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秦汉

先秦、秦汉
先秦、秦汉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1、文化的分类

物质文化: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这是最表层的一种文化类型。

制度文化: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例如国家、社会、家庭的组织模式,法律秩序等等。

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比如哲学、宗教等等。这是最深层次的文化类型。

2、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径、形式

基本途径:民间的:民族迁移,商品交换基本方式:和平方式、战争为方式官方的:朝贡贸易,使节往来,留学生交流

第一章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

1、周代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及与域外文化的交流

中国西南地区是亚洲大陆与东南亚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衔接处。其中云南、四川的西部地区,有独龙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河流自北向南奔流,犹如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了若干条南北交通的走廊,自古以来便成为民族迁徙、经济往来的通道。

至迟于公元前4世纪,中国西南各族人民和东南亚中南半岛各族人民在自然条件恶劣、道路崎岖难行的情况下,迈开双脚,驱赶重驮货物的骡马,沿着横断山脉河谷的天然通道,攀行高悬绝壁的栈道,跨金沙,渡澜沧,万里传输,血汗滴石,开凿出"天府之国"和长江中游地区通向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通道,亦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关于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最早记录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卷116《西南夷传》云:"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史记》卷123《大宛列传》云:“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国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

1、中国历史上最早发现业已存在的西南陆上丝绸之路者,是汉武帝时候的张骞。诚如英国人李约瑟所云:"张骞事实上巳清楚地知道,在四川和印度之间,通过云南和缅甸或阿萨密有一条商路。“

2 、张骞通西域之前,穿行在川滇缅印古道上的贸易商人,绕过青藏高原东南部,经横断山脉高山峡谷,过缅甸,到印度、阿富汗,开通了最古的丝绸之路一西南陆上丝绸之路。中外学者对这条古道,绝大部分取认同态度。

3、西南陆上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丝绸、铁器、棉花、宝石、海贝

第二章秦汉时期对外交通的开拓及与域外的文化交流

一、秦汉与东邻朝鲜的经济文化往来

1、商周时期的中朝交流

据《尚书大传》、《史记》、《三国遗事》等中朝两国的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11世纪殷末周初,殷商贵族箕子——商纣王的叔父,向讨王进谏,被囚。周武王于公元前1046年灭殷,

下令释放箕子。箕子不愿看到殷朝灭亡的惨状,遂率5 000人去了朝鲜。周武王封箕子为朝鲜侯,与朝鲜建立了分封朝贡关系,朝鲜臣属于中原王朝,毎12年朝周一次。箕子率5 000名中国人到朝鲜后,与当地的朝鲜人民共同生活,建立国家,定都于王俭城(今平壤),史称"箕氏朝鲜"。箕子去朝鲜后,带去了中国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如"田蚕织作"、"诗书礼乐"、"医药卜筮"、"设禁八条"等。"设禁八条"即八条法令,可惜现仅知其中三条,即《汉书》所载:"相杀,以当时偿杀;相伤,以谷偿;相盗者,男没人为其家奴,女子为婢。"从而加速了古代朝鲜社会的发展。

箕田在平壤城南含毯门与正阳门之间。朝鲜学者韩百谦曾著《箕田考》,云:箕田呈"田"字形,毎"田"有四区,毎区皆七十亩。大路之内横计之,有四田八区;竖计之亦有四田八区,八八六十四,井井方方。据此可知,箕田井井方方,与商代甲骨文"田"字相合。从而可知箕田的划分方法是箕子从商朝带来的。

综上所述,公元前11世纪的殷末周初,箕子率众移居朝鲜立国,带去了中国商朝文化,促进了古代朝鲜的经济文化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古朝鲜的统治阶层来自中国。来自中国的古朝鲜统治者,自然带去了中国文化。

2、秦王朝的中朝交流

在秦灭亡六国统一中国到秦末战乱这段时期内,数万中国人为避战乱和躲徭役而逃往朝鲜。燕、齐、赵等国百姓为避秦末战乱与重役,从陆路经辽东进入朝鲜北部的古朝鲜,人数多达数万。这时,古朝鲜王的统治者为箕准。准王也友好地接待了这些中国来的流民。

3、汉代的中朝交流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公元前194年突袭箕氏准王驻跸的王俭城。箕氏准王不敌而向南逃到马韩地区,自立为韩王。卫满入王俭城后也称王,国号仍称朝鲜,史称"卫氏朝鲜"。卫氏朝鲜臣服于汉,得到许多物资和兵力支援,力量渐强,并进而征服真番、临屯等部落。

卫氏朝鲜传至卫满之孙卫右渠时,骄横起来,不仅不去朝贡汉帝,还无限制地招诱汉之逃亡者以壮大力量,尤其是阻止其南部的真番等部落上书汉帝通交通使。于是,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前109年)派涉何为使,赴朝鲜劝右渠王改变态度,但右渠王不听。同年秋,汉武帝发5万士兵分水陆两路攻打卫氏朝鲜,右渠王被臣属杀死,王俭城陷落,卫氏朝鲜遂亡。汉武帝在其疆域设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四郡之下设众多县。汉武帝任命汉人为四郡及各县之官吏,同时封原卫氏朝鲜之贵族以爵位,令其参与统治。汉四郡建立后,不仅有众多汉人官吏到四郡任职,还有更多的中国人移居四郡,此外还有不少中国商人到四郡经商贸易。

