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第3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第3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第3讲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考点一“百家争鸣”及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1)经济:铁犁牛耕开始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

(3)阶级关系:“①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

(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②思想解放运动。

(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归纳总结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空前解放,各种流派纷呈,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期,孔子、孟子等人奠定了后世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

之间的斗争。

图解历史“百家争鸣”

2 / 22

2 / 22

教材补遗 “百家争鸣”运动的核心特征

“百家争鸣”运动的核心特征是自由,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批评、自由流动。“百家争鸣”不可能出现在春秋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春秋战国后,“百家争鸣”式的自由是历史夹缝中的自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重视复兴诸子时代的自由精神,并在思想创新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社会,而不是修补束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纲常伦理和等级秩序。

二、先秦诸子思想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影响 儒家 孔子 (1)政治:思想核心是“③ 仁 ”;强调统治者“以

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

(2)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孟子 (1)政治: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了“④ 民贵君

轻 ”的民本思想

(2)伦理:主张“性本善”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

大宗

荀子 (1)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

道家 老子 (1)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2)提出“⑤ 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

(3)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开创道家学派 庄子 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道家思想得到发展 法家 韩非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提出了系统的法

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

子治理论者,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

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无等级差别的爱,反对不

义的兼并战争

代表下层民众利益,一度成为

战国时期的显学

误区警示 1.老子的身份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老子和孔子都代表了没

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古代儒家的“民本”思想

孔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有本质区别。孔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

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绝无现代民主思想意识。

图解历史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

三、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⑥司南”;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

多颗恒星的位置。

2.汉字

(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特别提示甲骨文使我国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商朝的历史被称为“信史”。

3.绘画: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4.文学

2 / 22

(1)《诗经》

a.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

b.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风的内容丰富,深刻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

c.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a.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⑧浪漫主义风格。

b.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

c.影响:楚辞又称“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指《诗经》)“骚”并称。

四、孔子(△选修4)

1.生平:春秋时期鲁国人,少年立志学习礼乐,献身文教,从政生涯昙花一现。

2.基本思想

(1)“礼”

a.尊尊:卑贱者对尊贵者的尊崇,其中最重要的是⑨尊君。

b.亲亲:就是对亲人的爱,其中强调子对父母的孝顺,弟对兄长的恭敬。

c.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周礼的⑩贵贱有序。

d.“正名”:就是用周礼去规范人的行为。

(2)“仁”

a.仁爱应有差别,首先是亲人,其次是朋友,而后才是其他人。

b.行“忠恕”之道,即人要尽己为人。

(3)礼与仁结合:孔子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历史贡献

(1)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出现“学在民间”的局面。

(2)政治上: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 / 22

(3)思想上:奠定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础,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探究点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特点

◆史料实证

史料1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

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为助长

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史料2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文化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

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史料解释

(1)史料1主要说明了“士”阶层的崛起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其中“士”是春秋战国时

期知识分子的通称。

(2)史料2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1,说明“百家争鸣”局面中出现“文化觉醒”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并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提示基本条件: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士”的崛起。

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

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2)根据史料2,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

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2 / 22

提示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史论归纳

“百家争鸣”的含义、特点、实质和评价

1.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3.实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斗争。

4.评价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这一时期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探究点二传统文化的源头——诸子百家

◆史料实证

史料1 我无为,而①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2 / 22

史料2 “克己复礼为仁。”“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③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

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史料3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④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史料4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⑤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史料解释

(1)解读史料1的关键是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结合老子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①指民众的

自我教化、觉悟。

(2)根据史料2可得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结合史料2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历代封建统治

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②指出了“礼”的要求。③体现了孔子“德政”的

主张。

(3)解读史料3应首先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把握史料的关键语句,如“施仁政于民”“修其

孝悌忠信”和“仁者无敌”,然后提炼孟子的观点。④强调道德的作用。

(4)史料4引自《韩非子》。⑤说明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史料运用

(1)史料1体现了道家怎样的治国思想?

提示强调清静无为,不扰民,其治国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道家强调不要把自己

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2 / 22

(2)根据史料2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提示主张维护周礼,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国。

(3)史料3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政治主张?请进行简要阐释。

提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以德服人,争取民心,体现了儒家朴素的民本思想。

(4)史料4体现了韩非子对儒家的仁爱思想持什么观点?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提示反对儒家的仁爱思想。主张通过“严刑重罚”来维护统治。

(5)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

想备受推崇。

提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儒家的仁政爱民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而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的主张却适应了时代要求。

◆史论归纳

儒、道、法三家的思想特点、联系及区别

1.思想特点

(1)儒家提出“仁政”“德治”“礼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趋于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法家主张实行严刑峻法(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

武器。

(3)道家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用道家思想

为宜。道家学说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2.联系

(1)儒、法、道三家有互补性,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的趋势。战国时期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中积极合理的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西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

