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几种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数学-几种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数学-几种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数学-几种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我们要知道方程的意义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由此可见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等式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一、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具有的性质方程都具有。

1、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3、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二、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的解法

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可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先把原方程转化为一步求解的方程,在求出方程的解。

三、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1、根据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2、根据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在减法中,被减速=差+减数。

3、根据乘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例如: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4、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解完方程后,需要通过检验,验证求出的解是否成立。这就要先把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得数和右边的得数是否相等。若得数相等,所求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若得数不相等,就不是原方程的解。

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快速提高成绩的技巧

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快速提高成绩的技巧 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一) 1.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穷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 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 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 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2.学用结合,勤于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要准确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质含义,了解从实际模型中抽象为理论的演变过程;对所学理论知识,要在更大范围内寻 求它的具体实例,使之具体化,尽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 应用于实践。 3。博观约取,由博返约 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唯一的来源。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认真研究课本外,还要阅读有关的课外资料,来扩大知 识领域。同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掌握其知识结构。 4.既有模仿,又有创新 模仿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但是决不能机械地模仿,应该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 不拘泥于已有的框框,不囿于现成的模式。 5.及时复习,增强记忆 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当天消化,要先复习,后做练习。复习工作必须经常进行,每一单元结束后,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

6.总结学习经验,评价学习效果 学习中的总结和评价,是学习的继续和提高,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解题规律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调整和评判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总结听课、阅读和解题中的收获和体会。 更深一步是涉及到具体内容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法则、数学定理、数学语言;怎样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运 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解数学题;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差错;怎样获取学习的反馈信息;怎样进行解题过程的评价与总结;怎样准备考试。对这些问题的进一 步的研究和探索,将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二) 一、抓住课堂 理科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5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 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 解答,其实诸如“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 道题目的解答。 二、高质量完成作业 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 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 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如果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要发扬“钉子”精神,一有空就静心思考,灵感总是突然来到你身边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理科 十分重要;即使失败,这道题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勤思考,多提问

小学解方程方法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解方程的方法详解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4x-3=21,6x-2(2x-3)=20 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上式解得x=6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方程就是一架天平,“=”两边是平衡的,一样重! 1.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 加减乘除法的变形: (1) 加法:a + b = 和则 a = 和-b b = 和-a 例:4+5=9 则有:4=9-5 5=9-4 (2) 减法:被减数a –减数b = 差则: 被减数a = 差+减数b 被减数a-差= 减数b 例:12-4=8则有:12=8+4 12-8=4 (3) 乘法:乘数a ×乘数b = 积则: 乘数a = 积÷乘数b 乘数b= 积÷乘数a 例:3×7=21则有:3=21÷7 7=21÷3 (4) 除法:被除数a ÷除数b = 商则: 被除数a= 商×除数b 除数b=被除数a ÷商例:63÷7=9 则有:63=9×7 7=63÷9 解方程的步骤: 1、去括号:(1)运用乘法分配律;(2)括号前边是“-”,去掉括号要变号;括号前边是“+”,去掉括号不变号。 2、移项:法1——运用等式性质,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法2——符号过墙魔法,越过“=”时,加减号互变,乘除号互变。 注意两点:(1)总是移小的;(2)带未知数的放一边,常数值放另一边。 3、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合并;常数加减计算。 4、系数化为1:利用同乘或同除,使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5、写出解:未知数放在“=”左边,数值(即解)放右边;如x=6 6、验算:将原方程中的未知数换成数,检查等号两边是否相等! 注意:(1)做题开始要写“解:”(2)上下“=”要始终对齐 【例1】 x-5=13 x-5=13

解方程方法和易错点总结

课题:解方程方法和易错点总结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方程思维解决问题,如何确定方程中的等量关系 【课前开心一刻】 “老师,你认识元芳吗?” “不” “你认识程祖吗?” “不” “那你知道他们的姐是谁吗?” “不” “老师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原方程组的解是______?” “……” 【知识点回顾】 复习: x ÷ 356=4526×25 13 4x -3 ×9 = 29 21x + 61x = 4 103 x -21×32=4 204 1=+x x 8)6.2(2=-x 6 x +5 =13.4 25 x — 13 x =310 4 x -6=38 【授课内容】 1.去括号 注意:括号前面是加的,去括号不变号,原来是加就是加,原来是减就是减。 括号前面是减的,去括号要变号,原来是加变成减,原来是减变成加。 去括号是不要漏掉其中的某些项。 例1:1)1(2.0=+-x x 例2:15.1]5.2)3(5.0[2=-+-x 解 112.02.0=+?-x x 解 15.1]5.235.05.0[2=-+?-x 12.02.1=-x 15.1)5.25.15.0(2=-+-x 2.012.1+=x 15.1)15.0(2=-+x 1=x 15.12=-+x 15.0=+x 5.0=x

