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数定义及公式(教学备用)

导数定义及公式(教学备用)
导数定义及公式(教学备用)

导数:

1.若f(x)=c,则f‘(x)=

2. 若f(x)=x n(n∈Q?),则f‘(x)=

3. 若f(x)=sin x,则f‘(x)=

4.若f(x)=cos x,则f‘(x)=

5. 若f(x)= a x,则f‘(x)=

6. 若f(x)= e x,则f‘(x)=

7. 若f(x)= log a x,则f‘(x)=

8. 若f(x)= ln x,则f‘(x)=

9.【f(x)±g(x)】′=

10.【f(x).g(x)】′=

11.【f(x)

g(x)

】′=

12.【cf(x)】′=

13. y=f(u),u=g(x),则y=f(g(x));

y x′=

sin2x=

(e?x)′=

##导数:一般地,函数y=f (x )在x=x 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

Δy

Δx

?x→0lim = f (x 0+?x )?f(x 0)?x ?x→0lim ,称函数y=f (x )在x=x 0处的导数,记作: f ‘(x )或y ‘|x =x 0。即 f ‘(x 0)=

Δy

Δx ?x→0lim = f (x 0+?x )?f(x 0)?x ?x→0lim 。

##函数y=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y=f (x )在点P (x 0,f (x 0))处的切线斜率,也就是说曲线y=f (x )在点P (x 0,f (x 0))处的切线斜率是f ‘(x 0)。相应地,过p 点的切线方程为:

y-f (x 0)=f ‘(x 0)(x-x 0)

##导函数:如果函数y=f (x )在开区间(a ,b )内每一点都可导,就说函数f (x )在开区间(a ,b )内可导。若函数f (x )在开区间(a ,b )内可导,则f (x )在(a ,b )内每一点的导数构成一个新函数,把这一新函数叫做f (x )在开区间(a ,b )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记作f ‘(x )或y ‘或y ‘x 。

即f ‘(x )=y ‘=Δy

Δx ?x→0lim = f (x+?x )?f(x)?x ?x→0lim

一、函数的单调性

一般地,与其导函数的正负有如下关系:在某个区间(a,b)内,如果f‘(x)>0,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f‘(x)<0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1.如果f‘(x)>0,则f(x)严格增函数;如果f‘(x)<0,则f(x)严格减函数。

2.如果在(a,b)内恒有f‘(x)=0,那么f(x)在(a,b)内是常数。

3.f‘(x)>0是f(x)在此区间上为增函数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

1.确定y=f(x)的定义域;

2.求导数f‘(x),求出f‘(x)=0的根;

3.函数的无定义点和f‘(x)=0的根将f(x)的定义域分成若干区间,列表考查这若干区间内f‘(x)的符号,进而确定f(x)的单调区间。

注意:A.如果一个函数具有相同单调性的区间不止一个,哪个这些单调区间不能用“U”连接,只能用逗号或“和”字隔开。

B.求函数单调区间时易忽视函数的定义域。应优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二、函数的极值:

1.定义,设函数f(x)在点x0附近有定义,如果对x0附近的所有点,都有f(x)

极大值;如果对x0附近的所有点,都有f(x)>f(x0),则称

f(x0)是函数f(x)的一个极小值。极大值点、极小值点统称极值点,极大值和极小值统称极值。

2.判断f(x0)是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求导数f‘(x);

第二步,求方程f‘(x)=0的根;

第三步,检查f‘(x)在f‘(x)=0的根左右两侧的值的符号;

1.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到极大值;

2.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到极小值;

3. 如果左右不改变符号,即都为正或都为负,则f(x)在这

个根处无极值。

在此步聚中,最好利用方程f‘(x)=0的根,顺次将函数的定

义区间分成若干个开区间,并列表,依表格内容得出结论。

※函数在极值点的导数为0,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如函数f(x)=x3,点x=0就不是极值点,但f‘(0)=0;

※函数的极大值不一定大于极小值;

高中数学论文: 导数教学反思

高三数学复习中对“导数的应用”的教学反思 新教材引进导数之后,无疑为中学数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可以证明不等式,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等等。导数的应用一直是高考试题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学期笔者上了一节市公开课,经课前准备和课后调查,发现学生在导数的应用中疑点较多,本文对几类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和探究,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问题⑴:若0x 为函数f(x)的极值点,则)(0x f '= 0吗? 答:不一定,缺少一个条件(可导函数)。反例:函数x y =在0=x 处有极小值,而)(0x f '不存在。 正确的命题是:若0x 为可导函数f(x)的极值点,则)(0x f '= 0 问题⑵:若)(0x f '= 0, 则函数f(x)在0x 处一定有极值吗? 答:不一定。反例:函数3x y =有)0(f '= 0,而f(x) 在0=x 处没有极值。 正确的命题是:若)(0x f '= 0,且函数f(x)在0x 处两侧的导数值符号相反,则函数f(x)在0x 处有极值. 问题⑶:在区间),(b a 上的可导函数f(x),)(x f '>0是函数f(x)在该区间上为增 函数的充要条件吗? 答:不一定。反例:函数3x y = 在),(∞+-∞上为增函数,而)0(f '= 0。 正确的命题是:(函数单调性的充分条件) 在区间),(b a 上,)(x f '>0是f(x)在该区间上为增函数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函数单调性的必要条件)函数f(x)在某区间上可导,且单调递增,则在该区间内)(x f '≥0。 另外,中学课本上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与高等数学(数学分析)上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不一致。数学分析上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有严格单调与不严格单调之分。 问题⑷:单调区间),(b a 应写成开区间还是写成闭区间? 答: 若端点属于定义域,则写成开区间或闭区间都可以。若端点不属于定义域,则只能写成开区间。 问题⑸:“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与“曲线过点P 的切线”有区别吗? 例1(人教社高中数学第三册第123页例3):已知曲线33 1)(x x f =上一点P

