140次/分,肛查宫口未开,胎膜未破,。于2014-05-14 08;30在“腰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程顺利术中于9:00剖娩一男婴,清理呼吸道后,哭声响亮,面色口唇红润。常规结扎脐带。体重3600克,产妇术程顺利,术毕于10:00安返病室,麻醉清醒,术后予去枕平卧切口至沙袋抗炎缩宫补液等对症处理。产妇切口疼痛可忍,切口敷料整洁无渗出,已虚恭,进食半流食后无腹胀,子宫收缩可,阴道恶露量适少,其子面色口唇红润,吃奶水可,二便调。现产妇术后第六天,神志清,精神可,线已拆,切口愈合良好,食纳可,二便调。 体格检查:T:36.8℃ ,P:96次/分,R:23次/分,BP:118/73mmHg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数 既往史:既往体健月经史:15岁初潮,婚育史:26岁结婚,孕1产0。 辅助检查:B超提示:晚孕,单活胎,头位。胎儿双顶径约9.6cm,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妊娠足月西医诊断:1.妊娠40+2W;2.巨大儿? *术前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护理问题 产妇1.疼痛与子宫收缩有关 2.焦虑与担心术中疼痛、新生儿性别与期望不符有关。 3.知识缺乏与对产后生活护理不了解 4.潜在并发证脐带脱垂,羊水栓塞。 胎儿1.有受伤的危险与胎儿巨大引起头盆不称有关 2.潜在并发证宫内窘迫,缺氧 三.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 1.介绍入院环境,包括责任护士,主管医生 2.告诉患者生产前,宫缩痛是正常的,让其正确对待疼痛。 3.做好术前护理宣教,术前禁食水, 4.保持床单位的整洁,用温水擦洗皮肤,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5.给患者讲解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准备及注意事项。 6.讲解相关知识,消除焦虑心理。 (2)病情观察1.入院后左侧卧位,必要时给与氧气吸入 2.监测胎心,胎动听胎心每日6次,吸氧30分钟每日两次,自数胎动1小时每日3次 3.观察产程进展,如出现阴道流血流液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置。 *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一护理问题 产妇1.疼痛与术后切口疼痛子宫收缩有关 2.营养失调与禁食水有关 3.知识缺乏与对术后生活护理不了解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和留置尿管有关 5.有亲子依恋改变的危险与术后疲惫,疼痛和婴儿性别有关。 6.呼吸形态紊乱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7.潜在并发证尿潴留,腹胀,切口感染,乳房胀痛,产后出血 新生儿1.有受伤的危险烫伤 2.潜在并发证窒息,臀红,脐部感染 二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 1、床边接班,产妇被送回病房时,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班,了解术中出血,补液等情况及目前状况。,指导患者家属按摩患者双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2、体位,去枕平卧6-8小时,头偏向以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流量吸氧,持续沙袋加压切口8小时。手术8小时后取半卧位,以减少炎症及腹胀的发生。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 3疼痛护理:疼痛无法耐受时,遵医嘱於止痛针剂。告知患者,产后应用缩宫素也会导致宫缩痛,是正常现象,有利于子宫复旧