例3:1)7.02(7.3=+-x 例4:6)6.0(33.6=-+x 解 17.027.3=--x 解 6)8.13(3.6=-+x 123=-x 68.133.6=-+x x 213=- 65.43=+x 1=x 5.0=x 2.保留括号 技巧:有时候会遇到括号前面是一个数字的情况,一般的方法是去掉括号来算,不过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更简单一些,就是把整个括号看成一个整体,先对前面的因数和等号后面的数进行计算。 例1:15)3.1(5.7=-x 例2:5.44.2)7.12(1.2=+-x 解 5.7153.1÷=-x 解 4.25.4)7.12(1.2-=-x 23.1=-x 1.2)7.12(1.2=-x 3.3=x 17.12=-x 35.1=x 例3:5.313)3.31.2(=+÷+x 例4:1.55)6.23.6(1.7=÷--x 解 5.23)3.31.2(=÷+x 解 5)6.23.6(1.51.7÷-=-x 5.73.31.2=+x 10 6.23.6=-x 2.41.2=x 6.12 3.6=x 2=x 2=x 3.三项移项 技巧:合理应用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例1:2.223.4=-x 例2:2)5.1(8.9=+÷x 解 2.23.42-=x 解 28.95.1÷=+x 1=x 9.45.1=+x 4.3=x 例3:9.03.45.2-=x x 例4:)6.42(4.146.3-÷=x 解 9.05.23.4=-x x 解 6.34.146.42÷=-x 9.08.1=x 46.42=-x 5.0=x 6.82=x 3.4=x

学数学有学习方法!小学初中数学学习的17种方法技巧

学数学有学习方法!小学初中数学学习的17种方法技巧 1、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

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x1/乙。 7、分类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又如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 8、集合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就是运用集合的概念、逻辑语言、运算、图形等来解决数学问题或非纯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小学采用直观手段,利用图形和实物渗透集合思想。在讲述公约数和公倍数时采用了交集的思想方法。 9、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10、统计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解方程的方法与技巧.pdf

小学数学解方程的方法与技巧工具: 1、依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A+B=C 加数+加数=和 A=C—B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X-Y=Z 被减数-减数=差 X=Y+Z 被减数=减数+差 Y=X-Z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A×B=C 因数×因数=积 A= C÷B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X÷Y=Z 被除数÷除数=商 X=Y×Z 被除数=除数×商

Y=X÷Z 除数=被除数÷商 2、依据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X÷2=5÷2也成立。 如:如果X=5成立,那么X+2=5+2,X-3=5-3,X×2=5×2 3、移项的方法。 观察下面的等式: X+5=8X- 4=5 X+5-5=8-5X-4 +4 =5+4 X=8-5X=5+4 X×5=10X÷4= 2 X×5÷5=10÷5 X÷4×4 = 2×4 X=10÷5X = 2×4把等式中某一项从等式一边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移项时运算符号要改变,即加一个数移到另一边变为减一个数,减一个数 移到另一边变为加一个数,乘一个数移到另一边变为除以一个数,除以一个数 移到另一边变为乘一个数。技巧:整体思想,移项合并思想。 –B=XX= A– 基本类型:X+A=BX-A=BA-X=BX=B-AX=B+AA 如:20x+20=80 BX×A=BX÷A=BA÷X=BX=B÷AX=B×AA÷B=XX=A÷B 把20x看作一个整体,把+20移到右边变为- 20(移项)20x=80- 20(合并)20x=60 X= 60÷20X = 3 如:30- 2X=10

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数学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数比重,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数学,学习花在数学上的时间也特别多,但是成绩也不见提高,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让数学不拉低高考成绩呢,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是什么呢? 学好数学的方法 多看 1、课前预习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推理。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2、课堂阅读。预习时,我们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3、课后复习阅读。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 多想

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多做 主要是指做习题,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会贯通,把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在做习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做?能否有简便解法?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你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 学好数学的技巧 第一,你要有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现在你在学法上有问题。 第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做好预习,把预习没看懂的东西,第二天上课着重听。上课做笔记要学会简记,以听为主,把老师总结的重点 基准记清,课后题量要适当,只有做到一定量,才能做到归纳和总结,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学会了总结,就会变得越来越厉害。 第三、抓住课堂。理科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解方程练习题