导数公式

导数公式默写 1.平均变化率:一般地,函数()f x 在区间[]12,x x 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2、导数的定义:设函数()y f x =在区间()a,b 上有定义,0x ∈()a,b ,若x ?无限趋近于____时,比值 00()()f x x f x y x x +?-?=??无限趋近于一个______A ,则称()f x 在0x x =处可导,并称该______为函数()f x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f x . 3.导数的几何意义:)(x f 在0x x =处的导数________就是)(x f 在0x x =处的___________. 4、用导数求切线方程的关键在于求出切点00()P x y ,及斜率,其求法为:设00()P x y ,是曲线()y f x =上的一点,则以P 的切点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几个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1)()kx b '+= (,k b 为常数); (2)='C (C 为常数);(3)()x '= ; (4)2()x '= ;(5)3()x '= ; (6)1()x '= ; (7)'= . 6.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 (8))('a x =___________(a 为常数); (9)()x a '= (0>a ,且1≠a ) (10)(log )a x '= (0>a ,且1≠a );(11)()x e '= (12)=' )(ln x (13)=')(sin x ; (14)=')(cos x . 7、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法则1: []='±)()(x g x f 法则2:[]=')(x Cf (C 为常数) 法则3:[]=')()(x g x f 法则4:='?? ????)()(x g x f (0)(≠x g ) 8、复合函数的导数公式

(完整word版)导数的概念、导数公式与应用

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知识点一: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1)概念: 函数中,如果自变量在处有增量,那么函数值y也相应的有增量△ y=f(x 0+△x)-f(x ),其比值叫做函数从到+△x的平均变化率,即。 若,,则平均变化率可表示为,称为函数从 到的平均变化率。 注意: ①事物的变化率是相关的两个量的“增量的比值”。如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半径的增量与体积增量的比值; ②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表现函数的变化趋势,当取值越小,越能准确体现函数的变化情况。 ③是自变量在处的改变量,;而是函数值的改变量,可以是0。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是0,并不一定说明函数没有变化,应取更小考虑。 (2)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表示连接函数图像上两点割线的斜率。 如图所示,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直线AB的斜率。 事实上,。 作用:根据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可求解有关曲线割线的斜率。

知识点二:导数的概念: 1.导数的定义: 对函数,在点处给自变量x以增量,函数y相应有增量。若极限存在,则此极限称为在点处的导数,记作或,此时也称在点处可导。 即:(或) 注意: ①增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②导数的本质就是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在某点处的极限,即瞬时变化率。 2.导函数: 如果函数在开区间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 称这个函数为函数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 注意:函数的导数与在点处的导数不是同一概念,是常数,是函数在 处的函数值,反映函数在附近的变化情况。 3.导数几何意义: (1)曲线的切线 曲线上一点P(x 0,y )及其附近一点Q(x +△x,y +△y),经过点P、Q作曲线的割线PQ, 其倾斜角为当点Q(x 0+△x,y +△y)沿曲线无限接近于点P(x ,y ), 即△x→0时,割线PQ的极限位置直线PT叫做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 若切线的倾斜角为,则当△x→0时,割线PQ斜率的极限,就是切线的斜率。 即:。

《定积分的概念》教学反思

《定积分的概念》教学反思 渭南市吝店中学曹茹军 本节课是高二新授课,是选修2-2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定积分的概念》课程内容安排为一课时。 此内容要求学生在充分认识导数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积分手段解决曲边梯形的面积问题,从而借助于几何直观体会定积分的基本思想,了解定积分的概念,能用定积分法求简单的定积分.理解掌握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和性质;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学习的全过程需要学生的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中心。围绕这个宗旨,我在课堂内容的编排上作了一定的思考。在内容编排上,我基本遵循由易到难的过程,从最基本的,学生所熟知的前课知识开始引入,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加以足够地探究,使学生的发现变得自然而水到渠成。同时对于学生可能的探究结果留有足够的空间,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发现,对于学生考虑不到的地方加以补充、引导、完善,并留出一定课后思考得余地。在问题设置上,尽量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独立完成,通过独立思考展示与合作探究展示相结合,让其承担起引导思考与解释的重任。 我想,一堂好的示范课,不应该只是一次简单的表演与展示,如果在上课之前反复编排到一词一句,会让学生疲惫,听课老师觉得虚假而没有了讨论与交流的兴致,这其实也是对听课老师的一种不尊重的表现。因此我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以便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暴露与发现的机会,当然这样一来对于老师的临场应变要求会更高,我想这也应该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吧。 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没有在课前提前向学生透漏问题,想要在课堂上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回答的次数较多且有些同学比较拖沓,出现了上课前松后紧的遗憾。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模式导学案的设置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最后为了上好这堂课,背后凝聚了我们全组老师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大家在一起共同研究与探讨,出了许多好的主意,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导数的概念及导数的几何意义

