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

学设计

初中语文《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重章叠句的特点,以及重章叠句这一手法在《蒹葭》中表情达意的作用。(重点)

2.指导学生借助重章叠句中的“变"与“不变”,品析《诗经》中其他诗歌。(难点)

3.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一曲《蒹葭》传唱了千年,虽然很多同学都会背了,但经典作品值得反复品读,今天我们继续向《蒹葭》更深处漫溯,慢慢读懂它的美。

请同学们用咱们读古诗的方式读《蒹葭》。同学们还记得吗?平长仄短。一般情况下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来,一起来读。

预设:教师朗读第一章(起调),女生读第二章,男生读第三章。

二、探寻重章叠句之美

1. 品析细微的“变"

(1)漫谈交流话蒹葭

我刚刚经过你的身旁,觉你今天的朗读特别漂亮,我来采访采访你,《蒹葭》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一个追寻者追求“伊人”的故事。何为伊人:所爱之人。

再采访一位同学,你发现《蒹葭》的三章都有什么特点?

明确:每章只是更换了几个词罢了,均在讲述一位追求者对意中人的渴慕与追寻。这种形式在《诗经》中特别常见,这就是重章叠句。(板书:重章叠句)

(2)咬文嚼字品微“变"

我们一起读读这五组微“变”,想想,究竟是什么变了?

明确

①蒹葭苍苍,变成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这里有光线明暗的变化,

也暗含着时间的推移。

引导学生想象:蒹葭是芦苇,黄色的杆儿很细长,顶着一穗略显沉甸甸的白花,所以芦苇的头总是耷拉着。苍苍是茂盛的意思,也可以是灰白色,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也有无尽辽远的意思。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水边众多白色芦苇,茂密地长着,顺着曲曲折折的河道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萋萋和苍苍的意思是一样的,更换之后,让诗歌的表达更加的活泼。采采有鲜明的样子,这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是因为阳光来了,所以更显鲜明,这是环境的变化,明暗的变化,也暗含着时间的推移。

引导学生朗读:如果你是追寻者,你的心情如何?也许是焦急,也许是惆怅,无论光线是昏暗还是清晰,蒹葭似乎总是遮挡着我寻觅心中的伊人。伊人若隐若现,而我却一直苦苦寻觅,读得缓一点儿,请读出寻寻觅觅的感觉。

②白露为霜、白露未晞和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变化。

引导学生想象:秋天破晓的清晨才能看见霜花。未晞、未已都是未干的意思,夜间的露水凝结成霜,霜花因气温的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又不断蒸发。这里其实是时间的变化,由天黑到天蒙蒙亮,再到天亮。

引导学生朗读:就是在这样的朦朦胧胧的芦苇旁,追寻着心中的伊人从天黑到天亮,你的心情如何?可能是冷冷清清,可能既有渴慕又有寂寥,请读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③道阻且长、道阻且跻和道阻且右是追寻伊人时所遇险阻形式的变化。

引导学生想象:在这条追寻的路上,“上天"为他设下的艰难险阻形式多样。他遇到了又长又难以攀登的险阻,还遇到了曲曲折折的险滩。他躲不过道阻且长,也逃不掉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但他从未放弃追寻的脚步。

引导学生朗读:这让我想到了一首诗:“政入万山围子,一山放过一山拦。”同学们,你如何评价这位追寻者?我想你一定是会说是执着的,是勇敢的。请把面对困难却依然执着勇敢的情绪送进诗歌里,再读。

④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和在水之涘,这里变化的是空间。

引导学生想象:在水一方,我在此岸,你在彼岸。湄是岸边的意思。涘是水边。伊人究竟在哪儿呀?这首诗中还有没有表示伊人位置的词?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我们发现伊人的位置始终是飘忽不定的。

⑤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里还有隐藏在音韵里的情绪变化。

由ang到i,音韵由响到暗,由扬到抑,似乎也暗示着追寻者一路情绪的细微变化。古诗中常常把情绪藏在音韵里。

2.感知永恒的“不变"

(1)无论时间如何流转,空间如何转移,遇到的险阻形式怎样变化,情绪经历过怎样的起伏,诗中还有许多“不变”,你发现了吗?这不变的究竟是什么?