解方程练习2013-11-18 一、基本。易错练习: -x+4=10 -x-12=34 - 8x=96 -4x-30=08.-3x-2x=63 -x÷10 = . -3x+ 7x +10 = 90 -3(x - 12)+ 23 = 35 -7x-8=2x+27 -5x -18 = 3–2x (7x - 4)+3(x - 2)=-2x +6 80-x=20 2、 12x+8x-12=28 -3(2x-1)+10=37 4、 1.6x+3.4x-x-5=27 5、- 2(3x-4)+(4-x)=4x 6、 3(x+2)÷5=-(x+2) 7、 -(3x+5)÷2=(5x-9)÷3 1、 -7(4-x)=9(x-4) 2、 128-5(2x+3)=73 3、 -1.7x+4.8+0.3x=7.8 4、-x÷0.24=100 5、 3(x +1 )-(2x – 4)= 6 1.方程4(2-x)-4(x+1)=60的解是

A.7 B。6/7 C。-6/7 D。-7 2.解方程4(x-1)-x=2(x+0.5)步骤如下○1去括号,得4x-4-x=2x+1 ○2移 项得4x+x-2x=1+4 ○3合并同类项得3x=5 ○4系数化为1得x=5/3其中错误的是 A ○1 B. ○2 C. ○3 D.○4 3.某中学进行义务劳动,去甲处劳动的有30人,去乙处得有24人,从乙处调 一部分人到甲处,使甲处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若设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 则所列方程为 A.2(30+X)=24-X B.30+X=2(24-X) C.30-X=2(24+X) D.2(30-X)=24+X 4.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a2-(2a-b+c)=a2-2a-b+c B。(a+1)-(-b+c)=a+1+b+c C.3a-【5b-(2c-1)】=3a-5b+2c-1 D.a-b+c-d=a-(b+c-d) 5.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则他们的积为------ 6.当x=3时,代数式x(3-m)+4的值为16,求当x=-5时,此代数式的值为 ------ 7.一元一次方程(2+5x)-(x-1)=7的解是 -------- 8.若5a+0.25与5(x-0.25)的值互为相反数,则a的值为--------- 9,。解下列方程 (1)-2(x-1)+4=0 (2)4-(3-x)=-2 (3)(x+1)-2(x-1)=1-3x (4)2(x-2)-6(x-1)=3(1-x)

学数学的方法与技巧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三大主科之一,它在初中的学习科目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数学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从"四多"谈一谈我的建议 一、多看 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许多同学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把课本当成练习册;也有一部分同学不知怎么阅读,这是他们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地,阅读可以分以下三个层次: 1、课前预习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推理。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2。课堂阅读。预习时,我们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3。课后复习阅读。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

二、多想 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多做 主要是指做习题,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会贯通,把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在做习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做?能否有简便解法?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多问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这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是否有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老师认为:能够发现和提出疑问的学生才可能获得学习的成功;反之,那种一问三不知,自己又提不出任何问题的学生,是无法学好数学的。那么,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呢?第一,要深入观察,逐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第二,要肯动脑筋,不愿意动脑筋,不去思考,当然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也提不出疑问。发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向老师、同学、家长,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不

小学数学解方程汇总(强烈推荐

解方程 0.6×(x-0.6)=0.6 8x ÷(1.8+3)=1.5 12 x+ 13 x=75 13 x+ 50%x=35 4x+7.1=12.5-2x 13 x+59 x=1.4 x+0.8=1.7 34 x -1.4=1.6 4x-6.2=3.8 x+50% x=60 2 x ÷14 =40 75%x -28% x =16.92 70% x +25.8=39.8 x +20% x =120 16 x -14.8=71.6 60% x -15% x =10.8 10% x +x =2.2 x ÷(1-24%)=4 x +4x =9.2 62% x =5.89 45 x +25% x =2150 x -70% x =180 x -75% x =180 x ÷60%=50 (1+20%)x =7.2 91÷x =1.34 2x+1.4×2=3.7 0.16×3-7x=0.13 5x+3x=12.8 10x=45 (x+5)×4÷2=50 (2x+3)÷0.5=15 8.4-7.9+x=9.2