4、汉朝对朝鲜的影响

制度文化方面,汉朝的郡县制度、钱币制度直接运用于朝鲜。

物质文化方面,秦汉的金属器皿、丝绸、漆器大量传入朝鲜,促进了朝鲜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汉字的传入。汉字在朝鲜的传播有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中外学界一般把中国汉字传入朝鲜的时间定为中国战国至汉初这段时间。

据朝鲜史书记载,公元1世纪初,就有不少朝鲜人会背诵《诗经》、《书经》、《春秋》等中国典籍。

二、秦汉与东邻日本的经济文化往来

1、移民与秦汉时期中日两国的交流

中国文化向日本的辐射与传播,主要是由中国移民来完成的。

殷商和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向日本的移民便开始了。那时诸侯争霸,战乱频仍,北中国的齐、鲁、燕、赵之民,很多东逃朝鲜,也有的间接或直接逃至日本。

秦汉时,中国移民日本的势头有增无减。其中秦始皇的扶苏系和胡亥系皇族都有人先后逃亡

日本。

汉代,武帝于公元前109年在朝鲜设立四郡直接统治朝鲜北都以后,大批汉人从中国本部前往朝鲜四郡就职、经商,他们的子孙就居留在那里,可是到了公元313年,中国在朝鲜半岛上的统治机构乐浪和带方两郡被灭亡后,那里的汉人就不得不离开那里,一部分回到故国,一部分向南流动,渡海到日本列岛。

2、秦汉移民对日本的影响

这些移民在日本繁衍,愈来愈多。因此,日本人的血液中有中国人的血液,中日两大民族有血缘关系存在,是一确切不移的事实。

这些移民,在日本的开化、生产力的提高及加强统治力方面,甚至在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曾起过重大作用。

中国秦汉之际(前221年一220年),相当于日本列岛上金石并用的弥生时代(前300年一300年)。秦汉之际的中国文化向日本的辐射与传播,大大缩短了日本列岛脱离蒙昧状态进人文明社会的进程。

东京大学考古学教授江上波夫曾就此指出:"由绳纹文化向弥生文化的过渡是一次质的飞跃,其转变是突发性的。因此,创造弥生文化的并不是日本列岛上原有的绳纹文化人,而是当时已经具有高度发达水耕农业技术的外来民族。"这个外来民族非中国移民莫属。所以,日本史学界一致公认:"弥生文化是一种来自中国的文化。"

3、秦代徐福东渡的传说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时,齐人徐福率童男童女3 000人,携百工及武器、五谷等人海求仙,采长生不老药。

实则是经朝鲜至日本九州,在佐贺登岸,又沿濑户内海东进,到达富士山定居。又分一支继续东行,到了和歌山县新宫市定居。

徐福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海外移民,产生了中日两国间的地缘乃至血缘的联系,实现了两国间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交融,造福于日本社会的发展,并与其后世汲取汉唐文化有渊源关系。徐福被日本人民尊为"司农之神"、"司药之神"。

中国民间,尤其是山东荣成、诸城、即墨各市县和江苏连云港、赣榆一带,都流传着不少关于徐福的传说,还有人考证江苏赣榆县的徐阜村或山东黄县的徐乡就是秦代徐福的故乡。山东即墨沿海有个徐福岛,当地传说是徐福东渡时的船只避风上水之处。

曰本民间把徐福东渡日本加以具体化、形象化的描绘,广为流传。不少地方都有所谓徐福的遗迹和故事。如九州佐贺县的伊万里港,传说是徐福船队到日本登陆的地方。

据说徐福曾在佐贺县的金立山住过,因此当地居民建金立神社奉祀徐福。佐贺县每50年举行一次隆重的"徐福大祭",最近一次是在1980年。当地还流传着徐福登金立山望西方怀念家乡和徐福与土著酋长的女儿阿辰的爱情故事。

和歌山县新宫市还保存着徐福墓,每年的9月1日晚上都要举行徐福大祭。

新宫市附近的一座小山还被认为是传说中的蓬莱山,传说徐福曾经在此寻找长生不老药。4、汉代史书对于中日交流的记载

中国史籍对中日交往的明确记载,是从汉代开始的。

《汉书?地理志》述及汉初朝鲜海中有倭人分立为百余个小国,经常向汉朝进贡;汉朝也回赐许多礼物。

日本九州及本州近畿地区出土的大量西汉铜镜、铜剑、铜矛等贵重物品证实了这一点。西汉的铜镜、铜剑等物品是权威和富有的象征,说明日本早期的众多小国与西汉之间存在着册封关系。

汉武帝时,日本已由百余个小国发展到30 余个小国。它们通过汉代在朝鲜半岛的统治机构(如乐浪郡)与汉朝发生朝贡册封关系,以得到中国皇帝在政治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赏赐。

东汉时,日本各倭国与汉朝的册封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反映这种册封关系的信物是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中元二年〈57年)赐予倭国的一颗金印。《后汉书?倭奴传》云:“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入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这颗金印印文为“汉倭奴国王"。

四、张骞通西域与中外文化交流

1、张骞通西域的背景

(1)国力强盛。

西汉自高祖统一天下后,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国势渐强。到汉武帝时代(前140年一前87年),西汉歩人鼎盛阶段。武帝对内加强集权,大修文治;对外征伐四夷,开拓疆土,使西汉版图远远超过秦代。

(2)对匈奴的战略战术

中国大规模对外派遣政治使节是从汉代开始的。汉武帝刘彻派遣使节张骞通西域,与抗击匈奴的战争分不开。所谓西域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等。

2、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

张骞(?一前114年),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东)人。他奉汉武帝之命,肩负重任,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从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至元朔三年(前126年),长达13年。第二次从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至元鼎二年(前115年),计5年。