明确:

①伊人

心中所爱之人没有变。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逆流而上、顺流而下的执着、勇敢、热情没有变。

③宛在

宛在是好像在的意思,其实不变的是失望与希望的反复交替。

④水

横在在追寻者与伊人之间的水,将他们分离,一个在彼岸、一个在此岸,可望而不可即是他们之间永恒的不变。

⑤所谓

所谓没有变,从所谓里我们能读到,也许这个伊人根本就不存在,不变的只是我热切的向往。

(2)追问:读完后,你心中的伊人是什么样子?

预设:伊人可能是身穿白衣的女子,朦朦胧胧看不清模样。伊人也许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也许是一个梦想,也许是追寻者心中的“道"……

明确:

其实追寻者不同,你心中的伊人就不一样。

追寻者如果是孔子,他心中的伊人就是“仁”,即便知其不可为也要为之。

追寻者如果是屈原,他心中的伊人就是“振兴楚国",虽九死其犹未悔。

追寻者如果是鲁迅,他心中的伊人就是“启蒙中国”,在绝望中反抗,在反抗中坚强!

……

(3)这一切,大家觉得值得吗?

预设:

值得!这也许就像就像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虽然一直推着石头走向山顶,又不断的回到原点,但他改变了这个世界,在精神上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追寻的过程中有惆怅、有苦闷,但这追寻让我们的生命里拥有了执着勇敢的力量!

(4)让我们在重章叠句的“变"与“不变”中再次深情地朗读这流传千年依然读后让人产生共鸣的《蒹葭》吧。

(配乐朗读)

小结:这就是重章叠句的妙处。不变的情感主旨在变化、层进中不断深化。

三、追古溯今品深情

1. 在305篇《诗经》中有192篇使用了重章叠句,咱们再来看一篇我们熟悉的《子衿》。诵读《子衿》,思考,诗中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

明确:男子对待女子的方式是变化的,由不通信到不再来寻找探望女子,对女子越来越疏离,但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和爱依然不变。

2.不仅古诗中借助重章叠句深化主题,现代诗歌中也屡见不鲜。请看戴望舒的《雨巷》。(读,略讲)

明确:不变的是我心中的希望,变化的是希望本身越来越渺茫。

3.其实,重章叠句,又叫复沓,不仅用于诗歌,还用于戏曲、古典小说、小小说、绘本……请看我们熟悉的课文郑振铎的《猫》,看看这其中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明确:好久一词变为永不,程度加深了。不变的是我不养猫这件事,不养猫这件事背后是我深深的愧疚。

这就是重章叠句,它深化意境,渲染氛围,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品析重章叠句中的“变"与“不变”,能让读者走进作品,走近作者,看到文字背后的真心与真情!

还有很多作品都运用了这一手法,大家课后可以去阅读。当然也可以在你的作文里运用它,至于如何运用,我们下节课再慢慢聊!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水边的爱慕与追寻——《蒹葭》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①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指出,第四学段(7-9年级),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在“梳理与探究”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 在课程内容部分,本课属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诗文方面内容“策划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学业质量水平部分,要求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与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同时“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可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都要求,在学习诗歌时,应关注文学积累、语言特点和主旨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 ②教材分析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和比、兴的写作手法手法歌咏真挚、美好情感,给人以怦然心动的感受。同时,诗中“伊人”意象的多样解读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很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a.单元位置 《蒹葭》位于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怡情养性”为人文主题,整合了五篇古诗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强调通过阅读这些诗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阅读方法与策略上,单元导语指出,学习本单元,需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且,“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时应予以关注。 b.文本特征 《蒹葭》出自《诗经》,《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在写作手法上,《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这两个角度品味《蒹葭》的语言特色,感受其节奏和韵味。 2.学习者分析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关鴡》,初步掌握了《诗经》的文本特征,具有一定的《诗经》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蒹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5.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诵读法。反复诵读吟咏,争取当堂成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具有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如果说《关雎》是一支完整的爱情进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谁能告诉我,马拉松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路途遥远、艰险,需要耐力和持久的决心、勇气,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努力不放弃……)《蒹葭》便是描写了对爱人不懈的寻找,让我们来听听这场爱情告白吧。 二、听范读,正字音 1.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和自己课前预习相对照,用笔标注生字字音。 2.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重点字字音,提示学生引起注意。 蒹葭(jiān jiā) 溯洄(sù huí) 唏(xī) 湄(méi) 跻(jī) 坻(chí) 浚(sì) 3.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练习朗读,在上一首诗歌的基础上要求能进一步根据意思和音节,有节奏的朗读。 三、赏析、思考下列问题(四人小组合作) 1.诗人心中的恋人不知在何处,诗人寻找了几处地方? 明确:三处“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2.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 明确:“长”“跻”“右”。 3.诗人面对如此曲折艰险的路,又是什么态度? 明确:“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板书:蒹葭丛中觅伊人 四、能力拓展 1.任选《蒹葭》中的一节,用优美的语言重现诗歌的意境。