硬膜外术后镇痛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

以利吻合。③在术中应注意空肠边缘血管的保护,肠系膜孔的关闭。④吻合完毕后应在吻合口处置管引流以防吻合口瘘,术中、术后应用抗生素、0.5%甲硝唑液冲洗吻合处及切口,以防感染。 在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时笔者以上述方法为根据,在其它病症治疗中适当调整长臂的长度和吻合口的宽度,但总的原则不变。然而在小儿外科中不能无限扩大其应用范围,至少胃空肠Roux 2en 2Y 术式的选择值得探讨。在新生儿胆道闭锁、十二指肠破裂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等病的治疗中,尚无经验。在该术式运用中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溃疡、癌变、肠梗阻等情况,可能与手术经验不足及严重的反流等有关。但只要熟练掌握其操作要点,正确选择适应证, Roux 2 en 2Y 术式可以在治疗各种复杂的小儿外科疾病中取得较好 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吴咸中,黄耀权.腹部外科实践[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1993.513. [2] 韩茂棠,李振东,牛爱国.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63例治疗经验 [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5,6(1):23. [3] 夏穗生.腹部外科手术经验文集[C ].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 383-384. (收稿日期:2003-03-27)[责任编辑 王慧瑾 高莉丽] 硬膜外术后镇痛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 邹建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广西南宁 530031) 关键词:镇痛;手术后;硬膜外给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 971+.1;R 971+.2;R 61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2409(2003)0620866202 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硬膜外间隙持续给药镇痛技术施行手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满意,但也出现一些副作用,现将我院自 1997年8月至2003年5月开展的1789例硬膜外术后镇痛患 者所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89例自愿作术后镇痛治疗患者,手术为择期或急诊不 限,系普胸、普外、泌尿、妇产科、骨科等各类手术,性别不限,年龄9~83岁(其中14岁以下6例,占0.3%,60岁以上老人 196例,占11.0%),术前患者A SA 分级I ~ ,术后患者病情 稳定,一般状态好。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镇痛,全麻者需待患者清醒拔气管导管后才作镇痛治疗。 1.2 材料与方法 硬膜外穿刺部位T 7~L 4椎间隙,全麻患者在麻醉前作好硬膜外穿刺,镇痛时间17~50h 不等,镇痛泵采用佳士比 9300型泵173例和一次性微量恒速注液镇痛泵1616例。佳士 比9300型泵,容量100m l ,药物配方0.12%布比卡因、芬太尼 0.3m g ,部分病例加氟哌利多5m g ,负荷量4m l ,持续量2m l h ,PCA 量4m l ,最大限量10m l h ,锁定时间30m in 。一次性微量 恒速注液镇痛泵用福尼亚、怡新、韩国艾克孚泵为主,容量 100m l ,持续给药速度2m l h ,约半数镇痛泵具有患者自控追 加及时限锁定装置,单次PCA 量0.5m l ,锁定时间15m in ,可按需追加镇痛药,药物配方:0.10%~0.38%[(0.18± 0103)%],布比卡因100m l 、内加芬太尼0.10~0.80m g [(0140±0.08)m g ],部分病例加用氟哌利多5~10m g 或咪达 唑仑10m g 。局麻药浓度和芬太尼剂量根据硬膜外阻滞效果和患者敏感性酌情增减。 1.3 观察内容 观察镇痛效果,对呼吸、血压的影响,有无恶心呕吐、头晕 头痛、嗜睡、瘙痒、便秘、尿潴留、硬膜外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镇痛效果评估以优、良、差、无效表示,优为平卧时无痛或咳嗽、翻身及变动体位时偶感微痛;良是平卧时偶有微痛及胀痛,咳嗽、翻身及变动体位时疼痛加重但能忍受;差是静卧时中度疼痛,翻身及变动体位时疼痛加重不断呻吟;无效是静卧时疼痛不能忍受,需追加其它镇痛药辅助。随机观察40例患者镇痛后24h 、48h 的VA S 镇痛评分。 2 结果 镇痛效果优良1772例,差13例,无效4例,优良率是 9910%。存在问题:硬膜外导管脱出39例,导管与镇痛泵的连 结部位脱出4例,硬膜外导管堵塞4例,尿潴留15例,镇痛不全临时追加镇痛药13例,腿麻7例,其中3例无法忍受麻木感要求终止镇痛,另有1例妇科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诉腰胀难忍并要求终止镇痛,锥体外系反应3例,骶尾部皮肤红肿和褥疮各1例。此外胶布过敏、前胸和颜面部皮肤红斑、恶心呕吐伴轻度头晕、小腿条索状疼痛各1例。无导管折断、感染等留管并发症和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嗜睡、瘙痒、便秘等副作用。随机观察40例患者镇痛后24h 、48h 的VA S 镇痛评分分别是 (2.8±0.4)分、(3.0±0.6)分。 ? 668?6期 华 夏 医 学 16卷

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120例临床观察.