公元前139年,张骞以一个小小的郎官身份,应汉武帝招募,第一次出使西域。

这次出使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大月氏自从被匈奴逼迫西迁,对匈奴十分痛恨,常思报复。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率百余人从长安出发西行,但一出陇西(今甘肃临洮南)进人匈奴地界,即被匈奴人扣留。匈奴单于把张骞一行软禁起来,并为张骞娶妻成家,企图诱使他投降。但张骞坚贞不屈,虽被匈奴软禁,却一直等待时机准备逃脱,以期完成自己的使命。

11年后(前128年),张骞终于乘匈奴防备疏忽,逃出匈奴,继续向西行进。行走数十曰,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到大宛,受到大宛王的欢迎。大宛王欣然派专人引导张骞到康居,再由康居到大月氏。

但这时的大月氏迭经西迁,此时领地中土地肥沃,户口殷盛,安居乐业,不想再向匈奴报仇。张骞在大月氏、大夏等国居留一年多,未能达到结盟之目的,不得不返回。在返回途中,他改走南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欲从羌人住区返回,结果再度为匈奴所执。这次只关了一年多,恰逢匈奴发生内乱,张骞得以逃出,于元朔三年(前126年)返归长安复命,被朝廷拜为太中大夫。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13个寒暑,出发时100余人,归来时仅存他和甘父两人。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与大月氏结盟的政治目的,但却了解了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风俗等情况,这对打通中西方文化交流通道,是十分宝贵的一次尝试。

首次西行归来的张骞,曾于元朔六年(前123年)以校尉身份随卫青征伐匈奴,因知水草之处建树大功,遂封"博望侯"。

次年复劝武帝探寻由西南夷通身毒、大夏之路,未果。

元狩二年(前121年),张骞再次从征匈奴,失利,被废为庶人。过了两年才重被起用。

汉武帝在张骞回国的前一年(前127年)命汉将卫青展开对匈奴的第一次大战,大败匈奴,控制了河套以南一带。公元前121年,又命汉将霍去病率兵大畋匈奴,收复了河西地区。汉朝随即在这里设立武威、酒泉二郡,后又增设了张掖、敦煌二郡。至此通往西域的必经之道一河西走廊畅行无阻。公元前119年,汉将卫青、霍去病又分道出击匈奴,匈奴大败远遁,其

主力移向西方。

随着对河西走廊的占领和对匈奴的胜利,汉武帝又将通西域的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曾召张骞数问西域情形。张骞鉴于当时乌孙已是占据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强大势力,提出联合乌孙以彻底击败匈奴的建议。汉武帝立即采纳了张骞的意见,决定派他出使乌孙。公元前119年,被任命为中郎将的张骞率领一个人马众多的使团,开始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出使,道无阻隔,很快抵达乌孙。

这时乌孙正发生内乱,加之乌孙朝野素来畏服匈奴,不敢与汉朝结盟。不过,乌孙国王答应与汉通使。张骞一面派遣副使分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访问,一面由乌孙使节数十人陪同,携带几十匹著名的乌孙马,于公元前115年返抵长安,先后历时4年。

张骞返回长安后,被封为大行,列于九卿。一年多以后,张骞逝世。跟随张骞到长安的乌孙使节,亲眼看到了汉朝的强大,于是乌孙和汉朝的关系大为改善。张骞所遣通大宛等国的副使,多由所访国使者陪同陆续来朝,中国同西域各国之交通从此开始。

到公元前60年,汉朝在轮台设立西域都护府,领有天山以南的地区,乌孙也归汉朝管辖,于是中国和大宛成了邻国。至此,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完全打通。张骞是古代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杰出的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古代到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出发,连接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文化交流。

3、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

(1)首次开通长期被匈奴阻塞的陆上东西交通,使欧、亚大陆间的经济文化大通道得以畅通,从而打破了东西方文明的隔离状态,东方的大汉帝国与西方的希腊、罗马等文明古国开始全面接触和交往。张骞开辟的通往中亚、西亚的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南北两路。南路从长安、金城(今兰州)出发,经敦煌、楼兰、于阗、莎车,越葱岭到大月氏,往西到安息(今伊朗)、条支(今伊拉克〉,直到大秦(即罗马帝国〉。北路从长安、金城出发,经敦煌、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龟兹、疏勒,越葱岭到大宛、康居,再往西经安息,西达大秦。张骞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成了沟通东西文明的桥梁和进行东西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2)汉朝政府改变了原先对西域状况模糊不清的认识,掌握了沿丝绸之路各国的民族和国家的真实情况,并初歩与他们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创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睦邻友好、和平发展的国际格局。自张骞通西域后,汉朝每年遣使节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通好,中亚及西亚各族、各国的使节也定期来华朝贡通好。一时间,出现了各国使节相望于道、络绎不绝的繁荣局面。(3)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随着这条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一队队响着驼铃的中外商队东来西往,中华文化广被西域。中国的丝绸、漆器、铜镜等物品和冶铁、凿井、造纸等生产技术传至西域。西域的物品,如葡萄、苜蓿、黄瓜、芫荽、胡桃、胡豆(蚕豆〉、石榴、橄榄等输入中国。精神文化方面,西域的音乐及舞蹈、波斯的美术、印度的佛教不断输入中国,大大丰富了中国和西域各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中国通过这条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北非及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常性的经济文化往来关系。