§57 导数的概念及导数的几何意义⑴ 【考点及要求】了解导数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通过函数图象能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基础知识】 1.一般地,函数)(x f 在区间],[21x x 上的平均变化率为,平均变化率反映了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平均变化的趋势(变化快慢),或说在某个区间上曲线陡峭的程度; 2.不妨设))(,()),(,(0011x f x Q x f x P ,则割线PQ 的斜率为, 设x 1-x 0=△x ,则x 1 =△x +x 0,∴=PQ k ,当点P 沿着曲线向点Q 无限靠近时,割线PQ 的斜率就会无限逼近点Q 处切线斜率,即当△x 无限趋近于0时,x x f x x f k PQ ?-?+=) ()(00无 限趋近点Q 处切线。 3.曲线上任一点(x 0,f(x 0))切线斜率的求法:x x f x x f k ?-?+= ) ()(00,当 △x 无限趋近于0时,k 值即为(x 0,f(x 0))处切线的,记为. 4.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位移的平均变化率: t t s t t s ?-?+) ()(00,称为;当无限趋近于0 时, t t s t t s ?-?+) ()(00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t=t 0时的;速度的平均变化率: t t v t t v ?-?+)()(00,当无限趋近于0 时,t t v t t v ?-?+) ()(00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 称为t=t 0时的. 【基础练习】 1.已知函数2()f x ax =在区间[1,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则()f x 在区间[-2,-1]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2.A 、B 两船从同一码头同时出发,A 船向北,B 船向东,若A 船的速度为30km/h,B 船的速度为40km/h,设时间为t,则在区间[t 1,t 2]上,A,B 两船间距离变化的平均速度为____ __ _ 【典型例题讲练】 例1.已知函数f(x)=2x+1, ⑴分别计算在区间[-3,-1],[0,5]上函数f(x)的平均变化率; ⑵.探求一次函数y=kx+b 在区间[m ,n]上的平均变化率的特点; 练习:已知函数f(x)=x 2+2x ,分别计算f(x)在下列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⑴[1,2]; ⑵[3,4]; ⑶[-1,1]; ⑷[2,3] 【课堂检测】 1.求函数()y f x == 在区间[1,1+△x]内的平均变化率

导数的概念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本章教学目标与要求 理解导数的概念,会利用导数定义求导数。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速度),几何意义(切线的斜率)和经济意义(边际),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掌握反函数和隐函数求导法,对数求导法。理解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理解微分的概念,导数与微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导数概念及其求导法则; 2.隐函数的导数; 3.复合函数求导; 4.微分的概念,可微和可导的关系,微分的计算 §2.1 导数的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函数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 3.了解导数与导函数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左右导数的概念、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函数导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2.函数导数的概念、利用定义求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 一、引例 导数的思想最初是由法国数学家费马(Fermat)为研究极值问题而引入的,但与导数概念直接相联系的是以下两个问题:已知运动规律求速度和已知曲线求它的切线.这是由英国数学家牛顿(Newton)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Leibniz)分别在研究力学和几何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下面我们以这两个问题为背景引入导数的概念.

1.瞬时速度 思考:已知一质点的运动规律为)(t s s =,0t 为某一确定时刻,求质点在0t 时刻的速度。 在中学里我们学过平均速度 t s ??,平均速度只能使我们对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大致情况有个了解, 这不但对于火箭发射控制不够,就是对于比火箭速度慢的多的火车、汽车运行情况也是不够的,火车上坡、下坡、转弯、穿隧道时速度都有一定的要求, 至于火箭升空那就不仅要掌握火箭的速度,而且要掌握火箭飞行速度的变化规律. 不过瞬时速度的概念并不神秘,它可以通过平均速度的概念来把握.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理,物体运动具有惯性,不管它的速度变化多么快,在一段充分短的时间内,它的速度变化总是不大的,可以近似看成匀速运动.通常把这种近似代替称为“以匀代不匀”. 设质点运 动的路程是时间的函数 )(t s ,则质点在 0t 到 t t ?+0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t t s t t s v ?-?+= ) ()(00 可以看出它是质点在时刻0t 速度的一个近似值,t ?越小,平均速度 v 与 0t 时刻的瞬时速度越接近.故当0→?t 时,平均速度v 就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平均速度转化为物体在0t 时刻的瞬时速度,即物体在 0t 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t t s t t s v v t t ?-?+==→?→?) ()(lim lim 000_ (1) 思考:按照这种思想和方法如何计算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 因为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方程为: 2 2 1gt s = , 按照上面的公式,可知自由落体运动在0t 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00020 2000000)2 1(lim 21)(21lim )()(lim )(0gt t g gt t gt t t g t t s t t s t v t t t =?+=?-?+=?-?+=→?→?→?。 这正是我们高中物理上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 2.切线的斜率 思考:圆的的切线的定义是什么?这个定义适用于一般的切线吗? 引导学生得出答案: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叫做圆的切线,但这个定义只适用于圆周曲线,并不适用于一般的曲线.因此,曲线的某一点的切线应重新定义. (1)切线的概念