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120例临床观 察 作者于1999年2~4月开展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20例病人,ASAⅠ~Ⅱ级,其中男78例,女42例,平均年龄46.10±16.22岁,平均体重57.31±14.52kg。手术种类包括:胸部手术13例,腹部手术91例,下肢手术16例。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106例,硬膜外加全麻14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等共35例。 镇痛方法手术结束时将PCA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并开始给药。配方:Ⅰ组,吗啡5mg、氟哌啶2.5mg、布比卡因100mg、生理盐水加至100ml;Ⅱ组,芬太尼0.3mg、氟哌啶、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的用量与Ⅰ组相同。程序设置:背景剂量1ml/h,单次追加剂量每次1ml,锁定时间20分钟。Ⅰ组早期部分病人曾给负荷剂量,吗啡0.25~0.5mg(另配)。120例病人随机接受Ⅰ组或Ⅱ组镇痛液。术后随访48小时,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PCA按压次数和执行次数。镇痛效果评定分四级:优,术后伤口无痛,睡眠好,病人满意;良,平静时无痛,改变体位或深呼吸时微痛,睡眠欠佳;差,平静时仍感伤口胀痛,影响睡眠,病人不满意;无效,术后伤口持续疼痛,按压PCA无效。尿潴留评级:Ⅰ,排尿正常;Ⅱ,排尿困难,需采用辅助措施或下床才能排出;Ⅲ,尿潴留,需导尿者。 统计分析本文数据以±s表示,组间统计比较采用团体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20例病人中,Ⅰ组75例,Ⅱ组45例。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种类及麻醉方法均无显著差异,P>0.05。 镇痛效果见表1。2例无效病例中,1例为导管脱出,另1例男性病人术后一直诉痛,经加大背景剂量,单次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mg、肌注哌替啶 50mg等措施均无效。 两组术后48小时按压PCA泵次数和执行次数见表2(Ⅰ组中加用负荷量者除外)。 不良反应,主要为尿潴留,见表3(手术前已导尿者除外)。Ⅰ组病例中恶心、呕吐1例,皮肤瘙痒6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硬膜外镇痛

硬膜外镇痛 一、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优点和使用对象 经硬膜外给药镇痛副作用少、作用确切。研究发现:在高危手术病人,术后采用硬膜外阿片类药物镇痛,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拔管时间以及住院的花费均较低。硬膜外镇痛使用对象的确定取决于其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见表109-4)。 表109-4 硬膜外镇痛的优点、适应症和禁忌症 1.优点:镇痛效果好 有利于改善肺功能 有利于下肢血管手术后移植组织的存活 促进肠道排气,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心肌缺血发生 加速关节手术后的恢复,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2.适应症 胸部或腹部手术的病人 下肢手术后需要早期肢体活动的病人(包括主动与被动的肢体锻炼) 下肢血管手术,需要交感神经阻滞的病人 未接受抗凝治疗且在术后早期也不会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 特别适用于心功能或肺功能不良的病人 3.禁忌症 病人拒绝接受 凝血病病人 目前正在或准备接受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的病人 存在菌血症的病人 硬膜外穿刺部位存在局部感染的病人 存在脊柱疾患的病人(相对禁忌症) 二、硬膜外腔镇痛的药物和方法: (一)硬膜外镇痛的药物选择 硬膜外镇痛既可以选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等局麻药物,也可选用吗啡类镇痛药物。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作用,因此,这个配方的镇痛效果很好。然而,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取消其中一种药物(如:局麻药可以引起低血压,而阿片类药物会引起瘙痒),之后再调整余下药物的剂量。单纯使用局麻药进行硬膜外镇痛时需要配合使用全身镇痛药(阿片类药物或