2 / 22

辅以法家思想,兼采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

格局。

(2)儒、法、道各家彼此吸收、融合,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儒家思

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区别

(1)在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

家主张“无为而治”。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而庄子主张“顺乎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

张避世,强调“超脱”。

考点二秦汉时期治国思想及科技文化

一、秦汉时期的治国思想

1.秦朝统治者利用法家思想治国,秦始皇“焚书坑儒”,严密控制百姓的思想。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1)背景

a.汉武帝时代,中国的“①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

定型。

b.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提出“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主张。

(2)确立: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②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

社会的正统思想。

(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重用儒生;设立太学和地方教育机构,将儒家经典列为国家规定教材。

2 / 22

(4)影响

a.积极: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b.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③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误区警示正确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新儒学还吸收了法家思想、黄老之学、阴阳家思想。儒学成为统治思想后,其他学派,如法家、道家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不是主流思想而已。

归纳总结确立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儒家自身思想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的思想。

图解历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教材补遗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

(1)背景:西汉初年,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百废待兴。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2)含义: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即黄帝和老子的学说。

(3)理论来源:早期道家理论是基础,同时又兼采阴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

(4)主张: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5)影响: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了元气,国力逐渐增强。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地位:西汉初年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二、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2 / 22

1.科技方面:西汉前期,我国已经有了纸。东汉时宦官④蔡伦改进造纸术。

2.文字方面:秦朝把小篆作为官方字体,后来又出现隶书。

3.文学方面:汉赋出现,这是一种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探究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实证

史料1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史料2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董仲舒《春秋繁露》史料3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对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史料解释

(1)史料1体现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主张。

(2)史料2体现了董仲舒“三纲”的处世标准。

(3)史料3以第一个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说明了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具有的鲜明特征,第二层表明董仲舒新儒学的积极作用。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特征。

2 / 22

提示继承与发展先秦儒学;主张“君权神授”;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2)依据史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思想的影响。

提示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以及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史论归纳

一、用例证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特点例证

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等各家思想为一体他所提出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就是借用了道家思想

主张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他提出的“王者承天意以从事”表明了他“君权神授”的思想

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他用“天人感应”思想规劝统治者要行仁政,“灾者,天之谴也”

以维护皇权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指出皇帝是“受由天之号也,为人主也”

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他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实质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辩护

二、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

董仲舒新儒学先秦儒学重点讨论神学问题讨论现实问题

功能为现实政治服务对“真理”的追求

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包含民本思想

地位官方化,是封建正统思想只是诸子百家之一

2 / 22

三、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核心素养

(1)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树立文化自信。

(2)深刻认识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从秦汉时期的卓越成就中增进国家情怀。

记知识结构

背史论术语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

2 / 22

(2)儒家提倡“仁”“礼”“德治”“仁政”;老庄之学崇尚自然,主张“无为”;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推行严刑峻法;墨家提倡实践精神。这些学派的思想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3)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4)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5)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地位;在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考点一“百家争鸣”及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2020广东梅州高三质检)战国时期,农家学派代表人物许行主张君民并耕而食,反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而同时代的孟子则认为劳心者对劳力者的统治是合理的现象。孟子的这一主张( )

A.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B.背离了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

C.具有社会分工倾向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 C 本题考查儒家孟子思想。由材料中“君民并耕而食,反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劳心者对劳力者的统治是合理的现象”可知,许行以小农的平均主义思想否定社会分工,而孟子认为脑力劳动者统治体力劳动者是合理的,这说明孟子的主张具有社会分工倾向,C项正确。

2.(2019广东湛江模拟)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这说明当时( )

A.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B.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

2 / 22

C.商鞅意识到儒家教化作用的局限

D.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

答案 C 材料“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说明儒家教化

作用的局限,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商鞅对儒家思想的批评,无法说明儒家与法家的思想追求,故A项错误;据材料“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可知商鞅批评儒家思想,二者并没有融合,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表明商鞅并没有接受以仁义治天下的观点,故D项错误。

考点二秦汉时期治国思想及科技文化

3.(2020黑龙江哈尔滨高三调研)《春秋繁露》中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由此可见,这有利于( )

A.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B.确立法家思想统治地位

C.推动法律的儒家化

D.明确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答案 C 材料“《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体现了《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对西汉政治和司法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法律的儒家化,故C项正确。

4.(2020湖北恩施高三调研)董仲舒认为,天是为百姓而生皇帝,而不是为皇帝生百姓。如果皇帝的统治对百姓有好处,天就允许他继续做皇帝,否则就要剥夺他的皇位。这一思想( )