公开课一等奖《蒹葭》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蒹葭》教案 语文《蒹葭》教案编写人: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郭慧“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比赛2019.4.30 《蒹葭》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蒹葭》,揣摩词意。 2、赏析诗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诵读《蒹葭》。 2、赏析诗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展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播放《蒹葭》的歌曲视频)一段音乐,带我们走进《蒹葭》的世界。二、解题 《蒹葭》选自《诗经》十五《国风》的秦风,属秦国民歌。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生于水边。三、整体感知 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节,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诗人热烈地追求其

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及,却仍然执著而专一。四、诵读,发现《蒹葭》的美 (一)诵读体会 1、全班齐读。 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出停顿 2、男女分读。 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出停顿③读出节奏④读出感情(美好、追寻)(二)思考问题 为什么这首诗读之如此美呢?美在何处? 1、一读:建筑美:诗节均匀、诗句整齐。 2、二读:音乐美: ①押韵(韵脚):苍、霜、方、长、央(ang);萋、晞、湄、跻、坻(i);采、已、涘、右、沚(i)②叠词、叠句: 苍苍、萋萋、采采;“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1语文《蒹葭》教案编写人: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郭慧“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竞赛2019.4.303、三读:绘画美:模糊、凄清、唯美。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蒹葭泛白,白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升沉,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中烟波浩渺,空中雾蔼迷漫,水中小洲,宛然在目。有一佳人,缦立水边。五、课堂小结:“伊人” “伊人”不是某一小我,却也是每一小我,她是我们每小我心中的美好与追寻。六、诵读展现 (一)师生配乐诵读--《蒹葭》 请求:看着“建筑美”,读出“音乐美”,想着“绘画美”,带着心中的美好与追寻,有感情地诵读《蒹葭》。 (二)教师配乐展示示范。 (三)学生诵读展现--《蒹葭》 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出停顿。 3、读出感情。 七、安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

主人公的追寻如梦如幻、如醉如痴。 情景交融,相辅相成。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主人公渴慕倾心于伊人,执着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四、比较阅读。 1.《关雎》和《蒹葭》都是爱情诗,它们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表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五、探究写法:《蒹葭》之美--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朦胧美 叠词押韵重章叠句起兴入笔情景交融朦胧飘渺虚实相生 六、当堂检测: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D )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这点明季节的景物描写既有烘托环境萧瑟、冷落的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板书设计 七、作业: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教案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蒹葭》中重章叠句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2.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品读诗歌的情感内涵。 3.把握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朴素追求和向往。 4.掌握两首诗歌在表现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 学习《蒹葭》中重章叠句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品读诗歌的情感内涵。 2.把握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朴素追求和向往。 3.掌握两首诗歌在表现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漫步在青青河畔,认识了先秦时期的君子和淑女,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去寻觅最美的歌谣。 二、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欣赏情境课文,集体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朗读节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疏通文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河畔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深秋白露凝结成了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译文: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她就站在河的那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又高险。顺流而下寻觅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高地上。 四、合作探究 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描绘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2.诗歌中哪几个句子表现了主人公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 道阻且跻宛在水中坻 道阻且右宛在水中沚 明确:这些诗句都表现了主人公渴慕伊人,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3.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主人公渴慕倾心于伊人,执着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他感到苦闷、感伤、忧郁。

第12课《诗经二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2课《诗经二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2 《诗经》二首 一、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二、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3.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及其章法节奏的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三、课前导入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据说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也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在《诗经》中,也有很多表现爱情的诗歌,爱情真乃人间第一绝唱,永远是那么美丽,那么令人神往,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经》,来学习其中两首最有名的爱情诗。 1.作者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2.写作背景 《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首章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全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3.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指的是唐代以前形成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歌形式,有四言体、五言体、六言体和七言古代诗歌体等,大致押韵,不讲究平仄,句数不限。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1)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12.2 蒹葭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这首诗,把握语气语调,读出的韵律和节奏。 2、了解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和《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3、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感受《诗经》独特的艺术魅力,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学法指导 1、把握这首诗的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结构特色、艺术手法、语言特点。 3、结合注释和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内在情韵,感受主人公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中考导航 1、“溯洄”等词为中考易考词。 2、中考常以默写的形式考查这两首诗中的重点语句。 3、古诗词比较阅读是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增加的新题型,难度比较大,对此考生应予以重视。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了解名家点评《蒹葭》:

朱熹: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诗集传》) 方玉润: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翛然自异者矣。(《诗经原始》) 王国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人间词话》) 高亨:这篇似是爱情诗。诗的主人公是男是女,看不出来。叙写他(或她)在大河边追寻恋人,但未得会面。(《诗经今注》)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作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共160篇,其中大部分为周代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 “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宾宴享。 “颂”是祭祖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祖,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现存共40篇。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生于水边。 三、导读理解

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课《蒹葭》实录整理

《蒹葭》课堂实录 浙江省2010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课《蒹葭》实录整理 执教者永嘉县实验中学范圣龙 师(满怀深情):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你听—— 教师深情朗读第一节,(舒缓,绵长,全场默然,迅速被感染) 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全诗—— 邀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节 师:非常有感觉,投入了情感,这三节诗之间有什么特点? 生:三句话好像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只是改变了一些字词 师:还有要说的吗 生:都有“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师:也就是说句式相同,你们很敏感地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我们称之为“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有一种美感,我们一起来读来感受这艺术魅力 学生齐读 师:蒹葭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 生;:我依稀看见了芦苇飘荡,尽头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对男子微笑 师:这是怎样的芦苇?

师:哪个词告诉你这些? 生:是蒹葭苍苍的苍苍 师:你读一下同时教师出示幻灯,屏幕上两句蒹葭苍苍,第二句后面加了一个破折号 师:大家感受一下,这两句的不同之处,读一读 生:第二句有停顿,有延长,可以体现出惆怅的感觉 生:第二种拉长后有一种风吹过来芦苇在飘荡的感觉,芦苇的叶子上似乎有霜花 师:读急了,感觉就消失了……拉长了读可以将惆怅凄美表达出来……我们再读 生齐读“蒹葭苍——苍——” 师:假如老师再改成蒹葭苍盛行不行?对,不行,味道没有了。这就是诗经的叠词之美。其实蒹葭两字本身就很有韵味, 教师在屏幕上打出叠词二字,已经蒹葭两字的拼音,说:这叫做双声…… 大家齐读包含蒹葭二字的句子 师:是啊,这么美的画面,刚才有位同学说还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在哪里? 生:在芦苇的尽头 师:还可能在哪里? 生:在诗人的心中 师:是啊,距离产生美,他们之间有距离,产生了朦胧之美…… 还有,他们的位置是固定的吗?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2走进《诗经》——《关雎》《蒹葭》《式微》《子衿》整合教学设计

走进《诗经》 ——《关雎》《蒹葭》《式微》《子衿》整合教学 一课时 教材分析 八下第三单元安排了《关雎》《蒹葭》这两首诗,课外诗词诵读里面又安排了《式微》《子衿》,考虑到都是选自《诗经》,学生已经通过课前导学案和课本注释初步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理解了四首诗的内容,所以设计了鉴赏型的活动课教学。让学生通过读、唱、画、品等方式,鉴赏《关雎》《蒹葭》《式微》《子衿》,感受《诗经》的美与情。 学情分析 前两首已经学过,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掌握了诗歌内容。八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对爱情也处在懵懂时期,这几首诗多和爱情有关,希望通过这些古诗的学习能让学生体会《诗经》里的美与情。考虑到八年级学生表达积极性不高,所以设计了“我是朗读者”“我是传唱人”“我是插画师”“我是品鉴官”等活动,希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学目标 通过读、唱、画和品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诗的美与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设计、任务驱动,学会自主欣赏,体会《诗经》的美与情。 教学准备 1.通过智慧课堂【布置作业】推送导学案,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朗读测评】提交朗读音频; (2)【打卡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画《蒹葭》插图并拍照提交;听哈辉演唱的歌曲《关雎》和陈琴的吟唱《蒹葭》音频,并用自己喜欢的歌曲曲调演唱四首诗中的一首,拍成视频提交。 2.教师上课前查看【朗读测评】质量报告和【打卡任务】完成情况及质量。 一、教学环节 (一)说《诗经》 谈话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源头是什么?