NSAIDS)。在一定的范围内,硬膜外注入的阿片类镇痛药的剂量与镇痛强度之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当然,这种剂量-镇痛强度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安全范围,不应一味加大剂量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硬膜外腔给予局麻药可阻断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以致支配胃肠道的迷走神经相对兴奋,因此,硬膜外镇痛在提供有效镇痛的同时,可改善胃肠道功能。 根据导管位置的不同,可将持续硬膜外输注的速度调整在4-8ml/h,最快不超过20ml/h。可用于硬膜外的阿片类药物的第二选择是芬太尼,它常用于对阿片类药物特别敏感的病人(如:年纪过大或过小的病人)。芬太尼的脂溶性很强,主要通过与原位的脊髓阿片类受体结合发挥药效,而不是随脑脊液扩散,所以镇痛效果主要位于硬膜外穿刺部位周围。而氢吗啡酮,特别是吗啡(脂溶性最低的阿片类药物)易于随脑脊液扩散,所以镇痛部位较广,但如果药物扩散到较高水平的CNS,将会导致延迟的呼吸抑制。芬太尼的起效时间为4-5分钟,峰作用时间在20分钟以内,易于调整剂量。吗啡的起效时间为30分钟,峰作用时间为60-90分钟不等。 (二)硬膜外镇痛的开始和维持: 一般术前或麻醉前给病人置入硬膜外导管,并给予试验剂量以确定硬膜外导管的位置,术中亦可开始连续注药。最常用的药物是吗啡(0.1mg/kg)或布比卡因(1mg/kg)的溶液,或芬太尼(10μg/ml)加上布比卡因(1mg/ml),术中开始微量泵连续硬膜外给药(4-6ml/h)。连续硬膜外注入药物之前应给予一负荷剂量,以缩短镇痛起效时间。 (三)椎管内单次剂量吗啡的利弊 通常,持续输注比单次剂量安全,但一些医院并不常规使用硬膜外吗啡持续输注。在硬膜外或鞘内注射单次剂量吗啡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镇痛(长达24小时),但是可能会出现延迟的呼吸抑制。正如前面所述,吗啡的脂溶性很低,易于停留在脑脊液中并随之扩散至较高水平的神经中枢,包括呼吸中枢。 吗啡易于停留在脑脊液中是它发挥高度选择性脊髓镇痛的原因(可以与脊髓阿片受体很好结合)。所以,当术中使用鞘内或硬膜外单次注射方法麻醉时,单次剂量吗啡可以提供良好镇痛。阿片类药物PCA可以用于辅助镇痛,但为安全起见,只需在镇痛不全时给予补救用药,无需持续输注。 (四)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确定PCEA的单次剂量及锁定时间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药物的脂溶性、药物的起效时间及药物镇痛的持续时间。有报道单次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20分钟,背景输注为4-6ml/h。(使用0.1%布比卡因和20ug/ml氢吗啡酮合剂) 三、硬膜外镇痛不完善时的处理

三种阿片类药物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73119823.html, 三种阿片类药物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张晓钢刘朝晖陈东明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02期 [摘要] 目的比较吗啡、舒芬太尼及地佐辛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的效果,探讨取代吗啡的镇痛药物组合。方法选择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吗啡组:吗啡5 mg+罗哌卡因20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50 μg+罗哌卡因20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地佐辛组:地佐辛5 mg+罗哌卡 因20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观察24 h内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术后PCEA镇痛满意度及24 h内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4 h内吗啡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地佐辛组(P < 0.05)。结论地佐辛用于PCEA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可以替代吗啡。 [关键词] 吗啡;舒芬太尼;地佐辛;硬膜外自控镇痛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b)-0092-03 硬膜外术后镇痛经典方法是使用较低浓度的局麻药联合吗啡,其镇痛效果确切,但副作用较多。本研究采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的方 法,观察罗哌卡因分别联合等效剂量吗啡、舒芬太尼或地佐辛术后镇痛的效果,探讨副作用更少并且可以取代吗啡的镇痛药物组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知情同意并自愿接受术后PCEA的妇产科手术患者及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共120例,ASA Ⅰ~Ⅱ级,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16~75岁;体质量42~89 kg;手术时间45~135 min。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吗啡组、舒芬太尼组、地佐辛组,每组各40例,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布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输液,扩容通常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然后续接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或琥珀酰明胶注射液)500 mL。连接多参数监护仪常规监测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心率及呼吸。术前用药酌情使用长托宁0.5 mg,选择手术相应脊髓节段施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用试验量确认硬膜外腔及麻醉平面后,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