五、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对外文化交流

汉武帝时期,中国国力强盛,经济富庶,商业活跃。与此同时,汉朝与域外国家的外交贸易活动也空前活跃起来。汉武帝在统一东南沿海、打通沿海航路后,即利用雄厚的航海实力,大力开拓南海对外交通和贸易,以扩大汉王朝与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就导致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条印度洋远洋航路的产生。由于当时的中国对海外的航运货种以杂缯一各种丝绸织物为主,故这条航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1、汉代的航海路线

《汉书?地理志》记载的公元前2世纪开辟的这条印度洋远洋航路(又称"南海航路"〉是:"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曰,有谌离国;歩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

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杀人。又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大珠至围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辅政,欲耀威德,厚遗黄支王,令遣使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巳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2、汉代的进出口货物

西汉通过南海航路进口的货物,据《史记,货殖列传》及《汉书?地理志》记载,有明珠、璧琉璃、奇石、犀、象、玳瑁、银、铜、果布等。果布即盛产于东南亚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龙脑香。

20世纪末在广西合浦的西汉古墓中出土的玛瑠、珠宝、水晶、琥珀等物,显然是经由南海航路从海外进口的舶来品。出口的货物有黄金、杂缯。缯就是帛。杂缯就是各种丝绸织品的总称。

总而言之,进口货物主要是香药,出口货物主要是丝绸。自汉代肇端的以丝绸换取香药,一直成为其后历代南海航路贸易的主要内容。

3、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汉代由中国出发经由南海到印度洋的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只能抵达印度,但过印度人和罗马人的转贩,一直延伸到非洲、欧洲,促成了东西方海上大动脉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突尼斯的中国柑桔”

由于南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位于南海北岸珠江入海处的番禹〈广州〉,从西汉起就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和商业都会。番禺等东南沿海城市处于中外联系的前沿,贸易旺,信息灵,人气盛,发展快。它们的发展,使中国东南沿海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汉代印度洋远洋航路的开辟与东西方海上大动脉的形成,揭开了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崭新篇章。它对增强中国人民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红海、地中海等地区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对扩大古代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外交影响,对推动国内经济生产、科学技术、航海事业的进歩,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与深远的影响。

六、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

1、佛教及其传入过程

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有1800多年的历史(前6世纪一12世纪),粗略划分,可分三期:初期600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期;中期600年,为显教大乘发展期;后期600年,为大乘秘教流行期。

中国最早记载佛教传人中国的典籍《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魏略?西戎传》云:"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

据此,1998年3月召开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上,经过佛教四众弟子的认真研讨,共同认定以佛历542 年,即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作为佛教初传中国的历史坐标,以"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作为初传的历史故事。

首先向汉朝政府官员即汉朝上层统治者传教。

东汉明帝刘庄58年一75年在位,年号"永平“,便是最早崇信佛教者之一。

据《魏书?释老志》和《洛阳伽蓝记》等书的记载,东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长丈六,项

有白光,飞绕殿庭,昼问群臣。大臣傅毅对东汉明帝刘庄说:"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形如陛下所梦。“

于是明帝就派大臣蔡愔、博士王遵等十余人出使天竺(今印度),拜求佛经佛法。蔡愔、王遵等人西行至大月氏国,遇到著名的天竺佛学高僧伽叶摩腾、竺法兰,并得到梵本佛经60万言及释迦牟尼白毡佛像。蔡愔、王遵等人邀请他们同来东汉国都洛阳。

伽叶摩腾、竺法兰二僧来洛阳后,先住在鸿胪寺共同编译出最早的汉文经典一一《四十二章经》,后来竺法兰还陆续译出《十地断结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等佛教典籍。汉代编译的《四十二章经》在佛教的传播上起过重要的作用。汉明帝非常重视这些汉译佛经,下令将其保存在皇家图书馆一兰台石室。佛教的合法地位从此被正式承认。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它比唐玄奘取经早570多年。

东汉永平11年68年,汉明帝刘庄敕令于洛阳城东12公里,按照佛教传统样式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僧院——白马寺。白马寺是佛教传人中国内地后建造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成后,佛法渐盛,信徒曰多,佛教势力一天天地扩大。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天竺高僧伽叶摩腾、竺法兰移锡白马寺,翻译佛经,讲经说法,圆寂并葬于白马寺内。被誉为"释源"、"祖庭"的白马寺对于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及中外文化交流,曾起过重要作用。

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印度佛教传法师组成的第一个佛教使团访问东汉京城洛阳,受到汉明帝的盛情接待,表明东汉朝廷巳完全接纳佛教。

东汉明帝刘庄的同父异母兄弟、楚王刘英也崇信佛教。据《后汉书?楚王英传》云:"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诏令天下死罪皆入缣赎。英遣郎中令奉黄缣、白执三十匹诣国相曰:“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以闻。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男居士)桑门(沙门〉之盛馔。'“

这说明,佛教在永平八年〈65年)时巳有一定的流传,并在上层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佛教刚开始的时候只在上层社会中流行,在东汉末年开始逐步向民间流传。并且呈现出了又都城洛阳想四周扩散的特点。

2、汉代佛教活动的主要内容

东汉的佛事活动以译经为主,译者多为域外僧人。佛教主要流行于中原及齐楚江淮间,而洛阳始终为佛教重镇。汉代的译经活动也主要集中在洛阳。译经大师安世高、安玄、支谶、竺佛朔,都于东汉末桓帝、灵帝之际来到洛阳,译出大量佛教经典。其中安世高译介的小乘禅学和支谶译介的大乘般若学在中土影响最大。