导数定义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 导数定义;求导公式;切线 二. 重点、难点: 1. 定义: 初导函数的导数公式2. )∴(1)∴(2 ∴(3 ) )(4∴且()(5 ∴) (6 )∴3. 导数运算)(1 2)(3)( 【典型例题】 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1] 处的导数值。[的导数,例并求该函数在 ∵解:从而,因此∴ 处可导,且x=a x2] 例,求下列极限:已知f()在[ (1)2() )解:(1 )(2

3]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例)(1解: ∴)2(解: )(3解: (4)解: 5)(解:6)(解: ,求)。;(满足(4] 例[已知函数1)2 解: 求曲线在点P(2例5] ,4)处的切线方程。[时,4 )在解:P上,(,2,∴ 在点A曲线处切线的斜率为15,求切线方程。[例6] ∴)解:设切点A (:∴∴∴ )且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方程。2,0[例7] 过点P(A()解:P不在曲线上,设切 点:∴ ∴∴:

[例8] 交点处两条切线的夹角正切值。求曲线与 1),解:交点(1∴ )与曲线2,-相切的切线方程。9] 求过P(2[ 例)(设切点解:A ∴: :∴∴.:或 :的公切线(均相切的直线)10] C求曲线:C[例曲线,12 (A、C解:切于公切线与)BC()21 ∴ ∴为同一条直线或 两公切线:∴, 且,已知且[例11] 。,求且解:∴ ∴∴∴)((∴3)4 ∴∴ 【模拟试题】 的增量() 1. 在导数的定义中,自变量x 0D. 不等于0 C. 等于0 小于 A. 大于0 B. )及邻近一点(,的图象上取一点(2. 1在曲线2),则为()

C. A. B. D. ,那么为(t一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时间时,物体的位移为到)3. 到时,物体的平均速度从时间t A. t时该物体的瞬时速度时间B. C. 当时间为时该物体的速度时位移的平均变化率到t从时间 D. 已知一物体的运动方程是(其中位移单位:m,时间单位:s4. ),那么该物体在3s时的瞬时速度是() D. 8m/sA. 5m/s B. 6m/s C. 7m/s 函数的导数是()5. D. 5+4xC. 5-2x A. 5+2x B. 5-4x ,若,则已知的值等于() 6. B. D. A. C. (,则7. 若) D. A. B. C. ()的切线的倾斜角是()抛物线上点M8. ° D. 90° C. 60° A. 30° B. 45年浙江)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 相切,则a=(9.(05) C. B. A. D. 1,则等于10. 若。 在点P(211. 抛物线,1)处的切线方程是。 已知曲线,则过点P(2,12. 4)的切线方程是。 ,且与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垂直于直线。13. 14.(1)一球沿某一斜面自由滚下,测得滚下的垂直距离h(单位:m)与时间t(单位:,求时,此球在垂直方向的瞬时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为s (2)质点P在半径为10cm,圆心在原点的圆上逆时针做匀角速运动,角速度为1rad/s,设该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A为起始点,求时刻t时,点P在y轴上射影点M的速度。 和都经过点P(1,215. ),且在点已知两曲线P处有公切c的值。线,试求a,b,,(2已知曲线,及该曲线上的一点A),(1)用导数的定义求点A处16.

导数的概念(教案)