A.具有限制皇权的积极意义

B.论证了皇权的神圣性

C.否定了“天人感应”的学说

D.把孔子的学说宗教化

答案 A 根据“如果皇帝的统治对百姓有好处,天就允许他继续做皇帝,否则就要剥夺他的皇位”可知董仲舒的思想明显体现了对皇权的限制,故选A项。根据“否则就要剥夺他的皇位”

可知董仲舒不是论证了皇权的神圣性,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思想体现了“天人感应”,而不是

否定了“天人感应”,故排除C项;材料中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不是将孔子的学说

宗教化,故排除D项。

2 / 22

一、选择题

1.(2019湖北武昌模拟)孔子不以族源作为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认为华夏之作为违背礼乐文明则应贬其为夷狄,夷狄之作为符合礼乐文明则应褒其为华夏。孔子的态度说明( )

A.华夷观念已经不复存在

B.文化认同成民族间纽带

C.华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

D.血缘关系失去政治意义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孔子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是看其作为是否符合礼乐文明,说明文化认同成为民族间的纽带,故选B项。当时华夷观念依然存在,故排除A项;C项明显错误,排除;材料不能体现D项,排除。

2.(2018北京文综)“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答案 C 孟子认为依靠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依靠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才可以使天下归服,其强调以德服人,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因此C项符合题意。“王”字在甲骨文中象征着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与孟子观点相左,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可排除B项;宗法制度形成于商周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D项。

2 / 22

3.(2019北京文综)《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

答案 C 本题考查汉代儒学,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所示,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诗》《书》等到汉代时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这与当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有关,C项正确。4.(2019安徽合肥模拟)“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B.以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C.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答案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材料信息看,我国古代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是维护国家和家族利益,注重礼刑结合,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故选A 项。其他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均排除。

5.(2019湖北武汉模拟)古代一位思想家主张尚贤、尚同,认为天下之乱是起于人们思想不

同,“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他是( )

A.墨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墨家的主张。材料中的“尚贤、尚同”是墨子的思想,A项正确。董仲舒、朱熹和李贽都不符合“尚贤、尚同”思想的要求,排除B、C、D三项。

6.(2019四川成都诊断)下图为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竹简局部图。这批竹简写于秦统一前后,内容多为当时施行的法律,书体主要为秦隶。这些竹简说明当时( )

2 / 22

A.政局动荡影响文字统一

B.文字书写出现简化趋势

C.隶书成为法定通用书体

D.法律文书使用独立书体

答案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文字为秦隶,秦隶比小篆简化了许多,说明

古代文字呈现出越来越简化的特点,故选B项。图片没有文字统一的信息,A项错误;隶书在这一时期没有成为官方通用书体,C项错误;法律文书没有独立的书体,D项错误。

7.(2019安徽芜湖质检)据《汉书》载,汉武帝之孙刘贺,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登基为帝,

不久因种种劣迹、不学无术被废黜,后被封为海昏侯。近年,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

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郡国并行制已被废除

B.《汉书》记载不足为信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答案 C 由材料“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

可知西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郡国并行制已被废除,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刘贺墓出土儒家简书、孔子像,

而非《汉书》的可信度,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论语》成为儒家经典,故D项错误。

8.(2019吉林长春调研一)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他认为,要从分裂走向统一,实现和谐融洽的“尚同”社会,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服

从的政治权威,以统一人们的是与非,义与不义。据此分析,墨子认为“尚同”社会形成的重要

前提是( )

A.认同统一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B.崇尚法治,反对人治

2 / 22

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实现各家各派的思想融合

答案 A “实现和谐融洽的‘尚同’社会,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服从的政治权威,以统一人们的是与非,义与不义”,即认同统一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故A项正确。墨子的思想还远没有达到反对人治的高度,故B项错误;墨子只是倡导建立一个思想权威,不能体现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统一的思想,而非思想的融合,故D项错误。9.(2019陕西渭南质检)历史学家王敬川在其著作中认为,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儒家( )

A.崇尚空谈的形象

B.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

C.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推动社会转型的努力

答案 B 题干主要论述了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在处处碰壁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说明在春秋战国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儒家希望有一番大的作为,即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与题干中孔孟的精神完全相反,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提及孔孟的具体政治思想,体现不出儒家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孟的担当精神,而非其实践活动,故D项错误。

10.(2019吉林长春质测二)有学者认为,昔日维系社会之纲纪逐渐失效,且诸侯强大之事实,与攻伐兼并,互为因果。……侵略与自卫皆有待于富强。于是君权之扩张遂同时成为政治上之需要与目的,而政治思想亦趋于尊君国任法术之途径矣。这一观点可以说明( )

A.法家思想兴起的客观背景

B.董仲舒改造儒学的动机

C.“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必然

D.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

2 / 22

2 / 22

答案 A 由材料“君权之扩张遂同时成为政治上之需要与目的,而政治思想亦趋于尊君国任法术之途径矣”可知加强君权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法家思想兴起的客观背景,故A 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是在汉武帝时代,故B 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强调了法家思想产生的原因,并非整个“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也不是强调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故C 、D 两项错误。