佛经翻译家安世高,系公元2世纪时安息国太子,名清,字世高。父亲死后,他把王位让给叔父,自己出家事佛。他精于小乘经典,并学禅经。东汉桓帝建和初年,安世高经由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京都洛阳翻译佛经。20多年中,译出佛经《安般守意经》、《人本欲生经》、《阴持入经》等95部115卷,对小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及中外文化交流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佛教的影响

伴随着佛教的东来和佛经的译出,印度文化中的文学、音韵、音乐、舞蹈、杂技、绘画、雕塑以及医学、天文学等也同时注人中土,为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沛的水源。可以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文化受到第一次深刻的外来文化的洗礼。

流传于中土的中国佛教系大众部佛教,即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经由统治阶层的提倡,知识分子对其理论进行加工、改造,逐渐与中国的懦家学说和各种哲学思想相融合,使佛教染上强烈的中国色彩,形成八大宗派,即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和禅宗。中国的大乘佛教经陆路传到朝鲜、越南,经海路传到日本,对亚洲邻国的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第1讲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练习 (1)

第1讲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一、选择题 1.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王都“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 A.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 B.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 C.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 D.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原早期王朝自身的强大(经济、政治、文化等)才是不修建城墙的原因,故选D项;A项错在“皇权至上”,皇权至上是秦帝国建立以后才出现的,排除A项;B、C两项不符合基本的逻辑,都城都建立了怎么会修不起城墙,怎么会没有掌握城墙修建技术,排除。 答案:D 2.“我从哪里来?”关于自己姓氏的来源是每个华裔关注的话题之一。这是因为( ) A.姓氏制度是自古以来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 B.使于国家管理、社会治理 C.追远思亲,受血缘宗亲的文化心理影响 D.分封制和宗法制长期影响的结果 解析:姓氏制度追远思亲,产生家族认同,体现出血缘宗亲关系的影响,故选C项;姓氏制度并非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排除A项;分封制便于国家管理、社会治理,材料反映出宗法制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出宗法制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C 3.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 解析:A对:由材料“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可以买卖,出现私有化,井田制出现松动。B错:材料与世袭制无关。C错: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D错:礼乐制度崩坏是在春秋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 答案:A 4.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叔、蔡叔(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

先秦、秦汉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1、文化的分类 物质文化: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这是最表层的一种文化类型。 制度文化: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例如国家、社会、家庭的组织模式,法律秩序等等。 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比如哲学、宗教等等。这是最深层次的文化类型。 2、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径、形式 基本途径:民间的:民族迁移,商品交换基本方式:和平方式、战争为方式官方的:朝贡贸易,使节往来,留学生交流 第一章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 1、周代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及与域外文化的交流 中国西南地区是亚洲大陆与东南亚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衔接处。其中云南、四川的西部地区,有独龙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河流自北向南奔流,犹如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了若干条南北交通的走廊,自古以来便成为民族迁徙、经济往来的通道。 至迟于公元前4世纪,中国西南各族人民和东南亚中南半岛各族人民在自然条件恶劣、道路崎岖难行的情况下,迈开双脚,驱赶重驮货物的骡马,沿着横断山脉河谷的天然通道,攀行高悬绝壁的栈道,跨金沙,渡澜沧,万里传输,血汗滴石,开凿出"天府之国"和长江中游地区通向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通道,亦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关于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最早记录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卷116《西南夷传》云:"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史记》卷123《大宛列传》云:“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国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 1、中国历史上最早发现业已存在的西南陆上丝绸之路者,是汉武帝时候的张骞。诚如英国人李约瑟所云:"张骞事实上巳清楚地知道,在四川和印度之间,通过云南和缅甸或阿萨密有一条商路。“ 2 、张骞通西域之前,穿行在川滇缅印古道上的贸易商人,绕过青藏高原东南部,经横断山脉高山峡谷,过缅甸,到印度、阿富汗,开通了最古的丝绸之路一西南陆上丝绸之路。中外学者对这条古道,绝大部分取认同态度。 3、西南陆上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丝绸、铁器、棉花、宝石、海贝 第二章秦汉时期对外交通的开拓及与域外的文化交流 一、秦汉与东邻朝鲜的经济文化往来 1、商周时期的中朝交流 据《尚书大传》、《史记》、《三国遗事》等中朝两国的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11世纪殷末周初,殷商贵族箕子——商纣王的叔父,向讨王进谏,被囚。周武王于公元前1046年灭殷,

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 时间跨度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 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公元 前146年 古罗马:罗马城修建-1453 年东罗马灭亡 特征农耕文明海洋文明 表现政治文明 (1)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 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主体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 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3)对外关系由主动开放走向闭 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古代希腊辉煌的奴隶制 民主政治,成为近代西方代议 制的渊源 (2)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制度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 献,也是近现代法律的源头 (3)海外扩张,航海和海外 贸易发展 经济文明 (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 济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2)“重农抑商”政策下的手工 业、商业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 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1)海外贸易兴盛,奴隶制 工商业发达,推动了雅典民主 政治的兴起与繁荣 (2)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 张、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罗 马法律不断演变完善 思想文明 (1)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主 流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 影响深远 (2)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科技 文化繁荣 古希腊从智者学派到苏格 拉底等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 探索的主体,成为近代人文主 义思想的发源地