课 题 导数的概念 课 型 新授 时 间 09/ 9 / 课程标准 1、理解导数的概念、掌握简单函数导数符号表示和求解方法;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和意义; 2、先理解概念背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掌握定义和几何意义,培养转化问题的能力;最后求切线方程,培养转化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1、导数的求解方法和过程; 2、导数符号的灵活运用 一、自主学习 1、求函数2)(x x f =在点(2,4)处的切线斜率。 2、直线运动的汽车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是12 -=t V ,求o t t =时的瞬时速度。 3.上述两个函数)(x f 和)(t V 中,当x ?(t ?)无限趋近于0时,t V ??(x V ??)都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 归纳:一般的,定义在区间(a ,b )上的函数)(x f ,)(b a x o ,∈,当x ?无限趋近于0时,x x f x x f x y o o ?-?+=??)()(无限趋近于一个固定的常数A ,则称)(x f 在o x x =处可导,并称A 为)(x f 在o x x =处的导数,记作)('o x f 或o x x x f =|)(' 上述两个问题中:(1)4)2('=f ,(2)o o t t V 2)('= 我们上述过程可以看出)(x f 在0x x =处的导数就是)(x f 在0x x =处的切线斜率。(即导数的几何意义) 4.自学检测: (1)见课本(文P66,理P14)练习 第1题: ; ;(说明什么? ) 第2题:(1) ;(2) ;(3) 。 (2)见课本(文P67,理P16)习题 第2题:=)5(f ;=)5(' f ; 第4题:斜率为 ;切线方程为 。 二次备课: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注重教学设计 本节课由于提前撰写了教学设计,并且经过了精心的修改,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够把新课标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发挥的比较到位,学生能极思考,思维敏捷,合作学习氛围浓厚,是一堂成功的教学设计课。 2. 注重探究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启发学生以已知的熟悉的二次函数为研究的起点,从图像上发现函数的导数的正负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再从理论上探究验证,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获得了关于新知的内容,更可贵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如何研究一个新问题,即探究方法的体验与感知。同时也渗透了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积累了探究经验。 3.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一直保持着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身份,通过抛出的若干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方法,提炼规律。并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感,激发热爱数学的积极情绪。 4. 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 多媒体的使用,第一,在教学上节省了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探究。第二,利用几何画板的优势,使原本不能画出的图像都通过几何画板画出,直观的验证了函数的导数的正负与单调性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规律。使探究落到实处。 二、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1)课件中有些漏掉的部分。 (2)作业部分未展示。 (3)复习导数概念时,由于学生说不清楚,教师没及时中断,导致引入时间有点长。 三、改进思路: (1)加强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制作多媒体技术的水平。 (2)在设计教学时,在考虑全面一些,是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注重教学设计

导数定义及公式

导数: 1.若f(x)=c,则f‘(x)= 2. 若f(x)=x n(n∈Q?),则f‘(x)= 3. 若f(x)=sin x,则f‘(x)= 4.若f(x)=cos x,则f‘(x)= 5. 若f(x)= a x,则f‘(x)= 6. 若f(x)= e x,则f‘(x)= 7. 若f(x)= log a x,则f‘(x)= 8. 若f(x)= ln x,则f‘(x)= 9.【f(x)±g(x)】′= 10.【f(x).g(x)】′= 11.【f(x) g(x) 】′= 12.【cf(x)】′= 13. y=f(u),u=g(x),则y=f(g(x)); y x′= sin2x= (e?x)′=

##导数:一般地,函数y=f (x )在x=x 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 Δy Δx ?x→0lim = f (x 0+?x )?f(x 0)?x ?x→0lim ,称函数y=f (x )在x=x 0处的导数,记作: f ‘(x )或y ‘|x =x 0。即 f ‘(x 0)= Δy Δx ?x→0lim = f (x 0+?x )?f(x 0)?x ?x→0lim 。 ##函数y=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y=f (x )在点P (x 0,f (x 0))处的切线斜率,也就是说曲线y=f (x )在点P (x 0,f (x 0))处的切线斜率是f ‘(x 0)。相应地,过p 点的切线方程为: y-f (x 0)=f ‘(x 0)(x-x 0) ##导函数:如果函数y=f (x )在开区间(a ,b )每一点都可导,就说函数f (x )在开区间(a ,b )可导。若函数f (x )在开区间 (a ,b )可导,则f (x )在(a ,b )每一点的导数构成一个新函数,把这一新函数叫做f (x )在开区间(a ,b )的导函数(简称导数)记作f ‘(x )或y ‘或y ‘x 。 即f ‘(x )=y ‘=Δy Δx ?x→0lim = f (x+?x )?f(x)?x ?x→0lim

“导数的概念(起始课)”的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导数的概念(起始课)”的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1教学预设 1.1教学标准 (1)通过情境的介绍,让学生知道导数的实际背景,体验学习导数的必要性; (2)通过大量的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平均变化率的意义,体会平均变化率的思想及内涵,为后续建立瞬时变化率和导数的数学模型提供丰富的背景; (3)通过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平均变化率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经历运用数学描述刻画现实世界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感悟数学的价值; (4)通过问题探索、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变量和函数的角度来描述变化率,进而抽象概括出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会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1.2标准解析 1.21内容解析 本节是导数的起始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变化率、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实际上,它们是理解导数思想及其内涵的不同角度.首先,从平均变化率开始,利用平均变

化率探求瞬时变化率,并从数学上给予各种不同变化率在数量上精确描述,即导数;然后,从数转向形,借助函数图象,探求切线斜率和导数的关系,说明导数的几何意义.根据教材的安排,本节内容分4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介绍平均变化率问题,在“气球膨胀率”、“高台跳水”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用f(x)表示其中的函数关系,定义了一般的平均变化率,并给出符号表示.本节内容通过分析研究气球膨胀率问题、高台跳水问题,总结归纳出一般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概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函数平均变化率解法的一般步骤.平均变化率是个核心概念,它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瞬时变化率及其导数概念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重点在实际背景下直观地解释函数的变化率、平均变化率. 1.22学情诊断 吹气球是很多人具有的生活经验,运动速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理知识,这两个实例的共同点是背景简单.从简单的背景出发,既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可以减少因为背景的复杂而可能引起的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干扰,这是有利的方面.但是如何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共同的数学问题的 本质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而对本节课(导数的概念),学生