11.(2017课标Ⅲ)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 A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读图可知,从西周到战国时期,文字由繁到简,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文字的频繁使用,简明字形更利于书写,故选A 项。书写材料的不同未必会影响文字字形的变化,排除B 项;各国变法的实施并未对字形产生重大影响,排除C 项;“书同文”推行于秦统一中国以后,D 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

12.(2018课标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对墨家学派成就的认识。墨家学派多数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且注重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研究,其成就和活动主要记载在《墨子》一书中。《墨子》一书记载了几何学、力学、声学、光学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成就,

这些科学成就是劳动人民智慧

第4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第4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秦汉时期的经济 精耕细作的农业1汉代的经济政策2丝绸之路开通的影响3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汉代思想特点4 汉代私人讲学5秦汉时期汉字字体演变的意义6综合7 一、选择题 1.《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 2.89石)”。这说明()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解析:B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

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 2.(2019·广东六校联考)有学者研究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 B.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普遍发展 D.与当时抑商的国策相配合 解析:D禁榷制、管工制以及土贡制都扩大了政府对经济的掌控,同时削弱地方豪强力量,限制富商大贾牟利,所以这是与当时的抑商政策相配合的,D项正确。工商食官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A项错误;这些制度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不利于激发经济的活力,B项错误;C项是就材料部分信息立论,以偏概全。 [新知生成]禁榷制度 禁榷制度是对关系国计民生和最有利润的工商业由政府垄断而禁止民营的制度。一般被纳入禁榷制度的行业有盐、铁,后扩展到茶、酒等。其积极影响为限制了富商大贾牟利;一定程度限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影响是阻碍私有产权的发展;滋生了官商勾结;民营工商业发展受到压制,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 3.(2019·江西上饶六校联考)如图所示,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有良种马、苜蓿、葡萄、核桃等传入中原。中原有丝绸、瓷器、茶叶、冶铁和凿

秦汉时期的文化教学案例

第二章第七节秦汉时期的文化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掌握 太初历,太阳黑子活动的最早记录,张衡的科技成就,《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和张仲景的医学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的发展的特点,董仲舒的思想,王充的思想和著作,佛教的传入,早期的道教。司马迁的《史记》,《汉书》,汉赋的特点及其代表作,“乐府诗”的特点,秦汉陶塑艺术的代表“俑”,秦汉绘画艺术。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认识 1.秦汉文化是在秦汉时代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影响世界。秦汉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各个方面产生的辉煌成就,影响深远。秦汉文化是封建文化的第一高峰阶段,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第一阶段。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艺术的鉴赏水平。 3.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识和分析秦汉文化的成就。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独立整理概括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宏观分析概括秦汉文化特点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汉的科技成就、哲学和宗教,分析秦汉文化的特点,总结成就辉煌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秦汉时期的哲学和宗教,概括秦汉文化的特点。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一、制作课堂多媒体教学网页《秦汉文化》栏目介绍。

二、学生自学预习题:查阅工具书,了解名词“汉学”“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阴阳五行”及地动仪的原理等;每人在教材内外寻选一段“汉赋”或“汉乐府诗”,朗诵体会一下。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秦汉时期在政治制度创新、社会经济、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等方面取得重大发展,这些发展培育出丰富的秦汉文化。与那些在当时轰轰烈烈的重大事件相比,文化方面的成就往往显得波澜不惊,但恰恰是这些成就,也往往是留给后人的最主要遗产,影响深远。 我们首先要掌握秦汉时期中国人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文化成就。 一、知识网络 秦汉时期中国先民在科技、思想、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印发空白知识网络表,每人一份,可以在课前填充完成;屏幕显示空白知识网络表,以下依次请学生结合对教材的阅读来概括) 1.科技成就 (请学生概括天文方面的具体成就后,教师补充) 我们的祖先历来关心宇宙形态、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天文历法又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尤其古人相信天象与人世间的事是有联系的,因此对天文学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秦汉时期在天文学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提问:汉初制订的太初历有什么优点?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 太初历比以前的历法完整,准确程度提高。 汉代还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屏幕显示材料,教师解释) “(汉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三月己未(十八日),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汉书·五行志》