第1讲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逐渐代替了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经济形态。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的《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文学阶段性的较高成就表现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科技方面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1.先秦 (1)王位世袭制:夏朝时确立,“____________”的制度由此开始。 (2)分封制:以________为主体,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 (3)宗法制:以血缘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2.秦汉 (1)秦朝:确立____________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____________,地方推行郡县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汉朝:汉初频繁换相,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后来,汉武帝颁布“__________”,解决了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 (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1.农业 (1)生产工具: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的转变;汉代出现犁壁和二牛一人犁耕法;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经营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____________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3)土地制度:历经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商周时期________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2.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的局面被打破。西汉时期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高考历史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__先秦秦汉精练含解析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先秦、秦汉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先秦政治的历史论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言论出处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 左丘明《左传》土之毛,谁非君臣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孔子整理《诗经》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欧阳修《新五代史》 A. 夏商周处于分裂状态B.古代文献可靠性不足 C.西周时实行了分封制D.中国建立了小农经济 解析:夏商周三代都有统一的政权,不是处于分裂状态,故A项错误;古代文献是当时人的文字记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故B项错误;三则材料体现的都是西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诸侯,以拱卫王室的制度,故C项正确;小农经济是指在土地私有制下,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经营形态,与材料中土地国有不符,故D 项错误。 答案:C 2.(2018·黄冈四校联考)据《左传》载:“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是( ) A.端正民心的工具B.凝聚家族的手段 C.维系等级的套路D.齐家治国的方式 解析:据材料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可知是有利于“齐家”,材料中“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可知是“治国”,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8·湖北咸宁联考)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 )

2018高考历史复习: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 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逐渐代替了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经济形态。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的《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文学阶段性的较高成就表现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科技方面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1.先秦 (1)王位世袭制:夏朝时确立,“____________”的制度由此开始。 (2)分封制:以________为主体,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 (3)宗法制:以血缘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2.秦汉

先秦、秦汉历史练习题解析

练习题: 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一、单项选择: 1、(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2.(下列远古居民生活的先后顺序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元谋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3、(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A、大禹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

D、孙中山陵 4、(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其方法是 A.父亲传子 B.兄长传弟 C.母亲传女 D.民主推选 5、(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尧时期 B.舜时期 C.禹时期 D.黄帝时期 6、(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建立于 A、距今约170万年 B、公元前207 C、公元前1600年 D、公元前841年 7、(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兵马俑 B、司母戊鼎

C、竹木简 D、青花瓷 8、(下列朝代按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商、西周、东周 C.商、夏、东周、西周 D.商、夏、西周、东周9、(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遂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10、(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百家争鸣”。其中,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 A、孔丘 B、墨翟 C、孟轲 D、荀况 11、(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12、(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研究军事家孙武,他们应参考的资料是 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兵法》 D.《离骚》 13、(历史活动课上,李明同学在扮演孔子时所说的台词应该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兼爱” “非攻” C.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14、(现在我们到中医那里看病的时候,医生都要给你切脉,你知道是谁最早总结出望、闻、问、切的四种诊断方法的吗?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范缜

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 先秦秦汉时期

第一讲先秦秦汉时期一、全国卷考情分析

式多样化(文、表、图),问题具有创新性。与前几年历史试题相比,材料的阅读量和阅读难度有所降低,试题比较重视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就考查形式来说,文字性材料居大多数,文字性材料可分为表述性文字材料和原始性文字材料,选择题以表述性材料为主,非选择题以原始性材料为主。 3.就设问形式来说,选择题主要考查了背景类、原因类、说明类、比较类、影响类,非选择题以概括类、影响类、原因类为主。 4.就考查范围来说,全国卷比较注重中国史的考查;政治、经济和思想试题。 二、主干知识深度理解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原始社会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一般由联盟议事会选举产生,这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禅让制”。启在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建立了夏王朝,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公共权力”日益蜕变为个人及家族权力的结果。夏王朝建立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管理机关被彻底改造为维护夏后氏王权的国家机器,因而有学者认为“启的夺权是质变,是野蛮与文明、部落制度与国家的分野”。 2.分封制 所谓分封,就是周天子根据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对子弟、亲戚、功臣和古代先圣后裔授予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令其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种统治据点就是“封国”,众多的封国之主就是“诸侯”。被封的诸侯在本国内同样对其属下进行分封,是为“卿大夫”;卿大夫继续分封,是为“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衰落。秦朝建立后,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封制被废除。但是秦之后的王朝,仍有少数实行过分封制,但这主要是分封制的残余了。 3.宗法制 所谓宗法制,就是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的制度。宗法制源自父系家长制。 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在宗法制度下,大宗和小宗之间是一种等级隶属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每一等级的大小宗关系,都是政治上的领导与服从关系。因此,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从而也成为政治上的共主。 周代宗法制的完善,使宗统与君统结合起来,也使王权较商代有所强化,这是周人统治

先秦、秦汉文明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专题复习先秦、秦汉文明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命制、审核高三历史组 【知识概述】 先秦秦汉文明 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上,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古希腊罗马文明 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经济上,海外贸易和奴隶制工商业发达,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崛起,为奴隶制民主政治和法治文明奠定了基础。 思想上,古希腊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出现了西方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时空坐标】 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春秋战国(前770—前221)秦汉(前221—220) 古希腊:城邦时代(前8—前4世纪)前146希腊地区被罗马帝国占领古罗马:王政时期(前8—前509)共和时代(前509—前27年)帝国时代(前27—395年) 【重点探究】 先秦、秦汉时期的文明:西周、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及创新

分) 2.结合以上表格,概括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并指出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3.西汉的大一统 材料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这种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国家模式并非一日建成,……对于专制者来说,想要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集权政体的“大厦”。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基本制度”在西汉的表现(8分) 二、中西文明的比较