导数的概念教案

【教学课题】:§2.1 导数的概念(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在一点处导数的概念,能准确表达其定义;明确其实际背 景并给出物理、几何解释;能够从定义出发求某些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明确 一点处的导数与单侧导数、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教学重点】:在一点处导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在一点处导数的几种等价定义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系统讲授,问题教学,多媒体的利用等。 【教学过程】: 一) 导数的思想的历史回顾 导数的概念和其它的数学概念一样是源于人类的实践。导数的思想最初是由法国数学家费马(Fermat )为研究极值问题而引入的,但导数作为微积分的最主要的概念,却是英国数学家牛顿(Newton )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 )在研究力学与几何学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二)两个来自物理学与几何学的问题的解决 问题1 (以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问题的解决为背景)已知:自由落体运动方程为:21()2 s t gt =,[0,]t T ∈,求:落体在0t 时刻(0[0,]t T ∈)的瞬时速度。 问题解决:设t 为0t 的邻近时刻,则落体在时间段0[,]t t (或0[,]t t )上的平均速度为 00 ()()s t s t v t t -= - 若0t t →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存在,则极限 000 ()()lim t t s t s t v t t →-=- 为质点在时刻0t 的瞬时速度。 问题2 (以曲线在某一点处切线的斜率的问题的解决为背景)已知:曲线)(x f y =上点00(,)M x y ,求:M 点处切线的斜率。 下面给出切线的一般定义;设曲线C 及曲线C 上的一点M ,如图,在M 外C 上另外取一点N ,作割线MN ,当N 沿着C 趋近点M 时,如果割线MN 绕点M 旋转而趋于极

导数部分教学反思

第 1 页 共 1 页 《导数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高考对“导数及其应用”这部分的要求是:了解其背景,掌握其定义和几何意义,熟记求导公式和求导法则,利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中的有关问题:如有关曲线的切线问题,高次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极值或最值问题,恒成立或存在性问题等等。在高考中相应的试题频频出现,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本章的教学,在“导数及其应用”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函数()y f x =在0x 处的导数()'0000()()lim x f x x f x f x x ?→+?-=?中,x ?可正可负,但不能为零。学生不好理解,第一次学习,老师应结合图像或动画给出解释,帮助学生透彻理解。 二、函数()y f x =在0x 处的导数()'0f x 与其在开区间(),a b 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 () 'f x 不同, () 'f x 是一个与 () f x 有关的新函数,可用极限或求导公式求得,而 () '0f x 是一个与0 x 对应的唯一确定的值,而且,当() 'f x 中的x =0x 时,则 () 'f x = () 0'f x ,所 以要求 () '0f x ,可先求 () 'f x 再代人0x 即可。 在变速运动中,若位移函数() s s t =,则瞬时速度 ()'() v t s t = 关于求曲线()y f x =过某点的切线问题,我认为教材的处理不是很好,两个例题都是求曲线过某点 00(,) p x y 的切线,第一个是点 00(,) p x y 在曲线上,直接求此点的斜率 '0() k f x =,再由点斜式得切线方程,这种情况下只有一条切线。第二个是点00(,) p x y 不 在曲线上. 三、在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最值时,一定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虽然本章的重点是导数的应用:求函数的切线方程,单调区间、极值、最值。难点是导数概念的产生。教学中我打算使学生体会导数的演变过程,感受导数的思想和内涵,所以我在第一节课没有赶进度,而是慢慢地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平均速度,为下一节的瞬时速度和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即导数打下基础。我想只要学生理解了思想,掌握了方法,再加快训练的步伐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后面的重点并不难。

导数的概念说课稿

《导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课题】导数的概念(第十五章第一节) ——滁州三中:王瑞一、教材分析: 导数是微积分的重要部分,是从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促进了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它不但在天文、物理、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日常生活及经济领域也日渐显示出其重要的功能。 二、学情分析: 1、现有知识储备:(1)物体运动的速度;(2)电流强度;(3)函数的极限等。 2、现有能力特征:具有一定归纳、概括、类比、抽象思维能力。 3、现有情感态度:对导数这一新鲜的概念具有强烈求知欲和渴望探究的积极情感。 三、本节课教学内容: 共三部分。 一是物理学中的两个实例:非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和非恒定电流的电流强度;二是导数的定义;三是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已知函数的导数。 用两个引例是为了引出导数的概念,加深对导数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的分析,理解变化率的概念,与已有概念建立联系; (2)通过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内涵; (3)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并感悟到极限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问题的探究,体会逼近、类比、以已知求未知、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2)通过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导数概念的学习,体验“有限和无限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接受用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 (2)通过了解导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及现实意义,认识学习导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导数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导数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导数概念的内涵理解。 重难点突破措施: 1、创设情境:“二例”开题,丝丝入扣,层层探究,形成概念。 2、数形结合:通过直观、形象展示,突破重、难点。 3、分层提高:利用分层训练和分层作业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求。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略). 七、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设疑——点拨——引导——探究。 八、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主线,遵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经历了“质疑—探究—建模—形成概念”的过程学习,使得教学思路一脉相承、水到渠成。 九、教学构想: 提高学习动 t→0时,平均变化 并由此 熟悉求导的 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并