你对《诗经》了解多少?(小检测)学生通过【在线检测】完成回答,教师查看报告,如果有问题及时解决。 (二)读《诗经》 1.【作业展播】 点击【窗口】,调出学生朗读测评报告,根据报告选听朗读测评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朗读录音,学生点评,明确得分最高的原因。 智能测评标准:准确度、流畅度 2.【我是朗读者】 请选择一首诗现场朗读,要求读出音韵美,读出情感美。 学生比赛,有感情朗读。师生合作点评,明确:优秀朗读还应考虑音韵美和情感美。 (三)唱《诗经》 1.【我是传唱人】任选一首诗,用喜欢的歌曲曲调演唱,录制视频;或现场吟诵。 2.播放演唱视频(学生通过“作业打卡提交提前录好地视频),请两位学生现场吟诵,并进行拉票。 利用智慧课堂【投票】功能,让学生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节目。 (四)画《诗经》 【我是插画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画品诗,也是一种鉴赏的方法。 1.评选最佳插画。点击【窗口】,打开插画作业,现场展示,利用【投票】选出最佳插画。 2.评一评:这幅插图是否合适,还有没有可以修改完善的地方,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使用【聚焦-放大】【屏幕推送】,学生点评,教师点拨。 (五)品《诗经》 【我是品鉴官】 使用【分组讨论】功能给学生分组,讨论: 请以“我从这一句(这几句)中,品出了《诗经》的美”的句式,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要求:每组将讨论过程拍照提交,并派代表发言。使用【计时器】功能,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蒹葭教学设计陈春燕

《兼葭》教学设计 龙台中学陈春燕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感受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的表达方式,感受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把握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习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3、把 握“追求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 1、掌宸】;重章叠句”形式特点及“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2、把握“痴情恋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2、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情*景再现,诗意导入 中国夏一位寺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 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茶葭》,吟诵这优美的诗篇,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雎鸠啼鸣,苻菜参差,晨雾朦胧,芦苇摇荡……这些景物,在心中荡漾爱意的人们的眼中,大概会多一层温馨,多一些期盼,多一点幽怨…… 二、了解诗经,指出风格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菜葭》是出自《诗经•秦风》的一首爱情诗,风格婉约柔美,意境朦胧悠远,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 请把“爱情诗”旁批在课题上。“风格婉约柔美,意境朦胧悠远”这12个字也要做课堂笔记。“婉约”就是“委婉含蓄”,“柔美”就是“轻柔的,美好的”。 此诗被历代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叙事并楮。 将“情深景真、风情摇曳” 8个字旁批在课文上。“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注意这个量词“章”,它不叫一“节”,叫一“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好,我们开始诗歌吟读 三、学生朗读,老师指导 1读一遍《莱葭》 2这是一首恋情诗,写向往、追寻,所以情感的氛围要通过语速表达出来。“菜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就是轻柔的、充满向往的、充满爱意的朗读。再试一乐。 3有几个地方要读好:三句“所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浜”,三句都要读出期盼、向往,甚至是赘叹。美人啊,就在那个地方!还有三个“宛如”,好像在那里,本来已经看见人了,但是又好像不在,有点遗憾,”宛在水中央”,这个“宛”字要读得重一点。好,再试。 四、细钱莱葭,理清诗意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菜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湖涧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莱葭(j i a n j i a ):芦苇。苍卷:茂盛的样子;深青色。 所谓:所念。伊人:那人,所爱的人。在水一方:在水的那一边,指所在之远。溯涧(su hu ():逆流而上。从:追寻,追求。道阻且长:道路艰险而又漫长。溯游:顺流而下。宛:宛如,好像。 员一首诗极具表现力,三章都是写追求而不得,而且这种追求是很艰苦的。“溯涧从之”,首先是逆流而上,然后再是顺流而下。所以把逆流而上写在前面,就更加的艰苦。这样的细节就有很好的表现力,莱馥萋萎,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涧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城 萋萎:茂盛的样子;苍青色。 晞(x T ):干。 湄(me i):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跻(j T ):高,道路险峻,需攀登而上。 3氐(ch \ ):水中高地。 这首诗的表现力,表现在追求的时间在不断地延伸。“菜葭苍苍,白露为霜。”“菜葭萋萋,白露未晞。”实际上都是在写时间。还表现在地点的变化:“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浜”。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象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洪。 湖涧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汕。 采采:茂盛、众多的意思。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蒹葭》公开课教学设计 二十四节气白露之后还有寒露。不违农时。大概就是农耕生活的真实需要。曹操在《短歌行》里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暑假里未完成的一个教案,现在重新打开《蒹葭》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灵感。此时南方的人早就秋衣穿在身。 人生苦短,你为何苦苦追寻一些东西,求不得,放不下。人生实在苦。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导入 师:寒露过后,同学们最近对天气有什么感知呀? 生:有点冷 师:秋季的凉意,这是真切的感知。你们穿上了秋季的校服抵御这份秋天的凉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发生在秋季的诗歌。请你们大声的自由地朗读诗歌。在声音里感受《诗经.秦风.蒹葭》带给我们的诗意。 二、初读知《诗经》特点 师:我发现同学们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一章的时候,你们的声音都很和谐,听起来朗朗上口。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吗?我们找一找每一句最后的一个字,苍,霜,人,方,之,央。你们写一写这些字的拼音,