先秦至秦汉试题库

先秦至秦汉文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传说时期的文学,包括和,它们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2、《鲧禹治水》属于洪水神话;《黄帝擒蚩尤》属于战争神话;那么《盘古开天地》属于神话;《女娲补天》属于神话。 3、我国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章是和,它们是我国散文的源头。 4、《诗经》中,十五国风是,雅是周王畿的乐调,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 5、相传《左传》是左丘明为传述《春秋》而作。《左传》按鲁国君在位的顺序编年,记事起于鲁公元年(722),迄于鲁公二十七年(468)。 6、《战国策》纪事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战国后期纵横家、谋臣策士的谋略。西汉末,由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7、先秦说理散文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创立了语录体;《孟子》也是语录体,但已是对话式论辩文;《庄子》文章则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迹象;而、中的专题论文,论点明确,长篇大论,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8、秦代唯一可以称为作家的人物是李斯(?-前208),他的主要作品是作于秦始皇十年(前237)的。 9、屈原《九歌》中属于“祭天神”的篇目分别为:、、。 10、上古时期,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只有和楚辞两部。 11、《诗经》中雅分为大雅和,颂分为《周颂》、《鲁颂》和三部分。 12、《国语》全文七万多字,以为主。 13、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是文学成分较多的一部,其其艺术上的突出特点为。 14、在《诗经》中,最值得重视的是有五篇歌咏周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分别指的是《大雅》中的、、《绵》、《皇矣》、。 15、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是。 16、《九歌》中涉及神、(鬼)人之恋的作品,以、、《山鬼》最为突出。

2019版第1讲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

2019版第1讲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 和初步发展 [阶段特征]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期,中华文明基本定型。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科学技术那么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一】政治上——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1.夏、商、西周时期天下共主的确立(约公元前2070年—前770年) (1)王位世袭制:夏启开创第一个国家政权,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2)分封制: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郡县制出现。 (3)宗法制: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方面的继承问题,西周实行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崩溃,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4)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5)世官制:实行世卿世禄制,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血缘为标准) 2.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争霸与兼并战争;诸侯改革变法运动;宗法分封制度的原那么遭到破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3.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君主专制制度 ①秦朝 皇帝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是其突出特征。 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务,彼此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②汉朝: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2)中央集权制度 ①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 ②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实行封国制。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酿成〝七国之乱〞,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3)选官制度

【2020高考历史通史专题】考点1 先秦、秦汉时期(考试版)

2020高考历史通史专题 考点1 中国古代史《先秦、秦汉时期》 1.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A.具有浓厚血缘色彩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 C.开始出现分封制D.阶级矛盾变尖锐 2.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这反映了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A.君权神授B.商代政治受到神权的影响 C.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D.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3.西周的道路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外围延伸,通往各诸侯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设有主要干线。这在当时有助于 A.形成君主专制的体制B.周王对诸侯领地直接管辖 C.形成中央集权的体制D.周天子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4.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 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B.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 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 5.电视剧《大槐树》讲述的是明朝移民的一段历史。所以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歌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结合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与这段信息由密切关联的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宗法制 6.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 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 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 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

中国古代先秦和秦汉历史

第一讲中国古代先秦和秦汉历史 【高考命题趋向】 近年先秦、秦汉史在各类高考题中都是重点热点,涉及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关系各方面内容,尤以政治方面和思想文化方面考查次数多,分值高。从题型上多为选择题,也涉及材料解析和问答题。今后这一部分除继续加强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复习外,还要注重经济、民族关系方面的复习。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包括自远古至秦统一前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的发源阶段。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1.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①奴隶制社会经历了夏(奴隶制的形成)、商(奴隶制的发展)、西周(奴隶制的鼎盛)、春秋(奴隶制的解体)四个阶段; ②政治制度方面,夏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商强化了国家机器,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的争霸战争和铁器、牛耕的出现,使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双双走向瓦解。通过春秋争霸,客观上加快了统一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③文化的灿烂表现为商文化的成熟,春秋时期老子、孔子两位思想家、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等。 2.春秋战国时期的基本特征: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 (1)政治上:①王室衰微,权力下移,政权逐步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手中,他们利用政权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随之各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起来;②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③民族融合加速华夏族逐步形成。 (2)经济上:①基本特征:井田制逐渐崩溃,封建制生产关系萌生并逐步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②生产力:铁器和牛耕的使用;③战国时期,一些国家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3)文化上:①科技成就主要产生于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领域,如天文历法、物理、医学等;②社会大变革突出而集中地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中。 秦汉时期的基本特征:封建社会初步发展。 (1)政治上: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确立并得以巩固,官僚制度取代世卿。刺史制度、察举制、郡县制和封国制不断发展;②封建制度的弊端开始显露:外戚宦官专权问题、豪强地主问题、土地兼并问题等;③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版图大大开拓;④对外交往初步发展。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和秦汉Word版含解析

专题能力训练1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 与初步发展——先秦和秦汉 一、选择题 1.(2018课标全国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 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 3.“分封制就奠定了先秦诸国文化相互作用与运作的基本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秦汉为代表的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与后来面貌。”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分封制() A.确立了古代中国疆域基本格局 B.为后世中华文化发展打下基础 C.加强了国家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D.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5.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6.秦始皇在全国进行各项标准化建设,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注意整顿各地风俗习尚。这主要借助于() A.君主专制的决策模式 B.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D.分久必合的历史大势 7.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夏商之时,乐排在首位,礼排在从属的位置。到了周代,形成了以礼为首的教育局面。这一变化凸显出西周的教育() A.以平民教育为主要形式 B.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 C.以规范奴隶行为为核心