高三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七节秦汉时期的文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汉文化的特点。太初历;张衡的科技成就;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西汉前期的纸;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基本特点;董仲舒及其思想与著作;王充的思想及其著作;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早期道教的经典及早期道教的活动。司马迁与《史记》;《汉书》。赋与汉赋的代表作;乐府诗。秦汉陶塑艺术及其精品;秦汉铸铜艺术及其代表作;秦汉绘画艺术。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秦汉大一统,社会比较稳定,封建经济发展,促成了文化发达昌明。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跃,又为秦汉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进行立体观察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2.儒学的改造,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情况较为复杂,其影响又是多方面的。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较能反映不同学生的各自的思维特质,教师宜尽力保护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同时,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使他们的个性发展逐渐纳入科学的轨道。 3.秦汉时期,文学艺术的创作思想活跃,许多作品气度不凡,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文学艺术的精品,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文艺鉴赏水平。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中国在世界上最先跨入封建时代,秦汉时期又迅速进入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高峰。这是秦汉文化气势宏大、辉煌灿烂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和思想、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向世界展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的魅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要点 一、秦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4.奋发向上,气势恢宏 二、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 2.数学 3.医学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三、哲学与宗教 1.两汉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 2.董仲舒的儒学 3.王充及其《论衡》 4.佛教的传入 5 道教的形成 四、史学的巨大成就 1.司马迁与《史记》 2.《汉书》 五、文学的新成就 1.赋的兴起与汉赋代表作 2.汉代诗歌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第1讲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练习 (1)

第1讲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一、选择题 1.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王都“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 A.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 B.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 C.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 D.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原早期王朝自身的强大(经济、政治、文化等)才是不修建城墙的原因,故选D项;A项错在“皇权至上”,皇权至上是秦帝国建立以后才出现的,排除A项;B、C两项不符合基本的逻辑,都城都建立了怎么会修不起城墙,怎么会没有掌握城墙修建技术,排除。 答案:D 2.“我从哪里来?”关于自己姓氏的来源是每个华裔关注的话题之一。这是因为( ) A.姓氏制度是自古以来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 B.使于国家管理、社会治理 C.追远思亲,受血缘宗亲的文化心理影响 D.分封制和宗法制长期影响的结果 解析:姓氏制度追远思亲,产生家族认同,体现出血缘宗亲关系的影响,故选C项;姓氏制度并非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排除A项;分封制便于国家管理、社会治理,材料反映出宗法制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出宗法制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C 3.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 解析:A对:由材料“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可以买卖,出现私有化,井田制出现松动。B错:材料与世袭制无关。C错: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D错:礼乐制度崩坏是在春秋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 答案:A 4.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叔、蔡叔(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

先秦、秦汉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1、文化的分类 物质文化: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这是最表层的一种文化类型。 制度文化: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例如国家、社会、家庭的组织模式,法律秩序等等。 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比如哲学、宗教等等。这是最深层次的文化类型。 2、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径、形式 基本途径:民间的:民族迁移,商品交换基本方式:和平方式、战争为方式官方的:朝贡贸易,使节往来,留学生交流 第一章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 1、周代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及与域外文化的交流 中国西南地区是亚洲大陆与东南亚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衔接处。其中云南、四川的西部地区,有独龙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河流自北向南奔流,犹如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了若干条南北交通的走廊,自古以来便成为民族迁徙、经济往来的通道。 至迟于公元前4世纪,中国西南各族人民和东南亚中南半岛各族人民在自然条件恶劣、道路崎岖难行的情况下,迈开双脚,驱赶重驮货物的骡马,沿着横断山脉河谷的天然通道,攀行高悬绝壁的栈道,跨金沙,渡澜沧,万里传输,血汗滴石,开凿出"天府之国"和长江中游地区通向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通道,亦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关于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最早记录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卷116《西南夷传》云:"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史记》卷123《大宛列传》云:“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国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 1、中国历史上最早发现业已存在的西南陆上丝绸之路者,是汉武帝时候的张骞。诚如英国人李约瑟所云:"张骞事实上巳清楚地知道,在四川和印度之间,通过云南和缅甸或阿萨密有一条商路。“ 2 、张骞通西域之前,穿行在川滇缅印古道上的贸易商人,绕过青藏高原东南部,经横断山脉高山峡谷,过缅甸,到印度、阿富汗,开通了最古的丝绸之路一西南陆上丝绸之路。中外学者对这条古道,绝大部分取认同态度。 3、西南陆上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丝绸、铁器、棉花、宝石、海贝 第二章秦汉时期对外交通的开拓及与域外的文化交流 一、秦汉与东邻朝鲜的经济文化往来 1、商周时期的中朝交流 据《尚书大传》、《史记》、《三国遗事》等中朝两国的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11世纪殷末周初,殷商贵族箕子——商纣王的叔父,向讨王进谏,被囚。周武王于公元前1046年灭殷,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第2课时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学习资料专题 第2课时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1.(2018·宜宾二诊)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这一思想( ) A.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 B.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 C.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解析:选A。题干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神话了皇权,同时材料“屈君以伸天”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不是主张以儒法合流为治国方略,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神话皇权同时又力图使之受制约,是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否定,故C项错误;夏商周三代时期神权与王权已结合,故D项错误。 2.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这表明( ) A.儒学正统坚不可摧B.政治与伦理相结合 C.君主皆为道德楷模D.宗法制度得以延续 解析:选B。材料“以孝治天下”体现的是伦理关系,“治国纲领”体现的是政治关系,表明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故选B项。材料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不涉及破坏、摧毁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君主的德行,故C项错误;宗法制强调的是宗法血缘,故D项错误。 3.(2018·大庆模拟)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其思想主张( ) 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 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解析:选C。材料认为“君王受命于天”,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体现了天子受命于