7.9+x=9 4.5x+0.5x=2.6×4 (0.4x+3)×6=25.2 8=2x+1.2 4x=2x+6 3(x+2)=4(x+1) 8(x -1.5)=x+0.6 2.5x+x=10.5 4.8+5x =13.8 52-x =15 x+1.2×5=24.4 2x +0.4x=48 35x+13x=9.6 x+20% x =16 1.2x=158 0.5+4x=0.6 0.7(x +0.9)=4 2 x + 25 = 35 70% x + 20% x = 3.6 25% x + 10 = 1 x -15% x = 68 x + 10 x =121 4x -3 ×9 =29 x -21% x =4 6 x +5=13.4 25 x -13 x =310 x÷15%=23 4 x +6 x =33 36× 5 -34 x =35 4+70%x=102 0.125x=8 x - 75% x =12 5 x -2.4×5=10 20% x=4 (1-50%)x=16

[精]小学数学解方程的方法与技巧(附专项练习)

小学数学解方程的方法与技巧(附专项练习) 我们可以把课本中出现的方程分为三大类:一般方程、特殊方程和稍复杂的方程。形如:x+a=b , x-a=b , ax=b , x÷a=b 这几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一般方程;形如:a-x =b,a÷x =b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特殊方程; 形如:ax+b=c , a(x-b)=c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稍复杂的方程。 对于一般方程,如果方程是加上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可以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a;同样地,如果方程是减去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可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a。乘和除也是一样,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一般方程很简单,具体数字帮你办,加减乘除要相反。 对于特殊方程,减去和除以的都是未知数x。求解时,减去未知数那就加上未知数,除以未知数那就乘未知数,这样方程就变换成了一般方程,总结起来就是特殊方程别犯难,减去除以未知数,加上乘上变一般。 对于稍复杂的方程,可以采用“舍远取近”的方法,意思是离未知数x远的先去掉,离未知数x近的先看成整体保留,通过变换,方程就变得简单,一目了然。总结起来就是若遇稍微复杂点,舍远取近便了然。 当然,还有形如ax+bx=c等形式,能够学会上面这几种,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方程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第一种

x+a=b x-a=b ax=b x÷a=b 此类题型可以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应的数。示例: x+3=5 解:x+3-3=5-3 x=2 x-3=2 解:x-3+3=2+3 x=5 3x=6 解:3x÷3=6÷3 x=2 x÷3=3

解:x÷3×3=3×3 x=9 第二种 ax+b=c ax-b=c 关键是先把ax看成一个整体,明白先在方程两边同时加、减b,然后按第一种方法解方程。 示例: 3x+4=40 解:3x+4-4=40 3x=36 3x÷3=36÷3 x=12 3x-6=9 解:3x-6+6=9+6 3x=15

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技巧

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技巧 小学数学随着年级的不断提高,数学的难度会逐渐增多,数学的学习也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很多小朋友们也会感觉到吃力。其实很多时候,学习是有窍门的,是会受到我们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所以要多和大家学习和交流才能够让自己进步。 学好小学数学的技巧 1.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2.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

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3.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

小学数学解方程练习题

小学数学解方程练习题

小学数学解方程练习题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解方程练习2013-11-18 一、基本。易错练习: -x+4=10 -x-12=34 - 8x=96 -4x-30=08.-3x-2x=63 -x÷10 = . -3x+ 7x +10 = 90 -3(x - 12)+ 23 = 35 -7x-8=2x+27 -5x -18 = 3–2x (7x - 4)+3(x - 2)=-2x +6 80-x=20 2、 12x+8x-12=28 -3(2x-1)+10=37 4、+-x-5=27 5、- 2(3x-4)+(4-x)=4x 6、 3(x+2)÷5=-(x+2) 7、 -(3x+5)÷2=(5x-9)÷3 1、 -7(4-x)=9(x-4) 2、 128-5(2x+3)=73 3、++= 4、-x÷=100 5、 3(x +1 )-(2x – 4)= 6 1.方程4(2-x)-4(x+1)=60的解是 A.7 B。6/7 C。-6/7 D。-7 2.解方程4(x-1)-x=2(x+)步骤如下○1去括号,得4x-4-x=2x+1 ○2移项得4x+x-2x=1+4○3合并同类项得3x=5 ○4系数化为1得x=5/3其中错误的是 A ○1 B. ○2 C. ○3 D.○4 3.某中学进行义务劳动,去甲处劳动的有30人,去乙处得有24人,从乙处调一部分人到甲处,使甲处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若设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则所列方程为 (30+X)=24-X +X=2(24-X) =2(24+X) (30-X)=24+X 4.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小学解方程的方法