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生:苍、霜、方、央。这四个字的韵母相同。 师:这就是诗歌中的音韵和谐,采用相同的韵母。原来,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里中就体会到了《蒹葭》的特点之一,音律和谐。(板书) 看人先看外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诗歌的外在,你们有别的发现吗?数一数每一句的字数,几个字? 生:四个字比较多,还有五个字。 师:对,这也是《蒹葭》的特点之一:四言为主。停顿为二/二,二/三(板书)在朗读的过程里,需要注意诗歌的节奏!还有没有别的发现?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 生:《蒹葭》一共有三章,每一章只有少数的字发生了变动。 师:同学你的观察真仔细,表扬!这就是《蒹葭》的另外一个特点:重章叠唱。也可以称为“复沓” 师:请同学们再一次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节奏感,感受《蒹葭》的韵律美。 三、再读明诗中意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把课下的注释写到原文旁边。你们能翻译诗歌大意吗? 四、三读解诗情 师:通过结合注释的方法,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诗歌大意了。同学们,你们数学里面学过直角坐标系吗?我想请个同学在黑板上帮老师画一个。咱们以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地点。时间和地点的交界处就会构成一个独特的空间。 我们作为一个阅读这首诗歌的人处在此时此刻,我们称之为现在。我们站在现在,请将我们的眼睛移到过去,也就是《蒹葭》中的内容,彼时彼刻。请同学们在过去和地点构成的这个象限画出时间流逝,画出地点转移。 师:最近20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阿秒脉冲激光。阿秒是时间的一个非常小的单位,它是一秒钟的一百亿亿分之一。如果将一秒钟比作一座高山,那么阿秒就像山脚下的一粒沙。同学们找到《蒹

《蒹葭》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理解诗歌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在本诗中的运用。 2.理解“伊人”的含义以及“追寻者”执着的追求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伊人”的含义以及“追寻者”执着的追求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竞赛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到《论语》中孔子对一个恋爱中的男子的评价。(多媒体出示《论语》中的一段话及其意思) “唐棣之花,偏其反而。岂不尓思?室是远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唐棣树的花,翩翩地摇摆,难道我不思念你吗?是因为你家住得太远了。”(关于这四句诗)孔子说:“那是没有真正思念啊,如果真的思念,又怎么会觉得遥远呢?” 对于这个在爱情中为自己百般辩解的男子,看透世事的孔子说:你这根本不是真爱!同学们,你们觉得真爱是什么?(生说)让我们回归课本,看看《蒹葭》中的男主人公是不是真爱。

二、小组比拼——明基础 1.挑战一: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掌握复杂字词。2.挑战二:有节奏地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让生明确诗经四字句鲜明短促的二二节奏。 3.挑战三:快速背诵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快速背诵的过程中,感受诗经“句末押韵、重章叠句、双声叠韵、四言为主”的特点。 4 .挑战四:字词理解 研读文本——析“伊人” 1.你认为诗中的主人公是真爱吗? 明确:是真爱。从距离上来看,伊人虽“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但男主人公无惧路途遥远;从时间上来看,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男主人公都依然坚持追寻;从途中情况来看,“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即便艰难重重,也不曾停下追寻的脚步。虽然我们不知道男主角情从何起,但我们知道他一往而深。跨越山水的阻隔,忘记时间的流逝,这算不算真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希望学生通过研读文本,再次加深对“湄”“涘”“为”“未晞”“未已”等疑难字词的理解,感受主人公的“真爱”。 2.追到“伊人”了吗? 明确:没有。诗中有“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反复