导数的几何意义优秀公开课教案(后附教学反思)

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函数)(x f 在0x x =处的导数()0/ x f 的几何意义就是函数)(x f 的 图像在 0x x =处的切线的斜率。(数形结合),即: ()()x x f x x f x f x ?-?+=→?) (lim 000 0/=切线的斜率 (2)会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释实际生活问题,体会“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观察、反思、讨论、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数的几何意义能够很好地帮助理解导数的定义,达到数与形的结合;同时又是知识在几何学,物理学方面的迁移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手段】采用幻灯片,实物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增大教学容量与直观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课型】探究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及“数形结合,以直代曲”的思想方法。 难点:发现、理解及应用导数的几何意义 二、【教学过程】 (一) 课题引入,类比探讨: 让学生回忆导数的概念及其本质。(承上启下,自然过渡)。 师:导数的本质是什么?写出它的表达式。(一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在“学案”中写: 导数)(0/x f 的本质是函数)(x f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即: ()()x x f x x f x f x ?-?+=→?) (lim 000 0/ (注记: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将大脑中已有的经验、认识转换成数学符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学生“发现”,感知导数的几何意 义奠定基础) 师:导数的本质仅是从代数(数)的角度来诠释导数,若从图形(形)的角

高数-导数的概念、定义及求法

导数的概念 在学习到数的概念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物理学中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问题。例:设一质点沿x 轴运动时,其位置x是时间t的函数, ,求质点在t 0的瞬时速度?我们知道时间从t 有增量△t时,质点的位置有增量 ,这就是质点在时间段△t的位移。因此,在此段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 .若质点是匀速运动的则这就是在t0的瞬时速度,若质点是非匀速直线运动,则这还不是质点在 t 0时的瞬时速度。我们认为当时间段△t无限地接近于0时,此平均速度会无限地接近于质点t 时的瞬时速度,即:质点在t 时的瞬时速度= 为此就产生了导数的定义,如下:导数的定义:设函数 在点x 0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x在x 处有增量△x(x+△x也在该邻域内)时,相应地函 数有增量 ,若△y与△x之比当△x→0时极限存在,则称这个极限值为 在x 处的导数。记为: 还可记为: , 函数

处存在导数简称函数 在点x 在点x 处可导,否则不可导。若函数 在区间(a,b)内每一点都可导,就称函数 在区间(a,b)内可导。这时函数 对于区间(a,b)内的每一个确定的x值,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这就构成一个新的函数,我们就称这个函数为原来函数 的导函数。 注:导数也就是差商的极限 左、右导数 前面我们有了左、右极限的概念,导数是差商的极限,因此我们可以给出左、右导数的概念。若极限 存在,我们就称它为函数 处的左导数。若极限 在x=x 存在,我们就称它为函数 在x=x 处的右导数。 注:函数 在x 处的左右导数存在且相等是函数

在x 处的可导的充分必要条件 函数的和、差求导法则 函数的和差求导法则 法则:两个可导函数的和(差)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的导数的和(差).用公式可写为: 。其中u、v为可导函数。 例题:已知 ,求 解答: 例题:已知 ,求 解答: 函数的积商求导法则 常数与函数的积的求导法则 法则:在求一个常数与一个可导函数的乘积的导数时,常数因子可以提到求导记号外面去。用公式可写成: 例题:已知