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 时间跨度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 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公元 前146年 古罗马:罗马城修建-1453 年东罗马灭亡 特征农耕文明海洋文明 表现政治文明 (1)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 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主体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 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3)对外关系由主动开放走向闭 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古代希腊辉煌的奴隶制 民主政治,成为近代西方代议 制的渊源 (2)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制度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 献,也是近现代法律的源头 (3)海外扩张,航海和海外 贸易发展 经济文明 (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 济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2)“重农抑商”政策下的手工 业、商业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 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1)海外贸易兴盛,奴隶制 工商业发达,推动了雅典民主 政治的兴起与繁荣 (2)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 张、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罗 马法律不断演变完善 思想文明 (1)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主 流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 影响深远 (2)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科技 文化繁荣 古希腊从智者学派到苏格 拉底等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 探索的主体,成为近代人文主 义思想的发源地

第1讲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逐渐代替了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经济形态。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的《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文学阶段性的较高成就表现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科技方面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1.先秦 (1)王位世袭制:夏朝时确立,“____________”的制度由此开始。 (2)分封制:以________为主体,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 (3)宗法制:以血缘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2.秦汉 (1)秦朝:确立____________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____________,地方推行郡县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汉朝:汉初频繁换相,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后来,汉武帝颁布“__________”,解决了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 (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1.农业 (1)生产工具: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的转变;汉代出现犁壁和二牛一人犁耕法;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经营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____________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3)土地制度:历经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商周时期________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2.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的局面被打破。西汉时期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高考历史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__先秦秦汉精练含解析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先秦、秦汉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先秦政治的历史论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言论出处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 左丘明《左传》土之毛,谁非君臣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孔子整理《诗经》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欧阳修《新五代史》 A. 夏商周处于分裂状态B.古代文献可靠性不足 C.西周时实行了分封制D.中国建立了小农经济 解析:夏商周三代都有统一的政权,不是处于分裂状态,故A项错误;古代文献是当时人的文字记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故B项错误;三则材料体现的都是西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诸侯,以拱卫王室的制度,故C项正确;小农经济是指在土地私有制下,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经营形态,与材料中土地国有不符,故D 项错误。 答案:C 2.(2018·黄冈四校联考)据《左传》载:“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是( ) A.端正民心的工具B.凝聚家族的手段 C.维系等级的套路D.齐家治国的方式 解析:据材料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可知是有利于“齐家”,材料中“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可知是“治国”,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8·湖北咸宁联考)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 )

秦汉时期的文化

秦汉时期的文化 教学目的 一、基础知识掌握 太初历,太阳黑子活动的最早记录,张衡的科技成就;《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和张仲景医学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特点,董仲舒的思想,王充的思想和著作;佛教的传入,早期的道教。司马迁的《史记》,《汉书》;汉赋的特点及其代表作,“乐府诗”的特点;秦汉陶塑艺术的代表“俑”,秦汉绘画艺术。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认识 1.秦汉文化是在秦汉时代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影响世界。秦汉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各个方面产生的辉煌成就,影响深远。秦汉文化是封建文化的第一高峰阶段,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第一阶段。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艺术的鉴赏水平。 3.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识和分析秦汉文化的成就。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独立整理、总结知识结构的能力。秦汉文化成就多种多样,涉及科技、思想、史学、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因此知识点繁杂,对学生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对高三学生来说要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这是分析、理解、阐释历史的基础。 2.培养学生宏观地分析概括秦汉文化特点的能力。教材对秦汉文化的特点总结了四点。对高三教学来说,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去简单地记忆这四点,而是把这些特点作为秦汉文化特点的示范参考。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对秦汉文化成就的微观学习,尤其通过与已经学过的夏商周的文化、春秋战国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理解和体会秦汉文化的特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秦汉文化的特点。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条件。一个时代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社会的反映。在指导学生掌握秦汉文化成就的同时,把这一节同第二章的其他内容联系起来,把文化成就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秦汉文化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使学生对秦汉时代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正确认识文化现象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秦汉的科技成就、哲学和宗教,分析秦汉文化的特点,总结成就辉煌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秦汉时期的哲学和宗教,概括秦汉文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一、制作课堂多媒体教学网页《秦汉文化》栏目介绍: 名词解释(“汉学”、“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阴阳五行”、“导引”等。)科学原理(地动仪的原理、造纸过程。) 历史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组图、长沙马王堆文物组图、汉代画像砖石组图等。)史料摘录(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关于张衡对月食的解释,张衡传、蔡伦传的有关内容,《九章算术的内容。) 讨论区(秦汉文化的特点、秦汉文化成就的原因和影响)、相关链接(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网址)、知识结构