1.先秦,秦汉

第一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班别姓名学号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先秦是指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基本奠定。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整合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一、远古时代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2.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3.已经学会养蚕、缫丝、织绸等技术。 二、夏、商、西周时期 (1)王位世袭制: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2)分封制与宗法制: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农业:以石器为主。出现青铜农具,但较少使用。土地制度:井田制。 (2)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青铜铸造水平高超;商代出现原始瓷器。 (1)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也有一些是刻在器物上的铭文。 (2)夏商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制定出包括舞蹈在内的礼乐制度。 三、春秋战国时期 (1)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包括国家、地主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几种形式。 (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直到鸦片战争后才逐步瓦解。 (3)农业:井田制破坏,土地私有制形成;生产工具、水利和耕作方法改善;重农政策出 现。 (4)手工业: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 (5)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出现。 (6)重农抑商政策: ①含义:强调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②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③最早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并发展。 (1)思想:老子“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孔子“仁”“礼”儒家思想体系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期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 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 (3)文学和艺术:《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和楚辞体《离骚》;帛画《人物龙凤图》 等。 【整合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一、秦朝的大一统 1.政治:确立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2.经济:统一货币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 3.文化: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儒学受到沉重打击。 二、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并加强对地方监察力度。 (2)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得以沿袭,并发

最新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最新高考化学精品资料 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 时间跨度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 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公元 前146年 古罗马:罗马城修建-1453 年东罗马灭亡 特征农耕文明海洋文明 表现政治文明 (1)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 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主体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 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3)对外关系由主动开放走向闭 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古代希腊辉煌的奴隶制 民主政治,成为近代西方代议 制的渊源 (2)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制度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 献,也是近现代法律的源头 (3)海外扩张,航海和海外 贸易发展 经济文明 (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 济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2)“重农抑商”政策下的手工 业、商业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 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1)海外贸易兴盛,奴隶制 工商业发达,推动了雅典民主 政治的兴起与繁荣 (2)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 张、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罗 马法律不断演变完善 思想文明 (1)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主 流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 影响深远 (2)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科技 文化繁荣 古希腊从智者学派到苏格 拉底等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 探索的主体,成为近代人文主 义思想的发源地

第1讲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逐渐代替了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经济形态。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的《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文学阶段性的较高成就表现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科技方面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1.先秦 (1)王位世袭制:夏朝时确立,“____________”的制度由此开始。 (2)分封制:以________为主体,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 (3)宗法制:以血缘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2.秦汉 (1)秦朝:确立____________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____________,地方推行郡县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汉朝:汉初频繁换相,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后来,汉武帝颁布“__________”,解决了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 (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1.农业 (1)生产工具: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的转变;汉代出现犁壁和二牛一人犁耕法;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经营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____________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3)土地制度:历经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商周时期________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2.手工业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精练: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先秦、秦汉Word版含解析

板块一中国古代史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一一先秦、秦汉 [增分强化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先秦政治的历史论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夏商周处于分裂状态 B .古代文献可靠性不足 C.西周时实行了分封制 D .中国建立了小农经济 解析:夏商周三代都有统一的政权,不是处于分裂状态,故A项错误;古代文献是当时人的文字记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故B项错误;三则材料体现的都是西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诸侯,以拱卫王室的制度,故C 项正确;小农经济是指在土地私有制下,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经营形态,与材料中土地国有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2. (2018黄冈四校联考)据《左传》载:“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 政以正民。……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是() A .端正民心的工具 B .凝聚家族的手段 C.维系等级的套路 D .齐家治国的方式 解析:据材料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可知是有利于“齐家”,材料中“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可知是“治国”,故D项正确。

答案:D 3. (2018湖北咸宁联考)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 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 A ?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 B ?诸侯国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 C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D ?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 解析:文化下移是指下层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力,与材料中朝廷官员逐级向地方乡民讲授法律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朝廷官员向地方讲授法律,与诸侯争霸割据无关,故B项错误;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有自治权,不受王室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知,朝廷的法律可以通过乡大夫传达给乡民,可知是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答案:D 4?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A ?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 B ?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 C ?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 D ?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 解析:由材料“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可知学者认为井田制瓦解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或没有大量使用,说明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故B项正确。 答案:B 5?管仲认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

2019年中国古代先秦到秦汉专题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必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周礼》记载“以脤膰(祭礼用的肉)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下列封国中应以“脤膰之礼”对待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西周时期,政府设有专门的官职“媒氏”,督促男女婚嫁,并且规定男子最晚30岁娶妻, 女子最晚20岁出嫁。政府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A.鼓励婚姻自由B. 实行重农抑商 C.加强基层控制D. 促进人口增长 4.右图为考古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颂鼎》铭文,铭文载:王曰:“颂(人名),命汝官司(管理)成周贾廿家,监司新造贾、命官御。”以下可以用这段铭文作为考古依据的是 ①西周晚期的商业活动主要为官府控制②西周晚期政府注重对商业的管理和经营 ③早期商业多为宫廷贵族服务④西周晚期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D.②④ 5. 据鲁《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达33次,而朝周王者仅3次。这反映出当时 A. 大国开始争霸 B.分封制度瓦解 C. 王室势力衰微 D.战国七雄崛起 6.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现象,齐桓公曾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会盟以周天子名义颁布盟约:不准堵塞水道;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会盟后,“诸侯称顺焉”。据此可知会盟A.加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B.扭转了春秋礼崩乐坏的趋势 C.体现了诸侯国经济安全的需求 D.避免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7. 春秋争霸战争期间,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 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一历史进程造成了 A.县制普遍取代封邑B.世卿世禄制被废除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D.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8.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