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光辉起点,对后代诗歌的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一些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00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导入正课: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蒹葭公开课精品教案设计一等奖

蒹葭公开课教案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课《蒹葭》实录整理

XX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课《蒹葭》 实录整理 《蒹葭》课堂实录 XX省20XX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课《蒹葭》实录整理 执教者永嘉县实验中学范圣龙 师(满怀深情):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模糊,芦苇漂浮,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你听—— 教师深情朗读第一节,(舒缓,绵长,全场默然,迅速被感染) 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全诗—— 邀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节 师:非常有感觉,投入了情感,这三节诗之间有什么特点? 生:三句话好像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只是改变了一些字词师:还有要说的吗 生:都有“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师:也就是说句式相同,你们很敏感地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我们称之为“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有一种美感,我们一起来读来感受这艺术魅力 学生齐读 师:蒹葭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

有诗”,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 生;:我依稀看见了芦苇漂浮,尽头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对男子微笑 师:这是怎样的芦苇? 师:哪个词告诉你这些? 生:是蒹葭苍苍的苍苍 师:你读一下同时教师出示幻灯,屏幕上两句蒹葭苍苍,第二句后面加了一个破折号 师:大家感受一下,这两句的不同之处,读一读 生:第二句有停顿,有延长,可以体现出惆怅的感觉 生:第二种拉长后有一种风吹过来芦苇在漂浮的感觉,芦苇的叶子上似乎有霜花 师:读急了,感觉就消逝了……拉长了读可以将惆怅凄美表达出来……我们再读 生齐读“蒹葭苍——苍——” 师:假如老师再改成蒹葭苍盛行不行?对,不行,味道没有了。这就是诗经的叠词之美。其实蒹葭两字本身就很有韵味,教师在屏幕上打出叠词二字,已经蒹葭两字的拼音,说:这叫做双声…… 大家齐读包含蒹葭二字的句子 师:是啊,这么美的画面,刚才有位同学说还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在哪里?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单元 阅读 12 《诗经》二首 蒹葭》公开课教案_4

《蒹葭》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8.4.1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加深理解《诗经》的语言运用及句式的特点。 (2)探究诗歌主旨的多义性,体会诗歌的精神美。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听读、朗读、品读等方法理解内容,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重章叠句); 2.通过抓关键词,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人物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并体会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和品读,品味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难点:探究诗歌主旨的多义性,体会诗歌的精神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世界《蒹葭》二整体朗读,感知诗意 1.初次朗读,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读得流畅; 3.理解朗读,读出深情。

三细处品读,发现诗“美” 1.音韵美——声情并茂读《蒹葭》 (1)感受诗经的结构、用词特点 提问:同学们看一下,诗歌总共三个小节,注意观察一下,它在结构形式、在用词上有没有什么特点?(明确:叠词) 提问:叠词的运用让诗情更加浓郁,让思念更加绵长,同时也为诗歌增加了音乐上的美感。那除了叠词的运用,还有其它的特点吗? 明确:(重章叠句)反复咏唱,一唱再唱,是诗经的一大特点,这些手法的运用给我们带来回环反复的音乐之美。 (2)师生合作,示范和唱朗读,体会诗歌的音乐之美; (3)小组间合作唱和朗读并展示。 2.意境美——争奇斗艳绘《蒹葭》 (1)想象画面,感受意境(小组合作讨论) 提问: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此时此刻,你脑海里出现的画面呢?你依稀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似乎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风声、忧伤的曲子、听到了主人公绵长的思念、对爱人的呼唤、追求爱人那种涉水的声音和主人公喃喃自语声… 任务:把你们刚才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诉诸笔端,借助优美的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和大家分享。(小组代表分享) (2)小结:有人说,如果把一首诗读成一幅越来越丰富的画面,那就读懂了这首诗。因为诗意的描述,让你,让我们大家都沉浸在这样一种无与伦比的意境之中,感受文中的意境美。 3.精神美——各抒己见品《蒹葭》 提问: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这个时候,我们的主人公出现了,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小组讨论) PPT展示:先哲时贤对该诗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在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况且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伊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