利用导数定义计算

习题二 (A 层) 1. 利用导数定义计算 (1) 已知x x f =)(, 求)4(f '. (2) 已知x x f 1)(=, 求)1(-'f . (3) 已知3)(x x f =, 求)(x f '. (4) 已知632)(2++=x x x f , 求)(x f '. 2. 如果)(x f 在点0x 处可导, 求 (1) h x f h x f h )()2(lim 000--→. (2) h h x f x f h )3()(lim 000 +-→. 3. 求曲线x y ln =在)1,(e 处的切线方程. 4. 求抛物线2x y =上的一点, 使得该点切线平行于32+=x y . 5. 函数? ??≥<+=1,21,1)(2x x x x x f 在点1=x 处是否可导?为什么? 6.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336e x x y +-=; (2) 92++=x x y ; (3) 32x x x y ?=; (4) x x y )1(3+=; (5) )52(333x x x y -=; (6) b a x y += (b a ,为常量); (7) 512-+=x e x y ; (8) x x y cos sin 1+=; (9) )cos (sin x x e y x -=; (10) 3sin cos 32π+=x x y ; (11) x x x y sin ln =; (12) x x x y cos sin +=; (13) 2ln x x y =; (14) 212x x y -=; (15) x x y sin 1cos 3+=; (16) x x y ln 1ln 1+-=. 7.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1002)1(+=x y ; (2) x x e y x +=1 ; (3) 6)12(+=x y ; (4) )51sin(x y -=; (5) x y 2sin =; (6) 2x e y =; (7) x y cos ln =; (8) 21x y -=; (9) x x y 1sin 2=; (10) x y x cos 22sin +=; (11) )3(cos 3x y =; (12) 3ln sin x y =; (13) x x y 5sin sin 3?=; (14) 21x x y -=. 8. 求下列隐函数的导数 (1) 5432=+-x y y ; (2) 05222=+-x xy y ; (3) y x e xy +=; (4) 1=-y xe xy . 9. 求下列函数的二阶导数y '' (1) 7632-+=x x y ; (2) x x y ln 2=; (3) x x y arctan )1(2+=; (4) 9=+y e xy . 10. 求下列函数的高阶导数 (1) n x y =, 求)4(y .

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案(后附教学反思)

海口市2009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教学实录 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 李明(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 12月4日于海南华侨中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导数的概念,请回答:函数在0x x =处的导数0'()f x 的含义? 生:函数在0x x = 处的瞬时变化率. ()()00/ 000()lim lim x x f x x f x y f x x x ?→?→+?-?==?? 师:那么,用定义求导数分哪几个步骤?同学们可参考教材第6页例1. 生:第一步:求平均变化率()00() f x x f x y x x +?-?=??; 第二步:求瞬时变化率,即()/ 00lim x y f x x ?→?=? 师:非常好,并且我们从求导数的步骤中发现:导数就是求平均变化率y x ??当x ?趋近于O 时的极限.明确 了导数的概念之后,今天我们来学习导数的几何意义.

21 y y -二、引导探究、获得新知 师:观察函数y=f(x)的图象,平均变化率y x ??在图中 有 什么几何意义? 生:平均变化率表示的是割线AB 的斜率. 师:是的,平均变化率y x ?? 师:请看教材第7页图1.1-2: P 是一定点,当动点n P 沿着曲线y=f(x)趋近于点P 时,观察割线n PP 的变化趋势图. (多媒体显示【动画1】)

生:当点n P 沿着曲线y=f(x)趋近于点P 时,割线n PP 趋近于在P 处的切线PT. 师:看来这位同学已经预习了,他说的很对,“当点n P 沿着曲线y=f(x)逼近点P 时,即0x ?→,割线n PP 趋近于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上的直线PT 称为点P 处的切线.”这就是切线的概念. 师:观察图①,曲线y=f(x)与它的割线有2个交点,与它的切线PT 有1个交点. 那么,能否根据直线与曲线交点个数来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 生:若曲线与直线有2个公共点,则它们相交;若曲线与直线有1个公共点,则它们相切. ① ② 师:观察图②,请指出(1)直线l 1与曲线L 是什么位置关系?(2)直线l 2与曲线L 是什么位置关系? 生:直线l 1与曲线L 相交,直线l 2与曲线L 相切. 师:直线l 1与曲线L 有唯一公共点但它不是曲线的切线,l 2与曲线L 不只一个公共点,但它是曲线在A 处的切线.所以,今后我们不能用曲线与直线公共点的个数来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应该从定义出发. 师:由切线的定义可知,

《导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与反思

《导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与反思 霸州市第一中学 贾玉清 一、教材内容分析 导数的概念这一小节分“曲线的切线”,“瞬时速度”,“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四个部分展开,第一、二课时学习“曲线的切线”,“瞬时速度”,本节课是第三课时的内容——导数概念的形成.导数作为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在高中数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横向看,导数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它是解决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等多章节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以更高的观点和更简捷的方法简化中学数学的许多问题. 从纵向看,导数是对函数知识的深化,对极限知识的发展,同时为以后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应用打下必备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导数的概念.②掌握用定义求导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掌握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领悟极限思想和函数思想;提高类比归纳、抽象概括、联系与转化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量变与质变、运动与静止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导数的定义和用定义求导数的方法. 难点:对导数概念的理解. 难点突破:本课设计上从瞬时速度、切线的斜率两个具体模型出发,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利用类比归纳的思想学习导数概念;把新知的核心“可导”和“导数”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利用转化的思想与学生已有的极限知识相联系,将问题化归为考察一个关于自变量x ?的函数x x x f x F ???)()(0+=当0→x ?时极限是否存在以及极限是什么的问题. 四、教法与学法 1. 教法、学法:引导发现式教学法,类比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为主线,发展思维为主旨”的“四主”原则.以恰当的问题为纽带,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指导学生类比探究形成导数概念.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再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感悟数学.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无限逼近思想,揭示导数本质.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回顾1】当运动员从10米高台跳水时,从腾空到进入水面的过程中,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