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 先秦秦汉时期

第一讲先秦秦汉时期一、全国卷考情分析

式多样化(文、表、图),问题具有创新性。与前几年历史试题相比,材料的阅读量和阅读难度有所降低,试题比较重视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就考查形式来说,文字性材料居大多数,文字性材料可分为表述性文字材料和原始性文字材料,选择题以表述性材料为主,非选择题以原始性材料为主。 3.就设问形式来说,选择题主要考查了背景类、原因类、说明类、比较类、影响类,非选择题以概括类、影响类、原因类为主。 4.就考查范围来说,全国卷比较注重中国史的考查;政治、经济和思想试题。 二、主干知识深度理解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原始社会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一般由联盟议事会选举产生,这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禅让制”。启在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建立了夏王朝,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公共权力”日益蜕变为个人及家族权力的结果。夏王朝建立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管理机关被彻底改造为维护夏后氏王权的国家机器,因而有学者认为“启的夺权是质变,是野蛮与文明、部落制度与国家的分野”。 2.分封制 所谓分封,就是周天子根据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对子弟、亲戚、功臣和古代先圣后裔授予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令其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种统治据点就是“封国”,众多的封国之主就是“诸侯”。被封的诸侯在本国内同样对其属下进行分封,是为“卿大夫”;卿大夫继续分封,是为“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衰落。秦朝建立后,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封制被废除。但是秦之后的王朝,仍有少数实行过分封制,但这主要是分封制的残余了。 3.宗法制 所谓宗法制,就是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的制度。宗法制源自父系家长制。 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在宗法制度下,大宗和小宗之间是一种等级隶属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每一等级的大小宗关系,都是政治上的领导与服从关系。因此,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从而也成为政治上的共主。 周代宗法制的完善,使宗统与君统结合起来,也使王权较商代有所强化,这是周人统治

2018高考历史复习: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 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逐渐代替了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经济形态。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的《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文学阶段性的较高成就表现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科技方面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1.先秦 (1)王位世袭制:夏朝时确立,“____________”的制度由此开始。 (2)分封制:以________为主体,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 (3)宗法制:以血缘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2.秦汉

2019版第1讲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

2019版第1讲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 和初步发展 [阶段特征]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期,中华文明基本定型。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科学技术那么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一】政治上——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1.夏、商、西周时期天下共主的确立(约公元前2070年—前770年) (1)王位世袭制:夏启开创第一个国家政权,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2)分封制: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郡县制出现。 (3)宗法制: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方面的继承问题,西周实行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崩溃,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4)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5)世官制:实行世卿世禄制,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血缘为标准) 2.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争霸与兼并战争;诸侯改革变法运动;宗法分封制度的原那么遭到破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3.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君主专制制度 ①秦朝 皇帝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是其突出特征。 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务,彼此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②汉朝: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2)中央集权制度 ①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 ②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实行封国制。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酿成〝七国之乱〞,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3)选官制度

1.先秦,秦汉

第一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班别姓名学号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先秦是指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基本奠定。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整合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一、远古时代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2.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3.已经学会养蚕、缫丝、织绸等技术。 二、夏、商、西周时期 (1)王位世袭制: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2)分封制与宗法制: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农业:以石器为主。出现青铜农具,但较少使用。土地制度:井田制。 (2)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青铜铸造水平高超;商代出现原始瓷器。 (1)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也有一些是刻在器物上的铭文。 (2)夏商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制定出包括舞蹈在内的礼乐制度。 三、春秋战国时期 (1)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包括国家、地主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几种形式。 (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直到鸦片战争后才逐步瓦解。 (3)农业:井田制破坏,土地私有制形成;生产工具、水利和耕作方法改善;重农政策出 现。 (4)手工业: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 (5)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出现。 (6)重农抑商政策: ①含义:强调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②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③最早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并发展。 (1)思想:老子“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孔子“仁”“礼”儒家思想体系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期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 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 (3)文学和艺术:《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和楚辞体《离骚》;帛画《人物龙凤图》 等。 【整合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一、秦朝的大一统 1.政治:确立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2.经济:统一货币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 3.文化: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儒学受到沉重打击。 二、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并加强对地方监察力度。 (2)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得以沿袭,并发