小学解方程的方法 我在五年级的教学内容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第九册教材中有关解方程方法的问题。同样,此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应该抛弃原来根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的方法,改为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那么,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与根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那种方法学生更易掌握?我做了如下实验:在起初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在后来讲授用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的方法。之后出示相同的习题请学生练习。 利用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以上2题的整体正确率为96%,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通分或者计算过程马虎。 通过上面的试验完全可以说明两种解题方法中,利用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不存在解方程部分题型不能解或不会解的情况。 既然如此,课标中为何要把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的方法改为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呢?在新课程改革时,一些专家认为小学用算术思路解方程,到了中学却是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来教学解方程,小学的思路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改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用意在于与初中的教学接轨。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除了上述试验中反映的计算技能的降低外,还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与课标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矛盾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教学建议”第二学段中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也体会到: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成果,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体现,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而解方程正是向学生介绍算数思路与代数思路良好机会,如果为了给学生建立代数思想和解决中小学衔接等问题,而要求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相悖。 2、影响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 新教材认为,因为学生尚未学习正负数和分式方程的有关知识,因此a-x=b 和a÷x=b类的方程不适合在小学阶段学习,故而教材将它们回避掉了。然而,绝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对于a-x=b和a÷x=b,低年级学生就已经会解决,如一年级学生就会做7-()=4。可学到了五年级,我们却认为学生是不会做的,因而不出现这类方程,这是说不过去的。学习了解方程,却不会解答a-x=b和a÷x=b,这至少是影响了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 3、影响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后续学习以及对方程优越性的认识 在列方程解决现实问题时,x当作减数或者当作除数,应当是非常常见也很必要的现象。因为学生如果都能列出后两个方程,那就说明他们已经非常熟悉其中的数量关系了,此时,用算术方法即可,哪还有列方程来解的必要呢?那又怎谈让学生感受方程解法的优越性呢?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又该怎样开展解方程的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以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为主,等式性质解方程为辅向学生介绍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既

学数学的方法技巧

学数学的方法技巧 数学的学习方法 1、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3、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4、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 学习数学小窍门 建立数学纠错本。 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限时训练。 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也可以找1道大题,限时完成。这主要是创设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

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 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 3 学数学的用处 第一,实际生活中数学学得好可以帮助你在工作上解决工程类或财务类的技术问题。就大多数情况来看,不能解决技术问题的人不仅收入较差而且还要到基层去从事低等体力劳动,能解决技术问题的人就可以拿高工资在办公室当工程师或者财务人员。 第二,数学可以使你的大脑变得更加聪明,增加你思维的严谨性,另外,数学对你其它科目的学习也有很大作用。 第三,数学无处不在,工作学习中都用得着,例如日常逛街买东西都是和数学有关的,这时候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好处。

小学数学解方程练习题

解方程 解方程的步骤 1、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未知数系数为1。 2、移项变号: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方程的某一项从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但一定要注意改变原来的符号。我们常说“移项变号”。 3、移项的目的:是为了把含有x 的未知项和数字项分别放在等号的两端,使“未知项=数字项”,从而求出方程的解。 4、怎样检验方程的解的正确性?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就要把这个数代入原方程,看方程两边结果是否相同。 模块一:解简单一元一次方程 【例1】(1) 38x +=; (2) 83x -=; (3) 39x ÷=; (4)39x =. (5)5210x ÷÷= (6)5330x ??= 【巩固】(1) (2) 38x +=96x -=

(3) (4) (5)952x ÷÷= (6)3742x ??= 【例2】(1)3110x += (2)253 x += (3)203=2x - (4)10=1424 x +- (5)214143x += (6)15 0.2536 x += 【巩固】(1)7.6210.6x += (2)42418x -= 39x =42x ÷=

(3)7.523=21x +? (4)17528 x += (5)244377x -= (6)361 1x=872 - 【例3】(1) (2) (3)41563x x +=+ (4)123718x x -=- 【巩固】(1) (2) (3)204322x x +=- (4)153194x x -=-. 4338x x +=+12432x x -=-138142x x +=+12432x x -=-