10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八节秦汉时期的文化 本节学习重点: 1、秦汉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特点: 2、科技成就; 3、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特点; 4、佛教传入的时间和道教兴起的时间、主要经典; 5、《史记》和《汉书》; 6、汉代文学的主要代表; 7、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秦汉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特点 1、历史地位:① ② 2、特点:① 统一性:A、 B、 多样性: ② 原因: 表现: ③——科技领先世界 A、 B、 C、 ④,表现出 背景: 表现:A、 B、 C、 二、先进的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①西汉:A、 B、 ②东汉:张衡:A、对作了 B、发明测定方位的,比欧洲早 2、数学:《九章算术》:①成书时间: ②历史地位:A、 B、 3、医学:①《黄帝内经》:成书时间: 历史地位:A、 B、 ②《神农本草经》:成书时间: 历史地位:

③名医华佗:时间: 成就:A、擅长,被誉为 B、发明,比西方早 ④名医张仲景:时间: 成就: 评价: 4、造纸术:①发明过程:A、西汉前期——表现:出土的纸是目 前 B、105年造纸术,造出植物纤维纸,人称 ②向外传播:A、 B、 C、 ③发明意义:A、 B、 C、 三、哲学的发展 1、西汉:对儒学的发展 ①思想:A、 B、 C、 ②核心: 2、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 ①著作: ②思想:A、 B、 C、 四、宗教:形成新格局 1、佛教的传入:①,佛教经传入中国内地。 ②派使臣到求佛法,请来两为高僧并为他们建造了 2、道教的兴起:①兴起时间: ②形成途径: ③主要经典: ④主要学说: 五:史学的巨大成就 1、《史记》:①作者: ②体例: ③内容:

2、《汉书》:①时间: ②作者: ③体例: ④内容: 六、文学的新成就 1、汉赋:①特点: ②缺点: ③西汉:A、特点: B、代表作: ④东汉:A、特点: B、代表作: 2、乐府诗: 七、雕塑与绘画 1、雕塑:① ② ③ 2、绘画:① ② ①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 ②秦汉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风格多样。 先进: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的问世、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影响: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 。 气势恢宏:如万里长城、秦陵兵马桶、《史记》等。 ①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日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1700多年。 :东汉著,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所著《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擅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麻醉药,早西方1600多年。 。 8世纪传中亚,并经阿拉伯传至非洲和欧洲。 统一前提下 风格多样 东汉

最新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最新高考化学精品资料 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 时间跨度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 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公元 前146年 古罗马:罗马城修建-1453 年东罗马灭亡 特征农耕文明海洋文明 表现政治文明 (1)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 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主体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 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3)对外关系由主动开放走向闭 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古代希腊辉煌的奴隶制 民主政治,成为近代西方代议 制的渊源 (2)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制度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 献,也是近现代法律的源头 (3)海外扩张,航海和海外 贸易发展 经济文明 (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 济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2)“重农抑商”政策下的手工 业、商业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 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1)海外贸易兴盛,奴隶制 工商业发达,推动了雅典民主 政治的兴起与繁荣 (2)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 张、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罗 马法律不断演变完善 思想文明 (1)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主 流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 影响深远 (2)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科技 文化繁荣 古希腊从智者学派到苏格 拉底等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 探索的主体,成为近代人文主 义思想的发源地

第1讲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逐渐代替了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经济形态。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的《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文学阶段性的较高成就表现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科技方面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1.先秦 (1)王位世袭制:夏朝时确立,“____________”的制度由此开始。 (2)分封制:以________为主体,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 (3)宗法制:以血缘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2.秦汉 (1)秦朝:确立____________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____________,地方推行郡县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汉朝:汉初频繁换相,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后来,汉武帝颁布“__________”,解决了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 (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1.农业 (1)生产工具: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的转变;汉代出现犁壁和二牛一人犁耕法;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经营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____________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3)土地制度:历经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商周时期________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2.手工业

第3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第3讲先秦、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考点一“百家争鸣”及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1)经济:铁犁牛耕开始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 (3)阶级关系:“①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 (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②思想解放运动。 (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归纳总结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空前解放,各种流派纷呈,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期,孔子、孟子等人奠定了后世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 之间的斗争。 图解历史“百家争鸣” 1 / 22

2 / 22 教材补遗 “百家争鸣”运动的核心特征 “百家争鸣”运动的核心特征是自由,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批评、自由流动。“百 家争鸣”不可能出现在春秋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春秋战国后,“百家争鸣”式的自由是历史夹缝中的自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重视复兴诸子时代的自由精神,并在思想创新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社会,而不是修补束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纲常伦理和等级秩序。 二、先秦诸子思想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影响 儒家 孔子 (1)政治:思想核心是“③ 仁 ”;强调统治者“以 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 (2)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孟子 (1)政治: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了“④ 民贵君 轻 ”的民本思想 (2)伦理:主张“性本善”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 大宗 荀子 (1)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 道家 老子 (1)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2)提出“⑤ 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 (3)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开创道家学派 庄子 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道家思想得到发展 法家 韩非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提出了系统的法 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