高中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高中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如何才能学好高中数学 1、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3、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 学好高中数学的诀窍是什么? 1、课前:利用预备铃前后的时间,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争取2分钟左右时间完成 2、课上: 1 跟着老师学习课本知识和《优化设计》的典型例题能清楚当天所学知识的考题类型及其解法. 特别要学习反思中的内容,这里常常是某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总结;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与老师互动好像与老师“聊天”一样 2 快速记笔记.书本有的不记,要记老师补充的知识、补充的题型及解法、老师讲评的而自己又不会的习题 3、课后: 1 完成《优化设计》的基础知识梳理.相当于把当天学习的知识复习一遍. 要凭自己的记忆完成,不会的再回到课本弄懂千万不要抄书本或抄答案,否则收效胜微或徒劳

小学数学解方程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数学解方程的方法与技巧 工具: 1、依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 A + B = C 加数+ 加数= 和 A = C — B 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减法:X - Y = Z 被减数- 减数= 差 X = Y + Z 被减数= 减数+ 差 Y = X - Z 减数= 被减数- 差 乘法: A × B = C 因数×因数= 积 A = C ÷ B 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除法:X ÷Y = Z 被除数÷除数= 商 X = Y ×Z 被除数= 除数×商

Y = X ÷Z 除数= 被除数÷商 2、依据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 成立。 如:如果X=5成立,那么X+2=5+2,X-3=5-3,X×2=5×2,X÷2=5÷2也成立。 3、移项的方法。 观察下面的等式: X +5= 8 X - 4= 5 X+5-5 = 8-5 X-4 +4 = 5+4 X = 8-5X = 5+4 X×5=10 X ÷4 = 2 X×5÷5 =10÷5 X÷4×4 = 2×4 X=10÷5 X = 2×4 把等式中某一项从等式一边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移项时运算符号要改变,即加一个数移到另一边变为减一个数,减一个数移到另一边变为加一个数,乘一个数移到另一边变为除以一个数,除以一个数移到另一边变为乘一个数。

技巧:整体思想,移项合并思想。 基本类型:X+A=B X-A=B A -X =B X=B-A X=B+A A –B= X X = A –B X×A=B X÷A=B A÷X=B X=B÷A X=B×A A÷B=X X=A÷B 如:20x+ 20= 80 把20x看作一个整体,把+ 20移到右边变为- 20(移项)20x =80 - 20 (合并)20x =60 X = 60÷20 X = 3 如: 30 - 2X = 10 30 - 10 = 20X 20X= 30-10 20X=20 X=20÷20 X=10

初中生如何学好数学的方法

初中生如何学好数学的方法 【小编寄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中生如何学好数学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在初中,数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学科,但是很多同学都存在着偏科问题,导致了整体的成绩上不去,现在教大家如何学好数学的方法。 根据他们的情况我总结了一下,发现他们在学习数学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忽略理解,死记硬背;注重结论,轻视过程;忽略及时复习和强化理解。②缺乏对已学习过的典型题目及典型方法的积累;在解决新问题时,解题方法不当,缺乏探索精神;忽视解题过程的规范化,只追求答;不注重算理,忽视对运算途径的选择与实施案,导致运算能力差。 ③认为多做题可以代替复习理解,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的系统性,不善于纠正已犯过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我个人学习所得及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我归纳了一些学习数学的小建议。有如下几点: 1、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至交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使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

小学数学式与方程

第1章用字母表示数 一、字母可以表示数。 例1、看下面一个游戏,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 练习: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 那么:n只青蛙张嘴,只眼睛, 条腿。 用字母表示数的“四注意” 1、书写格式. 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并且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之前。1和字母相乘,1可以省略不写。但是字母与数字相加、相减、相除时,加号、减号、除号不能省略。 如:a×5可以写作“5· a”或者“5a” 1×a可以写作“a” 2、在同一个问题中,不同的量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一个字母又可以表示很多数字。 如:长方形的面积求解过程中,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以免发生混淆。可是a又可以表示很多数字,可以是1、可以是2、可是3……。 3、在特定的环境下,有些字母表示特定的数量. 如:在图形计算中,习惯上用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h表示高;在行程问题中,习惯上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 4、字母只表示数,所以在式子中每一个字母都不注明单位名称,计算结果也不注明单位名称,只在

二、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例2: “妈妈的年龄比小明大26岁”那么根据这句话我们怎么来表示出妈妈和小明的年龄间的数量关系呢? 练习: “小明和小丽两人一共有15元”那么我们怎么表示小明和小丽两人钱数的数量关系呢? 三、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解决图形问题。 如图:摆1个正方形需要火柴4根,摆2个正方形需要火柴7根,摆3个正方形需要火柴10根那么摆10个呢?摆a个呢? 四、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方形面积=长×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